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2022-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安全年度工作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国家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2010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立项项目

项目名称: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深圳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研究》是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2010年度三个设定课题之一。该项目以国家科技惠民、文化惠民战略为指导,以全面发挥科技进步在文化建设中的支撑、提升和引领作用为宗旨,以全球公共图书馆面临的科技发展与应用难题为突破点,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探讨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区域化与全球化问题,力图构建起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基本构架与应用模型。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在现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普遍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客观把握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需求、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梳理科技应用现有经验和不足,展望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前景和主要趋势;

(2)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基本构成研究——结合公共图书馆的特点,跟进当前最新技术的应用,设计出带有普遍性和前瞻性的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基本构成,包括关键技术和关联系统;

(3)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模型及规范化研究——通过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实例分析和研究,形成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基本模型和相关技术规范,包括测评、引进:实施、转换、效果评估等环节。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技应用提供专业化的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提供可借鉴的应用模型和范例,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意识,促进科技应用的规范化,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整体水平,提高公共图书馆科技应用的政府投资效益。

项目名称:公共文化服务与交流中移动技术应用模式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利用移动终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困难,提升基层文化的科技服务水平;利用移动终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影响力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针对移动终端组织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充实移动互联网内容,净化移动互联网络文化环境,倡导健康文化生活。

本项目主要研究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资源建设,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模式建设,面向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服务开展,研究资源和服务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展示的方式,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平台建设。

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中,适用资源的类型、内容和格式规范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建设面向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移动服务平台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利用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Android Market等手机应用程序商店,推送我国优秀文化资源是本项目研究的又一关键问题。

本项目的研究将为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崭新的服务手段,并推送先进文化资源;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先进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具有重要帮助,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带动作用。

项目名称: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新模式研究及示范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传广信高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将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利用三网融合,整合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的公共文化资源,让相对稀缺的数字文化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利用新兴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媒介,实现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大发展。

从技术角度,以有线电视网为基础,如何利用三网融合平台,提升公共文化传播能力?这是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其具体内涵包括:

(1)系统方面的体系问题:如何整合三网融合与公共文化传播,构建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框架?

(2)内容方面的内容规范/描述问题:如何在异构网络中规范文化内容描述?如何提供跨异构网络的公共文化内容?

(3)业务方面的服务模式问题:如何对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进行改造,在三网融合中形成新的服务模式?

通过对三网融合下公共文化传播能力和特点的深入分析研究,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结合公共文化传播的需求,构建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框架;提出跨网络的公共文化内容分类、编目、采集规范,形成三网融合中文化内容基础服务能力;在基于三网融合的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框架下,研究三网融合中的的文化资讯等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为跨网络的文化媒资库建设提供内容体验方式;联合企业、研究院所,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的产学研机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应用示范。通过课题建设,培养文化科技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长期的文化科技培训、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实训基地。

项目名称: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平台建设

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深圳市智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国家文化资源平台建设”是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2010年度三个设定课题之一。旨在国家支持下,通过对文化资源信息元数据、管理、保护等系统的研究,为我国艺术科研院所搭建起一个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的、对文化艺术基础资源进行抢救、保护、管理、共享的文化资源信息平台。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研发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分类体系框架、采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安全保护与长期保存系统、数据库通用技术。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建立国家主导、各级地方文化部门参与的文化资源建设和文化信息利用模式,充分发挥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平台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通过采用最新科技与文化资源融合,搭建文化资源采集、加工、数字化管理、网络传输发布等系统平台,为保存文化艺术资源提供支撑,为传播优秀文化提供平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内容资源,为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创新提供加值服务;通过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平台建设,保障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

项目名称: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基于互联网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结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功能及管理要求,研发建设的互联网中央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系统包括: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可支撑220家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日常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生成各类数据及综合报表,并通过权限管理体系实现灵活授权,给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2)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人群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刷卡活动机制,满足会员用户的信息管理需要,并提供用户卡管

理、积分管理、用户行为管理以及活动人群特征分析功能。

(3)上海市社区文化网:以集中式的门户网站形式,为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一站式在线联动交互服务。

系统建成后,一是,有望解决公共设施管理跨度大、资源供需不均、综合信息化支撑能力及服务均衡专业性薄弱等问题,全方位掌握服务动态、集成服务数据、规范服务标准、汇集服务需求等各种管理诉求;二是,实现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动态数据管理机制、终端需求分类汇总、供需对接机制及第三方评估机制;三是,实现有效服务市民百姓、服务基层文化阵地、服务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强服务,科学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机制功能,真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更好地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系统对于其他多网点、连锁化、层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同样适用,可以推广复制,并开展延伸服务,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文化事业,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和借鉴。

项目名称:国家互联网文化音视频传播技术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北京天天宽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文化音视频传播公共网络平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是一项把文化数字资源送给千家万户的新渠道,同时也是用健康积极的文化信息资源占领互联网阵地,将一些低俗暴力的内容挤出互联网的有力武器。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有47.5万个分布节点,但这些节点没有通过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本科研项目就是通过调研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系统中各个分布节点的设备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带宽等情况,建立一个适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结构的云计算模型。这个云计算模型需要涵盖所有的分布节点,并且具有扩展能力,能够平滑地增加和减少节点数量,可以实现对这些分布节点的可控化管理,通过自动化管理实现对那些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存在差异的节点的自动区分,做到负载均衡,同时能对云内节点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实现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的统一管理。此外,利用CDN技术和P2P技术进一步扩展系统的并发能力,最终形成一个核心层采用CDN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边缘分发层采用P2P技术的全国文化音视频传播公共网络平台,从而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后,建立一个测试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测试数据分析技术,对测试结果进行充分分析,进而发现系统中的各种问题,对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项目名称:音乐数字化研究及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重视,文化科技将成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其中数字化音乐必然成为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音乐数字化研究与应用》的总体目标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音乐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及存储,特别是针对数字乐谱元数据理论开展研究,连同乐谱、音频、视频等音乐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并且按照一定的分类结构进行存储,构造一个音乐资源中心。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化音乐资源,开发更多方便团体演奏、个人使用和学习的应用工具,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成果逐步市场化,弥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项目以乐谱、音频、视频等音乐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以数字乐谱元数据为重点研究方向,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实际应用,按照“可行、可视、可听”的原则,逐步实现目标。

项目完成时将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字乐谱元数据格式,完成资源中心结构框架及入库流程的定义,并将已收集资源开始入库。此外,将完成第一版乐团排演管理系统的研发,并在乐团中开始试用。

音乐数字化的研究与应用不仅能够在我国开发出一个全新且潜力巨大的数字乐谱元数据市场,有助于版权保护,使国内外文化能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继承和传播,而且对于企业与个人自主研发基于此数字乐谱元数据格式的应用软件也有积极的带动作用,此外,对于繁荣我国音乐文化市场、规范音乐文化知识产权等领域也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项目名称:云南少数民族乐器数字化音源库

项目承担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昆明光维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众多,不仅制作方式独特,在音色、音律和演奏方式上也别具一格,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但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许多传统乐器面临制作方式、演奏艺人的失传。课题利用现代科技音源采集、处理技术,将云南独特、濒危的少数民族乐器音色、音律和演奏方式、技巧等转化成数字化的音源模式,建立起云南系统全面的少数民族乐器音源库。使数字化音源库成为高科技、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新方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居住地域分散且多在高原山区,音源采集困难,所以力争在6~8年内,分四期将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系统全面的进行数字化采录,本课题为第一期,将录入云南少、小民族濒危、特色乐器二十种左右数据。

音源库的制作标准为96Bit/96khz立体声拾音对真实乐器进行采样,有完整音阶、个别半音阶和少数民族独有音律、音程、演奏技巧,单个乐器音色预置10种以上,分层表现音色力度,不同模式的演奏法。支持Giga、VSTi音色格式,并可以用于苹果系统下LOGIC PRO工作站,支持VST的SteinbergCubase、Nuendo FL Studio、Ableton LIVE、Samplitude等软件系列。

音源库完成后,可加入世界音乐制作的音源共享资源系统中,使云南少数民族特色音源成为世界共享的有偿音乐制作资源,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民族乐器产业链,并借助广泛的现代音乐制作运用,提高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播范围、传承方式和影响力。本课题在国内外同类型研究中具有唯一性,从音源数字化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乐器的传播和诠释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开发,提高民族音乐的普及和自我创新能力,对保护和弘扬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贡献,而且可使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开发传播资源,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项目名称: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盈科大成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达数百个之多。初步缓解了广大中小型动漫游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下及高端创意与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但各地建设的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不少存在着“重硬轻软”和“孤岛式服务”的现象,迫切需要从动漫游戏产业链的发展角度出发,建立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全国范围内动漫游戏技术与服务信息的资源共享。

本项目主要通过对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模式理论研

究,总体技术构架研究,门户网站体系建设研究,关键支撑技术研究,技术规范标准化研究,门户网站原型系统实现的研究,来拟解决如下问题:

1.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技术服务模式进行理论研究

2.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研究

3.平台网站体系建设研究

4.平台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5.平台技术规范研究

最终,通过发挥各承担单位的研发技术实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服务模式研究报告、总体构架设计报告、关键技术研究报告各一份,并实现平台门户网站原型系统。

预期将会对经济、社会效益及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如下带动作用:

1.有利于实施我国原创动漫扶持计划,培育动漫精品,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

2.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3.有利于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4.整合服务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缩短与动漫强国的差距。

项目名称: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建设

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财务司

《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建设》是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2010年度三个设定课题之一。本课题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及《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思想,结合产业运行的客观规律、发展现状和分布特征,遵循产业分类的一般规律,制定《文化部文化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开展文化产业统计现状调研,在此基础上设计文化产业数据快报方案,从而建设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

课题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针对文化部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确定详细分类标准;二是如何将不同来源、不同口径文化产业数据进行整合衔接;三是如何根据产业的基本特征与现有的统计条件,设计科学可行的数据快报方案。

课题预期成果包括《文化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研究报告、文化产业统计现状调研报告和文化产业数据快报方案。通过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统计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数据,并从不同区域、不同业态进行多角度分析,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如下几点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整体掌握文化产业各行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各行业的发展经验与规律特征,为科学地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提供全局性的数据参考;第二,有利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的各项文化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通过统计数据及时反映产业发展动向,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第三,有利于动态监测文化产业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发现政策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调整,突破薄弱环节,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各项政策的引导功能。

项目名称:移动式公共文化方舱系统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重庆市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移动式公共文化方舱系统”,是通过借鉴国内外航运、铁路、公路等标准化的集装箱化运输方式和军事上系列化、标准化功能方舱的开发与运用模式,结合国内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研究和设计出一套能够符合公共文化需求的系列化、标准化的车载公共文化方舱系统。通过车舱分离,解决和克服当前因一体化专用车辆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和使用局限,通过进行功能上的二次开发,研制出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符合各种不同需要的,既可以车载移动使用又能够落地半固定使用的舞台类、图书类、文物类、放映类、设备类等各种功能化的文化方舱,用先进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不断发展的公共文化需要。

