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什么原因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肺炎支原体感染什么原因(精选14篇)

肺炎支原体感染什么原因 篇1

病原菌为支原体,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150nm×300nm,丝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变为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气道粘膜充血、水肿,上皮坏死、脱落。一般为浅表感染,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病变也可侵犯至粘膜下层及支气管周围,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泡内可含有少量单核细胞为主的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毛细血管明显充血,肺间质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

流行病学: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每4年暴发流行一次,其他致病原引起的肺炎流行高峰在冬季,可以鉴别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2.5周(从四天到三周),长期潜伏为其重要的诊断依据。因为潜伏期长,故传播率较低,传播很慢。肺炎支原体主要在长期密切接触者之间经飞沫传播,发病前2~8天即可排除病原体,急性期也具有传染性。

肺炎支原体感染什么原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或门诊诊断出的支气管哮喘以及呼吸系统感染患者, 同时选取健康自愿献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

1.1.1 哮喘组

通过诊断明确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50例, 女68例, 男82例;其中包括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 (女40例, 男46例) , 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 (女28例, 男36例) 。

1.1.2呼吸道感染组

共收集患者126例, 女24例, 男102例;其中包括咽炎感染2例, 肺炎感染86例, 扁桃体感染4例, 上呼吸道感染22例, 急性支气管炎12例。经检查患者均符合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对合并有冠心病、结节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结核病的患者除外[2]。

1.1.3 自愿献血员组

由葫芦岛血站提供, 共200例, 其中女100例, 男10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包括所有患者发病时间、所用药物、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以及临床诊断方法等。

1.2.2 标本收集

(1) 血清标本的收集:患者在确诊入院后或就诊时给予抽取静脉血的标本:其中有5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1~2周后抽取第2份静脉血标本, 分离出的血清放置于-20℃的冰箱内保存准备检查。 (2) 咽拭子标本的收集:患者在确诊入院后或就诊时立即收集咽拭子, 经过检测阳性表达者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并于10~14d后进行复查。

1.2.3 实验室检查方法

检查包括患者的真菌、痰液细菌、血液;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及PCR法检测咽拭子中肺炎衣原体的表达, 血清肺炎支原体Ig G及Ig M抗体的检测。在收集标本的同时, 还需测定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 。自愿献血者检测血清中肺炎衣原体Ig A、Ig M和Ig G抗体。

1.2.4 血清学检测方法

肺炎衣原体Ig G、Ig M和Ig A抗体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MIF) 法检测。血清学的诊断标准如下: (1) 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Ig A滴度>1:8, 并排除急性肺炎感染的可能性; (2) 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两份血清中抗体的Ig G及Ig M滴度升高达到4倍以及以上; (3) 既往肺炎衣原体感染:1:16≤Ig G的滴度<1:256。Ig M表达阳性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类风湿因子 (RF) 的检测[3]。

1.3统计学方法

收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炎衣原体感染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2.1.1 肺炎衣原体Ig G抗体的阳性表达率

自愿献血员组的肺炎衣原体Ig G抗体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哮喘组, 差异显著 (P<0.05) , 而哮喘组与呼吸道感染组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2.1.2 急性感染率的表达

实验结果证实, 呼吸道感染组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率与哮喘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但哮喘组感染率显著高于自愿献血组的感染率 (P<0.05) 。

2.2 治疗以及复查结果

在检测的肺炎衣原体病原菌的40例哮喘患者中, 有14例在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同时联合采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10~14d后, 患者的咳嗽、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复查结果显示PCR、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阴性。

2.3 肺炎衣原体患者抗体的滴度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间的关系

在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 有60例同时进行了肺炎衣原体Ig G抗体滴度的检测和肺功能指标 (以FEV1为指标) 的检测, 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r=-0.88, P<0.05) ;有48例同时进行了肺炎衣原体Ig A抗体滴度的检测和肺功能指标 (以FEV1为指标) 的检测, 结果显示两者之间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r=-0.64,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支气管黏膜层均有不同严重程度的炎症反应, 然而分泌型Ig A抗体能够反映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程度, 所以认为血清中分泌型Ig A抗体的表达水平可间接反映支气管黏膜的感染情况。本实验研究结果证实, 肺炎衣原体患者的感染及重复感染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比较常见, 这对确诊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抗肺炎衣原体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摘要:目的 就支气管哮喘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间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或门诊诊断出的支气管哮喘以及呼吸系统感染患者, 同时选取健康自愿献血者作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 自愿献血员组的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哮喘组, 差异显著 (P<0.05) ;而哮喘组与感染组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证实, 呼吸道感染组患者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率与哮喘组患者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 但哮喘组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自愿献血员组的感染率 (P<0.05) 。结论 肺炎衣原体患者的感染及重复感染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比较常见, 这对确诊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抗肺炎衣原体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病原因

参考文献

[1]Huittinen T, Hahn D, Anttila T, et al.Host immune response to Chlamydia pneumoniae heat shock protein 60 is associated with asthma[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01.

