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共12篇)

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 篇1

招生部分

1、参加上级主管或有关部门组织的招生、就业工作研讨会、座谈会、调查研究等。

2、负责部门文件材料的收发、管理和立卷以及安全保密工作。

3、负责组织招生宣传及咨询活动,积极组织生源。努力提高生源素质和逐步实现生源的合理分布。

4、努力做好市场调查,积极帮助学院开发新专业。策划招生图册、起草招生简章。设计招生宣传计划(时间、地点、形式)。

5、负责组织、培训招生队伍和招生录取工作制订招生计划,招生宣传计划,完成招生任务。.6、负责新生报到及各类材料的收集、整理、转递等工作。

7、搞好录取工作中的计划调整工作,处理好招生录取中的各种问题。

8、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就业部分

1、协助教务部门做好毕业生生源审核统计工作并上报主管部门。

2、负责向社会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资源信息,包括学校专业设置、生源情况等。

3、建立广泛的人才需求网络,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保证百分之百的推荐率和较高的就业率。

4、制订就业指导教育计划,和教育处、各系共同组织实施。

5、组织审批毕业生就业协议,检查毕业生离院前四证(个人申请、意外保险、1父母担保、用人单位证明)是否齐全,手续不全必须完善。

6、负责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档案,及时向领导反馈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收集用工信息,收集优秀毕业生事迹。

7、接待毕业生就业信访,处理遗留问题;负责毕业生改派工作。

8、做好每年招生与就业的工作总结

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 篇2

一、转变观念, 紧贴市场, 加强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紧扣社会需求, 是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决定着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坚持紧贴市场、讲求特色、着眼就业的专业建设原则, 把专业建设作为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力求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针对专业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 学校对传统专业进行提升改造, 打造品牌, 培养高质量的企业欢迎的学生。同时创造条件开设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使专业设置向着更新、更广、更便于就业的方向延伸。

二、加大投入, 讲求实效, 注重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意义是相同的。在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同时, 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 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习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合作, 通过产学合作, 校企合作等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 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 避免了重复建设, 降低了建设成本。

三、深化改革, 严格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1. 以学带管, 以管促学。

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生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思想复杂多样, 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教育、生活教育、实习教育、就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制订健全的学生学习管理制度,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为了便于学生的管理, 学校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思想表现, 毕业实习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 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实际工作中, 严格落实, 不要只停留在文件中, 只说不做, 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每年学生入学时, 除了加强军事训练外, 可以利用晚上时间, 由班主任组织学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让学生明确来到学校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从新生就开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

2. 抓好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和管理, 明确班主任的责任。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育教学, 班主任是教育的最基层的执行者, 班主任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 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批好班主任。由于我校的情况较特殊, 多数班主任是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 他 (她) 们都没有学习过心理学、教育学及学校管理知识, 这必然会影响其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为此, 学校应组织一定时间的班主任培训, 可以请我校或校外有经验的班主任或教育专家讲课。同时, 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与班主任工作直接挂钩, 学校还必须建立有关班主任的管理制度, 明确班主任的责任, 加强对班主任的考核, 提高班主任的待遇, 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 年终考核评优, 班主任老师应占相当的名额或给予优先考虑。

3.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思想水平:

由于我校的特殊性, 许多教师来自非师范类, 这些老师也许他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高, 但当一名老师仅有专业知识还不够,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方法, 这正是我校这些专业教师所缺乏的。觖决的办法:一是可以对现有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学校在聘用老师时可以尽量从师范类队伍中寻找专业教师, 以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有一批好教师,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级性。教学质量是体现学校内在实力与外在形象的重要指标, 没有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就不会有高就业率的产生, “出口”不畅, “入口”旺就无从谈起。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 学校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开展合作, 采取选送教师外出培训, 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等办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二是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标准化的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教师课件制作室, 学校各科室和教研组均配备计算机, 拥有一套设备先进、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三是积极落实“双证书”和“第二专业”制度。学校要求各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必须拿到毕业证书和专业技能鉴定证书。根据每个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学校允许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一门、甚至多门专业, 毕业时可拿到两门、甚至两门以上的技能鉴定证书, 以开设“第二专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鼓励全校老师都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

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祖先把教师的传道工作放在第一位, 可见, 教育学生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是任何一个老师的首要任务。但目前, 我校多数教师只关心教学, 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不关心, 这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为此, 学校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任务, 要求全体教师必须都参与教育学生的工作, 并把这一工作做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

四、健全机构, 创新思路, 建立招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为了使招生就业工作自成体系并独立高效运作, 加大招生就业办公室工作力度, 全面统筹负责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办公室要以“一流的精神风貌, 一流的服务水平, 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目标, 深入持续地开展招生就业工作, 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招生就业工作体系。

具体地讲, 学校在招生就业方面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注重宣传。为了能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学校将展示形象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采取多种方法扩大影响。如组织师生参加历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和闭幕式演出、上街宣传、便民服务、展示专业成果、制作悬挂大型标语牌和横幅等。除了常规性的宣传外, 学校还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优势, 多角度、全方位地向社会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成果。每年的招生季节, 学校都要以招办为重点, 组织专业招生人员到生源校发放招生简章, 进班宣讲, 开展动员, 同时还要深入到社区、农户, 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宣传, 扩大影响。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以人为本, 服务第一”, 这是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够进得来, 留得住, 学校对招生宣传、招生咨询、新生报名、新生及家长接待、班级设置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几个工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要求招生工作人员和全体教职工必须本着为学生和家长负责的态度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制度。为了使绝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学校把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当作影响学校发展的的头等大事来抓。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学校经常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 脚踏实地面对新的工作;为了确保学生的利益不受侵犯, 学校建立了就业企业、单位考察制度, 在学生就业前先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全面细致地考察, 毕业生就业后还安排专人到相关企业、单位蹲点考察, 直到学生能够完全适应新的工作为止。四是努力拓展就业信息交流渠道。为了及时了解新的就业动态, 学校先后与中国职业教育网、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网等大型网络媒体及十多个省市的人才信息交流中心建立合作关系, 确保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就业信息。五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制度。为了使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更加有序、有效, 学校每年都会安排专门人员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回访,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查缺补漏, 尽力使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都能满意。

