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仪器管理制度

2022-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前人经验与血泪的总结和提炼,是行为的基本准绳,必须执行到位。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设备仪器管理制度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探索

摘 要 针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大型设备公共技术平台的管理实践经验,探索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方法,建立高效、创新、优化的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大型仪器的利用率,推动高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

1 引言

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宝贵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基本职能的硬件基础,在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学科建设的不断投入,各高校的大型仪器在数量、层次和结构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大型仪器设备的更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更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科学研究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宝贵资源[2]。但是,随着大型仪器设备数量的增多,在仪器购置和管理使用方面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设备重复购买、应用局限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闲置和生命周期有限等问题[3]。如何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化购置与现代化管理,拓宽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共享使用效益,是当前高校设备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大型仪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平台多年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对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进行探索,建立策略性设备采购、层次化技术培训、科学化开放运行、规范化档案及配件管理的大型设备管理模式,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与效益,推动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购论证不充分 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使得高校设备购置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高校办学层次的多元化,设备经费来源多样化、购置范畴广泛、设备专业性强等特点逐渐呈现[4]。在设备购买时,由于论证不充分,致使设备重复购置;或选型落后,功能达不到要求;或功能过高,造成浪费;有时会因采购周期长影响到教学和科研的正常使用等,导致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益低和造成资源的浪费。

使用培训不到位 由于大型设备的复杂性,要想发挥其最大效益、延长使用寿命,要求仪器的管理人员不但要有高超的仪器操作技能,还应该具有维修维护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目前许多高校普遍缺少高水平的管理团队,仪器使用培训制度也不够完善,往往会出现只是设备验收时对管理者进行一下基本操作培训,缺少系统的培训,导致管理者没能掌握设备全部功能的使用和维修维护技术。对学生设备使用技术也只停留在基本的操作,缺乏定期系统培训制度,无形中增大了仪器故障率的出现。

分散管理、缺少共享 由于设备配置时缺乏统筹规划,各学科、各专业、各课题组各自为政,分散封闭管理,仪器利用率低,而其他学科和实验室还不能随便使用这些仪器,致使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利用价值[5]。而有的实验室因为担心开放共享过程中仪器损坏,没有维修基金或维修基金少,仪器坏了无法维修,所以只能把先进、贵重的大型仪器当神一样供着。有些实验室虽然能够实现开放共享,但先进的大型仪器主要用于科研服务,相对小型仪器才对学生开放,开放程度不够,受益人数较少[6]。

档案及配件管理不规范 大型设备的档案是非常珍贵的技术资源,为仪器正确使用、功能开发、维修保养等提供保证;设备配件价值昂贵,是设备良好运行的保障。目前,很多大型设备技术档案不健全,配件管理不善,常出现仪器说明书、安装光盘、配件等丢失情况,影响仪器的维修、保养和正常运行。

3 解决对策

策略性的设备采购 设备采购前要充分调研同类仪器在校内外的分布情况及各研究课题组的使用要求,准确分析购置的必要性和效益预测及风险评估[7]。切实做好设备采购前后的监督检查工作,力争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8]。为此,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统筹规划。以学院为单位,在充分考虑全校现有大型设备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制订出学院整体设备配置规划,将教学、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组、公共技术平台等统筹起来一起规划,避免重复购置。

二是分步实施。按照配置规划,组织学院相关专家根据教学与科研需求,论证设备功能、配置;组织教师对国内外设备调研、设备厂家讲解、商务洽谈等,全面了解各产品的型号规格、技术指标、仪器的特点和优势,策略性的全方位考察设备的使用寿命、最佳运行周期、配件消耗费用、售后服务质量和保修年限等情况,增强设备采购的客观认识和宽广视角。

三是严把招标、验收关。科学撰写标书是能否买到需要设备与服务的前提,在标书技术指标、功能、配置及服务设计时,依据前期调研相关制造商设备情况,既要容纳三家以上技术指标,又要设下重要指标,使任何商家都能看到既像自己的产品又不像自己的产品,以便商家价格、服务相互竞争。验收时,要三人以上严格按合同条款、配置、配件、技术文件等进行验收,避免商家偷梁换柱。这样,既保证了购买的设备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所需,杜绝铺张浪费,又避免了设备重复购置,提高了共享意识。

层次化的技术培训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是延长大型仪器使用寿命和发挥其最大效益的前提。设备安装时,设备操作人员应该详细了解安装程序和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特别要熟练掌握仪器耗材的装卸方法[9]。举办内部大型仪器使用经验交流会,促进大型仪器使用经验的交流。

