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精选8篇)

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 篇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在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时,其计划对象是(B)A.推广人员

B.农民 C.推广项目

D.信息

2.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示范,称为(B)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3.农民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总抱有不同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此即为(D)A.意志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评价过程

4.在社会系统里,如果某种创新为社会上较多的成员所采用,这就出现了(B)A.创新

B.创新的扩散

C.创新的采用

D.创新的类型

5.中国农业推广机构的中枢和骨干分别是(C)A.国家农业部和县农业局

B.省农牧厅和县农业局

C.县农业局和乡镇农技推广站 D.地区农业局和乡镇农技站

6.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B)A.农民

B.农民行为 C.科技成果

D.推广机构

7.最能实现产供销协调一致的推广方式是(C)A.群众性推广方式

B.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C.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8.农业推广的转化功能是指(B)A.转变农民的行为

B.把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转变农民的观念

D.有限资源的转化利用

9.我国农业推广人员中技术职务最高的是(D)A.高级农艺师

B.专家教授 C.推广站长

D.推广研究员 10.组织设计的结果是(C)

A.形成组织结构

B.形成新的领导班子 C.强化组织内部建设

D.形成组织文件方案

11.“S”型农业创新扩散曲线的纵坐标指的是(B)A.采用农民数

B.采用农民的百分数 C.当地所有农民数

D.创新者数量

12.按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态分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属于(D)A.物化产品

B.技巧与技能

C.服务性知识产品

D.技术性产品 13.计算推广的效率是以实际推广面积除以(B)A.总面积

B.推广面积

C.适宜推广面积

D.常年播种面积

14.“看花容易,绣花难”指的是农业推广教育的(C)A.实用性 B.时效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15.大众传播在信息沟通上(B)

A.主要是双向沟通

B.基本上是单向沟通

C.直接面对农民

D.需要投入的成本高,效益低

16.农业推广程序的基本步骤是(D)

A.项目选择、试验和推广

B.项目选择、示范和推广 C.项目选择、培训和推广

D.试验、示范和推广 17.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产生于(C)A.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近两年

18.下列方法中属于个别指导方式的是(B)A.方法示范

B.访问农户 C.现场参观

D.黑板报

19.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公布的时间是(C)A.186B.1914 C.1929

D.1993 20.由农村居民居住在一个特定地域内的家庭建立的一个社会文化体系叫(C)A.行政村

B.乡(镇)C.农村社区

D.农民协会

21.评价推广对象的经济效益状况时,需要比较总收入与总支出之(D)A.和

B.积 C.比率

D.差额

22.对有经验但没有受过训练的推广人员,适宜的培训形式为(B)A.系统培训

B.专题培训 C.以会代训

D.座谈讨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原则包括(A B C D)A.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C.干部、农民、专家三结合 D.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2.农业推广的社会性特点表现在(BC)A.直接经济效益小而间接社会效益大

B.农业推广工作离不开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 C.农业推广的综合服务性

D.农业推广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 3.大众传播法的特点是(A C)

A.信息传播速度快

B.信息传播成本高

C.传播的技术、信息具有权威性D.难以进行双向沟通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包括(A B)A.成果产出系统

B.成果扩散系统 C.成果采纳系统

D.成果沟通系统

5.推广信息的内容,主要取决于(A

B C)A.目标 B.推广对象 C.推广策略 D.组织

三、判断改错题(3`×6,判断命题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的×,并改正)。1.农业推广的直接功能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生态条件。(×)直接功能改为间接功能

2.创新决策类型有个人选择型、集体决定型、权威决定型三种。(√)3.科技简报一般由报头、正文、报尾组成。(√)4.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改为过失误差

5.按成果的性质分类,可将农业科技成果分为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和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性质改为表现形状

6.连锁经营一般分为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

四、简答题(5`×4)。1.简述大众传播法的特点。2.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3、简述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4、农业推广咨询的新型模式有哪些?

5、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10`×2)。

1、在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如何确定目标市场?

2、如何拟定农业推广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六、计算题(10分)。甘蔗是制粮原料作物,通常采用早中晚熟的甘蔗品种搭配以延长榨糖间,提高糖厂的生产效率,一般认为甘蔗品种早中晚熟的熟性结构以3:4:3最为适宜的。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常年的甘蔗种植面积为26.67万hm2,其中滇西南蔗区是云南的三大蔗区之一,约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80%,是云南甘蔗主产区。近年来,引进的甘蔗品种新台粮22号,是一个中熟高糖,适宜于在云南西南蔗区种植的品种,2004年种植面积2.97万hm2计算2004年新台粮22号的推广度。答案要点:

四、1答:(1)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2)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3)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性。2答:(1)系统性原则(2)先进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 3答:(1)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2)条件要有代表性(3)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4)结果要能够重复 4答:(1)电子农务(2)农业科技家教(3)科技专家大院 5答:项目推广、综合服务、技术承包、转让、入股、开发、公司(企业)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

五、1答:(1)选择理想目标市场,确定策略目标。(2)确定目标市场的容量。(3)定位竞争对手,制定攻守方略。2答:拟定农业推广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分以下几个步骤:调查现有人力状况;调查基本服务范围;确定服务对象及估计人力需求;确定职业工作的优先程度;确定人员培训需要;估计总人力需求;调查培训资源和人员状况;估计潜在人员供给;比较人员需求与供给;决定财政负担;编制人员规划方案。

六、解:应推广规模=26.67万hm2× 80%× 40%=8.53万hm2 推广度=(2.97÷8.53)×100%=34.82% 农业推广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

1.农业推广活动的实质是(A)。

A.组织和教育农民 B.迫使农民改变行为

C.完成国家农业推广计划 D.发展农业生产

2.“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最是在(C)。

A.英国1866年 B.英国1914年 C.美国1914年 D.中国宋真宗时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是在(B)。

A.1991 B.1993 C.1995 D.1997 4.被称为“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的是(C)。

A.罗杰斯(E.M.Rogers)B.瑞安(Ryan)

C.纳伯(S.A.knapp)D.巴特菲尔德(Kenyonl Butterfield)5.组织的最大功能是(C)。

A.部分替代生产力要素 B.成立机构

C.产生新的生产力 D.指挥和控制

6.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各类采用者采用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A)。

A.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p=“">

B.从试行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p=”">

C.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D.从认识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7.从第一个实践者运用农业创新发展到社区中其他农民运用创新的过程称为(C)。

A.农业推广过程 B.创新采用过程

C.创新扩散过程 D.创新的发展过程

8.农业推广组织的运行机制是(B)。

A.行政命令 B.试验示范 C.服务 D.协调和指挥

9.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可以分为(C)级。

A.二 B.三 C.四 D.五

10.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已拟定农业推广计划,这种方式是(B)。

A.自上而下的计划拟定方式 B.自下而上的拟定方式

C.联合拟定方式 D.上下结合拟定方式

11.乡村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不包括(A)目标。

A.经济目标 B.基本目标 C.一般目标 D.工作目标

12.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指标是(B)。

A.推广率 B.推广度 C.推广指数 D.转化度

13.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以用转化率来表示,转化率可用下式计算:R= ×100% 式中:R表示成果转化率

A.a0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 B.a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

C.t0表示正常转化周期 D.t表示实际转化周期

14.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这种推广方式是。C

A.群众性推广方式 B.联产提成技术承包推广方式

C.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5.以技术传输,改良农业技术为主的推广方式是(A)。

A.一般推广方式 B.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C.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16.对推广对象评价的重要标准是(B)。

