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企业实践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道路桥梁企业实践(共8篇)

道路桥梁企业实践 篇1

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林勤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动车高速铁的迅猛发展,道路运输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在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已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作用。几年来,我们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交通运输部、省厅关于《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坚持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道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供同行参考。

一、基本做法

过去几年来,我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先后制订了企业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尝试。

1.建立文化体系,实施文化战略。一是制订规划,明确目标。2006年我公司通过对几十年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分析,结合实际制订了五年(2006年-2010)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从而确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和具体内容。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2007年至2009年公司自上而下进行全员企业文化培训教育,先后组织了企业文化讲座、知识竞赛、座谈会、1 研讨会、演讲比赛、文艺会演、技术比武和征文活动等,掀起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贯彻落实。三是聘请专家,建立体系。2009年至2010年公司在北京和谐中交企业文化咨询中心帮助下,对公司近60年历史文化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和总结,提炼出“一个品牌战略、三大目标(愿景)、四项责任(使命)和致新、致诚、致远的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体系;编制了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形成了以公司为母文化、所属各单位为子文化的具有独特个性、内涵丰富、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先进的“宁波公运”文化体系,从而完成了规范的“宁波公运”文化管理手册。

2.重视文化领导,完善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工作机构落实职责。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班子,做到总经理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党工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和下属单位专人抓,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制订文化建设工作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并渗透于其各个环节之中,做到不脱节、不空位、不摆设。三是建立检查考评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考评标准体系,并做到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互评、员工评议与实际效果相结合,对不符合要求或工作不到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扎实进行。四是完善奖罚机制。坚持每年度考核,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由于工作不到位出现造成影响的追究责任,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入了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有奖罚兑现的良性循环。

3.营造文化氛围,推动文化建设。一是强化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示范作用。公司首先是组织各级管理者带头学习、倡导企业文化,率先研究、践行企业文化;其次是到先进企业学习考察,通过与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比分析,汲取其精华。二是邀请专家、学者到公司授课。学习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理论,以此来增强各级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起好积极带头示范作用。三是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多次举办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培训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开展企业文化课题研究,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以此来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发挥其作用。四是深化文化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开展了“创文明城市,树行业新风”和“文明窗口”、“文明班线”、“工人先锋号”等活动;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还开展了“迎、讲、树、创”社会志愿者活动和“创三优一满意”活动;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坚持开展了各类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系列文体活动,并坚持培养先进个人(集体)典型,挖掘和宣传先进事迹,开展了 “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经营者”等系列评选活动;为搞好典型引路,营造优良文化氛围,2012年公司开设了道德讲堂,有力地促进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4.夯实文化基础,提升服务质量。一是抓员工教育。我们坚持每季一次文化创建工作会议、各窗口单位每月一次专题会议、班组每周一次现场会、员工每天一次岗前队列教育,教育员工切实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是抓员工培训。坚持举办业务知识、规范操作、3 服务知识和服务艺术、服务礼仪和英语、哑语系列培训,举行服务工作大讨论,组织服务质量案例分析演练和现场服务教育体验,引导广大员工在规范服务、主动服务、个性服务、延伸服务和细节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优质服务和诚信服务意识。三是抓制度建设。几年来公司分别在各服务窗口建立健全了星级服务员评定制、末位待岗制、首问首办责任制、“二微”服务制、站立服务制、岗前队列制、导乘服务制、服务承诺制等规章制度,实行服务质量评议与考核制度,建立服务质量档案卡,并坚持日常督查与跟踪监督相结合,做到以制度管理人。四是抓服务质量。根据公司“用心服务,追求卓越”服务理念,我们制定微笑规则,进行微笑考核,实行微笑检查,举行微笑比赛,并推行主动服务、首问服务、超前服务和延伸服务,使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五是抓典型。我们在服务员中深入开展争当“形象大使”、“服务大使”、“微笑大使”、“岗位能手”、“技术标兵”、“服务尖子”等活动,重视和坚持培养先进个人典型。

5.创新服务举措,打造企业品牌。一是创新服务形式。我们在汽车南站、中心站分别推出了“四心四化”、“四车三点、七大七小”服务新项目,展现服务亮点,创出服务特色,使旅客在到站前、进站候车、旅途中和出站后都能感受到热情和温馨。二是创新服务工作法。我们在各客运站推行了服务工作法和岗位工作标准,规范服务内涵,创出了“脸笑、嘴甜、眼活、手快、脚勤、心诚”十二字工作法和“钻、勤、真、情”四字诀工作标准,同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嘴勤、眼勤、手勤、腿勤和脑勤,努力做到服务流程化、规范化和个性化。三是重视品牌建设。我们先后在汽车南站、中心站、汽车北站、宁东出租分公司推出了“3561服务”、“衷心服 4 务”、“道德银行”、“公运的士”服务品牌,使原来的分散式服务组成了一个服务网,实现无缝隙服务。四是创树服务品牌。2006年,我们经过精心构思和策划,挑选具有较好服务涵养和素质的服务员,在汽车南站成立了“3561”服务班,并以“追寻雷锋足迹,弘扬绿叶精神”为宗旨,推出了“用心服务,给你满意”的“3561”服务品牌,努力做到“四精四有四到位”,即“迎门服务精细、导乘服务精细、提醒服务精细、重点旅客服务精细”、“让旅客进站有亲切感、候车有舒适感、乘车有安全感、出站有留恋感”和“接待旅客到位、回答旅客问题到位、解决旅客困难到位、提供服务措施到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广大旅客亲切地誉为“老人的拐杖,聋人的耳朵,盲人的眼睛,哑人的嘴巴”。

二、取得成效

几年来,公司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公司已跻身于全国道路运输百强企业的前十名。

1.企业形象得到提升。通过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公司司旗、司徽、单位标牌、部门指示牌、各种标识标识、广告牌都按标准颜色样式,统一规范制作;员工统一服装、挂牌上岗,统一整齐;车辆车体做到颜色、图案、标志、字体四统一;办公用品全部按标准设计制作,办公场所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公司的良好形象在社会公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树立起了“大公者,运天下”的“宁波公运”崭新形象。

