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生活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证研究

摘 要:本文以酒店员工工作—生活平衡作为研究内容,以酒店员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酒店业现有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现状进行分析。通过SPSS和文献阅读找出四个分子,包括工作场所支持、生活时间取向、工作安排和生活时间量,并运用SPSS分析出四个因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满意度。最后提出为了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应该安排弹性工作时间、组织家庭活动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员工满意度,因子分析

1.引言

工作与生活,是几乎所有踏入社会的成年人都面临的两个重要内容。生活是工作的前提,工作又是生活可持续进行的基础。良好的生活状态是高工作效率的保证,高工作效率也是良好生活状态的基石,这两个内容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酒店是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一般生产型企业相比,酒店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无形服务。酒店员工与其他企业员工工作的特征相比主要体现:在时间工作长、不断转换班次和为他人服务(甚至有可能碰到人格被侮辱的时候)等方面,同时饭店业的管理者没有标准的工作行程,轮休和周末加班是常态。酒店是一个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营业的行业,因此其经营者被期望一年365天都用于工作。因此,许多管理者很少有精力和耐心留给家人和其他感兴趣的活动,从而造成酒店工作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失衡。然而酒店顾客的满意度乃至忠诚度直接取决于员工服务质量的高低。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能够维持酒店员工的身心健康,使其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既能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同时增加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酒店员工的工作一生活平衡不但具有其特殊性,而且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工作一生活平衡研究成果的梳理,对酒店员工工作一生活平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期望为酒店的员工满意度提升出谋献策。

2.研究方法与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三亚市五星级酒店点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研。

(2)问卷及量表建构

此次调研,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员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四个因子(工作场所支持、生活时间取向、工作安排、生活时间量)为自变量,以员工满意度为因变量。最终该调查问卷包含4大类一级指标20类二级指标。所有的指标均采用李克特5点法进行量化。从1到5分别表示“1非常不认同,2不认同,3不确定,4认同,5非常认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88%。

3.实证分析

(1)信度分析

表1显示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工作一生活平衡的Alpha为0.793,离职倾向量表的Alpha为0.71。DeVellis指出:0.60—0.65拒绝接受;0.65—0.70为最小可接受值;0.70—0.80可以接受的范围;0.80—0.90高信度。所有的 Cranach’sα系数都大于 0.7,表示各量表的信度较好。

(2)效度分析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KMO值为0.742,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0.80.7,Bartletl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表明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用因子分析的前提要求,运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选取适当向数量以检测20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得到KMO值0.742,巴勒特球形检验值为949.181,自由度为190,相伴概率Sig=0.000,拒绝原假设,说明该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后,选取因子载荷大于0.3的变量,剔除了5个变量,最后剩15个变量,提取公因子4个,方差累计贡献率58.257%。根据各公因子的特征,把四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作场所支持,生活时间取向,工作安排和生活时间量,如表3。 同时提出如下假设:H1:工作场所支持与员工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H2:生活时间取向与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H3:工作安排与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H4:生活时间量与员工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3)相关分析

变量是用来描述事物数量特征的,因此变量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关系。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1 和+1 之间,在(0,1]区间,表示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在[-1,0)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本研究中使用SPSS17.0中的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来研究各变量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各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都成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所以对前面的假设已经有一个初步的验证,为了明确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性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4)回归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我们以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的四个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员工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按照SPSS默认的所选变量强行进入的策略,进行多元回归的分析。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根据结果建立回归方程为:员工满意度=1.742+0.262*工作场所支持-0.057*生活时间取向+0.336*工作安排-0.074*生活时间量,显著水平p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所以线性回归方程整体上是显著的。

但是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看,工作场所支持和工作安排所对应的 P 值分别为 0.031和 0.008,都小于 0.05 的显著水平,充分通过检验。所以,从结果来看假设 H3 和假设 H4得到充分验证。

4.结论和不足

数据分析显示,工作场所支持和工作安排是酒店员工最为关注的两方面,因此想要酒店员工满意度就应该多关注这两方面,鉴于此笔者建议:

(1)安排弹性工作时间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酒店行业中的员工不仅工作压力较大,且工作时间较长,平均来说,每周工作的时间甚至达到了每周53个小时。酒店员工工作压力大,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又很少,这样就很容易因工作与生活的难以平衡而导致员工离职意念的产生。在此,建议酒店企业应该为员工安排合理的弹性工作时间,切实考虑到员工的生活需要及其他特殊需要。弹性工作时间指的是,以完成固定的工作任务或者固定的工作时间为前提,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的安排以来代替固定的上下班制度。我国酒店企业应该借鉴国外很多企业中实行的灵活工作方式,可以说,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是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计划的根本基础。