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 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高的教学质量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能促进学生就业, 就好业。高质量的就业, 能够提升学院社会正面影响力和美誉度, 吸引好的生源来院就读,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两者呈正面影响, 就形成正强化, 能促进学院中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就会直接带动招生。只有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推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才有生命力。

摘要:职业学校遇到的主要难题就是招生困难。解决这个难题要从内涵入手, 就是要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 以保证就业“出口”的畅通来促进招生“入口”。

动漫招生与就业 篇3

最近,如何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对于动漫专业来说,一方面是行业常年缺乏专业人才,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被列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的“红牌专业”之一。

有一种警告叫红牌

相关院校不得不撤销动画专业

据了解,自1999年全国开办动画专业,从仅有的两家到现在的1000多所院校,每年有毕业生10多万人。就是这么一个热门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仍旧存在上千亿的潜在市场,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让这个掘金目标越来越远。

在红牌警告的作用下,一些综合性大学也不得不撤销动画专业。据2012年教育部专业目录修订,动画专业从艺术类被调至戏剧与影视学类,这就意味着只有少部分开设戏剧、影视、动画学院的院校才有资格设立动画专业,而大多数在开设动画专业热潮中跟风,将动画设置在学校艺术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将不得不撤销动画专业。

相比于其他专业,动漫专业有着广泛的就业范围,如广播电视、影视制作、动画基地、广告、音像出版、学校、网络、游戏软件等,但是依然满足不了供需双方的各自要求。湖北省动漫协会秘书长周光明建议,高校动漫专业要适当压缩理论课,增加实践操作课时,加强与动漫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在行业一线的锻炼机会。

对于曾经的热门专业来说,如今的动漫毕业生已不再充满信心,面对尴尬的就业局面,除了动漫行业本身的产业链不完善,越来越多的矛头更加指向院校的动漫教育,由此,如何改变当前教学,也成为一些院校的应对方式。

有一种教育叫改变

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贴近实践

2014年一大批动漫专业生即将离开校园,迎接他们的将是广阔的社会。而与此同时,无论是北京电影学院、吉林动画学院、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还是职业教育机构,相关院校、职业教育等的招生工作并没有因就业困境而停滞,一场如火如荼的招生工作正在进行。

记者从广州暨南大学了解到,该校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动画专业引入美国高校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始“一年一人一部”模式的教学改革,即要求学生从入学开始,每年完成一件独立短片,并每年6月在全年级范围内选拔优秀作品进行评选与展映,这与以往仅在毕业时团队创作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在招生问题上,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贴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动画专业。重庆首个安全动漫专业将于今年9月在该校正式开设,首批计划招生60人。这个专业培养出的是综合型人才,除美术、动漫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外,还要全面学习安全方面的各项政策、知识。对于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该校负责人相当看好。

走过千军万马,走过高考之路,我们经历了很多关卡。大学生中可能会有像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天才,但更多的只是普通人。今天的创业者除了要有满腔热血和一些天赋,还应该认真审视自己,要有好的团队和坚持。

有一种就业叫创业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频出

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青年创业计划执委慕振龙表示:“青年是最有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如果能够突破自我,就有可能在未来经济浪潮中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中充满机会,就看创业者怎么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日前,由中国政府网、中国青年网联合开展的青年就业创业案例征集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10名青年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当中,就有两位与动漫有关,分别是多萌游戏爱好者协会创始人兼总会长、中国首个纯萌系网游主题公会——Doom公会总会长凌亮亮;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可可小爱》原始创作者,国家级优秀青年设计师王羽潇。

今年以来,我国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动作频频:4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5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九部委共同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出激发大学生(含国内各类高校的在校生、毕业生、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创新活力,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出台3项改革措施,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

哪些动漫人才会得到企业青睐?

对于正在学习动画专业的和想要报考动画专业的学生,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侯文军建议:“正在学的人,要做好心理准备,就业后可能并非从事本专业,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想报动画专业的人,一定要认识到‘我爱看动画’并不等同于‘我要学动画,能学好动画’,学习动画是一个大体系,需要技术的熟练和大量的实践及相应的文化积淀,选择前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

关键词一:不要画匠要的是创意

“去年国产动漫的总时长达到了18万分钟,大大超过了日本、美国等动漫强国,但是精品太少。”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与艺术研究院院长朱明健教授说,中国动漫最缺乏的是有创意的作品。去年全国动漫专业有50余万毕业生,大部分在动漫产业链的下游当“画匠”。

关键词二:“好故事”是第一位的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路盛章教授认为,动画其实和小说、电影一样,讲一个“好故事”是第一位的。现在高校动画专业招生时,更看重学生的绘画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够,实际上,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很难有创造性。

关键词三:“上手快”“有钻劲儿”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动漫企业对于应聘者的学历没有硬性要求,其中多名企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热爱这个行业”“上手快”“有钻劲儿”是应聘者最终被录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四:艺术性和市场性要两全

动漫艺术作为一门与市场有紧密关系的艺术门类,不仅需要重视艺术性,也需要考虑到市场推广。有专家认为,好的动漫作品,艺术性和市场性并不冲突,但现实情况却是艺术和市场难以两全。

关键词五:“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

招生就业处主任职责 篇4

1.根据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招生就业方针、政策,结合学校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制订具体的招生、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2.加强招生市场调研,积极开拓生源,做好全校招生工作。

