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

音乐叙事结构分析之可行性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可行性进行梳理与探讨,逐步阐明了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前提,明确了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概括了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研究核心、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以及分析手段,同时对音乐叙事结构分析与传统音乐分析的二元关系、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一般意义进行了阐述。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完善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内容,丰富音乐本体分析的手段。

关键词:叙事结构;叙事研究;音乐结构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2.01.011

音乐与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一样,是创作者自我展现的一种媒介,是人类情感诉诸表达的一种形式。尽管诸多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各异,“表达”载体不同,但须承认,艺术作品一定在表达着艺术创造者期望表达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一个故事,可能是一种观念,抑或是一种情感。从叙事学角度来看,这一“表达”“展现”的过程即“叙事”的过程。

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指出:“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是固定的或活动的画面、是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以这些几乎无限的形式出现的叙事遍存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①由此可见,有表达的地方就有叙事。叙事因其特定的存在方式,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叙事是“超越国度、超越历史、超越文化”②的存在,是世间万物的“表达”方式。因此,音乐生成、组织、建构的过程便是一种叙事化的过程(不论其所叙之“事”具象与否),音乐文本及形式化各要素的结构方式体现了创作者的叙事策略。反之,分析者完全可以通过叙事学的视角,关注音乐文本的结构过程,探究这一过程所透露出的“叙事——表达”策略,并对其类型、结构作叙事性阐发。

一、“故事研究”与“话语研究”的统一 —— 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前提

笔者认为,音乐叙事研究脱胎于文学叙事理论,其二者之关系可被描述为一种“源—流”关系。故而探讨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可行性,应首先回归叙事研究之“母体”,即从文学叙事研究中获得某些启示。

纵观叙事学研究历史不难发现,文学叙事研究主要包括“叙事文本”研究和“叙事交流”研究两个部分。其中,“叙事文本”研究又可细分为“故事”研究与“话语”研究两项内容,该研究主要从结构层面探讨叙事文本的故事建构、情节组织、语法逻辑等内容。“叙事交流”研究则是围绕“作者”“叙事者”“受述者”及其交流过程展开的,主要关注读者个体对作品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主要探讨音乐作品“叙事结构”研究的可行性,该内容属于“叙事文本”研究的范畴。故,有关“叙事交流”部分之内容,本文不展开讨论。

在文学叙事领域,“故事”是指行为者(可以是人或人化的实体)行动的过程,“话语”是指故事语言的组织方式。申丹、王丽亚在《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中指出:“‘故事’指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话语’与‘情节’的指代范围基本一致,……指对这些素材的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①由此可见,文学叙事研究主要关注文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事),“故事怎么写的,语句怎么安排的”(叙)这几个层面。其中,前者主要围绕文学的载体——文字的“语义性”进行讨论和阐述。在“表达”和“展现”层面,音乐与文学是共通的,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将音乐与文学对等。与文学相比,音乐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音乐(声音)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庆幸的是,经过千余年的发展,音乐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符号系统。作为音乐的载体——音符,可以准确、完美地将音乐记录下来,并呈現于乐谱之上。熟悉这套符号系统的人只要拿到乐谱,便可将音乐还原出来。由此,乐谱符号系统便成为可录、可读、可感、可解的编码系统。虽然音乐符号既无法向语言符号系统那样,表达精确的语义概念(尽管柏辽兹曾在《幻想交响曲》中有所尝试),也没有“现在时”“过去时”“进行时”等时态概念,更没有诸如“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由此便传递出一个信号,音乐语言确实具有其独特的、自为的叙事性和语义性。事实上,音乐虽然看似在“诉说”着什么,但根据形式——自律论的观点,其“诉说”的全部内容除了有组织的音响在时空中的流动形式以外,什么也没有。故,前文所提及的音乐文本所包含的某种叙事性与语义性特征,便以更深刻、更隐晦的方式存在于作曲家精密安排的音乐文本中。由此,音乐叙事学关于“故事”层面的研究,便直接指向音乐文本及其结构过程。

“叙事文本”研究的另一方面为“话语”研究。上文提到,“话语”即“对这些素材的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②。因此,在文学叙事领域,“话语”研究是一种关乎文本素材结构组织的叙事研究方法。根据这一核心原则,关于音乐作品的“话语”研究,即在叙事学层面,对音高材料,节奏、节拍,音色、音响,调式、调性,和声等要素的艺术处理方法或形式上的加工手段(抑或称为“叙事策略”)进行研究。由此可见,音乐作品的“话语”研究指向音乐元素组织过程中表现出的叙事策略。结合上文“故事”研究的内容,不难发现,音乐作品的“故事”研究与“话语”研究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因此,在不考虑乐外意义介入的前提下①,音乐叙事的“故事”研究等同于“话语”研究,这一结论也从侧面反映了音乐叙事研究与文学叙事研究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由此,笔者认为,音乐作品“叙事文本”研究的内容,便是将音高材料,节奏、节拍,音色、音响,调式、调性,和声等要素的结构组织方式抽象为叙事逻辑(叙事策略),进而提炼为叙事结构的过程。这种结构一方面表现为动态化的叙事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静态化的叙事结构。由此,理论工作者们便可以将音乐本体分析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领域之中,借助叙事理论,从“表达”层面对音乐文本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与审视。