仪器安装测试完成后,将工程师的技术培训分为三阶段完成。

首先,采用互动讲座的方式,全面介绍仪器的功能和实验案例,再通过上机操作的方式详细讲述硬件组成和软件的使用及基础的实验操作。

然后,在使用将近3个月后,再邀请技术工程师做第二次深度培训,对使用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讲解仪器较难理解和技术较难操作的部分。

最后,在仪器使用熟练后,邀请技术工程师对仪器的功能开发、技术升级和前沿技术应用等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作用。同时,鼓励与支持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仪器生产厂家举办的培训班和研修班,接受专业的仪器使用与维护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学院内部大型仪器使用经验交流会,提高设备使用技术与管理水平。

科学化的开放运行 为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11年建立生命科学公共技术共享平台,依据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和影像分析学及药物筛选学等研究领域,将全院70多台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化的分类管理。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仪器开放使用预约办法”“仪器开放使用规程”和“仪器开放使用损坏赔偿制度”等规章制度。所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均面向校内外的全体师生及社会开放。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仪器设备使用的效率,而且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技术前沿,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步伐,逐渐形成“全方位、高水平、高层次”的开放运行目标。

为了进一步实现大型仪器的“规范化、高效性、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开发应用大型设备“网络共享平台”,使用者在平台上可查询设备相关技术信息、在线使用预约、自主选择实验时间、查看费用结算和测试数据传输等。该信息系统还设置了实验交流板块,使用者可随时与仪器工程师或研究人员交流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及新的实验想法,有利于拓宽实验思路,开展创新实验研究。科学化的开放运行模式不仅提高了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效率,而且多方面拓宽了实验资源,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平。

规范化的档案及配件管理 完整规范的设备档案是大型仪器的“生命线”,是设备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仪器使用效率的基础[10]。随机文件管理、配件管理要与设备管理相结合。大型仪器的档案管理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两部分。

1)硬件管理主要包括仪器的所有配件和日常维护用品。为此,建立专门的大型仪器配件库,每台仪器设有独立的配件档案柜,由专人负责整理、编号、归档和借还登记。

2)软件管理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版档案。除了每台仪器的系统安装光盘、软件安装光盘、电子版说明书及常见故障维修保养知识等外,对于设备承接项目、测试结果、取得成果等,都录入数据库备存。纸质版档案如仪器验收调试记录、产品合格证、操作手册、附件清单、生产厂家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进行系统编号,按序放入独立档案盒,制定档案目录,详细标明存档内容,存档份数及存档时间。另外,还建立了规范的档案及配件借用制度,详细记录借用时间、借用人及归还时间。并建立技术档案与配件数据库,随时可查询、统计各种相关信息。这样实现设备技术档案和配件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设备的高效率运转提供保障。

4 结语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它直接影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多年的大型设备管理实践表明,只有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深入开展策略性的设备采购、层次化的技术培训、开放式的运行和规范化的配件档案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有效地提高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大型设备的应有作用。同时,高校大型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主动去适应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为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玉霞,林峰,陈文,等.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平台,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219-222.

[2]阚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245-246.

[3]熊梦辉,朱飞燕,夏琼,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及其管理机制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

186,212.

[4]程蕾,温光浩,陈敬德,等.高校设备购置特点及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177-179.

[5]孟令军,赵研,程瑛琨,等.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应用之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0-21.

[6]吕凤柱.研究型大学中的开放实验和大型仪器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351-353,370.

[7]王健,谭锦才.高校设备购置论证与购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68-371,374.

[8]李晓林.浅谈“211工程”建设中仪器设备论证环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5-7.

[9]落巨福,陈欧.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7):7-9.

[10]曹永正,刘洋,张海江.浅谈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J].实验室科学,2012(4):190-192,196.

作者:闫国栋 姜丽艳 李帅 孟庆繁 滕利荣

第2篇: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

摘要:大型仪器设备在高校中担负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好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效益,优化资源,合理搭建共享平台,是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设备购置、实验技术队伍管理、信息化平台共享、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及考核方面,分析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弊端;措施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在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作用尤为突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保障,也是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支撑。继“985工程”、“211工程”等项目实施后,国家对高校的仪器设备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8687亿元,比2010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1]。而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0298.4亿元,比2011年增加1611.4亿元,增长18.5%[2]。至2011年,北京理工大学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总额达21.05亿元,近5年新增仪器设备类资产13.29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贵重仪器设备新增9.46亿元[3]。浙江大学至2011年底,大型仪器设备有4559台件,40万以上大型仪器794台件直接用于教学科研活动[4]。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的逐年增加,提升了高校的科研水平。但是如何发挥好投入与产出效率,处理好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建立良好的运行体系,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二、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

