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模拟交易分析报告(推荐8篇)
姓名:王金苗
班级:经管系专0902
学号:200911130112
指导老师:赵晋华
交易对象:中钢吉炭(000928)
股票模拟系统:叩富网模拟炒股实验平台
2011.12.09
股票模拟交易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应熟悉一般股票行情动态分析系统的功能构成,掌握基本的鼠标和键盘操,理解系统中的相关行情术语、符号、图形的含义。同时通过股票模拟交易熟悉股票的交易流程和交易规则,能够阅读公司资料进行并初步的基本分析。
2.实验内容与要求 内容:
(1)、进入行情分析系统和交易系统,掌握其主要功能的键盘以及鼠标操作方法。(2)、阅读大盘和个股动态行情图,验证主要行情术语和指标的含义(3)通过模拟交易验证股票交易的流程和交易规则。(4)掌握阅读上市公司资料的一般方法
要求: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或结论)
股票买卖首先要进行证券投资分析,首当其冲的就是宏观分析,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多次加息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宏观行情不容乐观;同时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到达高点,出口型企业形势不容乐观,拖累国内整体经济发展;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屡次调控致使这一国内经济重要增长点增长缓慢,这一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停滞不前,国内经济缺少实质性增长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宏观来看,我十分不看好今年的A股行情,因此我自己的实盘操作也是轻仓。不过老师教授了我们许多新的证券分析的知识,同学们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怎甘落后呢。首先我先了解了股票的几种走势图:
交易过程 1.公司情况:
我选择的是炒股对象是
中钢吉炭(000928),中钢吉炭(000928)的公司简介
1.公司全称: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2.上市日期:1999-3-12 3.注册地址:吉林省吉林市和平街九号 4.办公地址:吉林省吉林市和平街九号 5.法人代表:杨光 6.总 经 理:杨光 7.联 系 人: 陈盛昱
8.公司电话:0432-62749800 9.公司传真:0432-62749375 10.E-Mail:zgjt000928@126.com 11.成立日期:1993-03-30 12.工商注册:*** 13.成立资金:*** 14.公司行业:金属、非金属
中钢吉炭(000928)的财务数据
1.总 股 本:2.83亿(万股)2.流 通 盘:28289.69(万股)3.每股收益:0.00元 4.市 盈 率:3424.19倍 5.资本公积金:3.14元 6.净资产收益率:
7.总 资 产:243.19亿 8.主营收入:115.00亿 9.负债总额:144.69亿 10.负 债 率:59.49% 选股理由:选择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企业,选择竞争优势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短线相对看好000928中钢吉炭,理由如下: 一.属于国家扶持的新材料,大方向上看没问题!二.中字号企业,这本身就是优势!三.技术上看2011.11.25.涨停突破.昨日强势整理,今日再度突破平台,上涨空间被打开!
四.该股主力前期没有明显出货迹象,近期资金流进明显!五.年线一直向上!
从一天盘面来看,明日可能上涨。最近几天观察短线反弹能否持续;该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16.83元,已穿越主力成本,走势可能转强;股价跌破19.98元。今日我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确认购买了000928中钢吉炭。成交价16.92,10000股。11.25日股价站上60日均线,从此进入强势期。我看到了这支股的大好走势。
2011年这一年走势虽然有时走势下跌,但近期走势总体良好,不过近期涨势不是很好。
半年之内涨势依然呈上升趋势,近期有涨的前景。
本季度涨势不错,截止到2011.12.09势头良好。
11.23日附近涨停,但近期投资由良好走势。
12.01要警惕主力借利好出货
12.02大盘周五大概率保持弱势震荡
12.05短期大盘向下概率仍旧很大
12.06预计A股周二仍是空头市场
12.07没有场外资金入场后市难有起色
12.08技术上节奏互相矛盾 大盘或持续震荡
12.09技术上支持大盘周五继续震荡
从以上各个年月日的走势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所以000928中钢吉炭应该是一支值得投资的股票。
投资要点
:
碳纤维将成新增长点 碳纤维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很少企业掌握核心生产技术。公司持有30%的股份的江城碳纤维一期500吨/年的生产线预计11月份即可投产。江城碳纤维二期1500吨/年的生产线,预计将于一期工程投产后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一年半左右,并将于2013年4至5月投产。基于神州炭纤维生产军用碳纤维产品多年的生产经验以及技术积累,公司在民用碳纤维的生产技术上占有优势,未来将成公司新的增长点。盈利水平提升重点仍在调整石墨电极结构 上半年公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同比增加45%,营业收入占比42%,毛利率达到18.2%;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产量同比增加4%,普通石墨电极的产量同比下降了11%。由于石墨电极业务占主营业务86%,所以公司提高盈利水平重点仍在调结构。毛利率高的“其他”产品尚未形成规模 公司的“其他”产品在收入占比中大约为13%,毛利率在50%左右。这些产品主要有电极糊、炭粉、炭砖以及石墨粉等。2011年上半年这些产品总产量约7018吨,占炭素制品总产量只有13%,尚未形成规模。资产注入将对公司形成重大支持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院8万吨煤系针状焦以及江城碳纤维70%的股权未来走向值得关注。公司石墨电极产业链的拓展和成本改善以及获得更多新业务增长点应是公司一直努力的目标。盈利预测 基于上述考虑,看好公司在碳纤维的股东炭素资产注入的可能性优势以及大股东炭素资产注入的可能性。
炒股心得:最后我以16.98的价格抛出。买价(16.92)我找了中钢吉炭,虽然只有几天时间,但是还是赚钱了,并且我看好000928五天以内的走势。初学股票投资分析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不屑一顾,感觉它讲的太老套了,不进股市实际操作知道再多也是没用的,可是经历了网络模拟交易后,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单独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可以用它来指导实践,股市肯定不会是单靠运气来盲目支持的,经验老道的股民,是通过技巧来赚钱的。
买卖股票不外乎是选择股票,寻找机会入场、持有,等待机会卖出。当然,选择股票需要有智慧和判断力,买入股票时需要勇气,持有时需要有耐心,卖出时需要果断。压力过大一般会出现在买入和卖出时,在头脑很清醒、且很理智时提前制定好计划,在实际操作时尽量按照计划执行。持有期间,心理压力有时也会增大,尤其在回调时。这时如果股票并没有达到当时计划的卖出条件,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克服想卖出的冲动,比如,参加体育活动、看电影或小说等。目的就是让自己暂时忘却股票盈利正在减少这个事实,以舒缓自己的精神压力,让情绪更加平和,进而才会降低出错的可能性。
在对股市的认识中,股民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压力。比如在今年股市跌至2400点时,股市中每个毛孔都充斥着乐观的情绪。如果当时选择卖出股票,等于是和整个社会发生冲突。再比如近期,大盘探底,各种悲观情绪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股民一样要面对大众的压力。这时,最好收敛自己的观点,避免自己和这个社会的观点对抗。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主张。
“对于早盘向上跳空缺口,当天越早回补越好;对于早盘向下跳空缺口,当天越晚回补越好”。从操盘原理来讲,对于当天的向下跳空缺口,如果早盘快速急速回补,那么主力当天的运作意图,可能仅仅只是将早盘补缺看成是最大的做多目标,因而在早盘快速补缺后,股指后市仍可能调整,而极端弱势就是补缺后演变成单边下跌走势。而如果早盘不急于回补向下跳空缺口,则主力的操盘意图,更多是希望在低位多收集一些廉价筹码。大幅低开后振荡走高,更多属于筹码收集性行情。因此,对于当天向下跳空缺口来说,越晚回补越好!上证指数最好是午后敏感时刻回补今天早盘的向下跳空缺口,这是最好的走势。否则过早回补,还可能不稳。一般来说,对于早盘向上跳空缺口,当天越早回补越好;对于早盘向下跳空缺口,当天越晚回补越好。其中蕴含着主力不同的操盘意图。对于这种一字看盘的股票,如果连续5个涨停板以后打开涨停,最好谨慎追涨。要么买不到,等散户能买到时多为出货时机了。
短线行情以5日线为准,只要股价仍处于5日线上方,就可继续持股观察;中线行情则以5周线为准,只要股价仍处于5周线上方,就可以继续持股观察。5日线走平则短线行情攻击力暂时消失,是否还有新行情需要根据波段运行规律判断股价当时处于何种运行状态。5周线走平,意味中线行情攻击力暂时丧失,是否还有新行情同样需要根据周线波段运行规律来判断。大形态决定小形态,大周期决定小周期。对于短线操作来说,要经常注意涨幅居前的股票,因为这是短线资金最活跃的股票,只要技术形态许可,一般会有短线机会。阶段性板块热点一般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看盘,大家除了看涨幅居前的股票外,也要看跌幅居前的股票。涨幅居前的股票,是短线主力最活跃的股票。跌幅居前的股票,是主力正在撤退的股票。前者是短线机会所在,后者是短线风险所在。如果呈现板块性特征,则可靠性更高。每天盘中都会有股票冲上涨停板,如何抓涨停板,以及判断什么样的涨停板短线更有潜力,也需要专门的方法。除了其他的技术要求外,早上开盘半小时内涨停的股票,上涨潜力更大。而午后涨停的股票,潜力要小一些。涨停后反复打开涨停板的股票,除了底部启动时机外,短线爆发力将大打折扣。开盘半小时就涨停的股票,说明是主力前一个晚上计划好的操作计划。而午后涨停的股票,更多需要观察当天大盘走势再临时决定是否封停(也有担心市场抛压因素)。
由于时间的局限,所以我都是做短线炒股,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1.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及时抽身而退,从而使损失最小化,千万不要犹豫不决。或者抱有侥幸心理。
2.卖出去的股,哪怕第2天又涨了也不要后悔,有的是机会。
3.买进趋势明朗的股票,不要买趋势不明的股票,最好是有5日均线支撑的,因为这样比较有保障,就算亏,也不会亏很多。
