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送礼的原则

2022-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节日送礼的原则

民族民间节日的价值体系及保护原则

摘要:民族民间节日是自古以来传承至今的中华民族优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深厚、含蕴深刻。民族民间节日不仅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因。但是目前在中国现代化构建的过程中,民族民间节日的象征符号体系已经不完整,其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关注这一变化,保护民族民间节日的文化基因和整体结构,保护其核心价值,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民族民间节日;价值体系;保护原则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丛林中,中国古老的节日文化异彩纷呈。从纵向来说,每个月份都有节日。甚至在同一月份内就有几个节日:从横向来说,中国大地容纳了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节日文化,各民族的节日文化既互相传播互相影响,又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保持了其独有的色彩。中国节日文化的数量、内涵及繁复程度构成了其博大精深的特色,这是一份宝贵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节日的研究也被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重学科所重视。

民族民间节日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文化复兴的基因,是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与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而文化体系的建立并不只是靠精英集团的超前意识,而是要形成群体普遍认同的群体力量。全球化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采纳全球化研究方法的著名学者罗兰·罗伯逊认为全球化是一个社会文化体系的演进过程,它是文明与文化、民族社会、跨国运动组织、社会和种族团体、跨社会的准团体、个人等压缩的结果。他认为,文化多元主义是当今全球情境必须具备的特征,包括对全球化象征的反映和解释世界体系概念,这些本身是决定全球化轨迹的重要因素。民族节日是多元文化的表征,它所体现的核心价值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也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的象征资源。

什么是知识?在以往对知识的理性的认识和知识结构的框架上,人们往往把知识停留在对精英文化认知上,在人类的历史上和现实的实践中,这类知识的累积和传播的确使人类获得了文明的更替。但是赢得人类文明更替的还要依赖另一个知识框架——地方性知识,也就是民众的知识結构和知识体系。有学者就将民众知识定义为“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习得的和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积累,这种民间的和传统的知识与所谓科学知识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与科学的知识的系统知识相比较,这是属于实践的经验的知识的积累,这就是埃德梦德·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的知识:“作为唯一存在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研究的生活世界正是民众生活的知识系统。

人的发展和各个族群的发展都要靠知识的积累,而中国民族节日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民众知识体系。首先在节日时间的选择上包容着各个族群的历法知识,节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节日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它的时间属性:“时间标志法取决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及其与自然节奏的关系。”在这里节日民俗时间不仅是自然时间,更明显的意义是它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

首先,民族民间节期的确定是其历法知识的总结。节日的起源与节气有关,但是节气并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反映我国物候变化、气候特点的时令顺序与农事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有的民族沿袭汉族的历法。而有的民族拥有自己的历法。火把节的时间,各地一般都定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对此,凉山彝族有关火把节的古谚语说:“猪月朔九夜,日子不用选。”意为每年的猪月也就是农历六月,朔九夜就是十五后的第九个晚上。彝族算日子一般是以十二生肖(属相)来推算的,即一个月的第一天以鼠日为首依次类推,这一套纪日方法与初一至三十纪夜方法是配套的,如初一是鼠,那三十的一天为蛇,所以一个月不管月大月小皆为三十天,上个月的月尾一天为蛇的话。下个月的初一应为马,依此类推下去。

岁时节日的节期的选择是根据自然界的征候,人们根据自然界的征候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节期的选定不仅仅包括天文历法知识,还包括其生产经验,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经验。我们调查的云南宁蒗地区位于川滇交界处滇西北地区,俗称“小凉山”。处于高海拔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马铃薯(洋芋)、荞麦、燕麦,部分地区有玉米、青稞、四季豆等,村民所吃的蔬菜非常少。在历史传说中,彝族火把节的起源与驱逐虫害有关,这正是养麦要熟未熟的季节。许实《禄劝县志》风土志:“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为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儿童执火把,屑松枝杂煤燎之,火焰满身,谓之送福。……男女齐会,四面绕坐,脍豕肉,饮酒,歌舞杂沓,以趋盛节。”人对气候的观察相应选择了节日时间,节日的日历与农耕文化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牧业的收获时间与农业的收获时间不同,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其时间也是夏末秋初,牲畜长膘的季节,这是蒙古族的那达慕确认的大致时间。“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累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式契合是很难改变的。”节日时间的确立包含农耕知识和牧业的知识体系。节日的产生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每个民族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人们特殊的生计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不同、生计方式不同,所形成的节日也不同。例如以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蒙古族、藏族形成了兴畜节、牧羊节、马驹节、马奶节等生产节日,从事牧业长期在马背上生活的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多彩多姿的赛马节,而从事稻作文化的侗族、苗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形成了尝新节等。这些节期的选择是节日活动中的民俗文化的象征符号。这是民众在社会生活中认知时间感的过程,而农业劳动和牧业劳动又起到了对其传承的作用。在这里节日时间是一种社会劳动节奏的秩序,民众个人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集体行为,而与自然协同,一方面表现民众的生产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也表示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场合中,社会的生产得以实现,人类的生存得以保证。节日时间的确立,为农业生产和牧业生产提供了认知和行动方便的系统。时间的象征是一种“类科学”的认知,目前学术界普遍用范·哲耐普的“过渡仪礼”来分析节日。“他证明,人类社会形形色色的仪式中有这样一个普遍类型,帮助个人和群体在心理上、文化上和社会关系上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并且其中的过渡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用今天的概念来说,过渡礼仪是一种阶段性的社会再生产的仪式活动”。

其次,民族节日为我们提供了生态知识体系。工业化的实现是以机械世界观为指导的。现代生态学的理论要求建立生态学的世界观,其要旨是:“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包含在自

然整体的组织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结构都是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对自然的有机整体的维护以及与自然和平共处。”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反观民族的民间节日,民族民间节日时间的选择、民族节日的各项仪式的展演都是把人纳入自然的整体之中,人将作为自然界的内在参与者促进自然的创造性进化。例如传统草原的那达慕与敖包祭祀联系在一起:

敖包是保护自然环境、生活条件所需的情况下产生的。游牧民族必须依靠草原、牧场。这些从哪里来?就是从祭祀敖包来的。不祭祀没有风调雨顺。没有树不能吸引雨水,所以在这样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祭祀敖包。如果每个人有信仰,就不会乱砍伐树木。只要有与生活相结合的自然就有蒙古人。没有自然就没有蒙古人,就没有游牧文化。所以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产生敖包祭祀。

敖包祭祀存在着诸种禁忌:不许破坏敖包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不许挖土、污染水源;不许在敖包周围抛洒污物;不许大声喧哗、说不敬的词语等。祭祀敖包也存在着一系列行为规范,包括摆放供品和拜祭等行为方式。杜尔干把仪式分为属于禁忌的消极礼仪和属于祭祀的积极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并且绵延到今天的这两种礼仪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体现蒙古族及其先民对自然环境、对山水、对草原的知识;其二,表现蒙古族在草原生态环境中对人的进化的思考,其创造了人与自然对话的机制。可见人类的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社会之中,也处于同自然整体进化的关系之中。“民众知识也是地方性知识,即针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建立起来的专属性和应用体系的民间传统知识。”这些民间生态保护知识不仅保护了人类的生态环境,而且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了启示。

再次,民族民间节日为我们提供了宗教知识的体系。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宗教的经典中所包含的教理教义是经过其创造者和信仰者在历史的长河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完备的知识系统。我国有11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有过古尔邦节的习俗。在对喀什古尔邦节俗的调查中,我们观察到明代建筑的尕提尔清真寺前积聚了60000人,这是一个盛大的公众场合,人们共同遵循着伊斯兰节日的规范,用同样的肢体语言表示对真主的尊敬和朝拜。伊斯兰教拥有特定的神职人员、组织体系、规章制度,而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民众则通过节日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表示对宗教基本的思想信念和教义学说的认可。节日具有公共性,“民俗的集体性又表现在人们互相监视民俗的实施情况,每一个人的民俗行为都是处在别人的监视之下。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违背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大家都要将他拽回到民俗的轨道上”。我们看到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共同的社会心理、生活感情的表达,也是对伊斯兰教的知识体系的认知和传播。我们研究节日民俗的时候,要把节日的研究置于民俗知识空间,这样才可解读符号背后的意义。

