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实施设备管理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修理实施设备管理

修理实施设备管理 篇1

苏质技监量发【200】112号

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以下简称“目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相继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监督管理,规范许可行为,推进我省计量产品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办法”的规定,经研究,现就我省贯彻“办法”具体要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调整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管理权限

(一)根据《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104号)的要求,从2008年7月1日起调整全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管理权限。凡制造“目录”中列入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重点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由省局组织考核发证,制造其他计量器具,由各市局组织考核发证。各县(市、区)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再承担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各市、县局在省局统一领导和监督下,负责本辖区内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制造许可的申请受理

属省局发证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省局委托各市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申请材料的接收和审查,代表省局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将有关材料定期统一报送省局。属市局发证的计量器具,由其所辖县(市、区)局负责本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申请材料的接收和初审。各市局可以根据本市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委托县局做出受理决定。对初审合格的签署意见后(或决定受理的),定期将有关材料统一报送市局。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应将制造许可的受理条件、申请所需材料、申请办理程序等要求向社会公布,并方便企业查询。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方便企业办理相关申请。各受理申请的质监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各地不得另行附加任何条件,限制企业申请办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2、生产条件的现场考核

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由省局组织考核,其他计量器具由企业所在地的市局组织考核。各组织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办法”规定的时限安排考核,指派具备考评员资格的人员组成考核组,保证考核工作的科学、公正、客观。考核结束后考核组要及时将考核材料报组织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许可的决定

组织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收到考核材料后,应对考核材料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对符合要求予于许可,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对不符合要求的发出《不予许可决定书》并将材料退回申请单位。

二、严格计量器具许可范围,规范行政行为

(二)严格许可范围。各地要严格按照“目录”规定的范围来办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凡列入“目录”的,必须办理型式批准证书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凡未列入“目录”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再办理型式批准证书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三)规范行政行为。各地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依法行政。要按照省局的要求,使用统一的行政许可文书,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要按照《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制造计量器具生产条件的现场考核。在许可证的考核工作中,要实行观察员制度。观察员由组织考核的部门派遣,观察员负责跟踪和监督考核工作的全部过程,并负责将《制造计量现场考核意见反馈表》(附件1)送达企业。

三、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做好证后监督

(四)做好发证企业的建档工作。各地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发证企业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各地要对所发证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企业的管理情况、人员情况、生产设施和检测能力进行调查摸底,组织企业填写《江苏省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管理档案》(见附件2)。各地要建立本地区企业的管理档案,应将企业的相关发证资料进行归档,做到一企一档,省局负责省重点管理企业的建档工作。各地要在2008年6月30日前完成本地区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的建档工作,并将调查摸底汇总表上报省局。

(五)加强证后监管。省局和各市局将于每年3月至4月依据《江苏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附件3),对全省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相关市局应于每年4月30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和相关情况报省局。2008年监督检查工作从9月1日开始实施。

加强对取证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省局将每年组织对取证计量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确保发证产品抽查合格率不低于90%。各地要加强对抽查不合格企业的监管力度,凡抽查不合格的要按《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严格处理。

(六)试行分类管理。按照《江苏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分类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附件4)要求,各地要于2008年10月底前完成本行政区域内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的初次分类评价工作,并将分类情况上报省局。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后,各地必须按照分类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对本地区组织考核企业的管理力度,确保企业的制造条件的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每年分类管理工作应与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每年5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分类评定结果。

(七)建立对企业自查、许可证巡查和回访制度。企业自查是企业根据相关要求,对企业内部管理、依法经营、产品质量进行的自我核查和评价。企业对自查情况应进行记录,自查记录将作为企业监督检查的依据材料。许可证巡查是上级质监部门为保证计量器具制造许可工作质量对下级质监部门和相关企业进行的巡回检查。回访是对许可证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获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实施的现场核查。

省局每年将组织对各市许可证管理工作和相关企业进行巡查工作。对各市局的巡查工作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企业档案是否完整;二是分类管理工作是否执行到位;三是证后监督工作是否有效开展;四是在许可证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对获证企业的巡查工作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企业法制计量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企业生产场地、生产设备、检测手段、生产技术和工艺是否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了手续;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各市局应对本市发证企业开展巡查工作,巡查工作可以和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

回访主要是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核查。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对相关单位和企业采取限期整改等措施,对回访中仍存在同类问题的单位,省局将取消该地许可证管理工作资格,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应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撤销制造计量器具许可。

四、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和帮扶,促进全省计量产业快速发展

(八)构建服务体系,促进集聚发展。对有产品区域特征的地区,要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和其他社会中介组织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化、网络化、开放式的服务网络。引导和鼓励企业集聚发展,扩大区域产业优势,推进区域计量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增强区域产品竞争力。

(九)对制造计量器具企业实行鼓励政策。对开发出新产品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企业、获得国家名牌、国家免检的企业,省局将实行优惠政策。具体优惠措施由省局制定。

五、工作要求

(十)各地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工作中,不得要求或者变相要求企业到指定单位接受有偿咨询,不得违规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十一)省局将定期、不定期对各地申请和受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凡发现有违规行为的,省局将取消该地发证资格,并委托其他地区代为行使许可权。

(十二)省局将建立全省考评员信息库,加大考评员队伍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对考评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考评员的素质和能力。

