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疾病

2022-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支原体疾病

猪肺炎支原体在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及防治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是现在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存在于母猪、保育猪和育肥猪等各个生产阶段。其病原有传染性,也有非传染性。且发病原因较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感染发病率高,影响范围广。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PRDC中,猪肺炎支原体是其重要和核心病原。因此常被其称为“钥匙病”。

PRDC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病毒、细菌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通常由病毒或支原体首先侵袭猪的呼吸道,破坏呼吸道天然防御屏障,进而继发感染各种细菌性肺炎,造成肺部混合感染。1997年,在美国定义,进而引发全球关注。

1 发病原因

病毒、細菌、支原体、气候及管理因素等都可导致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

1.1 许多病毒和细菌造成本病原发性感染

病毒如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细菌如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等。

1.2 猪场管理混乱

猪舍通风不畅、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混群,不同来源猪混养、猪场温差过大,免疫混乱及生物安全措施差等。

1.3 应激因素

季节变换、冷热不均、营养不平衡、霉菌毒素污染等造成猪只免疫力低下,猪群免疫力参差不齐。

2 症状

2.1 临床症状

发病猪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眼睛分泌物增多、结膜炎;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苍白、贫血、育成或育肥猪生长缓慢,渐行性消瘦,有些猪只甚至出现生长停滞,有些猪表现为急性死亡。同一猪群中个体大小不等。

2.2 病理变化

病猪皮肤苍白,贫血;淋巴结肿大,呈黄褐色,有时出血;肝脏萎缩;肾肿大,呈黄色;胃溃疡;肺部有实变,有的充血、出血点或斑、脓肿灶,有的表面有纤维素性被膜覆盖;胸腔积液,有纤维素性渗出。

猪肺炎支原体在PRDC中的作用以及与其它病原之间的互相作用:猪肺炎支原体是PRDC的首发病原和核心病原。猪肺炎支原体进入气管后,肺炎支原体体膜上的纤毛粘附蛋白(P97)可特异地结合并粘连在气管及支气管上皮纤毛上,形成定殖并导致部分纤毛功能受损或脱落。最终使细胞纤毛丧失免疫功能。另外,肺炎支原体体膜是猪淋巴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肺炎支原体感染改变了肺泡巨嗜细胞吞噬功能,从而破坏肺脏局部防御系统,进而导致免疫抑制。

2.3 各病原的相互作用

1)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延长蓝耳病病变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聚集到细支气管周围,为蓝耳病病毒大量感染提供了机会与温床。进而加重了蓝耳病病变。Jose Maria,(2003)、Thacker等(1999)进一步研究了蓝耳病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之间的互作。他们认为:猪肺炎支原体的存在会导致蓝耳病的肺部病变表现的更重,恢复所需的时间更长。

2)肺炎支原体与圆环病毒Ⅱ型之间互作猪肺炎支原体促进PCV2病毒的繁殖、延长存在的时间。Opriessnig等(2004)研究了猪肺炎支原体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之间的互作,发现这2种病原双重感染组的猪只表现出中度的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和生长缓慢,其它试验组无临床表现。

3)肺炎支原体与其它呼吸道病原之间互作猪肺炎支原体可破坏呼吸道,可以和波氏杆菌、猪链球菌等细菌互作,导致病变严重和持续时间长,因为其导致呼吸道受损,常常造成像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细菌继发感染。Caruso等(1990)报道,猪肺炎支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合并感染会进一步降低巨噬细胞的能力。猪肺炎支原体在合并感染猪中也会加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严重性另外,Corinne(2009)用SPF猪做了研究,也说明猪肺炎支原体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有促进作用。Thacker等(2001)研究了猪肺炎支原体和猪流感的互作。认为猪肺炎支原体对于猪流感只是简单的相加作用,但是同时认为双重感染导致机会细菌的感染上升。

3 PRDC造成的危害

美国动物保健医学协会研究报告指出:猪呼吸道疾病是导致保育猪和生长猪以及育肥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估计,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每增加10%的肺部病变,平均日增重降低3.3%。1987,美国NAHMS调查结果表明:猪肺炎是目前导致损失最大的猪病,在疾病损失总数为21.42/头/年,其中呼吸道病5.42/头/年。如果感染胸膜炎放线杆菌,平均日增重下降34%,料肉比上升26%,死亡率可以达到10%~20%。Morillo(菲律宾)报道,PRDC可以使猪只平均日增重减少300g。陈建雄报道,PRDC在中国的发病率为30%~70%,死亡率为5%~30%,日增重降低15%,饲料转化率降低18%,出栏时间指推迟23d,增重下降或生长停滞可达70%。另外,支原体肺炎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中国每年因此造成1.25亿美元的损失(蔡宝祥,养猪进展.1998)。美国每年因此造成损失1亿~5亿美元。(Clark等,Vet.Med.May 1991)。