具体的形式可以安排如下:第一,酒店员工在保证每天必要的八个小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休息日。第二,企业可以实施工作分享,也就是说将一份本是由一位员工完成的工作,交由两位或者更多的员工来共同完成该项任务,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集体的协作进而高效省时的完成预期工作,这样就可以为员工赢得更多的休闲时间。第三,采用压缩周的方式,员工由于自身素质水平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在完成一相同工作时,所需花费的时间也就不同,企业应该实施必要的培训教育及奖惩激励政策,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得员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比如原本是五天完成的工作量可以压缩为四天完成,这样就可以让员工拥有更长的周末休息时间。员工的自由弹性时间多了,其生活时间量也便会随之增加,这会使得酒店员工切实感觉到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完好平衡。

(2)开展家庭活动日

家庭日是企业员工携家属共同参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使员工及其家属感受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凝聚力,充分展现企业风范,增加企业员工归属感。丰富多彩的家庭日活动,可以增进员工家属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可,同时将企业文化与家庭文化融合,巩固家庭基础,达到良好的激励作用,由此激发员工及其家属的自豪感,更会赢得家属对亲人的理解与支持,为员工安心工作扫除后顾之忧。开展家庭员工活动日可以让员工与家属感受到酒店对员工的重视,在家庭互动日开展期间可以让员工放下工作,与其他员工互相交流,带给员工轻松的气氛,使他们忘记平常的烦恼,也给家庭创造了机会,使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减少家庭冲突,让员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自己的家人身边,感受到家庭的幸福感。户外野营、亲子活动都可以使员工积极参与进来,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已减轻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高压下的冲突,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减少员工离职,让员工对酒店有归属感和信任感,使他们有愿望在酒店工作。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是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员工中间创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良好风气,建立互相信任的沟通交流平台,才能形成共创事业的团队精神。宝洁作为国内现在知名品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企业员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宝洁提出一个“更好的更好地生活”的新活动,保洁公司里面配备一个配备专业按摩师的按摩室,员工如果感觉到疲劳可以通过按摩得以缓解,并且费用相当低;一些部门正在实行家庭工作,员工在工作性质允许的前提下每周可以自行选择一天在家办公。宝洁公司致力给员工最大自由度和空间,是他们的工作状态达到巅峰,他们不会在意员工时间内是否花了十分钟小休或者二十分钟按摩,而关心的是结果,如果能够到到更好的效果,公司不会介意给员工在时间和地点方面自由。谷歌素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而著称,包括隔音太空舱,回到幼儿园,独立的零食柜子,桌上足球,健身房,KTV,瑜伽房和食堂等,良好的工作环境带给员工更好的工作状态,2014年谷歌第一次在全美工作环境最好的公司中占据榜首,有2736名员工参与投票,91%的员工都认为谷歌员工工作环境很好,96%的人支持谷歌现任总裁的领导和方略。所以,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才能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得到更多灵感。

最后,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因此在调查对象和范围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样本量,并且把样本抽取的地域范围、酒店范围及从业范围进一步扩大。(作者单位: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三亚学院校级项目,项目编号:XYZZ13-16

参考文献:

[1] 袁凌,林菲.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构成及其实施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8:176-177.

[2] 张伶,李慧.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积极视角[J].2011(10):62-67.

[3] 欧阳艳玲.工作生活平衡研究述评[J].2014(1):118-120.

[4] 万利,黄镐煐.员工工作—生活平衡(WLB)与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检验[J].现代管理科学.2014(3):100-102.

[5] 陈子彤,朱怡,文雯.知识型员工工作态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3(6):73-74.

