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重点工作计划(精选8篇)
(一)主要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加快“四个舒城”建设的要求,注重管理和服务创新,注重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注重优化流程和提速增效,注重推进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准确把握政务服务工作规律,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制定更具舒城特色的政务服务工作方法,建设服务一流、效率一流的优质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服务方式创新;按照简政放权要求,做好上级审批权下放的承接工作;完善全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乡村服务网络全覆盖和三级联动;实行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县政务公开水平和质量;加快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建设规模适中、功能齐全、多中心合一的新的综合性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平台,推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完善后勤保障等配套措施,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服务民生、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推动机关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
(三)2016年重点工作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简政放权,积极做好上级下放项目的承接;加快县权力清单平台建设,全面开展运行平台的应用推广工作。
二是深化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加强示范点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会制度,完善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实施和审计结果公开;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和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三是扩大为民全程代理服务。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代理服务各项制度,全面推行便民服务中心网络联通联办,逐步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全覆盖。
四是完善审批服务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县领导带班和部门领导坐班制度,完善基建项目“联合审批”和注册登记项目审批“一表通”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点项目“直通车”审批服务通道。
五是严格执行政务服务标准。推进和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化,项目进驻标准化,办理程序标准化,服务保障标准化,监督管理标准化。加强宣贯力度,确保标准化服务体系高质量运行。
近年来, 山东聊城从盘活现有资源、提升使用效能出发, 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以产业链条为人才资源配置主线、重点代表性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系服务计划”, 有效解决了行业内大小企业间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流动性差的突出问题, 促使现有人才资源效能最大化。
实施主体突出层次性, 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级领导三个层面交叉开展。工作职责突出针对性, 做好政策信息上通下达的“直通车”, 积极搭建企业间交流合作平台, 帮助企业积极推荐各类优秀人才申报人才项目评选、课题申请、职称评聘和政府表彰等需要联系服务的其他事项。运行机制突出加强督导交流、重点工作调度和管理考核。
“联系服务计划”实施以来, 各牵头部门逐步畅通了与各企业的联系渠道;完成了企业基本情况的梳理登记入库工作;借助大企业的研发平台共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多项、小企业承接大企业加工项目70余项;并依托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聊城分中心、赴日韩人才工作推介等活动, 促成37家企业与20多所国内名校集中达成152项合作意向, 并帮助引进26名博士、14名硕士, 与5名“千人计划”专家、6名“泰山学者”人选达成合作协议。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很大,影响很深,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价格形势看,2009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会比2008年明显减弱,部分重要商品价格过快下跌的矛盾正在逐步凸显。受外部需求大幅减弱、出口受阻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煤炭、钢材、化肥、棉花等主要生产资料和猪肉、食用油等主要副食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随着翘尾影响的明显减弱、农产品供求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以及产能过剩矛盾的显性化,2009年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增大。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各国央行的联手注资、欧佩克限产保价等因素可能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再次大幅波动,启动内需各项措施的实施增加了对钢材、水泥等投资品的需求也可能再度拉高价格,主要农副产品、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和环保收费标准面临长期上涨趋势,各地在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领域积累的价格矛盾需要及时疏导。2009年价格工作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了将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预期价格调控目标,这一目标既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因部分重要商品价格过度下跌影响经济活力;又充分考虑了各国向金融市场注资可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也为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留出了空间。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切实做好2009年价格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涉农价格监管,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着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努力将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2009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价格工作的重要职责。针对2009年复杂的经济和价格形势,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价格调控能力,努力将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一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粮食、食用植物油、石油、铁矿石、钢材、化肥等重要商品价格变动,继续加强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监测,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价格实时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影响价格变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重视价格形势分析。深入研究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相关产品与替代产品之间的价格关系,准确预测价格总水平和具体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及时提出调控市场、稳定价格的政策建议,提高价格调控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三是改进价格调控。完善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应急预案,健全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石油、电煤、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完善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机制,努力保障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二、继续完善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政策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保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繁荣,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完善支农惠农价格政策,积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一是保障农民种植养殖收益。尽早制定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切实落实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市场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动,适时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预案,减缓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完善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与农资综合直补标准联动机制。研究建立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二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扩大绿色通道实施范围,所有收费公路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减轻农副产品流通和销售环节的负担。完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积极运用进出口调节和储备调控等手段,保障化肥市场供应,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
