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2篇)

高三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特别是课改身份的高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生物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研究复习资料,适当拓展思路。认识到教材是生物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

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生物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由于高三是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所以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

高三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高三生物教学,问题教学法,学科综合能力

一、高三生物教学的要求

根据高考方案来看, 综合理科是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目前, 课程方案是分科课程、计划大纲、教材教学及其管理都是分科的。教学要求如下:

1. 教学知识要求。

教学大纲规定了具体内容标准;对于学科内的内容的呈现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体现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对知识点要注意层次性和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并且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学生能力要求。

(1) 理解能力。

(1) 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能力首先是对基本知识要有正确的理解。基本知识的内容可分为:基本生物学现象、概念、规律和原理。

(2) 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 能运用所学知识, 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4)

综合运用能力。

二、夯实基础, 培养学生规范的文字表达能力

1. 坚持以课本为根本, 教会学生做到会学。

(1) 会读: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 精读各个知识点, 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

(2) 会背: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背熟;

(3) 会默: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 以确保准确无误, 由此学会用生物学术语答题;

(4) 会理解:如一个概念的理解, 不仅要掌握它的内涵, 还要注意它的外延。

2. 对概念和原理的“外围”知识应有所了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很多要领原理是别人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 所以了解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 了解生物学发展史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有关概念和原理, 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3. 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以新陈代谢概念为例可剖析如下:

4. 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准确掌握并区分一些相关概念。

如:原生质与原生质层、应激性与适应性、半透膜与选择性透过膜、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等, 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比较, 找出它们的区别于联系, 这样就不会概念不清, 答非所问了。

5.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把有从属关系或相互关联的概念串联起来, 在大脑里面形成相关知识网络, 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如:以基因为中心可以进行如下串联:

细胞核—染色体 (质) —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氨基酸—蛋白质—性状—中心法则

三、挖掘学科内综合,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生物体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 是由许多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又是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等构成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宇宙也是一个综合体。生物学的这种思想正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学生可以利用个别的知识、能力, 交叉、渗透、融合、综合成为综合的知识、综合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使学生用有限的知识、能力、经验, 在新环境下按照一定的、科学的逻辑思维解决一定的问题。其中创新能力应是综合学科的关键所在。

加强学科内综合是高三生物教学中首先要有的思想;是必须做的事;是顺乎高考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保证。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教学法”坚持以能力为立意, 创新为立足点, 处理教材, 加强专题学习挖掘生物学科内的综合。全书分为分子、细胞、个体、生态四个层面, 紧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两条线, 使各章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避免高三复习炒冷饭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课堂上可以把高三学过的知识重新编织、整理归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以《水》一节为例加以说明。

教学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主要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将一些个别的、片面的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框架。提出问题:

(1) 追根溯源, 生命的诞生与水有什么关系?

(2) 水在生命体内存在的形式和功能是什么?

(3) 生命体内水分代谢过程如何?

(4) 水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生理分布的?

2. 问题的引导。

学生在思考、收集有关知识, 逐一解答上面问题的基础上, 再次予以引导, 分别从分子、细胞、个体、生态四个层面上归纳。从生命起源看, 水不仅是原始大气的成因, 形成有机小分子, 最后演变为原始生命, 而且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从细胞来看, 水是原生质中含量最高的成分, 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方式存在, 既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又为细胞的化学反应提供了必备的水环境。对于生物体来说, 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过程最复杂。分别从植物水分代谢和动物水分代谢两个方面予以巩固。水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 从而引出水作为生态因素之一, 可以影响生物的存在。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总之, 过程中贯穿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3. 问题的综合与运用。

这是关键的一步, 也是最难的一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常常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 需经过多次反复, 所以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在运用所学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逐步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完善, 逐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存储、提取、理解的基础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加强问题的开放性。由此克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 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四、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图文表达转换能力

图文表达转能力的核心包括以下两个方向。

1. 对生物学中常用图、表所表述的内容和含义有正确的理解。

生物学图表的形式多样, 如:形态结构图、模式图、装置图、曲线图、遗传图、表格图等。识图是生物学科能力之一。生物体形态、结构图、模式图是高考中常用的一类图, 但高考试题中这类图绝不可能是教科书中插图的翻版, 所以只有把教科书中的有关图理解透彻,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识图题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 图形题应占一定的比例, 评讲时特别注意教会学生分析图形, 如何从图中看出, 读出隐含的一些条件, 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 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图表所表达的生物学现象。

正确理解生物学常用图、表所表述的内容以后, 如何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准确的描述, 将直接关系到得分率。在平时的练习中就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每节复习完之后都给学生筛选几道比较好且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学生做答时特别注意对生物学图、表理解后的语言表达的准确化、规范化的训练。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 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 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五、重视实验, 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高考历来重视对实验的考查。因为实验能力是所有进入高等学校的生物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试验目的、实验对象、方法步骤、材料用具及试剂选择与替代, 实验现象与结果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对待实验的指导思想不仅要重视实验的结果, 更要重视实验方法、过程及实验研究思路。因为实验结果正确与否, 直接取决于实验方法的正确性, 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及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 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而方法的选择与研究对象及研究的思路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就是科学, 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 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实验问题。

