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共9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1

美术科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酒都高中林正雄

一、课题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所以国家提出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故近几年来在高中开设美术课程,但是在高考的影响下,社会、家长、学校领导和学生都不重视美术课,而且我校的学生大多源于农村,美术基础相当低,加上课业负担较重,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种复杂因素的环境中,如何高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个性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和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那么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易于操作的且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就值得我们探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与人文形相统一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将传授艺术知识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机结合是非常正确的教学思想。但是,多年来美术教育一致延续着以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个性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得到良性发展。所以,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改变美术教育的单一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说,本课题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从根本上说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价值”问题的一门学科。因此教育哲学的有关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原则和重要依据。

2、现代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

3、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高中生美术欣赏评鉴赏兴趣,提高欣赏教鉴赏堂质量,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2.促进高中生美术领域的全面发展,以及应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式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上升到内化为学生生活中自发的审美状态,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把握美术教材本身内涵,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处理,加强审

美能力的培养,结合各学科教材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美术鉴赏知识的综合,鉴赏能力的综合,教学教法的综合,学生学法的综合等。

第二、充分挖掘本地美术文化资源,设计鉴赏美术教育活动。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美术资源,关注社区的环境、历史文化是美术教育联系生活的重要方面。

第三、探索美术鉴赏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以促进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参观调查法 网上资料查询法 观察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

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教育理论,搜集、分析、筛选国内外有关创新、实践的情报资料,包括理论研究与操作经验。

总结、提炼有关本课题的经验。

2、实施课题计划阶段 2008年10月——2009年2月

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筛选、提炼已有的实际操作经验,研制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环境、方法与策略,且在实践中进行实证研究。

组织课题组进行实施后的调查,继续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课题计划进行实验。

3、分析总结,撰写报告阶段2009年3月——2009年5月

综合分析美术欣赏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成效,做好课题研究全过程的总结,撰写《高中美术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课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发挥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就必须贯彻以美术教育为主体,辅之以跨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培养的理念。

一、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从作品中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美术是人文学科的重要内容,高中美术课程中收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凝聚的人文精神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将美术作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分类梳理,依据作品人文内涵的侧重,从人的理想道德、民族情感等方面进行整理挖掘。例如中外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会深切感受到时代特色,人文内涵。如董希文《开国大典》从作品诞生之初到后来三易其稿,充分证明了我国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特色。

二、以美术作品为切入点,以画家的经历故事为内容进行精神教育。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画家都有其不同凡响的经历,在许多画家的生平中折射出非常灿烂的人生光芒。他们不仅将伟大的作品留于后人,也以其自己的行为为后人做出了光辉的榜样。画家都表现出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这一切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内容,在教学中用以上生动的例子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美术作品中有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徐悲鸿是中外闻名的绘画大师,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示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同时反映出作品所处时代特色。所有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深度了解作品必然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当我们全面了解作品时,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艺术作品的美,我们还受到了一次次记忆深刻的精神情感教育。

三、挖掘本地艺术资源,扩大学生视野。

琉璃河,是一块美丽的土地,而且历史悠久,商周遗址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为此我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参观感受我们身边丰富的资源,提高他们热爱家乡审美意识。本学期3月份,我在学校的支持下,带领高一(3)班学生参观了琉璃河商周遗址。参观前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做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参观过程中学生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有目的地观察学习,参观后请同学们做调查问卷写感受,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收获到了许多课堂内无法得到的知识。

例如直观感受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漆器作品的精美;了解了古代艺术作品不是凭空出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作品,因而分析美术作品要结合其社会历史背景才能深度理解作品等。

四、探索美术鉴赏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以促进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学、美术与生活、美术与人类、美术与设计等,通过这类美术活动,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美术与社会的联系,鉴赏解决与美术有关的问题。教学中将学科课程和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实现综合效应,在体现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加强美术教育。在高中美术鉴赏《西方现代绘画》一课中,在欣赏雷诺阿作品《伊蕾娜.卡昂.达威尔小姐画像》时,为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亚麻色头发少女那“ 双眸凝冷似无言”的艺术美感,我结合德彪西的音乐《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和:苏格兰民歌同名诗歌“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在夏日明朗的阳光下,云雀的歌声在回荡,爱情在她的心中发芽滋长。” 通过绘画、音乐、诗歌同步欣赏,雷诺阿这幅充满着光明和色彩的作品深深地进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既理解了作品,又感受到艺术之美,同时又得到了很好的审美享受。

九、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该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课题的理论问题如:如何处理好美育和美术教育以及其它学科教学的基本关系问题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2

一、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1. 实践性原则。

教师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主题,结合本地区学校可利用的校本资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如,在学完“shopping”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跳蚤市场买卖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针对现实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常见英语标牌归类、广告英语收集、常见国际互联网英语的归纳、寻找广东话中的外语等活动。

2. 学科整合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课堂教学之上,而学科资源又可以综合运用,各个不同学科的知识、研究方法在某些领域是相通的。教师可以整合学科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整合操作方式,让接受性和互动性、动手与动脑,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研究整合。通过整合,让不同学科的协调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整体思维观念的形成,最终促进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

3. 适用性原则。

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帮助的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英语能力。

二、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途径

1. 立足学校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育才中学,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环境优美,是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优质学位最多的省一级中学之一,学校和周边的环境就是一个巨大实践活动场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名人、实地考察、查阅史料等方式,设计开发和英语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等,并形成相应的校本教材。

2. 走近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如,为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出板报、制作双语海报,让学生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组织学生参加本土特色的社会实践,设计社会实践英语活动手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出的英文劳动手册,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家长、社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利用传统节日,开发课程资源。