最后,民族节日还包括各民族的哲学观。蒙古族的敖包是由树枝和石头组成的。“敖包祭坛上的土石与木和其对天与地的崇拜形成对应的关系。在蒙古族的民间信仰里,对天的崇拜与对地的崇拜联系在一起,他们称天神为‘父天’或‘天父’,称地神为‘地母’,天父与地母具有双重性的关系。至于彝族之所以要选择二十四日即朔九夜过火把节,可能与彝族人的哲学观念有关。彝族的哲学认为一是天数,二是地数,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又为奇数即阳数之极,九九归一。所以“九”表示男性之数。而火把节之后,太阳就从北南归,此后的气温开始下降,由阳转阴,故火把节也叫“星回节”。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民间的两仪对应的思维,天与地、奇与偶等对应关系即对立统一的哲学观早就蛰伏在民间知识系统之中。不过其叙事的方式与哲学家文本的叙事方式不同,民间叙事的特征是通过民众制作的物化形式和肢体语言进行哲学观的表述。

节日习俗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积淀化的过程,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一旦形成,就积累了节日文化特殊的文化因子。在此意义上,节日是展示民间知识的体系,是民间知识的储藏库。“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公共世界。传达出某些这个民族共享的文化知识和它观察生活、了解世界的认知,充分显现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意识和原型”。

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其概念的核心是全球化的大众传媒把整个世界连在一起。全球化打破了各民族的文化封闭状况,全球化使人们树立“全球意识”、“世界意识”、“人类意识”,这又是一种文化意识。一方面,“普世性的文明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提高而且定将越来越高,而不是相反,科学技术的跨地区、跨民族的普及,市场经济和机制的超越国界、区界的传播,使人际关系之间的距离(差别)逐渐地、明显地缩小”。传统的文化,包括观念、思想、制度等层面,也包括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人类在反观其所在传统的农业和牧业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文明的全部价值,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经过不断的探索,现在人们达成了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知识的源泉、人文精神的源泉和审美的源泉,它所包含的哲学理念、道德理念、信仰理念及价值取向并非只是“回忆”,而是镌刻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它蛰伏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之中。因此,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它不仅属于某个社区、某个族群、某个国家,还是属于全人类的“人类的遗产”。人类文化意识的变迁一方面引起了包括民族节日在内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和变迁,另一方面又提升了人们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认知。2003年人类对于保护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成新的共识。新公约的精神表现在,它在《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遗产的建议书》(1989年)、《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2002年)和《伊斯坦布尔宣言》(2002年)的基础上明确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提出:

我们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来指被各共同体、团体,有时或为个人当做其文化遗产之一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达方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问。各个共同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新,并使他们自己得到一种认同感和历史连续感,从而促进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我们在寻求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就要寻找具有普遍认同的群体力量,建构一种核心价值体系。民族节日文化存在着公众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身体力行的行为模式。但是民族节日目前状况如何呢?

其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在不少地域和族群中,节日文化的整体的象征符号已经不完整,甚至可以说支离破碎,像青海土族三川地区那样绵延20多个村落,基本保持了节日的“本生态”,保留了土族纳顿节的整体文化元素的民族節日在迅速减少。在面临全球化的时候,我们感到一个

人口较少、工业技术不发达的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在强大的世界多元文化体面前,其地位本身总是薄弱的,在西方文化的霸权与冲击下,寻求平等对话的机制还是困难的,特别是弱势民族自己就缺乏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

其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中国民族节日正在急剧转型,不断被市场化、商业化。例如南宁的“民歌节”走了“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路子。随着原生态民歌产生的原生土壤的消失,城市大众化审美趣味的兴起,传统的民歌用爵士乐演唱。在此我们感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两者不是对接,而是对立。“当审美幻象已经变成像货币一样不仅是欲望的一般对象,而且成为一般的欲望对象时,美进入了一般性文化交流甚至商品流通的领域,美和审美变形也会发生异化”。“由于保护的理论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因‘保护’而造成的破坏已经成为一些节日类文化遗产步人濒危境地的主要原因”。

其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民族的传统节日正在进入旅游领域,变成节日的展演。文化进入了經济领域。变成了一种“资本”。这样的展演不可能是“原生态”的整体的面貌的展现,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会在展演中消失。伪造的民俗旅游景观在践踏着民间节日文化的精华。特别是旅游中造就了两种观者,一种是旅游的观众,一种是为旅游观众的表演者。在对于民间节日的打造中,观者和表演者由于所承担的角色不同,他们各自产生的审美想象无法进行等同的对话与交流,因此无法造就民间节日的民众的狂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的多样性宣言》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换所存在的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威胁。”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文化的趋同越来越突出,富国强国的文化正在主宰着这个本来文化多样化的世界,而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民族正在失去文化的话语权。另外在现代经济、文化的变迁中,传统节日已经与产生它的传统社会相剥离,文化记忆的形式及其在文化机制中所发生的作用,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成果的民族民俗节日在发生迅速的裂变,我们将要失去的是民族节日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而这样的人文精神恰恰是我们持续发展、民族复兴的基因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需要的。

1995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经过数年的调查、积累和撰写推出了《我们创造的多样性》的报告,论述了文化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指出:当文化被理解为发展的基础时,文化政策的概念就必须相应的扩大。任何针对发展的政策都必须对文化本身表示敏感,并受到文化的激发……这种文化政策的定义和运用意味着,通过更好地利用多元文化的现实和机会,发现那些能够将多元伦理(multi-ethnic)社会结合在一起的内在因素。它喻示着提高政治和管理、技术、工商业、教育、社会与社区发展方面的创造性——当然还有艺术。它喻示着在社会变化过程中文化遗产观念的彻底多样化。在自然环境方面,它意味着更好地理解环境管理之文化遗产维度,并建立促进此种理解的结构。

文化多样性作为世界性的国际标准应该激励各民族之间、各国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对话。在这样的态势下,应如何保护民族节日呢?

其一,要强化族群自己对自己“遗产”的文化自觉。由于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等社会基础的变迁,民族的节日文化符号正在发生着并且必将发生很大的变迁。虽然我国政府在短时期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文化精英的努力更是卓有成效,但是我们再一次考虑遗产的定义,根据罗马法,这个词的意思是:“所有这类家庭财产的总和,他们不是按照钱财,而是根据是否值得传承的价值来理解的。这里的“他们”不是指政府及文化精英,而是指这些财富的拥有者——民众。小而言之,是指一个家庭,大而言之,是指一个群体。在传统社会里,民众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价值体现在珍惜的保护中、默默的传承中、深深的挚爱中。与文化精英今天的认识相比较,它可能是一种更感性的认识,但是在特定的文化群体中,它又是共同创造、享有、传承并且深深镌刻在其生活中和情感中的东西。但是由于五四运动不分良莠,对传统冲击得过于激烈,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反“迷信”,由于“文革”时期的大扫荡,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解释逐渐在消失,现代化的冲击加速了其转化。所以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这是保护民族节日的关键。

我们应该考虑“文化自觉”。“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具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通过民众、政府及文化精英的努力,达成对民族节日社会公共价值的共识。

其二,保护民族节日的核心价值体系。民族是整体的文化价值的核心符号。民族节日是人们的精神信仰、哲学理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的折射以及人生经验、人生哲理的结晶。西方民俗学家对节日文化的研究所持的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据我们考察,民族节日可以纳入中华民族的礼乐传统之中:“睿智的古人发现,加强道德建设的最佳方式用礼来节制欲望,用乐来调和性情。由乐而和,由和而亲,由亲而爱,由爱而化;由礼而节,由节而序,由序而敬,由敬而顺。内和外顺,则民不予争。”民族节日内容用“民众的狂欢”来概括并不十分准确,每个节日由娱神到娱人都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通过严格的道德自律,达到理想人格的自我完善,然后推己及人,化成民俗。其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调和天地人心,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民族节日的核心价值。今天,在“全球公民社会”的范围内,节日文化所体现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民主原则仍旧是当今社会求同存异的重要渠道。