2.员工素质有较大提高。优秀的文化为员工提供了展现才能的人生舞台,在“海纳百川,量才录用”的用人理念的激励下,员工的学习热情、工作激情空前提高,同事之间团结协作、协调配合,凡事用心去做,力求 5 高效完美,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技术技能蔚然成风,“用心服务,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成为检验员工的工作标准,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

3.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多年来,公司高度重视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为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交通行业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公司所属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作为重大先进典型,先后在市、省、全国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并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候选名单、“浙江骄傲——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入围名单和2006年度宁波十大新闻;又如,2014年5月鄞州日报和东南商报对汽车中心站“衷心”服务班班长潘霞先进事迹作了为期7天的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较好地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同时,公司还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交通部、浙江省、宁波市劳动模范和宁波市首席工人等先进模范人物,汽车南站“3561”品牌还被评为“宁波市最具有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

4.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宁波公运秉承“创造财富,服务社会,关爱员工,回报股东”的企业使命,坚持做强客运主业,加快跨行投资的经营发展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开拓市场为中心,以加强管理为基础,积极应对困难,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使公司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公司始终名列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前10位,并进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宁波市服务业“纳税20强”,并被授予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宁波市首批优势总部企业。

5.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公司及所属单位先后获得了市、省、全国 6 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全国道路运输系统文明汽车客运站、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全国先进职工之家、全国出租租赁汽车行业先进出租汽车企业、全国道路运输系统汽车维修文明企业、交通部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省文明示范窗口、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省“十佳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宁波市最具影响力城市文明品牌。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几年来,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真正意议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着眼过去,展望未来,笔者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道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作了思考。

1.必须有正确定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正确定位。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目的性、可操作性,而不要盲目追求形式。二是在实际企业管理中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可以用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融合,纳入日常管理之中,成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努力实现经济与文化、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四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考虑,保持企业文化建设的连贯性、统一性,做到长期坚持。

2.必须有领导示范。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一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者必须率先垂范,躬身实践,努力影响和带动广大员工;二是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文化知识,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并有独到的见解和长远的战略思考;三是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提出具有独特的个性化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四是要通过自身的管理思想、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广大员工,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热情,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3.必须让员工共同参与认同。企业文化没有员工的参与认可,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要广泛发动员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酝酿、讨论,让员工自我启发和自我教育,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和认知。二是要通过员工的反复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员工文化素养,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宣传工具加大对企业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和向上气氛。三是要培育企业共同价值观,强化团队意识,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共识。四是要通过不断的、有效的工作,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强员工责任心,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综合素质。

4.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要将员工的思想意识行为统一到“创造财富,服务社会、关爱员工,回报股东”的企业使命上来。一是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强化其行为意识和使命意识,促使其爱岗敬业,敬业奉献,实干创新。二是要培养“海纳百川,量才录用”用人理念,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鼓励 8 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对成绩突出,贡献大的员工进行奖励提拔。三是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加强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竞技能力和综合素养,认真倾听员工意见和建议,切实关心其实际困难,帮助树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的优良品质。四是要大力培植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营造积极向上氛围,潜移默化地将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成为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

5.必须具有独特个性内涵。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企业的个性特点,突出自身特色。一是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自己的企业,注意继承发扬企业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积淀,认真探求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二是要突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愿景、使命等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注意企业的行业特色、地域特色和所在地区人文环境等因素,避免雷同现象;三是要有丰富的载体和内涵,广泛开展以技术比武、安全生产、文明创建、优质服务等劳动竞赛,积极发掘员工容易接受且又蕴含丰富精神内涵的寓教于乐文体活动;四是要总结自己企业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所形成的文化闪光点,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

6.必须坚持长期持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企业良好的历史传承,又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一是企业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对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就会不同;二是企业文化总是随着社会形势、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发展状况的不同做出适当的调整深化,使企业文化的内容更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实际;三是企 9 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任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使文化理念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期思想准备。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不断创新发展过程,需要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展示其魅力活力和超强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道路桥梁企业实践 篇2

1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企业文化的领导,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深入进行形势任务和民主法制教育,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企业文化,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企业、文明班组和争当文明职工活动, 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 提倡科学精神, 反对封建迷信, 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论述, 为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了领导关系, 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把企业文化紧紧置于中共党的领导之下。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和现行的制度, 中国共产党对企业的领导权是毋庸置疑的。大量实践也证明,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企业的党组织在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特色和优势之一。首先, 它是搞好企业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党对企业的领导, 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文化领导。其中心和最终目标都是一个, 即搞好企业, 提高经济效益, 为国家和社会同时也为本企业职工创造更多的财富。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 企业文化建设才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组织依托。

其次,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和条件来看, 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领导着党员、工会、妇女、青年等群众组织。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活动和载体绝大部分都要通过它们来实现。

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企业文化的领导。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做好四件事:第一, 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并努力抓好实施,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 宣传企业品牌, 播扬企业信誉, 塑造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效益, 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引向科学化、现代化。第二, 理顺领导体制, 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 明确领导及其职责, 抓好组织落实工作, 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到位。第三, 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抓好三个层次的建设。在观念上, 形成企业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 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 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 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 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物质层次上, 美化生产、工作、生活环境, 构建文化传播网络, 营造文化体育设施等, 使它们成为企业理念的物质载体。第四, 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指标, 进入奖惩条例, 使各级管理者能把企业文化建设看成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实施。

2 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事物价值的看法、观念, 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看法、总观念, 是对客观事物的总评价。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和志向转化为组织的力量和成就。”

(1) 企业价值观不是某几个管理者或生产者专有, 不是企业成员个人价值观的简单相加, 而是企业绝大多数成员关于价值的认同。“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中各个个体价值观为基础, 以企业家价值观为主导的群体价值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决定和影响着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 企业中人的各种行为和企业利益的关系, 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方向和行动指南, 为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基础。”

(2) 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行为的基本类型, 并导致企业类型的变化;企业价值观制导着企业的决策;价值观制约着企业管理者的组织、指导和控制管理活动。