方舱是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标准化的运输载体,比集装箱更容易进行功能化的改装,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方舱具有标准统一的尺寸和装卸结构,可利用常规货运车辆进行搬运,还可依靠自身的撤装附件完成车辆的装卸。像流动舞台、流动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所需的各种功能,全都可以采取方舱的形式进行开发设计。例如舞台方舱展开时是一个舞台,收起后是一个标准化的运输箱体,脱离了车辆的约束,容易形成统一系列化、标准化的产品,降低使用和维护费用,使更多的资金用于功能需求而不是运载车辆上。同时也因车舱分离后,更容易满足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使用需要。

如果方舱技术能够成功的应用于公共文化事业,并成为文化行业统一的标准。目前各种不同结构功能单一的各类专用车辆(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等)将会被统一的、标准化的具备各种不同功能,满足不同层面需求的系列化功能方舱所替代。围绕标准化的文化方舱进行新型功能方舱的研制和开发,可减少研制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更利于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项目名称:中国剧院后评估(POE)体系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清华大学、国家大剧院、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剧院建设热潮,其中很多问题尚未得到深入剖析和总结,剧院建筑缺乏规范的使用情况的反馈。剧场后评估体系(POE)的建立,对克服我国剧院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和决策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避免剧院建设中的重复性、低水平地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剧场使用后评估(POE)是指在建筑物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环境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环境的评判;通过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全面鉴定设计环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求;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对以后同类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

由剧场方面的各类技术专家(包括建筑师、心理学专家、社会学家)共同组成的评估组,侧重于行为心理方面的考察,运用科学仪器测量、心理问卷、现场观察等方法,对环境使用者(个人、集团、机构)进行动态效果(物理的、心理的)验证,全面地鉴定环境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为以后同类建设设计和环境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

按评估层次(涉及评价的目标、范围及深度)划分,POE分为指示性POE、评价性POE以及诊断性POE三个层面;使用后评估的价值也可分为短期价值、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三个部分。

项目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剧场项目使用后评估的框架体系。

项目名称:数字化大型调音台装置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家大力推广文化产业的同时,全国各地的文化场所也随之增长。在一些高端的新音乐厅、艺术中心、歌剧院等艺术殿堂领域和政府及国家级的重要文化活动中,对高端的大型数字调音台的需求也在增加。以往上述这些场所肯定巨资采购国外的产品,因为他们在国内找不到可替代的产品。音

王集团正是看到了这块市场,决定大额投入开发高、精、坚的大型专业级别数字调音台。产品不仅有模拟调音台的稳定性和数字调音台操控性,而且它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还将在以下几个部分做更深入的研究。

(1)数字性能与模拟界面无缝融合

在融合了剧院专用模拟调音台的特点和数字调音台在操控性方面所具有的创新和方便。灵活的操作界面选择方式,允许单人或多人同时操作;先进的总线系统可胜任复杂的调音工作;强大的系统处理能力,可满足绝大部分应用场合的需要;电源、DSP、控制等多冗余备份,使数字调音台的稳定更具保障,音质还原的保真度更加出众。

(2)产品参数一致性设计

大型调音台的通道数很多,用到的元件就更多,导致产品各个通道间的性能参数公差较大一直是困扰众多调音台厂家的难题,对此我们将采用新设计的电路和引进高性能的元件将各个通道间的参数控制在0.2dB以下。

(3)低相位失真设计

从单纯的理解上看,相位失真只是把所有的信号向后推迟了一会儿,我们不过是晚了那么一点时间听到声音罢了。但是,实际情况绝非如此,相位失真实际上对于听感的影响是十分微妙的,在高水平的对比中,它甚至能够称为分出胜负的关键。在新设计的产品中使用高精度的调节电路确保产品的相位失真控制在6度以下。

(4)低频响失真

国内外的同类产品的频响失真一般只能控制在20-20KHz±1dB以内。新开发的系列数字调音台将努力控制在5Hz-65kHz±0.5dB以内。

(5)高共模抑制比CMRR设计

共模抑制比作为一项重要的调音台技术指标来衡量设备的性能,由于CMRR的测试以及定位都有很大的难度。现有的绝大部分厂家都不在其说明书上标注此数据,也不将其纳入检验范围。CMRR定义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CMRR越高说明调音台的差动输入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也就是调音台的抗干扰能力越强。我们将采用高标准的设计规格来确保我们新开发产品的CMRR大于-85dB(50Hz-10kHz)

(6)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时间延迟时间

DSP不可避免的后果是控制台输入插座和输出插座之间的可测时间延迟,而模拟控制台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力争将等待时间缩短到最小,设计目标为1.25米/秒,与有竞争力的产品的2.5到8米/秒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调音台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总量快速扩张到结构明显升级,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市场。调音台市场规模比改革初期扩大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其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国内这个行业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一些象CADAC和MADIS这样的顶级商业用专业调音台。这些顶端的商业用专业调音台所创造的附加值、品牌效应和对行业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高端的大型专业调音台的研究和生产涉及到很多领域,是否能生产出优质高档的数字调音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声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该系列数字调音台的研制成功将大大改变这种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

作者:文化科技司

第2篇:2012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简介文化科技司

项目名称:云计算环境下智能化数字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集服务模式研究——北京文化资源数字化智能信息采集及服务初探

承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内容简介: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以数字化形态为主的文化资源信息必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文化资源分布松散、先期的数字化工程异构,使得文化工程出现了信息孤岛问题、网络传输的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影响了数字内容的资源共享。因此,基于云技术,统一规划设计数字文化资源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和发布,协同建设跨地区、跨库、智能化的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监测和统计,构建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目前云计算技术较为落后,处于基础设施服务的起步阶段,但是云计算在国内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主要研发内容

1.研究现有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共享现状,结合云计算技术提出有效的资源整合方案。

2.研究国际上成熟、开放的资源共享协议,结合我国文化资源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使用于我国现状的资源共享协议。

3.研究云计算环境下如何进行分布存储和统一管理。

4.研究如何利用云计算提高国家文化工程网络及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

5.研究云计算、新媒体和移动终端技术融合的环境下,数字文化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

通过对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的研究,提出3个技术方案和3个研究报告,有效解决文化工程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网络传输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构建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通过将成果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服务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局目标。

项目名称:云计算环境下智能化数字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集服务模式研究

承担单位: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内容简介:

文化资源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文化数字资源相关的项目工程和科学研究工作,达到对人类文化精神资源起到有效地长期保护和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目标。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局面,本项目将着力解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网络传输的瓶颈,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问题,实现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全局管理、监测和统计,探索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研究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方案、智能化数字资源采集技术及文化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开发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实验系统,解决国家文化工程的信息孤岛问题,资源网络传输的瓶颈及设备设施的利用率问题,实现数字文化资源的跨地区跨单位的协同建设,实现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全局化管理,提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云服务能力和水平。

本项目将从四个途径着手完成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研究;借助已有的技术成果进行工程实践;依托已有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结合云计算、新媒体等新技术进行服务创新的探索与研究。为此,项目将在以下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

1.研究云计算环境下资源共享协议,在众多协议中选用、改进或提出一种适用于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现状的资源共享协议。

2.研究数字文化资源的智能采集方法、元数据定义及提取策略,提出一套文化资源采集及传输方案,尽可能多地将分散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进行保存、共享和管理。

3.研究和构建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拟通过与各地域数字文化单位的对接和协同工作构建面向多地域多库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云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服务,解决目前存在的各地数字化成果相对封闭、共享与协作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均衡等问题。

4.研究针对各类媒体终端提供自适应的资源内容呈现策略。提升诸如计算机、电视、数字卫星机顶盒、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移动设备等终端的信息共享能力,从而较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利用不同终端设备获取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

5.研究云计算环境的数字文化资源平台运行模式,从整体上较为有效的解决各地信息孤岛的现状,实现各地资源的共享与协作,并扩大各地资源访问量。通过负载均衡和数字文化资源智能迁移策略,提高设备利用率、系统易维护性和易管理性。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数字资源的量化评估,并对资源与用户行为进行数据挖掘,提供决策参考。

6.针对云环境下的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协作和管理提出可行方案。

本项目可取得的突破和应用前景,将体现在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调研已有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系统的技术及应用现状基础上,设计云计算模式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数据接口标准及整合云服务实验平台的开发,可在云计算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及服务模式研究方面取得理论和技术实验性突破。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并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中实施应用。

项目名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文化部信息网络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视媒体广告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目前国内基于GIS技术的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尚未建立,本研究设计的平台将是国内首个。平台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海量文化信息,推送文化场馆及活动的相关内容,极大地丰富用户的文化生活,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建立势在必行。

本项目的立项目的是研发基于GIS技术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实现平台的主要技术包括网络GIS技术(WebGIS)、位置服务技术(LBS)、wifi定位技术以及信息推送技术。原型系统将实现由服务器—互联网—局域网—客户终端的文化信息推送一体化解决方案。

WebGIS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互联网技术。LBS以及wifi定位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而将这三种技术与信息推送技术相结合,构成文化信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则属于本项目首创,必将在未来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将大大促进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的改造,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构建多渠道公共服务体系、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普遍服务开辟了新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移动技术的移动性的支持为突破传统的文化服务提供范式,为实现文化管理及公共服务创新,打造流畅政府提供了新的机遇,利于现有文化信息资源最大范围的被利用,弥补实际文化资源与公众需求之间的差距,提供文化精品,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让大众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通过对文化资源和用户行为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时获得文化产业现状,为政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第一手参考依据。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最好的服务体系和手段,带动整个文化和人类生活的全面变革。

项目名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为贯彻“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精神,针对目前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无法满足受众多样性以及本地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技术、“无线相容认证(WI—FI)”技术及多媒体交互技术,结合示范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历史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社区文化站、艺术院校、文化产业及艺术园区等)与公共文化消费场所(连锁网吧、连锁电子游艺厅、演出院线、文化旅游景点等),充分挖掘并整合区域海量特色数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方式、数字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的文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地理定位技术主动向目标受众推送特定区域内的特色文化信息,并为其提供地理位置导航、交互式自助导览、无线存储、移动支付、社交娱乐、多语种信息以及线下服务定制等延伸服务。

本项目旨在牢牢抓住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运用先进科技,以市场为导向,消除大众市场与文化资源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弥补区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解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文化信息传播的相对缺位问题,在促进数字化文化资源传播的同时,间接促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进程。

