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工作总结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点学科工作总结(精选8篇)

重点学科工作总结 篇1

一、本学院学科建设总体情况 1.本学院学科建设工作概况

2.本学院学科建设“十一五”目标的完成情况 3.本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措施

二、本学院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及本学院的实际情况主要从学科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凝练、学科实验平台构建、科学研究开展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2、改进措施:在学校现有经济状况下,为加强学科建设拟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

三、本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1、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2、发展目标:在学校现有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发展的措施,拟发展重点(领先或重点培育)学科及其可行性分析,要分层次规划(国家、省、市、校)。

重点学科工作总结 篇2

一、总结学科德育有效方法

通过调研证明,我区的学校领导和多数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学科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学科教学中努力开展学科德育,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典型案例。

第一,寻找教学知识和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开展学科德育。许多学校和教师都认为要寻找教学知识和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在学科教学时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科德育的有效性。如“国家观念”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知识可以结合“国家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有意识和有设计的教学,学生的“国家观念”便会油然而生。

第二,适当加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是要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加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与达成,以突出学科德育。

第三,开设以学科德育为主的探究型和研究型课程。探究型和研究型课程是上海二期课改的亮点,是拓展学生知识、受学生喜欢的课程,如果教师能够依据实际,开设以学科德育为主的探究型和研究型课程,就会收到特殊效果。在一节初中历史课上,教师在讲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时,特别提到了郑和船队的出发地是刘家港,即现在的江苏浏河,距离嘉定区不远。谁知马上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郑和下西洋要在刘家港出发”的问题,由此教师开设了微型探究课程《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在刘家港出发》,借去浏河营地活动的机会,带领学生参观了位于浏河镇的天妃宫和浏河出海口,不仅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还探究了浏河目前为什么不是港口的问题,明显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求真能力。

第四,明确主题,形成系统,持之以恒。和德育过程一样,学科德育也有感知、认识、理解、内化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科德育取得成效,就必须明确主题,形成系统,持之以恒。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的“赏识教育”、普通小学的“智慧教育”都已经形成完整的系统,融学科教学、学科德育、主题教育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五,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践行德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无声的师源性德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学识水平、教学能力每天都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我区教育局坚持每年评选“嘉定区教书育人模范”,树立学科育人的典范。2010年“嘉定区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模范”、我院教师蒋惠芳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研究,都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完成,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德育,成为师生学习的榜样。

二、强化教师学科育人意识

本次调查发现,有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学科育人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科教学中执行力不强。还有少数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至于育人主要是政治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

从完整意义上说,学科和育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科是途径,育人是目的。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教师,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终极目的都是育人。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强化教学过程中的育人意识,在教学中自觉地履行育人职责,提高学科德育实效。

多年来,我区教育局十分重视学科育人工作,坚持每年9月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活动,并以此作为强化教师学科育人意识的抓手。我区教师进修学院、区教育局德育科、德育实训基地和区内各所学校四位一体,联合举办学科育人展示,产生了一批有借鉴作用的案例,让教师体会到学科育人的可操作性。如2012年9月,我区在朱桥学校进行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活动中,初中历史德育实训基地的教师以“渗透乡土历史,提高教育实效”为主题,上了一堂历史学科教学研究课《文化思想的繁荣》,与全区分管教学、德育的校长,学科教师进行了评课和学科德育的工作研讨活动,强化了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肯定。

三、把握学科重心,整体设计学科德育

本次调查还发现,我区部分学校对学科德育缺少整体设计和具体要求,多由教师依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来实施,学科德育工作有着不平衡性。因此,学校要有学科德育的整体设计,明确育人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帮助指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实施,取得实效。

早在2005年,上海市教委就颁布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把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和上海二期课改作为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以进一步发挥学科德育的作用。后来,上海市教委德育处、教研室编写了《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进一步贯彻落实“两纲”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中学各学科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稿)》两本书,明确了各学科德育内容,细化了教育点,书中的教学案例也突出了学科德育的实践性。不久,在各学科德育实践的基础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编写了各学科德育实践研究丛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供了学科德育整体思路,完全可以作为学校、教师进行学科德育整体设计的指导用书和主要参考教学用书。我院除了在多种会议上向学校领导推荐上述用书外,还明确提出学校进行整体设计和提出具体要求时要突出学科德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重心。