A.生产率 B.采用率 C.推广效益率 D.推广度

17.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确定农业推广的(D)。

A.计划和目标 B.内容和方法 C.机构和人员 D.效果和价值

18.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主要从推广对象和(A)两个方面来内容和标准进行。

A.推广组织 B.推广人员 C.推广方法 D.推广技术

19.推广成效率是(C)除以适宜推广面积。

A.推广后的总收入 B.推广总经济效果

C.实际推广面积 D.推广总面积

2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实际上是(A)。

A.解决农民自己的问题 B.解决推广人员的问题

C.推广人员完成本职工作 D.推广人员为农民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

1.构成农业发展支持系统的要素有(ABCDE)。

A.研究 B.教育 C.农业投入

D.政策 E.推广

2.农业推广工作环境变量因素有(ACDE)。

A.政治与法律 B.市场 C.经济

D.社会文化 E.农村区域位置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条件主要是(ABCD)。

A.转化主体 B.转化客体 C.转化受体

D.转化手段 E.转化环境

4.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ABCDE

A.问卷法 B.访问法 C.讨论法

D.观察法 E.比较法

5.农业推广方法效果的评价,应该是改变农民的行为程度,包括的方面有(ABC)。

A.推广方法与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情况

B.推广方法与农民采用后所取得的效果

C.推广方法对推广人员本身及农民的影响

D.推广方法与推广内容的结合

E.推广方法与推广手段的比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涵义

2.进步农民策略

3.合作推广

4.职权结构

5.个别教学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

2.农业推广项目的主要来源有哪四个方面?

3.简述有效组织设计特征。

4.简述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原则。

5.农业推广教育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何谓成果示范?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果示范的作用?

2.试运用提高成果分布的理论阐述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合格的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农业推广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B 4.C 5.C

6.A 7.C 8.B 9.C 10.B

11.A 12.B 13.A 14.C 15.A

16.B 17.D 18.A 19.C 20.A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DE 2.ACDE 3.ABCD 4.ABCDE 5.AB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2.依据创新扩散规律所制定的农业推广策略,即推广人员与农民一起工作,先将技术传播给进步农民,再由进步农民传播给其他农民的一种推广策略。

3.是农业推广的一条原则,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业推广,实行大联合、大合作。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与农民要合作,科研、教学和推广要合作,农业推广部门与社会有关部门要合作。

4.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5.推广工作者同对象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依此为认识阶段、感兴趣阶段、试用阶段、评价阶段、采用阶段。

2.(1)引进技术;(2)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成果;(3)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4)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改进。

3.(1)有助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使组织活动更有秩序和预见性;(2)有助于及时总结组织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3)有助于保持组织活动的连续性;(4)有助于正确确定组织活动的范围及劳动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提高工作绩效。

4.(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与地区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3)干部、农民,专家三结合原则;(4)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5)有助于提高农民认识自我价值的能力及自助能力的原则。

5.(1)农业推广教育的普及性;(2)农业推广教育内容的实用性;(3)农业推广教育的实践性;(4)农业推广教育的时效性;(5)农业推广教育的综合性;(6)农业推广教育场所、形式、手段的多样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成果示范是在农业推广人员的指导下,将在当地经实验成功的某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技术或某项实际种植经验有计划地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实际应用,做出样板,示范给其他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推动他们共同效仿的推广方法。要发挥成果示范的作用,应该:

(一)坚持成果示范原则(1)有计划;(2)与农民目标一致;(3)示范点有代表性;(4)取得当地领导的合作;

(5)技术正确,示范有把握;(6)有相应的物资和资金配套。

(二)做好示范的每一步(1)示范布局与示范地块选择;(2)确定示范户;(3)做好观察记载;(4)及时组织示范参观;(5)做好示范的总结评价工作。

2.(一)简要分析技术上限、经济上限和成果分布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对策:(1)积极引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培植生产力新的增长点;(2)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建立价格体系和有效的生产信贷计划;(4)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强化党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

3.(一)政治素质:(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3)勇于探索,勤奋求知;(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二)业务素质:(1)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2)丰富的农村社会学知识和较强社会工作能力;

(3)经营管理能力;(4)教育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5)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要强调(1)经营管理能力;(2)信息知识;(3)知识更新能力。

农业知识二

一、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为主。

A、行政督导 B、民间互助

C、朝廷拨款 D、民间结社

2、农业创新指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

A、新材料、新化肥、新机械、新技术的总称

B、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新知识、新信息的总称

C、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统称

D、科技成果

3、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各种“磨损” B、推广方法不当

C、市场变化 D、推广体系不健全

4、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节本增效指(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

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

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

D、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

5、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

A、心理过程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C、行为

6、农民群体行为的参与性改变方式适用于()。

A、文化、科技、组织水平较低下的群体

B、整体素质较高、组织工作较好的群体

C、对推广人员信任度高的群体

D、经济条件好的群体

7、目光语和体态语属于()。

A、非语言沟通中的无声沟通 B、辅助性言语沟通

C、类语言沟通 D、有声沟通

8、农业推广体系是()。

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

B、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C、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

D、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

9、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

A、个体和群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B、农业推广人员个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C、一个推广单位人员群体的素质诸要素结合方式

D、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方式

10、下列三项选择中()项属于灵活运用推广程序的情况

A、资金充足时、某项新技术可在发达地区直接推广

B、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术与先进经验,经

宣传可在同类地区直接推广。)

C、当地科研单位经审定的新品种

D、农业推广体系健全

11、下列中()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

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

A、承包方的责任 B、订立产量指标

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 D、三大效益指标

12、为引起农民重视与注意,运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反复

传播适合当地的科技信息,一般适合()。

A、感兴趣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试用阶段 D、推广阶段

13、()是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A、示范目标必须与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都一致

B、农民亲自操作

C、操作为主讲解为辅

D、示范对象的经济条件好

14、可行性论证是农业推广文体中()的一种。

A、应用文 B、论文类

C、报告类 D、科普与综述

15、科技广告的写作要点是()。

A、时效性与简洁性 B、形象性与真实性

C、科学性与真实性 D、形象性与简明性

参考答案

答:

1、A

2、C

3、A

4、A

5、A

6、B

7、A

8、A

9、A

10、B

11、C

12、B

13、A

14、C

15、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第二大特点是()与()、()归入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

2、在 S 型扩散曲线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和()。

3、技术的经济上限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

4、农民心理定势的重要类型之一刻板效应指(),包括()。

5、需要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引发(),()支配()。

6、根据 B=f(P, E)公式,农民行为受()和()共同影响。

7、农业推广沟通分为()、()、()和()四大类型。

8、有声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和()。

9、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

10、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或(),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思想和()原则。

11、“既开方又抓药”是()类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12、方法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可以重复重点,但不要加入(),不要用()代替结论。

参考答案

答:

1、农业推广,农业教育,农业科研

2、起始传播势,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达到最大扩散速率的时间

3、最高纯收入(利润)

4、人们大脑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固定印象,某些偏见影响了正确的认知

5、需要,动机,动机,行为

6、个人特性,外界影响

7、人际沟通,大众传播,组织沟通,非语言沟通

8、辅助性语言沟通,类语言沟通

9、管理与监控,反馈与执行

10、基本组织形式,途径,基本指导,策略

11、技物结合

12、新内容,操作

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新理论都属于农业创新。()

2、某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属于非物化技术成果。()

3、能否正确估计农业推广项目的期望值,是由农业推广人员 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的。()

4、“下达有关推广项目”一般是地市级以上农业机构和

人员的职责。()

5、“大众传播法的含义”主要指组织农民收听广播和看电视。()

参考答案

答:

1、√

2、√

3、√

4、√

5、×

四、问答题。(30 分)

1、如何理解和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必重复叙述其塔图内容)。(9 分)参考答案

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三个基本观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机,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其轻重的层次,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又出现,又需要满足;

(3)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他认为在特定时刻中,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最主要需要的满足就比其他层次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即只有排在前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符合一般规律,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的精神世界对行为的特殊作用,例如,我们的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连生存的需要都置之不顾,而为了理想和信仰,为了后代,为了解放他人而追求更高的需要。