4.尽量要买好股,如市场热点的股票,不要买垃圾股,垃圾股涨的快,但跌起来会更快。买进最近换手率较高的股票,赚得多而快。
流通量固定的股票,买盘多于卖盘,股票会上涨.反之卖盘多于买盘则会下跌。买方的增多会推高股票的价格,反之亦然。可以简单地认为,价格和买方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其函数可表述为
P=km P为股价,m为买盘,k为常数。
成交量的大小还体现在换手率的大小,换手率是股票交易总额与公司流通市值的比值,换手率越高,也是成交量越高,该只股票的交易越活跃,从中也反映出流动性越高,那么作为短线投资的话,成交量增长快一般是买入的时期。
市盈率是一个通行于股票市场的概念,其本质意义在于测算投资的回收期,所以也称之为本益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净利润即为每股净利润就是用税后利润总额除以总股本的结果。这里可以看出,市盈率与股票价格成正比,与每股净利润成反比。
制定发行价格时,市盈率水平一般有某种规定或行业习惯。也可以根据交易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而定,但一般应略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市场价格越高,卖方的卖出意愿越强,而买方的买入意愿则会越弱。由此,股票市场的意愿买入卖出量取决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与体现其内在价值大小的每股利润之间的比率,即取决于每股股票所包含的单位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的高低,也就是市盈率的大小。因此,市盈率可以作为投资者判断股票的市场价格的合理性、比较不同股票投资价值大小及决定供求的重要依据和简便易行的指标。市盈率越高,意味着买方购买股份公司单位内在价值所须付出的价格越高,也意味着卖方出售股份公司单位内在价值可以获得的价格越高,因此股票市场的意愿买入量与市盈率负相关,是市盈率的减函数;意愿卖出量与市盈率正相关,是市盈率的增函数。
那么,由于市盈率是股价与每股利润之比,所以在任一给定的每股利润水平下,意愿卖出量随着股价及相应的市盈率的上升而增加,是股价的增函数;而意愿买入量却随着股价及相应的市盈率的上升而减少,是股价的减函数。所以,对于任一给定的每股利润水平,都可以在股票价格P为纵坐标和买卖数量Q为横坐标的坐标平面上绘出意愿卖出曲线和意愿买入曲线。例如,假定当前的每股净利润为E′,则可以在图1中绘制出该利润水平下意愿卖出曲线,以及意愿买入曲线。这两条曲线的交点A就是当前股票市场的均衡点,它所对应的价格P′,市盈率P′/E′和成交量Q′*就是能使当前股票市场的均衡价格、市盈率和成交量(见图1)。
然而,图1中买卖曲线的交点A所对应的均衡只是一种相对的、暂时的均衡,随着股票市场买卖关系的改变,原有的暂时均衡将被打破,并逐渐趋向于新的均衡。新的均衡则取决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内在价值的每股利润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股价变化的预期。如果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普遍预计,公司下一期的每股利润将会在本期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或减少),从而它的股价也将在每股利润增长(减少)的带动下上涨(下跌),投资者将会从市场上买入(卖出),而那些持相反观点的少数投资者则会卖出(买入)。这样,市场的需求将会增加(减少),而供给则会减少(增加),表现在图2上就是原来的均衡点A逐渐向新的均衡点B移动。
投资者对公司下一期每股利润E及其在本期每股利润E′的基础上增长率的预期,以及对该公司股票下一期价格P及其在本期价格P′基础上变动率的预期,既是他们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引起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动,导致市场从一个均衡点向另一个均衡点运动的主要原因,因而投资者对E、P的预期,特别是对X、Y的预期,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股票市场的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对E和X来说,由于公司下一期的每股利润E及其增长率X是投资者获取红利收益的源泉,并且股票每股利润作为股票内在价值的具体体现,它的高低及变动还通过市盈率指标决定着股票的市场价格P的高低及变动Y,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需要对E和X做出预期。由于E和X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E和X都是随机变量。这样,投资者对E和X两个随机变量的预期,就是要估计公司各种可能的(也可参考过去的)每股利润Ei(i=1,2,…)及相应的每股利润增长率xi=(Ei-E′)/E′(i=1,2,…),以及它们各自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即发生的概率pi(i=1,2,…),也就是要估计E和X的概率分布。在预期的基础上,为了从总体上把握该公司下一期每股利润E及其增长率X的可能取值的平均水平及不确定性大小,分别计算这两个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数学期望E(X)是该投资者预期的该公司下一期每股利润的平均增长水平。在公司将全部利润都用做红利进行分派的情况下,它就是该投资者所预期的红利收益增长率的期望值。方差σX2是对该投资者所估计的该公司未来每股利润增长率可能取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大小的一种度量,而这种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来说就是投资风险。
其次,对P和Y来说,由于公司股票下一期价格P的高低及其在本期基础上变动率Y的大小,是投资者获取股票投资差价收益率的重要来源,而决定股价高低、引起股价变动的原因,除了每股利润E及其增长率X通过市盈率指标发挥作用以外,还受其他众多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在已经对该公司下一期的每股收益E及其增长率X的概率分布做出预期的前提下,借助市盈率指标,对P和Y两个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分布作出估计。就是要针对所预期的该公司下一期每一个可能的每股收益Ei及相应的每股利润增长率xi(i=1,2,…),借助于市盈率指标,对该公司股票下一期的价格P及相应的价格变动率Y的各个可能取值Pj和yj=(P-Pj)/Pj(j=1,2,…),以及它们各自出现的概率大小pij(i,j=1,2,…)做出估计。在估计每股利润Ek的条件下股票价格的条件概率分布的过程中,虽然在E=Ek的条件下,股价会有众多的可能取值Pj(j=1,2,…),但由于它们与给定的每股利润Ek相对比而表现出来的市盈率P/Ej(j=1,2,…)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市盈率的高低则决定着市场的意愿买卖,从而决定着股价的这些可能取值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大小,所以在股价各个可能的取值中,投资者自然会认为,与市场普遍认可的合理市盈率最为接近的某一市盈率Sk相对应的股价Pk,其出现的概率pk最大;而随着股价Pj的逐渐增高,市盈率Sj越也来越高于Sk,买方的购买意愿便会越来越低,股价取这些值的合理性就越来越小,出现的概率也会随之逐渐降低;同理,在随着股价逐渐降低,形成的市盈率越来越低于Sk,卖方的卖出意愿便会越来越低,股价取这些值的合理性也就越来越小,出现的概率也会随之逐渐降低。
由于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从股价变动中获得差价收益,而引起股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作为股票内在价值具体体现的每股利润的变动,所以为了获得预期差价收益,投资者需要事先对所预期的该公司下一期各种不同的每股利润增长率条件下股票价格变动的各种不同的走势和波动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需要事先对所预期的该公司下一期平均每股利润增长率条件下股票价格变动的总体走势和波动特征有所把握。因此,投资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当公司未来每股收益增长率X为xi(i=1,2,…)时,股票价格变动率Y的平均水平是多少?不确定性有多大?特别是,当公司未来每股收益增长率X为其所有可能取值的平均值E(X)时,股票价格变动率Y的总体平均水平是多少?不确定性有多大?而这两个问题恰巧就是条件数学期望和条件方差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离散的情形下,通过条件数学期望和条件方差来解决投资者所关心的上述问题。在公司未来每股收益增长率为X=xi(i=1,2,…)的前提下,股价变动率Y的条件数学期望E(Y|X=xi)和条件方差σ2Y|xi分别为
在公司未来每股利润增长率为X=E(X)的前提条件下,股票价格变动率Y的条件数学期望E[Y|X=E(X)]和条件方差σ2Y|X=E(X)分别为
其中,E[Y|X=E(X)]是该投资者预期的该公司未来股价变动的总体平均水平。它表明,平均来看,如果该投资者预期该公司未来每股收益的平均增长率为E(X),那么它的股价的平均上涨率将达到E[Y|X=E(X)]=E[E(Y|X=xi)]。从投资收益角度看,这一上涨率就是投资者预期从股价变动中获得的差价收益率。然而,由于股价的变动不仅受公司每股收益变动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还受其他众多偶然因素变动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所以投资者投资股票的差价收益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则是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之一。σ2Y|X=E(X)就是衡量这种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大小的指标。
作为投资者当把自己分析和预测的相关数据代入式子并计算出相应的股票价格变动率Y的条件数学期望E[Y|X=E(X)]和条件方差σ2Y|X=E(X),当期望值为正数、方差为较小数时往往可买入,期望值为负数、方差为较大的数时则要卖出股票。
摘要:股票投资要慎重决策,公司的基本面即公司的发展状况是股票价格的重要依据。用预测公司的每股利润的增长率来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算出股价变动期望值与方差,依据数值的大小来决策买入卖出,这是较为可行的股票交易决策方法。同时也可参考成交量的变化来决策买入卖出的时机。
关键词:股票,投资,数学模型,分析
参考文献
[1]苏平贵.基于市盈率预期和供求关系的股价行为动态分析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颜荣芳,周林芳.股票投资者选择买卖时机的数学模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1).