当今民族传统节日有的被政府征用为文化符号。“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当前的学术界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共同体来说都是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出现了新的模式,其基本原则是国家和社会通过交换来界定相互关系”。另外,民族节日也被纳入了旅游文化中。在旅游文化中,民族节日如何呈现不真实的“真实”。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当然对于上述两类情况是否可以称为“保护”,学术界的不同观点正在展开博弈。撇开这些不谈,我们在此呼吁的是保护民族节日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保护的真谛。

其三,保护民族节日文化要保护民族节日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或日“文化场所”(Cu]tu~Pla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之中,“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的本原意义指一个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地点。条例于是进一步界定了“文化空间”的意义:“在进行这种宣布的范围内,‘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

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以一时间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空间。清真寺的建筑是古尔邦节的文化空间。彝族特定的村落文化是彝族火把节的文化空间,如从广义来说,草原的生态环境是蒙古族的那达慕所依附的文化空间。在这个自然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或者人类本身的“在场”。举行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草原,但是由于生态的变化,草原在缩小,1983年开始实行“草场共有承包、牲畜私有护养”的改革,牧民把分到的草场用铁丝网围起来。生态的变化,草原的缩小,传统的直线的赛马活动就很难进行,必然会削弱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的保护是节日文化的前提。我们认为,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不仅存在着共同的理念,而且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如果忽视了生态保护,忽视了民族节日产生的文化空间,民族节日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本生态”。

其四,保護民族节日的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不要失去前工业化时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民族节日的传承并不只在于对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的保护,核心问题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民间节日的传承人是民间节日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民间节日的传承人首先应具有“民间”的身份,他是某个群体、某个村落的普通劳动者,而其他社会角色的人,学者、旅游公司、新闻工作者、政府官员都不能成为节日的传承人;节日的传承人应掌握关于民间节日的各项知识,对于民间节日具有解释权和话语权;节日的传承人应操作民间节日的全套组织工作并具有民众公认的组织能力和威望,具备公正平等的素质和协调能力等。

理想状况的节日的文化记忆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诉诸文字的,一种是活形态的仪式表演。美国社会学家贝格森把仪式划分为微型、中型、大型三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的大型仪式(Macro-rites)便是需与日常生活区别开来的集体的庆典仪式。在这里我们更注重保护民间节日的活形态。传承人在节日庆典中是节日文化的发起人,是节日文化的承转的枢纽。离开了传承人的组织和倡导,民族节日的保护就失去了原本的生态。

民族的民俗节日,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它发展过程中有相对稳定性。好的习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的承认,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这种传承的活动特点正是民俗的传承性标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国人的瞩目,政府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在我国现代化的语境中,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它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这里,我们清晰辨认出了“文化遗产”具有两个方面——它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维度。也就是说,它在小共同体(家庭)和大共同体(首先是“国家”,然后是世界)中分别扮演的角色,存在由此向彼依次扩展的痕迹。在这个扩展过程中,从正的方面来说。“文化遗产的普遍性和公共性在增加;从负的方面来说,它的特殊性和私人性在减少”。如何在加强其正面影响的同时克服其负面影响,仍旧有待于我们的努力。保护民族节日的传承刻不容缓,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文化理念也能够转化为符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

注释:

①访谈对象:瑟德瓦,男,蒙古族,僧人;访谈人:中央民族大学2005级硕士白丽丽等;访谈时间:2006年7月20日;访谈地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道特庙。

参考文献:

[l]贾磊磊,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J],人民论坛,2007,(Z1):84--85,

[2]沈洪波,全球文化方法与国际关系领域的文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93—98,

[3]Leach,Maria and Fried,Jclomc ed,Standard Dictionaryof Folklore,M),thology,and Legend[M],Harper&Row,Publishers lnc,1972,

[4]鲍戈罗莫夫,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莫]爱德华,汤普斯,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高丙中,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55--61,

[7]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2004,(3):26--32,

[9]万建中,民俗的力量与政府权力[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5):8l一84,

[10]邢莉,祭敖包与蒙古族的民间信仰[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7,(1):36--39,

[11]盂慧英,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1-26(3),

[12]向丽,南宁国际民歌节审美意识形态的建构与解构之维[J],民族艺术,2003,(2):87--92,

[13]王杰,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4]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40---46,

[15]李军,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J].文艺研究,2005,(4):125—133,

[16]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J],民俗研究,2000,(3):6—15,

[17]杨淦,中华文化复兴的理性思考闭新华文摘,2008,(11):167,

[18]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1--49,

[19]向云驹,论“文化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3—90,

[20]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的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47—54,

责任编辑 宋淑芳

作者:邢 莉

第2篇:浅析传统节日美术教学应注意的六个原则

【摘要】 初中 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中大力倡导的,而学生参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交流等是有效路径之一,对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在革新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六个重要原则,科学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让美术教学课堂焕发生机活力的同时,促使班级学生在兴趣激发、主动参与、思维锻炼、能力提升等中正确认识、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传统节日 美术教学 注意 六个原则

传统节日沉淀了我国千百年来优秀的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初中美術教学和传统节日深度融合,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教师要在总结初中美术教与学实践中立足生本教育理念,坚持六个原则,通过多样化确切可行的路径将传统节日元素贯穿到美术教学全过程,优化教学内容、方法、实践等,同时持续提升美术教学整体水平,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课题知识中有效感知多样化的传统节日文化,在层次化实践中同步获取知识与情感,提升美术能力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在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中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

一、人文性原则和包容性原则

1.人文性原则

人文性原则是传统节日作用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精神内核,是教师把传统节日引入美术课堂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落实人文性原则中,教师要围绕适宜的传统节日文化开展美术课题教学活动,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美术课题教学各环节,促使传统节日与初中美术教学深度融合。

以“剪纸”为例,教师可以在解读“剪纸”课题内容基础上围绕人文性原则,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融入其中,将“春节”传统节日调查活动引入课前预习环节。班级学生要在自主预习“剪纸”课题内容、完成相关预习作业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几人一组,通过多样化路径调查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如起源、传说、习俗,正确了解春节文化内涵的同时共同思考、探究,挖掘春节传统节日相关习俗、物品等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等。在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班级学生课前预习各方面情况,优化调整春节作用下的“剪纸”课题教学内容,巧借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征,向学生呈现关于春节的微视频,将“剪纸”新课题内容巧妙贯穿其中,结合微视频内容,科学设置一些合理化的思考问题,促使班级学生观看微视频的同时有效思考,在问题回答中进一步了解课前课题预习以及传统节日调查情况,有效展开“剪纸”新课题教学。在借助微视频讲解课题内容中,教师要有机渗透春节传统节日以及落实人文性原则,在构建的良好人文课堂环境中和班级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共同思考、剖析、解决基于传统节日的“剪纸”课题问题,促使各层次学生深化了解关于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比如,写春联、剪窗花与福字、扫尘,包括其象征意义,写春联、剪窗花等寓意吉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扫尘主要体现的是卫生习惯以及人们扫除旧年不快、迎接新年的一种乐观心态,深刻感知其中春节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同时轻松掌握“剪纸”课题知识,可以围绕春节这一主题开展剪纸活动,指引班级学生进行层次化实践操作,在剪窗花、福字等过程中科学掌握剪纸技能技巧。又如,在剪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中秋这一传统节日,在把握人文性原则中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文字、图片、动画等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呈现和我国中秋传统节日相关的故事、风俗习惯,构建良好环境氛围,引领学生观看的同时让他们说说知道的其他方面内容,在互动、交流中引领学生制作简易月饼的同时以“团圆”“思念”等为主题,结合屏幕中呈现的中秋佳节“赏月”“赏桂花”“祭月”等图画以及相关剪纸微视频,在互动、探究中进行剪纸实践,在把握知识、技能中深化把握中秋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以及人文气息,促使“剪纸”课题教学目标在人文性原则深度落实中顺利实现。

