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 安全预警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爱生命 安全预警(精选11篇)

关爱生命 安全预警 篇1

陇电分公司针对突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月主题,以践行分公司“三个贴近”安全理念和构建“齐抓共管”的安全格局为重点,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讲安全”、“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和“我做一天安全员”三项安全文化主题活动,强化了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与执行意识,增强了践行“三个贴近”安全管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过去我们有不少职工都错误的认为,安全事故是随机事件,很难预测预防,所以安全管理的重点往往是事后处理,做“亡羊补牢”的工作。通过“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安全月活动,要对安全管理有新的认识:首先,安全事故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可以预防;其次,安全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事前的预防工作中,而不是事后如何处理;最后,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也不应仅仅是追究当事者的主观原因和责任,而是应当全面、周密、客观分析造成事故发生的环境、条件、制度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缺陷,并寻找出更为完善的弥补这些缺陷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应用,使我们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实际操作规程日臻完善,从起点上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要想使此种想法得以实现,就必须要建立长效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对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可控制诱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并采用预先控制的手段,从人为失误、设备故障、环境因素等方面寻找薄弱环节,以事前管理为重心,以设备运行和检修规程为作业活动的准绳,以现代安全技术为手段,以全体员工尽职尽责和规章制度无条件执行为保证,在设备运行检修,生产工艺流程、岗位人员操作等所有生产业务流程活动中,导入预警观念,进一步完善发电企业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提高预警、控制和处置能力,从而建立起灵敏高效的预警反应机制,把发电企业事故的发生及损失降到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所能控制的最低限度,确保企业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生产。

通过“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安全预警管理,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使每位员工自觉重视安全,尊重生命,使遵章守纪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那么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将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关爱生命 安全预警 篇2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IT综合服务领导者, 是国内服务网络覆盖整个大中华区域及部分东南亚的本土IT服务商。基于“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以及“合作联盟”的战略指导, 华胜天成以为企业及政府提升IT核心能力为使命, 为客户提供贯穿其IT建设整个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的IT服务。服务产品涵盖了服务器、网络、存储、系统软件四大种类。

华胜天成所倡导的成服务包含了业界领先的可定制化运维服务集成、运维服务外包, 秉承多产品跨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以主动式服务为主, 响应式服务为辅的以业务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在技术革新趋势日渐明显的今天, 华胜天成也应时推出了高级运营支持服务, 更多的关注管理层对IT管理时面临的难题。

其中, 华胜天成运营支持服务 (代理维护服务) 指参与用户业务系统运营的集成式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是由华胜天成综合提供以业务系统稳定运营为目的, 其服务内容包括除IT基础架构基本维护服务之外的高级支持服务。从业务系统运营角度处理问题, 其原则是先恢复业务系统, 后解决故障。运营支持服务可针对机房、设备、系统、人员提供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类服务内容。

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真正实现预警功能、快速故障定位和流程化的运维工作, 华胜天成为客户提供实施监控及预警服务。根据客户IT运维服务的特点配置统一的IT系统监控平台, 对绝大多数的IT基础设施执行数据采集和监控任务, 同时实现与上层的运维服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无缝通信。所谓的监控及预警服务不只是为客户提供一台监控网管软件, 重点在于, 对通过工具采集的故障信息, 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华胜技术专家团队会借助监控软件进行远程实施监控, 以做到第一时间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处理, 真正的做到救火式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

当面对庞大的异构结构系统的维护、复杂的业务系统配置、大量的厂商协调工作及跨平台综合故障的难题时候, 如何能够使系统的维护工作得到有效的控制, 使业务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 支撑多个业务系统的基础IT系统的技术管理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

关爱生命 安全预警 篇3

关键词:危机预警;生命周期

2007年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上市公司特别是出口型企业销售萎缩利润大幅减少。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并加以防范,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将反映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上,决定了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财务特征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各阶段发生财务危机的诱因与表现不同。因此,本文将样本划分为不同生命周期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一、生命周期划分标准

本文综合以往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界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处于成长期,公司发展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尚未面临产品更新的风险。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介于+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

因此,为反映企业成长期市场需求旺盛、主营业务增长迅速的特点,本文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持续增长3年且10%以上达两年作为成长期;为反映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主营业务趋于稳定、可能出现小幅升降的特点,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三年均介于+10%以内作为该企业的成熟期。由于数据的收集和界定标准上的不确定等原因,本文对初创期和衰退期不做分析。

二、不同生命周期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沿用前人的研究选取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上市公司为财务困境样本,将未被ST的公司视为正常公司。在对研究样本进行选取时,仅对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接下来,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搜集2006—2010五年间被实行特别处理的88家财务困境公司,按生命周期的界定标准将其划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通过筛选得到五年间被ST的公司分别有18家、26家、11家、11家和22家。此后,我们从行业分类、资产规模及配对数量等方面来选择正常样本,最后选取了88家财务健康公司。

