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法的概念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技术法的概念(精选5篇)

科学技术法的概念 篇1

本章介绍了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说明了问卷的基本结构,并详细描述了问卷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同时介绍了量表这种特殊类型的问卷;对问卷调查法的实施步骤和实施原则也作了明确的阐释;还评价了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其中重点是掌握当代最流行的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是一个操作性问题。

一、问卷法的概念及特点

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问卷调查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标准化,即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调查。

第二,大多是间接调查,就是调查者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但也可以是直接调查。

第三,一般是书面调查,即调查者用书面提出问题,被调查者也用书面回答回答。第四,常用于抽样调查,即被调查者是通过概率或非概率抽样方法选取而来,同时调查对象一般比较多。

第五,特别适用于定量调查,即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但也常作为定性调查的手段之一。

问卷法虽然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但它并非万能的工具,而是有一定的适用性:第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

第二,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

一份调查问卷除了要有题目,通常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1.封面信

通常封面信的篇幅并不长,但在整个问卷中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内容:第一,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

第二,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第三,调查的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第四,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其语言:

封面信的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应该尽量使用概括的语言,明确地说明实际内容。同时,语言表达要亲切、中肯。在信的结尾应真诚地向被调查者表示感谢。

2.指导语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可详可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简单的如“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钩。”

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

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如“从11到30题可选多个答案”等等。

3.问题和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1)开放型问答

开放型问答是指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例如:您认为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有何问题?您对于惩治腐败有何看法?

开放式问答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回答往往是自然流露,内容丰富生动,因此用于了解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颇为适宜。其缺点是:

第一,要求回答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对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会产生一定限制作用。

第二,回答者可能因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而不愿或草草答卷,从而降低回复率和有效率。

第三,回答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对于同一个问题,人们的回答往往是五花八门,所以难以进行编码和分类统计,不利于做定量分析。

(2)封闭型问答

封闭型问答是指将问题的几种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然后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而不能作这些答案之外的回答。其优点:

填写方便,对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水平无特殊要求。完成问卷省时省力,也便于统计和定量分析。

其缺点:不能充分发挥被调查者的自主性和想象力;难以发现回答中的偏差,因为它只是要求回答者在既定答案上打一个记号,所以对那些由于笔误错答的、故意错答的,或是不明题意而乱答的情况就难以辨别,从而会影响回答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封闭型问答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填空式;两项式;列举式,即在问题后面设计若干条填写答案的横线,由被调查者自己列举答案的问答方式;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问答方式;顺序式,即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各种答案排列先后顺序的回答方式;等级式,即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见或感受选择答案的问答方式,适用于要表示意见、态度、感情的等级或强烈程度的定序问题;矩阵式,即将问题和答案排列成一个矩阵,由被调查者对比着进行回答的方式;表格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列成一个表格,由被调查者回答的方式,它实际上是矩阵的一种变形。

封闭型问答有许多优点,它的答案是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它不仅有利于被调查者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节约回答时间,而且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因为被调查者对开放型问题往往不愿或不容易写出自己的看法,但对已有的答案却有可能进行真实的选择。它还可以做数据化处理,因此适用于定量研究。封闭型问答的缺点是:设计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答案很多或不太清楚的问题,很难设计得完整、周全,一旦设计有缺陷,被调查者就无法正确回答问题;它的问答方式比较机械,没有弹性,难以适应复杂的情况,难以发挥被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填写比较容易,被调查者可能对自己不懂、甚至不了解的问题任意填写,从而降低回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混合型问答

所谓混合型问答,是指封闭型问答与开放型问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问答类型。

4.编码

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所有这些,都是对问卷分类和处理的依据。对问题答案的编码有前编码和后编码之分,封闭型问答的每一个答案,在设计问卷时就设计了代码,叫前编码;开放型问答的答案,一般是在调查结束后根据答案的具体情况再编定代码,叫后编码。

5.其他内容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三、量表

在问卷调查中,除了上述一般问卷,人们还常常使用一种特殊类型的问卷,即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量表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

第二,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也就是说,它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第三,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也就是说,量表所列指标的指标值必须以按一定强度顺序排列的分值来表示,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它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

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也多种多样。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它们和一般问卷相比,问题和答案的设计方式有所不同。

1.总加量表

总加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主要形式是提供关于某一问题的若干陈述,每一陈述都设定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判断和选择。其中的每一个答案都被赋予一个分值,总的分值就可以说明被调查者的表态程度。

2.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又叫语义分化量表,被广泛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

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对形容词和反义词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

3.累积量表

累积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种族群体的态度,后来也用来测量人们对职业、阶层、各种社会群体等态度。其形式是设计一些有顺序结构的态度指标,每一个指标都是建筑在前一个指标之上的,即量表中后一等级积累了前一等级的强度,受访者只要支持某个较强的变量指标,就一定会支持较弱的指标。