2.包容性原则

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农耕时代和现代文明下的传统节日文化出现断层现象,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中必须坚持包容性原则,不要全盘否定、全盘肯定。同样地,教师要在传统节日美术教学中坚持包容性原则,指引班级各层次学生辩证看待不同时期下的传统节日文化。

以“民俗文化”为例,教师仍然可以将春节传统节日融入到“民俗文化”课题教学中,在课题知识、节日文化讲解中要渗透包容性原则,让班级学生在认识、了解民俗文化中更好地审视春节传统节日,能够包容不同地区对春节习俗、习惯等合理异化部分,正确看待电脑印刷版与手工版的春联、窗花、挂饰等的同时,更好地解读春节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民俗文化”课题知识中指导其围绕春节节日与民俗内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改造春节剪窗花、贴对联等习俗形式,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包容同一传统节日下各个地区某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丰富性、多元性等特点 要有正确把握。

二、适用性原则和生活性原则

1.适用性原则

在传统节日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适用性原则,根据班级学生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美术水平等,优化传统节日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形式等,确保传统节日有效引入的同时美术理论与实践教学高效进行。

以“剪纸”为例,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都适用,教师要在引入中秋节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注意适用性原则,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化了解各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等情况,安排难易度适中的剪纸内容以及剪纸任务,便于不同层次学生在把握中秋节传统节日文化中能够准确掌握重要的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如花灯设计适用于初一学生,春联适用于初三学生,教师要在坚持适用性原则中深化传统节日美术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入挖掘端午、中秋、元旦等传统节日历史文化,促使传统节日历史源头、文化底蕴等和美术课题知识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美术课题实践中高效了解、感受以及体验、传承我国多样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以及塑造良好品质。

2.生活性原则

生活化教学是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下强调的重要方面,在传统节日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性原则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便于学生在认识传统节日文化中将美术学科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传承传统节日中有效锻炼美术思维能力。

以“插花”为例,教师可以将清明节传统节日融入“插花”课题教学中,坚持生活性原则,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准确把握清明节实际需求,如搭配、包扎野草野花,可以将美术课堂搬到户外,组织班级学生采集一些相关的野草野花,以清明节为主题,根据野草、野花颜色、大小、形状等,合理搭配与包扎。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联系“剪纸”课题内容,针对生活实际中清明节所需的纸花,引领班级学生亲自制作形式多样化的祭奠纸花,促使学生在美术插花与剪纸知识整合应用中,深刻把握清明节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三、灵活性原则与地方性原则

1.灵活性原则

教师在传统节日美术教学中要注意灵活性原则,将其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原则有机融合,针对美术教学以及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优化传统节日美术教学设计,在理论衔接实践中指导学生活用理论知识,在学以致用中进行有效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实践。

以“漂亮的手工灯饰”为例,教师可以将元宵节引入其中,在讲解元宵节起源、风俗等过程中融入“漂亮的手工灯饰”课题内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落实灵活性原则,科学设置课题问题,在和学生互动中引领其有效思考、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正确把握课题知识以及传统节日文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灵活性原则,以班级学生能力素养为基点,分层设置不同层次的元宵节灯笼制作任务,让学生在提升美术实践操作能力中更好地传承元宵节风俗。

2.地方性原则

由于受到不同方面因素影响,我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在所有地方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是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一种客观折射。教师要在传统节日教学中坚持地方性原则,结合地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深化与之对应的美术课题教学,便于学生在美术实践中更好地感知传统节日文化乡土气息,在传承、交流中促进美术学科素养提升。

以“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为例,教师可以围绕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联系“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课题內容,结合不同地方端午节风俗,立足地方性原则,借助网络等多样化路径,将关于端午节的我国古代美术名作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中生动、形象呈现出来。随后,教师可以从名作颜色、线条、构图等方面入手设置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指引班级学生带着问题针对性欣赏多媒体作用下的我国古代美术名作,回顾、整合已掌握的美术理论知识,思考、探究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在解决层次化问题中,班级各层次学生都能准确把握美术作品鉴赏中重要的方法技巧,在欣赏多样化古代美术名作中对端午节这一我国传统节日有全新的认识,对端午节地方性特征也有所了解,以“徐州地区”为例,吃煮鸡蛋、插艾草、苇叶包粽子等,在学习美术知识中更好地感知传统节日的乡土气息。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把握新理念、新要求、新任务等过程中对初中美术学科有效教学、学生全面发展和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联系,在落实人文性、适用性、地方性等原则中不断探索教学新思路、新路径,构建基于传统节日的高效美术教学课堂,点亮理论与实践教学两大环节,在衔接美术教材以及课堂内外中引领班级各个层次学生有效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在深化认识、了解传统节日中准确理解、掌握、整合、活用美术知识技能,在拓宽知识面中夯实美术理论基础,在美术思维能力持续提高中培养美术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实时增强民族文化情结的同时主动参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客观呈现传统节日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的独特魅力,在传承中不断绽放时代光芒。

参考文献:

[1] 李昕.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 :86.

[2]俞爱英.让中华传统节日走进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心灵[J].发展,2018,(09) :93.

[3]黄梅珍,翁小敏.开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德育功能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03) :73.

[4]李佳妮.有效渗透,只为无限精彩——传统图案、纹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 :154.

[5]陈明霞.传情达意 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科学大众,2018,(11) :29+42.

作者:肖晓慧

第3篇:送礼祸:一场关于送礼行为的讨论

【摘要】1920至1930年代在城市中送礼行为被视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受到广泛讨论,以《申报》为代表的许多报刊成为知识人讨论这一问题的重要平台。人们围绕是否废除送礼以及如何改造送礼的问题展开讨论,其中作为日常生活重要部分的送礼在讨论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并成为管窥那一时期人们生活观念和思想碰撞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送礼;人情往来;社会风气;国货

1934年12月22日在《礼拜六》上刊登了一篇名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送礼祸?》的文章,指出当时人们每月的送礼花费几乎占日常生活开销的四分之一以上,极大地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个传统习俗虽然痛苦但仍然不得不坚持下去,长久往之“比失业问题还要厉害”,它能使“有业之人也享受失业一样的痛苦”,可这在二三十年前“并不成为一种苦痛” ①。而当送礼这一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开始被视作一种需要被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后,虽然出现许多知识人的改良呼吁,但始终未有定论,且不送礼也被部分人视为异常,“这未使不是现代社会上一种畸形的现象吧” ②?

一、废除送礼

《礼记》载:“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③,“礼”被视为顺应自然以规范人情的存在,因人之常情而诞生并规范着人的情感。送礼不仅是送礼物,其所谓“礼”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更为社会所强调,是传递情感和评判道德的重要手段。在民国初期,人们大多认为“戚友们酬酢往来,互相馈礼,联络情谊,事理之常,无可厚非” ④。且在生活语境中也更加强调送礼在维护和加强双方情感联系上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送礼就是送情,送情就是送礼” ⑤。但这一早已深入生活中的行为也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受到挑战。

在讨论中最主要的争议在于是否应当废除送礼以及如何改造送礼,且产生了许多分歧,对送礼行为的认识和方案并不统一。反对者中,部分人从进化论的角度强调“天下万没有一成不变的”,呼吁大家不能轻信古人的话语,要去寻找新时代的“真理” ⑥。他们认为旧的、不好的风俗应当尽快废除,特别是“中国的旧习惯实在多得很……一般人对于亲戚朋友往往互相馈送礼物为不可少的一件正经事,我以为这个习惯丝毫没有存在的价值,当然打破”。同时,送礼因其作为旧俗之一也吸引着这类论者对其进行批判。讨论中所针对送礼的背景也基本是在节日以及喜丧大事等仪式性场合,这类场合本身也是旧俗的一部分。正是这类场合所带来的半强制性的送礼现象,进一步强化了送礼行为“传统”的形象建构,而且因道德压力所不得不送礼的现象可能也会加重送礼的负面影响。

