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报告
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我院于2008年4月底正式启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省委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督导组的指导帮助下,我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集中学习、调查研究,对照检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制度三个阶段的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认真准备活动启动工作。省委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动员大会召开后,院党组组织处级以上干部认真学习梁保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意见。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党组书记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着手制定并上报了我院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4月24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批准了我院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合理安排,扎实推进,务求实效”。4月29日,我院召开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活动主题,明确方法步骤,明确工作要求,为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推进学习和调查研究。在活动的第一阶段,院党组抓住学习和调研两个重点,有力有序开展工作。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印发的两个读本和中央、省委重要文件精神,举行学习报告会,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体会交流,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举行处室工作创新思路汇报会。院领导带领有关同志分成若干个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征求省各民主党派、省市县三级统战部门、广大学员和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共有130多条。在此基础上,起草了调研报告向省委试点办上报。
(三)深入开展分析评议活动。在认真召开院党组成员民主生活会、党组扩大会议的基础上,起草了院党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报告,经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后,形成了正式报告。7月10日下午,经省委试点办和省委督导组批准,我院举行测评大会,对分析报告进行了民主评议。共有58位同志参加了测评(含市级社会主义学院代表和学员代表4人),经无记名投票,评议结果为:“好”44人,占总人数75.86%;“较好”11人,占总人数18.97%;“一般”1人,占总人数1.72%;“不好”2人,占总人数3.45%。分析报告和评议结果,以院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
(四)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根据分析报告查找出来的问题、原因及今后工作举措,为使整改工作目标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责任更加落实、措施更加到位,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院党组紧密结合我院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明确在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突出问题有3项,即在教育培训方面,着力解决培训实效不够强的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着力解决研究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在硬件软件方面,着力解决办学条件不够好的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突出问题有5项,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院各项工作,加强对市级社院工作的业务指导,推进教育培训正规化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活动期间可以制定的制度有2个,即《关于举办计划外班次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学院物资采购的规定》。需要较长时间探索、积累经验才能形成的制度有3个,即《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由于我们的工作比较扎实,整改落实方案一次就通过了省委试点办和督导组的审核把关。方案已以文件的形式向全院公布。
(五)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按照省委的统一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我们精心设计了群众满意度测评表。8月18日,我院举行了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大会,共有62位同志参加了测评(含市级社会主义学院代表和学员代表4人),测评结果为,对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评议结果满意率为96.55%,具体评价满意率为95.48%,最终满意率为96.02%;对解决突出问题情况评议结果满意率为91.38%,具体评价满意率为90.16%,最终满意率为90.77%。
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
我院按照省委“正面教育为主,突出实践特色,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加强领导贯穿活动始终。院党组认识到,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央和省委交给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学院难得的发展机遇,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以上领导干部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决不能走过场,必须不折不扣地把活动搞好。活动一开始,时任党组书记冷祥初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6月份,根据省委对院党组书记的调整,院党组随即调整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新任党组书记周和平同志为组长,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在活动各个阶段,院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认真学习贯穿活动始终。理论的清醒与坚定是政治上清醒与坚定的基础。只有深入学习,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才能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在各个阶段,我院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学习、专家授课和个人自学等方式和途径,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精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学习读本》等学习材料,使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更加统一。
(三)发扬民主贯穿活动始终。院党组在活动中充分发扬民主,主动了解和倾听干部职工和学员的意见建议,相信、依靠、服务干部职工和广大学员,把他们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在第一阶段,为找准问题,院领导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在第二阶段,为写好分析报告,院党组广泛征求意见,并召开群众测评大会,对分析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在第三阶段,就整改落实方案初稿征求全院干部职工和部分市级社院、学员代表的意见,意见建议收集整理以后,院党组开会逐条进行研究,吸纳了许多好的意见。定稿以后以文件形式公布,接受干部职工监督。最后,还请大家对我院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四)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始终。院党组在活动的各个阶段,注重查找存在的干部职工和学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查找影响和制约我院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对条件比较成熟的,积极加以解决,如确定教学综合楼的功能定位、尽快收回出租的房产;提高教育培训实效,精心做好有关班次的准备;为支持和吸引统一战线系统来我院办
班、出台了有关计划外办班的规定;为规范物资采购、保管、使用,制定完善了有关制度;为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安排有关同志挂职锻炼,等等。
三、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效
我院突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实践主题,结合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具体实际,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达到了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的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初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院各项工作的思路和举措。院党组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在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今后一个时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举措。今后一个时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良好校风,探索办学规律,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培训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为开创我省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和建设美好江苏作出积极的贡献。今后一个时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具体举措是:一是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学院各项工作;二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理论研究质量;三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树立整体良好形象。