[6]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 软件应用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张颖超 裴盈盈 辛诗阳

第2篇: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主要围绕0的加减法与10以内的减法开展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0的加减法

学生能掌握0的加法与减法含义,能看图理解列出0的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学生能掌握规律:任何数与0相加都等于任何数,任何数减去0都等于任何数。

2、6减几

学生能理解6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6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3、7减几

学生能理解7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7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4、8减几

学生能理解8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8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5、9减几

学生能理解9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9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6、10减几

学生能理解10减几的减法含义,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并可以利用10的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0的加减法算式的含义。

2、学生能理解10以内减法算式的含义。

3、学生可以看图列出减法算式。

4、学生可以利用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对0的加减法的理解。

2、能理解10以内的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1、理解减法的含义,能看图说出减法的含义。

2、能利用分成计算减法算式。

四、教学方法:

集体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共有13名学生。有1名轻度智障的孩子,计算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好,有6名学生有计算能力,但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进行计算。有6名儿童的计算与理解能力较差。

第3篇:生活适应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培智二年级生活适应教学计划

培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后,使他们成为能适应社会,残而不废的人。因此,生活适应课在培智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光凭教材还远远不够,必须从生活中着力开展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制定不同的个别教学计划,在生活化教学中渗透各科知识,融合各领域的康复教育训练,树立他们生活的的信心,提高生活适应课的学习效果,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一、切实做到在生活中学习锻炼,生活中成长

生活适应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所以,根据生活适应课的这些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适应课堂不是教师教,学生听记,它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以动手学的多少代替讲的多少。

二、重视个别化教学

培智学生由于自身的障碍,使得他们有其共性和个性。怎样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生活自理的人,真正融入社会。就要求在生活课上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他们将来进入社会遇到的生活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于是我就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差异,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个别教育计划。

1、学会自己穿衣服。

2、不擅自趴在窗台和攀高取物

3、学习上下楼梯

4、知道关闭门窗

5、了解教室、康复训练室等场所的安全知识

为学生制定了个别教学计划,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平时的生活适应课中就要有前瞻性,注意从个别化教学中,培养他们将来毕业后可能遇到的或经常需要的技能。同时任课老师要总览班级中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哪些学生需要更进一步生活技能训练。在实际生活适应课备课时,都要思考这一节课能不能兼顾学生个别化训练。然后在不打破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重点,精心设计内容和教学环节,在生活实践中让个别化教学成为生活适应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三、重视将各科教学融合进生活适应课中

使培智学生具有适应生活、适应生存的能力,是对培智学生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而生活适应课是这一目标的起点实践课堂。所以不管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还是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也都是让培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生活适应起点课堂去实践操作。为此,将各科教学融合进生活适应课中,不仅是对各科知识的巩固,更是对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所以,我常听各科教学的内容,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在生活适应课的备课中都要思考,这一节课能不能尽可能地将各个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生活适应相联系,在生活实际中真正将它们能理解和掌握运用于生活实践。

四、树立学生的信心

培智学生虽因大脑不同程度的损伤和障碍造成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表现为内向、怕生、胆小、自卑等情绪反复。怪异的行为。要使他们将来能够融入社会,走向生活,平时就要加强对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心的培养。不能因他们缺陷而冷落和歧视他们,伤害他们自尊心,更不能漠视他们的自尊,软弱就不鼓励他们面对现在及将来生活困难和挫折的自强、自立的坚强信心。而应在生活中精心地辅育和照料他们,帮他们树立信心,塑造坚强的品格,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

(一) 以表扬赏识教育为主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培智学生也不例外,用赏识教育他们是最有效的方法。

(二)采用小步子方法

小步子方法是指根据培智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教育训练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教育训练方法。由于他们感知速度慢,感知范围狭窄,决定了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感知到的信息比普通儿童少,又由于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这又决定了其一次接受教育训练的时间不能太长,他们的记忆力差,这决定了其一次接受训练的内容不能太多。因些,在对培智学生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中,采用小步子的教学可以降低技能的难度,一步达不到,可以分为两步,三步,这样可以增加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生活中真正的做到自立。

只要能进行一步就要表扬鼓励,同时积极鼓励他(她)进行下一步技能训练。这样由易到难,一步步进行,直到最后掌握一项技能为止。

通过实践教学我们知道,生活适应课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本,依靠课堂教学,而是要着力开展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让培智学生真正的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素质,才能体现出生活适应课的在整个培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017年8月28日

第4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洪河学校 沃丽凡

我们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还特别注重儿童的主体性,本学期我根据学期初《品德与生活》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着重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过错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 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单元里,我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制作标本和风车等活动和游戏,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三、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

四、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转变,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自己认识到该如何做,当别人出现错误时,也能及时纠正别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第5篇:“儿童生活作文教学”课题实验计划

“儿童生活作文教学”探索方案

一、指导思想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生活和作文是息息相关的,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同时作文也是生活的需要。存在决定意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构建以让生活走进习作,让习作回归生活为特征的作文教学新体系。

二、工作要点

1、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有关本课题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