三、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是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随着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回落,推进这项改革时机已逐渐成熟。2009年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稳步推进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二是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适当理顺国内天然气价格与进口气和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国际合作。三是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加强输配电价监管,逐步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企业输配电价。利用用电需求下降、电力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推行竞价上网试点;鼓励大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协商确定电价。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简化电价分类。研究测算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标杆电价,完善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四是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煤炭成本构成,健全反映煤炭开采、经营过程中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五是推进水价改革,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适当提高水价偏低地区的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在末级渠系建设改造和计量设施配套的基础上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六是加大环保收费改革力度。提高排污、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扩大征收范围,提高收缴率。
四、加大清费治乱减负工作力度
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和2009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扎实推进清费治乱工作,通过优化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回升。一是全面清理地方涉企收费。组织开展收费清理活动,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对有关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减少管理类收费,完善资源环境类收费。清理规范计量检定、产品质量检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检验、检疫、检定收费,降低收费标准。逐步有序推进取消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收费工作,降低流通成本。二是优化消费环境。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降低质价不符、定价偏高的门票价格和景区内交通运输服务价格,鼓励旅游消费。择机推进民航运输价格改革,将燃油附加并入基准运价。取消电信网内网间差别定价,研究电信资费非对称管制政策,促进电信市场竞争,减轻消费者负担;清理邮政资费及相关价格、收费项目,规范邮政资费管理。三是对服务业实行支持性价格政策。逐步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实行与工业同网同价的电价、水价政策,支持服务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继续做好民生价格工作
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规范教育、有线电视等收费行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监管,防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发生;稳定各级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规范幼儿园、民办学校收费项目。规范有线电视服务收费,在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的同时,保障群众基本收视需要。二是推进医药价格改革。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台医药价格改革各项配套政策,完善医药价格管理规章制度,改进价格核定方法,规范医药价格行为。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全面核定国家基本药物价格。继续降低部分矛盾突出的药品价格。在规范现行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基础上,积极研究对常见病、多发病等推行按病种收费的价格管理方式,减轻患者负担。加强医疗器械购销价格调查和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价格信息,对流通环节加价率进行适当限制。三是改进房地产价格与收费监管。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及时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促进市场化进程;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价格管理力度,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廉租住房租金审核。四是积极推动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和基本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和救济标准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六、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切实履行价格监督检查职责,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价格收费专项检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开展强农惠农价格收费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突出对化肥等农资价格、惠农收费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检查;围绕减轻企业负担,开展涉企收费、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收费检查;围绕保障价格改革顺利实施,开展资源性产品价格检查;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医药、教育、交通运输等价格收费检查。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依法开展反价格垄断执法工作,整合反价格垄断执法资源。严厉打击低价倾销、行业自律价、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不正当价格行为,集中力量查处影响重大的不正当价格案件,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三是加强价格应急检查。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健全价格应急机制,完善价格应急预案,积极防范和妥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加强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管,建立节假日市场巡查制度,及时处置倾向性、苗头性价格问题。
七、大力推进价格公共服务
推进价格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价格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一是继续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把价格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增收减负,突出价格服务的重点。2009年要着力推进价格服务进农户、进企业活动。完善价格服务网络,改进价格服务方式,加强价格服务考核,构建价格服务长效机制,推动价格服务工作持久开展。二是继续推进价格举报建设。完善价格举报工作制度,确保举报案件办理程序依法合规。健全价格举报网络,提高价格举报快速反应能力,继续推进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全国联动、快速办理、及时反馈、实时查询、动态分析的价格举报工作网络。加强重点案件跟踪督办,提高价格举报的办结时效和质量,充分发挥价格举报发现价格违法线索、化解价格矛盾、维护群众利益的作用。
八、强化价格工作基础
田秋琴
服务特派员制度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实际,致力实施“率先崛起、富民兴许”目标作出的新探索,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是破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难题的新方法。自2014年以来,为稳步推进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重点项目分派联络员工作继续开展的要求,我有幸被派驻为芙蓉湖水系工程重点项目服务特派员,重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芙蓉湖位于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中心轴线上。它总体上呈“五瓣、一轴、三中心、九绿廊”的结构:5个不同的景观区仿若5片花瓣;一条南北轴线连接3个广场,加上9大绿廊水道,共同构成一个既统一又具有差异性的景观体系。芙蓉湖水系工程是我市的一项重点项目,也是我市三个重大水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许昌城市品味的提升、城市形象的打造、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水系的环通调节都起着重要作用,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该项目的服务特派员,深知该项目的民生效益和重大影响,深感市委、市政府对自己的信任和厚望,深感肩上任务之巨、责任之重。有压力就有动力,自2月份以来,项目建设我全程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对项目建设了如指掌,为项目服务面面俱到,时时深入工地,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多方协调、破难攻坚,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好学习,强化素质,坚持苦练内功
深刻学习领会水系建设重大意义。三大水利重点项目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顺应发展大势的战略决策,是造福全市人民的重要举措,是争创许昌优势的现实抉择;关系着许昌今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许昌人民的长远福祉,对许昌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意义。芙蓉湖水系工程作为水系连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大水利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更要高标准、高水平、严要求,按照时间节点稳步高效推进。
