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律工作总结(共8篇)
近年来,渑池县电业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落实河南省电力公司法制工作三年的重要目标,在市公司各部门的领导和督促之下,实行依法治企,依法治电,确保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近年来我局经济法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从法制化管理企业的高度认识法律工作的重要意义,健全机制,落实制度
近几年来,我局党委都把依法治企、依法治电工作列入我局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并要求各基层单位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依法治电工作。为了加强对依法治电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成立了法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师学同志五担任组长、纪检书记杨晓勇同志担任副组长,部门主任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代伟民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在二级基层站所建立了由站所长负总责,班组长为骨架的法律工作网络,具体实施法律工作的各项任务,使法律工作做到整体推进,不留死角,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人人学法、守法,准备用法的大好局面。
二、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工作
坚持普法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把学法与用法、学法与守法、学法与依法治企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全我局各部门与全体员工的民主意识、法制素质,以符合市场经济与一流电力企业的要求。
1、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坚持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进行普法教育与规章制度学习,使员工能够基本熟悉与自身本职工作相关联的法律知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根据每年年初计划,我局邀请渑池县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每年到我局机关和各基层站所巡回讲课2次,并根据企业实际举办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在普法教育过程中,坚持以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为重点,把能否“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财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纪检监察人员、稽查人员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使他们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家最新颁布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能力。
2、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对各个时期颁布的法律举办专题讲座、开辟专栏反复宣传。二是根据乡下农民法制意识淡薄,可能造
成威胁电力设备、设施安全的实际,组成法制宣传队,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单、耐心说教,深入宣传《电力法》,提高了用电户的电力法规意识和安全用电意识,正确认识到窃电是违法犯罪行为,对整顿用电秩序起到极大地作用,同时也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3、我局积极组织每年一次的职工法律法规考试,每年参考率都达98%以上,合格率达99%,职工通过学法能够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利益,法治意识逐步提高。
三、依法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行为,将企业导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坚持建章立制工作与促进企业法制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法制工作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分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有可能引发企业、个人违规、违纪、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我局各项制度逐步依法完善,依法治企工作进一步加强,为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保障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和劳动权益,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008、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渑池县文明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四、经济法律诉讼情况
1、我局坚持“减少诉讼案件,降低诉讼成本,努力提高胜诉率”和“诉讼案件分级负责,谁主张、谁举证”两个原则,加强对诉讼案件的管理,要求案件涉及到哪各部门,由哪各部门负责和我局法律工作办公室配合处理到底,在各个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必须充分准备好所需的法律文件、证据及相关事宜。
2、加大诉讼案件处理的力度。对于我局参与诉讼的案件,一是积极做好取证、上诉、申诉工作,加强对公、检、法等部门的公关,争取早日结案,尽量避免讼事缠身。二是做好案卷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要把案件办成“铁”案,经得起考证。
3、对近年来的典型诉讼案例,从法律和业务角度进行分析,做到一案一点评,然后汇编成册,印发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以生动的案例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按规经营,从源头上杜绝一些诉讼案件的发生。
五、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加强合同管理和案件处理,规范经营活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随着生产经营的发展,我局系统合同业务量逐年增多,合同标的额越来越大,为提高法律事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合同管理办法》及时处理涉法事件,我局定期的举办了法律事务管理培训班,系统各单位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及法律事务兼职管理人员参加了《民事诉讼法》、《合同法》、《担保法》、《供用电合同》、《电力监管条例》、《证据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及风险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目前,我局局属大多数部门都能够认真贯彻《合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了各部门和我局内部两级合同审核会签网络,通过将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管理理念落实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强化了我局系统法制化管理工作,有效的减少和预防了法律风险,发挥了法律事务应有的作用。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只有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才能依法维权。我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电力行业规章,积极依法处理各类诉讼案件。截至目前,我局承办的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为我局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六、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纪律监督、司法监督,确保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我局与渑池县检察院、渑池县纪委监察局开展了检企共建、廉洁文化共建活动。我局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党委书记向职代会报告工作,重大决策由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坚持企务公开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展“合理化建议”
征集活动,对采纳的建议予以奖励。
我局在研究涉及集体合同签订、企业用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建设工程、利税上缴等方面,均能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在涉及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个案中,能够充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和捍卫企业的合法权益,几年来,我局多次开展反窃电活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注重证据的固定工作,对比较大的窃电或抗拒用电检查的案件,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依法认真查处,为我局挽回了巨额损失,确保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在以后的经济法律工作中希望市公司能多给予指导帮助,进一步促使我局生产营销的稳步发展。通过近几年的经济法律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局依法治企工作,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明显加强,防范法律风险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但离省市公司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法制进企”等系列活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于电力用户,服务于渑池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让用户满意,让政府放心。