关键词:股票;HP滤波;混合分布假说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2.7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2-161-02
一、前言
股票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变动与交易量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因为量价变化关系是反应股票市场供需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对其二者的变动趋势研究及其内在分析也是研究套利机会和市场有效的重要方面。目前对于股票的量价关系研究结论并不统一,主要表现为:股票交易量与价格波动存在正相关关系,Osborn等人研究股票交易量与价格之间的波动关系表明两者存在显著地相关关系,Smirlock 与Starks研究也支持Osborn等人的观点,赵留彦、王一鸣的研究表明在证券市场日交易量与价格变化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
另外,股票价格与交易变化之间还存在因果关系。Lee和Rui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美、日、英三国股价与交易量进行分析发现交易量并非股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美国的交易量却对英、日市场具有先导性。尹为醇对沪深市场研究发现量价变化不仅存在静态关系,且存在显著动态依存关系[2]。本文将采取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采用HP滤波分解的股票价格与交易量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其内在的动态关系。
二、股票价格和股票交易量的内在理论分析
根据混合分布假说(MDH)的观点认为:潜在的、无法度量的信息流是股票价格与成交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新的信息流将同时造成股票价格与交易量变化。在假设的条件下,新的信息能够及时被股票交易者捕获,然后同时做出理性抉择,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及时实现市场均衡。对于潜在的信息流,股票交易者能够及时捕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对于无法度量的信息流人们很难捕获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就使得股票市场容易偏离均衡点,造成股票市场非均衡波动。于是许多文献根据采取线性趋势与非线性趋势的方式对交易量进行分解。这样的分解方式认为不同时期的不同信息流对交易量的冲击影响是持续不变的;然而实际上信息流对交易量的冲击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减,即近期信息流对交易量的冲击影响最显著。完全理性人能够根据最近的信息流对股票价格及交易量变动做出及时理性的反应。本文认为对股票价格及其交易量运用HP滤波分解更加科学合理,也符合理性人分析问题与抉择的特征。
三、股票价格和股票交易量的实证关系
本文采用的5分线数据是上海指数数据,采集的数据从2013 年 4月 23日至 2013年 6月 6日,剔除节假日后共30个交易日的1440个有效数据。所采集的5分线数据主要包含日期、时间、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等指标,开盘价指的是在每5分钟时间区间内刚开始时上海指数的当前价;成交量指的是在每5分钟内上海指数的累积成交总量。本文把开盘价作为股票的交易价,且对其取对数Pt=lnPni,同样对交易量:vt=lnvni(t=1,2,…,1440,n表示交易日,i表示交易时)。
通过Spss17.0可得Pt与vt的Pearson相关系数R=0.375,对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双侧检验可得P=0.000,这说明上海指数的股票价格与交易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Eviews7.1对Pt与vt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得Pt是vt格兰杰原因,其对应的检验统计量Ft=6.922,其P=0.001;而vt不是Pt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股票价格的变化能够引起股票交易量的变化,股票交易量变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显著。这也表明股票市场受到信息流冲击时,对其股票价格的受其直接冲击影响比较大,而其交易量受其直接冲击的影响比较小,更多的是通过股票价格作用受其间接冲击。
运用Eviews7.1对上证指数价格与交易量进行HP滤波法分解,分解时取平滑参数λ=100可以得到图1、2的分解图。
对无度量信息冲击引起的股票非预期价格与非预期交易量变动进行相关分析,可得Rvcs,pcs=0.011,其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669,正相关性不显著;对潜在信息量对股票潜在价格与潜在交易量变动进行相关分析,可得Rvts,pts=0.435,其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00,正相关性显著。这说明无度量信息流对股票价格与交易量变动冲击影响不是造成其正相关的原因,而是潜在信息流对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的影响才造成了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表明了潜在信息流较无度量信息流对股票的影响更加显著。
对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的分解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1。
通过表1,在置信度P=0.05下,只有PTS变量是VTS变量的格兰杰原因,而其它都不是。这说明潜在信息流对股票潜在价格与潜在交易量的冲击影响,造成了股票价格是股票潜在交易量的格兰杰原因;而无度量信息对股票价格是交易量的格兰杰原因的影响不显著。这也表明潜在信息流对股票价格与交易量影响显著,在股票市场的假设条件下,人们还是能够把握股票变动趋势的。
四、结论
通过对上证指数的分析,笔者可以得到,我国上证指数股票价格与交易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潜在信息流对股票的冲击影响较无度量信息流对股票的冲击影响显著,其股票潜在价格受到潜在信息流的直接作用明显,而股票潜在交易量相对于股票潜在价格具有滞后性,这也表现了股票潜在价格对股票潜在交易量具有先导性(股票潜在交易量受到股票潜在价格的影响)。 股票价格与股票交易量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以及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主要受潜在信息流的冲击影响。另外,无度量信息流对于股票非预期价格与交易量正相关性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无度量信息流对非预期价格与非预期交易量变动方向影响并不太一致,这还需要对其进一步研究。非预期价格与非预期交易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显著,这可能与无度量信息流能够同时对非预期价格与非预期交易量造成影响有关。
总之,无度量信息流对于股票市场的作用是难于预测的,但是只要把握住潜在信息流,还是能够把握股票市场变动的。
参考文献:
[1] 赵留彦、王一鸣. 沪深股市交易量与收益率及其波动的相关性:来自实证分析的证据[J]. 经济科学,2003,(02):57-67.
一、股票分析
(一)招商证券(600999.SH)招商证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业,经过二十三年创业发展,各项业务和综合实力均进入国内十强,招商证券是中国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会员、第一批经核准的综合类券商、第一批主承销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第一批成员以及第一批具有自营、网上交易和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2008年7月,公司经证监会评定为A类AA级券商。
招商证券是我第一次选股作业选出的股票。该股在去年年报及本年一季报均表现优异,201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增长80.69%,净利润增长73.61%。201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更是达到了274.45%。但是不同于上一轮牛市券商类大涨的局面,即便各类银行券商股在近年来取得了辉煌业绩,也未能阻止他们在本轮大牛市中始终下跌的局势。
从券商整体业绩来看,招商证券的业绩处于下游。招商证券在2015年3月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57.14亿元,远远小于行业均值300.2亿元;同期净利润26.63亿元,远小于行业均值85.87亿元。从各财务比率上来看,招商证券的成绩还略为亮眼:招商证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0,行业均值为4.8;主营业务利润率56.38,远远高于行业平均-193.49。在该行业共51家企业中,招商证券的每股现金含量排名第8位;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在行业中排名第23位。
在本轮牛市中证券类持续走低,与该行业良好的经营成果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国家的政策导向是慢牛长牛,证券股业绩优异,一旦上涨可能会是大涨,不符合中央指示。
2)券商股一旦趋势性上涨,将会带来大牛市,会加剧股市对楼市的影响,不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
3)公募基金要为新股顺利发行保驾护航,并不会有大量资金用来买入券商股。
4)私募基金要为创业板高价解禁创造条件,让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制造局部牛市,券商股持续下跌更符合他们的目的。
(二)航天科技(000901.SZ)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是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一直走在国际前列,从去年年末的风云二号08星顺利升空,到今年3月的远征一号首飞成功,再到6月的彩虹-4无人机进军海洋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直在持续取得突破。当时我也是因为查阅到了航天领域的诸多项目与合作即将开展,才入股了航天科技。我先后两次购买航天科技的股票,分别为700股和300股,平均成本价为59.56元每股。此后,该股持续上涨,一度上涨到70多元每股。在大盘突破5000点之后全面下跌的时候,该股仍然坚挺,至我全部卖出时仍保持68.90元每股,成为我买入的盈利最多的股票。
(三)恒顺醋业(600305.SH)