(二)变量的选取

本文从杜邦分析法出发,综合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并参考以往相关研究中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将28个财务指标和14个非财务变量作为备选变量纳入我们的研究。本文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Mann—Whitney U检验,以前三期均通过10%显著性水平的指标作为初选变量。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相关性较强的指标。

三、不同生命周期预警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

(一)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简称ANN)是对生理上真实的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及基本特征进行理论抽象、简化和模拟而构成的一种信息系统,ANN作为一种并行分散处理模式,具有非线性映射、自适应学习和较强容错性的特点,可以对应多变的企业运作环境。本文沿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也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

我们将成长期106家上市公司输入系统,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输入层的输入变量有10个节点,输出层2个节点,输出的信号“0”代表财务困境公司,“1”代表财务健康公司。隐层节点数一般根据经验公式:,通过“试错法”,最终隐含层节点数n取5,这样我们构建了一個10×5×1的BP网络结构。其中,P1、P2、P3分别为输入层、隐含层及输出层的神经元数目。成熟期构建的是一个11×5×1的BP网络结构。

(二)实证结果分析

由于证监会是根据上市公司前两年的年报公布的业绩决定是否进行特别处理的,利用模型对财务危机预警进行研究有夸大预测能力的问题,这在前人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因此,我们首先对T—3期的样本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

通过上文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 我们将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T—3数据带入模型。判别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模型成长期建模样本T—3的I类错误率(将财务困境公司判定为财务健康公司的比率)为2.70%,II类错误率(将财务健康公司判定为财务困境公司的比率)为5.41%,综合准确率为95.95%,预测样本的I类错误率为18.75%,II类错误率为25%,综合准确率为78.13%;成熟期建模样本T—3无I类、II类错误,其综合准确率为100%,检验样本的I类错误率为12.5%,II类错误率为37.5%,综合准确率为87.50%。

将4期数据带入模型通过判定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与其他统计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分析具有更优的表现。张玲(2000)用判别分析得出前4年的预估正确率分别是100%、87%、70%和60%;吴世农、卢贤义(2001)比较了3种统计方法,得出Logistic预测模型判别效果最好,其前4年的预测准确率分别是93.53%、84.29%、76.26%和73.17%(2001)。BP神经网络与之相比,其整体判别效果更好,特别是长期预警有了明显改善。

2、BP神经网络模型对财务困境的识别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虽然判定准确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表现较为平稳,且长期预警的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在本文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和不足,主要有两点:(1)进一步扩大研究变量的选择。除了本文引入的公司治理及关联交易等,还有公司领导风格、内部控制及行业指标等对公司治理有相关影响的指标。(2)本文的研究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若是可以将样本扩大至非上市公司,则可以使预警模型成为具有广泛应用的预测工具。(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业.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J].南方经济,2000,2:47—50.

[2]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06):46—55.

学校安全工作预警制度 篇4

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顺利的大事,其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站在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度来认识,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坚持预防为全的方针,为彻底清除安全隐患,尤其是思想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我校安全预警制度。

1、健全学校安全组织,完善安全网络,制订切实可行的各类安全管理员职责,督促其认真履行;

2、做好学生的安全常规教育,如不喝生水,不购“三无”食品,不乘无安全保障的车辆,课间活动注意安全等,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安全制度。

3、强化饮水和饮食卫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内食堂和副食品店专项整治实施》

4、学习和生活场所的安全,对学生教室,团书馆,厕所会议室等人群集中等场所做好清洁通风,进行必要的消毒,对安全通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通道无阻。

5、消防安全,对消防设备,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排查,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配齐配正消防器材,过期失效的及时更新,确保消防设施完好和消防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施能用,够用,会用,检查线路,开关,用电设施是否安全,禁止学生携带易燃物品,引火器材进入校园。

6、交通安全,禁止学生驾驶机动车,要求严守交通规则。

7、安全防范,做好有关安全预警,隐患排查,目击报告,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雷击、台风,暴风雨等及地质灾害的防范,禁止学生携带凶器,有毒物品入校,建立安全危险制度,落实安全监控管理措施,建立特殊学生的档案,落实安全对教育措施。

71号防灾减灾安全预警 篇5

总第(71)号

印发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

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学区、县直各学校(幼儿园):

现将平凉市教育局转发的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印发你们(平市教基

[2012]60号)。县局要求学区、学校要结合学校防灾减灾工作实际,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密切掌握天气变化预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特别是危险路段、临近山体、积水地带等险情排查和防范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省市关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为全县教育工作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望各学区、县直学校,务于9月6日前将开学安全排查整改台账与防灾减灾工作排查情况一并上报县教育局基教办。(今后安全排查整改台账统一用通知后附表)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甘肃省发电

发电单位中共甘肃省教育厅党组织签批盖章等级特提〃明电甘教明电〔2012〕43号甘机发号

关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

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党组(党委):

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有的地区发生了特大

雹洪和强降雨,致使部分地区发生了雹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失。最近,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省防汛抗洪指挥部通知,8月30日至9月1日,张掖地区以东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强降雨。为此,我省防汛、防洪的形式严峻,特别是最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开学,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坚守工作岗位,密切关注