渑池县电业局
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县电业局经济法律工作交流材料
一、经济法律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济法律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
(二)、合同管理现状
(三)、法律纠纷管理现状
(四)、规章制度管理现状
(五)、“五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
(六)、外聘律师及管理情况
(七)、公司重要决策形成方式
(八)、其他工作
二、经济法律工作面临的的问题和困难
三、2011年经济法律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
1 法律供给的“经济人”假设分析
法律供给愿望是国家机关出于“经济人”的理性需要, 不断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现实中, 国家机关的自身效用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并不是完全同一的, 国家机关会尽力隐藏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的追求。法律供给能力, 主要受到法律生产要素现实状况和配置情况的制约。短期内, 可以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法律供给能力。从长期来看, 则必须从根本上改善法律生产要素的状况, 包括数量和质量。我国法律供给的现状是法律供给主体的主观供给愿望过强, 法律供给的积极能力不足, 消极能力不断扩张, 呈现法律供给愿望和能力偏离的状态。
能够对法律市场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是国家机关的理性选择, 因此, 必须要建立正确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偏好函数。首先, 要约束国家机关的法律供给愿望, 限制其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法律供给者要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 整合其他市场主体的法律需求, 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层次需求。其次, 合理配置法律市场的人力资源要素, 提高法律供给者的意识和能力以增强法律供给能力。
2 律供给的价格理论分析
影响法律供给的价格因素包括法律产品的自身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法律价格是人民向国家出让的权利或利益的总和, 是法律需求者支付的成本。国家机关作为供给者, 出于实现管理目标的需要, 往往更愿意生产价格较高的法律。而人们购买消费法律的经济动机是因为收益大于成本, 在法律产品价格较高时, 法律需求者的收益很小或是没有收益, 法律需求就会降低, 出现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 无法实现法律市场出清的目标。因此, 一个完善的法律市场必须要有合理的法律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此外,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也会对法律供给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首先, 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之间具有替代的关系。要克服法律规范调节“万能主义”的倾向, 充分发挥其他社会规范在调节人们行为模式中的替代作用。其次, 发挥不同性质法律规范之间的替代效应。例如任意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应做好协调和配置工作。最后, 具有互补关系的法律规范要实现供给的同步和同效。例如:大量的司法解释和法律规范之间就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必须协调一致, 否则将会对法律市场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 法律供给的生产理论分析
法律市场的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财富、劳动和生产技术。每一种要素都是稀缺的, 因此, 需要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和配置状况决定了法律的生产成本, 进而影响了法律供给的数量。由于法律供给中的各要素的稀缺性不同、价格不同, 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性, 在节约成本或是增加产量的目标下, 国家机关会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决定不同的要素配置, 这也是各国形成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的经济原因。生产要素经过配置转化为具体的立法成本、执法成本和司法成本;要素的不同配置形成有差别的投入, 从而影响到法律供给的收益。
法律生产的技术水平是指立法、执法和司法技术的总体水平, 社会科学知识的整体进步、法学的发展以及法律实践的积累决定了法律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法律生产的技术水平可以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法律的再生产能力;实现法律供给与法律需求的均衡。
4 法律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分析
法律供给与需求效用的一致性即法律供给效用的“公益性”, 这是供给与需求完全吻合的理想情形。在理论上, 法律供给者追求社会福利目标, 能够完全代表法律需求者的利益, 即供给与需求的效用是一致的。法律供给与需求效用的差异性即法律供给效用的“自益性”, 这充分反映了法律供给偏离法律需求的现实状况。在法律供给活动中, 国家机关自身的工作目标与业绩目标经常会与社会公共福利目标发生冲突。这种“自益性”的动机促使国家机关背离供给者与需求者效用一致性的要求, 选择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 扭曲了理想的需求主导型法律供给模式。
立法、执法和司法在供给价格弹性上有很大的区别。立法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 执法和司法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国家机关对供给价格弹性小的法律供给较为重视, 而容易忽视供给价格弹性大的法律供给。现实的法律市场建设中出现重视立法供给而忽视执法、司法供给的非均衡现象。强制性法律规范由于生产周期短、替代品少、价格高, 供给的价格弹性大, 而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供给的高价格弹性带来了强制性规范日益扩张的趋势, 而对这种强制性规范的法律需求增长缓慢, 因此, 实践中出现了政府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供给过剩的非均衡现象。
5 法律供给的垄断性分析
国家机关的法律供给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可以将在法律供给中所支付的成本分摊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 使单位生产成本最小化, 收益最大化。而其他的组织和个人却会因为法律供给成本的巨大而缺乏支付能力, 无法成为合格的法律供给者。同时法律产品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机制来进行法律资源的配置, 必须寻求一个有积极性、高效率的生产者。国家机关完全具备法律供给主体的资格要求, 从而获得了垄断法律供给活动的合理性, 其在使用强制力进行法律制度供给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高度垄断会造成低效率的状况, 需要在法律供给活动中引入相应的竞争因素, 提高法律市场的效率。第一, 要充分发挥法律需求者在法律供给活动中的参与作用。法律供给的决策和实施环节是垄断性的, 其他环节应允许广泛的主体进入, 参与法律市场活动。第二, 建立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在法律供给活动中的合作竞争机制。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是整个法律市场供给活动中紧密相连的部分, 彼此既需要合作又需要竞争。法官在法律供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应得到发挥, 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 应让法官充分行使“剩余立法权”。第三, 建立法律需求表达的博弈机制。只有将法律供给与法律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法律市场的信息传递才可能是完备的。市场主体间的法律需求得到充分的显示, 完整的表达和博弈, 法律供给才能够具备最基本的合理性。
6 法律供给的系统性分析
法律供给受到诸多外生变量的影响,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的供给活动, 并不是法律供给主体单一愿望的产物, 而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政治制度影响法律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其中对法律产品规范性的影响尤为突出。国家机关主要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才会进行必要的自我约束。因此, 政治因素是法律供给的前提条件, 直接制约着法律供给者的决策。