强化提升自身综合业务素质。作为规划工作者,在项目规划编制阶段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提供技术指导。但是,芙蓉湖水系工程是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前期土地拆迁征收、规划方案编制报批、相关手续申报办理、工程施工建设、湖水蓄水退水等诸多领域和内容,规划方案编制报批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在担任服务特派员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综合能力的紧迫性,特别是工程施工和水利施工等环节领域。为了能将服务工作做得更到位,更好地开展工作,本人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相关单位同志、施工方人员请教,同时也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最终在较短的时间更好的掌握了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流程,并逐步将所学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查找不足,提高自己在项目建设的业务水平。一年来,我本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服务项目,边学习,边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责任,强化纪律,遵守制度规定
担任服务特派员来,我严格遵守以下制度: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受理、代办项目建设中涉及职能部门审批服务事项;
三、配合市、管理会有关部门,认真协调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四、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有碍项目推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和解决;
五、加强与项目办和督查室的联络,服从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项目的工作总结和项目当月进展情况、推进项目的具体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下步工作计划等,在上报材料时做到及时、准确。
在严格遵守制度的前提下,我坚持每月到项目不低于十次,主动联系示范区建设局、施工方,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的亮点和问题,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该项目能持续保持较快的建设速度。实实在在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平时工作中加强督促施工方建设进度,对于项目建设工作,我做到认真负责,及时将项目建设情况向各级分管领导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建设按时达到节点要求进度。
三、发挥优势,主动服务,优化规划方案
《新区主中心中轴线及芙蓉湖景观规划》已于2012年第一次规委会审批通过。规划方案中,芙蓉湖景观结合示范区“水韵莲城”的规划理念,从北至南分为水天莲韵、荷香水市、科技绿谷三个功能段。在景观上总体形成“五瓣、一轴、三中心、九绿廊”的结构,芙蓉湖区域五个不同景观分区仿若五片花瓣,一条南北轴线连接起三个广场,九大绿廊水道延伸,共同构成统一又具有差异性的景观体系。
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景观规划方案”与周边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的衔接协调问题。比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芙蓉湖工程与芙蓉大道景观绿化的协调衔接问题。作为服务特派员,不等不靠,提前介入,在芙蓉大道景观方案编制阶段,凭着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景观方案要注意与芙蓉湖景观规划相协调的问题,并就此多次组织由示范区建设局、示范区规划分局、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与的协调会,同各相关单位一同谈论修改设计方案,使设计方案既与芙蓉湖整体景观规划相融合相协调,又利于两个项目建设工程的开展和快速推进,为芙蓉湖景观规划的实施开展做好技术指导和规划服务。
另一方面,根据《新区主中心中轴线及芙蓉湖景观规划》方案,在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某一景观节点或建筑单体进行细化和优化。比如,示范区管委会提出的“芙蓉湖湖心岛主题公园”设计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芙蓉湖规划方案,将芙蓉湖打造为以景观水系为基底,集水质净化、景观娱乐、休闲体验、改善局地小气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许昌市水生态文明成果展示公园,提升示范区城市建设品质,示范区管委会提出了建设“芙蓉湖湖心岛主题公园”的设想。作为服务特派员,主动与规划分局、示范区建设局等部门多次对接,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依据《芙蓉湖景观规划》提出并形成初步设计方案构想,并多次向管委会领导进行汇报。下一步将根据管委会的工作安排,协调设计单位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并结合《新区主中心中轴线及芙蓉湖景观规划》和招商情况,积极帮助示范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做好芙蓉湖周边地块的规划编制,参加有关座谈会、恳谈会8次,提供规划服务和技术指导。
四、建立台账,破解难题,加快建设步伐
项目服务涉及到多方面,成为该项目服务特派员后,迅速进入角色,积极筹备推进建设计划,帮助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环境问题。以“保姆式”服务,助推项目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工作台账,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作为服务特派员,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开展服务,在项目筹备阶段,就提前介入,按需服务;在项目建设阶段做到全程跟踪,主动服务,明确推进节点。对项目推进慢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拿出解决方案。
比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处景观桥梁的修建遇到了技术问题。目前芙蓉湖在建桥梁两座,其中一座景观桥,桥长130米,从侧面看是一座拱桥,从高处看呈“S”形,横跨在河道上。在施工过程中,对该桥梁桥板钢梁的施工处理存在一定技术问题。在了解到该情况后,多次到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查看,对照施工图与施工技术人员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多次与设计单位和水利桥梁专家进行对接协调,对桥梁桥板的施工方案进行细化调整,通过一定技术处理较为圆满的解决了施工难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推动了项目继续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优质高效建设。
(二)编制工程计划,科学安全推进建设。利用自身理论基础和专业优势,多次与示范区建设局、施工单位一起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关键工序,科学组织施工,多次召开项目建设例会,及时了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下一步工序重点,做好技术交底,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还帮助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安全制度与防范措施,配备专职施工安全员,组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隐患。
(三)积极对接协调,化解矛盾推进建设
从芙蓉湖至魏文路段工程建设,长约410米,主要为明渠,涵管下穿芙蓉大道、魏文路;中原电气谷负责由魏文路至魏武大道至永昌大道与学院河连通段工程。
明渠开挖因对众信国际地下工程施工有影响,施工场地冲突,经与两个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接做工作,商定剩余明渠开挖待众信地下工程结束后施工,众信国际需加紧施工,尽早完成地下工程。及时化解了矛盾,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五、多措并举,细致工作,推动土地征迁
在项目建设工程中,遇到的首要难题,也是根本难题就是征地拆迁问题。征地拆迁,是所有建设项目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是极易引起信访案件、激起群体矛盾的敏感问题。芙蓉湖水系建设工程,同样也面临着艰巨而繁重的征地拆迁任务,并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建设的工程进度。
为加快项目建设,加快土地征迁步伐,示范区管委会组织了专门力量集中攻坚。作为服务特派员,也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到依法依规、阳光征迁。
入户走访,以情促拆。多次与征地部门、办事处人员到拆迁户家中走访,耐心细致地宣传有关政策,体察他们的情绪,倾听他们的呼声,感知他们的诉求,掌握他们的意愿,将拆迁群众所提出所关心的问题,向有关部门积极进行反映协调,并及时进行答复,解除群众的一些顾虑想法;针对一些贫困拆迁户,积极与当地民政部门协调,帮助家中成员就业,帮助办理城市低保手续,真正帮助贫困户解决生计问题、化解生活难题;对于一些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真正做到用全心全意服务的真挚情感,动员拆迁户按时按政策拆迁到位,以情促拆。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126户房屋、9个厂院拆迁协议签订,拆除房屋90处。
暨2014年工作打算
2013年农业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的白马精神,结合自已办室业务工作,紧紧抓住“工业强镇、产业富民”这一主线,围绕“全县经济中心”和“生态工业新城”两大目标而奋斗。现将农业服务中心2013年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3年农业服务中心重点工作
(一)农业现代化工作
1、特色产业发展
我镇地处五大功能区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立体气候明显,在稳定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结合白马镇实际,立足于五个产业园区建设,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工作,使白马镇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格局。
一是主导产业培育: 2013年新栽植茶叶500亩,茶园面积达1500亩,由绿豪茶叶股份合作社集中流转核心区茶园500亩,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力争三年投产,四年封园,目前正是冬管盖膜阶段,茶叶长势良好。新发展板桥、东升一带高山特色糯玉米1500亩;鱼光、灵山等村为主的榨菜1400亩;辣椒1200亩;新建连片示范种植莲藕50亩;铁佛、三溪一带琯溪蜜柚1000亩;形成了茶叶、莲藕、糯玉米、榨菜、辣椒、琯溪蜜柚等主导特色产业带。
