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科工作总结(共9篇)
时光荏苒,转眼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回首2009年是教育教学丰收年,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了国家级教师进修学校的验收工作,这是令我们全体教师欢呼雀跃的事情。借着这样一个契机,我们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我们学校的资金投入,教育信息中心设备购置,校舍的装修装饰学校校舍……学校的变化和强大,凭添了我们教研员的工作热情,我们都在默默无闻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下面我就从几方面把自己这学期的工作做以总结:
一、配合教育局大型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自身技能。
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课改以来我发现一种现象,美术教师新上岗的没有机会画画,工作年限较长,有点资历的老师却渐渐的不会画画了,工艺制作也很少研究。导致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在逐渐下降,以至于在校园艺术化工程的实施中,在各种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不能很好的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师专业对孩子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渐渐的减弱。于是,我在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之上,结合学科特点,在经过了几次的选拔之后,我们在12月进行了小学美术学科教师技能展示活动,为是就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许多老师依据自己的特长制作出了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例如:由马家沟、清滨、铁岭三所学校合作完成的大型平面纸浮雕作品《赛龙舟》整个作品均由彩色皮纹纸制作而成。展示了美术教师精湛的手工制作水平。建文小学的浮雕作品《龙》,这件作品采用泡末版精心雕刻,用颜料喷绘而成,展现了美术教师高超的立体手工制作水平。铁岭小学几位教师完成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团结小学美术教师制作完成的纸泥版作品《校园生活》。花园小学美术教师张春雨设计并和其他两位教师合力完成的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服饰展示。服装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多样的造型特点,鲜艳的色彩给予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并体现了教师在手工制作方面精湛的技艺。我们的美术作品并在南岗区教育局会议上为全区领导、校长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与会的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用课程文化渲染,积淀“百花”教学特色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实践过程中,我们又迎来了南岗区第22届教学百花奖的到来。在22年的风雨历程中,南岗区的教学百花奖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改革中的一枝奇芭;已经成为南岗区品牌教育代表的先范。我们在一届一届的教学百花奖中耕耘希望,收获成功。尤其是第22届教学百花奖工作,更让全区教师在比赛的过程中历练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日益成长起来。下面我就将第22届教学百花奖小学美术学科情况做以汇报:
十月初,我们首先进行学科初报工作,经过相关材料审核,一共有33名教师取得初赛资格。在十月末,我们对这33名教师进行了初赛考试。经过紧张的角逐,最后有25位教师取得了参加决赛的权利。在确定人选之后,为公平起见,我们又现场进行抽签,来决定每位教师做课具体时间和场地。11月3 日开始,我们五位评委开始了紧张而辛苦的听课评课工作。接下来我就将这结合参赛的25节课将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况做简单的总结,总结优点如下:
1、创设课堂情境美。这次百花奖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多教师继承了上届百花奖教学的优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而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接受新知识,感受新体验,让他们的身心完全处于一种兴奋的,快乐的状态之中。
2、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本次百花奖的例外一个优点就是大部分教师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简洁、有层次性、步骤清晰,目标明确。
3、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课改之初,很多教师过分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忽视了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课堂浮躁不塌实。而这届百花奖教学,我们惊喜的看到很多教师重视了技能技巧的传授,尤其是在教学中加强了教师的演示的比重。很多教师的演示清晰,明了,直观的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实效性加强了。促使学生扎实的掌握了必要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体现了美术教师专业扎实的基本功。
4、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了参与、合作、探究、体验的多样形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教师在观念理解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我将结合我们预赛的笔试卷面和25节听课情况,把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
1、大部分教师对美术课程标准中所划分的四大领域的概念模糊,不清晰。
2、教学环节设计虎头蛇尾,重难点不突出。
3、部分情境教学虚假。
22届教学百花奖已经圆满的画上了句号。总结其优缺点,更明确了我们今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相信,在全区美术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南岗区的美术教育一定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三、参与省市各级部门活动,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争创机会。
9月末,我们学科参加了黑龙江省美术学科优质课展示活动。本人被聘请为活动的评委,并在大会上为全省教师做《如何撰写论文》的讲座。全区有18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有14名教师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12月初,我们又参加了黑龙江省中小学美术教学录象课的评比,有16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有12人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11月本人应邀为绥化市师范学院即将毕业的师范学生做新课程培训讲座,受到了极度的欢迎。
四、网络教研拉近彼此距离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发展,各实验区之间、各地区之间、各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的限制、经费的限制,地区之间、教师的横向交流不甚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培训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而无全局意义。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学校大力鼓励各学科教研员基于网络技术组织一些网络教研活动,我们小学美术学科也建立的小学美术教学网,2009年3月,我和网络小组的教师一起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努力使新版的网站做到功能齐全、内容丰富、页面精美。里面开辟了:美教体验、美教画苑、美教科研、美教概况、名家赏析等许多栏目,通过这个网站就可以将南岗区小学美术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这里不仅展示了全区美术教师青春风采,更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提供机会。