1.仪器设备购置不合理。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是投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使用效益发挥的源头[5]。有些大型仪器设备购买前没有按学校要求的流程办理,未经学校论证专家小组进行严格考查,缺乏有效论证,论证工作流于形式。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实验室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片面追求“高、精、尖”,不从实际需求出发,使用率不高,导致购买的大型仪器设备成了摆设。重复购置情况严重,各自为政,封闭式使用,只注重课题研究的眼前需求,缺乏长远考虑,未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不用发展眼光看问题,购买落后甚至淘汰的科研设备,达不到科研需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2.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尚待加强。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更加精密,对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受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在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学位进修等方面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缺乏工作热情,影响工作积极性[6]。实验技术队伍缺乏激励机制,实验技术人员不能很好发挥潜力,安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影响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特别是一些素质高、技术强的青年管理人员,会抓住更多的机会跳槽换岗,从而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开放共享程度不高。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不到25%,而发达国家则高达170%~200%[7]。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开放共享程度不够。以院、系、课题组为单位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属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愿意将自己的贵重仪器设备进行共享,只局限内部使用。如果本单位不从事相关研究,大型仪器设备则被长期闲置,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影响仪器设备使用寿命,更谈不上功能的开发。河北医科大学2009—2012年之间,连续2年闲置的设备共有12台(套),连续3年闲置的设备共有8台(套),连续4年闲置的设备共有4台(套)[8]。这种独立占有、分散放置、无偿使用、信息不畅、缺乏绩效机制等因素是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共享效果不佳的症结[9]。

4.缺乏维修维护基金。随着国家教育经费的增加,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加大,但科研经费除设备费可用于设备购买外,其余都有各自的支配权限,没有用于仪器设备维修、维护的专用基金。大型仪器设备的良性运行需要一定的费用用于定期的维护、维修,特别是故障维修的费用很高,但多数大型仪器缺乏配套的维修经费,维护、维修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导致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年限缩短,甚至有的大型仪器设备由于费用过高得不到及时维修,被闲置若干年后,变得陈旧、落后,达不到科研要求,最终选择报废。

三、采取科学管理的措施

1.大型仪器设备购前进行充分论证。对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是保障国家科技经费合理利用的前提。只有加强对设备购置前的充分论证,才能避免由于配套不够完善、设备重复购置、选型不准确、使用不合理、运行维修维护经费不到位、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所造成的使用率不高和效益低下的状况[10]。申购单位应从科研需求、配合教学以及服务社会方面提供论证报告,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论证专家组进行实地考查,对仪器设备的合理性、实用性、先进性,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统筹兼顾,物尽其用,避免损失。建立和坚持招标制度,严格按照程序组织招标,以规范大型儀器的采购[11]。

2.大型仪器设备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使用者可通过平台软件看到仪器设备的图片、了解使用方向。采取网上预约,有偿使用。使用者可及时了解样品动态,形成评价系统,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大平台,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社会效益。使实验室资源由单一、封闭、分散向相对集中、专管共用、开放共享的综合型、开放式、共享型、多功能、高效益模式转变,并制定合理的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服务收费标准,向社会开放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12]。

3.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的专用基金。大型仪器设备设立专用基金,制定专用基金的管理办法,对其进行合理分配,是大型仪器设备良好运行的保证。基金的来源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共同筹集。一方面,学校拨出一部分的金额,由设备主管部门专管,用于设备的维修、维护。凡是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需要维护、维修,都可向经费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核实,给予报销维修、维护费用。另一方面,搭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推行有偿使用,所得费用用于人员培训、设备管理人员的奖励、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配件和耗材购买以及维修、维护。大型仪器设备专用基金的设立,既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可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每年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评价和考核,是资产管理部门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宏观管理、促进开放的有效手段。考核和评价的内容包括:(1)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使用机时数;(2)服务收入;(3)培养人才的数量;(4)教学科研成果,包括获奖情况、发明专利及论文发表情况;(5)日常管理,涉及维护维修、功能开发、规章制度、档案建设。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评价与考核,明确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对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的仪器设备,学校将不再购置。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开放,避免浪费。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大型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要提高其利用率和投资效益,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旧的管理模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由封闭转向开放,搭建良好的共享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严格考核,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对大型仪器良好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科技部.2011年全国科技投入统计公报[z].2012.

[2]科技部.2012年全国科技投入统计公报[z].2013.

[3]彭绍春,张继霞,史天贵.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210-213.

[4]程敬丽,楼建晴.美国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管理与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168-170,199.

[5]臧大乔,杨英慧,韩瑞生.浅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2):16-19.

[6]刘小梅,江莉,庄宪骥.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与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2,(8):8-9.