二是一乡一园建设:新建沙台集中连片特色效益农业大棚示范园215亩,种植草莓为主。
2、农村能源建设: 2013年白马镇完成沼气池建设230口,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15%,沼气池总量3000口,全面实现全镇沼气池适宜地区全覆盖;推广太阳能200台(只包含退耕项目),并加强了后续服务建设,全面完成农村能源建设任务。
3、美丽乡村创建:完成豹岩村天尺相对集中居住农户20户“美丽乡村”示范点1处,示范点内实现四个百分之百(农房风貌建设率100%、入户道路硬化率100%、适宜农户沼气入户率100%、“三改”配套率100%);美丽乡村示范点清洁绿化工程3900米,总投资31.5万元。
4、特色渔业:2013年在灵山村新推广泥鳅流水养殖池塘30亩,投放1万斤泥鳅苗,预计出产3万斤,产值80万元,鱼苗5000尾,产值20万元。
(二)农技推广
2013年农业服务中心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农技推广工作,一是在板桥村的板桥、坨田一带创建了2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并按照要求制定、实施了粮食直补方案;二是在灵-2-
山村白鹤、上坝一带推广种植稻草覆盖大蒜500亩;三是在铁佛的青杠堡推广种植四季分葱套种丝瓜400亩。
(三)农业项目工作
1、第二批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项目25万。
2、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万。
(四)水利建设
新建人饮水池5口,容积2100m³,山坪塘3口,容积11000m³,维修渠堰20公里,新增灌面800亩,安装人饮管网48000米,新解决饮水安全2380人。
二、2014年工作打算
(一)农业现代化工作:
1、特色产业发展
(1)主导产业培育
茶叶:豹岩村天尺长坪新栽植500亩,新茶园规模2000亩,天尺茶山总体规模5000亩。
莲藕:板桥、坨田一带新发展莲藕500亩。
辣椒、榨菜:新建基地加工厂1个,各栽植2000亩。烤烟:车盘、豹岩、板桥、东升、杨柳4000亩。
特色渔业养殖:红岩、青丰、牛郎堡、上坝泥鳅、虾苗、育苗养殖扩繁养殖100亩。
(2)市场主体培育:新增农产品“三品”认证1个
(3)一乡一园建设:打造沙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215-3-
亩,种植草莓、番茄为主。
(4)美丽乡村建设:完成豹岩村天尺公路环线3900米清洁绿化工程项目验收。
(5)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二、水利建设
1、力争启动天尺水厂建设;新建天尺1万m³的蓄水池1-口。
2、板桥市级农保坡改梯项目1200万元立项。
2011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和全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窗口单位创先争优的要求,以‚双提‛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使中心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都得到明显提高。截止目前,共受理办结审批服务事项46.9万件(其中市直分中心受理39.3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县(市、区)中心共受理办结审批服务事项103.3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一)坚持“开放式”窗口办公、“一站式”超市服务,不断培树行政审批就是服务、企业群众是“上帝”的理念。对进中心审批事项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报材料,保障了中心优质、高效的服务。
1、优化审批流程。①以“高效便民”为原则,根据进驻中心的部门窗口的审批事项的性质、类型、特点、流程等合理调整、搭配,科学设置窗口;②对进驻中心所有审批事项的审批过程、审批环节进行流程再造,中心窗口审批流程优化率达到了100%。③将办理或审批流程图固化到行政审批内网,把受理、办理、结果的全过程流程公开,方便了管理和监督,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地税局与国土局、房管局窗口开发并联审批软件,把契税、营业税的征收做为
土地和房屋购买、交易、过户的前置条件,起到了“人过机器不过”的作用,实现房地产交易税收一体化征收和源泉控管,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堵塞了漏洞,起到了综合治税的作用,避免了税收流失,截止今年11月底地税窗口(地税第二征收局)共征收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18068.27万元,同比增收8503.17万元,同比增长89%,增加市本级可用财力5284.24万元。
2、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简化审批环节。事项进驻和充分授权是企业群众申办事项现场办结的保障,为此我们大力推行“行政权力两集中、行政审批两到位”即“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该内设机构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向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到位”。市质监局经多次向省局汇报、沟通、申请,多方协调克服阻力成立了审批科,任命窗口两名负责人为审批科正副科长,审批科对窗口人员实行统一领导,其他有关科、所,凡涉及政务大厅业务一律对审批科等。国土局‚二手房土地过户‛业务由原买卖双方先到所在辖区国土分局签字,再到中心国土窗口办理相关手续变为直接在窗口申请、签字、缴纳出让金、制证、领证,实现了‚一条龙‛服务,避免了人人把关、层层审批、窗口受理、回部门办理等。目前,各部门进中心事项审批环节和程序平均减少50%以上,审批环节最多不超4个、审批人员最多不超4人,80%的事项实现了“一审一核”,只需两人办理即可。
3、大力缩减审批时限。进中心事项①整体承诺时限比法定时
限减少80%以上,②实际平均办理时间为1.8个工作日,比法定平均时限28个工作日减少26.2个工作日,③90%的事项实现了只要申报材料齐全即可当场办理,即90%的承诺件都变成了即办件。如工商窗口对‚补换营业执照‛、‚变更董事、监事‛登记事项,实行‚审核合一‛,由承诺2个工作日压缩为当场办结取证;人社窗口实行网络改派,将报到证改派的办结时限由原3个工作日缩短为30分钟办结;安监窗口将全部11项审批事项由法定281个工作日压缩为68个工作日,压缩率达76%;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业务,由原承诺时限15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提高效率750%;人防办‚防空地下室‛审批由原来3个工作日提升为立等可取或立即审批。
4、全面清理精简申报材料。我们坚持“对依据不明确的申报材料坚决取消,此前已经审核、查验的材料坚决取消,部门间能够通过网络信息共享的材料坚决取消的三个取消”原则,申报材料整体减少30%以上。部分部门实行“信任企业承诺制”,对于要件齐全,非要件不完善的,只要申请人做出书面承诺补齐时限,即可办理相关手续;有的窗口先给申请人发副本,待资料齐全后再补发正本。
(二)坚持“阳光化”公开办理、“立体式”全程监督,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保障了对政府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实行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考核,实现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廉洁便民,“阳光办理”。全面落实省、市“六公开”即凡进中心办理的事项,必须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公开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申报材料、承诺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三不准”
不准应进不进;不准明进暗不进、人进权不进;不准双轨运行、体外循环。“公开、透明”政府各部门要依照《行政许可法》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涉及收费的审批事项都要进入中心办理,真正实现行政服务公开、透明的要求。建立完善:
1、六项工作制度:①首问首办负责制。(对咨询和办事的企业、群众,要认真履行告知、领办、导办、承办、回复办理结果、跟踪负责等)②一次告知制(一次书面告知申请人申请事项的办理依据、时限、程序、所需材料、相关手续等);③并联审批制(对需多环节审批的事项,实行统一受理、联合审查、集中回复的并联审批模式);④限时办结制(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即时办结率,对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送达,严禁超时限许可和审批);⑤代理服务制(对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由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无偿为申请人全程代办);⑥统一收费制(设立专门收费窗口,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使用财政票据,由收费窗口统一代收)。
2、考核、督察制。一是优质服务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红旗标兵竞赛即“双优”考核。“双优”考核每月一评,分数精确到0.01,流动红旗挂在窗口,标兵照片打印上墙,通报印发正式文件。“明目标”:对群众重点关注的形象服务、事项办理、办公管理、网上审批、绩效考评、社会评议和遵纪守法情况等分成9大项36小项,科学设置,细化量化。“严程序”:每月由相关科室按照标准逐一对窗口进行考核打分,月末由中心业务科集中汇总,报党组研究后确定当月优质服务红旗窗口;按照不同比例确定窗口标兵候选人,由 4
窗口推荐上报所在党支部;支部通过事迹审核、个人述评、大家评议、集体研究等程序确定当月优质服务标兵。“给荣誉”:每季度召开全体人员大会进行表彰,对连续3个月获表彰的优秀红旗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披绶带、挂红花,优秀窗口审批科长和优质标兵代表介绍做法经验。“真挂钩”:按照每月、每半年的考核结果与考核结果7:3的比例统计分数,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严格按照得分多少排列名次,分配记功奖励等,窗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大大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提升。4月份环保局窗口为市第三医院改建工程从项目申请到现场勘察、编制环评报告、召开专家评审会、项目公示等由50天压缩至9天;将排污许可证的审批时限由国家规定的20天压缩为5天。二是监督监察。由市纪委、监察局驻中心监督监察处负责,聘请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企业群众代表、综合部门领导参加的社会监督员,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监察,其结果列入“双优”考核和绩效考评。
3、“十必须十不准”行为规范和廉政责任制。中心集合了市政府大部分的行政许可权力,是廉政建设和作风纪律的重点部位,中心和市纪委监察局驻中心监督检查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作风纪律的要求,对311项审批服务廉政风险点进行了评估,中心党组与窗口审批科长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规定了“十个严禁”,与中心的“十必须十不准”一起构成窗口人员行为规范,着力打造“廉洁勤政示范基地”。定期和不定期与审批科长进行廉政谈话,开
展了以“严纪律、整作风、强效能、提质量”为目标作风整顿,逐步培养形成“守纪律、严作风、高效率、塑形象”的中心文化!