七年级(上)重点词语总结 篇3

Ⅰ. 重点短语:

1.sit down 2.on duty 3.in English 4.have a seat 5.at home 6.look like 7.look at 8.have a look 9.come on 10.at work 11.at school 12.put on 13.look after 14.get up 15.go shopping

Ⅱ. 重要句型:

1.help sb. do sth. 2.What about…? 3.Let’s do sth. 4.It’s time to do sth. 5.It’s time for …. 6.What’s…? It is…./It’s…. 7.Where is…? It’s…. 8.How old are you? I’m…. 9.What class are you in? I’m in…. 10.Welcome to…. 11.What’s…plus…? It’s…. 12.I think…. 13.Who’s this? This is…. 14.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15.There is(are)…. 16.What colour is it (are they)? It’s(They’re)…. 17.Whose…is this? It’s…. 18.What time is it? It’s….

Ⅲ. 交际用语:

1.Good morning, Miss/Mr…. 2.Hello! Hi! 3.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4.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thanks. And you? 5.See you. See you later. 6.Thank you! You’re welcome. 7.Goodbye!Bye!8.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9.Here you are. This way, please. 10.Who’s on duty today? 11.Let’s do. 12.Let me see.

Ⅳ. 重要语法:

1.动词be的用法; 2.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 3.名词单复数和所有格的用法; 4.冠词的基本用法; 5.There be句型的用法。

【重难点讲解】

1. in/on

在表示空间位置时,in表示在某个空间的范围以内,on表示在某一个物体的表面之上。例如:

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树上有只鸟。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墙上有张图。

2. this/that/these/those

(1)this常常用来指在时间、地点上更接近讲话人的人或事,these是this的复数形式。that常常用来指在时间、地点上离讲话人更远一点的人或事,those是that的复数形式。例如:

You look in this box and I’ll look in that one over there.

你看看这个盒子,我去看那边的那个盒子。

I want this car, not that car. 我想要这辆小汽车,不是那一辆。

Take these books to his room, please. 请把这些书拿到他房间去。

This is mine; that’s yours. 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

These are apples; those are oranges. 这些是苹果,那些是橘子。

(2)在打电话的用语中,this常常指的是我,that常常指的是对方。例如:

This is Mary speaking. Who’s that? 我是玛丽。你是哪位?

3.There be/have

⑴There be “有”,其确切含义为“某处或某时存在某人或某物。”其结构是:There be+某人或某物+表示地点或时间的状语。There be后面的名词实际上是主语,be动词的形式要和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be动词后面的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用is,名词是复数时用are。例如:

There is a big bottle of coke on the table. 桌上有一大瓶可乐。

There is a doll in the box. 那个盒子里有个娃娃。

There are many apples on the tree. 那树上有许多苹果。

总之,There be结构强调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有”。

⑵have表示“拥有,占有,具有”,即:某人有某物(sb. have/has sth.)。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sth.,与主语是所属关系。例如:

I have two brothers and one sister. 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姐姐。

That house has four rooms. 那所房子有四个房间。

4. look/see/watch

(1)look 表示“看、瞧”,着重指认真看,强调看的动作,表示有意识地注意看,但不一定看到,以提醒对方注意。如:

Look!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瞧!孩子们在玩电脑游戏。

Look!What’s that over there? 看!那边那个是什么?

单独使用是不及物动词,如强调看某人/物,其后接介词at,才能带宾语。例如:

He’s looking at me. 他正在看着我。

(2)see强调“看”的结果,着重的是look这个动作的结果,意思是“看到”,see是及物动词,后面能直接跟宾语。例如: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你能在图上看到什么?