2、说明非语言沟通中无声沟通的各种具体形式。(9 分)参考答案

提示:

解答该题时应具体说明无声沟通四种主要具体形式目光语、体态语、装饰语和时空环境的含义,这需说明目光语的五种作用;体态语中手势的动作变化;七种面部表情,体态与人体触摸的含义;时空环境中时间、空间距离、座位安排等的具体意义。

3、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12 分)

参考答案

提示:

先完整准确地解答六条业务素质要求,然后分条具体说明掌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具体含义

农业知识三

一、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30分)、农业推广学是()

A、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 B、是西方工业化装备农业后产生的 C、是现代农业的产物 D、是社会学发展的分支 2、美国现代农业推广体系起源于后()A、独立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农业创新扩散的从众阶段又称为()A、紧要阶段 B、浪峰减退阶段 C、跟随阶段 D、稳定发展阶段 4、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运行机制包括()个三结合加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A、三个 B、五个 C、四个 D、二个 5、影响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生理素质和社会关系 B、生理素质、社会关系、多渠道教育和社会实践 C、后天的影响 D、社会因素 6、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个层次 A、四 B、六 C、五 D、三 7、农业推广沟通包含()大要素 A、五 B、四 C、三 D、二 8、农业推广教育启发性原则的出发点是()A、农民最讲“眼见为实” B、农民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 C、启发农民发表意见、互相促进 D、及时反馈 9、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包括()A、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技知识和组织能力 B、思想品质、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学技术知识、组织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C、思想品质、职业道德、科技知识与工作能力 D、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10、“田、点、板、网、包”表达了()A、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历史时期农业推广的形式和立足点的概况 B、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推广形式和立足点的概况 C、改革开放以前农业推广形式和立足点的概况 D、现阶段农业推广形式的概况 11、承包方对其承包的项目负责技术指导,达到规定的产量指标,即可按合同规定收取报酬,称为()A、定产定酬技术承包方式 B、联效联质技术承包方式 C、联产提成技术承包方式 D、集团承包方式 12、信息传播权威性高是()传播方法的主要特点之一 A、集体指导 B、个别指导 C、大众媒体 D、双向沟通 13、下列()组具体推广形式属于集体指导法 A、电脑服务、办公室咨询 B、方法示范、现场指导 C、印发资料、组织收听有线广播 D、信函咨询、田间插旗法 14、农业推广人员表达能力的含义是()的具体表现 A、心理素质 B、综合能力 7

C、基础知识 D、操作能力、技术入股属于()合同中的内容

A、技术开发 B、技术转让

C、技术服务 D、买卖专利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学科。、农业创新扩散一般包括()、()、()和()四个阶段。、物化技术成果的“三性”特点为()、()和()。、认识农民群体规模和性质的不确定性,才能因()因()因()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社会的需要”指()。、人与环境同时改变的策略特别适用于()地区。、无声沟通的具体形式有()、()、()和()。、就全球而言,按职能划分的农业推广组织主要有:()、()、()、()和()五种。9、我国农业推广的“七步骤程序”即()、()、()、()、()、()、()。、注意力集中、避免干扰、不轻易打断对方谈话都是良好的()行为.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

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都属于此。()

2、S 型扩散曲线起始传播势大的创新一般综合性强,技术较复杂,涉及各类因素较多。()

3、听别人讲和看别人做比亲眼看和动手操作易产生兴趣。()

4、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高素质人才所占比例。()

5、我国的项目推广方式即集团承包方式。()参考答案

答:

1、×

2、×

3、×

4、×

5、×

四、问答题。(30 分)

1、举农村社会生活或农业生产中的实例说明心理定势的各种类型。(10 分)参考答案

提示:

首先说明什么叫心理定势,再分别解释五大类型的含义,并举例。

比如用一个地区首次推广活动的重要性,在推广活动中如何避免或克服农民的晕轮效应,在推广某项新技术时如何克服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如何克服经验效应造成的阻力,如何利用移情效应取得农民对推广人员和推广内容的感情等。

2、举例说明我国目前技术承包推广方式中五种类型的含义。(10 分)参考答案

提示:

分别解释联产提成,定产定酬,联效联质,技术劳务,集团承包五种类型的具体含义,举例时应具体说明合同中的要点,实施时的难点,集团承包形式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等。

3、拟定一个召开小型农民座谈会的计划,说明其全过程的要点和注意点。(10 分)

提示:

详细复习第十二讲所举与农民召开座谈会的基本过程的例子,较细致地说明座谈前,座谈过程中与座谈结束时的工作要点。

1、A

2、C

3、B

4、C

5、B

6、C

7、B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B

15、B 2 答:

1、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

2、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3、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

4、地、时、人

5、为人爱戴、为人接受、友谊、爱情

6、信息闭塞的边缘贫困地区

7、目光语、体态语、装饰语、时空环境

8、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自助型

9、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

10、倾听 答:

1、×

2、×

3、×

4、×

5、× 基础知识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_______地位。

A.基础产业

B.引导产业

C.核心产业

D.尖端产业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_______。

A.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化

B.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

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

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善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

A.种植业

B.畜牧业

C.农业和乡镇企业

D.经济开发区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

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

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

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

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_______构成。

A.税金

B.利息

C.生产成本

D.交易费用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

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

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C.种植业

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7、生态系统结构有_______组成部分。

A.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

D.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_______。

A.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

B.水利设施建设

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

D.增加农业投入

9、作为资源的土地_______。

A.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

B.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体现价值

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能增值

D.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_______。

A.等量资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C.同一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D.不同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1、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

A.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B.转移劳动力

C.实行劳动集约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13、农业区划是指在全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根据自然经济条件及生产状况的_______来划分不同的农业区域。

A.地域性差异

B.好坏程度

C.等级与类型

D.耕作特点

14、气候资源条件调查中的灾害性气候调查的内容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流、冰雹等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预防或_______措施等。

A.避免灾害的

B.防止灾害的

C.抗御灾害的

D.减轻灾害的

15、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_______一级农业区。

A.9个

B.8个

C.10个

D.11个

16、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_______结构。

A.一级

B.初级

C.二级

D.次级

17、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要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专门生产_______产品。

A.一种

B.一至三种

C.几种

D.一种或几种

18、农业自然资源是指_______。

A.土地与生物资源

B.土地与气候资源

C.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被农业利用的各种因素

D.农用土地与水利资源

19、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_______。

A.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

B.资源消耗量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

C.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的差值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

D.资源再生量减去资源消耗量的差值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

20、农业中的水资源是指_______。

A.地球表面的水体

B.地表水

C.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的淡水数量和质量

D.江河湖海的全部水量

21、不属于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的有_______。

A.总量较大,人均量少

B.地区分布不均,呈梯度分布

C.时间分布的均衡性

D.水土组合的不均衡性

22、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属于_______负担。

A.间接

B.隐性

C.直接

D.显性

23、目前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领导机构是_______。

A.民政部

B.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联席会议

C.财政部

D.农业部

24、农业区划的基础是_______。

A.我国是个农业国

B.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

C.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D.气候条件的多样性

25、实物指标反映不同质的_______。

A.价格

B.使用价值

C.总规模

D.价值

26、某村购置新拖拉机一台,原价15000元,运回村里花费包装费、运输费1000元,采购费500元,安装人员招待费300元,免费安装。该拖拉机的原值是_______元。

A.15000

B.16500

C.16800

D.16000

27、在农村合作经济统计中,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是指由_______以上农民按协议组建的企业。

A.3户

B.5户

C.8户

D.10户

28、能够给会计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是_______。

A.资产

B.资本

C.资金

D.利润

29、费用发生的范围是在_______过程中。

A.会计期间

B.生产经营

C.资产损失

D.招待

3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

A.农业区划方法分定性与定量两种

B.定量的分析方法又包括总体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C.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和方案择优法

