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共8篇)
【作者简介】:郭继琼,女,彝族,1975年1月出生,专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在永平县厂街乡厂街中心完小任教,承担科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提要】 科学本身就源于生活,生活是科学的生长点,将科学运用于生活是科学意义的所在。小学科学作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们不妨将其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科学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关键词】 生活化
大自然 探究
课外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践性和生活性,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科学素养,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如何激起少年儿童对大千世界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本人认为小学科学教学应贴近生活,立足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理解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的精髓体现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和“爱满天下”这几句名言。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反思我们以往的科学活动,都恰恰忽视这一点,我们经常带着任务去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却很少考虑孩子们在生活中哪些方面要运用到这些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没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其实科学本身就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到科学,感受生活中科学的存在,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下面我把我在教学中的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美丽的大自然把我们这个世界装扮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合理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教学《新的生命》这一课时,正值校园边农田里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了,我带领学生来到了田边,仔细观察一株油菜的根、茎、叶、花,并让学生采集了一些油菜花样品,回来进行了解剖,把油菜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粘贴在记录本上,让每一小组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进行交流。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了蔬菜大棚中的西红柿花、西葫芦花、辣椒花等。活动中,同学们兴致勃勃,仔细观察,积极动手,主动探究。在进行实践课《我们周围的环境》时,我事先制定了计划,预设了一些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就近考察自己周围的水域情况。反馈课上,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我考察了公路边的灌溉干渠,干渠里的水比较清澈,经常有一些塑料袋、柴草、烂菜叶、破衣服从上游漂下来,我们家饮用的就是这里的水。”有的说:“我观察了村庄里的蓄水涝池,涝池里的水很浑浊,老远就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飘来,涝池周围有很多生活垃圾,有些死鸡、死猫也扔到这儿,池水中不见小鱼、青蛙。”有的说:“我考察了县城公园的湖水,湖里的水比较清,有小鱼、小蝌蚪,还有水草,水面上漂浮着饮料瓶、塑料袋、食品包装纸„„”有的说:“我考察了化工厂附近的排污沟,沟里黄褐色的废水源源不断地排向空旷的干河滩,离这儿很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在这里花木很稀少,草儿蔫蔫的,树叶子打着卷儿,看不到蝴蝶的身影,听不到虫鸟的鸣叫。附近还有很多居住的人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观察丰富多彩,描述全面详细,完全超越了教材的限制。我根据大家的汇报,对他们的考察进行了分类,在比较中让他们明确了各自考察的水域的污染程度,弄清了什么叫污染物,什么叫污染源,让学生明白了水资源污染对人和动植物的危害,并进行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想一下生活中还有那些方面的污染,如白色污染(食品塑料袋、农用地膜)的污染,大气污染(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等等。大家争相发言,热烈的讨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这一活动,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学生主动观察事物的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能力提升了。课堂探究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有许多活动不能展开,课外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了蜗牛的外在显性特征后,指导学生在班上开辟生物角饲养蜗牛,继续研究它们的一些生活特性等内在特点。课堂里教完了《有趣的食物联系》,组织学生以“一片树林”、“一块田地”、“一个池塘”为观察、调查、研究生物的食物联系,切切实实感受生物的食物联系就在身边,生活处处是科学,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开始,从我做起。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识别什么是科学。小学生天生对大自然的充满好奇,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在科学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
1、创设情境,诱发提问。
妙趣横生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设有悬念的实验,促人思考的发问等都可作为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我在讲《杠杆的研究》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个科学家说过,给他一条足够长的竹竿,他能够把地球撬起来。你觉得有道理吗?”先为学生知识的扩展留下悬念,接着我又让学生阅读《阿基米德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问题引发阅读,由阅读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设置悬念,延伸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法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如我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让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查或者查阅资料来验证。这样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再如我在讲《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都知道液体是热胀冷缩的,于是我就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很多学生都认为是膨胀的,但还有一小部分认为是缩小的,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思考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的科学阅读,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又如教学《美丽的彩虹》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你平时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看到过彩虹。学生们回答最多的是阵雨过后。有谁知道为什么阵雨过后会有彩虹啊?对于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以前也没有去仔细想过,现在也放到了课堂上来讨论,学生觉得十分有意思。学生也深有体会的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隐藏着许多的科学道理,学习更来劲了,也更乐意主动去学了。