二、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音高材料,节奏、节拍,音色、音响,调式、调性,和声等,那么,在进行具体作品分析时,分析者是否要将上述内容所展现的叙事结构一一呈现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分析者们便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何种作曲技术参数将被纳入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范畴,换言之,音乐叙事结构研究之对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参考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运用的分析方法②,笔者认为:首先,叙事结构研究的对象应具备成为“角色”的潜质;其次,这一对象应具有某种“功能”属性。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对“角色”的定义,角色“又称‘脚色’。兼指剧中人物及由演员扮演的舞台人物形象。……角色分主要角色、次要角色和群众角色……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③。由此可见,角色首先是人(拟人性),有主次之分(层次性);其次是独立的(独立可识别性),并存在其个性化(正、反角色)特征。而“功能指的是从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④,其主要强调了一种发展与变化。如将上述概念类比至音乐,不难发现,音乐作品并未如文学、戏剧那样明确标示出一个(或几个)具象角色,但须承认,音乐作品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抽象的)“角色”。为了避免“角色”一词给人们带来的过度拟人化倾向,笔者将以叙事学理论中更为普遍、一般的“行为者”⑤概念予以替代。除弱化“角色”一词的拟人性外,“行为者”一词继承了“角色”的其他全部特征属性(层次性、独立可识别性、个性),从而更适于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综上,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对象需具备“行为者”的一切特征(也即层次性、独立可识别性与个性特征),同时,还应包含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很显然,上述定义还不足以使不熟悉音乐叙事理论的分析家们所理解、接受,对此,笔者将采用更为音乐化的语言对其进行重新表述。

为了更适合音乐分析实践,笔者引用“主题”与“主题化”两个名词对上述内容进行界定。根据《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的定义,“‘主题’即一种音乐材料,是构成整部作品(或作品某一部分)的基础,通常具有可识别的旋律,有时可被感知为独立于作品本身的完整的音乐表达。”①由此可见,“主题”指代的对象一般为音高材料,须具备“可识别性”(也即“个性”与“层次性”)特征;同时,“主题”应多次在作品中出现,成为支撑作品(或作品某一部分)的支柱(强调“过程性”)。在此基础上,如将“主题”所指代的内容——音高材料,扩大为节奏、节拍,音色、音响,调式、调性、和声等内容,其就具备了与“主题”相一致的特征,从而成为一种类似“主题”又不同于“主题”的新内容。为了简化其烦琐的称谓,笔者将以“主题化”一词对其命名。由此,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对象便是“主题”或呈现出“主题化”特征的材料,它是构成整部作品(或作品某一部分)的基础,有时可被感知为独立于作品本身的完整的音乐表达,具有层次性、独立可识别性、个性与过程性(发展与变化)等特征②。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对音乐叙事研究對象的选用大多集中在音乐文本的音高材料(如:主题—动机)及调性、和声等方面③,对构成音乐作品其他要素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显然来自西方音乐理论研究的传统。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国外音乐叙事理论家较多关注共性写作时期的音乐作品,相应的,其对作品技术参数的讨论也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故而诸如音色、节奏等内容较少被纳入研究范畴。笔者认为,既然我们将音乐作品视为一种“表达”与“展现”的方式,就应该承认音乐作品普遍存在的叙事性,与此相对应,更多的作品应纳入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范畴④,更丰富的技术参数应被作为叙事结构研究的对象予以考量。由此,便可以从更宏大的数据样本中,以更广阔的技术参数关照作品的叙事方式,进而从一定程度上推动音乐叙事学研究的进程。

前文谈及音乐“叙事文本”研究的内容是探寻音乐文本潜藏的叙事逻辑,那么这种逻辑是否存在普遍性的联系,又是否可以被总结出来呢?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需从西方音乐理论关于“音乐”内涵的争议谈起。1854年,著名音乐学家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一书问世,在这本音乐理论著述中,汉斯·立克提出了音乐即“乐音的运动形式”这一音乐命题,以抗衡情感论美学,由此开启了形式自律论与情感论美学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论战。对此,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二者的关系。若从音乐的生成方式来看,音乐作品确实是一个自为的系统,具有自律性的特点,一切关于音乐形式化结构以外“释义性”的探讨均是附加的。一方面,音乐创作大多是从作曲家对某一对象产生的情感冲动而开始的,音乐本体虽以高度自律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我们也应承认作曲家个人审美追求对音乐文本形式化生成过程的影响。因此,音乐作品自身高度自律的、形式化的结构便凝结着作曲家的智慧,体现出作曲家个体独特的音乐叙事化语言。另一方面,受共有的文化、社会等“母语化”的影响,这种叙事化的音乐语言又展现出其共性特征。故,笔者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受一种文化影响的作曲家群体之作品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叙事逻辑,而这一共性叙事逻辑又可以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而抽象出来,形成具有一般性特点的音乐叙事结构模型。

根据结构主义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对“结构”内涵的阐释,“……模型必须满足下述四个条件,才可被称为结构:首先,一个结构表现出系统的特征。对于它的某一组成成分做出任何变动都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动。其次,任何一个模型都隶属于一组变化,其中每一种变化都对应于同类模型内的一个模型,以致所有这些变化加起来便构成一组模型。再次,上述特质使我们能够预见,当模型的某一成分被更改的时候,该模型会如何反应。最后,构拟一个模型应当使其运行能够解释全部被观察到的事实。”①由此可见,结构是由一系列可变化的结构“模型”构成的;当“模型”内部要素出现变化时,模型也相应改变;一种“模型”是由“事实”的全集构成的;“模型”的全集即“变化”,“变化”即“结构”。

受斯特劳斯的启发,笔者认为,音乐叙事结构研究中的“事实”,即个体音乐作品(主题或具有“主题化”的)全维参数的本体组织结构所表现出的叙事逻辑(叙事策略);音乐叙事结构研究中的“模型”,主要指(个体作品的)“叙事逻辑”的结构化归纳——(个性)“叙事模型”;音乐叙事结构研究中的“变化”,由多种“个性叙事模型”组成,这些“叙事模型”所表现出的共性特点便构成了“叙事结构”。

