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精选15篇)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1

中心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党组会,商议制定宣传教育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迅速召开全体会将宣传教育活动部署到本单位每位干部职工。中心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指导,确保实施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依托门户网站,拓宽宣传渠道。

中心以宣传阵地为依托,以宣传版面为载体,组织开展了一次集中宣传活动,中心主要领导到现场进行指导。同时,根据中心实际,依托门户网站,拓宽宣传渠道,实现了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宣传互相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是注重建章立制,深化活动成果。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2

一、国外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举措

1.1 将全民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国家战略

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将全民意识教育作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些国家在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中还明确提出了覆盖中小学生、家庭用户、中小企业、政府等各个层面的政策措施, 详见表1。

1.2 制定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规划计划

为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战略内容具体化, 确保相关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执行, 一些国家立足国家层面制订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

1.2.1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NICE)

美国于2008年启动“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National Initiative for Cybersecurity Education, NICE) , 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组织实施。该计划由美国《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演进而来[9]。目前,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正致力于向高技术部门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学校、图书馆和一般的办公场合推广“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旨在提高美国各地区、各年龄段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2011年8月11日, NIST发布《美国网络安全教育计划战略规划:构建数字美国》草案, 征求公众意见。该规划是美国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NICE) 的首个战略规划, 阐明了NICE的使命、愿景和目标。NICE旨在通过创新网络行为教育、培训和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促进美国经济繁荣和保障国家安全。为实现这一愿景, NICE主要承担领导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正规教育、领导联邦网络安全人员结构以及领导网络安全人员培训与职业发展四项使命, 其主要目标是增强公众有关网上活动风险的意识、扩展国家网络安全人员队伍以及建立和维持一支无人能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网络安全力量。

1.2.2 欧盟“安全网络计划”

1999年, 欧盟首次启动为期5年的第一个“安全网络计划 (EU Safer Internet Program) ”, 目前正在进行第三个“安全网络计划” (2009—2013) [10]。该计划主要是对欧盟共同体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重点强调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风险, 即“必须向青少年、家长、监护人和教师告知青少年可能遭受的在线安全风险, 与非法的、有害的内容斗争, 将在线指导作为一项优先任务。”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 促进网络和其他通信技术的更安全应用;教育儿童、家长、教师与非法和有害的在线内容进行斗争。”欧盟第三个“安全网络计划”预算为5500万欧元, 更多关注网络暴力与色情, 不仅反对非法内容, 而且抵制色情与暴力内容的有害影响, 特别是为儿童提供关于风险和在线技术方面的支持。

1.2.3 英国网络安全教育与技能计划

英国在2010年10月发布的《在不确定时代保障英国:战略防御与安全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计划》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Programme) , 并在此计划下开展新的网络安全教育与技能计划 (Programme of cyber security education and skills) , 其目标是在全英国形成网络安全的更好防范方法, 推动普通市民和企业可获得的简单、通用的安全措施的广泛应用[11]。英国《国家网络安全计划》重点关注意识提升和技能增长, 鼓励公众采取安全的在线行为, 提出“建立公众和企业举报网络犯罪的唯一联络点。通过推广新的技能发展计划, 确保参与打击网络犯罪者具备识别、理解和跟踪威胁的相关知识。”

1.2.4 日本《信息安全普及与启蒙计划》

2011年7月, 日本发布《信息安全普及与启蒙计划》, 进一步明确日本信息安全意识普及工作的推进机制与具体措施。该计划确立了公众及企业信息安全工作基本方针——政府提供积极支持, 每个国民主动行动予以落实, 并将普及“信息安全文化”作为工作目标, 具体措施包括持续开展并加强“信息安全月”活动, 进一步充实“保护国民信息安全网”, 制作针对老年人的信息安全意识普及材, 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安全教育, 提高信息安全相关的意识、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安全指导者培养讲座”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安全相关指南和工具, 研究信息安全普及工作中推进政民合作的激励措施, 强化与东盟、APEC、欧美各国国际合作等等。该计划中还提出日本将在信息安全政策委员会之下新设“普及启蒙、人才培养专门委员会”, 对信息安全普及启蒙、人才培养政策进行评价。

1.3 建立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网站

世界各国在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方面多通过专门网站来传播网络安全风险相关知识、普及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技巧与实用工具, 各国相关网站建设基本情况, 详见表2。

备注:本表所列网站不涵盖包含网络意识意识教育内容的政府部门官方网站。

1.4 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普及主题活动

1.4.1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月

美国网络安全意识月 (National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Month) 活动自2004年启动, 每年设有特定主题, 并且网络安全意识月的每一周都设特定的关键议题。2009年10月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宣布10月为美国的网络安全意识月, 呼吁美国公众加强安全保护意识, 以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类网络犯罪活动, 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美国网络安全意识月由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2011年10月是美国第八个网络安全意识月, 主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突出了全民有责保护网络安全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美国国家范围内的活动和计划, 网络安全意识月推动公私部门伙伴提升意识并对美国公民进行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教育, 同时提升国家及其网络基础设施的恢复力。

1.4.2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挑战赛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挑战赛 (National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Campaign Challenge) 始于2010年11月, 作为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National Initiative for Cybersecurity education) 的一部分, 该竞赛是旨在对美国公众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且富创造性的活动, 通常配合国家网络安全意识其他相关活动安排, 以加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普及和提高应对网络威胁的能力。

1.4.3 欧盟网络安全意识日

欧洲网络安全意识日是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为期一天的高技术与安全政策活动, 该活动将立法者、欧盟与各国家的政府机构、企业高层代表、媒体聚集一堂, 包括欧洲议会成员、欧盟委员会成员、国家和高端企业代表 (CEOs, CTO, VPs) , 旨在增进各方对新兴网络安全进展与互联世界面临挑战的共同理解。2010年的第三次欧洲安全意识日重点关注当前以及未来的信息安全挑战, 例如云中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安全威胁的严峻性、保护欧洲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可能性与有效性、如何保持开放网络与用户信任和隐私保护之间的一致等。

1.4.4 英国国家防身份欺诈周

英国每年10月开展全国范围的国家防身份欺诈周 (National Identity Fraud Prevention Week) 活动, 由皇家邮政、英国零售商协会、盖百利公司 (Experian) 、国家反欺诈局、身份证服务公司 (IPS) 、英国商会 (BCC) 、高级警官协会 (ACPO) 等合作举办。国家防身份欺诈周主要通过专门网站提供大量资源, 帮助 (市民) 和企业避免身份盗用犯罪导致的严重后果。2011年英国国家防身份欺诈周的活动时间为10月11——23日, 目标是向公众警告身份欺诈的危险并提供简易的自我保护步骤与措施。