修理实施设备管理 篇2

一、存在的问题

1. 责任主体的责任不到位。

《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明确农机产品的三包责任应由销售商承担。但由于农机销售市场比较活跃, 经销商队伍比较复杂, 有的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 多设销售网点, 有的维修人员在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 实行混合经销、维修, 造成农机产品三包责任主体经销商的三包责任难以到位, 由此而造成某些农机产品用户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2. 三包服务质量仍需提高。

农机产品实行三包制度, 其目的是维护用户的权益, 服务重点在产品的维修。而农机产品的维修服务质量的好坏, 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三包人员配置是否合理;二是三包人员的技术素质是否适应三包服务要求。目前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首先是三包人员的配置难以实现科学合理配置。产品生产企业安排维修人员, 多根据地区的市场情况来安排, 难以均衡, 有的产品在某些地方销售很少, 有的地方销量很大, 售后服务人员很难均衡安排, 有时还会出现跨省调剂三包服务人员的现象, 农忙季节, 机具三包工作不能及时到位, 后果可想而知。其次是三包人员的技术素质。除生产企业安排的有限的专业技术人员之外, 大部分经销商或维修点的维修人员, 很难保证维修质量。

3. 网点服务范围之外的三包责任无有效解决办法。

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 受土地流转、“绿色”通道等惠农政策的影响, 农机具作业功能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其资源流动性不断增强, 跨区作业就是国家鼓励的最基本的形式。而这个跨区作业一般都在服务网点之外, 并且都是农忙季节, 一旦出现故障, 其修理问题就只好由在服务网点范围之外的农机用户与在服务网点范围之内的销售者进行“跨区协商”了, 而这种“跨区协商”除使有关部门摆脱责任之外, 还能协商出什么结果呢!因此, 笔者认为, 跨区作业的三包服务是一个大问题。

二、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强化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

无论是生产者、销售者还是维修者, 都应积极主动承担起三包责任。应从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优质的农机产品与服务的高度出发, 共同维护农机用户的合法权益, 满足农机用户的合理合法诉求, 相关的职能部门应积极作为, 主动督查, 在职责范围之内督促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意识, 履行责任义务, 确保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提升三包服务质量。抓住三包服务的重点环节———维修。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与管理。生产厂家在农忙季节提供维修人员的同时, 应在农闲季节与经销商、农机主管部门一起共同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社会层面上农机维修人员的农机维修技术培训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的培训虽然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的职能, 但在实际当中, 由于维修人员的“多功能”化, 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实际上仍是“短脚”) , 强化农机维修人员的责任与服务意识, 提升农机三包服务的技术素质和服务质量, 为农机产品用户提供满意的三包优质服务。

3. 科学布局三包服务网络。

针对跨区作业等作业形式的不断发展, 三包服务也应积极跟进。应该建立以销售商为主体, 生产厂家积极策应的三包责任问题处置机制。对于跨区作业的农机产品, 销售商与生产厂家应积极配合与沟通, 建立健全便民服务措施, 使跨区作业的农机用户在销售商的服务网点范围之外, 仍然能够享受到生产厂家提供的三包优质服务。同时, 对于大规模的跨区作业, 销售商和生产厂家也可以派出流动三包人员, 承担三包责任, 实行跟踪服务, 以确保三包责任问题得到有效及时处置。

4. 职能部门加强监管。

修理实施设备管理 篇3

关键词:企业;车辆;设备;维修费用;控制与管理

前言

在如今社会发展的背景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背景下,各企业高度地关注如何能够科学地、有效地对企业设备修理费更好的用控制与管理。日益提高的科技水平,让设备维修的技术层面的要求逐步提高,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和维修加大了企业维修费用的压力,面对如此压力,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有一定的阻碍,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要科学地对设备维修费用加以控制,做到合理的管理维修设备和维修过程才能让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稳定发展。

1.设备修理费用的概念和构成

设备维修是指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复其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包括各类计划修理和计划外的故障修理及事故修理,又称为设备修理。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

设备维修包含的范围较广,包括: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和设备的劣化,能够让设备正常运转,维持设备性能而进行的清扫、检查、润滑、紧固以及调整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为测定设备劣化程度或性能降低程度而进行的必要检查;为修复劣化,恢复设备性能而进行的修理活动等。维修的过程中会发生材料和配件的消耗,还有修理人员的工时费用,以及修理时的运杂费等,这是维修费用的构成,这些费用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其高低程度也是设备管理和控制水平高低的体现。

2.设备维修费用的控制

在对设备的修理过程中,对设备的失修或者是过度修理都不能够实现修理费用的良好经济性,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想将维修的费用做到合理化,就要企业和维修人员必须严格的遵守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设备运行的客观规律,维修过程中,企业和维修人员还要尊重科学,做到严格、合理地维修。

例如,在对车辆设备的维修过程中,要通过专业的人员和检测仪器等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一定要了解和掌握所修车辆设备的生产流程、工艺手段及其工艺流程,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专业地检修设备,还需要维修人员清楚的了解到设备的新旧程度和故障发生的具体情况,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的失修和过修,从而实现维修费用的经济化。在企业的发展中不单是通过以上方法降低和控制维修费用,企业还可以通过设备的管理方式和有效的维修变革来促使维修过程中所产生费用的降低,这样的途径还有很多,具体可以参照如下几个方面:

2.1.要保护设备,在不使用设备的情况下,要谨记维护的功效大于维修,如果维护的到位可以减少设备维修的需要。可以定期的对生产设备或者车辆中的设备进行检查,提早发现故障或问题,提前掌握最佳的修理时机;