3.走访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摸清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及需求规律。不断开拓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关业务渠道,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源及就业基地。

4.负责学生外出实习的安排、组织和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做好外出实习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检查、督促外出实习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5.负责新生的基本信息的登记工作,要建立规范的实习学生档案工作,定期收集、整理并移交有关部门。

6.积极开拓市场,主动扩大社会培训服务面,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经济建设作出努力。

招生就业人员分工职责安排 篇5

主 任:王 兵

主要职责:负责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全面工作。组织落实国家招生就业政策,争取教育部、省教育厅招生就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支持。制定本办公室的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和进行工作总结,制订办公室内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负责办公室队伍建设,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工作。对本办公室人员进行工作分工,协调和管理工作。抓好本办公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落实工作责任制,抓好办公室的日常行政工作。根据院领导指示,提出学院生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措施。深入研究调查,提出开设新专业的设想和意见。编制招生计划,编写制作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拟定招生宣传计划,组建招生工作队伍,做好招生工作人员的选拔、教育和培训。负责制定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划。结合我院情况和当年就业形势制定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策划、组织毕业生供需见会会和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种招聘会,抓好就业市场调查和市场拓展工作。协同学院有关部门组织学院迎新工作,指导各系就业工作、拓展开辟就业市场。配合教务处做好学生实习实训工作。负责学院招生就业经费的审批使用,提高招生就业经费使用效益。

副 主 任:安 刚

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 篇6

一、生命科学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岗位设置

组长:徐德培 李玉萍

副组长:张水印

成员:刘飚 林力 刘建涛 黄建华 肖会员

二、岗位职责

(一)组长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的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

2、负责本院招生、就业指导及管理等全面工作;

3、负责拟定我院招生、毕业生就业有关管理办法;

4、负责拟定我院各专业招生计划方案;

5、负责提出我院招生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措施、日程安排;

6、负责策划、组织我院招生宣传工作,组织编写、审核、制作、发行各种宣传资料;

7、负责外来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接待等对外联络工作;

8、负责参与招生来源的制定,提出生源计划建议意见,起草招生工作总结,负责招生工作及总结会的研讨及各项准备工作;

9、负责提出我院年度毕业生就业、调配的工作目标、计划、日程安排、措施;

10、负责提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实施方法;

11、负责拟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的招生计划;

12、负责对我院各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调研;

13、负责起草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及提出毕业生遗留问题的建议; 分析招生、毕业生就业形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生推荐工作;

14、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副组长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的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

2、协助组织负责我院全面工作,分管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3、负责拟定我院毕业生推荐工作的方案;

4、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5、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

6、负责我院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得资格审定;

7、协助有过部门做好我院毕业生离校工作;

8、认真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招生就业工作小组成员岗位职责

1、组织院里开展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并负责招生咨询;

2、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推荐的日常工作;

3、负责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动态;

4、负责协助我院领导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5、负责收集我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及时向我院毕业生发布。收集我院6、6、负责用人单位的情况介绍,并汇编成册;

7、负责用人单位校内需求信息发布协调工作;

8、负责对我院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负责评选我院“优秀毕业生”;

9、负责我院毕业生报到证的发放工作;

10、负责制定、管理、发放我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

11、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定工作,并做好统计、整理等工作;

12、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计划的编制与派遣,协助相关部门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等一系列工作;

13、负责我院毕业生的综合测评和毕业鉴定工作;

14、负责我院毕业生离校后的改派工作;

15、负责办理我院毕业生签约、违约、解除定向协议等具体工作;

16、负责我院毕业生咨询工作;

17、负责我院招生就业工作的日常事务,文件及资料归档工作;

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 篇7

一、高校招生与就业的现状

(一)高考人数减少

这几年的高考人数随着上一代的计划生育和出国留学浪潮的影响略有回落,生源降低,而高校则在不断地扩大招编,因此就会经常出现高校是如何快速抢生源的新闻,高考毕业生在减少,而优质的毕业生更少。在2008年高考人数达到峰值之后,便出现了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毕业生增加

虽然高考人数近几年在减少,但由于国家生育政策和教育周期等原因,毕业生人数却在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正在凸显。同时工作岗位对于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优质的毕业生才是就业的需求和根本。

二、高校招生就业任务的重点

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应是以人为本的。而招生就业是教育的基础工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对于招进来的学生应以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为重任,并且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社会和贡献社会。

高校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应现代的社会生存和生活发展,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知识教育。高校是学生最后的校园学习生涯,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更好地教育学生学会生存技能并帮助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随着生源变少,自然录取率就变高,相应的毕业生则在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如何把招生和就业进行更好的联动,是高校必须研究的课题和重任。高校应以正确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完善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

高校对于招生与就业工作的重点应是保证招进来和走出去的质量。而招生和就业根本上是相通、相互关联的,因此如何把招生和就业更好的联系则是现代高校所面临的又一个新难题。

三、高校招生和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

(一)高校招生应本着社会需要进行,因此招生和就业联动是大势所趋

很多名校都开始建立招生、培养再到就业的联动机制,为企业进行定岗培养,既满足了学生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用人单位对相关人才的需要,保证了就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准。教育部门也在进行招生和就业联动机制的研究和建立,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问题。各地方的教育部门都相继对高校提出了严格的招生和就业要求,对于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地区水平的高校控制其招生规模,对于低于就业率30%的专业暂时停止招生,低于40%的实行隔年招生的制度,低于60%的招生人数不得高于去年该专业的就业人数,全部以就业率来衡量高校的招生人数。将就业情况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指标,深入落实就业情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挂钩的制度,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作为调整高校布局、制订发展规划、设置学科专业、确定招生规模等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已为各高校所接受。把就业率和招生有效结合,重新布局高校的专业分类和发展规划,充分落实了招生和就业联动机制。