第一:仔细读题, 搞清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搞清楚实验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第三:搞清楚题设所给材料, 用具的用途 (可由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

第四: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 设计时注意实验每一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和延续性, 设计安排实验的最佳程序。特别注意要把题设所给的材料、用具派上用场, 同时还应注意所设计实验的信度问题, 所以科学合理地建立实验的对照组, 是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所必需的。

第五:对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给整个实验设计画上句号。

六、把好练习巩固关

在高三后期“练兵”阶段, 做一定数量的典型例题, 这对熟练应用知识、提炼解题规律, 培养敏捷的思维及综合分析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必需的。但如果沉溺于题海不能自拔, 则事倍功半。此时应有大胆的取舍心态, 把那些大量的、相互抄袭的雷同题、偏题、怪题大胆舍弃, 不为此而浪费时间。做到“三重”:“一重课本”, 越临近高考, 越牢牢抓住课本不放。把掌握双基知识作为首要任务, 做题目的也是为了深化和活化课本;对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定理、规律、要点要过好记忆关, 对双基知识要过好熟练驾驭和灵活组合关, 对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要过好多式求解、立体化思考和建立解题模型关。“二重纠错”, 即对自己在各种训练中出错的题, 纠错、析因、汇集、整理。建立错题档案, 克服相应的知识和技艺“盲点”。应该明白:抓住易错题对其进行探究, 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三重小结”, 每做完一套训练题, 并非得到正确答案就算了事, 而应该筛选典型题进行小结。 (1) 小结思路。今后遇到类似题目, 则轻车熟路、心理稳健、效率提高。 (2) 小结相关知识。对与解题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小结, 使其成为“集装箱”便于记忆, 便于提取。 (3) 小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共性, 小结出问题的本质规律,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4) 小结变式。对典型的题进行解体后的丰富联想, 从不同角度发散, 小结变式及特征, 能使问题能融会贯通,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篇3

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考纲》,采取“细微中见宏大,宏大中有细微”的态度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处理技巧,但又要能跳出《考纲》,站在《考纲》之上来看“高考”。高考试题=取材+立意,我们只有立足于“取材”和“立意”这两个基本点,做到对知识的“点、线、面、体”全方位的理解和整合。在读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和训练。对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要进行仔细地研究,明确“考什么”、“怎么考”,通过研究高考试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更能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

二、重基础,缓速度,抓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题目虽然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一直都没有变化,高考题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基础性。对于进入高三的学生,知识增多,难度加大,但仍需放慢教学速度,夯实基础,特别是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平稳过渡,逐渐提高,以适应高三的生物学习。对于以前所学知识要更深一层的去理解,刨根问底,使学生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重基础的同时还要突出主干,因为高考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是以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主。例如:代谢、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实验、选修这六个主干。复习时还应把生物学知识融会贯通,分类整理、归纳,可用分枝法、辐射法、图表法等形成知识网络图,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用概念图、流程图强化内涵和过程,把每个知识点通过不同的视角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复习让学生的复习方向更加明确,复习效果更加显著。

三、精选精练精讲,提高复习效果

高三学生每天的时间紧、题量大,习题的训练要以质取胜。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下题海让学生上岸。选题要贴近学生需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要与考试说明的要求相吻合。老师只有做到精选学生才能精练。习题讲解应有针对性,对于出错率较高的题目精讲,可以一题多变,一问多变,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通过练题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培养审题能力、把握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四、反思纠错

有反思就有提高。学生做题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勤于反思,可以通过摘抄法、标记法、 裁剪法等,把自己平时出错率高的题目、月考中的错题积累在纠错本上,并写好出错的原因以及简单的解析,便于以后查看。这样如果下一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题目就可以很方便的翻出纠错本查看。如此循环,采用“销号”的方式就可以把自己的错题逐渐消灭。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就能监督自己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加强弱点,从而提高成绩。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高三复习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容量也很大,所以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特别是在二轮复习时。对于要用的课件应先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再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才能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六、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的考查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方面。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實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课本中的所有实验,包括经典实验和学生实验,并应用其中的一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重复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七、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器官移植、克隆技术、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生态农业、禽流感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283、285班生物教学,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首先是明确“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理科综合的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2、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更好的指导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1.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如将选修本中细胞工程一章内容整合到细胞专题中;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合并为细胞增殖专题。可以使得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精选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例题的分析应以指导思维方法为主,使学生学会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突破点,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精选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011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如第3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题考查了与免疫相关的内容,非选择题的31题考察脂肪酶的本质、活性相关内容,32题考查了与生态相关的内容等,都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及实验进行展开考查,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达到精确、精巧、精炼,同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根据特定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高中生物虽然抽象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生物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3、开展讨论与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互评中学习,在讨论中思维,在讨论中探索,在讨论中提高。

每次模拟考以后,根据模拟卷的特点和学生卷面的解答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五、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活跃课堂

认真落实“两案七环节”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课前通过对学生做的学案、作业批改,发现学生哪些知识还存在盲点、疑点,哪些重点知识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巩固,进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设置成一系列的小问题加以引导提问,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对于重点知识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加以巩固,课堂上学生讲解为主,教师进一步加以补充归纳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提高课堂效率。