恒顺醋业,以黄酒起家,因醋驰名。集团核心子公司——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镇江香醋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最大制醋企业、中国食醋业首家上市公司、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老师第一次留选股作业时我曾仔细看过恒顺醋业的年报与季报。虽然不是热点概念,也不是实力雄厚的央企,但恒顺醋业的表现确实亮眼。2014年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比2013年增长了91.21%,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更是比2014年末高出了952.92%。而且在2014年,恒顺醋业荣获上市公司诚信50强,商誉极佳。作为拥有如此佳绩与信誉的实业集团,恒顺醋业在本轮牛市中的表现也十分亮眼。
我购买了500只恒顺醋业的股票,成本价为29.17元每股,即便日前大盘一片飘绿,恒顺醋业的股价仍然维持在34元每股左右。是我少数盈利的股票中表现很好的一只。
二、心得体会
证券模拟实验课给了我第一次接触真实股票的机会。更难得的是在上课的这9周里我们遇上了中国股市几年一遇的大牛市,从创业板疯狂上涨,到股市站上5000点,再到现在的势头已去,这九周里的实验让我切身体会到了股市的诱人机遇与巨大风险。
本章的实际操作将着重讲述短线交易,附带讲述中线交易。至于长线交易,受中国股市投资标的、参与结构、市场环境、管理机制、国情民风等因素制约,这里就不作论述。
第一节:短线交易概述
对于短线交易者而言,股市是动荡不安的,百分之几的涨/跌幅往往来回交错,常常使其陷入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尴尬处境;而部分交易者则试图把握住所有短期内上涨幅度最大的股票以及所有能够获利的时机,事实上,这往往也是徒劳的努力和无知者的幻想。但是,如果遵循有节奏、有节制的交易原则,在特定的时段,短线交易者确实可以获利丰厚,达到每周获利超过5%的程度,所谓“短线是银”就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些书籍中把短线交易吹得神乎其神,但那往往只是作者推销自我的手段罢了,交易者不必当真。
一、短线交易的概念
短线交易是相对于长线交易和中线交易而言的。在T+1交易制度下,短线交易通常是指隔夜交易,即当日完成进场交易,次日完成出场交易。但有时,如果行情继续看涨,短线交易者也可能继续持仓几个交易日,直到一波强势涨幅完结为止。
道氏理论认为股票交易的趋势包括基本趋势、次级趋势与短暂趋势,而短线交易要捕获的趋势则被包含在短暂趋势之中。若从即日交易者和隔夜交易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关注的甚至只是短暂趋势中的微型趋势。如果说短暂趋势容易被人为操控,那么微型趋势则更容易被人为操纵。在道氏理论中,微型趋势往往被称作日间杂波,被视为最无意义的波动。 但是,事实上,微型趋势并非不堪重用:
第一,任何级别的趋势都是从每日的微型趋势里演化出来的,无论交易者何时进、出场,总会在某一个微型趋势里进行交易,它是交易者进、场的第一时间点;
第二,如果交易者能够抓住每一个有利的进、出场时机,只要每次赢利2%,那么一年下来所积累的复合利润就非常惊人,这也引发了大多数交易者“积少成多”的交易观;
第三,追求第一进场点的交易水准,成为了部分交易者挑战自我、战胜市场的另一种交易观,事实上,他们认为有部分微型趋势是比较容易识别和把握的;
第四,微型趋势虽然常常被人为操纵,但交易者却正好可以找到主力的运作痕迹和资金流向。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到资金上冲的惯性,交易者往往会获利不菲;
第五,中国股市尚不成熟,依然有政策市和消息市的影子,做中、长线交易时,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而做短线交易时,只要紧跟消息和资金流就可以了,反而风险较小。
综上所述,短线交易是一种很实际的交易技术,特别是在熊市中,往往收益颇丰。但在长、中、短线这三种交易方式中,短线交易的风险是最大的,技术难度也是最大的。
二、短线交易的风险
每个交易者面对每天的涨停板都会心动,对于连续的涨停板更是羡慕不已,但是,一旦真正涉足,则常常亏损累累,不堪重负。一般来说,短线交易往往要面临四个方面的风险:
1、盘中走势陷阱
贪婪与恐惧是绝大多数人的弱点,盘中主力常常会利用交易者的贪婪心态,将初拾小惠而又
自信满满的交易者送进“云端”;又常常利用交易者的恐惧心理,将胆颤心惊而又懵懂无知的交易者踢出“电梯”。只要是交易者能够看得到的指标,主力都有做假的机会,包括K线图、成交量、成交笔数、内外盘、委托买卖盘、分时走势图等,都会在主力的股票、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下,变得扑朔迷离和诡秘难辨。
2、盘中技术缺失
身在一个随时可能被主力操控的微型趋势中,交易者常用的分析技术会受到很大的考验。对于中、长线交易方式而言,无论主力在微型趋势里怎么反复,最终股价还是会向既有的方向前进,主力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而对于短线交易者而言,则在临盘时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有极为敏感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要有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思考方式;三是要有较为高明的技术分析水准;四是要有极为丰富的辨析识伪能力。显然,这样的技术要求只有少数勤奋钻研的交易者才可以具备,而大多数交易者则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盘中分析技术的缺失。
3、盘中策略欠缺
在中、长线交易方式中,如果交易者错过了进、出场时机,以后往往还有机会;可是在短线交易中,往往容不得交易者有丝毫的犹豫,一步错,可能步步错,一招失,可能招招失。有的短线交易者只会买入,不会卖出;或只会持仓,不会止损;这些都其交易技术体系不完善的表现,也是其盘中交易策略欠缺的体现。盘中短线交易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技术体系,交易者必须要有明确的进场位、出场位、加码位和止损位,以及良好的交易心态和交易素质。没有这种严密的短线交易体系作为保障,短线交易的失败率就会大幅提高。
4、错过大幅盈利机会
由于短线交易者是冲着股票可以突飞猛涨而去的,一旦股价出现了预期中的调整,交易者就会抛弃该股而另择机会;但是,往往交易者还没来得及在其他个股上获益,被抛弃的股票却反而快速度过整理期后一路飙升,从而导致交易者错失更大的盈利机会。此外,在交易者不断进行短线操作时,会遇到赢利、持平、亏损三种局面,再扣除频繁交易所应付出的印花税和交易佣金后,真正能够获取的利润往往不会太多。但如果是在牛市,至少会有10只股票的年度盈利在500%以上,于是当牛市来临时,短线操作的策略就会变得不合时宜。
三、短线交易前须知
1、短线交易的目的
在股市中获利有多种方式,短线交易不是惟一的方式,也不可能成为始终如一的操作方式。如果交易者不合时宜的随意进行短线交易,就会增加巨大的交易成本和交易压力,使自己常常处于深度疲惫的状态,最终失去市场感觉。
短线交易的目的,应是在熊市后期及震荡市中,以短期持股的策略来规避趋势无法继续上涨的风险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以高抛低吸的方式随机获取收益。它的作用在于即时保证资金的安全,避免深度套牢状况的发生。
2、短线交易的周期
短线交易的周期因人而异。有的交易者喜欢做隔夜交易,只要第二天所持股票不能一路上扬就会伺机抛售;而有的交易者则喜欢根据自己的止损位提前设立出场条件,如果股票继续上涨,就会上浮止损位,直到止损位被跌破为止;还有的交易者则喜欢进场后就一直守到股价回跌至5日均线时为止。等等,不一而论。
在熊市或震荡市,个股之所以会形成短期上涨的走势,是因为当时入场的资金往往属于短线性质。这些资金的操作常常非常快速,只需一两天即可完成建仓的工作;由于筹码不多,也只需几个交易日便可完成拉高出货的动作,整个操作一气呵成。除非大盘同期出现了连续上涨行情,导致短线主力改变了战术,否则这些被操控的股票很难有超过10个交易日以上的连续上涨行情。
3、短线交易的原则
短线交易所累积的收益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其风险也是巨大的。交易者要想成为一名稳定的短线盈利高手,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不要频繁操作
美国证券投资家Edwin Lfever曾经说过:有一种十足的傻瓜,他们无时不刻不在犯错;但有一种华尔街傻瓜认为,在任何时候他都必须进行交易。可见,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于做短线交易的,即使是在熊市和震荡市,也不是天天都有交易机会。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为,短线交易同样如此。只有当交易者所预期的交易环境出现时,只有当市场所提供的机会远大于风险时,才值得交易者进场交易。短线交易的目的是寻求最佳的市场机会,而不是捕捉所有的市场机会,这一点,尤其值得交易者注意。
2)择股不如择时
“择股不如择时”是股市里的谚语,它意味着交易者只有等到某概念出现、某板块崛起、某资金流激进等有利时机时,才可顺势而为的入场交易。至于交易者选择什么股票反而是第二位的考虑因素,因为只要是能获利的低风险机会,往往来自于整个市场或某一板块的崛起,而不是来自于某一只股票的单独行为。做投机的大忌是心浮气躁,瞎猜乱撞,这会使交易者丧失理智,决策失误。所以,交易者做短线交易时要有耐心,要能心定神闲地等待介入时刻的到来。但在等待的时间里,交易者也应随时注意行情变动,时时进行分析思考。
3)重势而不重价
短线交易必须密切关注趋势,包括大盘趋势和个股走势,但不要过多的关注股票价格。即使是已经涨得较高的股票,如果综合分析显示其还有继续上涨的能力,那么作为短线产品,该股票仍然可以被交易者买进;反之,即使是价格很便宜的股票,如果没有出现上涨的趋势,交易者也不能介入。自然界和股市都遵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规律,一些股票之所以能维持上涨趋势,是由于“上涨”本身把它的股性激活了,因此只需少许推动力量即可使其继续走强;而另一些股票之所以长期不涨,则是因为股性呆滞,缺乏市场追捧的人气。
4)勿把短线变中线
有一些交易者,一旦被套就会把短线交易变成中线交易,为的只是不将账面亏损转化为实际亏损,但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其一,这是明显违反短线交易原则的做法,交易者一旦有了第一次违反就会有第二次违反,将会形成破坏交易规则的恶性循环;其二,短线交易看重的是个股的“势”,既然市场人气和资金势能都不存在了,那么继续持股往往就会导致巨大的亏损;其三,如果被套的股票将来可以解套,往往其他个股会在同期上涨更多,因为它们早已把市场人气吸引过去了;其四,短线交易讲究的是追高建仓,这和做中、长线交易的逢低吸纳是两码事,这样的追高建仓行为一旦被套,就会导致解套的时间更加漫长,使交易者本该流动的资金困死一方。
5)短线交易不是目的
在证券市场上,有“长线是金、短线是银”的说法。其实长线既不是金,短线也不是银,它们都只是一种获利的方法,用得好,则都是金,用不好,则都是泥。交易者不能为了“做短线”而做短线,要知道,短线交易仅仅是一种获利的方法,而不是我们交易的目的。也就是说,交易者要视大盘特定情况展开短线操作,当情况更有利于中线交易时,则交易者应选择中线交易的方法;如果大盘的获利概率变得非常小或不确定时,那么交易者最好什么也别做,袖手旁观是上策。
4、短线交易的对象
1)上班族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无法及时看盘,容易错过最佳买、卖点。
2)年龄较大者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反应迟钝,且难以承受高强度的盯盘工作。
3)年龄太轻者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阅历太浅,盲目浮躁,且容易冲动。
4)负担过重或性格偏激者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压力过大或偏激痴迷者容易失误。