英美比较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有圣诞节、愚人节等,而中国传统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节日。教师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制作英文海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觉不同节日的文化氛围,设计传统节日特色的经典节目,形成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教材。如,学完圣诞节、感恩节的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以英语国家重要节假日、中外节日及习俗、中外礼仪差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带着疑问和极大的兴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英语、学会英语、使用英语、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实现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的目的。

三、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推广与运用

1. 班级推广。

课程资源开发最早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是第一实践基地,由于受众的范围小,而任课老师又最了解本班学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经验是最直接、有效的。不同班级开发的校本资源经过学校教研组的修正后,又下放到班级进行推广,可以得到有效的验证。

2. 学校推广。

经过班级的初步推广、修正后,可以在学校大范围地进行推广。在学校推广过程中,要发挥全校师生的力量,对课程资源作进一步的修改、补充,从而形成系统性、可行性的校本教材。

3. 外校推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3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场所。本文对综合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结构,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与活动实施模式,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实效,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基地 课程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体制改革要求提出,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1]。为落实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各地建立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实践基地创办于1983年,是以广州市高中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初中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为主,兼有消防安全、国防教育等项目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作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后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方面。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实效的关键。

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实施背景、基本定位、特征、价值取向、主题设计、教学结构与模式、课程管理、师资、评价等方面[2]。这些方面的研究比较好地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目前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研究不多,利用基地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在不断探索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基地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基地教育的特殊性,许多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开展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二是专业教师匮乏。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实践基地的人员只忙于应付日常的管理工作,许多基地还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没有专业的教师,难以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课程。三是课堂教学方式呆板、不灵活。没有互动性的课堂,教学实效性比较差。新课程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想方设法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且注重课程的开发,是增强综合实践活动成效的关键。

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指用于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素材,按照课程资源的来源分为生活资源、学科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专门供青少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有专业的教师,有满足各种教学活动的专用场室等。结合实践基地的课程资源可分为基地项目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师资资源、场馆资源等。学校组织课题小组,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策略应该是以基地项目和场馆为中心,以活动领域、活动主题、探究问题为核心,以基地教师为主导,突出实践、体验特色来进行课程开发。

1.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课程开发

外部的支持和内在的改变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而发展组织内部自我更新的能力尤为重要。在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基地营造氛围,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广州市有关部门合力打造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使广大中小学生受益。在创建综合性、示范性基地的过程中,先后与广州市人防办、司法局、市公安消防分局、公安交警支队、禁毒委、环境宣教中心等在我校共建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消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等6个基地,创造了“合力联动、综合育人”的成功经验,并被全国各地推广。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进一步加强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渠道,学校建设“应急避险技能训练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基地”两大基地,并利用基地资源,不断开发校本课程,采取实践与体验式教育方式,使每年约8万名学生得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在普通学校无法实施的实践课程可以在我校基地得到有效开展。

2.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组织课程开发

实践基地有30万平方米的校园面积,依山傍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有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与生存环境,有独特的资源和条件。结合学校自然环境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开发环境教育、农业科普等实践课程,包括环境小使者、树林生态考察、作物识别、药用植物识别、生态瓶制作、水质调查、环境因子调查、野生花卉考察等。学校已经有劳动技术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等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内容丰富,并且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实践基地要结合项目实际,研究项目的课程内涵和开展活动的方式,开发多个专题的课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例如劳动技术教育已有的体验性课程包括:生产劳动实践、野炊实践、花卉嫁接、作物栽培实践等。

3.加强活动主题研究,组织课程开发

毋庸置疑,许多实践基地比较注重项目、内容的科学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认知水平都在明显提高。单纯地让学生“走马观花”参观科普展品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要,相反会让学生产生散漫、逆反的心理。为了增强实践基地的育人效果,加强活动内容、主题和目标设计,并加强德育实践和德育渗透,尤为关键。例如,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现代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以活动为中心,通过确定主题、主题探究、参观实践、分享交流等让全体学生亲身体验现代农业的发展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探究性的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课程有现代农业调查、树林生态考察、花卉栽培、土壤考察、植物压花等。研究性学习则与农业、环境、科技紧密结合,并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开发有机农业探究、基地周边水质调查探究、基地鸟类调查等十个课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课程结构

综合实践基地应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探究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并使其常态有效地实施,加强基地与学校互动[3]。学校要保持教育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定期组织开发实践课程,才能够满足青少年学习的需要。我校主要以组织课题研究方式促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和体验性,强调以“四大领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为主线来开发主题活动[4]。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遵循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面向生活、注重实践、特色引领、培养素质。通过组织学生在实践基地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的体系

实践基地的活动主要围绕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具有实践性、体验性、教育性、创新性的特点。学校课程结构由三大领域(基地德育实践课程、基地基础性实践课程及基地拓展性实践课程)组成。课题组成员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家长的资源开发课程,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表1)。

四、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成效

多年来,实践基地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坚持劳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方法,有效组织了课程资源开发,探索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学农、军训、人防教育)、科技夏令营、专题教育等活动模式,形成了完善的基地课程体系。

1.形成基地特色的教育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凡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都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灵活加工转化,使之应用到综合实践基地课程中。参与基地学习的学生是不同的,而实践基地资源是丰富的,所以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组织开展的模式为“政府为主导、基地为载体、公益性为原则、活动主题为引领”的各项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性很强,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育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学农、军训、人防教育、科技夏令营等活动,达到了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2.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开发

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开发课程,比如在学农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了“三大”领域、模块教育,努力将科普教育与农业劳动实践、生命安全教育、环境科普教育、农业科普教育有效融合,设计了七十多种科普实践类课程,构建了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践基地专门安排教导室负责教学科研工作,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教师课程意识显著增强。教师从过去只关注教材、依靠教材,到后期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能够站在课程的高度,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教材,课程意识明显增强。二是教学模式由单一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尤其在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学习领域整合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加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已被教师熟练应用。三是教师的指导效能有了显著提高。教师的指导策略由过去偏重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到加强了活动方法、教师指导(适时、适度、适当)、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指导。