六、积极参加听课研讨,取长补短。

积极听学校组织的教师的公开课,听完课后,我们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每个章节难点还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认真交流探讨,我们互相交换意见,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进行讨论,取长补短。这样坚持下来,效果还是比较好,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下学期工作设想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对于理综的做题技巧指导还应再多些,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单独考时做的较好,但综合到一起学生的时间分配上,做题策略上仍把握不太好。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5

姓名周传新 科目生物 年级高三

克拉玛依市第五中学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我担任高三(1)、(3)、(5)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其中一班为民族班,三班为内高班,五班为本地班。三个班级三个不同的层次,这无疑增加了我的教学难度。但在学校各处室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本人的不懈努力,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把来年的工作做得更好先把本学期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新的高考试题已经完全不可能仅仅凭过去传统的记忆——重复式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它的核心不单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而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连贯性、敏锐性和精确性的全面测试,目的就是要将考生熟悉的题目别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考查。“题海”战术所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那么,高三生物教学应如何适应灵活多变的考题呢?

一、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立足基础的指导思想十分明显。基因突变、食物链、营养级和种群的概念,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都有涉及。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在复习课中,不少教师喜欢用括号的形式把知识点的有关内容括起来,认为这就是知识网络,我认为那只是概括了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是某个知识点或某方面知识的具体化而已。要把它扩展为一个知识网,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这个网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与农业生产中作物增产、社会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等联系起来。这种知识网络的构建在高考复习中十分重要。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

达到精确(要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精巧(学过的知识要用得上、用得准)、精炼(要形成知识网络,使书本由厚变薄,最后要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同化到自己的观念中)。

二、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跨学科命题是高考命题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学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面对这种改革,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生物学教师,首先要搞好本学科的教学,“种好责任田”。在此基础上,应努力介绍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但从本学科,而且尽可能联系、类比相关学科。例如涉及到葡萄糖时,不但要从生物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葡萄糖的分子式及其作用,了解葡萄糖如何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了解葡萄糖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还可以联系到化学知识,让学生复习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进而了解如何鉴别葡萄糖。

三、改革课堂教学

从目前来看,高考中《生理卫生》的内容已逐渐淡化,因此,复习过程中也应相应地把与高中内容无关内容淡化,突出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另外,应根据高考的要求,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对高三的教学进行调整、改革。

(1)复习内容的调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加强学科内综合: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概括、综合、归纳形成知识链,进而构成知识网。例如我们可以将教材知识结构重新组织,分成这样几个单元: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甚至可以以问题的形式组织教材,如生物体是如何构成的?生命活动是怎么进行的?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亲代与子代有什么联系?等等。B、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见前面。C、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生物学的热点,主要是指哪些影响最大、几乎人所共知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而不是指偏、难、怪的内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指将生物学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D、加强探索性实验:如后所述。

对高三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宜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切忌超出大纲要求、超出高考内容的范围、超出新高考试题的难度和知识深度的要求滥加拓展。举个例子,复习遗传和变异时,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就不要涉及,对各种遗传几率的计算也要适当控制难度。

(2)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法要灵活多变,要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高三的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3)把握尺度,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一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高考命题不考虑直接从课本中取材的比例,复习时应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得意;得法于内,受益于外。教学中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和科研的热点问题都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二是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是深度与广度的关系。要广挖坑,不要深挖井。今年考过的明年不一定会考,也不一定不考,今年没考的也不一定明年必考,复习时知识面必须广泛覆盖,但是难度要控制好。四是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根本,但资料不能缺,而且要博采众长。一本资料往往是几个有名的人编写的,一本书就是一个智囊团,多看几本书等于请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你备课。当然粗制滥造、只为赚钱的资料现在也很多,那就要靠我们去精心挑选。五是陈题与新题的关系。题目都是用来检测或训练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载体。新题测试价值高,但陈题的训练价值也可能高,不必一味求新。六是考试与练习的关系。谁都知道练球和比赛是两回事,考试和训练也是如此。在高三的教学中不能“以考代教”,以考代练也不妥当,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考试还是练习都必须注重讲评,讲评比考练更重要,讲评要从试题立意、命题角度、干扰项的确定、解题思路等方面分析,要通过讲评一道题,让学生弄懂一类题。七是好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过去高考升学率低,只是少部分的学生能上线,所以我们把注意点主要集中在少数尖子身上,现在不同了,高考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且将继续逐年增加,只抓尖子不行,必须面向全体。

四、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总结 篇6

杨继军

经过一年的积极准备,09年高考已经结束。从甘肃采用的全国高考(II)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看,这套试卷重点考查了考生对高中生物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内容覆盖较为全面。试题基本符合2009年全国高考招生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了考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与2008年高考相比,试题难度不大,实现了旧课程向新课程的逐步过渡。从试题结构上看,2009年理综生物试题题型仍然延续前几年高考题型,题型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其中5道选择题(30分),4道非选题(42分),共9道题72分,非选择题由去年的2道改为4道,但分值不变,与往年一样。从考试大纲上看,考试内容范围确定了9个部分,今年实际考查了8部分内容,具体情况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分,占4.2%;生物的新陈代谢14分,占19.4%;生物的生殖发育3分,占4.2%,遗传、变异与进化16分,占22.2%;生命活动的调节12分,占16.7%;微生物与发酵工程4分,占5.6%;生物与环境6分,占8.3%;实验14分,占19.4%。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进化;实验;生命活动的调节四部分为核心考查内容。