项目将通过科技手段,整合文化系统内的特有渠道资源及内容资源,与市场进行衔接,为海量文化资源找到市场出口。通过与示范城市的结合,在国内相关领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推广后,可将平台建设成为文化系统内独特的信息传播渠道与传播网络,在文化行业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结合方面,积累丰富的知识产权及实际操作经验。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优化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各种应用对无线网络的吞吐量需求在迅速增长,而802.11n具备高带宽的特性。本项目计划结合物理层和MAC层的优化来充分提高WLAN技术的吞吐。此外定位精度是LBS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精度的定位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本项目将基于对现有LBS技术的优化,从根本上做到精准、高效以及双向信息传递。

2.架设服务基础设施

基于经过优化的WI—FI及LBS技术,集成海量存储及流媒体信息处理等功能,在示范城市铺设的无线网络服务器,形成一定覆盖范围,积累活跃用户。

3.设计、建设服务平台

基于优化用户体验的理念,设计、研发本项目的平台管理系统,包括集中播控平台、广告精准投放平台、移动终端应用平台、服务器云控制中心和用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

在本项目实施期间,将完成对LBS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优化、完成对无线网络服务器硬件设备的集成研发、完成本项目平台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开发,基本完成平台整体技术框架的搭建;计划基于综合调研结果选择合适的示范城市进行试点。如在示范城市试点反应良好,运营稳定,则本项目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可在全国各区域内快速推广,从而形成一个用户数量庞大、文化信息资源丰富、商业价值较高的综合型文化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推广营销渠道,促使文化内容生产企业获得新的盈利来源,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可更专注于内容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平台掌握的大量用户行为模式、消费心理及对数字文化内容的偏好等相关数据,将为数字文化内容生产企业提供正确的市场指引,使其从根本上获得提升和进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项目名称: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承担单位:国家图书馆

内容简介:

文化数字资源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我国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共建共享的前提。在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资源共享,最关键的是要首先实现文化数字资源建设的标准化。目前,在各个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急剧增长的同时,资源重复建设和嵌套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各个机构根据本单位的资源特点、组织方式、技术方法、系统能力和管理模式,各自规定着本系统的数字资源标识方式和相应的读取方式,这种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限制了机构间的互操作,阻碍人们对文化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为了能够把全国分散的、异构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为一个超大型的数字资源库,打破各机构、各区域的界限,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当前,国内外各行业对于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研究应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各个数字资源生产商使用的唯一标识符也形式各异。国内唯一标识符系统建设还限于唯一标识符的注册、解析与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研究与应用,或处于实验阶段,或在单位内部使用,均未能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自2002年科技部启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唯一标识符标准规范”项目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国内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趋势报告和我国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发展战略研究,然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还在探索中。

本项目将以公共图书馆为实验平台,调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状况,研究和制定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语法规则、命名规则、解析规则和管理规则等相关标准;依托国家图书馆多年在分布式计算、高性能计算机以及负载均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和设计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系统架构和运行维护机制;完成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平台建设,研究与DOI等国际知名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相互解析机制,提高平台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建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策略;研究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模型。

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各信息行业之间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共享,解决机构间数据资源在共享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存储异构以及数据存储异域等问题。各行各业、各部门使用规范的数字资源标识符来标识数字对象,使用统一的解析机制实现标识符与具体信息之间的对应,将有效的促进信息共享,从而带动文化的传播、繁荣与发展。通过唯一标识符系统建立起数字资源对象实体和网络服务中URL地址的对应关系,能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实现数字资源的准确、快速定位,方便用户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操作获得最需要的资源服务,提高文化数字资源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本项目的研究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自主研发建设唯一标识符系统将摆脱受制于IDF(国际DOI基金会)的问题,避免缴纳高昂的注册费用和维护费用,针对我国海量的文化数字资源需要注册管理这一情况,建成自己的唯一标识符体系将能节约巨额费用,经济效益显著。此外,建立国家级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将彻底摆脱依赖国外注册机构的限制,自主管理文化数字资源的注册,掌握核心技术,有效地保证国家信息安全。

本课题通过构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将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标识,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管理及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带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跨跃式发展,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规范和统一标识数字资源,也为梳理普查和统一登记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情况奠定数据基础。本项目研究成果也是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美术馆等行业间系统间实现互操作的重要基础。

项目名称:博物馆文物多维展示系统平台研究

承担单位:北京以诺视景数字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

内容简介:

项目起因于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关于文化改革的决议的社会背景,面向博物馆这一特定的文化舞台,针对包括青铜器、瓷器等珍贵的馆藏文物,通过前端科技技术在包括报纸、手机、3D电视、平板电脑在内的媒介上进行生动、丰富的展演的系统性的平台建设。进而通过科学采样、量化分析方法对其传播的效果对比传统文物展示进行评估,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系统平台的建设以博物馆为对象,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帮助公众认识藏品及其意义的有效途径。它们强调使藏品更容易接近,并在藏品使用过程中与观众共享对藏品的热爱。

博物馆传播指“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利用博物馆,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的信息交流、共享的传递行为”。任何传播活动,都希望获得好的传播效果。阻碍博物馆展示文物大众传播的核心问题是公众与文物在文化上、专业上的隔阂,以及公众与博物馆的责任之间的隔阂。

目前我国的媒体传播应用却不甚理想,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均存在瓶颈问题。主要在于博物馆对信息技术下文物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特别是多通路叠加应用的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今后十几年仍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建设的高峰时期。合理充分应用传播通路,可以使博物馆文物传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大程度上调动了观众对历史、文化、知识探索的积极性。本项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我国博物馆陈列展示中遇到的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有效降低和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文物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近年来国内外博物馆展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拓宽了观众的欣赏视野,国内4000家博物馆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这样或那样的多媒体技术,全球范围更不可计数。尽管全球不少博物馆已经开始应用新媒体技术,但博物馆界著名革新者麦克斯韦·安德森仍然表示:“博物馆还无法确知其潜能与产出。在我看来,博物馆新媒体还处于试验阶段。”而对我国博物馆而言,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路则更长更远。如果说国外仍是试验阶段的话,无疑,我国现阶段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只能说还处于探寻和摸索的起步阶段。

因此,平台项目对信息技术在博物馆文物展示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并且在调研时,必须立足于社会受众,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根据文物复合信息的趋向,挖掘能够实现博物馆使命的最佳技术和方式方法。同时更需要对比研究创新的媒体科技特别是3D技术等视觉技术带来传播变革的传播效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供系统的数据以及理论分析,还有实际的系统应用示范,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情况的,具有较高针对性、可行性、可参考性。

该项目的立项宗旨就是:取得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博物馆文物传播多种通路的方式、环境、受众、效果等的严谨的科学的系统的统计数据和理论成果,并探索将科学理论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办法。

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博物馆文物的展示需求,调研文物的传统展示方式,以及基于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信息特征,研究文物展示和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路叠加与全息立体展示的关键技术:传统的实物/模型、图文、视频、动画展示,以及新技术下的互联网、互动多媒体、4D剧场、平板电脑、手机等展示方式;多种可复原文物3D空间感的立体展示技术,如空中全息立体、3D显示等。

统计并分析社会受众在上述各通路下的信息获取、接收习惯和接收效果。研发文物传播展示的空间媒体、影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5通路叠加多维3D展示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研究。

项目名称:数字美术馆公共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北京近日美术馆、北京今日赛博艺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今典空间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项目以美术馆数字化关键技术和视觉展示中的交互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整体人文框架下数字美术馆价值体系的梳理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可行性学术分析,探索面向虚拟艺术世界研究的发生方法论和美学机制;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和数字美术馆集成创新,突破网络展览展示的技术瓶颈制约,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平台的数字美术馆功能开发及支持多媒体交互的网络社群服务模式,并以构建综合性、可视化、交互性的互动展示及应用服务平台的实践研究为依据,展现平台的通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科学性,为未来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面向公众服务应用程序开发的解决方案及规范体系。

数字美术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思想,定位在与传统美术馆互为促进的改良力量上,以“美术馆数字化”这一网络平台带动实体艺术空间,一方面通过虚拟策展、在线学术研讨以及艺术项目程序开发,全面整合传统的艺术创作、展示、交流等模式,形成理论与数字应用协同发展的学术体系,另一方面以知识生产为核心动力,努力推进“四位一体”跨学科整合机制的形成、完善以及跨领域间的融合,为数字世界的艺术生产、理论建设及相关美学批评构建网络化、国际化学术推广体系和对话机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开发第二代直观的图像式可视化操作界面动画型工作流自动化配置系统,建设包括艺术作品数据库、艺术家档案、展览信息自动发布系统,以及美术作品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加工管理、美术馆馆藏作品管理、网络信息自动发布、电子书店及在线阅读系统。动态创建应用于图片、视频的统一的工作流引擎,“搜图引擎”是以图片和视频片段来搜索图片和视频资料、检索美术作品的自动化工具,可解决大量图片和视频信息搜索使用的难题以及繁琐的人工编目问题。

研究方法和工艺技术路线本着优先选择和发掘应用市场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面向数字美术馆应用转换,做好技术接口,部分急待解决的技术内容自主研发。关键技术问题与国内先进的研发团队合作,如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版应用和移动版APP应用;开发3D虚拟现实网络漫游多浏览器兼容且不用安装插件的技术问题。虚拟现实等技术工艺,要求达到国内最好的游戏引擎所能的效果,同时兼有艺术性审美标准;技术指标上达到产品级应用。

建立分布式的美术馆数字内容存储体系、网络化的美术馆数字内容展示与互动服务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美术馆文化艺术教育、研究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美术馆公共服务自主创新能力,设计讨论数字美术馆公众服务平台总体解决方案和规范建设。

预期达到的最终目标:

建设美术馆文化艺术公共服务数字平台,解决数字内容集成、多媒体展现、移动互联和智能跟踪/监测等关键技术,完善平台数字框架体系,为“十二五”期间美术馆领域公共服务数字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奠定基础。以现有的软硬件和信息系统为基础,面向数字美术馆的各种功能,收藏、研究、展示工作和公共服务应用等,实现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跨平台性和可集成性。核心部分包括:通过软总线将消息、Web服务、XML、数据转换和管理连在一起,实现连接应用和协调应用间的互动和各种模块的有效集成。提出以馆藏基础信息库为核心,以建筑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知识化平台建设为阶段目标,以网络中心、采集中心、存储中心、制作中心、管理中心、应用中心为主线,为文物收藏、专业研究、保管管理、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馆际交流等行配置形成各种规模、应用方向的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的开放式交互体系。有机结合三维多媒体技术,以虚拟展示、交互式发布等为手段,基于各种专题资源集成藏品管理、多媒体发布、展示及交互功能,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收藏保管、文物保护、专题研究、宣传教育、对外交流、多媒体辅助陈列等各项服务功能。

