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精选11篇)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1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本文通过时本市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梅东大桥的`现场施工管理,从设计,施工的角度,分析了造成桥粱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如何预防,检查和处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的技术措施.

作 者:黄孝玉 作者单位:揭阳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广东,揭阳,522031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U4关键词:桥梁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原因 预防 检查 控制 处理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2

随着国家建设投资的发展, 市政工程投入的进一步加大, 各类桥梁在市政工程的应用日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 而且主要应用于主要受力部分, 但是, 相应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其中,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尤为突出。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 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目前, 国内外对机械荷载引起的开裂问题研究得较为透彻。而对温度荷载引起的有关裂缝的研究尚不充分。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 防止危害结构的裂缝产生。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应力与裂缝控制也多集中在水利工程中的大坝、高层建筑的深基础底板。而对于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探讨裂缝出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混凝土是脆性材料, 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左右。大体积混凝土的断面尺寸较大, 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以及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通常只在表面配置少量钢筋, 或者不配钢筋。因此, 拉应力要由混凝土本身来承担。

1.1 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 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 如果以水泥用量350~550 kg/m3来计算, 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 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升高 (可达70℃左右, 甚至更高) 。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 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 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 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2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 受到外部约束时 (支承条件、钢筋等) , 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 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 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1.3 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 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 外界气温愈高,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下降过快, 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 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 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 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2.1 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的品种及用量

理论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于是, 我们对于桥梁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选择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品种。而水泥释放温度的大小及速度取决于水泥内矿物成分的不同。水泥矿物中发热速率最快和发热量最大的是铝酸三钙 (C3A) , 其他成分依次为硅酸三钙 (C3S) 、硅酸二钙 (C2S) 和铁铝酸四钙 (C4AF) 。另外, 水泥越细发热速率越快, 但是不影响最终发热量。因此我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限长, 不可能28d向混凝土施加设计荷载, 因此将试验混凝土标准强度的龄期向后推迟至56d或者90d是合理的, 国内外很多专家均提出类似的建议。这样充分利用后期强度则可以每m3混凝土减少水泥40~70kg左右,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相应降低4~7℃。

2.2 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 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提高抗渗能力, 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 降低最终收缩值, 减少水泥用量。要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 防止结构出现温度裂缝, 利用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合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外加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UFA膨胀剂, 它可以等量替换水泥。并且是混凝土产生适度的膨胀。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 以抵消混凝土中产生的部分拉应力。减水缓凝剂, 并应保证一定的坍落度。这样可以延缓水化热的峰值期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化热的目的。

2.3 大体积混凝土的骨料控制

在骨料的选择上应该选取粒径大强度高级配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 从而减少水泥的用量, 降低水化热, 减少干缩, 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2.4 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

虽然大体积混凝土不布置钢筋或者布筋较少, 我们还是可以在裂缝易发生部位如孔洞周围以及转角处布置一些斜筋, 从而让钢筋代替混凝土承担拉应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发展。为了避免裂缝的出现, 在设计中利用中低强度的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结构的约束度。对于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尽量取较小值, 因为保护层的厚度愈大愈容易发生裂缝。

2.5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和温度及表面保护, 是保护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关键环节。而热应力的控制手段主要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T:

△T=Tp+Tr-Tf式中:Tp—起始浇筑温度;Tr—水泥水化温升;Tf—天然或人工冷却后浇筑块的稳定温度。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我们一定要注意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可以在施工现场对堆在露天的砂石用布覆盖, 以减少阳光对其的辐射, 同时对浇筑前的砂石用冷水降温。在搅拌过程中向混凝土中添加冰水。以上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混凝土的内部通入冷却循环水, 采用循环法保温养护, 以便加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混凝土表面应该覆盖一些织物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防止表面产生裂缝, 还可以防止混凝土骤然降温产生贯穿裂缝, 并且还可以使水泥顺利水化, 防止产生湿度裂缝。为了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变化值, 可在混凝土内埋设一定量的测温点, 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 一旦内外温差超过允许值25℃, 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 要防止早期混凝土被冻问题, 所以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具有较高的浇筑温度。但另一方面, 正是由于天气寒冷, 混凝土稳定温度一定较低, 往往超过允许温差, 不能防止混凝土裂缝要求。所以, 混凝土浇筑温度在冬季施工时一般以5~10℃为宜, 在浇筑混凝土以前还应该对基础及新混凝土接触的冷壁用蒸汽预热, 对原材料应视气温高低进行加热。加热石料时应避免过热和过分干燥, 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5℃。另外还要注意运输中的保温、浇筑过程中减少热量的损失以及保温养护。

2.6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检查与处理

对于混凝土裂缝, 应以预防为主, 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 但是由于目前采用的防止裂缝的安全系数较小, 而实际情况有复杂多变, 所以实际工程中还是难免出现一些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分为三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对于表面裂缝因为其对结构应力、耐久性和安全基本没有影响, 一般不作处理。对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可以采取凿除裂缝, 可以用风镐、风钻或人工将裂缝凿除, 至看不见裂缝为止, 凿槽断面为梯形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限裂钢筋, 在处理较深的裂缝时, 一般是在混凝土已充分冷却后, 在裂缝上铺设1~2层的钢筋后再继续浇筑新混凝土。对比较严重的裂缝可以采取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水泥灌浆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5mm以上时, 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应采取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一般使用环氧-糠醛丙酮系等浆材。

3 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 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成功的工程实例都表明: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还是完全可以避免危害结构的裂缝的产生。