2、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张扬,不断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三、研究内容

本我们着力于习作课堂的教学研究:

1、着力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养成习作习惯。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

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 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根据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部分。作文内容要让学生想表达,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让学生渐渐喜欢习作。

改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如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等方式,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社会批,面批,重批等。

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所要追求的。 (2)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但一旦习惯养成就会接响一生。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下列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谈、跳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己当堂修改,请别人修改的习惯;保存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2、着力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强调生活化,发展学生语言。 (1)习作指导课要研究一些新训练:如口语交际的训练、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序列作文的训练、实践应用的训练等。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 (2)小学作文教学语言训练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因此,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不要强求儿童选材典型,结构独特严谨;不要希望全体学生的作文文句生动优美,但是必须要求学生作文文句具体清通。用儿童语言表达儿童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

四、工作安排

1、加强理论学习,随时将学习心得体会、教学随笔记记下来。把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向书本学习查阅、收集各种学习资料,更新教学观念,丰富作文教学的经验。

3、搜集作文素材。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内到课外,以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为出发点,选取作文素材。

4、重视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工作,包括实施计划、活动记录、理论学习材料、阶段性情况汇报、研讨课教案、专题总结等内容,使课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

第6篇:培智班生活乐园教学计划

2012年上学期

一、 指导思想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方案》对本学科要求

通过游戏方式协助儿童充分发挥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促进特殊儿童感知活动能力的协调发展;协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三、 学情分析

向日葵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这些孩子都属于智力障碍,年龄悬殊比较大,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

是程度较好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基本常识较清,感知觉能力较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看出** ,***等程度较深,只有基本的本体感觉,与他交流时风马牛不相及。**学习常规最差,课堂上乱走乱动,胡言乱语,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听觉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本学期地教学中,要通过游戏方式协助儿童充分发挥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协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培养特殊儿童利用感知能力去探索环境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本班采用的是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其中的“生活乐园”部分共有

个单元,分别是“活动园”、“

”、 “

”和“

”。

第一单元《活动园》,包括“看到了我自己”、“听声音闻气味”、“变高变矮”三个部分,旨在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初步认识我们的身体,建立本体感觉,听声音闻气味的活动训练儿童的听觉辨别力和嗅觉辨认能力。教材也考虑了学生的特点,注重活动式教学,力争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学用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用品。旨在培养特殊儿童利用感知能力去探索环境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总之,本册生活语文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教科书,初步了解新书的结构,能找到《生活乐园》部分。

2、利用直观的教学教具和丰富的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听从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的习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和同伴和谐相处。

4、通过活动让孩子在学习中初步认识我们的身体,建立本体感觉,听声音闻气味的活动训练儿童的听觉辨别力和嗅觉辨认能力。 „„„„

5、能将课堂知识的学习运用到生活中,指导生活实践,培养热爱生活、探索生活的兴趣。

五、 具体措施

1、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别化教育。

2、采用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争取人人有进步,个个有提高。

3、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加强实际操作,通过看、摸、听、嗅、动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眼、耳、口、鼻、手、脚并用,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感统能力的提高。

4、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5、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孩子了解生活的能力,增强感觉器官运用的意识和技能,注重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6、坚持“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四结合,视生甚子,锲而不舍。

六、 进度安排

第一周

看到了我自己

本体感觉训练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 听声音

闻味道

变高变矮

听觉辨别训练

嗅觉辨别训练

运动知觉训练

第7篇:文化生活教学计划3篇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一:高二上学期《文化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的凝聚力。

2、坚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学风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前五个班的政治科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敏捷,学习习惯较好的优秀学生,只要我方法得当,要求合理,他们还是很容易沟通的,所以过去一年我们合作是很愉快,今年我将发扬好的,调整不足的,争取做得更好。

三、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文化生活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二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第二单元共有三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文化传播与继承有什么意思?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价值?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第三单元共有二课内容,让学生懂得: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哪里?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共有三课,让学生明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提高辨识能力,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抵制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表现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和谐文化;做“四有”公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四、教学目标:

1、首先要让他们说出来,会说会表达,做题的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育人的效果也能体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尽最大努力备出高质量的课堂指南。

2、课堂上使用大成课堂教学模式及结合本班学情,尽量使用互动方式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任务明确化、时间具体化、检测落实化、奖评贯彻化。

3、切实抓好过关。虽然中考时开卷考,但为了加强学生的重视,我还是要求学生把一些重点知识点背熟,这就要求过关这一环节要把严:

(1)每一环节有小检测

(2)每节课有当堂检测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及反思,多听课、评课,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生观、价值观。

6、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二:上期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计划(1544字)

一、教学目标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文化创新的意义,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修养水平。

4、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首先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其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建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社会上还存在着落后、腐朽文化。因此,设置本模块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2、基本思路

第一单元的现象入手讲清文化概念,讲文化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第二单元讲文化发展问题,横向讲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讲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纵向讲文化传承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而讲文化创新(源泉、作用、途径)。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从总体上讲文化的基础上,专门讲中国的文化,一是从中华文化的历程说明它源远流长,二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不同区域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讲凝结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之魂,要大力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最后第四单元再专门讲当代中国的文化,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现实的文化选择入手,讲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讲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即思想首先建设。全书既从总体上讲文化,又专门讲了中华文化,特别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概览了文化现象,又深入到文化的本质与规律;从历史和现实中,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中深入探讨文化。

3、基本结构

(1)文化与生活

①文化与社会

a、体味文化;b、文化与经济、政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

a、感受文化影响;b文化塑造人生

③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

(2)文化发展

①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传统文化的继承;b、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创新

a、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b、文化创新的途径。

④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①我们的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我们的民族精神

a、永恒的民族精神;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走进文化生活

a、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b、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②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④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三、教学措施

1、树立新的课改理念,贯彻落实“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12字教改方针。

2、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精心备好“导学案”,突出六要素:(1)课程学习目标;(2)基础知识自修室;(3)疑难点拨台;(4)典例导航站;(5)主干知识窗;(6)智能练兵场。

3、讲课注重实效,注意精讲多练,注意问题探究,多运用课堂表扬机制,使学生知能和觉悟提高。

4、学会临机应变,坚持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5、及时进行作业批发,适当面批,并作点评,使作业成为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巧的重要手段。

6、认真组织考试,精心辅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成绩提高。

7、积累教学经验,认真总结教育教学规律,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专业成长。

四、课时安排

每框题1课时,每单元综合探究1课时,每单元复习练习2课时,期中、期末考试复习8课时,共计40课时。

20xx年9月4日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三: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124字)

一、制定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通过文化生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相关文化想象和文化活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化观,和文化意识,提高辨别先进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的能力,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自觉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之中,为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学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文化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 观。

2、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3、使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4、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5、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7、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与确立

(一)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重点分析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从文化习俗的表现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分析。

3、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理论上讲授法(2)实例分析法(3)合作探究法(4)讨论交流法(5)时政 热点举例、理论联系实际。

(二)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共三课

1、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重点难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重点难点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重点难点是:(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3)如何理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情境创设法

(2)讲授法

(3)合作探究法

(4) 讨论法

3、习题配置:共配备六套课时习题、三套全课习题和一套单元习题

(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重点难点是:(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如何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是: (1)为什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探究法

(3)讨论法

(4)理论联系实际发

(5)时政热点分析法。

3、习题配置:共配备四套课时习题、两套全套综合题、一套单元综合

(四)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教学重点难点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学重点难点是:(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2)为什么 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教学重点难点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合作探究法

(2)实例分析法

(3)时政热点分析法

(4)理论联系实际法

3、习题配备:共配备课时习题六套、全课综合题三套、单元题两套

四、课时安排与分配

第一周:2月26日 3月4日 第一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二周:3月5日 3月11日 第二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三周:3月12日 3月18日 第三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四周:3月19日 3月25日 第四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五周:3月26日 4月7日 第五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六周:4月8日 4月14日 进行第

一、第二单元总复习、配备习题二套

第七周:4月15日 4月21日 第六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八周:4月22日 4月28日 第七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九周:5月3日 5月12日 期中总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周:5月13日 19日 第八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十一周:5月20日 26日 第九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十二周:5月27日 6月4日 第十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十三周:6月5日 6月11日 第四单元总复习、配备习题四

第十四周 第十八周:6月12日 7月12日 期末总复习、配备习题十四套

五、教学思路

1、新课教学: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必须经过自己和本年组本学科教师研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共案,确定统一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巩固强化习题,然后交流教学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巩固强化训练:精选习题,认真批改,及时反馈,搞好习题讲评。组内同志通过习题讲评相互交流,总结教学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提高答题能力和水平。

3、搞好总复习工作:在期中、期末前指导学生进行每一课、每单元的总复习。

上一篇:我和我的祖国i下一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