[7]李学亮,马立红.工业工程实验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86-89.

[8]赵勇,王增林.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4,17(1):159-164.

[9]杨敏.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45-47.

[10]刁叔钧.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制的探讨[J].实验技术與管理,2010,27(7):194-196.

[11]宋元,万彬,姚晶晶,等.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思考与建议——以某三甲医院典型大型仪器设备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329-332.

[12]谢永玉,王寿辉,燕文明,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统建共管与开放共享机制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215-217,223.

[13]严薇,柴毅,廖琪.构建高效运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4-7.

作者:潘素君 邬克彬

第3篇: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

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广州 510006

摘要对如何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出建议,并就如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利用率

Strethening Management on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Chen Langcheng, Zhang Guanghua

Key words large-sca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 rate of utilization

Author's address LabEquipment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大型仪器设备是指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设备,具有功能多、精度高、性能先进、价值大的特点。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投资的重点之一,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手段和重要物质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科研开发能力的高低。截止到2006年底,我校共有260台教学科研大型仪器设备,价值1.446亿元,然而其使用效率较低,如何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的重要任务。

1改变观念,以人为本,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个理念对于大型仪器的管理也不例外。先进的仪器必须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否则,无法体现它的先进性。只有先进的仪器加上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仪器的使用效果。因而,要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必须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管理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管理人员的思想品德高、责任心强,在工作中端正态度,具备严谨、朴实的工作作风,充分认识到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自觉学习和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引进人才方面要注重管理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好由经验丰富且指导过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师担任,如果招聘新进人员,要有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学位。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结合高校实际性质,可以采用以下政策措施:一是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的职称结构,根据需要增设正高的专职实验技术职称,按照仪器设备的类型,建立实验技术梯队,优化职称结构,并在工资、业绩金上与同级别教师相同。二是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对使用效益高、科研成果显著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以上措施可以激励和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自觉地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主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新功能的开发利用、改进与维修。

第三,把管仪器与科研相结合,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单纯的管仪器,就会很枯燥,给人一种没有效益的感觉,很难留得住人才,年轻人往往干几年感到没有前途就走了。新来的经过培训具备一定的技能后又跑了,给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带来不利。所以,如何留住人才,也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碰到的一个严峻问题。具体做法是,把管仪器与科研相结合,鼓励管理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的项目作为他们以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使他们感到有前途,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中,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稳定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技术队伍。

2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21世纪是知识时代,也是信息时代,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手段现代化,建立优化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是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信息化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包括大型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性能、应用范围、收费标准、使用情况、预约时间等。通过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库,并将数据上网,这些数据随时都可以在网上了解到。这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某台大型仪器设备目前的状态:是否在用、是谁在用、全校每天有多少台设备在使用,及时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用户(包括老师、学生和校外人员)也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学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状态,并能在网上预约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用户只要打开大型仪器设备的网站,就可以实时查询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动态及收费标准。通过建立信息化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达到实时、动态、科学管理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对于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论证责任制

长期以来,高校都是国家投资,各部门分头装备,自我封闭管理,很少考虑全局,在购置仪器设备时,各单位求多、求全,使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的现象不断发生。因此,必须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论证责任制,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水平高、布局与结构合理、高效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减少重复投资和重复购置,从管理的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设备利用率低的弊端。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论证责任制,具体如下:

首先由申请实验室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结合本专业发展方向,提出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填写“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置可行性报告书”,学院(中心)组织论证,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组织相关权威人士和有关人员进行逐项论证。会上由申请人陈述自己提出购置的理由、目的、设备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产品性能、先进性、该台设备的运行环境投资、年维持费用、开机时数以及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其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跟踪。经批准,购置仪器后,本着谁申请谁负责的原则,如发现仪器的利用率低,应对申请人提出批评,如发现仪器的利用率高,则应给予表彰。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评价表”,要求各实验室定期(每个月)填写,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定期(每学期)进行汇总,逐步建立每一台大型仪器设备的档案。每年年终时再对全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综合评价,对每台大型仪器设备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分,通过每台设备的评价分除以100得出不同的系数K,K也作为大型仪器设备的维护经费和校内实验室综合评估的一个系数。

4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按制度办事,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准则,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也不例外,必须健全一套完整实用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如“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率评价标准”等,使各级仪器管理部门都能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管理,做到按章办事。如我校制订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包括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安装、(有偿)使用管理、维修维护、技术支持和调拨、报废等等,从购置到报废的过程都有制度保障,而设备使用的每一个环节管理人员都会有记录,建立了每一台设备的终身档案。有了制度,关键在于落实。综观各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好坏,并不是看其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而关键在于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因而,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设备账目、运行日志、维修记录、技术档案等资料的检查,督促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并把定期检查情况通报全校,纳入考核内容。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不是单靠实验室及设备管理部门一家的工作,仍须依靠人事、科研、教学、学院(中心)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更新观念,改进管理制度,探索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魏高明.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9-91