[2]徐家志.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 2002 (06)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篇3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184-01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并常引起其他脏器的并发症,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本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及临床诊治要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30例,其中男119例,女111例;年龄56 d~13岁,≤1岁16例(6.96%),≤3岁31例(13.48%),≤7岁109例(47.39%),≤14岁74例(32.17%)。所有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

1.2 方法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楮福棠实用儿科学》[1]。对所有患儿进行三大常规检查以及肝功能、心肌酶谱、生化检查以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

2 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本研究收集的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共有114例(49.57%)为支气管肺炎,80例(34.78%)为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中男性患儿比例稍高于女性患儿。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其支气管肺炎常呈急性表现,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常可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且常有肺外呼吸道外表现。

分析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其中209例(90.87%)有发热表现,最高体温可达40.5℃;141例(61.30%)有咳嗽表现,常为阵发性咳嗽,部分患儿有咳痰或气喘现象;98例(42.61%)患儿肺部听诊可闻及肺部湿罗音,73例(31.74%)闻及痰鸣音,33例(14.35%)患儿闻及喘鸣音。

在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39例(16.96%)出现肝功能损伤;18例(7.83%)出现腹泻;16例(6.96%)出现热惊厥;15例(6.52%)患儿心电图出现异常,提示心脏受损。此外,少数患儿有皮疹、口腔炎、喉炎等症状。经过治疗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愈率达85.22%,其余患儿均好转出院,无患者死亡。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有别于病毒与细菌的病原微生物。由于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因此不宜使用青霉素治疗。临床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小儿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由于其临床特征不明显,误诊率高,因此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对实现小儿肺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时,若患儿对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无效则应立即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查[2]。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多引起的是小儿支气管肺炎肺炎。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有114例(49.57%)为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阵发性咳嗽,肺部闻及湿啰音与喘鸣音,胸片出现斑点状模糊阴影。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年龄越来越小,在治疗时需多加注意。一旦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常引起各种细胞因子升高,包括白介素、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等,导致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使多器官多系统损伤。

由此可见,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临床特点,对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及早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滴度,进而对患儿实施有效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瑞平, 胡亚美, 江载芳. 楮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1171-1172.

[2] Nagalingam NA, Adesiyon AA, Swanaton WH, et al. Prevalence of mye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in pneumonia patients in four major hospitals in Trinidad[J]. New Microbiol, 2004, 27(4): 345-351.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原因 篇4

1、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以肺炎为主要表现,占小儿肺炎的20%,有的伴心肌炎,肝炎等。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前儿童重要的致病原,中国医科大学材料统计7~10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高达75%,文献报道支原体肺炎占所有肺炎总数的10%~33%。常年可发病,以秋冬季较多,4~6年可呈一次流行,多见于5~18岁,但近年来发现发病年龄组已有变小的趋势,有报道最小年龄为37天,发病率有所升高,肺外合并症增多。

2、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以肺炎为主要表现, 肺炎支原体是介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主要经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紧密吸附于易感宿主的细胞膜的受体上,在其表现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如过氧化氢,酶,膜脂类等,造成组织损伤。肺炎支原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任何器官;另外,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免疫损伤,引起多个系统的功能异常。

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原因 篇5

1、病毒影响

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其中以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

2、体质因素

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不全等机体抵抗力等情况下容易发病。

3、免疫力差

免疫力差也是小儿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小孩免疫能力系统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受到空气中细菌、病毒的影响。

4、吸入性肺炎

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胎粪或产道内的分泌物,出生后由于呕吐、喂养不当吸入乳汁等也是小儿肺炎的原因。

5、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病理以肺泡炎为主;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易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小儿肺炎的病。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点

①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如在年长儿中同时发生数例,可疑为流行病例,可早期确诊。

②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试验阳性。

③青、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

④血清凝集素(属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阳性率50%~75%,病情愈重阳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开始出现,至第3~4周达高峰,以后降低,2~4月时消失。此为非特异性反应,也可见于肝病、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但其滴度一般不超过1∶32。而腺病毒所致年长儿肺炎,冷凝集素多为阴性。

⑤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常采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此外又可用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抗原。近年有用肺炎支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的报道。近年国内外应用DNA探针及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诊断有快速特异性高优点。

⑥用病人痰液或咽拭洗液培养支原体需时太久,常要2~3周,因此对临床帮助不大。

支原体肺炎患者要注意哪些食物

支原体肺炎患者要忌食辛辣食品性质温热,因为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会导致病情加重。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等,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类的食物。

1.忌辛辣食物:辛辣食品性质温热,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使病情加重。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应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酒也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禁用。

2.忌油腻食物:肺炎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

支原体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篇6

支原体: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因而细胞柔软,形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在电镜下观察支原体细胞,可见具有细胞膜,细胞内有核糖体、RNA和环状DNA。支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内,是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之一。