1.4.5 澳大利亚国家网络安全意识周

澳大利亚在2007——2008财政预算中, 配置8900万开展为期四年的大范围计划, 旨在提升家庭用户和小企业的防护措施, 避免电子攻击和欺诈, 国家网络安全意识周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Awareness Week) 由此正式成为年度活动。该活动由政府与企业、社团组织、用户群体以及州、地方政府合作开展, 目的在于教育家庭和小企业用户采取简单步骤保护其在线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2011年澳大利亚网络安全意识周于5月30日——6月3日举行, 超过500个企业、社会和用户组织与政府机构参与其中并开展活动。

1.4.6 新加坡网络安全意识日

2011年4月1 3日, 在新加坡网络安全意识联盟 (Cyber-Security Awareness Alliance) 支持下, 新加坡举办了首个网络安全意识日活动, 目的在于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以及提醒网络安全是一项共同的责任, 强调必须将网络安全作为新加坡经济繁荣的供能器。通过活动, 新加坡有超过三十万用户和部门承诺将采用更为安全强健的用户口令。

1.4.7 日本信息安全意识月

日本《保护国民信息安全战略》 (2010) 中明确提出将每年2月设立为“日本信息安全意识月”。2011年2月的日本信息安全意识月以“意识、安全、持续 (Aware, Secure, Continue) ”为口号, 通过多方合作, 开展广泛的相关活动以提升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主题月活动以2011年2月1日下午14:00-17:30举办的专题讨论会作为启动标志, 议题包括信息安全意识提升相关事项以及信息安全威胁的趋势与防范措施。具体活动包括地方警察局组织举办的信息安全演讲、内务与通信部 (MIC) 组织的信息安全支持培训课程、日本教文体科技部 (MEXT) 组织举办的e-NET大篷车宣传活动以及由经济、贸易与工业部 (METI) 组织的网络安全课堂。

1.4.8 斯里兰卡网络安全周

发展中国家斯里兰卡于2011年10月第三周举办了第四届一年一度的网络安全周 (Cyber Security Week) 活动, 目标是对地方企业家进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活动主要由10月19日的第四届年度国家网络安全会议和10月20——21日的两天技术讨论会 (workshops) 组成, 主要议题包括“网络安全的最新进展、趋势与技术进步”, “虚拟化、云计算和下一代企业架构”以及“追踪僵尸网络”。

二、国外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共性要点

2.1 政府为主, 各方合作

国外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相关活动通常由政府部门作为主办方, 私营部门和非营利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组织模式, 既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并确保向公众传播的信息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私营机构的优势, 在技能、研发和资金方面为活动提供支持。

2.2 目标明确, 保证投入

各国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通常都有明确的目标, 并确保资金投入。例如, 法国2006年针对家庭用户进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f@mily en ligne活动的投入为100万欧元, 德国BSI在2004—2007四年间用于进行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投入为22.2038万欧元, 而美国2006-2008三年间用于国家网络安全联盟举办的www staysafeonline.org网站建设的总投入达375万美元, 其中包括对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月活动的经费投入。

2.3 对象具体, 方法多样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活动的受众对象通常比较具体, 多数以普通用户和中小企业为主, 具体包括一般用户、儿童、中小企业、青年、家长、教师、政府人员、中老年人、IT专业人士、非盈利组织等。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最通用工具是门户网站和公共出版物, 以网络安全意识日/周/月方式开展主题活动也比较常见。一些活动还采用举办培训研讨会、发放指南或手册、采用视频或电视广播等作为主要方式。

2.4 主题多元, 内容丰富

各国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与活动通常包含多个主要议题, 并且内容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上网安全、隐私保护、欺诈防范、网络钓鱼、恶意软件、身份盗用、垃圾邮件、网络暴力与骚扰等等。

三、我国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建议

综观国外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各项举措, 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的工作。与国外相比, 我国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覆盖面十分有限, 并且缺乏持续性, 为推动我国的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 提出如下建议。

3.1 制定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

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塑造全民网络安全文化为目标, 制定我国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 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原则、目标、任务与资源保障。整个计划应考虑综合性的、长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项目与短期的、具体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项目相结合。

3.2 建立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权威网站

面向儿童、青少年、个人用户等普通公众和中小企业, 建立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权威网站, 针对网络欺诈、钓鱼网站等网络犯罪行为以及垃圾邮件、僵尸网络等安全威胁, 生动鲜活地向公众和中小企业传播网络安全知识, 在线提供各种基本防护工具, 为公众和中小企业采取恰当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3.3 开展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行业组织、社团组织合作, 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题活动, 如网络安全主题日/周/月, 网络安全研讨会, 论坛、展览以及网络安全主题知识竞赛等。

3.4 向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导

针对中小企业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辅导, 采用现场指导、技能培训、互动咨询等方式, 为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的网络安全保护建议和技能辅导, 提高中小企业的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调动行业协会、企业联盟与社团组织的力量, 共享企业网络安全预测、应急与防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国家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各国纷纷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纳入国家战略, 通过制定国家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建立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专门网站以及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措施, 推动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 提升对身份欺诈、网络钓鱼等网络犯罪的认识, 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基本技能和知识。我国应尽快采取措施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鼓励公众自觉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关键词: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全民教育,国家战略,主题活动

参考文献

[1]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National Strategyto Secure Cyberspace[EB].http://www.dhs.gov/files/publications/editorial_0329.shtm, 2003-02.

[2]Cabinetoffice of United Kingdom.Cyber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United Kingdom[EB].http://www.cabinetoffice.gov.uk/media/216620/css0906.pdf, 2009-06-25.

[3]Australian Government.Cyber Security Strategy[EB].http://www.ag.gov.au/www/agd/rwpattach.nsf/VAP/ (4CA02151F94FFB778ADAEC2E6EA8653D) ~AG+Cyber+Security+Strategy+-+for+website.pdf/$file/AG+Cyber+Security+Strategy+-+for+website.pdf, 2009-11-23.

[4]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Council of Japan.InformationSecurity Strategy for Protecting the Nation[EB].http://www.nisc.go.jp/eng/pdf/New_Strategy_English.pdf, 2010-05-11.

[5]Canada Government.Canada's Cyber Security Strategy[EB].http://www.publicsafety.gc.ca/prg/ns/cbr/_fl/ccss-scc-eng.pdf, 2010-10-03.

[6]Minist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India.Cyber SecurityStrategy (draft) [EB].http://www.mit.gov.in/content/cyber-securitystrategy, 2011-05-18.

