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师德之魂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爱学生师德之魂(精选8篇)

关爱学生师德之魂 篇1

爱学生―――师德之魂

同学们:

大家好!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应该知道,今年的九月十日也就是明天是我国第十五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团支部向为教育事业辛勤工作的全校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想必同学们也会为自己老师节日的到来感到高兴的。

尊师重教在我国有优良的传统,古人提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朴素理念,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深入人心。把教师比作春蚕,比作红烛。新世纪到来,教师工作在社会上来愈来愈受尊敬。老师们,感谢你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的.过程中,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引导、培养同学们健康成长,尽快成才。有多少教师,勤奋耕耘、默默奉献,敬业爱岗、精讲善练,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梯,什么是奉献,什么是言传身教,什么是真善美.....

今天,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照耀我们,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使命摆在我们面前,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任务非常迫切。而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是崇高而美好的职业,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在每年的教师节里,老师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心和厚爱,同学们的热情祝愿和关爱更使老师分外感动。今天,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将来到了,我校老师将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实际行动来迎接这一值得纪念的节日呢?

教师应具有崇高的师德,而热爱学生则是教师道德的灵魂,教师的服务对象就是同学你们。热爱,尊重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师德的集中反映,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位前苏联教育家说过:“要成为孩子们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捧给他们”。 为此,学校老师把今年教师节的这一周定为“教师爱生周”,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泛接触学生,开展谈心活动,促进相互的了解、沟通和信任。给学生以微笑,以温馨,努力在师生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融洽和谐的友情关系。

二、师节前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一次家访,通过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要求,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同时征询家长对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效果更好。

三、组织一次向特困生“献爱心”活动。由老师向这些学生捐赠学习、生

活用品,解除特困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把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热爱学生的良好氛围变得更加热烈。同学们,你们的一句真诚祝福,一次积极的举手发言,一次认真的作业,改进了一个小缺点,一次努力后的进步,都将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全校师生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今年的教师节过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

关爱学生师德之魂 篇2

一、关爱学生是一种责任

有人说过,“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也说过:“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她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一生幸福的营造者。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决定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不仅传递着某种感情和评价信息,也给学生暗示着归因的取向,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爱学生是一种责任。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要对学生的成长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无愧于民族、历史赋予教师的职责。

记得刚接收四(4)班时,发现班上的小陈性格特别内向,平时下课,同学们在快乐嬉戏时,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也没有同学和他一起玩。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患有先天的听力障碍。我知道后,每当下课,我总要有意识地走到他的位置旁,大声地和他谈话,有时干脆拉他一起走到操场上,和他一起跳绳、打羽毛球。看到老师和小陈一起玩,很多同学便会很好奇地凑上来,要求一起玩,我便趁此抽出身来,指导同学们和小陈一起玩,久而久之,小陈和同学们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他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这是教师的一种职责,一种使命,一种担当,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

二、关爱学生是一种艺术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懂得:关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只有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师生互动,有的放矢。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讲清多少道理,而是理解、尊重和关爱。因为“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语)。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教师只有理解孩子,才能尊重孩子。著名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好学生要尊重,犯错误的学生更要尊重。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时更要注意场合,注意方法,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都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考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易于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记得有一次上课,当我刚到教室门口,一个男同学飞快地跑上来急切地告诉我:“老师,我放在抽屉里的十元钱不见了。”“什么时候丢的?”我听了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心中一阵不悦。“刚才体育课前还在,体育课后我回到教室,便发现不见了,这钱是我妈叫我放学后剃头用的。可现在……”说着小晨急得掉下了“金豆豆”。“别着急,老师帮你找。”我一边安慰小晨,一边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拿定了主意:“同学们,请静一静。在文明班级里发生了这样的事,作为班主任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儿,老师要先向大家说声‘对不起’。”说着,我迅速地环顾了一下全班,只见小晨旁边一个胖墩墩的男生不敢正视我的眼睛,正慌乱地把目光斜向窗外。“不过,老师知道,小晨的十元钱肯定是哪位同学有急用借走了。老师相信,这位同学以后一定会把钱还给小晨的。”我边说边走到小晨的座位旁,“小晨,这是十元钱,你先拿去剃头吧。等那位同学还了你,你再还老师,好吗?”……

第二天,我刚进教室,小晨兴冲冲地跑上来:“老师,还你钱!”“噢,钱回来了!”我心头也禁不住一阵欣喜。试想:如果昨天我不假思索地把全班同学狠狠地训斥一顿,哪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呢?