四、问卷法的实施

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

(一)问卷的设计

设计问卷是在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就要基本完成的工作。

1.问题设计

(1)提出问题

提出所要询问的问题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要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必须弄清楚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结构和设计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背景性问题。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况、职业、行业、职务或职称、收入、宗教信仰、党派团体等。有时还包括被调查者的某类基本情况,如家庭人口、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等。

第二类,客观性问题。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如:“您家有没有轿车”、“去年您全家的年收入多少”等等,都是事实方面的问题。又如:“您今年看了哪些电影”、“你喜欢通过何种方式购物”等等,都是行为方面的问题。第三类,主观性问题。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如:“您对住房改革有何看法?”

“您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否满意?”“您希望北京市交通采取哪些改革措施?”等等。这类问题如果须了解其强弱程度,则要用量表式问卷。

第四类,检验性问题。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它们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在问卷中先问:“您的工龄?”后再问:“您哪年参加工作?当时的年龄?”又如:先问企业收入,再问企业税收或先问企业税收,再问企业收入等等。

在这四类问题中,背景性问题是任何情况都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对被调查者分类和对不同类型被调查者进行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其他三类问题,则依调查目的、内容而选用。例如,家庭调查以客观性问题为主,民意测验以主观性问题为主,而一般来说,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才需要设计检验性问题。

(2)问题的设计原则

为了提高问卷回复率、有效率和回答质量,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这是指作为主体的调查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既要从实证性、客观性的要求出发,保持“价值中立”,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成分和影响,以达到如实反映社会现象本来面目的目的。

第二,目的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不能枝蔓横生。

第三,必需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

第四,对象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应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

第五,自愿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第六,具体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第七,单一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事情,或者说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

(3)问题的结构安排

为了便于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同时也便于调查者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者往往需要精心安排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设计问题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排列方式:

第一种,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

第二种,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

第三种,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在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按一定逻辑来排列。但是,有时调查者为了防止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故意把一些问题的时间顺序颠倒,或分别安排在问卷的不同部分。特别是检验性问题的排列更应分散各处,否则就难以起到检验作用。总之,问题的排列不是一成不变的,调查者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在遵循以上三种排列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4)问题的表达

把握好问题表达的技巧,对于提高整个问卷的质量至关重要。由于问卷调查一般是自填式调查,被调查者只能根据书面问卷来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因此,调查者在表述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俗易懂。

第二,简明扼要。

第三,准确清晰。

第四,客观中立。

第五,非否定句式。

(5)相关问题的接转

有些问题相关程度较高,为了保证回答的系统性和便于统计,需要对它们做特殊处理,即进行相关问题的接转。一般地说,相关问题的接转有以下几种方式:用文字说明;分层次排列;用线条连接。

2.答案的设计原则

答案的设计也是影响整个问卷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答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简捷性原则。

第二,相关性原则。

第三,同层性原则。

第四,穷举性原则。

第五,互斥性原则。

第六,可行性原则。

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即请一些与今后正式被调查者同样的人填答问卷,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作若干次修改后,才能进行正式调查。

科学技术法的概念 篇2

关键词:法,法家,儒家,三大法学流派,法人类学

对法的概念的理解, 决定着法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古今中外各个学派都有关于法的不同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一套套宏大的体系。中国的法学研究在整个国家变迁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 如何继承传统和移植西方法律, 如何克服西方“法律帝国主义”, 回归本土, 都是现实的困境, 而对法的概念的重新理解将有助于此困境的克服。

一、中国历史上法的概念

(一) 古体字“法”的内涵

许慎《说文解字》上说, 法的古体字写作“灋”。“灋,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廌,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廌从去。”一般学者根据这个解释认为, 第一, “灋, 刑也”, 古代法和刑是相通的;第二, “平之如水, 从水”, 法有公平之意;第三, “廌,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廌从去”, 法有明断曲直之意。“这种解释无疑是高度凝结了古人世世代代关于‘法’这一社会现象的传统认识, 但有进一步斟酌的余地。”[1]