总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基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发实践基地课程,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在实践基地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吸收、借鉴、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相关理论,整合学校、基地、社区各方面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建设示范性实践基地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 刘根华.试析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4]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4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

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作了明确决定和要求。特别《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调查、了解,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应把以上各阶段的决定和要求作为最有力的研究背景,来弥补农村学校不能完整按通用教材实施美术教学和满足城市学校更为适合恰当的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尝试开发适应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美术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尽量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尤其在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下工夫。使之更好地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好地达到提高学校美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学校开发、实施美术校本课程的特色和独特性;

2、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和实践体系;

3、对其他兄弟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的指引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家学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产生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向。特别日、韩等东南亚国家都普遍开设了美术自主课程,其美术教育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形成,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有许多学者、专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随着具有美育和智育教育学意义的美术教育思想和美术活动课程理念的进步,学校美术教育的这一领域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代中小学美术活动课程的内容也逐渐趋向多样化、科学化、人文化、地域化的特征。在一些教育强省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与实验,沿海发达省份中小学的美术活动课已不再是单纯的绘画训练,而包括了雕塑、陶瓷、编织、金属工艺、摄影、美术史、美术批评等教学内容。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反思。从开发主体,开发场所,活动方式等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都进行了指引。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两个实验学校(金凤二小、奕龙小学)美术教师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从普通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通过研究发挥实验学校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的建设,以课程的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

3、充分利用实验学校美术教师的个性特长,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和发展,探索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形成小学校本课程实践体系;

4、以实验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为起点,逐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师特点开发多门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5、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课程来开阔实验学校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能力,并在品质、能力、个性、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指从美术活动课程的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美术活动课程中产生的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美术活动课程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合作研究以解决美术活动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学校为整体,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宗旨的课程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虽以学校为本,但事实上是以学校为主的开放民主的过程,即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

评价活动需多方共同的参与、合作,绝不是学校自我封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到组织实施都立足在学生实际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基础上的不断修正与完善,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过程。

美术校本课程则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进行的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针对国家美术课程开发对本地师生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美术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我们将课题定义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资源观,发挥美术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地方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教师独具慧眼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与教材有关的重要资源,并进行收集和整理,因地制宜的把地方美术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创造性地开展地方资源和贴进学生生活的素材,大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地取材。让学生以美的渴望去了解生活,以美的眼光去欣赏生活,以美的思想去理解生活,以美的手法去描述生活,以美的激情为学生注入新的活力。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文献法:课题组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国内目前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资料,让教师进一步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明确学校、教师(研究实践者)在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遵循发展性、创新性、参与性、合作性、趣味性等原则,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分析法:对区域、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分析,根据区域、学校、教师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共性

薄弱目标,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和子目标,研究确立实验学校对本课程开发模式。

3、实验法:设置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开发利用,开发多门校本课程,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设计、编写校本教材。将设计的课程与教材,投放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调整、丰富、完善,并观察、分析学生的变化状况。

4、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详细记录过程和发展中的动态变化。

5、经验总结法: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对成功的做法,效果佳的案例及时加以提炼总结,由实践提升至理论,并形成物化成果,以进一步指导课程开发与实践。

在以上主要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同时贯穿调查、反思、比较以及成果展示、应用推广等方法进行研究。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1、课题申请;做好开题论证工作,修改课题报告

2、拟好研究方案,落实主要成员,明确分工及任务。

(二)、研究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

1、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验学校实际,编制课题研究方案;

2、组织研究人员培训,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知识、理论以及相关工作要求;

3、做好实验准备,重点研究确定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开发编写(初稿)等;

4、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和开发模式。

(三)、实验阶段:2015年3月—2017年3月

1、实验校本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材;

2、探索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策略;

3、探索实践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4、探索实践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5、开展教学实践,边开展活动边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进行阶段性总结检查。

(四)、总结阶段:2017年3月—2017年7月

1、总结提炼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举办有关课题研究的成果展。

八、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

通过研究我们将结合实验学校实际,根据实验学校特有的地理优势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在潜力,在本课题开发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将摸索出可学性、趣味性、现实性、有效性、创新性、独特性的课程开发原则。

通过研究实践逐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师特点开发出多门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能力,并在品质、能力、个性、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等。

呈现出来的物化成果如下:

1、关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研究报告

2、形成一套校本课程教材

3、调查问卷,阶段性总结,研究课教案集,反思集,案例集,课题论文集,校本培训专题讲座集

4、学生各阶段,各类型的作品集等。

九、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武建川(负责协调课题研究进度及各成员的联系、组织;召集、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处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关事务;汇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

(二)课题核心组成员

冯建军,高级教师,校长,金凤区第二小学。白玉春,高级教师,校长,金凤区奕龙小学。

李新娟,小教二级,美术专业专职教师,金凤区第二小学。刘 岩,小教二级,美术专业专职教师,金凤区奕龙小学。郭正源,小教二级,美术专业专职教师,金凤区第二小学。(负责根据课题要求开展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调研;负责挖掘、筛选、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根据课题要求,开展校本美术课程资源的案例设计及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参与编写相关的素材性教参;参与建立相关的资源库;负责课题参与研究人员的指导工作;美术课程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研究

(三)资料收集整理:

武建川

李新娟

刘岩

郭正源(负责资料的整理、分类、归档)

十、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

本课题组成员由两个学校校长,和最能体现校本课程成果的学科的三位美术专业教师组成。两位校长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利于调动教师共同参与,发挥群体力量,同时有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经验和课程开发的丰富经验。;三个美术教师个个都是业务好手,人人都有务实奉献精神。课题组成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全部具有本、专科学历。