5)不会使用电脑及网速太慢者,也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
综上所述,短线交易只适用于有即时分析系统、能经常盯盘、实战综合水平较高、心理素质较为稳定的中青年交易者。对于其他交易者而言,短线交易亏损的概率会非常大。
四、短线交易的要求
真正的短线高手是万里挑一的,即目前尚存的4000万股民中,大约只有4000人才能称得上是短线高手。如果这4000人平均分布在50个主要的城市,则每个城市只有80人。短线交易是一个复杂的交易体系,非一般人可以建立。如果没有经过系统、专业、严格的训练,绝大多数短线交易者最终将以失败而告终。
一般来说,短线交易的要求主要分为八个方面,下面一一论述。
1、设备要求
1)普通电脑一台,但必须能同时接两台高分辨率的显示器。
2)4M宽带一条,选择当地市场最快的宽带服务提供商。
3)两台28寸液晶显示器,接在一台主机上,用来看盘分析。
4)最好配置一台15寸笔记本电脑,用来看即时新闻,同时也可应对意外停电事故。
5)可选购Level-2版的交易软件或赢富版的交易软件。
6)备有与外界联系的电话、方便实用的计算器、能备份数据的移动硬盘等工具。
至于如何连接3-4台显示器,可参照前面《解读盘面语言》一章中的“如何连接两台显示器”一段。但3-4台显示器的配置因人而异,不作强求。注意,一台电脑通过多个显卡是可以连接4-8台显示器的,但最多只能显示两幅不同的画面(即有很多显示器的画面是重复的)。
2、技术要求
1)要对股价运动规律和各种经典拉升、出货图形非常熟悉,特别是要对盘中股价的即时攻击态势和股价短期的组合攻击态势非常熟悉,做到看图像看连环画一样简单。
2)对于各类主力机构的操作性质和操作手法要非常熟悉,包括其在建仓、拉升、洗盘、出货各个阶段所采用的各类方法,也包括其使用的常规技术和反常规技术,常规心态和反常规心态等。
3)对于个股所属板块、股票质地要比较熟悉,同时,要有很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K线分析、均线分析、筹码分析、盘口分析、量价分析、分时图分析等,都应能快速运用。
4)对于游资和基金风格的主力性质要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快速识别个股行情背后的主力性质,做出个股行情周期和走势特征的判断。
5)对于集合竞价阶段及其后续的板块走势,要有较好的嗅觉和感知,能快速摸准板块启动的脉搏,有效识别主流概念、非主流概念、中期题材、短期题材等板块行情的性质。
6)对于大盘近期市道和当日趋势的判断,要能达到80%的准确率,即能大致估算出大盘当日是会收阳线还是收阴线或是收十字星线。大盘背景的好坏直接制约着短线操作的成败。
7)对于个股出现的当日公告消息要有比较丰富的识别经验,能感知它们出现后对个股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
8)对于突然发生的消息和事件,要有敏感的触觉和丰富的应对经验,能快速分析盘中的突发性行情,及时处理突发******。
3、时机 要求
1)对大盘的要求
不是什么时机都可以进行短线交易的,只有当大盘处于以下三种时期时才能展开短线操作: ①大盘处于牛市末期时。此时部分主力还非常活跃,大量资金还敢于频繁进出,但交易者要注意防范趋势突然反转的行情。
②大盘处于横向盘整阶段时。此时各种主力都有机会进行试盘的动作,各类资金也常常处于
躁动不安的状态。
③熊市中大盘出现大幅下挫(如连跌20%以上)或暴跌现象时(如一日内急跌8%)。此时往往是各类游资抢反弹的时机,市场跟风比较活跃。
除这三种情况之外,当大盘处于牛市上升阶段或进入明确的下降通道时,是不允许做短线交易的。因为前者不划算,后者易亏损。
2)对行情的要求
即使是大盘处于能够做短线的市场背景下,短线交易也不是天天都可以操作的,当市场氛围不好而跟风不足时,连主力都会自身难保,跟风交易就更难以获利了。只有当大盘环境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才能提高短线交易的成功率:
①要能看到政策面和消息面的实质性利好,这在大盘处于盘整市道和熊市时极为重要,一旦政策性利好出现,个股反弹马上开始。
②要能看到某一板块集体启动的现象,这是大资金共同抬升的结果,说明热点集中于某一板块,资金大量涌入某一板块,跟进的风险自然较小。
③要能看到某只股票出现基本面的重大利好,这往往是个股短期内暴涨的根本原因,虽然交易者很难及时参与,但后期还是有少许机会的。
当行情启动的环境不具备时,短线交易往往好看不好用。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等待就是赢利,因为它节约了亏损的资金,同时赢得了资金的主动权,使交易者保持有随时伺机而动的机会。
3)对个股的要求
当大盘处于能够做短线的市场背景下,短线交易的成功则跟个股状态密切相关。从个股技术面上来说,短线交易的时机主要有:
①当股价经过长期整理后带量大举突破旧高从而创出新高时(牛市末期及震荡市); ②当股价突破关键阻力位即将大幅拉升时(牛市末期及震荡市);
③当股价即将暴发性突破近期底部的整理平台时(熊市反弹期及其中的震荡市);
④当股价运行在明显的上升趋势通道内,且在通道下轨处获得支撑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⑤当股价形成了明确的箱体走势,并有着规律性的低买高卖现象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⑥当股价形成了明确的下降趋势,并因下跌过度而引发强烈反弹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⑦当股价在底部先涨后跌并缩量整理完毕,开始爆发性拉升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其中,4和5也属于可以做波段交易的个股状态。这样的股票往往不受限于大盘和行情概念,基本上被主力掌控,很难暴涨,但会缓慢上升。交易者介入这样的股票时,要有充分的耐心。 对于具体的目标来说,短线交易者不要参与个股上升中的调整阶段,但也不要放过个股调整后的拉升阶段。即:当好的品种调整完毕时,及时杀个回马枪也是必要的动作。
4、目标要求
1)以月来计算,短线交易的盈利率要高于大盘同期涨幅,跑赢大盘是最低的要求。如果交易者的盈利率能超过当月最大涨幅股票的盈利率,则为最佳。
2)要求交易者买入股票后60%的时候处于当日盈利的状态,30%的时候处于当日持平的状态。否则,就说明交易者的进场时机有问题。
3)达到买进就涨、卖出就跌的状态为理想状态。即交易者当日买、卖点始终处于当日最佳买、卖时机;同时,买进时始终处于个股近期的低点,而卖出时又始终处于个股近期的高点。
4)由于短线交易是在弱市里的交易,亏损的风险较大,所以要求操作的成功率能达到80%。即在严格止损的基础上,80%的交易是能够获利的。否则,就说明交易者不适合做短线交易。 可见,成功的短线交易并非仅仅是买进能够上涨的股票,而是要买进短期内上涨幅度最大的股票,这是检验交易者短线交易技术是否过硬的标准。
5、资金要求
1)基本要求
①普通交易者的短线交易属于跟风操作,所以资金量不能太大,一般宜在1000万元以内。 ②资金使用的原则是大钱分散、小钱集中,即大资金须讲究投资组合,小资金须集中持股。 ③小资金进、出场方便,应强调明确的进、出场点位,甚至可以要求在当日最低点进场,在当日最高点出场;但大资金则应讲究进、出场的价位区间,不能固执地等待最低点或最高点出现。
④在大盘背景良好的前提下,只有少于500万元的资金且该笔资金有短期盈利要求的时候,才可以考虑一次性满仓操作。否则,都应该采用分批的方式入场。
⑤无论大盘好坏,大于500万以上的资金量应采用分批或分股的原则进行交易。前者是指看好某只股票后可分批加仓,后者是指可以将剩余资金购买其他股票,以分散风险。但总体原则是必须保留有可以活动的资金,使自己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地位。
⑥即使交易者拥有1亿元的资金,在短线交易的持股上最多也不要超过3只,更多的资金要么活用,要么考虑中线持股。短线交易本就是瞬息万变,当交易者手握3只以上的股票时,很难在卖出的环节不出差错,何况每天还有那么多涨停的股票在刺激着交易者的神经。须知,精心选股、细心看护是交易获胜的关键,买股票不是开杂货铺。
2)资金管理要求
①要有建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建仓的时机和买入的数量;
②要有加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加仓的时机和买入的数量;
③要有减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减仓的时机和卖出的数量;
④要有平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平仓的时机和卖掉的数量。
在这四项原则中,加仓比较有难度。它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行情继续看涨时进行加仓,这是普遍的加仓行为;另一种是在行情有过少许调整后又开始反转向上时进行加仓,这是谨慎的加仓行为;但绝对不允许因股价急挫或股票便宜,就进行摊低成本的加仓动作。平仓则更有难度,它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获利或保本出局,这个比较容易做到;另一种是亏损时斩仓出局,这个难度比较大,这不仅是交易者心理接受上的难度,更是操作技术上的难度,它同股票目前获利空间与风险大小密切相关,不能一概套用亏损3%就出局的结论。止损在短线交易中很容易发生,更容易产生累积性的实际亏损。为了避免出现止损的动作,交易者能够使用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少出手,但一出手就要快、狠、准。
作为全球最古老的股票交易所之一,伦敦股票交易所一直在伦敦金融市场乃至世界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其他证券交易系统纷纷涌现,它们对伦敦股票交易所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伦敦股票交易所计划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于11月4日宣布进行的一系列发展和投资计划,目的是不断对市场进行强化,确保其市场结构和服务仍对市场交易者具有最大吸引力。该计划的第一部分――“3.1版市场强化”(MarketEnhancementRelease3.1)已于5月30日正式实施,为此,伦敦股票交易所专门提供了有关这次市场强化的报告,即《3.1版市场强化指南》(MarketEnhancement:GuidetoRelease3.1)。本文将对这次市场强化中有关交易制度的部分进行分析,并重点指出它对完善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借鉴作用。
“BigBang”以来的伦敦股票交易所交易制度
20世纪80年代,伦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制度在滞后的金融环境里显得愈发呆板。1986年11月27日进行的伦敦金融市场“大震(BigBang)”对伦敦股票交易所产生了诸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在交易制度方面,是将原先的面对面的口头报价驱动改为通过电脑和电话的自动交易,为此建立了自动报价交易系统SEAQ和SEAQinternational。在承诺承担随时报出真实买卖价格的义务之后,会员公司可以登记成为SEAQ交易系统的做市商。此后,在1993年,为改善流动性较差股票的交易,又专门引入了SEATSPlus交易系统;在,为适应世界范围内交易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又引入了指令驱动交易系统SETS。这样,在这次市场强化实施以前,伦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制度主要有四种:SETS、SEAQ、SEATSPlus和SEAQInternational。
SETS(StockExchangeElectronicTradingService,股票交易所电子交易服务)是伦敦股票交易所于1911月20日引入的电子化指令簿交易系统,其交易对象主要是英国公司发行的股票,并且仅限于列入FT-SE100指数的100种股票,这100种股票是入选FT-SE250指数的250种英国股票中流动性最高的,并且在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有相应的衍生产品上市交易。SETS是一种完全自动化的指令驱动交易系统,它的引入打破了以前SEAQ交易系统的竞争性做市商报价驱动的交易制度格局,是“BigBang”以来交易制度创新的最重要的里程碑。