在处理十元钱丢失这件事上,我特意没有用“偷”这个刺耳的字,而迂回地用了一个“借”字,这样既顾全了学生的面子,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正像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理解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令人陶醉的教育艺术。

三、关爱学生是一种智慧

教育,不仅仅只靠热情,关爱学生也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充满了智慧和灵性。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一种智慧——会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爱结合,爱中有严,爱而有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严格训练的基础上,在愉快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夸大其词的责怪会让学生过于内疚和羞愧,而不一定能促使其改正错误;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辞也会让学生自大或自满,从而失去进取心。所以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帮助要机智、灵活,适时适度。

现在的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而且大多数同学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他们从小生活在备受宠爱的环境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优点,溢美有加,对缺点却视而不见,更有甚者,由于爱屋及乌,孩子的缺点在他们的眼里竟成了优点,以致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只能听表扬,听不得批评。于是当这些学生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时,不会从自身去找原因,反而一味地怨恨老师,认为老师对自己存有偏见,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甚至因此对老师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会出现一些十分幼稚的孩子气举动。

这时,老师若是为了树立权威,因为学生的一点过错,就与学生“硬碰硬”,则会激起学生进一步的叛逆行为,即使筋疲力尽,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反之,我们若是真正地关爱学生,从他们成长的角度出发,从内心里去理解他们,大度地宽容学生的各种孩子气的举动,并用一些迂回的、巧妙的方法去教育学生,用教师的智慧去感染学生,就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关爱学生是一种境界

人们经常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比做“红烛”“春蚕”,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所构建的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殿堂,创造的价值与获取的回报无法用等比来度量。“红烛”是燃烧自己的青春而为别人照路;“春蚕”是把生命化为丝缕吐尽之后,来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说明,奉献和牺牲是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关爱学生也就当然要以牺牲自身的某些利益作为前提了。

要真正做到去关爱学生,就必须从内心深处去考虑学生的需要,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决不就是简单地找学生谈一两次心,做一两次家访,而是一项无声无息地、没有终结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付出许多时间、精力,失去很多名利和机会。有时甚至还会付出自己的所谓“尊严”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融洽和快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守一份淡泊,以一种超然平和的心境去面对纷繁的世界,拒绝许多绚丽多彩的诱惑。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学生的分数不高影响自己的“声誉”而怨恨,不会因为学生的“品行差”影响自己的“荣誉”而愤怒,不会因为自己的劳动不被人承认或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烦恼,也不会为功名利禄的得失而动容……

关爱学生,践行师德 篇3

关键词: 师德 人格魅力 正能量

教师的业务专长、心理品质、待人接物等因素直接决定了教师能否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服。学生相信你、敬佩你,自然而然就会认真学习你所教授的课程。在与你接触的过程中,你的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态度。在师德专题培训中,马克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马克老师作为2012年北京市师德标兵、2013年全国师德标兵候选人,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在默默无闻中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内心始终保持一份净土,坚守着“为师之道”。关爱学生,践行师德,不仅要落实在教学中认真严谨地授课,而且要落实在对他们生活的关心上。

一、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上好每一堂课

教师主要在课堂中发挥业务专长,一堂课能否达到预定的效果,学生能否接受,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参与程度的高低。

如何强化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助与合作,经常进行专业切磋;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这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而且这些年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如何达到这个要求,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下企业进行锻炼。另外深入企业,还可以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更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汲取。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东西对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是有用的,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特别是专业课,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和实际结合,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兴趣。教师必须抓住每一个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跟他们进行有效沟通,收集更多信息。课后进行一些学生的需求调查活动,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的不满中发现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

一定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课前要积极认真备课,不但要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授课的形式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好详细设计,认真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每次上课都必须做到“有备而来”,授课中注意学生的反映,而不是一味地完成任务,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的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这对教育教学极大好处。

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大一学生入学初期不能适应环境;学习存在问题,大学期间的学习跟高中阶段不一样,学生往往会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跟高中时相比较,大学生比较注重人际关系,这成为他们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偏激、敌对、抑郁等;就业问题,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即将跨入社会,怎么选择职业,求职技巧等问题,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教师应该在课间课后跟他们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困扰,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在这一过程中,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认同感,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成就感,今后对学生的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三、关心学生的生活

大学生通常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生活上不能再依赖父母,许多学生离开家乡,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地方,日常生活完全都要靠自己安排。有些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游刃有余;那些自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很有可能顾此失彼,不知所措。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有可能不太一样,但是他们必须在同一屋檐下过集体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互相沟通和交流,互相体谅和关心才能让他们和睦相处。如何让学生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是教师应该关心的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伸出援手帮助了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能在学校里安心地学习和生活,这有助于学校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合格的教师要谨记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培养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虹晖.生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策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87.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师德征文 关爱每一个学生 篇4