这里有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有教育教学案例给大家警见,有最新的教育资讯报告给大家,在我们的教育论坛和教育博客上,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来源于教育实践的教育感想,在这种随笔式的记述中不仅可以提供与大家真实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心灵感触。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与提高,情感真实的表露。也促进了学科的团结向上的凝聚力。目前我们的论坛积分达到1857分,位居小学第三位。在将近两年多的建站过程,我的大部份时间放在更新、维护网站以及和教师们的网络交流上,然而这个过程也是我学习、思考的过程,使我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好文章,我必须扩大阅读面,于是网络、报刊、杂志都成了我的学习资源;为了使推荐的文章能给教师们更多的启迪,我必须对文章中的观点重新思考,然后进行筛选;为了能及时地总结教研经验,我必须勤思考、勤动笔。如此一来,阅读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都有了,大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使自己的教研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对网络教研有个重新的认识,它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了一种跨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更是以人为本的教研形式。
五、以科研促教研,树立教师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心理素质,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知识素质、能力个性的综合体现。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就应该是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为了这样一个目的,我们学科申报的哈尔滨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创设美术课堂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并在12月份认真做好了课题开题工作。
六、不断进取,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教研员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服务者与指导者,更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树立专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尤其是年轻教研员我们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巨大的,然而我们的专业发展空间却是无限的。置身于学习化社会中我们要与时代同发展,唯有不断地学习,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一切可能要运用的领域学习。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我在2009年7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为时两年的时间里,我将学习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生问题咨询与教育对策等等十一门课程。学习是紧张而艰辛的,但我相信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会使我积淀更深厚的理论知识,使自己更快速的成长起来。
七、发表文章
2009年九月,所撰写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美术学科中的应用》被2009年夏威夷国际教育会议所录选,并被邀请2009年1月前往美国夏威夷参加会议。
2010年工作思路:
1、认真做好哈尔滨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创设美术课堂情境教学法的研究》的实验工作。
2、开展美术教师单项基本技能培训活动。
3、继续培养青年教师,为她们发展搭建平台。
4、做好美术教学网络的完善和维护工作。
一、小学音乐、美术综合教学的现实意义
音乐、美术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 但这种综合绝不是形式上的凑合, 而应该是动机与效果一致的价值综合。其价值不仅体现了这两门学科审美教育的价值, 而且也体现了音乐、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几者的有机融合, 使音乐、美术学科更具有育人的强大动力。
1、培养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对于小学生而言, 活泼好动是天性,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据此特点因势利导, 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认为, 过份强调“分科”, 并以知识和技术为主线进行传授, 忽略了综合性特点, 无论从儿童心理还是生理角度来看都是不科学的。相反, 以学科综合为抓手, 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 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增强审美感受,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地发展。如果说小学其它普通文化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社会、自然界的认识问题的话, 那么美术、音乐学科的使命则在于引发学生体验审美情感, 而人的审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不可以由教师来传授的。只有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 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因此, 学科综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增强学生的体验。
3、拓宽知识面, 开阔文化视野,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综合教学改变了以学科技能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一大特点就是, 将音乐、美术学科置于大文化背景下来教学, 扩大了学科教学的信息量,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开拓了他们的文化视野。
4、培养辩证思维方式, 养成全面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学音乐、美术的学习, 就其内容而言是基础性的。综合教学促使学科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丰富的人文内涵交融中, 很多哲学的思想显现了出来, 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蕴含其中, 因此, 综合教学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养成了他们全面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小学音乐、美术学科综合教学的策略
(一) 关注学生心理, 体现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技能的学习是枯燥的, 但必然是持久的。就如唱歌为主的课堂教学, 从识谱至学唱歌词, 要经过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为了收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我们必须设法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创设情境, 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特征的、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非常关键。以往的音乐课很多老师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 学生学习枯燥无味。而小学生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 会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欣赏教学《飞来的花瓣》时, 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师生情谊的同时, 启发学生制作花瓣一样的信件或明信片表达对老师的无比热爱、真挚谢意, 孩子们边听边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感想画了出来, 边听边用自己的动作把旋律表现了出来, 一时间, 我的音乐课成了欣赏课, 美术课、朗诵课等。学生们和我一起陶醉在美妙的情景中, 度过了愉快的时刻, 最后全班轻轻的哼唱起这首旋律, 他们说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又例如:在绘画艺术中, 我们用色彩描绘五彩斑斓的视觉画面。在音乐中, 我通过有趣的色彩游戏让学生领略音乐色彩的艺术魅力, 变单调的乐理知识为有趣的活动。在教学认识音符时, 我制作了彩色音条:do用 (红色) re用 (橘色) mi用 (黄色) fa用 (淡绿色) sol用 (蓝色) la用 (紫色) si用 (紫红色) , 利用这些不同高低、颜色的色块, 注上唱名组成卡片, 进行听辨音高的活动, 在视听结合中训练学生的听觉, 感受不同音色。