(2) 法律供给是具备继承性的, 新的供给活动总是在现实的法律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降低新的法律供给成本, 减少实施的阻力, 保证收益的实现。法律供给意愿必须在现实的法律制度中孕育、产生, 法律供给者需要对现实的经济关系如实地做出反映。现实的法律制度还制约着法律供给的能力, 国家机关的法律供给活动要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
(3) 在法律市场中, 执法和司法活动会对法律均衡价格的形成产生根本的影响。实践中, 立法活动所需成本较低, 因此, 对其配置的资源较为充足, 而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成本, 现实中拥有的要素资源非常有限。这种法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 不仅破坏了法律供给的系统性, 而且影响了法律市场效率的实现, 实践中要对立法“后活动”进行关注, 建立起完备的法律系统。
7 法律供给的效率分析
法律供给效果与需求者效用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况法律供给效用一定, 需求者效用无限大。现实表现是国家机关的法律供给不足, 无法满足需求者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这是法律供给决定法律需求的错误表现。第二种情况法律供给效用无限大, 需求者效用一定。说明国家机关的法律供给没有反映法律需求的要求, 不具备现实性, 法律供给造成了浪费。第三种情况法律供给的效用与需求者的效用正相关, 法律供给的效用与需求者效用同方向变动, 法律供给者密切关注着需求的变化, 随着法律需求的增减及时做出调整,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需求者的效用。第四种情况法律供给的效用与需求者的效用负相关。法律供给的效用随着需求者的效用变化而出现反方向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由于国家机关做出了不合理的法律供给活动, 或是国家机关对法律需求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形成了错误的预期, 使得法律需求者的效用递减。
因此, 首先建立长期的法律生产函数。要建立法律供给的预期和长期评价机制, 使法律供给的效果经过理性的预期和实践的检验。其次建立合理的法律成本函数。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掌握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 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计算法律生产活动所需的资源类型和数量, 各环节所花费的总成本。再次建立合理的收益函数。由于法律供给垄断性的存在, 造成法律供给不计量成本和收益, 不断低效率供给的现象。因此, 应考量法律供给的盈利性, 建立法律收益的反映机制。包括对法律供给与法律需求效用一致的评价和考量, 潜在利润内在化的计量, 满足法律需求的预期收益等。现实中对法律供给活动收益的度量很困难, 盈利的计量也很难实现, 但仍必须把盈利作为衡量法律供给效果的标准来考虑。只有建立了收益观, 才能真正实现法律活动的市场化运行。
摘要:该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为分析工具, 从“经济人”假设、价格理论、生产理论、供求均衡、垄断性、系统性、效率等问题出发, 深入剖析了我国法律市场供给的现实状况。强调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法律市场进行规制, 以寻求实现我国法律市场化运行的途径。
关键词:法律市场,法律供给,经济分析,运行途径
参考文献
[1]魏益华, 鲍锋.法经济学的由来及法的经济分析成功的原因[J].税务与经济, 2014 (2) :8-11.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低收入住房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为中等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为高收入者提供商品房,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中心的多层次住房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有房可居。其中公示制度是确保经济适用房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依据和体现。
本文拟从经济适用房大形势出发,从其制度整体和具体各项规定上进行分析。其次着重阐释了其中公示部分的具体规定、影响、存在的弊端及改进办法。最后从经济适用房和公示宏观前景上进行论述。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经济适用房制度及其存在意义、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具体规定及影响、经济适用房中公示制度具体分析及我国经济适用房中公示与其它方面公示制度的比较、公示存在的不足、公示制度完善、公示及经济适用房整体发展趋势及前景。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公示;住房保障
让中低收入者负担得起住房是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有限的建设标准,限制令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形成了保护性的商品住房政策的性质。其中,“经济”是指相对市场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是温和的,与低收入的负担能力适应;“适用”指的是住房建设标准的设计,以满足人口居住需求。人们需要的,不仅建设在适当的区域,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而且交通便利,公共设施齐全,即在住房建设标准上强调的是适用住房的效果,而不是降低建设标准,建设豆腐渣工程。其中,公示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民众对于国家实施保障房制度监督的重要手段。
一、经济适用房制度含义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低收入住房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为中等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为高收入者提供商品房,本系统所需的形式,同时这一制度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中心的多层次住房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有房可居。
这是在2004年4月13日的住房需求的主流观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新《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有限的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保障性质的住房政策。其中,“经济”是指相对市场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是温和的,低收入的负担能力适应;“适用”指的是住房建设标准的设计,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住房。具体而言,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的行政划拨方式是指建设用地供应,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价格由主管建设部经济适用房会同物价管理部门按照建设成本确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开发商不得超过3%的利润,房源用于向中低收入家庭销售。[1]住房政策是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措施来解决中低收入住房问题的住房问题,兼具对住房市场的调控和收入分配的功能。与一般商品房相比,两者在价格构成、成本构成、价形成机制、利润形成机制、联应对象和购买条件以及租售和转让政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由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指出,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应坚持“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适应当地地区决策,分别施行”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住房条件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目标,建设标准,供应范围和目标,并重新负责组织实施。对购房者的具体规定:第一,购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方可购买;第二,满一定年限方可按市价出售;第三,超核准面积部分不享受优惠;第四,购买者条件须向社会公示。
二、经适房公示制度在法律上的规定