高英组臧润娜

摘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我们要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来浇灌祖国的花蕾。

关键词: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师爱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宽容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带来了教育教学的新气象,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力求实现的目标。首先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的教育。

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师爱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灵魂,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素,是鼓舞学生的兴奋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师爱是广博的爱,不是狭隘的偏爱。聪明,用功,听话的学生是教师的“心头肉”,爱这些学生是理所当然的,鼓励他们,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然而对学生的爱若出现偏见,只顾优等生,冷落差生,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很容易:“破罐子破摔”,所以,不藏偏见广博的爱,可以有效地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融洽师生间的感情,哪怕仅仅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师爱是真诚的爱。真诚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学生通过这里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只有真诚的爱才能使教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贴的更紧,使师生在感情上有更多的交融点。师生间亲密无间,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在于教师是否有与学生讲民主平等、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意识。

记得一个孩子曾哭着对我说:“老师我没有朋友,我很苦恼”我对他说:“怎么没有?老师就是你的朋友。朋友之间的友谊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记住:学会宽容,学会谅解他人你就会得到许多”。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他和许多孩子在一起做游戏,我欣慰了。

师爱是宽容的爱。教师爱学生是根本,但学生是不同的,总有一些孩子会做错事说错话,这时,批评他们一定要就事论事,决不能说的他一无是处,更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心。这就是要宽容相待,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明辨是

非,做到循循善诱,恰到好处。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师爱是伟大而神圣的爱。教师不仅要把广博,真诚,宽容的爱给学生,而且要时时做学生的楷模。让师爱潜移默化,影响和启迪学生,逐渐把这种爱奉献给他人,让师爱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热爱学生是教师力量的源泉,当你走进他们的心灵,去开启那一扇扇等待智慧钥匙的心锁时,才会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英语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这些正是来自于教师情感的投入和热心的扶助。在一次偶然课下,我和几个学生在攀谈,他们问我要课堂上的奖品,我分别发给了他们。这时旁边走来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羞涩并胆怯的对我说:“老师,能给我一个贴画么?还没等我开口,旁边的一个尖子生已开始嚷嚷:‘‘你又没回答问题,干吗给你?”下意识我感觉到一种令人尴尬惭愧的表情,我的心有一阵颤动。连忙追上那个低头走开的孩子,塞给了他并小声说:“我帮你证明,他说错了,好吗?”他手中握着一个最大最漂亮的贴画,用力地点了点头。在这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他回答的很好,发音准确就是声音有些小,但已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看到他笑着对我说:“老师我回答的一点也不紧张吧!”我欣慰了。

孩子们需要关爱的老师,需要给予鼓励支持的老师,需要激发学生第一次的老师。良好的自信能使自卑者鼓起勇气,使盲目者找到目标,使优秀者强化自身。为了努力为孩子营造更多表现,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在设计语言交际活动时,注意难度适当,力求是每一个学生感到I Can do it!我能做,在尊重个体差异上,我针对他们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使他们的特长尽量发挥,如语音好的让他领读,画的好的让他画简笔画,性格活泼的让他表演对话等。另外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

在教育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师生间亲密无间,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在于教师是否有与学生讲民主平等、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意识。如果不树立这样的观念,还会一味地坚持自己是师长,惟我独尊,颐指气使,自己是金口玉言,只能你听我的。这种家长式的专制教育,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是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已被认同。那么,首先是作为人的学生,他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他们也有讲民主、讲平等的热望。所以,建立民主、平等、亲密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第一尊重理解学生。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这就是理解和尊重,这就是师爱。

当然,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是让他们自由地形成和发展他们的人格,而是在老师的爱心引导下,使学生自觉地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人格。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许多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说:喜欢和佩服尊重学生的教师,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

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老师起外号等等。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坏,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致使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学习,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悉心呵护。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不激化矛盾。

第二宽容学生。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怎样做人。学生是个鲜活而又有丰富内涵的个体。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好言相劝,该谅解的就诚心谅解。慈祥的面孔,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宽容、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

第三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多和孩子探讨问题,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刻苦学习精神。

关爱学生 弘扬师德 从我做起 篇5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道义。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怎样做一个有责任、适应时代要求的、富有爱心的教师呢?