(二)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加强体验性
体验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接收, 但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提出, 似乎不多。从艺术的本质来说, 音乐、美术学科应是一种体验性学科。由于体验的直觉性特点, 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 教师教学设计注重音乐、美术元素的有机结合, 加强学生学习体验性。运用动画或图画导入音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唱歌曲《小企鹅》时, 播放电视片《动物世界》中小企鹅的片断, 给学生全新的视听享受,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 促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 沉浸在南极的小企鹅顶风雪、踏冰川的意境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动画中不仅仅体验美、感受美, 还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 达到音乐教育乃至素质教育之目的。 (2) 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在音乐体验的过程中, 让学生把感受用图形、符号、线条、色彩、文字等表现出来,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美术课中已学过线条一课, 在教学音乐欣赏课时, 我让学生自由地用线条描绘音乐, 结果欣喜地发现学生在听到《百鸟朝凤》中交替出现不同乐器的音乐时画出了平行而交替出现的波浪线, 从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可以清楚、迅速地掌握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程度, 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 强调资源开发和艺术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才能, 其目的并不是要把音乐、舞蹈或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
由于小学的音乐、美术课时不多,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融合教学法的实施是有限制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课外、校外艺术活动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播放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 优美的歌曲配上美妙生动的画面, 或者声情并茂的诗歌、散文一定能把学生带入美好的艺术境界。学校的一些大型文艺演出也是艺术融合教育大展拳脚的好时机, 在校园里布置一些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 让学生动手、动脑排几个小小的节目, 给一个表演展示的舞台, 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锻炼学生的能力。
一、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信息技术作为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以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见长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信息技术深入美术教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追求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创造了美术教学的新途径,促进了教学改革
(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我们要倡导多元文化。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新的东西,才会有创造,有发展。现代社会倡导生态式教育:教与被教的关系被看成配合式、对话式的关系。既在教学中吸取生态学的原理,顺其自然,尊重自然。人工控制。又促进师生互动,以顺应学生的发展,有序地开发人的潜能。在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起参与备课: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所以在课前我把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先布置学生们去准备。学生可通过Internet、图书多方寻找资料进行探索研究。上课时。先请学生发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正是学生的一些鲜活的想法、观点、建议激发了我的教学创新热情,一个个新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们的讨论中产生,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因此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美术教学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美术教学进度的优化组合
新世纪的学校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各个领域。拓宽学生探究的渠道。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条件。我们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电脑绘画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使中小学生也能轻松地设计出一些精美的作品。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试着用电脑设计未来的太空、未来的海底等课题。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正确地表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不留痕迹地进行多次修改,使作业完成得既有创意又轻松,取得了很好效果。用电脑设计的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成就感、自信心的确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美术的积极性,保持了兴趣。使学生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中去。成为具有设计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教与学艺术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上广泛运用,拓宽了美术学科作为视觉艺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从纯艺术中走出来。得到去除烦琐制作的释放,凸现了创意的创新理念。它在教学上的成功运用,无疑促使教师调动更多的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新形势下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使其思维更具有发散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投入到更深层面的学习之中,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会自主学习,为深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欣赏《石雕艺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通过Internet找到石雕的相关知识(石雕作品图片。相关的评论资料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进行有选择地寻找,自主学习。有的学生了解了石雕的材料类型,有的学生感受到了龙门石窟的雄伟,有的了解了外国石雕艺术作品的特点等等,学生以网上欣赏资源为导向。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并通过网络进行知识交流,达到了自主欣赏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审美感受,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它只是提供了可能,并不意味着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成为必然,它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研究。