摘要:通过对本市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梅东大桥的现场施工管理, 从设计, 施工的角度, 分析了造成桥梁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并提出如何预防, 检查和处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的技术措施。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3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

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目前,国内外对机械荷载引起的开裂问题研究得较为透彻。而对温度荷载引起得有关裂缝的研究尚不充分。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防止危害结构的裂缝产生。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应力与裂缝控制也多集中在水利工程中的大坝、高层建筑的深基础底板。而对于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裂缝出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左右。大体积混凝土的断面尺寸较大,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以及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通常只在表面配置少量钢筋,或者不配钢筋。因此,拉应力要由混凝土本身来承担。

1.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KJ~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升高。(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2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1.3 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1]。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2.1 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的品种及用量

理论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于是,我们对于桥梁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选择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品种。而水泥释放温度的大小及速度取决于水泥内矿物成分的不同。水泥矿物中发热速率最快和发热量最大的是铝酸三钙(C3A),其他成分依次为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和铁铝酸四钙 (C4AF)。另外,水泥越细发热速率越快,但是不影响最终发热量。因此我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限长,不可能28d向混凝土施加设计荷载,因此将试验混凝土标准强度的龄期向后推迟至56d 或者90d 是合理的[3]。这是基于这一点,国内外很多专家均提出类似的建议。这样充分利用后期强度则可以每m3混凝土减少水泥40Kg~70Kg左右,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相应降低4℃~7℃。

2.2 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最终收缩值,减少水泥用量。要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防止结构出现温度裂缝,利用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合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外加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UFA 膨胀剂,它可以等量替换水泥。并且是混凝土产生适度的膨胀。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以抵消混凝土中产生的部分拉应力。减水缓凝剂,并应保证一定的坍落度。这样可以延缓水化热的峰值期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化热的目的。

2.3大体积混凝土的骨料控制

在骨料的选择上应该选取粒径大强度高级配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从而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2.4 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

虽然大体积混凝土不布置钢筋或者布筋较少,我们还是可以在裂缝易发生部位如孔洞周围以及转角处布置一些斜筋,从而让钢筋代替混凝土承担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展。为了避免裂缝的出现,在设计中利用中低强度底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结构的约束度。对于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尽量取较小值,因为保护层的厚度愈大愈容易发生裂缝。

2.5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和温度及表面保护,是保护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关键环节。而热应力的控制手段主要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T:

△T=Tp+Tr-Tf

式中:Tp —起始浇筑温度;Tr —水泥水化温升;Tf—天然或人工冷却后浇筑块的稳定温度。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我们一定要注意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可以在施工现场对堆在露天的砂石用布覆盖,以减少阳光对其的辐射,同时对浇筑前的砂石用冷水降温。在搅拌过程中向混凝土中添加冰水。以上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混凝土的内部通入冷却循环水,采用循环法保温养护,以便加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混凝土表面应该覆盖一些织物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表面产生裂缝,还可以防止混凝土骤然降温产生贯穿裂缝,并且还可以使水泥顺利水化,防止产生湿度裂缝。为了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变化值,可以在混凝土内埋设一定量的测温点,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一旦内外温差超过允许值25℃,好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因为要防止早期混凝土被冻问题,所以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具有较高的浇筑温度。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天气寒冷,混凝土稳定温度一定较低,往往超过允许温差,不能防止混凝土裂缝要求。所以,混凝土浇筑温度在冬季施工时一般以5℃~10℃为宜,在浇筑混凝土以前还应该对基础及新混凝土接触的冷壁用蒸汽预热,对原材料应视气温高低进行加热。加热石料时应避免过热和过分干燥,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5℃。另外还要注意运输中的保温、浇筑过程中减少热量的损失以及保温养护。

2.6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检查与处理

对于混凝土裂缝,应以预防为主,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但是由于目前采用的防止裂缝的安全系数较小,而实际情况有复杂多变,所以实际工程中还是难免出现一些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分为三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对于表面裂缝因为其对结构应力、耐久性和安全基本没有影响,一般不作处理。对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可以采取凿除裂缝,可以用风镐、风钻或人工将裂缝凿除,至看不见裂缝为止,凿槽断面为梯形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限裂钢筋,在处理较深的裂缝时,一般是在混凝土已充分冷却后,在裂缝上铺设1~2层的钢筋后再继续浇筑新混凝土。对比较严重的裂缝可以采取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水泥灌浆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5mm以上时,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应采取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一般使用环氧-糠醛丙酮系等浆材。

3.结束语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4

摘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并从混凝土材料组成、环境条件、施工工艺、外部荷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措施

当前,建筑工程中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主要特征就是体积大、水泥释放大量水化热,表面系数不高且内部温度上升快。要是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急剧,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因此,研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体积相对较大,一次性完成浇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超负荷的温度应力的存在,常常会出现裂缝。裂缝根据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裂缝和微观裂缝两种。其中,宏观裂缝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威胁;微观裂缝一般不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微观裂缝可能会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展成宏观裂缝,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32程的施工过程中,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想要控制裂缝的产生及发展就要找出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的成因及发展规律,从而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的成因

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存在。而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2.1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容易产生较高的水化热,水化热在混凝土内部积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远大于表面温度,内外温差的存在会产生温度应力,使混凝土内部受压外部受拉,而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水化热的程度与水泥种类及其用量密切相关,不同的.混合比、骨料级配等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化热程度。

