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高级财务

2022-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级高级财务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探究

摘 要:高级财务会计是自考课程中的一门,同时通过《高级财务会计》也就意味着跨过了自考的一座大山,该课程对于专业的要求程度高,学习难度大,内容讲解较为晦涩,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坐着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能够帮助自考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法,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通过《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考试。

关键词:高级财务会计;自考;方法教学

1 教材分析

目前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采用教本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知道委员会组编制,胡燕老师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2016版,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代码00159.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是外币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权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事项的抵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清算会计。通过章节之间的联系将课本分为三个部分:需要特殊对待的知识点部分:外币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權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事项的抵消;基础理论部分: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一般掌握部分:衍生金融工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清算会计。

整本书逻辑紧密,思路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在整个书本已经搭建起来的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将每个部分知识点细化整理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细化每一个知识点的吸收。

2 历年真题分析

高级财务会计历经数次考试,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核算题,五类考试题型。根据对李宁真题的详细研究的剖析,真题紧紧贴近考试大纲,知识覆盖面全,反复的对真题进行把握和研究,能够较好的提炼出考试的重点,据此确定日常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提炼出知识点分布和重点拿分项目,以期最大程度的通过考试。

在进行了真题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历年考试的重点集中在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因此上述章节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准确把握,力争做到能拿分的简单知识点必须拿分,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训练。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训练,才能达到顺利通过考试的目的。

3 教学方法分析

3.1反复练习考点,提高通过率

由于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基础要求较高,根据书中后付的教学大纲,研究分析历年真题的基础上。将全书分为重点学习章节和非重点学习章节,同时有效的划分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核算题的考点分布,在每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把握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核的内容。精准的练习每一个章节涉及到的考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和演练,让学生真正理解而不是囫囵吞枣,草草记住答案,换一个题型就无法解题。

3.2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目的除了通过考试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对于会计这门课程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日后再日常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除了对考试的内容进行反复的练习基础上还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案例导入课程,调动学生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好奇心,让学习不在是枯燥的分录和计算不完的数字,在理解了背后的道理之后,对于考试也是能够更好的应对。(2)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学习,一个人的想法总归是局限单调的,但是小组的讨论能够学习到组内其他同学的优秀方法,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于枯燥的内容也能够有新的理解,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对于高级财务会计中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也能够较好的进行吸收和把握。

在整个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能够更好的通过考试,同时也要不能疏于对于真题的反复练习。

参考文献:

[1]刘湘丽.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探究%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Approach Exploration on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ancy[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 000(002):40-43.

[2]张际萍.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探究[J]. 教育, 2016(12):00183-00183.

[3]杜京芳, 马良学, 陆峰.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探究[J].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9(2).

作者简介:

桑越(1994年3月——),女,吉林白城人,烟台南山学院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会计。

作者:桑越 李玉武 赵以临

第2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业务处理比较复杂,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具备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教学中,对老师而言,要教好这门课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对学生而言,需要不断克服困难,认真学习,才可以学好该门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该门课程老师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业务分析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在广州商学院是第五学期开出,是我们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等基础课程。可以说,这些课程为学生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虽然经历了两年的专业学习,在该门课程教学中,依然还是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时,已经普遍认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再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时,心里头就已经形成一个观点,那就是《高级财务会计》很难,学不懂。还没开始,似乎就已经认输。这种观点非常不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二是教学课时有限性,在我们的教学课时里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安排为48学时,在48学时里需要完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外币折算、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企业合并等内容的教学,而这些内容对我院的学生而言,想要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内容有一定难度。三是教学内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有一定的难度。以债务重组为例,学生对债权人收到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如何处理会感到很混乱,习惯性的以债务人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在后面的“企业合并”教学中,学生更是觉得迷雾重重。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生较好的掌握课程知识,并具备较好的业务分析和业务判断能力,我们一直在探索。个人认为,做好课程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做好学情分析,合理分配学时,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的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交换。学好这章的内容首先需要学生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非常熟悉,也就是说基础知识要牢固。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掌握情况,再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的巩固情况可以用一个小测了解,测试完后做好测试总结,指出学生经常容易出错的错误点,经过提醒后,学生基本上能在后面的业务处理中不会出现知识断点和错误点,对于其他章节的教学也是一样。

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长里肯定做不到对教材内容全面讲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注重于基础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是以非货币资产的交换教学为例,对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三种方式,在教学中可以主要讲述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的业务处理,而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这两种方式的业务处理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才能做到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灵活運用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课程知识

高级财务会计内容多,且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个人认为,在网络时代,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是做好课程教学的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为:

1、安排好学生的预习任务,做好预习情况检查

想要了解学生是否做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预习,预习的效果如何,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加以了解。这样做一方面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课堂基本理论是否能通过自学掌握好,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确定课堂中需要讲解的内容。

2、课堂教学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做好教学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教学以学生预习情况为基础展开课堂教学,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及时指出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债务重组的课堂教学为例,下图的题目是了解学生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大部分的例题所提“账面价值”为报表项目)。从图1至图3中可以看出,三个教学班,同样的问题正确率不一样,分析情况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参与率最高的为3班,答题正确率最高为2班,1班正确率最低只有30%。从参与率看,说明学生课堂学习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但是,从正确率看,没有达到预期,该问题在课堂教学开始就向学生强调过,强调过的内容正确率正常应在85%以上,说明该问题在这个班学生掌握情况不太理想,需要再次强调,以便于学生在学习债务重组中更好的掌握好债权人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及收到相关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通过课堂互动,及时提醒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提醒了教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有一些没有掌握的知识点,需要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掌握。

3、安排好课后练习,使学生巩固好课程知识

课后练习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巩固程度,教师通过课后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在课程复习时需要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同样的问题不能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A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B公司的一项专利权。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0万元,折旧为25万元,公允价值70万元,A公司支付设备的拆卸费1万元。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可靠的主计量,A公司应确认的资产转让损失为( )万元。”这道题为例,三个班的答题情况见图4—图6,答题情况分析如表2:

本题在课堂讲解时做过类似的例题,但从答题的正确率看,效果不佳。当然,本题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章中,算是难度系数较高的题,大部分学生存在对“A公司支付设备的拆卸费1万元”的处理不恰当,导致结果错误。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不熟练,说明在教学中,对该问题还需要再次讲解从本章平均分看,三班的学生效果要好一些。说明我们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但是课后独立完成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以上情况看,在网络飞速发展时代,我们的学生上课都会带上手机,为我们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课中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学生的参与度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预习和完成作业,老师也可以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进行作业批阅,掌握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更有针对性。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学生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课前预习、课中互动及课后练习。否则,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会比较欠缺,无法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还需要我们及时帮助学生进行错误纠正,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印象,牢固掌握好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对一些综合案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即培养学生“跳出会计看世界”的素质。在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中,每章都会有相应的案例需要学生学会分析业务本身的内容及通过业务看企业相关处理的实际目的所在。对于这些案例分析可以由分组进行讨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给出分析意见。通过循序渐进的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案例的分析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这些案例分析中逐渐成长。

结语:

在网络飞速发展时代,一方面,我国会计准则不断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革;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所接受的新事物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老师们需要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专业知识、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努力前行,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全晨 独立学院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1

2.余涛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网络混合式教学的运用 会计师 2020.2

3.洪爱梅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为例江苏科技信息 2020.8

4.高级财务会计_暨南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

作者:周艳兵

第3篇:高级财务会计教材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认为现行教材主体内容是符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差异部分本质上也是符合以用为本指导方针。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基础是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理论,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质是培养能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人才。高级财务会计需要在财务报告使用者范围、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提供方式上不断探索,正确定位高级财务会计在会计知识体系的地位,规范高级财务会计的教材内容,理清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高级财务会计 教材内容 应用型会计人才 财务会计报告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为全面提升会计人才工作水平,财政部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会计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实现这一目标,明确提出在“合作、开放、群策群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中,高校始终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主阵地,所有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高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也应向着实践型、应用型的目标努力。