2、研究保障

课题组所在两个学校(金凤二小、奕龙小学)对教科研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每年都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用来开展相关教科研工作的,在学校工作中,总是把学校特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供条件,配备力量,真抓实干,有始有终。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尤其热衷,为此课题的资金保障上奠定了基础。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及《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多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篇5

  多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 

2011-6-1 浏览(240)【大 中 小】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詹兆华

兴化市板桥初中自2002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已整整走过了八年历程。作为国家规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由于没有现成的教科书,课程资源就必须依靠学校自主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几年来,学校充分依靠广大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使课程资源似源水般不断涌出。

一、利用本土优势,开发课程资源

兴化拥有丰厚的地域文化和环境资源优势,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春秋、战国时期为吴楚之地,周慎靓王时为楚将昭阳食邑,五代杨吴武义二年(公元920年)划海陵县北设招远场,不久改招远场为兴化县,故有“昭阳古邑”、“海陵旧址”之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被誉为“东方黑格尔”的文学理论家刘熙载、“后七子”之一宗臣、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诗书画三绝奇才郑板桥、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化学家钮经义、现代著名作家毕飞羽等一大批古今文化名人。历史名胜众多,有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故居、四牌楼、刘熙载故居、赵海仙洋楼、施耐庵陵园、“昭阳十二景” 和明代古城墙等。有江苏最大的水上森林公园和享誉海内外的千岛菜花风景区、大纵湖风光、乌巾荡生态公园、上方寺、八字桥广场和金东门古城风貌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组织教师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名人、实地考察、查阅史料等方式,先后开发出一大批极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并实施了一大批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如“走进自然,体验家乡优越的自然环境”、“走近名人,了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进历史,体会家乡的风雨沧桑”、“寻访板桥足迹”、“古昭阳名胜古迹的研究”“关于家乡古桥文化的研究”、“印象·兴化”、“ 踏雪访拱极”等等。

二、立足学生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性课程。据此,我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强调一定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收集素材。作为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文化,代表的不仅是当地的特色,而且反映了兴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含着现代科技的运用,如城区四周的防洪墙、刚刚改造的“引江河工程”、鱼虾蟹等淡水养殖、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等都进入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库。相继开发并实施了源自学生生活又服务于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如“守望家乡水资源”、“鱼圆的制作”、“垛田香葱飘四海”、“中日饮食文化趣探”、“走进海池社区,欢度新春佳节”等。在社区的居民小区出板报、打扫环境卫生,学生们带着自己书写的对联到社区弱势群体家中慰问,在乡间田头调查、在工厂访问考察、在淡水养殖基地参观、在污水工程施工现场参加劳动、在农贸市场和酒店厨房等场所经常会看到我们板桥初中学生的身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涨,家长、社会给予了极高评价。

三、关注社会热点,开发课程资源。

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可以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国内许多城市如火如荼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抓住这一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与同学们一起设计并实施了“激情在校园点燃,梦想在手中传递”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进一步了解的同时,也从活动中体验到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了百年奥运梦想,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日趋强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

2008年3月16日晚6:00许,在兴化城“快乐老家”网吧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名16岁某校学生持刀猛砍另一学校17岁学生,致使这名中学生出血过多死亡,一度成为整个兴化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为了进一步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以及兴化青少年犯罪的现实情况,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专门深入兴化市人民法院、兴化市公安局和兴化市看守所进行调查,自2001年12月至2007年6月,兴化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达32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454人,这一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学校与兴化市关工委、兴化市人民法院、兴化市看守所和海池社区、并邀请了一批学生家长开展了“探访高墙深处,接受法制教育”、“ 走进少年法庭,增强法制观念”两个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兴化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参加青少年庭审现场、走访青少年罪犯家庭、与青少年罪犯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参观青少年罪犯失去自由生活的环境等一系列活动,同学们心灵得到了洗礼,家长们也接受了深刻的教育。

四、整合学科知识,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教研组将课本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将七个学科实践活动整合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从保护鸟类做起”两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数学教研组把数学实践活动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如八年级数学课本中有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的实践活动,他们把这一活动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设计成从分组、调查、观察、访问、数据统计、分析和结论到撰写调查报告、成果展示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英语教研组把学科活动整合成多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牛津英语Starter Unit2 My family“家庭照片介绍”,整合成 “全家福之今昔”的综合实践活动。地理教研组将书本知识与兴化乡土地理有机整合,开发出若干个课题,最终形成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兴化地理》。……各学科教师的全面参与,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巧妙整合,使得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百花齐放春满园”,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6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 蒋雄超

【摘要】《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如何运用学校已有的特色、地方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资源并依托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本文从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方面介绍了开发背景,以立足本土、贴近学生、基于学校为开发原则,从学校、基地、地方三个主要领域进行资源开发,提出了梳理资源,形成主题;模式建构,经验借鉴;依托校本,系统支持三条路径进行开发的策略,构建、开发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特色资源 综合实践 课程 开发

特色资源是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或学校特色建设中形成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特色资源可以理解为凡是具有区域、学校独特方式或特点的内容都可以归为特色资源的范畴。

充分挖掘特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根据学校及所在地区的特点, 集中体现学校特色,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基于现有课程资源的办学模式,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 同时,特色资源生活气息浓郁,不仅易得、易用、实用,而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存在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之相关的主题活动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和情感。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意识到特色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积极素材,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学校特色,丰富的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等特色资源底蕴的关注,将学习场所从教室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构建和形成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一、特色资源开发的背景