一、了解学生,为开展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在课间、在课堂,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我都注意睁大观察的眼睛,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尽量捕捉教育契机,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自己的教育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做为他们的教师,我们不能厚此薄彼,关爱成绩好的孩子,对家境好的孩子高看一眼,对成绩不好、不那么聪明的学生不给予应有的关注。

这几年,农村来的孩子多了,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工作作风,家长把他们的孩子不辞辛苦地送进校门,交到我们手里,不就是冲着对老师们的无比信任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不尽心尽力地工作呢?每每想到这重重的信任,我就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实在不轻松。

《爱,师德之魂》 师德演讲稿 篇6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师德之魂》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这种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

多少年以来,人们对教师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有人说教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远方。

从教十余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爱教育,我爱学生,我热爱我的事业!”这种爱,对于我来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怀。当我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工作之中,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亲耳聆听了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校组织的教师会议、教研活动中,我感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培养;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看到老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进步成长。忘不了已有华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老师的帮助,忘不了埋头苦干的青年教师们“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教学特色、还有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这一切使得我们的学校成为了一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艺术学校和家长学校。

我们学校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在优秀老师的熏陶下,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青年教师。我微笑着走到学生中间,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了学生最为知心的大朋友。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自然,在工作上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平时做到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主动听课,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着。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已经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

师爱: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 篇7

一、师爱———复杂高尚的精神境界

林崇德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是复杂高尚的精神境界。

二、师爱———教师道德的灵魂所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师爱对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师爱。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良好的心境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容易被调动起来。中小学生处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心理发展处于较低阶段,特别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教师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进行学生管理,都需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2. 教师的工作性质需要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师心中有了对学生的爱,就会尽心尽力地传授知识,自然地蹲下身子倾听学生,与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在教育和引导学生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很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学生深切的爱,正是许多教师取得成功的奥秘。

三、师爱———严慈相济的神圣之爱

师爱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教育过程中的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严格要求、明确规范的,有和风细雨、以情动人的……这些都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心理需求等方面而定,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实施。

1. 师爱是严格要求。

古语云:“严师出高徒。”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正所谓“严中有爱,严就是爱”。教师爱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工厂没有严格的标准就会出现残次品,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会打胜仗,教师没有严格的要求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

当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并不是越严越好。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严而有情,一分严格掺入九分感情之蜜,这样的甘露才能滋润幼苗健康成长。

2. 师爱是宽大包容。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毕竟是孩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错。犯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自我控制力差,有时则是由于好奇心、表现欲强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对待这类错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以极大的爱心理解、宽容他们。教师的理解、宽容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悔改的“催化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师爱是严慈相济。

父母对于孩子有时会溺爱,男女之间的情爱有时会盲目……可见,出于个人感情色彩的爱往往比较感性。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感情上,而是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应该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基础上的爱,爱得强烈但有分寸。爱这些和你朝夕相处的学生,但决不要溺爱,对于他们的缺点既要包容,又要指出,更要帮助他们改正。教师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和宽大包容应该相结合,正所谓“严慈相济”是师爱。

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之中,不能完全做到自立、自律。教师爱学生,就要把严和爱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以严导其行,以爱动其心。应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性地严格要求,做到严而有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规律;严而有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严而有法,采取恰当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在严和爱的交融中帮助学生不断扬长避短。当然,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好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四、师爱———严防误区的艺术之爱

教师常常埋怨不已:“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为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呢?”我想这就是因为爱的方式不当。这些教师盲目的“爱”,不讲究艺术,步入了师爱的误区。师爱,要严防误区。

1. 传统家长式的“爱”要不得。

传统家长的爱可以概括为“全面包办”,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主要表现为教师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学生稍不顺从,就批评训斥。以“全面包办”的姿态来爱学生,在教师的满腔热情之下,学生也许会沿着教师指明的方向前进。但是,也有的学生会想,这是对他们能力的剥夺。所以,这类教师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的。所以,传统家长式的“爱”要不得。

2. 两极式的“爱”要不得。

两极———表现好的学生和表现差的学生,两极式的爱指教师的目光总是投向这两类学生:表现好的惹人喜欢,吸引教师的注意;表现欠佳的担心会闹出乱子来,也吸引教师的注意。教师对班上的中等生则不太过问。

教师两极式的爱,会让中等生产生有没有我都无所谓的感觉,甚至为了吸引教师的目光而故意捣乱。所以,两极式的爱要不得。

3. 纵容式的“爱”要不得。

“教师应该包容学生”。有些教师认为:批评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于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他们总不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学生,甚至即使只有自己与犯错误的学生两个人时,也不愿采用批评的方式,即使批评,也是顾虑良多,相当于隔靴搔痒。这对于一些调皮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好事。温柔的语言不能使学生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顾虑良多的谈话不能使学生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实质,依旧我行我素。这样,你的爱就成了纵容,这不是爱学生而是害学生。所以,纵容式的爱要不得。

教师要严防爱的误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的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的塑造他们的灵魂。”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教师要充满爱心。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这种爱,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之门。可以说,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灵魂。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热爱我的孩子们,今后,我将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用爱的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

摘要:师爱, 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 是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 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只讲付出不记回报, 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是神圣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师德, 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

关键词:师德,师爱,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李雪.师爱论.南京师范大学, 2004.