D.农业区划的技术主要有命名法与叠置法

31、管理是实现_______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A.经营目标

B.共同活动

C.社会化大生产

D.经营活动

32、在企业管理中,_______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控制

33、企业管理的主体是指企业的_______。

A.管理体制

B.管理机关

C.全体成员

D.管理者

34、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和稳定发展,在调查、预测和把握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所作的_______谋划。

A.局部

B.长期

C.总体 D.短期

35、选择主导生产部门应考虑_______。

A.根据市场需求来发挥本企业优势

B.利用辅助部门未利用的资源

C.利用辅助部门的产品

D.保证辅助部门生产的需要

36、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

B.社会经济条件

C.消费习惯

D.工业发展水平及农业科技水平

37、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方式取得的资金叫_______资金。

A.债务

B.权益

C.风险

D.收益

38、企业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_______。

A.银行存款

B.短期投资

C.应收及预付款

D.存货

39、收账政策的制定,应按照_______的原则制定相应可行的政策。

A.花费最大

B.损失最小

C.总成本最小

D.回收款最大

40、一个或一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产品数量的规定称为

A.数量定额

B.工时定额

C.生产定额

D.产量定额

41、土地使用权管理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的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和_______的管理。

A.土地承包合同

B.土地经营权

C.土地转包权

D.土地使用权纠纷

42、关于农业总产值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农业总产值结构指农、林、牧、副、渔五种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B.总产值结构是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指标

C.适用于农业生产各部门,具有较大的可比性

D.可以单用农业总产值结构来判断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

43、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是_______的重要步骤。

A.市场促销

B.选择目标市场

C.发展市场营销组合 D.评价市场机会

44、产品的经济寿命周期通常划分成_______。

A.三个阶段

B.四个阶段

C.五个阶段

D.六个阶段

45、促销形式主要是_______。

A.包销、代销

B.展销、赊销

C.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

D.厂家直销、厂店联销

46、经营活动分析的对象是经济活动的_______,它以大量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和分析。

A.客观实际现象

B.判断资料

C.推理数据

D.主观现象

47、对比分析法的类比分析是指_______的分析。

A.报告期与基期水平的对比

B.部分与全部的对比

C.实际与计划的对比

D.本企业与先进企业的对比来源:考试

48、_______是关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A.农业

B.工业

C.交通业

D.建筑业

49、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_______。

A.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

B.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C.种植业

D.通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

50、我国现阶段划分农业与非农业的界限是_______。

A.农业再生产的终点

B.农业最终产品的形成和消费

C.种植业生产的终点

D.农工商一体化生产的范围

51、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最基本的原则是指_______。

A.因地因时制宜

B.经济效果与生态相统一

C.正确处理局部与全体

D.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

52、农业自然资源是指_______。

A.土地与生物资源

B.土地与气候资源

C.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被农业利用的各种因素

D.农用土地与水利资源

53、_______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A.劳动资料

B.生产资料

C.生产力

D.生产工具

54、良种化包括良种研究,筛选和_______。

A.推进

B.推广

C.提高

D.实验

55、实现_______,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A.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B.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C.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D.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56、农业区划的基础是_______。

A.我国是个农业国

B.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

C.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D.气候条件的多样性

57、综合农业区划_______。

A.是各单项区划的简单合并

B.是以省为单位划分的农业区

C.是依据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来划分的

D.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内容具有全局性,方法具有综合性

58、发达国家从_______起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59、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是_______。

A.可持续农业

B.超级农业

C.基因农业

D.精细农业

60.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_______。

A.新型农业化道路

B.新型现代化道路

C.新型自动化道路

D.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或少选本题不得分)

61、农产品的特点包括_______。

A.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

B.在时间上具有分散性

C.同一品种农产品质量差异很大 D.具有作为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用途

E.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相一致

62、农产品市场具有其本身的特点,下面属于农产品市场特点的是

A.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

B.农产品的生产较为集中

C.农产品的流通费用较高

D.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较强

E.以上都是

63、按照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划分,农产品市场可分为。

A.超供市场

B.超需市场

C.买方市场

D.卖方市场

64、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

A.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

B.农业生态系统应具有高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效率

C.农业生态系统应保持物质和能量的封闭自我循环

D.农业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应有一定的抗逆性

E.以上都不对

65、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_______。

A.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B.合理利用,逐步改善自然条件

C.重视智力的开发和利用

D.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E.以上都正确

66、农业布局的指标包括_______及其分布等。

A.播种面积结构

B.农业总产值

C.化肥总量

D.商品产值结构

6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

A.我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今后都必须走增加投资、提高产量的道路

B.我国粮食与林牧副渔各业产品均呈供不应求状态,都要求加快建设发展

C.为了增加收入,应该相应减少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D.解决粮食作物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围绕播种面积和投资制定对策

68、农民负担是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过程中,所承担向国家、集体及社会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缴纳的

A.集资

B.财务

C.税费

D.担负活劳动

69、统计研究的专门方法有_______。

A.大量观察法

B.综合指标法

C.统计分组法

D.典型调查法 70、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_______职能。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会计分析

D.会计预测

71、从经营战略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战略具有_______基本特征。

A.灵活性

B.复合性

C.系统性

D.竞争性

E.非稳定性

72、影响经营规模的外部因素有_______。

A.资源占有情况

B.市场环境

C.政治和政策环境

D.非农产业发达程度

E.社会化服务体系

73、企业采用定员的方法有_______。

A.效率定员

B.设备定员

C.比例定员

D.任务定员

74、影响产品物质寿命周期长短的因素有_______。

A.产品使用状况

B.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C.产品本身的质量

D.产品的价格

E.市场竞争对手的状况

75、产品策略是销售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采用的产品策略有

A.厚利限销

B.不断创新

C.提高产品质量

D.迅速及时

E.低本价廉

76、影响销售利润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

A.销售量

B.销售额

C.销售成本

D.销售税金

E.销售单价

77、定额流动资金占用分析包括_______占用分析。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储备资金

D.生产资金

E.成品资金 78、关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农业经济管理是研究农业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规律的宏观经济科学

B.农业经济管理是从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对经济管理诸问题进行全局性的研究

C.农业经济管理是以国民经济发展的观点,研究国民经济系统与农业子系统之间以及农业子系统自身再生产运动的规律性

D.农业经济管理的任务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79、农业自然资源系统有着严格的整体性,即包括_______。

A.结构上严格的层次性

B.结构上严格的立体性与有序性

C.运行上严格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D.可再生性

80、农业区划的原则是_______。

A.地域性

B.科学性

C.服务性

D.可行性

三、案例分析题[共20个小题(单选或多选)组成,每小题1分,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一)某农场有耕地10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另有果园100亩,主要栽种苹果。经过一年辛勤耕耘,收获小麦12万公斤,玉米15万公斤,棉花3万公斤,苹果10万公斤。

81、为了增加苹果的收入,农场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A.贮存、淡季时销售

B.就地销售

C.分级、包装后销售

D.运往外地销售

82、该农场有劳动力300个,用于生产小麦的劳动日8000个,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为_______。

A.30公斤/工日

B.15公斤/工日

C.60公斤/工日

D.45公斤/工日

83、农场将棉花全部卖给国家,经检验,一级棉1万公斤,二级棉1.8万公斤,等外棉2000公斤,由此形成的价格差异为_______。

A.品种差价

B.季节差价

C.地区差价

D.质量差价

84、为了第二年生产,该农场准备购入化肥80吨,据调查,尿素每公斤2.00元,小麦每公斤1.40元,小麦对尿素的比价为_______。

A.1.1

B.0.9

C.0.7

D.1.3

85、该农场劳力多耕地较少,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应采取

A.精耕细作,提高土地生产率

B.兴办小型加工厂,就地生产,就地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C.增加劳动力投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农民赵丰2000年底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2001年在进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负担统计时,赵丰按合同规定交纳了提留统筹款500 元,以资代劳款240元;经营副食店在交纳税金150元后,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交款100元、交集资修路款400元、报刊订阅摊派款30元。请问:

86、国家规定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承担的“两工”最多不得超过30个,并且以资代劳_______。

A.其资金必须上交乡政府

B.必须农民自愿

C.可以下达指标

D.其资金可用于雇请劳动力

87、农民赵丰的社会负担款共_______元。

A.380 B.410 C.430 D.450 88、合同签订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力与义务是

A.对承包地有种植规划权

B.有对承包地的利用、保护的监督权

C.有自行变更提留统筹款的权力

D.拥有发包耕地的所有权

89、据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取的提留统筹款中,村提留应占提留统筹款_______的比例。

A.50%以上

B.50%

C.3/1

D.100%

90、赵丰上交集体的各种款项共_______元。

A1270

B.1420

C.900

D.840

(三)为了扩大生产经营,某企业经批准成立上市公司。在制定筹资计划时,初步确定筹措资金总额8000万元,其中:企业历年积累资金2000万;外商投资 1000万;银行三年期借款2000万,年息8%;发行股票1000万;发行五年期企业债券2000万,年息5%。银行借款的手续费,股票、债券发行费支出总额15万元。

91、企业按负债方式筹集的资金有_______。

A.发行股票

B.银行借款

C.外商投资

D.发行债券

92、企业资金成本中的资金占用费包括_______。

A.企业债券利息

B.银行借款手续费

C.银行借款利息

D.企业债券发行费

93、企业的权益资金包括_______。

A.企业积累

B.发行的债券

C.发行股票 D.银行的贷款

94、企业资金成本中的资金筹集费包括_______。

A.企业债券利息

B.银行借款手续费

C.银行借款利息

D.企业债券发行费

95、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资金成本=_______。

A.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

B.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

C.筹资数额+筹资费用/每年的用资费用

D.筹资数额-筹资费用/每年的用资费用

(四)某地区共有耕地800亩,拥有劳动力200人,粮食年产量为20万公斤,年劳动力为2000个。

96、该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为_______。

A.100公斤/工日

B.150公斤/工日

C.200公斤/工日

D.250公斤/工日

97、该地区可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劳动利用率_______。

A.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

B.实行简单劳动

C.实行劳动集约

D.实行复杂劳动

E.引进先进技术

98、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在于_______。

A.可再生性

B.无价性

C.社会性

D.时效性

E.能动性

99、该地区耕地的土地生产率为_______公斤/亩。

A.250

B.200

C.300

D.150

100、该地区为提高粮食产量,预备购入化肥90吨,市场上尿素每公斤2.50元,玉米每公斤2.00,试求玉米对尿素的比价为_______。

A.1.25

B.2

C.0.8

D.1.2

标准答案:

A 35 A 69 ABC 2 C 36 B 70 AB 3 C 37 A 71 CD 4 D 38 A 72 BCDE 20 5 A 39 C 73 ABC 6 A 40 D 74 ABC 7 C 41 D 75 BCDE 8 A 42 D 76 ACDE 9 D 43 B 77 CDE 10 B 44 B 78 ABCD 11 C 45 C 79 ABC 12 A 46 A 80 BCD 13 A 47 D 81 ACD 14 D 48 A 82 B 15 A 49 B 83 D 16 A 50 A 84 C 17 D 51 A 85 ABD 18 C 52 C 86 BD 19 A 53 C 87 C 20 C 54 B 88 BD 21 C 55 B 89 A

B 56 C 90 D 23 B 57 D 91 BD 24 C 58 B 92 AC 25 B 59 A 93 AC 26 B 60 D 94 BD 27 A 61 CD 95 B 28 A 62 CD 96 A 29 B 63 CD 97 ACE 30 A 64 ABD 98 CDE 31 A 65 ABC 99 A 32 A 66 ABD 100 C 33 D 67 ABD 34C 68 BCD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农业经营形式具有_______特点。

A.社会化的大生产

B.生产与劳动两个时间的不一致性

C.在时间上具有分散性

D.联产承包的家庭经营

2、现代农业的特征有_______。

A.呈现出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组织系统

B.理论为核心的农业技术

C.铁木农具和耕畜为工具

D.半机械化农业机具的使用

3、按农产品的用途划分,农产品市场可分为_______。

A.小规模市场和大规模市场

B.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

C.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D.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 基础知识二

4、农产品比价一般以_______价格为中心。

A.粮食

B.经济作物

C.农业消费资料

D.农业生产资料

5、市场是_______的范畴。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自由经济

D.产品经济

6、农村土地是一个_______问题。

A.经济

B.政治

C.规范化

D.差异

7、农业自然资源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协调运行的整体性系统。但它不具备_______特性。

A.有序性

B.立体性

C.层次性

D.可逆性

8、积温是指气温稳定通过某一温度期间的日平均气温的累计数。它决定了某种农作物_______。

A.可否在当地种植

B.播种日期

C.播种面积

D.是高产还是低产

9、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

A.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农产品成本

B.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活劳动时间

C.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成本/物化劳动时间

D.农业劳动生产率=活劳动时间/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时间

10、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该资金运动的范围和_______都在不断扩大。

A.强度

B.作用

C.积累

D.规模

11、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产品_______量。

A.数

B.质

C.流通

D.商品

12、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承包期再延长_______年

A.30 B.40 C.50 D.60

13、农业区划必须在组织调查、分析与研究方法及成果实施等方面,都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 22

_______原则。

A.可行性

B.合法性

C.服务性

D.科学性

14、综合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具有_______性。

A.全局性

B.战略性

C.整体性

D.科学性

15、决定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制度

D.人口条件

16、下面的_______是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指标,适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部门。

A.农业总产值结构

B.农业总产量结构

C.农业利润

D.资金利用结构

17、农业作业专业化是农业专业化分工的_______。

A.核心

B.较高阶段

C.基础

D.初级阶段

18、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_______。

A.增人增地,减人减地

B.增人增地,减人不减地

C.增人不增地,减人减地

D.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19、发包方在农业承包合同中具有的权利不妥的是_______。

A.对所发包的生产资料行使所有权

B.对承包方承包土地的利用、保护进行监督

C.向承包方收取承包金和附加费用

D.敦促承包方完成国家税收任务

20、农业承包合同中的“标的”是指_______。

A.签订承包合同的目的

B.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C.承包合同中有标的性的东西

D.以上均可成为标的

21、对于农民负担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

A.只是指农民缴纳的税金

B.只是指农民完成国家农产品的定购任务

C.以上二者之和

D.除缴纳税金,完成国家农产品的定购任务外,依照法律法规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劳务及其经营费用

22、公积金是集体经济组织每年从净收入中按规定比例提存,用于_______的基金。

A.公共积累

B.集体福利事业

C.扩大再生产

D.处理积压产品

23、目前国家只有_______规定可以经批准在农村进行集资。

A.农业技术推广法

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 篇2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 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 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 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包括:

(一) 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

(二) 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三) 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

(四) 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五) 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六) 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

(七) 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八) 其他农业技术。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 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 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 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

(三) 因地制宜, 经过试验、示范;

(四) 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五) 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注重生态效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 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提高推广效率。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 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 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 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奖励。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 (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按照各自的职责, 负责全国范围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按照各自的职责,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同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 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 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国家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一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 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 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二) 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

(三)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

(四) 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

(五) 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

(六) 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

(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 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可以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 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三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 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 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 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第十四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符合岗位职责要求。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 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县、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吸引人才, 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按照规定给予补助。

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 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 并发给证书。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的指导。

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 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将其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农场、林场、牧场、渔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 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九条 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当列入国家和地方相关发展规划、计划, 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 相互配合, 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 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进行推广或者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国家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 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强迫。