说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行为的基本类型, 是因为: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一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它是企业一定价值取向和行动观念的反映。企业价值观表现了企业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意味着对客体的比较与选择。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企业行为类型。一个企业, 如具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相统一的正确财富观, 它就不会仅把最大限度创造物质财富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 而是采取既追求物质财富又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行为类型。一个树立起“人力资本观”的企业, 必然采取紧紧依靠职工队伍, 信任职工、关心职工和尊重职工, 重视职工群众首创精神的企业行为类型。与之相联系的是, 企业价值观发生变化, 会导致企业行为类型的改变。在企业中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等等, 这些观念一旦被大家所接受, 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将导致企业行为类型的变化。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一旦形成, 就成为企业文化中比较稳定的因素维系着企业的行为类型, 使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价值观制导着企业的决策。企业决策依赖于信息, 但是首先要有选择地利用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企业内外, 随时有各种各样大量的信息传来, 人们选择信息, 不仅取决于客观对象, 而且取决于主体的价值观念, 取决于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价值观对于外界各种信息起了一个筛选、过滤的作用。价值观对决策的作用, 更突出地表现在确立决策目标上。目标是人所期望达到的未来状态。一个事物, 只有当它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 才能成为积极争取的目标。目标决策, 最能表明企业管理者认为什么事情最重要、最应该做, 即表明价值观。所以说,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活动目标。

3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指的是企业员工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时, 与企业群体、企业外社会群众发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中, 所遵循的思想道德与行动规则的总和。它是对于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通过行为主体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极其社会效果表现出来。职业道德不仅反映员工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 更反映一个企业的道德状况及精神面貌。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状况, 反映了企业员工素质高低, 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至关重要。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 劳动分工不同, 但有一条却是相同的, 就是对人民群众要负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企业的经济基础, 决定了企业员工的社会本性与职业道德, 只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根本原则的职业道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应把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 从教育入手, 抓好三项教育。一是职业道德责任的教育。职业道德责任, 是指职工在职业岗位上履行的对社会、对集体的道德义务。职业道德责任的教育, 就是古人说的“敬业”教育。也就是教育职工认识本职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大家对本职业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态度, 热爱本职工作, 树立起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幸福感。二是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即职工在职业生活中应普遍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 包括企业内部上下、横向的关系;企业与社会方面的关系方面。三是职业道德品质教育, 即个体职工的职业道德, 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品质, 包括职工个人的内心意志、良心、信念、责任感, 使职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二, 制定职业道德规范。根据各企业内部的分工, 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 做到有规可循。制定职业道德规范时, 要充分发动员工, 由他们自己提出, 反复讨论, 然后集中归纳整理, 形成可操作性的可供检查的条文。通过职工参与职业道德制定规范, 使职工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 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效果。

第三, 开展职业道德评议。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还不足以使人们按照其要求去自觉行动, 因为职业道德规范毕竟不是法律, 只是倡导人们应当遵守些什么, 它的实施是不带强制性的。要使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职工内心的道德信念, 就要靠社会舆论的力量和群体“压力”的力量。企业结合职工的工作实绩考核, 开展职业道德评议, 是群众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评议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抓住发生在职工周围的事, 通过评议, 使当事人产生保持荣誉或改正缺点的内在动力, 造成学先进, 争上游的气氛, 制止生产和工作过程中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同时, 通过评议, 开展正面教育, 鼓励先进, 树立典型, 起到好的示范作用。除此之外, 要将员工职业道德状况列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同物质报酬挂起钩来, 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得到经济好处, 使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广大员工的一种自觉追求的动力。

4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 也叫人本管理, 它是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文化, 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尊重人, 激发人的热情, 满足人的需求, 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达到企业管理的既定目标。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管理之父”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 其代表作是《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种理论和管理方法, 仅把人看作是一种“经济人”。这种理论认为:工人是为追求高工资而工作, 企业家则是为追求高利润为目的。因此, 他过分强调严格用科学方法和规章制度来实施管理。它主要强调科学性、精密性和纪律性, 而把人的情感因素放在次要地位, 把工人看作是机器的延长, 为机器的附属品, 因而激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对此, 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界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行为科学理论, 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 认为工人是从社会的角度被激励和控制的, 效率的增进和士气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工人的社会条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 而不是由于物质条件或物质环境的改善。因而企业管理者必须既要考虑到工人的物质技术方面, 又要考虑到其它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工人除了需要获得金钱养家糊口外, 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要求, 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 还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生产率。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 美国最具盛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 他在《人类动机的理论》等著作中, 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论”, 指出了人的需求有从低到高, 从物质到精神, 从生理到心理这样一个先后不同的层次, 促使人们在企业管理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 去思考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从文化心理上去满足企业职工的高层次需要, 从文化上对职工加以调控和引导, 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行为科学理论为人本主义管理奠定了基础,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中“以人为本”来源于行为科学, 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 首先要解决好有关认识问题, 这就是企业是什么, 企业发展靠的是什么。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 企业成功与否, 人是决定的因素, 任何事业都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才能、经验、管理、智能、品质、观念等是无形的资源, 比有形的厂房、机器、设备等重要得多。企业只有持续地以人为本, 不断创造解决人的需要的新途径, 才能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在企业内部,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员工与企业的关系问题, 即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问题。

其次, 实施人本管理要有好的方法和手段。如通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双向交流和感情沟通, 达到建立融洽和睦的关系、了解问题、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更好的贯彻实施企业的战略意图的目的。通过民主管理, 让员工参与决策, 集中多数人的智能, 达到集思广益, 从而正确体现员工当家作主的权利, 更好地履行义务, 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 焕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中国的企业, 历来有着重视人的传统, 特别注意依靠广大职工共同办企业, 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20世纪60年代就推行了大庆“两参一改三结合”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三结合) 的群众路线和民主管理制度, 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近年来, 普遍利用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 实行厂务公开等手段, 让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 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多数企业管理者已认识到, 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企业内部表现的重要形式是企业与员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 人的创造性是有条件的, 是以其能动性为前提的。对员工实行宽松管理, 尊重人格, 可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精神。硬性机械式的管理, 只能抹杀其才能。“企业靠产品、产品靠质量、质量靠人才、人才靠环境”。这里说的环境不仅指硬环境, 也包括软环境, 有时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正好比有的员工说:公司把我当人看, 我把自己当牛干;公司不把我当人看, 我就把自己当人看。这说明通过营造一个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和谐的工作气氛, 就有凝聚力, 就可以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不能不追求经济效益, 但企业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 关心人、尊重人, 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使员工和企业同时发展。只有这样, 以人为本, 才能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使企业得以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反之, 不以人为本, 不关心员工的个人利益, 企业则必然衰败。大量的事例都充分证明了这点。