项目名称:模块化主题演艺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多媒体数字电脑灯

承担单位: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

内容简介:

多媒体数字电脑灯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与灯光效果等多个媒体的整合,它主要研究的内容为视频技术的舞台应用。其关键技术为图像引擎的开发,图像引擎的作用相当于人的大脑,不仅能够修饰原始信号的不足,还可以优化、改善画面的色彩、对比度等指标并进行图像拼接。图像引擎主要实现多媒体数字灯的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实时画面编辑、高亮度投影融合、影像移动与精准定位、3D特效等功能。

数字灯的图形引擎主要实现数字灯的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实时画面编辑功能、影像移动及精准定位功能、高亮度投影融合、曲面投影(包括球面和柱面以及不规则面)等功能。

(一)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

无缝拼接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要求比较高的投影显示应用,可以实现多屏图像融合在一起,并将拼接缝隙缩至最小以至于完全重合的拼接技术。无缝拼接技术不仅需要完整的超大幅屏幕,对投射出超大尺寸画面所用的投影也有特殊要求。

(二)实时画面编辑功能

在某演出中曲面多角度成像和画面编辑效果在任意材质、任意形状的表面进行影像校正,远超电脑灯功能的多角度移动、纯正饱和的颜色、图像素材的多样化。

(三)影像移动及精准定位功能

对影像进行X,Y,Z轴的旋转、定位、缩放等完全控制,可以任意调节视频分切包括SCRUB的可能,投影到舞台上的影像能进行位置移动及动作、色彩的变换。

(四)高亮度投影融合

多通道投影机投出的多组图象经过边缘融合技术处理实现的一整幅图象,并且显示出的图象没有缝隙更加明亮,清晰,超大,且画面的效果就像是一台投影机投射的画面。这种显示的过程就叫做边缘融合。边缘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无缝拼接技术,它更好的改善了拼接图像的视觉效果。

(五)曲面投影(包括球面和柱面以及不规则面)

数字灯的图形引擎可以轻松的通过网格调整功能实现曲面投影。

网络调整功能就是我们将投影仪的投射范围通过软件计算的方法把它划分成任意的大小,生成分隔网格,通过上下左右调整网格的节点可以让投影到曲面上变形的图像予以矫正成视觉效果上不变形的图像。

该产品的特色在于它是一种新型的灯光表现艺术,在舞台艺术效果上给予观众很大的视觉冲击;采用DMX信号控制,与普通的电脑灯控制大同小异;,在结构上取消了电脑摇头灯的一些典型传动装置,诸如:图案轮、动感轮等等;使得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化了许多,独特的模块化流线型设计、灵活多样的梯形校正功能、方便易操作的素材管理程序、强大的全数字图形引擎和边缘融合器的使用,更使得该款灯具具备了非凡的性能。

创新突破点:无缝大屏幕拼接功能、实时画面编辑、高亮度投影融合、影像移动与精准定位、3D特效等功能。

未来舞台照明舞台照明的前景是令人非常兴奋的。从“摇头电脑灯”到“多媒体数字灯”,这十几年间,我们走科技创新的决心和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灯光已不再单纯的只起着照明的作用啦。无论是剧场舞台灯光还是各种展示或露天演出舞台灯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舞台灯光设计和操作已渐渐地从纯技术性的工作转变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工作。

这种数字灯光技术即将广泛应用在大型剧院、演播厅及大型户外演出、展示展览等众多领域。

用于商业秀剧场的天幕背景和舞台的动态效果、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与闭幕式、大型演唱会的背景和舞台动态效果,让观众实时互动,参与其中。

用于多功能AV厅可利用多媒体数字电脑灯的无缝拼接功能来完成大幅的动态影像和产品图片展示。可以通过外部的摄像机或其它视频播放源,使信号通过强大的多功能媒体服务器实时编辑后投射到多个不同的介质上。在场内进行广告投放,其新颖的形式也非常吸引客户的眼球,营造出非同一般的视觉效果。

项目名称:模块化主题演艺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

承担单位:中央歌剧院、北京理工大学

内容简介: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利润和高风险性的特点。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重视,文化科技将成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其中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原创技术。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所涉及的技术研究方向是国际学术前沿领域,也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优先发展领域。为适应我国文化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本课题以构建模块化、智能化主题歌剧剧场舞台及操作为研究目标,以多功能舞台、多维背景空间、多维表演空间、协同控制、智能创作等研究为基础,解决当前模块化舞台缺乏智能化控制技术、内容创作及多维表现等问题,开发出支持快速智能编排、协同控制的模块化舞台集成工具,在其基础上建立示范性应用并进行技术推广。

1.支持数字舞台数据驱动的开放图形引擎技术研究

随着硬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多传感方式的体感设备逐渐被用于人机交互的界面,现有的商业图形引擎已经不能满足体感设备输入的需要,特别是在数字创作领域,因此研究支持体感体验的开放图形引擎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围绕这一技术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图形引擎的体感数据驱动方法,建立统一的驱动数据规范和通用数据接口,能够支持目前先进的基于光学式、电磁式、惯性等体感技术和设备,充分体现该引擎在支持体感设备方面的开放性、多样性和融合性。

2.面向数字舞台的模块化工具设计与集成方法

传统的数字舞台创意存在效率低、不直观等问题。目前,国际上还不存在一款面向数字内容的快速创意可视化工具,因此,研究面向数字舞台的快速创意可视化工具设计与集成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创编的能力和效率。这对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本课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分系统进行设计和集成方法的研究,具体包括二维智能创作系统、全景式三维虚拟展示系统、数字工具与素材库框架。

3.体感输入终端集成与交互技术研究

体感输入设备利用体感技术作为计算机的控制方式从而代替传统键盘鼠标输入控制方式,这样不但能够将用户的手从设备中解放出来,还能够通过丰富的其他感官预言与计算机下达命令和进行交互。使用体感输入终端特别是低成本的体感输入终端进行创作,能够最大程度的解放创作人员的手指,并提高创意效果和创作效率。本课题将通过研究几种典型的体感输入终端接口技术和交互手段,包括商业的Kinect、Data Glove以及我们自己研发的惯性传统器等,来研究体感输入终端集成方法与交互技术。

4.支持模块化的舞美实时创意工具和控制系统

以支持模块化的舞美实时创意工具开发和控制系统研究为示范性应用,建立中央歌剧院、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实验性原型系统,并力争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推广。

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支持模块化歌剧舞台的数据驱动开放式图形引擎、模块化工具与集成方法、体感交互技术、数字内容快速创意工具及控制技术,建立多功能化、多维化及智能化的模块化歌剧舞台,并在其基础上建立基于舞美创作的示范性应用。该项技术的推广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成本,提升推广与传播,丰富创作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表演创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创意和实施的质量,缩短数字文化产品创作的实施周期;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传播与推广,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推出更多的健康数字化文化产品。同时,该项技术为其他数字文化产品快速创作可视化、和谐人机界面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支撑。

成果目标:发表学术论文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支持体感的舞美实时创意工具原型系统1套(《复兴之路》)。

中央歌剧院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就成立“数字歌剧表演”联合实验室、设立“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学科实践基地、共同创作国际水准的演出项目内容等展开深入合作,为国家歌剧院的艺术创意、编排和演出等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持和发展保障。

充分利用中央歌剧院和理工大学先进国防技术的优势,在舞台设计、数字媒体表现、虚拟演出等方向加大投入,为歌剧院的艺术和市场能力的提高,为国家的歌剧事业快速发展,创新合作模式,紧密合作。

项目名称:舞台恒功率吊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

承担单位:国家大剧院、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舞台吊杆卷扬机是剧场使用量最多、最普遍的设备,目前国内剧场舞台吊杆卷扬机一般为恒转矩调速,即电机在额定速度以下调速,从剧场使用情况分析,大吊重景片在高速运行的几率并不多,而小吊重景片在高速运行的几率很高,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功率浪费。以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电动吊杆为例,载荷750kg,速度1.8m/s,电动机功率高达30kw,总共61台。根据演出实践的统计,吊杆速度多数用在0.8m/s,小载荷的情况下速度最多用到1.0m/s,而电机的选择的时候是按照高速和高载选择的,必然是装机容量大。

吊杆卷扬机的控制一般是集中控制,所有电气元器件集中在电气柜中,有条件的剧场要专门设置温度适当的电气控制柜室,一般的就放在马道或机坑中,当剧场需要增减吊杆设备、更换电气元器件或电气系统改造时,集中控制系统很难改变,只能更换全套电气柜。

分散的模块化控制设备与卷扬机为一体机,仅通过电力电缆、网线连接设备,使用安装简单,设备增减和改造灵活。而采用恒功率调速可以兼顾大吊重适用于低速运行,小吊重可达到高速运行的目的,既满足剧场演出需求,又能降低电机功率,减小剧场装机总容量,节省剧场投资和用电量。

项目名称:现代数码技术在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中的开发应用

承担单位:南京云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浙大经纬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本项目是由南京云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浙大经纬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究,以南京云锦研究所为主体,对该项目进行立项、论证、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项目由南京云锦所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宝林同志负责,总投资410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2年,2013年底完成并验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织锦种类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大部分已列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由于地域差异,保护的程度产生很大差别,特别是西部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差,生产力比较落后,只有少数处于纯手工分散生产,众多技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开展本项目的研发应用已迫在眉睫。针对我国民族织锦业的现状,我们开展了本项目的研究,在保持中国织锦传统特征的前提下,利用现代高科技数码技术、纺织CAD技术和现代电子提花技术研发出新型的织锦织机,运用新的生产方式和工艺,降低传统织锦业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织锦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解决了制约传统织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尽快提升国内织锦业科技水平,实施科学保护和生产性保护,走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做到保护促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实施保护。

在开展本项目的研究中,我们立足传统织锦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重点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1.织锦CAD纹织设计系统的创新研发,以满足云锦和各少数民族织锦特殊生产工艺的要求;2.运用现代电子提花对生产织机进行改造;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脑技术对部分生产工序进行数字化改造,使传统织锦产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4.实现部分工序自动化。这些问题的研发并得以应用,将大大提升各民族织锦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彻底解决了织锦行业的关键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达到了将文化与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项目的研究应用不仅提升了传统织锦业的文化科技水平,也深化了对中国各民族织锦文化、工艺研究,解决了各民族和织锦产品多为重经重纬和色彩比较丰富等组织结构特点,解决了多重经纬,多种颜色设计的难题,是对民族织锦文化及产品的创新研发,为更好地实施、保护各民族传统织锦文化,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摄像机的3D游戏与动漫生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承担单位:灵然创智(天津)动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本项目是以丘成桐教授的微分几何算法为基础,深度扫描摄影机数据为依托的,3d面部动画实时捕捉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项目完成后可以构成一套具备国际水平及相当市场和竞争能力的动画制作设备,同时,此套设备的实现和推广,能够大大的加快现有的动画制作流水线制作质量及效率,缩短制作工期,同时也能够更加鲜明的将动画制作技术和艺术要求区分开来,放宽创作空间。