通过这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引入,极快激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浓厚兴趣,生活化情境的引导,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深奥,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动机,也为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
三、就地取材。
“有结构的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能提升科学概念反映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从以下途径获取:(1)从学生身边的物品中选择;(2)从学生周围的环境中选择;(3)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4)在学生经验范围内选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在实际教学中,多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作为实验品:空易拉罐、废塑料瓶、旧金属杯、废弃的泡沫塑料块。如在学习《感受浮力》时,用教室内的水桶盛水,让学生用手指轻压水面上的水勺底部,手感受到了水对水勺底部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学生在家里从水井中打水时,盛满水的水桶一离开水面,就感觉很沉,这也是由于离开了水的浮力,产生重力的缘故。这些实验用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又是学生所熟悉不过的用品,这样唤起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知识就在身边。
四、寓学于“玩”。
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爱玩。教学中适当设置一些带有“玩”的色彩的科学游戏,让学生从开心的“玩”中悟出科学道理。如在学习《热胀冷缩现象》时,我让大家做了一个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请一部分同学扮作空气中的“微粒”,站在中间,另一部分同学则手拉手绕着“微粒”围成一圈,作为“气球”,让大家观察,当“空气微粒”安静地挨个站在中间时,拉手的同学需要围成多大的圈,之后让“空气微粒”们手舞足蹈作剧烈运动,拉手的同学又需要围成多大的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了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这样,学生在开心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明白了科学道理。再如探究《暗盒里有什么?》这节课我先在课桌上预先放了一些纸盒。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大家要想办法弄清楚“暗盒“里是什么。经过讨论和实验,组织学生“摇一摇”盒子:“物体不能滚动,感觉像个长方体。”“掂一掂”盒子:“感觉有点沉,不像是木头和塑料,应该是金属的。”用磁铁“吸一吸”,有一边显示出磁性:“这可能是块磁铁。”老师为他打开了黑盒子,果然是块长方形的磁铁,同学们为他鼓起掌来。又一个女生走上讲台,“摇一摇”盒子:“这东西可以滚动,是个圆的。”用磁铁“吸一吸”,没用:“不是铁的。”拿在手里“掂一掂”,“不算很重,估计不是金属„„”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还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生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摸一摸”、“看一看”、“刻一刻”等都是探究科学简单易行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活动,组织者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随时随地的经常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开展科学课外活动,让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灵活地选取探索途径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例如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了“趣味测量”、“谁的飞机飞得高”、“框架搭建”、“纸横梁承载”、“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小杆秤制作”、“阅读课外书”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受小学生能够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聪明才智,发展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把生活引入科学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意义,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的学习,轻松的掌握知识,又能学以致用,实践了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真理,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生活化课堂教学走进科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并能把所学用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科学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学生将会愉快的学习,欣然的接受。我们要不断学习并实践新的课改理念,因地制宜地为学生搭建学习科学的生活化平台,还学生一个真实地探究科学的情感世界。【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皮亚杰的《智慧心理学》
一、挖掘生活素材,体验数感
数学,对孩子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的趣味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二、加强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现代教学论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只有让学生亲自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才能更好地掌握、消化知识。如笔者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测量活动》时,问:“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黑板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门呢?”有的孩子说黑板面的长是10米,宽是3米,有的说长是20米,宽是5米;门的长是5米,宽是2米……有的回答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此时,我再问:“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听后,跃跃欲试,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我让他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动手测量。汇报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都看错了,有时还真的需要动手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呢!”课后,我还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合作测量家里(周围)物体的长、宽(高),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的不同长度。这样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数学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仅仅是听数学,记数学,使学生的数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重视猜测,强化数感