首先,我们要关注多媒体教学实施的时机。并不是所有的美术课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人机的交互不能代替实践活动。比如一些美术综合实践课、手工课:《仙女的魔术棒》、《蛋壳玩具》等等,如果这样的课也把学生带进网络教室,那就有失偏颇了,我们一定要避免重现代轻传统的极端现象,国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学生要掌握适当的国画绘画技能。光靠多媒体是不能实现的,所以要想真正实施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不要使用多媒体,要不要使用网络,甚至要不要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绘画作品,完全由教学的需求来确定。没有丝毫勉强。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信息技术,因为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这才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水平。在一些美术网络综合课中,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网上交流评价,试想一个连打字都不利索、鼠标都不能操纵自如的学生,如何与其他学生交流,又如何能从网上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更不可能用计算机来完成设计作品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技巧。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文化修养、审美意识、动手能力及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册教材共有23课,其中3课为选学内容,教学目标如下:
绘画:1、学习水彩平涂着色的方法。(练习)
2、临摹简单的硬笔线描作品。(练习)
3、用硬笔线描、蜡笔水彩等形式把观察、记忆、想象中的事物表现出来。(练习)
工艺:1、绘制简单的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练习)
2、制作造型生动的泥工模型。(练习)
3、用布和树叶、彩纸等多种材料拼贴图形。(练习)
欣赏:1、观赏优美的自然景物。(接受)
2、欣赏我国现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兴趣)
3、欣赏漫画和版画作品。(接受)
本册教材共分为7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儿童画创作。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儿童对春天的花的记忆。《春天的花》
第二单元是图案知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图案画,并且能绘画、运用图案画。《树叶图案》等5课。
第三单元是线条绘画单元。在本单元中,让学生用各种线条作为绘画表达的元素来进行创作,让他们感受各种线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包括《千变万化的线》等4课。
第四单元为立体塑造单元。主要是橡皮泥的立体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雕塑的兴趣。与上学期内容相比,本单元更强调作品的动态和趣味。包括《泥塑宝塔》等3课。
第五单元是贴画制作,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趣味帖画制作包括《布贴风景》、《动物挂画》。
第六单元是漫画单元,本单元由浅入深学习各类漫画知识,体会漫画艺术的幽默和讽刺,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能力和表达创作能力。包括《有趣的漫画头像》等5课。
第七单元是欣赏。本学期欣赏内容是民间面塑和儿童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精巧的民间面塑》、《中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中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6个班,整个年级学习美术的兴趣很高,思路开阔,创造能力强。特别是(1)(2)(3)班的学生上课活泼,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极为丰富,(2)班的学生比较顽皮,但课堂上敢说敢画,教师对他们更应该鼓励他们大胆作画,展开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4)班的同学比较认真,学生的作业情况较好。(5)(6)学生由于学生家庭关系,家长对美术不是十分重视,有时出现工具不齐,学生思想不重视的情况。整个年级的学生都喜欢手工创作课,特别乐意动手将简单或废弃的材料变成美好的摆设,美化生活。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参加艺校班,经过三年艺校的学习,同学们都养成了较好的美术素养并对美术理论及实践都有一定的经验,能够自己完成一幅质量较高的作品。
教学措施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2、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间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能力。
3、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使学生在评价中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审美情趣。建立多元的作业评价方式,要求学生把作品展示给家长和班内的同学欣赏。营造相互欣赏、相互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
4、尝试在本年段开展教学实验。上课时,教师以亲切,轻松的带有启发性的语言授课,使学生学得轻松、自然,着眼于综合美术素养及能力的提高。
★ 小学美术课题研究计划
★ 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 美术学科教学计划
★ 小学美术工作总结
★ 课题年度工作总结
★ 学科工作总结
★ 美术教案-课题《和平鸽》
★ 美术课题的心得体会
★ 小学二年级教学学科工作总结
做名符其实的学科带头人
2007年,在上级领导和我校全体老师的支持和关爱下,我被评为东莞市首批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二年来,我始终以“学科带头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地做好小学美术及陶艺教学教研工作、培养美术尖子工作、帮带新教师工作、和协助市美术教研会开展山区片小学美术教研工作。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在教育教学、教学科研和新教师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定信念,努力提高政治素养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弘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能正确处理集体、个人两者利益关系。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勤俭自强,勇于创新,认真搞好自己的常规教学。对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不拒绝不推诿,关键时刻总是能够从大局出发,勇挑重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作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我不仅自己做到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能够引导和带动其他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研,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的教研工作,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勤于实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我努力钻研教学大钢,勤奋好学,善于研究,注意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辅导相结合,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首先,针对教材和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兴趣点”创设情景、设计教学活动,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愉快、高效;其次,抓住教学重点,使之成为一节课所有活动、所有环节的落脚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出来,让教学过程主次分明,节奏明快,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三是抓住教与学的难点,精心设计 教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经过长期的磨练,我执教美术课、陶艺课,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同时,本人承担多次承担了全市或镇区的教学公开课,也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好评。2008年11月26日,在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举行的“东莞市2008年美术特色展览”活动上,本人向全市美术教师提供了题为《中国龙》的陶艺教学公开课。2008年6月16日,在“塘厦镇美术每月一课堂”活动中,本人为20多名美术教师展示题为《奥运宝贝》的陶艺教学公开课。2009年4月28日,在塘厦林村小学举行的塘厦镇每月一课中,为全镇美术教师上《功夫小子》陶艺教学公开课。两年多以来,辅导学生参加广东省“唯美杯”中小学生陶艺创作大赛,获得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辅导学 “ 青少年廉洁文化书画大赛” “第二届广东省少儿美术优秀作品展览” “东莞市青少年书画作品展评活动”等等,获得市级荣誉13项目,获得镇级荣誉32项。