(二)想要建立完善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须成立相关的组织和机构

学校的领导层应带头成立相关的组织和机构,重新编排学校招生就业处的人员配置,提高对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认识,并且学校还应联合多方部门和企业具体就如何实施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进行探讨,把教育部门和企业以及优秀的学生代表聚集起来进行探讨,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和具体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并制定出相关的具体细则。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仅靠高校力量还不够,需要多方联合和探讨分析来确定。因此,国家和教育部门应针对这种情况,与企业、学校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保证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应以社会需求为向导,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社会就业为基础,通过高校优质教育和定岗培养直接为企业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这对于学生、学校、企业以及社会都是一种很好的、快速的连接机制,有效地解决多方的问题,把学生和企业、招生和就业无缝对接起来。

(三)高校应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高校在专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以及区域等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外界环境,因地制宜地建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高校应对本校的专业情况、就业情况、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据此把握招生的人数和质量。学校的办学水平、专业程度、师资队伍的质量以及就业口碑等都是学生和用人单位来选择和参考学校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招生和就业水平。需要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本校发展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将本校专业设置等情况与招生计划制定及就业流向情况对接。在构建指标上,可以将高校招生指标如各专业志愿填报率、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同就业指标如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及人才培养中的指标如专业设置、专业人数、教学效果等纳入评价机制。

对于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来说,有着不同的经济环境、教育环境和产业结构,高校也应参考这些因素进行不同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策略研究,因地制宜地发展。例如在西部地区,服装设计、纺织以及艺术的专业得不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南部的矿业、建筑类等专业也得不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所以学校一定要根据自身和外部的环境综合考虑来进行招生的指标投放,发展符合本校的就业联动机制。

四、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就提出要以社会的多方参与来进行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以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为评价主体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更好地促进教育的规划和策略性,使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和具有相当的使用性。

因此,高校应将各项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让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和有效性,把从招生到培养教育再到就业进行系统的结合,通过科学的数据找出符合本校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把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的对接,在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不断实践中,找出规律,优化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结构,使这套机制能更好地循环、使用下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口碑,更带动了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使教育和经济发展更加有效,进入良性的循环当中。

综上所述,高校通过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能有效改变学生和用人单位乃至社会的现状,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用人单位的定岗人才需求,也帮助学校得到了良好的口碑和发展,更提高了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各高校都应把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进行有效建立,将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根据学校自身的资源、能力、办学条件以及各种外部环境等进行有效、科学的分析和结合,发展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充分解决各方问题,为地区和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保林,孙志强,刘文涛.简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63-64.

[2]万庆生,王英,李友善,等.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2(36):234-236.

[3]王英,万庆生,韩文灏.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4.

浅谈高校招生、教学与就业的关系 篇8

关键词:招生?教学?就业?办学特色

如果将招生视为高校的“进口”,那么教学则为培育过程,就业就是“出口”。保障高校学生从“进口”到“出口”的顺畅和优质,是高校办学的最终的目标。学校以教学为主,以学生为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出品”的口碑?怎样才能吸引用人单位青睐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升学生就业的质量?在这里必须正确处理招生、教学和就业的关系。

一、招生与教学、就业的关系

俗话说:“种子不好,丰收难保。”越是优质的生源,教师教学就越轻松,教学培养质量越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也越高,就业前景越广阔。高等教育阶段往往在招生时,学生就被划分为了不同的层次,按照普遍的招生规律,本科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就比大专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高,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又比普通本科院校要高。不同的生源质量,对教学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就业的前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据调查统计显示,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的青睐,就业更容易,就业前景更被看好。企业招聘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来自“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企业招聘人数的20%。研究生的起薪明显高于本科生,本科生的起薪最主要分布在1500至2000元,而研究生的起薪主要分布在3000至5000元。这就说明高校的层次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名片。

二、教学是高校办学的核心环节

学校招收进来的学生,通过教师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辛勤教导,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是学生迈入社会之后就业的竞争力。所以,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以及学科建设总是要围绕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教学任务可分为德育教学和知识教学,我们所说的就业指导教学既属于德育教学又属于知识教学。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带班辅导员的兼职工作,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能真正地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指导作用,理由有二:第一,辅导员主管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以及学习纪律,有的学校一个辅导员管理400~500名学生,事务非常琐碎、繁多,要求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在工作时间上很难安排过来;第二,辅导员一般都是由刚毕业的年轻人担任,人生阅历少,缺乏对社会学、职业规划的专业认识,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所以,就业指导工作不应该主要落在年轻的辅导员身上。当然,辅导员最接近学生,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动态,有一定的优势,但就业指导是教师基于对社会各行业的深刻了解以及对就业形势的准确判断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而不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状态进行的指导,所以,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由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承担,或者由具有职业规划师资格的辅导员来承担,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就业是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

就业是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学校辛勤培育的人才输送到社会各个工作岗位的最终实现形式。在这里,笔者想谈的是高校如何才能将就业工作紧扣本校的办学特色。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人口数量下降等因素,大部分高校迫于办学压力,渐渐地失去了本校的办学特色,逐步出现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趋势。可以说,在国内没有一所大学敢真正地办属于自己的特色专业。例如,航海类院校,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等院校,它们也办外语专业、也办计算机类专业等多种非航海类的其他专业,并且招生人数很多,甚至远超本校的特色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以语言类教学为办学特色的大学也办起体育运动类、艺术类等非本校特色专业。近些年,航运业不景气,如果航海类院校不跨界招生,就无法获得生源,学校也就无法发展;外语职业的热潮已经减退,外语类学生人满为患,高校不得不转型招生,这说明就业趋向已经成为招生的导向。所以,高校要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必须控制好本校的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和教学培养模式,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

招生、教学与就业是高校办学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对一个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校只有掌握好这三个环节的运行规律,做到以就业引导招生,以教学促进就业,才能达到促进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