一、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基础与实践

(一)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基础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组织形式的变化,贸易的国际化、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都对传统财务会计提出新的课题。会计实践的发展对指导实务工作规范的会计理论体系提出新的研究领域,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内容就应运而生。新的环境下产生的新的业务应在何种理论框架下去描述、解释和规范,由此产生了对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基础的探讨。(1)财务报告目标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就对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给予了高度关注,认为这是财务会计报告概念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与此相对有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两种收益观。受托责任观主张会计假设是研究财务会计理论和规范会计实务的基础,会计原则就是在会计假设指导下规范会计实务的信条,这时的会计理论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各种超越会计基本假定的经济业务大量涌现,导致会计产生新理论和新方法,决策有用观主张以会计目标为核心,以特殊会计事项对会计假设的背离为起点,构造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因此,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决策有用观,最典型的就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国有企业还占据主导地位,委托者是国家,国家的意志是由人民来表达的,相当于全国人民都是委托者,这样绝对分散的表决权是不可能形成绝对有效的表决决议的。所以,实质上委托者是模糊和缺位的,受托责任观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同样,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虽快,但规模较小,还不能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场所,所以,决策有用观也不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但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基本准则中,明确提出了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不仅要反映受托责任的情况,还要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无疑是突出了对公众利益的满足,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价值,体现了我国会计理论目标定位的转变。因此,阎达五教授等人认为从理论上讲授会计假设限定范围制约所形成的会计理论体系只能适用于一般财务会计业务,而以会计目标为内核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容纳高级会计业务,而且从实际上看是对会计假设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认为“可以从两种理论体系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角度来探讨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成为进行高级会计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2)教材中关于定义的处理差异。当前出版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中,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以及对其内容的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规划教材——阎达五等教授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第四版《高级会计学》一书的绪论中,就当前学术界对高级会计学的定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刻的剖析。该教材通过列举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会计学系列教材对高级会计的定义,认为我国学者对高级会计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不仅表现在高级会计的范围上,即高级会计应否包括管理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内容,还表现在对“特殊经济业务会计”的认识方面,即高级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是否就在于“一般”与“特殊”的差异。阎达五等教授认为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会计产生的基础,所以该教材将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定义是“特殊业务会计”。另外,杨有红编著的此教材也对其定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此观点基本一致。事实上从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出版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几乎都避重就轻,绕开此棘手的有争议的理论探讨,认为这应当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去探讨,或应是专业论文中去分析,所以,无一例外开门见山介绍实务性的知识板块,包括上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第五版)。极少有对该教材选择内容的理论依据或选择的现实理由做一个说明。但是对比各版本教材,“特殊”二字却常常会出现在具体内容的篇章题目中,这表明学界是普遍认同高级财务会计就是“特殊业务会计”的观点。高级财务会计的“特殊性”意味着其学习内容的不具有普遍性,会计专业学生将来也少有参与实践和运用的机会,那么其实践性、应用性就稍差,这似乎与当下应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内容的特殊性不是指偶然的、意外发生地、无关财务报告者紧要的业务,从西方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历程看,其内容都具有研究的必然性,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是具有“重要性”的会计信息。所以,高级财务会计的特殊性恰恰是应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只是由于原有的、已经认同的普通的会计知识体系无法容纳且不具有普遍性,才有了“特殊性”的界定。

(二)高级财务会计内容实践 从西方高级财务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看,以下内容都是其产生的现实环境,并在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对实务工作的指导规范,应当构成高级财务会计的主体内容。(1)企业合并与清算破产会计。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组织形式的变化,各国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实力,积极寻求战略联盟,公司间相互渗透形成了庞大的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成为一种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复杂持股、资产交易等,都突破了传统会计的内容。所以为了能全面综合反映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在会计期末编制合并报表,还涉及企业的清算和破产。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针对企业兼并浪潮,于1959年发表了会计研究公告第51号《合并财务报表》,并对合并报表的编制提出了若干指导意见。至此,对企业合并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成为高级财务会计的主体内容之一。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企业合并报表》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及相应的准则指南、企业会计准则1、2、3号解释公告等共同构建了指导我国企业合并实务工作的框架体系。(2)物价变动会计。自从西方国家20世纪60至70年代通货膨胀以来,通货膨胀就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货膨胀的存在与发展,严重冲击传统财务会计的币值稳定假设,如果不对物价变动的影响进行剔除,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斯威尼在1936年就出版了《稳定币值会计》一书,自此开创了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随后,英国、加拿大、欧共体、澳大利亚、巴西等各国,也先后发表或有关的会计准则,要求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揭示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造成的影响。目前,已经形成了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行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等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我国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虽然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环节上有物价变动会计的运用,但更多的是强调的是历史成本的应用。在2006年新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减值金额的计量,以及7号、12号准则等都或多或少涉及物价变动的处理,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物价变动会计规范。(3)外币会计和期货会计。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跨国家、跨区域、跨行业的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在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及劳务输出过程中,必然发生外币兑换、外币交易与折算,以及外币远期合同。为反映公司的外币业务、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了外币会计和外币报表折算。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3年颁发了第1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外币业务的揭示》,1975年颁布了第8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换算的会计处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外币业务会计。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对规避外币风险的套期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范。(4)金融工具和融资租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国际资金流量增多,期货交易、融资租赁等行业蓬勃发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4年颁布了第8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期货合同的会计处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期货会计处理方法,形成了期货会计。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53年发表了《会计研究公告第43号》,提出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的若干意见。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对融资租赁的确认、承租方和出租方的会计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范。(5)所得税会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第四次企业兼并浪潮。国际间相互投资、母子公司间的相互持股、利用各国的税法和相关法律逃避税收、进行内部价格转移和财产转移等性的特点,对原有的所得税会计、外币业务以及合并报表的编制都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为此会计理论界也积极寻求对策,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7年颁布了第96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所得税会计》,1988年发布了第10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所得税法》,1981年颁布了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外币税收》。《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规范了应用会计准则的大中型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对合并中的所得税处理给出了补充规定。

二、高级会计教材内容及其差异分析

(一)现行教材的主体内容 从西方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历程看,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物价变动会计、融资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外币业务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性。这些“特殊”业务的处理方法都已基本形成,并得到了职业界广泛认可与接受。经济全球化也促使我国会计准则在05年实现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上述西方高级会计的内容也普遍走进了我国普通高校高级财务会计的教材。笔者对新准则颁布后的18部高财精品教材进行调查,其中包括5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如阎达五、耿建新、梁莱歆、杨有红、李学峰等主编的)、4部21世纪会计学(或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如杜兴强、陈文军、余国杰、王善平等主编的),以及上海市、北京市等不同地区、中科院、上海财大、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重点规划或立项的教材。按14块内容分别统计在18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结果见下表(1)。

说明:(1)各板块名称在教材中可能有些差异,以实质内容为划分标准;章节有交叉的按其主要内容归到相应调查单位,所以会有调查误差的存在;各分组不考虑内容的难易、字数的多少,作为独立的调查单位。(2)表中“其他“包括两种情况:出现2次:每股收益、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资产减值、借款费用;出现1次:油气开采会计、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会计、人力资源会计。(3)被调查的18中教材名称有差异,有高级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学、高等财务会计教程与案例,但实质内容一致,本文不作分析;作者包括(按第一主编姓氏笔画排列):邓小洋、石本仁、王竹朱、王善平、刘永泽、陈文军、杜兴强、余国杰、吴国萍、李学峰、陈信元、余恕莲、杨有红、杨金观、赵雪媛、耿建新、阎达五、梁莱歆。前述西方高级财务会计内容,包括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外币业务会计、租赁会计、金融工具会计、分期与分部报告、公司清算与改组、所得税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共八个方面的内容,从表1中可看出,它们在教材中出现的概率均在50%以上。这说明目前高财教材的主体内容是符合国际会计发展方向的,是符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

(二)现行教材内容差异分析 现行教材内容的差异分析可分两个步骤进行:(1)差异的初步分析。在《解读九》中明确指出,“用”是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的用人单位包括各行各业可以是内外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单位。而不同单位适用的会计政策是不同的。大中型企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有《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高校会计制度》《公会会计制度》、《民间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而且这个体系还在不断的补充、调整与完善。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提供的《2010年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中显示,用人单位中,企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占比重达96.5%,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仅占0.8%,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2.7%。所以,当前各个版本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基本都是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的知识,按会计要素中相应会计准则编排,这符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从表1中看出,高财教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以企业为中心的,适用于企业的有98.04%(=100-1.96%),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在每部教材中出现的概率为16.66%,借用会计“或有负债”的判断标准,是“极小可能”会出现,这也是符合市场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所以,粗略分析其差异比例,现行的教材内容是符合“以用为本”要求的。(2)差异的进一步分析。由于对“特殊业务会计”观点的认同,相比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各个版本的高级财务会计为体现特殊性,其内容都也就有了不小的差异。若按每部教材每块内容作为被调查单位,共有153个单元,平均每部教材约有表1中9个组的内容。同时,153个单元被分成14个组。由于第八组以上单独出现的概率均超过55.55%。在此,借用“或有事项”的判断标准,是“很可能”出现的事件,所以假设1—8组的内容全部出现在一部教材中,第9~12组的中也会有1板块的内容在教材中出现,约占到整部教材的28.11%(=100%-71.89%)左右。借用会计实务中对“关联关系”的判断标准,已构成“教材的使用者”选择教材的“重大影响”因素。按会计信息质量“重要性”原则,需单独披露与研究。各版本之所以有如此差异,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为拓宽就业面、满足特殊行业会计准备的内容。有的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就业笔试时不局限于企业会计,把独资与合伙企业会计制度、分支机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保险会计、油气开采等,约占到差异的53.49% 以上,见表(2)。第二,为巩固和夯实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如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资产减值、借款费用。这块内容约占到差异部分的39.53%左右。第三,介绍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如物价变动、人力资源会计等;或为会计理论课程“兜底”:如每股收益。如此分析,有50%以上教材是为马上面临的就业而做的准备,还有约40%又是出于为夯实中级财务内容考虑,只有约10%左右是出于介绍学科前沿的知识而考虑。所以,现行教材差异部分从根本上讲仍是符合以用为本指导方针的。