(三)大力推行“并联审批”、继续创新了审批模式,充分发挥中心部门集聚优势和中心组织协调职能作用,实现了审批服务在部门窗口压缩精简的基础上再提效,起到了1+1>2的作用。“并联审批”是在部门的审批时限缩减到一定程度后,部门间的审批由“串联”方式变为“并联”方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窗口审批同一个项目采取同时“受理申请、审查材料、勘察现场、验收发证”的“四同时”审批方式,大幅度地缩减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
1、房地产开发项目并联审批专线。在联合审图日趋成熟后,着力将联合验收抓出实效,按照市政府要求组织召开由11个验收部门参加的天一城项目协调会,实行特事特办,提前介入,加强事中监管,让企业少走弯路;组织发改、建设、规划、消防等11个部门联合对市重点项目天一城国际商业中心实行验收,确保其十一开业;组织建设、规划、城管、消防支队等11个部门窗口为万峰大酒店项目竣工验收进行联合指导,提出整改意见,并对项目竣工验收前期指导工作做出详细安排。
2、新办加工型企业并联审批专线。针对新办加工型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环评意见、项目备案手续时,工商、质监、环保、发改四部门政策法规形成互为前置的问题,起草了《市政府关于提高新建生产加工型企业审批效率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实行了‚集中指导、统一受理、并联审批、事后完善‛的方法,由中心‚一窗受理‛,部门窗口‚信息共享、默认前置、6
同时审批、结果反馈、内部完善‛,既符合部门政策法规,又帮助部门企业解决了审批难题。
3、新办企业登记注册审批专线。在新办企业注册登记由87天压缩至2个工作日办结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建立营业执照前置环节的并联审批,分别与建设、交通、卫生、发改、商务、安全、农业、药监8个窗口探索建立了‚房地产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危险品运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农作物种子经营企业许可‛、‚药品经营企业设立‛6项前置并联审批业务。
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专线。起草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办法》,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中心组织、分阶段进行的办法。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四个窗口分别负责各阶段的主受理工作,按照“一窗受理、抄告相关、联动审批、限时完成、责任追究”要求,在项目建设条件审查、施工图审查、项目竣工验收三阶段实行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目前此文件已报市政府征求各部门意见。
5、新创两个部门窗口并联审批36条。①工商与交通窗口8月新创“危险品运输行业企业设立”并联审批,交通窗口的危险品运输行业审批是工商企业注册登记的前置条件,两个窗口通过开展并联,同时受理,交通局由原来承诺4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工商局由原来承诺3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两个窗口共压缩审批时限5个工作日。②卫生与文化窗口8月新创“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许可”并联审批,卫生许可是公共娱乐场所审批的前置条件,两窗口利用相邻的便利条件,同时受理,在企业条
件具备、资料完善的情况下由卫生局原3个工作日、文化局1个工作日,变为立等可取。③规划与建设窗口9月新创‚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前置‛并联审批,一个窗口接件时随即告知另一个窗口,两项工作同时申报,两个窗口同时审查材料,存在问题同时补正,审批时限由原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已为新世纪嘉园项目办理了业务。④质监与公安窗口9月新创‚代码证与印章备案‛并联审批,注册资金在200万以下的新办企业在办理‚代码证与印章备案‛相关业务时,两个窗口同时受理,办理时间由原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⑤建设与发改窗口10月新创‚建设项目直接发包‛并联审批。两个窗口相互通知,同时受理、审查,存在问题同时补正,审批时限由原15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已为邢钢线材研究中心项目办理了业务。⑥环保、卫生、消防窗口11月新创‚公共娱乐场所审批‛并联审批。三个窗口同时一次性告知企业所需提交相关资料。在资料完善,企业内部设备、设施完全具备条件下,由环保原30个工作日变为5个工作日,卫生原7个工作日变为3个工作日,消防原20个工作日变为10个工作日,为企业节省时间39天,已为‚**市夜炫娱乐有限公司夜炫俱乐部项目‛办理了业务。
(四)梳理调整审批服务事项,推进县(市、区)、市直分中心建设,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全覆盖,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全覆盖。对国家、省、市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及时调整。对涉及我市全部行政许可审批服务相关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了调研摸底,重点掌 8
握了与项目审批服务相关的42家中介机构的基本情况。起草了《关于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县市、区中心项目进驻指导意见》;实现了分中心统一挂牌,分中心向中心和监督员述职述廉、评议等,促进了分中心服务质量的提高。协助市纪委、监察局推进‚两网‛建设,对各县(市、区)中心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和收费事项办理流程全部录入网上审批系统,接受电子监察。
(五)抓班子带队伍,保护和调动窗口人员工作积极性。一是制定了《主任办公(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对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进行了规定,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做到了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二是转变作风,眼睛向下服务窗口。树立‚中心为窗口服务、窗口为全市服务‛思想,定期不定期请窗口干部、审批科长对中心管理层进行评议打分,对中心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建立了《联系窗口的工作制度》和《科室工作岗位前移》的制度,从内容目标任务对党组成员和各科长深入窗口、服务窗口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把中心内设科室在窗口设岗,与窗口人员同上班、同签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形成了‚行为准则规范、执行落实有力、务实风气盛行‛的良好氛围,营建了‚干部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群众转,中心围绕发展转‛的浓厚氛围。三是调优培强窗口干部。《窗口工作人员选派管理办法》明确了进中心窗口干部的选派条件、程序、调换、退回、培训、组织管理的规定。四是审批科长(首席代)工作在中心、考
核评优在中心,组织生活在中心参加、审批权力在中心行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在中心签订,他们是支撑‚中心大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关系到中心为企业群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共**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组关于把窗口优秀审批科长(首席代表)纳入县级后备干部管理的请示》,受到市委高度重视,决定把审批科长作为中心的中层干部为中心增加12名副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审批科长纳入副县处级后备干部管理,优先提拔重用。第一批7名同志已纳入市委副县处级后备干部管理,一批优秀干部被调整充实到窗口,起到了审批权力向中心集中的同时,优秀干部也向中心集中的导向作用。
(六)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提高中心凝聚力。根据窗口人员人事工资在原单位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窗口人员组织关系在中心‛,把窗口人员混合编组建立了八个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中心‚协调、服务、管理考核‛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双优‛考评,把关系中心发展、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的事项进驻和提高行政效能的并联审批纳入竞赛活动内容,规定:凡是新进一项业务、新创一项并联审批,当月发生业务的,给予相应窗口加2分,半年内发生业务的当月即可加分、每月一考评,大大激发了部门窗口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过去一项新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纳入中心办理,就像‚一切权力归农会‛‚革了部门的命‛一样,必须市委市政府领导大力推动才能实现,新的考评办法出台以来,有58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中心办理,业务进驻难的问题,初步得 10
到缓解。窗口新创并联审批36个,平均提高效率100%以上。每周组织开展演讲赛、歌咏会、书画、乒乓球赛等和支部‚三会一课‛等一起做实了支部、凝聚了人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心面积小、周围空间小、入驻审批服务项目少、服务领域窄,远不能满足企业群众需求。2009年,市政府决定,把房地产交易、车辆购置办税、车辆管理从中心分离出去,成立了分中心。虽然缓解了人员挤、车辆多、群众需求大的突出矛盾,但是给广大群众带来了不便:过去车辆挂牌缴税、房产交易缴税在中心一条龙办理即可,现在得“多头跑”。按照市政府要求,市行政服务中心要履行对市直分中心的“指导、监督和考核、管理”职能,但是,因为七个分中心不能进驻中心,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能与其他部门窗口实施有效的对比,不能参加“双优”竞赛;党团关系不在中心,创先争优、党风廉政建设、“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教育等不能同时开展,制约和限制了中心的监督、考核管理职能的发挥。
2、事项进驻不彻底、部门授权不充分、中介服务不到位、网上审批、电子监察不能实现全覆盖。部分部门未按要求对行政审批权力进行整合或整合不到位、成立审批科进驻中心、窗口体制不理顺,审批科科长没有审批权、没有窗口人员管理权;部分项目应进未进、审批服务链条不完整;有的对进驻窗口授权不充分,存在“前店后厂”、“体外循环”现象,网上审批、电子监察不能实现全覆盖;系统开发升级不及时网上审批、电子监察软件不稳定;与审批相关的多数中介机构没有进驻中心,缺乏统一有效监管,虽然项目行政
审批时间不长,但是停留在中介服务的时间较长,企业群众误认为政府行政效能不高,部门背黑锅、企业有意见。
3、窗口人员的行政隶属、工资关系在原单位,窗口行政审批权力是部门授权、独立行使,中心协调、管理、服务职能有限;中心至今仍是“非常设临时机构”,中心管理调控能力弱。窗口处在行政审批的一线,是效能监察、作风建设、新闻媒体、代表委员、企业群众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监督的焦点,是外商投资**的服务中心,**的窗口、群众办事中心,窗口形象关系政府的形象。对窗口干部要求标准高、管理严,天天查月月评,有人称到处装有探头的“大厅”是没有铁窗的监狱;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辛苦、任务繁重,还受到了来自部门对窗口创先争优扛红旗要求和服务对象误解等方面的压力,窗口干部需要领导特别的重视关心关注,积极性创造性需要进一步保护和调动。
4、县(市、区)中心发展不平衡。**、**等先进县市区领导重视中心建设,把中心建设当做“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中心位置好、面积大,进驻部门多、进驻事项多,部门事项进驻到位,中心编制、人员、经费保障到位,审批项目管理服务到位,运行规范、服务效率服务质量高,受到广大企业群众的欢迎;部分县市区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工作人员;**、**等11个中心的建筑面积基本能满足当前审批事项需要,其他几个县区的服务大厅均在1500平方米以下,有的还不足300平方米,办公拥挤,服务功能不完备,后勤保障能力弱;有的位置偏僻,工作环境差,群众办事不便。部分县市区中心进驻部门少、审批服务项目少,管理不到位、12
运行不规范、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广大企业群众的需求;部分县(市、区)管理机构职责、定位不明确,机构、编制、人员不到位,建设运行经费严重不足,工作机制不健全,管理松散,项目应进未进,对窗口授权不充分,存在严重的“前店后厂”、“体外循环”现象,企业群众不满意。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1月14日温家宝在国务院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安排今后主要工作提出: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依法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流程,提高效能。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原则上实行一个部门、一级地方政府一个窗口对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实行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咨询和办复,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今年中办发“201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本行政区域内规范省、市、县三级服务中心的名称、场所标识、进驻部门、办理事项和运行模式,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服务中心管理机构负责对政府各部门进驻、委托事项办理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对进驻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服务中心管理机构作为行政机构,应使用行政编制;已使用事业编制的,应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出一部分进行替换。经本级政府同意确需由部门单独设立的办事大厅应当接受服务中心的指导和监督。凡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应纳入
服务中心办理。”《中共**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见》(冀发“2011”14号)指出:‚要加快推进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选好中心地址,科学设置工作机构,明确职责任务、运行流程,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软件运用,统一端口对接,构建覆盖全省的政务服务体系。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把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群众窗口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纳入电子监察范围。‛
(一)以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设省级政务中心为契机,全力抓好新政务中心建设和项目入驻、优化窗口布局和设置等工作,实现行政效率、服务质量、服务企业群众的能力再提高。
1、抓好新政务中心设计、建设。根据***书记提出的‚要高规格、高标准、严要求,把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全省面积最大、进厅项目最多、软件设备最先进、服务质量最优的先进服务大厅,工作创一流、形象树一流、精神风貌一流‛和***市长在第十三届第四次人代会《关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启动**新区开发建设,重点抓好新区路网、行政服务中心、市民广场等工程,力争早开工建设‛要求:政务服务中心位于**市‚行政新区‛,项目建筑规模5万(地上3.5、地下1.5)平方米,配套停车位600个,作为‚十二五‛和市委、政府的一项亮点工程、民心工程、优化经济环境工程重点推进。