竞聘招生就业办主任演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郭金良,今年31岁,大学本科学历,整合前任驻马店工业学校任招生办付主任。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招生就业办主任一职。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想代表今天参加竞聘的教师对各位评委、各位领导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谢谢大家为竞聘工作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在这里,我以平常人的心态,参与此次竞聘。

此时此刻,心中百感交集,一是荣幸自己赶上了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大好时机;二是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感谢全体同志对我的帮助和信任,感谢各位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参与了这次活动,因为参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希望通过竞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我竞聘的岗位是招生就业办主任。

我之所以竞聘这个职位,是因为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我于96年参加工作,8年的职业教育工作、5年教研组长和4年的工会委员经历,多次荣获校、县和国家级奖。现年36岁,正值中年,具有较强爱岗敬业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人脉优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就业工作中去。

2、我严于律己,诚信为本,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容易与人相处沟

通,易于同多方面搞好关系,我思想比较活跃,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勇于实践,具有开拓精神。

3、两年两次深入企业带学生,巩固率都在98%以上,得到企业、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肯定,熟知很多企业情况,有就业优势.就业工作很辛苦,需要四处奔波考查企业,我有健康的适应社会的身体素养。我的基本思路和打算:

1、加强个人修养,练好基本功。就业工作光荣而辛苦,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团结同志,共同搞好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在服务中显示实力,在工作中形成动力,在创新中增加压力,在与人交往中凝聚合力。

2、妥善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做到对上级要尊重,充分发挥自己的参谋助手作用,工作中多请示、勤汇报,既充分尊重领导的意见,又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对领导交办的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待同级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配合、亲密合作;努力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办事讲效率。

3、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我校因招生的强大优势,近几年的毕业生数量剧增,如何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颇多。初步设想是,调动市场积极因素,通过聘用性就业、输出性就业、自主性就业三方联动,力争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目前因经验不足及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输出性就业及自主性就业的工作还较为滞后。因此,搞好市场调查,作好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及科学的设置专业。取得第一手信息,与市场对接,掌握用人信息,订单培养。保证学生

多渠道就业。

采取的工作措施:

招生就业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党政“一把手”工程,我深知它的重要,我会协助正职,以就业和可持续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我始终坚持市场营销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强对外交往,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为我所用。

1、当好参谋助手,服务校长决策。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动态及企业用人需求,及时地向学校领导反馈各方面的信息,注重调查分析,主动为领导献计献策,对各种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扩大就业基地规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打造铜梁职教中心就业品牌。

3、加强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训练,增强毕业生就业和可持续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和学校的就业竞争力。

4、建设一支有理念、能指导、会训练、肯吃苦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伟大的团队,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全校从事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依靠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帮助指导训练学生成功就业。

5、为了真正做到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在分管领导的支持下,对班主任实行了就业率统计奖励制度,促进就业率统计工作的开展。为了真正做到就业工作全员参于,为日后的就业工作互动提前布局。

6、为了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我将在学生中组建了“qq群”,给予学生网上就业咨询服务,同时也能向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情况,方便就业指导和就业安置工作的开展。

各位领导、老师,未来几年受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就业工作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更大的压力,更多的任务和要求。如果我能应聘成功,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将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更大的责任,但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学校的明天,我愿和同志们一起同舟共济,以永不放弃、永不退缩的精神去迎接各种挑战,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勤奋和激情使就业工作成为铜梁职教就业的楷模。我有信心、有决心搞好就业办副主任的工作。以上是我的工作举措,更是我的承诺。我将坚持上为领导分忧,下为群众服务的原则,并把它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如果此次落聘,我仍将以一颗赤诚之心献给我所热爱的职业教育事业,仍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

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 篇10

本学期招生就业办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标准为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招生就业工作任务,努力拓宽学校招生和就业渠道,根据株洲市教育局的招生计划和精神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招生工作,在搞好就业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本学期的招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工作计划如下:

一、招生工作

1、总结2015年招生工作的经验,与教育局基教股和职成教股共同商订2016年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及实施方案,召开2016年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大会。

2、挖掘毕业生当中的升学和就业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搜集整理好招生宣传资料,制作好2016年学校招生宣传手册和宣传海报,努力使招生宣传落实到位。

3、选拔优秀招生人员担任各生源学校招生组组长,开好招生组长会议,明确各招生小组任务和目标,充分了解2016年招生政策和招生方案。

4、加强与生源学校的联系,开好初三班主任会议、初三家长会和初三学生大会,摸清有就学意向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填报职业志愿。

5、各招生小组及时向招生就业办反馈招生情况,把握节奏,确保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做好招生工作。

二、就业工作

1、摸清学校待就业专业及人数情况,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加大与用人单位及联合办学单位的合作力度,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率。

2、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成才意识,为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及今后的创业成才奠定基础。

3、强化就业制度,严格按就业程序操作,确保就业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 篇11

【关键词】招生就业、网上报名系统、腾迅QQ、百度地图、微博、微信

【中图分类号】K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452-01

经过国家批准,原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于2012年升级为武汉技师学院,成为湖北省武汉市唯一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师学院。

近年,从十七大报告中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八大报告中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对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投入。我校面向全国招生,以湖北省区域为主,坚持承诺对毕业生实行安置就业。在招生就业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利用目前广泛使用、技术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尝试部分新技术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模式。

一、招生各阶段广泛使用计算机新技术

1、收集信息阶段

在每年3月份,我开始大量浏览全国同类型学校(技师学院、技工学校)网站,收集招生信息,比较学习优秀同行院校开办的招生专业,采取的有益招生政策。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我将收集的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相应数据库综合管理,以此提出招生计划方案。