在小学阶段重视学生猜测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而且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结果的范围,是发展数感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及注重估算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根据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测。如教学《激情奥运》中的“奥运奖牌榜”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猜一猜:“2016年在巴西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会夺取多少金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问题一出,学生纷纷发表估计的结果:有的学生认为是40枚(假如美国还是夺取36枚,中国仍然获得冠军);有的学生说大约是45枚(求平均数);有的猜测是55枚(根据2008年获取51枚,中国越来越强大,可以更上一层楼的理由)……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奥运会,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作出合理的估算,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且给学生留下了暇想和期盼,增强了他们运用数及运算的灵活性,进一步强化数感。
四、解决问题,优化数感
学生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生活的世界,从不同角度获取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数感是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升华。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负数“的一道练习时,我让学生用正数、负数表示蜗牛前进、后退的米数,填写成下表:
教师组织学生发现表格中得到的数学信息后出示:假如蜗牛每天白天前进3米,晚上后退2米。从10米深的井底向上,几天能爬到地面?此时大部分同学反应的是10÷1=10。马上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认为不用10天,只要9天。因为爬到第8天时前进了8米,当第9天白天又前进3米共爬了11米,已经到地面上。”“我觉得只要8天。”(平均每天前进1米,7天就前进7米,第8天白天再前进3米共10米。)在这两个同学的启发下,又有学生说是由于7天前进7米,白天应以0.5天计算,合起来就是7.5天。同学们听了,又是点头,又是齐声附和,最终选择他们认为优化的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一个问题,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化的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建构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培养良好的数感。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生活,创造数感体验的情境,发展、强化、升华学生的数感,促使学生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数学,对孩子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有趣的事物,通过操作、猜测、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生活中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加强对孩子数感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生活实践;教法研究
数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生活中应用,都是源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把学生的学习数学如何应用于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所得谈谈这一问题。
一、用生活激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努力学习数学的关键。素质教育下,广大教师都非常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都要首先考虑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用生活中的现实事例更能有最佳效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去使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让他们有一种亲近感和真实感,自然就会引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了。我在讲“比例的意义”的时候就告诉学生,拳头翻转一周的长度和脚底的长度相等,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马上脱下自己的袜子用拳头量了起来。以此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走进生活学习
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如何能让数学的抽象思维转化成为形象思维,让学生能够轻松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生活情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最佳的方法也不过是走进生活了。在学习中要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去操作应用,继而把那些公理、定理、概念都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分析、理解和综合能力。比如,到商店里了解商品价格是学习小数的最佳妙处,到校园的绿化林讲解植树问题的应用题再好不过了,步量操场的距离等等,都能让学生在轻松中轻而易举地学会数学。
三、挖掘教材
教师要考虑教材中凡是能够体现生活的内容都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教材中寻找到生活的落脚点和共同点,数学的更多地方都能体现着生活实践的应用,就会更能够帮助学生乐于生活中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总之,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有很多方法可以操作,比如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在生活中巩固新知识。在数学课堂中要将知识生活化,在生活中又可以将数学化,灵活学习和灵活应用,有机结合,共同提高,恰到好處,其乐无穷。因此,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要积极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法,使数学生活化教学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高红蕊.试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1(14).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校)
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如何做到不受母语的干扰,事半功倍地学英语呢?我认为教师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一、让课堂“生活化” 1.借助多媒体,融入生活实际
现代教育者,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例如,在教“学习用品”一类单词时,我拿出一支钢笔说:“This is a pen.”又指着铅笔说:“That is a pencil.”然后让学生学习“pen”和“pencil”这两个单词,学生就很直观地学会了它们。在教学“职业”类内容时,我先出示医生、护士、教师、警察身份的挂图,接着边指着彩图,边用英语向学生介绍“doctor,nurse,teacher,policeman”等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教读课文时,可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可利用录音机的录音功能,自制符合课文内容的录音,供学生学习。声音和形象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交融,使学生仿佛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生活情景中,收到了很好的临场效果。