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规范及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一)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规范 虽然现行教材内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随着国际化与经济转型的加快,会计领域也不断出现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为使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标准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保持一致,《解释九》中明确指出,高校应“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不断革新教学方式。”而高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理论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正确定位影响着课程结构整体的优化配置。所以,必须规范高财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和遗漏教学内容,才能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解释九》指出,“以用为本”是以用人单位被主体。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质就是培养能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的专业人才,高财的内容仍是研究如何为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报告,这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充实与完善。(1)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思考。首先,不应包括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事业单位会计。提供财务报告的主体包括事业单位,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所有纳税人,即把纳税人看作是国家的债权人。但这种关联性太弱,纳税人既使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有不同意见,也不能改变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无法改变其“投资决策”。而非盈利性组织其资金来源的渠道还在探索,资金的使用也往往有相应的规定,报告使用者又往往是缺位的,其相应的权利、义务也还有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所以,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不应包括事业单位以及非盈利性组织会计。其次,应包括全部经济利益相关者。企业小股东的利益往往会受到损害,其信息“无用”论违背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所以,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应是包括能为所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才有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损益”、“少数股东权益”等内容的出现。至于这是否真正体现其相应的权益份额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这也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还有教材把独资与合伙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等包括在内,也是出于能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的考虑。(2)财务报告内容的充实。从西方高级财务会计发展的进程看,现有会计核算的内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才出现了合并报表、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业务会计、所得税会计、衍生金融工具等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复杂化,高财将继续充实其内容来满足报告使用者的需求。(3)财务报告提供方式的完善。会计信息的载体—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财务报告的格式、提供的界面关系到信息使用的效能,这也应是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范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这极大提高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利用效能。XBRL推广和应用实现了会计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融合,实质上也是报告提供界面上的一种创新。所以,高级财务会计教材的内容就是研究那些特殊的、会影响使用者作出不同选择的业务,应以何种方式、如何提供、提供什么给报告使用者,以提高信息的使用效能。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开放的体系。这需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生,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二)高级财务会计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高级财务会计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1)中级财务会计是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高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的补充。如前面的差异分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资产减值、与中财存货、固定资产等内容有交叉;或有负债、借款费用与负债内容有交叉。结合中财讲解内容来合理安排高财的课程结构,做到既不浪费课时重复学习,又不要遗漏知识。(2)与其他会计制度、专题的互补关系。由于企业的性质、规模、适用的会计政策有差异,由于高财内容的局限型没能讲授,可能会导致会计知识结构的欠缺。在学校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借鉴厦门大学多开设选修课,如国际会计、金融企业会计、行业会计比较、中国会计准则专题、中国会计实务案例、会计科研方法论、小企业会计制度等,还可开设如前所述不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如师生课时紧时,可以是做专题的形式补充。(3)与税法、财务会计、经济法等学科的关系。在所得税会计的学习中,应协调好与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系的关系,以配合高财的学习。如在合并中的所得税问题时,应补充讲解财税2009(59号)文,因为教材有的知识不完整或来不及更新;在租赁会计、债务重组等内容的学习中,都用到“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每股收益等都要结和财务管理的内容讲解;在合并、清算与破产、重组、独资与合伙等则需经常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注意高财与经济法相关内容衔接。

高级会计教学在会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对高财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规范,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与时俱进的会计人才,以用为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在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理论基础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2011年)。

[3]阎达五:《高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梁莱歆:《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杨有红:《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邓小洋:《高级财务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版。

[7]耿建新:《高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陈文军:《高等财务会计教程与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年版。

[9]李学峰:《高级财务会计》,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杨金观:《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刘永泽:《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杜兴强:《高级财务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余国杰;《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 聂慧丽)

作者:先礼琼

第4篇:高级财务英语

英译汉

1.Owner’s equity 所有者权益2.Charge of accounts账目管理3.bankreconciliation银行对帐单4.Marketable security 有价证券5.Intangible assets无形资产6.impairment test7.accumulate depreciation 累计折旧8.interest payable 应付利息9.common stock 普通股10.capital supplies 资本来源11.accounting elements会计要素12.debets balance 借方余额13.posting 过账14.net realizable value净变现价值15.securities exchange 证券交易所16. amortization分期偿还17.premium bonds溢价债券18.current liabilities流动负债19.partnership合资企业20.cash dividends现金股利

汉译英

1.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 (GAAP)2.总账generalledger3.应收账款receivable account4.坏账准备Bad Debit Reserve5.存货inventory6.固定资产fixed assets7.预收账款Accounts Received in Advance8.债券折价发行bond discount9.独资企业individual proprietorship10股票、股利 stock dividend11.经济业务business transaction 12.丁字账户skeleton account13.调整及结账分录closing entry14.债券bond15.折旧率rate of depreciation16.使用寿命service life17.特许权franchise18.债券面值Face value19.优先股 preferred stock20.实收资本paid-in capital 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nds and debentures Answer:A bond is secured by physical assets in a trust in a trust deed written into the bond contract.If the bond goes into default,the trust deed provisions allow the bondholders to seize specified physical asserts and sell them to recover their investment. A debenture may be secured by something other than a physical asset that can be seized and sold in the event of default on the issue. The asset secured may be a general claim on residual assets or the issuer’s credit rating. 2.What are the accounting element? Answer:Assets(what an organization owns)LiabilitiesOwner’s equityRevenueExpenseProfit(gains/losses) 3.What is good will? Answer: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 purchase price of an acquired firm and the estimated fair market value of the identifiable net assets acquired.(Assets-Liabilities,valued at fair value) 4.corporati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swer: Advantages Corporationsare separate legal entitiesHave continuity life Shareholders are not liable for the corporationOwnership rights can be esily transferred Disadvantages (1) the income of a corporation is taxed twice(2) Corporations are generally subject to more regulations than other businesses

第5篇: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一到十二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 外币会计

懂得标价方法与升水贴水之间的关系,升水是指本国货币贬值,而外币升值,而贴水则是本国货币升值,而外币贬值。记住一种标价法下的计算公式即可。应重点掌握单一交易观点及两项交易观点下外币业务的处理及远期外汇交易业务的账务处理。购销业务直接产生的应收及应付款项,随着汇率的变化要不断进行调整,采用"两项交易"观点,差额要记入汇兑损益。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应收期汇合同款和应付期汇合同款之间的差额记入递延贴水或递延升水,递延升水或递延贴水根据时间进行摊销,摊销部分记入贴水费用或贴水收益或升水费用或升水收入。

要能区别四种折算方法下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各项目折算汇率的选择,掌握时态法的时态原则,这种方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和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的缺陷而提出来的。要能区分什么是货币性资产,什么是非货币性资产。

例题:

1.外币业务会计所指的外币是……………………………………………………………………(D)

A本国货币以外的货币

C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

B外国货币

D记帐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2.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的流动负债的是……………………………………………………(D)

A应付票据

B应付帐款

C预收帐款

D应交税金

3.在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下,用外国货币换得的本国货币增加表示…………(A)(C)(E)

A本国货币值下降

B本国货币市值上升

C外口货币市值上升

D汇率下降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 应重点掌握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当期计列法与跨期所得税分摊法两组概念。应对跨期所得税分摊法下的两种分摊方法的定义及各自的观点进行理解,从本质上看,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的处理上,部分分摊法认为只应对不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进行分摊,而对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则不进行分摊;而全部分摊法则认为不管是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还是不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都应进行分摊。

应熟练掌握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债务法和递延法的应用。在税率变化的情况下,债务法和递延法对递延税款的处理不同。债务法要求"递延税?quot;科目余额反映按现行税率计算的、未转销的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在税率变化的情况下,债务法和递延法对递延税款的处理不同。债务法要求"递延税款"科目余额反映按现行税率计算的、未转销的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

第三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固定资产评估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评估涉及到评估值与固定资产原价值之间的差额及评估折旧与原固定资产折旧之间的差额,其会计处理比其他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要复杂。 例:

某企业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为100000元,资产评估日累计折旧帐户为50000元,现经过对该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确认该企业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为90000元,累计折旧为40000元。对上述评估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首先计算评估差额:

原始价值评估差额=100000-90000=10000

累计折旧评估差额=50000-40000=10000

作以下会计分录:

借:累计折旧 1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另外应重点记忆上市公司报告、中期报告、重大事件公告和公司收购公告的披露内容和要求。中期报告指非年终报表外的其他按一定时间阶段编出的财务报告。考生不要将中期报告与半报告等同起来,中期报告有的按季报出,称为季报;有的按月报出,称为月报,我国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半的中期报告。

例题:

资产负债表附注的内容,主要包括……………………………………………(A)(C)(D)

A非常损失项目说明

B委托加工材料

C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金额

D代管商品物资

E全年工资总额

第四章 租赁会计

应懂得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理解融资租赁的实质是融资,掌握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特别是承租人对融资租赁业务处理的总额法和净额法、售后回租业务的账务处理。另外,应注意承租人对租入资产的改良支出的处理方法与修理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对于修理费用应一次性计入费用;而改良支出则应首先计入“待摊费用”或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并在租赁期内分期摊销。

例题:

A公司19×6年7月1日将成本为200000元的设备出租给B公司,租期为2年,每年租金20000元,每年的7月1日支付。A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项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期末估计残值10000元。

要求:编制两公司在租赁期内的会计分录。 答:

1、A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19×6年末:

借:应收租金 10000

贷:租金收入 10000

19×7年7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租金 10000

租金收入 10000

19×7年年末:

借:应收租金 10000

贷:租金收入 10000

借:租赁费用 9500

贷:累计折旧 9500

19×8年7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租金 10000

租金收入 10000

年末:

借:租赁费用 19000

贷:累计折旧 19000

B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19×6年末预提租金费用:

借:相关费用科目 10000

贷:应付租金 10000

19×7年7月1日支付租金时:

借:相关费用科目 10000

应付租金 1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19×7年年末、19×8年7月1日的会计分录与19×6年年末和19×7年年末的会计分录相同。

第五章 房地产会计

掌握房地产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营业收入要根据不同的经营方式进行确认,一般来说,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土地及商品房,在所有权移交后将结算账单提交给买方并得到认可时,即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代建房屋及代理其