2、发布信息阶段

我校与武汉中招网、湖北高招网和中部培训网等专业招生宣传平台建立联系,还利用局属学校优势,在武汉人才网、社保网等系统平台大力宣传,并且官方校园网建立了“招生就业”栏目,同时通过“新闻中心”、“专业设置”、“培训鉴定”、“教学工作”、“师资力量”和“教学成果”等配套栏目全方位展示学校各方面优秀成果。

3、咨询报名阶段

通过前期紧锣密鼓地招生宣传,5月份开始咨询报名。对于外地学生,我们通过QQ招生群和网络在线咨询平台及时、快速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校园网上“我要报名”中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和报读专业等相关信息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后台,提取必要信息与学生主动联系,寄送录取通知书,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完成报名流程,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外地学生。

4、学籍注册阶段

我校招生高峰时间达到每年招生1000多人,新生报名学籍注册工作输入及修改量是很大的,我们通过计算机办公软件及时在每天下午输入计算机中,再通过人社部学籍管理注册系统软件,将新生报名信息数据导人。分类整理后,需要查询,则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地筛选,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

二、就业各阶段广泛使用计算机新技术

1、就业前指导阶段

实习前,我将全校待安置学生按专业班级集中进行就业指导。从目前就业形势到面试技巧、就业态度,我循循善诱,希望给他们一定帮助。我充分利用计算机专长,建立QQ就业群。作为群主,我可以通过群公告发布就业信息和就业活动通知,通过QQ学生可以和我进行互动沟通,将找工作的想法告诉我,我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具体安排。

2、就业中安置阶段

我校与722研究所、461军工厂、中铁集团、武钢集团、东风本田、斯摩摩(法资)、八千代(日资)、蒂森克虏伯(德资)等42大型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对于新单位,我先通过计算机电子邮件或者QQ在线方式收取招聘简章电子版,然后在百度搜索单位信息,在其官方网站了解,在百度地图中找到单位地址及乘车路线,便于学生面试及报到。

3、就业后跟踪阶段

在学生被单位录取后,进入单位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习期。我们每月会通过电话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回访,并在计算机中建立就业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协调处理反馈的相关问题,做好服务工作。对于路途相对较远的单位,为了便于实习协议及时签订到位,我们通过计算机扫描成电子版后,通过网络传送给单位,盖章后再由单位回传给我校备档,切实保障学生、单位和学校三方共同权益。

三、计算机新技术创新工作模式

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现在,一些新型计算机技术层出不穷,我在工作中也努力学习。

1、微博

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11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世界第一大国。

它具有如下优势:信息获取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选择性,用户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依据对方发布内容的类别与质量,来选择是否“关注”某用户,并可以对所有“关注”的用户群进行分类;微博宣传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弹性,与内容质量高度相关;内容短小精悍;信息共享便捷迅速。

2、微信

它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它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破1亿。2012年9月,不到6个月破2亿。截至2013年1月,用户已达3亿,而且仍在加速普及中。

它具有如下优势:跨平台支持多平台,沟通无障碍;支持主流的智能操作系统,不同系统间互发畅通无阻;输入状态实时显示,带给您手机聊天极速新体验;移动即时通信,楼层式消息对话更让人们的聊天简洁方便。

3、微信与微博两者之间的区别

(1)微博更偏向传统广告,微信则是真正的对话;

(2)微博的曝光率几乎是100%,微信的曝光率极低;

(3)微博有点扰民,微信没有这个麻烦;

(4)微博是媒体,微信是CRM工具。

招生就业办岗位职责 篇12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高校招生经历了单独招生、联合招生、统一招生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 全国所有的公立和私立高校都沿用了解放前的招生办法, 即由各校单独招生, 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录取工作。考生可依自己的情况, 任意参加一所或几所高校的入学考试。这种办法的优点是, 学生选择高校的自由度比较大, 一次没考好, 还可以再考。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不少高校招不满学生;二是学生要到多所学校报考, 花费精力太大, 时间太多。为此,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 要求各大行政区“根据该地区的情况, 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这是第一次实行部分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招生。规定下达后, 有73所学校实行了联合招生。1951年, 全国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 进行命题、招生、录取工作。当年,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联合发布了《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 决定采用申请、推荐、审查的办法, 在全国按统一计划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500名[1] 。至1952年, 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制度基本形成。

当时, 对要不要实行统招有不同的看法, 但由于生源不足, 实行统招可以确保招生任务完成。1952年全国高中毕业生只有3.6万人, 但高校招生数是7.9万人。各大行政区高校招生任务与各区学生来源不平衡, 只有通过全国统一招生, 才能统一调配生源, 有重点、较全面地完成招生计划。同时, 经过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 高校基本按照苏联模式往专门化方向发展, 综合大学数量减少。而联合招生是性质相同的学校联合, 学生报了工科就不能再报理科或农科、医科, 事实上限制了其志愿。因此, 满足祖国建设需要成为当时高等教育发展与统一高考各项制度的主要出发点。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体现了全国一盘棋、中央政府绝对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家建设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分布不平衡的矛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高考制度的确立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配合、相适应, 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52年, 全国普通高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基本上符合中国的国情, 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是新中国在教育领域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1955年, 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超过高校招生计划数, 基本告别了生源短缺的问题。同时, 以往作为高校统一招生组织工作的大行政区机构撤销, 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政府成为各地区高校统一招生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 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存在权力由地方向中央集中的趋势。但具体的招生录取工作则下放到高校直接负责, 终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的统一招生, 实行在中央统一计划、省级地方政府指导下的各高等学校自行单独招生的办法。“全国统一、地方负责、大学招生”的高考制度由此正式定型并沿袭至今。

从1957年“反右”开始, 高考招生工作中的“政治标准”日益突出。1958年高考前夕《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提出“招生考试, 主要应重视政治质量, 同时也考文化程度”, “还要注意贯彻阶级路线”。