2.2.在对设备和车辆设备的检修过程中,要加强检修的管理,做到有效的保工期和保质量。

2.3.在维修厂房或者维修站中,一定要配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可建立专门的部门对维修流程和方式进行指导和监督;维修人员也要通过专业的测试和考核,加强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从而降低维修所需要的时间,进而保证设备的维修质量,使设备能够正常的完成生产任务,让车辆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转工作;

2.4.在维修设备的过程中,要注重维修的质量,对参与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员工强调没有质量的修理是做无用功的观念思想,所以,在维修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的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必要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及时的检查备件的质量和数量,不合格的零件及部件一律不能使用,而且要妥善处理,防止不合格的零件投入使用。如果不合格的部件或零件投入设备使用,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工作和正常的运行,严重的还会影响其它没有故障的零件和部件,甚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带来不可估计得后果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5.提高采购部件人员的素质,加强采购人员的技术素质,积极进行学习和培训,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一定强调技术人员严格把握进货渠道的质量和安全性,要采购人员谨记合理的性价比是采购的中心和目标;

2.6.要根据设备的技术情况和问题严格合理的确定维修费用的标准,通过合理的价格指标来树立标准,只有这样,在管理上才有较强的约束力,才能够提高企业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意识,才能让企业和维修人员及员工不断的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管理的水平;

2.7.在维修车辆设备的问题上,尤其是车辆大修的问题,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大修车辆进行检查,并估算大修的预算方案,在维修大型设备的时候也要对其进行预算和做出相应的修理方案,以免造成大修时候的工期延误和突发状况。

大量的事实和实践表明,如果能根据以上的要求和方法积极的去布置和完成,严格把关管理方面的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走,就会提高企业设备及车辆设备的综合效率,在突出问题上重点控制和管理,从而进一步的降低维修所产生的费用,降低成本,进而大力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3.结语

企业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清晰的看到生产成本的降低,在日常的维护和维修过程中,无论企业还是技术维修人员都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办事,参照以上办法对维修过程加强管理,明确目标和意图,保证质量,实现维修的经济化,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高智.浅谈企业设备修理费用的控制与管理[J].天津冶金,2010,5(1):10-13.

[2]张伟.关于企业设备修理费用的处理与思考[J].港口装卸,2012,3(1):30-32.

修理厂废油废物管理 篇4

为了加强修理厂废油的管理,杜绝乱排乱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特制定本规定。

1.修理厂废油的产生及注意事项

1.1修理厂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油品管理全面负责。1.2 产生的所有废油必须集中回收于容器内,不得将废油排入水沟、地面或乱倒,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污水零排放的正常运行。

1.3 认真做好设备、管道和容器的跑、冒、滴、漏,禁止物料、润滑油和动力用油泄漏。

1.4 废油应贮存在火灾危险最低的场所,设置警示标志。1.5 废油应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机构进行处置,不得私自处置。

1.6 维修人员在油料库房取润滑油时禁止润滑油流到地面,在给车辆设备加注润滑油时,要用专门的漏斗和油壶,禁止加油时润滑油流在设备或地面上。修理厂废油的正确储存

2.1 废油存放处,严禁吸烟,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沙等),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

2.2 应定期进行废油桶检查,确保废油不会因泄漏而流失。2.3 当废油储存达到高限时要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出售,保证不能溢流。

2.4 收集废油的过程中,应避免容器损坏,或者废物外溢或散落于收集区域附近。

3.油品的使用

3.1 根据实际需要领用油品,维修后多余的油品应回收。油

桶,制冷剂罐,油漆罐等排放整齐,不许随处乱丢,特别是齿轮油,机油,液压油。

3.2 更换发动机机油,变速箱油,刹车油应先将旧油放出,放尽后再加新油。

3.3 放出的废机油用专门的盘子接,应小心防止滴落地面或溅出盘子,然后集中放入废油桶内。

3.4 清洗油、柴油主要是用于清洗零部件的油类,维修人员应根据清洗零部件量,领取适量清洗油,清洗油应反复使用,直至不能使用,再放入废油桶内集中回收。

修理厂安全管理经验 篇5

2007年修理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现场,完善制度,和谐共建,确保全年工伤事故为零。

一、以人为本,控制环节,狠抓细节

1、注重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技能。

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学习,内容以安全操作规程和常见的安全隐患、安全违章为主线,附加常识性的安全知识,易于职工理解运用。新进厂职工、转岗职工、违章职工、休长假职工,结合岗位,事故案例,进行系统的学习,使其树立安全意识。针对违章行为,本人写出违章经过,并在安全会上谈违章认识,以提高本人和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杜绝今后同类事故的发生。

工段充分利用周三安全例会,打破以往的直说不练得模式,加强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现场演示安全操作方法,加快了职工掌握安全技能的速度,使新工人少走歪路

2、控制环节,抓细节。

修理厂安排生产时,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把人员和安全适

当调配,把安全问题和防护措施逐项安排到班组、落实到个人。同时要求工段在安排工作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安全工作进一步分析,决不让职工带隐患作业。职工发现安全隐患,在整改不到位时,有权拒绝接受生产任务。

对于临时性的作业任务或没有作业先例的项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许可确认。作业人员学习掌握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必要时设立监护人,并做好安全警示。明确作业时的安全责任人。