学校安全,发现雨情、汛情和地质灾害易发点,要加强校舍安全预警预报和群防群测工作,并及时处臵,切实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人力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排查,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和寄

宿制学校及幼儿园要重点排查,发现校舍渗漏严重、校园周边有滑坡等现象的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加固,切实做

到防患于未然。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综合防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教师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把防震、防火、防洪等综合防灾安全宣传教育纳入课堂教育,开展防

灾减灾主题活动,普及防灾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应急知识,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防

灾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在抗洪、防灾和救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各地发生灾情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同

时向教育厅值班室报告,决不能漏报、瞒报、迟报。否则,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中共甘肃省教育厅党组

安全预警防范和动态监督机制 篇6

一个是“防范”监测系统;另一个是“治理”预警系统。防范监测,就是结合我市安全现状,通过提前通报、检查、监督等方式手段,增强各有关机构及职能部门的情报搜集监测能力,拓展信息通道,准确迅速地掌握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动向,并确定符合城市总体安全要求的防范标准和参数,有效地控制住不安全苗头。比如,日前我市公安机关通过传媒发布“警情通报”,就是值得借鉴研究的好形式。

治理预警,主要突出对重点违法犯罪打击的预警能力。前提是综合考虑不安全事态的“临界值”,在我市“严打”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将“大案”、“要案”以及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非安全因素,作为预警、控制的重点,双管齐下,力求取得打击和震慑的双重效益。

(一)建立立案情况备案制度。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刑事案件的发案、报案、受案、立案、破案、撤案等信息报备给同级检察机关,以此保证立案监督的及时性。当前我国司法机关都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条件已有很大改善,可以尝试建立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备案制度的实现。

(二)完善立案监督的调查审核机制。有必要强调建立积极的立案监督调查审核机制,结合前述备案机制,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审查公安机关立案情况,并确立立案监督审查的期限和内部审查程序,积极行使调查权,对其中有瑕疵的案件及时审查。

(三)强化立案监督权中的检察建议权。根据刑事诉讼法和《规则》第三百七十二条、第三百七十八条的规定,检察机关针对公安机关立案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可制发《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通知立案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这是检察建议权的体现。立法上有必要明确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法律后果,给以刚性保障。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收到检察机关纠正文书后应当及时将纠正情况反馈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也应当保持全程监督,对应当立案的从立案开始到侦查终结应保持监督的连续性,对不应当立案的案件应及时关注公安机关是否撤案、赔偿或者采取其他相应处理措施的情况。

(四)完善当事人控告申诉制度。立案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因此立案与否关系着相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在立案环节得到及时救济则可避免后续刑事程序继续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立案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恢复性司法思潮在我国法律界盛行,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就体现为强化司法的社会性,尊重司法领域的公民参与,而立案环节当事人的请求权恰恰是私权的表现,因此立案监督机制中应当格外尊重当事人权利,对其请求权应当依法律程序及时处理。

涉案人员伤病察问和紧急救助机制 执法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办案安全防范责任人制度

非正常死亡案(事)件快速处理机制

公安机关通常所指的非正常死亡是指除正常死亡和他杀死亡以外的其他方式的死亡,基层公安机关在办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尤以“八类非正常死亡”(高坠、中毒、缢死、溺死、烧死、割脉、电击、注射)的尸体勘验更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于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理稍有不当,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群众的质疑、家属情绪的强烈对抗及抬尸不断上访等。新形势下,非正常死亡事件已经形成了影响的广泛性、亲属的易聚集性、上访的长期性、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事)件时,应集中体现出“快”、“准”、“细”的特点,以期达到处置快速、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效果。笔者现结合《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及我县的实际工作,对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事)件的做法及经验作一初步总结。

一、“快”是正确处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前提

事发地的派出所或侦查人员、刑事技术人员在接到报警后,一定要快速到达事发现场,设置警戒线,禁止死者的关系人、无关人员进出现场,防止原始现场受到破坏。侦查员、刑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简单了解情况之后,就必须各司其责;侦查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切记要两人以上办案、记录要规范,为死者及有关人保密的原则。

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现场的外围及现场进行全程摄像,严格依照命案现场的勘查,注意发现现场中“有无他人介入”的证据,如现场是否有打斗痕迹、财物是否翻动、尸体摆放的位置是否第一现场、门窗是否完好、室内物品摆放是否凌乱、错位等现象,且摄像过程中还一定要多拍照固定。

法医在技术人员完成现场的初步勘查后,可先就地对尸体进行一番大概的检验,条件具备的地方,尽可能移至殡仪馆,再对尸体进行细致、全面、系统的检验。检验尸体时,注意发现死者身上是否有他人加害的痕迹,如掐、勒痕迹、窒息征象、体表的抵抗伤,注意发现中毒迹象,应用医学、生物学等知识对死亡原因做出科学的判断或推断,而且一定要结合现场勘查、调查材料,最忌法医单凭对尸体的检验就轻易对死者家属下结论。