1962年, 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大气候下, 教育部对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确定了“段段清”的方法, 并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一律不得自行保送学生进入本地区、本部门所属的高等学校;除艺术、体育、外语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外, 其余高等学校的附中和预科学生必须参加统一招生考试, 不得直升或保送;在职人员升学, 一律参加统一招生考试, 各部门和各高校都不得进行内招。这些规定的确立进一步完善了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也充分体现了在招生政策上中央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

建国初期, 百废待兴, 各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 党中央对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提出了“统一计划, 统筹兼顾”的方针和学用一致的原则, 把毕业生的自谋职业改为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作。

1950年6月, 政务院发出通令, 要求“对毕业生一般的应说服争取他们服从政府的分配, 为人民服务。若表示愿自找职业者, 可听由其自行处理。”至1952年, 政务院和教育部多次发出指示, 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

从此, 全国高校统招统分的制度已基本形成, 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国家负责, 按计划分配。全国重点高校毕业生, 加上从部门、地方抽选的毕业生, 由国家统一分配, 用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人才的需求;部门主管的一般高校由中央抽选后余下的毕业生, 原则上由学校主管部门负责分配;地方院校毕业生, 除中央抽选外, 全部由地方分配。这一分配办法延续到1970年。1972~1979年的毕业生, 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除“社来社去”的毕业生仍然回原社、队安排外, 其余毕业生, 原则上“哪来哪去”, 由原选送的部委、省市分配, 国家只作少量调剂。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统一的高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是与当时经济社会的特点相适应的。加强计划招生, 对毕业生统一分配, 可保证急需人才的重要行业和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统包统配的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 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不利于用人单位多渠道选拔人才, 也不利于毕业生自主择业, 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已不相适应。改革高校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势在必行。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 决定“废止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1966年到1971年, 大学停止招生;1972年到1976年, 大学采取“自愿报名, 群众推荐, 领导批准, 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至此, 招生的基本原则遭到破坏, 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 邓小平果断决定恢复高考制度:“今年 (1977年) 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 不再搞群众推荐, 从高中生直接招生, 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2] “招生工作主要抓两条, 第一是本人表现好, 第二是择优录取。”[2] 同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两个文件。我国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1977年恢复高考后, 全国有1380万考生参加高考, 其中67.5万新生步入高校大门。高考制度的恢复, 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在全社会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 推进了教育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高考这一公平竞争的方式, 为全社会如公务员招聘、职称评定、任职资格等考试起了示范作用,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4] 。

经过多年的实践, 高校招生工作确立了“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以文化考试为主要的入学考核形式的原则;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后, 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主要是改变高校全部按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的体制, 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 逐步实行上学收费制度;改变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 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 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普通高校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招生计划体制。国家任务计划主要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基础学科和高技术以及边远地区、某些艰苦行业所需人才, 其学生由国家公费培养。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计划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高校具备的办学条件, 安排调节性计划招收委托培养生和自费生, 可适当降分录取, 所需的培养费用, 由委托单位或学生家庭负担。随着改革的深化, 调节性计划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1993年接近50%。这样就形成了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 在经济待遇上、在录取资格上、在文化程度上差距很大的局面 (有人称之为招生工作中的双轨制) , 具有明显的弊端。1994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 其要点是: (1) 建立非义务教育的大学教育收费制度, 所有大学生都要缴纳部分培养费。 (2) 建立与收费制度和人才培养计划相配套的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 (3) 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以文化考试为主要入学考核形式, 以及公平竞争、公正选拔这三项原则。在录取办法上不再采取两条分数线的降分办法。 (4) 高校内设立各种专项奖学金和贷学金。到1997年, 全国所有普通高校都已按新办法招生[1] 。

1977年以来, 高校招生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或试验, 初步确立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以全国统一考试为主、单独考试为辅、免试保送为补充形式的高校入学体系和公平、高效的中国高校招生制度[4] 。

1.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在高中毕业会考基础上的高考科目改革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问题之一。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立足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 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 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自恢复高考以来, 一直沿用文理分科的高考科目设置办法。无形之中, 高考成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中阶段文、理分班, 是导致学生偏科, 知识结构不合理。

1983年, 为改变中学“应试教育”的状况, 教育部提出试行高中毕业会考, 即按照高中课程的基本要求, 以省为单位统一命题, 是一种水平考试, 可促进学生完成每门课的学习任务, 以防偏科。

1987年, 上海开始试行“3+1”方案:“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 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1”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要求, 从其余的6个科目中自行确定1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 参加高校 (专业) 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经过多年的论证和试点, 国家教委又在湖南、海南、云南三省作了试点, 逐步形成了“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必考, “2”是指文科加政治、历史, 理科加物理、化学。后来又提出“3+X”, “X”是指高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要求, 从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以外的六个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为防止偏科, 上海等地在改革中又提出“3+1+X”方案, “X”是指综合考。与此同时, 其他省份也单独或联合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2.录取办法的改革

录取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涉及录取政策、录取体制与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程序、组织机构等多方面, 需理顺学校、招办、考生之间的关系, 形成责、权、利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1977年恢复高考之初, 曾采用“段段清”的录取办法, 即由负责录取工作的省市招生办公室, 将录取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按总分10分一段排队区分, 组织高等学校从高分段开始往下一段一段录取, 上一段不取完, 下一段不开始。这种办法在当时对“文化大革命”搞推荐造成的不正之风起了很好的抵制作用, 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如学校选择余地很小, 总分作用过于突出, 不利于学校按培养要求选拔适合的学生等。之后, 实行了“根据志愿, 按比例投档”的录取办法。具体为在高考成绩上线的考生中, 根据所填报的志愿, 从高分到低分, 由省市招生办公室按学校计划招生数的120%提供档案, 由学校择优录取。为进一步扩大高教招生自主权, 1987年开始, 高教招生采取了“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办法。即调档比例由学校提出, 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 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处理, 招生办公室实行必要的监督, 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高教招生监督机制。2005年, 江苏率先实行按平行志愿录取的方式, 即不再采取志愿优先和分数优先相结合的录取办法, 而是分数优先、志愿平行, 从而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7] 。