[7]NewZealand Government.NewZealand Cyber SecurityStrategy[EB].http://www.med.govt.nz/upload/New%20Zealands%20Cyber%20Security%20Strategy%20June%202011.pdf, 2011-06-07.

[8]Czech Republic Government.Cyber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Czech Republic for the 2011-2015 Period[EB].http://www.enisa.europa.eu/media/news-items/CZ_Cyber_Security_Strategy_20112015.PDF, 2011-07-20.

[9]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CE[EB].http://csrc.nist.gov/nice/, 2010-05-11.

[10]Europe's Information Society.Safer Internet Programme[EB].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activities/sip/index_en.htm, 2009.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3

该报告对国际社会2000年设定的6项全民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全球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第一,促进儿童,尤其是弱势群体儿童的保护和教育:47%的国家已完成目标,8%的国家即将完成,20%的国家离目标还很远。2012年,世界入学儿童数量比1999年多2/3。

第二,普及初等教育,尤其是女童、少数民族儿童和被边缘化儿童:52%的国家完成了目标,10%的国家即将完成,38%的国家离目标还很遥远。

第三,确保年轻人和成年人有均等机会学习并获得日常生活必需技能:46%的国家实现了普及初中教育,全球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增加了27%。在低收入国家,截止到2015年,仍有1/3的青少年无法完成初中学业。

第四,到2015年,成人文盲率降低50%:仅25%的国家实现了这一目标,32%的国家离目标还很远,妇女仍占文盲人数的2/3。

第五,实现性别平等:截至2015,仅69%的国家实现了初等教育性别平等,48%的国家实现了中等教育性别平等。童婚和早孕仍继续阻碍女孩的进步,对女孩进行性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依旧很有必要。

第六,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所有人学有所得:1990至2012年间,146个国家初等教育的师生比降低了121,但仍需400万位以上的教师才保证所有儿童入学,1/3的国家仍缺乏训练有素的教师。自2000年来,教育质量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尽管全民教育目标尚未全部实现,但全民教育事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展显著。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因这一计划的实施步入校园。但是,全民教育的目标还未全部实现,仍需具体而有资金支持的战略,优先关注最困难群体,尤其是女童,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异,让教育真正具有普及性。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篇4

xx区望鱼中心校开展了“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4月13日下午,校长黄乾伟在学校大会上向同学们讲解了《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了法律宣传力度,让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掌握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用下午第二节课时间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分别召开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对照学校大会上有关国家安全教育的知识,互相交流,畅所欲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xx区望鱼中心校将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篇5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转发镇江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周暨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我校紧紧围绕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以相关安全的热点问题入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二、活动内容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1、营造安全教育氛围:悬挂“增强安全意识 创建和谐校园”横幅,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刊出安全宣传黑板报,进行了全校性安全教育的动员。

2、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消防、交通、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法律规章和安全常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阵地的作用,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为素材,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思想。

(二)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1、学校举办一次全校学生逃生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2、刊出“安全教育专栏”,张贴安全宣传图片。对学生的防火、用电,饮食、煤气中毒,交通、游玩、游泳,预防各种流行传染病等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3、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隐患大检查。重点是消防、校舍安全、食品及学校各项安全制度的制订落实情况检查。

4、各班以班会课活动课为阵地,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有课件、网上下载宣传资料、校本教材《学生管理手册》等。

5、切实抓好食堂工作,按照学校制定的管理规定及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堂卫生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

6、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严格夜查制度,做好寄宿生的请销假。

三、取得效果

1、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注意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2、学生法制观念增强了,学生能够做到知法守法,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提高了。

3、学生讲卫生意识更高了,个人自理能力更强了。

4、教学秩序更好了,学生学习行为文明了,活动更加安全了。

5、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了,教育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了。

6、创建了安全的教学环境,形成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围。

四、存在不足

1、教育的形式还不够多样化。

2、相关的演练活动不是很多,学生实践性不是很强。

总之,通过“安全教育周”这一契机,大力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建立起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一切安全工作。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2.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3.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4.银行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5.学校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6.银行业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7.银行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8.开展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6

人人有责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提升师生、家长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系列活动。

一、幼儿园层面

1.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商议组织“全民国家安全日”各项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全园教师的国家安全意识。

2.通过电子屏在校园内滚动播放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标语:“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严格贯彻遵守《国家安全法》,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和利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保障国家长治久安”,通过播放国家安全教育宣传,使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

3.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了《国家安全法》、《宪法》、《反恐怖法》等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制作了主题为“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渭源县幼儿园全民国家安全宣传”美篇,并要求每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二、家长层面

1.利用校讯通、班级微信群、QQ群等工具,做好家园联系,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宪法、反恐怖等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家长的国家安全意识。

2.通过班级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家长介绍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每个人都应该严格贯彻遵守《国家安全法》,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

三、幼儿方面

1.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不与陌生人交流,看见行为怪异的人,不靠近,不围观、并尽快远离,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等。

2.各班教师积极在微信群里通过视频、故事等形式对幼儿开展了“国家安全”教育,分享符合年龄特点的“国家安全教育专题”视频,教育小朋友在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

让幼儿从小树立国家安全观。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7

为进一步做好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工作, 2015年7月16日,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法宣传普及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通知》指出, 新《食品安全法》的公布, 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积极探索, 是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际行动, 对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 各地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普法依法治理职能部门要结合新《食品安全法》宣传普及活动, 创新食品安全宣教工作机制, 把学习宣传新《食品安全法》列入全民普法的重要内容, 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新《食品安全法》宣传普及工作, 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与科学常识,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8

文集着眼于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和德国统一战争的比较,探讨“全民战争”这一战争形式在现代历史上的形成及其后果。所谓“全民战争”是指动员普通民众参与或以普通民众为打击对象的战争,与之相对的是“有限战争”(limitedWar),指的是只由正规军参战,而不卷入民事机构和普通民众的战争。现代史上的“全民战争”之所以引起关注,多少与对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的历史反思有一定关系。正如作者之一费尔曼指出的,以民事机构和人民为打击对象的战争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七世纪欧洲的宗教“三十年战争”,就战争范围、大众动员程度和杀伤人数而言都十足称得上是“全民参战”的、以人民为对象的战争。这不啻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号称与宗教相对立的种种“现代”政治体系和价值观为何非但没有阻止全民战争,反而使其随着现代军事武器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什么能够像过去的宗教狂热一样有力地发动现代全民战争?大约就是在这类问题背景上,美国南北战争究竟算不算“全民战争”的问题引起了争议。