5 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搞好企业环境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部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同样需要有物质保障。要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 建设必要的文化设施, 使企业文化有物质载体和活动阵地。企业环境建设对企业职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增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环境建设包括文明安全的工作环境, 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笔者所在的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一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两园工程”建设, 即建设花园式的工厂、花园式的生活区。厂区和家属生活区做到了四季有绿, 三季有花, 环境幽雅, 空气清新, 厂容厂貌焕然一新, 有的还成为游览参观的景点。不少企业建立了职工俱乐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场, 开展经常性的活动, 集团每年举办篮球、乒乓球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 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也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

建设企业文化要以活动为载体, 加强职工闲暇时间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要抓好四类活动:一是文体娱乐活动, 通过开展戏剧、音乐、舞蹈、摄影、美术、书法、演讲、集邮, 健身和体育竞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让职工群众在紧张劳动之余, 在自我参与、自娱自乐中, 得到高尚情趣的熏陶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二是福利性活动, 给职工送温暖, 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三是开展技术性活动, 开展岗位竞赛, 促进职工爱岗敬业。四是思想性活动, 组织好党、团生活。企业通过这些活动, 真正体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 从而凝聚人心, 调动职工为企业作贡献的积极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是时代的需要, 是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中国企业快速和科学发展与进步的有力手段和措施。有人说:国家的富强靠经济, 经济的繁荣靠企业, 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 绝对不可能在21世纪生存。这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 是至理名言。如何搞好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 是一篇大文章。要根据中国的国情, 继承中国几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研究和探索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途径、手段、方法, 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的理论, 用以指导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道路。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道路桥梁中结构化设计的实践运用 篇3

【摘要】结构化设计是一种新型设计方法,其在道路桥梁中的运用,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设计提供了很多便利,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道路桥梁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结构化设计应用优势,优化道路桥梁设计方法,保障道路桥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提高道路桥梁设计水平。本文分析了结构化设计和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原则,阐述了道路桥梁中结构化设计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实践运用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且为人们的交通出行提供了多种便利,而和普通工程项目不同,道路桥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对于设计方案的要求较高,传统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结构需求,通过应用结构化设计方法,遵循相关设计要求,保障道路桥梁结构稳定性,提高其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

一、结构化设计概述

传统的道路桥梁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桥梁项目要求和以往设计经验,编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包含总体结构布置、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结构尺寸等,然后分析道路桥梁结构的科学性、适用性和经济性,最后研究道路桥梁的力学性能,检验道路桥梁结构设计的可行性,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这种传统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设计方案的最优化,对于一些复杂结构的道路桥梁设计难度较大。而随着道路桥梁的快速发展,其设计技术不断提高,结构化设计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是将道路桥梁设计分为相互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然后结合道路桥梁设计要求,做好详细设计和概要设计,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阶段科学描述结构图,结合具体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完善,结构化设计方法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是道路桥梁项目不断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最佳选择,通过运用结构化设计方法,不断优化项目设计方案,确保道路桥梁项目的顺利施工建设,确保项目质量,推动道路桥梁快速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原则

1、连续性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交通运输量持续升高,机动车数量也越来越多,道路桥梁需要承担的荷载也不断增大,为了保障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中,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保持道路桥梁结构的连续性和一体化,在确保道路桥梁结构稳定、均匀受力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受力面积,缩短传输路径,并且为道路桥梁项目施工提供便利,节约施工材料,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综合性 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桥梁结构和施工材料内容,重点分析不同结构形状的应用优势和受力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道路桥梁设计方案,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并且对于道路桥梁结构中的各个位置,结合施工要求,在确保最优结构化设计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合理性。

3、整体性 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应注意其整体性,重点关注道路桥梁的特殊部位,确保其稳固性,在结构化设计过程中,提升整体道路桥梁结构的承受能力,在保障道路桥梁质量的基础上,在建设道路桥梁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4、科学性 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应结合现场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构件,合理、科学地配置道路桥梁结构,在保障整体道路桥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结构构件位置,优化内部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地减少道路桥梁内部故障。

三、道路桥梁中结构化设计的实践运用

1、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设计中最常见的施工材料,其由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组成,这种复合型材料结合了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应用优势,在实际应用中,钢筋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腐蚀,为了保障钢筋的耐久性,往往在钢筋混凝土上设置保护层,在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2、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直接关系着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计算错误、偷工减料,施工设计中没有考虑到道路桥梁项目的整体结构,导致后期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此在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过程中必须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优化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包括水灰比、水泥用量、强度等级等,还要按照《道路桥梁施工要求》规定的最低强度、碱含盘、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盘等进行设计,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增加构造配筋 裂缝是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中非常常见的问题,而如果裂缝问题处理不当,会随之引发其他问题,特别是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上的裂缝,在下雨天气环境中会逐渐渗入雨水,使道路桥梁内部钢筋材料被腐蚀,针对这个问题,道路橋梁结构化设计要增加构造配筋,优化结构配置,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防裂性能。

4、在防水设计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项目在投入使用以后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路面排水对于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应重视其防水设计,合理布置防水层,在防水层中使用具有良好密实性的混凝土,添加复合纤维混凝土、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或者加入钢筋网,一方面控制混凝土的开裂,另一方面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防水效果。在具体防水层结构化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其一,提高道路桥梁的粘结性,使用优质沥青材料,保持其不脱落、不起皮;其二,道路桥梁路面和混凝土进行一体化铺装;其三,优化泄水管道安装设计,特别注意仔细处理泄水管安装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防止泄水管漏水;其四,提高道路桥梁结构防水层的延展性和抗拉强度。

结束语

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的应用可以结合不同道路桥梁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化改进,提高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针对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结构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推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振宇.道路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和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210.

作者简介

桥梁防水系统的探讨和实践 篇4

关于桥梁防水系统的探讨和实践

建造公路和城市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道路,动辄几亿、十几亿元的投资,其中桥梁占总造价的lO%~30%左右,要求设计使用年限比较长,至少要满足50年以上,有些长这100年以上.因此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论述了桥面水对混凝土桥梁的危害,简要介绍了桥梁防水实用技术及施工方法,以广州广佛放射线桥面防水为例,说明桥面防水的使用效果.