3.招生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校招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以来, 各地和高校在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实行了计算机管理, 教育部与各省 (区、市) 和直属高校招生部门以及部分中央部门实现了计算机远程通讯联网, 利用计算机编制、报送、下达招生来源计划。近年来, 各地基本实行计算机网络录取, 即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的信息系统, 这是高校招生手段的革命性变革。既有利于维护公正、公平, 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并将带动高校招生考试其他方面的改革。有的省市已实现了高校招生全部在网上进行的目标, 并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外语口试。网络作为考试机构对外信息服务的窗口, 可为考生、家长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周到的服务。

4.高校入学考试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 在进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同时, 高校在入学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全国统一高考的入学方式, 有联合或单独考试的入学方式, 还有保送的入学方式。对在培养目标上有特殊要求的学校, 可以有一些特殊规定, 对少数有特长的学生, 优秀学生可以加分。

多年来, 在全国统考这个环节上, 不断对命题和评分计分办法进行探索, 逐步推行标准化管理。尤其是1987年国家教委成立专门负责全国统一考试工作的考试中心, 对加强统考管理, 提高考试质量, 推进考试改革, 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但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沿袭由政府“统包”、“统分”的做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家不再采取包分配的方式来安排毕业生就业。最终实现以市场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择业和选人的主动权交给了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 双方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即“人业互择”方式, 达到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目的。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 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方法。”教育部为了使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尽快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中积极地探索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途径, 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改革。从1986年起, 国家教委组织力量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进行调研, 并会同有关部门做专题研讨论证, 提出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并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广东省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 率先提出《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决定从1988年招生开始, 在广东省属高校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 实行收费上学, 毕业后推荐就业、定向就业、择优录用制度”[4] 。

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中期改革方案) 。报告指出,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 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 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中期改革方案”是根据当时的改革条件和环境制定的过渡性方案。这个方案实施初期, 考虑到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形成, 毕业生主要还不是靠自己找职业, 而是以学校为中介向社会推荐就业, 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1989年招生时, 全国近百所高等学校按中期改革方案的要求起步实施。自此, “双向选择”开始在全国高校实行, 多种形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始形成。

200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和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主要改革措施如下: (1) 大学生落户限制将放开。 (2) 毕业生户籍可在学校保留两年。 (3) 取消几项收费。 (4) 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去。 (5)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6) 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农村去。 (7) 高职高专推选“双证制”。

2003年是普通高校扩招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在继续认真落实“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基础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又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 公开招考或招聘, 择优录用;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 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文件, 初步形成了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框架, 对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8年,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及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加强离校后的就业服务;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支持。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主要在以下6方面进行了改革[4] :

1.就业模式的改革

建国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统包统配”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原有的毕业生就业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要改革毕业生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几十年来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以及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鼓励创业等几个改革发展阶段。目前, 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突破了国家包办的观念和体制, 初步实现“政府调控指导、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2.就业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毕业生人数猛增。从中央到地方, 都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都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机构, 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提出深化改革、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为了适应就业需要, 高校加强了对高等专科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政府深化了用人制度改革, 逐步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保障、教育和人事部门积极探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具体办法。

3.就业市场的形成

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共同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并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 (1) 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已由按国家计划从宏观到微观, 具体的、事务型的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的管理和调控转变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运用方针、政策、法规, 以及经济等手段的服务型管理和宏观调控。 (2) 就业信息由过去的单一计划传播发展到目前的多种形式传播, 与就业市场实行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网络有了长足的发展, 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部门性以及在高校内举办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和网上招聘会相互交叉、弥补, 初步形成了网络。 (3) 市场机制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着作用, 推动了毕业生资源从宏观到微观的合理配置,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互相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供需双方的意愿。 (4) 随着时代的变迁,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逐渐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在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 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 引导并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

4.就业主体的转移

在计划分配体制下, 政府既是培养和提供人才的主体也是接受人才的主体,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没有择业和选才的权利。现在, 在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下,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决定招收毕业生, 根据使用意图接受符合自己要求的毕业生。毕业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用人单位和就职岗位, 尽管还存在着某些限制, 但毕竟用人单位已经成为就业市场的需求主体, 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供给主体。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虽然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尚处于初始阶段, 但无论在理论和内容上, 还是在实施途径和方法上都有自身的特点, 并在实践上保证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完成。高校扩大招生后, 由于思想观念、体制和工作等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从总体来说, 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仍然不足, 高校毕业生在地区的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 就业困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6.加强就业管理工作

为避免在毕业生报到证使用上出现漏洞, 国家教委重新印制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 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国家教委制订了统一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1997年, 在总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实践基础上, 为了加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 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对国家教委、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市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作了明确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就业计划的制订、调配和派遣工作以及接收工作和毕业生待遇等问题提出明确的规定性要求。这进一步巩固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成果, 维护了就业市场和就业计划的严肃性。

通过60年的探索和努力, 我国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正在向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这种招生就业制度把高校人才的培养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缴费上学、双向选择, 特别是放宽高考的年龄限制和就业派遣的时间限制, 这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这为加快高校招生就业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要: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有自身特点, 并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校招生、就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包括: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录取办法的改革, 招生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高校入学考试的改革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包括:就业模式的改革, 就业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 就业市场的形成, 就业主体的转移等。

关键词:高校,招生,就业,改革

参考文献

[1][5]郝维谦, 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55.536.

[2][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55.69.

[4][6][8][9]杨德广.先进文化与高等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77.79-82.85-87.

上一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书心得下一篇:存货会计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