(二)提升了全院党员和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院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精神面貌呈现新的变化。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精神,朝着“高层次、有特色、正规化”办学目标,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踊跃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84640元,其中,交纳“特别党费”60000元,另外我院干部职工还通过其他方式向灾区捐款12000元,充分展现了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大局意识、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
(三)明确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措施。经过讨论、研究,院党组明确了今后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目标,即团结和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统战工作和社院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院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为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美好江苏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真抓实干,以领导干部良好的作风促优良院风的形成。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协调机制、建立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规则,用制度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五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做到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我院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把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推进体现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生动实践上,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一是教育培训工作有了新进展。至7月底,我院举办了13个培训班次,培训836人次。在教学中,努力增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授课人员的层次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二是理论研究取得新成绩。今年又有2项课题被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列为重点课题,上半年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印质量有了提高,三是教学综合楼建设有了新推进。教学综合楼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四是其他各项工作都有新起色。中华文化学院办学开始了新的探索,在活动期间,接待了泰中艺术家联合会代表团,并与省台联联合举办省台胞青年骨干座谈会。后勤保障有力,服务质量提升。在今年上半年我们面临的困难矛盾比较多,我院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党组主要领导同志又调整的情况下,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团结一心,努力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如期完成。
我院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习还不够深入、系统,学习的组织程度还不高,特别是缺少能够促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辅导报告;调研范围还不够广,征求意见的面还比较窄,邀请参加活动全过程的各方面的代表人数较少,特别是缺少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的代表;整改工作的面还不够宽,对有些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重视不够,解决的办法不多,特别是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把握还不准;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四、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打算
回顾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非常必要的。省委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符合江苏实际、是行之有效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努力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我们同时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集中教育活动,毕竟有时间要求,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今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推动社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我们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推动思想解放,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推动社院工作的行动指南。要通过学习培训,帮助统一战线成员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更好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努力巩固扩大成果。要按照分工,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着手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
(三)着力做好当前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要认真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我院全年工作部署,一着不让地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和促进工作的强大动力。
我院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学习实践活动任务,是省委正确领导和试点办精心指导的结果,是省委督导组大力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是院党组加强领导和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精心组织、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结果。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这次活动开展的经验,建立健全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 要:通过对世博会重要配套道路一浦东南路综合改造的设计实践,从市政道路桥梁改造、管网改造、绿化景观改造、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力求对中心城区城市干道综合改造总结出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心城区城市千道:综合改造:系统全面:世博配套道路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道路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城市干道将不再仅仅具备城市交通单一的功能,而是更多的将承载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品位的多元化功能。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上海完成了多条世博园区周边城市千道的综合改造工程,笔者有幸参与了世博重要市政配套道路——浦东南路综合改造工程的设计工作。由于这类综合改造工程涉及多专业、多行业的协调与整合,而目前国内尚缺乏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性的规范或导则,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浦东南路综合改造工程设计实践的分析与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2 项目概况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在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江畔落定,浦东南路作为世博会10km2。管控区的边界,将成为世博会浦东园区的外包主干路,也是承载世博交通的最主要的城市干道之一。
浦东南路位于浦东新区西缘,与上海城市核心区隔江相望,是上海市实现越江发展、开发浦东最早建成的城市主干道之一,是浦东地区陆家嘴至周家渡之间紧邻黄浦江的首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由于道路建成较早,道路设施、车道规模已不能与该地区的发展相适应,交通拥挤,早、晚高峰塞车已司空见惯,同时,道路两侧建筑陈旧,商业业态凌乱无序,绿化景观毫无亮点可言,在道路整体面貌上已完全无法承担起世博配套道路的要求。正是在此背景下,2007年底区府决定立项对浦东南路全线实施综合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市政道路、桥梁改造、管网改造,道路绿化景观改造,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等。
3 市政改造工程
3.1 道路拓宽改造
中心城区城市干道改造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道路交通功能的改善,因此,必须首先明确所要改造道路在城市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本案所改造的浦东南路通过对交通需求、路网中的位置及区域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分析。确定其道路功能定位为:世博期间是园区的外包道路,以服务世博为主要功能:世博会后以集散越江交通、沟通节点中心为主要功能,兼具公交走廊功能。浦东南路具体位置见图1。
通过对道路功能的定位分析,明确了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特点,道路改造应以满足实际交通需求为突破口。由于中心城区道路改造普遍受到道路两侧土地权属和建构筑物的限制,规划红线在该类道路上的指导意义不大。因此,道路拓宽改造设计建议首先应充分收集道路两侧地籍资料,掌握道路用地边线,以交叉口为单位,分段设计道路拓宽后的交通标志标线,提交交瞽部门初步审核,同时,对道路拓宽所涉及的征地及拆迁按必要性进行分级(可分为必须拆迁、建议拆迁、可以避让),报业主单位,以供业主决策及安排前期费用。