4 PRDC的防控措施

1)控制PRDC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应激,解决合并感染和减少免疫刺激等潜在的启动因子而得到控制。

2)控制合并感染在PRDC中占重要角色,尤其是控制猪支原体肺炎的感染是重中之重。通过免疫途径控制猪肺炎支原体可以提供长期的保护。

3)免疫有其可靠的优点(Maes et al,1998,1999):①改善日增重2%~8%和料肉比2%~5%;②缩短上市日龄;③减少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另外,还可以减弱相关疾病的影响。试验证明,免疫PCV2疫苗不能完全阻止感染,但是,免疫后猪如果再感染可以减少血清中载病毒量70%,改善生产性能,减少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发生。HanneBak与Juan M.Palac,ios(IPVS 2010)均报道联合使用猪支原体肺炎苗和PCV2疫苗后可以提高生产性能,猪生长更快。

4)呼吸道原发病会促进继发病的发生,特别是像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普通蓝耳病病毒等,单独作用实际中很难有剧烈的临床表现和巨大生产损失,许多情况下是亚临床感染,但是,如果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临床表现和生产损失会相当明显。

5 PRDC的預防措施

1)基于目前的养猪生产,有必要做如下的有效保健:70日龄前临床生产性能基本正常,为减少生产性能下降的风险或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的猪群。建议在7或10日龄肌肉注射泰拉菌素类、头孢类。对保育床上的猪只在其发病前7d肌注泰拉菌素类或头孢类药物。这样可以代替断奶后饲料中添加消化道药物,改善或稳定70d前成活率及全程生产性能。

2)良好的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引种时应慎重,通过隔离检测合格方可入场。实行分阶段、全进全出模式饲养。饲养密度合理,减少交叉哺乳,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不同来源、不同日龄猪混养,限制猪之间的接触。减少应激。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降低猪舍氨气浓度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当氨气浓度达到25ppm时,猪只表现为流泪和咳嗽,日增重下降约6%。达50ppm时,日增重下降12%。达100ppm时,日增重下降30%,饲料转化率下降9%。

3)避免使用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提供营养,提高猪群抵抗力。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会极大有利于控制PRDC的发生。

4)对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其病情蔓延的有效方法。Rehecca Langhoff(IPVS2010)在田间实验证实了泰妙菌素对患PRDC的保育猪的健康状态和生产成绩具有积极的效用。治疗后病原体的减少与咳嗽指数的快速降低以及对用药组猪只日增重快速提高都有关系。Alherto E.Cevidalli报道,氟苯尼考饲料预混剂与磺胺二甲氧基嘧啶、金霉素饲料给药针对呼吸道疾病的效果比较证明,第6天的治愈率氟苯尼考较后者高5%,第11天则高14%。Xavier de Paz(IPVS 2010)证实生长育肥猪暴发PRDC时使用替米考星进行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死亡率由10.6%降至4.8%。在猪群出售时出栏体重也有差异,可以生产更多具有价值的猪。

综上所述,控制猪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猪场疾病控制体系中一项重大的系统的工程。猪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一种或多种病毒、细菌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病原复杂,有传染性的,也有非传染性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养殖者的注意,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对于猪场的生产效益直接相关至关重要。一定要引起养殖者的强烈关注,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是最有效的办法。在养殖生产的各环节中,控制猪支原体肺炎感染是预防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芳 耿建新

第2篇:全球养猪业支原体感染现状及支原体病有效防控

2018年6月13日下午,第25届国际猪病大会礼来动保“猪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管控”卫星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H2厅如期举行(图1),礼来动保邀请了Dominiek Cabriel Daniel Maes兽医学博士、NathanLen Winkelmanul兽医学博士、谭涛预防兽医学博士和Ulrich Klein兽医学博士4位猪肠道和呼吸道疾病防控领域的知名专家,分别就支原体肺炎、猪回肠炎和猪痢疾、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以及枝原净TM的产品特点及其在猪肠道和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演讲。

本文是根据Dominiek兽医学博士的演讲整理而成的听课笔记。

Dominiek Maes兽医学博士(图1)是比利时根特大学动物医学院猪健康管理研究室教授,本次演讲的题目是 “全球养猪业支原体感染现状及支原体病有效防控”。Dominiek博士说,他本人主要从事猪病研究,今天的演讲内容侧重于如何在生产现场来防控猪呼吸道综合征,更多的是田间的一些试验性指导。随后,他围绕“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原,肺炎支原体的传播、感染的严重性,菌株多样性,致病机理,地方流行性肺炎发病学,肺炎支原体毒力因子,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的相互作用,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治疗、控制方法和净化”等方面进行了展开。