Look at the blackboard! What did you see on it? 看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3)watch“观看,注视”,侧重于场面,表示全神贯注地观看、观察或注视某事物的活动,强调过程,常用于“看电视、看足球、看演出”等。例如:

Yesterday we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on TV. 昨天我们从电视上看了一场足球比赛。

5. put on/in

put on意为“穿上,戴上”。主要指“穿上”这一动作, 后面接表示服装、鞋帽的名词。

in 是介词,表示“穿着”,强调状态。在句中可以作定语、表语和状语。例如:

It’s cold outside; put on your coat. 外面冷,穿上你的外衣。

He puts on his hat and goes out.他戴上帽子,走了出去。

The woman in a white blouse is John’s mother. 穿白色衬衣的那个妇女是John的妈妈。

6. house/home/family

house“房子”,指居住的建筑物; home“家”,指一个人和家人共同经常居住的地方; family“家庭”,“家庭成员”。例如:

Please come to my house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请到我家来。

He is not at home. 他不在家。

My family all get up early. 我们全家都起得很早。

7. fine/nice/good/well

四者都可用作形容词表示“好”之意,但前三者既可作表语又可作定语,而后者仅用作表语。主要区别在于:

⑴fine指物时表示的是质量上的“精细”,形容人时表示的是“身体健康”,也可以用来指“天气晴朗”。例如:

Your parents are very fine. 你父母身体很健康。

That’s a fine machine. 那是一台很好的机器。

It’s a fine day for a walk today. 今天是散步的好时候。

(2)nice主要侧重于人或物的外表,有“美好”,“漂亮”的意思,也可用于问候或赞扬别人。例如:

Lucy looks nice. 露西看上去很漂亮。

These coats are very nice. 那些上衣很好看。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It’s very nice of you. 你真好。

(3)good形容人时指“品德好”,形容物时指“质量好”,是表示人或物各方面都好的普通用语。例如:

Her son is a good student. 她儿子是一个好学生。

The red car is very good. 那辆红色小汽车很好。

(4)well只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好”,但不能作定语,它也能用作副词作状语,多放在所修饰的动词之后。例如:

I’m very well, thanks. 我身体很好,谢谢。

My friends sing well. 我的朋友们歌唱得好。

【典型试题例析】

1. Mary, please show ____ your picture.

A. myB. mineC. ID. me

【解析】答案:D。该题考查的是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本题中动词show后面跟双宾语,空白处应填入人称代词的宾格me作宾语。

2. ____ orange on the desk is for you, Mike.

A. A B. AnC. /D. The

【解析】答案:D。该题考查的是冠词的基本用法。因为是特指课桌上的那个橘子,所以用定冠词the。

3. ——What ____ the number of the girls in your class?

——About twenty.

A. is B. amC. areD. be

【解析】答案:A。该题考查的是动词be的用法和主谓一致。the number作主语,应该是单数第三人称,动词be应为is。

4.There ____ a football match on TV this evening.

A. will haveB. is going to beC. hasD. is going to have

龙岩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总结 篇4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创办于1977年,当时只开办英语教育专业(专科)。2003年,经上级批准,该学科开始以龙岩学院(筹)的名义招收英语专业本科学生71人。2005年9月,更名为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专业本科学生475人。

该学科于2007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校级研究所1个,即“中外语言文化研究所”。《英语教学法》课程是于2009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一、学术队伍

自英语语言文学作为我校重点学科进行建设以来,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外国语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措施。经过努力,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师队伍较为精干,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学术梯队已初步形成,能很好的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现有35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13人;硕士及相当学历教师17人,占教师总数的48%。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其中,50岁以上3人,占7.5%;30-50岁20人,占50%;30岁以下17人,占42.5%,平均年龄35岁。大部分的教师都有讲师以上的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

专业负责人高登亮教授,1975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990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TESL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教授,现为龙岩学院中外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语境学、语言文化比较、应用语言学。高登亮教授在本科院校任教30多年,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关注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重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和改革,先后发表了教学改革、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论文40余篇,出版了“TESL IN CHINA”、《英语基础课程的教与学》、《语境学概论》等3部专著。

高登亮教授在英语专业讲授的课程有综英、英语教学法、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他先后主持并参与了2项省厅教改课题和多项校级教改课题,近3年来平均科研经费1.5万元。在他的组织带领下,英语专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促进了英语专业科研团队和学科梯队的形成。由于表现突出,2009年高登亮教授被评

1为龙岩学院教学名师,他的著作《语境学概论》分获获第4届闽西文化奖社会科学类三等奖和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师的学科专业组成广泛,主要有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学、国际贸易等专业,结构合理,符合英语专业的特点。

教师的学缘结构良好,教师主要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硕士阶段主要在华盛顿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完成学业。