从微观上分析,可以将大体积混凝土看作由粗骨料和硬化水泥砂浆两种主要材料构成。水泥在水化作用之后逐渐凝结、硬化,在这个过程中,水泥浆失水收缩变形远大于粗骨料的收缩变形,收缩变形差的存在会使粗骨料受压,砂浆受拉,应力分布图见图1,以致骨料界面产生微裂缝,继而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展成宏观裂缝。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大,收缩变形量越大;骨料粒径、含量越大,则收缩变形量越小。

配置混凝土时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收缩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裂缝的产生。另外,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性能劣化,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2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变化不均匀的温度场和湿度场,促使内部微裂缝的发展,进而形成表面的宏观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如果遇到连续的低温天气,混凝土浇筑后就会因为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混凝土裂缝。连续阴雨天气下,过多的雨水会渗入混凝土内部,影响混凝土的凝固,造成微小裂缝的扩展。混凝土浇筑之后及时完善的养护可以减小收缩变形。

2.3施工工艺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后期养护都与裂缝的产生息息相关。一般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时,不同层面的混凝土由于温度、荷载的不同而容易产生深层裂缝,不正确的振捣方式也会造成混凝土分层开裂。

2.4外部荷载

大体积混凝土需要充分的时间凝固。在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之前,要避免在混凝土模板上堆放重物,防止混凝土板面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如图2所示。同时,如果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就过早拆模,混凝土板面就会因为受到内部膨胀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需要从消除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方面人手,而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及施工工艺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想要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就要从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坚持科学的施工工艺两方面做起。

3.1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级配、外加剂、掺合料等方面:

(1)水泥的水化热作用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来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其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

(2)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以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水化热释放的速度,控制混凝土的升温。为控制裂缝产生,粗骨料可以采用粒径范围5mm-20mm的碎石,含泥量不超过1%;细骨料则采用粒径范围在0.15mm~Smm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不超过2%。

(3)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混凝土重要组分的外加剂应用不断增加。合理利用外加剂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裂缝发展。因此,在满足强度的要求下,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利用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例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适当添加膨胀剂,混凝土内部产生膨胀应力可以抵消部分收缩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强度。

(4)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可以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从而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可以采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的方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提高抗渗抗裂能力。

(5)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分散的短纤维所形成的纤维混凝土可以增强混凝土抵抗裂缝开展的能力。建筑材料是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关键所在,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建筑材料,做好材料验收工作,坚决不能采用劣质材料。建筑材料在存储期间也要重视选择合适的存储环境,防治存储不当而造成的材料质量下降问题。还要定期检查材料,一旦发现材料过期或性能不达标就要坚决弃用。

3.2坚持科学的施工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中,建筑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是否容易产生裂缝,施工工艺则是裂缝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温度应力来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可以选取夜间进行浇筑工作,从而减小温差应力,减少裂缝的产生。浇筑时据混凝土泵送产生的坡度,在混凝土卸点和坡角处布置振捣点,确保混凝土振实。因混凝土的流动性很大,泵送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为消除混凝土表面裂缝,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防水性能。充分的振捣可以有效减少结构性裂缝。混凝土浇筑、振捣之后产生的泌水和浮浆要及时清除。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温度的测量、控制工作。采用先进的测温装置做好温度记录,可以全面、准确的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实时温度变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测量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的温控措施。

(3)重视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即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工作。技术人员应保证养护工作的连续性。

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施工要求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均匀搅拌混凝土并控制搅拌时间,混凝土浇筑工作应选择专业的施工人员,把握好每道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保证浇筑质量,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拆模工作。微小裂缝虽然不会对建筑的受力造成影响,但是对建筑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隐藏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的控制裂缝的发展。

4.结语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5

在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如振捣不到位将会使得水泥混凝土中的内部压实不紧密从而使得内部的水分溢出受到大骨料的阻碍从而使得水分在大骨料的周围形成水囊并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水泥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如养护不到位从而使得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将会导致水泥混凝土产生塑性收缩并最终导致水泥混凝土中的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水泥混凝土中水分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将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表面张力的变化并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水泥混凝土中的干缩主要是由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当水泥混凝土长期在水中硬化时其会产生细微的膨胀,而当水泥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其内部所含有的水分将会逐渐的溢出蒸发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中所含有的凝胶体逐渐的干燥并产生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在水泥混凝土干缩的原因中用水量的大小是造成干缩量大小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条件下水泥混凝土中所含有的水泥混凝土的量越大则干缩率越大。此外,水泥混凝土的种类、细度以及水化热等都会对水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1.2温度

温度是影响水利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水泥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化热的产生将会使得水泥混凝土内部积聚产生大量的热,这一热量积聚过程缓慢的产生并在水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2-2.5天左右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这一整个过程将会持续十几天左右,在前期的快速升温过程中,由于温升过快将会使得水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幅降低并伴随着较小的温度应力。而在温度达到高峰后的温度降低阶段,由于水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下降会使得水泥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持续增大并在水泥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下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当水泥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时,外部过高的温度将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快速的蒸发从而使得水泥混凝土干裂开缝。同时在温度对水泥混凝土所造成的影响中热胀冷缩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之一,在水泥混凝土的初凝阶段,水泥混凝土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水化热从而使得水泥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当温度降低时将会导致水泥混凝土收缩的产生,当这种收缩到达一定的程度或是受到一定的约束时将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此种因素对于水泥混凝土中裂缝的产生会在夜间进行施工,尤其是在水利工程中的水泥混凝土重力坝浇筑时会采用循环水、冷冻水泥混凝土的骨料搅拌与分块浇筑的方式来降低水泥混凝土中的内外温度差,从而减小水泥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