2.变换教学形式,渗入生活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整堂课的主体。我们教师要尽量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轻松、自然地学习。(两周一次)变换他们在课堂上的位置,每次为自己找好一个伙伴,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有充分锻炼听说的机会,学会交际的本领。在课堂交际中不断认识新伙伴,学生的紧张感逐渐消失,学生由惧说―想说―敢说的进步过程,说明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并在交际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得此启迪,我也尝试了这种模式新、学习体制活的方法。例如,在学习“I like...,I don’t like...”来表达对各种食品喜好的句型时,我让学生依次用“同桌间、旁边的同学之间、你喜欢的同学之间”这三种形式进行交流。我先让学生学会礼貌地用Would you like...?询问别人对食物的需要,并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同时也了解西方人的三餐之食。我再从语言功能出发,就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计划地补充大量的西方食品,如,hamburger(汉堡包)、hot dog(热狗)、pizza(比萨)等西餐名称,以及中餐中常见的面包、牛奶等日常用词,为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形式(交际形式)的真实性,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了极好的感受效应。
二、让语言情境“真实化”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中感知、模拟、巩固、反复,最后达到学会交际的目标。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一课时,我设计了为一个小朋友过生日的情景,让学生先商量要送给小朋友什么生日礼物,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语言,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地使用和巩固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及各种表示饮料、水果、食品和文具的单词;接着让学生为生日的小朋友送礼物,大家争先恐后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并说:“It’s for you.Happy birthday!”在《Happy Birthday!》的英文歌曲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地学英语,学习的乐趣不言而喻。尽量将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相结合,或者是借助学生喜欢的卡通和科幻人物来学习语言,如,在教学低年级的打招呼用语时,设计了向各种卡通人物打招呼的情景,请学生带上头饰扮演米老鼠和唐老鸭等人物,还配上了欢乐的音乐,学生见到了童话中熟悉的人物乐不可支,争先恐后地运用学到的英语同他们打招呼。同时,我还让学生观看英文短剧,积极地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要坚持不断说英语。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楼梯口碰到学生,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How are you?” 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都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平时课后同学间能用英语说的都用英语说。如:“Can I borrow your pen?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长期这样做,学生就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能够把学过的英语都恰当地说出来。
三、让作业“实践化” 1.收集身边的英语 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我让学生随时留意周围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食品、饮料、店名等等,去寻找、记录身边的英语。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英语而欣喜。他们收集到的资料五花八门,诸如“on”(开)、“off”(关)、“Bank of China”(中国银行)、“No Parking.”(禁止停车)、“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WC”(厕所)、“No smoking”(禁止吸烟)、“CCTV”(中央电视台)、YAHOO(雅虎)、Crest(佳洁士牙膏)等等。学生在收集英语的过程中,他们对原来陌生的英语一下子有了亲近感,学习英语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2.应用性作业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如,在学完“ Asking the way”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外作业:绘制一幅从学校到你家的路线平面图,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如,“Go down this street.Turn...at...You can take No....and get off at...,then go straight for...minutes.”进行文字和口头语言叙述。再如,到了圣诞、元旦等节日或者班里同学的生日,我动员学生自制英文贺卡,写上“Happy birthday!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The best wishes to you!...”表达自己的真诚祝福。这样的作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乐于去花一定的时间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的自己的语言,效果较好。
【摘要】:智障儿童各方面的思维活动大大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孩子,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重度智障学生,就算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最简单、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依然很难习得。在教师的千遍万遍教学之下,有些学生好不容易学会了知识,却不会将其运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让重度智障生学习数学。但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很多,要提高重度智障学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很多常用的数学知识非学不可,并且要学有所用。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 数学知识 智障学生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智障儿童由于智商低,反映慢,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数学便是一大难题。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把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学科都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这是为了进一步弱化学科色彩,强化生活教育的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设计富有生活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和教学成为一对“伴侣”,以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将来自理生活、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
智障学生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理解能力差,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便能吸引这些智障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数前概念“配对”的时候,我便创设了“好朋友在哪里”的问题情境,我先拿出牙刷,一部分学生问:“牙刷的好朋友在哪里?”另一部分学生会一边找出“牙膏”,一边说:“牙刷的好朋友在这里?”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创设故事情境
智障学生对童话故事和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百看不烦。因此,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创设故事情境,把学习内容编成简单的生活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便能有效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1+1=2”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小花猫,然后说小花猫要去钓鱼。同学们都很高兴,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动作演示,接着就让学生数,小花猫先钓了1条鱼,又钓了1条鱼,合起来钓了2条鱼。最后让学生编出故事、说出算式。这不仅引出了学习内容,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3、创设操作情境