我院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以考研为主,进修访学为辅来进行专业发展,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考研、进修和访学,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同时,每位年轻教师均有安排有高职称、资历深、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他们的导师,担任教学和科研的指导工作。

二、科研成果

英语专业组建了以高登亮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研究梯队。科研已成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并对教学形成强有力的支撑。03年以来,英语专业教师共主持各类科研教改课题项目11项,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6项。所有教师(除见习教师外)均有进行科研工作,其中60%的教师科研成果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近3年共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已基本形成一定的科学研究氛围。多位教师在学术团体中任职,许智坚副教授担任龙岩市外语学会会长,高登亮教授、林景鸿副教授等担任龙岩市外语学会副会长,马云飞老师担任龙岩市外语学会副秘书长等。此外,我们还是福建省外文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英语专业注重科研与教学本结合,鼓励老师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课题负责人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要求副教授以上教师及教研室负责人每年都要向学生开设一场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讲座。在教师的聘任中,对不同职称的教师下达了相应的科研任务。同时还规定相关专业课的老师必须指导学生毕业论文。

同时,我们重视与全国同类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近3年来学科成员人均参加学术会议1次。2007年,我们成功承办了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外语年会。

为了浓厚学术氛围,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去年我们分别邀请了四川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廖七一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教授等多名知名学者前来作学术报告。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我们重视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教学研究与科研计划,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英语专业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积极尝试教学方法改革;以教改课题为龙头带动教学改革,积极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规律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主要措施有:

1、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制度,举办院级教学研究与教学经验交流会,坚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2、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让教师了解最新教改动态、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获得新的科研信息;

3、选派骨干教师到知名高校进修、访学,积极支持教师参加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研讨会议;

4、鼓励教师出版有关教研成果的专著,目前共有2部专著获得出版资助立项;

5、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为中心”,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并注重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6、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7、我们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英语竞赛。

在英语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中,有多项课题获得福建省教育厅或龙岩学院课题立项。

高登亮教授等的课题《语境学概论》获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课题立项,2006年10月份结题,并出版了专著《语境学概论》,并于2009年荣获龙岩市闽西文化成果奖。

许智坚副教授等的课题《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获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类B类立项课题,2005年3月结题,发表4篇论文。

林景鸿副教授的课题《字里行间-英语短文分析与欣赏》获校级重点课题立项,2005年11月结题,出版了专著。

许智坚副教授等的教改项目《英语教学法》精品课程获校级课题立项,2006年6月结项,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许智坚副教授等的《语料库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设想》获省教育厅社科B类课题立项。游甦萍副教授等的课题《利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获校级课题立项,2006年6月份结题,发表2篇论文。

陈丽英副教授等的课题《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获校级课题立项,于2007年5月份结题。张笑云副教授等人的课题《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获福建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于2007年7月份结题。

陈湘云老师等人的课题《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研究》获校级课题立项,于2007年6月份结题。

另外,我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5项。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通过导师制,让较高学术水平的老师指导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保证该工作的落实,我院每年组织1次教师学术论文交流会。

英语专业对课程建设十分重视,制定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课程建设规划》,并按规划认真执行。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取得一定的成效。

根据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以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实行专业基础平台加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开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在课程的教学管理上,我们要求每门课程在开课前制定好教学大纲,安排好课程教学进度,并认真执行。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本专业开展了以英语专业相关的活动,如:英文书写竞赛,词汇竞赛,英文短剧比赛等,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严格依照学校相关规定,开设高水平专业课程,必修课的课程教学均有高职人员担任。

我们重视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参加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活动,活跃校园英语学习的气氛。英语专业学生在各项大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4人次获得校“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4人次获得全国CCTV英语演讲比赛优秀奖;3人次在学校“践行荣辱观,文明伴我行”演讲比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6人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师技能竞赛中10人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在2009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复赛中,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各一名。在2009年 第十五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福建省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近年来,英语专业应届本科生考研录取率逐年增长,2009年考取6人,2010年有8人上线,预计可以录取。

四、工作条件

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和基本功为目的,主要由《语音》、《听力》、《视听说》、《影视欣赏》、《英语教学法》等五门课程构成。语言技能的培养在各课程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写进课程教学的大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我院现有7间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总计600M,配备总价值达200万元的语言视听设备;