支原体是一种不同与细菌和真菌的另一类微小病原体,支原体属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MP),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和生殖支原体(MG),前者引起肺炎,后三者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后,引起的疾病男性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主要为非淋菌泌尿生殖道炎。男性表现为尿道刺痒、烧灼感和排尿困难,少数有尿频。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部分病人无症状。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尿道灼热或引起盆腔炎,输卵管炎等而引起不孕,流产和宫外孕。 衣原体:衣原体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以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从前它们被划归病毒,后来发现自成一类。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球形,直径只有O.3-0.5微米,它无运动能力,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微生物,没有合成高能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胞滤器,有独特发育周期、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进入生殖道后,喜欢进入粘膜细胞内生长繁殖,在女性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尿道炎等。在男性可引起尿道炎、附睾炎、直肠炎等炎症。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会引起不孕、异位妊娠(宫外孕)、流产、死胎、胎膜早破、早产等。 [发病机理]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人体后,首先侵入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增殖。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在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细胞死亡,同时尚能逃避宿主免疫防御功能,得到间歇性保护。支原体、衣原体的致病机理是抑制被感染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解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

当人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后,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但是这种免疫力较弱,持续时间短暂,因此,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容易造成持续,反复感染,以及隐性感染。细胞免疫方面,大部分活动性已治愈的衣原体患者,给予相应的抗原皮内注射时,常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这种变态反应可用淋巴细胞进行被动转移。此种免疫性很可能是T细胞所介导。体液免疫方面,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在血清和局部分泌物中出现中和抗体。中和抗体可以阻止衣原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也能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摄入。

支原体、衣原体在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子宫颈,由此而上蔓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也可引起急性尿道炎和前庭大腺炎。孕妇如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可引起新生儿眼炎和肺炎。

妇女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后,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子宫颈感染后可出现宫颈糜烂、宫颈黏膜水肿、白带增多(呈脓性)、接触性出血等,输卵管感染可引起下腹痛、腰痛和不育。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 支原体、衣原体可通过性接触,还可通过手、眼、毛巾、衣物、浴器、便具和游泳池等传播。与多人发生性关系、男方有尿道炎、卫生习惯差等都容易感染。因此,预防感染的关键是洁身自爱,搞好个人卫生保健。

支原体肺炎也是经呼吸道传播。要注意隔离。 其他几类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家人不要共用洗浴用具、内裤单独清洗消毒。 所以,小孩和大人的衣物(尤其是内衣)要分开洗涤。

预防注意事项

居家护理要点

多休息,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湿度控制在60%左右,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不易咳出。

注意饮食和营养,鼓励孩子多喝水,吃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

由于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支原体肺炎的孩子不要入托和上学,防止传染其他的小朋友。

发热时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可加用退热药物。

告诉孩子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住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传染他人。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

首选的药物不宜肌肉注射

★ 《外科学》辅导:外科感染治疗方面

★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认识及治疗

★ 电脑感染了ghost.pif如何解决

★ 高血压怎么治疗

★ 青春痘怎么治疗

★ 呼吸道感染护理体会

★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 院内感染护理论文

★ 呼吸道感染需要住院吗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5 年8 月期间收治的住院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计102 例, 其中男54 例, 女48 例;患儿年龄范围为3 岁~5 岁, 平均年龄 (4.2±0.5) 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支原体感染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 并经临床检查确诊, 发病至确诊时间为3 d~7 d, 平均 (4.5±0.5) d。已对合并有结核感染、气管异物以及其他器质性疾病患儿予以排除。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前1 个月内均未使用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 部分患儿应用过青霉素类或头抱类抗生素, 但临床效果不理想。将所有研究对象予以随机分组, 对照组50 例, 研究组52 例, 2 组患儿的上述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在患儿被确诊后, 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雾化吸入、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 同时予以解热化痰以及红外线理疗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予以红霉素, 剂量为30 mg/ (kg·d) , 将其溶于5%葡萄糖, 药物浓度大约为0.1%, 1 次/d, 每次静滴时间应在2 h以上, 连续用药2 周。研究组予以阿奇霉素 (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701) 静脉滴注, 剂量为10 mg/ (kg·d) , 连续用药3 d。当患儿的症状得以好转后, 予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北京首儿药厂;国药准字H20084530) 口服, 剂量为10 mg/ (kg·d) , 连用3 d后间隔4 d再用药, 持续用药2 周。针对重症患儿, 则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针对存在肺外并发症患儿, 则予以对应的止泻、营养心肌以及药物镇静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疗效, 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为胸片、心电图以及空腹静脉血等, 明确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 同时检测血、尿、粪常规, 肝、肾功能, 心肌酶, C- 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清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浓度应用ELISA法检测, 当效价超过1∶80 时, 定义结果为阳性, 表示存在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临床特征所有患儿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咳嗽、发热, 部分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悸、皮疹等相关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为37.25% (38 例) , 胸片异常率为100.0% (102 例) 。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效价均超过1∶80, 结果为阳性。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 反应蛋白均偏高。