二、“准”在处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时处于核心地位

在非正常死亡事件当中,“准”既指调查材料的扎实、现场勘验的完美、法医尸检初步结论的科学性,也包括在办理此类案(事)件过程中调查清楚“想借机滋事者”,对于此类人员的出现,公安机关一定要广布信息员,迅速查清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事)件中,不管是基于公安机关结案的需要,还是对死者家属进行死因的告知,最具说服力的还是扎实的材料,因此调查材料一定要及时、规范、客观公正。

现场勘验过程中,该提取或扣押的物证、书证一定要提取或扣押,并请见证人签字确认。法医在尸检过程中,必须要全程摄像,多拍照固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以尸体为资料,作出分析和鉴定;对死因确定困难的尸体,明确告知死者家属,一定要常规解剖检验尸体,尤其是高度腐败的尸体,法医一定要有“不查明死因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应用一切可使用的先进检验手段,如毒化检验、病理检验等,科学排除死者家属的种种猜想,进而给出一个精确的鉴定意见,打消他们的疑虑。当法医检验与调查材料、现场勘验有出入时,侦查人员、技术人员、法医三方一定要坐到一起,探讨、研究、查找问题的原因,协同解决矛盾。事后卷宗材料一定要完善,资料保存一定要规范,避免死者家属再次纠缠此事时,因材料不全而给公安机关带来被动。

法医检验时,必须安排一个或两个死者家属在尸检现场,切记不能检验到哪就说到哪,看见什么异常现象就说什么,尤其是在检验过程,不能和死者家属讨论和争议,不能随意评说不经确认的尸体现象和不确定的结论。

死者死因的告知必须严肃、规范。在刑事案件中有《鉴定结论通知书》,其中仅告知鉴定的结论即可,而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办理,迄今为止,尚没有正式的书面告知形式。我们可以尝试着自制《某某死亡原因告知笔录》,内容涵盖接处警情况、材料调查、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甚至尸体系统解剖、毒化、病理检验等内容,最后给予有关死亡原因的鉴定结论,用已查证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使死者家属从内心里信服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和鉴定结论,从而签字予以确认,单在尸体检验记录本中家属一栏内写上诸如“对死因无疑议,不需要尸体解剖”等,一旦反复,被动的还是公安机关。

三、“细”是妥善处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保证

公安机关办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贯穿一个严格、文明、依法、规范办案、慎言多思的原则,每一名办案民警的思想要统一,站在维护大局稳定和谐的高度上,以自觉严谨务实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好每一步工作,增强民警对当事人上访的预见性,对于可能聚集闹事的,一定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对于想利用此事而滋事的不法人员,一定要果断处置,迅速带离聚集现场,保证事态平稳。对于尸体的处理,在未经检验前不可交给家属料理,在《某某死亡原因告知笔录》上签字认可的,如家属仍对其中的某些无关问题纠结不放,并想以尸体为道具的,要坚决将尸体移到殡仪馆,并告知死者家属在规定时间内安葬尸体并自行承担一切费用。

四、处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办案民警一定要有大局观念,要有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对死者家属一定要充满关爱之情,同情之心,面对情绪激动的死者家属或群众,一定要保持克制,多进行换位思考,不该说的过激话坚决不说,民警不能以牙还牙,如此极易导致双方处于对立状态,从而导致死者家属或群众加深对公安机关的误解。

二是尽力避免因民警办案方式简单粗暴、现场勘验或尸体检验过程不认真细致、证据收集不扎实而引发的死者家属与办案人员之间的纠葛。

三是在办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时,一定要尊重死者当地的风俗习惯,注意对死者的隐私予以保护。

四是公安机关在力所能及情况下,要尽可能给予死者家属善后处理一定的帮助,也更利于化解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增强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

舆情监控应对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近日,淳安县纪委监察局制定出台《淳安县纪检监察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意见》,规范了从收集、核查、应对、处置等一整套运作程序。一是建立实时监控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每天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收集的内容主要是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当地反腐倡廉建设及党员领导干部的舆情信息;当地涉腐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涉及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和纪检监察干部的舆情信息。重要舆情信息第一时间报送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经主要领导审批后,报送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网络信息部门。

二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发现的纪检监察职能范围内舆情线索,在第一时间受理处置,填写网络舆情处置办理单,报送县纪委监察局相关领导审签,及时转县纪委有关职能室进行核查或督办。核查督办后,经分管领导审批,报领导小组和主要领导审定,在第一时间通过重点新闻网站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确保舆情平稳平息。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纪检监察机关形象的有害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处置。

四是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县纪委监察局加强与县委宣传部、县府办信息中心、传媒中心(千岛湖新闻网)、广播电视台等单位(重点新闻网站)的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信息网络安全预警技术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安全,端口扫描预警,网络异常行为预警