故,对于音乐叙事结构的抽象与总结,首先应从个体音乐的全维参数中寻找其所表现的音乐叙事逻辑,再将这一叙事逻辑归纳成具有一般意义的个性叙事模型。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叙事模型”既可以是浅层次的,也可以是深层次的;既可以表现单一元素的内部叙事逻辑,也可以阐释不同元素之间的外部叙事逻辑。最后,将表现出共性特征的多种个性化叙事模型进行提炼、归纳,最终形成具有一般意义的共性集合,这一集合便是音乐“叙事结构”。从本质上讲,叙事结构是一种逻辑性“思维—表达”结构。此外,在叙事结构研究的过程中,还应阐述构成叙事模型、叙事结构的各形式化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关注音乐结构过程中蕴含的叙事张力,探究结构生成的内在动因。

其次,也要关注音乐叙事模型所表现出的个性化因素,归纳其特异性表现。根据信息论的观点,只有“新鲜”的信息才具有真实的信息量,任何信息的简单重复,并不能导致信息量的增加。②因此,成熟的音乐作品必然会在叙事结构固有的框架下有所突破和发展。从结构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突破与传承一方面是一种对立关系,因为突破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事物本身的结构,从而产生某种错位;另一方面,突破和继承是一对功能关系,因为音乐作品的叙事结构总是充满了创新,作品在没有任何创新之前并不能成为一首真正的作品,只有经过创新以后,其作品的独立性才得以保障。③故,超出固有叙事结构的个性化叙事结构也需要被探究和总结。

其三,应借助一切人们熟知的手段和方法,采用音乐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分析手法。罗兰·巴尔特曾在《符号学原理》一文中指出,“……其目的只是要从语言学中引借一些分析性概念。……在汇集这些概念时,我并不断言它们在研究过程中会始终保持完整;我也不斷言符号学应当始终严格地遵照语言学模式。我们满足于提出和阐述一套术语系统,希望这套术语系统,能够在大量异质的意指性现象中,导引出一个初步的(即使只是临时性的)秩序来……”①由此,笔者认为,在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过程中,是否完全采纳文学叙事结构分析的符号体系,抑或兼用音乐分析的相关技术,对于音乐结构叙事体系的建构影响甚微。

由此可见,音乐叙事结构研究是一个由本体技术分析上升到“叙事—表达”结构的过程,是从“叙事—表达”层面关照音乐文本及形式化各要素(如音高材料,节奏、节拍,音色、音响,调式、调性,和声等“主题”或“主题化”要素)的生成、组织方式,并以叙事学视角剖析音乐文本结构过程中潜藏的“叙事性”思维逻辑,进而对其类型与结构(即“叙事结构”)作系统性归纳的研究。其核心理念简言之,即“在形式分析中提取其符号意义,并从符号意义指向其精神世界”②。

笔者试图从研究核心、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分析手段等方面对音乐叙事结构分析进行概念界定,力图较为全面地阐述这一概念。

音乐叙事结构分析隶属音乐叙事理论研究范畴,其理论核心源自文学叙事理论,理论基础建立在“故事 — 话语结构”研究之上,兼用文学叙事分析与音乐本体技术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针对音高材料,节奏、节拍,音色、音响,调式、调性,和声等一系列具有“主题”或“主题化”特征的技术参数所表现出的具有一般意义的、浅层与深层的、内部与外部的叙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叙事模型的共性化特征,形成(共性化)叙事结构。同时,音乐叙事结构分析还应关照突破既定结构的、较个性化的叙事结构,关注推动作品发展的内在(叙事)张力,挖掘叙事模型、叙事结构所暗含的结构逻辑,寻求共性、个性情节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从叙事学的角度透视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以企及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三、音乐叙事结构分析与传统音乐分析的二元关系

从定义来看,音乐结构研究是通过“作品之形的本体解析,来揭示作品中的形式化结构及其逻辑程序,……探寻音乐创作规律,并由此上升到对音乐作品的风格以及所涵盖的人文精神、社会思潮、历史渊源等方面”③。而音乐叙事结构研究则是借用叙事学的视角,从“叙事—表达”的层面,关注具有“主题化”特征的音乐形式化结构及其逻辑程序,探讨音乐本体组织中潜藏的叙事逻辑、叙事策略,并对其进行类型化表述。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音乐结构研究与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指向音乐文本,但在具体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仍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而言,音乐文本中的一切形式化结构要素均可被纳入音乐结构分析的体系当中,而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对象仅会选择具有“主题化”特征的形式化要素。诚如古典乐派惯用的“阿尔贝蒂低音”技术,由于其织体缺乏必要的发展与变化,基本不会进入音乐叙事结构分析者的视野。①故,在分析对象的选择上,音乐叙事结构分析较传统音乐分析范围更窄。此外,在分析目的与结果、分析过程与手段上,音乐结构分析与音乐叙事结构分析也存在差异。

从分析目的和结果来看,音乐结构研究一方面关注音乐本体的结构、结构组织及结构逻辑;另一方面关注文本反映的,分析者赋予的,历史、社会、美学等乐外信息。音乐叙事结构研究主要从“表达”的层面,借助叙事学的视角,关注音乐本体结构和结构组织中反映出的叙事逻辑和叙事策略,它的研究核心主要是结构化的叙事思维。从分析过程上看,音乐结构研究是由音乐文本出发,关注文本结构,进而探索文本与史学、美学联系的一个过程,具有“文本研究”和“阐释性研究”的特征。音乐叙事结构研究,同样是由“音乐文本”出发,关注“文本结构”,但不同的是,这种研究的核心目标转向了探究音乐文本组织所表现的一种多元化的“叙事思维”,它主要是一种“文本指向性”研究。从分析手段上来看,音乐结构研究主要采用本体技术分析与史学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音乐叙事结构研究主要采用本体技术分析与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手法。