1.3钢筋

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与水泥混凝土的粘结力的大小也是影响水泥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利工程施工中采用表面有螺纹的钢筋时其与水泥混凝土之间会产生较强的粘结力,可以较强的抵抗水泥混凝土的撕裂能力。而当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构件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钢筋锈蚀也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与使用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造成水利工程中的水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众多,其可以是一种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可以是多种影响因素通过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可以是相互叠加也可以是相互抵消的。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水泥混凝土中所含有的骨料的形状、方位等是随机的从而使得水泥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的方向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水泥混凝土中所产生的裂缝的分布具有较大的随机性。

2做好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

做好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首先是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对裂缝的防治进行充分的考虑,注意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因温度、湿度等的变化所导致的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尽量减少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收缩时所遇到的约束。比如说可以在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设计阶段在适应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以适当的.间距预留胀缩缝和施工缝,同时还需要注意相邻构件之间因构件收缩而对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所引起的约束力,因此在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设计阶段需要对水利工程的结构和截面的形状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在尺寸变换较大的洞口、转角等部位应当避免应力的集中。此外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结构对于水泥混凝土的变形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当对钢筋的使用进行充分的考虑。钢筋应当采用直径较小、间距较密的形式,不得采用光滑的圆钢筋。

(2)做好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的选择,在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中水灰比越大则其收缩率越大,从而使得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开裂的几率大幅增加。这是由于水灰比越大则水泥浆在硬化后其内部含有的凝胶体越多,晶体较少。而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则多是由于其中的凝胶体干燥收缩所引起的。因此在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水灰比的选择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做好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搅拌时水泥的用量的控制。

(4)做好对于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固化时的养护,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后如养护不当会导致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开裂。因此需要对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固化时的养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养护阶段再用正确的养护方法从而使得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水化,以使得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中的晶体增多而凝胶体减少,从而使得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此外,在减少裂缝的产生上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延长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的养护时间从而增强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5)注意做好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固化时的温度的控制,在夏季施工时应当对进料温度进行适当的降低而在冬季时则需要对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护直至其达到足够的强度时再取走覆盖物以避免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的温度急剧的变化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6)此外在对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上还可以通过选择干缩较小的水泥或是在水泥混凝土搅拌时通过掺入适当的外加剂的方式来对裂缝进行抑制,同时还可以在水利工程水泥混凝土中加入各种纤维增强材料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

3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论文 篇6

清华大学谭维祖提出过自20世纪初起,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大体积水工混凝土会因为水泥水花时的放热散发缓慢而产生明显的温升,并在随后的的降温过程中由于体积的收缩受约束而出现开裂。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傅沛共高级工程师说混凝土是由水泥、参合聊、外加剂与水配置的胶结材浆体,又是弹性模量较高的而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混凝土在浇筑成型后,混凝土骨料堆体积对浆体收缩作用,是内部开始就产生微裂缝,在环境温度、适度、荷载等因素作用下,这些裂缝就发展为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混凝土裂缝同时具有不确定性和无规律性,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分布位置、数量(密度)都不一样。钢筋混凝土构件基本上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甚至肉眼看不见(缝宽小于0.5mm),一般对结构无大的影响,允许其存在。尽管有些结构允许存在一定数量和大小的裂缝,但是要避免出现有害裂缝,以确保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2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混凝土体积变化时受到约束或者由于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内产生的过大的拉应力引起的。下面就材料和施工期间易发生的变形裂缝分别予以讨论。

2.1塑性沉降裂缝

在新拌的混凝土中,骨科颗粒悬浮在一定稠度的胶结材浆体中,由于普通混凝土的浆体密度低于骨料,因而骨料在浆体中有下降趋势。

而浆体中水泥颗粒密度又大雨粉煤灰并远大于水,从而使浆体的粉煤灰与水向上漂移而产生沉降、离析与泌水现象。骨料下沉和水分上升不仅会在水平钢筋底部和粗骨料底部积聚水分。干燥后形成空隙,还会使混凝土接近表面的部分由于粉煤灰组分多而将低强度。当下沉的固体颗粒遇到水平钢筋或受到侧面模板的摩擦阻力时,就会与周围的混凝土形成沉降差,在混凝土顶部表面形成塑形沉降裂缝。

2.2塑性收缩裂缝

裂缝在结构表面出现,形状很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互不连通,呈龟裂状,深度一般不超过50mm,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出现很普遍。产生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后3-4h左右表面没有及时覆盖,风吹日晒,在塑性状态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热高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体积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趋近于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和吸收的速度越快,塑性收缩裂缝就越容易产生。此外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2.3温差胀缩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一般每100kg水泥可使混凝土温度升高10度左右,加上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3d内,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到50-80度。此时,即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度,混凝土产生0.01%的线膨胀或收缩。经验表明,在无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气温之差大雨25度,即出现肉眼可见的温度收缩裂缝,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表面需要及时覆盖保湿养护的原因。