本案所改造的浦东南路在工程设计之初,考虑到工期紧、资金受限的实际情况,区府对浦东南路综合改造工程明确了不拆迁的原则,因此,浦东南路50m的规划红线在设计中没有实际意义。浦东南路沿线相交道路共有20条,每一路格间可供道路拓宽的实际空间均有所不同,设计在基本掌握沿线地籍资料的情况下,首先对每一路格间的路段进行标志标线设计,在通过交警等部门初步审核,满足道路交通功能后,设计人员对每一路格的道路拓宽断面进行了特殊设计,全长约6km的道路按不同的路段共设计了15种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在满足道路交通需求的同时,确保了工程的可实施性。
3.2 桥梁改造
在中心城区的千道上进行桥梁改造是极其困难的,它往往涉及交通、管线、地下工程、工期及用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工程设计方案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组织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其次是要充分调研掌握现有或规划中的地下管线或隧道工程,在满足工期和用地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桥梁方案。
本案所改造的浦东南路原有两座跨河桥——自莲泾桥和张家浜桥,原桥均历经数次拓宽改造和加固改建,经专业检测,已成为危桥,改造的基本方针为拆除重建。由于浦东南路交通异常繁忙,中断交通施工是现状路网条件所无法承受的,因此,桥梁方案首先应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并力争做到“拆一还一”。设计人员在综合新老桥位置关系,地下管线分布及用地范围等各方面因素后,采用了按三幅桥实施的工程方案,确保在工程施工期间始终维持原有4快2慢的交通规模,具体可见图2。
同时,拟翻建张家浜桥下为规划中的井字形通道之一——南北通道的规划线位,在充分掌握相关工程的设计资料后,为给南北通道盾构留出足够的施工空间,桥梁结构在中间一幅机动车道桥桥墩位置处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的特殊设计,盖梁也采用预应力结构形式,具体可见图3。
4 管网改造工程
中心城区城市千道地下管网通常已成系统,在该类道路上的管网改造工程一般为对现有地下管线的局部完善改造和架空线人地改造。由于中心城区城市千道可用作铺设管线的地下空间非常有限,因此,管网改造设计除进行物探、管线综合等必要的辅助工作外,还必须作大量前期的调研、摸排工作,包括走访各市政管网养护管理单位,了解排水管网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走访各公用管线单位,了解架空线入地的计划与规模等。只有全面地掌握了道路地下、地上管网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
本案所改造的浦东南路作为开发浦东最早建成的城市主干道,地下管线密如蛛网,这些管线有的废弃,有的新排,涉及的管线权属单位多达十几家,一旦处理不好地下管线,则会影响浦东南路沿线4个街道几十万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不仅走访城管署、养护单位,了解市政排水管网的有关情况,还通过业主多次召集各管线专业单位进行摸底和相互协调。虽然,最终的管网改造方案只涉及局部几个路段的管道翻排,但大量详实细致的前期调研工作确保了工程方案的合理性。
5 绿化景观改造工程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是中心城区城市干道综合改造的点睛之笔,是赋予道路“生命”与“活力”的关键所在。但以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常常处于市政和绿化完全分开的一种形式,即在市政设计完成道路断面形式以后,绿化设计在预留的绿化带或树穴中进行填充,这样往往导致地下管线对苗木种植的影响;绿化的形式被动,使苗木配植时受到的限制较多。中心
城区城市干道综合改造应将绿化景观改造与市政改造紧密结合起来,将整条道路的市政、绿化、路灯等多方面因素在设计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考虑,可使整条道路的景观更加协调及具合理性。
本案所改造的浦东南路在满足交通功能改造的前提下,留给绿化景观布置的空间相当有限,因此,绿化景观设计人员在工程伊始便参与到市政道路断面设计中去,将平面绿化、行道树、临时绿化、垂直绿化及景观要素与道路断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例如,浦东南路采用人非共板的断面形式,市政设计考虑采用石柱或反光杆等设置分隔非机动车和行人,绿化景观参与断面设计后,从总体绿量考虑,在适当调整断面细节和地下管线布置后,采用双排行道树布置,既起到了分隔作用,又形成了“绿廊”的景观效果。
又如道路机非分隔带常规采用以小灌木为主的绿篱,浦东南路绿化景观设计提出“鲜花大道”的设计主题后,将机非分隔带的形式调整为色彩亮丽的草花与特色护栏的组合,打造缤纷花道;浦东南路绿化建成后效果见图4。
6 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象的直接体现,沿街建筑包括广告店招的改造无疑是中心城区城市干道改造的重点。由于道路沿街建筑通常都存在新老建筑参差不齐,立面新旧风格各异,沿街店面业态多样等问题,因此,建筑立面改造设计首先应当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对沿街建筑按照改造的迫切程度进行适当的分级,明确改造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应确定统一的风格定位,改造后的整体风格、色彩应与道路的功能定位、区域的发展规划或者城市的历史文化向融合;最后,建筑立面改造必须充分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浦东南路综合改造工程在对道路沿线建筑物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后,根据建筑物改造的不同强度分为整洁、整治、整容三个类型,三个类型对应的改造方法如表1所示。
7 结语
中心城区城市千道综合改造设计涉及的专业门类较多,各专业只有在工程方案设计之初就相互协作、方案融合,才能使设计作品更具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整体风格才能贯穿始末。同时,该类工程更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研,这也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浦东南路综合改造工程的设计实践,对各专业设计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有所帮助。
作者:黄承华
摘 要 文章对2019年出版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及《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两部阅读推广主题的书籍进行了横向比较。两书从形式到内容,均是对我国阅读推广研究的重要补充,前者侧重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成功案例进行专业性评析,后者则聚焦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无论是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还是经典案例的总结归纳,都应在专业化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使阅读推广在新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和读者需求中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 阅读推广 《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
分类号 G252.1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4.005
From the Case Analysis, Practice of Activity of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a Comparison Between Appreciation of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Cases and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Li Lan, Fu Boda
0 引言
由时任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与金欢共同主编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4月版,简称《案例赏析》)[1]和江西省图书馆副馆长黄俊撰写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简称《理论与实践》)[2],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概述了我国当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成功案例、具体活动实践,以及在理论层面的概括和总结。前者主要侧重于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案例进行专业性分析、评点,后者则聚焦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两书从形式到内容,均是对我国阅读推广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助力我国阅读推广向纵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添新砖、加大瓦,为全民阅读推广增益新的专业读本
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全民阅读的文献资源中心,同时还是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保障平台。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促进文献资源的全民共享,而这就要求阅读推广活动能够从高处着眼,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升华阅读推广的理论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阅读推广活动向科学系统、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案例赏析》分上、下两篇,上篇冠“理论篇”之名,主要由调研、理论体系、相关研究三个模块共四个章节构成,下篇收录了37项阅读推广具体案例,均遴选自“2018阅读推广优秀案例分享交流活动”中面向全国图书馆同行征集的九十余项案例。从上篇的阅读推广理论到下篇的活动实施案例,该书对于初涉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馆员群体来说,是一本具有入门参考价值的读本。
在“理论篇”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对阅读推广活动数据的系统收集与整理。该篇总结了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2013—2017年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调研报告,其中2017年的调研报告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人员参与、内容形式、宣传方式、评价体系、活动特点等。作者对上海各个高校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内容、激励方式、成本支出等进行了合理的表格化分类统计,使人一目了然。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非常多元化,尤其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上述四所高校馆年均阅读推广活动均在10项以上,其中包括学术讲座、知識竞赛、阅读展示、师生沙龙等多种活动形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师生能够有效获得物质和精神激励。尽管数据统计并未涵盖上海地区所有高校,但书中所列的代表性高校举办的新颖性活动足以给同行启示,其中部分活动有可借鉴的再操作性。