1.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特色资源开发

学校特色是学校内在教育力量的综合体现。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科技特色显著,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项目。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以“小发明、小创造”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已不能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学校师资培养需要新的模式,原先靠教师个体辅导学生的模式已不能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新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校科技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促进学校了特色办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使活动在已有的广度上拓展深度,重视结果,更关注过程;有效整合特色教育教学资源,能积极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特色办学、课程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需要特色资源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只有指导纲要,需要教师和学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进行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性”,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课程实施随意性大,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时间和空间;而且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大都是兼职教师,以至于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了语文、数学课;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活动价值和观念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活动流于形式,活动内容的组织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教书”现象严重;在实施方面过分依赖课外活动,只要求学生做一些简要地调查,写一写心得或报告等,异化为素质教育替身,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成为空谈。由此可见,学校的需要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反过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与开发又满足了学校的需要。因此,努力发掘蕴藏于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常态化为主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实施具有明显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活动能较快获得师生的认同与参与,充实学生学习生活,促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

3.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特色资源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活或生存方式。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常常处于被设置的地位,好奇心、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难以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难以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特色资源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真实的反映了地方社会生活实际,对地方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地提炼、梳理,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为学生的自主实践、开放探究、合作生成学习提供支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分析、解决身边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探究兴趣,展开深层次探究,实现活动到综合实践活动“质”的转变。

二、特色资源的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土

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资源的拥有量也不相同。因此,特色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选择课题方向、确定指导力量时制定适宜的办法。一是关注本地乡土资源。如民间艺人、种养殖专业户、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二是与地方课程开发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地方课程更具有实际价值,避免为地方课程而地方的倾向。

2.贴近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是基于学生经验和实际的课程,体现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在特色资源开发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资源的具体利用中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状况和发展水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致力于学生体验和能力的锻炼。

3.基于学校

适合学校的资源,才是有价值和可利用的。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特点认识的偏差,很多学校将资源开发关注的视角指向校外,长期积累的校内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关注学校周围环境,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既方便了指导教师,又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三、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内容 1.学校特色资源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如校园文化、校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题材。如我校在二十多年的科技创新活动基础上确立了“科技创新梦想未来”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成立了“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实践活动、科幻画”为主的社团,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学科界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非学科课程文化和丰富的活动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生活技能,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基地特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以社会资源为依托,选取合适的场所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丰富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整体认识的课程资源。基地特色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活动场所,还提供了优质的课外指导力量。用好基地特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常态化的基本条件。如我校联系共建的嘉兴科技园、嘉兴船文化博物馆、南湖、信达南郡等场所都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特色课程资源,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起着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

3.地方特色资源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选择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根据地方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产与风光,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等资源。它们需要有意识地开发,为学生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渠道,构建课内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我镇余新泥猫、曹王庙会、塔塘桥、余新老街等都是优质的可供课程开发的地方、人文、自然资源。

四、开发特色资源的策略 1.梳理资源,形成主题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帮助学生提炼主题就是帮助学生确定研究的方向。特色资源内容繁杂,不能直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需要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与筛选,充分发掘特色建设中丰富的物质、文化、人力等资源,整合设计出建议师生实施的活动主题,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体系中。通过对资源的盘点,尽可能全方位地掌握特色资源,厘清学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具备的条件,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2.模式建构,经验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根据活动领域、主题、目的和方式等的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多种具体形式。因此,不同特色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不同的活动模式,在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切合实际、具体有效的实施模式。如我校技术设计与制作模块的“先做—后导—再做”劳动与技术教育模式;主题实践模块的“选题—活动—展示—拓展—评价”活动模式;技术小发明模块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模式,为生动活泼地开展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活动保障,也为建构特色资源操作模式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平台,有效推进学校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3.依托校本,系统支持

校本课程教材作为紧密联系国家必修课程教材,是国家课程的补充,特色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泉之一。把特色资源转变为学生可参考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悟和情感目标的落实,满足了学生需要,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系统支持,依托特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充分利用特色建设的良好土壤,让学生在范例引导中发现更多探究内容。

通过教材,除了师生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材料外,更重要的是树立教师课程资源意识,认识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选择、可自主建构的。如我校充分挖掘学校、地方特色编写了《我爱科技创新》(3-4年级、5-6年级)和《余新泥猫》两套校本教材,体现开放性与实用性;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确立分年级活动目标,呈现螺旋上升的要求;在内容上整合开放,在形式上以活动为主,注重学生兴趣、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讲授、观察、调查、实验、考察等不同手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探究中将取得的活动成果编入教材,达成特色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

五、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评价策略 1.与特色资源结合

在运用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评价原则与方法外,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与特色资源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评价方法,要从学校特色出发,与特色建设有机结合,为学生成果展示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如在开展 “泥猫”实践活动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在活动中的照片、调查访问表、小报等张贴于“泥猫”实践活动区;在科技特色教育中将学生科技小发明制作成展板展示于少科院活动区和教学楼走廊,将学生的小制作陈列于橱窗等。这些富有特色的评价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与活动过程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不过分注重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将其关注的视角指向学生活动的过程和获得的体验。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需要对阶段性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充分展示。通过在班级教室外墙上设置可拆卸式KT板,发挥学生的自主与创意,注重实践反思与感悟,从版面设计的新颖性、艺术性、真实性等方面,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才华。将特色活动中的主题、设计、活动进度、反思、感想等资料进行展示,由师生共同进行投票评价。

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色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丰厚的人文、自然等题材,以多途径、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开发、积累、优化,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向课程的过渡,从常态化、系统化向校本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7

那么, 要想开发并利用好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就先要弄清楚“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突出的重要概念,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数;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 也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 凡是对之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课程资源。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 可以说, 形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实质上就是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 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这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 影响尤为突出, 因为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 可以说, 形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所谓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实质上就是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 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能否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对该课程的实施及其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 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师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话课程资源。”