一、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网络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当前互联网络结构无序、网络行为不规范、通信路径不确定、IP地址结构无序、难以实现服务质量保证、缺乏底层自愈能力、难以实现组播和多宿连接、骨干网核心设备易受攻击、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网络可管理性差、设备越来越复杂昂贵等困扰。

基于以上问题,以往的补救措施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以往相比,信息安全保障呈现为主动的、智能化的、动态的信息安全态势[1]。因此,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未雨绸缪,争取主动,坚持技术与管理并举发展。从技术上讲,要在以往的分散封堵已发现得安全漏洞为目的得研究基础上,把网络与信息安全视为一个整体,从各方面开展大力度的研究,将整个网络体系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协议和模块等基础构件,与整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预警响应解决方案。在新的安全形势下,研究在网络安全领域有前瞻性的专题及拥有相应的核心预警与防御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二、系统模型架构

本文的研究构建了一个信息网络安全预警系统,我们从数据获得,数据分析,数据报警。这三方面具体阐述技术线路:

1、数据获得

即采用交换设备监听口接入,对网络流量影响很小。

2、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分为内核协议栈管理、数据分析线程、控制前端程序。

3、并行的数据分析及数据报警

对网络、系统、应用和服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赋予用户从任何地方通过管理端口进行安全、直接的管理和控制的支持能力,并对发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告警和响应的处理能力,从而达到保障被管理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三、端口扫描预警

本文从端口扫描的方法入手,研究其扫描技巧、扫描过程从而得到检测的方法。以下为本文的详细研究内容:

1、扫描器定义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可一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2、工作原理

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

3、常用技术

常用的端口扫描技术有:TCP connect()扫描、TCP SYN扫描、TCP FIN扫描、IP段扫描、TCP反向ident扫描、FTP返回攻击、UDP端口扫描及NULL扫描。

4、端口扫描检测

为了检测秘密扫描技术(Stealth Scan),本系统用一个枚举变量表示新捕获的数据包中透露出的扫描方式(当然也可能是正常数据,并非扫描数据包)。该枚举类型定义如下:

其中的每个常量值代表了相应的扫描方式。

例如s UDP代表UDP端口扫描,s NULL代表半开扫描中的NULL扫描。系统中端口扫描功能中用三级双向链表存储一段时间内(时间窗口)的端口的连接情况或数据包传送情况。每一个源地址的一个特定端口到目标地址的一个特定端口的连接用Connection Info结构表示,这些Connection Info结构组成双向链表,表示连接队列。这个连接队列的头指针放在Destination Info结构中,而Destination Info结构表示特定目标系统。DestinationInfo组成一个双向链表,表头指针放在Source Info结构中,该结构表示特定的可能发起扫描的系统,该结构同样组成双向链表,表头则放在Scan List结构中,该结构定义如图1:

算法介绍:

算法描述图如图2:

算法过程说明:

(1)检测可疑地址

该段程序从最新捕获的数据包(Wincap的捕获函数为每个被捕获的数据包增加一个捕获时间)获取当前时间,并依次检测三级存储链表的每一个节点上存储的连接信息,判断是否该连接还在观测时间窗口内,如果不在,则释放该节点。

(2)插入新可疑地址

num Ports=New Scan(scan List,P,scan Type);

把新捕获的数据包结构及其相应的扫描类型插入三级链表的相应位置,并返回发送该数据包的计算机系统过去一段时间内新的连接数。

(3)检查是否为秘密扫描

如果不是秘密扫描方式,但是在过去的短暂时间内的相应源地址发出的连接数超过阀值,则认为该源系统正在进行扫描。

四、网络异常行为预警

网络异常行为预警目的是发现应用中的特定行为,本文的系统模型设计结合使用协议分析的方法,采用了类似入侵检测系统(IDS)的设计思想[2]。主要解析了HTTP协议、SMTP协议、FTP协议和TELNET协议。

1、HTTP

HTTP在设计时,主要强调协议的开销与速度,将其设计为轻型的高速协议,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由客户发起联接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联接之后,客户发送服务请求,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传给客户,最后关闭联接,一次基于HTTP的会话完成。所以可将一个HTTP会话分为4个步骤:联接,请求,应答,关闭。

2、S MTP

SMTP的设计基于以下的通信模型:当一个用户提出发信请求后,SMTP发送方便与SMTP接收方建立一个双向的传输通道。SMTP命令由发送方产生并送达接收方,接收方送回对这一命令的响应。当传输通道成功建立之后,SMTP发送方通过MAIL命令发送自己的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地址。如果接收方同意接收,则返回OK应答。SMTP发送方接着通过RCPT命令发送收信人的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地址,如果SMTP接收方能识别收信人,则返回OK应答,否则返回收信人无法识别的应答,但SMTP会话过程仍将继续。如果收信人不只一个,这一步骤将重复,直到SMTP发送方与接收方确认完每一个收信人。

3、FTP

FTP是Internet上主要使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多个用户更好地共享数据或程序,有效可靠地在不同的主机间传输数据,使不同的文件系统对用户透明。RFC959对其作了详尽的描述。