书中下篇所选的典型性案例涵盖范围十分全面,既有面向社会读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也有面向大学生群体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同时作者还关注当下特殊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设有专章分析与推介“亲子阅读推广”“老年群体阅读推广”等。
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博士在其文章中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归纳,认为可以按照“拉法阅读推广”“推法阅读推广”和“撞法阅读推广”进行分类,甚至还可以对应上述高校活动,进一步丰富形式后将其概括为“埋伏法”“机变法”“本土法”或者“返祖法”。他还指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必须具有专业性,并且从七个方面详尽叙述了如何体现阅读推广活动的专业性。
《理论与实践》一书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含义及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与分析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类型、模式、实践案例与保障措施,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研究。作者从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的角度对常见的活动类型进行分类,涵盖经典阅读推广、绘本阅读推广、专题阅读推广、数字阅读推广、讲座阅读推广和展览阅读推广六类不同的形式,不仅在理论阐释的同时附以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同时还指出当下图书馆界阅读推广中的痛点性难题。作者认为当下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如果忽略对阅读需求、阅读环境和阅读要素的分析而盲目急迫的开展活动,往往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书中大量的理论梳理、案例资料和问题总结对于改进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方向、提升阅读推广项目质量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实践催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是两本书的共同亮点。如果将这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更有统—分—合的开卷有益之妙。学习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继而阅览《案例赏析》中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举办过的种种阅读推广活动,从而获得更多业务启迪和阅读收益。诚如南京大学教授兼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先生所言:“助推全民阅读的主题图书,既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增添有益的读物资源,又为全民阅读推广事业培养后起之秀。”《案例赏析》和《理论与实践》正是为全民阅读推广事业增添的重要专业性读物。
2 读者服务为本,注重对“阅读推广人”的培育
阅读推广事业的持续稳健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效合作且分工明确的阅读推广人队伍,而这之中,培养合格的阅读推广人便是首要任务。《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阅读推广人队伍,鼓励和支持教师、公务员、大学生、新闻出版工作者等志愿者加入阅读推广人队伍,组织开展面向各类读者群体的专业阅读辅导和推广服务[3]。目前,关于“阅读推广人”的概念尚无统一定义。谯进华认为“阅读推广人是个人或组织阅读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和载体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提升市民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业与业余人士”[4];张雪梅指出“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应当具有交际交往、创新服务、组织协调等人文素养层面的专业素养,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辅导、媒介运用等服务技能层面的能力,以及环境适应和情绪控制等心理素质层面的能力”[5];张雨佳强调“阅读推广人应具备提高读者阅读能力、资源处理、阅读推广拓展等专业技能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工作服务品质等特点”[6]。宏观来看,阅读推广人应是以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和提升读者阅读素养为目的,经过系统学习、培训与实践,具备一定信息素养、阅读素养、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能够通过科学专业的方式方法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专业型人才。
《案例赏析》和《理论与实践》两书中均有阅读推广人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内容中关键性作用的价值论述。
《案例赏析》一书中,作者精心收录了具体案例及理论启示,实际上是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后视镜式的梳理,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更多跨学科的理论启发。同样,对阅读推广人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应进行类似梳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最重要的能动主体,阅读推广人这一角色应当具备的知识内涵、业务能力、心理素养等核心要素均可以从相关学科入手进行深入研讨。
《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作者按照阅读推广人“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逻辑线条,结合图书馆学界与业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研究并阐述了阅读推广人培育的相关内容。如:在阅读推广人形式上,作者主张将能够传播阅读理念和技能的专业人士納入到阅读推广人范畴中,包括有公共图书馆的专职阅读推广馆员和文化志愿者阅读推广人、高校图书馆的专业课教师阅读推广人和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各界著名书评人、文化学者、阅读研究学者等意见领袖作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人;在阅读推广人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应通过量化和非量化两种方式对其进行考核,一方面更为有效地培养和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强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和满意度;另一方面督促和监督阅读推广人对自身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以应对信息化社会中读者多元异构的阅读需求等。以上内容对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发展和阅读推广人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值得图书馆阅读推广学界与业界的深入研究和学习。
阅读推广人在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氛围、建设书香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推广人培育、建设与管理的成效将成为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核心与关键问题,不断强化与推进针对阅读推广人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一般与特殊的科学系统化培训,进一步通过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增强国民文化软实力,从而达到提升国家发展动力的目标。
3 创新阅读推广,鼓励图书馆开展创意特色活动
两书作者都十分重视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方法的分析和总结。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像《案例赏析》中所说“小而美”,也可以声势浩大,参与者众多,但对于图书馆来说,最难的不在于活动的规模,而在于举办什么样的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图书馆的特色,成为图书馆最醒目的标签。优质的特色推广,能够赋予图书馆独特气质。《理论与实践》中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图书馆的优秀阅读推广案例,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国外高校图书馆、国外公共图书馆、国内高校图书馆与国内公共图书馆,选取其中优秀案例数近百项,作者在细致分析各优秀阅读推广案例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之上,总结与探讨了成功经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举办精细生动的阅读推广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模板。读者也可由此及彼,从国外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推广实践中撷取智慧,丰富自身理论与实践体系。
《案例赏析》第五章中详细收录了九所图书馆的优秀案例。透过这些案例,我们能够看到活动组织者对自身所在图书馆的精准把握和完美展现,即:(1)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海派文化——海尚悦读;(2)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古训——古籍阅读;(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阅读;(4)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海韵——海韵导读;(5)同济大学德文图书馆——中德人文——啤酒文化主题阅读推广;(6)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音乐——音乐好书单;(7)上海图书馆——创新——“一线会情”;(8)山西省朔州市图书馆——地方史——手抄地方文献;(9)湖北省图书馆——情怀——盲人无障碍阅读。
从以上九所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案例来看,找到自身特色所在是成功的关键。在地域特色中,如“海派文化”只能归属于地处上海的各类图书馆,以传扬“海派文化”为主的上海师范大学的海尚悦读活动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在馆藏特色或高校特色中,如: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众多古方,因此推广古籍阅读就显得理所应当;同济大学有专门的德文图书馆,做啤酒文化主题阅读推广就相得益彰;辽宁师范大学有专修音乐的教师和学生,所以他们用演唱的形式把好书作为歌词唱出来就一点都不突兀。另外,通过特色阅读推广活动能够赋予图书馆不同的气质,如:专注学术会议信息服务平台的“一线会情”,赋予上海图书馆“创新”气质;注重红色文化阅读,让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而以提高盲人读者无障碍阅读的舒适感为己任,就令湖北省图书馆成为一个有情怀的知识港湾。