2、抓好进驻新政务中心项目的调研、谋划、设置、布局。按照温家宝讲话‚原则上实行一个部门、一级地方政府一个窗口对外‛和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以建设行政审批、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目标,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运行信息化的要求,通过两年努力,形成以省级服务中心为龙头,市、县(市、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点)为基础,各分中心为补充,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连接融合、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政务服务体系。使各级服务中心成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载体;推行政务公开,遏制腐败行为的有力抓手;转变干部作风,展示服务型政府形象的最亮窗口;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服务平台。‛目标要求,审批权力‚应进全进‛,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全程监督、‚一站式‛服务。以商场、超市、便民服务的方式,集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集中收费及中介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政务中心。将现有的七个分中心全部或部分纳入,设置三大类24个功能服务区,能够容纳500多项审批服务事项、1000多名工作人员,市民群众‚进一个门办事‛,解决‚办事难‛‚多头跑‛等问题。
3、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进一步梳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除经同级政府批准,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以及申请量较小的行政许可事项外,其他经常性的行政许可事项要全部入驻;除涉及检验检测检疫和评估评审环节等不适合入驻的外,其他环节要全部入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要全部入驻。入驻项目经同级政府依法审核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公开,并由中心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收费、统一送达,严禁多头受理、体外循环。部门充分授权。涉批(垂管)部门要整合涉批职能,成立独立的审批机构进驻中心。要对窗口充分授权,凡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所有审批环节,要全部授权窗口直接办理。窗口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情形、能当场作出决定的事项当场办结;对需由部门领导审批的事项,由分管领导到窗口现场审签或在网上审签;对需经部门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的许可事项,由审批服务科提交,按时办结送达。进驻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到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要重视入驻中心人员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各部门科级干部缺额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在窗口工作人员中选拔任用。要为窗口配备足够的人员,保障窗口的经费、工作用车及办公耗材。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办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对进驻不到位、授权不到位、体外循环、效能低下等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严肃批评并督促其改正;对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要严肃问责。要把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 16
工作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部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对县市区中心建设的推进力度。召开全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经验交流暨推进会。出台《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指导意见》,督促落后县市区解决场地、人员、编制、经费;审批权力整合、审批科(股)成立;行政审批事项、人员进驻、部门充分授权;优化窗口审批项目设置、流程、大厅布局;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全覆盖等问题。逐步实现市县联动,审批事项由县市区中心向市中心直接报送。
(三)推进并联审批和两网建设。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行政便民服务科学设置不同类型的综合行政服务平台,发挥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和部门窗口聚集作用,实现‚一条龙便民、并联审批便企‛:一是打造‚企业零成本登记注册‛并联审批专线(已试运行效果很好,截止今年11月底全市新办企业登记注册5424户,较去年同期4366户增长24.2%);二是整合窗口并联审批,打造外商投资类(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类、工业企业类、农业、交通类项目和行政便民类综合服务平台。配合市纪委、监察局加强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建设。解决软件系统不稳定和需要不断升级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全面监控行政审批的实施过程,适时解决中心内网与部门系统内网的互联互通,建设好网上政务大厅。
(四)高度重视关心窗口干部。一是认真落实邢组干字
“2010”2号),‚对政治和业务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的,优先向市委推荐,优先提拔使用‛。二是按照‚进驻部门科级干部缺额时,经过‘中心’推荐,优先从‘中心’工作人员中提拔‛的规定,每半年向进驻部门推荐一次优秀窗口工作人员。三是为实现我市行政服务审批优质高效运转,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窗口都开展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加班加点,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量,适当解决窗口人员差时补贴,有效保护和调动窗口干部的积极性。四是按照中办发“2011”22号、省文件要求和精神,解决‚职能、编制、机构、人员‛问题。
(五)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中心,监管防腐。公共资源交易是腐败的易发、多发领域。中纪委全会提出,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规范管理。国务院第四次廉政会议,天津市长黄兴国介绍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筑‚5+1‛交易监管平台。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管理与监督机构,实现立项授予权、工程发包权和监督执法权的分离,是从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根据中办发[2011]22号‚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逐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施范围,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为公共资源交易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逐步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的要求,参照河南省驻马店等经验,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进场交易、18
统一发布信息、统一收取费用、统一交易原则、统一现场监管、收入统一上缴财政‛。
现代服务业经过十余年的战略定位、理论研讨、概念设定、范畴界定和重点领域凝练, 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投资热点, 对于改善工农业生产、提升社会生活品质、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产业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陆续出台。一批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相继涌现。在未来发展中, 台湾现代服务业的成熟经验和商业模式值得借鉴。海峡两岸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有若干战略合作机遇。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的提出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近年提出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 再次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 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2003年6月,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启动, 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作为特定的专题进行战略研究。2006年2月,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指出: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思路上, 提出“以应用需求为导向, 重视和加强集成创新, 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 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随着工农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伴生发展, 各国经济的繁荣与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规模和增量, 更多体现于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科学技术的能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突出反映了这一特征。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实现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 建成一个基于先进信息网络的、能够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人人受益的高效安全可信并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服务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比重达到51%;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4000美元左右。并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应当实施“一体两翼”的行业发展战略, 即以“加速发展”为战略主体, 以“信息化带动”和“体制创新推动”为两翼;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 面向市场, 务实创新, 重点跨越”。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总体上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传统服务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和经营模式的更新而形成的, 如通信业、金融业等;二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 如移动通信、数字影视、网络传媒、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
《规划纲要》指出, 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是:建设以“普遍服务、人人受益”为目标的面向服务业的先进信息网络综合平台, 是发展现代服务体系的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 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学习体系, 是长期战略重点, 优先服务于生产, 提升国民经济质量, 发展现代金融业、协同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已成为当务之急;发展现代传媒、现代医疗, 服务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是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并提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示范工程、现代金融服务与金融监管系统示范工程、协同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网络化教育示范工程、现代传媒服务示范工程、现代医疗服务系统示范工程。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
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 做好“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 国家科技部在863计划中设立了现代服务业科技战略规划研究课题, 组织国务院各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 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编写并提出实施《“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 (简称《行动纲要》) 。指出:在“共性支撑、横向协同、模式创新、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下, 四项主要任务是:1.建立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 包括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与平台;电子商务与物流关键技术与平台;数字内容关键技术与平台。2.加强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 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数字教育、区域协同医疗、数字社区、数字旅游、电子金融等八项服务示范工程。3.建立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 包括通用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交易流程标准、共性服务标准、服务接口标准、服务质量和服务集成标准以及相应的国际标准、测试工具和认证机制。4.构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包括组建若干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教育培训基地、测评认证中心、中介咨询机构;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等。