4、TELNET协议

telnet会话过滤是建立在进行会话的用户名基础上的。在登录阶段,telnet服务器和telnet客户端的信息交换除了telnet命令,没有规定其他标准格式。这些信息是用于显示给用户的。这使检查login和password的提示符有困难。

大多数情况下,通过telnet连接传输,一个包里表示的数据量是很少的。例如,当用户在打用户名和输入命令时,每个字符正常是以分开包传送的。这使检查用户名和监视用户命令变得比较困难。

如果用户成功登录,从服务器端传送“last login”信息。若登录不成功,传送“login incorrect”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检测是成功登录还是不成功登录。只有在成功登录,telnet过滤器收集telnet连接的信息。

本文根据对以上各协议分析的分析结果,收集网络系统的特征参数,如网络中的MTU、报文数、数据包发送时间间隔等协议特征[3],并将特征参数组织形成规则库,为检测和预警提供依据。

五、总结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端口扫描预警和网络行为异常预警技术出发,设计开发了信息网络安全预警系统,整个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是以入侵检测为核心的,容纳并联合了其它安全防护设备,统一进行入侵管理,支撑应急响应体系。

参考文献

[1][美]Chridtopher M King,Curtis E Dalton,T Ertem Osman-oglu.常晓波,杨剑峰译.安全体系结构设计、部署与操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慧芳,张亚玲,王尚平等.协议分析与模式匹配相结合的IDS的设计研究[J].信息技术,2007,(08):14~17.

建筑施工安全预警和监管探讨 篇8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预警 ;监管

施工安全是建筑企业的生命,近年来建筑工程开发的规模和体量越来越大,施工事故频发,大量血的教训,给了我们警示和提醒。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反思,牢记教训,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作为企业不变的信条,时刻谨记。目前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的必修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成为施工企业立足市场、参与竞争、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将重点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安全预警和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 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建筑产品形式多样,不同的设计面临的难度也不同,对每个建筑而言,具有唯一性,施工过程又是一次性,加上施工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手工操作多,队伍流动性大,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整个施工过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这些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危险性因素多,管理难度大。统计显示建筑业安全事故率远高于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 25%左右,所以建立可行的现代化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对每个建筑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1. 建筑安全事故主要原因

从目前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分析来看,引发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从大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活跃,建筑规模、数量越来越大,施工活跃是造成事故多发、易发的客观因素。从企业管理体制建设来看,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重大及危险工程未做专项设计和专家论证,安全成本投入不够,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多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则是一些企业为节约成本,采用较落后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安全技术保障和防护配套措施不足。

2.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要有明确的工程施工安全主体负责机制 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施工等各个单位。首先要针对这些主体单位明确安全责任。其次就施工单位内部而言,单位内部的安全职责分工最为重要,也是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的责任划分机制。

(2)要有明确的施工安全管理组织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组织,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成员要具备专业的管理和工程技术能力,能承担各自的安全职能和责任,责任心要强,能关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

(3)要有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目前,企业一般都制定有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各类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但多重于书面张贴,对制度和机制的保障执行却不够重视。所以如何制定适合企业的具有可执行力的制度才更为关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要立足保障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到位。安全检查要做到细致检查责任挂钩制。施工安全考核制度也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制度,要让考核与员工绩效挂钩,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在此基础上,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还包括施工安全预警机制和监管

机制的建立,下面我们单独进行分析。

二、 施工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施工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要着眼于施工安全可能引发的主要因素。预警机制建设要着眼于根本,从源头抓起。从建筑安全事故原因总结来看,主要包括四个因素:一是建筑工程本身的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等结构和设计因素;二是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三是由管理落后导致的人为因素;四是包括材料质量、设备不达标等因素。所以施工安全预警机制要从这四个因素着手抓起,分别建立对应的设计不当预警、灾害预警、管理预警和材料设备预警四方面的保障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施工企业要基于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重大节日(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重要会议(如国家和省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特殊季节(冬季、雨季、高温季)、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雨、大雪、冰雹、泥石流、地震)等建立对应的施工安排和施工管理专项策略,以应对这些特殊时间和特殊因素导致的施工安全因素。

(2)施工企业成立专门的安全预警和防范领导小组,加强预警领导工作。小组人员要保持 24 小时通讯联络畅通;预警提示要及时公布。

(3)做好预警提示的基础工作,如及时搜集、整理有关天气、气象、地质、水文、工程建设等方面情报,为施工提供预警保障。

(4)构建详细的安全检查保障机制,加强对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日常检查,确保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同时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要在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增加检查的数量、频率。

(5)加强预警发布机制保障。包括预警发布流程高效、科学;预警内容发布规范、及时;预警风险应急策略及时跟进。

(6)建立各专业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定期组织演练。

三、 施工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监理单位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监督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对施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强制性规范标准及行业要求的情况重点监督,施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处理。监理单位要依法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审查并对施工安全生产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对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不到位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内容的,要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1)要严密监控施工作业的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针对临建设施、机具、材料和水、电、气(汽)管网以及塔吊、起重机、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基坑基槽土石方开挖、施工用电等内容,开展安全专项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符合现场安全、防火等的要求。