与第五章内容相类似,《案例赏析》的第七章内容是“特色阅读活动”。从这章内容可以看到各图书馆都在为找到有创意的推广活动而下足功夫。这些活动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大胆创新,并且都具有一以贯之的连续性,成为图书馆提高馆藏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的气质与其建筑风格、外部环境、内部装修等有一定关系,如果把这些硬件设施看作图书馆的外貌,我们可以用很多美好的形容词来评价它。但有了外在美还远远不够,外在美可以征服眼球,只有内在美才可以滋养心灵。因此图书馆需要有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才是吸引读者常驻图书馆的内在力量。阅读推广活动可以赋予图书馆这种气质。两本书对具体实践案例的记录和分析,带给图书馆管理者和阅读推广实施者很好的启发。同行们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在此基础上,如何找到属于各图书馆的独特气质,如何通过活动来彰显这一气质?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4 探索多元化阅读模式,激发大学生阅读兴趣
大学生群体是全民阅读目标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大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是借助不同的主题活动增进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度,其宗旨都在于激发年轻一代读者群体的阅读热情和兴趣,引导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最终,借助高校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使大学生增进知识积累,充实精神世界,成为书香种子和有用之材。在《案例赏析》中,共有17个案例介绍了面向大学生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其中包括8项比赛类活动,9项主题类活动。若要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首先要精準把握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如果缺乏明确的兴趣,那么借助优质且富有设计感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深入阅读书本中的内容,也能够作为外力促使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从《案例赏析》的典型案例来看,代表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突出了对学生阅读需求的重视,以调研数据为基础来策划阅读比赛或总结阅读推广中的经验与不足。数据不仅是举办阅读比赛的风向标,更是衡量比赛效果的试金石。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活动数据时应着重关注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方法也要符合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规范。《案例赏析》中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比赛类阅读活动的创新性视角,从书籍筛选的若干案例中能看出匠心所在。如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的“书偶创意设计作品大赛”,要求学生书偶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书本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设计出恰如其分的作品,该比赛将艺术与阅读进行有机融合,完美彰显了阅读的乐趣与美好,使学生透过设计作品接触读本,进而逐步养成阅读习惯;《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一文中使用“协同创新理论”对阅读推广实践活动进行规范,认为阅读推广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要将读者分为具有共同愿景的、能够自我激励的网络小组,通过网络开展分工、交流、合作,以实现不同小组共同的目标。作者倡导借助这一理论来反观目前开展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是否真正具有创新服务理念、是否已建设协同创新队伍、是否有协同创新机制作为保障、是否搭建了创新平台?如果各方面均符合协同创新理论的要求,则可认为协同创新的理念被切实运用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中,而这种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如果取得了好的效果,就可以超越单独某所高校的实践,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从实践抽象出理论,理论再反作用于实践,从而形成实践与理论间的良性闭路循环。
从上述两篇文章的理论内涵来看,在活动结束之后,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后视镜式的理论梳理,能够从中得到更多跨学科的理论启发。
在《小而美的阅读推广》一文中,作者灵活借用了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针对电子商务领域提出的“小而美”的创新战略。这里的“小而美”实质是“长尾理论”的活用,“它注重情感因素,注重长尾多样性和互动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将长尾理论的精髓运用到阅读推广活动中,的确是跨学科的理论创举,体现了对读者多元化的考量和尊重[1]166。笔者去年对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进行过一次小规模访谈,发现学生群体的阅读需求可以进行细分,根据细分结果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会使阅读推广活动更为行之有效,这一结果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虹口校区图书馆的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自2015年10月起上外虹口馆的小型甚至微型书展至今已举办了16次活动,书展主题时效性强,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可学习复制性。阅读推广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广而告之,这与产品的市场营销类似,要善于挖掘有可能激发目标群体阅读兴趣的内容,通过各类活动拉近与目标群体的心理距离,调动目标群体对所推广书籍的认可,最终让目标群体产生实质性的阅读行为。
《理论与实践》中作者在描述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阅读指导”模式时,重点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和大学生读者群体的阅读指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作者立足大学生视角探索创新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主张建立阅读指导“双导师制”,即由课内和课外导师共同指导和培养专业学位学生的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双导师制是具有时代意义与创新特色的阅读推广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作为大学生课堂教学的二次延伸与补充,还能够在大学生知识视野和综合素养的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104-107;此外在阅读推广案例资料赏析章节中,作者也集中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优秀阅读推广案例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湖北大学图书馆等,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指出案例的长处和优点,为广大高校图书馆乃至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实施者带来启发。
综上所述,《理论与实践》和《案例赏析》是两部既有一定阅读文化学理论广度,同时又包含阅读推广丰富案例的专业读本。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相关人员,应该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所在图书馆职能的阅读推广活动案例与经验。
5 结语
《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两书无疑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进一步,对于广大读者和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后续深入的探讨推进,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目前《案例赏析》中对阅读推广人的研究尚停留在表象层面,针对阅读推广人的培育与发展路径的研究与分析并不明确,同时关于新时代与技术背景下,阅读推广人如何伴随读者需求和活动升级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积极响应,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2) 《案例赏析》一书中,为进一步改进升级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作者着重强调了利用问卷等方法收集读者前期阅读兴趣和后期阅读数据等信息,但作者对于问卷设计的内容并无过多阐述。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的问卷将会造成数据收集准确性缺失,为后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带来困难,因此应加强对不同情境下问卷设计相关内容的系统研究,增强阅读推广人的对问卷设计乃至信息收集与分析的综合能力。
(3) 《理论与实践》一书从阅读推广活动出发,立足于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梳理了阅读推广的含义及意义、活动类型、活动模式、活动案例及开展活动的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内容,但作者似乎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后期关注甚少,阅读推广的评估与反馈对于活动持续稳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应强化对活动评估反馈内容的系统研究。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7]。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阅读品味。播撒书香种子,共建学习型社会,无论是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亦或是经典案例总结归纳,都应在专业化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使阅读推广在新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和读者需求中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蔡迎春,金欢.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
黄俊.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EB/OL].[2020-09-18].https://baike.so.com/doc/7013308-7236195.html.