作 者:胡冠旗 作者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广东,广州,51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4)分类号:U4关键词:桥梁 防水 设计 方法

道路桥梁企业实践 篇5

农村金融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破解农村等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懈探索。如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一度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其创办者尤努斯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一模式也面临着困惑,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中国是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金融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如何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提升服务功能,始终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和焦点。

如何认识和化解农信社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怎样提升农信社服务功能使之在破解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难题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江西省农信社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揭示出一条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之路,被业内称为“江西模式”。日前,中国经济时报就此采访了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肖四如。

作为江西金融系统内有研究员职称的两位从业者之一,肖四如在领导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政府领导者和专家学者兼备的丰富知识与管理经验,在纷繁复杂的现状中,因地制宜,形成了江西省农信社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思路、机制和办法,创造了很多改革发展经验。

农信社的江西模式

据了解,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于2004年5月成立,对全省农信社(含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

“2004年,整个江西农信社系统资不抵债额超过100亿元。你要改变面貌,要靠人去改变,当时农信社的员工又是什么人呢?”肖四如回忆当初从省政府副秘书长调任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时的情景,颇为感慨。

“两万三千员工,其中6000个临时工。有大专毕业文凭的不到20%,大部分职工是小学文化、中学文化。那时候银行已经网络化了,我们还是手工记账;烟盒纸上也可以批贷款,按规范、走流程这个概念一点都没有。”

肖四如说,八年来,在着力破解“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低下、人员素质低、业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五大历史难题的过程中,江西省农信社不断创新,在持续提升对“三农”和区域经济贡献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八年时间,江西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从420亿元增至2416亿元,增长了4.7倍;各项贷款余额从300亿元增至1524亿元,增长了4.1倍。业务发展速度每年都明显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农信社平均水平。目前,江西省农信社业务规模在全省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一,拥有覆盖乡乡镇镇的经营网点2600个,占全省银行机构的近1/2,存款客户占全省成年人总数的3/4,贷款客户占全省总户数的1/4,以占全省17%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省

90%以上涉农贷款、80%多的下岗再就业贷款、30%多的中小企业和个私经济贷款,已成为江西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机构。

“如果你想在最短时间内在江西寻人,你就找江西农信社。”江西省农信社的职工对农信社覆盖全省的2600多个经营网点特别自豪。

以综合利用信用资源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创新之路

江西婺源是全国小额农贷的发源地。2003年,国务院作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定后,作为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江西在总结婺源等地小额农贷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创新,充分发掘农村各类信用资源,推出一系列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信贷服务模式,努力破解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矛盾。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由于经济活动信息掌握不充分、不对称,又缺乏可用于贷款抵质押的资产等,难以满足现行授信条件。但实际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善于发掘和利用农村其他资源,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抵质押物不足问题,完全可能成为真正有效的信贷需求。”

肖四如说,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式来增强农村的信用呢?“我发现农民的家族联系、基层组织、农村带头人组织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办基地,构成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都可以变成银行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如果变成信用资源就可以取代、替代抵债物品,不可贷就变成可以贷了。”按照这一思路,江西省农信社充分发掘农村地区各类信用资源,努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肖四如介绍,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江西农信社形成了一套解决信息不对称、抵质押不足的替代机制:充分利用千百年来维系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借有还、父债子还、诚信为本等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信用约束、联户担保方式,发展小额农贷、农户联保等特色的信用保证贷款,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专业合作组织,以信贷为纽带形成各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信用共同体,创新各种担保方式,构成联保机制分散风险,解决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充分利用政府在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用资源,开展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的创新。

“通过这些途径,借助农村既有的信用资源,我们找到了抵质押不足的替代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贷授信难题,使各类有效金融需求最大限度得到满足。”肖四如说。

肖四如介绍,在此基础上,江西省农信社根据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需求变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全面推广并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江西在全国率先推广小额农贷业务模式,并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小额农贷的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领域等进行全面拓展提升,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利用信贷手段,借助基层组织力量,广泛深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对文明信用农户

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的信贷支持和服务,不仅为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力量,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信用环境。

二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创新推出了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通过发掘各类中介组织、各种专业协会等信用资源,把贷款受益各方组织起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农村信用社提供授信贷款,从而构建了一种“信用合作+专业合作”的新型信贷模式,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抵押担保难题,支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中小企业和产业经营户发展。

三是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大力创新担保方式、降低信贷门槛、实行优惠利率,支持了一大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5.48,-0.08,-1.44%)基地、“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是策应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按照“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符合规划要求、争取政府支持、严格风险管控”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民住房贷款,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建房资金不足难题。

五是积极配合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使林农和林业企业的“资产”转化成“资本”,有效解决了林农和林业企业融资难题,惠及60多万林农和林业企业。

六是积极创新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助学贷款,先后帮助数万名农村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七是适应全民创业热潮,与基层组织互动推出了“双带致富”贷款,与团组织互动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与妇联互动推出了“巾帼创业”贷款、与劳动部门联合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业务品种,适应了全民创业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有力支持了城乡居民创业致富。八是积极与同业展开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委托代理机制,将理财、保险、证券等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产品单一问题,使广大农民也可便利地享受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这套机制的探讨是江西等省农村信用社的创造,也是对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工作的一种贡献。”肖四如说。

江西省农信社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江西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小额农贷1323亿元,农户联保贷款22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3.7亿元,农业产业化贷款246亿元,农村青年创业贷款24亿元,农村妇女创业贷款11亿元,下岗再就业贷款14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55亿元,农民住房贷款58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农村金融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过去我国主要是通过财政补助或贴息贷款进行扶贫帮困,助长了贫困群体的依赖心理,弱化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导致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开办农村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在非商业化经营带来巨大经营风险的情况下,难以为继。”肖四如说,江西等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

村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以市场化机制选择金融资源投向,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解决有效运用资金的问题。

肖四如认为,农村信用社既要承担支持“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之责,又要实现商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由于农村金融具有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同时,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风险分散机制和成本抵补机制。但单纯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力量解决风险和成本问题,既不可行,也有失公平。建立持续、长效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机制,不仅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所必须,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须。