2.2 2 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3 2 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由支原体感染所导致的肺炎患者比例逐渐增加, 但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全阐明病因以及并发症机理, 初步认为其可能与肺炎支原体直接侵袭、免疫性损害以及毒素作用等有关[4]。研究表明, 肺炎支原体感染将导致肺外脏器损害[5], 具体为消化系统 (表现为厌食、腹痛、腹泻、呕吐等) 、心血管系统 (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电图异常等) 、血液系统 (表现为贫血) 、神经系统 (表现为惊厥) 、泌尿系统 (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 以及皮肤系统 (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 等。

目前条件下, 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多种方法[6]。其中, 支原体分离培养是传统上多采用的方法, 但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 操作比较复杂;而冷凝集试验必须在发病后3 周才可以达高峰, 且不表现出特异性。因此这两种方法受到了限制。本研究选择ELISA法对血清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浓度实施检测, 以效价超过1∶80 作为阳性标准。研究认为, 患者在感染后, 将于第1 周末出现Ig M抗体, 3 周~4 周为高峰, 然后缓慢下降, 所以, 一般在1 周后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本研究中, 肺部体征阳性率为37.25% (38 例) , 胸片异常率为100.0% (102 例) , 与相关研究一致。

针对该病进行治疗, 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方式, 具体为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治疗等。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7], 所以对直接影响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 常规治疗药物主要为红霉素, 但阿奇霉素效果更好。阿奇霉素在进入人体后被巨噬细胞储留, 可以发挥趋化作用, 使其得以移动至炎症部位并缓慢释放, 提升局部药物浓度, 产生较好的抗感染效果。本研究中,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 , 证明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鲁承熙.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36 (14) :2974-2975.

[2]王艳葵.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 (3) :66-67.

[3]焦安夏, 马渝燕, 饶小春, 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所致塑型性支气管炎15例临床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 5 (4) :294-298.

[4]黎念, 何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4) :3744-3746.

[5]刘静月, 符州, 罗征秀, 等.儿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 (10) :1535-1538.

[6]冯道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临床分析[J/CD].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3) :94-96.

肺炎支原体感染什么原因 篇8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33-01

【Objective】Purpos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 lobar pneumonia leaded by Pneumoniae Mycoplasma infections.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77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and all of them diagnosed as lobar pneumonia infectioned by Pneumoniae Mycoplasma.To analysis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etiology and Outcome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common symptom as cough 77 cases(100 % ),fever 73 cases(94.8%), chest pain and Chest tightness 5 cases (6.49%), Various types of skin eruption 9 cases(11.7%); The antibody of Pneumoniae Mycoplasma were positive 77 cases(100%). Conclusions For fever, cough, especially fever and irritating cough for a long time, signs of lung were unobvious, systemic symptoms are not severe, we must notic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lobar pneumonia caus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We use macrolide antibiotics as a mainly treatment,for about 2 weeks,and if the child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we should use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at the same time,until the hot back and the WBC and CRP return to normal.

【Key words】Children Pneumoniae Mycoplasma lobar pneumonia

大葉性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胸痛及肺部呼吸音减弱为共同的临床表现,大叶性肺炎在儿科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为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1],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明显增加,现将我院2009年——2011年住院的7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患儿77例,男43例,女34例。男:女1:1.3。其中3—5岁21例,6—14岁46例。对77例患儿进行了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肝功、心肌酶谱、X线、肺CT等检查。

1.2 诊断标准:(1)有发热、咳嗽、气促、皮疹等临床表现。(2)查体: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干鸣,水泡音,局部呼吸音弱或消失,叩诊呈现实音或浊音。(3)胸部X线或CT提示:肺叶内均一的实变影。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77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

表2.

2.2 X线或CT检查 :77例均见肺野内均一实变影,胸腔积液5例(6.5%)。

2.3 相关实验检查结果 所有患儿血清支原体抗体均在1/160(+)以上,其中49例入院后检出,28例在入院1周后检出,余相关化验结果(见表2)。

2.4 治疗及转归:7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点滴10mg/(kg/d)5天后停用2-3天,停阿奇霉素期间静脉用红霉素30mg/(kg/d),或只用红霉素30mg/(kg/d)治疗,共14d,其中合并细菌感染者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7——10天至热退,白细胞及CRP恢复正常,全部患儿均同时辅以理疗,化痰等对症治疗。57例肺部实变影完全吸收,临床无症状,治愈出院;15例继续治疗7d,痊愈出院,5例合并胸腔积液患儿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肺CT胸腔积液吸收,肺部见纤维条索影,出院停药后1个月复查肺CT,炎症影基本吸收。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无细胞壁,是引起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呈全年散发,以10—11月份为感染高峰。大约每3年一次地区流行[2],其引起的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10%——20%左右,流行年份可达30%[3],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增多,本病常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咳出粘稠痰,甚至带血丝,年长儿可伴有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重,以呼吸困难,喘憋较突出,部分患儿并发胸膜炎,心肌炎等其他系统病变。我院对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中,WBC>10*10/L,或CRP>10mg/L的患儿采用广谱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配以祛痰,理疗等综合治疗,收到明显效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中无复发。建议对大叶性肺炎的患儿常规做有关肺炎支原体的检查,部分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在发病1——2周产生,对发病初化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重症肺炎患儿,应在病程1周后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对于不具备化验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医院,如单纯用广谱抗生素疗效不佳者建议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学者认为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引起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有文献报道有32%MP肺炎患者可合并有肺外表现[4]、 [5],在治疗肺炎的同时,应高度注意其他脏器受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Shenoy VD,Upadhyaya SA,Rao SP,etal.Mycoplasma Pediatr,2005,51(4):232-235.