另有一部分反对者认为送礼作为积习,若不彻底断绝,很有可能会死灰复燃,“要不送礼,就不送礼,这样,才算坚决而彻底,‘中庸’就未免有些妥协色彩,和恶习惯搏战,妥协是不成功的。” ⑦其目的是提倡进行自我约束和监督以对抗这一日渐扭曲的社会风气。因是少数人的内部活动,且带有一定理想色彩,故而规模和影响都较小。

二、送礼的改造

主张需要改良的文章占讨论的大多数。它们主张保留送礼,认为其是“一件正当的交际”,这“丝毫没有什么可以非议” ⑧。改良者强调送礼本身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在情感上的表达作用是毋庸置疑,但其非正常的經济往来现象在生活中确实造成了问题。且送礼也并非只在维护人际关系上有所建树,它“可以增进戚友的情感,也可以使货物产销剧加,而转使社会上的商业呈露活跃的气象” ⑨,故而改良才是最佳的途径。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重要现象是送礼的场合不断增多,特别是从送礼的主要仪式性场合“做寿”来说。时人发觉“民国以来,做寿之风比之前清尤甚” ⑩,原来只过如六十大寿这类正寿,而现在“东也做寿,西也做寿。文也做寿,武也做寿” ?。这不仅极大地增加双方的生活开支和心力消耗,也加重奢侈浪费的风气。同时礼物价值的多少不仅是彰显自身地位的手段,也是表达送礼者与主人之间亲密程度的象征,送礼送的不合适不体面就是“丢面子”,这也使得送礼成为互相攀比和生活愈艰的重要原因,以致“其奢侈将无底止” ?。加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危机的加深,可以想见,爱国者们想要推行改革的急切就不言而喻。同时不仅频率在增加,如何选取礼物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礼物的选择常被视为衡量一个人对于当地风俗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主人家的了解和关系亲密与否的标准,“不送礼便罢,送礼而不去研究对方的心理,不是蠢夫,便是笨伯” ?,选的好了宾主尽欢,选的差了可能这交情就黄了。

为了改变这一风俗,改良者们从节俭与实用两个方面对送礼提出意见,当时的《申报·国货周刊》的主编潘文安就认为:“送礼不在厚薄,而在适用与不适用。不在多少,而在需要与不需要。” ?为了减少礼物开支对生活的影响,节约是必然的手段,在20世纪30年代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礼物上尽量以实用为标准,买适量好用的东西,不买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以免浪费。同时提倡送礼金者统一不超过两圆,最后减少举行喜丧寿礼的频率与规模?。在实用方面,简单说就是要买对方需要的东西,他们中有人认为送礼问题的实质正是在于“应该送些什么东西,拣怎样的东西去送赠?才是合理,才是正当,这是在送礼之先,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而且礼物的选择往往还要根据受礼者的情况来选择,“要择人而施,因其所好之不同而用不同之物品,才能达到期望的目的。” ?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当减少购买如仪式用品、首饰、食品等消遣和消耗较快的物品,多购买经久耐用的物品或让受礼者自己选择礼品的改用礼券。另一方面受国货运动的影响对于国货的提倡也多夹杂在其中,通过消费赋予购买国货以救国的意义,鼓励送礼当送国货,那么送礼就是正当合适的,并要时刻注意自己经济能力的承受度。

三、时代语境下的“送礼”

由上可见,改良者们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且送礼行为作为表达和维系情谊的一面并未受到太大的舆论挑战。而争论核心实则是集中于讨论送礼行为中经济与消费等相关的内容以及送礼作为传统习俗形象的一面,而这也往往是语境背后社会问题和文化思潮的映射。

知识人的生活问题可能也是讨论的重要动因之一。20世纪20年代初期起,许多以新“青年”自居的作者对送礼进行猛烈抨击,这背后往往有五四思潮的影子。王汎森指出,后五四时期时“主义时代”的来临促使着部分青年追求发现社会,改造社会。同时青年在人生观与日常生活中的“烦闷”也开始被系于社会之上,而具有庞大说服力的“主义”话语提供了新的体系来引导人生?。对于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来说,他们对于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常显得直接而笨拙,长期视为潜规则的送礼行为也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生活的压力。他们主张送礼实际上是“送金钱”,若达成金钱的往来后人们才会互相帮助,“我们人类最高尚的互助几乎就被这些金钱糟蹋尽了”,这“非但没有实益”还有“大害” ?。这无疑也是他们宣泄愤懑的一种途径。

民族主义的传播以及国货运动赋予送礼以新的内涵。“送礼这一件事,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个人的小事,但仔细想来,于国计民生,民族前途,实有极大的关系。” ?送礼不再是一家一人之事,特别是送国货礼,不仅不会受到批判,还会成为宣扬爱国精神、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打击帝国主义的高尚行为。另外,作为实现消费的环节之一,送礼行为的形象和内容是消费者、生产者、广告商等竞争舆论的重要场域。在整个消费环节中,送礼行为不仅提供了消费动机以及实操中的产品选择与购买,同时在送出礼品之后的反馈也会由于“礼尚往来”等原因再次影响到后续的消费环节之中。而且送礼行为所形成的双方或多方的礼物关系也常常会增加的消费频率。所以如何刺激送礼的欲望以及包装自身的商品为“送礼佳品”,成为送礼行为讨论的重要内容。而报纸上的送礼评论一方面作为写作者发表自身观点的平台,同时也兼做广告的作用。在国货的语境下,送礼与爱国直接绑定,“只为是爱国之心人固有,送人国货自该应” ?,甚至上升到人类本性“现代潮流的趋向,提倡国货是最时髦的,也是人类应尽的天职” ?。民族国家话语不仅成为评判送礼的新标准,同时也成为商人营销的手段之一,“送礼”借此得到一个逆转形象的契机。

可以想见,日常生活随着社会和国家局势的变动以及思潮的流变日益被多种话语所介入,送礼行为在不同语境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但这些多是具有政治化倾向的。不论是视送礼为糟粕还是为刺激经济、改善民风的手段,送礼都因逐步进入政治语境下而被赋予远超日常生活的意涵,而这可能还不止限于送礼这一习俗而已。张仲民先生发现在晚清时候许多商家借“卫生”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将产品与强种救国相捆绑,呈现一种泛政治化的倾向,这不仅体现了“卫生”符号的号召力同时也是当时社会趋势的表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进而影响到了民国?。送礼这一行为的讨论也与之类似,其背后所反映的不仅是“送礼”概念的泛政治化倾向,而可能是整个日常生活开始被整合进政治化的语境和思维之下。

四、余论

正如王汎森先生所说“思想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也往往折射出时代的思想以及民众的生活哲学。思想与生活之间彼此影响和融合时往往是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这种模糊状态不仅给生活提供很多的讨论空间,同时也造成讨论掺杂着诸多要素的可能,进一步加剧讨论的复杂性。送礼行为的讨论中往往存在着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崇尚節俭又鼓励消费,想要废除旧习却又不知不觉参与其中。而送礼行为本身因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和延展性使得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个人的生活行为,本来用来评判关系亲疏和个人交际能力的行为一下成为衡量爱国的尺度与影响社会风气的恶俗。另外本文还未提到的有关送礼行为的观察还可以涉及家庭、妇女等层次,比如作为以家庭为单位的送礼行为,不仅反映着一个家庭的交往之道和生活规划,同时如何改良家庭的礼物馈赠活动,也是“有志改良家庭制度者力图挽回习惯亦补救家庭经济之一法也” ?。同时在家庭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往往以男性为名义,但实际运作则由女性主导,“男主人事情忙,顾不到琐屑事,这送礼问题,当然属于主妇的责任范围” ?,许多广告和文章所吸引影射的目标就是这些负责采买礼物的妇女,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民国妇女的家庭生活和消费活动的很好的视角。并且在前文中也提到的,传统家庭的解体以及有志青年步入社会后的心理变化加之政治话语下的送礼行为也都有可待研究的余地。最后,送礼行为虽然一度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但始终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基本未受影响。即使在都市中,到了民国晚期“对馈赠送礼旧习,仍未能废除” ?,这种欲变未变的现象在民国似乎并不少见,如何把握日常生活日趋复杂的变化以及知识人影响的区域性等问题也将会是一个很长远的课题。