对我国高端数字动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传统的制作三维角色表情动画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相对传统和经典的表情通道方式,这种方式的原理是将所有的面部表情都提取出来做成若干个表情通道,然后工作人员在使用这些表情通道模型将角色的复杂表情一点一点的描述出来。无疑,这样做非常费时费力。因为角色的表情越丰富就需要做越多的单个微小的表情通道。

这种方式的一个经典应用实例就是影片《指环王》中的格鲁姆。在这个应用中,将表情通道这种解决方案应用到了极致。为了让角色表情表现丰富,制作公司甚至制作了数以千计的微小表情,然后通过这些小的表情对角色进行混合,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种方式的弊端是——整个过程非常的繁琐,不论是角色搭建期间还是最终的动画调节期间。如果需要修改,修改一个表情的工作量也会非常巨大。

第二种是近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制作方案,就是结合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来进行角色的面部捕捉。这种方式是在专用的场地内搭建动作捕捉设备,然后通过角色面部上搭建的动作捕捉点来进行动作捕捉。结合现代的软件,比如FaceRobot已经可以进行比较完整和精确的面部动画捕捉了。

我们的主要实现内容为:

1.实现面部捕捉和肢体捕捉同时进行。

目前国内的面部动画都是单独进行捕捉的。由于摄像头分辨率等原因,导致了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不能同时进行,这在整个动画的制作流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首先,肢体动作的数据和面部动作的数据被迫分开,最终动画在两者的合成上不能达到实时同步,这将给动画师的后期调整工作带来困难。其次,在动作捕捉的实际操作中,演员的负担加重。演员要先演一次肢体的动作,然后再使用另一套面部设备面部表情,演员再回想当时的肢体动作来表演面部表情,这种不同步可能使我们看到的动画出现严重的偏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能让我们的面部捕捉和肢体捕捉同时进行。

2.实现面部捕捉的实时动画显示

传统的面部捕捉技术是先捕捉演员的表情动画,将其保存成一个动作捕捉文件来供其他的三维软件调用这个动作捕捉数据,再生成最后动画。这个过程中,是看不到面部表情最终制作效果的,必须要等到把动作捕捉的数据导入到三维软件中才能看到动画效果。如果能像动作捕捉一样也能实时看到动作和表情的实时效果,就能更好的让导演做到心中有数,更直观的进行动画片的制作与检查工作。

通过深度摄影机完成通道数据采集,并实现异体表情驱动。

解决传统表情rig驱动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细腻逼真表情制作。

本项目的研发不仅可以实时的捕捉面部表情,而且能实时面部捕捉与肢体捕捉同时进行,这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技术,该项技术推广到各个动漫制作公司里,不仅能使动画的质量有很大的进步,还会在制作流程上减少浪费,大大缩短制作周期对动漫产业有深远影响。

项目名称:微动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承担单位: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浩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内容简介:

随着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微博成为主流网络沟通工具之一,微动漫即是以微信和微博形式发表的微型动漫,是一种尚处于构想中的互联网级别的新兴沟通平台。如果说微博是一句话的博客,而微动漫是把这句话动漫化、DIY化的新型博客。相对于微博,微动漫在给人们带来了阅读和分享乐趣同时,更符合人们阅读的需求,具有文字难以传达的丰富想象力,又具备视频所不具备的快速、即时特性。而伴随着动画、影视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的读图群体,以网络动漫载体的传播方式显然更受欢迎。

具体而言,微动漫平台是为手机动漫业务内容创作、内容集成与分发、服务运营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型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是集聚原创动漫产品的“大超市”。无论是动漫工作者,业余动漫爱好者,还是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只要在该平台注册登记后,就可以在线制作手机动漫作品,将自己做好的动漫作品发布到系统中去,系统免费提供展示推广服务。此外,对于普通动漫DIY爱好者,平台将提供大量免费的动漫素材和工具,低门槛、易操作的操作系统将带动微动漫创作风潮。平台还计划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知名互联网开放平台进行支付、微博等应用接口的对接,逐步培育用户付费浏览及交流互动习惯,实现微动漫产业产创的良性循环。

微动漫作为手机动漫时代的一个新兴产物,其关键技术是各个国家动漫从业者都在积极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近一两年手持终端设备的发展速度迅猛,硬件参数和系统版本都频繁更新,如何使动画、漫画内容在不同类型设备上实现下载、播放、转发、互动分享、个性化制作等功能,这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内容格式标准及终端适配系统,以适应屏幕尺寸、操作系统、硬件性能、网络环境各方面的差异,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和操作体验。其次,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信息推送模型,以满足微动漫平台信息的发送、传播和共享,迅捷有效的支持平台信息的运作,这需要借鉴Twitter、新浪微博的先进理念与开发技术,并作出创新,以适用于以图片而非文字为主的新型通讯平台。

微动漫平台的搭建成功将成为动漫行业发展的加速器,使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链更加完善,为新媒体动漫行业制定新标准,有利于动漫作品生产及渠道传播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打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动漫市场,对于提升和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名称:基于动漫技术的互动娱乐体验系统研发

承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内容简介:

文化与科技结合是大势所趋,上海也提出了创意驱动、文化转型,努力将上海打造为“设计之都”和国际化创意都市。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带来对文化生活的新的要求。基于日益成熟的多媒体、虚拟现实、网络等信息技术基础,演出艺术创作和艺术形态的创新具备了全新的条件和可能,也为演出创作工作工具的革新和创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基于新媒体技术辅助下的演出艺术创作的语言创新,优化舞台艺术表现效果,提供与当今时代贴切的艺术语汇,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而在今天的演出艺术创作实践中,这些技术条件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成熟的技术还没有充分转化为艺术语言。

以米亚球幕剧场为实验平台,以虚拟现实、三维动画技术和高清摄像技术为基础,综合球幕空间投影技术,制作全方位影像环境下的综合演出;重点研究体感互动技术,利用Kinect、数据头盔、数据手套等硬件,优化算法,做到高效准确的动作识别计算,同时研究中控系统与各类交互系统的整合技术,实现演员、观众、影像、灯光、音效、辅助环境(风、水、气味)等多元素之间的互动,做到灵活的多种控制方式,移植通用性更强。并将此应用到其他类似球幕环境,制定内容设计规范,降低成本,实现大众文化新体验。

以虚拟现实、三维动画技术和高清摄像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球幕空间剧场内设置多通道投影,在演员、观众与影像/灯光/音效等互动式的演出环境中,结合密集的灯光点阵和数字全息音响系统,环境特效、与内容联动的物理“激点”等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沉浸演出情景中,结合密集的灯光点阵和数字全息音响系统,环境特效、与内容联动的物理刺激等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沉浸演出情景中,这种立体球幕互动娱乐应用系统,是以体感技术为基础,结合总控技术,让观众进入3D/4D球幕剧场不再是只被动地欣赏演出和影片内容,更多的是主动的参与体验。观众的走位、动作,都会与周围的情景产生互动,这是伴随电子信息时代而产生的新型的感官体验娱乐方式。

(责任编辑:楚小庆)

第3篇:江苏东方农商银行获评2019年度市金融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近日。东方农商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评为2019年度全市金融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连云港市仅有7家银行保险机构获此荣誉。本次荣誉的获得是对东方农商银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水平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东方农商银行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出台《信息科技三年规划》,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实践应用,创新推出指尖贷系列产品,安全管理水平和創新意识明显提高,为全行稳健运行和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网络安全保障。

第4篇:201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2012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41

2011年度金工二分厂安全及工作总结及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11年分厂在公司正确指领导下、质量安全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分厂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未出现一例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2011年分厂严格按公司的指导方针,坚持安全问题上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安全工作。

1、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在职工的思想上筑起一道“安全第一”的警戒线。在安全问题上得到高度的重视,生产过程中时刻做到首先考虑安全问题,生产以安全为基础。

2、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五同时”工作,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安排上必须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安排,强调生产工作的同时强调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生产工作的全过程。

3、规范职工工作行为,区分职工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严格制止,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必要的剖析,对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进行分析,达到警醒和教育职工的目的。

4、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状态,通过不断的引进和改造,现分厂内设备的本质安全状态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设备的安全运行上有了较大的进步。

5、加强分厂内的危险源的管理,杜绝危险源发生问题而引发事故。

6、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发现一个马上处理,对短时间无法处理的隐患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危险性减小到最小,使安全隐患不发展成为事故。

7、重视现场的“6S”管理,通过现场管理的不断推进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1年分厂在安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反应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设备的本质安全状态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还需要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还没有完全认定和杜绝;减少分厂危险源的数量还没有完全开展等。

针对以上问题2012年分厂在安全生产工作上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加强:

1、继续加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特别是戴手套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

2、继续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对新引进的设备及加工工艺严格按安全管理制度的四新教育开展工作,对员工不但要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更要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的培训,使职工掌握生产技能的同时掌握安全技术。

3、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生产现场的安全风险。生产现场设备加装铁屑挡板从而降低生产现场的安全风险。

4、推进“6S”现场管理降低生产现场的安全风险,对现场的整理、整顿,良好生产秩序的建立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生产工作安全高效的运行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安全工作无小事,让我们在2011年的生产工作中高举“安全第一”的旗帜,抓好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金工二分厂

2011-12-9

第5篇:2014年度全年度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

化作中心幼儿园2014学年度春季学期

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幼儿园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建立领导在教师之间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健全各层之间的安全组织,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安全需要就是使儿童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了切实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全体师生“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根据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结合幼儿园实际特制定本园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目标工作,责任书,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时时向家长、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要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防中毒、防传染病、防盗窃、防侵害、防突发性事故为重点,加强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与防火防灾教育,食品卫生与健康教育、节约教育等,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三、领导小组:

组长:陈学梅

副组长:黄惠溶黄凤

其他成员:全体教职工

四、工作重点:

1、健全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到位。完善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及园一系列安全组织。定期召开各种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实施办法,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布置相关的工作任务。要定期检查并分析幼儿园的事故隐患,加强研究,即时处理有关问题,即时处理有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和通报,学习本园制订的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程,并针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特点,对教职工开展消防知识、应急救生知识、保健卫生常识培训;利用家长、幼儿园和园内宣传窗,开展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增强教职工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

3、建立健全领导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加强值班、值日教师的管理。

4、要定期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全面检查,操场、各专用教室、各办公室、以及玻璃、门、窗、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5、要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6、要加强幼儿园值班工作,强化值班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严禁社会闲杂人员随意进入幼儿园。