推广农业技术, 应当选择有条件的农户、区域或者工程项目, 进行应用示范。

第二十三条 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动者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提高其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

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林业、水利、科学技术等部门应当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开展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认真履行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公益性职责, 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 实行无偿服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外的单位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入股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 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其合法收入和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入股, 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合同, 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 采取多种形式, 为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供有关的技术服务。

第二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以大宗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示范区建设, 发挥示范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引领作用,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八条 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的渠道, 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 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中央财政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给予补助。

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根据当地服务规模和绩效确定, 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保障和改善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 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 保持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

对在县、乡镇、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 应当以考核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示范场所、办公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示范场所、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不受侵害。

第三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县级以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组织专业进修, 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其管理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评。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应当建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的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 其业务考核、岗位聘用以及晋升, 应当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服务对象的意见。

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 其业务考核、岗位聘用以及晋升, 应当充分听取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服务对象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 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 由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 向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未经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或者安全性的农业技术, 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 强迫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农业技术, 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 截留或者挪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篇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

(一)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三)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

(四)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五)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六)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

(七)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八)其他农业技术。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生态效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范围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同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国家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一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

(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

(四)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

(五)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

(六)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三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第十四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符合岗位职责要求。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县、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按照规定给予补助。

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的指导。

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将其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农场、林场、牧场、渔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九条 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当列入国家和地方相关发展规划、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进行推广或者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国家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强迫。

推广农业技术,应当选择有条件的农户、区域或者工程项目,进行应用示范。

纪念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十周年 篇4

10年前,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速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平。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于1993年7月2日签署第五号令,向全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部法律的出台,结束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为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这部法律的实施,为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核心就是促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尽快应用。围绕这个核心,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保障措施作出了具体规定。它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确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农业技术推广的机制,规范了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行为,明确了对农技推广工作者与应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技术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载体。10年来,我省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以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为契机,抓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了农机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在粮食生产中,重点发展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1993年山东小麦种植面积420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266公顷,小麦联合收割机不足2000台,玉米收获机几乎为零。经过十年的发展,小麦联合收割机已达6.7万台,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联合收获机已达2120余台,大力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全省上下正以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龙头,全面推进玉米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十五”期间,将重点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小麦、玉米免耕直播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二是在设施农业中,重点发展设施园艺机械化。设施园艺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3年以来,大力推广了冬暖式日光温室“五改”技术,即改有立柱为无立柱钢架结构、改土墙为砖墙加保温层、改草帘覆盖为轻型保湿被覆盖、改人工卷帘为电动卷帘、改大水漫灌为滴灌。目前全省应用五改技术的冬暖式日光温室已达20万公顷,推广各种设施园艺机械达353004台套。“十五”期间推广以蔬菜和瓜果生产为重点的设施园艺生产机械化,努力推进设施规范化、灌溉微灌化、卷帘电动化、耕作机械化、育苗工厂化。三是在经济作物中,重点发展花生机械化。山东花生种植面积达90多万公顷,种植面积、总产和外资出口等方面均居全国之首。十年来,从抓试验示范入手,先后推广了花生地膜覆盖播种技术、花生挖掘与收获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各种花生播种机已达28266台,各种花生

挖掘与收获机4065台。“十五”期间重点引进试验示范花生收获和联合收获机械,填补我国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空白。四是在秸秆资源利用,重点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山东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达8千多万吨,综合利用率不到50%,有近4千万吨被废弃于田间地头,场院和公路两侧。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还成为发生火灾的一大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山东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大力推广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技术,如秸秆气化技术、秸秆加工颗粒饲料技术、青贮氨化技术、秸秆加工有机肥技术、秫秸生产食品菌技术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十五”期间将重点推广以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五是在节本增效中,重点发展旱作节水机械化农业。水资源缺乏一直是困拢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山东水资源年均306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1%,人均占有仅338立方米,每亩地平均311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6,按联合国的有关统计,属于严重缺水区。为此,在粮食生产中,大力推广了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入技术;在设施园艺中大力推广了微灌、滴灌和渗灌技术;在没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了机械深耕、机械深松、沟播镇压、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覆盖等技术。“十五”期间重点实施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核心内容的试验与示范,研发适合山东实际的保护性系列配套机具,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六是在提升农机化水平方面,重点引进推广了十大技术。即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玉米免耕贴茬直播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日光温室电动卷帘技术、臭氧防治病虫害技术、植物声频发生技术、花生收获技术、气化技术、颗粒饲料加工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目前这些技术有的正在进行试验示范,有的大面积推广已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法从颁布实施以来,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面临新形势,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照十年的发展历程和许多国家的做法,应尽快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从整体上看,现有的内容空泛,可操作性差,执法主体不明确,违法无从查处,对农技推广的定位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对推广职能和推广体系范畴界定不全面、不科学。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行政执法、技术推广、技术监督、经营服务四性合并,导致相当一部分推广机构是四不像不像政府、事业单位,也不像企业和个体户。从内容上看,很不全面,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如投资来源及其比例,推广人员的素质及考核,奖罚机制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等。现有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在不断改革探索中逐步形成的。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代表政府引导农民使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并且在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经费短缺、管理不顺、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困绕,使推广队伍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法》已修改并颁布,为《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修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建议国家应把修订《农业技术推广

法》列入议程,尽快开展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 篇5

科目名称及代码:851农业推广学

适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狭义的农业推广

2.农业创新扩散

3.农业推广项目

4.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二、简答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2.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和辅助程序有哪些?

3.农业推广沟通由哪些要素组成?

三、分析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

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SWOT工具进行比较分析

2.试分析农业推广工作如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搞好服务

四、论述题(共计60分,每小题30分)

1.试述中外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论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 篇6

术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尘毒的是__。A.水泥粉尘 B.电焊锰尘 C.油漆涂料 D.工业酒精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报告。A.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法可以分为综合性法与单行法,是从__来划分的。A.法的不同层级上

B.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 C.法的内容 D.法的形式上

4、国家标准大部分是__的。A.强制性 B.选择性 C.具体性 D.抽象性

5、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且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是()。A.安全检查表法 B.仪器检查法 C.常规检查 D.专项检查

6、对健康监护资料__可作为提高安全卫生工作的可贵的信息资源。A.记录 B.建档 C.分析 D.保存

7、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正确的是__。A.危险废物须装入编织袋后方可填埋

B.一般工业废物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

C.爆炸性物品的销毁可以采用:爆炸法、烧毁法、熔融固化法、化学分解法 D.有机过氧化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分解、烧毁、溶解、填埋

8、__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设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危险度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9、化工生产环节可能接触到多种刺激性气体,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是__。A.氮氧化合物 B.乙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0、空压站操作间的噪声应低于__dB。A.65 B.75 C.85 D.90

11、综合防尘措施八字方针中不包括__。A.革 B.湿 C.风 D.教

12、吊篮脚手架属于()。A.工具式脚手架 B.外脚手架 C.内脚手架 D.满堂架

13、__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够深入提示事故的潜在原因。A.定性分析 B.故障树 C.定量分析

D.预先分析方法

14、《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立法目的是__。

A.为了保障煤矿安全,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B.为了保护煤矿荣誉,规范煤矿安全工作,保护煤矿职工利益 C.为了保障煤矿安全,保护煤矿经济的发展

D.保障煤矿一切安全,保障煤矿职工的一切利益

1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A.国务院

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16、()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A.初始评审 B.内部审核 C.管理评审 D.外部审核

17、__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由组织编制该措施的负责人向各工种施工负责人、作业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A.单项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18、某化学工业生产车间的8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阵发性腹绞痛、腹泻。可据此推断为()中毒。A.铅 B.铬

C.四乙基铅 D.锰

19、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涌水量大的矿井,每个水仓的容积,应能容纳2~4h井下正常涌水量。一般矿井主要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__h的正常涌水量。A.5~6 B.6~7 C.7~8 D.6—8