三、以教带研,形成鲜明的学科品牌
教育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抓手。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带研 以研促教”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小学陶艺校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中,突破性地解决了农村小学开展陶艺教学的三大难题,开发了陶艺校本课程等。研究成果《农村学校因地制宜解决陶艺教学三大难题的研究》获得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陶艺教学》获东莞市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并发表在《广东教学报》;教学论文《农村学校陶艺教学初探》《陶艺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分别获得东莞市美术学科论文一等奖,其中《陶艺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发表在《广东教育》;论文《如何在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创建陶艺教学特色》,2009年7月发表省级刊物《南方教师教育》上。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陶文化特色建设”,学校的陶艺教育特色得到彰显,为全市的陶艺教学起到了带头作用,被东莞市教育局评为“东莞市陶艺教学交流会先进单位”、“东莞市中小学生陶艺创作大赛先进单位”、“东莞市新课程改革六周年美术教学成果展先进单位”,成为山区片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学校浓厚的陶艺学习氛围日趋形成,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陶艺比赛均先拔头筹,其中省级荣誉4项、市级荣誉16项。
四、以老带新,培养茁壮的学科教师队伍 作为“学科带头人”,我把新教师培养确立为工作的核心。在校内,我主动与新老师徐文斌结为“师徒”,采用帮、传、导、带的方式,从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学科研和学科特色建设等方面,通过细心辅导听评课,耐心引导开展小课题研究和学科活动等途径,促使她迅速成长起来。如今,徐文斌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辅导学生参赛,获得省级荣誉2项,市级荣誉5项目,其本人亦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师生陶艺创作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和“2008-2009学年度塘厦镇优秀教师”。在镇内,我协助教育办艺术教研员,带领美术中心组成员组织开展美术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我带领老师们走进课堂,从教学设计、课堂驾驭、学法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科教学竞赛和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如塘厦一小王梦丹、林村小学梁凤鸣、二小龙彩云老师等,促使年轻教师在教坛上崭露头角,获得长足发展。站在全市美术学科发展的高度,新教师培养方面我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方面,发挥自身的研究专长,结合本校开展的美术课题研究经验,引导美术教师开展立项研究,建立学科特色品牌,促进学科建设。如,全面策划组织了“山区片美术第一届联动教研活动(塘厦)”和“第二届联动教研活动(凤岗)”,分别对“美术教学特色创建的方法和策略”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两大主题展开了研讨,极大地促进山区片中小学校美术教育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莞市新课程改革六周年成果汇报活动”中,本人主持的《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作为山区片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唯一代表,以公开课、作品展览、文字介绍、报刊画册等形式,向来自全省的同行们公开展示,极大地巩固了东莞是美术教育在全省美术教育领域的地位。另一方面,以身作则,鼓励和指导艺术教师专业成长。如: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日益加强,受到谢岗镇美术教研员和凤岗镇教育研员的邀请,我先后3次到两镇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讲座,为兄弟镇区提供技术服务,有效地协助一部分新踏上教坛的美术教师如谢岗中心小学的罗雪云、陈本当老师,凤岗雁田小学的谢德心和清溪中心小学的李加如等老师,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在2009年10月23日,在为期两天的全市美术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活动上,为来自全市公、民办小学的近400名科组长,作了“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策略”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和同行们的好评。另外,本人还被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聘为“东莞市第13届新教师 培训主讲教师”,提供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专题讲座,“艺术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建立”专题讲座,为新教师提供的全面、有效的成长服务,并得到学员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五、传经送宝,为美术教研建设贡献力量
我勇于承担教学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术研究活动,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或是自己在学科建设、特色建设等方面一些好的做法,通过讲座、研讨会的形式提供给同行们,为全市小学美术学科建设起到应有的贡献。2008年12月23日,本人策划组织了由市教研会主办的“东莞市2008年山区片美术联动教研活动”。共80多名美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人在活动中就“陶文化特色的构建设”作了主题讲座。2009年6月26、27日,受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委托,到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美术学科新教师人,培训内容包括:“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专题讲座,“艺术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建立”专题讲座。2009年5月8日,受邀出席凤岗镇美教研活动,听取青年教师谢德心等三位老师的研讨课,并对全镇美术教师作“如何上好校本课程”讲座。2009年4月21日,受邀参加谢岗镇中心小学美教研活动,辅导罗彩云老师上公开课,并给艺术科组的老师讲授“学科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2009年10月23日,在为期两天的全市美术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活动上,为来自全市公、民办小学的近400名科组长,作了“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策略”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和同行们的好评。
二年多来,我一直在努力履行着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回顾走过的路程,只感到自己走得艰辛而又沉稳,平凡而又实在。也在不断反思:如何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成为名符其实的学科领域带头人,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人?我想,今后将在领导的关注与支持下,把今天的工作成绩当作明天工作的起点,一如既往,奋力争先,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己,更好地在各方面协助引领,使自己无愧于“学科带头人”的光荣称号!