“灋”有三部分组成:其一, 氵, 即水。按照我国著名学者武树臣的解释, 这里不仅仅有“平之如水”之意, 而且还指“河”。远古人类的生活范围往往以山谷河流为界, 它们被认为是氏族活动的边界。氏族对其内部成员的最严重处罚方法就是放逐, 因为在远古时代, 氏族间存在残酷的战争, 加之生产力低下, 放逐无异于被判处死刑。放逐就是人们把违背公共生活准则的人驱逐到“河那边”。这样, “氵”就被赋予了惩罚的意义;其二, 廌, 传说中一种独角神兽。按照《尚书·吕刑》的说法, “法 (灋) ”是蚩尤所造。黄帝战胜蚩尤以后, “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 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 八方万邦皆为殄伏”[2]。实则是黄帝融合了蚩尤部落, 保留了蚩尤的“法 (灋) ”。廌便成为黄帝建立部落联盟之后世代主管司法的部族的图腾。这样, “廌”就被赋予了社会权威机构的意义;其三, “去”, 在古文中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 上部是代表“箭矢”的符号, 下部是代表“弓”的符号。远古之人以弓箭作武器, 在弓和箭上刻有一致的符号, 在打猎时便可以辨识出猎物的归属。“去”即表示弓矢分离, 两者的符号不一致。这样, “去”就被赋予了出示证据的意义。

综上可知, “灋”字透露出中国古人对法的如下认识:法是由社会权威机构根据相关证据断明事实, 并实施惩罚的活动。这一对法的基本认识始终贯穿着传统中国社会, 其中法家和儒家是先秦诸子最有影响的学派, 他们的法律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 法家学派法的概念

汉以后, 虽然儒家学说受到独尊, 获得霸主地位, 但是历代帝王从没有真正放弃法家的思想。法家学派对法的认识一直贯穿着传统中国的历史。

法家是先秦诸家中最重视法律, 对法律最有研究的学派。《管子·七法》说“尺寸也, 绳墨也, 规矩也, 衡石也, 斗解也, 角量也, 谓之法。”法是规矩绳墨, 是行为规范, 是公平之器。法家主张“刑无等级”[3], “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 一段于法”[4]。但是在法律与君主的关系上, 法家从构建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出发, 将法律完全的交给了君主。《韩非子·有度》:“明主使其群臣, 不游意于法之外, 不为惠于法之内, 动无非法。”

法家的中心思想是“以法治国”。这里的“以法治国”不同于现代的“法治国家”, 而是将法作为君主驾驭国民的工具和治理国家的方法。法由君主颁布, 君主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管子·任法》:“生法者, 君也。”“明主所操者, 生之, 杀之, 害之, 贫之, 贱之。”法家认为君主行使权力应当有度, “国君置法以自治, 立仪以自正。”[5]“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此之谓大治。”[6], 但是并不承认法律能够制约君主, 而是告诫君主更有效的利用法律。《管子·法法》:“凡人君之威严, ……为其生杀急于司命也, 富人贫人使人相畜也, 贵人贱人使人相臣也。”君主的威严, 来自他们能够娴熟地运用法律生杀予夺。法家认为的法, 就是在君主掌握之下, 用以规范臣民行为, 实施行赏的工具。

(三) 儒家学派法的概念

儒家所言的“法”, 首先是指行为规范, 常循之法式, 即“礼”。《尔雅·释话上》云“法, 常也。”疏曰“皆谓常, 礼法也。”故有学者认为, “刑书”、“刑鼎”出现之前, “法字皆不具有法律意义, 因为, 如果当时的“法”字已具有法律之义, 为何不以“法”为名, 而以“刑”为名。可见在春秋时期, 并没有独立于“礼”的法, 在当时法即是“礼”[7]。“‘礼法’一词不是‘礼’和‘法’两个概念的机械重叠、简单相加, 而是荀子对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一种质的界定。”[8]可以认为“礼”就是作为秩序的法, “法”就是另一种形态的“礼”。

儒家认为的法, 除了规范以外, 还有制裁之意, 即“刑”。“礼”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违反了即应予以处罚, 处罚是构成法的另一个要素, “礼”所允许的, 也就是合“法”的, “礼”所不允许的, 正是“刑”所应制裁的。“古礼三百, 威仪三千, 刑也正刑三百, 科条三千, 出于礼, 人于刑, 礼之所去, 刑之所取, 故其多少同一数也。”[9]即所谓“出礼入刑”。故在儒家看来, “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刑”是维持“礼”的惩罚措施。儒家所言的法即是包含有“礼”和“刑”两个方面的统一体。

中国历史上对法的理解总是不得超越工具论, 法家以法作为君主霸术之器, 儒家以法作为君主圣王之器。由于语义上的差异和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 西方法学家、思想家给与法更为丰富的形形色色的概念, 其中至今仍然盛行的西方三大法学流派对法的理解常常被作为讨论法律问题的参照。

