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桥梁裂缝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桥梁结构混凝土细微观裂缝自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混凝土是桥梁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在公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桥约占90%。虽然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压性能,但是其抗拉强度较低,在建设和服役过程中易开裂。裂缝为外界的水、二氧化碳和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基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从而加速桥梁混凝土的劣化,影响桥梁的耐久性能。另外,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受到温湿度影响,易产生细微观损伤开裂。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开展混凝土自修复技术研究,选定胶囊修复形式,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优化微胶囊芯材组分及其配比,并对其修复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膨胀剂、结晶反应剂和渗透结晶材料的修复机理,优选出合适的芯材组分。试验研究各材料对裂缝宽度和试件强度的修复效果。确定氧化镁对表观裂缝宽度填充作用、碳酸钠和硅酸钠结晶反应剂对试件强度的修复和葡萄糖酸钠对试件细微裂缝的愈合修复作用,为后续胶囊制备提供理论支撑。(2)选取了合适的壁材,优化了壁材结构,并制备出不同触发机理的微胶囊。根据选取的芯材物理性状,选取喷雾包衣的胶囊制备原理,选取乙基纤维素(EC)作为囊壁主体材料,针对裂缝绕过胶囊开展问题,优化设计了基于缓释原理的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C-HPMC)囊壁结构和基于p H值触发的乙基纤维素-壳聚糖(EC-CS)囊壁结构。通过喷雾包衣技术对囊芯材料封装成微胶囊,根据材料特点和制备工艺,通过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制备出基于力学触发原理的EC胶囊、基于缓释原理的EC-HPMC胶囊和基于p H值触发原理的EC-CS胶囊。(3)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进行物理形态和触发性能分析,开展了胶囊掺量对胶砂流动度和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微胶囊外观较圆整,经过搅拌胶囊未出现破裂现象。通过模拟孔隙溶液,验证不同囊壁的封装与释放性能,囊壁对修复剂有较好的包覆作用,EC-HPMC胶囊对修复剂释放具有较好的缓释效应,EC-CS胶囊具有良好的酸性触发性,在酸雨环境中,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后胶囊触发的效率。当EC胶囊体积掺量为1%和2%情况下,胶砂流动度有所改善,分别提升约20%和10%,胶囊对试件强度影响也较小。(4)通过表观裂缝填充物观察、试件强度修复、渗透性能修复和裂缝处结晶物微观分析,研究了微胶囊对混凝土细微观裂缝修复效果。EC胶囊修复表观裂缝生成的结晶颗粒较大,主要为内部膨胀剂水化生成结晶物,强度修复效果较好,5%增重1%掺量的微胶囊对试件强度恢复率可达91%;EC-HPMC胶囊对细微观裂缝修复效果最好,生成的结晶物更致密,除此之外,由于这种胶囊具备力学触发和缓释两种触发功能,其对试件强度修复率也最高,1%掺量的试件强度恢复接近100%;EC-CS胶囊通过酸性触发后依旧对试件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试件强度相较于空白试件有明显提升,经过修复后试件吸水率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自修复;微胶囊;耐久性

学科专业:结构工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理修复

1.2.2 化学修复

1.2.3 生物修复

1.2.4 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

1.3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微胶囊芯材修复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微胶囊芯材选取与修复机理分析

2.2.1 膨胀剂裂缝修复机理分析

2.2.2 结晶反应剂裂缝修复机理分析

2.2.3 渗透结晶材料裂缝修复机理分析

2.3 囊芯材料修复性能试验

2.3.1 试验目的

2.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3.3 试验方法

2.3.4 试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壁材设计与微胶囊的制备

3.1 引言

3.2 微胶囊壁材设计

3.2.1 基于力学触发原理的微胶囊(EC胶囊)壁材设计

3.2.2 基于缓释原理的微胶囊(EC-HPMC胶囊)壁材设计

3.2.3 基于pH值触发的微胶囊(EC-CS胶囊)壁材设计

3.3 微胶囊制备

3.3.1 制备原理

3.3.2 制备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胶囊物理形态、触发性能及其对胶砂性能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2 微胶囊物理形态分析

4.3 微胶囊触发性能分析

4.3.1 EC胶囊包覆效果与触发能力分析

4.3.2 EC-HPMC胶囊水触发能力分析

4.3.3 EC-CS胶囊pH触发能力分析

4.4 微胶囊对胶砂性能的影响

4.4.1 微胶囊掺量对胶砂工作性能的影响

4.4.2 微胶囊掺量对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胶囊自修复体系修复效果研究

5.1 引言

5.2 表观裂缝修复

5.2.1 试验方法与过程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2.3 小结

5.3 强度修复

5.3.1 试验方法与过程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3.3 小结

5.4 渗透性能修复

5.4.1 试验方法与过程

5.4.2 试验结果分析

5.4.3 小结

5.5 生成物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大学生德育学分制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