作为一种完全自动化的指令驱动交易系统,SETS通过各会员公司在电子指令簿上的报价来进行交易。其中,会员公司提交的指令包括四类:限价指令、最优指令、fillorkill指令和executeandeliminate指令。限价指令规定数量和价格,它可以立即被执行,也可以保留在指令簿上直到指令到期或被撤消。最优指令即一般意义上的市价指令,要求马上以市场上可行的最优价格执行。fillorkill指令要么马上被全部执行,要么就被退回,它们往往有价格限制。executeandeliminate指令与最优指令相似,但有一个限价,它可以被马上执行,直到成交价格达到限价,此时未被执行部分则被退回。从效果看,电子化指令簿交易系统的实行大大降低了交易者的交易成本。据Plexus集团进行的一项独立研究表明,在SETS引入后,英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下降了一半以上,从原先的平均60个基点下降为25个基点。同时,指令簿上的价格也成为基准价格。在指令簿表示的价格上达成的交易(既包括在指令簿上执行的交易,也包括不在指令簿上执行、但以指令簿价格为参考的交易)占总交易的75%以上。
除SETS之外的其他三种交易制度都是报价驱动交易制度,即做市商制度,它们的交易对象也与SETS不同。具体来说,这三种交易系统的交易对象各有不同。SEAQ(StockExchangeAutomated
Quotation)系统的主要交易对象是SETS所交易股票以外的英国股票及英镑长期国债券、传统期权。它是一个连续更新的数据库,显示所有做市商的买卖报价,每一位登记的做市商有义务维持所登记股票的买卖报价。与SEATSPlus不同,SEAQ是一个竞争性报价驱动系统,每一种股票有不止一个做市商,它们之间相互竞争,通过缩小买卖报价价差来吸引交易者。SEAQ不仅显示每一种股票的最优买卖报价和数量(被称作yellowstrip)以及最多可达4个的报出该价格的做市商,同时也显示其他做市商的报价。
SEATSPlus的全称是StockExchangeAlternativeTradingService,是伦敦股票交易所创业板投资市场(LSEAlternativeInvestmentMarket,AIM)的交易系统。AIM是1995年创立的解决中小型成长性企业上市需要的创业板市场,目前有400多家上市公司。SEATSPlus是竞争性报价和会员公司指令的混合物,其交易对象是AIM股票以及在竞争性做市商资格方面不符合SEAQ要求而不能在SEAQ上市交易的英国股票。SEATSPlus系统一般只显示一个做市商的报价(AIM股票可能有2~3个做市商报价)、若干会员公司的指令以及公司信息、过去交易情况等。
SEAQInternational是伦敦股票交易所为国际股票提供的电子化报价系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市场显示系统。目前大约有1025种外国股票在SEAQInternational中进行“显示”。在SEAQInternational中“显示”的每种股票均以其发行国的货币标价,并且在该国际股票的上市地进行交易和清算。虽然国际股票市场是每天24小时交易的,但SEAQInternational只在英国时间7:30~17:15间接
受报价。
因此,从总体上看,伦敦股票交易所同时实行报价驱动和指令驱动两种交易制度。在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中,不仅有竞争性做市商制度,也有垄断型做市商制度;在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中,不仅允许限价指令,同时也允许市价指令的存在。因此,伦敦股票交易所是一个“混合市场”。
3.1版市场强化中关于交易制度的改进
作为市场发展计划的第一部分,这次市场强化主要是对交易制度作了改进。这种改进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开盘制度,也包括收盘制度;不仅涉及报价驱动系统,也涉及指令驱动系统。具体地讲,这次市场强化关于交易制度的改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拍卖制度的运用及改进,具体表现在更多地采用拍卖制度,包括SETS开盘拍卖制度的改善以及在SEAQ的交易过程中、SETS的收盘时采用拍卖制度。二是市场指令的引入,即在SETS的开盘拍卖中增设市场指令。三是价格监督机制的改进,进一步完善交易暂停功能。
一、拍卖制度的运用及改进
1.SETS中开盘拍卖制度的改进
在开盘拍卖制度中所作的改进主要是:①允许交易者在开盘拍卖中提交市场指令;②在开盘拍卖中发布指令性拍卖价格(indicativeauctionprice);③为适应市价指令的引入,采用更快、更完备的开盘价格计算公式;④其他的为避免开盘价格波动过大而采用的措施,包括随机结束、市价指令延时、价格监督延时等三个方面。
根据该安排,现行开盘拍卖制度为:交易者在7:50~8:00之间提交交易指令,包括限价指令和市价指令;在整个开盘拍卖期间,交易所将发布指示性开盘价格,该价格表示开盘拍卖结束时交易者交易指令(市价或限价)的执行价格,在指示性开盘价格变化时交易系统会迅速更新;在开盘拍卖结束前,交易者可以修正指令;在开盘拍卖结束时,将采用新的开盘价格计算公式来计算开盘价格。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市场强化指南》,开盘拍卖的结束时间并不是固定的,相反,开盘拍卖是随机结束的(randomend)。随时结束有利于防止交易者通过在开盘拍卖临结束前下达大额指令而操纵开盘价,从而有利于维持开盘价格的稳定。此外,还根据指示性开盘价格的波动程度和市价指令的执行情况来决定是否延长开盘拍卖。一旦在开盘拍卖结束后指示性开盘价格的波动过大或仍有市价指令未被执行,则延长开盘拍卖时间以允许交易者有时间重新设置他们的交易指令,它们分别被称为价格监督延时和市价指令延时。
在开盘拍卖过程中引入市价指令是新交易制度的一大特点。众所周知,一般在开盘拍卖制度下,交易者为确保以开盘价格成交,往往只能按照最优惠的价格(根据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来设置交易指令,这种做法在扩大成交机会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成交价格的决定,尽管这种影响往往是十分细微的。而市价指令的引入则避免了这种缺憾,使得交易者在追求最大成交机会的同时又不至于影响成交价格的决定。由于市价指令没有规定成交价格,根据价格优先原则,它的优先级要高于所有限价指令。在所有的市价指令之间,决定优先级的是时间优先原则。在开盘拍卖结束前,交易者可以修改所提交的市价指令。
在开盘拍卖结束时,根据新的计算公式来决定开盘价格。所有未被执行的市价指令将继续有效,参与随后的连续拍卖。当然,在进入连续拍卖后但尚未成交前,交易者可以随时撤消这些市价指令。
由于市价指令的引入,原有的开盘价格计算公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决定开盘价格的基本原则仍然没有变化――开盘价格仍然是使得开盘拍卖成交量最大化的价格。但是,可能会同时出现多个最大成交量相同的价格,这时就必须根据其他规则来确定成交价。原先的计算公式是采用平均价原则,即取最大成交量相同的价格的平均数。但是在新的交易制度下,尤其是市价指令的引入,使得交易所更进一步细化了在存在多个最大成交量相同价格的情况下选择成交价格的标准:一是指令剩余最小化。在发生数量分配时,在成交价格上的未执行指令的数量应最小;二是反映内在市场压力。所谓反映市场压力,是指在相同的最小剩余指令出现在指令簿的一边(都在买方或都在卖方)时,则由这边的压力来决定成交价。即若相同的最小指令剩余出现在买方,则取最高可行价;相反,若相同的最小指令剩余出现在卖方,则取最低可行价。
具体的计算公式是:首先确定成交价范围。如果在指令簿的两边都不存在着市价指令,则成交价格肯定介于最高买价和最低卖价之间;如果在指令簿的两边都存在着市价指令,则买方的市价指令表明交易者愿在可行的最高价格上买入,而卖方的市价指令表明交易者愿在此价格上卖出;如果只有指令簿的一边存在市价指令,则把它当成价格最优的限价指令处理,以此决定成交价格。其次是确定具体成交价格:第一,确定最大化成交量的价格;第二,在存在多个使最大成交量相同的价格时取指令剩余最小的价格;第三,在存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多个价格时,取反映市场压力的价格;第四,在存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多个价格时,取最接近参考价格的可行价格为开盘价格。所谓参考价格,是指上一次自动交易的价格。如果最高可行价格低于参考价格,则取最高价格;如果最低可行价格低于参考价格,则取最低可行价格;如果参考价格介于两者之间,则取参考价格;若无参考价格,则取最低可行价格作为开盘价格。
2.开盘拍卖的随机结束(randomend)和拍卖时间延长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为了确保开盘拍卖决定的价格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3.1版市场强化还在拍卖中引入了随机结束和拍卖时间延长这两个概念,希望通过拍卖时间的随机化来减少成交价格被操纵的可能性,保证高质量的价格形成。
所谓随机结束,是指在拍卖结束后要延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交易者可以继续向SETS交易系统提交指令。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在这次市场强化中被设定为0~30秒。这样,在预先设定的拍卖结束时间(上午8:00和下午16:30)之后,交易并不见得马上达成;相反,它可能在0~30秒之后才进行。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有证据表明,拍卖时间的随机结束可保证在拍卖时间结束时有更好的价格形成。由于结束时间不确定,因此可以避免在结束前几秒钟内交易者故意取消或新增大额指令以影响成交价格的情况。
同随机结束一样,拍卖时间延长(auctioncallextension)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交易者有额外的时间来增加或取消指令。但是,同随机结束不同,拍卖时间延长只有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才能运用,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拍卖结束时仍然有市场指令未被执行;二是成交价格与上一次自动交易价格相比有很大的变动。前者被称作市价指令延时(marketorderextension),后者被称作价格监督延时(pricemonitoringextension)。显然这两种拍卖时间延长都在提示交易者存在着市价指令的不平衡或价格波动过大,同时也为交易者提供了作出反应的时间。
在市价指令延时中,交易者会注意到市价指令不平衡,从而有可能提交新的指令以保证未执行的市价指令得到执行,或者是取消已有的市价指令。根据《市场强化指南》的规定,市价指令延时为2分钟,并且也采用随机结束,即有一个0~30秒的随机延长。在市价指令延时结束后,
根据强化公式来计算开盘价格。如果开盘价格没有达到价格监督限制,则开盘拍卖就结束;如果这时仍然有未执行的市价指令,则它们将被带入连续拍卖等待执行。如果开盘价格达到或超过了价格监督限制,则开盘拍卖并不马上结束,相反,它进入价格监督延时。价格监督延时表明潜在的开盘价格与上一个自动交易价格之间有太大的波动,因此,它为交易者提供重新修正指令的时间。价格监督延时的时间也被确定为2分钟,并且也有一个0~30秒的随机延长。在价格监督延时之后,即使成交价格仍然在价格监督限制之外,并且仍有市价指令未被执行,开盘拍卖也将结束,并按成交价格开盘。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开盘拍卖最多只能有两个不同延长。