通过自己对09生物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我对自己近一年的教学工作反思分析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

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人们的思维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内容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所以,我想我们如何,就是做题的时候,既要认真的审题,读题,把读题审题要做好,特别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提供了信息,我们首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然后再进行先定性分析再进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

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四、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五、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近段时间,我对一年来的高三生物教学工作做了总结,认为还有以下几点需要努力:①:在课堂教学上,还没有做到每堂课都坚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的把握上要坚持向其它老师学习,积累经验;②对学生,对教学工作要更加用心;③不管做任何工作,要坚持,认真,踏实;④要多做高考题,要认真研究高考考纲,才能正确把握高考方向,搞好高考的复习工作。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深刻体会高考,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7

一、关注每年高考试题的变化, 把握一轮复习教学的方向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必须在考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下进行。在教学中我总是密切关注每年高考命题点的变化和命题的特征及规律, 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 密切联系实际,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学知识融入问题情境当中, 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立足教材, 适当延伸

一轮复习开始后, 每个核心知识点的复习我都要求学生全面细致地通读教材, 并用彩色笔将重要的知识点、关键词语画下来, 然后精读教材, 将画下来的重要知识点、关键词语以及重要的插图、小资料和实验内容进行梳理, 并熟记重要概念原理,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教材上的生物专业术语作答,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对于教材中直接给出结论而没有透析原因, 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 教师应该大胆地拓展和延伸, 以帮助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 在进行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教学中, 通过实验证明S型菌DNA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但是转化的原理是怎样的, 教材只字未提, 学生无法理解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在复习时可进行如下拓展延伸:转化过程是S型菌控制荚膜的基因整合到了R型菌的DNA分子中, 并在R型菌中得到表达, 从而使R型菌形成荚膜而转化为S型菌, 这就相当于转基因式的基因重组。通过这样的延伸,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 如果一轮复习只是简单地重复教材上的内容, 或者只是对着一轮教辅资料宣讲, 课堂必然枯燥乏味, 生物学科亦是如此。有些生物知识非常抽象, 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 不仅枯燥乏味, 而且效果也不好。运用多媒体能形象地摸拟展示某些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 加深印象, 帮助记忆, 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如复习“减数分裂”时, 我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生既容易理解, 又记忆深刻。

四、重视实验复习教学, 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

每年的生物高考试题, 实验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 在一轮复习中, 我非常重视实验复习教学。对学生上新课时没有很好理解, 细节又特别多、操作也很繁琐, 在高考中常作考试题材的实验内容, 再次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 加深印象, 进一步明确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对一些不合乎季节的实验, 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视频, 让学生重温原理、操作过程及实验方法, 进而提升复习效率。

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面向生物学科学困生

学生成长到高三, 各自的个体差异更为明显。特别是像我们学校, 接近30个班, 学生来源广, 基础参差不齐, 虽然是分层教学, 但经过进入高中以来两年的发展变化, 难免发生较大的差异。

随着每次月考的到来, 有的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感觉越来越吃力, 生物成绩也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 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家教式的辅导。“一对一”家教式辅导对学生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及时引导他们解决, 进而为一轮复习教学找到侧重点。

总之, 作为高三生物教师, 我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 为学生顺利进行二轮复习和高考胜利奠定基础。

摘要: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学生高考至关重要。因此, 高三生物教师要带领学生吃透教材, 把握高考命题的动向, 充分利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复习效率,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重视实验复习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为二轮复习的顺利进行和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生物课堂教学的模式 篇8

关键词:高三生物;课堂教学;环节;时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07-01

高三生物已经完成新授知识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复习,帮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试题编制花样繁多,但所考查的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即使综合试题也是如此。牢固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益,是每一位高三生物教师关心的问题。当然复习课的内容不同,复习模式也将有所不同。但是,不管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复习课,都离不开阅读-讲授-练习这三个环节。进入高三年级,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讲得过多的现象。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分配读~讲~练的时间,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保证,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希望建立一个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一、阅读

每一节课先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阅读与归纳,有利于学生明确复习目标,是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充分体现。学生围绕复习要求,根据自身实际,精读或泛读教材每节相关内容。学生在进行全面复习时,教师应明确重点难点,让学生积极思维,记住主要内容。在阅读时,学生之间也可相互讨论,而教师则进行巡视并了解情况,这样为后一阶段的讲授节省时间。同时,也为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打下基础。