那些认为南北战争是一场“非全民战争”的作者强调,‘‘全民战争”是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概念,是二十世纪军事技术和战争策略的体现,与南北战争毫无关联。比如尼利认为,南北战争显然不可同“全民战争”混为一谈,因为林肯的出发点并不是摧毁南方政权,也不曾动员全部人力物力为战争服务。有些北方军事将领确实曾经威胁毁灭南方社会经济,却并不意味着毫无分寸地屠杀人民。但是这种说法遭到另一些学者针锋相对的反驳。哈戈美指出,南北战争是“历史上第一场现代全民战争”,因为政治家和军事将领首次合作,组织起美国北方工业化社会的所有人力物力,用以摧毁另一个社会的物质资源和社会政治系统。另一位作者麦克弗森以统计数字证明,南北战争给南方社会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南方在战争中死去六十二万人,在南方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高于一次世界大战中任何国家的战争死亡率,仅次于二战战争死亡率的最高地域(伏尔加河和莱因河之间的地带)。麦克弗森还指出,林肯领导下的美国北方将领虽然没有对南方人民实行肉体消灭,但却明确宣称,摧毁南方人生存意志精神同消灭其正规军同样重要:“将敌方的人民置于贫困和悲惨会比杀伤敌军更快导致对方的屈服。”

书评人霍华德认为,即使南北战争有别于那些以民众为消灭对象的二十世纪战争,但这场战争中的北方一端实际上发展出后来全民战争的许多特征,比如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大众参战,调动其情感因素等。他引用文集的另两位作者布鲁丹和贝林格的研究,证明这些活动使“解放”成为最有力的战争道义动员口号。这两位作者分别考察了南北双方在爱国主义战争宣传动员方面的特点。布鲁丹的研究指出,林肯自觉运用一切手段宣传“解放”,不仅旨在获得北方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而且旨在以建立美国民族国家的新政治基础。贝林格的研究表明,南方也有爱国主义,而且强烈到为抵御北方军而决一死战的地步。但相比之下,南方爱国主义只限于保护地方家园,南方政府决定打这场战争的目的很简单:生存。很快林肯及其幕僚便意识到,若不彻底摧毁南方的物质资源和生存环境以击毁其人民的生存意志,这场战争就难以获胜。书评人指出,北方没有做的只是将南方人看作同印地安人一样可以整体消灭的异己族类。

至于德国(普鲁士),其通向“全民战争”之路与南北战争略有不同。民族主义宣传最初在德国统一战争中只扮演了相当边缘的角色,因为对丹麦和奥地利的战争都是速决战。但自从普法战争起,速决战的黄金时代就宣告结束。尽管法国正规军已全部被普鲁士军消灭,法国人却不承认战败。德国首脑中意见分歧,俾斯麦认为拒绝战败的只是盘踞巴黎的一小撮革命党,只要把巴黎炸平,不愁法国政府不投降;军事将领墨尔克却看出蕴藏在整个法国民族之内的愤恨不平,从而认为对法国实行军事管制必将导致连续不断的游击战争,唯一的解决办法似乎就是采纳美国南北战争将领舍尔丹的建议,向法国人民开战。不过,德国未及发起这场以法国人民为对象的战争,原因是法国人民很快投票议和,唯恐失去大革命后刚刚建立的内部秩序稳定。但是,书评人指出,与美国南北战争有一比的是法国政府对巴黎公社之战。普法战争平定半年之后,法国首相举兵进攻巴黎,以消灭普鲁士军队未及消灭的“闹事者”和“和平秩序危害者”。这一仗屠杀了十二万人,是不折不扣的“以人民为对象的”战争。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总结 篇9

我们学习了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相关科室结合业务工作特点,于4月11-17日集中开展以《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会议要求,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学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法》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周密部署宣传工作,确保取得宣传实效。要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干部群众防泄密、防渗透、防策反的意识和能力,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进一步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2016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总结

2.2016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3篇

3.2016最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4.2016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8篇

5.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总结

6.204.23世界读书日活动总结

7.2016社区元旦活动总结

8.2016年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总结 篇10

一、部署周密,组织得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纷纷采取各种形式传达活动精神,贯彻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做到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推动宣传活动扎实开展。各级依法治理办事机构能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导作用,强化与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确保形成宣传合力。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在活动筹划上,积极与市国家安全局进行沟通,征求对宣传活动的意见建议,确保宣传活动的正确方向。各县(区)坚持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县(区)直多部门联合开展宣传,市直各单位在抓好单位自身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注重与直属单位、二级机构衔接带动,形成较好宣传声势。

二、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今年,是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为开展好这项活动,全市明确“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宣传主题,突出《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重点法律,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特别是在今年“2·17”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重点内容,突出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核心机密人员等国家工作人员,以及青少年在校生等重点人员,突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通过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宣传手册》、《一图读懂国安安全法》、《一图看懂网络安全法》等宣传资料,着力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利用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橱窗板报等校内媒体,开展主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板报,举行升国旗仪式等,组织“国家安全法进校园”活动,积极为学生传授国家安全法及典型案列、安全防范知识,着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三、线上互动,线下联动。线上互动方面,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利用各自门户网站,登载链接《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为重点内容的国家安全知识和宣传标语;利用手机报、微信、微博、QQ群等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编发国家安全法相关内容短信,积极向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发送,共编发各类信息3500余条;利用广播、电视、LED显示屏等宣传平台不间断播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相关信息、标语和视频,共播放各类信息3.2万余条,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线下联动方面,市依法治市办会同市有关部门,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宣传版面、现场咨询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组织开展集中宣传和大学生国家安全专题教育等活动,向国家工作人员、群众、学生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并就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答疑解惑,营造出普法宣传大合唱的良好氛围。市商务局利用自身宣传平台24小时不间断播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组织参加国家安全法主题法律知识竞赛,党组书记、局长吴_和全体同志学习观看了6个国家安全教育法治视频,并在观看前对全体人员提出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和相关法律的要求。人行_市中心支行及时组织召开了“国家安全日”宣传动员会,督促辖区各金融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金融机构内部学习、宣传材料发放、组织全市金融机构网点大屏幕播出国家安全法知识和金融社区宣传等“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提升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依法依法防范和抵制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意识。市环卫处组织职工观看国家安全宣传片,运用手机微信公众号、博客发布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等文章宣传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职工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促进社会和谐。此次全市各集中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1万多本,宣传彩页5万多份,展示宣传版面、横幅1600多幅,受理咨询3万余人次。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法律信仰缺失;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24-02

央视品牌栏目《是真的吗》有一期曾对行人闯红灯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五成以上的行人闯了红灯。有人将之称为——“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过马路在全国各地非常的普遍。行人闯红灯,是行人交通违法中最普遍、最明显、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不仅对交通违法者本人的人身存在极大的危险,而且有碍保持道路畅通,更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极大诱因。那么,为什么大家明知道闯红灯存在危险,闯红灯行为却还是屡禁不止呢?