二、西方三大法学流派法的概念

(一) 自然法学法的概念

作为西方历史上最古老的法学思潮, 最初的自然法学认为法如同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一样, 是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 它本身即是正义、理性、人性、神意。稍后的罗马法学家把法分为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 其中自然法便是正义, 是根本的法, 市民法和万民法都必须符合自然法。再后来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主义的自然法受到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 并将其与福音教义相适应, 整合到神学体系中, 认为法是维护和平与秩序的手段, 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古典自然法学和现代复兴自然法学“虽然对于法的理解多有不同, 但基本上都认同和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法学学说中的理性主义本质。”[10]古典自然法学鼓吹自然法、自然权利、社会契约, 认为法即是理性, 是一切行为善恶的标准;现代复兴自然法学从不同的立场出发, 对其他法学流派有所渗透和吸纳, 但根本上仍然坚信法存在着人类理性的指导, 比如雅克·马利旦指出“正是靠着人性的力量, 才有这样一种秩序和安排, 它们是人的理性所能发现的, 而且如果人的意志欲同人类基本的和必然的目的相协调, 那么它就必须依凭这种秩序或安排采取行动。不成文法或自然法便是这种秩序和安排。”[11]

由此看来, 自然法学所认为的法即是一种客观规律, 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而来的必然关系”[12], 或是神意、或是人性和理性, 都是永恒不变的。这种理解超出了事物的物质表现, 力求寻找终极无形的力量, 归根结底是形而上学的。

(二) 分析法学法的概念

成文法有了相当程度的发达之后, 分析法学便应运而生。约翰·奥斯丁吸收了古罗马的注释法学派和中世纪波伦亚法学派的实证主义传统和知识成果, 创立了分析法学。他认为, 法是主权者的命令, 是对人们的行为的指引, 违反时就应该受到制裁。这种法律的命令说将法看成由三个要素构成:主权者、命令和制裁。

纯粹法学的汉斯·凯尔森主张把所有评价标准和意识形态因素从法律科学中清除出去, 包括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新分析法学的赫伯特·哈特认为“法理学科学的关键问题在于两类规则的结合, 亦即他所谓的首位规则和次位规则。首位规则是行为的标准方式, 这种方式强制社会成员为或不为某类行为。”[13]法律就是指决定何种行为要受国家惩罚以及为何要惩罚的特殊规则。

分析法学主张讨论法的问题必须限于实在法领域, 而非凭借主观臆测和价值预设。分析法学认为的法, 仅仅指国家制定的法律, 即“国家法”。这种认识注重揭示法的技术性和独立性, 却割裂了法与道德、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 忽视了法的社会性。

(三) 法社会学法的概念

法社会学是西方法哲学思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法学流派。它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工具研究法律, 并且通过法律研究社会, 注重考查法律的社会效果。法社会学对法最彻底的理解是奥地利法学家尤金·埃利希提出的“活的法 (living law) ”的概念, 或者叫“行动中的法 (law in action) ”、“事实上的法 (law as fact) ”。

法社会学认为, 法是一种社会秩序, 真正的法不是国家机关颁布的法律, 而是社会生活中事实上起作用的法律。在任何时候, “法律发展的重心既不在于立法, 也不在于法律科学和司法判决, 而在社会本身。”[14]法律与国家之间并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行为不是依赖于国家, 而是无意识的使自己适应于周围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理解使得观察非西方社会的的法成为可能, 但是仍然属于西方价值中心主义的产物, 仍不免是西方的法律帝国主义。

三、一个新的视角:法人类学法的概念

一般认为, 法人类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比较法学和民族法学的研究, 是伴随着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成立而创立的具有新倾向的人类学, 主要研究原始社会的各种习惯规范。这使得法人类学从诞生之初就是以非西方的法律文化为研究对象, 因而不是以西方价值中心论为思想基础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 法人类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 集中讨论了规则与过程、法律多元主义以及法律的政治经济背景等问题, 并且各个流派对法的涵义与本质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见解。

法人类学认为, 法是“地方性的知识”, 具有多元主义特征, 文化背景是法律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最为重要的是, 美国法人类学家波斯皮士尔提出了关于法的概念的四项属性:权威 (authority) 、普遍适用的意图 (intention of universal application) 、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 (obligation) 、制裁 (sanction or punishment) 。权威并不等同于拥有绝对权力、行为非常正式, 而是“非正式的制度”中决定和建议能为组织的其他成员所遵循。权威是区别法与习惯的标准, 比如先迈左脚或是先迈右脚的行为就是习惯, 而藏传佛教绕寺转经必须绕右转严禁绕左转则是法;普遍适用的意图, 是指权威的决定有适用于将来相同或类似的情况的意图;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是指在给与一方当事人权利的同时给另一方当事人以义务。如果仅仅给与一方权利而没有规定另一方义务, 即使具备了权威和普遍适用的意图也不是法;制裁并非一定是身体或财产的惩罚, 也有可能是社会心理的制裁, 如公众的嘲讽等。

科学技术法的概念 篇3

3 地铁工程盾构施工中的技术控制要点

盾构施工技术含量很高,为保障工程质量,必须对各工序和操作予以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下面对盾构施工各主要阶段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逐一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3.1 盾构机进出洞时的作业控制