谯进华.深圳阅读推广人的实践及发展[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2):64-66.
张雪梅.媒介环境变迁与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培养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9):27-30.
张雨佳.基于读者视角的保定高校阅读推广人能力素质要求[D].保定:河北大学,2019.
辛識平.读书,习近平倡导的生活方式[EB/OL].[2020-09-2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23/c_1120859093.htm.
李 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江苏南京,210089。
付勃达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南京,210046。
(收稿日期:2021-02-20 编校:曹晓文,左静远)
作者:李兰 付勃达
总结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学科——理论先行
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习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习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
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打开“http://www.jxol.net/yyzdwyn/index.htm”进入“《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习——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
——四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网上搜索,《走进菊的世界》综
合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欣赏中国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 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
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
四月,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
1、参观家乡名企业——江苏省名企业苏青集团;
2、瞻仰家乡名址——张大烈纪念馆;
3、调查家乡名河——富贝河;
4、访家乡名人——“剪纸能人”钱仁祖老师;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台丽华
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初中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课堂特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的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是: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看待问题能力、归纳思维的能力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
(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远大报负同时代和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例如:如何讨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宪法的主要内容;认识和体会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当家作主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
学校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应以综合主题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之中,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从开展关于环境问题的探究活动开始,使学生认识到人们生活环境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策略。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环境治理的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宣传活动,进行环境治理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并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的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 2.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求面面俱到,但应具有一定的深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要体现综合性和整体性。但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不求面面俱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也可以相对独立地来设计,但应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初中生通过走入自然,走进社会,获得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体验。
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整合,要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社区和地方的课程资源,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组织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开放的、广泛的,特别对于政治学科更是如此,但也要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内容。
七、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领域,围绕以下问题来设计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题。 1.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初中生现实生活中经常涉及的问题,该类问题的核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是与人的生存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可围绕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展开活动主题, 2.人与社会的关系领域
要增进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入社会,通过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提出关于人与社会问题的活动主题。使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考察、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和探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领域
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可引导学生反思自我,研究和探究自我和同伴的生活中的问题等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使初中生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探究等活动,提高自我认识,反省自己的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发展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自信、自尊、自立等良好的品质。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注意:
1.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和学习途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超越单一的书本学习,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联系,让初中学生接触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自然问题的观察、对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的调查与考察,自主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研究的课题,以及活动主题,形成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与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成为探究者、活动者;教师成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师生是合作者。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实践。从活动主题或项目的提出、活动方案的设计,到活动的具体实施,学生应成为全过程的主体。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都要合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提出活动问题或活动主题,并在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的实施过程、活动的总结与评价等环节,给予学生必要的、适度的指导,防止包办代替。
3、学校和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的系列计划,形成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系列活动主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亮点课程。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性,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把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教研室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严抓课程管理,以管理促进课程实施,向课程实施要活动实效,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常态管理,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1.健全机构,科学规划
2.完善机制,建立奖惩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为此,由综合实践活动大课题组,根据学校教师工作考核的相关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开发与实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和要求,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工作职责。为了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这些工作职责,大课题组的人员根据学校教导处的安排,要对教师的计划、总结、活动方案等工作进行评价;对活动期间的教师工作情况、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相关记录;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我们还定时开展综合活动实践课研究,以教研课、示范课等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评定;在日常教学中,不定时地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并要求教师对活动中的过程性材料做好整理和收集;在取得对综合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的前提下,我们还把教师对工作职责的完成情况,学期教师的工作考核联系起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不断地完善各种管理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研究。
3.开展常态化的校本教研活动,建设教师队伍。课题组在加强自身教研的基础上,以青年教师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有效形式,开展全员培训,以点带面,加强课程实验教师的辐射效应。开展研讨式教研活动,组织案例分享交流,定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观摩课,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目标、基本原则及其教育评价,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享受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二、以校为本,以生为本,进行常态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将无从谈起。近两年来,我们把课程资源常态化建设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核心,基本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常态化开发。
1.开发课程资源
近几年,我们从设置综合实践作业入手,进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探索之中。为了在全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组织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学习,经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评价竞赛。在一次次的学习、活动与研讨中,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贴近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为课程资源,突出了主题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养成和人格完善。