二、加强安全监控,加大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

安全工作是企业生存的保障,其重点是现场监控。修理厂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充分发挥工段长、安全员、以及办公室人员的监督作用。

1、修理厂安全员每天不少于一次的安全巡视,每月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一次综合检查,配合设备科不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整改。要求操作人员坚持每日的点检。

2、办公室人员,每人负责一个工段长,定期参加工段的安全例会,督促工段安全工作的开展。

3、工段安全员每天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检查,并把检查项目,存在的问题,整改的结果,记录在册。每周将记录本上交

车间,由主任审阅检查,并及时解决工段解决不了的重大安全隐患。

三、安全设施硬件管理

1、坚持电器设备月点检维护制度,每月由专职电工对各工段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工段长严把验收关,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结合维修车型,及时制作、补充、修复支车架、支车杠等安全设施,满足生产需要。

在2008年的安全工作中,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解决安全管理中的棚架现象,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由安全事故处理型转变为安全生产过程监控型;由安全事故教育型转变为安全事故预防型。努力使安全工作可知、可防、可控。

修理厂

修理实施设备管理 篇6

关键词:石油企业,设备维修,管理

1 关于设备维修

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 维修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维修, 是指为维持和恢复设备的额定状态及确定和评估其实际状态的措施。

维修是维护、检查及修理的总称。

检查是确定的评估设备实际状态的措施。检查用于查时和确定设备磨损的程度并做出评估, 即对设备实际状态的差别进行评估。

修理指恢复设备额定状态的措施。修理可用于消除设备产生的机械磨损, 恢复其正常履行功能的能力, 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手段。

维修的重要性在于:任何形式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形及无形磨损。在特定条件下, 设备即便并未投入具体的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 其功能也将逐渐消失。对于设备使用者来说, 维修的产要职能之一就是防止影响使用的故障出现及排除正出现的故障。

选择最佳的维修方式是要用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好的修理效果。如果从维修费用、停工损失、维修组织工作和修理效果等方面去衡量, 每一种维修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各类设备特点、故障规律、资源和资金情况分别择优选用。一般情况下, 每一个企业都会采用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维修方式。

根据设备类型以及管理方式、维修人员水平等条件, 设备维修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方式: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

在我们现在的管理模式下, 由于上层各方面的原因, 设备修理管理工作使用的是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是指设备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后进行的维修, 又称为修复性维修或故障维修。这利方式多数情况下是在生产负荷较重时发生的, 因此会影响正常生产, 有时甚至会发生伤害事故。其主要不足是:不能在事前做好准备, 修理时间长、修理质量往往不能充分保证, 维修费用高, 设备的有效度差。

设备的维修费用包括:维修保养发生的劳务费、配件费、原材料费、加工费、管理费等。

2 加强现场设备的使用管理

(1) 要想做好设备修理管理工作, 那么现场设备的使用管理就很重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设备操作规程, 保养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

(2) 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者负责, 集体使用的设备或机组由机长 (或班组长) 负责, 每一个设备操作岗位, 做到“人定岗、岗定责、责定奖”。

(3) 建立设备的点检制和巡回检查制度。根据不同设备的技术性能, 制定不同的日点检、巡回检查和活动设备的归场检查等项目内容, 由操作者和维修人员按项点认真检查, 并填入卡片。

(4) 所有设备操作人员都必须学习和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 懂得维护保养技术, 并经过专业培训, 做到“应知应会”, 关键设备的操作者要经培训合格, 才能操作设备。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润滑机理、润滑油脂特性, 合理规范全公司主要设备润滑油使用要求, 并下发“钻机设备润滑图册”和“设备润滑管理规定”保证全公司设备用油合理、准确。同时要求井队使用人员把设备油水管理和检查、保养做为管理的重要环节来做, 要求他们做到“按质换油”,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及交接班制度, 及时发现隐患, 有问题当面提出并整改, 每班如实填写设备运转保养记录, 资料填写真实、准确、不漏项。认真执行设备检修规定, 将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科学地结合起来。在井队有很多台设备, 如果现场管理人员疏忽大意, 那么就会造成设备不必要的修理, 为我们的设备修理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只有现场操作人员用好、管好设备才能为设备修理的管理起到一个好的开头。

3 严格执行设备修理操作程序

设备维修管理在我公司严格执行总公司的规定要求, 按总公司的规定设备修理工作按以下五项完成修理统计:

(1) 在年初上报年度设备维修计划, 每季度要上报季度维修计划;

(2) 在维修计划批复后, 按批复的计划填写设备送修单, 同时做好对设备修理出厂的验收, 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修理合格证明。

(3) 加强对维修厂、点资质管理和准入制度, 要对各修理厂的机修市场入网初审表或复审表存档。

(4) 维修台帐:对修理的所有设备建立设备维修台帐, 逐台记录, 内容齐全。

(5) 修理费用分析:负责维修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维修使用情况分析, 加强对设备修理工作的管理。

强化设备修理与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采取以“降低修理成本, 保证修理质量”为目标, 强化修理过程监督, 规范设备修理行为, 对设备送修审批、修中监督、竣工验收等程序严格监督审查。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保证修理质量, 使设备修理过程规范、项目真实、质量可靠。另一方面, 采取加大设备修理及维修厂家的监管力度, 同时开展计划维修、预知维修、视情维修等, 有效地控制了维修成本。

设备修理工作严格按以上几项操作, 同时管理局在设备大检查时会对修理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每年财务部门会对其进行审计检查, 以确保设备修理工作做得更好。

