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监督工作经验总结

2022-03-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法律监督工作经验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法律监督工作经验总结

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经验总结

XX镇总工会面对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抓住加强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这一突破口,做好做实服务职工工作,有效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在推进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搭建工作平台,增强法律援助工作实力

一是搭建组织平台。坚持把法律援助维权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领导,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保证。会同镇司法、社保、信访、综治等部门,通过健全法律维权组织、加强法律援助阵地建设,先后成立区法律援助中心XXX镇工作站和“三个中心”,即来沪人员综合服务中心、来沪人员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来沪人员维权中心,该中心集综合服务、调解、维权为一体,为广大职工和来沪人员提供全面、有效、快捷的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使“服务一站式、维权有阵地、纠纷有人管”的工作措施得到落实。二是搭建培训平台。通过工作指导、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等形式,不断提升“三个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坚持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深造、专题培训等活动,通过培训,强化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懂得工会依法维权必须要从自身过硬内功和业务素质为支撑。对职工提出的诉求和问题,用关爱的眼光对待,用创新的思路解决,用务实的作风取信,切实履行工会职能,坚持把法律援助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开通维权服务热线,及时为职工解决急、难、愁问题,为再就业和来沪人员提供招工信息、就业登记、咨询指导、参加面试、上岗培训、岗位技能考核、鉴定录用、办理参保等手续。为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指导企业办理用工登记和做好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坚持做到心系职工,认真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是职工“娘家”的作用。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劳动争议处理原则,为企业建立职工维权工作室,便于职工诉求有场所,通过有效维权,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成效

一是完善源头维权机制。为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快工会组建步伐,注重把职工吸纳为工会会员。加大有政治身份的企业经营者建会力度,促进其带头履行社会责任。今年,建立工会XX家,其中独立工会XX家,共吸纳会员XXX人。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维权的有效抓手,为了搞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会同镇社保所落实专人抓好此项工作。今年,签订工资专项协议、集体合同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分别有XX份,覆盖企业XXX家,覆盖职工XXX人,均完成区总工会下达的工作任务。二是完善厂务公开机制。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厂务公开中坚持职代会制度和规范化运作,对X家镇管企事业单位党政班子领导做好述职、述廉、测评等民主评议工作,在职代会上的评议结果在厂务公开栏中公开,既使干部明确肩负职责,增强责任感,又使职工心里明亮,增强向心力。由于规范操作,此项工作已成为常规性工作,每年举行一次。厂务公开除了镇级企业单位的在动态中保持100%外,还向非公企业拓展,内容主要是涉及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合同签订履约、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职工切身利益等事项,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完善良性互动机制。定期召开镇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联席会议,落实对劳动争议和劳资矛盾的预警、调解、处置等措施,注重为职工排忧解难,有效凸显“互动性”。坚持把各类矛盾纠纷纳入“大调解”工作中去解决,组成基层调解员队伍,聘请16家大中型企业的部门骨干和熟悉劳动法律法规、有爱心、责任心的来沪人员作为调解员,发挥“老娘舅”作用,及时把各类矛盾解决在一线,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办理职工诉求中,坚持做到统一受理和个别受理相兼顾,委托调解和专属调解相结合,及时做好案件排查、分流、调处、反馈、台账登记等工作,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发生。

三、落实服务措施,拓展法律援助工作领域

一是法律援助载体向多位一体转变。坚持对职工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会同镇司法所、社保所、工商等部门对企业和职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通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和职工共创双赢意识,既为职工维护合法权益,还为企业生产经营把好法律关,帮助企业运用法律知识规避风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二是法律援助方式向彰显特色转变。注重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推动解决就业人员和来沪人员的就业环境、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问题,确保社会稳定。为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各基层工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小组,成员3至5人,有效做好预警工作,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是法律援助内容向社会管理转变。加大工会组织适应参与社会管理的力度,充分运用资源和手段,在为职工帮扶救助、推动民生改善、实现和谐发展上给力聚力。利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开展,与企业和职工“零距离”接触,倾听职工的诉求,为职工去法院办事、申请律师、代理诉讼,全力办理维权事宜。