2一间微格教学实验室,面积达80M,配置了价值达9.71万元的仪器设备。语言实验室和微格教学实验室配有专职管理员1人,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设备的正常运转率为95%。

在实践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把基本技能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大纲、计划和指导材料。针对语言实验教学和微格教学的特点,英语专业抽调了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担任听力、语音、视听说、影视欣赏和英语教学法等课程的授课任务,每门实验课程都有教学大纲、实验教材、讲义、指导书等教学文件。

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总数达到296课时,其中听力132课时、语音32课时、视听说66课时、影视欣赏66课时、英语教学法66课时。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保证了设备的有效运行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图书资料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建设的重要工作,是条件保障。我们历来重视图书馆资料的建设工作,现有英语专业图书资料21542册,学术期刊62种。我院设有专业资料室1间,阅览室1间,主要藏有英语专业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等4394册,音像制品564套,录音磁带4000多盒,英语专业学术期刊30多种。现有的图书资料在师生的教学和科研中发展了很大作用,基本上可以满足英语专业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在学生的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以及科研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资源的作用,查询资料、获取信息和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

学校重视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在经费上给予保证。我院也制定了相应的经费管理条例,由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和要求来使用经费。

五、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的有关精神,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本院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认真执行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合理,体现了办学水平和定位,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体系完善,并得以严格执行。外国语学院下设分管教学副院长和教学秘书,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学校文件要求,聘请了两位院教学督导员,监督指导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外国语学院还建立了每期进行“教学开放月”的制度,鼓励教师之间互相观课,通过观客和评课,达到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目的,对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在新教师的选拔或新教师第一轮上课前,都要求他们进行试教,并认真

2组织有关教师观课、评课,有效地保证了新教师的教学质量。

每学期我们都认真开展教学检查工作。期初检查,主要检查学生到位、教师到位、教师上课前准备情况、教材、教室准备情况等。期中检查,重点检查教学环节的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期末检查,着重检查期末试卷、学期成绩、试卷评阅及分析、听课记录等,并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估。此外,每学期都进行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活动,及时反馈信息,对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使各种教学问题得以及时解决。通过努力,我们荣获2007-2008学年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六、努力方向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和建设,我们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术队伍已经基本合理,科研成绩取得了新的突破,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已基本达到。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继续努力:

1、专业特色还有待进一步凝练;

2、办学思路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完善;

3、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成为有更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质量更高、学生就业前景更好、有明显办学特色的学科专业。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点学科工作总结 篇5

重点工作总结和2018年重点工作谋划

2017年后勤管理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逐步完成了几项重大的工作任务,以服务为根本,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让后勤管理处的责任体系覆盖校园的各个角落;为迎接崭新的2018年,后勤管理处必将再接再厉,继续完成校党委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和校内基本建设,明确责任目标,全面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一、物业维修工作

(一)日常维修工作

1、按计划完成了校区内的供电、供排水、供暖设施(备)的日常管理,检查,保养,维修工作。

2、完成了学生公寓,教室,办公室,实验楼,校园内等部位的门窗,桌椅,玻璃,床铺,锁具以及公共设施的管理,检查,维修工作。

3、完成了2号、3号地下供热机房,通风设施的安装工作。

4、完成了供暖外网提水泵的检修,更换工作。

5、完成了西校区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安装工作。

6、完成了部分供暖机组的年度检修。

7、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二)提升管理模式

完成了建立物业管理中心,实行网上报修与重点部位巡检相结合的物业管理模式的初步设想,并已建议学校成立物业管理中心。上半年积极与人事处协调外聘人员用工方式及工资标准,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待党委会审定后,按新模式运行。

二、绿化、保洁工作

1、配合资产处完成了绿化,保洁社会化招标工作。

2、完成了对校园绿化,保洁工作的检查,监督以及各种新栽树木,花草的管理和养护。

(1)新栽各种树木367棵。其中银中杨105棵,五角枫25棵,杏树123棵,紫叶稠李38棵,白桦树63棵,黄菠萝10棵,海棠3棵。

(2)种植绿篱等1185平米,约6万余株。(3)种植须根花6870平米,约343500余株。

(4)新增绿化面积19057平米,银中杨树带2233平米,格桑花16824平米。

(5)草花栽种80902余株。

3、完成了百草园的续建以及各种药材的种植工作。

三、餐饮中心方面

1、邀请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来我校进行2次讲座。增加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2、做好食堂基本伙食的米面油招标签署合同的后续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原材料采购关的监管。