以两个音乐分析中常见的范例来对二者的差异做进一步说明。如,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在作品不同段落出现时均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具体而言,呈示部的副部主题第一次呈现时(第89小节),圆号声部奏出的切分节奏为其音乐性格奠定了基调(见谱例1);当其第二次出现时(第130小节),切分节奏则转变为三连音节奏②(见谱例2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声部);当副部主题第三次完整呈现时(第305小节),作曲家则是采用一个上行级进的音列对上述节奏型进行替换(见谱例3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部)。通过传统音乐分析,我们可以从作曲技术层面对副部的变化方式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但分析者们仍无法从思维上阐述为何副部主题要以这种方式进行变化和“生长”。

再如,德彪西的《大海》,通过传统音乐分析可知,该曲第一乐章主要通过拆解、变化引子中高度融合的主题材料组织而成,其材料所展现的结构为引子(主题材料)+两大主题域(主题的拆分材料),见图1。

如不考虑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仅从结构过程所表现出的叙事思维来对其进行分析,会发现第一乐章的材料组织手法实质上与综合再现的三部曲式存在叙事思维上的共性。具体而言,《大海》第一乐章音高材料的组织手法采用了“分形叙事”①的叙事策略,这种叙事策略可以分为“一对多”和“多对一”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是互逆的一种思维过程。《大海》的音高材料采用“一对多”的组织思维,而综合再现的三部曲式则是采用“多对一”的材料组织思维,二者在叙事结构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与统一性。因此,笔者认为,《大海》第一乐章的材料结构为一种“逆向思维的类综合再现结构”,其中的“引子”部分即倒装的再现部。这一结论显然与传统音乐分析的结论相去甚远,由此,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看出音乐结构研究与音乐叙事结构研究之间的差异,或可部分说明音乐叙事结构研究的獨特价值与意义。

综上,笔者认为,从分析目的、分析过程、分析手段到分析结果,音乐结构分析与音乐叙事结构分析均存在差异。需强调,二者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其区别的核心仅在于价值取向的差异。

四、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一般意义

首先,音乐叙事结构分析是建立在叙事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以音乐文本及形式化各要素为切入点,从“表达—叙事”层面探寻作品呈现的叙事逻辑,并将其逐步归纳为叙事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其研究旨在揭示音乐本体及形式化诸要素所反映的“思维—表达”结构,力图以人类最本原的“叙事”方式重新考量音乐作品的结构及其组织方式。这种分析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音乐分析的视野,丰富了音乐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其次,采用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研究手法,有助于突破题材、体裁、技法、风格的壁垒,探寻不同时代音乐作品的共性联系。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音乐分析技术手段都有其自身局限性①,当分析者面对不同技法、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其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也会有所不同。由此便造成一种现象,即,我们有时很难发现一首十二音的作品与一首古典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之间的联系。反观音乐叙事结构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虽是以音乐文本及形式化要素为研究对象的,但其终极目标在于揭示文本组织过程中的叙事逻辑与叙事结构。其分析过程经历了技术性分析上升至叙事逻辑分析的两个阶段,故而音乐叙事结构分析的结果可以突破不同技法分析之间的界限,从横向上探寻不同时代音乐作品的共性叙事——表达方式。

最后,对音乐文本进行叙事结构分析,有助于探寻音乐文本及形式化各要素之间的多层叙事结构,挖掘音乐叙事结构的内在张力,揭示音乐自身运行的(内在)结构动力,厘清结构叙事策略对文本生成的影响。一方面,其对音乐创作具有突出价值;另一方面,音乐叙事结构分析实践对音乐分析、叙事分析、音乐表演以及音乐叙事结构分析体系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结 语

与文学、戏剧不同,音乐作品并无“语义性”特征,因此,在仅关注纯音乐文本的前提下,音乐叙事学研究的全部内容就是叙事结构研究。这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故事 — 话语结构”研究,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文学叙事分析与音乐本体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察音高材料,节奏、节拍,音色、音响,调式、调性,和声等一系列具有“主题”或“主题化”特征的技术参数所表现出的叙事逻辑,并将这种逻辑逐步归纳为叙事结构。这一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本体技术性分析;其二为叙事性逻辑分析,它是一种抽象至再抽象的分析方法。音乐叙事结构分析从所选对象、分析目的、分析过程、分析手段到分析结果,均与传统音乐结构分析存在差异,或可视为传统音乐分析的延伸或目标转向。

本篇责任编辑 张放

收稿日期:2021-12-17

作者简介:张宏伟(1989— ),男,上海音乐学

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31)。

作者:张宏伟

第2篇:《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结构

《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对展会立项是可行还是不可行作出系统的评估和说明,并为最终完善该展会项目立项策划的各具体执行方案提供改进依据和建议。因此,《展会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市场环境分析

(1)宏观市场环境: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2)微观市场环境:包括办展机构内部环境、目标客户、竞争者、营销中介、服务商、社会公众等。

(3)市场环境评价:SWOT分析法,即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分析。

2、展会项目生命力分析

(1)项目发展空间:即分析举办该展会所依托的产业空间、市场空间、地域空间、政策空间等是否具备。

(2)项目竞争力:包括展会定位的号召力、办展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参展商和观众的构成、展会价格、展会服务等。

(3)办展机构优劣势分析

3、展会执行方案分析

1)对计划举办的展会的基本框架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1)展会名称和展会的展品范围、展会定位之间是否有冲突。