一、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交通法规意识和公共交通观念差。部分闯红灯者,认为闯红灯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交通违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违法,認为交通违法只是个人交通行为的一个习惯问题,只要不被交警看到就不要紧。还有的认为工作忙或有急事,赶时间,闯闯红灯有情可原,而且闯红灯并不像其他违法行为要受严重处罚,久而久之,大家对闯红灯这一行为习以为常,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不少人在看到报道国外行人在没有车辆行驶的偏僻路段照样在红灯前守候的行为时曾嗤之以鼻,暗讽那些人”傻帽”,不懂得变通。

(二)交通执法者对交通违法行为执法无力,法不责众思想助长个人违章行为。交通民警对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依法进行处理,这一点无人质疑。但如果要对一名行人闯红灯后进行依法处理时,就恐怕众说纷纭。不少人认为国外都是车让人,凭什么到了中国就是人避车,红绿灯交替时间短,行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在所难免,行人交通违法不应处罚,交警对行人闯红灯实行的执法行为是小题大做或是故意对他人过不去。甚至认为路口上有人闯了红灯,自己也闯过去,你闯红灯,他闯红灯,大家都闯,法不责众,交警就管不了。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法律信仰的缺失。交通法规被忽视,这再次印证了那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二、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

中国人不信法律,具体分析下来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人治”“刑不上大夫”“刑即法”“清官”——重德轻法 宗族主义。

1.中国社会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一个伦理社会、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中国古代法制的起源与发展,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宗法伦理性质。家族式治理、血缘(亲缘)政治,以及维护整个社会的上下、尊卑、贵贱、亲疏的宗法等级秩序牢牢巩固着统治阶级的地位。古代统治阶层运用德礼教化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的”礼法”职能,而古代法制,则主要是“礼法”的补充——“法即刑”,法律是维护暴力统治的工具。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诉讼过程中充斥着暴力,无论原告还是被告,在司法中都是极不光彩的角色,诉讼对于当事人来讲是一件极其痛苦、羞辱、漫长的过程,当事人不论在精神上,肉体上或者财务上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无讼”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正如孔子所说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隐忍克己,也是百姓减少生存成本的无奈之举。这种法律文化导致民众视法为不祥之器,使得民众从内心排斥法律。法律不被信仰即构成该民族全体成员共同的法律观念,其范围广、影响深,至今仍是显而易见的。从此种意义上说,在中国,法律自始就没有成为公众信仰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深刻,以及政治运动的不断冲击,使得法律与广大民众距离更远,因此,当下法律不被国人所信仰有其深刻的传统文化背景。

2.君权至上的传统政治文化导致权力信仰取代了法律信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封建社会占据了较长的时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使皇权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既掌握国家最高军政大权,又拥有最高立法权,还控制着国家的最高司法审判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只剩下“皇帝”这样一位受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从而为人们信仰权力奠定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基础。既然人间的一切法律都来自于帝王,帝王既可一言废法,也可一言兴法,那么人间的法律只能匍匐于皇权的脚下沦为皇权任意驱使的奴隶,也就使得法律失去了权威性和受人尊崇的价值。这种社会的法,没有理性而且多变。在这样的社会里,法律是极不牢靠的,人们既无法信赖法律也无法依靠法律,实行人身依附或权力依附,其结果要比依赖法律好千百倍。在视法律为畏途与视权力为利益的比较中,人们产生了普遍崇尚权力的观念及以官本位作对人的价值评判标准。发展到现在,权大于法,官贵民贱、以权代法的“人治”思想和管理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地残存在许多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之中。

(二)现行法治环境不良,司法腐败等使法律有时被束之高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拼爹”(特权现象)。

1.迅速立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现象疏远了民众与法律的关系。(1)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我国加大了法制建设力度,也开始关注现代法律文化和法律意识的生成,进行了持续的全民普法教育。但我们看到,以立法为目的的法制建设只是注重了速度和数量,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质量和效果。法制宣传普及教育的重心只放在了公民守法教育之上,而没有把权利意识、主体意识、自由意识和宪政意识等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法律价值作为宣传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在偏重立法的法治化思想指导之下,我国走上了“快速推进型”的立法实践道路,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比较快的速度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具模样,结束了“无法可依”的时代,但迅速的立法的背后留下了法律不被信仰的隐患。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代议制的民主剥夺了每一个公民参与立法程序,直接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是公众对法律缺乏亲近感的一个原因。公众由于无法及时知晓、把握和理解新的法律规范,一些法律成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不仅无法满足社会主体生活的实际需要,甚至成为被排斥的否定的异化物。(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实增强了公众对法律价值的质疑,使之形成“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由此降低了法律的尊严,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在电视上有影、报上有名、广播里有声,到处是普法的声音,正义的声音,可为什么罪犯还是层出不穷呢?从不讲道德的可恨之民到知法犯法的堕落分子,他们对国法、法规置之不理、置若罔闻,难道他们没看到、没听到,那些罪犯临终时的忏悔。其实不然,他们看到了,也听到了,只是他们大抵心态不平衡,认为比他们还贪,比他们还坏的人有的是,他们算什么,他们没那么点儿背。这种心态蔓延之势飞快,速度惊人,其影响力更是惊人。(3)秩序、效益、自由、人权、正义都是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势必阻碍了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当前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关系案、人情案。执法者本身带头“乱法”,谁还相信法律呢?2.行政权力过大,司法活动依附于行政权力,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在我国,由于法院的财政经费有赖于行政部门的拨给,人事上受制于同级党委或者上级党委,一些重大或争议案件的最终决定权接受同级党委政法委的”协调”。这使得人们通过司法谋求社会正义的愿望难以真正实现。从实施法律的功能上看,政府是最主要的法律实施的承担者。我国现行法律中,80%以上要由政府负责实施。而政府行为的法律至上原则却未能有效的确立。长期以来,所谓的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被各级政府部门理解为过去的会议决议、首长命令变成今天的行政法律,甚至对于人大法律也同样可以通过立法和解释完成类似的转换。法律地位下降、效力也大打折扣。

nlc202309021816

三、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先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推行法治社会建设的群众基础。法治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民众的法律意识体现着一个国家法治状况的整体水平。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目前雖然广大公民能够知法用法守法,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缺乏内生的法律信仰,可以说大多数公民目前还仅仅是“消极守法”,而且易受他人影响,如典型的例子“中国式过马路”。因此,在中国培育民众的法律信仰需要着眼于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让法律武器帮助公众排除维权障碍,让所有人都能从“看得见的公正”中,去获得对守法的内心遵从,真正树立法律信仰。