大唐实验小学美术学科自查报告
根据万教字60号文件的通知,我校两位美术老师对所有年级学生的美术课程内容进行了自查,其中包括欣赏课,绘画课,设计课内容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校的美术课一直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上课,本次对上学期及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几课进行了自查。抽查的赏析,绘画,设计,一年级口头欣赏还存在问题,口头表达能力还需要提高。六年级学生造型表现作品缺乏创意,循规蹈矩。有的怕画、怕想象,学习动力不够;有的怕写实,怕表现不够,不
敢画;绘画变得困难起来。设计课大部分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能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对美术作品能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六年级的学生,欣赏课较多,通过平时写赏析,评述作品,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对一幅作品进行简单分析。设计课的思维活跃,作品新颖,当然也有的学生因为平时对美术课的忽视,在本次测查中表现不太理想。
总体测查结果如下:
优点:1.构图较饱满,没有较多空白。
2.在完成作业时大都可以做到精细描写
存在的问题:1.有个别同学对待作业完成不够认真,完成速度较慢
2.学生作业缺乏创意性
改进方法:1.在完成作业时加强对完成作品速度较慢的孩子的督促
2.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从生活中吸取更多对艺术作品的创意。
通过本次测查,我对美术作业的一点感想及整改计划如下:
一、增加美术作业品种的多样性。同是一节美术课,作业可以是绘画,可以是泥塑,也可以是剪贴,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点也是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美术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使美术作业的用途更广泛了。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督促管理学生用具带全带齐;教师利用校讯通平台与家长沟通,告知用具。()让学生多说、敢说、会说。一点点渗透美术语言,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三、课堂美术作业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收集美术课中学生的优秀小工艺作业作为学生作品充实学校展厅。整理学生的优秀绘画作业作为学生参赛作品,在校园里布置楼道画廊,成为校
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美术与美育之关系
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 指出美育是重要的世界观教育。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指出:“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中, 美术课的设立可臆说是最直观、最有效的培养学生们欣赏美的途径。美术主要通过欣赏、实践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从而对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中, 美术是基础课程之一, 同时这门课程也会给中学时期的孩子们带来重要的影响。
课堂上, 老师可以先将优秀的画作带到课堂, 让同学们欣赏, 其后对此作讲解其创作背景、创作技巧, 鼓励同学们说出对这幅作品的理解与看法, 从而引导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待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后, 教师应鼓励学生们主动创作, 创作的形式可以是素描、板报、水彩画等等。作品完成后, 每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由其他同学来提出意见、互补互助, 这样在无形之中, 既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 也鼓励了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要相互沟通、互助互爱。课程结束后, 教师可对学生们留一些负担较轻的“课后作业”, 如“回家路上捡一片你认为最美的树叶”“说出你认为最美丽的建筑”等, 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不会令学生感觉到压力, 反而会使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每一处“美”。
二、美术课程在美育中之重要性
现今许多中学过于看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审美教育, 认为美术、音乐这类艺术课程有时间则上, 若到月考、期中、期末阶段便分给语数外课程, 也有一些教师认为, 学生未来不走美术专业方向, 因此中学的美术课程只是起到解压的作用, 这样的想法及做法会使学生的中学艺术美育部分中断, 不同阶段的美育有着不同的形式及影响, 中学时期的美育会带给处于少年至青年过渡期的孩子们以积极的影响。中学美术课程虽然是教师在台上为学生讲解画作, 指点学生作画为主要形式, 但其根本目的是以艺术的美来育人, 因此缺少艺术教育的美育是不完整的美育。要成就具有艺术魅力的美育, 中学的美术课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 例如书法、剪纸、临摹等, 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良好的艺术培养, 既寓教于乐, 也不让学生们感觉到压力。
三、加强中小学美术学科建设, 渗透多元化美育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 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从中可看出此文件对于艺术课程的重视, 开设优质的艺术课程有益于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1.建立全面的中学美术教育体系
中学应聘用专业的美术老师, 并为美术课程提供齐全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材料。同时, 美术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们每节课学到新鲜的知识, 不轻易评判学生的作品, 鼓励其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 中学美术课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可以用PPT课件欣赏名家名作, 可以自带笔墨挥笔山水, 也可以在风和日丽时由美术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 在校园里寻一处美丽角落, 让学生们自由想象, 画出他们心里的小世界, 课下给学生留一些开放式的问题等等。
2.善用资源
现今“互联网+”的形势发展迅猛, 一些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纷纷建立, 中学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将美术类网络共享课程中的精华带入美术课堂中, 勤于改革教学方式, 令美术课程能够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们定期在“互联网+”平台交作业、感悟, 提出疑问, 鼓励孩子们在线上互相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并提高思辨能力。传统中小学美术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交叉使用, 将对中小学学生的的价值观产生极大影响, 对传统美术教育带来活力。
3.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中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 将大大促进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或各自完成作品后, 每四个人成立小组, 互评作品, 同学们可以提出疑问, 由作品完成者解答, 最后由教师概括总结, 这样的上课方式将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同时也使得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在美术课堂上,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们, 由学生们自主沟通、讨论, 将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利于其发展个性。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之一核心价值观通入学校美育的全过程,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 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同样, 中学的美育工作也要以建设精神家园为最终目的。当下, 中小学美术课程并不被十分重视, 导致有些学生审美观不正确,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中小学美术课一定要按时上课, 且上课内容需丰富多彩, 教师要在单纯的教授美术技巧的基础上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入进去,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 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才是中学美术课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小鹭.我国高等教育美术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高等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2003年10月.