师德铸造教育之魂 篇8

【关键词】师德 感染 良心 关爱 信任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才华,追求桃李满天下,这就是教师无悔人生的写照。试想,当看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继续升学深造,或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总之,都是有所成功而快乐生活,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作贡献。这难道不是在教学生涯中深感幸福和值得高兴的事吗?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材,默默地辛勤耕耘。这是师德境界的真实反映!这种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构成了人格魅力的根本,像不断发热的烛光,无时无刻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高尚品德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

一、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使教师的人格充满魅力

当今时代,科学知识更新迅速,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才能保证自己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向,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在教学活动中居高临下,具备主动和优势,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粮食。但是一个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不够。必须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这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首要表现。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注视着他,那是渴望知识、盼望成长的眼睛。学生们把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想跟随教师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知识的宝库。面对着学生的冀望,教师又怎能不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呢?全副身心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地教授好所有教学的内容,勤勤恳恳地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毫无怨言,毫无悔意。这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构成了教师爱岗敬业的一面。

二、良心作为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具备职业道德深层次的反映

在教学中,教师个人面对着每个学生、班集体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对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把认为是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上升到是自己本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内心深处就会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比如,对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是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学生,与他交谈、鼓励他、帮他补课、答疑等。这样做,良心就会得到安慰,否则,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而内疚。此外,许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担负着好多重要的、超额的工作,在单位里是没有明文规定,不是靠领导布置和监督才完成的。如备课改作到深夜、不分节假日地家访、课外辅导后进生、放学时护送学生回家、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虽然平凡但却很艰苦。花费的心血是无法计量的。从事这些工作,纯粹是凭良心起作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可替代的。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日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给予精神上的营养;教师就像红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目的只一个,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迈好每一步,成为和谐社会里合格的劳动者。

三、关爱是一种教育力量,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会因为个别学生的成绩好坏与家庭背景不同而溺爱或厌恶,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全体学生。在教师心目中,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所以做到胸怀宽广,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同及兴趣爱好有差异的学生,使学生得到公正的待遇,同等的得到师爱的熏陶。在职责的驱动下,每天,他们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把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的生活点滴记在心间。教师心中充满对学生的关爱,教育就变成一片绿洲,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因为,关爱不仅能给学生以自信,亦能给学生以勇气,更能给学生以鼓舞! 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根植于爱的。笔者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曾教过的温某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是一个麻烦制造者,经常旷课,泡网吧。虽然体魄强健,但脾气暴躁,打架在校内是闻名的。不过这个学生对电脑很感兴趣,在上网时就产生一个想法:初中毕业后报考中专,读电脑专业;同时在机会合适时报名参军,让自己的人生有個好前途。针对他这个想法,我了解详细后多次找他谈心,并频频家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让他明白道理: 好前途不会从天上掉下,爱拼才会赢。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他能领会这个道理,能否抵抗得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甘于寂寞回到班上攻读功课,始终让我放心不下。但在我的用心良苦的教导之下,在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稍有收敛而变得进步。我抓住这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还上报学校作为教育案例在校会上适当表扬。若发现其再犯错误,亦和家长共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不再旷课,不再惹是生非。发觉班上有捣蛋现象还主动制止并报告老师。在期终试中,各科成绩总分在年级里上升了十二名。通过自己的具体事例可看出,只有以仁慈心和同情心默默无私的关爱每位学生,以智慧之爱来拯救和塑造学生灵魂,才体现出一个教师高水平的道德品质。

四、信任是和谐的底色,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才会懂得信任学生。而信任学生,那是教师所特有的珍贵的职业的情感,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满腔热情和无限寄托。毋庸讳言,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首先必须懂得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具体地说,在课堂上不以“权威”自居而凌驾于学生上,一味灌输和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反驳教师的观点。总之,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这个过程,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引路人,没有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其次,尊重学生的看法,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而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最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及个性、爱好和隐私,这也是信任学生的表现。即使学生有过失甚至犯了错,亦一如既往的相信学生有改正过错重新开始的能力,让学生始终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教师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的拼搏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在这个过程,既充当现在的引路人,也充当未来发展的设计者。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出人格、心灵健全的人才。也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上一篇:武术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下一篇: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