当企业遇有难事,及时启动预案,加强部门协调,发挥整体工作合力,有效化解矛盾。日资企业上海XX服装有限公司由于倒闭,涉及到XX名职工的切身利益,镇总工会会同镇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认真参与处理,及时做好职工工资补偿等有关工作,使企业职工无一上访。由于坚持做到法律援助工作向社会管理拓展,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今年,全镇创建松江区和谐示范企业5家、和谐企业9家,有效稳定职工队伍,确保一方平安。

第二篇:法律进机关经验总结

“法律进机关”活动经验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党组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措施,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了法律进机关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权力、义务、责任相一致意识,提高了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推进了全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动员会和市直机关“法律进机关”活动调度会后,我镇立即召开党组会议,学习传达市委、市政府和县关于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有关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本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它领导干部和各所、站负责人为成员的 „法律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定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各项措施。

二、制定活动方案,深入动员发动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和县委的部署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了《会仙镇关于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活动配档表》和有关措施,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学习内容、活动安排、组织领导措施和活动要求,《配档表》对每一活动项目的时间、内容要求和责任人作了明确规定,为全镇活动的健康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5月6日,召开了会仙镇“法律进机关”活动动员大会,传达了全市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动员大会、市直机关“法律进机关”活动调度会议精神和《会仙镇关于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办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主要领导张宇信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对全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提高了干部职工对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

采取集中学习、集中讨论交流、分散自学、专家辅导、个人轮流讲法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了《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劳动合同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4月30日上午,邀请县中志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专家,为全镇干部职工进行了法律讲座,重点讲解了中国法治的历史,并结合实际案例和机关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详细讲解了《公务员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知识。自开展活动以来,共组织集中学习5次,个人轮流讲法3次,聘请法律专家讲课1次。学习期间,严格执行集中活动考勤制度,建立学法笔记,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领导干部带头参加集

中学习,带头讨论交流,带头讲法,带动了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取得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借助有效载体,丰富活动内容

为促进法律进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创办了《会仙镇法律进机关活动简报》,及时报送我办开展活动的情况;设立了《会仙镇法律进机关活动宣传栏》和《学习园地》,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和心得体会,发挥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制定了《会仙镇“法律进机关”个人讲法活动安排表》,规定了每个干部职工个人讲法的时间和宣讲内容,目前已举行个人讲法3次。3月份,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市、区司法局举办的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知识竞赛,参赛率100%。组织干部职工按要求参加了全市统一组织的普法考试,参考率100%,领导干部全部为闭卷考试。安排有关领导干部参加了市里统一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学习讲座”、“全市电子政务知识高层讲座”和“县级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培训班”,提高了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现代化办公能力。

五、坚持学法用法,推动依法行政

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中,我镇始终坚持学法用法,推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领导班子在重大事项决策之前,主动寻求法律依据,遵循法律精神,带头践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避免了重大失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今年新调整了两名领导干部,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推荐、考察和集体研究决定,受到干部职工好评;在政绩考核中,严格按照《公务员法》对干部职工进行考核和奖惩,调动了积极性;为推动依法行政,年初制定了《会仙镇2008依法行政工作方案》,制定出台了《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马上就办和一次性告知制度》、《ab角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政务公开制度》,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出台了《会仙镇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会仙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按时认真编制了《会仙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会仙镇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及时上网公布;加强了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及时将我办机构概况、单位职责、领导分工、机构设置、计划规划、法规公文、政务公告、政策解读、部门动态、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等信息进行网上发布,方便公众了解和监督,仅五月份就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37条,全市排名第11位。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强化了全办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增强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形成了良好的法律素养,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三篇: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