课程的资源是多元而丰富的, 它的类型大致分为:自然物质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逐年推进, 老师们对于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拓宽获取课程资源的渠道等, 不仅在观念上已经了解和接受, 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想方设法地加以运用。但是在不同层次、类别的活动指导中, 我们往往可以看到, 由于种种原因, 指导老师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 出现了一些误区, 以致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误区进行梳理和分析, 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家乡自然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亲近与探索自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维度之一。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 所有的一切都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我们资源案例搜集, 开展本土综合实践活动, 可以将家乡的一些自然资源形成系统的活动资源包, 开发成校本教材, 引领学生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农村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

体验与融入社会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维度之一。家乡的农村社会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长辈的辛勤劳作、身边的发展变化、先进的人物等, 通过搜集, 开发出本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可以将家乡的社会生活开发为系统的活动资源包, 形成方便使用的校本教材, 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农村家乡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流传至今的民风、民俗总会荡人情怀;充满乡情的民歌、民谣依然在人们口中传唱;风味独特的农家小吃依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所有这些同样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通过开发利用, 可以引领教师对家乡的文化习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 形成独特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必须让学生在“动”中学, “动”中体验, 在“动”中获得真知, 获得能力和发展, 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从学生实际出发, 选择贴于实际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在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应根据课程宏观指导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纲要, 规划本地小学综合实践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围绕学生与自然关系, 学生与自我关系,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化验, 灵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本本主义。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农村孩子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选用他们身边的人和物, 他们会身同亲受, 身临其境。如蔬菜的种植和管理, 起苗前为什么要浇足水?定苗后又为什么要浇透水?这就是孩子们身边的生活, 就在他们的面前, 可以说一问就懂, 一讲就透。

2. 利用好农村环境优势,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质量

多种多样的活动基地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不可缺少的基础工程, 也是必备条件。选好、用好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农村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可以说是种类繁多, 仅农业方面就可以利用好校园基地、家庭基地、社会基地, 还有养殖场、种植田、果树园、科教示范试验田等。

总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 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教学中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 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综合实践活动, 让我们为之探索, 为之思考。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8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特征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特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丰富性。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贴近学生的二十几生活,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将其作为辅助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内涵。此外,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不同的小学、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的民族,在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具体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第二,开放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也开始呈现出开放式的特征。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也必须要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第三,实用性。实用性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根本性质特征,只有当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让教师进行转变和开发之后,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教育性的教学,这些资源才能够实现其有效利用,也才值得被开发和利用。第四,客观性。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是具有客观性的,所有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均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学生在这些课程资源的熏陶下均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则是在资源客观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1.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价值

一方面,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发现和解决实践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加强学习和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各项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能够帮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等,还需要关注社会现实,并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交叉运用,从而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首先,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目前我国不少小学教师在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这是导致我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小学教师应该要认识到,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助于教师将教育教学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使教师认识到家庭、社区和学校资源对于促进教学的重要作用。这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具体表现,对于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要求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促进教学;其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能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的完善;最后,有助于加强社会整体的联系。传统的教学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程度并不深,导致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较低,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将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和学校资源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和家庭,也能够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加具有综合性特征,能够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的资源结合在一起,建立三者的联系,这对于促进社会、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类型主要有校内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校外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以及网络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三种,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实用性及客观性等特征。在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并且要坚持以课程目标为标准,深度挖掘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本地的特色。小学综合实践課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整体的联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篇9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四)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当前,教师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普遍的探索意义。

(五)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基础教育的新课题,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但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得基层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课程开发理论与经验,造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盲目与无措。本课题就开发与实施的策略等问题展开研究,希望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基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上述背景,我校以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为契机,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着力点,开展以社会资源为载体、以教师资源为依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建以东湖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服务城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与基本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全面科学地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认真分析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其次,对我校现有师资力量、地域教育资源进行准确调查分析,拿出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同时对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供课程开发决策参考。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整理、分析,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两类《校本课程纲要》、《开发建议》等,组织编写校本课程资源包,构建校本课程体系,针对开发过程中的普遍性、代表性、本质性的问题,进行开发策略的研究。第四,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试点拿出实施建议,然后在全校展开,全面实施校本课程,针对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方法问题,进行实施策略的研究。

本课题定位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形成具有东亭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该课题2006年5月8日经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批准立项后,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学校首先调整组建了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在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建章建制;然后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地域教育资源、学校教师资源进行梳理,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同时针对两类校本课程模

块内容的设定,对学生进行了需求以及水平的调查评估。此后研究工作全面铺开,课题组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先后进行了开发策略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二、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研究确立了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制定了《开发与实施研究总体方案》 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秉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了学生的素质发展。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应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和成长特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生活实际,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教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特长与综合素质得以逐步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校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使研究工作科学、有序、高效的进行,制定详实的开发与实施方案是重要前提。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它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性设计,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二)根据研究的总体方案,对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

校本课程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校本课程的资源基于教师、基于学校、基于社区。为了充分发挥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力,让学校教育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更彻底地释放出来,就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为此,课题组在实施开发前,就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和学校教师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参考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东湖史话》的基础上,对学校所处地域——东湖风景区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这是我校特色必修课开设的重要依据。

同时,校本课程是一门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因此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就是我们开发的方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形成之后,开展了“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现实需求调查分析”,为我们特色必修课与兴趣选修课各个模块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三)研制了两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为资源包的编写提供依据

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必须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与地方课程有课程标准,校本课程也应有课程标准,当然,在不够成熟时可称为课程纲要,我校暂定名为《课程纲要》。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地域教育资源,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学校课题组于2007年9月制定了特色必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2008年元月,学校课题组在参照上述精神,考虑教师特长、学校教育资源(主要是教学硬件设备)、学生兴趣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兴趣选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这两个纲要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五个部分,分别对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分目标、不同阶段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教学及评价方法等作出了具体的阐述。两个纲要的制定给教师进行具体内容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指南。