注释:

①竹野:《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送礼祸?》,《礼拜六》1934年第584期,第7-8页。

②武白颦:《萍子集之四——送礼与待客》,《新天津画报》1940年9月15日,第15版。

③(清)孙希旦:《礼记·礼运》,《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2月版,第585页。

④孟昭:《怎样送礼》,《申报》1935年12月19号,第15版。

⑤史娜:《关于送礼与送情》,《申报》1932年10月15日,第21版。

⑥敌秋:《为什么要送礼》,《妇女杂志(上海)》1920年第6卷第9期,第15页。

⑦《不送礼同盟》,《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1月1日,第3版。

⑧巴玲:《送礼与国货》,《申报》1935年9月12日,第16版。

⑨波光:《赠给儿童的礼物》,《申报》1935年12月19日,第15版。

⑩丙:《做寿的竟会层出不穷》,《京报》1921年7月23日,第6版。

?文丐:《做寿送礼论》,《红杂志》1924年第2卷第41期,第2页。

?文英:《送礼的标准》,《现代家庭》1937年第5期,第42页。

?仰葊:《送礼前后》,《申报》1935年12月26日,第13版。

?仰葊:《谈谈送礼》,《申报》1935年12月19日,第15版。

?参见宜興:《改良送礼的商榷》,《申报》1932年7月29日,第15版;呆:《改良送礼问题》,《申报》1932年9月19日,第16版。

?仰葊:《谈谈送礼》,《申报》1935年12月19日,第15版。

?章克标:《文坛登龙术》,《章克标文集(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489页。

?王汎森:《“烦闷”的本质是什么》,《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再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第136页。

?敌秋:《为什么要送礼》,《妇女杂志(上海)》1920年第6卷第9期,第16页。

?巴玲:《送礼与国货》,《申报》1935年9月12日,第16版。

?张梦飞:《劝用国货》,《申報》1935年12月26日,第13版。

?波光:《赠给儿童的礼物》,《申报》1935年12月19日,第15版。

?张仲民:《卫生、种族与晚清消费文化——以报刊广告为中心的讨论》,《学术月刊》2008年4月号,第140-147页。

?王汎森:《思想是一种生活方式——兼论思想史层次》,《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再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第30页。

?宜興:《改良送礼的商榷》,《申报》1932年7月29日,第15版。

?浦曼彬:《送礼的小经验》,《申报》1925年12月26日,第13版。

?《节约竞送礼中秋偏无月》,《申报》1947年9月30日,第4版。

参考文献:

[1]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再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胡悦晗.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5]阎云翔.礼尚往来——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作者简介:

黄堃,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黄堃

第4篇:关于坚决杜绝“节日”送礼的通知

国庆中秋将至,为深入贯彻集团的各项规定,进一步严明纪律,杜绝节日期间收受或索要礼物等不良习气,现就国庆中秋期间有关纪律规定通知如下:

一、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供应商、客户、同事或下属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二、严禁参加由供应商、客户、同事或下属的节日请客或聚餐的宴请。

三、严禁参加由供应商、客户、同事或下属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四、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五、推卸不掉的供应商或客户的礼品、礼金要上交到公司采购部,由采购部统一登记。

集团和各公司管理层要严于律己,带头执行规定,切实负起管理和监督职责。全体职工要弘扬高尚品德,自觉抵制收受或索要礼物等不正之风。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5篇:2010年寒假关于节日送礼的一些调查研究

一.选题背景:

本题目是由我在春节期间亲身体会得到的灵感。家中亲友送礼堆满了冰箱阳台,肉类蔬果吃不完坏掉,心里很是难受。并且在聊天中还得知许多同学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于是想对节日赠送礼品的问题小小调查一下。

二.具体调查:

思路大概是询问一些同学,对于收到礼品状况与同学家庭本身状况进行分析。

1.自家,初中同学季迟邦,高中同学马润肺等:

礼品种类(按数量由多到少排列):肉类,蔬果,饮料等

特点:以食物为主

大致分析:送礼的人主要是亲友,礼品比较贴近生活所需。并且据季迟邦同学反映,今年春节收到的蔬菜水果数量明显超过以往。我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人们的健康意识正在提高。

2.初中同学厉世农(化名)

与上面的对照组的主要区别:该同学父亲现任某机关咽喉骨干,三崩子形象代言人。

调查方式:与厉同学谈话,并且告知对方按真实情况作答,以确保可信度。应其要求使用化名。仪器运用测谎仪。其间没有发生嘟嘟嘟响声。

礼品种类:海鲜(巨量,多数送与亲友),奥运纪念币,邮票,丑粮液,藏秘排油,字画(清明上坟图两张)。其余礼品不计其数,厉同学不屑一顾,没有详细描述

特点:礼品数量巨大,且以工艺、纪念品为主。精致名贵。食品不占主要部分

三.后续分析:

通过对照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1.许多人收到的礼品过剩。虽然从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就有“礼尚往来”的说法,但是在古代,人们之间送礼互通感情的做法大概是这样的:某人将礼品送给朋友后,朋友会带着这个礼物在之后的一两天内回访,并把这个礼物再送给原先的这个人。这种做法流传到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我认为这种方法还是值得鼓励的。毕竟送礼不是最终目的,感情不是仅仅从礼物的多少体现出来的。

2.社会地位的不同导致收到礼品组成很大不同,就像去年春节晚会郭达蔡明演的给录取办公室主任送礼的小品反映的情况一样,社会上很多人,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抱有不送礼难办事的想法。虽然不是摆在桌面上,但是大家都把这个当作一个潜规则。我不清楚国外是不是这种情况和国内一样严重,但是我想这种现象很大程度地促成浪费,影响到国内经济发展。促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开。我想这也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一个必然后果。马克思认为:权利在本质上所表示的是一种以现实利益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7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这么看来,人们的做法,都是从‘本质上’出发的。而产生的影响,大家都考虑得太浅了。

由于字数限制,本篇不再继续展开讨论。我只是揭示现象并且表示个人的一丝忧虑,不过也想不到更好的做法改变这种情况,拉近贫富差距。我已将本调查报告传到互联网上,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个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得到一些启示,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第6篇:节日送礼指南

GIFT GUIDE 理论版

在这个礼尚往来的时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送礼、怎么送礼?这事不研究也还罢了,一琢磨还真让人觉得自己无知。送礼的技巧、送礼的智慧、送礼的学问„„研究如此种种的居然大有人在,而且还说出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实用派的论调立马让我们这样患有社交障碍症的心凉半截:“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完全不参与礼物的社交活动,那么他的生活可能无法正常进行,他的社会交往活动将很难展开”。看来不重视送礼这事后果很严重呀。

理论派则把送礼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送礼是实现传统理想价值的极好的方法。”至于什么是传统理想价值则语焉不详。不仅如此,下面这段更加讨厌:“礼品是一个人人品的外在表现,对方从中能衡量出你的兴趣,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一个人内心的欲望是无法掩盖的,就好比一个人的人品最终会暴露在大家面前一样。”唉,想到我居然送出过海边捡到的一个磨圆了的玻璃瓶底,人品顿时碎了一地。

考据派比较温和,只说明“礼物”一词由“礼”和“物”两个字组成。礼虽然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但无礼之物就只是物品而不是礼物。花钱买点东西简单,但是若不明晰怎么有礼、怎么送礼,你还真就跑不了整个礼物馈赠的最后一公里。

还是科学派比较有正能量,科学研究证实人类生来具有“给予”精神,当一个人给予礼物时其脑内“奖励区域”就会活跃起来分泌某种延年益寿的物质。(不仅如此,研究同时还发现,对于新年购物满怀憧憬的人,在节日期间也比较不容易生病——我说最近我怎么还能轻伤不下火线呢。)

真正让我五体投地的是魂灵派的解释。毛利人认为礼物具有一种名为“豪”的灵魂。 “豪”是一种存在于某个人送给另一个人的贵重物品中的神秘力量。“豪”总是希望返回它的原地,是“豪”迫使受礼者作出回报。一个人送出的礼物实际上是这个人精神、灵魂的一部分,接受某人的礼物也就是接受送礼者的一部分精神实质。接受他人的礼物而不作出回报,也就等于保留他人的“豪”,这样做不仅有悖道德、规则,而且是很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因为礼物中的“豪”会控制你!礼物中包含一种神秘力量,是礼物中的神秘力量迫使受礼者作出回报。

天哪,一想到有那么多的“豪”伺机待发,顿觉如芒在背。那么如何才能“豪”发不伤呢?