**县法律援助中心于**年8月份成立,为县司法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直到20**年我上任之时,我县法律援助工作跟其他兄弟县市一样,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几乎需要从零开始。加之由于我县农民比重大且大多文化低,县域经济滞后,群众生活条件差,交通便利外来人员多,多数群众不懂得法律,更不知道怎样利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作为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百姓解难的法律援助工作,就成为一项拾遗补缺、可有可无的工作。

上任伊始,我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提高中心人员的思想认识。我通过集中学习,使大家终于认识到,只要增加一份社会责任,法律援助工作是能够解决大问题的;只要我们用真心换真情、用有为换有位,通过一件件成功的案例、一滴滴辛勤的汗水,在百姓心中铸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丰碑,就一定能够提高法律援助工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威望。

上任第一年,我爬山涉水、走乡串村地把法律援助材料和典型援助案件,向社会向农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了广泛宣传。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终于让当地的老百姓对法律援助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由此,许多人才开始知道找法律援助中心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纠纷。

2003年9月,一个双手拄着拐杖的中年残疾人走进我的办公室。经询问得知他叫张某,曾是陕西省府谷县某电石厂的一个临时工,在做工时因受命去维修横车道上出故障的缆绳而掉下去受伤,头部严重受伤、胸部骨折已成残疾,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尚未稳定。由此引发妻子绝情出走及两个未成年子女生活无着落到处漂流。他本人多次向雇主索赔,却只在被迫协议的情况下得到少许医疗费。张某讲的声泪俱下、痛不欲生。我被张某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后,立即受理了这个案件,并及时赶到电石厂了解情况。但是雇主以已经协议解决为由,拒不再出一分钱。我找当时在场的工人取证,可有的已另谋出路不知去向,留下的则害怕厂方刁难而拒绝作证,调查取证十分困难。我和同事上苛岚、去榆林、到太原,走访了十多个单位,寻访了三十多个知情人,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取得了充分的证据,把雇主电石厂告上法庭。经过一年多的漫长诉讼路,当张某拿着获得赔偿的判决书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张某通过我的大力帮助,通过强制执行手段拿到四万二千多元的赔偿费时,更是激动得满县城宣传法律援助的好处。

两年多来,我一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50多件,其中类似上述疑难案件8件。

维护法援对象的合法权益,并不都要通过诉讼途径实现。我通过工作实践发现,有时候,通过调解也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不但迅速简便,而且可以很好地起到减诉息事的作用。于是,两年多来,我充分发挥在公证处工作期间练就的调解本事,共居间主持调解解决纠纷并制作调解协议书18份,而且基本上都得到了履行。只有1件因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而被诉至法院。最后经法院审理,因调解协议符合法律要求而被法院判决维持。

两年多来,我向弱势群体散发法律援助传单近8000份,其中利用集会在街头散发放5000份,利用双休日上门发放3000份;解答咨询200多人次,其中在街头解答20多人次,上门解答30多人次;代写协议、诉状、申请等法律文书近70份,其中上门代书20份;调解各种民事、经济纠纷17件,其中上门调解8件;上门回访20多次。

经过艰苦的努力赢得百姓的一个好口碑,是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最大动力。为此,199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的我,2002年离开为之奋斗了五年,已经因成绩突出被省厅授予文明公证处的**县公证处后,便主动请缨,放弃经济收入优厚的社会律师工作,承担起振兴**法律援助工作,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基本职能,按期完成构筑**法律援助大厦的基础工程的重任。

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后,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到县司法大楼上班的人,同时又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大楼的人。由于我几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十个小时,而且双休日从来都是正常上班,所以经常遭到妻子的怨怪。坐在办公室上班期间,又往往是一方面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另一方面法律咨询热线响个不停。

由于我县地处晋陕蒙三角交界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加上连续五座功能各异的跨黄河大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往来中转的人多,外来务工的人多,由此而发生的交通事故赔偿案、厂矿雇员受伤赔偿案及婚姻家庭纠纷问题比较突出。我中心与此有关的案件占到所有案件的八成。如果政府没有部门、没有人来妥善解决问题的话,一方面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县政府的形象,而且外来人员也会有看法。所以,积极从事法律援助这项工作,正能够很好地利用我的专业知识;为这批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服务,也能引导广大群众依照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