7、后勤人员要加强园内安全检查(电、水、火、等),全面消除和杜绝幼儿园安全隐患。

8、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经常性对园内场地、设施以及人员等方面的安全进行检查与了解,及时把握安全工作态势,发现不安全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9、要积极配合派出所、搞好幼儿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严历打击各类扰乱幼儿园秩序的犯罪活动。维护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10、抓好幼儿日常活动的安全防范,规范教职工行为。严格规定带班教师须留心观察幼儿情绪的变化,不准离开幼儿,幼儿活动须在教师的视线内等;门卫须坚守岗位,管好幼儿的进出,不准让幼儿独自出园门,不随便让陌生人进入园内。努力消除幼儿日常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凡是组织幼儿外出集体活动要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做到组织管理无疏漏。

11、加强发生意外事故(火灾)时师生自我保护教育,创设有关安全教育的活动环境、结合一日活动各环节,对幼儿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并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幼儿的保护能力,在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积累有关安全教育的资料,提高安全教育的科学性。

12、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严格执行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五、渗透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园本课程中,我们将粗浅的法律常识贯穿于幼儿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班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生活入手,从身边入手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指导,使幼儿对“法”有比较形象

的认识,知道“法”就在我们身边,并初步形成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另外还通过学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形式,教育幼儿从小有爱祖国、爱家乡、遵纪守法的意识,教育幼儿做懂礼貌、有道德、守纪律的好孩子。通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园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为构建平安、和谐幼儿园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也为幼儿园开展好全面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2014年第二学期各月主要工作及活动计划安排:

三月份:

1、幼儿园开学对全园各项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工作大检查,有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

2、制定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3、安全第一课。

4、开展地震演练、消防等演练。

5、幼儿园及周边环境的排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

6、安全领导小组会议。

四月份:

1、交通、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2、幼儿园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3、抓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4、安全领导小组会议。

五月份:

1、法制教育知识活动开展。

2、幼儿园健康知识宣传周活动。

3、对幼儿园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4、安全领导小组会议。

六月份:

1、做好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安全管理。

2、对幼儿进行假期前安全防护教育。

3、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4、主管领导要做到勤看、勤检查,并做好记录。

5、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档案检查。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依法治园,强化安全措施。不断深化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认真排查并及时整改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设绿色校园,确保校园安全。

化作乡中心幼儿园

2014年3月2日

第6篇:光伏电站201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以及201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1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201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在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公司在顺利实现了全年度发电任务指标的同时,全面落实**年度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了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现将**分公司2014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全年发电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总计全年实际发电量:****万度,计划发电量:****万度,完成计划发电量的**%,超发**万度。

全年没有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二、我们的做法

1、多管齐下确保安全生产

在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中,我们以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与电站消缺工作为经,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处罚落实不力者为纬,编制一张安全生产的大网,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电站个人,全员参与。严格电站运行管理相关制度,电站运行维护质量得到提高,确保电站安全运行。

成立了由经理任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运行部、工程部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检查小组,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

1 全员参与率达**%以上,共检查出设备缺陷**处,排查设备缺陷**处,消缺率达**%。我们共检查出以下问题:

**电站共计检查出二次系统安全隐患**处,消缺**处,消缺率达**%。共计发现失压灭火气**个。

2、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我们组织参加、或者组织内部职工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通过电站事故预想活动、调度证学习与考试、无功补偿技术、操作票工作票填写规范、技术比武活动、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等多种的学习和培训,广大员工的服务技能得到了提高,服务热情高涨。

3、从细微处抓起,确保小事不酿成大错

严格开展电站运行管理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电站运行维护质量,具体表现在:

完成**月份**变停电检修,**电站倒闸操作与电站停电检修工作并顺利恢复送电;

完成苏村变每月定期巡检与缺陷统计并及时通知总包方青海院消缺;

完成电站人员每月小指标考核工作;

1月份组织施工、总包、厂家、运维单位,及时消除了110kv**变#1主变高压侧CT喷油事故;

5月份**线开关机构卡涩不能合闸送电故障,减少了因苏村变设备故障而造成接入电站陪停的损失电量。

三、2015年工作计划

(一)以电站生产安全为前提,保证完成2015年度计划发电量。这是核心的任务,必须保证完成。

(二)继续狠抓安全不放松。安全生产形势责任重大,安全教育培训时刻不能放松。要把责任、措施明确细化,利用分公司月考核等手段进行激励,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人人狠抓安全生产的格局,实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总体要求。

(三)加大技术队伍的培训力度。技术队伍仍然较为薄弱,不够精细化,电站的运营管理水平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我们要继续开展技术比武;同时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增强每位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宿感。

(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今年四月份***对**电站进行了二次安防的检查在此次检查中发现**光伏电站发电集团监测中心采用Internet网络与现场自35KV动化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未部署正向隔离装置,导致Internet网络直接与安全I区网络相连。现场自动化系统中登录密码强度不符合要求,计算机空闲网口和USB接口未封锁,存在隐患。针对以上的问题,已经发现立即整改并且制定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日常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各仪表设备的稳定运

2、 定期组织自动化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动化操作人员安全、技术素质。

3、 加强自动化仪表、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

4、 有针对项目仪表设备、控制系统技术革新、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责任。

5、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6、 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将责任划分到人。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我们也知道自己还存在不少的问题。2015年的时间就要过半了,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们有信心确保生产安全,确保全年生产任务能够完成。

**电站 2015年**月**日

第7篇: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颍上县人民医院

2013年度消防安全计划

为了做好我院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全院职工、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加强教职工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特制定消防工作计划

一、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消防法》、《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对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使职工了解本岗位的防火措施,做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材料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会组织人员疏散。

三、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重点部位要坚持每日检查、巡查,并建立月查记录。

四、保障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消防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五、组织职工开展消防演练。

六、加强消防器材、设备的管理、养护,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七、使消防安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奖惩、有预案,把消防工作落实到实处。

八、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开展消防知识小竞赛。

九、保安值班人员每天要按时巡查,检查校医院内有无消防安全

隐患,所有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要有记录。

十、消防水道不得随便关闭,消防水箱每周五下午检查一次。 2013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保证其它安全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使医院2013年的教育培训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特制定以下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一、 基本思路

(一)加强“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对员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员工端正态度,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思想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不违章操作,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同时对加强安全思想意识教育,确保他们在工作时做好带头作用,从关心患者生命与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

(二)将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中,加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安全教育的长期性。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因为生产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哪里有生产,哪里就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三)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用,尽量采用符合人的认识特点的、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针对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安全教育的形式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议形式。主要有:安全知识讲座、座谈会、报告会、先进经验交流会、事故教训现场会等。

(2)张挂形式。主要有:安全宣传横幅、标语、标志、图片、安全宣传栏等。

(3)音像制品。主要有:安全教育光碟、安全讲座录象等。 (4)现场观摩演示形式。主要有:安全操作方法演示、消防演习、触电急救方法演示等。

(四)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制度,杜绝未经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的现象。对于新分配学生,应严格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岗位,考核情况要记录在案,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

二、 主要的培训内容计划:

时间主题方式教育目的对象主培人员

全过程安全教育, 加强员工的安全素质。 1月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宣传 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全体员工) 2月 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3月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4月 各岗位安全知识教育 会议、宣传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5月消防安全教育,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6、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7月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夏季安全知识教育 讲座、宣传等 使员工了解防火的重要性和如何救火等常识 8月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宣传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全体员工)

9月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10月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11月消防安全教育 宣传、现场指导消防专业知识专学习(全体员工) 12月 2013年度安全培训活动总结、制定下一年安全培训计划篇二:2011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上海利丰物流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消防工作计划 2011年,我公司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普及消防知识,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学习培训,提高广大员工的防火意识,消防技能和自救能力;增强安全防火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实行安全防火责任制的消防工作原则,落实“谁主管、谁负责 ”的管理体制,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从而保障我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一、消防安全工作目标:

科学防火,超前防范,消除火灾隐患,杜绝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实现火灾、火警事故零,为公司安全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二、具体措施:

为确保目标顺利实现,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情况,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消防安全工作 。

1、明确防火责任制,建立消防安全防火网络

公司各部门要迅速完善消防安全网络体系,建立完整的消防安全防火网络。需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明确各部门经理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消防安全防范体系。坚持谁主管哪项工作,谁就对哪项工作中的消防安全负责。要做到有领导负责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做到层层有人抓;要有生产岗位防火责任制,做到处处有人管;各部门要有义务消防队并且要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既能防火又能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做到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各部门形成“ 安全自查 、隐患自除 、责任自负 、接受监督 ”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

2、落实消防法律法规,遵守管理规章制度

贯彻执行“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消防工作方针,普及消防知识,增强干部职工安全防火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 消防法 ”为准则,依法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消防法规,明确部门经理负责制,签订责任状。全力推行公司提出的“ 管理讲制度 、办事讲原则 、工作讲程序 ”的工作原则,完善各项消防管理规定,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全公司人人参与、人人管理。

3、提高防火意识、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发生

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和火险隐患的整改力度。按照“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提高对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的认识。对火灾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登记立案,凡是检查下达的隐患整改问题,限期予以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可靠的防范措施;对检查出的问题推诿,没有制定防范措施的,要纳入进行考核。对消防重点、要害部位要做好安全检查,对各部门采取自查、联查、互查、普检等形式多样的检查方法。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特别要做好节假日的消防值班保卫安全工作。

4、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员消防素质和消防技能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和巩固消防宣传阵地。要利用板报、橱窗、标语、警示牌等多种途径,宣传消防知识;报道防火灭火经验和自防自救知识。针对我公司实际情况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小分队战斗力和实战能力。要充分利用每年3月月份消防演练工作,提高全员整体素质;要筹划好“ 11.9 ”全国消防日的消防宣传活动力度,通过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小分队的实战灭火技能,提高员工防火意识和技能提高扑灭初期火灾和灭火的战斗能力,提高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的熟练程度,对新进员工要做岗前安全培训和考核,使职工做到熟练掌握四懂四会。

5、加强消防器材管理、 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加强各岗位消防器材的管理。学习先进单位对消防器材管理的经验,提高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消防器材的作用。加部门及小仓库的排查,确保无失效消防器具。凡是在消防重点部位动火作业的,要认真制定防范措施,现场监督,履行动火审批手续确保现场安全。

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有任何马虎。要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加大日常防火检查的力度,消除事故隐患。结合我公司线长、点多、面广等不利因素的特点,在公司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努力提高安全防防范建设,提高领导俺不安全管理意识,夯实基础工作;勤勤恳恳全力搞好消防安全工作,力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篇三: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健全社区居民委消防宣传教育机制,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提高社区居民委防范和抗御火灾能力,促进社区建设发展,确保社区稳定,结合本社区实际,现特制定如下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街道社区具体负责、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任务