[2]吴茜,倪林仙,李杨芳,等.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细菌病原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6):468-469.

[3]曹素萍,孙浩淼,等.中原医刊,2007,43(4):76.

[4]Liu J, PengD, Zhu Z . mRNA exp ression of bar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 or in che pulmonary tissues from rats repeatedly infected with mycop larma pneumoniae . Zhonghua Liehe He Huxi Zazhi, 1999, 22 (4) : 22 l2-223.

什么原因引起尿路感染 篇9

尿路感染的病因

1、大肠埃希杆菌: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

2、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3、其他病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

尿路感染的症状

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四组:

1、膀胱炎:

即通常所指的下尿路感染。成年妇女膀胱炎主要表现是尿路刺激,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约30%以上的膀胱炎为自限性,可在7~10天内自愈。

2、急性肾盂肾炎:

表现包括以下两组症状群:①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腰痛和(或)下腹部痛。②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一般无高血压和氮质血症。

3、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程经过很隐蔽。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类:①尿路感染表现:仅少数患者可间歇发生症状性肾盂肾炎,但更为常见的表现为间歇性无症状细菌尿,和(或)间歇性尿急、尿频等下尿路感染症状,腰腹不适和(或)间歇性低热。②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如高血压、多尿、夜尿增加,易发生脱水。③慢性肾脏病的相关表现。

4、不典型尿路感染:

①以全身急性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②尿路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③以血尿、轻度发热和腰痛等为主要表现。④无明显的尿路症状,仅表现为背痛或腰痛。⑤少数人表现为肾绞痛、血尿。⑥完全无临床症状,但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105/ml。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者,目前已部分明了急性尿道综合征的原因。

尿路感染的日常护理

1、充分的饮水,维持每日3000㏄以上的水分。

2、至少每3到4小时,须排空膀胱一次。

3、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上完厕所后,卫生纸应由会阴部往后擦至肛门口,不可来回擦拭。

4、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或咖啡。

5、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水果,橘子、柠檬、梅子汁保持尿液酸性化。

6、洗澡用淋浴的方式。

7、房事前后须解小便。

8、勿憋尿,尤其是怀孕的妇女。

9、按医师指示服药,不可因症状解除后私自停药。

10、糖尿病、尿路结石、甲状腺肥大患者等易导致尿路感染疾病,应小心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11、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步、散步等,以增加身体免疫力。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肾病等,应积极治疗。

尿路感染的预防

1、生活后马上排尿 性交后马上去洗手间,即使细菌已经进入膀胱,也可以通过排尿将它排出体外。

2、及时排尿排尿时,尿液将尿道和阴道口的细菌冲刷掉,有天然的清洁作用。

3、避免污染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它寄生在肠道里,并不引起病症,但如果由肛门进入尿道口,就会导致尿道发炎,所以大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要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以免污染阴道口,如果洗手间有冲洗设备,最好认真地冲洗肛门部位。

4、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酸,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孕妇患上尿路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篇10

妊娠尿路感染则又有别于非妊娠者,因为除了母体之外,还有一个正在不断发育中的小宝贝。无论医生或是孕妇本人,头脑里必须增加一根弦,注意药物对幼小生命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惧怕药物的不良影响而有病不用药,不行! 因为感染对母子都有威胁。不考虑胎儿之承受力而单纯追求杀菌,甚至滥用不适宜药物,也不行!因为“玉石俱焚”简直是罪过。

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药离不了抗菌药物,目前也无其他药物(包括中草药)可以取代。因此,应认识各类抗菌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以便趋吉避凶,确保母子平安。这里不可能很详尽地分析每一种药物的利与弊,但提纲挈领地分析一下某些常用抗菌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应是有益的,最少不至糊里糊涂受到损害。

第一类:氨基糖苷类(常用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将来的永久性耳聋,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有一些先天性聋哑者可能与用此药有关。此外还会引起肾脏损害,因此,除非特殊需要,否则不应使用。

第二类:喹诺酮类(常用有氟哌酸、泰利必妥,各种“某某沙星”),这类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引发小鼠的骨骼发育障碍,甚至出现软骨坏死,在人类则未有研究报告。因此,不用为宜,真的要用的话,服药时间也不应太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篇11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63. 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67-02

MP是经呼吸道传染的最小的病原微生物,其可以独立存在,不同于病毒和细菌。其不但可以引发相关肺部疾病,而且甚至可以导致脑部、肾脏、心脏等器官或脏腑的严重疾病的发生,这无疑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本研究综述了有关小儿MP感染的相关文献,为深入研究小儿MP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将其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