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子后,我和同事坚决按法定程序,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并减免收取法律服务费。我还结合**实际,倡议实行周

六、周日假日值班并回访当事人等一系列制度,以最大限度的方便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每一个来访者来到法援中心,我都会亲自给他们递上一杯茶水;他们反映情况时,我会仔细倾听,耐心引导,积极帮助他们依照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我深深感到,我帮助群众打官司、提供法律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群众都对我非常尊重,非常理解。很多群众在我帮他们打完官司后,回家乡之前都来跟我道一声别。这使我在受感动、受鼓励之余,进一步认识到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坚定了为法律援助工作奋斗的信心。

为了使法律援助工作深入社区方便群众,我在先后促成县妇联、工会、残联成立了法律援助站后,又促成城关街道办成立了“社区法律援助站”,专门为城区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和家庭困难者答疑解惑。实现了即时援助、就近援助,以援助介入案件、以调解解决矛盾,更好地实现了对弱势群体权益的有力保障,从而形成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枢纽,以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各社团和街道办为基础的**县法律援助组织网络,促进了法律援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目前,我为之努力的法律援助工作,不但得到了困难群众特别是贫、弱、病、残者的认可和欢迎,而且正越来越受到全县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好评。

两年多的法律援助工作实践,使我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跟社会的需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我的工作差距还较大。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尤其要在帮助同事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让中心充分行使好对包括社会力量在内的整个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并探索制定出一套简便易行、方便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措施和程序。这正是我目前最大的工作愿望。

第四篇: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材料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我全部的追求

——保德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保德县法律援助中心于1999年8月份成立,为县司法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直到2002年我上任之时,我县法律援助工作跟其他兄弟县市一样,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几乎需要从零

开始。加之由于我县农民比重大且大多文化低,县域经济滞后,群众生活条件差,交通便利外来人员多,多数群众不懂得法律,更不知道怎样利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作为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百姓解难的法律援助工作,就成为一项拾遗补缺、可有可无的工作。

上任伊始,我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提高中心人员的思想认识。我通过集中学习,使大家终于认识到,只要增加一份社会责任,法律援助工作是能够解决大问题的;只要我们用真心换真情、用有为换有位,通过一件件成功的案例、一滴滴辛勤的汗水,在百姓心中铸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丰碑,就一定能够提高法律援助工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威望。

上任第一年,我爬山涉水、走乡串村地把法律援助材料和典型援助案件,向社会向农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了广泛宣传。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终于让当地的老百姓对法律援助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由此,许多人才开始知道找法律援助中心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纠纷。

2003年9月,一个双手拄着拐杖的中年残疾人走进我的办公室。经询问得知他叫张某,曾是陕西省府谷县某电石厂的一个临时工,在做工时因受命去维修横车道上出故障的缆绳而掉下去受伤,头部严重受伤、胸部骨折已成残疾,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尚未稳定。由此引发妻子绝情出走及两个未成年子女生活无着落到处漂流。他本人多次向雇主索赔,却只在被迫协议的情况下得到少许医疗费。张某讲的声泪俱下、痛不欲生。我被张某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后,立即受理了这个案件,并及时赶到电石厂了解情况。但是雇主以已经协议解决为由,拒不再出一分钱。我找当时在场的工人取证,可有的已另谋出路不知去向,留下的则害怕厂方刁难而拒绝作证,调查取证十分困难。我和同事上苛岚、去榆林、到太原,走访了十多个单位,寻访了三十多个知情人,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取得了充分的证据,把雇主电石厂告上法庭。经过一年多的漫长诉讼路,当张某拿着获得赔偿的判决书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张某通过我的大力帮助,通过强制执行手段拿到四万二千多元的赔偿费时,更是激动得满县城宣传法律援助的好处。