1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原

Dominiek博士说,肺炎支原体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病原。猪群感染支原体后,肺脏组织病变在各感染猪场中会较为频繁地出现;虽然感染猪经过治疗后可以痊愈,但有些支原体可以使猪终生带菌,在屠宰时可以见到肺部有病变一一胸膜炎和肺炎。支原体的屠宰检测也是在最近20~30年才开始使用的,然而检测结果表明尽管支原体疫苗被大量使用,但肺脏病变并没有明显的改善。Dominiek博士补充说,在针对美国猪群中流行(严重程度)的病原体和养猪生产者心中认为重要的病原体的一项调查中,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分别位居前三甲。

2 肺炎支原体的传播

Dominiek博士指出,肺炎支原体与其他很多病原体有许多不同之处,它在猪群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引种,将带毒的亚临床感染猪引入猪群,很多时候猪群感染后并不引起临床症状。带菌猪进入猪群后,整个猪群很快就会转阳。因此,Dominiek博士建议中国的养猪生产者在从国外引进种猪时要注意对支原体的隔离监测。Dominiek博士接着说,如果要建立一个无肺炎支原体的猪场,那么你必须足够小心,因为支原体也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根据英国和丹麦的流行病学研究,最远传播距离可达到3.2 km,故阴性猪场要保证周围几公里以内无阳性猪场;另外有试验证明,在试验条件下,肺炎支原体传播距离甚至可达到9.2 km (Otake等,2010),这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

Dominiek博士继续说,肺炎支原体的传播有几种方式,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一个猪群内的传播主要是垂直传播,一般不会通过奶水传播,而是通过鼻对鼻的接触,母猪將病原传播给仔猪。不同猪场的仔猪在断奶时的感染率可达到4%~30%。另外,一次性购买大量的后备母猪、每个产房的产床数量大于16个、产房无明显的批次分娩、母猪感染、寄养、延长哺乳时间、不同生产体系和不同日龄的猪混群饲养等均是加大支原体感染的风险因素。

3 感染的严重性

Dominiek博士说,有资料表明支原体感染可以发生在猪一生的很早时期,如断奶前。如果发生早期感染,则会加重猪的肺部病变;早期感染的时间越早,屠宰检查时会发现更多的肺部病变,或育肥阶段呼吸道疾病高发。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相反的结果,即早期感染无法预测后期屠宰检查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严重度。如果感染发生很早,人们可以通过接种肺炎支原体疫苗的方法刺激猪的黏膜免疫,减少支原体在猪群中的流行。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猪群感染支原体后,猪的免疫系统不足以排除细菌,感染猪会持续排菌几个月(直到240 d)。

4菌株多样性

Dominiek博士说,在有些猪场中,支原体的菌株比较单一,可能只有一种菌株存在;然而,有些猪场支原体流行菌株则比较复杂,可能会存在多种支原体菌株,且不断地循环。感染菌株越单一的猪场,其猪肺炎症状越轻微;而感染菌株越多样化的猪场,猪肺炎病变则越严重,临床症状也越明显。

Dominiek博士补充说,我们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方法测序发现猪场有多个支原体菌株存在。同时对屠宰场中的猪肺脏病变进行评分。结果发现猪的阳性率非常高,达到83%;同时发现了135个不同的菌株,在106个肺脏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菌株,在36个肺脏中发现3个不同的菌株。Dominiek博士说:通过多变量模型检测可以得出结论,在一批次猪群中有多种不同的肺炎支原体菌株,可以预测猪群会有更加严重的肺部病变,病变得分会更高。

Dominiek博士强调说,在同一个猪场,不同批次猪群的支原体感染率也不一样,菌株的多样性也不同,同时菌株在每一批之间也会有差异。所以,猪场的生物安全非常重要,猪场要尽量提高生物安全以减少菌株的多样性,进而可以减少肺部的病变。

5 致病机理

Dominiek博士说,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肺部的纤毛细胞(主要是气管和支气管的纤毛),引起纤毛的脱落和凝聚。感染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的气管和支气管部位。肺炎支原体吸附在纤毛细胞上(图2),并在此进行复制,导致纤毛生长停止,并脱落,引起淋巴细胞、白细胞大量聚集。这一个过程还包括其他因素(如黏附素、蛋白水解过程等)的参与。

6 地方流行性肺炎发病学

Dominiek博士说,猪感染支原体后,病变的发展速度较慢,直到4周后才有清晰的支原体病变(图3)。之后病变会慢慢地恢复,有时会再次感染,在肺部造成明显的病变。

7 肺炎支原体毒力因子

Dominiek博士说,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因子有很多,且大部分不是很清楚。或许黏附因子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毒力因子,目前也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一项免疫系统功能分析研究,它可以损害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少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细胞的毒性因子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毒力因子,54-kDa膜蛋白在人的支原体感染上被证明具有毒性作用,在猪上的作用还不清楚。

Dominiek博士补充说,有研究表明,一些品种的猪较其他品种的猪对支原体的感染有更强的抵抗力,它们同样能感染支原体,但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更轻微。

8 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Dominiek博士说,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增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移行的猪蛔虫幼虫的致病性。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会使猪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更加严重。