他工程在工程竣工验收办妥交接手续,价款结算账单经委托单位验证后,即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出租房屋时,出租方与承租方签定合同、协议后,承租方根据合同规定,在付租日期交纳了租金后,出租方即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以赊销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的开发产品,以本期收到的价款或按合同约定的本期应收价款,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

在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中,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处理程序是不一致的,直接费用是直接记入“开发成本”科目;而间接费用则首先在“开发间接费用”科目中归集,期末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将开发间接费用在开发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记入相关的开发产品的“开发成本”帐户中。

例题: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期间费用可以分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项。

第六章 企业合并会计

理解3种不同合并方式的区别,掌握购买法和权益合并法的帐务处理过程,掌握他们的区别,考试时很可能出多选题,出一道大的帐务处理题的可能性不大。

例题:

作为企业潜在超额利润价值的商誉是…………………………………(A)(C)(E)

A不能单独购进

B可以单独购进

C不能单独出售

D可以单独出售

E在买受另一个企业时随同净资产购入记人帐册

第七章 合并会计报表

掌握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很可能出选择题。会购买法下控制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包括取得子公司全部股权和部分股权两种情况。

购买法下控制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时,取得公司全部股权和部分股权其实没有多大差别,要点是在编制抵消分录时子公司只抵消母公司所拥有的权益。这里要注意拥有权益的比例与确定合并范围时是否拥有控制权不同,比如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0%的股份,子公司持有孙公司60%的股份,这种情况下,母公司拥有孙公司60%的控制权,但只拥有42%的权益。

第八章:企业合并会计报表

这一章很重要,一定要懂得如何做企业集团内部业务的抵消分录,很可能出帐务处理题,须作抵消的几种情况,如内部销售,内部应收应付款,内部投资等。所出的题不会过于复杂,关键在于掌握处理的方法。要多作些练习题!

例题:

企业编制的合并工作底稿,要包括(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所有项目,并分三层列示。

第九章 通货膨胀会计

这一章主要是一些记忆和理解的东西,考试一般会出一些选择题。掌握一些如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计价单位、计价基准、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方法、程序。通货膨胀会计的计价单位包括名义货币和等值货币;计价基准包括历史成本、现时成本(包括现时重置成本和现时再生产成本)和变现成本等内容。

例题:

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是指为了反映和消除不同类型物价变动的影响,采用了某些不同的货币计价单位、计价基准、会计方法与会计程序相结合,形成的通货膨胀会计的不同程式。即,每个通货膨胀会计模式都是由一定的货币计价单位、计价基准、及其特有的会计方法和特有的会计程序相互结合形成的。

第十章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此处不应该是重点章节,要求与第九章一致,关键在于记忆。至多会出几道选择题。

例题:

为什么一般物价水平会计要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在会计期末根据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将以不同时期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不变为计价基准的财务会计报表各项会计指标,换算成为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作计价单位,以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的各项会计指标,用以编制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作为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补充资料,反映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影响的一种通货膨胀会计

第十一章 现实成本会计

本章系介绍、阐述现时成本会计的程序、方法和特点、作用、优缺点等的一个完整体系。从总体来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以现时成本会计的程序、方法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对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作用、优缺点加以理解和认识。

例题:

名词解释

现时成本: 是指在前市场条件下,按现时价格取得与企业现有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所需付出的货币数额。按资产获得方式不同,现时成本可进一步分为现时重置成本和现时再生产成本。

第十二章 清算会计

对清算会计的复习,首先应了解、掌握清算的法律程序,以此为基础,明确清算会计的工作内容和各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还应注意比较破产清算会计和普通清算会计在帐户设置、清算损益核算、财产分配核算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以更好地全面掌握清算会计实务。此处可能会出帐务处理题,应该注意!

例题:

企业清算的程序是什么?

解散清算会计的核算程序一般为:全面清查财产,编制清查后的财产盘点表和资产负债表;核算和监督财产物资的处置、债权的回收、债务的偿付以及清算费用的支付和结转;计算清算损益;编制清算损益表和清算结束日的资产负债表;归还投资各方资本,分配剩余财产并结平各帐户。

第6篇:高级财务管理

一. 简述分拆上市与资产剥离的区别?

二. 什么是杠杆并购及杠杆并购成功条件?

三. 简述企业并购动因?

四. 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五. 简述直线职能制的优缺点?

第7篇:高级财务管理)

名词解释

杠杆收购指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通过举债筹资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的一种方式。

财务收购也称为金融收购,一般是指主要受到筹资 动机的驱动而发生的并购。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外围层,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

管理层收购是指由公司的经营管理集体或阶层收购本公司的股份,尤指达到一定数量、具有控制力的股份比例。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

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论述

一、 企业并购所遇到的财务问题和解决方法

1.对目标企业实施科学的价值评估。(1)对目标企业报表信息进行有效控制。财务报表是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时的重要依据,只有建立在真实、准确财务报告基础上的财务分析,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但目前有关财务报表粉饰问题、会计作假等问题层出不穷,使得通过分析目标企业报表信息进而评价其价值显得意义不大。因此,对目标企业的报表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显得十分必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利润表》,以防止目标企业增报收入,低报费用;加强对非经常性项目收益的审查;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审查,防止目标企业虚增资产,缩水负债。(2)全面评估目标企、世的资产。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时,不仅要对目标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评估,还应当对无形资产,像品牌价值、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不可忽视无形资产的价值,因为无形资产价值有潜在收益,往往会给并购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远期利益。(3)选择合理的方法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成本法是指在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的基础上,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可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评估价值=重置成本一实体性贬值一功能性贬值一经济性贬值。成本法的使用条件广泛,对于一切以资产重霞、补偿为目的的资产业务都适用。

市场法也称现行市价法、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可参照交易资产的异同,并据此对可参照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运用通过市场检验过的结论来评定资产价值,很容易被并购双方所接受。因此,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最具有说服力的评估方法之一。市场法只适用于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评估业务。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根据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来评估其价值,是很容易被并购双方所接受的。收益法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或者能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或无法重置的特殊资产的评估活动,如企业整体参与的股份经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兼并、重组、分离、合并均可采用收益法。此外,可以单独计算收益的房地产、无形资产也可应用此法。(4)转变政府角色,理顺并购机制。为降低主并企业的并购成本,政府部门往往干预企业转让价格,授意评估机构评降低被并购企业的企业价值,严重歪曲了企业价值评估机制,使并购行为呈现盲目性、非理性。针对这种问题,政府部门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市场规律办事,改变观念,转变角色,最重要的是国家相关机构要改变评估政府业绩的方式,不能仅凭政府所辖地区效益差的企业数量多少来衡量其业绩优劣,从源头上解决政府包办并购的行为,使

企业并购行为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5)加强对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为了适应公司并购的实践,中介机构应快速发展,为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提供信息、咨淘、融资、资产评估及策划并购策略等服务。从制定交易计划开始直至并购后的整合结束,全程参与、跟踪并服务。加强对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监督,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形象,不被人所左右,加强行业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开展行业间有序健康竞争,增加服务项目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应有职能。

2.选择合理的并购支付方式。(1)实行支付方式多样化。首先,合理适当地鼓励卖方融资。好处在于:一是可要求并购方支付较高的利息;二是因为收购款项分期支付,税负自然也分期支付,可享受税负延后的好处。其次,支持换股并购。优点主要表现在:对并购公司而言,不受并购方获现能力制约;对目标公司股东而言,股权支付方式可推迟收益时间,享受延期纳税的好处。最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拓展融资渠道。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发行可转换债券。这种支付方式能以比普通债券更低的利率和更灵活的方式发售可转换债券,借以解决并购交易的支付问题。(2)全面考虑主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资本机构,优化支付方式。在我国企业并购中,主并企业常常忽略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使得企业在选择支付方式时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不符甚至相背离,给企业造成众多隐患每个企业的自身情况不同,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应全面考虑其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主并企业拥有充足的自有资金和稳定的现金流量、同时在本企业的股票被低估的情况下,主并企业更愿意选择现金支付方式,因为采取换股并购方式需要增发股票,有可能导致每股收益被摊薄,对本企业股东不利。

反之,如果主并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目前或不远的将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而且股票价格被高估,则更愿意采取换股方式进行并购。主并企业并购前后的资本结构也对支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主并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财务风险较大,主并企业往往采取换股方式,以降低负债水平,优化资本结构。(3)建立规范的证券市场环境。良好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形成相互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同时也有利于支付方式多样化的实行。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流通性差的缺陷,因此建立规范的证券市场环境迫在眉睫。我国在2005年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股改后,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可以通过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获得现金用于并购活动;全流通使得股票可以随时变现,增强持有股票的并购主体的现金支付能力;股价反映所有股票价值也为换股并购提供了定价依据,避免了大额现金的支付,以股权支付为代表的支付手段才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实现支付方式的多样化。

3.推进融资自由化,实现并购融资目标。(1)鼓励金融工具的创新与使用。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使企业在并购支付方式上可以灵活选择,从而获得最好的资金来源和最低的资金成本。我们应借鉴国外经验,在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审时度势地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金融工具,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垃圾债券、lbo、mbo、esop等金融工具。在借鉴国外金融工具创新的同时,应加强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为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提供更好的融资工具。(2)加强对融资方式的引导。第一,大力发展股票融资。近年来中外企业并购案例尤其是涉及价值量巨大的并购重组案例,多数都是通过股票融资来实现并购。与其他融资方