智障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印象最为深刻,记忆也最牢固。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张口表达、用耳倾听、动脑思考这一过程获取知识,那他们获得的知识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在教“长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同学们找一找,看一看教室里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讲桌是长方形的,黑板是长方形的,凳子是长方形的,门是长方形的……我再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通过这些过程来感知长方形的特点。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乐,达到激趣乐学之目的。
二、寻找生活化内容,解决数学问题
1、寻找教材中的生活内容
生活是一切教学现象发生的场所,是一切素材的来源,是知识和能力运用的广大空间。教学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为根基,讲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教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使学生在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题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例如在教“钟面认识”的时候,我找来几种款式不同的钟表,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数字,认识时针、分针,认识整时。再对照教室里张贴的学生作息时间表,再如学生早上7点吃饭,我先演示把钟表拨到7点,告诉学生这个时间是吃饭的时间,8点上第一节课,“谁上来把时间拨到8点?”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来操作,通过一系列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了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而教育学生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快乐生活。、2、寻找生活中的教学内容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说”。斯宾塞指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他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我们有责任吧完满的生活作为要达到的目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以便我们在培养儿童时能审慎地根据这个目的来选择施教的科目和方法。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出既包含一定的数学知识,又能被智障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小数的认识”前,我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超市看看各种物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尝试读读商品的标价,这对认识小数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参与生活化实践,享受快乐数学
1、在校园生活中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丰富资源,努力挖掘知识的生活背景,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引起学生对生活情境的回忆,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从而引导学生从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发现知识,习得知识。在校园、教室尽量为智障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场景,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所学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技巧,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例如在教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我先指导学生量一量教室中课桌的长、宽、高和黑板的长、宽,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到校园里走一走,看看1米大约有几步?再围绕操场走一圈,看看有多少步?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教学时,也并不一直在教室内,而是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与生活,到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学习知识,了解情况,同时还能实践运用,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以后,我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到超市进行实践购物活动,这些孩子非常高兴。拿了10多元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应付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够的,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这让智障学生通过辨别不同商品、计算价钱、独立到收银台结帐,将学到的知识通过日常实践活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及的,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进而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参考文献:
让数学回归课堂
(226200)江苏省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沈
杰
数学对智残儿童来说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即使是简单的数字、简约的图形、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是他们难于逾越的门槛。在数学面前常常表现为兴趣不足、前学后忘、边学边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智残儿童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特教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按照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从这一理念中不难看出,数学教学必须面对现实生活,让现实生活与学习数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使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特教的数学教学更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中回归生活。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的加减乘除、数的度量与计算均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抽象与概括。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智残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是什么?就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取得的经验-----一张嘴巴用来吃饭,二只耳朵用来听声音,十个手指用来玩玩具等一些数的原型。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之上,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我们在具体实施数学教学时,首先要分析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然后在教学时,一是教师焕起学生对生活情景的回忆,使他们从平日的生活情景中想到数学问题。