在使用盾构机进行挖掘作业时,进洞和出洞作业是盾构机工作的基础操作和主要组成,其操作质量对于盾构施工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进洞或出洞作业出现问题,藉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为此,必须切实做好盾构进出洞作业,确保施工质量。盾构进洞前,首先要正确选择隧道施工路线,防止轴线发生过大偏差。同时,要做好施工路线周围地质环境勘察,针对可能会对盾构施工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提前制定科学可靠的防范措施,避免施工事故发生。在盾构出洞前,也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严格审查各项出洞条件,确认各项条件符合出洞标准后方可出洞。

3.2 盾构机挖掘前进时施工作业控制

盾构机掘进作业是盾构施工的主体,在整个盾构施工过程中占据最大的比例。在进行盾构掘进作业时,最主要的是要尽量减少盾构施工对周围土层的影响,防止对土层产生过大的扰动,确保盾构开挖面的稳定性。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通过调整掘进参数来实现。在盾构机掘进施工过程中,盾构姿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指的是盾构掘进过程中的现状空间位置,盾构姿态是评价盾构轴线与设计轴线之间的偏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指标,盾构姿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盾构掘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后面管片拼装作业的质量高低。所以,在进行盾构掘进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盾构姿态。施工过程中,对盾构姿态的控制是通过对注浆量、注浆方式、盾构坡度等十项参数的控制来实现的。为确保各项参数控制精准,准确可靠的实地测量是必不可少的。施工人员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科学测量,并结合盾构掘进过程中地面沉降的情况对掘进参数进行优化,从而保证盾构开挖面的稳定。此外,为保障掘进过程中土体压力波动始终处于允许范围内,必须随时注意盾构机推进速度和排土量的调整。

3.3 盾构穿越粉砂层时施工作业控制

隧道线路周围地质条件对于盾构施工影响巨大。对于盾构施工来说最为理想的施工环境是淤泥质粘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等软土地层,如果施工线路途经粉砂层,那么施工难度将会大幅提高,必须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土体液化和出土口喷砂是粉砂层土体盾构施工的主要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提升正面土体的流动性与止水性。具体施工中,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土舱压力和向土舱内加泥的方法予以处理。

4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 篇4

技术:并不仅仅意味着机器与设备等外化的物质实体,也不仅仅意味着基于硬件基础之上的软件系统,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简单集合并不能构成“ 技术” 概念的全部内涵。

对教育技术来说,“ 技术” 还应该包括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设计(D e s i g n)和使用(U s e)的知识在内。“ 技术” 不仅仅包括有形的物质技术设备,更重要的在于对这些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以解决面临的教学与学习问题,以促进与改善人类学习的 质量。“ 技术” 的本质在于问题解决。

[J]电化教育研究,南京大学,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

技术:就是运用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探索一些实际问题 , 用以扩展人的能力的手段与方法体系之和。技术是一个技术性过程 , 它是人们在做、制造和实施的不断演化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发挥技术功效。

[J]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张定强

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信息技术按表现形态的不同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 , 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 , 即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 , 即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

信息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技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

[J]电化教育研究,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西北师范大学,张定强

[M]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10.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概念,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38]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 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软 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 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本研究所提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 现代信息技术。

三、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实质上是为了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的一整套问题解决方案。这种问题解决要基于学习与教学的有关理论,在实践方法论上以系统方法为指导,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以对各种教学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设计与使用为手段,以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为归宿。[ J]电化教育研究,南京大学,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

四、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育信息传播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或者说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信息技术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 , 极大地拓展了教 育或学习的时空界限。

2.信息技术的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时间跳接技术等功能特性 , 能有效地展现事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 改善了人们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其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带动了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 充分开发了人类的右脑潜能 ,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主观能动性。3.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学校等应运而生 , 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格局。

4.使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 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 对任何课程和任何起点接受教育或进行学习。“共饮一江水” , “ 共享一片清风” , 消除地域歧视的教育或学习, 已经或正在实现。由此 , 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 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

5.学术交流空前繁荣 , 合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 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 , 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J]电化教育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 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 钟志贤

五、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的核心是信息学。

六、数学技术

数学技术:一般指实现数学运算、推理、应用的信息技术 , 它总是伴随着数学的进步而进步。数学的原理、思想、方法与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数学技术本质上就是一种高科技。离开了数学技术 , 信息技术将成为无源之水 , 也就谈不上发展了。所以说数学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点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检查身体的 CT 扫描技术 , 车辆、飞机的模拟、设计和控制技术 , 金融证券价值的估算技术 , 天气和气象的预测技术 , 电子设计自动化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 , 其核心都是数学技术。)数学技术正是依附于计算机来显现它的威力 , 而计算机正是依靠数学技术得以工作与革新换代。