二、讲授

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问题的关键,因为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有动力让学生变成自己要学。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节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讲授。通常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问题—探究讲授模式,这种模式能把复习课讲成新授课一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当然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过,每种教学法在复习的应用中都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在课堂中,应致力于创设问题情景,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生物教学在问题创设上,可以把教学内容按知识的基本规律,组织成有序的、系列的问题,组织学生去探究和解决。同时应紧扣教材,重视学科内综合。另外,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点和难点。教师复习引导过程中,应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化学元素(C、H、O、N、P)──化合物(脱氧核糖、磷酸、含N碱基)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例如,植物施肥过多的“烧苗”问题的分析;白化病、21三体综合征原因的解释;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剖析;无籽果实形成的特点分析;温室效应的成因等等。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如至少把课堂上三分之一的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生完成自主活动。因此,教师合理的讲授时间应该是20~25分鐘,不应该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满堂灌,让学生缺少自主思维。

三、练习

检验学生复习课程中阅读与讲授环节的唯一标准就是反馈练习。高考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试技巧。因此,每节课必须留足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试题的选择就成了教师头痛的问题。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完历年的高考真题及各类辅导试题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考验教师选择试题的智慧。要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试题要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及难度。给学生的训练试题不能太难,如在遗传概率计算方面就不宜太难太深,最难达到如下题就可以了。(2006年高考广东卷第41题)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

(2)若该夫妇再生育表现正常的女儿的几率为___________。

(3)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型正常的苯丙酮尿症携带男子结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

试题宜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每训练完一道题,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等非智力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高三教学的每节课堂中,必须把握好课堂上的这三个环节,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的精力,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依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把握教学起点,重点和难点,克服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教师要改进教学手段,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究意识;促使自身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强化知识落实过程,提高全市的生物学科教学质量。

二,学科要求

生物学考纲要求学生具有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考纲要求的知识体系包括:高中生物一册,二册,全一册(选修)三本书。对于书中选学的部分和选作部分不做要求(统考,高考不考)。

知识模块中,以下内容应特别留意:遗传和变异;调节和免疫,进化与生态;代谢与增殖;微生物及生物工程;实验设计。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基础知识不动摇这一根本点,同时还应强化审题,识图表,实验设计,文字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做到堂堂清,节节练。教师应广泛深入的开展高考习题研究,体会考题涉及的诸多能力。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典型习题时,特别注意能力立意的方向。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根据本校学情和教情,讲述,学案,多媒体等方式都可以灵活运用,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实现从教学有法到教无定法的飞跃。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应体现堂堂清,天天清的思想,要注重知识的落实。

三,工作目标

1、深刻领会“双纲”的基本精神,准确把握“双纲”的整体要求,把对“双纲”的理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2、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做到两个改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提问;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单纯知识传授为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3、学科教研组建设要有明显成效。学科教研组要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尤其要研究高考命题的方向,要研究历年高考试题的特点,要有校本化的学习资料。

4、学生的学科成绩,要在优生率,及格率和平均分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和建议

1、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评价不仅在于评定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了解学习状况,发现教学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评价学生要客观,公正,合理,要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兴趣,激发动力。评价要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纸笔测验仍是最常见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制作试题时要注意以下情况:

命题不必强调

命题应强调

枝节内容

核心内容

零散知识

具良好结构的知识

单纯的生物学事实

生物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对记忆情况的考查

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2、教学建议

应届生初次接触三册知识时,教师要稳步扎实地进行教学,增强学生记忆,理解,练习的时间。复习班及个别暑期补课时间较长的学校,在11月12日之前可讲授一些专题,如实验设计等,让学生及早接触实验设计,图表等,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和形成。

五,主要措施

1、研究大纲和考纲

各校教研组要定期研读考纲和大纲,要有翔实的学习和安排。教师单独学习和小组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讲解与相互讨论相结合。学习效果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掌握“双纲”,熟悉“双纲”中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双纲”指导教学,进而研究相关题型,组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市教研室要对各校进行大纲,考纲学习效果评估,把“双纲”的学习做为一项专门的考查内容。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各校要继续全面推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评课和评教活动,总结学生学习和教师引导的规律和经验。课堂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看学生是否发展,是否依据大纲和考纲,是否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市教研室要继续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县校级之间交流,为课堂教学改革骨干教师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市教研室要对各高中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整体评估。

3、继续开展“四清”运动

“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章章清。实现“四清”的先决条件是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内容,适量作业题量和一定的完成时间。“四清”运动的关键是学生要及时进行自主学习,并归纳,提升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各科任教师要在诊断学生学情上下功夫,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教研组要督促检查评价。各高中要有组织,有步骤,有检查,有考核地扎实推进“四清”运动,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反复利用“错误”纠错。市教研室要继续组织本学科的学科骨干教师命好章节过关练习题,要把知识落实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

4、编好,选好,用好复习资料

把复习资料的选用作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各高中教研组在复习资料的选用和使用上,一是要正确处理复习资料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发挥好教材的作用和功能,坚持以教材为主,资料为辅,不能用资料知识内容代替教材;二是在资料练习题和外地考题上,坚决做到教师先筛选,组题,学生再进行练习,坚决杜绝有错误的习题。各校教研组要成立专门的课题小组,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研究所使用资料结构特点和缺陷,研究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过关练习题。市教研室要对各校资料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市教研室要继续为各校提供可借鉴的外地试题。