1病因及诊断

就引发小儿MP的病因而言,中西医理论各有各的观点。中医方面亦是各家所持观点不一,有的认为小儿比其他人群更加容易患该病,是由于正气不足。还有的认为导致小儿MP的关键因素是痰、热、瘀三者互结所致的气道壅阻[1]。

西医则认为MP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厌氧微生物,人类之中,无论是哪一类人群都是易感人群,存在对MP的普遍感染性,其经过飞沫传染进入呼吸道,进而引发相关肺炎等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2临床表现

经MP感染后,大多在患儿体内潜伏一周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平均的潜伏期为三周左右;根据患儿个人的体质不同和病情轻重不同,其临床的表现亦不是完全相同,体现在不同的系统方面,主要有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等肺外损伤的系统。

2.1呼吸系统

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典型的表现为:发病慢、轻微头痛、乏力等最初症状;随后逐渐出现发热、咽痛、肌肉酸痛、咳嗽等严重的症状;MP首先感染的人体部位就是上、下呼吸道,可引起咽炎、气管或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2]。肺部体征多不明显,部分患儿在晚期时可出现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等。

2.2神经系统

MP感染后严重者可致肺外损害,神经系统是最多、最易受到损害的一个系统,如脑炎、横断性脊髓炎、周围神经炎、无菌性脑膜炎、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疾病往往不受患儿被感染时间的限制,甚至可以独立发生[3]。

2.3心血管系统

心肌炎和心包炎是常见的MP感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心电图异常、血小板减少、栓塞以及DIC等。所以一直引起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

2.4消化系统

有相关文献报道,经MP感染的患儿中有1/3的患儿会出现消化系统异常症状,具体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

3 治疗手段

3.1中医药治疗

目前已有的相关中医药治疗手段、看法有:①宣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阴清热、清肺泻肝等。有相关中医学家倡导小儿MP的治疗原则是宣肺止咳化痰,故有使用止嗽汤对其进行治疗,并在该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药味,疗效确切。②肺热便会灼烧津液,进而化为粘稠的痰液,热、痰互结于气道,导致气机不畅,继而气滞而血瘀,故另有医家主张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药配伍,综合作用治疗小儿MP,临床常用的药物组成有:黄芩、黄连、赤芍、甘草、浙贝、瓜蒌等。③儿童,为纯阳之体,容易受外感侵袭,发热迅速而大量损耗和伤害机体津液,故在清热基础上添加滋阴养阴的药物进行治疗;肺主宣降,能够抑制肝火上扬,但当体感外邪使肺失肃降,而致肝火旺盛,故有以桑白皮、赤芍、地骨皮、枇杷叶、陈皮、生甘草等为主要治疗药物以起到清肺泻肝的治疗效果。

李燕宁试验组服用以黄答、黄连、浙贝、瓜萎、百部、赤芍、甘草为药物组成配制成的支原体糖浆,并以口服阿奇霉素胶囊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疗效相当,足见中医药治疗小儿MP的有效疗效。

3.2西医治疗

3.2.1抗生素治疗

目前,国内外比较有效的抑制MP的抗生素药物不是很多,易感人群为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的幼儿,所以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小儿MP感染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且应该选择能够有效抑制蛋白质作用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和喳诺酮类抗生素等。但是,它们大多毒副作用(如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较大。相对而言大环内醋类较为安全,故临床上比较常用。

3.3.2针对性的护理治疗

应根据患儿具体症状而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患儿体质弱、免疫力下降,易受到其他病毒的感染和交叉感染,故应当对其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并隔离;同时为了防止患儿受其他感染而应该隔离呼吸道。平日患儿的卫生情况也应十分注意,注意病房内的通风和气流交换。同时还应做病原学的检查,诊断肺外损害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

4小结

探讨和分析MP感染发生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患儿及其家庭的痛苦和经济损失、降低MP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给予适当的给药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随着对MP感染研究和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其不良反应减少、疾病疗程缩短等优势不断呈现,但是对于MP感染的辨证、诊断、疗效评价等还不够严密、严谨,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个完善。西医药治疗方面虽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其往往是有毒副作用较大、较强,所以找到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治疗疗程短的治疗手段是目前研究小儿MP感染的重要目标和价值,适当的选择合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还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吕蓉蓉,鲁艳芳.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1,10(5):57-60.

[2] 崔亚梅.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 中外医疗,2013,36(18):193+195.