(2)要严格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查情况;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情况;重点设备设施备案登记情况;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等安装验收及日常维护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

(3)要认真检查规章制度建设、人员到位、持证上岗、安全教育、伤亡事故报告处理、班前活动等基础管理落实情况;检查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严格督促整改到位。

四、 结语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性工程,施工企业要注重安全管理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要注重从细节抓起,从人员保障和安全责任到位抓起。做到制度建全、制度执行力可靠。作为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全预警和监管机制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防范机制,是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的关键支撑,所以更要重视对企业安全预警和监管机制的建设和执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成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

长输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 篇9

长输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

摘要:新疆阿拉山口--独山子原油输送管道(简称阿独线)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原油管道中国境内部分.阿独线起自新疆的阿拉山口首(泵)站,经托托中间加热站,止于新疆独山子末站.通过此管道,进口原油从阿拉山口输往独山子石化总厂.管道全长246km,设有10座线路截断阀室(其中2座RTU阀室),2座阴保站,于206月投产.作 者:孙祥林 冯卫 任培奎 作者单位:期 刊:现代职业安全 Journal:MODERN OCCUPATIONAL SAFETY年,卷(期):2010,“”(3)分类号: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 篇10

一、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的目的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作业的危险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及削减措施,使风险达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治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二、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的范围 l、车辆运行安全。

2、事故及潜在事故隐患。

3、停车场地安全。

4、设备、设施、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5、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7、重大事故风险

三、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应采信的依据

1、国家“安全法”、“劳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

2、“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工作规范”。

3、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安全管理合同。

5、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四、风险分析

1、车辆运行风险(1)行车安全 车辆在行车中因疲劳开车等原因,易发生操作失误,雨雪天路滑下沟、横滑,雾天观察不到追尾和相互碰撞,造成交通违章和事故。

(2)普货运输

普货运输风险主要体现在货损货差、撒漏造成的经济损失。(3)危险品二类

运输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会造成货物的外溢,有毒有害货物的泄漏,情形严重者会造成火灾、爆炸、冲击、化学物理污染,严重者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和对周边环境污染,危及人民生命赋产安全。

(4)危险品三类

运输一旦出现碰撞事故,会造成所运货物外溢,甚至火灾、爆炸、冲击和污染,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危险品八类

运输一旦出现事故,会造成腐蚀和污染,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事故及潜在事故隐患风险

交通运输业出现交通事故在所难免,但由于当前车辆装载货物标准不规范,超载现象严重,其事故隐患为超限运输和疲劳开车。

3、停车场风险

平日正常出车,在公司场地停车较少,若逢节假日放假后,车都回场停放,容易造成车与车之间安全距离不够,一旦出现火灾会火烧连营,造成重大损失。

4、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风险

车辆灭火、防护的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如灭火器过期,灭火毯配备不齐全,一旦出现火灾会起不到防护作用。

5、人为因素

因不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执行会出现疲劳开车、押运员脱岗、超重行车、超限超载,不按规定投保易造成交通事故和肇事后难以处理,难以把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6、气候、地震等自然灾害

车辆在途中遇有自然灾害天气和地震时易发生倾覆、下沟、货物抛撒等意外事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7、重大事故风险

企业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不仅给当事人造成生命、财产经济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和经济损失,并造成不良影响,还给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带来负面影响,还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五、控制措施 l、车辆运行安全

根据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制定完善安全运行操作规范,严格操作规程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及安全工作规范。雨、雪恶劣天气注意行车安全,避免疲劳开车。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和保养,定期参加车辆安全检测和审验,使车辆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利用GPS、行驶记录仪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车辆控制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按照安全目标责任状层层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无重大责任事故。

2、事故及潜在事故隐患

根据事故隐患风险制定措施,一一排查事故隐患,加强安全检查,每月不低于两次,并定期进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跟踪处理,从每一个环节减少损失,把风险降到最低。

3、停车场地安全风险

安全警卫人员严格执行停车场地管理规定,停车前、中、出车前对安全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马上通知司机和进行维修排除,经常检查灭火设施、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做到一旦有情况马上投入正常使用,节假日停车保留安全距离和安全通道,做到一旦出现问题,其他车辆及时脱离现场和消防车辆接近现场。加强夜间巡逻,确保不让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品停车场,确保停车场地安全。

4、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资金保障管理规定,确保资金到位,专款专用。确保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足额配备,及时维修、保养、更换,使之长期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5、按照安全工作规范,进一步制定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严格按公司制度和法律法规执行。