式相比,股票融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是公司的永久性资金来源;第二,引导企业混合融资。在实际运作中,结合企业实际,依据宏观经济环境和不同的融资条件,寻求各种资本结构中的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的均衡和对称。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既采用债务融资也采用权益融资,使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优势互补,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分散融资风险。(3)充分考虑融资的成本与主并企业的资本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均有自己的优缺点,企业有时可以同时采用几种融资方式来筹集资本,以达到最佳的

融资效果。在考虑用各种融资方式筹集长期资本时,企业一般要首先设计出筹集到所需资本额的几个不同资本结构方案;其次将几个方案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融资成本率,则表明融资方案是有利的,融资效益好,否则融资方案效益差,该方案不可取。这个过程就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融资决策的过程。

总之,并购日益活跃于资本市场作为企业间的一项复杂产权交易活动,涉及并购要素越来越多。为保证企业并购成功,在进行企业并购时,要认真分析、研究并购中的财务问题,以免出现财务问题,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之中,以至无法实现企业并购的预期价值。因此,对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对引导我国企业并购行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企业集团为背景;投资时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什么

筹资时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什么

3公司治理概念,作用、机制、模式及谈谈对他的认识

概念 狭义: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的一种制度安排。

广义: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

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部分。其中,内部控制系统(指的是在一个企业的资源计划范围内,可以用来实现企业的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它包括股份、股东、股东会与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管理层激励等方面。外部控制系统是指公司的出资者(股东和债权人)通过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控制,以确保出资者收益的方式。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是通过市场的外部制约而发生作用的,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控制权市场、债权人治理、产品和要素市场等方面。

公司治理模式

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历史传统、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因素不尽相同,公司治理的模式也有不同。就决策、执行和监督三部分权力的分配方式来看,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二是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三是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 认识

对于公司治理应当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还是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导向,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不可能否认的是,不管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其根本目标在于公司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许多研究都表明,公司价值和公司治理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将价值创造引入公司治理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正如张维迎(2005)所指出的,现在有关公司治理的一些政策太多地集中在财富的分配方面,而放在价值财富创造方面的注意力太少,不仅是在我国,在西方国家也有这种危险。

企业合并的认识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契约及法令归并为一个公司的行为。

有两种形式吸收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其中一家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 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

创新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合并创建一个新的公司。

简答

1高级财务管理框架体系(探讨高级财务管理学科所探讨问题:框架、结构、内容)

• 结构

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

高级”是相对的概念,其所蕴含的具体内容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更新,更复杂的管理过程和财务事项的出现而不断变化。

• 财务管理环境深刻变化

•1.管理目标从增加股东价值到追求相关利益者的整体价值;

•2.从保障型财务到战略型财务;

•3.从财务独立型到财务整合型管理;

•4.从过程导向型过渡到过程控制型财务管理;

•5.从资金管理型到价值管理型转变;

•6.从资产运营到关注资本运营;

•7.从单一财务主体到复杂财务主体。

• 高级财务管理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企业价值理论

• 财务治理理论

• 财务战略理论

• 企业预算理论

• 风险管理与财务预警理论

• 资本运营理论

• 集团财务管理理论

内容 高级财务管理所讨论的内容是相对于中级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原理而言的,其所蕴涵的具体内容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过程的更新及其财务事项的出现而不断变化。《高级财务管理》与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教科书有较大的不同,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配备了相应的案例分析。书中内容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概述;企业财务战略概论;企业并购与重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无形资产投资与管理策略;纳税筹划;财务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价值链管理研究;企业业绩评价;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和谐财务管理;行为财务学。

2财务战略分析(哈佛战略框架、内容。步骤)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3财务预算的作用和形式

作用:明确工作目标协调部门关系控制日常活动考核业绩标准

具有规划、沟通和协调、资源分配、营运控制和绩效评估

形式: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包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 •

第8篇:高级财务管理

1.1什么是财务管理陷阱

一、利润陷阱

二、目标陷阱

三 多元化扩张陷阱

四、负债经营陷阱

五、组织陷阱

六、人员陷阱

七、投机陷阱

八、文化陷阱我国作为一个以权力文化、官本位特色很浓的国度,许多企业财务管理者也更喜欢接近权力,在理财时,造成主体错位,做出一些与企业发展相悖的决策,掉进文化陷阱。

1.2 财务管理假设

财务管理假设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财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断定,是日常财务管理的必要前提。

一、独立理财主体假设

二、资金增值假设

三、货币时间价值假设

四、财务风险与收益相关假设

五、财务关系假设,财务关系假设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前提。

六、利益分享假设

七、环境文化决定假设

八、财务可管理假设

九、财务理性人假设

十、持续经营假设

1.3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是什么关系

广义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一定组织的财务关系的总和。 狭义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一定组织的财务管理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规则。

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研究对象是财务管理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第一,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主体——财务管理制度;第二,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实施系统——各种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

2.1财务管理研究的战略内容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内容

1.筹资组合战略。

企业筹资战略是根据企业内外理财环境的状况和趋势,对企业资金筹措的目标、结构、渠道和方式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旨在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并不断提高企业筹资效益。2.资本投资战略。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企业规模和资本规模的确定;●用于外延扩大投资,还是用于内涵扩大投资;●自主经营,还是引进外资联合投资 ●自有资金投资,还是贷款负债投资; ●有风险条件的投资战略决策; 3.资本收益分配战略。

资本收益分配战略,是明确企业获利程度的战略目标,如利润额、利润率等。

利润分配主要是解决在较长时期内的企业留利多少用于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多少用于分配给股东,多少用于改善职工生活福利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等。

2.2 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5种)

一、产品生命周期战略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有不同的战略重点,从而有着不同的财务战略。

二、投资组合分析之波士顿矩阵

这种方法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常常用来分析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找到企业资源的产生单位和这些资源的最佳使用单位。

三,企业的价值链分析主要内容

1.识别价值活动。基本活动可分为:(1)内部后勤;(2)生产经营;(3)外部后勤;(4)市场营销; (5)服务。 辅助活动有四种,它们是:(1)采购;(2)技术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4)企业基础设施.2.确立活动类型(1)直接活动。(2)间接活动。 (3)质量保证。

四、成本动因分析

五、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分析 2.3企业竞争战略的种类与选择

一、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决定成为所在产业中实行低成本生产的厂家。

二、产品差异化战略

它是指企业通过技术、营销等手段有目的地将本企业的产品与别的产品区分开来,即本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的至少一种或某些特性是对手不可替代的。

三、目标集中化战略

目标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目标集中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为某一特定目标服务这一中心而建立的。

2.4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引入期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引入期。在此阶段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

第二阶段:成长期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第三阶段:成熟期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产品便进入了成熟期阶段。此时,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广告费用再度提高,利润下降。 第四阶段:衰退期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产品和替代品的出现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从而进入了衰退期。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2.6强势弱势和机会威胁(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1)优势与劣势分析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拥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2)机会与威胁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3.1企业国内转移定价

1.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时,主要采用成本定价法,内部定价法2在提供或接受资金时,主要计息或费用标准有协议定价法3在提供或接受劳务时,其费用收支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4在租赁或购买无形资产,其交易定价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3.2跨国公司实现内部交易的优势

(1)利用市场不完美。 外部市场并不存在完美竞争市场,理想的竞争市场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

(2)技术领先下的内部收益扩大。 跨国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都拥有关键技术和大批的技术成果,不断补充自身技术上的劣势,增强技术研发的能力,并进而保证企业长期的技术垄断优势,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最显著的优势。

(3)获得垄断优势。跨国公司为了获得特殊垄断地位,也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和及时供应,依靠内部生产技术进行内部制造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交货及时,还能确保不使技术外流,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3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方式 (1)跨国公司营销时,采用高报进口原材料、半成品、技术、劳务等的价格,低报出口商品的价格手段,大量转移企业利润。

(2)外国投资者在出资时,高估机器设备或者无形资产的价款,造成人为地夸大投资额,虚增成本。

(3)跨国公司采用转移定价来谋求避税效应。由于各国所得税税率参差不齐,在高税率国家的纳税总额势必很高,低税率国家势必很低,因此对利润的影响较大。

(4)为了加强子公司的竞争地位,通过控制内部交易的价格来影响子公司生产的成本或利润,母公司可以通过向子公司低价供应零部件产品或由子公司高价向母公司出售部件产品,来减少子公司产品成本费用,提高利润。

3.4成本导向转移定价,双重转移定价以及协议转移定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时,主要采用成本定价法,内部定价法2在提供或接受资金时,主要计息或费用标准有协议定价法3在提供或接受劳务时,其费用收支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4在租赁或购买无形资产,其交

易定价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1.成本导向转移定价不仅获得比较稳定的成本数据,而且当计算内部交易时,在实践和金钱上也得到节约,同时企业总部设立该转移定价标准时,还可以减少部门经理之间的摩擦。

2.双重转移定价是指对中间产品的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定价,制定的转移价格也各不相同,以维护整体利益。

3在协议转移定价方法下部门经理自由谈判企业内部转移交易、转移数量及转移支付条件。该方法适用于两个部门是利润中心,而且各自可以对外独立经营,也就是说,两个部门都有对外销售权利。

联系:1.目标一致2.业绩评价3.自治度 建立最优转移定价,很多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企业集团纳税最小化。

3分析题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转移定价方法?