两年多来,我一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50多件,其中类似上述疑难案件8件。

维护法援对象的合法权益,并不都要通过诉讼途径实现。我通过工作实践发现,有时候,通过调解也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不但迅速简便,而且可以很好地起到减诉息事的作用。于是,两年多来,我充分发挥在公证处工作期间练就的调解本事,共居间主持调解解决纠纷并制作调解协议书18份,而且基本上都得到了履行。只有1件因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而被诉至法院。最后经法院审理,因调解协议符合法律要求而被法院判决维持。

两年多来,我向弱势群体散发法律援助传单近8000份,其中利用集会在街头散发放5000份,利用双休日上门发放3000份;解答咨询200多人次,其中在街头解答20多人次,上门解答30多人次;代写协议、诉状、申请等法律文书近70份,其中上门代书20份;调解各种民事、经济纠纷17件,其中上门调解8件;上门回访20多次。

经过艰苦的努力赢得百姓的一个好口碑,是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最大动力。为此,199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的我,2002年离开为之奋斗了五年,已经因成绩突出被省厅授予文明公证处的保德县公证处后,便主动请缨,放弃经济收入优厚的社会律师工作,承担起振兴保德法律援助工作,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基本职能,按期完成构筑保德法律援助大厦的基础工程的重任。

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后,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到县司法大楼上班的人,同时又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大楼的人。由于我几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十个小时,而且双休日从来都是正常上班,所以经常遭到妻子的怨怪。坐在办公室上班期间,又往往是一方面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另一方面法律咨询热线响个不停。

由于我县地处晋陕蒙三角交界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加上连续五座功能各异的跨黄河大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往来中转的人多,外来务工的人多,由此而发生的交通事故赔偿案、厂矿雇员受伤赔偿案及婚姻家庭纠纷问题比较突出。我中心与此有关的案件占到所有案件的八成。如果政府没有部门、没有人来妥善解决问题的话,一方面影响保德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县政府的形象,而且外来人员也会有看法。所以,积极从事法律

第五篇: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交流

2012.3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我是柳林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赵俊平同志,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下面我将就我县在法律援助宣传方面工作做如下交流:

首先,我援助中心通过法律咨询主动介入案件受理。通过在办公室开设面对面接待咨询,同时通过全县4050276法律援助热线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在解答咨询中,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对象告知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通过这写渠道的解答咨询,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法律援助案件受理率。

二是大力开展法律服务便民活动。以“法律服务六进” 为载体,在各社区、村委、学校、工厂以及看守所开展法律援助各种便民活动。另外利用“3.8妇女下乡进村法律宣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及“12.4法制宣传”等法律宣传 活动使法律援助工作进入千家万户。在宣传过程中,免费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时给工人农民讲解与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其学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了使更多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对于各乡镇、各村委的矛盾纠纷先由各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进行非诉讼调解,涉及诉讼的案件则交由援助中心律师办理。

三、整合和发掘资源,缓解法律援助的需求矛盾。一要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劳动、信访等组织的法律援助力量,形成各方联动机制。二要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志愿者的作用,组织法律服务者参与到法律援助的工作中来。三是尝试推行法律援助资源调剂和巡访制度,统一调配法律援助资源,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或不定期到指定的服务区巡访,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村(居)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充分建设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作用,把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五是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机构,逐步扩大法律援助机构的规模,增强专职法律援助队伍力量,改善其工作条件,最大限度地解决法律援助需求的矛盾。

四、积极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我法律援助中心通过诉讼代理、非诉讼调解等多种形式,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为扩大法律援助受案范围,我县通过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一些重点难点案件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尤其是农村土地承包、拆迁重置等涉农法律援助案件。我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凡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