3、做好食堂档口日常检查记录等工作,并做好年终总评比。做好下一学期档口招标的准备工作。

4、保证在校生正常用餐的前提下做好新生接待时食堂供餐工作,让新入学的学生及家长来校吃到可口的饭菜,为学校接待新生工作的人员做好送餐工作。

5、配合校财务处做好食堂财务交接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让食堂和浴池的业务更正规化。

6、做好浴池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宣传工作。

7、做好后勤管理处餐饮中心的管理提升工作及服务育人工作。

四、基建维修项目工程方面

1、行政办公楼维修改造完毕后,财务处搬出离退休活动室,后勤将组织施工单位完成离退休活动室维修工程。

2、按计划图书馆综合楼招标项目分为4个标段,分别为项目主体、消防设施、玻璃幕墙、项目监理,7月20日开标,预计8月初施工单位进场,后勤管理处会组织相关人员做好三通一平、施工单位进场和开工手续办理工作,力争项目按期交工。

3、家属区动迁工作,组织相关人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推进动迁工作。

4、做好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抓好进度和质量。

5、做好红园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抓好进度和质量。

6、做好图书馆综合楼供热系统的设计、造价编制工作。

7、继续与资产管理处配合,积极催办专家公寓房屋交付工作。

8、暑假做好公寓维修4个项目的监管工作,保证项目开学前完工,不耽误学生入住。

9、完成学校交付临时性工作。

总之,2017年上半年,后勤工作人员,在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在校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改革进取,自我建设,自我完善,后勤服务达到了全覆盖,而且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员工的基本需求,服务水准也在不断提高。在“规范化,项目化,节约化,信息化”建设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在服务育人上取得了新的成绩。我们将在2017年下半年里继续正视不足、深化改革、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全力打造师生满意后勤。

重症医学科重点专科工作汇报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重症医学科的所有医护人员向莅临我院指导和检查工作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全县医疗卫生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先后被授予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爱婴医院及省健康教育示范医院,是武汉大学医学院、长江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教学基地。在上级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我院于2012年底完成整体搬迁,同年经湖北省卫生厅核准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新医院占地200亩,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包括门诊大楼、住院大楼2栋(分西楼和东楼,西楼16层,东楼12层在建),后勤综合楼6层、感染科楼。开放床位1200张。固定资产4.5亿元,年门诊量约4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3.5万人次,2012年收入1.8亿元。现有在职职工866名,其中正、副高级职称85名,硕士18名。一批治学严谨、富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活跃在临床一线,科技兴院呈现出盎然生机。

医院拥有磁共振两台、螺旋CT两台,1250mA DSA血管机一

台,数字胃肠X光机一台、直线加速器一台(建设中)、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能麻醉机、超声波/气压弹道碎石机、钬激光及电视腔镜系列等高新设备,总价值1.5亿元。

我科于2010年建科,成科以来,我科谨遵“精医厚德,止于善美”的院训,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的各项文件精神,特别是在我院制定关于创建院级重点专科建设的通知后,我科第一时间递交申请,并按照标准逐一自查,以查促改,不断完善,于2012年7月被评定为2010-2012第三批院级重点专科。根据医院关于扶持院级重点专科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我科自成科以来,得到了医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科室在专科规模、支撑条件、人才建设、医疗质量、科研与教学、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都飞速发展,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科室环境

我科于2010年建科,2013年1月23日随着医院整体搬迁独立成科,现我科位于住院楼3楼,毗邻手术室,占地面积1120㎡。10万级层流病房,其中病区面积430㎡,设置14张床,床单位面积为30.7㎡。其中单间1个,面积25.6㎡,为负压病房。设有洁物通道、污物通道、探视通道、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换鞋区、更