20、安全系数的提高应通过__来达到。A.增加构件尺寸 B.增加构件重量 C.增加费用

D.优化结构设计

21、事故调查报告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重大事故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作出批复。A.7 B.15 C.30 D.60

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所在地上级人民政府

2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效果在__阶段进行。A.竣工验收 B.初步设计 C.土建完成 D.设备安装

24、保护接地适用于__配电网。A.接地 B.不接地 C.低压 D.高压

25、__将交通事故类别按事故形态分为侧面相撞、正面相撞、尾随相撞、对向刮擦、同向刮擦、撞固定物、翻车、碾压、坠车、失火和其他等u种。A.交通部 B.公安部 C.国务院

D.国家安全部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各种应急演练方法。下列有关演练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功能演练是检测、评价多个政府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集权式的运行和响应能力

B.桌面演练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C.功能演练是指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D.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E.口头演练是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工作的建议

2、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__。A.亚急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毒气中毒 D.慢性中毒 E.深度中毒

3、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__。A.将演练情况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C.定期组织演练

D.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E.各行动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发现场

4、《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__。A.安全意识在先 B.安全投入在先 C.安全责任在先 D.建章立制在先 E.安全教育在先

5、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化工企业冷却循环水加硫酸岗位的从业人员,应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__。A.防护面罩 B.防酸手套 C.防酸雨靴 D.纯棉工作服 E.蚕丝工作服

6、《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有__。A.依法必究的原则

B.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C.预防为主的原则 D.权责一致的原则

E.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7、压力管道施工质量全面检查的重点方面是__。A.管道及其元件方面 B.支吊架方面 C.焊接方面

D.隔热防腐方面 E.外观方面

8、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有__。A.课堂讲授法 B.读书指导法 C.案例研讨法 D.安全生活日法 E.事故现场会法

9、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起重伤害是其中一类,下列伤害中,属于起重伤害的是__。A.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B.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造成的伤害 C.起重机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倾覆造成的伤害

E.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员工从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

10、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__。A.爆炸极限 B.最大点火能量 C.最低着火温度 D.粉尘爆炸压力

E.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度

11、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_。A.时间 B.空间 C.地点 D.照明

E.管、线布置

12、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循__的原则。A.公平B.公正 C.合 D.公开

E.从重处理

13、火灾扑灭后,公安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__。A.负责调查 B.认定火灾原因 C.核定火灾损失

D.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E.提出处罚建议及隐患整改建议

14、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__等。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C.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D.电气火灾

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15、锅炉保护装置主要有__装置。A.超温报警 B.高水位警报 C.低水位警报 D.锅炉熄火保护 E.锅炉着火保护

16、某童装厂拥有280人从事童装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该厂__。

A.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可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可不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7、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

18、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在新从业人员人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__。A.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B.本单位职工奖惩制度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事故案例

E.生产设备、安全装置使用方法

19、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__。A.透水 B.淹溺 C.放炮

D.交通伤害 E.冒顶片帮

20、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__职责。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决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1、事故统计工作一般分为__步骤。A.资料搜集 B.资料整理 C.综合分析 D.资料汇总 E.统计分析

22、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有__等。A.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 B.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 C.安全文化知识竞赛 D.事故现场分析会

E.每周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23、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__等。A.疏散标志牌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B.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

C.悬挂在室内大厅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OOm D.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

E.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离地面高度应在1.30~l.50m之间

24、以下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的是__。A.动力原则 B.能级原则 C.激励原则 D.弹性原则 E.可调原则

25、下列职责中,属于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履行的职责是__。A.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 B.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 C.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 D.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

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 篇7

1 认真学习, 准确把握《推广法》新精神、新要求

1.1 准确把握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定位, 认真履行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担负的公益性职责

新修订的《推广法》重新定义了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责定位, 并重点规定了在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防和防控,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测服务, 渔业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公益性职责要求;是现代农业、现代渔业发展的产物, 体现了政府、渔民和社会的需求。同时, 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性为公共服务机构, 规定其无偿向农渔民提供公益性服务, 减少农渔民的生产成本, 既补贴了农渔民, 又拉动了生产, 对增产增收都有利。这是国家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渠道。因此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首先要明确其公共服务机构定位和公益性职责, 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推广职责。

1.2 准确把握国家技术推广的设置原则与管理体制, 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建设

农业部在贯彻实施《推广法》的意见中指出, 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规模、工作职责任务、服务对象数量与分布情况、地域范围与交通状况、服务半径与服务手段等因素, 合理分配各指标参数权重并科学测算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 提出编制配备和控制标准参考意见。按照《推广法》的要求, 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重点加强县级推广站的建设, 强化县级主管的业务联系和指导能力;同时加强乡镇推广站的建设, 争取有岗位、有人员, 并强化“三权归县”和县、乡统筹。因此要加强对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理解, 加强推广体系的机构建设, 科学核定人员编制, 合理制定水产推广相关制度, 为推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3 充分发挥国家技术推广机构的主导作用, 积极与社会推广力量相结合, 开展公益性技术服务

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树立“大推广”观念, 充分发挥体系全、信息快、人才多等优势, 在社会化推广服务的职业理念、队伍建设、模式构建、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 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 渔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渔民专业合作社、涉渔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渔民技术人员等逐步发展为新的推广主体。作为国家技术推广机构应该充分认识新推广主体在科研成果转化、经营性组织、市场化服务以及影响渔民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利用现有资源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逐步构建多元参与的联合推广机制,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1.4 准确把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建设规范和工作规范, 认真履行水产技术推广的工作职责

促进现代渔业建设, 促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离不开来自渔业科研、教育、推广等方面不断加强的技术支撑, 因此需要建设一支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水产技术推广队伍。按照《推广法》公益性岗位的职责要求, 规范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 落实有关机构专业技术岗位要求、推广人员上岗资格要求以及推广人员考评制度等规定, 并建立相关培训长效机制。同时, 还要按照技术推广的工作规范履行工作职责、规范推广行为, 并同推广责任渔技制度紧密结合, 完善相关绩效考评和工作激励机制, 提高推广效率和机构运行效率。

1.5 准确把握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推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一个衔接, 两个覆盖”的政策

从总体上来看, 全国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投入不足、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目前依然突出, 部分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严重缺乏, 试验示范、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日常工作难以开展。为扭转上述问题, 《推广法》在财政保障方面规定了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和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经费、福利待遇以及必要的工作条件, 为加快推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一个衔接, 两个覆盖”政策提供了新的机遇。

1.6 准确把握《推广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提高水产技术推广人员自觉遵守贯彻法律的意识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硬性约束, 《农业技术推广法》专门制定了“法律责任”一章, 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未履行职责的责任、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义务的责任、截留或者挪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责任等。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农技推广机构到推广人员, 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到刑事责任等方面均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是依法规范农技推广工作的法律保障。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可以提高推广人员“依法推广、依法兴渔”的自觉性, 努力推动水产技术推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分析现状, 找准新时期国家推广体系建设的主攻方向

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一是实践探索和机构成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起, 中央开始组织各级水产行政、科研推广、生产单位联合开展了重点项目推广示范, 促进了各地推广机构的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各地政府加强了对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 使得部分机构得到恢复和建立, 推广队伍得到充实, 推广条件有所改善, 为推进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二是事业发展和体系健全阶段。1985年, 中发[1985]5号文件规定了在农副产品中率先放开水产品价格, 实行市场调节, 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与活力。1990年6月, 农业部成立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加强了对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业务和体系建设的指导。1993年, 我国出台了《推广法》, 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职能、内容和保障措施。1999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1999]79号) , 进一步稳定了推广队伍。三是机制创新和体系改革阶段。2002年, 农业部、中编办、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 (办) 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 拉开了农技改革的序幕。2006年, 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发[2006]30号) , 明确了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四是依法管理和建设阶段。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出台了“一个衔接, 两个覆盖”重大扶持政策。2013年, 《推广法》的颁布实施, 为规范推广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正朝着机构精简、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一主多元”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目标迈进。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12年底, 全国累计推广机构14 711个, 其中水产站3 541个, 综合站11 170个, 推广编制人员43 817人, 实有人员42 598人。但由于起步晚, 基础弱, 发展不平衡, 水产推广体系在履行公益性职能中还面临诸多困难,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 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2.1 进一步加强改革与建设的督导