9 肺炎支原体的诊断

Dominiek博士说,在欧洲,猪感染最多的病原以及影响最大的病原是肺炎支原体。猪感染支原体后如何进行诊断,首先是观察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体况变差等。剖检可发现前腹侧肺融合。之后可进行血清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需要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检测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有些猪感染后并无明显的血清学反应。可用拭子对鼻、喉、气管进行采样,有时可以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保留液。样本可用套式PCR和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Dominiek博士补充说,有研究表明用口腔液检测支原体敏感性低,.稳定性差,因此在利用口腔液检测支原体时应千万小心。

Dominiek博士补充说,临床兽医应该进行一个综合的诊断:即根据临床症状、畜群的健康状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剖检结果等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

10 肺炎支原体的治疗

Dominiek博士说,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作用于细胞壁的这一类抗生素對支原体是没有效果的,如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糖肽类抗生素。Dominiek博士补充说,另外有些报道已经证明,支原体通过突变易对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随后,Dominiek博士列出了在欧洲进行的9种抗生素对于50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图4),并随后得出结论,即支原体对泰妙菌素比较敏感。

11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控制方法

Dominiek博士说,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控制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包括养猪生产流程、饲养密度、生产体系、病弱猪的管理、引种、分胎次饲养、生物安全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控制;二是猪舍管理,包括猪舍内温度的设置、风扇管理、出风口设置、窗帘设置、暖气容量和猪舍维修等;三是治疗:支原体对截短侧耳素类(如泰妙菌素和沃尼妙林)抗生素高度敏感,因此可以使用此类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而其他抗生素需要做药敏试验。

在谈到疫苗控制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时,Dominiek博士说生物疫苗不足以净化感染的猪群,但可以有效地减少临床症状,减轻肺部病变,降低肺部支原体含量(图5),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减少养猪场生产损失,但不能彻底地切断支原体的传播。

12 净化

在谈到猪场对支原体感染的净化时,Dominiek博士指出,猪场是可以实现支原体感染净化的,这不单是对支原体这一种病原体感染实现净化,还可以对其他一些重要病原体实现净化。Dominiek博士补充说,需要净化的猪群必须是高度健康、生产管理较好和抗生素使用本身也不多的猪群。Dominiek博士强调说,在实施净化前,诊断工作非常重要,需要进行正确的诊断以确定猪群的感染状态,同时要确保净化的猪群不能再次转阳;再通过评估确保猪群有净化的条件,随后再实施净化。如果猪场在一个养猪密度非常高的地方,那么净化后再次转阳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实施净化的难度非常大。

13 猪群中的其他支原体

Dominiek博士说,猪群可能还存在絮状支原体、滑液支原体、猪鼻支原体和猪嗜血支原体(原名“猪附红细胞体”),其中絮状支原体对猪没有致病性。

13.1滑液支原体

Dominiek博士说,在8%~9%的屠宰猪群中可以见到非化脓性关节炎,其病原体为滑液支原体。此支原体与肺炎支原体一样定植于上呼吸道,由母猪传播给仔猪,随后感染关节,3~5月龄时猪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跛行症状,发生较突然,对抗生素治疗较敏感。

13.2猪鼻支原体

Dominiek博士说,猪鼻支原体一般由母猪传给仔猪,经常在鼻腔中分离到,大多数表现为亚临床型,引起的病变为多发性浆膜炎,有些菌株可引发肺炎。研究表明,猪鼻支原体感染猪后,60%的猪会出现肺炎症状,而35%的猪表现健康(Hansen等,2010)。猪鼻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会引发临床症状。猪鼻支原体感染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截短侧耳素类(如泰妙菌素)抗生素敏感。然而,日本的研究发现它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耐药性,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1991年- 1995年约10%的菌株耐药,2002年- 2004年约40%的菌株耐药;美国和欧洲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14 总结

Dominiek博士在报告的最后总结: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体是猪肺炎支原体,它已经引起全球范围内养猪生产的巨大经济损失。肺炎支原体在临床上与动物间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一个批次中会出现多种菌株,菌株越多,引起的肺部病变越严重肺炎支原体会提升其他疾病感染的严重性,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治疗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找到最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要加强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可以通过使用商业化疫苗来减少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Dominiek Maes

第3篇:久咳不愈查支原体

如果咳嗽时间超过4周,干咳无痰,越咳越厉害,就不能单纯考虑感冒了,此时最好做一下支原体检查。

近几年流感流行,而且随着病毒的变异整合,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的病毒层出不穷。“感冒”不再是持续一周的自限性疾病,不认真对待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即便认真对待,有很多人还会遗留咳嗽的症状,迁延2~4周,所以,人们对于感冒后咳嗽已经是见怪不怪。

但如果咳嗽时间超过4周,干咳无痰,越咳越厉害,就不能单纯考虑感冒了。

生活实例:

我的同事小李就走了这样的弯路。

小李是个30岁的漂亮妈妈,孩子才2岁。阅兵放假期间,孩子“感冒”了,小李在照顾孩子时也被传染。不久,两人“感冒”都好了,但都遗留咳嗽。小李和孩子间断吃头孢类抗生素和中药等对症治疗,症状却时好时坏,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月,她俩的咳嗽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而且平素身体很好的丈夫和公公、婆婆也开始咳嗽。

听小李说他们一家五口对着咳嗽,我建议她查一下支原体。

检查结果显示,支原体抗体1:1280(肺炎支原体正常值是1:40),阳性。支原体感染确诊无疑。经过特效药抗感染治疗10天,小李一家终于痊愈。

支原体肺炎干咳症状突出

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多为散发病例,约3~6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流行年份的发病率可达到非流行年份的数倍,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及军队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最近的一项亚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调查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已超过百分之二十。

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为1~3周。发病形式多样,多数患者仅以低热、疲乏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明显头痛、肌痛及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流感”。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为突出,呼吸道外的症状多样,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较多见,极少数患者可伴发胃肠炎、心包炎、心肌炎、脑膜脑炎、脊髓炎、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关节炎及肝炎等,易被误诊为麻疹、猩红热、自身免疫病、药物性肝炎等。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少数患者可升高,有些有血小板计数下降。

肺部阳性体征少而影像学表现明显是支原体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病变多为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云雾样片状浸润影,从肺门向外周肺野放射,肺实质受累时也可成大片实变影。部分病例表现为段性分布或双肺弥漫分布的网状及结节状间质浸润影,吸收缓慢,即使治疗有效也需要2~3周才能吸收,部分患者甚至更长。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仍是目前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手段,可以分别检测支原体肺炎特异性IgG和IgM,其中特异性IgM在感染后一周即可出现。

头孢类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无效

以前支原体感染以儿科多见,现在成人中也屡见不鲜。

如果患者久咳不愈,而全身状况尚好,周围家人、同事有聚集性发病,则可到医院建议医生给自己进行筛查。绝大部分支原体感染患者预后较好,只有个别重症患者有生命危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疗程通常需要10~14天。特别提醒注意的是,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无效。

马剡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秘书长,擅长急性心脑血管病、各种中毒、各种感染及职业暴露等的急救。

作者:马剡芳

第4篇:龟支原体病

简介:支原体(Mycoplasma,亦称霉形体)是分类上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最早由Nocard和Roux(1898)从牛传染胸膜肺炎(牛肺疫)病例中分离到,初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s),20世纪50年代用支原体这一名称,后按Edward和Frundt建议将其归入软膜提纲(Mollicutes)。动物支原体多能引起呼吸道损伤并造成免疫缺陷。

1985年Hill曾从龟的泄殖腔分离到霉形体(M.testudinis);1994年英国学者

Vanrompany从患黏液性、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的龟中分离到了支原体。另外,还有一些文章报道了支原体对棱皮龟的危害。

支原体对龟的传染,主要由食物、尘埃、飞沫经龟的呼吸道间接传染,也有通过接触直接传播。

诊断:此病在低温季节容易发生,因为是呼吸道感染,所以病症主要表现为龟精神不振,鼻流分泌物(水性——黏性——干结),面部肿胀,严重时眼球突出,甚至失明,口腔呼气有异臭,减食、拒食或死亡。但多数能通过治疗得到康复。

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用恩诺沙星,每千克饲料添加药物2-4克。注意休药期。

第5篇:支原体感染做什么检查

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类别,也不是病毒类微生物,是微生物的一种单独类型。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支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内,是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之一。那对于有相应病症后需要及时的检查,支原体感染做什么检查呢?

支原体感染做以下几种检查:

1.血常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x线检查:衣原体肺炎胸片无特异性多为单侧下叶浸润,表现为节段性肺炎,严重者呈广泛双侧肺炎沙眼衣原体肺炎胸片显示双侧广泛间质和肺泡浸润,过度充气征比较常见,偶见大叶实变

3.直接涂片镜检:取咽分泌物痰、呼吸道教膜或其他部位标本做涂片,进行GZmesa染色原体染成红色,始体染成深蓝色。沙眼衣原体包涵体因含有糖原801染色染成褐色。

4.快速抗原检测:多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标本中的衣原体还可应用2I—IsA法加入抗衣原体抗体、酶标抗体18G及底物进行比色定量检测。这两种方法简便敏感

5.衣原体分离:肺炎衣原体培养最好用Hela细胞或Hep一2细胞一般取气管或鼻咽吸取物作为临床标本,及时接种。目前衣原体鉴定多采用Hela细胞或Hep一2细胞培养后通过特异性单克隆荧光抗体法(MFA)该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如能早期采集标本可医院在48h内获得阳性结果。