[2]孙宁.美术学科教学实效性探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第31卷 (总389期) .
[3]冯常广.中学美术教育现状思考.大众文艺, 2009年第22期.
[4]周庆元, 胡绪阳.走向美育的完整.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
关键词:美术;其他学科;融合
一、研究美术新课标,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理念
新的美术课程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学科学习的吸引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使学习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地理课与美术的联系就很密切,初一的地理位置、方位、比例平面图,初二的建筑、校园规划和美术都有联系。数学中的图形、平面立体,语文中的诗意表达,思品中的插图漫画,生物中的动植物生长规律形态、颜色、动态,信息课中动植物的活灵活现、动画设计,历史课中的朝代绘画、书法诗歌以及大量的艺术图片增加了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这些科目知识的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难度也在慢慢降低。
美术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有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科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当学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中时,可组织他们写生、创作,这时你就会在学生的画中看到各种线条、形体组成的优美的人物舞姿,充满了学生的创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将感到轻松、愉悦,又达到理解人物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的,容易使学生接受,方便教学。我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不难发现各类艺术实际上是类似的,有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也能看到其他文化科目在美术知识的充实过程中,学生的整体都得到了发展。
总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为构建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综合学习奠定了基础,加强了课程内容综合性,淡化了学科的界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联系,从而加强艺术作品中艺术情感的凝结。
二、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整合
美术活动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娱乐的形式,而且也是解决学科之间知识整合的最好方式。反过来其他学科的内容也是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1)冲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打通一些学科间边缘知识的盲点,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及学生对科际联系的认识。
(2)有效联结各学科的相同知识点,提高有效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推进教法创新。
(3)学科间更多地相互配合,增进了解,形成教学合力,美术教师要向综合型教师发展。
(4)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对社会美、文学美、自然美、音乐美的体验与感悟。
(5)挖掘更多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美术题材,开发足够的整体课程资源。
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发挥网络及多媒体资源的优势,灵活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不论哪门学科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导致学生中途放弃,没有学习积极性,不会自觉学习,因此,教师课堂上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激励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喜爱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又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鼓励每一位学生学习,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更多地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减少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知识。
美术,是各种文化知识的综合体现。对于美术课而言,优秀的作品有助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通过欣赏,了解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史。一部优秀的作品通常会涉及文字、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旁征博引,在备课环节应针对教学内容,充分与已有的人文知识相联系,并借以辅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构造一个完美的知识综合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一个趋势,也是现代教育有效实施的一种途径。当然,美术整合教学不是搞大杂烩,而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它应该是始终以美术教学本身为根基,广泛吸收其他学科教学的有益成分,开辟自己的教学新路,唯其如此,美术教学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徐哲曼.新课程中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0(4).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
近几年来,我校就 “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 ” 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美术与信息技术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整合具有必然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美术创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工具。而在省编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以下表所列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这正是整合学习最为常见的形式,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和美术整合了;美术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也非常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教学。而且,美术课的有些内容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如《电脑美术设计欣赏》,学生只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操作,才能体会电脑美术的设计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演示运用 Phsotoshop 软件设计图片,将会让学生大开眼界,深刻体会电脑美术的强大功能和神奇魅力。
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提高学习效率。
二、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整合具有可行性。
1.欣赏 ? 评述----资源浩如烟海,查找可随心所欲。
“ 欣赏 ? 评述 ” 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欣赏 ? 评述 ” 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课程标准》指出: “ 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欣赏教学,学生不知道怎样欣赏,更不知道怎样评述。之所以会如此,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资源,除了听教师介绍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目前小学美术中的欣赏部分占很大的比例,绘画、雕塑、建筑、民间艺术、儿童美术、卡通形象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美术领域,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仍是缺乏资源。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了 IE 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提出学习的任务,比如制作一张网页、写一篇配有插图的小论文、制作一张幻灯片、编一张电子小报等,帮助学生解决技术困难,协助学生完成作业。
比如美术第十一册《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展示一些故宫的图片或者幻灯片,像导游一样介绍有关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知识,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或者干脆组织学生观看《紫禁城》的录像资料,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接收的信息量很有限。我们开展的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集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在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最后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幻灯片,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都相当投入。
2.设计 ? 应用----强大的软件供你用,轻轻松松搞设计。对另一学习领域 “ 设计 ? 应用 ” ,《课程标准》建议 “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美术课程中还有许多内容,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板报设计等,都可以采用计算机设计的手段。像用画图、Word、金山画王等软件进行较为简单的图案设计,用比较专业的 Photoshop 软件进行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并利用计算机光盘中大量的图像、照片以及材质资料,利用计算机字库中丰富多彩的字型、字体等,设计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来。