继续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对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督导调研, 宣传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贯彻落实《推广法》, 强化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定位, 促进体系改革的依法推进。重点对各地已出台的体系改革实施意见或方案进行督导落实, 促进相关配套政策出台, 保证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落实。

2.2 进一步加强基层机构能力建设

省级和地市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 引导职能、设施、专业人员向县一级推广机构整合, 积极构建“管理在县、服务在乡”的管理模式。按“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 鼓励在渔业重点地区乡镇设立水产专业站, 在乡镇综合站中明确水产技术推广的职责和岗位。同时通过整合机构、扩充职能、充实人员、提升条件, 建立“三位一体”或“多位一体”的渔业公共服务体系。

2.3 进一步强化公益性职能建设

根据加快现代渔业建设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要求, 结合各地实际, 整合资源, 在继续巩固关键渔业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水生动植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渔民培训等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上, 进一步落实渔业资源养护、生态环境监测、公共信息服务等公益性职能, 拓展服务范围, 提高履行公益性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2.4 进一步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加快体系运行机制创新步伐, 大力推广责任渔技制度, 完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考核机制和推广人员聘用制度。建立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的长效机制, 探索村级渔业技术服务站点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加强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与渔业科研教育机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及相关社会力量的联合协作, 努力构建以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多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 把握机遇, 努力开创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新局面

目前,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从宏观环境看, 我国将进入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新阶段, 2013年3月, 国务院第一次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11号) , 同年6月, 第一次由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为全面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提供了方向。今后渔业投入机制将更加健全、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 这些都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推进改革、争取支持、提升能力、扩大影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政策保障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国发[2006]30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2013年颁布实施的《推广法》等政策, 为水产技术推广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体系。从发展需求看, 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是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服务便捷、贴近渔民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可以促进渔业发展转型;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品监管、水产品质量检测、养殖产地监测、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等关键环节中发挥作用;可以引导渔民发展名特优养殖, 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渔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面对有利的形势, 各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应该进一步发挥体系优势, 积极贯彻落实《推广法》,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努力开创水产推广事业的新局面。

3.1 着力强化六大公益性职能

一是着力加强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在巩固和发展现有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的基础上, 加快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 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升级。二是着力加强水产养殖良种化技术支撑。不断强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水产现代种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引导建立布局合理、品种齐全、规模配套的现代水产种业体系。三是着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保障。积极整合有关资源, 着力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的长效机制, 并探索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 逐步建立养殖水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的技术服务体系。四是着力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健全水生动物疫情报告、突发重大疫情应急处置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机制, 加强对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指导, 逐步建立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系统。五是着力加强渔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以相关培训项目为依托, 加大农村渔业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 加强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与其他推广主体的联合协作。六是着力加强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工作。继续完善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体系, 进一步加强信息采集员队伍建设以及考核和激励机制, 不断提升养殖渔情信息的服务功能。

3.2 努力拓展四大工作领域

一是积极拓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领域的工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应积极参与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生态修复区建设, 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水域生态环境监测、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灾害监测及应急处置中的作用。二是积极拓展渔业公共信息服务领域的工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积极争取现代渔业信息技术和设施的投入,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服务方式, 丰富服务手段, 拓展服务领域。三是积极拓展休闲渔业领域的工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加强休闲渔业的宣传和普及, 探索创建一批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不断提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在推进休闲渔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四是积极拓展水产养殖保险领域的工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依靠自身优势, 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实施方案的研究, 参与水产养殖保险试点的创建, 提高广大渔民应对各类灾害和风险的能力。

3.3 积极整合实施六大示范工程

一是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工程。以县、乡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为重点, 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为依托, 按照“五到位”的要求, 创建一批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示范站。二是水产技术推广信息化示范工程。整合现有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信息服务系统, 逐步构建公益性水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平台和数据库。引导各地加快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创建一批水产技术推广公共信息服务示范县。三是水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围绕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空间拓展、生态环保等的要求, 加强新型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推广。四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工程。依托县、乡两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 整合相关职能和资源, 逐步建立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探索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长效机制。五是新型渔民培育示范工程。引导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加大新型渔民和农村渔业实用人才培养的力度, 扩大培训规模, 加快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和职业渔民。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文化的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六是推广人员培训示范工程。按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职责要求, 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各地开展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轮训, 建立推广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不断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4 积极落实《推广法》六大重点活动

农业技术推广法试题 篇8

1.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是()

A. m2-2m-3=mm-2-

B. a2+2a+2=(a+1)2+1

C. x2-1=(x+1)(x-1)D. (x+y)(x-y)=x2-y2

2. (-2)10+(-2)11的结果是()

A. -210B. -211C. 210D. -2

3. 20032-2003不能被下列哪个数整除?这个数是()

A. 2003B. 2002C. 2001D. 1001

4. 下面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不是分解因式的共有()

①2a2xy=2aaxy;②x4+3x2+1=x2(x2+3)+1;

③3mn2-6m2n=3mn(n-2m);④ab-ac+a=a(b-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 如果多项式x2-mx-35分解因式为(x-5)(x+7),则m的值为()

A. -2B. 2C. 12D. -12

6. 观察下列各组式子,其中有公因式的是()

①a+b和2a+b; ②5m(a-b)和-a+b; ③3(a+b)和-a-b; ④(a+b)2和a2+b2.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7. 多项式-2x2n+4xn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 2(-x2n+2xn)B. -2xn(xn-2)C. -2(x2n-2xn)D. -2xn(x2-2)

8. 对-axy-ax2y2+2axz提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是()

A. xy+x2y2-2xzB. -y+x2y-2zC. y-xy2+2zD. y+xy2-2z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 若8ax2+aby2=(2x+5y)(2x-5y),则a=,b=.

10. 17.8×-28.8×能被整除.

11. 若多项式ax2+bx+c可以被分解为(x-3)(3x+5),则a=,b=, c=.

12. 多项式21x2y2-7x2y各项的公因式是.

13. (x+y)(x-1)-xy-y2分解因式为.

14. 在4a4b2-6a3b2-2a2b因式分解时,应先提公因式.另一个因式是.

15. 若a-5=b+c,则代数式a(-b-c+a)+b(b+c-a)+c(b+c-a)=.

16. (1) -16x4-32x3+56x2=-8x2().

(2) ab2+b2c= (2a+3c).

(3) 24x2y(a-3b)3-18xy2(3b-a)2=6xy(a-3b)2().

三、解答题(17题20分,18题15分,19题5分,20~21题每题6分,共52分)

17.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54a3bc2-9a2b2c-27a4c2; (2) a2b(a-b)-2ab(b-a);

(3) -8a3b+16a2b2-4a2b; (4) 5(a+b)(y-x)-2a(a+b)(x-y).

18. 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1) 2 0022-2 002;

(2) 123×0.45+12.3×4.3+12.3×1.2;

(3) 37.2×-9.2×.

19. 已知a-b=2 003,ab=.求a2b-ab2的值.

20. 已知a、b互为相反数,2x-3y=-,求a(2x-3y)3-b(3y-2x)3的值.

21. 先分解因式,再求值:(a-2)(a2+a+1)-(a2-1)(2-a),其中a=18.

上一篇:对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一点感悟下一篇:杭州湾大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