1994年 A ECT(As soc ia tion of Ed ucatio nalCo mmu nicatio n Tec h n olog y,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出版了 See ls 和 R ic h ey 的著作 《教学技术:领 域 的 定 义 和 范 畴 》 , 该 书 认 为: 教 学 技 术(I ns t r uctio nal Tec h n olog y)是为了促进学习, 对有

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可以概述为: —— 一个目的: 促进学习。

—— 两个运用: 一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二是运用教育技术媒体。—— 两个优化: 一是优化学与教的资源;二是优化学与教的过程。—— 五个操作: 对资源和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七、整合 “整合”这个词, 来源于英文“Integration”, 可解释为“一体化、成为一个整体”。从哲学角度讲, 整合通常是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和细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此事物“整合于”彼事物的过程, 又是彼事物“融合于”此事物的过程, 其结果是引起这些相关事物的共同发展变化。整合不等于混合。混合只意味着将两种或多种事物简单地相加在一起, 混合的各个事物本身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而整合则强调事物之间彼此融合, 各构成部分发生质的变化并最终形成新的统一体。因而, 整合是全面而深入的, 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J]电化教育研究,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曾祥霖, 张绍文。

“整合”一词在英文中表述为“integration”,有综合、融合、集成、一体化 等多重含义。目前,整合一词已成为教育改革中广泛应用的术语之一,很多学者 都认为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中各要 素发挥最大效益。本研究所提的“整合”主要是指数学教学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 整体协调和相互渗透,以使数学教学系统中各组成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 , 就可以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 , 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 探索与不断思索才能实现。对教师而言 , 原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现在可以被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所代替 , 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等 , 这样教师不仅有灵活选择一些素材的余地 , 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 , 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 , 参与式、活动式、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 , 师生关系得以改变 , 成为真正的合作者。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 , 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 , 使得数学走向生活 , 走向现实 , 更加情境化 , 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 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 , 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利用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 , 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 , 用录像、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 , 以视觉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 , 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 使得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融通起来 , 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 感悟数学的真谛 , 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 共享学习收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是要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学、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10.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3):16.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首先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不同专家和学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所提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呈现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中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营造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2)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对数学课程进行信息化处理之后再给学生呈现数学学习内容。

(3)实现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利用信息加工工具通过重组和创造之后掌握数学学习知识。

科学技术法的概念 篇5

摘要:科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围绕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概念的有机结合,考虑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也要考虑到一个单元要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一节课中要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能提供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设置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架。同时,在情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数据的处理等课堂教学细节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关键词:科学概念

课堂教学

贯穿

这里所说的科学概念,不是过去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点,而是表明了我们对一种科学现象或一些事物的观点、看法和解释,这些观点看法和解释,汇集起来,就形成了我们儿童对于自然世界所形成的主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科学概念比较准确的含义。1

一、理清科学概念的丰富内涵,找准课堂教学的定位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科学教学的目标,从原先的偏重知识教育,到后来偏重方法教育,到现在的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当前重视学生科学概念构建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找准课堂教学的定位?

1、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概念的有机整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能靠老师的说教,也不能孤立于科学概念的教学之外。它必须融入到学生的探究之中,融入到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之中。一节课中要进行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是老师课前需要结合科学概念进行设计的。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试教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这样定位的:关 12 郁波:京粤浙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开幕式上的讲话,杭州崇文实验小学,2007年10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页

0 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在实验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我们按照这样的目标定位进行,一堂课下来,平平淡淡,情感态度价值观显得非常空泛,没有针对性。陈素平老师指点我们,能否从单元编写的角度进行考虑,渗透“热爱土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这一情感线索。

后来,我们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修改为: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雨水对土壤造成了侵蚀,我们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在活动中体验到土壤的重要性以及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培养对土壤的保护意识,培养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饶正辉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在京粤浙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中展示的时候,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肯定,在短信互动中,有教师评价: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2、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的有机整合

曾经,我们把学习科学,看成“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3在活动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活动是指向怎样的科学概念,要把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概念的构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五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在区研讨会上,一位老师选择了这课的教学。教师先是让学生观看“看星空”软件的摸拟快速演示,发现北极星不动这一秘密,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为什么北极星不动?再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象“地球与宇宙”一类的课文,学生缺乏直观的认识,教师很容易把它上成说教一类的,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看似知道了,实则一知半解。因此,这类课文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一大难点。老师用软件播放星空的情况,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作出自己的猜测,再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开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既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把握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设计课堂教学的线索

科学概念的构建,需要一个个探究活动的展开;一个个探究活动的展开,也就要紧密地围绕着科学概念的构建。改版后的科学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的科学概念,每节课也都有需要构建的科学概念,把握好一个单元中课与课之间、一节课中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给课堂教学设计一条清晰的线索。