《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第二章一般规定5条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第四章第十七条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应在社会公示后确定”。公示制度的重点是住房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所谓的宣传,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事先通知的人所知,以供咨询、改进工作的一种实用方法。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性质是政策性的商品房,是国家解决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和建设的,有以下四个特点:1.开放。所谓“开放性”是指文字内容、所携带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或者在特定范围内的人员公开出来,就是让你知道和理解,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不会有任何秘密和黑盒子的操作。2.知名。所谓“知名”就是指写它的人要注意它和他们所知道的信息是如何回报的一种责任,去参与活动。3.科学。所谓科学,指的是宣传的时间要科学合理,不仅要反映过程的宣传,而且要反映结果的宣传,反映群众的愿望。公示是在事前公示,不是公示后。宣传的内容是一个初步的决定,而不是最后的决定。如果是最后的决定,必须在“宣传”的序言中予以解释。4.民主。所谓“民主”,指的是过程和结果的公示,都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有人参与和监督,并为他们的认可。宣传作为一种新的风格,有自己更固定的格式。一个完整的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宣传。公共住房政策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或租赁住房经济:一、地方城镇户口(包括符合条件的地方军队人员安置),或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供应对象;二,没有住房或住房面积不到城市和县人民政府设定的住房困难家庭的标准;第三,家庭收入达不到市和县人民政府的收入标准。其中,公示制度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是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保障,是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县人民政府的规定,应当根据当地住房价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规定享受购买或租赁经济适用住房条件和规模标准,并向公众公开。申请者须有相关证明材料,经市、县人民政府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查,符合条件的应予以公示。公示后的投诉,经济适用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无投诉或经过调查核实投诉后,在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上签字确认意见,并注明可购买特许区或总价标准。对此,2001年初,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问题暂行规定》,明确了购买经济适用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年收入低于60000元;二是购房者必须是无房户或住房面积不符合规定的城市住房补贴标准。开发商,首先,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应保证利润的原则,基准价格和浮动范围应根据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规定。租金标准由主管部门会同物价部门会同经济适用房的经济适用房主管部门综合考虑施工、管理费用和不超过3%的利润。其次,经济适用房价格应确定后进行社会宣传。18条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销售价格不得超过公示的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不得收费和价格的任何标记。物价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与其他领域公示制度不同,经济适用房公示旨在明确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资格现状,以确定其是否有开发、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借助公示来保证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其中与行政领域的任前公示相比较有以下不同:1.出发点不同。经济适用房公示是以百姓住房问题为出发点,而官员任前公示是以对官员考核为出发点;2.所需条件不同。二者均在其法律规制中有不同的具体规定;3.过程不同。二者经历的具体程序和所需公示时间不同;4.目的不同。经济适用房上的公示目的在于实现房产公正公平,解决大多数中产阶级者的住房难问题。任前公示目的在于在官员选拔上面实现公开透明化,更加注重民意;5.影响不同。经济适用房公示影响面积更大,波及社会绝大多数人利益。而任前公示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三、经济适用房公示制度发展现状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央视国际网站的调查显示,14.79%大户型太大、质量差。[2]甚至出现了富人搭乘政策的顺风车,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情形,甚至在实践中存在某富家女“炫富”两百多平米的“豪宅”型经济适用房,并讥笑称穷人不配住这样的经济适用房,不得不说是个令人寒心的怪圈,不得不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长期斗争不利于社会文化转型,本身在中国,法国,意大利,被批判和抛弃法律意识的规则,大多数时候,缺乏内在的道德品质和逻辑力量,也缺乏外部的技术质量。同时,由于住房的存在,使目前的住宅市场实际上是在“双轨制”的状态。“计划经济”中的住房性质,显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的秩序,这是房地产一直被批评的经济学家和房地产开发商们的批评。微观、宏观两个方面的住房问题是主要问题。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经济适用房不应该存在。事实上,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时,政府应把重点放在帮助那些家庭有房住,而不是变相的房地产开发。
公共审查阶段的问题导致了经济适用房本来是为低收入家庭准备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低收入人群仍然不能承受。虽然住房价格比商品房便宜,但对于许多低收入家庭仍然可以预期到巨大的压力。第二,房型一般面积较大。根据此前的报道,北京市的经济适用房一般在100平方米以上或更大,甚至是一个复式结构的出现,这使得许多低收入家庭被挡在门口;第三是资格审查不严格,使高收入者混入其中,而这些高收入常常因为“关系”,加重了房源吃紧。有报道称,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住房!对于房型大问题,北京等地出台了一项强制性标准。但“资格”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住房部门是有限的人力,是不可能申请一个由一个调查和验证;其次,即使在手,行政资源成本巨大,这很可能会导致经济适用房成本的提高。事实上,这部分的政府承担直接“委托”的开发商的责任。然而,商人的天性,也是嫌贫爱富的,只要房子卖得快。他们怎么会愿意用艰苦的努力来调查购买真正的“低收入”?他们更希望获得更多的成交量。于是,资格审查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中,公示也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结合以上实际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经济适用房公示制度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机构在组织管理工作时,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审核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人员态度恶劣等不良风气,这严重挫伤了我国人民作为民事主体,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配合国家公示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影响经济适用房公示的公信力;第二,登记机关赔偿责任的规定过于抽象,没有规定土地权利登记机关因错误、公示疏漏给有关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第三,公示的法律性质规定不明确,造成其效力的认定不统一,无法充分保护进行公示人的合法权利;第四,对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公示标准没有系统统一的限制,这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将收效甚微,在维护交易秩序的公平诚信上也显得力不从心。第五,对公示过程监督体制不完善,不利于实现公平公正;第六,没有详细具体的对公示责任承担上的系统规定。
四、经济适用房公示制度的完善
针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上的主要问题,现提出以下完善措施:
1.严格规范公示事务办理机构,明确机关职责,系统整合整个办事体制,使机关有条不紊,层级、责任明确。2.对公示机关实行严格有效的归责制度,落实责任后果到人。3.对公示制度实行明确定性制度,从宏观上把握经济适用房制度中公示的重要性,[3]4.虽然法律中对于公示制度有条件性规定,限制了部分人的购置经济适用房的资格,但是,在公示内容和过程应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实行明确细化规定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从公示操作上面找得到依据,第五,在公示监督上面不能只单一的依靠群众举报及提出异议,应该把监督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面,实行专门机构监督,从而系统规制公示制度,第六,在被公示人有申请意愿,并进行公示以后,应对其申请和公示承担一定的责任,对于虚假信息应给予严厉惩罚,不能将为百姓谋福利的事情办成某一部分人投机倒把的乐园。
五、结语
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施行是我们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行公开透明的经济适用房开发、购买资格等的公示有利于经济适用房这一制度更好地贯彻实行,具有利国利民的真正效用。完善公示制度刻不容缓。我们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自己的国家基础设施保护工作进行适度的建设,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使绝大多数人居者有其屋。
注释:
[1]范海燕.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钱海玲. 完善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法律制度的思考[J]. 法律适用,2004,06:57-59.
[3]刘旭霞,韩慧玥. 经济适用房成本价格公开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05:24-26.