[2]李阵键.提高高等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1(10):141-151

[3]马相堂.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设备资源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128-131

[4]汪汉荣.浅议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6):156-160

作者:陈浪城 张光华

第4篇:仪器室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温水中学2012-2013学年

仪器室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精密仪器均应建立管理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品名、型号、制造厂名、到货、验收及使用日期、操作维修说明书、合格证、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附件情况、进口仪器说明书的中文译文。

2.仪器保管、使用专人负责,所有大型、精密仪器货到后必须认真仔细验收,并做好详细的验收记录和照相。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系,及时解决。

3.未经负责人同意,不得启用仪器,若有损坏,应追究保管使用者的责任。

4.仪器操作应实行《上机证》制度,未经考核取得《上机证》者不得操作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进修生、实习生不得使用大型、精密仪器,一般仪器没有指导老师在场,亦严禁擅自启用。

5.仪器应放置于干燥通风处,套防尘罩,加干燥剂,并定期更换,定期通电,严防光学部件生霉。

6.注意防潮、防震、防污染、防高温和冷冻,电镀部分定期涂防锈油,并定期保养。

7.光学仪器不得曝晒,不能与挥发性、腐蚀性物质一起存放,不能接触有机溶剂,其光学部件应用擦镜纸擦拭。

8.附有干电池的仪器,必须分开保管,特别注意防潮,以免电池漏液腐蚀仪器部件。

9.使用仪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性能、规格、用途、使用方法、电源电压,应先检查后方可使用,用毕切断电源,并将仪器各部件调至零点。

10.严格执行使用登记本,用后立即逐项填写,注明仪器运转情况,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仪器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11.各种仪器应制定使用、保管规程。

12.定期打扫清洁卫生,保证仪器正常运转。

温水中学

2012.8.26

第5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确保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2 范围

2.1 各实验室内分析仪器等。 3 职责

3.1 实验室主任统筹管理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3.2 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购置、安装、调试、保养和维护。 4 仪器设备的购置

4.1 根据工作需要,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负责拟购仪器的调研和采购。

4.2 调研过程中,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厂家仪器的性能,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定仪器型号,报部门负责人批准。

4.3 所购仪器必须符合合同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做退货或与供货方协商处理。 4.4 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的购置直接由设备设施负责人提出计划,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做好记录。

5 仪器设备的验收

5.1 实验室主任、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共同完成验收。

5.2 应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及书装箱单,并将资料存档,复印件供操作人员使用。

5.3 清点备件是否按合同规定备齐。

5.4 由仪器管理人填写验收记录、仪器登记表。 5.5 实验室主任确定仪器管理人员。

5.6 仪器管理人员对具备相应合格资料的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并做好验收记录完成验收。 6 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

6.1 仪器管理人员检查供电电源是否与仪器相匹配,仪器设备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2 仪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应在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安装调试中发现的问题,由仪器管理人员及时汇总反馈给生产厂家解决。

6.3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仪器使用人员要及时记录仪器的各项工作性能,审查仪器的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递交调试、性能检验报告。

6.4 调试期间,仪器使用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厂家的培训,独立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 6.5 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后,仪器使用人负责写出书面调试报告,进口仪器说明书应译成中文后与仪器的原始资料一起存档,当说明书内容较多时,应至少将仪器操作程序翻译成中文。 7 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7.1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认真学习,熟悉仪器的工作性能,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认真操作。

7.2 大型精密仪器要专人专管专用,责任到人,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一般仪器也不得随意搬动。仪器离开、返回实验室均应通知仪器管理人员,仪器返回后,在使用前由仪器管理人员对其性能进行核查,显示满意结果方可使用。

7.3 仪器使用后要记录仪器的工作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无异常现象发生等,填写仪器使用记录表。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切断电源、热源、气源等,并1 做好防尘措施。

7.4 按照仪器规定达到的指标或调试时的性能指标定期进行检验,并且登记备查。(大型仪器半年一次,常规仪器三个月一次,检验项目包括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与精度等)。 7.5 不是经常使用的仪器要定期通电检查(梅雨季节每周通电一次,其它季节半月通电一次)和更换防潮硅胶(硅胶发红即更换)等,并且登记备查。 7.6 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电脑不得安装与仪器使用无关的软件。 7.7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要按特殊要求进行维护。