我区到年底基本实现社区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健全完善各级消防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建立起适合社区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形成覆盖街道、社区的火灾防控网络,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消防安全监管组织机构。

成员名单: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确实加强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各街道经济、文教、商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和人员聚居区每平方公里消火栓数量,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消防设施不得少于15个,各街道、各社区要结合市政规划改造,落实消防水源、消防道路的管理,配置消防器材。在自来水管网无法到达的地方,要因地制宜修建消防水池,尤其是城乡结合部,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池塘等天然水源,保证水池水量和水源长期不间断,并设置消防取水口。要对旧楼区进行楼道清理,增设疏散出口,增设简易喷淋,配置灭火器,整改旧电气线路。鼓励居民住家之间采用防火隔墙,居民住户装修材料选用阻燃、不燃材料,并留出适当的防火间距,逐步提高防火抗灾能力。

(三)积极发展社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2012年,各街道要建立消防队伍,社区也要根据实际建立兼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到2012年底,社区建队率要达到100%。要逐步规范队伍的“建、管、训、用”,同时成立居民联户联防组织,建立执勤制度。社区建立一支能够扑救初起火灾和一般火灾的消防队伍,并适时开展经常性训练、演练,提

高居民自防自救能力。

四、实施步骤

(一)加强各项消防工作制度建设

各级消防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工作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年度消防工作计划,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分析辖区火灾情况,研究解决突出的消防问题。要以“三合一”场所、私房出租户、简易搭盖的生产和储存场所为重点,每季度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要规范多种形式队伍的管理,明确消防机构、主管单位的管理责任,定期组织开展执勤训练、业务知识学习、增强队伍的实战灭火能力。

(二)深入开展社区消防宣传教育

各街道、各社区要把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和文化、卫生的宣传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创建文明和平安社区、评选文明户等活动,加强社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各社区要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防火公约,积极动员居民参加,从而达到“走群众路线,群防群治”的目标。要强化对老、弱、病、残人群的教育和监护,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协助消除火灾隐患。要利用每年的安全活动月、“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火宣传教育。要在人员主要流动地段设置固定消防宣传栏、宣传警示牌,在企业和旧木屋区等火灾荷载大的地域设置防火警示标志,对居民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

马山街道群丰社区居委会 2012年 月 日篇四:公司2015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2015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本公司消防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本公司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公司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逃生疏散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有效遏制火灾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1、紧密围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认清形势、思路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落实到位,建立长期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2、深入领会“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负责”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切实将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全公司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全面增强抵御火灾的能力。

二、消防安全目标

1、重、特大火灾事故为零;

2、控制一般火灾事故,力争全年不发生火灾事故;

3、火灾隐患整改率100%。

三、消防安全工作重点

1、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会议和消防安全检查。 1.1公司每季度召开安全防火会议,布置消防工作,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把消防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位员工,充分调动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1.2每半年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培训会。主要对员工进行消

防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消防知识水平,懂得火灾的起因、火险的预防、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火场自救逃生方法等。 1.3部门每月一次检查由专人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器材及时更换处理。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要经常性的对本管辖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要及时派人解决处理。

2、建立完善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治长效机制,提高各部门的预防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的措施。 2.1公司建立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本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保证本公司消防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2.2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并在单位内通报检查情况,年度考评兑现奖惩。各班组、部门应结合本公司的火灾危险源、防火重点部位及消防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消防法》规定的单位消防安全职责,组织消防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做好隐患整改工作。 2.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部门经理对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签定和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班组、部门、重点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2.4公司严格落实消防工程审核、验收以及动火安全许可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火灾隐患产生。

2.5督促所属部门依法建立落实防火检查巡查制度,落实逐级和岗位防火检查责任(班组每日要进行防火巡查、公司至少每

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部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2.6督促各部门立即整改消除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部门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逐级报告。

3、加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设,逐步提高公司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3.1公司建立义务消防队。 3.2公司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灭火救援预案应适时修改,确保有效、适用。 3.3督促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依法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 3.4加强疏散逃生演练,着力提高公司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

4、开展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公司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 4.1督促各部门规范消防设施器材标识,落实消防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 4.2督促各部门完善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使员工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要加强对特殊工种员工、新入单位员工;关键防火环节和重点防火区域的人员

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4.3组织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参加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四、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

各部门要加强的消防管理,包括消防设施器材检查、员工安全规范操作检查,特别是用火、动火、厂区车辆、用电防护等产生火花的严格监控检查。电工要加强对公司内用电设施、设备、各种用电器、线路的安全检查,防止私自乱拉电线,防止用电设备、用电器损坏、电线短路引发火险。

五、完善规范公司的消防档案。

认真、正确的填写消防档案内容;对每日巡查、每月检查做好记录;对整改后的情况(包括:购置、更换灭火器、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消防器材)做好记录。

六、消防安全教育、宣传的任务和要求

1、6月份开展夏季消防灭火疏散演练;

2、8月份聘请消防专业人员为员工进行消防专题讲座;

3、9月份新入厂的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4、11月份开展“消防月”活动、冬季灭火疏散演练;

七、消防安全的专项检查

1、1月份开展春节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2、“

五、一”节前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3、6月份开展夏季用电前安全专项检查;

4、“

十、一”节前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5、12月份冬季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上海零星危险化学品物流有限公司 20

15、

1、8篇五:2013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x x x x公司

2013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公司各部门:

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公司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深化公司消防安全“四个能力”(预防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单位组织人员逃生疏散能力、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有效遏制火灾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原则,紧紧围绕保护员工人身、单位财产安全,维护单位稳定的总要求,督促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工段深入贯彻《消防法》、《四川省消防条例》、公安部令第61号等法规文件,进一步规范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和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消防安全管理重点,统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夯实火灾防控基础,不断提升公司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二、消防安全目标

1、消防安全做到“一明确、三建立、四规范”的总要求。“一明确”即明确消防安全职责;“三建立”即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完善消防档案;“四规范”即规范防火检查和隐患整改,规范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范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规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2、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人人学会消防,一般员工达到“懂灭火设备使用,会扑救初起火灾;懂自救逃生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两懂两会”要求。义务消防队人员达到“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操作使用;懂火灾应急处置程序,会组织扑救火灾;懂消防安全常识,会检查隐患”的“三懂三会”。消防安全管理人达到“懂消防法律法规,会部署消防工作;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知识,会组织员工培训;懂火灾应急处置,会组织灭火演练”的“四

懂四会”要求。

三、消防安全管理原则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

四、消防安全指标

1、火灾事故为0。

2、全年消防安全检查计划完成率100%。

3、进行火灾危险评价,消除火灾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确保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火险隐患整改率达100%。

4、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5、员工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率≥98%;入厂教育岗前培训率100%。

6、消防设施及器材完好率达100%、员工会使用率达100%。

7、火灾报警器完好率100%。

8、消防设施操作规程编制率100%,操作人员掌握率100%。

9、每年开展1~2次火灾事故灭火和疏散演练。

10、消防安全台帐、档案建档率100%。

五、消防安全工作重点

1、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会议和消防安全检查。

一是公司每季度召开防火委员会会议,布置消防工作,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把消防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充分调动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是每半年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培训会。主要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防知识水平,懂得火灾的起因、火险的预防、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火场自救逃生方法等。 三是防火委员会每月一次、保卫部每周一次检查由专人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器材及时更换处理。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要经常性的对本管辖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公司保卫科,保卫科要及时予以解决处理。

2、建立完善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治长效机制,提高各部门和义务消防队的预防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一是公司要建立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保证单位消防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公司防火委员会原则上每年不少于4次,并在单位内通报检查情况,年度考评兑现奖惩。各班组、部门应结合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源、防火重点部位及消防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消防安全五项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消防法》规定的单位消防安全十一项职责,组织消防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做好隐患整改工作。

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部门主管对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签定和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单位、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部门、班组、重点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四是严格落实消防工程审核、验收等动火行许可制度及备案,从源头上预防火灾隐患产生。

五是督促所属部门依法建立落实防火检查巡查制度,落实逐级和岗位防火检查责任(每日要进行防火巡查、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六是督促各部门立即整改消除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对建筑消防设施公司消防主管部门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部门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逐级报告。 3 、加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设,着力提高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做到“火情发现早、报告早,小火灭得了”。

一是建立公司志愿消防队;由保安队员建立“保消合一”的消防队。

二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公司每年进行一至两

次消防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灭火救援预案应适时修改,确保有效、适用。 4 、加强疏散逃生演练,着力提高公司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

一是督促各部门及各工段加强对员工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使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线路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

二是督促各部门及工段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5、开展全员消防大教育大培训,着力提高公司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

一是规范消防设施器材标识,落实消防安全“三提示”要求,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

二是完善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使员工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要加强对特殊工种员工、新进员工;关键防火环节和重点防火区域的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三是组织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义务消防队人员参加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6 、编制、落实消防工作计划。

一是制定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二是制定义务消防队员培训计划;

三是制定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计划;

四是制定公司火灾事故应急演练计划;

五是公布防火领导小组名单。

7、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

各部门及各工段要加强对本单位的消防管理,包括消防设施器材检查、员工安全规范操作检查,特别是用火、动火、厂区车辆、电焊作业等产生火花的严格监控检查。电工要加强对公司内用电设施、设备、各种用电器、线路的安全检查,防止私自乱拉电线,防止用电设备、用电器损坏、电线短路引发火险。

8、完善规范公司的消防档案。认真、无误的填写单位、部门档案内容;对每日巡查、每月检查做好记录;对整改后的情况(包括:购置、更换灭火器、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消防器材)做好记录。

第8篇:公司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中建幕墙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2014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4年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不断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狠抓制度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检查,查纠各类安全违章违纪行为;加大隐患整治力度,完善安全设施;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技能;积极抓好班组建设,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为公司各项工作稳步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

1、死亡、重伤 0

2、职业性疾病 0

3、轻伤率 ≤3‰

4、隐患整改率 100%

5、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率达 100%

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100%

三、重点工作

(一)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考核体系,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夯实基础工作。

1、各项目、加工厂要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主管生产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项目、加工厂员工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辐射到每个作业人员。

2、建立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安全机制,上级抓下级的安全管理体系,形

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的有效运行机制。

3、建立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一是分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安会工作会议,由项管部主要领导汇报本季度安全管理工作,研究部署下一季度的安全管理工作任务;二是每月由项管部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安全例会,各部门、各项目及相关单位主管参加会议,对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采取的具体措施等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下月工作。