为此,肖四如建议,当前,国家要在稳定和延长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综合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继续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对于保障基本金融服务难以达到商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支农任务,政府应该给予补偿。出台长期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成本,同时农村金融机构接收、处置抵债资产给予税费优惠,帮助其化解历史包袱。加大县域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政策力量,增强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

——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和化解互动机制。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有效分散农业信贷风险。探索财政出资组建担保公司为农业项目贷款提供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财政贴息、损失弥补、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等方式对支农信贷进行风险抵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风险控制与保障能力。

道路桥梁企业实践 篇6

摘要:桥梁施工经常运用预应力技术采取构建、维护和稳定技术性措施,其在整个施工工艺中充当着非常重要且关键的技术角色。在实践中预应力技术的使用有着特定要素和优缺点,文章以桥梁施工为基础,来对当前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存在的优点展开分析和描述。以期为预应力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预应力;桥梁施工;实践运用

相对于平底交通而言,桥梁对于道路的通畅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尤其在江河或者湖海,或者大山之间的沟通中,桥梁起着衔接两端的重要作用。预应力是为了提高结构承载能力而针对性地人为对构件预先施加有利的力。该技术有施工面积广、工程量、效果显著、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在道路桥梁中采用之后,对桥梁的养护、稳定均起到了非常亮好的保证作用。不但提升了道路桥梁的承重力,也强化了施工的成效。

1预应力技术的优点和施工范围

1.1预应力技术的优点

预应力是为了提高结构承载能力而针对性地人为对构件预先施加有利的力,在梁投入使用之前,人为地在梁下部施加的压力,使得梁下部受压,上部受拉。随着道路施工工艺的成熟,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预应力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技术也更好地扩大,并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的保障,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除了原有的桥梁主体之外,桥梁的边坡的锚固也可以充分利用该技术进行加固施工,并能够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桥梁原有的主要拉应力得到了良好的降低。在整体性上,由于预应力技术的运用,使得桥梁无论是在施工还是设计上的安全系数更高,施工周期明显缩短,操作更为简单便捷。因此在当前的桥梁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1.2预应力技术的施工范围

随着国际上机械工业和材料工业的快速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运用,让预应力技术在多方面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基础。相对于平底交通而言,桥梁对于道路的通畅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尤其在江河或者湖海,或者大山之间的沟通中,桥梁起着衔接两端的重要作用。(1)对桥体进行加固和正弯矩或者负弯矩的加强。其广泛的使用基本上分布到了桥梁建设的方方面面。(2)采取预应力技术对构件实施补强,可以很好强化构件,反弹至初始承载力,延长桥梁的寿命。(3)在桥梁的混凝土受拉伸部位采取碳纤维贴片的方式进行加固,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实施的方法简单,而且效果明显。

2预应力在施工中的应用

2.1应用于钢绞线选择

而在上述的几个研究对象中,目前较为关注的重点是第一种,因其使用较多,外观稳重等优势,因此呗认同。这相对于整体施工而言,无论是社会性和经济性都有所裨益。在实践中预应力技术的使用有着特定要素和优缺点,而在应用过程中,钢绞线的选择需要注重几个重要的参数,例如材料的延伸性、规格、尺寸等,以适应实际使用的需求。

2.2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裂缝形成的几率。在整体性上,由于预应力技术的运用,使得桥梁无论是在施工还是设计上的安全系数更高,施工周期明显缩短,操作更为简单便捷。因此在当前的桥梁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并且能够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对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而言,主要的问题就是裂缝的出现,无论是桥梁的施工或者是公路的施工,都难免确保无裂缝。

2.3应用于锚具选择

摩阻锚固是利用锚旋的作用来通过预应力实现有效的挤紧。由于这种利用预应力的.锚具形式比较多种多样,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预应力技术的使用有着特定要素和优缺点,而在使用层面上却非常的简单,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连接的位置上不够简洁,相对来说,而造成的损耗相对的较大。

在梁投入使用之前,人为地在梁下部施加压力,使得梁下部受压,上部受拉。除了原有的桥梁主体之外,桥梁的边坡的锚固也可以充分利用该技术进行加固施工,并能够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桥梁原有的主要拉应力得到了良好的降低。预应力施工是关键的工序,必须认真对待,严格地按照规范操作,选用合适的张拉机具仪表,正确的标定,准确计算张拉力,严防张拉误操作,以确保预应力施工满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3结语

随着道路施工工艺的成熟,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预应力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技术也更好地扩大,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的保障,起到的效果也越来越大。该技术有施工面积广、工程量、效果显著、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势,较大地提高了桥梁内在的质量和抗震性。总之,这在加快我国的桥梁领域进步方面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常文虎.浅谈预应力施工在大跨度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05).

[2]苏文建,赵坚.论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01).

[3]俞建辉,王建国.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03).

[4]黄锐,徐伟.预应力技术在施工中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04).

[5]涂辉兵.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5).

关于桥梁防水系统的探讨和实践 篇7

桥梁防水系统的设计, 就是设法将水与混凝土隔离, 使水不能进入混凝土本体, 尤其不能进入裂缝中去。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混凝土本身的自防水

混凝土经常接触水的部位都要设计为防水混凝土, 保证本身的密实性和防腐蚀的性能, 尤其是桥面和下部结构水位浮动的部位。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或超细粉等可以减少水泥带入的碱量, 加入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可以对膨胀、开裂起到阻裂作用, 并具有很好的抗渗能力, 达到自防水的基本要求。

1.2 桥面防水涂层

无论桥面混凝土施工质量如何好, 均不能完全保证不开裂。所以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上面必须设置防水层。防水层不但本身要起到防水作用, 而且要求其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都有很好的亲和性, 附着力好。

1.3 伸缩缝的防水

由于伸缩缝的形式及安装质量问题, 造成该部位最容易损坏。除了毛勒缝、仿毛勒缝之外, 对伸缩量小于5cm的小变位伸缩缝, 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弹塑体填充式伸缩缝, 也能成功地解决伸缩缝漏水的难题。

1.4 桥面雨水孔与水落管

桥面雨水孔与水落管的设置应该像屋面一样的严格, 但是无论设计还是施工, 都容易忽略。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收水口小, 不能及时将水泄走;收水口标高高于周围标高, 造成积水;收水口高出水泥混凝土表面, 而且周围混凝土不密实, 造成管周围漏水;出水管过短, 发生尿檐现象, 从而导致收水口周围以及边梁外侧混凝土的破坏。