《写给同学们》:《科学》三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扉页后

1、从单元结构中理清联系

一堂课的教学,应该放到整个单元的结构中去考虑,不要把一堂课的教学孤立在单元的教学之外。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应该为完成单元的教学目标服务,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线索,先要确定一个单元的教学线索,把每一课时置身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之中。

《水和空气》单元与原教材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原先的两个单元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水和空气。《谁流的更快一些》是这单元中的第三课,通过水、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水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流动性,流动性的快慢和液体的粘稠度有关。教材的最后让学生比较三种液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液体和固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在一次市级优质课的评比中,有两位老师都选择了这一堂课的教学,两位老师重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三种不同液体流动的快慢,以及探讨流动快慢和粘稠度的关系,对于液体和固体有哪些不同?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怎样的认识?这两个问题,两位老师都采取了回避。

这个比较可以省略吗?我认为,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去考虑,这里的比较是不能省略的。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水和空气,进一步认识液体和气体,这一课,虽然涉及到流动快慢和粘稠度的关系,但这只是整个单元这一主干上的一个枝干,主流上的一条支流,在课的最后,应该让学生的认知回到主干上来,把支流引入主流中去。一个比较的省略,使这堂课的教学脱离了单元的结构,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从多个活动中理清联系

一堂课中,往往有多个活动,活动和活动之间,会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每个活动在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处于怎样的位置?理清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为一节课确定一条清晰的线索。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这一课的编排与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第一部分“里面是怎么连接的”在原教材中是一课时,并且有老师做过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探索,有比较经典的教学案例。第二部分,让学生探究电池、灯泡用并联和串连进行连接的不同。教材改版之后,感觉内容增加了很多,一节课中很难完成,探究活动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很好地展开。两个活动合在一起,又缺乏内在的逻辑联 系,很难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研讨会上有老师要上这一课,我们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把重点放到第二块上。把第一块内容作为第二块教学的铺垫。贯穿两块内容的线索是:不同的连接,可能会是同样的结果;不同的连接,也可能是不一样的结果。重点让学生建立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并知道并联合串联的不同结果。这样的一条线索,也就成为了这节课中比“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更加上位的一个科学概念。

三、尊重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选择课堂教学的策略

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孩子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构建,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达成。科学探究活动,不是简单的动手活动,它需要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需要引导学生思维的参与。在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下的一些策略:

1、提供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要帮助孩子构建科学概念,就必须为孩子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实验和观察的时间。

07年4月,在衢州举行的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中,一位老师执教《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是探究水的热胀冷缩性质,课的导入和情境创设用了7分20秒,介绍实验的方法和讨论注意事项用了3分钟,学生从领取材料到实验结束,老师只给了2分20秒,实验后的汇报整理用了5分10秒。其他的液体是不是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老师给学生实验的时间是1分05秒,接下来的汇报整理,得出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这一性质,用了4分50秒。在接近24分钟的时间里,老师让学生做了两次实验,学生实验的总时间是3分25秒,占14.2%,平均每次实验用时1分42秒。

学生需要通过对实验现象充分的观察,建立起丰富的直接经验,这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构建。这堂课中,老师安排了学生实验的环节,但给的时间实在是少的可怜,学生还没展开,就被老师喊停了,而情境的创设、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汇报交流等等,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2、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

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学生在进入课堂 之前并非是一张白纸,他对事物有其自身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不一定是正确的、全面的,教学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对自己原来的认知进行不断的修正。

《做一个钟摆》一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摆的快慢和摆绳的长短有关,和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无关。图一中的两个摆,摆绳的长短是一样的,摆动的快慢为什么不一样呢?可能和摆锤的长短有关。那么,这图二中的摆锤长短是一样的,摆动的快慢又是不一样的,说明和轻重还是有关的。图三中,摆锤的长短,轻重都一样,摆动的快慢还是不一样?为什么呢?三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铁片位置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改变?

教师演示实验,铁片在不同的位置,导致摆锤的重心发生了改变。摆的快慢不单是和摆绳长短有关系,更是和摆长有关。摆长不等于摆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思维参与的程度。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螺旋地发展。能否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材的编排意图推进,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

3、设置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架

如果根据“最近发展区”构建概念框架, 这样的支架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不停顿的建构活动, 直至完成学习任务4。从此岸到彼岸有较大的距离的时候,学生很难一步跨过去,这时候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设置好一些支架,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河。

《浮力》一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建立起: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加上拉力,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物体进入水中的体积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概念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首先,学生对浮力的概念是陌生的,更不知道静止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相等的。黄卫华老师在市备课会的时候执教了这一课,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支架。

