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技术引进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跨国并购对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为例

摘要:从2014年开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首位,但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产品附加值较低。为此,在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再工业化”以及日本《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等国家产业创新升级计划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5月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从企业层面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管理者认为,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前途;企业开展独立自主研发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漫长过程;而照搬日韩“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传统赶超模式,则在发达国家防范中国的时代背景下难以为继,以技术引进为目的的合资企业并没有给我国企业带来国外核心技术。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利用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企业冲击带来的对外投资机会,根据全球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的时代趋势,尝试借助跨国并购这种“走出去”方式,快速获取国外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高端市场等资源。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对国外企业的跨国并购,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自身研发资源不足、对高速变化的国际市场反应太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学者对知识生产、转化应用、创新网络研究的关注程度空前增强。创新活动与区域创新生态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创新网络直接影响创新绩效的高低。因此,分析全球——地方多维创新网络的空间特征、发展演化过程、内部作用机理、优化途径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界、经济地理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文综合依据创新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借助1985-2017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以及2015~201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16年上海宝马展、2017年中国国际机器人展的访谈资料,综合运用社会网络软件UCINET、Gephi和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我国工程机械产业跨国并购前后的创新网络特征、发展变化、内部作用机理、优化途径,特别是我国企业创新网络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网络的异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跨国并购重塑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地方创新网络。(1)从创新主体构成看,跨国并购之后,通过学习和共享被并企业的知识和人才,收购外国企业的中国企业创新资源大幅度增加,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上升;(2)从网络结构看,创新网络呈现出极不均匀的层级特征和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处于核心的主体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多样化的研发伙伴,而集团内合作数量的增加导致创新网络呈现出模块化特征;与此同时,由于工程机械产业所涉及的技术门类较多,具有多元集成和产品定制的特点,基于产业链的DUI合作成为最主要的创新实现方式;(3)从空间结构看,科技资源不均匀空间分布驱使企业主体在更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企业垂直合作网络不断向全球延伸,获取国外创新资源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德国成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创新平台。但水平创新合作却仍以国家尺度为主,省域尺度的重要性最低。珠三角、长三角和青岛城市群是我国创新实力最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收购国外企业最多的区域;(4)从劳动地域分工来看,中国企业集团总部和被并购国外企业所在地成为企业集团重要的研究基地,而企业的生产活动受成本控制等因素影响,多位于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第二,并购目标属性、并购整合程度、资源配置成效是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的重要因子。企业跨国并购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企业自身所缺创新资源,精选并购对象。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合作关系企业;第二阶段,包括人才交流、联合研发活动缓慢启动在内的弱整合,大体保持企业创新网络的规模和结构稳定;第三阶段,新的以中国跨国集团公司为主体、以研发联合中心、生产基地、销售基地等为辅助的全球创新网络初具雏形,并购双方之间的技术转移和创新互动渐趋紧密,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第四阶段,全球---地方企业创新网络发育成熟。研发中心一般位于企业总部或被并购企业所在的发达地区,而生产基地多位于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销售基地多位于发达的重要市场。企业集团内的产研一体化、产业链合作达到较高水平,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第三,并购策略和整合措施直接影响创新网络的空间规模和发展水平。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外主要收购悠久历史、营销网络完整(遍布全球)、技术优势显著的西方老牌企业。借助跨国并购,中国企业通过学习被并购企业的知识、吸收其人才、利用当地的创新资源,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级,占据网络结构洞位置,大幅度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原有国内企业创新网络扩展至全球,并逐步建成以中国企业为中心、模块化特征显著的等级式创新网络。从跨国并购视角出发,透视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是一个全新的科学命题。本文从创新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对总部在中国的创新网络从地方向全球拓展的过程、空间特征、影响因子、利弊得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重视跨文化高技术人才培养、品牌营销等优化创新网络的对策建议。然而,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展望未来,需要搜集更多数据和实证资料,开展跨国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特点和作用机理的比较分析,判别经济外交政策和关系等因素对基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企业全球——地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跨国并购;全球-地方;创新网络;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演进

学科专业:区域经济学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理论研究现状

1.1.2 现有研究不足

1.1.3 现实研究意义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基础和方法

1.3.1 研究基础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创新网络的格局

2.1.1 网络主体

2.1.2 网络结构

2.1.3 空间结构

2.2 创新网络的演进

2.2.1 演进路径

2.2.3 演进驱动力

2.3 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2.3.1 跨国并购的内涵

2.3.2 基于citespace的图谱分析

2.3.3 主题词共现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3.1 创新系统理论

3.1.1 创新系统的分类

3.1.2 全球创新系统

3.1.3 创新系统的耦合

3.2 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

3.2.1 主要内涵与流派

3.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3.2.3 动态能力理论

3.3 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

3.3.1 概念与流派

3.3.2 分析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跨国并购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理论框架

4.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施的背景条件

4.1.1 经济全球化

4.1.2 国家战略实施

4.1.3 创新需求驱使

4.2 基于跨国并购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发展过程

4.2.1 阶段1:并购目标寻找阶段

4.2.2 阶段2:资源弱整合阶段

4.2.3 阶段3:合资实体建设阶段

4.2.4 阶段4:网络联结拓展阶段

4.3 跨国并购对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

4.3.1 创新资源整合

4.3.2 创新环境改善

4.3.3 技术权力升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主要特征与格局

5.1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概况

5.2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跨国并购

5.2.1 并购动因

5.2.2 产业并购现状

5.2.3 并购主体特征

5.3 中国工程机械并购企业的创新网络

5.3.1 创新网络的数据介绍

5.3.2 创新网络的主体

5.3.3 创新网络的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影响的整体分析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数据

6.1.2 研究方法

6.2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主体的影响

6.2.1 主体结构

6.2.2 主体创新能力

6.2.3 主体合作倾向

6.3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构成的影响

6.3.1 网络规模

6.3.2 网络中心性

6.3.3 网络结构

6.4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的影响

6.4.1 空间尺度演化

6.4.2 跨国并购对中国创新网络空间格局的影响

6.4.3 跨国并购对全球创新网络空间格局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研究设计

7.1.1 研究框架

7.1.2 案例选取

7.1.3 数据获取

7.2 案例分析与编码

7.2.1 案例分析原则

7.2.2 案例分析步骤

7.2.3 案例归纳与编码

7.3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的影响机理

7.3.1 作用阶段

7.3.2 作用机制

7.3.3 全球-地方分工与互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跨国并购驱动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

8.1.2 跨国并购影响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形成的路径

8.1.3 跨国并购影响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的格局

8.2 主要创新点

8.2.1 论证了企业组织结构变动对创新网络演进的作用

8.2.2 拓展了创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

8.2.3 分析了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创新网络的影响

8.3 政策建议

8.4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