5、搞好实验教学

各学校要把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出来,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能做实验的要做,能看的仪器要看;没有条件的学校要克服种种困难,利用好录像光盘等音像设备,让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和感悟实验情景和科学精神。

教师要把实验设计的理论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一般器具进行操作;能够具有生物绘图,识图能力;能够搜集信息,分享信息;能够发挥其探究能力。

6、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题所考察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在强化知识落实的基础上,更应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要把近三年高考的试题收集到一起,研究命题方向,预测可能的方向并强化学生训练。

六,教学进度

1、九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期中考试)

选修全一册学习或复习

2、十一月中旬至明年元月下旬(期末考试)

选修全一册,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到“自由组合规律”

春节放假2月12号———2月25号

3、二月下旬至四月上旬(第一次调研测试)

第一轮复习结束

4、四月上旬至四月下旬(第二次调研测试)

第二轮复习

5、五月上旬至五月下旬(模拟训练)

高三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邹海燕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生物学科教学,作为毕业班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高三教学要出成果,因此,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于高三年级学生来说,开学初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比传授他们的学业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开学初和每周一上课前时我尤其重视他们的思想教育,讲几句简单的激励性语言,同时关注他们上课听讲的状态,发现情绪不对在课上及时提醒,或者我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这样做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将新课中的重点学习和难点突破安排在前,将训练评价和上节课的练习纠错等学生必须动手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后,从激发兴趣入手,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除此以外,我运用恰当的赞语、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方法,对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

二、根据特定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高中生物虽然抽象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电视、网络中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生活实际带入课堂,在现实世界中寻找 1 生物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3、开展讨论与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互评中学习,在讨论中思维,让学生在讨论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如教学过程时,多设计一些讨论与交流活动,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然后让一学生代表进行评价,若还有争论,再请另一个学生进一步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创新的火花和合作的习惯

4、认真制作符合学情贴近生活的课件,提高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寓教于乐。

5、提前进行高考模拟题的训练。每两周安排一套高考模拟题的训练,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以免学了必修3忘了必修1等前面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提前进行模拟训练,了解高考题型及把握考试时间和提高考试速度。

6、每节课都设计了“课前小试”和“课后大练”。我将近两年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海南等地的高考题中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试题分类整理到“课前小试”和“课后大练”中,让他们了解高考题型,了解高考考纲,同时通过化整为零使学生感觉高考试题并不难,因而对学习充满信心。

7、制作知识点普查表格,让学生了解自己知己知彼,并且老师从中找到该花时间和精力的方向。由于前两年已经采用了新高考,现今有了参照,因此我根据2011年的高考考纲,将考点按照教材顺序制成表格,要求学生对照考点进行填写自己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在这之前我已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整理并且印发给学生。

三、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品尝成功。

积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应该是失败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1.鼓励参与。高三年级的学生仍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组织提问、帮助回答和鼓励性点评相结合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即使回答错误不要立即指出而应该通过引导启发促成其回答正确,经过多次机会学生参与的激情就有了,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有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乐在其中。

2.提供机会。通过老师的合理启发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探究,从而找到规律,发现问题,理解新知,突发奇想解决难题。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当取得成功时,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可以说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由此生发的学习动力也是其它激励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高三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一、动作的含义

这里的动作是广义的概念,泛指动手、动口、动脑。在动作中实现情感的体验、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动作包括资料的收集、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操作、实验成果的呈现。

二、动作的实现

高三生物实验教学必须重视两个事实,其一是学生的时间紧迫,在高考的强势下,任何活动的开展都会变得异常困难;其二是生物实验的特点,实验的进行比较的复杂,很多实验根本无法开设,周期又比较长。高三学生实验动作的实现在这种夹缝中,艰难行走是必然的。但是,这不能成为阻碍新思想产生的理由。笔者在不断地践行着。

根据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进程我设计了以下四类实验:

1.在不知不自觉中进行生物实验。新课程强调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要追求生活与知识的和谐。知识缘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教师要把课本中的学习内容巧妙的转化为学生自己身边的事,让他们感到学习的知识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唤起他们的热情。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案例一:植物拯救

我们办公室有盆盆栽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了病症,于是我叫来班级的一个学习小组5人,叫他们把这盆植物拿回去,想尽办法救活他们,并记录你们采取的措施与实施的结果。

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对于植物出现的病症也具备能力去分析。但是他们缺少的是实践的能力,缺少的是动手的机会。在这个时候安排这个实验的用意是:把这两个盆栽放在班级里拯救,有许多眼睛注视着他们,这无形之中是他们完成这个的任务的最大的动力。这盆植物是由于缺水缺光照,同时在办公室同事的不断用茶水浇灌导致植物根部有问题。但是这盆植物如果救活在不久将会开花而且很漂亮。如果他们能救活并放在教室里面,我想这将给整班同学以生命的洗礼,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魅力,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给高三枯燥的学生生涯添上彩色的一笔。

实施过程:

第一天得到这个任务之后,学生一片茫然,不知道做什么。我叫他们拿回去再说。由于是小组合作,他们有一起讨论的机会,这给了他们认知的可能。

第二天他们就找到了我了,疑问是:我们不知道这个植物是怎么回事,有的说是缺水,有的说是缺肥,有的说是没有光照。就这么盆植物,我们怕会把它弄死了。我的答复是:一,植物是生命,你们不能轻易给它施加某种措施,这很有可能导致它的死亡;二,这盆植物如果真的已经是病入膏肓了,死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三,建议你们可以先调查病因入手,同时给它生命必须的条件。

大约过了两天,我在办公,他们来我办公室,说想借我的电脑用下。开始我还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原来他们是想查找一些有关植物病因和植物习性的资料。我们学校专门有一个盆景种植基地,其中有一位已经退休的数学老师,由于比较喜欢植物,学校专门聘请他为学校的绿化专家,专门养殖一些盆景,绿化校园。他们当然也想到了这个可以利用的“资源”。

大约又过了两个星期,他们找到我说有盆植物快要死了,问我怎么办。我跑过去一看,植物发黄开始萎缩了。我赶紧叫他们把黄叶去掉,并移栽到植物园里面,结果还是死了。

我要求他们写出报告,下节课向全班同学汇报。

以上实验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观察,并通过观察来发现和分析问题,如何搜集(查阅和利用)文献资料,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如何整理数据和撰写报告,这个实验无论他们是否拯救成功,他们都将得到很多: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情感,发展了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由于是初次尝试,做得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2.在探究实验中体验独创之魅力。未来学家奈斯在《大趋势》一文中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开放探究式实验对于学生,就是创造。从数据到概念,其中的问题选择、实验设计、问题分析、数据解释,全由学生自己在操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磨练了学生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意志。当然要有指导地实施实验探究,使之构成一种不至于给学生带来失误、又不占用太多的时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的生物实验。

案例二:2006全国卷I30小题中一个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实验,我想让学生探究一下:给一个小组5个人一些实验材料与用具,打孔器、注射器、小烧杯、台灯,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课余的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实现先让叶片下沉与水中,然后让它浮起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我给了他们一张表。

用打孔器取相同面积的叶片若干;

将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加入清水,排干空气;

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拉动活塞,反复操作,直到原来漂浮的叶片沉入水底;

将一小烧杯倒入富含CO2的清水(事先通过吸管向水中吹气),将叶片放入水中;

将烧杯置于台灯下,观察台灯距离烧杯的高度不同,对叶片漂浮起来的时间长短有什么影响;

制作台灯距离烧杯的高度与叶片漂浮起来的时间长短变化的曲线。

3.在动手实验中感受生命。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瑞士的教育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大学里做过脊蛙反射实验,印象挺深刻的。我也让其中一个小组进行这个實验。这个的实验我同样叫一个小组5人完成。其中两个同学做实验材料的准备,包括青蛙的准备。这对以他们来说是个难题。我叫一男一女去准备,如果他们选择自己动手抓的话,有的女同学看着,男同学肯定会一显身手,不会出问题;如果他们选择自己买的话,一定也能合作搞定。其他几个同学当然也有任务,准备实验的开展工作,这包括如何进行实验,如何选择用具,如何给予刺激,然后要写好报告。在做好充足准备后,实验开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用照相机记录了他们的过程。在结束后他们完成自己的报告,并在班级内完成了汇报。

学生在这个实验中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的,特别是在处理青蛙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任何课本知识所无法给予的。在实验中,他们感受着,实践着,发展着。

三、动作的效果

高三实验教学想全班同学一起来是不可能的,受到学生学习时间和生物实验周期长的限制。让小组同学先实验一些与生活有关,与高考有关的实验,然后影响到全班同学,并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在实践中感受生物,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三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12

高三复习课是巩固已有知识及促进知识迁移的过程, 因此, 针对不同知识类型及知识迁移过程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近几年的毕业班教学中, 笔者有一些粗浅的收获与体会。

一、学案导学——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梳理

很多学生不愿钻研教材, 或看书不带问题, 看不讲方法, 看书后也不总结, 看书时感觉什么都懂, 放下书很多问题记不住或记不清。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采取的具体做法是, 利用学案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

编写学案只靠教师个人是很难做到的, 必须由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合作完成。每人负责一部分, 集体评议修改, 共同使用。

在上课前一天发学案给学生,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自行完成基础回顾、“体系构建”、“知识衔接”三部分内容。教师在课前检查完成学案的情况。课堂上,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不讲, 对重点内容可由学生讲, 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 最后教师精讲, 并通过做针对性训练以巩固和提高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二、“问题”教学——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教师研究教材并结合对历年高考试题及经典的测试题的分析, 明确高考的重要考点、重要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将考点及涉及的联系和应用等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让学生分析和解答, 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 历届的学生一直对“果皮、种皮及子叶等的遗传问题”理解模糊, 因为这部分内容与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各部分结构的来源、遗传组成及遗传规律等难点知识密切相关。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复习中我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

1.填写下列有关结构的来源与发育:

2.讨论:以上结构中, 其遗传组成只与母本有关, 与父本无关的有哪些?标出染色体数目及来源。 (见上图)

3.将种子播种下去, 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与______保持一致, 当年所结种子的子叶基因型为______。