2.开发活动资源
在具备了完备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学生的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活动资源上做出很大的努力。我们主要从二方面着手:一是充分盘活校内资源。首先,加大实验室、探究室、机房、图书室等的开放力度,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各课题组合理规划,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发组织并利用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活动实践。其次,学校不遗余力地在拓展学生实践活动渠道上下功夫,拨出专门经费新建泥塑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等特种教室等,并利用上级部门提供的有利条件完善特长教学所需的设备。再次,学校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选修课资源开发的广阔前景。学生有多彩的个性,有多样的需求,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课程体系。
3.做好资源管理
课程资源的开发很不容易,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管理工作。首先,我们建立了课程资
源库,对课程资源进行储备和管理。课程资源库既相对稳定,又动态更新:老师、课题组开发出的新资源随时可以充实进来;那些可操作性不强或者价值不大的主题也可以随时更新。这样,既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新陈代谢”,又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常态化建设。
其次,我们还在校园网上创建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为学校综合实践的参与教师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理论研讨、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我们的这一网页包括课改动态、活动剪影、理论导航、计划总结、论文案例、活动设计、课程资源等栏目。
三、 与学科教学相结,两条腿走路,真正实现综合实践活常态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型的教学活动,它打破知识界限,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增长的可以是课内所接受的知识,也可以是课外或其它活动中所得到的技能或经验,在知识与技能的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和学科的特点,注重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到“两条腿走路”,让综合实践活动更生动和多彩。
1.我们尝试通过“学科综合法”, 实施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习,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实现活动课程化,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搭起了桥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要求所有教师都有为学生解释和介绍的义务,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指导学生课外实践的义务。在将环境、科学、综合、信息技术等学科组成一个大的教研组的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能够与班主任沟通、与其它学科教师协作,共同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如科学的科技发明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外调查活动,都与班主任的协作密切相关。在做好教师间协作同时,我们要求所以主教综合实践的教师能够参与多学科的教研活动,鼓励老师跨学科研究,在完成本学科的课内研究的同时,将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能融会贯通,不断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努力让自己成为指导学生课内研究的名师,也成为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优秀辅导员。
2.实小有着多年的特长教育历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让特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课程,我们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吸收有特点、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各种特长兴趣小组,我们先后成立了包括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泥塑、十字绣、象棋、围棋等二十余个小组,每周二的兴趣小组活动已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也成为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最便捷、最感兴趣的主阵地。
四、教研结合,初显成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我们首先注重的是“教”,也就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有实施才有实效。同时,我们还重视抓好教研工作,以教研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每周的校本教研,我们都安排一部分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每个月的集中教研,我们都召集各所小学的教研组长,就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商讨对策;每学期,我们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这样,以“研”促“教”,以“教”来体现“研”的成果,我们开发出的课程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这就带动了语、数等科目学习成绩的同步提高。从而,在师生中形成了“乐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乐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较大发展。活动中,我们强调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索”、“创造”,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展。第三,学生主动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二)教师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活动中,老师们对学生的表现常常赞不绝口,由此带来的直接变化是,教师以往那种“以我为主”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开始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开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发主题,开展活动。其次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得到了切实发展。“校本”课程给了教师更大的灵活性,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校本化、常态化的课程资源建设,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第三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几年来,我们在茫然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进,经历了“心动”、“激动”、
“行动”三部曲:新的课程理念让我们心动,学生的进步让我们激动,取得的初步成效更让我们坚定了“行动”的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常态化建设,努力探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高效实施,争取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再上一个台阶。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是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活动课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不断变化着。
这样一门创造性强的课程,对于习惯于教现成教材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开学初,就组织相关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走进新课程》,重点学习和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方案。
二、合理安排师资、课时,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评价者。
鉴于五升六的教师曾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刚升六年级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还较陌生,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仅是书本上的理论。于是,学校请已有一年活动经验的老师谈谈开展活动的经验,从转换观念入手,让教师真正弄明白学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有加入课程实验的积极要求和行动。为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校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动员学生、家长积极参与。为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安排电教、美术、社会、自然、思品、音乐等相关学科的教研组长共同参与。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定为弹性课时制,保证每周两课时的活动量,采用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原则,即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改变传统的静态课时管理为动态管理。
三、落实课程内容,强调活动过程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课题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我校结合学校特色,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中秋节 感恩等大主题开展活动。
(一)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
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提起研究人们好像总习惯把它与艰深、有学问等联系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师在看学生选择的课题时,往往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们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学生的研究活动允许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
(四)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具体活动中我们发现研究小组内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总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忙乎,而平时成绩差、不太发言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多少在参与,对这些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组成员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对策,录取以鼓励为主,以好带差的措施,及时调动差生的活动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调查研究之中。总之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知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五)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