作者简介:何舒婷(1991—),女,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一、加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了提高成员以及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及法律援助服务能力,我中心邀请律师、教师等专家对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此外积极组织开展成员之间的内部学习交流活动。在培训、学习过程中,针对成员专业不同、基础不同的现实情况,我们以“区别对待”为原则,做到因人而异、互帮互助。除此之外我中心还积极加强与驻济各高校之间的法律援助交流,汲取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培训、学习、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成员具备了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
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加强校园内普法宣传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中心立足实际,在校园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及法律咨询活动,工作汇报《五五普法工作汇报———山东经济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中》。我中心定期举办“榕园说法”、承办“ 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各种各样的普法活动,各种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反响效果良好。其中以“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法律思考”为主题、以“树新风、促文明、提素质”为宗旨的“榕园说法”最为典型,活动中我们提出了“诚信做人,从我做起”的口号,同学们积极响应,促进了全校大学生的文明建设。同时,针对目前有关毒品的贸易活动日渐猖獗、毒枭走私多样化、复杂化的现状,我中心还举办了一场缉毒英雄傅衍鲲的事迹报告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此类活动,同学们增加了法律知识,开阔了法律视野,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润物细无声”是法援永恒的服务理念,法律援助服务重在平时、重在细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法制宣传栏以“法援周报”、“你身边的法律”等形式向大家介绍法律知识,内容丰富、贴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还专门设立了法律咨询中心、开通了法律援助服务热线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
2.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是该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B.创造性C.实用性D.新颖性
3.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CE)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E.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4.税收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A.经济责任C.行政责任D.刑事责任
5.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主要有A.和解B.调解C.仲裁D.诉讼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BCDE)。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C.内部组织D.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和公民(自然人)E.国家
2.个人独资企业具有下列特征(ACDE)。A.投资者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投资权利的自然人C.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D.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 E.个人独资企业的组织机构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
3.上市公司终止通常有两类(AB)A.自动终止B.法定事由终止
4.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ABCE)。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B.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E.禁止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5.税收具有下列特征(ACD)。A.强制性C.无偿性D.固定性
1.法人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是(BCDE)B.依法成立C.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D.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E.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BCDE)A.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者B.有书面合伙协议(企业章程)C.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D.有合伙企业的名称E.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3.公司最一般的特征包括(ABE)A.法定性B.法人性E.组织性 4.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ABCD)A.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时,应当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B.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C.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人民法院必须受理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税收的特征包括(ABC)A.强制性B.无偿性C.普遍性
1.法的结构形式,一般来说有以下层次构成(ABC)A.法律规范B.法律部门C.法律体系
2.根据发行价格和票面面额的关系,证券发行分为(ABC)。A.溢价发行B.平价发行C.折价发行
3.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是该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BCD B.创造性C实用性D.新颖性
5.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ABCDE)A.统计调查 B.统计分析C提供统计资料D实行统计监督E提供统计咨询意见
1.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BE)A.假定 B.处理E.制裁 2.发生债的根据有(ABCDE)。A.侵权行为B.不当得利C.无因管理D.合同E.其他根据
22.《破产法》规定的企业破产条件是(BD)。B.企业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D.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
23.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包括(ABCDE)。A.募股集资的公开性B.股东数额的广泛性C.股份的等额性D.股份可自由转让性E.设立要求相对严格
24.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体现在(BCDE)。B.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 C.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人民法院必须受理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努力把属于企业、市场、社会的权力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减少政府对微观活动的干预。必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必须完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2009年) 指出, 公司分立, 是一家企业 (被分立企业) 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 (分立企业) , 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股权支付。