2.4水化收缩及自生干缩裂缝

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水化产物的绝对体积同水化前的水泥与水的体积之和相比有所减少的现象是水化收缩。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收缩量为1%-2%。水化收缩在初凝前表现为浆体的宏观体积收缩,初凝后则在已形成的.水泥石骨架内生成孔隙。在水泥继续水化的过程中不断消耗水分导致毛细孔中自由水减少,湿度降低,在外部养护水供应不充分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产生自干燥现象。由自干燥作用导致毛孔内产生负压,引起混凝土内自干燥收缩。由于常态混凝土的水胶比较高,混凝土内有较充分的水分,在养护好的条件下很少出现缺水干燥现象,因而很少发生自身干燥收缩,对伊水胶比小于0.35的混凝土。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7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目前, 国内外对机械荷载引起的开裂问题研究得较为透彻。而对温度荷载引起得有关裂缝的研究尚不充分。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 防止危害结构的裂缝产生。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应力与裂缝控制也多集中在水利工程中的大坝、高层建筑的深基础底板。而对于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般概念

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国家定义不同。美国定义:任何就地浇筑混凝土, 若尺寸大, 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体积膨胀和水化热, 以便减小开裂为大体积混凝土。日本定义: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 cm以上, 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差大于25 ℃为大体积混凝土。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认为, 建筑物的基础最小边尺寸在1 m~3 m范围内就属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 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注短期内形成, 此时设计荷载尚未作用于结构上, 因此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但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 大体积混凝土自身又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因此其内部温升幅度较其表层的温升幅度要大得多, 而在混凝土升温峰值过后的降温过程中, 内部降温速度又比其表层慢得多, 在这些过程中, 混凝土各部分的温度变形及由于其相互约束及外界约束的作用而在混凝土内产生的温度应力, 是相当复杂的。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 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都较复杂, 施工时应十分慎重, 否则易出现质量事故,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组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方面有许多技术问题要逐个解决。

2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混凝土是脆性材料, 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左右。大体积混凝土的断面尺寸较大, 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以及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2.1 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 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 d左右, 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 J左右的热量, 如果以水泥用量350 kg/m3~550 kg/m3来计算, 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 500 kJ~27 500 kJ的热量, 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升高。 (可达70 ℃左右, 甚至更高) 。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 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 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 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2 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 受到外部约束时 (支承条件、钢筋等) , 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 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 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2.3 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 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 外界气温愈高,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 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 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 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 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4 其他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会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会随着基础沉降而不断的增大, 待地基下沉稳定后, 将不会变化。混凝土配合比不良会造成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 一般是混凝土配合比中, 粗骨料级配不连续、数量不够, 砂率及水灰比不当所造成的裂缝。水泥中的碱与活性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化学反应也会产生裂缝。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 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 属于由变形变化 (温度、湿度、地基变形) 引起的约占80%以上, 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 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 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 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 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 (包括混凝土收缩) 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3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防水性、危害严重, 必须加以控制, 大体积开裂主要是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引起的, 所以采用适当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和温度变化速度, 在一定范围内, 就可避免出现裂缝。这些措施包含了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 包括选择混凝土组成材料、施工安排、浇筑前后降低混凝土的措施和养护保温等。

3.1 优选混凝土各种原材料

3.1.1 水泥的选择

理论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使用低热或者中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 并尽量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性。为保证减少水泥用量后混凝土的强度和坍落度不受损失, 可适度增加活性细掺料替代水泥。

3.1.2 骨料的选择

在选择粗骨料时, 可根据施工条件, 尽量选用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石子。既可以减少用水量, 也可以相应减少水泥用量, 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在选择细骨料时, 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 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 减少水化热量, 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有重要作用。

3.1.3 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

掺加适量粉煤灰, 可减少水泥用量, 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但掺量不能大于30%。掺加适量的减水剂, 它可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且能提高水泥水化率, 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从而可降低水化热, 同时可明显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

3.2 设计优化措施

3.2.1 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采用“三低 (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 、二掺 (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 、一高 (高粉煤灰掺量) ”的设计准则, 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极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3.2.2 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

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 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3.3 施工控制措施

3.3.1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入模温度的高低, 与出机温度密切相关, 另外还与运输工具、运距、转运次数、施工气候等有关。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和温度及表面保护, 是保护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关键环节。而热应力的控制手段主要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T:

T=Tp+Tr-Tf

式中: Tp—起始浇筑温度;

Tr—水泥水化温升;

Tf—天然或人工冷却后浇筑块的稳定温度。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我们一定要注意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可以在施工现场对堆在露天的砂石用布覆盖, 以减少阳光对其的辐射, 同时对浇筑前的砂石用冷水降温。在搅拌过程中向混凝土中添加冰水。以上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混凝土的内部通入冷却循环水, 采用循环法保温养护, 以便加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混凝土表面应该覆盖一些织物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防止表面产生裂缝, 还可以防止混凝土骤然降温产生贯穿裂缝, 并且还可以使水泥顺利水化, 防止产生湿度裂缝。为了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变化值, 可以在混凝土内埋设一定量的测温点, 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 一旦内外温差超过允许值25 ℃, 好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 因为要防止早期混凝土被冻问题, 所以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具有较高的浇筑温度。但另一方面, 正是由于天气寒冷, 混凝土稳定温度一定较低, 往往超过允许温差, 不能防止混凝土裂缝要求。所以, 混凝土浇筑温度在冬季施工时一般以5 ℃~10 ℃为宜, 在浇筑混凝土以前还应该对基础及新混凝土接触的冷壁用蒸汽预热, 对原材料应视气温高低进行加热。加热石料时应避免过热和过分干燥, 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5 ℃。另外还要注意运输中的保温、浇筑过程中减少热量的损失以及保温养护。