“十一五”期间, 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产业形态趋于明朗, 产业规模初步形成。2006年, 科技部组织召开了全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 正式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 随后加强了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开展了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 优化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 提高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水平, 有效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期间, 组织实施了一批现代服务业科技重大、重点项目, 共投入国拨经费10多亿元, 支持的内容涉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医疗、数字内容、数字社区、数字教育、劳动保障服务、信息及空间服务、信息安全服务、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服务、生殖健康服务、电子工商服务、药品网络市场监管服务以及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等现代服务业的多个领域和方向。
“十一五”这五年的主要发展成就包括:突破60余项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服务共性支撑技术;50余项带动性、战略性的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集成了30多项第三方共性服务;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内容、数字医疗、数字旅游、数字社区、数字教育等典型应用领域开展了近160项共性技术和共性服务的集成应用和试验示范, 创新了20余种新型服务模式。共研究制定了91项现代服务关键技术标准, 其中行业标准32项、国家标准52项、国际标准6项。科技部认定了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组建了若干家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服务平台。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导向
为全面推进《行动纲要》四大任务的实施, 国家科技部提出八项政策措施:1.建立了跨部门、地方协调工作机制, 成立由科技部牵头、相关部委和地方参与的协调领导小组;2.启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 同时加强与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的衔接与协调;3.建立现代服务业投融资体系;4.推进现代服务业产学研联盟的形成;5.加强现代服务业监督管理体系建设;6.加强服务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7.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8.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深入贯彻《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精神, 落实《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 发挥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在现代服务业若干重点领域, 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 推动传统服务业提升和服务业新兴业态的培育, 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科技部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门设立了现代服务业领域, 继续组织实施相关项目和课题。2012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现代服务业领域2013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重点支持的方向与内容包括:
*数字文化方向。主题:动态数字出版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数字化金融服务方向。主题:公众保险一站式服务体系研究与示范;新一代电子支付服务体系构建及应用示范。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方向。主题:消费品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城市物流配送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数字化教育服务方向。主题:面向中小学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及应用示范;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公共服务体系及应用示范
*数字医疗与健康服务方向。主题:第三方专科影像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社会化公共服务方向。主题:面向残疾人的无障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
*科技服务方向。主题:专业化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
近几年来, 文化产业受到空前未有的重视。针对现代服务业重要领域之一的数字文化、文化科技创新领域, 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6月联合印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倡导全社会把握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 加强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全面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全面促进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并提出了文化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阶段发展目标、五项主要任务 (包括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 和政策保障措施。2012年7月, 按照《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的总体部署, 科技部等六部委开展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度预备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2013年度支持重点包括网络文化、文化旅游、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文化科技服务等六个领域。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地方政府推荐的基础上, 已审核立项支持近300项重点课题任务, 国拨总经费10亿元。
*网络文化领域。主题:网络影视制作与传播;网络音乐制作与传播;网络监督与互动服务。
*文化旅游领域。主题: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文化主题展示系统技术集成与应用。
*文化艺术领域。主题:舞美设计和舞台效果集成系统应用;文物知识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播影视领域。主题:实时交互虚拟化电影协同制作;互动电视媒体应用聚合云服务;立体视觉系统研发集成与内容服务。
*新闻出版领域。主题:数字出版资源投送服务。
*文化科技服务领域。主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基于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的科普产品与服务;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集成应用。
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部级科研项目, 其实施目的是更好地运用高新科技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2013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主要支持以下七个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传统文化产业提升改造与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利用及传承发展;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
*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增强与提升;
*艺术创作与表演;
*艺术人才培养。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现代物流、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加快现代物流、物联网的发展, 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在现代物流领域, 工信部、财政部自2011年起设立“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 每年财政拨款5亿元, 重点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化、示范推广和标准编制与公共服务四大类项目:
*技术研发类项目: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和节点等感知技术, 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系统、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应用技术, 物联网信息安全、标识编码、频谱等共性技术的研发。
*产业化类项目:重点支持传感器、二维条码识读设备、M2M设备、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节点/网关、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关键产品的中试和规模化生产。
*应用示范与推广类项目:支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造传统工业流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工业行业应用示范, 以及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社会信息化等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示范。
*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项目:支持物联网总体架构、接口、协同信息处理等基础和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支持物联网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电子商务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 是满足和提升消费需求、提高产业和资源的组织化程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工信部制定了《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 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8万亿元。其中, 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5万亿元。企业网上采购和网上销售占采购和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20%。并明确提出九项可操作性强的重要任务。
作为电子商务行业主管部门, 商务部于2011年9月发布《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提出, “十二五”期间, 中央及各级财政将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 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将对电子商务科研创新、模式创新、产学研成果转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明确, 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鼓励中小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海外市场, 开展国际合作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有条件的省 (区、市) 建立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四川省、安徽省、广州市、宁波市、成都市、郑州市等地相继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
数字教育在行动。2012年4月, 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据教育部科技司透露, 国家拟尽快启动、组织实施重大项目——“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 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基础性问题, 并开展前瞻性试点示范。其中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等五项行动。
*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提升行动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 将在所有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推进信息化达标建设, 建设高校数字校园, 并选择一定数量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区域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 探索信息化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将建立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并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将建设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 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制定、推广和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 建设技术支持体系、战略研究体系和人才培养基地, 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公共基础, 将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和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 为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基础支撑环境。