五、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制度。公检法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与法律援助中心加强联系,及时沟通反馈情况。对在工作中发现的属于法律援助范畴的案件,要及时反馈给法律援助中心,由法律援助中心依法提供援助。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可持法律援助公函、《指派通知书》及执业证到办案机关联系工作,交换意见,陈述理由,依法免费查阅、摘抄、复制相关案件材料,从而畅通工作渠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我县法律援助工作健康发展。

柳林县法律援助中心赵俊平

第六篇:司法局法律服务工作经验

**区司法局构筑法律服务“三大平台”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自**年作为**区政府实事工程成立“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队伍以来,法律顾问发挥了多重角色,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及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搭建法律服务“助企”平台,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建章立制”,提升服务保障力。**区司法局积极引导、督促律师参

与、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律师参与企业资产重整重组和防范化解各类危机。同时,注重律师党建工作,以“党务促业务”,提高全体律师党员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的认识水平。制定出台《发挥律师作用深化非公企业“法律体检”活动方案》、《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服务企业发展文件,从增强经营管理者法律意识、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等方面具体落实。

二是“送法上门”,提高企业软实力。组织律师主动为企业送法上门,有针对性地举办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专题讲座,派发了《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解答职工有关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等方面问题,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提高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送法进企业,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培育一批“诚信守法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是“法律体检”,提升风险防范力。组织律师深入企业走访,通过“法律体检”专项服务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的疏理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法律风险的措施和对策,同时在浙江嘉诚中天和**律师事务所分别成立律师顾问团,在各律师事务所律师开展“法律体检”的基础上做好“会诊”,为规模以上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年以来,律师通过走访发现企业法律漏洞72个,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28份。

二、搭建法律服务“惠民”平台,服务基层群众

一是做好普法员,为基层群众宣法。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坐堂门诊”、“定期出诊”、“走访问诊”等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由3-5名律师联系一个镇、街道,共同做好村、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以司法所为平台,律师每半个月抽半天到一天到所联系镇、街道开设“门诊”,接待群众法律问题咨询。在全国法制宣传日、妇女维权周等,律师积极参加结对司法所的法制宣传活动,为群众举办现场法制讲座,宣传法律法规等,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律师的专业法律服务。

二是做好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指导或参与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为调解提供了法律保障。村、社区在遇到重大疑难纠纷涉及法律困惑时,律师是他们的参谋,通过电话咨询,或是直接参与调解,提高了调解的权威性和成功率。**年以来,全区律师参与或协助民间纠纷调解106起。《**老娘舅》电视调解节目设立了律师点评环节,在老娘舅调解之后,由律师对纠纷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普及法律知识,起到了“调解一件,宣传一片”的作用。

三是做好援助员,为弱势群众维权。安排律师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实行工作日坐班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受理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年以来,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60起,对于老弱病残的受援人律师主动上门提供援助服务。区司法局为提高律师法律援助质量,开展法律援助案件回访制度,提高律师法律援助的质量,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搭建法律服务“咨政”平台,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当好政府法律顾问,把好决策关。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聘请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为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法律顾问多次通过参与区政府领导召集的协调会、协助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在政府常务会议上为区政府领导授课等形式,积极为区政府领导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服务,初见成效。目前,全区有1名律师当选市政协委员,3名律师当选区政协委员,为律师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

二是当好司法所长助理,把好参谋关。选聘青年律师挂职司法所副所长,做好基层司法所的参谋助手。**区司法局从区属10家律师事务所中选聘了11名30岁以下年轻律师担任基层司法所副所长进行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协助所长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工作。并对各镇、街道工作人员进行执法性培训,以提高整体民主、公开、合法氛围。

三是当好信访接待员,把好引导关。组织律师参与信访接待活动,按照轮班制度,组织律师每月十五日信访接待日到市、区信访局参与信访接待活动。通过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引导上访群众依法解决问题,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及时做好法律援助,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理信访案件,提出法律建议。由于律师的大量参与,优化了信访工作的质量,起到缓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年以来,共组织律师参与信访接待57次,接待信访人员456人次,协助处理信访事项117件

上一篇:房产营销工作总结下一篇:法院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