1.5 栏杆外侧与人行道的构造

栏杆外侧应设计为光滑的表面, 底面设有止水槽, 雨水能很快地顺外侧流向地面, 而不应再流向边梁。设有人行道的桥梁, 人行道的防水也不能忽视, 防止雨水渗流到主梁。但有些设计忽略了这一点, 雨水从人行道缝隙渗漏, 沿外侧漫流, 从而造成边梁翼板及外侧的污染和腐蚀, 所以边梁外侧首先破坏。

1.6 梁端和帽梁的防水

由于伸缩缝很难保证完全不漏水, 而伸缩缝的漏水对梁端和帽梁的损害又非常严重, 所以, 对梁端和帽梁顶部也要进行防水处理。

2 桥面铺装防水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内尚缺乏系列化的专用桥面防水材料, 更没有严格规定评定桥面防水材料性能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因此, 优选、确定防水材料显得尤其重要。

2.1 几种常用的防水材料性能:

2.1.1 聚氨酯弹性防水涂料。

以聚氨脂为主体配合其他材料, 有甲、乙两种组合而成, 固化后形成富有弹性的橡胶状防水层。其优点:耐高温、本身防水性能好, 耐老化性能好;缺点:对基层干燥度要求高、与沥青混和料的亲和性差, 易出现层间分离, 使沥青铺装脱落, 而且造价高。无论从效果方面还是成本方面都不可取。

2.1.2 环氧胶乳防水涂料。

为环氧树脂乳液和氯丁胶乳的混和体。优点:与水泥混凝土的亲和性好, 有延展性, 造价适中。缺点:与沥青混和料的亲和性差, 易出现沥青混凝土的拥包、脱落。因为其半透明略显白色, 可以用作边梁外侧的涂层以及下部结构的防水涂层。

2.1.3 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

主要成分为氯丁胶乳、石油沥青和水以及配套材料。对基层的干燥度要求低, 能适应气温较低季节施工, 雨季施工必须在施工后10h之内无雨, 否则应补涂。目前这种材料耐高温性能稍差, 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附着力不够稳定, 而且完全人工操作, 占用工期时间较长。

2.1.4 聚合物沥青桥面防水涂料。

该产品以复合离子型乳化沥青、橡胶、树脂改性剂为主要原料构成的单组分水乳型防水涂料。

2.1.5 PC橡胶防水卷材防水层。

该产品可以做成lmm以下薄膜, 用本身液体涂料粘结到基面上。具有较好的粘结强度, 即可以自粘又能与混凝土表面进行粘结, 还能与沥青混合科牢固地粘结。其低温性能尤其好, 在-40℃温度下1h绕φ10mm金属丝对折无裂纹。施工速度快, lh以后即可放行。目前此种材料还没有大量地使用, 积累资料不多。

2.2 防水涂料的施工要点

2.2.1 涂料对水泥混凝土铺装要求必须达

到强度指标, 牢固, 密实, 任何防水材料都必须涂在合格的基层上, 表面必须平整、粗糙, 不能有钢筋等尖锐突出物, 并且无垃圾、元浮灰、无松散、无浆皮、无污染, 乳液类型的涂料, 可以用水冲洗后施工, 表面基本干燥、无积水就可, 湿度大的部位可用强力吹风机或空气压缩机吹于。

2.2.2 防水涂料本身的性能是关键, 必须保

证在沥青混和料和水泥混凝土之间起到牢固的粘结作用, 材料本身必须满足在160℃高温下不流淌的要求。所以必须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

2.2.3 乳液性质的防水涂料, 高温天气应避

开中午施工, 以避免形成气泡, 一旦形成气泡, 立即进行处理, 赶平后不影响粘结力。

2.2.4 收水口部位及阴阳角处应作特殊处理。

2.2.5 在防水层没完全干透之前, 禁止车辆通行。

在摊铺沥青混和料时, 应及时检查被损坏

的部位并立即修补。

2.3 桥面防水涂层的质量要求及控制

涂料的基本要求是“牢、薄、透、匀”。防水层不但本身能防水, 还要有延展性, 当基面产生微小裂缝后防水层不被拉裂, 而且必须与上下基面牢固地粘结,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不产生滑移现象。所以必须非常均匀地施作一薄层, 总厚不宜超过lmm。

2.3.1 对防水材料必须进行检验。

每一批量都应抽检, 重点抽检其耐热性以及粘和性, 必须满足160℃不流淌的条件。还应进行外观检验, 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

2.3.2 对基面应进行严格地检查验收, 不允许有任何不合格的地方。

2.3.3 施工时应及时检查有无空鼓汽泡、脱落、翘边等现象, 以便及时处理。

2.3.4 在摊铺沥青混和料时, 应随时检查有无损坏的地方, 及时进行修补。

2.3.5 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冷却后, 可作行走刹车实验, 桥面铺装层应无脱粘起翘现象。

2.3.6 重点检查伸缩缝、收水口部位的质量。

3 工程案例

广佛放射线位于广州西部, 横跨珠江干流, 桥梁结构为连续箱梁, 桥面铺装为:C50水泥混凝土桥面板+YN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厚4cm)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K-13A (厚4cm) 。在水泥混凝土桥面板终凝前, 用扫帚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有规则的、均匀的拉毛处理。防水层施工前, 用硬扫帚将细石、浮尘扫掉, 用高压吹尘机将浮灰吹干净, 待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基本干燥, 含水率不大于15%后, 分两次喷涂防水层。第一层防水层施工时将喷枪从工作面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循序均匀喷涂;经检查第一层防水层涂料实干后再进行第二层防水层施工 (20℃气温下, 二次喷涂时间相隔一般为24小时) 。经二次喷涂后的涂层厚度在1.0~1.5mm。在施工过程中, 如发现局部喷涂不均匀时, 可以用涂刷及时进行修补。该工程2005年2月完工, 至今使用期已达3年半, 未发现沥青面层推移、开裂等病害, 进入箱梁内观察, 未见渗水或潮湿现象, 可见, YN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在短期使用效果尚可, 而长期效果则有待观察。