7.8 仪器室内要穿工作服,不准吃零食,不准吸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干燥,一切有腐蚀性物质不得存放在仪器室内。 8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8.1 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号、固定资产号、购置日期、仪器管理人员等。

8.2 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进时间、启用时间、验收报告、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交由档案员存档。

8.3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其中仪器责任人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

8.4 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操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污染。

8.5 所有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终止测试。由仪器责任人向室主任和分管站长汇报,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程序申请维修。在维修期间应加以“停用”标识,避免其他使用人员误用。

8.6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文件规定,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三色标识”。即:“合格”、“准用”、“停用”。

8.7 所有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并制定仪器设备一览表新仪器要及时归档,并添加到仪器设备一览表。

8.8 仪器档案要做到一台一档,主要内容包括:仪器登记表,技术说明书,验收调试报告,维修报告,使用及维护情况记录表及检定报告。

8.9 每台仪器设备的档案应按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管理、整理并定期进行清点,以防资料丢失,一般一个季度一次。 9 仪器设备的维修

9.1 仪器的一般故障,由仪器使用人员自行排除。同时实验室主任,并在仪器使用记录表上登记。较重大故障要报告部门负责人。

9.2 当仪器出现使用人员不可解决故障时,必须填写仪器维修申请单,由专业人员维修,大、中型精密贵重仪器未经维修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拆卸。

9.3 检修过程中,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检修完毕,维修人员应填写维修记录或报告,使用人员应进行性能检验并有检验报告。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后,该仪器方可投入使用。

9.4 当仪器的故障无法得到修复或修复后的部分性能指标下降,应申请仪器设备降级或报废。

10 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10.1 各类不同的仪器必须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分析项目制定一套调校、检定方法,定期进行调校、检定,每次调校、检定过程都应做好记录。

2 10.2 对需要强检的仪器,质保室应及时按照强检规定送检。检定报告要及时归档。 10.3 对调校、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一律不准使用。 10.4 大型仪器一经搬动都必须进行调校、检定。 10.5 对所有仪器实行标志管理,核定计量检定证书及校准结果后分别贴上国家技术监督司认证办公室统一制订的标志。凡见“停用”标志不得使用。

第6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2 范围

2.1 各类安全检测仪器等。 3 职责

3.1 安全科统筹管理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3.2 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购置、安装、调试、保养和维护。 4 仪器设备的购置

4.1 根据工作需要,有安全科科长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负责拟购仪器的调研和采购。

4.2 调研过程中,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厂家仪器的性能,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定仪器型号,报部门负责人批准。

4.3 所购仪器必须符合合同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做退货或与供货方协商处理。 4.4 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的购置直接由设备设施负责人提出计划,安全科科长批准,并做好记录。

5 仪器设备的验收

5.1 安全科科长、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共同完成验收。

5.2 应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及书装箱单,并将资料存档,复印件供操作人员使用。

5.3 清点备件是否按合同规定备齐。

5.4 由仪器管理人填写验收记录、仪器登记表。 5.5 安全科科长确定仪器管理人员。

5.6 仪器管理人员对具备相应合格资料的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并做好验收记录完成验收。 6 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

6.1 仪器管理人员检查供电电源是否与仪器相匹配,仪器设备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2 仪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应在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安装调试中发现的问题,由仪器管理人员及时汇总反馈给生产厂家解决。

6.3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仪器使用人员要及时记录仪器的各项工作性能,审查仪器的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递交调试、性能检验报告。

6.4 调试期间,仪器使用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厂家的培训,独立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 6.5 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后,仪器使用人负责写出书面调试报告,进口仪器说明书应译成中文后与仪器的原始资料一起存档,当说明书内容较多时,应至少将仪器操作程序翻译成中文。

7 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完好)、“三防”(即防尘、防潮、防震)、“四会”(即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简单维修)、“四定”(即定人保管、定人养护、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性能安全可靠。

7.1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认真学习,熟悉仪器的工作性能,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认真操作。

7.2 大型精密仪器要专人专管专用,责任到人,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一般仪器也不得随意搬动。仪器离开、返回实验室均应通知仪器管理人员,仪器返回后,在使用前由仪器管理人员对其性能进行核查,显示满意结果方可使用。

7.3 仪器使用后要记录仪器的工作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无异常现象发生等,填写仪器使用记录表。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切断电源、热源、气源等,并1 做好防尘措施。

7.4 按照仪器规定达到的指标或调试时的性能指标定期进行检验,并且登记备查。(大型仪器半年一次,常规仪器三个月一次,检验项目包括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与精度等)。 7.5 不是经常使用的仪器要定期通电检查(梅雨季节每周通电一次,其它季节半月通电一次)和更换防潮硅胶(硅胶发红即更换)等,并且登记备查。 7.6 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电脑不得安装与仪器使用无关的软件。 7.7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要按特殊要求进行维护。