3.3.2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检查与处理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一次浇注的混凝土不可过高、过厚, 以保证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保证振捣密实, 严格控制振捣时间, 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 严防漏振及过振。对于混凝土裂缝, 应以预防为主, 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 但是由于目前采用的防止裂缝的安全系数较小, 而实际情况有复杂多变, 所以实际工程中还是难免出现一些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分为三种: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对于表面裂缝因为其对结构应力、耐久性和安全基本没有影响, 一般不作处理。对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可以采取凿除裂缝, 可以用风镐、风钻或人工将裂缝凿除, 至看不见裂缝为止, 凿槽断面为梯形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限裂钢筋, 在处理较深的裂缝时, 一般是在混凝土已充分冷却后, 在裂缝上铺设1层~2层的钢筋后再继续浇筑新混凝土。对比较严重的裂缝可以采取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水泥灌浆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5 mm以上时, 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5 mm时应采取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一般使用环氧-糠醛丙酮系等浆材。

3.3.3 混凝土温度控制、监测与养生

(1) 温度控制、监测。

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 在混凝土的内部通入冷却循环水, 采用循环法保温养护, 以便加快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为能够较准确地测量出混凝土内部温度, 在混凝土中预埋测温管, 用水银温度计测温。上下层温差控制在15 ℃~20 ℃之内。根据各测点的温度, 可及时绘制出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曲线, 对照混凝土理论计算值, 分析存在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以便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在尽量减小混凝土内部温升的前提下,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一项关键工作, 必须切实做好。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保温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减小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 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 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二是延长散热时间, 充分发挥混凝土强度的潜力和材料松驰特性, 使平均总温差对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防止产生贯穿性裂缝。潮湿养护的作用:一是刚浇筑不久的混凝土, 尚处在凝固硬化阶段, 水化的速度较快, 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二是混凝土在保温 (25 ℃~40 ℃) 及潮湿条件下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和抗拉强度, 使早期抗拉能力增长很快。在施工过程中正确规定拆模时间对防止裂缝的开展关系较大, 早期因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湿度很高, 如过早拆模, 混凝土表面温度较低, 形成很陡的温度梯度, 产生很大的拉应力, 这对于早期强度低, 极限拉伸小的混凝土处于不利的温度条件下, 就极易形成裂缝。因此大体积混凝土除要求强度外, 还必须防止内外温差太大而引起裂缝。

(3) 健全施工组织管理。

在制订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同时, 还需落实组织指挥系统, 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做到层层落实, 确保顺利实施。

4结束语

对于混凝土裂缝, 应以预防为主, 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 掌握住它的基本知识, 并根据实际采取有较措施, 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以上各项技术措施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设计和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 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 以便预先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温度差, 改变约束条件,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力, 防止混凝土裂缝, 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实践证明, 在优化配合比设计, 改善施工工艺, 提高施工质量, 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坚持严谨的施工组织管理, 完全可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的发生。 [ID:4945]

参考文献

[1]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8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800mm,同时水化热产生的内部最高温度与大气温差超过25℃,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需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严格控制裂缝开展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结构较厚、体形较大、钢筋较密,且混凝土用量较多,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需连续浇筑,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较大;此外,还需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水工构(建)筑物以及现代工业生产等许多工程领域。

0.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地上十七层,地下二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平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度为l500mm,筏板长48.9m、宽为57.3m。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8。筏板实体最小尺寸大干1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

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形成原因

现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引起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及水化热,该热量聚积在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显著升高,外表散热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温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混凝土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

水泥用量的控制是一个关键因素,这是产生水化热的主要原因。应在不降低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来降低水化热。经实验室试验后得出结论,对于工程中每m 的混凝土,每增加或减少10kg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可致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核心温度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或下降1℃。不同品种的水泥其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不同,为控制水化热的温升,减少温度应力,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并掺人适量的I级粉煤灰。掺人适量的粉煤灰既可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化热,节约水泥,又可使泵送施工流畅,和易性好,一举多得。

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也是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混凝土出机温度是由原材料本身所含热量决定的,据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的比热容可知,石子的比热容虽小但其质量大,水在水灰比中的占有量相对水泥用量较少但其比热容是最大的,所以石子、水在拌制混凝土时的原始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初始温度的主要因素。拌合物中的砂对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影响弱于石子、水,水泥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影响最小。施工现场应及时与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沟通并解决好这一问题。在实际混凝土搅拌时采用编织布遮盖砂、石避免太阳直射,并合理安排浇筑进度,尽量减少混凝土搅拌车在现场的等待时间,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的目的。

混凝土入模温度指混凝土经搅拌、运输、泵送到浇筑地点时的温度,因此应用湿麻袋将泵管遮盖,并指定专人每隔1h浇水散热1次来降低混凝土人模温度。

3.防治裂缝的措施

3.1优选原材料

3.1.1水泥

由于温差主要是由水化热产生的,所以为了减小温差就要尽量降低水化热,为了降低水化热,要尽量采取早期水化热低的水泥。由于水泥的水化热是矿物成分与细度的函数,要降低水泥的水化热,主要是选择适宜的矿物组成和调整水泥的细度模数。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有C3S、C2S、C3A和C4AF。试验表明:水泥中铝酸三钙(C3A)和硅酸三钙(C3S)含量高,水化热较高,所以,为了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必须降低熟料中C3A和C3S的含量。在施工中一般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另外,在不影响水泥活性的情况下,要尽量使水泥的细度适当减小,因为水泥的细度会影响水化热的放热速率。