4 设备修理现代化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软件的应用

(1) 在2010年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 开发了设备维修管理软件。设备维修管理软件充分考虑到设备使用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 既具有先进性, 又有实用性。软件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对大量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 对各项修理过程进行事先计划, 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 从而真正实现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 使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2) 设备维修管理软件是采用先进的开发平台的数据库开发的管理软件, 不仅能保证软件系统数据安全、运行高速可靠, 还操作简便。内容包括维修过程、结算、配件、档案等方面的信息, 并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做到了上下联网和网上数据传输, 以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各级设备的维修情况, 并为领导的决策提供详实、充分的数据。

(3) 设备维修系统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管理系统、维修专家系统和通迅系统的统一, 宏观世界采用先进的开发平台, 具有技术的先进性, 并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使用维修管理软件的目的就是提高维修管理质量, 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用管理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养成按时录入数据的习惯。

(2) 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修理实施设备管理 篇7

摘要:石油天然气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由于物料具有易燃、易爆和毒害等性质,天然气的设备存在火灾、爆炸、中毒和高处坠落等高发性隐患。石油天然气设备的修理水平随着社会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越来越高,但是,石油天然气本身的危险性较高,对于技术人员的修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用最先进的方法及时的修理石油天然气的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 设备 修理

石油天然气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但是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的设备故障问题频频出现,随之而来的修理工作就更加突出,对于加强修理设备的水平,预知维修和可靠性维修是最有效果的方法。定期维修没有办法消除石油天然气设备的事故隐患,预知性维修一定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取代定期维修,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将维修的成本降低,维修的时间缩短,不仅如此,设备的使用效率还会大幅度的提高。在石油天然气设备维修的工作中,可靠性维修可以渗透到各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维修工作,能够很好的完成修理工作。

1 石油天然气设备的常见修理情况

技术人员在修理石油天然气的设备时首先要做到确定设备的制造材料在长时间的磨损、穴蚀和疲劳破坏的作用下的磨损程度,这样才能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修理工作,更好更快的完成设备的维修工作。其次,在焊接和冶金过程中,会有很多隐藏的、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技术人员要及时的修理这样的问题引起的缺陷,还有不能消除的焊接应力和热应力。石油天然气的设备、设施和结构应力对石油天然气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为了尽快的完成修理工作而不认真的修理和修复设备,这样就会发生集中危险的状况,甚至更加严重。

2 石油天然气设备的检测技术

近几年,石油天然气设备的修理和修复工作进步越来越快,对于设备的检测技术也是发展迅速,全光谱检测技术采用超声波厚度检测、磁探伤和表面镜像研究对石油天然气设备进行毫无损害的检测,全光谱检测技术和设备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结合,准确的检测石油天然气的设备。磁探伤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产品的工艺技术当中,能够确定石油天然气设备的裂纹和未焊透等缺陷,为技术人员的修理工作做最好的准备。虽然普通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设备的缺陷,但是不如全光谱检测技术可以找出应力的危险程度,石油天然气设备的缺陷面积越大,天然气产品的破坏应力就会越小。

3 石油天然气设备的影响因素

对石油天然气设备检测后的全面修理和修复之后,不仅要对维修的设备进行检查,还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术要求进行实验。经过反复的修理和实验,残余应力会直接影响设备结构的寿命,缩短设备的使用时间。实验得出:金属的热处理过程不仅不会影响机械应力,导致设备的松弛,还会帮助石油天然气设备的应力分布更加恰当。当石油天然气设备的金属结构经过超声波处理,需要借助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这时,要时时刻刻的注意应力的变化,掌握应力是如何变化的,保证残余机械应力的水平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保障机械应力的集中区域的设备松弛情况。对于石油天然气设备的钢结构进行超声波处理时,技术人员要将机械应力和减弱区进行合理分配。金属的热处理、金属结构的超声波处理和钢结构的超声波处理都会影响石油天然气设备的寿命,技术人员只有对设备进行更专业的修理,才会保证设备的修复水平,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时间。

4 石油天然气设备的修理

4.1 预知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石油天然气设备的设备制造越来越先进,企业对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备的制造水平高了,修理的难度也随着增大,万一企业对发生故障的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修理,发生了事故,就会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石油天然氣的设备维修方法仍然是根据机械运行的规律,在设备完好的时候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设备正常运转,但是石油天然气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故障,技术人员无法及时的处理修理设备,会造成极大的损失。预知维修是预先决定石油天然气设备维修的具体内容,按照内容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检查维修,这样定期的检查维修不仅可以掌握设备的使用损坏情况,还可以及时的发现设备破损,及时的修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定期的检查维修过程中,使用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对石油天然气设备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检测,及时的发现设备的问题,做出合理的预防和修理,避免因为设备问题未及时发现并修理而发生的事故,从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减少经济的损失。预知维修不仅改良了石油天然气设备以往的维修制度,保证石油天然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能做到有计划的检查,有步骤的检测,有准备的修理,减少因为维修设备而要停产的次数。预知维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避免发生重大的事故,保障工作人员的生产安全和人们的生活便利。

许多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越来越关注,简单的振动测量仪检测设备运行的动态,很难找到故障发生的关键部位,局限了设备的修理过程。故障诊断技术弥补了这一缺陷,保证企业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尽早的修理设备,保证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正常运行。