好在,对于小宇宙强大一点的人来说,挑选礼物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因为小宇宙比较强大,难免就会推己及人、强加于人,觉得自己喜欢的对方肯定也喜欢,对方若是胆敢面有不豫之色的,直接从候选人清单中拉黑一了百了。对这样的人来说,给别人挑礼物其实就像在给自己选礼物,送出礼物的喜悦丝毫不亚于收到礼物的快乐。平时有事没事就挑一堆礼物放着直到恨不能开个杂货铺子的,这种人在我身边比比皆是,我自己也不能幸免。

在这个礼物季,“豪”情壮志油然而生,让我们都参与到这个馈赠与收获的欢乐游戏。燃烧吧,小宇宙!

GIFT GUIDE 实践版

耳边JINGLE BELL叮当响个不停,面前霓虹有事没事就冲你眨眼睛,这一切全为了提醒你:今年过节要送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老话说礼多人不怪。五花马、千金裘,这些是礼物,西施、貂禅,当年也是礼物。

送礼要送得好、送得妙要基于两个前提:了解对象和选对礼品。用《中庸》里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尽人之性而后尽物之性。对于有心人而言,如何投其所好往往不是问题。我就见过有心人的记事本,举凡重要关注对象的生日、星座、生肖、纪念日、嗜好、毕业院校、近期动态、各种尺寸皆一一在列。当时只能慨叹:天道酬勤,这种人不成功都没天理。问题是,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像我这样的懒人。到了年关时节,与其说是送礼不如说是送心思。每份礼物谁送谁不送、送什么不送什么都是伤脑筋的事情,不送或者没送对还可能失礼。难怪每逢岁末“礼品焦虑症”就开始蔓延。

在一项名为“谁是你的送礼对象”的网络调查中,有37%的参与者会把掌握职场“生杀”大权的上级领导作为自己送礼的首选;其次是好朋友,占34%;生意上离不开的客户占据了12%的比例;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和自己关系非常亲近的亲属、同学、老师和邻居的比例要少的多,分别是6%、4%、2%、5%和0.1%。这倒是个挺重要的提示——珍惜眼前人,礼物季千万别忽略了那些对你真正重要的人。

送礼对象若是有明确的好恶倒好办了,无论对方是爱好户外、摄影、美食、音乐、运动、文艺、游戏,皆可对症下药。若是不咸不淡、不甚了了也没什么可怕,放诸四海而皆大欢喜的礼物也不少,比如老少咸宜童叟无欺的苹果产品系列。

如今恨不能刷牙洗脸都能找到攻略,面对如此巨大商机,各种礼物攻略自然满坑满谷,可供选择的礼物也是琳琅满目。假如你仍然在为送什么礼物举棋不定,那么我给你的建议是:

1. 送个性。当品质和品牌都不再稀缺,稀缺的自然是个性。一块自制巧克力、一对DIY耳环、一个变了形的粗陶茶杯,难得的是这份亲手奉上的心意。从打上对方姓名首字母的袖扣,到写有对方名字的Double Cross Vodka,到TIFFANY的小蓝盒子,MONOGRAM不只是LV家的专利。

2. 送鲜活。空气污染这事咱没辙,吃点靠谱的、有机的总行吧。这里对男士们友情提示一下,倘若你收到异性朋友送来一活物,不论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还是就是一植物,都要清醒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考验。

3. 送想象。一套外形彪悍、工艺精湛的刀具可能会让你连纸都不会裁的男朋友喜笑颜开,一双12厘米的手工Stiletto也可能会让你只穿匡威的女友某天给你一份惊喜。有些东西,虽然明明也不知道要用它干什么,但是单单拥有它便让人满心欢喜,比如夜视眼镜。

4. 送宠爱。上千块钱送人香水或化妆品不如送人家去做个DAY SPA或者全身护理——不论男女。重要的是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关心TA。不过,送这份礼物的初衷得是让对方觉得舒服,让对方觉得享受,千万不要为了自己养眼送女友瘦身疗程什么的,否则后果很严重。

5. 送现场。演唱会也罢,品酒课也罢,蹦极跳也好,深潜也好,没有什么能够取代现场感受,没有什么能够超越亲身体验。重要的是创造条件给对方一段全身心属于自己的时间。当然,若真有心,拉长的、放大的现场版当然是一次值得回忆的精彩旅行。

在这个礼物季节,每一个惦记别人或者被别人惦记的人都是心底有爱的人,都是应该得到祝福的人。谨记送礼第一原则:送比不送重要,早送比晚送重要,送得开心最重要。

第7篇:女士必备:节日给男士送礼方案

“情人节到了,送男朋友什么比较好?”“下周二是老公的生日,送他什么礼物好呢?”日常生活中,女士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纠结的问题,同样怕送出去的礼物,不合对方的胃口而让破坏了节日的气氛,那么看看下面的几种送礼方式,有没有一条适合自己呢?

一、打破常规的送礼方式

男士的服装、饰物一直都以沉稳、内敛为主题,特别是商务男士,平时的风格主要是以成熟、稳重的角色示人。如果你的那位,对时尚比较敏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那么趁着节日的气氛,为什么不“跳”一些呢?

经常看T型台的男模特,身着热烈奔放的服饰,优雅、自信的走着台步,不妨为他挑一件大红、大紫、枣红、铁锈红等鲜艳色彩,打破一下以往的形象?或许可以给他带来很大的惊喜!

二、实用主义者的送礼方式

实用主义者的送礼方式虽然不够浪漫,但是绝对不会送错,多多了解对方的需求,很多时候,多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的。例如剃须刀、皮带、皮包,特别是在一些节日的时候,很多店铺都会搞一些活动,这个时候买了还会有优惠,对于一个每个月都要付房贷的房奴族来讲,一只优质的皮包,一个上档次的小皮夹,既可以平时用,又可以拿出来向别人炫耀,“看,我老婆给我买的皮包,迪迈奇的!”这无疑是个经济实用的策略。用得着,还可以节省一部分平时必需的开销。何乐而不为呢?

三、寻找适合他的兴趣爱好的物品

这一点需要在比较了解他的基础之上,虽然许多男士都谦虚地表示,只要能收到礼物,无论礼物合不合脾胃,都是高兴喜悦的,但是要买到他喜欢的礼物却要令人煞费一番功夫。 如果他是斯文儒雅的男士,送一支精美的派克笔或是一套对他意义深重的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爱好体育健身的男人,与其送给他运动器具或者入时的运动装,倒不如给打一张健身俱乐部的季卡或年卡,让他能在酣畅痛快地运动中享受生命的舞动。

四、护肤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男士美容已经是不足为怪的时尚,因为大家都能理解,男人的脸蛋其实也需要经常呵护。如果一个男人因为自己的不修边幅而使形象打了折扣,那么,他就应该知道一个成功的男士同样是一个仪表堂堂、充满魅力的人。

第8篇:节日来临,怎么给企业客户送礼?