肺炎支原体感染什么原因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 (1) 均符合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3]; (2) 首次肺炎支原体感染; (3) 发病第5~7天行颗粒凝集法MP抗体滴度检查, MP抗体滴度1∶160以上; (4) 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支气管肺炎55例, 设为对照组, 男40例, 女15例, 其中春夏发病26例, 秋冬发病29例。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65例, 设为观察组, 男45例, 女20例, 其中春夏发病32例, 秋冬发病33例。两组性别、发病季节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

120例患儿均接受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常规检查, 部分患儿需开展痰培养试验、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检查, 同时根据并发症情况给予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对应检查。另外, 行X线胸片影像学检查。

1.2.2 治疗

给予患儿由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 (批号:国药准字H20051466) 治疗, 10 mg/ (kg·d) 阿奇霉素针剂静滴, 用药5 d后停用3 d, 为一疗程;随后根据患儿病情开始第2疗程, 静滴3~5 d, 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调整为口服, 序贯阿奇霉素口服3周。对于婴幼儿来说, 选择由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霉素 (批号:国药准字H43020746) , 20~30 mg/ (kg·d) 红霉素静滴, 1~2次/d, 一疗程1~2周, 用药期间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对于C反应蛋白明显上升患儿来说, 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 对于憋喘患儿来说, 采用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的布地奈德雾化 (批号:国药准字H20030987) 进行吸入治疗, 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 (生产厂家:Pfizer Italia S.r.l.批号:H20100730) [1~2 mg/ (kg·d) ], 连用5~7 d静滴后逐渐减量改为口服, 防止肺纤维化、肺不张。对于重症肺炎患儿来说, 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注, 利于毒素吸收, 对肝功、心肌损害者给予营养心肌及保肝治疗, 有神经精神症状者, 给予抗病毒、降颅压等对症治疗, 体温降而复升或持续发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上述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

X线胸片检查, 观察组: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呈现均匀、大片阴影, 上肺17例 (右16例, 左1例) , 下肺38例 (右17例, 左21例) , 右肺中叶6例, 双肺4例;合并胸膜肥厚4例, 胸腔积液11例。对照组:双肺纹理粗重或点片状阴影, 合并胸腔积液4例。

2.2 两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5~12岁, 发热 (38.5℃以上) 、胃肠症状、精神症状、肝及心肌损害、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皮疹、泌尿系统感染、喘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3 治疗与转归

观察组发热病程10 d以上患儿比例为6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 2周胸片吸收率为52.31%,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5.45%, 平均住院时间为 (18.20±3.58) d,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 (12.08±1.85)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另外, 两组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X线胸片, 观察组胸片基本吸收54例, 其他11例患儿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10例患儿效果良好, 1例叶间裂纤维化已不能吸收, 可能对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具有体积最小、无细胞壁、独立存在等特点, 是引发儿童肺炎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肺炎多变现为单侧病变, 多呈云雾状浸润, 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 容易导致多器官多脏器的损伤。支原体感染除了引发发热、喘息、炎症等病症外, 还可能引起如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肺外严重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4]。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包括: (1) 免疫学紊乱学说; (2) 呼吸道上皮吸附作用; (3)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学说[5]。近年来相关研究证明,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参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过程。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和机体心肺、脑、平滑肌组织等拥有一些共同抗原, MP感染后机体相应组织会产生自身抗体, 且形成免疫复合物, 引发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器官并发症[6]。为此早期采取有效手段诊断出肺炎支原体感染至关重要。

近年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不断增多, 表现出“症状轻、体征严重”特点, 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胸腔积液等肺外并发症, 造成严重后果[7]。为此需加强患儿X线胸片等相关检查, 早期确诊,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促进X线胸片吸收, 进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8]。临床实践发现, 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发病急且严重[9], 多数患儿表现出高热、咳嗽等症状, 伴或不伴肺不张、胸腔积液, 严重时引发心功能不全等系列并发症[10]。本研究表1中可知观察组患儿38.5℃以上体温比例占84.62%, 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为27.69%, 比对照组的54.55%、7.27%明显要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 (P<0.05) , 提示MP感染合并大叶性肺炎临床典型特征为高热、易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并发症。同时观察组肝、心肌损害、胃肠症状比例分别为52.31%、24.62%, 明显比对照组的23.64%、9.09%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MP和机体心肺、平滑肌组织等部分共同抗原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儿童MP感染合并大叶性肺炎发病年龄相对较大[11,12]。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发病年龄5~12岁占60.00%, 明显比对照组的23.64%高, 这可能与学龄期儿童机体抵抗能力相比婴幼儿成熟, 可保持病变部位仅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节段不致扩散有关, 同时可能与临床延期诊治, 病初单纯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 为得到较好疗效有关。

目前临床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以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为主, 主要是通过结合敏感微生物50 s核糖体亚单位达到感染其蛋白质合成的目的。药代动力学表明阿奇霉素口服后吸收速度快, 达到血液峰时间2.5~2.6 h, 口服后于体内广泛分布, 半衰期长且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明确, 需根据患儿病情、并发症等给予对症处理, 同时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不良反应, 定期行X线胸片检查, 以了解患儿转归情况[13,14,15]。本研究表2中显示观察组患儿发热病程10 d以上比例为6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 2周胸片吸收比例为52.3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45%,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 且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 (18.20±3.58) d,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 (12.08±1.85)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相比支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热病程较长, 治疗难度相对大, 疗程更长。