7.8 仪器室内要穿工作服,不准吃零食,不准吸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干燥,一切有腐蚀性物质不得存放在仪器室内。 8 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8.1 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号、固定资产号、购置日期、仪器管理人员等。

8.2 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并专人负责存档。档案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进时间、启用时间、验收报告、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

8.3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其中仪器责任人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

8.4 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操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污染。

8.5 所有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终止测试。由仪器责任人向室主任和分管站长汇报,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程序申请维修。在维修期间应加以“停用”标识,避免其他使用人员误用。

8.6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文件规定,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三色标识”。即:“合格”、“准用”、“停用”。

9 仪器设备的维修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所管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标定,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经常保持仪器设备的完好可用状态。

9.1 仪器的一般故障,由仪器使用人员自行排除,并在仪器使用记录表上记录。较重大故障要报告部门负责人。

9.2 当仪器出现使用人员不可解决故障时,必须填写仪器维修申请单,由专业人员维修,大、中型精密贵重仪器未经维修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拆卸。

9.3 检修过程中,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检修完毕,维修人员应填写维修记录或报告,使用人员应进行性能检验并有检验报告。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后,该仪器方可投入使用。

9.4 当仪器的故障无法得到修复或修复后的部分性能指标下降,应申请仪器设备降级或报废。

10 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10.1 各类不同的仪器必须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分析项目制定一套调校、检定方法,定期进行调校、检定,每次调校、检定过程都应做好记录。

10.2 对需要强检的仪器,质保室应及时按照强检规定送检。检定报告要及时归档。 10.3 对调校、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一律不准使用。 10.4 大型仪器一经搬动都必须进行调校、检定。 10.5 对所有仪器实行标志管理,核定计量检定证书及校准结果后分别贴上国家技术监督司2 认证办公室统一制订的标志。凡见“停用”标志不得使用。 11 仪器设备的降级、报废

11.1 仪器的降级使用,必须履行以下程序:

11.1.1 仪器的部分性能指标下降,且无法改善的情况下,由仪器责任人向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

11.1.2 部门负责人、安全科科长、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共同参加鉴定。 11.1.3 鉴定必须降级使用的,由部门分管经理研究批准。 11.2 降级使用的仪器包括:

11.2.1 按照仪器规定的指标,经调试达不到要求的可降级。 11.2.2 有某项指标不稳定的可降级。

11.2.3 经过改装、大修和超年限使用的可降级。 11.3 需要做报废处理的仪器包括:

11.3.1 仪器性能达不到现行的环境监测标准的可报废。 11.3.2 仪器损坏,无法修复的可报废。

11.4 需要报废处理的仪器,必须履行以下程序:

11.4.1 经仪器管理人员查明原因并提出书面报告上报分管领导。

11.4.2 部门负责人组织仪器管理人、仪器使用人及室主任共同参加鉴定。 11.4.3 鉴定必须报废的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废申请表报部门负责人再上报分管领导研究批准。大、中型精密、贵重仪器的报废必须写出专题报告。

11.4.4 批准后送档部门档案室然后上报办公室和公司档案室核销固定资产和整理仪器档案。

12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12.1 所有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并制定仪器设备一览表。新仪器要及时归档,并添加到仪器设备一览表。

12.2 仪器档案要做到一台一档,主要内容包括:仪器登记表,技术说明书,验收调试报告,维修报告,使用及维护情况记录表及检定报告。

12.3 仪器使用登记表由仪器管理人员每季度收缴一次,存入档案。 12.4 经报废处理的仪器应及时清理出档案并上报公司档案室。 12.5 仪器管理人员每季度清点仪器档案一次,防止资料遗失。

第7篇:研发设备仪器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研发中心仪器设备等资产的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有效满足生产需求,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研发中心实验室的所有仪器仪表设备

三、职责

各实验室归口管理人

四、内容

1、仪器设备申购

1.1、研发中心所有的仪器设备申购需要先汇总到测试部,由测试部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汇总,避免出现采购品牌不兼容,浪费资源等现象,达到仪器设备可以共用、同时也可以借用,之后由测试部统一填写申请。

1.2、测试部填写申请电子流进行申购时,需对申购资产名称、规格、建议品牌、建议厂家、建议价格、数量、使用效果到位时间等提出要求。同时在领导审批前,由采购部提前介入,搜集不同信息,进行价格谈判,谈妥以后领导审批签字。