支原体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如果能够明确原发感染,同时进行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支原体感染是很容易反复发作的,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彻底的杀菌治疗避免后期病菌的复发,患者朋友可以通过口服中药妇炎丸来治疗

支原体衣原体是性病的一种,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特殊类型,对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危害严重,而且发病后治疗复杂难愈,因此一旦发现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希望以上关于支原体感染做什么检查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6篇:2016年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报告

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16年12月

目录

概 述 .................................................... 3 材料与方法 ............................................... 4 2014年监测结果 ......................................... 12 2015年监测结果 .......................................... 4 2016年监测结果 ......................................... 12 2014年、2015年、2016支原体监测情况比较 ................. 15 总 结 ................................................... 18 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 述

感染性疾病尤其耐药菌引起的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可造成死亡,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对控制感染性疾病,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支原体作为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特殊病原体,可使用的有效抗生素有限,而能安全用于儿童和孕期哺乳期妇女的药物更少。近年来,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有上升并出现耐药,可供使用的有效抗菌药物也不断缩减,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抗菌药物的开发已经远远滞后于支原体耐药的产生步伐,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支原体耐药的出现和扩散,同时争取时间加大抗菌药物开发力度,我们很有可能进入无抗菌药物可用的时代。解决耐药问题,需要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专业技术、公众教育、行政管理等领域采取积极措施。耐药监测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根本,能为临床治疗、管理部门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政策与指导原则提供数据。

2012年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和管理,北京市卫生局为监测网的行政领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牵头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细菌耐药监测中支原体耐药监测工作,支原体耐药监测组组长单位严格按照“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的监测方案,监测中心实验室设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集参加支原体耐药监测入网单位的标本,使用国际认可统一方法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做出耐药率分析,同时着手建立网络化支原体耐药实时监测体系。

通过建设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系统,收集支原体耐药监测网参加单位的支原体耐药资料,掌握支原体的流行病学、耐药特点及变迁信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支原体奠定基础。通过整理、分析定期获得的监测数据,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药物,与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分析耐药趋势与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性,提出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调整建议,为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和决策提供依据。建立网络化支原体耐药实时监测系统,做好疾病的防控预警,减少或延缓耐药的发生,保障人民健康。

材料与方法

1、 支原体标本来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网入网单位的医院。 1.1肺炎支原体标本: ①收集对象:具有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之一的患者,病程在7天之内的门诊和住院病人(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或支原体肺炎为主)。 ②标本收集:咽拭子。

1.2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标本:①收集对象:具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如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不孕不育等患者。②标本收集:男性患者用无菌拭子采取尿道分泌物或中段尿;女性患者用无菌拭子采取宫颈分泌物或中段尿。

2、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

培养鉴定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按照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 2011年版的规定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为微量稀释法或试管法。

3、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

所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监测工作采用统一的监测方案,进行统一技术培训,以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

2014年监测结果

1、收集标本数:

收集支原体标本数900例,其中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标本662例,占总标本数的73.56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生殖道标本238例,占总标本数的26.44%。662例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标本中,目前分离出非重复菌株42例,完成基因及初步药敏鉴定的为20株。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标本共238例,分离出非重复菌株113例,其中单纯人型支原体3例(2.65%),单纯解脲脲原体79例(69.91%),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混合31例(27.43%)。

2、支原体标本来源: 肺炎支原体主要来源于咽拭子,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主要来源于宫颈分泌物,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标本来源分布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分离株构成图见图1:

图1 生殖道来源支原体分离株的分布

3 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

3.1 肺炎支原体体外药敏实验耐药情况 肺炎支原体分离株耐药情况见表3,所有临床分离株中,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耐药,且耐药水平较高,红霉素、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大于64 ug/ml,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莫西沙星均敏感。

表1 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

药品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四环素 左氧氟沙星 莫西环素

株数 20 20 20 20 20

R 84.3 84.3 0 0 0

S 15.7 15.7 100 100 100 注: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仅有敏感的判断标准;S、I、R分别为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下同。

3.2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耐药情况

人型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1,对四环素类药物美满霉素、多西环素均未出现耐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但对交沙霉素均敏感;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耐药率为33.3%,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为0%、33.3%、66.7%,对加替沙星未出现耐药,中介率为33.3%;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甲砜霉素未出现耐药,中介率为100.0%;对林可氨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未出现耐药。

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2,对四环素类药物美满霉素、多西环素耐药率为1.3%、2.5%;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1%、2.6%、1.3%、1.3%、8.9%;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4.2%、5.1%、3.8%;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甲砜霉素耐药率为34.2%;对林可氨类抗生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59.5%。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标本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3,对四环素类药物美满霉素、多西环素耐药率为12.9%;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3.5%、83.9%、74.2%、90.3%、9.7%;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4.2%、38.7%、12.9%;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甲砜霉素耐药率为67.7%;对林可氨类抗生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87.1%。