衣区、值班室、配餐间、库房、工友室、处置间等辅助用房齐备,符合院感要求。科室全封闭式管理,设有独立视频探视室。科室环境优美,我科格局为全市领先构建。

二、加强医疗技术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1、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3名,其中医生11人,在编护士32人,支助护士10人,年龄构成:20~30岁28人,30~50岁13人,50~60岁2人,学历构成:硕士1人,在读硕士4人,大学本科6人。职称构成:主任医生2名,主治医生6名,住院医生3名。人才梯队呈现合理化,学科带头人蒋平主任医师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心内科常见多发病、危重病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对高血压病的分级危险度分层及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有较长时间的临床体会,对冠心病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治疗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对PCR、蛋白电泳、荧光分子信标检测、流式细胞仪等实验室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县内具有较大影响。承担了公安县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姜黄素对1型糖尿病心肌病的影响等实验研究。年门诊约50次,专科查房100次。二级以上医院间会诊次数1到2次。现任荆州市医学会第三届

理事会理事,荆州市输血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荆州市医学会心电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公安县医学会秘书长。学科带头人周晓洪主任医师为我县神经外科及我科神经系统领军人,在工作期间多次参与专科查房及院内重大会诊,能独立完成本科大中型手术。在荆州市率先开展运用YL-1型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应。且其科研论文硕果累累,2006年撰写《6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12卷第8期发表,入选《2008年全国优秀成果奖》一书,并获一等奖;2009年撰写《血吸虫病并发急性脾破裂118例诊治体会》获荆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2年撰写《神经外科学临床指导与应用》一书,担任副主编一职,学术影响较大。学科骨干知识面广、术业有专攻,多人担任相关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张腊喜主治医师华中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会员,临床与科研两手抓,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如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心血管疾病、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ω—表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人类高血压的关系,并于2011年获得教

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参与了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项目(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J2基因,可溶性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参与国家973计划,发表的论文共计十多篇,有2012年撰写的持续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上2011.CYP2J2基因G205972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关系探讨发表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其博学的专业知识对心血管危重病抢救常常获得柳暗花明的效果。周珍贵主治医师、易先齐主治医师、鄢邦华主治医师曾多次在上级医院深造,危重病救治基本功扎实,前沿医学把脉清晰,多种危重病救治经验丰富。正是有了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多位学科骨干,在科室的人才建设和培养上起到了真正的传帮带的作用,并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多次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我科授课,每年派出优秀医护人员外出进修,特别是在我科独立成科前夕,为更好的提高我科技术力量,派出数十人到省、地市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组织科内人员参加各类专科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和了解本专科的前沿医学知识,并将所学先进医学技术应用于临床,更好的促进了本专业的发展。

2、三、完善医疗设备

为了保障重点专科的建设,配套支持我科,医院在政策上予以了倾向性扶持,2010~2012年共投资1058.528万元,现重症医学科为无菌层流病房,科内配置了中心监护系统、多功能吊塔、有创、无创以及适合转运的呼吸机、血滤机、微量泵、输液泵、冰毯机、床旁x光机、血气分析仪,借助新设备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近期还拟购置西门子呼吸机5台,营养输注泵3台,纤维支气管镜1台,正在政府审批当中,完善的医疗设备必将进一步促进我科医疗技术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推行科学管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

从强化组织机构入手,做好人员培训、规范制度、加强监管等各项工作。医院进行了以提升管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面的整章建制,建立了由医疗、护理、门诊、医保、感染监控、医德医风等所有涉及质量评价的科室构成医疗质量考核体系,纳入全院绩效考核。为了加强和有效推进我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强化 我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我科修订和完善了科室的各项制度,实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实行了PDCA循环管理,做到了有考核标准,有检查记录,有讨论分析,有整改落实。科室质量督查小组会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和

各班职责的完成情况,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我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我科自开科以来无一例重大医疗事故,并严格遵循相关准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血、临床诊断符合率〉95%、临床主要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70%、甲级病案率〉90%。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求所有员工严守纪律和规程,医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熟练掌握“三基”知识,严防医疗差错,严格执行院感控制制度,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在医疗服务方面,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情的对待每一个病人,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我科集思广益,实施各种优质护理服务金点子,制定了重症医学科优质护理服务承诺书、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的心理干预措施、重症医学科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推行重症医学科优质护理“亲情六字”护理模式,获得了医院领导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满意度评价调查>90%。

五、夯实科室基础,重视教学科研

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我科大力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现能独立开展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必备的多项技术项目,如心肺