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应当将法治精神培育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而这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长期面临的、最为艰难的挑战。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让法治精神深入中国公民的骨髓。

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中,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要建立健全社会自治体系,使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在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法治事业的进程。如公民道德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是与人民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活法”,要充分发挥它们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规范作用。同时,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可以在与民众切身利益的事务上以及帮助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方面有更多的作为。之所以要强调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原因即在于国家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捉襟见肘,社会治理必须围绕多方主体的伙伴合作关系来建构新型的治理模式。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从法治推进的效果上来说,只有使人民群众感知“法律在我身边”,方能提高民众用法、懂法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法治的效益。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针对维权和化解纠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首先,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依法按照政策及时妥善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其次,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再次,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最后,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机制。以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李君如,没有法治意识就没有法治国家[N],人民日报,2015-03-27.

作者简介:詹杜娟,女,职务:行政管理教研室助讲。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12

据国际教育组织网站2013年1月8日报道, 2012年12月12日, 欧洲委员会的决策机构 (外交) 部长委员会 (the Committee of Ministers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发布了一项建议 (即Recommendation CM/Rec (201213) ) , 此建议主要关注全民优质教育、教育与公民权、民主等方面议题。欧洲委员会认为,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采取共同的行动将会进一步促进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团结。

1) 全民都要接受优质教育。该建议指出, 如果教育是高水平教育, 那么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实行教育权。政府一方面要确保受教育权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公民获得高质量、平等的教育。正如一名专家所言, “教育权不仅仅意味着能够上学, 当然, 首先要保证学校向所有人 (包括妇女、农村的学生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 开放。但是, 假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好的课程以及学校, 那么教育也就不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该建议强调接受优质教育, 实现人人平等, 体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政府一方面要保证人人获得优质教育, 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每一个人从优质教育中受益, 这是一种公共责任。建议呼吁, 成员国要对教育体系的组织与内容负责。全民教育是一项国际行动, 其目的在于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从教育中受益, 到2015年它所要完成的六大教育目标包括:1.扩大和改善幼儿的全面保育及教育;2.为所有人提供免费的义务初等教育;3.促进年轻人与成年人的学习, 使他们学会各种生活技能;4.使成人识字率增加50%;5.实现男女平等;6.改善教育质量。

2) 教育与公民权和民主。该建议指出, 教育必须帮助儿童和年轻人为实行民主公民权利和参与经济生活做好准备。教育也必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确保学生在语言、数学和认知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该建议涉及国家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 强调政府为公众提供免费的优质教育的责任, 并对其成员国政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欧洲教育工会联盟委员会 (the European Trade Union Committee for Education简称ETUCE) 主任马丁·罗默 (Martin Romer) 说, “我们非常赞同欧洲委员会出台这一建议”, 重申教育是公共事业, 政府有责任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免费的优质公共教育。他强调说, “我们决不容忍以经济和财政危机为借口, 来减少在教育上的投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13

4月15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让支部党员更多了解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4月15日下午我支部在xx教室开展了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党员有1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学院副院长s也参加了此次活动。现把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召开“国家安全教育学习会”,向大家传达并学习了文件精神,共同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二、组织观看《诡秘“漂流瓶”》、《无声较量》、《营区里的“伪装者”》教育宣传片,提高了大家的敌情意识、保密意识、防范意识、支持配合国家安全工作意识,使党员同志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14

为扎实做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工作,4月15日,邮储银行抚州市分行在全辖各级机构集中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为做好此次宣传工作,邮储银行抚州市分行一方面以营业网点为阵地,制作有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在各网点LED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放,形成全方位覆盖的宣传态势,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另一方面在网点摆放宣传展台,安排专人向客户分发宣传资料,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此次活动旨在让全行员工及广大客户熟悉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卡用卡安全知识,提高银行员工和广大客户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大家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客户对银行卡安全、网络诈骗等知识的了解和防范。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300余份,受众客户数达9000余人次。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工作总结 篇15

1.1 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与伤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事故总量依然较大。2011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万余起,造成6.2万人受伤,23.7万人受伤;万车死亡率为2.78,远高于发达国家。其中,发生1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7起,造成惨痛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直接原因,其中有99%的事故涉及当事人的人为因素,更有96%的事故涉及当事人存在交通违法行为,这充分说明人的原因是影响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1]。因此,有必要科学评估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出全面提升交通行为安全性的对策体系与综合措施;改进驾驶人培训考试内容与方法,提高驾驶人安全驾驶技能;创新交通安全宣教技术与手段,构建交通安全宣教主题基地,提高交通参与者交通素质和安全意识。

1.2 提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驾驶行为安全性评估研究领域,2001年美国肯纳瑟州立大学David Leonard对机动车驾驶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2],结果表明许多人因为缺乏安全知识,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并提出了增加培训的建议。2006年英国利兹大学对机动车驾驶人车速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3],总结了影响驾驶人速度的五项心理因素,包括安全态度、性格等。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驾驶人行为和视觉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北京交通大学依据安全意识的特征和规律,初步编制了行人、出租车驾驶人等安全意识测评量表[4]。长安大学研究分析了影响驾驶人动态视觉特性的因素以及驾驶人操作行为模式。

在驾驶人培训考试改进技术研究领域,影响最广泛的是驾驶适应性检测,以及驾驶模拟器应用。美国是最早开始驾驶适应性检测的[5],并于1930年研制了一系列驾驶适应性测评量表及问卷,1947年美国劳工部人力资源局正式采用一般职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GATB)[6],把其作为职业咨询、指导和选拔的重要依据。1978年,日本丰田公司开发出精度和实用性更高的驾驶适应性综合检测器[7]。国外很早就将驾驶模拟技术引入到驾驶人培训领域,主要应用于初学者培训、职业驾驶人教育等,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90%驾驶人培训都采用了驾驶模拟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美国FTA研究表明,采用驾驶模拟器训练的巴士司机,事故率降低43.5%,培训时间缩短10.5%~25%。