在性质上, 公司分立与合并一样, 属于公司的组织形式变更, 在公司法调整领域, 是一种主动的商事行为, 分立常常与合并相结合, 将原公司的营业 (包括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 进行分解、组合, 进行营业重组, 并且对股权予以重新配置, 由于立法等原因, 实践中如何准确适用分立制度, 存在较大争议。
在公司法层面, 分立作为公司法中的商事行为, 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 但公司分立属于分立公司“三重一大”重大决策, 将导致公司组织结构和股东权益的重大变化, 必须由董事会制定分立方案, 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由2/3以上表决权通过, 或通过可行性分析 (并通过国资委审批) 、签订分立协议、分立审计、公告债权人、出具验资报告、工商登记等程序性要求。如分立后以原公司名义存续 (存续分立的情形下) , 还需要完成减资手续。
在经济学角度, 分立是公司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分割, 就股东而言, 并不存在股权、控制权向第三方转移的情形, 被分立企业与分立企业, 就企业分立事项进行谈判, 并就资产、负债的分割意向、净资产分割比例、净资产转让对价如何支付、原股东股权处理等事项达成一致, 签订分立协议。而企业分立, 属于重大产权变动, 涉及的会计处理也相对程序繁杂, 主要事项是资产分割和账务分设。
从成本效益角度, 公司分立的经济目的在于缩减公司营业和规模, 或者为下一步公司重组整合做铺垫。其行为结果往往是出于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兼顾公平与效益, 但于此同时, 分立企业往往需承担被分立企业之债, 或者因涉及多方利益, 各方权益出于立法的争议可能会出于相对争议的状态, 诉求实现途径较繁琐。
一、案例: (从股东结构、债权角度看公司分立)
中国进出口银行 (债权人) 起诉, 诉求为请求万宝冰箱承担债务
1999年3月29日, 广州万宝家电控股有限公司 (下称万宝控股) 和卢杰鸣出资成立万宝冰箱。同日, 万宝电器工业公司、万宝集团冰箱工业公司、广州万宝冰箱电器有限公司与万宝冰箱 (此三家为转让方) 签订“转让协议”, 约定万宝冰箱 (受让方) 其资产, 并不支付现金, 而是按交易价等额承接欠中国工商银行等三家银行的已办理抵押担保手续的债务。
2001年2月, 万宝冰电的债权人中国进出口银行 (下称进出口银行) 起诉万宝冰电及其保证人, 并请求法院判令由万宝冰电分离出的万宝冰箱承担债务。一审法院认为:万宝冰箱是万宝控股和卢杰鸣出资设立的法人企业, 与万宝冰电无隶属关系;万宝冰箱依1999年3月29日签订的资产“转让协议”而取得万宝冰电的部分资产, 并未同意承接进出口银行的债权, 该债务仍应由万宝冰电承担。 (一审将此定性为转投资, 即正常投资行为) 进出口银行不服一审判决, 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上诉理由称, 万宝冰电向万宝冰箱转让资产和等额债务, 实为公司分立, 应适用民法通则。
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改判:万宝冰箱在接受万宝冰电财产价值范围内对后者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将该交易认定为“分立合并”。判决认为, 所谓“合并分立”, 实为两个步骤:原公司分立出A公司, A公司再与B公司合并成C公司。先分立、再合并, “合并分立”适用有限连带责任规则。
二、案情分析
本案例是企业改制重组中较为经典的案例, 企业改制改组的核心步骤是对被改组改制的企业的各种资产、人员、部门等进行分解、整合, 其经济法律性质又有所区别, 最常见的区分是判定是否为企业分立, 还是公司对外投资 (即转投资) 。而本案例的重要争议点也是如此。
如果认定案例中上述行为是转投资, 则新公司万宝冰箱无需对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因为公司对外投资 (转投资) 实际上并不减少公司的资产价值, 只是资产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公司将原有生产设备转让, 获取新公司的股权, 公司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 (实物性资产) 转化为股权资产 (价值型资产) , 公司转投资后成为新公司的股东。原企业的资产价值并不减少, 而且如果转投资中发生侵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 主要为低价或无偿转让资产的情况下, 可由债权人主张撤销权予以保护自身债权。因此并不当然认定新公司万宝冰箱应对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如果认定案例中上述行为是企业分立, 则新公司与存续企业连带清偿原企业债务。这是因为, 企业分立, 其法律性质为减少资本或营业转让, 或者称之为“资产剥离”, 原企业的净资产因“资产剥离”而减少, “资产”剥离实际上是原企业派生分立出新公司, 本案中, 原企业万宝电器、万宝集团、万宝冰电将部分资产和负债一并转让给新公司万宝冰箱, 这种形式的“剥离”属于财产债务的概括转移。从法理上看, 此行为更接近于公司分立合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关于企业改制的司法解释》中关于债务处理的规定, 则较为折中:新公司要承担债务, 但限于一定数额内。而最高人民法院的最终改判也倾向这一点:万宝冰箱在接受万宝冰电财产价值范围内对后者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由此可见, 司法实践的审判案例, 促进了经济法律学者对于公司分立制度的研究, 在本案判决之后, 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也做出相应的修订, 即:在企业出资设立公司时, “若该企业发生清偿问题时, 可以通过执行出资企业在新设公司中的股权的方式解决, 而不能适用《企业改制司法解释》中的规则。也就是说, 如果企业持有了新公司相应股权的, 则该资产转让就是一项投资行为, 新公司对该企业原债务不承担责任, 不被当然认定为公司分立。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 进行改组改制, 除了债务承担的法律后果之外, 制度的选择还有诸多的考量。公司分立的目的在于是缩减公司营业和规模。公司分立完成后, 主体人格分立, 公司财产分割, 公司的股权结构随之变化。然而, 分立制度的核心价值却并不在于此。因为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资产转让或转投资就可以完成, 公司分立最大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作为重大组织变更形式, 具有其便捷性、完善的程序保障而为企业经营者所选择。
首先, 公司分立后, 新设的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人格, 独立的财产, 独立的意思表示, 不需要依附于被分立公司, 两者之间是平等关系。而公司对外投资 (转投资) , 取得被投资公司的股权, 成为其所投资公司的股东, 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而非平等关系, 这就将企业经营者制度选择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 公司分立, 按照公司法的分立程序, 无需履行大量资产清查、评估、验资等手续, 以及股份作为对价时的利润分配程序, 拟转移资产如果附带债务的, 公司分立也并不需要经过债权人同意, 分立可以通过分立合同, 采取一揽子协议, 在特殊的程序和债务承担安排下, 公司转移资产, 即使其中涉及某些债务转移的, 也不以债权人同意为必须。
最后, 公司分立制度的选择, 更多的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转投资的决议并不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 而公司分立作为公司法一项重要组织变更形式, 则必须由董事会制定方案, 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的方式通过, 并且决议时持反对票或者持异议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回购其股权, 较多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摘要:公司分立作为企业改制中资产处置的重要运作方式, 通过分析公司分立的立法制度和经济价值, 可知公司分立与资产转让行为、对外投资行为, 均为公司转移和处置资产的几种有效途径, 在公司改制的过程中作用不一, 作为不同的经济事项, 有不同的程序要求和后果, 在经济司法领域, 应由企业根据自身商业需求自由选择适用。
关键词:公司分立,企业改制,对外投资,资产转让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1世纪初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重点问题研究”课题组.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后存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加快存续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4) :12-20.
[2]佚名.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J].国有资产管理, 2007, (1) :16-17.
[3]樊荣禧, 曹艳.公司分立和转投资的区别与认定[J].人民司法, 2008, (6) :89-93.
[4]郑自爱.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会计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 2015, (15) :275.
[5]陈信元.企业改组会计探索[J].财经研究, 1994, (8) :49-54.