4.2 可靠性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石油天然气设备的修理和修复工作不断地完善,拥有比较好的维修技术对于石油天然气企业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技术人员对企业的吸引力也是极大的。可靠性维修主要有预防、预测和主动维修三个部分,企业不希望设备经常性的停机维修,要尽量的减少被动维修,由于预知维修能够减少这种情况,但是会导致维修工作的反复进行,所以要控制预知维修的使用。普通维修工作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故障,只是预先控制住故障,减少过多的维修工作和石油天然气设备的停机,可靠性维修做到及时的了解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延长设备维修的周期,不断地改进设备的系统功能,努力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最大程度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无论是视情维修、预防维修还是事后维修,对于石油天然气设备的维修过程都是极其重要的,缺一不可,保证维修过程的可靠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的准确修理,设备的正常使用。

4.3 技术人员的修理水平 企业对于修理石油天然气设备的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对于合格的技术人员要对企业的设备有最完整的资料,对于设备要经常性的熟悉,防止出现问题时因为不熟悉设备而未及时的修理设备。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尤为重要的,要保证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最新的设备修理方法,拥有最适合企业的修理方法,技术人员本身也要善于学习,不仅仅因为企业的需要,也要经常的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在出现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出修理方案。

5 结束语

石油天然气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了适合企业的设备维修体系,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设备的修理要求就越来越高,拥有最适合企业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对于各种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都进行了研究,在企业的维修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修理水平的配合下,提高了石油天然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企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青楠.天然气设备冰堵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31).

[2]刘霄.燃气设备维护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汽车修理厂管理规定 篇8

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维修质量,保证行车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修理厂职责

1、负责本企业各种车辆保养及大、中、小修理。

2、负责完成企业下达的维修计划和各项工作指标。

3、负责制订汽车保养及维修计划。

4、负责各种维修设备、检测器具、维修工具的购置、保养、管理和使用。

5、负责各种车辆零部件的采购、保管和发放使用。

6、开展操作规程、保养维修、业务技能、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7、负责车辆、设备、工具及维修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二、零配管理制度

1、外购配件必须在正规配件经销单位和生产厂家购买,采购人员应严格把关,不得购进“三无”产品,批量配件应低于市场价,零购配件不得高于市场价,如发现在采购过程中弄虚作假、有意抬高进价或有“吃回扣”现象,一经查实,扣除岗位责任保证金,予以辞退。

2、外购配件入库,一定要有采购员、质检员和保管员参加验收,并严格对进料品质、单据、价格和有关资料清点验收,确认质量良好,价格适宜,符合标准,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建立微机台帐。没有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所有物质、配件,原则上不准发出使用。

3、由于特殊情况,凡直接送修理班组使用的外购配件,由班组负责人和主车司机验收并开领料单,经办人应及时向材料保管员办理出入库手续。

4、凡因配件质量而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概由当事人负责赔偿或更换。

5、入库后的零配件必须做好明细台帐和“货位标签卡”,分类存放,做到堆码整齐,帐、物、卡一致。

6、易燃品、腐蚀性物质必须单独存放,妥善保管,经常检查。

7、领取配件时,需经检验员(机务员)开据领料单,由主车司机或修理工签字后,仓库保管员按领料单发放并相应作好帐目登记。

8、配件仓库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否则,由此而出现的损失概由保管员负责赔偿。

9、公司组织有关人员每年对仓库进行一次盘点。

10、配件一律不得私自销售和外借,违者,按其价值加倍处罚。

11、仓库积压和废旧物质的处理必须报经修理厂负责人同意,由管理人员共同经办,收入及时交财务科上帐。违者一律按库存物质原价加倍处罚。

三、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

1、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必须建立车辆、设备、工具、维修等微机档案,为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做好基础工作。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收集、整理、保管、统计本厂检修车辆的技术档案,车辆、设备一车(台)一档,工具和其他分类建档。

2、车辆档案应逐项填写清楚,对有关技术参数、维修内容、车辆状况及年检年审等要据实记录,设备及工具档案应填写清楚制造厂家、制造日期、四用日期、型号规格、性能、注意事项、维修保养及使用人员等事项。

四、设备、工具使用管理制度

1、设备明确专人保管和维修,保修人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做到设备清洁、不锈蚀、不变形、不损坏,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因违犯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当事人应承担修理费用的50%。

2、工具固定到班组统一使用,由班组长统一领取,每次维修任务完成要有专人清点、清洁、整理,不丢失、不损坏、不外借,配置的工具丢失,按工具价格的40%由班组承担。

3、易损易耗物品要妥善保管,不得浪费,最大限度提高使用效率。

4、机修厂每季应对设备、工具使用保养情况进行一次清理检查,并建立设备工具台帐。

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守工艺纪律、坚持工艺标准,杜绝任何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及时组织实施,并结合本厂实际,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3、厂长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岗管理人员是分管范围内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规章落实和日常工作的安全监督工作,有权制止一切不安全生产的行为。

4、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做好每日作业前的安全提示。

5、生产过程中不许穿拖鞋、不许酒后作业,严禁非驾驶人员动车。各工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距离、防护措施及作业规范进行操作,特别注意做好支垫和防滑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6、电、氧焊工操作时,必须戴面具、穿绝缘鞋,有易燃物品时,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作业。使用电器时,必须检查安全装置、保险、闸刀、电线是否正常后方可使用。

7、对非驾驶人员动车的,一次处罚200元;其它违章作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5—20元的经济处罚,产生后果的应追究其经济责任或刑事责任。