很多国内企业在生产中间产品时,企业是从外部寻找供货方还是从内部购买,买方部门有很大的决策权。因此制定适当转移定价方法,不仅可以使各部门作出最优决策,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共同目标服务。

在制定转移定价时,如果上游和下游部门经理自治度很高的情况下,依据生产中间产品能力,协商中间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当中间产品存在有效的外部市场时,倾向于市场导向转移定价。尽管市场价格是左右转移定价的主要原因,产品成本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当企业高层制定转移定价时,中间产品成本成为决定因素,因此制定转移定价需要依据不同情况,选择以市场导向或者以成本导向定价以及其他方法。

4.1外汇风险及管理措施

广义的外汇风险包括资金投放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在现行的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汇率的波动而使外汇交易者或外汇持有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也叫汇率风险。

外汇风险的种类主要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二)外汇风险的管理措施1.选择适当的计价本位币2.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1)利用远期外汇交易。(2)利用外汇期权交易。(3)提前或者延迟支付。(4)资产和负债的调整。

4.2什么是折算风险及管理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会计翻译风险或转换风险,是指在会计年度结束时,母公司将国外子公司以外币为单位的财务报表,改为以母公司所在国货币为计价单位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与折算日的汇率不一致,使会计账簿上的有关项目发生变动的风险。 折算风险的管理

1.流动性及非流动性法 2.货币性及非货币性法

根据货币性及非货币性区分折算,

3.现行汇率法

现行汇率法是所有折算以现行汇率为基础,

优点是个别资产负债项目相对比例保持不变,如流动比率等,在折算过程中不会被扭曲;

缺点是破坏了以历史成本入账的会计原则。 4.时态法

以过去的交换价格登记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历史汇率折算。 时态法抛弃了货币及非货币法的缺点,折算后保持了原来财务报表上各项目资产和负债计价基础,从理论上讲有其较强的合理性。

4.3什么是交易风险及管理3.独资经营企业。是指由某一外国投资者依据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并独立经营的企业。它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传统形式。

(三)国际直接投资按公司类型分为

1.分公司。2.子公司。 5.1 柔性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因此它缺乏网络灵活性,信息和交流都比较缓慢。建立横向网络组织结构代替纵向金字塔组织结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可以减少成本,还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当然柔性财务管理要发挥协调作用,防止分权,失去控制。

第三,管理方式要从控制转向引导和激励。传统刚性财务管理往往就是财务控制,企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即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并针对这四个主要的方面,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以便系统、全面、迅速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为企业的平衡管理和战略实现服务. 因此,BSC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以管理为核心,以各个方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因进行国际经济业务时,当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债务,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与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可能使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

1.以外币偿付的资金借款或贷款业务。

2.以外币计算的商品及劳务的赊购和赊销业务。

3.尚未履行的期货外汇合约。 4.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外币债权或应承担的外币债务。

(二)交易风险的管理1.远期外汇市场套期保值 利用远期外汇市场,通过签订具有抵消性质的远期外汇合约来防范由于汇率变动而可能蒙受的损失,以达到保值的目的 2.货币市场套期保值

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借贷,建立配比性质或抵消性质的债权、债务,从而达成抵补外币应收应付款项所涉及的汇率变动风险的目的。 3.期权市场套期保值

根据对外汇汇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在外汇期权市场上,购买看涨或看跌期权,坐观外汇市场变化,决定行使或放弃期权,以达到既能保值又有盈利机会的目的。

4.4国际投资的方式

(一)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按进入方式可分为

1.创建企业2.购买产权

(二)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按所有权性质可分为1.合资经营企业:它是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

合资企业的出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现金;②实物;③工业产权。

2.合作经营企业,亦称为契约式合营企业,是指国外企业依据东道国有关法律,与东道国企业共同签订合作经营合同而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经营企业与合资经营企业的主要区别:性质不同。合资经营企业是股权式合营企业,而合作企业是契约式合营企业,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②组织形式不同。合资经营企业为法人实体,而合作企业可以是法人式,也可以是非法人式。 ③投资收益分配不同。合资经营企业的利润按出资比例分配,合作经营企业可以采用利润分成、产品分成或共同商定的其他方式。 ④投资回收方式不同。合资企业通过利润分成收回,合资期满,剩余财产按出资比例分配,而合作企业可通过折旧和产品分成收回投资,合作期满,不再参与剩余财产分配,而全部留归东道国所有。

2.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价值最大化

由于柔性财务管理主体的扩大,柔性财务管理目标不再是以前那些狭义的财务管理目标,而是追求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资本配置最优化以及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取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性知识流。

职能:1)财务教育职能是由柔性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把组织的财务意志和目标转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所决定的。

2)财务协调职能是柔性财务管理中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它与传统财务管理中的协调是不完全相同的。

3)财务激励职能是柔性财务管理中特别需要强调的,它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的激励职能,不是权权靠经济利益的简单刺激去激励员工。 4)柔性财务管理的互补职能是相对于刚性(传统)财务管理的强制性而言的。

5.2柔性财务管理的理念 1.泛财务资源理念。从形态上看,泛财务资源可分为:硬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柔性财务管理更加重视泛财务资源.2.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财务管理活动中,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企业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是人的活动,并且与其他活动相比,人的作用更加突显,.

3.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理念财务人员必须推动财务管理的知识化,同时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 4.和为贵理念。“人和”是企业内部管理极为重要的因素1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稳定。2则在于企业成员间通过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实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 5.行仁义利理念。柔性财务管理主张以义生利,把义和利长期被对立起来的两端有机结合起来。

5.3我国企业实施柔性财务管理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第一,思想观念要从生产导向转变为横向。传统刚性财务管理模式与生产导向关系密切,比较关心产品生产和经济生产批量,把价格和质量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柔性财务管理以市场导向为主,关心顾客的需求,把争取顾客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既重视生产管理,更重视“顾客关系管理”

第二,组织结构要从纵向转变为横向。柔性财务管理要求企业提高对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敏度,要求内部信息高效率流动,内部各部门更加协调合作。而我国纵向组织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柔性财务管理需求。

业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加强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财务控制,对于如何优化各部门员工的财务行为考虑不够。

第四,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从资金为主转向以人为主。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把资金作为管理对象,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管理既是对资金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的主体,人管理不好,资金就难以管好。一个企业只有让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财务管理才能真正成功。因此,关心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实现将成为实施财务管理柔性化管理的前提。

第五,企业财务竞争要以柔性战略作为刚性战略的有效补充。刚性财务战略如果没有柔性财务战略来配合,往往导致失败。当然仅仅依靠柔性财务战略,其使用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还需要刚性财务管理战略的正确引导。只有两者完美统一时,才能获得最大价值。7.1业绩评价的模式以及每种模式下的典型的代表方法

1、EVA是经济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典型代表。

EVA指标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 指标最大的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企业的利润,考虑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包括权益资本)的成本。这种利润实质上就是属于投资者所有的真实利润,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经济利润。EVA 指标由于在计算上考虑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且在利用会计信息时尽量进行调整以消除会计失真,因此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EVA 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像净利润一样仅仅是一种短视指标,因此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等。

此外,应用 EVA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从增加股东财富的角度衡量企业业绩的EVA指标相挂钩,正确引导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管理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

EVA 评价系统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它强调与报酬计划紧密结合。

三、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的代表:BSC 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表面现象和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一个网络式的业绩评价系统。

四、利益相关者业绩评价模式

业绩三棱柱是这一业绩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的特点在于强调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和贡献,而不是战略。

业绩三棱柱强调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要综合权衡这些因素,而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而且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角度为起点考虑企业目标的内涵,从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和能力等角度考虑企业如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尤其是后一点是业绩三棱柱相对于以战略为起点的BSC的突破。

7.2试将EVA和BSC 业绩三棱柱三种业绩评价模式进行比较

8.1企业集团的基本内涵

,企业集团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多个法人以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服从于体现共同利益的某种决策体系的经济联合体。

从法律地位上看,企业集团不是法人,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格,也没有相应的法人财产权,

8.2企业集团的分类

1.依据企业集团的联结纽带,企业集团可以分为:

股权联结型企业集团是指按照企业之间的控股与被控股关系、参与和被参与关系而组建的企业集团。

契约联结型企业集团是指各企业通过订立合同,进行产品生产的横向联合或销售联合而自愿结合而成的企业集团。 混合联结型企业集团兼具上述两种类型企业集团的特征,集团内各成员企业既通过投资参股形式的股权联结,又通过技术、产品、销售等合同契约形式的联结,形成了具有大跨度、多层次集团性的网状组合体。 2.依据核心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企业集团可以分为:纯粹控股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核心企业)是单纯的控股公司,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持有多数股权,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与控制。

混合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既通过控制子公司的董事会控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混合型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转化为控股型企业集团。

3.依据集团采取的多元化战略,企业集团可以分成: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是以主导产品的生产为中心,将经营范围向产品价值链的下游延伸

而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企业运用某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主要是技术或市场)为中心发展与之相关的多种经营而形成的企业集团;

非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企业并不以某项生产或某种经营资源为中心,而是在彼此没有直接联系的行业和领域中发展多种经营业务而形成的企业集团。

8.3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比较每种结构的优劣性)

(一)U型结构

优点 U 型结构也称企业总部则将经营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起来。

在企业创建初期,U型结构的权利集中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渐强大,过于集权的架构也逐渐显现出它自身的缺点:

(1)在这种集权的、依靠职能部门运作的企业集团中,随着集团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活动变得极为复杂,直接控制各职能单位经营决策的高层管理人员会因整日忙于协调、评估和决策等等繁琐的行政工作而耗费精力,管理效率下降。(2)U 型结构往往因管理幅度过大而造成管理失控,加大了行政管理费用(3)集权与集中决策并不一定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二)H型结构