数字医疗在行动。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后, 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配送、使用和监管离不开信息化。新农合系统, 跨地区、跨县的即时结算也离不开信息化。“十一五”期间, 各地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两大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已经展开了多方探索, 但试点项目多数仅涵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业务信息系统。2010年中央财政专款支持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专项总计投入27亿元。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 由于能够与医院电子病历有效衔接, 将有助于消除各家医院独立发展造成的“信息孤岛”瓶颈。鉴于此, 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已在逐年加大对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投入。卫生部正在研究医保卡的信息化问题, 将有助于实现跨地区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数字城市建设、数字社区管理经过近些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更已上升到智慧城市、智能产业的战略高度,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已批准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建设, 涵盖近200座不同规模的城市 (区) 、县 (镇)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 已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并于7月下旬报请国务院发布。《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要求, 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智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引导。
网络出版、网络文化、数字媒体日新月异。电子图书即时发行。
微博、微信、微电影 (电视) 走进每个用户身边, 深得用户青睐。
数字家庭、数字旅游创新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 并成为现实……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河南
Henan,th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field
Liu Rongli
Abstract:Indepth analysis of Henan and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focus to concentr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culture,tourism and exhibition,such as a limited number of key industrie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o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Keywords:Modern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Economic growth in He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59-02
服务业是反映区域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河南的三次产业结构,2000年为23.0:45.4:31.6,到2007年则演变为15.7:55.0:29.3,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培育和支持现代服务业,是进一步优化河南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河南应深入分析、发现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集中精力专注发展有限数量重点产业,促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物流产业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行业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和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其充分利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运输和仓储行业进行融合、重组、提升,从而大大节约流通成本。河南是全国举足轻重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枢纽,发展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京广、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等铁路干线,以及孟宝、新密等支线在河南境内交汇,铁路通车里程共计3943.9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7年底已达455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4万公里,同样居全国第一位,农村公路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沙颍河入淮河、汇长江,内河航运直达南京、上海。此外,郑州还是全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目前,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公、铁、水、航运齐头并进的交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为河南商贸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郑州成为继北京、南京、广州之后的第四大物流集散中心。2007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2729.30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264.1亿人公里。
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河南物流管理体制仍处于各自为政状态,交通、铁路、口岸和信息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市场分割导致多式联运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为保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优势,河南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郑州3个物流园区和11个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信息化、标准化的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同时还应健全政策体系,支持长通、豫鑫、中原等龙头企业创建5A级服务企业。
2.文化产业
河南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突出表现在以神龙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中医文化、武术文化等为代表的诸多文化分支,都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有96姓起源于河南。豫剧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二十多个省份都有专门的豫剧团。截止2007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9个,文化馆188个,公共图书馆136个,博物馆78个。全省有广播电台18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电视台18座,有线电视用户544.7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6.9%。
文化产业不仅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服务等内容,还涉及网络、休闲娱乐及相关用品的生产与销售。河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规模投入。各级政府在“十五”期间对文体、广播事业费的投入为123亿元,近年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均在50%以上。河南会展中心、艺术中心、出版产业基地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随着社会消费结构升级,人民群众对不同层次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将不断提高。河南应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重点做好发展文化生产和组织文化经营,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3.旅游产业
旅游是当前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6%,旅游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是全球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旅游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通过保护性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文明旅游,并进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实现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旅游还是输出区域文化、形象和影响的重要渠道,通过举办主题文化、体育赛事、盛大展会等活动,可以广泛吸引游客,从而增进不同区域各层面、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旅游精品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例,游客品味宋都文化,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喜悦。年吸引游客达百万之多,门票及房租收入超过6000万元,直接带动住宿、餐饮、贸易、出租车、娱乐、工艺品生产等行业的兴旺发达。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奇异壮丽,旅游资源丰富。对于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广大海内外旅游者来说,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河南拥有中国七大古都中的洛阳、开封和安阳。安阳殷墟和洛阳龙门石窟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云台山、龙门石窟为全国闻名的5A级景区。全省共有10个国家园林城市,8个历史文化名城。此外,还有经国家认定的23个中国民间文化之乡。
河南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全国19个世界地质公园,占全国国土面积仅1/60的河南就占了4个。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鸡公山、太行山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等奇花异草,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河南全省2007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141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61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个,星级酒店492个,旅行社1020家。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7091万人次,其中接待国际游客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2.24亿元。旅游业是河南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河南应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改革创新中积聚资金并增强活力,力求实现河南旅游业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由副业型向主业型转变,由孤军奋战向多业并举转变,由低水平重复建设向集约化、系列化、特色化、现代化转变,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度假休闲型旅游转变。到2010年,河南力争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500亿元,达到全省生产总值的9%。
4.会展产业
会展是集会议、展览、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现代服务业,因其影响大、利润丰厚、带动性强,被誉为“城市经济的发动机”。会展活动产生大量的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不仅极大地促进承办地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而且可以促进国内外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河南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河南的会展业起步早,功能设备齐全,不仅各类中小型会展活动应接不暇,而且多次成功承办国内外大型会展。如国内三大交易会之一的郑州商品交易会,以及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展等。仅第24届洛阳牡丹花会就引资286.3亿元,旅游进账36.4亿。此外,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淮阳祭拜伏羲大典,世界传统武术大会,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华商文化节,许昌三国文化周,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郑州国际服装节,郑州国际汽车展等,在国内外也颇具影响力。河南的会展业基本形成了“洛看牡丹汴赏菊,郑州商贸禅表演”的良好形象。河南要充分发挥郑州所具有的交通和信息优势,加
强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会展业软环境和配套服务,全力打造“中西部会展之都”。
参考文献
[1] 顾乃华.对现代服务业基本内涵与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7(3):123~126
[2] 任春华.现代服务业: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J].学术交流,2007(11):97~101
[3] 王浩.城市倾向经济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河南省县域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乡镇经济,2008(6):102~105
[4] 李发展、高岩.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7(6):59~62
[5] 郑吉昌、何万里,夏晴.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J].财贸经济,2007(8):94~98
【服务重点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保安服务工作重点分析06-07
客户服务管理考试重点06-14
十大重点工作06-10
年中重点工作12-05
会务重点工作计划11-28
物业财务重点工作计划10-17
风电监理工作重点05-25
春季消防工作重点06-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06-11
执法局重点工作会议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