(四)研究撰写了《校本课程资源包》,为师生的教学提供模本与素材

1、拟定资源包编写建议

从调研分析和需求报告可以看出,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浩瀚如海,学生的需求包罗万象。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量非常巨大,如果没有收集线索引导,将是无法完成的。于是由课题组核心成员担任组长,拟定了两类课程模块资源包的编写建议(大纲性质),《建议》从编写原则、编写结构、编写体例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资源包的编写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2、撰写资源包具体内容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与《资源包编写建议》,课题组组织开发教师撰写了多种板块的资源包。从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历经了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三个阶段,最终形成特色必修科1——9年级共五大板块、90个主题、302个课时的《资源包》;兴趣选修科3大板块19个主题,285个课时的《资源包》。

板块资源包内容包括:教学主题、活动目标、内容素材、教师指导建议以及教学设计参考等。在资源包里,内容以教育专题的形式呈现,以给教师提供参考素材为主。这一设想旨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实施教师的再开发潜能,促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完善,同时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资源包的内容需要不断加以补充、修改、调整、完善和更新,因而校本课程的资料就不能以固定的教材形式呈现。为了适应这一态势,我校开发出的资源包是以活页式“资源包”的形态出现的。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精神,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是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定要求的。

(五)通过研究我们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必需考虑实际操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预想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制定出若干对应的方案,再根据开发工作的推进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完成开发任务,达成开发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成效。我们探讨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与方法是: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了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发与实施,由科研室策划,学校成立了以行政校长、书记和教学校长为核心的领导机构,以教导处、政教处、团支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的14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并组成为学校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

2、全员培训,建设队伍

教师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与主导力量,离开了教师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不可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从课程开发主体来说,社区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及学生家长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只有社会、教师、学生的全面参与和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域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课题组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著)等教育理论论著为依据,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开发前的通识培训。然后吸收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有关地域文化研究人员,组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队伍。

3、分层开发,逐步推进

在《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开发进展情况分步骤制定《开发推进计划》。按照义务教育九个年段,分层科学开发,通过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最终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包》成果。

4、制定纲要,提供指南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地域教育资源,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特色必修课与兴趣选修课两类《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为开发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与指南。

5、拟定建议,撰写内容

(1)拟定资源包编写建议,即根据两类《课程纲要》,进行资源包编写建议拟定。

(2)撰写资源包具体内容,课题组组织开发教师撰写分担板块的资源包。

(六)通过研究我们探讨了校本课程实施的程序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有相应的策略,应该讲究程序与方法。我们探讨的操作办法是:

1、专业培训,提升认识

首先是校本课程观的培训。校本课程只有一个课程纲要和一个资源包,如何准确把握就

成为一个问题,因此对教师实施课程观的培训是首先必须解决的。

其次是校本课程知识的专业培训。校本课程呈现的学习主题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内容,教师只有深入地学习,才能掌握与实施。因此,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训,增加实施教师的知识储备是校本课程实施与再开发的重要条件。

为此,在2008——2009年开始实施校本课程时,我们首先组织了《研究方案》的再学习。还请武昌区主管校本课程的专家作了《校本课程实施》的专题报告。通过学习,增强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接着又组织了《学校校本课程纲要》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了解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把握校本课程的总目标、分目标;熟悉校本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2、整体规划,分步落实

校本课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成熟案例。它的实施必须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先试验,找到突破点,形成可供参考的实施案例,再行推广落实。

学校在考虑上级部门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我爱江城东湖美》为我校特色必修校本课程;《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为兴趣选修校本课程。同时还分别确定了两类校本课程的实施步骤: 特色必修课《我爱江城东湖美》分三步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兴趣选修课边开发边实施,逐步完善。最终达到校本课程可选科目30个以上,每周开课2——3课时的开发目标。

3、规范程序,合理开课

规范的实施程序,有利于课程的管理。课题组经研究确定了实施的操作步骤,具体如下:每学期预备周,两模块课程小组集体研究制定本组的开发实施计划(编写纲要),提交校本课程资源包编写、使用或开发、实施申请等,报送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审批。然后按照计划认真、真实地加以实施。

特色必修课开设,经审批以班为单位上课,按每周1课时计划排入课表。

兴趣选修课开设步骤:首先学校编制学生选课手册,学生填写选课意向,科研室统计学生填报情况;然后根据填报人数,适当进行平衡,组织动员部分学生重选课程;最后确定开设的课程门类、选学各门课程的学生数、上课的时间地点等,并排出课表。经审批兴趣选修课每周1课时,安排在每周五下午,实行年段走班上课。

为了促进各门课程的均衡发展,兴趣选修课类课程必须保证每个年段都开设《学科拓

展》、《科技探究》、《文艺体育》三个板块内容。

4、注重过程,纳入常规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使实施工作有序的展开,教师专业发展得到落实,实施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教师实施的过程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四有:实施前有计划;实施中有记载;实施后有反思;学期末有成果(教学案例集)。同时科研室与教育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月考评的常规管理工作中。目前已形成两类四个模块案例集,反思集等研究成果。

5、搭建平台,以研促教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案例,要想不断提升师资水平、提高实施效果,必须进行专题研究。在学校十一五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教研组,由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落实间周一次的集中研究例会制度。为及时反馈研究与实施的成果,指导实施教师高质量地完成实施任务,2007——2008年课题组开办了校本课程专刊《研究行动》,目前已出版5期。

6、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完善的制度,管理的跟进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课题组在边实施边完善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包括:开发管理制度、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再开发目标等。分别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同时要求科研室与教导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月考评的常规管理工作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它需要教师用心、用力、用情、用智去完成。就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来讲,远远大于其他学科教学。为了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工作中来,潜心研究、勇于开发、乐于实施,有必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为此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工作保障奖励制度,并在实施中切实加以落实。