H 型结构是控股公司结构,其特征是母公司持有子公司或分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并基于股权对子公司进行间接管理;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所从事的产业一般关联度不大,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H 型结构使母公司不能对子公司实行行政化直接管理,这样就确保了子公司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对于提高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规避、分散公司经营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没有设立适当的总部,控股公司易被日常事务所纠缠,高层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进行战略决策、计划、资源配置、监控、激励职能,具体表现在:

(1)控股公司的战略计划、方针等难以向子公司贯彻。 (2)子公司难以充分利用控股公司总部的参谋人员。

(3)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看,母公司无力对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作恰当的评价,所以管理成本较高。

(4)控股公司的投资协调比较困难。

(三)M型结构

M 型结构也称事业部制,其显著特征是战略决策与经营决策分离。

M型组织结构还具有以下优点: (1)M型结构实现了层级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M 型结构中,各分部虽然不是独立的法人,但是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对于上市公司和其他的联合核算控股企业,集团公司拥有重大战略决策权及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权和决策权,是绝对独立的利润中心。

集团公司各分部、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之间存在者 “准市场交易” 或 “内部转移定价”交易,具体采用哪种价格,由集团公司与交易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在企业集团内部的这种准市场体现了企业集团的层级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组合。

(2)M型结构有利于改善信息传递和激励机制。 (3)M型结构有利于加强协调和控制。

尽管 M型结构是对 U型结构和 H型结构的一种创新形式,但他运用到企业集团公司中也存在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权力分散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局部信息。

集团公司总部与各事业部门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会进一步恶化道德、风险问题。在分部之间、上市公司与其他联合核算的控股企业之间,由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各自就有可能采取类似于市场主体的机会主义的行为,传出有利于自己的不真实信息。

(2)不利于事业部之间的横向联系。

集团公司高层管理者如果不注意协调,事业部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只顾眼前的局部利益,忽视长远的整体利益,影响集团内成员企业之间的协作。 (3)转移定价决定内部交易中可获得的收入,因此是各部门经理所关注的焦点。

8.4什么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以及它的类型(3种 优缺比较) 1.集权制

集权制将子公司的业务看作是母公司业务的扩大,所有的战略决策与经营控制权(财务的与非财务的)都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通过集权,母公司能够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便于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调控的功能和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集团财务风险,完成集团统一的财务目标,还有利于统一调度和使用集团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资金成本.但是,集权制也有自己明显的缺陷:

(1)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过长的信息传递时间也会影响母公司决策的正确性;(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事项管得过多过细,不仅会影响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而且一旦决策失误,将发生巨大损失.

2.分权制

分权制是将决策权分散于各子公司,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权限,母公司只起控股公司的作用,对下属公司以间接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 在这一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在很多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做出更大的财务决策;

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对子公司的管理强调的是结果控制,即对子公司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以增强其实力。

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与分散互为反正,由此产生的利弊也大致相反。

分权制的不足之处在于: (1)母公司难以对企业集团进行统一的指挥和协调,财务调控功能弱化;

(2)母公司难以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 (3)母公司不能有效约束经营者,从而出现子公司“内部控制人”问题,子公司各自为政、损害集团整体利益,并最终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3.混合制

实践中采用更多的是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制财务管理模式。此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混合制综合了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的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集团整体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混合制财务管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 集权为主、分权为辅和分权为主、集权为辅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体现了集权制的优点,不仅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部分的避免由于权力过度集中而造成的子公司缺乏积极性和灵活性的问题。此种财务管理模式尤其适合于发展初期的企业集团;

后者不但体现了分权制的优点,而且加强了集团内部的协调,更多适用于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

8.5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

总的来说,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主要适用于企业集团规模不大的情况。当集团内子公司数量较多、管理幅度过长时,由于母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精力有限,分权型会成为一种必然却又无奈的选择。集权和分权结合的混和型财务管理体制则介于二者之间。 1.企业集团的联合方式

企业集团按其联合方式不同可分为:横向型企业集团、纵向型企业集团和混合型企业集团。

2.企业集团的发展阶段 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权变性。

3.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总设计和总规划,大致可以分为扩张型、稳步发展型和防御型三种。

4.企业集团的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的不同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有影响。 5.其他因素

除了上面的几个因素之外,集

团的组织结构、控股公司的股权结构、技术要求、集团所面临市场竞争的状况、企业集团的地理分布、产品种类、生产技术特点等也是影响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选择的重要因素。 8.6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战略类型及选择

从财务管理基本内容的角度看包括: 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等;

从财务管理派生内容的角度看包括: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如通货膨胀)之下的财务战略等; 从企业业务经营能力的角度看包括: 快速扩张型、稳健发展型和防御收缩型三类。

(二)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选择

企业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决定了其适用的财务战略的类型。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实施的财务战略应不同。

1.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在经济复苏阶段,集团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在繁荣初期,企业集团应采取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

在繁荣后期,集团应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在经济衰退阶段,集团应停止扩张

2.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集团发展阶段相适应

初创期、成长期集团宜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稳健型财务战略比较适合成熟期

企业集团所选择采用的财务战略自然是防御收缩型了.3.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为寻求更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由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集团财务战略也应适应此转变,在以下方面作出调整: 一要调整集团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企业经济真正的长期增长要求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而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基础项目的发展。虽然基础项目在短期内难以带来较大的财务利益,但它是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集团在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上,要向基础项目倾斜,要实现基础项目相对于经济增长的超前发展。

二要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既可以约束企业集团追求短期数量增长的行为,又可以强化其进行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的行为取向;通过明晰产权,可以从集团内部抑制掠夺性经营的冲动;通过以效益最大化和本金扩大化为目标的财务资源配置,限制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耗用,以实现企业集团的集约化、高效率经营。

第9篇:高级财务管理重点

财务管理假设的分类:

1、财务管理基本假设 是研究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假设或设想,它是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

2、财务管理派生假设 是根据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引申和发展出来的一些假定和设想。

3、财务管理具体假设 是指为研究某一具体问题而提出的假定和设想。 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

1、理财主体假设:理财主体的特点:(1)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2)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3)理财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并不一定是理财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是指理财的主体是持续存在的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

3、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

4、资产增值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企业资金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加。

5、理性理财假设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因而他们的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

并购(M&A)的主要特征是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本书所涉及的并购主要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重组活动。

并购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三种形式。 并购的类型:

1、按双方所处的行业分类:纵向并购是指从事同类产品的不同产销阶段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并购;横向并购是指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所进行的并购;混合并购是指与企业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均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2、按并购程序分类 善意并购通常是指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双方通过友好协定确定并购诸项事宜的并购;非善意并购是指当友好协商遭拒绝时,并购方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而采取非协商性购买的手段,强行并购对方公司。 并购的动因:

1、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并购,特别是横向并购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2、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并购,主要是纵向并购,企业可以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转变成企业内部的行政调拨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3、多元化经营战略。通过并购其他企业可迅速达到多元化扩张的目的。 并购效应:

1、并购正效应:效率效应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多元化优势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战略调整理论;价值低估理论;信息理论。

2、零效应

3、负效应 管理理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目标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 贴现现金流量法简介:持续经营是贴现现金流量法的基本假设前提。贴现现金流量法的原理是假设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其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作用和局限性:贴现现金流量法以现金流量预测为基础,充分考虑了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对其价值的影响,对企业并购决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一方法的运用对决策条件与能力的要求较高,且易受预测人员主观意识的影响。所以,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以及选择贴现率的困难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贴现现金流量法的准确性。 成本法:清算价值是指目标公司清算出售,并购后目标企业不再存在时的资产可变现价值。 净资产价值是指目标企业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即目标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

重置价值是指将历史成本标准换成重置成本标准,以资产现行成本为计价基础的价值。 换股估价法:

股价自由现金流量=净收益+折旧—债务本金偿还—营运资本追加额—资本性支出+新发行债务—优先股股利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利息费用×(1—税率)+偿还债务本金—发行的新债+优先股股利

=息税前净收益×(1—税率)+折旧—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净增加额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按照同等价格和同一比例相同要约条件向上市公司股东公开发出收购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的行为。 协议收购是指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之外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就股票的交易价格、数量等方面进行私下协商,购买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以期获得或巩固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 并购支付方式:

1、现金支付方式优点:(1)计价简单,透明度高;(2)对并购企业而言,产权明晰,不稀释其股东控制权,速度快;(3)对目标企业而言,股东可即时取得收益,风险小。 缺点:(1)对并购企业而言,沉重的即时现金负担;(2)对目标企业股东而言,形成即时纳税义务。

2、股票支付方式优点:并购企业不需要支付大量现金,不会影响其流动性;目标企业股东不失去去股权; 缺点:并购企业原股东的股权被稀释,改变并购方股权结构;该支付手续复杂,不如现金支付便捷快速。

3、混合证券支付是指主并企业的支付方式为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的组合。 筹资方式选择顺序: 内部积累 贷款筹资 发行债券 发行股票 。

并购筹资方式现金支付时的筹资方式 增资扩股金融机构贷款发行企业债券 发行认股权证

股票和混合证券支付时的筹资方式 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 发行债券 。 杠杆并购定义: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或投资者融资借款来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收购成功后再以目标公司的收益或是出售其资产来偿本付息。 实质是以现金支付并购对价的一种特殊融资方式。