2、仪器设备点检

2.1、负责仪器设备维护点检的人员必须按时按质按量(严格按照仪器点检规定项目)完成点检工作,不允许不点检只填表或平时不点检到月底补表等现象发生。

2.2、在点检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时必须及时上报并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确认。

2.3、点检人员必须对各自点检的仪器设备进行保管(如:工作状况、记录情况、校准有效期、存放状态等)。

2.4、每天中午最后一个走的人员必须要关灯、关仪器并锁门后才能离开;每天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员必须检查电脑、仪器设备电源的关闭情况和5S整理情况并关灯锁门后才能离开。

2.5、设备技术员每月最后一日应对部门资产进行盘点,每月的第一天对前一月的的仪器使用情况及异常公布。

3、仪器使用

3.1、仪器使用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3.2、使用仪器人员必须按时填写“设备状态牌”和“仪器运行记录表”。

3.3、仪器使用人员在用完仪器后(在没有人接手使用的情况下)必须关闭仪器及电源,并做好5S清理工作。

3.4、在实验室搬动仪器的,使用完后一定要将仪器放回原处(如:电源、电池或电池盒、负载、测试线等)。

3.5、仪器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异常必须通知实验管理人员或上报。

4、报废

对于无法使用和维修的资产报废,依据《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理。

五、处罚

1、研发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划分责任区域。如果其中一个区域的仪

器、设备电源未关闭,则由综合管理部根据区域的划分对责任部门员工处以每人20元的罚款。

2、仪器设备人为损坏的,由当事人直接承担相应责任与处罚。

3、桌面凌乱,零器件归类不清,每个人给予50元/次的处罚。

4、开启设备仪器没有接地线,同样每个人给予50元/次的处罚。

5、没有穿拖鞋和防静电衣服进出实验室的,按照行政管理部相关制度执行。

研发中心

二OO七年十一月五日

第8篇:设备仪器损坏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损坏管理制度

1、在发生损坏、遗失仪器设备的事故后,迅速查明情况和原因,当事人应及时上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情况,不得推诿扯皮,隐瞒不报。由科室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报设备科。

2、 经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查证:在按规程操作下的意外造成万元以下医疗设备损坏但尚能修复且不影响使用的,按一般事故处理,但要研究事故成因,防止再次发生

3、由于未按照规程操作,人为造成万元以下医疗设备损坏且不能修复或者遗失该医疗设备,按责任事故处理,当事人要承担责任和经济赔偿;新购的医疗设备使用未满一年全额赔偿,使用满一年后按照使用年限折旧后确定。

4、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造成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损坏且不能修复者,按重大事故处理。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会在研究后对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报院领导审批。赔偿费用根据使用年限折旧后确定。

5、医疗器械和低值易耗品由于科室或个人管理不善丢失者,按原价赔偿;造成损坏的应根据损坏程度确定赔偿费用。

6、医疗设备发生损坏后,一律报工程部维修。未经同意擅自维修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按医疗设备原价折旧后赔偿。

7、在计算经济赔偿时可考虑以下情况:

(1)损坏、遗失零配件的,只计算零配件的损失价值;

(2)局部损坏可以修复的,只计算修理费;

(3)损坏后质量显著下降,但仍能使用的,应按其质量下降程度酌情计算损失价值;

(4)损坏或遗失仪器设备一般可按新旧程度合理折旧。

8、赔偿费的偿还期一般不得超过半年,如果赔偿金额较大,赔偿者一次交款有困难时,可申请分期或缓期交清,属于几个人共同承担责任事故的,应根据各人责任大小和认识态度分别承担赔偿费。

设备科2012-11-20

第9篇:仪器设备借用制度

1、凡由实验室保管的仪器设备需移出实验室使用时,应严格按本制度执行。

2、任课教师因教学需要的仪器、材料等物品,由本人到实验室办理支领手续,使用完毕,由本人将所支领的物品送还实验室,由实验员检查验收后,注销支领手续。

3、实验室要有仪器借还登记册,内容包括借还时间、仪器名称、数量、仪器完好情况、借用领取人要签字,归还时实验员要登记。

4、校内有关部门或人员因非教学需要借用仪器,应由教务主任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5、非教育单位一般不得借用,兄弟学校之间因教学需要借用仪器时要凭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校长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6、教学仪器原则上不能借用给学生,因课外科技活动需要时,由辅导教师代为借用并负责按时归还。

7、教学仪器外借后应及时归还。每学期末必须将仪器全部交回实验室。对到期不还者,由批准人员负责追回。

8、归还的仪器如有损坏现象,借用人要说明原因,能够修理的,待修好后再办理交还手续。不能修理的待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处理后再办交还手续并注明处理意见。

上一篇:出口企业免抵退税申报下一篇:公司注销股东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