关键词:法律白条;执行难;波斯纳;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D915.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10-03
“法律白条”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通常指难以执行的判决书,偶尔也针对立法指“有法不依”的情况。本文仅指执行难的问题。在今天,这已经成为一个顽疾,“从目前各地人大收到的信访案件来看,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满意率不高,其中相当部分信访信件是反映法院执行问题的,而2004年审结的60%以上的民商事案件需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1],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从2001年至2006年5年来,在2 300余件以判决方式结案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90%以上的案件民事部分执行不了,成为“空判”,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2006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表示:“目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经过一年多来对执行积案的集中清理,尚有80余万件积压案件未能执行”。这种状况对国家、法院、人民群众都造成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对其进行分析尤其是经济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透过经济分析有望找到问题的实质,寻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谈到法律的经济分析,就不能不提到理查德•A.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波斯纳的理论架构建立在美国法律的范围之内,前提是“人在其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最大化者”[2],主题是“促进资源有效率配置”[2]3,注重事前研究,认为法律是影响未来行为的激励系统,还有不应该被忽视的一点重要背景是:美国是一个高度诚信的社会。波斯纳没有分析“法院执行”这个环节,可以说他是止于“执行”这个环节,他的实体法分析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法律程序分析仅从制度角度入手,没有涉及具体操作。这既与美国社会诚信度高,“法律白条”现象出现的极少,不足以成为一项研究的因素有关,又与法律的经济分析存在的意义有关,如果法律都成“白条”了,对其进行分析就失去了价值,这应该是波斯纳书中另一个隐而不现的前提。或许“法律白条”现象的经济分析不是“法律的经济分析”,而是“人性的经济分析”。但是既然这在中国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谁都不能说“法院执行”环节不属于司法,那么不管它是好是坏,它都是中国法律制度中效果实质上也是效率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法律的经济分析”。波斯纳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但他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同样适合这里,其实不管他的基本概念[需求规律(包括影子价格);效用最大化(包括成本—收益、最低价格、机会成本、竞争等);自愿交换使资源趋于最有价值的使用]和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2]13(价值;效用;效率),还是法律经济学自身的基本思想、理论原则和分析框架(方法论个人主义、最大化原则、机会成本、激励分析、社会成本理论、效率和平等理论)及至法律经济学的三大命题(斯密定理、科斯定理、波斯纳定理)皆可为本文所用。
中国现在还处于改革转型期,是一个诚信度不足的社会(这正如美国是一个诚信度很高的社会一样,是不证自明的事实,是本文论述的背景),为什么法院的一纸判决最终得不到执行,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最高院副院长黄松有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人民法院执行难,集中体现在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异地财产难冻结,有义务协助执行单位难求,这‘四难’上,而真正破解执行难,需要建立一个诚信机制”,但“诚信”就如波斯纳所言:“既不是概念性的,又不是参照性的”[3]901一类词,而上面的“四难”却可以具体分析。
“四难”往往涉及以下一些对象:被执行人或义务协助执行人以及法院(具体来说就是执行局或执行庭的法官),波斯纳说人都是理性人,即自利的人,这是本文分析的一个前提,而相对于波斯纳的另一个前提,我们假设所有执行难的案件的判决都是公正合理的。在此前提下,我们分几种情况论述。
一、从被执行人或义务协助执行人角度来看
(一)对于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来说[法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235条第(五)点],不会出现以上的“四难”,法院会通过法律程序终结案件的执行,此时,法院的最佳选择也是终结履行,这是既合法又成本最小的方法。
(二)而对于有履行能力却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来说,他之所以不依法履行判决,必然是履行判决的收益低于不履行判决的收益。中国地域广大,人口多,流动性也强,并且没有健全的信用监督机制,不像美国公民每人都拥有一份资信公司保存的信用纪录,一旦有不良信用纪录,就会造成经济活动和生活、工作的极大困难,而在我国,可能仅仅是一张100元的车票就可以使被执行人在另一个地方过着如从前一样的生活,而不用偿还1万元的债务,法院所能做的仅仅是缺席判决,公告送达,对此又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虽然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但审判员不会主动将案件移交执行员执行,或者移交(《民诉法》仅规定了三种情况下由审判庭依职权移交至执行庭)或由当事人申请后,这样的案子也无法执行,除非当事人提供被执行人的下落,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寻找被执行人付出的成本可能就不止1万元,当事人就面临着一个零收益或负收益的现实,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当事人寻找被执行人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的机会成本,可能这个机会成本是比1万元高得多的收益,法律在这里给了法院一个选择权,是“可以”移交执行,而不是必须,而在现实中法院的操作是,法律赋予了当事人附期限的申请权,“过期作废”,立法这么做也确实有合理的地方,这在总体上来说可以降低司法的成本,那么这样的案子最后可能终结执行(法条依据:《民诉法》第216条至219条)。
2.再如对于在甲地被起诉的当事人,法院又怎能知道他在异地甚至国外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这都要由当事人提供,显然这会极大地加大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知道后,异地执行也需要委托当地法院进行,又如何能保证当地法院会真正去执行,首先,案子不是由其审理的,他没有收到诉讼费;其次,执行费是不是预交,拿什么去激励他进行执行,更不用说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了。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必须自己直接向有管轄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不管是当事人自己还是法院提出,高昂的成本首先就是一个拦路虎,这里立法同样给了法院一个选择权,这个选择权不能不说是给予的一个借口,司法的成本是节约了,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了,而外国法院更是无法监督和约束(法条依据:《民诉法》第266条)。
3.如果被执行人是甲地某银行的大客户,乙地法院去冻结其账户,又怎能保证银行愿意损失一个大客户而配合法院的执行,大客户给银行每年创造的利润可能是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而银行不配合执行的成本只是1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处罚或行政拘留,这个处罚往往还是虚设的,法官在前台执行时,账户已经被作过处理了,可能仅仅冻结了几百元,但当事人却要承担执行的费用。
4.而被执行人的债务人在收到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只要在规定期限内递交异议书,往往会不了了之,因为执行法官是不负有审查义务的,而案件的审判阶段已经结束,对于市场中一个自利的主体来说,一笔可能付出去的钱当然是不付出去最好(法条依据:《民诉法》第104条)。即使能够最终执行成功,对于当事人来说,也不一定是正收益的(当事人要支付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还有机会成本等等)。
二、从法院方面看
(一)大多数的情况下法院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的,但这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法院也要考虑成本—收益问题,波斯纳认为法院判决的经济作用主要在于权利界定,并以权利界定的状态为一个“真实”的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权利界定而来的返还、补偿、赔偿的实际履行在被执行人或义务协助执行人不履行时应该怎么办?被执行人有了新的财产、被执行人的下落、被执行人外地可供执行的财产、被执行人的银行账号、被执行人的债务人等等均需由申请人(当事人在执行环节是申请人)提供,法院依申请人的申请而执行,立法赋予法院选择权的经济理由上面已经论述过了,是为了降低司法成本,那么立法赋予申请人的这些义务无疑是加大了申请人的诉讼成本,这些义务也可以赋予法院,也就是说司法成本的降低是以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为代价的,那么社会总成本是否降低了还得划个问号,我们不清楚,这个义务是赋予当事人更有效率还是赋予法院更有效率,可能立法的考虑是个案的收益(或损失弥补)对当事人比对法院更有激励作用,赋予法院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管理成本会上升,官僚体制的弊端会更加严重,这些会抵消投入,但是个人诉讼成本的增加必然会使人们选择其他的替代解决方法,会不会引起其他社会成本的增加呢,比如,减少自愿交易或者延长交易的周期以降低风险,总的社会成本会怎样呢?