例如美术第九册《平面构成设计》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起码要准备大小一样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纸片各三张,通过排列组合将这些纸片构成几个不同的图形,然后选择其中一二个绘制出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学具的限制,只能获得一些常见的图形;绘制艰难,许多学生因为制作过程过分繁复而失去耐心,画不出精致的作品来。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却能够克服上述缺点。方法是:首先在 Word 中插入自选图形 “ 圆形 ”、“ 方形 ” 和 “ 三角形 ” ,并设置成 “ 无填充颜色 ” ,再通过 “ 复制 ”、“ 粘贴 ” 获得数个基本图形,然后随意移动这些基本图形,把他们组织成新的图形。学生可在计算机上反复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把构成的图形 “ 组合 ” 在一起,复制到画图软件中,并填上自己喜爱的颜色。(由于在画图软件中不能任意移动图形,在 Word 中又无法完成区域填色,因此需先在 Word 中构图,再在画图软件中填色。)由于手工绘制的设计方式受设计者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比较大,也比较费时间,所以学生往往难以实现预想的构思,设计会以失败告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设计显得轻松和得心应手,学生容易实现预想的效果,避免由于眼高手低带来的不快,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突破难点, CAI 很管用。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 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可运用 PowerPoint 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于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中 CAI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1)分析解释。
CAI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启发他们发现美术规律。比如:《千变万化的线》一课,制作一个可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的课件。课件首先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线,并用闪烁的效果将这些线条突出出来,然后概括出线的种类,接着通过说说、画画让学生体会线条的千变万化,最后再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的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CAI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观地解释了线条作为重要的美术语言产生的过程,展现了线条的魅力。
(2)提供素材。
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比如《欢乐的元宵节》,我们当地的风俗不太重视元宵节,学生对这一节日知之甚少。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因此,充分发挥 CAI 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学习的质量。
(3)对比实验。
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通过直观的对比实验能够很好地说明道理和规律。比如认识冷色和暖色,可通过观看大量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差异,这比光凭教师的讲解来得直观、简单得多。
(4)激发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要求教师 “ 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立体地表现信息的功能,使学习情景的创设变得得心应手。比如《茶壶造型》一课,可通过欣赏精美的宜兴紫沙壶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习方式,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1.整合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同时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由于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个别教育与班额偏大的矛盾,所以个别化教育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要求,学生可按照各自的学习速度开展学习,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软件搜集、处理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 学会合作 ” 是未来教育的 “ 四大支柱 ” 之一。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经常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讲,其他同学听,或者一个同学画,其他同学伺候,甚至剥夺了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绘画的权利。而且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又不容易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力量和智慧,便于整合学习成果。比如《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教学,让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头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如故宫的历史、故宫的建筑特色、故宫的珍贵藏品 …… 然后综合资源,讨论幻灯片的制作方案,制成幻灯片后再与其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似乎更善于竞争而不善于合作,所以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对于开展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系统中由于 “ 信息技术 ” 要素的介入,使 “ 教师 ”、“ 学生 ”、“ 教材 ” 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材不再是物质化的文本,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整合教学引起了教学结构的改变。
2.整合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强于演绎推理,弱于概括判断。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在网上可以搜集到许多资源,要合理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归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国长期以 “ 知识为中心 ” 的课程思想导致了学生对文字的敬畏和轻信,所以学生接触到网络信息时,往往也会轻信搜索到的任何信息。而学生在搜集到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或者与原有的知识相冲突时,就不得不去思考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比如网上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解释就众说纷纭,对《蒙娜丽莎》中的模特是谁也有很多种说法。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会把这种思维方法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对解决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3.整合可能会导致传统美术技法的弱化。
由于美术中的某些课程的作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完成,如 “ 封面设计 ” ,学生可通过 Word 或画图等软件制作出漂亮的作品,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颜料、画笔等工具,也不需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调色,那么他对颜料的属性可能就不太了解,对颜料调配的方法和技术可能就不熟练。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美术媒介的不熟悉,弱化传统美术技法,像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有可能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因此,并非所有的美术课程都可以和信息技术整合,勉强整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 “ 中国画 ” 的学习,应该沿用毛笔、宣纸这样的工具,以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4.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和信息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信息来源广泛,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学习的资源,但其中也充斥着许多错误的、消极的和不健康的信息,比如在搜索有关维纳斯的图片时,可能会搜索到不健康的网页,学生出于好奇就会浏览其中的内容。这会给判断能力还不强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坚持正面教育、采取安装网络过滤软件等措施之外,还要加强管理。
【小学美术学科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罗阳小学美术学科建设总结06-19
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06-15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07-26
小学美术绘画比赛总结11-21
小学美术社团工作计划05-24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总结07-16
小学美术教师工作计划09-09
小学美术作品展总结09-14
小学美术线描教学的总结11-08
小学四年级美术工作计划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