六、经营管理制度

1、凡进厂修理的车辆,须经修理厂登记,根据主车司机报修范围和修理项目,由检验员(机务员)检验后向班组下达生产通知。

2、承修班组根据生产通知的修理项目进行检查,确定修理工艺流程和修理人员。在修理过程中更换配件时,需经检验员(机务员)检验后决定是否更换;配件更换应严格按照“能修不换,能零不整”的原则办理。总成更换、大型支出、大修等需经修理厂领导与相关管理人员协商批准。

3、车内修理时,应督促主车司机对车辆证件、物品、门窗进行清理收拾,以防车上物品短缺、损坏、污染。

4、修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修理,同时对更换

配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凡因违章操作或把关不严而造成的返工、部件损坏、影响应班等损失,概由当事人按比例赔偿。

5、汽车修理竣工后,由主修师傅、检验员(机务员)和车辆主车司机联合验收;二级维护及以上修理需分管领导或修理厂负责人到场验收。

6、返修的车辆,经负责人、质检员鉴定后,属修理责任的,由承修班组织进行返修,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承修人按责任划分赔偿,属配件质量问题的,按配件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7、不允许对外修理车辆。

七、环境保护制度

环境卫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质量和信誉,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员工素质好坏的具体体现。

1、厂区卫生划块管理,各班组(个人)划分的卫生区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下班前应进行清扫,不得在厂区内乱堆乱放杂物。

2、各工位完成作业后,应立即打扫场地,清点工具,清理杂物,挪用的设备必须送回原位,违者一次罚款5元。

3、工作场地不许有烟头、果皮、纸屑,墙上不许有油污,不许乱涂乱画,不许乱倒污水、剩茶;修车废油及时倒入废油桶内,违者罚款5元。

4、自觉爱护车内装饰和卫生。车内维修作业前,应做好车内卫生防护措施,不得乱摸乱用车内物品,造成车内严重污染的,一次罚款20元。

5、每周应组织一次卫生大扫除和卫生检查。

八、质量管理制度

(1)、对进厂检修的车辆结合司机报修的内容作好进厂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确定修理项目,安排修理作业人员,下达作业计划,并根据作业内容,填写工时定额。对于返修的车辆一律不计算工时。

(2)、在修理过程中对司机或修理工要求更换的配件进行检验、鉴定,然后决定是否更换。常用品种由开票员办理,总成件及单价500元以上的品种报厂长审批后办理。

(3)、对修理工艺、流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4)、严格审核配件购进单据、凭证,办理入库签字手续;做好配件出、入库微机台帐;对单车领用配件进行汇总,按时报送财务科,以便单车核算。会同主车司机、主修师傅对该车辆进行测试验收,并做好车辆维修资料的微机存档工作。

(5)、对修理竣工的车辆会同司机和主修人员进行测试、验收。并作好维修记录和资料微机存档工作。

(6)、对返修车辆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检测和责任认定。(7)会同保管员对购进配件质量进行鉴定。

(8)、质检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技能提高,在质检中有异议时,要主动找厂长及有关人员共同研究解决。

(9)、质检员要敢于坚持原则,事实求是,不弄虚作假,严把修理质量

九、电工工作管理制度

①、汽车电工对进厂的车辆,主动询问和检查电器设施是否正常,对 全车灯光进行测检,各仪表电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必要时进行修理和更换。

②定期对起动机、发电机和电瓶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做好登记。③对老旧车辆线路做到心中有数,固定和包扎好线束,更换老化电线以防运行中出现故障和不安全因素造成责任事故。

7、钣金工作职责

①汽车钣金负责全厂车辆的事故,大、小修理,对进厂的车辆应主动询问和检查是否有需要修理的,及时对车身油漆不整齐需要补漆的要及时补漆。

②经常对电焊机、氧气瓶、乙炔瓶、减压阀、压力表、焊炬、气管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在对车辆进行焊接或切割时先查看清理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方可焊接。

汽车修理厂各项管理制度 篇9

为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加强全厂职工的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制定如下制度。

一、质量管理机构

本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郭世煜负责。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由李建权负责。

二、质量机构职责

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汽车维护工艺规范》、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贯彻执行有关汽车维修质量的规章制度,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对维修车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对维修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

(1)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验,进行质量分析。

(2)收集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及时更新。

(3)制定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4)负责车辆档案管理工作。(5)负责标准计量工作。(6)负责设备管理维修工作。

(7)负责汽车的检验工作。提高汽车维修质量。(8)负责质量纠纷的质量分析工作。

三、对维修车辆一律进行三级检验,严格进行汽维护前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严格执行竣工出厂技术标准,未达标准不准出厂,认真执行汽车维修质量的抽查监督制度。

四、材料仓库应严把配件质量关,严格做好采购配件的入库验收工作。

五、严禁偷漏作业项目。一经发现,即严肃查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2、全厂员工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教育,严格遵守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机具操作规程,任何人不得违反。

3、工作时不得在工场打闹、追逐、大声喧哗。

4、必须按规定 着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

5、非工作需要不得动用任何车辆,汽车在厂内行驶车速不得超过8km/h,不准在厂内试刹车,严禁无证驾驶。

6、加强对易烯物品的管理,不得随意乱放。

7、在车间、材料间等处所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并加强维护,使之保持良好技术状态,所有员工都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8、进入油库,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油库。