在这学期我们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很多学生的家长对我们的这项活动以他们的方式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有给自己孩子物质上帮助的,也有精神上鼓励的。但在课外开展的一些活动中,也总有一两个没有参加。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时,有的学生说我想参加,但爸爸妈妈不让我参加,他们说这些活动没什么意思。这就说明我们部分的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还不太了解,在一种新的事物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奢望得到所有的家长的支持与帮助。然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很多时候需要在课外校外进行,涉及有关安全、与人交往、策略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活动很可能就不能进行。因此我们在每次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进行宣传,同时,在平时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努力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让他们也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一位积极参与者。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活动,自己孩子的见识广了,能力强了,脑子活了,家长们就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们这一行列中来,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的这项活动。此外,我们教师还注意到要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才刚刚跨出一小步,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我们坚信,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指导中心上级关于“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依据新课程理念,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指导培训和资料管理,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由班主任牵头,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活动深入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班队、品德与社会、科学等打通,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三、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正因为陌生,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因此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给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四、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我校坐落于著名的孔子晒书遗址所在地——桃园镇东里村,相传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时途经此地,并在此晒书,同时教化当地乡民以圣贤之道,后人为纪念之一佳话,遂将此地名曰‚ 晒书城‛,当地社区居民世受圣德教化,民风淳朴。据悉,晒书城文化遗址复原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并于近期奠基动工。如今东里社区拥有近两万亩肥桃园,肥桃栽培历史悠久,谈及肥桃、桃花家喻户晓。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孜孜不倦的探求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将孔子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学校特色建设之中,与时俱进,把儒家文化中许多至今仍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宝贵时代价值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学习、活动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文雅的学校,培养儒雅的教师,塑造高雅的学生,努力构建‚绿色、人文、书香、现代‛的和谐校园。
我校自迁址新校区以来,秉持孔子文化艺术传承理念,立足于挖掘当地‚晒书城‛这一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2010年,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论语经典诵读》《孔子小故事》《唱论语》等‚走近孔子‛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并在肥城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得到了兄弟学校和市教研室的赞同和鼓励。 2010年9月起,我校实施了以‚让孔子文化艺术走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开展了低年级文明礼仪教育、中年级《孔子小故事》课程——高年级《走进孔子》分层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低年级《论语诵读》——中年级吟唱论语——高年级孔子故事演艺等分段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2011年4月,我校被评为肥城市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学校。
2010学,我们成功举办了学校文化艺术节,趣味体育运动会、‚梦回晒书城‛主题征文演讲赛等活动。2011年元旦文艺汇演时,我校节目唱论语《学与未学》、《孔子学琴故事》演艺,均取得了桃园镇一等奖。
为了更好的让孔子文化的精髓在当代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我们晒书城小学制定了《孔子文化艺术传承实施方案》。确立了‚培养、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儒学认知兴趣和民族认同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礼仪习惯和文明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学认知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课程三维目标。按照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推进的课程实施原则,以教育资源全方位整合为突破口,致力于办出成效,办出特色。
首先,立足于挖掘当地特有的‚晒书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确立‚‘晒书城’的由来‛、‚儒家文化对周边社区的影响‛两个校外学生调研课题。为了探寻晒书城的由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记者团’,自己制定调查方案,深入社区寻访并做好记录,自己汇总寻访小结;学生们通过社区居民礼仪调查、上网查询、图书查阅等途径进而了解‚晒书城‛的昨天和今天,形成和培养学生对‚晒书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进而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
其次,围绕‚论语吟唱和演艺‛孔子文化艺术传承项目,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将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筛选《论语》中有关求知为学、治教为师、文明礼仪的经典语录汇编成册,形成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诵读活动注音文本教材。主动与唱孔子活动的倡导者——广州市吴军华老师取得联系,争取在吴军华老师指导下,汇编形成《唱论语》文本教科书。精选有关孔子为学、为师的典型故事并改变成孔子小故事演艺剧本。我们在中年级学生中开展唱《论语》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唱论语,引导学生走近圣哲,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演绎孔子故事:高年级利用主题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组织学生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精神力量,旨在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儒学认知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学、儒学文化体验,进而达到弘扬孔子文化艺术的课程目标。
为了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及时做好课程评价与监督,定期组织诵读、讲故事等比赛,组织课程实施教师进行儒学文化专题培训和测试等。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设计并举办论语诵读会、孔子故事会、论语吟唱会等过程性评价活动,以及‚我眼中的孔子‛主题手抄报展示会和‚我心中的孔子‛主题征文演讲大赛等终结性评价活动。
最后,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效应。先后建成了‚儒学大师‛‚论语经典‛‚儒家名言经典‛‚花中四君子‛‚仁义礼智信‛‚礼贤经典小故事‛等校园特色主题文化长廊。旨在为学生创建和提供一个国学经典殿堂,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人格与文化熏陶。
晒书城小学所在地——桃园镇东里社区,素有‚世上桃园‛之美称。我校依托这一特有的本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以桃花、肥桃为主题的‚世上桃园‛小课题研究活动,形成了针织桃花、布艺桃花、丝网桃花、肥桃满园四个子课题。大大加深了学生们对桃花、肥桃的认知和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在现今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达成共识。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学生制作丝网花,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制作手工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能使大家在玩中自然愉快的学习,加上手工艺术可以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以及耐心、细致的个性,因此对智力开发非常有好处。所以,我校就将丝网桃花制作引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我担任指导教师。
《丝网桃花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丝网桃花艺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面向
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设计。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探究精神、提高创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宗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认识花、制作花、创造花‚花‛这一主题,以丰富、多样、开放的内容文字、例品范例、学生活动场面等,揭示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要求和线索。让学生欣赏四季花卉及丝网花作品,了解制作丝网桃花的材料工具等,通过对花形、色、味的感知,引导学生发现花的美、理解丝网桃花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动于制作丝网花的兴趣。并课堂展示学生制作的丝网花作业,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进一步掌握丝网花制作的技法。
在选课期间大量的学生选择了丝网桃花制作,课程伊始就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丝网桃花制作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坚持 将“丝网花艺”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造潜能,”为宗旨,通过学生对“丝网花”的感知、制作、与创新,激发了他们美的情感、美的想象,从而养成一种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美的品质。进一步培养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勤于动手,重视彼此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它也为我们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了课程实施经验。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力求做到精心备课、细心上课、耐心辅导。综合实践课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研究、亲手制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在课内外兴起美与创新的学习热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丝网花艺术的传承中受益、进步、成长、成材,让花儿创新他们的人生。
针对肥桃国画项目的开展,我们聘请桃园中学王克文老师来我校定期进行国画常识和基本技法的培训和教学。该项目的实施主要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在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一节国画艺术课并由专职美术教师负责活动实施。同时,我们将在不同年级建立国画兴趣小组,定期开放书法绘画教室,以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针对十字绣传承项目,我们深入遍访社区,聘请民间十字绣艺人对我校部分教师进行有关十字绣的常识和针刺技法、技巧的培训指导。利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引领学生认识、学习十字绣,并以不同大小、不同形态的桃花为刺绣主题。力争让每个孩子都懂十字绣、会十字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们晒书城小学这个团结的集体,在“笃信尚礼、乐学善思”的校训,“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教风,“敏而好学、学而不厌”的学风引领下,一定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大步前进,再创辉煌!
推荐阅读: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9-15
综合实践活动检查总结10-02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9-18
金色的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1-04
小学六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9-23
社区服务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0-14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阶段总结10-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07-27
综合实践活动证明06-20
综合实践活动小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