3.1.2掺加粉煤灰

为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并提高和易性,可以将部分水泥用粉煤灰代替。掺人粉煤灰主要有以下作用:①由于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硅、铝氧化物,其中二氧化硅含量40%~60%,三氧化二铝含量179/6~35,这些硅铝氧化物能够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二次反应,是其活性的来源,可以取代部分水泥,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热胀;②由于粉煤灰颗粒较细,能够参加二次反应的界面相应增加,在混凝土中分散更加均匀;③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进一步改善了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使混凝土中总的孔隙率降低,孔结构进一步的细化,分布更加合理,使硬化后的混凝土更加致密,相应收缩值也减少。

3.2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3.2.1采用合理的设计措施

①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②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 之间。③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④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⑤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d。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3.2.2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①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在变截面施工前,一定要加强预测,并保证预测的科学性。②切实落实施工方案。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施工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3.3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这样既减少外界高温倒罐,又防止干缩裂缝的发生,促进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一般在浇筑完毕后l2~18h内立即开始养护,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28d或设计龄期。

总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只要合理选择原材料,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温、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1]冯乃谦.实用混凝土大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9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与综合防治

降水通过裂缝渗入路基,可导致路基整体强度降低,在交通荷栽的反复作用下,随着此局部区域的逐渐弱化,使外部水分更易侵入,引起路面下陷;如果冻胀,路面会隆起,春融季节发生翻浆、唧泥等水破坏现象.

作 者:刘凤仪 刘艳芹 作者单位: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250021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年,卷(期):“”(25)分类号:关键词:沥青混凝土 路面 裂缝 原因 防治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1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商品混凝土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等领域,对现场的文明施工是带来了便利。但是,商品混凝土楼板的裂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在工程后期及使用过程中更为明显。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妥,会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承载力,耐久性,严重者将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因裂缝的存在,也增加了用户与开发商及政府间的矛盾,某种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下面从图纸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及施工过程方面谈谈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设计方面原因

建筑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楼板裂缝。主要表现为钢筋配置过多或过少引起的裂缝。

二、从商品混凝土自身角度分析

1、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由粗、细骨料(砂、石)、水泥、水及其他掺合料和外加剂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微观构造以及所受外界影响的不同,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就很多;

2、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不同型号的水泥的含碱量不同,水泥中的碱与活性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反应,形成胶状物质,从周围吸水膨胀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采用的粗细骨料级配不连续,造成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不到位,为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4、商品混凝土在上料时,搅拌台上有计量但无控制,质量控制处于失控状态,计量偏差导致水灰比失控,从而造成混凝土的收缩不一,形成裂缝;

5、混凝土供应方面,由于工程多或未考虑交通等因素,造成混凝土供应不上,前一车入模的混凝土超过了初凝,后一车还没到,时间上脱节,形成冷缝;

三、从施工角度分析

1、施工时,钢筋控制不到位,保护层不符合要求,模板支撑不牢固等均会导致混凝土楼板裂缝,线管的埋设不合规范,层叠现象严重或设计不合理等;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加强分层混凝土间的振捣,使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振捣不到位;

3、混凝土压光时间未掌握好,一般木蟹抽2~3次,有的工人为了省事,混凝土还没初凝或刚初凝打一遍后就用薄膜盖上了,未能消除混凝土内外产生的拉应力,而形成裂缝;

4、部分工程为了加快料具周转,提前拆模或虽然按拆模试块强度拆模,但拆模试块弄虚作假,用标养的代替同条件的或同条件的试块养护不到位等;

5、由于气候等原因,养护不及时,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需水的作用才能完成水化过程,没水造成混凝土“烧死”而形成裂缝;

6、为了抢工期,未达到1.2Mpa就上人或过早上材料,造成混凝土内部被破坏;

7、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主要表现在垂直面裂缝较多);

8、周边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造成了内部应力超负荷,产生裂缝。

针对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不难看出,除了要掌握商品混凝土本身具有的特性,严格把握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拌制计量和运输关,更重要的控制重点还在施工环节这一关。一般可以从商品混凝土拌制现场和施工现场控制两大方面入手,严格控制、严格把关、全过程监督,具体措施如下:

一、做好施工前的设计工作

在结构设计中,合理增加构造配筋。对四周的阳角处楼板配筋进行加强,减少裂缝的出现。

二、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制过程、运输方面

1、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现场,根据各工程的施工现场状况、结构特点等合理设计相应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改善骨料级配;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

2、拌制过程中,加强交底和工人的自身素质,严格控制上料的计量,不得随意加减,根据工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配比以满足施工需求;

3、根据搅拌地点到浇筑地点的路程、路况等因素,合理控制发车时间间隔和发车数量,确保浇筑地点有车但不过多。

三、现场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

1、切实贯彻执行现行的国家、地方、行业的规范和标准,施工前认真编制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切实做好交底工作;

2、现场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因模板的支架等位移或挠度过大,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挠动,从而影响其硬化的过程;

3、严格控制钢筋的原材质量,按设计及规范控制钢筋的绑扎质量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控制负弯矩筋的绑扎质量;

4、安装的线管预埋,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内的线管外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3,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的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在穿线管处增加钢丝网等加强措施;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私自加水或减水剂来调整坍落度,并且严格控制楼板的浇筑厚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控制混凝土供应,确保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连续浇筑,防止人为冷缝的产生,如遇供应问题,可采取减慢浇筑速度或塔吊配合施工,防止冷缝的产生;