礼品册阡陌礼品册

节日来临,怎么给企业客户送礼?

对创业者们来说,节日可是提供了大家一个与重要客户增强关系的机会。以节日礼物的形式表示小的感谢,有助于公司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礼物不需要是昂贵的或精致的。记住,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样的礼品才受大家所欢迎呢?比如阡陌礼品册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礼品册是针对商务馈赠、员工福利、客户答谢和个人礼需客户专属打造的阡陌自选礼品册。为了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并博取你的客户和用户的称赞,还要记住以下提示和礼物选项:

1.避免禁忌的礼物。给客户的节日礼物应该是专业的。香水和红玫瑰等礼物可能会引起误解。恶作剧的礼物也不合适。你可能认为这是幽默,但是你的客户可能会觉得它是一种侮辱。除非你知道你的客户是一个葡萄酒爱好者或家酿啤酒者,否则不要选择酒精类的礼物。

2.将礼物个性化。选择适合你的客户兴趣的礼物。深思熟虑,独特的礼物会赢得支持并让你脱颖而出。如果你和客户有着很好的关系,你可能知道一点关于你客户的爱好和工作之外他们热衷于什么。比如你的客户是一个咖啡爱好者,就送他或她一个阡陌礼品册专属定制的咖啡杯组。

3将体验作为礼物。有时对客户来说,最好的礼物是那些可以与家人和朋友一起享用的礼物。

体育赛事、歌剧、音乐会或芭蕾舞的门票将在混乱的假期中为你的客户提供受欢迎的休息方式。

4.让你的礼物有用。有一些能获得一致赞赏的基本的礼品。虽然物件很小,但很有用。比如一支漂亮的钢笔,文件夹,iPad支架,个性化的文具或名片夹,这些会引起任何一位企业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5.为团队买礼物。如果你与一个公司的多个人密切合作,那就为他们整个办公室购买礼物。一个装着各种美味食物的可以由大家共享的大礼品篮,可以帮助你结识更多的朋友。这也比购买个人礼物更经济。

6.尽早寄送礼物。如果是端午礼物,确保你的礼物在半个月之前送到客户手中,更显诚意。

第9篇:职场礼仪:如何送礼,送礼的礼仪文化

送礼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感情、加深与别人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关键的是一种感情和意义上的互通交融,至于礼物轻重、何种形式都不重要,关键能表达自己心意就好。如何送礼呢?怎样送礼对方才能喜欢呢?实际上哪怕你的礼品并不贵重,但你表达了人的真挚和关切,那么你一定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下面介绍一些如何送礼。

(1)送礼目的:每个人送礼都有一定目的,朋友送礼是加深友谊,父母给孩子送礼是增进亲情,丈夫给妻子送礼是升华爱情。职员给领导送礼是为深化私情。因此,不同的送礼目的决定购买不同的礼品。

(2) 送礼对象: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地位和品味的人,所送礼品也各不相同。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生日或喜庆之日,若能送些含有"大展鸿图"、"马到成功"之意的礼品,他定会心满意足。晚辈给长辈送礼,要选择保健、滋补类的礼品为宜。送礼对象是一个商人,您一定要送些"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之象征意义的礼品。

(3)送礼时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自然会让您想到与亲人团聚,这时不妨送上一些吉祥、团聚之物;六一儿童节,大人就会靠考虑给小孩送些玩具、学习文具之类的礼品,这也是增进亲情,鼓励上进的一种方法。因此,不同时间,赠送礼品将表达不同的感情。

(4)送礼环境:"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是情人离别的意境,如送上饰品之类礼品则更能表达情人间的绵绵真情。火车的一声长鸣,四年同窗,今朝各奔天涯,给亲爱的学友留下一本纪念册或精美电话薄,将是情深意长。不同环境,需不同的礼品来表达心意。

(5)风俗习惯:情人节送玫瑰,在中国视为爱情,而在西欧一些国家则认为是伤风败俗。在中国,汉族人有些地方春节喜欢送猪肉类食物,这在回族或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度里是诬蔑祖宗的象征。所以,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民族信仰,他们送礼也有所不同。

馈赠礼物要考虑场合,不同的场合要选送不同的礼物。赴宴做客时应给女主人带些小礼品,有孩子的可给孩子送个玩具;参加婚礼可送上一束花或一件工艺品,并致以美好的祝福;逢年过节,可送日历、烟酒、糖茶等礼物。

赠送礼品可以在公开的场合,送什么礼物好也可以在私下场合,这主要看礼品的性质。

如果赠送的礼品实用价值不高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不妨在公开场合赠送。如一束鲜花、一枚徽章、一张贺卡等礼品,就可以直接送到对方的办公室,这样,在向受礼者表达心意的同时,也可以向其同事展示受礼者和高雅和清廉,使受礼者在感受送礼者尊重的同时,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圣洁感和崇高感。

如果您想让众人变成你们真挚友情或爱情的见证人,送礼也适宜在公开场合。如举行婚礼时,新人双方在宾客的道贺声中互赠戒指等信物。

如果赠送的礼品是食品或者其他实用品,即使送亲朋好友,也不宜在公开场合相赠,因为,这容易引起旁人的误解,让人感觉有贿赂的嫌疑,使受礼者的形象受损,并可能招致他人的反感。

赠礼的时机是指送礼者把礼品递送给对方的恰当时间。一般来说,礼品应当在一见面时就送给对方,如果此时不太方便,也可以在分手道别时再赠送。送礼的时候,不管礼物丰厚还是俭薄,都应大大方方地拿出来,切忌偷偷摸摸地将礼物放在某个角落。

对选择何时送礼并无习惯可言,虽然,迟到的礼物在圣诞节和生日后送出失去了它们的意义,但是在某些场合,推迟送礼时间却是一个好主意。

当表达所受的特殊服务的感激之情时,礼物最好是在服务完结之后再送,表明您送礼的动机仅仅是感谢。

如果您有一段时间离开家,有人盛情招待了您,那么您最好在离开之前表达您的感激。在离开的那天送上一束花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如果被邀请到一个您从未去过的地方度周末,您可以带上准备好的礼物或是事后送上一些个人物件。

人们一般在接受邀请和婚礼之前送结婚礼物。然而,亲友和好朋友可以对新娘说:“我想等您安顿下来再送礼物给您,这样我就会知道您真正需要什么,您说这样好吗?”一以提醒,新娘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如果您将去一所豪华宅邸或乡村别墅小住,首次最好不要带礼物去,旅行家德布雷特是这样解释的:“礼物最好在访问之后再送,因为第一次能使您有机会了解到主人的兴趣爱好。”

但随着交往的日益增多,送礼的最佳时机在一些方面已形成惯例。如:

在会见和会谈时,如果准备向主人赠送礼品,一般应当选择在起身告别之际。

拜访、赴宴、道喜、道贺时,如拟向对方赠送礼品,通常选择在双方见面之初相赠。

出席宴会时向主人赠送礼品,可在起身辞行时进行,也可选择在餐后吃水果之时。

观看演出时,可酌情为主要赏预备一些礼品,并且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时当面赠送。

浏览观光时,如果参观单位向自己赠送礼品,最好在当时向对方回赠一些礼品。

为专门的接待人员、工作人员准备的礼品,一般在抵达当地后尽早赠送给对方。

作为东道主接待外国来宾时,如要赠送一些礼品,可在来宾向自己赠送礼品之后进行回赠,也可以在外宾临行的前一天,在前往其下榻之处进行探访时赠送。

送礼还需要进行权衡,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及时给予。

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急人所急的礼物不需要十分贵重。对于沙漠中干渴的人来说,一袋黄金不如一罐泉水,人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您伸出手,会让他终身难忘。

比如,朋友家碰上意外之灾,您及时去看望他们,即使送上一份薄礼,但礼轻情义重,它会使您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您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给他以帮助和鼓励,不仅会获得朋友的感情,也会树立起您重情义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如何提高教师威信下一篇:题库判断选择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