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开盘后并没有市价指令未被执行,但成交价格超过价格监督限制。此时就应该进行价格监督延时。在此之后又有可能出现市价指令未被执行的情况,此时应重新进行市价指令延时,并在延长结束后进入连续拍卖,而不管价格是否又超过价格监督限制。也就是说,最多只能进行两次延长,分别是一次市价指令延时和价格监督延时。
如果出现在开盘结束后同时出现市价指令未被执行和价格超过价格监督限制这样一种情况,则应先进行市价指令延时,然后再根据结果进行可能的价格监督延时(有可能在市价指令延时后价格也不超过价格监督限制了)。但最多也只能各进行一次(总共两次延长)。
3.SETS收盘过程中拍卖的运用
根据《市场强化指南》,在SETS中,在决定收盘价格时也将采用定期拍卖制度,即在收盘前5分钟(16:25~16:30)采用定期拍卖来决定收盘价格。具体的定期拍卖规则同开盘时一样。为了减少收盘价格被操纵的危险,也需对价格实行监督,即单独设定收盘价格的波动范围,一般要小于连续拍卖的成交价格波动范围。若收盘价格超过该波动范围,则延用开盘拍卖中的价格监督延时进行交易时间延长。同样,在条件满足时,也将运用市价指令延时。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同时采用这两种延时。
通过定期拍卖产生的价格要成为收盘价格,还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条件之一:(1)该价格介于事前确定的可接受的价格波动范围内;(2)在该价格上的成交量足够大,以至于可以认为该价格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收盘价格。这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成交价格超过相应的波动范围,但成交量却格外低。显然,条件(2)能排除这种情况的出现。若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之一,则收盘定期拍卖将不会成交。此时,将用最后10分钟连续拍卖价格的、以交易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volumeweightedaverageprice:VWAP)充当收盘价格。若在连续拍卖的最后10分钟内没有交易,则上一个自动交易价格将被作为收盘价格。
4.SEAQ中拍卖的作用
由前面的介绍可知,交易大部分FT-SE250种股票的SEAQ(最活跃的入选FT-SE100指数的100种股票在SETS交易)是一个报价驱动交易系统,本身并不存在着拍卖。但是,根据《市场强化指南》,在整个交易日内(时间为8:00~16:30),SEAQ将有两次“黑箱”拍卖,其中10:45~11:00为上午拍卖,14:45~15:00为下午拍卖。所谓“黑箱”拍卖,是指在整个定期拍卖期间没有指令价格或数量的数据是可得的,更没有指示性成交价格,所有的参与者只能知道他们各自的指令情况。
在这两次拍卖中,做市商的报价虽不参与拍卖,但将被保留,在拍卖结束后恢复报价交易时重新有效。同时,做市商也可以像交易者一样提交限价指令参与拍卖,尽管他并没有义务必须这样做。在拍卖过程中,交易者可以提交限价指令并随时作修改。但是,同SETS中的收盘和开盘拍卖不同,在SEAQ的拍卖中,所有的交易者(包括做市商)都不允许提交市价指令。在定期拍卖结束时,指令的匹配采用强化公式,并向市场公布一个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与SETS的开盘拍卖和收盘拍卖不同,在SEAQ拍卖中,没有任何拍卖延长(价格监督延时和市价指令延时),也没有采用随机结束。在一次拍卖结束后,所有的未执行指令都将被取消,不会保留至下一次拍卖。想参加下一次拍卖的交易者必须在下一次拍卖开始时重新提交限价指令。
二、市价指令的引入及对拍卖制度的影响
与存在做市商的报价驱动交易系统不同,一般在拍卖制度中,特别是在定期拍卖中,不存在市价指令。但是,根据《市场强化指南》,在SETS系统的定期拍卖(开盘拍卖和收盘拍卖)中交易者被允许提交市价指令。这一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易制度混合化的倾向。
在引入市价指令之后,定期拍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拍卖价格计算公式上。由于市价指令的引入,使得在拍卖结束时可能出现这样两种情况:指令簿一边只存在市价指令而没有限价指令,或者指令簿的两边都只存在市价指令。显然,除了指令簿两边都存在限价指令这种情况外,其他两种情况都是强化计算公式所必须考虑的。
其次,市价指令的引入会对拍卖价格的决定产生影响。如果在定期拍卖结束时发现仍有市价指令未被执行,则会出现市价指令延时的情况,它更有可能引出价格监督延时。如果在开盘拍卖结束时市场两边都只有市价指令,则它们将根据一个参考价格来执行,一般是上一个自动交易价格。如果是新上市股票则不存在参考价格,这时系统将不允许有市价指令进入,直到有一个自动交易发生。
再者,在开盘拍卖结束后,经过市价指令延时后仍可能有未被执行的市价指令进入连续拍卖。因此也须制定相应的连续拍卖规则,以适应这一变化。根据《市场强化指南》,所有在开盘拍卖中没有被执行的市价指令都将被带入随后进行的连续拍卖。它们可能同新进入的限价指令相匹配,也可以在成交之前被交易者撤消。在进入连续拍卖后,市价指令的执行价格取决于指令簿中新进入指令的类型和价格。但是在收盘拍卖后,所有未被执行的市价指令都将被取消。
三、交易价格监督与交易暂停
除了上述拍卖制度和市场指令两方面的改进之外,3.1版市场强化还在其他方面对伦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比较重要的是SETS中的价格监督和交易暂停制度。
价格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交易过程中出现价格的剧烈波动。因此,这次市场强化要求实行更严格、但也更灵活的价格监督,其主要手段是引入动态的基准价格和容许水平。
所谓基准价格,是指用于同最新的指令执行价格进行比较的价格。一般地,基准价格是开盘价、上次自动交易的价格(在没有开盘价的情况下)等。这次市场强化实施后,基准价格有两种:一种是静态基准价格,如开盘价格、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格等;另一种是动态基准价格,也就是上一次自动交易价格。在每天开盘时,静态和动态基准价格都被设定为上一次自动执行交易价格,一般就是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但是如果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格是一个加权平均价格,则当天的动态和静态基准价格都被设为上一交易日的最后一个交易价格,而不是VWAP。如果是新上市的交易工具,则基准价格被设为零,此时既没有价格监督,也不允许交易者提交市价指令。在开盘之后,静态和动态基准价格都会发生变化。静态价格被定义为开盘拍卖价格或者是下一次拍卖的价格(如果拍卖时没有执行,则用拍卖后第一个自动交易价格来替代),而动态基准价格则是前一次自动交易价格。此外
,还可以根据需要来手工调整基准价格。
在有了基准价格之后,就可以根据它们来决定价格容许水平(pricetolerancelevel)。由于存在着两个基准价格,因此新进入的`指令将受两个价格容许水平的限制,其中一个是静态容许水平,由静态基准价格决定;另一个是动态容许水平,由动态基准价格决定。具体如图1所示。
图1基准价格与AESP
价格
AESP动态容许水平
+x%
+y%动态基准价格可接受价格范围
静态基准价格-x%
-y%AESP
静态容许水平
时间
由图1可知,在新的价格监督体系下,静态容许水平和动态容许水平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静态容许水平决定了该时间段内(两次拍卖之间)总的价格波动范围,而动态容许水平决定着每一次自动交易的价格波动范围(与前一个自动交易价格相比)。换句话说,静态容许水平保证了价格的稳定性,而动态容许水平保证了价格的连续性。
一旦新指令进入,系统就检查其潜在执行价格,如果价格达到价格监督限制,则该证券的交易就暂停,进入自动执行暂停(automaticexecutionsuspension,AESP)时期,它是一个定期拍卖,目的是为了使市场有时间吸收价格波动。新近采用的AESP被称作执行中暂停(mid-executionsuspension),即如果下一个潜在执行价格超过价格监督限制,则交易系统就会在该交易发生之前进入AESP,而不是像原先的交易制度那样,交易先发生,然后交易系统再进入AESP。AESP的具体交易规则同定期拍卖相类似,但时间只有5分钟,而不是原先所采用的10分钟。同时,AESP也没有价格监督延时,因为AESP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新的基准价格。每次拍卖之后,如果发现有市价指令未被执行则可以进行市价指令延时。在市价指令延时之后,拍卖成交价格成为新的静态和动态基准价格,在AESP之后,原先的未被执行的指令仍然有效。
来自3.1版市场强化的启示
3.1版市场强化所进行的交易制度改革是伦敦股票交易所自“BigBang”以来所进行的最大改革。虽然目前、甚至以后也很难判断这些改革所能起到的作用,但是,无论是新交易制度的引入,还是原有交易制度的改进,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
的地方,它们能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交易制度多提供一些思路。
一、开盘制度的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深沪两个交易所的开盘制度同原来伦敦股票交易所的自动化交易系统SETS相类似,都只有限价指令,并且开盘拍卖(集合竞价)时间是固定的,即既不允许市价指令进入,也不允许随机结束,更没有指示性集合竞价价格。这种集合竞价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但其缺点也是显著的。首先,集合竞价过程是“黑箱”的,即交易者既不能看到其他交易者的指令,也不可能看到指示性集合竞价价格,因而集合竞价过程并不能十分有效地反映各方面的交易需求。其次,由于集合竞价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有可能被某些投资者利用,在集合竞价结束前下达大额指令,从而控制市场价格。所以集合竞价被认为具有不确定性强、流动性差及易被操纵等缺点。总体上看,由于集合竞价的透明度差,交易者并不愿意在集合竞价过程中进行交易,从而导致集合竞价的信息收集功能进一步恶化。这一循环过程更是导致了集合竞价成交价格的有效性大大下降。
这次市场强化所进行的开盘制度设计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指示性集合竞价价格的发布值得考虑。由于发布指示性成交价格要比原先的发布所有单个指令的价格数量来得简单,因此伦敦股票交易所也转而采用发布指示性成交价格。指示性成交价格的发布使得集合竞价过程的透明度大大提高,交易者更愿意在开盘集合竞价中进行交易,从而使得集合竞价成交价格能反映所有交易者的交易需要,具有较大的信息含量。其次,集合竞价中应考虑允许交易者提交市价指令。在机构投资者日益增加的情况,出于资产管理目的的流动性交易日益增加,这时,在集合竞价过程中确保成交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在开盘集合竞价过程中引入市价指令也不失为一种措施。与传统的在涨(跌)停板上下达买卖指令相比,市价指令不仅能够保证成交,同时对成交价格决定的影响也相对会小一些。
二、引入收盘拍卖制度