复电除颤、经口气管插管术、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术、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气分析及胸、腹腔置管引流术,创新项目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YL-1型穿刺针)、持续床边血液滤过和(或)透析、经X线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目前已共计开展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362例、持续床边血液滤过和(或)透析5例、经X线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6例,这些项目均属省内领先水平,经过前期论证评估,已在临床应用中看到了很好的成效,在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疑难重症和危重症的诊治能力,给危重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六、齐心协力、全面促进全县重症医学发展

我科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不忘带动全县重症医学的发展和各项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与下级医疗机构紧密联系、密切合作,下级医疗机构转入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30%,并开展与乡镇卫生院技术合作的活动,我科与章田寺乡卫生院、黄山头镇卫生院、闸口镇卫生院、毛家港镇卫生院等乡镇卫生院建立了长期对口支援的合作关系,为有效的推广各项先进技术,我院积极组织全院

医务人员和公安县乡村医师参加相关培训,申报并开展了多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如2010年全院培训血气分析临床应用、2011年全院培训机械通气、2012年荆州市继续教育急诊医学知识培训培训班、2012年全市继续教育血液灌流培训班、2011年~2012年公安县乡村医师培训临床常见疾病诊疗知识等,这些教育和培训不但增进了我们和兄弟单位及下级乡镇卫生院的沟通和交流,更促进了全县重症医学的发展。根据科教科的安排,对进入我科进修和实习的人员严格管理,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指定由主治医师资格的人员进行带教,保证了教学效果。

七、紧张投入全面迎评,采取措施落实处

科室专门成立迎评小组,由主任牵头,抽调强有力人员成立了迎评小组,确立了“以评促建、全面提高,夯实基础、保障发展”的参评目标。在迎评准备期间,我们对照标准,逐项落实,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制订了全面快速限期限人整改措施,确保申报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紧张的迎评准备工作,我们得到的体会和收获是,本次评审注重的是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质量和医疗基础工作质量。它从管理理念上对重症医学科予以了科学的指导和启示,从对法律法规的执行上对其进行了约束和强化。通过评审,强化了人人

参与管理,人人重视医疗安全的意识。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重症医学科稳步发展,维护医院、患者的共同利益。在迎检准备阶段,对标达标让我们体会到了评审标准对重症医学科实际工作上的指导价值,对照标准积极工作,我们将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巩固成果,继续以评审标准为准绳进行评价科室的各项工作,以实现科学管理促进重症医学科综合实力的提高。

申报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对我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充分珍惜这个机会,以非凡的勇气和雄心,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促进我科诊疗工作的再一次腾飞!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评审专家!

重症医学科

重点学科工作总结 篇7

(一) 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发展农业保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 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二)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中央预算向农业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 576亿元, 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

推动区域发展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三)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确保粮食安全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 提高耕地质量,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 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 扶持牛羊肉生产。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 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管财力多么紧张, 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 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 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五) 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 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 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 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 覆盖农村5亿人口。

(六) 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七)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 坚决向污染宣战。

“十二五”北京科技五大重点工作 篇8

“十二五”已经开始,展望未来五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世龙表示:“‘十二五’时期,北京科技创新工作将瞄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服务国家战略与支撑首都发展。坚持成果突破与产业化相结合、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在科技资源整合、科技振兴产业、科技改善民生和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的路径,寻求新的突破,开创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NO.1实施全面对接工程,大幅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批战略性、前沿性的核心技术,完善科技成果的发现、筛选、转化机制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央地科研及产业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中央和市属单位联合建设国家级研发基地。

NO.2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农业先导技术与集成技术示范,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和产业融合,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成为服务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的战略高地。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创制为切入点,积极培育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度,以科技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重点,大力促进设计产业发展。

NO.3强化科技支撑工程,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围绕垃圾资源化、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系统建设等,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支撑城市发展、现代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北京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研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展城乡结合部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等离子体处理生活垃圾示范工程等研发项目。开展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施工、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参与城轨建设,推进“公交城市”体系和智能交通體系建设,实现交通智能化。

NO.4全力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加强统筹协调和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先行先试的改革措施。加快实施“十百千工程”,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促进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提升。充分利用在京中央单位资源,通过优化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和城市规划管理创新,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加快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探索建立吸引和利用国际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NO.5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

上一篇:社会工作实习督导下一篇:残联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主要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