4 结论

桥梁防水对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 对桥梁防水的研究和施工方法较多, 考虑到广州的气候和交通情况, 选用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进行实践, 短期内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道路桥梁企业实践 篇8

FIP主要内容

FIP是问题导向型培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监测、指导实施”最终解决问题并实现持续改进。

FIP培训涵盖工厂提升所必不可少的七个要素:质量、生产力、清洁生产、人力资源、健康与安全、工作场所关系以及工作场所合作。

合力解决问题、无障碍沟通和可测量的持续改进有力支撑着这一提升周期。

质量,探究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质量。模块培训中将探讨减少残次率和创造质量文化的实用方法。

生产力,探讨如何通过工人参与发现问题和提高生产力。模块培训中将引入生产计划和测量工具帮助企业掌控生产力。

清洁生产,探究控制能源和损耗以及发展更有效率的生产周期的重要性。模块培训中将引入监测和减少损耗水平的表格和技巧。

人力资源,讨论集中在“雇员”这一企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上。模块培训中将发展人力资源实践工具。

健康与安全,提出发现并减小企业中构成对工人的危险的方法。模块培训中引入解决常见的工作场所风险和危险因素的表格与技巧。

加强工作场所关系,强调工作场所关系这一项目的重要主题。模块培训中探讨管理人员与工人合作的实用方法和机制,其中包括支持集体谈判权的对话机制。

此外根据不同项目的实施需要,FIP还发展出两个次模块:工作场所中的HIV/AIDS以及工作场所中的残疾人。

通过这七个模块的培训主要突出四个主题:合力解决问题、工作场所沟通与合作、基于体系的改善方法及持续改进的测量。

FIP实施模式

FIP包含的不仅仅是培训,在地方顾问的支持下,FIP向企业提供一段时间内的实地考察咨询。通过全面的、循序渐进的项目实施,提供给参与者实施并保持持续性改进的必要工具。

FIP通常的实施周期为8到12个月。每个培训模块包含:为期两天的互动式集中培训、自我评估、专家和本地顾问工厂实地考察咨询、4-6周的改善时间。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下图做出说明。

项目实施中,本地顾问扮演着重要角色。项目挑选有经验的本地顾问组成团队,与模块培训专家一起向企业提供咨询,协助企业实施改善方案。利用本地顾问更便于监测项目实施,也便于企业随时获得支持和帮助。项目实施期间,产业专家与本地顾问会针对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提出改善建议与方案。

在企业中成立“工厂提升小组”对企业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小组由同等数量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构成,以全程参与项目培训的人员为核心,负责在工厂实施FIP项目,并在项目结束后确保持续实施FIP的方法。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劳工标准和实现“所有人的体面劳动”这一目标,因此項目设计中,工人的参与贯穿于工厂提升的全过程中。将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进行培训是FIP的特色之一,实践也证明这是改善工作场所合作和建立良好的商业运作的有效途径。

FIP工具

项目采取了基于工具的方法(tools-based approach),强调有效改善管理体系的实用途径。项目面对不同的群体(培训者、本地顾问、企业)开发了不同的工具。为帮助参与企业不论在车间还是管理办公室都能够实现系统性改善,项目主要提供了四类工具:

针对某一主题的背景资料文件

实施一个新方法、新技术或新体系的具体步骤的指导文件

帮助企业建立如战略、政策或形式等文件的模板

帮助评估企业当前状况的各类表单

在每一模块培训期间,参与者都会得到各种实用工具以便回到企业中加以实践。每个参与企业也会收到一套完整的“FIP工具箱”,包含所有模块的文件、模板、表单等工具,他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工具进行调整后加以适用。

FIP成果

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目标的FIP工厂提升项目已经在越南、斯里兰卡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越南:三分之二的参与工厂将生产线终端残次率至少减少了50%;75%的工厂提供了新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口罩、金属手套、耳栓、风镜和面具;所有工厂都建立了工厂提升小组(经理/工人)。

在斯里兰卡:生产线上质量不合格率降低了46%;生产线终端质量不合格率降低了40%;劳工流失率平均降低了26%;缺勤率降低了34%。

在FIP实施期间,起初并不引人注意的改变往往会产生令人惊讶的结果,例如:在一家服装厂花20美元用于购买手动夹具,每个生产订单节省了1400美元;在金属部件加工车间中使用透明屋瓦减少了80%的照明成本;对泄漏47%热能的锅炉进行小的修补,每个月节省了约两百万越南盾;逐步实现自我检查使得工厂重新分配了15名质量监督员,提高质量的同时每个月还节约了1500美元的工资成本;在一个刺绣车间提高50%的产量使工人的工资增加了61%。

FIP在中国实施的现实意义

FIP尽管没有限定实施的行业和领域,但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参与企业都来自纺织行业。FIP在纺织行业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还特别开发了针对纺织行业的培训教材。在全球纺织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对纺织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以相对低的造价制造高品质产品的普遍要求、以及纺织企业面临的遵守劳工标准的外部压力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了FIP工厂提升项目。FIP的本质是帮助纺织企业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容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

由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于2007年5月28日正式启动,为期一年。项目针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国中小型纺织企业,旨在提高他们自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纺织中小企业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压力。社会责任对中小企业而言,提高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意义要大于锦上添花的外在美誉的意义。FIP作为一整套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的培训,将社会责任、良好劳工实践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适于在中国纺织企业中实施并推广。在FIP宝贵的资源与经验的基础之上,项目将结合中国纺织业的整体行业背景以及中小纺织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对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训工具和模式做出适当调整,开发适合本土的培训项目。

“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将分两种培训模式进行:模式A—综合培训和辅导升级方案和模式B—强化培训和辅导升级方案。两种方案具有相同的内容,但是通过完全不同的传递机制满足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项目将挑选25家参与企业,其中5家接受模式A培训,专家与顾问将深入企业开展各模块的培训与辅导;另外20家接受模式B培训,参加专家与顾问举行的集中培训,各模块内容将通过三期培训传递给企业。尽管培训模式有所区分,但是每家参与企业都会得到专家与顾问为其量身制定的改善方案并在实施中得到持续的监督与指导。两类实施企业将平衡地分布在项目设定的两个目标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以确保每个地区内以及地区之间样本的可比性。

上一篇:可爱的小鸟学生作文450字下一篇:收据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