4、不断加大安全经费投入,提高本质化安全水平。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对消防设施、临边防护、安全通道、机械设备安全防护、安全警示等重点部位进行完善。进一步完善监控检测安全报警系统,确保分公司重点部位实施有效监控。

5、强化考核,落实责任。重申对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发生工亡和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的项目领导班子,当年内不得评先受奖,不得提职提薪,要经过次年度的工作考验合格后,方可晋升受奖。

(二)积极做好公司各级员工、劳务队伍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能力

1、加强对新入公司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从源头把好安全教育关。 一是严格执行公司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二是公司培训要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参加案例讲座,学习与考试相结合,安全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者不予录用;三是公司、项目、班组的培训,要结合岗位实际和事故案例,做到有讲义、有笔记、有考试、成绩达标。切忌走过场,分公司项管部对项目、班组培训要跟踪培训效果。

2、抓好项目部及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教育培训。

一是分层次、分对象,有的放矢搞培训,形成制度,常抓不懈,班组长及操作人员,每月培训一次,结合岗位和工种,培训相关知识,使其达到对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知识应知尽知,应会必会,让班组长了解安全标准化的

相关知识和标准,懂得管什么,怎么管;二是各项目管理人员,每季度培训一次,重要的是明确责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三是各项目负责人每半年培训一次,结合行业特点和国家相关规定,增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四是特殊工种员工要结合取证、复审等时机,搞好相关知识培训。整个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强调实效性,把握连续性,切忌走过场,分公司项管部要跟踪指导,监督检查。

3、利用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员工,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三)加强危险源管理和危险因素控制,形成公司、项目、班组三级动态管理控制体系。

1、完善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危险源实施有效监控。

一是针对重点系统和区域,公司按集团要求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是结合施工实际,实时组织员工对预案进行培训。按照项目每月组织一次,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的演练要求,组织员工在不同环境、不同作业内容中开展预案演练活动。演练过程要贴近实战,提高质量、保证实效。对演练拍摄的照片、录像等全部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检查。

三是强力推进危险因素辨识工作,对各项目和主要施工工序进行风险分析。组织员工对风险分析结果进行学习,使全体员工了解本岗位作业和主要设备的危险因素。

(四)立足生产现场,加强隐患排查,加大整改督办力度。

1、明确检查的重点部位。

一是查全公司各项目、加工厂各级危险源及区域的规范管理,责任落实,按规操作,排查隐患,及时整改等情况;二是查项目安全监护是否到位,组织、技术、安全措施是否制定落实,查基层班组安全自保、互保落实情况;三是查施工现场与生产区域的围栏、吊篮、消防设施、临电等是否齐全完好,

保护是否灵活有效;四是针对季节变化,查冬季“四防”(防寒、防冻、防滑、防火)和夏季“四防”(防中暑、防雷电、防雨、防风);五是查特种设备的证件审验,特殊工种的持证上岗。

2、明确检查的主要内容

针对形成安全事故的四大因素。一是查人的不安全行为,以“三违”为代表的违章现象;二是查物的不安全状态,以防护设施残缺,设备带病作业为主的硬件缺失;三是查制度缺陷,以操作规程不完善,工序点检确认制度不健全,考核制度不落实为主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四查作业环境不良,现场杂乱无章;五查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是否健全,落实到位;六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杜绝“三违”;七查防护设施齐全完好状态,运行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检修设备处于计划状态;八查作业环境是否定置管理,物放有序,人行有道,工作有场;九查及时整改,落实责任,签字齐全。

3、明确检查的方法

一是项目自查。每月由项目负责人对本项目各个施工区域进行拉网式检查,主要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管理方法,以及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检查的情况综合汇总后及时召开专题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公司派人参加指导检查和专题会议,并将情况及时书面报公司项管部,此项规定已纳入公司的考核细则,属必查项目;二是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对全公司员工和生产区域进行专业安全检查,确保检查的质量和督办整改到位;三是公司安全部(科)现场检查人员,按照责任分工,定点专人管理的原则,每天深入各生产厂,针对现场各类管网、主要设备等事故易发、频发部位,以及危险源管理情况、危险因素标识表填写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整改。

(五)强力推进安全标准化达标,夯实基础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贯彻上级安监部门的安全标准化项目、内容及验收标准,确保上级安监部门全面验收达标。

一是将安全标准化的内容、项目及验收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分解落实;二是专业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监督检查,指导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三是请安监部门的有关专家进厂授课,咨询指导,最终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教我安全向我会安全的两大根本转变。达到群防群治,群策群力,进而最大限度的解决安全管理的“倒三角”现象。

2、树立样板,典型引路,抓两头,带中间,全力推进。一是组织拉练观摩示范班组的成功经验,让大家学以致用;二是及时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典型,组织公司、车间级领导参观、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达标的目的。

(六)充分发挥专业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作用,确保本质安全。

1、总结公司现有的专业安全检查经验,大胆管理,在提高检查质量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一是认真检查,不走过场;二是经常捕捉其他同行业的先进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培训、推广。

2、发挥各专业检查的作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对查出的问题要督促整改;三是结合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搞好检修质量的验收和开机前的确认,落实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

3、认真负责,落实考核

一是各专业检查人员要对各专业系统的安全管理认真负责,对整改不落实单位和项目要采取考核,上报反馈;二是抓住典型问题,普遍性问题,公开曝光;三是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区别性质,分析原因,连带考核各专业检查人员的相关责任。通过上述措施确保本质安全。

(七)抓好现场定置管理工作,做到清洁、文明、安全生产。 一是进一步完善现场定置管理标准和现场平面布置图,做到物放有序,人行有道,工作有场,实现定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秩序化,保证现场安

全通道畅通。二是制定定置管理考核办法,使定置管理工作检查有方法、考核有标准、奖罚有依据,能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三是培养员工良好的文明生产和文明操作的习惯,杜绝事故发生。

(八)加强对相关方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1、加强对外部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一是进厂审查资质合格后,首先签订安全协议,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二是认真坚持针对有资质的外部施工单位发包工程;三是建立切合外部施工单位实际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双方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2、坚持职能部门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

一是以公司与施工项目归属的生产厂要密切配合,共同监督管理;二是按规定,开据动火证、作业票等相关手续,安全部(科)要加强监管;三是生产组织中,风、水、电、煤气等动力介质的开停、放散等涉及外部施工单位的要提前沟通协调;四是对与生产作业场地交叉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要派施工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监护。

3、加大对外部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施工安全。

一是查各种施工手续是否齐全,杜绝擅自施工;二是查遵章守纪,按规施工,禁止“三违”现象发生;三是查组织、技术、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安全监护是否到位,对违章行为要严厉查处,对不服从安全管理的要责令停工整改以保障安全施工。

(九)搞好新技改项目的安全“三同时”验收和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的审验。

1、对起重、压力容器、场内机动车等特种设备坚持按期审验,确保新上设备安全手续齐全,特种设备凭有效证件使用。

2、对特殊工种员工的操作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办证、复审,确保特殊工种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

3、对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严格检查验收,

对存在的问题,列清单,责成专人负责,限期整改,确保安全投产。

(十)积极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

1、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档案,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一是按照安监部门的要求建立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危害岗位的台账并及时上报;二是摸清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性质及操作人员等有关情况,通过有效的技改工作改善环境,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三是建立职业危害健康档案,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2、及时组织对接害岗位员工的健康检查,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一是按规定及时协调疾控中心对进厂、离厂的员工进行身体检查,为职工的康检提供方便;按照国家标准配置并落实接害岗位职工的劳保福利待遇;二是加强监督检查,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做到不漏检、不漏报。

3、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一是定期下发职业卫生安全相关常识的实用学习资料;二是按培训工作计划组织接害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三是定期组织考试、考核、应急演练,在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上下功夫。

(十一)积极组织6月份“全国安全月”和11月9日“消防日”活动 结合6月份“全国安全月”和11月9日“消防日”的主题和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对检查中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及时整改,并列入公司隐患整改计划中。

认真开展6月份“全国安全月”和11月9日“消防日”主题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的安全宣传专栏、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进一步强化6月份“全国安全月”和11月9日“消防日”的主题安全教育,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四、总体要求

各部门(科室)认真学习《2014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中的工作安排,结

合本部门实际制订出部门的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于12月31日前交予安全科。

第9篇:安全环保工作年度总结

在2011年,动力车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对2011年的车间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在做好车间安全工作的前提下,配合公司及安环部搞好了三大体系认证审核,安全标准化审核升级的材料准备,气象局的防雷防静电检测,污水排放在线监测仪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按时参加公司安全例会,做好会议记录,在车间会议和班前班后会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及安环部下达的各项文件和通知。

发动员工从自我做起,做好了节能、减排、降耗的工作。车间产生的酸碱性废水一律排至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通过公司的污水管线改造,循环水系统的废水和水处理产生得浓水经化验合格后排入污水排放管线。从源头上杜绝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让职工时刻注意安全生产;时刻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防止职工在工作中分心,做到专心工作,防止事故发生;平时在工作现场监督职工的工作方式,加强劳动纪律监管,防止“三违”现象发生。本年度还加强了对“厂规厂纪”“四十一条禁令”等规章制度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的考试,让职工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力求达到工作中第一想到的就是“安全”这个效果,从员工心理上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本年度共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不包括新学员二级、三级培训)15次,参加人员345人次,总共课时44课时。

在公司综和检查及车间内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按要求整改,在日常巡检和工作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也做到了立即整改。特别是夏、冬两季,在搞好“四防”工作的同时对特殊设备和部位做重点监察。

每月对消防泵进行试运行保证消防泵能处于随时待用状态,并在9月份对柴油消防泵的电瓶进行了更换。对超期的38个灭火器进行了重装,并更换了一批已经老化的消防水带8根。还利用超期的灭火器对职工进行灭火器的实际操作演练,员工更直接地了解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效果。

本年还统一对所有配电室的外窗安装了共计35个美观实用的防鸟网,新配置了9快防鼠板,将配电室所有门口的防鼠板全部完善。在气象局的配合下,又安装了10个浪涌保护器,将所有配电室都配备了防雷浪涌保护装置,二季度利用线路停电间隙,请电力部门对变压器、高压柜、防雷器进行了校验。从而保证了配电安全,为公司安全生产做好保障。

本年度分入车间学员共计7人,严格照公司规定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在平时也对员工进行厂规厂纪、操作规程、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消防管理、上级下发的文件等培训。

六月份安全月活动中,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在车间内部进行了宣传和号召,结合最近的几起安全事故进行了以规范安全操作、遵守劳动纪律、杜绝“三违”为主题的活动,让职工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

在2011年的工作中,还是出现了3起轻伤事故,还有迟到早退、睡岗等违纪现象的发生,这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是没有做好,我们应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做更大的贡献。

动力车间

上一篇:物业工程部先进事迹下一篇: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