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服务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武汉市碳排放达峰形势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稳定增长的新常态格局转变,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也由做大经济总量变为了提高经济质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应当由提升生活品质,分享经济红利的过程来满足。在此进程中,能源由于其所特有的基础性、稀缺性和外部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能源使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研究全新的历史节点下节能、减碳的形势及对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要求,并以节能减排为契机,推动经济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详细梳理了武汉市低碳发展历程,明确了以《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为准的2022年碳排放为17300万吨的时间节点和达峰目标;然后对“十二五”期间武汉市的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和能源形势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整理,并与国内先进城市进行对标分析,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接着采用基于协同学的时间序列趋势模型,对武汉市2022年以前的经济数据、产业数据进行预测,从而获取影响武汉市碳排放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LEAP模型和情景分析法,估算了武汉市2022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得出了不同情景下碳排放的预测趋势图。最后,基于城市低碳发展选择工具(BEST Cities),给出了促进武汉市低碳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9%,经济发展迅猛。2015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905.6亿元,工业总产值17582.6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564.25亿元,均超过“十二五”的规划目标;工业增加值为4081.91亿元,第三产业占比为51%,未达到“十二五”的规划目标;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武汉市第三产业占比明显偏低,产业结构远未达到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调整、改善空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顺利完成碳排放达峰的时间和总量要求,武汉市应当加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2015年,武汉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4858万吨标准煤,煤炭占比为50.03%;单位GDP能耗由2010年的1.06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15年的0.694吨标准煤/万元,年均降幅6.41%,降幅显著;相比其他先进城市,武汉市高碳能源占比过重,单位GDP能耗明显偏高,这两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和改善空间;武汉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为合理,除个别年份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远小于1。就武汉市自身情况来看,能源使用效率正逐步提高,经济发展有“轻质化”的趋势,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将对武汉市顺利完成碳排放达峰计划起到极强的支撑作用。(3)对比基础情景,在同时采用全面节能增效、工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时,武汉市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790万吨标准煤;碳排放总量(不考虑居民生活部分)为15810万吨,比目标值低1490万吨,该情景下碳排放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幅度逐渐下降,能够满足2022年碳排放达峰的规划要求。对比基础情景,在情景1-情景4的条件下,无论是排放总量还是增长趋势,均无法满足2022年左右达峰的规划要求。因此,同时实施全面节能增效、工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能够促进武汉市碳排放时间和总量达峰的有效路径。(4)为实现武汉市2022年碳排放达峰的规划目标,武汉市应当采取全面节能增效、工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手段,并配合碳交易制度、出台更为严厉的地方建筑法规、制定发电厂最低能效或排放标准、制定可再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目标或配额等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实现城市低碳发展,应当构筑包括城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估系统、城市低碳发展趋势预测系统、城市低碳发展项目评估与遴选系统以及城市低碳发展政策制定系统在内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达峰;CO2减排;时间序列;LEAP模型

学科专业:工程热物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武汉市经济形势和能源消费形势研究

3.1 武汉市经济形势研究

3.2 武汉市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武汉市碳排放达峰形势研究

4.1 武汉市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预测

4.2 基于LEAP模型的武汉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预测

4.3 本章小结

5 武汉市碳排放达峰对策研究

5.1 武汉市低碳发展政策汇总与整理

5.2 基于城市低碳发展选择工具的武汉市低碳发展对策研究

5.3 城市低碳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对策研究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可靠性计算机通信论文提纲下一篇: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