二是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实践、观察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学第七册《时、分、秒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正点钟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当分针不正好指向12点时,现在是几点钟呢?我们是从几点钟开始上课的?到几点钟下课?(这是生活中经常有人询问的问题,这就是生活情景的一部分)学生就会感到只认识正点钟是不够的,就自然产生问题:分针指向每一个数字时是几点呢?数字之间的每一格有什么用呢?分与时是怎样的关系呢?等问题。通过观察,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课桌面、书本的封面、小手帕、黑板、门、窗等等都是“正方形、长方形”概念的原型。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生活中的“原型”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对概念就更清楚、更容易掌握,这时候的学习也就变得格外的轻松、格外的愉快。如我在教数学第七册“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先利用“分簿本”“分食品”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生活原型引入课堂,让学生说说平日我们分东西时是怎样分的?今天老师把手中的铅笔分给你们,看看这样分你们有意见吗?于是把手中的14支铅笔不平均地分给7个小朋友,问:这样分有意见吗?有什么意见?怎样分才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也懂得了平均分的意义。
3、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智残儿童的生活背景,从其生活背景出发,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元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时,认识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他们平日接触到的大多是10元以下的币值,与50元、100元币值接触较少,所以在进行“简单计算”时,重组了教材,暂且以计算10元以下的币值为主,待这些计算熟练了,再进行更大币值的计算。在“认识元”时,首先让学生说说你知道哪些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由于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较为紧密,学生很快说出有“1元”“2元”“5元”“10元”四种币值。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见过“3元”“4元”“6元”“7元”等币值的人民币吗?学生马上发现了其中的数学问题,小脑袋里出现了问号,如果请你拿7元钱,该怎么拿?这时课堂又热闹了起来,他们开始了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有的说:“一元一元地拿,拿七个一元。”有的说:“拿3张2元,再拿1张1元”„„最后探索出共有这样几种方法:1+1+1+1+1+1+1=7 2+2+1+1+1=7 2+1+1+1+1+1=7 2+2+2+1=7 5+2=7 5+1+1=7 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元”的认识,又学会了简单的计算,当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数学学习方式,寓数学教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产生了与数学的亲和力。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组织学生开展套圈比赛,用铁丝圈去套地上的玩具动物。全班刚好有7个小朋友,分男、女两组,问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一共的几人?从而懂得了7可以分成3和4。接着再让每个学生拿7个圈,看谁套得最多?套好以后各人数一数你套中了几个?没有套中的有几个?合起来有几个?由于各个小朋友在活动中所发生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套得多,有的套的少,呈现了7 的各种不同组成情况。这个活动是小朋友十分喜爱的活动。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数数,知道了数的组成。在活动的最后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移多补少、移少补多、等量代换等在现实生活到处可见。如我们到菜市场上去买菜,青菜每斤1.5元,买了1.8斤,要付多少钱?我们常常会这样心算的:每斤1.5元,2斤就是3元,每斤1.5元即每两为0.15元,2两就是0.3元,2斤去掉2两是1.8斤,3元去掉0.3元就是2.7元。这就是“多加要减”的数学方法在生活实例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在教具体的数学方法时,不要只黑板上讲“多加要减”“多减要加”之类的计算方法,要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去感悟、去理解。
二、让数学回归社会生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明确,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在工作中需要数学、在生产中需要数学、在生活中需要数学、在学习其他知识时也需要数学。所以现实生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归宿点。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样既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之后的快乐。
1、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人们可以用所学的数、符号或图象这些语言去描述世界,可以用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用一串数字来表示“电话号码”一可表示某人某单位的电话,二可用这串数字拔打这个电话。再如“××新村58#605”是“门牌号码”,它只用简单的几个数字表示了某人某单位的住址,是“××新村五十八号楼六零伍室”语言的数学描述方法。再如车牌号码、产品型号等都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的例子。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解决生活中事例,如:我是一(3)班学号为5的学生,怎样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呢?有的学生用“135”来表示,有的用“1305”来表示。通过这些事例,学生不但体会到了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2、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数学,有的视而不见,有的仅是目光一扫而过,有的稍加留意,有的则比较敏锐。例如同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能正确地说教室里有几扇门、有几扇窗子甚至于几块玻璃,有的则一问三不知,这就是数学眼光的差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眼光。如:学习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题,可根据教室里的人数编一道加法应用题或减法应用题。经常这样做,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3、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人民币应用题”时,先把学生带到商店,让学生选择自己所购东西,然后分别问学生你共用了多少钱?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是怎样计算的?又是如何付款的?付出多少找回多少?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既可积累数学知识, 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比如: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 如天天上学要估算一下到校需多少时间, 以免迟到;或外出旅游得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 才够回来, 等等.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 就会产生亲切感, 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 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 记录下来 , 制成表格 , 再进行计算. 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有助于学生理解, 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 参与积极性提高, 教学效果良好.