(2)办展时间、办展频率是否符合展品范围所在产业的特征。

(3)展会的举办地点是否适合举办该展品范围所在产业的展会。

(4)在展会展品范围所在产业里能否举办如此规模和定位的展会。

(5)展会的办展机构在计划的办展时间内能否举办如此规模和定位的展会。

(6)办展机构对展会展品范围所在的产业是否熟悉。

(7)展会定位与展会规模之间是否有冲突。

2)招展招商和宣传推广计划评估

(1)招展计划评估

(2)招商计划评估

(3)宣传推广计划评估

3、展会项目财务分析

(1)价格定位

(2)成本预测

举办一个展会的成本费用一般包括:

1)展览场地费用。即租用展览场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展览场地租金、展馆空调费、层位特装费、标准层位搭建费、展馆地毯及铺设地毯的费用、展位搭装加班费等。

2)展会宣传推广费。包括广告宣传费、展会资料设计和印刷费、资料邮寄费、新闻发布会的费用等。

3)招展和招商的费用。

4)相关括动的费用。包括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展会开幕式、嘉宾接待、酒会、展会现场布置、礼品、请展会临时工作人员的费用等。

5)办公费用和人员费用。

6)税收

7)其他不可预测的费用

(3)收入预测

举办一个展会的收入一般包括:

1)展位费收入

2)门票收入

3)广告和企业赞助收入

4)其他相关收入

(4)盈亏平衡分析

(5)现金流量分析

1)净现值分析

2)净现值率分析

3)获利指数

4)内部收益率

5、风险预测

(1)市场风险

(2)经营风险

(3)财务风险

(4)合作风险

6、存在的问题

包括通过以上可行性分析发现的展会项目立项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人员在可行性分析以外发现的可能对展会产生影响的其他问题等。

7、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展会项目立项策划的改进建议,指出要成功举办该展会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8、努力的方向

根据展会的办展宗旨和办展目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办好该展会所需要具备的其他条件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3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 、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报告。

4、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

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上述五种可研中,第(2)(4)(5)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

第4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

上饶市发改委:

婺源县中心城区是全县经济和商贸中心,以物流等服务业和旅游度假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中心。未来区域内人口数量会有较大规模的增长,由此带来的水资源保护问题也将愈发突出。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工程,有效收集处理中心城区内的生活污水,可以为新区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形象,也为旅游服务和生态保护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建设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目承办单位:婺源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址:江西省婺源县中心城区;

三、项目建设规模:污水管网长度41.5千米;

四、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为6137.39万元。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和地方自筹;

五、项目建设工期:12个月。

现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附件上报,恳请上级发改委审查批复为盼。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环资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请示

婺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7月10日印发

共印4份

婺源县中心城区是全县经济和商贸中心,以物流等服务业和旅游度假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中心。未来区域内人口数量会有较大规模的增长,由此带来的水资源保护问题也将愈发突出。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工程,有效收集处理中心城区内的生活污水,可以为新区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形象,也为旅游服务和生态保护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建设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目承办单位:婺源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四、项目建设地址:江西省婺源县中心城区;

五、项目建设规模:污水管网长度41.5千米;

四、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为6137.39万元。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和地方自筹;

五、项目建设工期:12个月。

现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附件上报,恳请上级发改委审查批复为盼。

第5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要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一是从项目层次分析拟建项目在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重要战略和生存壮大能力的必要性;二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层次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要求,是否符合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要求,是否符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

2)市场分析。调查分析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和主要投入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研究确定产品的目标市场;在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研究产品的营销策略。

3)项目建设方案研究。主要包括: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工艺技术和主要设备方案,场(厂)址选择,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供应方案,总图运输和土建工程方案,公用、辅助工程方案及节能、节水措施,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方案,职业安全卫生健康措施和消防设施方案,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投资估算。在确定项目建设方案的基础上估算项目所需的投资。分别估算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5)融资方案。在投资估算确定投资额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项目的融资主体,资金来源渠道和方式,资金结构及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等。结合融资方案的财务分析,比较、选择和确定融资方案。

6)财务分析(也称财务评价)。按规定科目详细估算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预测现金流量;编制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7)经济分析(也称国民经济评价)。对于财务现金流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的项目,应进行经济分析。从社会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识别项目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费用和效益,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有关评价指标,分析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8)经济影响分析。对于区域及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项目,还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区域财政收支、收入分配以及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还应从产业技术安全、资源供应安全、资本控制安全、产业成长安全、市场环境安全等角度进行分析。

9)资源利用分析。对于高耗能、耗水、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项目,应分析能源、水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一般项目也应进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分析;所有项目都要提出降低资源消耗的措施。

10)土地利用及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分析。对于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应分析项目用地情况,提出节约用地措施。涉及搬迁和移民的项目,还应分析搬迁方案和移民安置方案的合理性。 11)社会评价。对于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农村扶贫项目,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拟建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项目的支持和接受程度,分析项目的社会风险,提出防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12)不确定性分析。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及其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程度;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计算盈亏平衡点,粗略预测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13)风险分析。对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估计风险程度,研究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14)结论与建议。在以上各项分析研究之后,应做出归纳总结,说明所推荐方案的优点,指出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做出项目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并对项目下一步工作和项目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决策的意义

一个建设项目从投资意向开始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项目的策划和决策阶段;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建成和总结阶段。

项目的策划和决策阶段中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投资项目的失败,而且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任何选择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的工作是投资项目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方面,对投资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建设项目一般周期较长、投资较大、风险也较大。建设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投资下去,工程建起来了,设备安装起来了,即使发现错了,也很难更改,损失很难挽回。

决策是为未来的行动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决定采用何种方案的过程。它是一个建立在环境和条件分析基础上,为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对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进行选择并决定一个优化合理的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各项管理职能都存在着如何合理决策问题,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决策在管理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贯穿管理活动过程始终的基本活动,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执行管理其他职能的前提。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管理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项目决策能确保项目合理合法,确保项目既定利益,确保项目可操作,确认项目所需的条件。