6、正确控制混凝土的收浆和压光时间,第一遍收浆是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遍收浆和压光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最好紧接第二遍压光后,再进行一遍压光,并扫毛,这样既防止了开裂,又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7、采取自然养护时,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d。

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未达到1.2Mpa时,严禁上人;未达到设计上料荷载(约10Mpa)时,不得上料,同时,材料应分散堆放,不得产生集中荷载,吊运时不得对平台产生冲击力;

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篇11

【关键词】裂缝;影响;原因;措施

1.工程概况

某大型桥梁,全长1850.米,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桥面净宽18米,其中:主桥由两孔160m(跨为2×160米)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与21孔50m连续箱梁组成,全长1400m,引桥由20孔1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组成,全长315m,塔高85米(自桥面起)。全桥有26个扩大基础,26个承台,每个圬工量基本在百十方以上,大的达到五百多方,墩身最高达73m,帽梁基本上也在百方以上,均属大体积混凝土。

2.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桥墩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收缩变形受到限制,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混凝土就不裂,因此,冷缩、干缩,限制条件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2.1冷缩的影响

当浇注温度高时,内外温差和总降温差增大,容易引起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水泥的水化是混凝土的主要内热源,是影响温差的关键因素,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单方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2.2干缩变形的影响

干缩是混凝土中自由水蒸发,引起体积收缩变形。新拌混凝土中只有20%的水参与水化,80%的水在硬化过程中要蒸发,干缩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形值,它的增加,也就相应措施增加了降温差。

2.3温差影响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的特征主要足表而裂缝的走向一般无规律性,深层或贯穿裂缝的走向一般与主筋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热细冷宽。表面温度裂缝常出现在现浇混凝土l~2 d之间,深层温度裂缝与贯穿温度裂缝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21 d后。

2.4地基基础变形的影响

由于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结构开裂。,地基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常出现在钢筋上方、结构变化处,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之后10min到3h内。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塑性状态下其基础、支架等有不均匀沉降,使局部混凝土变形受约束而产生裂缝。其次是由于重力作用使混凝土中较重颗粒下沉而使水泥浆上浮,当这种下沉受到钢筋、模板作用时就会产生裂缝。

2.5冻胀引起的影响

当大气温度低于零度时,吸水饱和的混凝上出现冰冻,游离的水转变成冰,体积膨胀9%,因而混凝上产生膨胀应力;同时混凝土凝胶孔中的过冰水在微观结构中迁移和重分布,使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导致裂缝出现。

2.6龟裂

产生桥梁裂缝的另一个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的龟裂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方面。

3.防止桥梁大体积裂缝的措施

3.1防止水化热过大产生温度裂缝的措施

3.1.1配制混凝土时,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3.1.2选择合适的砂石级配,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或掺用混合材料(如粉煤灰),使水化热相应降低。

3.1.3掺用木钙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

3.1.4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3.1.5必要时采用人工导热法,即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管,用循环水降温。

3.1.6夏季施工时,要有防护措施,尽量用低温的水搅拌混凝土。

3.2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3.2.1水泥品种选择和用量控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温升和后期降温现象。由于矿物成分及掺和料含量的不同,水泥的水化热差异较大。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减小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热或低热的水泥品种。

3.2.2掺加外加料,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在混凝土用水量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粉煤灰颗粒成球状并具有“滚珠效应”,可以起到显著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效能。若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原有的流动性不变,则可减少单位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不仅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还可以降低水化热。

3.2.3掺加外加剂,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通常都掺入一定的外加剂,一般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或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如在混凝土中按水泥重量的0.25%掺减水剂,可减少10%左右的水泥。在降低混凝土成本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一方面,由于外掺剂取代了部分水泥用量,降低了水化热,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有利于防裂;另一方面,这种减水剂可以缓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可以避免冷接缝,提高工作性及流动性,有利于泵送。

3.3改善约束条件

混凝土应力的大小取决于结构的约束情况,而约束作用的大小,与分缝间距有密切关系。合理的分缝能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一般分缝间距控制在12m~18m为宜。后浇缝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拆模满足同截面钢筋搭接比度的要求,以不小于1m为宜。后澆缝混凝土宜选用膨胀水泥配制。其开始浇筑时间应在全体结构浇灌完40天以后进行。改善约束条件,还要按设计要求3cm伸缩缝施工时必须保证(铺设3cm厚泡沫塑料)不同基础重叠处铺设油毡,使基础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可自由伸缩。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保证施工质量;在应力集中部位增强构造配筋,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3.4采用合理浇筑和养护措施

3.4.1浇筑要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构件尺寸的大小等具体情况选用全面分层法、分段分层法、斜面分层法等方法。还要遵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已经形成的“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原则。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浇筑前宜在基层设置滑移层。为了加强分层浇筑层间的结合,可以采取在下层混凝土表面设置键槽的办法。浇筑温度宜控制在25以下。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要尽量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浇筑时间,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减少结构物的内外温差,并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二次振捣能减少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3.4.2养护措施,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不同施工季节应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养护方法。夏季施工时,要采用草帘覆盖、蓄水、洒水、喷水等温降方法进行养护;正常气温时,可喷刷养生液养护;冬季施工时,可使用保温材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也可用薄膜养生液、塑料薄膜等封闭料对混凝土保温、保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

4.小结

上一篇:给弟弟剪头发作文下一篇:四年级113班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