特点:① 杠杆并购的负债规模较一般负债筹资额要大,其用于并购的自有资金远远少 于完成并购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前者的比例一般为后者的10%~20%;② 杠杆并购不是以并购方的资产作为负债融资的担保,而是以目标公司的资产或未来或有收益为融资基础,并购企业用来偿还贷款的款项来自目标企业的资产或现金流量,也就是说,目标企业将支付它自己的售价; ③ 杠杆并购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个由交易双方之外第三方担任的经纪人,这个经纪人在并购交易的双方之间起促进和推动作用。 杠杆并购成功的条件:

1、具有稳定连续的现金流量。

2、拥有人员问、责任感强的管理者。

3、被并购前的资产负债率较低。

4、拥有易于出售的非核心资产。 管理者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外部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 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是杠杆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档杠杠并购中的主并方是目标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时,杠杠并购也就是管理层收购。优点:1.从理论上来说,管理层收购有助于降低代

理成本,有效激励和约束管理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从激励的角度来讲,管理层收购有利于激发企业家充分发挥管理才能。 3.管理层收购有利于企业内部结构优化,进行产业转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层收购的方式:收购上市公司、收购集团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公营部门私有化。 并购防御战略:

1、提高并购成本:(1)资产重估(2)股份回购(3)寻找白衣骑士 为免遭敌意收购而自己寻找的善意收购者(4)降落伞计划通过事先约定对并购发生后导致管理层更换和员工裁减时对管理层或员工的补偿标准,从而达到提高并购成本的目的。

2、降低并购收益(1)出售皇冠上的珍珠(2)毒丸计划(3)焦土战术

3、收购并购者

4、建立合理的持股结构(1)交叉持股计划(2)员工持股计划

5、修改公司章程 (1)董事会轮选制

(2)绝对多数条例 并购整合是指完成产权结构调整以后,企业通过各种内部资源和外部关系的整合,维护和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的竞争优势,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并购整合的类型:A完全整合B共存型整合C保护型整合D控制型整合。 并购整合的内容:A战略整合以长期战略发展视角对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调整,使其纳入并购后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框架内B产业整合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和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C存量资产整合通过处置不必要、低效率或者获利

能力差的资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的总体效率,也利于缓解并购带来的财务压力D管理整合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及时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为核心,通过资本、契约、产品、技术等不同的利益关系,将一定数量的受核心企业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法人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具有共同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多级法人结构经济联合体。 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1.企业集团由多个法人组成。2.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3.企业集团的规模巨大。4.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具有连锁型和多元性。

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特点:

1、集团财务管理的主体复杂化

2、集团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控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核心是企业集团得以形成的连接纽带即资本控制。

3、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往往以资本为联系纽带。子公司可以分为:全资子公司即为子公司的资产100%来源于集团;控股子公司即集团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参股子公司:集团持股20%~50%的子公司;关联子公司即为集团持股20%以下的公司。

4、集团财务管理更加突出战略性。 投资多元化,也称为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在两个或更多的行业从事经营活动,主要是同时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动机:进攻型动机促成的多元化经营和防御型动机促成的多元化经营。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外部影响因素:

1、市场需求饱和

2、成本提高或销售价格降低到难以承受的程度。

3、政府的反垄断措施

4、社会需求的多元化 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内部影响因素:

1、企业潜在的剩余资源需要发挥

2、管理者力图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3、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业绩与原先的战略目标有较大差距

4、企业集团在技术、资金、科研方面的联合作用和集团成员的独立地位,以及疏密有致的多层次组织结构。 多元化经营的风险与障碍:

1、资源配置过于分散。多元化发展必然导致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于每一个发展的产业领域,进入陌生的产业领域恰恰需要超常的运作费用。

2、产业选择误导。采用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往往是收到某投资领域收益率比较高的诱惑而进入该领域的。 完全内部价格法,即完全以内部价格进行集团内部交易,盈亏自负,不进行各企业间的利润分配。一次分配法:企业集团以体现平均先进的劳动耗费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加上分解的目标利润,确定各成员企业配套零部件的内部协作价格。 资本经营是指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照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收购、兼并、分立、剥离、拍卖、改制、上市、托管、

清算等手段及其组合,对企业的股权、实物产权或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等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率,谋求竞争优势的经济行为。资本经营是指围绕资本保值增值进行经营管理,把资本收益作为管理的核心,实现资本盈利能力最大化。 企业集团资本经营的原则:

1、企业集团资本经营必须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2、企业集团资本经营要充分考虑剩余价值

3、企业集团资本经营要充分考虑企业联合的特点

4、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要充分考虑核心企业的承受能力。

5、企业集团资本经营应当注意资本控制的层次限制。 资本扩张包括并购、股份制改制与上市;资本收缩一般包括资产剥离、公司分立、股权出售、股份回购四种形式。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主要有:

1、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

2、并列分解改组模式、

3、串联分解改组模式、

4、合并整体改组模式、

5、买壳上市改组模式、

6、资产注入、资产置换改组模式。 责任中心是指内部的成本、利润、投资发生的单位,这些内部单位要完成特定的职责,其责任人被赋予一定的权力对该责任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

经济附加值(EVA)又称经济增加值。等于企业税后息前利润减去全部占用资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 特点:① 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了企业的利润,考虑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的成本。 ② 该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协调的目标,使得所有决策都模式化、可以监测,并可以用同样的尺度来评价一个项目是使股东的财富增加了还是减少了。③ 应用EVA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从增加股东财富的角度衡量企业业绩的EVA指标相挂钩,正确引导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管理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 杜邦分析体系:

每股盈余=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所有者权益÷普通股股数)

每股股利=股利支付比例×每股盈余(股利支付比例=股利支付额÷净利润) 平衡计分卡能从四个方面观察企业:

1、财务角度。典型的财务指标有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报酬率、现金流量、经济增加量等。

2、顾客角度。典型性指标包括顾客满意程度、顾客保持程度、新顾客的获得、顾客的盈利能力等。

3、内部业务角度。经理必须从内部价值链入手,对企业内部进行考察。

4、学习和创新角度。公司创新、提高和学习能力,是与公司的价值直接相连的。

国际财务管理的特点 :① 国际企业的理财环境更加复杂② 国际企业的资金筹集具有更多的可选择性③ 国际企业的资金投入具有较高的风险性,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十个方面:

1、经济和经营方面的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利率变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经营管

理风险、其他风险。

2、上层建筑和政治变动的风险:政府变动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战争因素的风险、法律方面的风险、其他风险。 外汇是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汇率:

1、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方法。

2、间接标价法也称收进报价法,是以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外汇风险:

1、交易风险。企业因进行跨国交易而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债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与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可能使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

2、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指企业把不同的外币余额,按一定汇率计算折算为本国货币的过程中,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与折算日的汇率不一致,使会计账薄上有关项目发生变动的风险。

3、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产销数量、价格、成本等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企业的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

交易风险的避险方式:

1、远期外汇套期保值

2、货币市场套期

3、外汇期权交易保值 折算风险的避险方式:

1、调整外汇净受险资产

2、平衡资产与负债数额

经济风险的避险方式:多元化生产、销售、采购、融资、投资,还可以通过灵活的资源政策和市场分散化策略规避经济风险。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概念,是指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管理组织简单、职责分工有限的企业。中小企业的经济评价:对经济的作用:

1、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2、技术创新

3、刺激竞争、

4、成为大企业的重要的合作伙伴

5、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效率。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点:① 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基础普遍较弱 ② 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信用等级较低 ③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④ 中小企业对管理者的约束较多 二板市场是指主板市场以外的融资市场,也称创业板市场,是为高科技领域中运作良好、成长性强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场所。 风险投资是主要由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判断、资金投入、经营管理的综合工程,其投资对象一般为高新技术项目、起步不久、急需资金的新的中小企业。基本特征:

1、投资方式主要是股权型投资

2、投资周期较长

3、高风险,高回报

4、它不只是一种投融资体系,而且是一种集资金融通、企业管理、科技和市场开发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

1、零兼并策略,即选择公司资产与债务相抵的目标公司进行兼并。

2、托管是指在不改变企业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由委托方将企业经营管理权以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条件和期限内让渡给受托方有偿经营,并由受托方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3、租赁。通过生产企业、金融机构、设备生产企业的合理架构和合约,使产品生产企业能租赁到设备进行生产。

4、中小企业的策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实现相似的策略方针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 非营利组织通常是指除营利机构和政府机构以外的一切社会组织的全体,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不能由营利机构和政府机构充分提供的社会服务组织。 非营利机构的特征:

1、非营利性

2、税收优惠政策

3、不排斥企业化管理

4、业务收入并不一定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5、非营利组织的责、权、利难以界定。 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区别:

1、性质不同。事业单位执行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公共产品的职能,行政单位执行社会管理职能。

2、属于现行预算会计的不同分支。行政单位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3、资金来源渠道与运用方式不同:行政单位资金来源是单一的,而事业单位的筹资方式是多渠道的;行政单位应严格按照预算规定使用资金,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4、财务管理要求不同

5、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 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

1、预算资金收支活动

2、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

3、经营活动

非营利组织自有资金的筹集:

1、政府拨款或补助

2、社会捐助

3、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企业破产财务管理的特点:

1、破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种“例外”性质的管理,即危机管理。

2、破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

3、破产企业的财务活动及破产财产受控于破产管理人,并置于法院监督之下。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1、单变量判定模型

2、多变量判定模型———Z计分模型

Z=0.012X1+0.014X2+0.033X4+0.999X5 式中:Z为判别函数值

X1=(营业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普通股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3、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

上一篇:酒店中央空调解决方案下一篇:教师岗前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