科学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决策贯穿整个管理活动。决策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决策是任何有目的的活动发生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不同层次的决策有大小不同的影响。 科学决策是现代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企业决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决策是从各个抉择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作为未来行为的指南,而在决策之前,我们只要能说对计划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没有决策就没有合乎理性的行动,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而计划工作的特点之一,是计划工作的主导性,他是进行组织、人员配置、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二、决策是各级主管人员的首要工作。 决策不仅仅是上级主管人员的事,上至企业最高领导,下至基层的班组长,均要做出决策,只是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不同而已。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决策做主管人员的首要任务,已经得到普遍验证。英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可见决策确实是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首要工作。 决策是行为的选择,行为是决策的执行,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决策。因此,对于每个主管人员来说,不是是否需要做出决策的问题,而是如何使决策做得更好、更合理、更有效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决策,可以有不同的影响,小则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或企业的成败,大则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生存,或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因此,改进管理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应当成为各级主管人员经常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 简而答之,仅供参考。)

决策与计划(策划)的区别和联系

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在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的过程。

决策与计划的区别

计划是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它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步骤、规模、发展的具体方法等问题,不但包括组织策略、方针等宏观上的内容,还包括具体的实施步骤等微观内容,是一个宏观的、全面的规划及实施过程。同样,计划是组织内各成员都可参与的,而决策则只是高层管理者的事情,这是因为高层管理者拥有更高的理论素质、权威资格,他们更有能力对组织的重大事情作出决定。 决策是计划的一部分,决策是包含在计划当中的,决策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正如西斯科认为:决策是计划过程中的一项活动先导,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首先通过历史经验、意见征集、外部信息等方式为组织的发展确定一个宏观的策略、发展规划,然后根据这样一个已确定了的决策集合所有壳参与人员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步骤及以后以后的工作内容、方法等,这样为实现已作出的决策而进行的计划工作可称之为后计划,而决策可称之为前计划,前计划与后计划加起来就是整个计划。正如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一样,决策也是高层次的计划。高层次的计划是宏观计划,主要处理组织内带有方向性、方针性、策略性的重大问题,它在计划内部有较强的独立性,表现出很多计划所不能表现的特征。 关系

计划、决策的两个共同特征:

1、计划、决策都表现为具体的组织策略、方针

2、计划、决策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计划为决策服务,计划是决策的基础,决策是计划的目的,一个良好的决策往往是需要从两个以上的备选计划方案中选择的。

第6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总论部分。应包括项目名称、利用外资方式、主办单位、主管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前景、项目具备的条件等。

二、产品生产与销售。应包括产品的名称、规定与性能,市场需求情况,生产规模的方案论证,横向配套计划,产品国产化问题及销售方式,价格,内外销售比例等。

三、主要技术与设备的选择及其来源。包括采用技术、工艺、设备的比较选择,技术,设备来源及其条件与责任。

四、选址定点方案。包括定点所具备条件(地理位置、气象、地质等自然条件,资源、能源、交通等现有条件及其具备的发展条件等),所定厂址的优、缺点及最后选定结论。

五、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等)及其依据。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及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八、企业组织设置与人员培训。包括组织机构与定员,人员投入计划与来源,培训计划及要求。

九、环境保护内容。

十、资金概算及其来源。包括合营各方的投资比例。资本构成及资金投放计划。

十一、项目实施的综合计划。包括项目实施进程及施工组织规划等。

十二、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包括静态的财务指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外汇平衡分析等。

十三、综合评价结论,写出研究报告。

第7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及其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

3、承办单位概况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市场分析与预测

3、项目建设已具备的条件

4、生产技术方案

5、总图布局与公用工程

6、实施进度安排

7、劳动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

8、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卫生、工程招标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财务分析与综合评价

(四)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五)项目可研报告主要编制原则

(六)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七)研究简要结论、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国内外市场现状调查

(二)产品市场预测

(三)价格现状与预测

(四)市场竞争力分析

(五)市场风险

第三章、资源条件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

(一)资源可利用量

矿产地质储量、可采储量,水利水能资源蕴藏量,森林蓄积量等。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二)资源品质情况

矿产品位、物理性能、化学组分,煤炭热值、灰分、硫分等。

(三)资源赋存条件

矿体结构、埋藏深度、岩体性质,含油气地质构造等。

(四)资源开发价值

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章、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

3、气候条件及占地面积

4、土地利用现状

5、技术改造项目现有场地利用情况

(二)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4、交通运输条件

5、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汽、生活福利)

6、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7、环境保护条件

8、法律支持条件

9、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0、施工条件

(三)场址条件比选

1、建设条件比选

2、建设投资比选

3、运营费用比选

4、推荐场址方案

5、场址地理位置图

第五章、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即拟建项目的主导产品、辅助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组合方案。

1、产品方案构成

2、产品方案比选

3、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二)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也称生产规模,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运营年份达到的生产或服务能力

1、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2、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工艺流程

3、工艺技术来源(需引进国外技术的,应说明理由)

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

(二)主要设备方案

1、主要设备选型

2、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

3、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三)工程方案

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2、扩建工程方案

3、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5、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用情况

6、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第七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1、主要原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主要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3、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与运输方式

(二)燃料供应

1、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

1、价格现状

2、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预测

(四)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第八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列出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名称、生产能力、占地面积、外形尺寸、流程顺序和布置方案

2.竖向布置

(1)场区地形条件 (2)竖向布置方案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用情况

4.总平面布置图(技术改造项目应标明新建和原有以及拆除的建、5.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二)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 第九章、节能

(一)法规依据及用能标准

(二)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能耗种类

2、能耗指标计算

3、能耗指标分析

(三)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四)节能措施 第十章、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二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2、危险性作业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方案

1、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

2、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3、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4、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三)消防设施