在交通安全宣教技术与教品研发领域,美国将执法和宣教作为交通管理的2项重要工作,警察局设有专门从事交通安全宣教工作的人员,建立了以社区交通安全宣教为主的体系。新加坡交管部门与驾培机构、传媒等密切合作,常年开展各种交通安全宣教活动。瑞典建立了由国家、地方政府、汽车生产企业、保险公司等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宣教管理体制。日本将受教群体分为幼儿、小学、中学、成人和老年等,根据不同阶段人群的心理生理特点、交通参与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针对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点任务,科技行动计划课题五“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技术及示范”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导因素-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研究为核心,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将“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在科学分析、全面评估全民交通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重点研究适合不同类型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宣教内容与形式,创新研发交通安全宣教系统与装备,以及重点研究改进驾驶人培训考试方法与手段,研发强化驾驶人技能和应变能力的培训考试新装备,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通安全主题示范基地,在宣教和培训考试2个方面开展大规模示范应用,从而全面提升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与安全意识,实现交通安全宣教效果的最大化,有效遏制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围绕上述核心研究任务,课题设置了5个研究专题。专题一研究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评估与综合提升对策体系,专题二开展驾驶人培训考试改进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专题三研发面向不同受众的交通安全科普教育技术与教品教具,专题四和专题五聚焦新型交通安全宣教核心系统及装备研发,以及互动体验型宣教基地构建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总体上遵循问题梳理、改进方案制定、理论与应用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的思路展开,技术路线见图1。

1)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评估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重点分析当前交通安全宣教、驾驶人培训考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提升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的思路和综合对策体系。

2) 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一方面,从不同受众交通行为特征及受教需求出发,研究与其相适应的交通安全宣教技术、方法等。另一方面,在驾驶行为安全性评估技术基础上,研究驾驶适应性检测与评估技术,对当前培训考试内容、效果及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估,制定改进方案。

3) 集成开发系统与装备。一方面,广泛集成现代传媒学、计算机图形学等相关领域的实现技术和手段,研发适合不同群体的新型宣教装备和教品教具,目标群体明确,互动体验性强。另一方面,研发恶劣天气条件及紧急情况下驾驶训练模拟平台、实际道路驾驶考试监测系统与评估系统,编制系列培训教材,研发驾驶人适应性评估系统等。

4) 开展大范围示范应用。选择试点地区建设大中型交通安全宣教主题基地,推广应用新型交通安全宣教装备和教品教具,开展示范活动效果评估,研究宣教基地构建模式及相关技术。开展驾驶行为特征评估与干预、驾驶人培训考试模式、新型培训考试装备等示范应用,全面评估示范活动收效。

本课题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承担,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参加研究。近年来,各参加单位在交通行为安全性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积累了大量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批高水准的试验基地,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3 主要研究成果

3.1 研究成果概述

本课题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人训练考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研发核心软硬件系统装置13项,见图 2。共申报专利2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3项,制修订行业技术标准12项,出版专著/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64篇,建立主题示范基地14处,开展大规模示范应用,实现了课题预期目标,形成了我国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技术支撑体系。

3.2 交通安全宣教领域主要研究成果

3.2.1 研发一系列新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系统及装置

针对儿童、青少年、私家车驾驶人、职业驾驶人等不同交通参与者群体的受教特点,研制了交通安全游戏机、宣传车、网络平台一系列形式新颖、参与互动、仿真体验的交通安全宣教系统装置,见图3。创新了传统理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交通安全宣教主题基地构建思路和典型模式。通过丰富创新方法手段,搭建主题基地环境,有效拓展了宣教覆盖面,提升了宣教活动实际收效。

3.2.2 设计提供主题宣教活动教育方法及配套教品教具

根据各类交通参与者群体的宣教可行途径和内容需求,建立了交通安全宣教内容体系,开发了转弯盲区演示平台等新型教辅装置,以及知识手册类、培训指导类等成套教品教具,见图4。开发了交通安全宣教多媒体情景制作软件,能够制作展板、课件、视频、动画等各类宣教素材,功能丰富、操作简便,为开展交通安全宣教活动提供方法和教品支撑。

3.2.3 提出交通安全宣教体系、工作规划和效果评估方法

全面调查分析我国交通安全宣教工作面临形势,制定了交通安全宣教体系构建规划,编制了交通安全宣教5年规划。研究交通安全宣教实施效果后评估技术与方法,确定了效果评估目的、内容和流程,建立了分级评价指标和具体评估方法。

3.3 在驾驶人培训考试领域主要研究成果

3.3.1 驾驶行为特征采集分析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开展驾驶行为特征量化试验测评,系统分析评估驾驶人的安全态度、安全意识、潜在危险识别能力等指标,给出驾驶行为矫正建议。归纳提出典型不良驾驶性格,编制评测量表和软件系统,针对不良驾驶性格给出干预指导措施,为重点不良驾驶习惯纠正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南,如图5所示。

3.3.2 提出我国驾驶培训考试改进对策

借鉴发达国家驾驶考试特点和经验,系统分析我国驾驶考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对策建议。设计提出了多种新型驾驶理论考试形式,强化考核考生安全驾驶意识和运用安全知识的能力。系统研究驾驶人安全驾驶技能养成规律及培训方法,编制了《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技能培训教程》系列培训教材,见图6。

3.3.3 开发新型驾驶训练考试装置

面向交通违法记满分驾驶人群体,开发了驾驶训练模拟平台,模拟典型复杂交通环境、典型交通违法行为等场景,侧重引导驾驶人提升安全驾驶意识和应变驾驶处置能力。开发了实际道路驾驶考试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了考试全过程音视频摄录、远程实时监控,自动评判考试项目70余项,提高评判准确度,有助于提高驾驶人实际驾驶水平,见图7。

4 创新与特色

本课题是我国首次系统、全面地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培训考试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规模、深度、系统性等方面,在国内都是空前的。课题集成关键技术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培训考试领域形成5方面创新突破:

1) 创新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理念、方法及手段。围绕重点交通参与者群体,从分析受教特征、受教内容与方式适应性入手,设计融入趣味新颖、参与互动、体验感悟的教育方法,开发形成了系列面向重点交通参与者群体的核心科普教育系统装备。

2) 创新了驾驶安全意识教育与提高的方法与手段。从初学者驾驶性格的评测和自我纠正、驾驶理论学习考试情景化题库的构建、实际道路驾驶考试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开发,到低驾龄群体驾驶安全风险训练体验装备的设计提供,再到职业驾驶人基于3D影视环境的警示教育手段,侧重体现了驾驶安全风险识别、防范和驾驶应变处置意识与能力的训练提升。

3) 综合应用多领域高新技术实现集成创新。创新融合教育心理学技术、现代信息传媒技术、虚拟现实互动仿真技术、3D影视制作技术、动画游戏开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系统化集成应用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培训考试方法与手段的研发,并实现了一系列技术集成上的突破。