9、工作灯应采用低压(36伏以下)安全灯,工作灯不得冒雨或拖过水地使用,并经常检查导线,插座是否良好。

10、手湿时不得拉动电力开关或插电源插座,电源线路保险丝应按规定安装,不得用铜线、铁线代替。

11、下班前必须切断所有电器设备的前一级电源开关。严禁电器、电动机在雨天淋雨受潮。

12、作业结束后,及时清除场地油污杂物,并将设备机具 整齐安放在指定位置,以保持施工场地整齐清洁。

13、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人员培训制度

1、员工的培训工作由主要领导负责,厂负责具体措施落实。

2、每次组织一次集中政治学习,及时向员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 规定。

3、修理厂的相关部门(人员)应结合生产情况,适时开展技术学习和技术练兵活动,使员工不断涉取新知识、新技术,为生产经营服务。

4、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营造“人人刻苦钻研技术,个个争当生产能手”的浓厚氛围。

5、鼓励员工开展自学、互帮互学活动,对学有成就的视情作适当奖励。

6、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对有资质要求的岗位,应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考核,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安排上岗工作。

设备管理制度

1.正确使用和维修设备,实行严格的上岗证制度,专人专机的岗位责任制。

2.严格、合理地使用设备,遵守设备使用和维修规程操作;严禁设备使用中不讲科学的蛮干作法,严禁“重生产轻保养维修的拼设备”现象,杜绝设备“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转”的四超现象。

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逐步做到一专多能。

4.设备安装必须按规定标准进行,做到平、稳、正、全、牢和四不漏(漏电、漏气、漏油、漏水),保证安装质量,不符合安装标准的设备不准投产使用。

5.认真做好每天的例行检查和巡回检查,根据不同设备的技术性能,制定不同的日常例检,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6.厂办每周定时对各班组的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严禁设备带病工作,违章使用者按规定进行处罚。

7.遵守本单位设备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配件管理制度

1、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仓库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2、及时做好供方的选择、评审工作。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制采购计划单,计划单经领导签字同 意后即按单就近采购。

3、材料及零配件进库前要验收,末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库,不准使用。

4、材料入库后要立卡、入帐,做到帐、卡、实物三符合。

5、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堆放,保持整齐有序。

6、保持仓库整洁,做好材料、配件的防锈、防腐、防失窃工作,做好仓库的消防工作。

7、库管员根据前台传来的备料单准备材料及零配件,修理工凭派工单领料,领料人签名,领用 大总成件要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领新料必须交旧料,严格执行领新交旧制度。

8、加强对旧料的管理工作,上交旧料贴好标签,出厂时交还车主。

9、材料及零配件的领用应执行先进先出的规定,严格执行价格制度,不得随便加价。

10、仓库每个月进行一次清仓盘点,消除差错,压缩库存。技术和车辆维修档案

管理制度

1、档案存放要有序,查找方便,并应做好六防工作,即防盗、放火、防潮、防鼠、防尘、防晒,保持档案存放处清洁卫生。

2、不准损毁、涂改、伪造、出卖档案,档案资料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3、根据档案的内容、性质和时间等待征,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归档,并按内容和性质确定其保存期限,电子档案要及时备份。

4、各班组负责人要对本部门使用的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负责,在现场不得存有或使用失效的文件、资料。

5、各班组每年对档案进行一次核对清理,并将所保存的档案整理后交办公室统一归档。已经到保管期限的文件资料,由办公室按规定处理。

6、维修车辆实行一车一档制,二级维护及以上作业的车辆档案内容包括维修合同、检验记录、维修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名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副页、结算凭证。

7、档案的借阅必须办理规定手续,借阅者对档案的完整、清洁负责,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借、复印。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环境保护是国策大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关系人人。清洁有序的环境也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重要条件。下列各条必需认真落实。

1.维修车辆清洗应在规定的固定地点进行,每天应对汽车清洗地点进行清扫,保持下水道疏通,场地整洁。

2.保持场地清洁,汽车拆卸维修时,应做到油、水不落地,拆下的零件应放置在零件盆中,废油接入油盆中,拆修完毕后,立即清扫场地。

3.废旧料应分类放置在规定的收集地点,废机油倒入收集桶内,定期处理废旧料和废机油。

4.锉削制动蹄片应防止有害粉尘扩散,危害人体健康,有条件的应装置防尘罩或去尘装置。

5.车辆喷漆应在烤漆房或喷漆间内进行,防止漆尘飞扬,污染环境。

6.检修空调机时,致冷剂不得随意排放到大气中,应使用冷媒回收装置回收利用。

7.维修车辆的废气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不得随意降低标准,不达到标准的不准出厂。

8.环保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定期进行监监督检查,落实奖惩措施。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

一、适用范围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取得整车一类、整车二类维修经营业务的及取得发动机、车身、电气系统及自动变速器三类专项维修经营业务的,均应执行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

二、合格证分类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分为《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A证)和《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B证)。(A证、B证样式详见附件)

三、合格证的适用

(一)机动车整车大修、总成大修、二级维护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规定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A证)。

(二)机动车小修(含发动机、车身、电器系统及自动变速器维修专项修理小修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照规定签发《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B证)。

(三)机动车维修企业可以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B证);计算机打印的合格证(B证)式样应向所在地区县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四)签发合格证应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准确、清晰、规范。

上一篇:国学启蒙教案下一篇:解读4S店售后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