1、火灾隐患分析

2、防火等级

3、消防设施

第十三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和体系图

3.机构适应性分析

(二)人力资源配置

1.生产作业班次

2.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3.职工工资福利

4.劳动生产率水平分析

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6.员工培训计划 第十四章、项目实施进度

(一)项目组织安排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第十五章、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在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厂址方案和工程建筑方案及项目进度计划进行研究并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总投资数额及分年资金需要量进行的估算。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过程中确定融资、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重要基础。

(一)项目总投资

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构成。建设投资是指在项目筹建和建设期间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费用。按概算法分类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其中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及安装工程费。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是债务资金在建设期内发生并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流动资金是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

2、对投资估算的准确度要求

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的允许误差率为正负20%;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投资估算的允许误差率为正负10%;

(二)投资估算的依据

1、专门机构发布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以及其他有关工程造价的文件。

2、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办法和费用标准,以及有关机构发布的物价指数。

3、部门和行业制定的投资估算办法和估算指标。

4、拟建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

5、拟建项目建设方案确定的各项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以下是一个工业项目的投资估算依据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关于建设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关于项目投资估算的相关规定,及现行国内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运输、安装价格相关规定和市场实际行情计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

1、工程及安装费用按2003年《河北省建筑工程定额》《河北省建筑安装定额》和承德县具体情况计列;

2、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2002)394号文“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计列;

3、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计列;

4、招投标代理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 [2002] 1980号文《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计列;

5、场地使用费按承德县具体情况计列;

6、人员培训费按承德县具体情况计列;

7、筹建费按工程费用的3%计列;

8、勘察设计费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 [2002] 10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列;

9、预备费按工程及其它费用的6%计列;

10、铺底流动资金按国家要求取正常年份流动资金的30%。)

(三)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办法

1、简单估算法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Y2= Y1/X1×X2×CF

Y2--拟建项目投资额

Y1--性质类似的建设项目

X1--已建类似的建设项目生产能力 X2--拟建建设项目生产能力

CF—不同时间、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综合调整系数 估算简单迅速,但精确度差。 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 Y2= Y1×(X2/X1)n×CF Y2--拟建项目投资额

Y1--性质类似的建设项目

X1--已建类似的建设项目生产能力 X2--拟建建设项目生产能力

CF—不同时间、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综合调整系数 n--生产能力指数

计算简单,快,但要求资料可靠条件基础相同。 还有比例估算法、系数估算法、指标估算法等。

2、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

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是对构成建设投资的各类投资,即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分类进行估算。

1)估算步骤

A分别估算项目建设所需建筑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及安装工程费。

B在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C以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基础估算基本预备费。

D总计求的建设投资。

2)建筑工程费估算

A估算内容

建筑工程费是指为建造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所需用的费用。

B估算方法

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方法、单位实物工程投资估算方法、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 3)设备购置费估算

设备购置费包括国内设备购置费、国外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4)安装工程费估算

安装工程费=设备原价×安装费费率

安装工程费=设备吨位×每吨设备安装费指标

安装工程费=安装工程实物量×每单位安装工程实物量费用指标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指建设投资中除建筑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及安装工程费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交付使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A、建设用地费

工业用地征用涉费税事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土地出让总收入: (1)、土地补偿费总额,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拆迁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此费用用于农民补偿(前三年土地平均产值30倍,不同地段价格不同)。 (2)、土地前期开发费用,包括七通一平。 (3)、土地中介机构费用、测量费248元/亩、平估费、地质灾害平估费2万元、环评报告编制费,此费用中介机构收取。 (4)、土地净收益:最低20元/平方米。农业开发资金占15%,其中30%上缴省财政;县廉租住房补助占10%;县土地收储资金占土地出让总收入5%。 (5)、保证农民最低生活水平支出。 第二部分是其他税费: (1)、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4元/平方米,全额上缴省财政; (2)、耕地开垦费15元/平方米,此费用用于耕地开垦(占一补一,如县内无新开垦耕地指标,此费用上缴省财政); (3)、耕地占用税22.5元/平方米,50%上缴省财政; (4)、征地管理费,土地补偿费总额的4%(纳入县财政预算管理); (5)、契税,土地出让总收入的4%(县留用)。 B、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 (1)建设管理费

建设管理费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和工程质量监督费 (2)可行性研究费 (3)研究实验费 (4)勘察设计费 (5)环境影响评价费

(6)职业安全卫生健康评价费 (7)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 (8)引进技术和设备其他费用 (9)工程保险费

(10)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偿费 C、与项目运营有关的费用

(1)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

(2)联合试运转费

(3)生产准备费

(4)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

(5)基本预备费估算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

(6)涨价预备费

涨价预备费=∑It[(1+f)t-1]

(7)汇总编制建设投资估算表

(四)建设期利息估算

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是债务资金在建设期内发生并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包括借款(或债券)利息及手续费、承诺费发行费、管理费等融资费用。

1、建设期利息估算的前提条件

2、建设期利息的估算方法

(五)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运营期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不包括运营中临时性需要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的基础主要是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应当在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估算之后再估算流动资金。这里我讲两种方法,一是扩大指标估算法,二是分项详细估算法。

1、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是参照同类企业流动资金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营业收入资金率)或流动资金占经营成本的比例(经营成本资金率)或单位产量占流动资金的数额。

流动资金=年营业收入额×营业收入资金率

流动资金=年经营成本×经营成本资金率

流动资金=年产量×单位产量占流动资金的数额

2、分项详细估算法

分项详细估算法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主要构成要素,即存货、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项内容分项进行估算,最后得出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数额。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A、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最低周转天数的确定

B、年周转次数的确定

年周转次数=360天÷最低周转天数

C、流动资产估算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应付款项、存货、待摊费用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应收账款、存货和现金三项。