综上所述, 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学龄期 (5~12) 儿童为主, 易合并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肺外并发症, 疗程相对长且胸片吸收慢, 建议早期诊断疾病, 且确诊后积极对症治疗, 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 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支气管肺炎55例, 设为对照组, 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65例, 设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患儿年龄、肺炎表现、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集中在512岁, 发热 (38.5℃以上) 、胃肠症状、精神症状、肝及心肌损害、胸腔积液及肺不张并发症分别为84.62%、24.62%、20.00%、52.31%、27.69%, 与对照组的54.55%、9.09%、3.64%、23.64%、7.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2周胸片吸收率明显比对照组少 (P<0.05) , 另外两组平均住院时间[ (18.20±3.58) d vs (12.08±1.8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学龄期儿童为主, 易合并肺外并发症, 疗程长且胸片吸收相对慢。

肺炎支原体感染什么原因 篇1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MPP患儿9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9例, 男23例.女26例;年龄6个月~10岁, 平均年龄 (5.5±4.5) 岁;治疗组49例, 男27例, 女22例;年龄6个月~11岁, 平均年龄 (5.5±5.5) 岁;两组患儿病程均为2~10 d, 同时有咳嗽、胸闷及肺部干湿性哕音,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起病时间、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患儿均小儿MPP诊断标准, 经病史、体检、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 并经家长知情同意, 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时排除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对本次研究药品有过敏史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治疗方法

本组49例患儿给予抗病毒、止咳以及保持患儿的呼吸通畅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 (其仙, 东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 剂量为10 mg/ (kg·d) , 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疗程5~10 d。

1.3.2 对照组治疗方法

本组49例患儿给予观察组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 同时根据患儿症状体征给予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 , 剂量为50~100 mg/ (kg·d) ,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分1~2次静脉滴注, 疗程7~14 d。两组均在开始用药后第3天开始观察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在使用药物5 d左右之后, 患儿的咳嗽等临床表现完全消失, 肺部啰音完全消失, 血象完全正常, 胸片显示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在使用药物5 d左右之后, 患儿的咳嗽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 肺部音啰减弱, 血象基本正常, 胸片显示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在使用药物5 d左右之后, 患儿的咳嗽等临床表现无变化或者加重, 肺部暇音无变化, 血象并未好转, 胸片显示并未好转或者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且进行t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比较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示, 观察组显效31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显效25例, 有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均有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7%,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病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 具有发病快, 死者率较高的特点, 是幼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4]。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 对一般治疗肺炎的药物有耐药性, 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往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上习惯首选红霉素静脉滴注[5], 但是该药注疗程较长, 停药易复发, 胃肠道反应严重, 且常出现皮疹、穿刺部位疼痛以及静脉炎等[6]。

阿奇霉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其特点是血浆半衰期较长, 这就使得药物在血液中能长时间保持相当的浓度, 能达到有效杀灭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7,8], 对肺炎支原体有较强杀灭作用, 且对肝肾功无明显损害。乳糖酸阿奇霉素较之阿奇霉素区别在于前者在酸性环境下稳定性更好, 抗菌活性明显提高, 同时胃肠道副作用如呕吐等明显降低, 输液时手的疼痛也明显减轻。近年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 在感染部位组织及细胞内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 且用量小、疗程短、起效快。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31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显效25例, 有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输液时手也比较不容易痛, 有利于患儿配合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经影像学、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的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 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 剂量为10mg/ (kg·d) , 用药5~10d, 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 剂量为50~100m/ (kg·d) , 分1~2次静脉滴注, 用药7~14d。两组均在用药后第3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31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显效25例, 有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的疗效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乳糖酸阿奇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

参考文献

[1]王雷, 段建华.68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1, 25 (3) :224-226.

[2]Lee K Y, Lee HS, Hong JH, et al.Role of prednisolone treatment in severe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Pediatr Pulmonol, 2006, 41 (3) :263-268.

[3]Gendrel D, Biscardi S, Marc E, et al.Mycoplasma pneumonia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asthma.Arch Pediatr, 2005, 12 (Suppl) :S7-S11.

[4]刘天鉴.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5) :549-551.

[5]张冰, 陈志敏.2000-2006年杭州市三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变化趋势.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 (7) :531-534.

[6]马爽, 杜文莹, 曹平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诊治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7) :2395.

[7]陈先敏.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研究进展.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7) :562-565.

儿童久咳不愈谨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篇14

支原体肺炎属于非典型性肺炎,发病比较隐匿,潜伏期约2~3周,初期没有特别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仅仅表现为咳嗽,粗心的父母往往会认为孩子是伤风感冒,致使感染的时间较长,病情较严重时才就诊。从而使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感染症状因个体及年龄差异,轻重不一。多有发热、厌食、咳嗽、 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性,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偶含小量血丝),有时阵咳稍似百日咳。偶见恶心,呕吐及短暂的斑丘疹或荨麻疹。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但婴儿患者可有喘鸣及呼吸困难。支原体肺炎除了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能引起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因此早期就要加以重视。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有乏力、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家长就要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而引起重视,特别是超过10天以上的咳嗽要及时就医排查。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且容易复发,患病期间强调隔离,治疗彻底。平时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喝温水,多进行户外活动,加强呼吸运动锻炼。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要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

上一篇:看电视叙事作文下一篇: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