6、气候、地震及自然灾害风险

行车前要注意收听气象灾害预报,遇恶劣天气除抢险救灾外不于出车,对有自然灾害的地方要绕路行驶,不进入危险地段,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7、重大事故风险控制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为此企业要加强值班制度,24小时有人值班,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逐级向安全主管部门上报,并听从指挥,配合交警、公安、安检部门处理,做好防火、防爆、防污染、防泄漏准备工作,及人员、车辆、资金准备,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救护受伤人员和安抚家属,控制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好事故原因的查处和人员责任的追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教育肇事者和广大从业人员,确保以后不再有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六、风险控制

风险评价是控制风险的初始,关键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和可以出现的风险而制定和选用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和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l、将风险评价结果一一梳理,整理归档,做好记录,以便掌握和查找。

2、逐项对以上七项风险评价与措施对照挂钩,按照措施去预防和减少风险。

3、对风险逐一制定预案,对可能出现的隐患拿出措施和整改方案。

4、根据风险评价逐项确定责任人,进行监督监控。

5、对存在风险的部位进行整改,拿出整改报告,上报安全主管部门并逐一消档。

6、召开从业人员会议将风险评价结果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本职工作和作业环境及存在的风险和应采取的措施。

7、企业应结合工作实际不间断的定期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安全生产中的有关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长期进行风险控制,确保风险评价目标的顺利实施。

漯河市恒通运输有限公司

关爱生命 安全预警 篇11

关键词: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

1前言: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址。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但是由此而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也不容忽视。

据统计,近年来,国家旅游局收到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上报数量呈上升趋势。在旅游景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趋势下,安全风险因素的增加使得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成为提升和保障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

2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1我國旅游景区公共安全现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游客数量的激增促进了我国景区的发展。然而,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面前,由于经营者对于利益的片面追求,景区设施更新跟不上节奏,自然环境资源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了我国景区公共安全事故频发。其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形态。这其中,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的缺失,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认识程度不够,景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薄弱是造成公共安全事件的主观因素。客观上来讲,景区设施常年缺少检修维护,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缺失,缺少安全急救设施,没有形成系统的景区管理制度,以及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保险保障制度不完善都是都是造成公共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

2.2目前国内外旅游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的比较分析。把出境旅游和旅居国外的本国公民作为主要对象,以本国外事部门为信息发布主体,提供较为完整和详细的出境旅游安全预警,是目前多数西方国家建立和采取的出境旅游预警体系。我国的外交部也建立了类似的旅游预警体系,明显不同的是,我国所采取的预警话述较为温和,对预警的内容没有明显的划分级别。但是,国外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系统性的国内旅游的预警机制,这也正是我国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针对国内旅游,我国旅游局出台建立了红、橙、黃、蓝4级预警体系,然而,其中缺乏对预警机制及其发布方式的说明和规范。

2.3构建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安全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旅游业持续健康运作的基础。提升旅游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安全预警则是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安全突发事件的频发现状要求我国加速建立旅游安全预警体系。

3 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构建研究

3.1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的结构组成。景区自然环境污染,接待容量超标,旅游业务违法违规操作和重大突发事件是构成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的四大预警模块。

3.2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方法

3.2.1.建立系统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系统严格的旅游景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涉及管理过程的各个层面,必定是一个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完整的系统工程。打破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局部化的模式,把涉及安全管理的所有部门,机构,人员融为一体,整合成为一个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2)机制灵活性。安全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应该能应对各种风险和危机,针对出现的不同安全问题,可以灵活处理,根据实际对象进行调整,对未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预见,有效应对。(3)适应性。结合自身景区情况,把握好现有景区的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把游客需求作为出发点,在安全管理体系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构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体系。根据景区组织结构的现状,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宜过于宽泛。(4)可持续性。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是在运行过程中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实际因素的制约和局限性,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与时俱进,日益完善。

3.2.2.明确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组织机构主体。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是一个系统性活动,这一过程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多部门的参与,势必会导致出现问题时,责任认定不清晰,互相推诿,扯皮,因此,明确出一个责任主体,由这一责任主体牵头组织预警活动,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也由这一责任主体组织事件分析和责任认定,这样可以避免后续问责出现混乱。通常,较为可行的方法是,将旅游景区的主管部门列为预警组织机构的主体,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景区主管部门,对自己所辖景区情况掌握清晰,没有管理模糊地带存在。另一方面:属地管理接地气,沟通协调起来有明显优势,不存在衔接断层。

3.2.3.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从根本上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可以直接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思想安全意识,提高旅游企业的从业觉悟;另一方面,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安全自救水平。以此为手段降低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率。

3.3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运作机制。政策的支持和科学的运作机制是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健康平稳运行的基础。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安全机制一直存在预警范围小,发布渠道受限,预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国政府行政体系运作方式来建立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体系是预警正常有序运行的保证。

结语: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目前我国旅游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通过建立系统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组织机构主体,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必将会推动我国旅游业更加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朝武. 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8): 170-176.

[2]罗海英. 山西省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 32(3): 102-106..

[3] 郭宁. 冰雪旅游景区游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华侨大学, 2013.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认识植物》科学教案下一篇:第五次常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