(二)而且立法在此过程中显然赋予了法官不太好度量的自由裁量权,即对于中止或终结执行的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或终结的其他情形[法条依据:《民诉法》第234条(五)和第235条(六)],最高法院院长肖扬说:“造成执行难的原因除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和少数地方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之外,人民法院少数执行人员执行不力、执行不规范也是加剧执行难的重要原因。集中表现在部分案件存在久拖不执、消极执行现象,个别案件暂缓执行随意性较大;少数执行人员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个别执行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存在违法违纪、以权谋私现象”。暂且不论这些极端的情况,也不论法律的价值中正义或效率哪一个更高,法官在此行使了自由裁量权,出发点就是成本最小化,这是合法的,可能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也是合理的,但是却导致了当事人的零收益或负收益,这个负效应却是不能不考虑的,而针对肖扬法官所说的情况,恐怕还要考虑一下法官的个人自利性和激励,“不力”是没有积极性,“简单粗暴”是求成果,“违法乱纪”是谋私利,这显然也是当事人诉讼成本中的一个隐性组成部分。
(三)而在一些经济纠纷的执行中,往往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地方政府保护的都是一些当地的利税大户或涉及政绩的明星企业,其实质就是利益争夺,如果权力能有利益,即使这利益是不当的,它就会无视法律,这一点在被执行主体是行政机关的时候表现尤其突出,法院隶属于地方,直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用人权、财政权皆受制于地方,这时不仅法院要权衡利益得失,法官个人更要权衡,严格执法,且不论是否能执行到位,是要承担一定利益损失的风险的。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法律白条现象”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解决的。
中国几千年一直遵循的是“息讼止争”的传统,现在,面对一项纠纷时,要不要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三思而后行”还不只是这传统的影响,对一个理性人来说,要考虑的还有成本—收益问题,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能不能承担,有没有权力寻租,有无道德风险(在一个熟人社会,起诉乡亲可能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还有,判决会不会成为“白条”。在几十年前费孝通先生所谓的“乡土社会”及至今天的乡村和许多小县城都是熟人社会,人们选择协商调解的方式比诉讼方式的几率要高得多,而“法律白条”的威胁又必然将这个几率提升。老百姓中流行的通常观点:打官司打的就是钱,现在“法律白条”又使打官司成了“白扔钱”,难怪会出现一些“拍卖判决书”的极端现象,从当事人角度来讲,这么做也是理性的,就像是银行的贴现,对他来说必然是有利的,可悲之处就在于银行贴现是合理合法的经济现象,判决书上却承载着一定的法律性——公平正义以及应该被保护的权利。人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必然会转而寻求其他的解決方法,那么此时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还能促进市场经济(自愿交换的经济)的发展吗?波斯纳认为自愿交换才能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它对于社会来说还是有效的吗?波斯纳的书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健全合理的法制必然是有效率的,我们所要做的是改进亦或改革。而中国的改革正在进行中,当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许多待完善的方面:
1.就立法来说,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执行的单行法律,主要在《民诉法》中予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也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不少规定,比如《关于执行案件督办工作的规定(试行)》、《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等等,最高院法还采取了其他许多措施来推进执行工作,比如今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第24条就是关于执行的纲领性的要求,是今后执行工作的一个指针,一个方向。并且于近日与中央综治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将法院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的意见》,对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政府部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其他不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可实行一票否决,并要求基层建立协助执行工作网络。
3.而各地法院也积极采取措施,比如长沙芙蓉区法院针对被执行人开出《限制高消费令》,并公布其姓名、住址、单位、欠款额等内容;东莞法院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通知》(法释[2000]47号)第四条的规定,将积极履行刑事附带的民事责任的行为作为酌定量刑情节;而山东法院执行的工作经验更是由最高法院批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他们的方式主要有“提级执行、交叉执行,突破关系网;执行裁决权与执行实施权分离,普遍建立执行局;先执行后收费等方法”。
4.其实以上的措施能取得积极的成效,无一不是符合经济学的规律。比如,按照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官僚体制必然会产生弊端,立法要求法院执行必须“符合期限、公开、被督办”,都是打破官僚体制弊端的积极举措,提高工作效率是不言而喻的;公布被执行人的信息,被执行人要承担舆论谴责以及信誉丧失乃至以后生活、工作收益值降低的成本,这种提升的成本迫使其履行判决;东莞法院的做法首先是合法的,其次对被执行人来说,是以付出金钱的成本降低受刑罚的成本,对被害人来说,是以金钱的收益抵偿被害的损失,这是各方得利的做法;
5.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改变“法律白条”的现象,针对国家、法院、当事人来说,或许可以进行以下一些努力:
(1)对国家来说,应该加强立法,“借鉴法国执行令制度,加强协助执行的权威性”[3],“借鉴日本执行官制度,聘请执行协助员”[3],同时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目的就在于分散、降低法院的执行成本,加大被执行人的不履行成本。
(2)对于法院来说,重点是克服官僚体制弊端,提升内部运作效率,在考虑成本—收益时,别忘了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处理积案的时候,不要形成新的积案。
(3)而对于当事人来说,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市场的风险并不能完全靠法律来化解,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一个市场下真正的的经济人,要认识到:风险也是一种成本,而且一旦其发生,就是不可逆转的成本。
“法律白条”现象的遏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应该是一个被重视的现象,只要全策全力,消灭它的日子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2]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第四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3.
【经济法律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11-05
经济法律法规知识点10-30
法律咨询总结07-04
法律法规总结07-28
法律法规宣传总结06-18
法律援助工作汇报06-27
法律工作者(个人总结)12-06
学校法律法规工作总结06-14
榆林学院法律诊所工作总结09-08
法律部工作职责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