表3-1 人型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S 美满霉素 多西环素 红霉素 阿奇霉素 交沙霉素 甲砜霉素 克林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100 100 0 0 100 0 100 0 0 66.7 66.7 66.7

人型支原体

I 0 0 0 0 0 100 0 0 0 0 33.3 33.3

R 0 0 100 100 0 0 0 100 100 33.3 0 0 表3-2 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S 美满霉素 多西环素 红霉素 阿奇霉素 交沙霉素 甲砜霉素 克林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97.4 97.5 44.3 75.9 96.2 12.6 6.3 94.9 32.9 35.4

解脲脲原体

I 1.3 0 50.6 21.5 2.5 53.2 34.2 3.8 58.2 30.4

R 1.3 2.5 5.1 2.6 1.3 34.2 59.5 1.3 8.9 34.2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55.7 89.9

39.2 6.3

5.1 3.8 表3-3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S 美满霉素 多西环素 红霉素 阿奇霉素 交沙霉素 甲砜霉素 克林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83.9 87.1 0 3.2 83.9 0 3.2 6.4 0 9.7 6.5 35.5

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

I 3.2 0 6.5 12.9 6.4 32.3 9.7 19.4 9.7 16.1 54.8 51.6

R 12.9 12.9 93.5 83.9 9.7 67.7 87.1 74.2 90.3 74.2 38.7 12.9

2015年监测结果

1、收集标本数:

收集支原体标本数984例,其中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标本684例,占总标本数的69.51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生殖道标本300例,占总标本数的30.49%。684例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标本中,目前分离出非重复菌株78例,完成基因及初步药敏鉴定的为21株。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标本共300例,分离出非重复菌株145例,其中单纯人型支原体6例(4.14%),单纯解脲脲原体118例(81.37%),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混合21例(14.49%)。

2、支原体标本来源:

肺炎支原体主要来源于咽拭子,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主要来源于宫颈分泌物,统计结果见图4:

图4 标本来源分布

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脲原体(UU)分离株构成图见图3:

图3 生殖道来源支原体分离株的分布

3 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

3.1 肺炎支原体体外药敏实验耐药情况

肺炎支原体分离株耐药情况见表3,所有临床分离株中,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耐药,且耐药水平较高,红霉素、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大于16ug/ml,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莫西沙星均敏感。

表3-1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 药品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四环素 左氧氟沙星 莫西环素

株数 21 21 21 21 21

R 71.42 71.42 0 0 0

S 28.56 28.56 100 100 100 注: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仅有敏感的判断标准;S、I、R分别为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下同。

3.2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耐药情况

人型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1,对四环素类药物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均未出现耐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为66.7%、0%、33.3%,但对交沙霉素均敏感;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为16.7%、50%、33.3%,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为0%、66.7%、33.3%,对加替沙星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甲砜霉素未出现耐药,敏感率、中介率均为50%;对林可氨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未出现耐药。

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2,对四环素类药物美满霉素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为0.080%、0%、99.20%,强力霉素多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为0.85%、0.85%、98.3%;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85%、0.85%、0%、1.70%、5.1%;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4.5%、6.8%、1.7%;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甲砜霉素耐药率为19.5%;对林可氨类抗生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45.8%。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标本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3,对四环素类药物美满霉素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分对别为95.2%、4.8%、0%,对强力霉素均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2%、95.2%、85.7%、95.2%,交沙霉素均敏感;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4%、52.4%,对加替沙星均敏感,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甲砜霉素耐药率为47.6%;对林可氨类抗生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66.7%。

表3-2 人型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美满霉素 强力霉素 红霉素 阿奇霉素 交沙霉素 甲砜霉素 克林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人型支原体

S 100 100 33.3 33.3 1 50 1 33.3 33.3 33.3 0 50

I 0 0 0 0 0 50 0 0 0 50 66.7 50

R 0 0 66.7 66.7 0 0 0 66.7 66.7 16.7 33.3 0 表3-3 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美满霉素 强力霉素 红霉素 阿奇霉素 交沙霉素 甲砜霉素 克林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解脲脲原体

I 0 0.85 22.90 2.50 0.80 75.40 48.30 3.40 32.20 60.20 69.50 20.30

S 99.20 98.30 76.30 96.70 99.20 5.10 5.90 94.90 62.70 15.30 23.70 78.00 R 0.80 0.85 0.80 0.80 0 19.50 45.80 1.70 5.10 24.50 6.80 1.70

表3-4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美满霉素 强力霉素 红霉素 阿奇霉素 交沙霉素 甲砜霉素 克林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

S 95.20 100 0 4.80 95.20 0 0 14.30 0 0 0 38.10

I

4.80 0 4.80 0 4.80 52.40 33.30

0 4.80 28.60 47.60 61.90 R 0 0 95.20 95.20 0 47.60 66.70 85.70 95.20 71.40 52.40 0

2016年监测结果

1、收集标本数:

收集支原体标本数1083例,其中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标本620例,占总标本数的57.25%;分离培养出肺炎支原体菌株91例。检测生殖道标本463例,占总标本数的42.75%。支原体共检出154例,检出率为28.0%(154/463)(表1)。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检出133例,检出率为28.7 %(134/463),占支原体检出总数的86.4%(133/154)。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检出21例,检出率为4.5%(21/463), 占支原体总检出率为13.6%(21/154)。单纯解脲脲原体检出率高于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能检出单纯人型支原体。

2、支原体标本来源:

肺炎支原体主要来源于咽拭子,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主要来源于宫颈分泌物,统计结果见图6: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分离株构成图见图5:

图5 生殖道来源支原体分离株的分布

图6 标本来源分布

3、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时间变化:

图7 北京市2016年每月肺炎支原体检出率

4、支原体耐药情况 4.1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

肺炎支原体分离株耐药情况见表1,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肺炎支原体比例均为84.6%,红霉素、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4μg/ml、8μg/ml;未发现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肺炎支原体。

表4-1 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率(%)

药品 四环素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株数 20 91 91 20

R 0 84.6 84.6 0

S 100 15.4 15.4 100 4.2解脲脲原体耐药情况

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耐药率、中介耐药率、敏感率分别为1.5%、1.5%、97%;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7.5%、3.0%,中介耐药率分别为1.5%、24.8%、21.8%、4.5%,敏感率为98.5%、73.7%、70.7%、92.5%,对交沙霉素未出现耐药,中介耐药率为1.5%,敏感率为98.5%;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2.7%、56.4%,中介耐药率为12.8%、33.1%,敏感率为4.5%、10.5%。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标本对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未出现耐药,敏感率为100%;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57.2%、57.2%,中介耐药率为52.4%、23.8%、23.8%,对交沙霉素未出现耐药,敏感率、中介耐药率分别为80.9%、19.1%;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0.2%、90.2%,中介耐药率为0、4.8%,敏感率分别为4.8%、4.8%。

表4-2 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多西环素

交沙霉素 阿奇霉素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解脲脲原体(133株)

S 97.0 98.5 73.7 4.5 10.5 70.7 92.5

I 1.5 1.5 24.8 12.8 33.1 21.8 4.5

R 1.5 0 1.5 82.7 56.4 7.5 3.0

表4-3 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抗生素 多西环素 交沙霉素 阿奇霉素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21株) S 100 80.9 14.3 4.8 4.8 19.0 19.0

I 0 19.1 52.4 0 4.8 23.8 23.8

R 0 0 33.3 90.2 90.2 57.2 57.2

2014年、2015年、2016年支原体监测情况比较

1、收集菌株数及构成比:

2016年收集标本数与20

14、2015年同期大致相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标本数与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生殖道标本的比例大致相同;单纯解脲脲原体分离比例呈升高趋势,与2014年相比,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株所占比例稍有下降,2014年和2015年单纯人型支原体比例基本相同,2016年未分离出单纯人型支原体。见图8。

图8 20

14、20

15、2016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生殖道标本构成比例图

2、20

14、20

15、2016菌株耐药率的比较: 2.1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较以往报道的92%有所下降,但耐药率仍在70%-85%之间,仍值得引起临床医师关注。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仍然为0。比较结果见图9。

图9 20

14、20

15、2016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比较

2.2 解脲脲原体

2014年、2015年、2016年解脲脲原体对罗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也有一定耐药率,需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比较结果见图10。

图10 20

14、20

15、2016解脲脲原体耐药情况比较

2.3 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菌株

与20

14、2015年相比,2016年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明显下降。比较结果见图11。

图11 20

14、20

15、2016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株耐药情况比较

总 结

支原体是能够体外进行自体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目前已发现200多种支原体,但目前已知的仅有部分与人类疾病相关,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肺炎支原体作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发病率较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很多对支原体有效的抗生素的使用受到限制,耐药支原体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扰。解决耐药问题的根本,应予与开展耐药监测,了解耐药现状,为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宏观调控抗菌药物使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指导与政策依据。

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组运行以来,在北京卫生局统一管理下,监测工作按照监测方案实施。随着监测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临床医生对耐药监测工作和合理应用抗生素重要性的认识,除了入网单位以外,还得到多家非入网单位的积极参与,监测数量在增加,对于肺炎支原体的耐药监测数据,试验中发现药敏试验的耐药率高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敏感菌的分离培养难度大于耐药菌,故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耐药率低于药敏的耐药率。

北京市作为首都,拥有众多的各级医院和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技术,立足充分发挥优势,利用资源,提高支原体耐药监测水平和自动化管理能力,做好北京市支原体耐药监测工作。根据不同地区支原体耐药发展具体情况,在卫生部门领导和协调下,会同各医疗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指标落实到各家医院,使支原体耐药率有所下降,制定有效控制方案。

第7篇:

上一篇:给食堂员工的感谢信下一篇:英语师范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