4) 创新地开展了重点群体交通行为/驾驶行为的特征和干预方法的定性、定量分析。系统研究提出了面向各类交通参与者群体的教育形式与方法,以及驾驶性格特征测试评估方法、典型驾驶行为特征信息采集分析方法、驾驶风险分析判断及干预方法等,为有效提升交通素质和安全意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为相关政策制定、技术标准制修订提供了有力支撑。

5) 在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技术、产品、装备与系列标准、规范方面取得明显突破。通过研究、开发,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培训考试方面形成了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应用指南、专利、应用模式等,为指导和规范研发成果的大规模应用,更好的服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培训考试业务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技术及应用实现上,具体创新点包括:

1) 基于生理数据的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分析,通过交通参与者行为实验,获取其心率值数据,作为生理指标来反映交通参与者行为特征和心理活动,研究提出交通参与者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

2) 在同一信息采集测试平台上,集成驾驶人生理测试模块、操作行为监控模块、眼动行为测试模块、方向盘转角和力矩测试模块、前后车辆间距测试模块、车道识别模块、高精度GPS模块、车载CAN总线数据采集模块等,实现对实车驾驶过程中驾驶行为的信息融合与特征提取。

3) 在驾驶理论考试中引入情景式、交互式的新题型,采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考试形式,再现日常道路交通情景,改变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考试模式,有效提升考试题库的质量。

4) 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提供的互动体验式的驾驶训练模拟新装备,实现高逼真度的各种交通冲突事件和各类驾驶风险点的仿真体验训练,提高满分驾驶再教育的针对性及效率。

5) 实际道路驾驶考试监测和评估系统实现了科目三考试的电子化监管,对驾驶人的驾驶能力和安全意识进行智能化评判,改变了现有科目三考试的模式,有利于提升实际道路驾驶能力和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6) 创建了基于谱系树的全民交通安全科普教育内容体系结构,实现了不同受教群体与教育内容分类的有机组织,并形成了教育内容代谢更新机制,使施教者能在宏观上把握不同群体的教育方向,微观上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

7) 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融入式交通安全宣教矩阵架构,实现了宣教对象、宣教内容、宣教活动形式、教品教具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宣教者能够根据宣教主题、宣教对象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宣传活动形式和配套的教品教具,提升宣教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8) 运用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并结合感知、认知及实践教学理念,设计开发的可移动、易组合、丰富教育知识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情景教育装备及方法,实现寓教于乐的实践学习模式,有效提高了儿童学习兴趣和效果。

9) 抓住青少年心理特点并运用流行的游戏开发技术,设计研发的青少年交通安全游戏体验系统,以闯关游戏形式让青少年在驾驶竞技游戏中认知交通常识,辨识各类交通行为的规范程度,了解、熟悉各种道路交通规则,通过游戏竞技学习了解各类交通陋习、危险交通行为、不良或特定的交通环境。

10) 运用3D影视制作技术开发的典型交通事故3D影视动画,使得受众体验时犹如亲身经历一起事故的发生过程,基于教育心理学设计的情感铺垫、珍惜感悟教育流程,达到“长时间影响”的警示教育效果。

11) 利用立体虚拟现实交互开发技术构建的行人自行车交通违法警示体验系统,抓住了违法者的心理特征,以引导换位感悟、多视角、多角色的体验方式,实现了切身体验、铭记心中的强烈警示教育效果。

12) 研发提供的驾驶安全风险体验系统装备,实现了爆胎、超速、酒后等严重危险驾驶行为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驾驶状况的仿真驾驶对比体验,打破了实际道路无法训练教育的瓶颈,有效提高了驾驶人遇紧急状况的应变处置能力。

13) 基于互联网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平台,不仅实现面向重点群体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知识普及教育,而且实现了各地宣教资源的共享应用,提高了网络教育效果,有效缓解了宣教资源缺乏、专业化警力资源不足等难点问题。

14) 引入科普教育和科普馆建设理念,基于实际示范设计提出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教基地的构建理念和建设指导模式,以及核心教育系统装备的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更大范围普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技术支撑。

5 示范应用

5.1 示范应用实施

课题的示范应用工作主要围绕交通安全宣教系统装备、交通安全主题宣教活动和驾驶培训考试装备3个方面展开,具体内容见图8。

课题研究成果在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共14个地市进行了大规模示范应用,建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训练考试主题示范基地14处。各示范地市交管部门组织学生、客货运职业驾驶人等不同群体开展主题示范活动400余场次,参与示范活动人数达4万余人,杭州、中山等示范地市更是将示范活动与公安交管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活动效果。

5.2 示范应用效果评估

通过对示范群众的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座谈调研,普遍对于研究成果高度认可。参加示范活动的儿童、青少年、违法记满分驾驶人、客货运职业驾驶人等群体,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平均提升40%以上,驾驶人在接受教育后的交通违法率下降了30%以上,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教育实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主要示范活动组织和示范效果如表1所示。

表中数据表明,本课题设计研发的相关成果,无论是教品、教具,还是新型装备、软件系统,都能够有效提升受众对于交通安全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并通过实践训练,有效减少不良交通行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同时大大促进了交通安全宣教基地的建设,并形成了面向不同受众的交通安全宣教素材、手段及设计规范。

6 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针对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的关键技术和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形成了覆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驾驶培训考试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是当前我国交通安全工作形势之所急、社会之所需,研究成果具有行业共性和社会公益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已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认可和支持推动,推广计划已纳入国务院安委会《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公安部已部署面向全国推广应用4项核心宣教装备。可以预见,课题研究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将有力提升我国交通安全工作水平,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人因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在深入研究驾驶人因作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生理、心理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深入探索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提升手段和方法,也是当前和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趋势。本课题研究成果已在相关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应当进一步持续研究,丰富和完善驾驶人因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Z].北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1.

[2]David Leonard S.Relation of owner’s manuals to safe-ty[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DrivingSymposium on Human Factors in Driver Assessment,Training and Vehicle Design,Iowa City:University ofIowa,2001:125-130.

[3]Samantha Jamson.Would those who need ISA,useit?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s’speed choice and their use of a voluntary ISA syste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06,9(3):195-206,

[4]张宇婧.出租车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测量与评价[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5]Greenwood M,Woods H M.The incidence of in-dustrial accidents upon individua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ultiple accidents[M].London:IndustrialFatigue Research Board,Medical Research Commit-tee,Report No.4.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19.

[6]Dvorak B J.The new uses 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47,31(4):372-376.

上一篇:三查三比整改方案下一篇:食堂主任助理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