4.豌豆的硬荚 (A) 、圆滑种皮 (B) 和黄色子叶 (C) 对软荚、皱缩种皮和绿色子叶是显性。现用纯种硬荚、圆滑种皮和黄色子叶豌豆的花粉, 授在纯种软荚, 皱缩种皮和绿色子叶豌豆的雌蕊柱头上进行杂交。按要求在表中填写各后代的性状、基因组成及其比例。

5.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花授粉, 则胚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若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是aaaBBb, 则胚芽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以上五个问题层层深入, 从种子和果实各部分的发育的基础知识入手, 然后逐步地把这部分内容与遗传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以便学生突破难点。

三、归纳比较——构建学科知识网络

高考复习中除了要注重单一知识点的落实, 还应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零碎知识点, 通过归纳法、比较整理法、推理法等进行深加工, 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例如, DNA和RNA比较, 三种RNA的比较, DNA复制、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之间的比较,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比较,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 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的比较, 核遗传与质遗传的比较。

知识的概括性越强, 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 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在总复习中, 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使之条理化, 对于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四、讲练结合, 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在课堂上只复习知识是不够的, 适时精炼、精讲, 讲练结合, 才能真正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采取了限时练和课后作业相结合, 章节测验和阶段考试相结合, 进行滚动复习。由于练习较多, 所以习题讲评课是高三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试卷的讲评, 能矫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提高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讲评课的实效性, 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自查自纠, 注重错因分析

教师要在认真批阅试卷的基础上进行成绩分析和试题分析, 明确学情及讲评重点。向学生提供科学的答案, 指导学生自主检查出错原因、解题失误和知识能力的缺陷等。

2.科学归类, 注重审题策略和解题思路训练

教师应该多指导学生注重分析命题意图, 在明确解题思路上下工夫, 才能既提高解题能力, 又避免搞题海战术。

例如,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曲线甲上的b点对应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曲线乙代表的酶可能是人体内的胃蛋白酶

C.曲线乙、丙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D.人体血浆中的凝血酶原的活性与曲线丙相似

解题思路:本题除了考查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外, 还设置迷惑条件加以干扰, 考查去伪存真能力。凝血酶原是一未知信息, 同时也是干扰信息, 应及时剔除。以人体血浆中的酶最适pH为解题突破口, 可迅速得到答案D。

3.精评细讲, 注重提炼方法和规律总结

讲评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试卷中的题目,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解每一类题型的思路和技巧, 使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胸有成竹, 少走弯路。

例如, 一对夫妇, 其后代若仅考虑一种遗传病的得病几率, 则得病可能性为a, 正常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几率, 则得病可能性为c, 正常可能性为d。则这对夫妻结婚后, 生出只得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的表达式为 ( ) 。

①ad+bc ②1-ac-bd ③a+c-2ac ④b+d-2bd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如果直接推导选项ABCD的正确与否, 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可假设a=1/4, b=3/4, 确保a+b=1;c=1/5, d=4/5, 确保c+d=1.将它们分别代入均等于7/20。应选D.需要注意的是, 假设数字时, 要让a、b与c、d在比例上尽可能有差别, 以避免引起误解。

4.“借题发挥”, 注重思维发散

讲题时, 不要“就题论题”, 需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即通过变式练习, 多角度地设问, 拓展思考问题的广度, 强调思路方法的变通, 从而使学生达到“解一题, 会一类”的目的。另外尽量做到以题带面, 体现综合性。讲解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试题中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及如何联系,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即教师应从“点”出发, 把“面”呈现给学生, 尽可能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5.反馈矫正, 注重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训练

高考生物Ⅱ卷要得高分的关键在于考生答题的规范。在讲评试卷时, 结合卷面问题, 可在以下几方面提出要求:第一, 认真审题, 做到“空”前“空”后双兼顾, 明确答题大方向, 避免答非所问。第二, 分析命题意图, 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 全面考虑, 答全要点, 确保答案的完整性。第三, 先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可能的答题方案, 再运用收敛思维筛选出标准答案, 确保答题的准确性。第四, 尽量用生物学术语表述, 力求准确、精炼。讲评试卷时, 可选取典型试题, 给出完整、简洁、规范的表达, 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范本。同时应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运用规范语言进行表达。

6.学生参与, 注重激励

高三考试频繁, 一次一次的试卷讲评更容易让学生厌烦, 收效甚微, 考试本身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我们在今年的高三复习试卷讲评课中作了新的尝试:在试卷中找些典型、易错的题目, 让学生说题, 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总结的思维过程说出来。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相互补充, 去伪存真,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的提高。

除此之外, 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还应打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能的通道, 增强课堂中师生互动性、交融性, 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换课堂的组织形式, 优化对教学内容的表述方式, 让沉闷、枯燥的复习课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吴举宏.促成正迁移——高三总复习的核心[J].中学生物教学, 2004 (12) .

[2]刘雪芬.浅谈高中生物习题的变式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 2005 (3) .

[3]张鸿亮.高三生物复习策略与建议[DB/OL].http://www.docin.com/p-23935667.html.

上一篇:黄前小学卫生工作计划下一篇:我的初中生活作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