二、结合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与数学应用的思想, 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 丰富课堂教学的现实内容.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 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乘坐公交车的情景, 学生会说:有人上车, 有人下车, 还有可能是一群人蜂拥而上等, 这时, 教师提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很自然地会提出下了多少人, 又上了多少人,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这又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而且会让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因为一群人蜂拥而上, 就不会清楚上了多少人, 下了多少人, 因此要遵守秩序先下后上, 前门上, 后门下. 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归宿. 通过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运用知识, 巩固知识,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 创设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既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好奇心, 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从动作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计算时, 学生通常是硬套公式, 至于面积计算到底有什么用处并不了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给教室做窗帘为切入口, 让学生测算一下需要多少布料.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有的开始动手测量窗户的大小, 有的三五人一起讨论自己家里窗帘的样子, 做窗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 气氛十分热烈. 教师适时引导:首先要测量出窗户的大小, 其次要考虑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 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可用两幅窗帘对拉, 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 等等. 再让设想一致的学生自由组成设计小组, 共同探讨, 将讨论结果绘成图并计算出结果. 一时间学生的讨论、争辩声不绝于耳, 每一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 开心自主地灵活运用各种知识, 深入地掌握了面积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四、作业设计生活化,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 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学习,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如:在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时, 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除法计算, 单一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此在教学中创设了小朋友玩跷跷板的生活情境. 由于学生对玩跷跷板十分熟悉, 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教师适时提问:“12个小朋友玩跷跷板, 我们应该怎么去分组呢? ”问题刚提出, 马上就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玩跷跷板应该2个人一组. ”“那谁能列出算式? ”学生根据上节课学到的知识很快就列出“12÷2 = ”. “对于这个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用减法来计算, 每次减去2, 看一共要减多少次;有的学生说用学具摆一摆来计算; 还有的学生说可以用6个2是12这种方法来计算……通过比较和交流, 学生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最简便的. 这样的教学, 学生对“口诀求商”就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练习, 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 学生感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结合实际,体验生活实践。
1、引进生活,感受生活化数学。
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教学第四册《统计》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我播放了一段十字路口上车辆川流不息的“生活实况”,放手让学生记录3分钟内各种车经过的辆数。起初,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车辆,学生很少统计正确。这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出:由于车速太快,统计方法不合理,造成统计的失误,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采用“正”字法开展合作比较合理方便,最后作数据整理、分析。由于引进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体会深刻,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2、回归生活,体验数学化生活。
数学知识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其真正价值。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例如:教学《元、角、分》后,我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今天我当家”,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孩子完成这项作业,让孩子单独采购家中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完成这项作业后,再让孩子们把所买的东西和价钱列成清单在小组中展示,并让他们说说购物感受。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体验到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愉悦与成功感,培养了学生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尊重个性,体验自主探究。
1、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一切必然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过程。
例如教学7+6=?时,我先放手让学生做,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估量,他们的解题思路精彩纷呈:
生l:我把6分成3和3,7+3=10, 10+3=13。
生2:我把7分成4和3,4+6=10, 10+3=13。
生3:我把7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就是13。
我对于哪种方法最好不给予评议,而是让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
为什么?这样既鼓励算法多样化,又尊重学生的想法,使不同的学生都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了充分的学习体验。
2、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风格。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喜欢与人交流合作。这不同的认知风格并不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体验。我们不必强求一致,应尊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风格。
三、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生成。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规律、性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與,通过制作、操作、游戏、调查、实验等数学活动,从中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
l、制作。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前,要求学生在家里自制一个钟面的模型供课堂上使用,并进行评比。
2、操作。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拿出各自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危形纸板,先标出它的底和高,再想方设法把它拼成已学过的几何图形,然后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比较,让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游戏。好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教学中应适时捕捉契机,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在玩乐中做数学。例如对于一年级课本中的计算教学,可以采用师生对口令,猜一猜,计算接龙、夺红花或抢红旗、小猫钓鱼、摘苹果等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知识的生成。
四、巩固反思,体验成功快乐。
反思是一种内省行为,是对认知的再认知,是对感悟的再体验。它必须由学生亲身体验才能进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想法,甚至思维方式进行反恩,能使学生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
如在完成“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新课后,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1)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判断:6:3和8:5,2:2.5和4:50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根据3×40=8×15写比例,能写多少个?(3)你能用3、7、12、9这四个数学组成比例吗?若不能,请从3、7、12、9中替换一个数,使之组成比例。这种练习层层递进,使学生在巩固和加深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同时,培养其从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课尾则引导学生反思,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记得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样发现的吗?你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这样,让学生品尝了劳动成果,反思了学习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方法,使学生在回忆科学归纳推理的同时,再次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刨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操作来主动获取知识,而很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反恩知识是采取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更有意义,反思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学习方法的体验,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
总之,“体验”是一条认知线,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要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体验来说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推荐阅读: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10-25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09-13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06-30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07-17
让数学走进孩子的10-26
走进育才小学1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10-18
小学教学生活化论文06-16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