存货估算

应收账款估算

现金估算

预付账款估算

D、流动负债的估算

流动负责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预提费用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应付账款。

(六)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七)分年投资计划表 第十六章、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1、新设项目法人项目资本金筹措

2、既有项目法人项目资本金筹措

(二)债务资金筹措

(三)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七章、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又称财务评价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为判定项目财务可行性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财务分析的含义:

财务分析是在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和价格体系下,通过财务效益和费用的预测,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偿还能力分析和 生存能力分析,据以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财务分析的作用: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决策依据;项目和方案比选中起着重要作用。

 总成本费用

 总成本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项目评价中一般指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 1)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

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外购原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或薪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2)生产要素估算法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或薪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 3)工资或薪酬  4)折旧费  5)修理费

 修理费是指为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在运营期内对其进行必要的修理所发生的费用。  6)无形资产摊销费

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  7)其他资产的摊销

 其他资产原称递延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  8)其他费用

 其他费用包括其他制造费、其他管理费、其他营业费  9)利息支出

 利息支出包括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  10)经营成本

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或薪酬+修理费+其他费用 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 11)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产量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可变成本是指随产品产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

5、相关税金估算

财务分析涉及到的税金主要包括关税、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消费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等。

(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现金流量分析

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的含义: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是针对项目基本方案进行的现金流量分析,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在项目计算期内用效益费用数据为现金流量,编制现金流量表,计算相关指标考察项目盈利能力。

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编制

现金流入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在计算期的最后一年,还包括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及回收的流动资金。现金流出主要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是计算评价指标的基础。

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的指标

 依据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可以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FNPV)、项目投资回收期。

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FNPV)是指按设定的折现率ic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 FNPV=∑(CI-CO)t(1+ic)-i    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是指能使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相对量指标。  ∑(CI-CO)t(1+FIRR)-i=0  FIRR---欲求取的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如FIRR>0即认为项目盈利能力能满足要求。

 项目投资回收期

 项目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的时间。其表达式为:  ∑(CI-CO)=0  项目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为:

 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为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 2静态分析

 1)项目投资回收期  2)总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 3)项目资本金利润率

 项目资本金利润率是指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

 3财务评价报表  1)财务现金流量表  2)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 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 4)借款偿还计划表

(四)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偿债能力分析是通过编制相关报表,计算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指标,考察项目借款的偿还能力。

1、相关报表编制

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2)资产负债表

2、偿债能力分析

1)利息备付率

利息备付率是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与当年应付利息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充裕性角度反映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额

2)偿债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是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加上折旧和摊销减去所得税的余额与当年应还本付利息的比值,它从偿债资金来源充裕性角度反映支付债务本息的能力。

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所得税)÷当年应还本付利息

(三)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是与确定性相对的一个概念,指某一事件活动在未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其发生状况、时间及其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是未知的。

不确定性分析是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测算它们的增减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找出最主要的敏感因素及其临界点的过程。

1.敏感性分析(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1)敏感性分析的作用和内容

2)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A、选取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

一般选建设投资、销售价格、经营成本

B、确定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程度

C、选取分析指标

一般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D、计算敏感性指标

敏感度系数

敏感度系数是指项目效益指标变化的百分率与不确定因素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E=△A/△F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不确定因素的极限变化,即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使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的临界数值。

E、结果分析

 2.盈亏平衡分析(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 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市场和经济管理条件下,根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成本费用和收入数据,通过求取盈亏平衡点,研究分析成本费用与收入平衡关系的一种方法。企业盈亏会有一个转折点,称为盈亏平衡点。

 盈亏平衡分析的作用是考察企业产出品变化的适应能力。  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00%  BEP(产量)=(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 BEP(产品售价)=年固定总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四)风险分析

 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 2风险程度分析

 3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

(五)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八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

(二)推荐方案的优缺点描述 

1、优点 

2、存在问题

3、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

(三)主要对比方案 

1、方案描述

2、未被采纳的理由 

(四)结论与建议 

对重大项目还需做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我们接触到的项目一般不需要。 可研报告应带的附图、附表、附件

(一)附图

1、场址位置图 

2、工艺流程图 

3、总平面布置图 

(二)附表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

2、主要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

3、流动资金估算表

4、投资使用计划和资金筹措表

5、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

6、外购原材料费用估算表 

7、外购燃料动力费用估算表 

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9、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 

10、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7、财务现金流量表 

8、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

9、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

10、借款偿还计划表 

11、资产负债表

12、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13、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14、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

(三)附件

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 2.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的批复文件

 3.资源开发项目有关资源勘察及开发的审批文件

 4.主要原材料、燃料及水、电、汽供应的意向性协议

 5.项目资本金的承诺证明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的承诺函  6.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各方草签的协议  7.引进技术考察报告

 8.土地主管部门对场址批复文件  9.新技术开发的技术鉴定报告  10.组织股份公司草签的协议

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一)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的咨询服务工作。 

(二)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

(三)编写报告必须尽可能掌握与项目有关的专业知识。 

(四)重视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研究。

( 五)要给出比选方案。

(六) 环境保护。不仅要做环境现状调查。预测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应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最后,依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做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七)要按规定单列节能篇。没按节能要求做项目能耗指标计算和分析,节能措施就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八) 准确评述和落实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等重要外部配合条件。 

(九)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中,应说明投资估算依据方法和标准,必要附表应齐全,以论证投资估算的合理性。 资金筹措。不仅资金筹措渠道要明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提供意向性的或协议性的证明材料,企业自有资金(股本金)部分一定要有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或资产评估报告,以论证资金来源的可靠性。 视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融资方案分析。 

(十)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评价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基础数据翔实、可靠,不应主观臆断。

上一篇:自考生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精神文化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