7、开展实践,拓宽渠道

校本课程设置初衷就是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对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大舞台,促进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的大课堂中受到启迪与磨砺,让学生通过体验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学习方式,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必由之路。

因此,从上述指导思想出发,根据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结合现实情况及学生教育需求,课题进入实施研究阶段以来开展了多次大型的校外实践活动,(六)研究了校本课程的初步评价体系

既然是开发实施的课程,就要对课程的效益进行评价。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层面的课程,它的评价体系该如何构建,它的评价标准该如何界定,这是开发与实施必须研究的内容。

课题组在参考国家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好的经验做法,就校本课程的初步评价体系做了一定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由: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实施评价、课程的价值评价三个方面组成。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评价要考虑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品质与学习方式、学习能力这三个维度;教师的评价从实施的准备、实施的过程、实施的效果、以及教师再开发能力等方面进行;课程的价值评价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关注、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框架之上,要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结果进行整体考量

三、研究的成果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

学校课题组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并对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经过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于2006年5月,制定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程背景、开发目标、开发内容、开发步骤、开发方法、开发条件、人员分工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表述与说明。它的制定对这一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见附件一)。

(二)《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及《校本课程学生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1、《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

《报告》分为前言、东湖的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地域资源分类及评析、学校开发资源与条件、社区资源条件分析、工作展望等七个部分(见附件二)。

2、《校本课程学生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包括三个部分: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呈现方法和学习方式建议(见附件三)。根据上述调研分析,我们确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结构。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实施形式上说,可分为特色必修课——《我爱江城东湖美》;兴趣选修课——《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这两大类4门课程。

(三)两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1.特色必修课

我们定名为《我爱江城东湖美》,这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主导课程系列。2.兴趣选修课

我们编制了《学科兴趣》、《科技探究》‘《文艺体育》系列三大系列(见附件四)。

(四)校本课程资源包

特色必修类校本课程资源包包括编写建议、编写线索、编写主题及1——9年级实施的板块内容、单元课名、单元目标、分课时课名、分课时目标、教学素材内容、课后实践与思考、教学建议等。

选修类兴趣校本课程资源包主要是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案(见附件五)。

(五)其他成果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收集整理了课程实施的相关案例、总结、反思等形成了案例集、总结与反思集。

四、实施效果

(一)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五年来,在选修课内每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在必修课内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特长、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学习的方式更具个性化;学生的创新意思、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加强。特别是在以校本课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建设中,学生们用书法、摄影、绘画、报道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展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果,扩大了课程的社会效应,形成了一种流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还利用网络、报纸、图书等工具查找相关学习主题的资料,组建文学社、摄影社、美术社等学生社团,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得到有效拓展。

据统计从2007年到2009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特长比赛获奖370余人次。

(二)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理论水平、科研方法等得到普遍提高。2007——2009年年学校教师申报校本科研课题逐年增加,到2009年达到49项,基本上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发展态势。近三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论文共获奖14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获奖30次。

(三)科研管理得到完善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工作中,我们深有感触。2009年9月,在参考武昌区有关名校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原有的科研制度制定了学校科研制度集,学校科研制度集包括:科研室职能、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科研室工作要求、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细则、课题组管理、教科研奖惩办法、教育科研月考核标准(讨论稿)等八大块,制度集的制定与颁布对今后学校科研的发展及规范学校科研工作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配合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科研室在十一月底拿出了《学校教职工评比奖、辅导奖、发展奖奖励办法(细则)》。

(四)学校特色得到彰显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五年,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武汉市两级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两级青少年红会模范学校;武昌区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学校荣获武昌区中考质量奖。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校长、管理干部及教师逐渐意识到以东湖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教育,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2009年在学校工作中明确提出打造东湖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这一学校特色开始形成,并初步得到有关领导与专家的认可与赞誉。

五、结论与问题

(一)重新认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应该说从上世纪就提出来了,且并不神秘。上世纪80--90年代全国开展的第二课堂、兴趣课以及一些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如足球、乒乓球、田径、合唱、围棋等,其实就具有某些校本课程的性质。因此只要我们去挖掘整理,把它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出来,它就是这些学校特有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除了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兴趣选修课程以外,从学校发展的层面来讲,还要有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主导必修课程。做到主导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满足了多方的需求,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培养,他们的发展路径、成长方式、成才轨迹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人其人生成就斐然,不同凡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正确开发课程资源

本土化、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是立体的多元的,需要我们遵循课程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去

开掘,我们体会到开发时必须实现两有:一有“人”——要考虑人的需求,即要学生能够喜欢,要教师能够驾驭;二有“益”——要考虑有无效益,即要使学生从中能受到教益,使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三)科学实施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教师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因为在课程内容上需要不断地合理地剪裁连接、拓宽延展、灵活运用、更新求实;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学习空间、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创新的过程,因为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植物园等场所都可以成为教室课堂,其教学方式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依据学生学习需要,承担实施的教师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因为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开展鲜活的教育研究。

(四)探讨评价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开发实施的课程,必须对课程进行价值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开发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的关注、对课程目标达到的成效之上。到底该怎样进行?这是我们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校本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五)构建和谐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使主导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均衡和谐的发展。就目前现状来看,由于主导性课程,举全校之力,集体打造,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课程,而选择性课程相对薄弱。这一课程的建设将是我们今后课程建设的重要项目。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平台,三者的发展需要在学科知识综合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管理能力艺术化上下功夫、用气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机遇。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生和谐发展,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建设。我们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的研究契机,在开发与实施的策略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让我们用孙中山的一句话来勉励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上述报告,请评审委员会审议。

武汉市东亭学校课题组 执笔:王汉桥、张湘文

上一篇:五好支部汇报材料下一篇:如何建立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