支架一:在空气中和水中测量玻璃瓶的重量。目的地:静止在水面的物体,4 《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http://hi.baidu.com/hexc/blog/item/ccac5482a2c62ba10df4d269.html,2007/12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上课时,老师出示玻璃瓶,测量出受到的重力是1N,放入水中之后,测力计上显示的是0N,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明白了,浮力把重力减掉了。老师再让学生用手压塑料瓶,感受浮力。明白重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教师板书: 浮在水面 静止

浮力=重力

支架二:往下压物体静止在水中时,浮力=重力+压力。目的地:浮力=拉力+重力。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用手压的时候,向下的力有哪些?(重力+压力)向上的力有哪些?(浮力),当物体静止在水中的时候,受到的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应该是相等的,也就是:浮力=重力+压力。怎么来测量压力呢?看书上介绍的另一种方法,明白拉力的大小也就是压力的大小。

支架三:浮力的大小不一样。目的地: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量的大小有关。

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浮力的大小,汇报的时候,教师板书见表一:

观察这些数据,学生自然就提出了:为什么有的数据那么大,有的数据那么小? 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塑料瓶浸入水里的体积大小和它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关系,完成表二,学生实验后,通过汇报交流,得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也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小,排开的水量就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四、深化科学概念的巩固运用,完善课堂教学的细节

细节将决定一节课的精致程度,也将决定一节课的成败。细节处理的到位,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同时,也将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巩固运用。

1、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从心理学上看,生动、自然、贴切的情境可以引起孩子们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孩子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 过程得以顺利完成。5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将知识融入到情境之中,将有利于学生更生动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情境要真实、自然、连贯,符合学生的实际,避免为情境而情境的现象。

《温度与温度计》是一位老师在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的课,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都很热情,请老师喝杯水好吗?”“这里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你请我喝哪杯?说说理由。”一学生说:“喝冷水,因为热水喝了会全身发热,冷水不会。”另一学生说:“喝热水,因为今天天气有点冷。”又一学生说:“喝热水,因为刚才老师忙着准备材料,热水喝了会舒服些。”还有学生说:“冷水热水都喝。”在大家的一片笑声中,教师引出下面的话题:“物体冷热的程度称为温度,你知道今天的温度是多少吗?”

老师的导入很自然,也很生动,从“冷水和热水”中引出“温度”这以概念,并且在“你请我喝哪杯水?”这一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关爱教师的情感。遗憾的是老师为什么置学生的热情而不顾,不去喝一口冷水或者热水?不去说一说喝冷水或者热水的感受?对于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操作,大家可能都已经习以为惯了,学生可能也是经历太多而变的麻木了。童心不可欺,教学是不是可以少些虚假和做作,让情境来的真实一点。

2、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的选择对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理想的材料,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操作,同时,“我们为孩子们选择的材料要尽可能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6。

图一是《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中的照片,一学生端着脸盘接水,一学生挤压矿泉水的瓶子模拟下雨,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样做存在着许多问题,水进入泥土后,是慢慢的渗出去的,端脸盘的同学要长时间地端着脸盘接水,用挤压矿泉水瓶模拟下雨,雨水不能均匀地洒落到泥土上,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出来的水的冲刷,形成塌方,有的地方没有淋到 56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12页 周琼莉:《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科学课》2007年第7期,44页 雨,这也不符合自然界中的真实情况。孩子端着脸盆,或者挤压矿泉水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也没法集中精力去观察土壤的变化。

老师上课的时候对教材中涉及的材料进行了改进,很好地解决了教材中的材料存在的问题,在京浙粤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现场,材料的改进得到了专家和与会教师的一致肯定。

3、数据的处理

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可以使我们的观察更加准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事物的一些内在规律。

《机械摆钟》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测量每隔10秒,摆摆动的次数。学生通过测量之后,进行汇报,实物投影上显示学生的记录,以下是三组学生的记录:

经过统计,知道有三个小组每10秒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有八个小组每10秒摆动的次数是不相同的。这样的一个结果,显然不能说明,每10秒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教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大家一起再来做一次实验,请一个同学上来计时,大家一起来数摆动的次数,老师记录。两次的结果如表中。

这样做,本来的意图是要得出相同的数据,修正学生在原先实验中出现的一些误差,没想到示范实验的结果还是不理想,因此,要得出摆具有等时性这一特点,就显得很牵强。科学性,建立在精确性这一基础之上。如果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能够让学生精确到0.5次,还有怎么协调计时和操作的同学之间的衔接,怎么发号,怎么计数,许多细节考虑的更周到一些,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正如郁波老师说的那样,对科学概念教学的研究,我们刚刚起步,前面还是一片空白。在这里,我也只是记录自己的点滴想法和感触,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更多的思考。参考资料: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2、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3、罗纳德·G·古德:《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4、克里斯汀·夏洛 劳拉·布里坦:《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上一篇:后悔的一件事参考作文下一篇:把脉的意思, 把脉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