除了开盘制度外,3.1版市场强化所进行的收盘拍卖制度也特别有意义。也就是说,是否应在收盘中引入集合竞价是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深沪两个交易所的收盘价格都是最后一笔连续拍卖的价格,同时也没有随机结束。出于控制收盘价的需要,某些投资者可以通过在临收盘前提交大额买卖指令来控制收盘价,表现为临收盘前数秒、数十秒内有大额指令涌入,突然将价格拉升至涨停板或打压至跌停板,这种案例在两个交易所屡见不鲜。当然,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开设股指期货及股票期货,因此,没有对收盘价格实施有效监督还情有可原,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一旦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甚至股票期货,那么这种收盘价格决定方式十分值得推敲。根据国外成熟市场的安排,一般是采用临收盘前一段时间(几分钟)的平均股价指数或平均成交价格来作为股指期货或股票期货的当日结算价格或到期结算价格。但是,由于在连续竞价方式下价格的可控制更强,因此用连续竞价中的一个时点价格(收盘价格)或几个时点价格的平均数来充当结算价格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会造成结算价格容易被控制。因此笔者认为,可考虑采用定期拍卖方式来决定收盘价格。目前,世界上也有一些交易所已经采用了这种方式来决定收盘价格,如德国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以及亚洲的一些新兴市场。至于是采用有指示性收盘价格发布的收盘拍卖还是“黑箱”收盘拍卖,则需进一步研究。
三、涨跌停板制度的改进
3.1版市场强化所进行的以动态基准价格和静态基准价格为基础的价格监督体系是对市场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市场的长久性。很显然,根据静态基准价格,股票的涨跌不能超过原先设定的百分比,因此,它能够保持市场的稳定性。而动态基准价格的引入则有利于保持价格的连续性,因为根据动态基准价格,每一个连续拍卖成交价格与上一个成交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不能超过一定限制。如果说动态基准价格的引入有利于保持价格的连续性,那么我们更应该注意静态基准价格调整的意义。现有的及新的交易规则都规定,在交易价格达到动态或静态价格容许水平时,交易进入AESP阶段。但是与我国交易进入涨跌停板后会出现无交易的单边市场不同,AESP阶段是一个集合竞价阶段,在该阶段重新进行定期拍卖所产生的价格将作为新的静态基准价格,并且该价格不受原有价格容许水平限制。这样,在价格激烈波动达到价格容许水平时,通过AESP可以产生新的基准价格,从而使价格变动范围得到放大。换句话说,通过AESP确定新静态基准价格,可以使股票价格波动的范围加大,从而保证价格反映市场信息。
反观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监督是通过设置固定的涨跌停板限制来实施的,并且是通过对指令有效性的认可来实现,凡是价格超过涨跌停板限制的指令都将被判定为是无效指令而被交易系统拒绝。这种做法有两个缺点:首先,由于只有固定的涨跌停板制度,一旦股票价格达到涨跌停板幅度,在指令簿的一边就不可能再有新指令加入(超过该价格的指令被判为无效指令),交易就进入“有行无市”阶段。换句话说,我国交易所是以牺牲市场长久性为代价来换取市场的稳定性。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股票价格变动的能量并不能马上释放,由此出现连续多日涨停(跌停)的情况。而伦敦股票交易所这次市场强化所采用的价格监督体系之所以能够保证在价格稳定的同时保证市场的长久性,关键就在于通过AESP来确定新基准价格。其次,由于我国没有引入动态基准价格的概念,因此对当前成交价格与前一成交价格之间的变化幅度无法实施监督,从而价格的连续性也很难保证,往往会出现价格在涨跌停板范围内剧烈振荡的情况。虽然这种情况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屡见不鲜,但现有的监督框架很难对此实施有效监督。
四、交易制度融合趋势
3.1版市场强化的实施也使我们能够发现报价驱动交易制度和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两者融合的趋势。
根据《市场强化指南》,在SEAQ的报价驱动交易系统中,分别引入了两次“黑箱”定期拍卖过程。虽然在报价驱动交易系统中引入指令驱动的定期拍卖显得十分突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它的用意所在。通过定期拍卖,交易者能够发现集中了所有市场信息的交易价格,并可以把它同反映做市商所掌握信息、由做市商设定的买卖报价作比较,这样做有利于强化市场对做市商报价行为的监督。
能否在报价驱动交易系统中引入连续拍卖也值得讨论。在这一方面,似乎很难融合,但是也有一些案例。根据NYSE的“限价指令交易规则”,交易者可以提交不同于做市商买卖报价的限价指令,在不能马上执行这些限价指令,经纪商可以把这些指令转交给做市商(专家经纪人),以等待在以后的机会执行。在NASDAQ中,一旦交易者提交的限价指令优于做市商的报价(买入限价低于做市商卖出报价,但高于做市商买入报价;卖出限价高于做市商买入报价,但低于做市商卖出报价),则做市商必须将它们显示出来。显然,在这两种交易制度中,都能够实现报价驱动交易与指令驱动交易的混合运作。换句话说,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与报价驱动交易制度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的根源在于这两种交易制度的目的都是为了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只不过流动性提供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它们各有不同的适用环境,并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融合。但是,在流动性相当高的市场上,由于买卖报价价差相当小,这两种制度是否有必要共存就值得详细考察了。
国内关于交易成本的研究集中于交易成本的构成、变动模式以及决定因素等问题,缺少对交易成本估计的系统研究。笔者借鉴国际成熟的交易成本估计理论,采用高频交易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进行估计,并分析各种估计之间的相关关系,目的在于确定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成本的大小,找出适合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有效估计。
一、理论与文献综述
Demsetz(1968)将交易成本定义为投资者为立即执行交易而支付的费用,做市商买卖报价之间的差异度量了交易成本的大小。买卖价差实际上是交易成本的一种静态概念,可以在交易发生时观测。另一种方法是估计交易引起的瞬时价格变化,它是交易成本的一种动态概念,与价格变化有关。
(一)买卖价差
买卖价差度量了每次交易的总成本。由于证券价格的多重性,买卖价差反映的内容也是多样的,比较典型的是报价价差和有效价差。
报价价差是买卖报价之间差异的一半,适用于证券交易以买卖报价成交的情况,一般有两种表示:
其中,AQS和RQS分别表示绝对和相对报价价差,A表示卖出价,B表示买入价,M是买卖报价的中点,即M=(A+B)/2。
有效价差是交易价格与买卖报价中点之间的差异,适用于证券交易发生在买卖报价之间的情况。在很多市场上,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市价指令的交易价格要比标价好,这意味着有效价差通常要比报价价差小。有效价差也有两种表示:
其中,AES和RES分别表示绝对和相对有效价差,P表示交易价格。
(二)固定成本模型
Roll(1984)在市场有效的假设下,根据价格变化的序列协方差得到了相对有效成本的估计模型:
其中,RS表示Roll交易成本,下标“-1”表示自协方差的阶为1。Roll模型属于交易成本的动态估计,具有GMM估计量的一般性质,包括一致性和渐进正态性。
由式(3)可知,Roll估计的存在要求样本的一阶自协方差必须是负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Harris(1990)讨论了Roll估计量的正相关性以及其它性质,结果证明正的自协方差更有可能是因为买卖价差的值比较低。因此,对于非负的自协方差来说,比较简单的补救方法是先验地设定为0。这样,收益序列相关的性质就不会影响到交易成本估计的存在性。
(三)交易指示模型
交易成本的另一种动态估计是证券价格对交易的敏感性。证券价格的变化一般可分为长期效应和暂时效应。长期效应反映了指令的信息内容,会引起证券价值发生变化;而暂时效应则源于暂时的流动性效应、存货控制行为、价格离散性等,只能引起证券价格的短期波动,对证券价值没有实质作用。交易指令引起的价格变化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暂时的,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实际上反映了证券交易的执行成本。
设Qt为交易指示变量。如果交易是买方发起的,Qt=1;如果交易是卖方发起的,那么Qt=-1。Pt为t时刻的(对数)交易价格,交易引起的价格变化可以表示为:
其中参数λ反映交易指令对价格变化的影响,εt为随机误差项,反映序列无关的公开信息冲击。S反映了交易过程中的平均执行成本,称为交易价差。Glosten和Harris(1988),Madhavan,Richardson和Roomans(1997),Huang和Stoll(1994),Lin,Sanger和Booth(1995)等都研究了关于日内价格冲击的实证模型。特别地,当λ=0时,对(4)式两边取一阶自协方差,可以得到交易成本的Roll估计。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变量说明
本文样本数据为来自于分析家证券分析系统的分笔交易数据,样本股票选择为上证180成份指数的成分股票,样本区间从2004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0日。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剔除了(1)样本期间内调出或调入指数的成分股票,(2)ST股票,(3)日交易数据连续缺失10日以上的股票。经过筛选,最后剩下90个样本股票。
样本数据中的观测变量包括每笔交易价格、最低卖出价和最高买入价。在对交易成本的动态模型进行估计时,为了避免因交易分割引起的交易序列相关,我们考虑每分钟的数据,观测变量为t时刻的交易价格。由于样本中没有交易方向的直接记录,我们通过价格变化的方向来估计交易发生的方向。如果交易是买方发起的,那么价格会有上升的趋势;如果交易是卖方发起的,那么价格会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定义:当收益率大于0时,Qt=1;当收益率小于0时,Qt=-1;当收益率等于0时,Qt=0。
(二)交易成本的估计方法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只考虑了相对交易成本的估计。报价价差QSt表示第t个时期内每笔报价价差的算术平均值。有效价差用Roll模型估计。如果每分钟的(对数)收益序列是一阶负相关的,那么,其中表示对数价格变化;否则,RSt=0。对于交易价差,考虑到交易可能的序列相关,需要在(4)式的右边加上一个基于历史信息的交易方向预期的调整项,表示为:
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交易成本的逆选择信息成分和存货成分。(5)式是一个含有非线性约束方程,一般采用GMM方法进行估计,可以避免异方差和序列相关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
(一)交易成本估计的比较
图1给出了三种交易成本月度估计的比较情况,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交易成本的大小。其中,QS表示报价价差,RS表示Roll有效价差,TS表示交易价差。由图1可以看出,报价价差和交易价差的水平接近,且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不过报价价差的波动明显较大,这可能与交易价差反映了对月平均执行成本估计有关,剔除交易成本变化中的随机因素。在样本期间内,报价价差和交易价差都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说明总的交易成本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有效价差的平均水平约为0.06%,既小于印花税的水平,又小于报价价差和交易价差的平均水平,约为0.25%。一般认为Roll有效价差估计的是证券交易的指令处理成本,那么对交易成本三种估计的比较,一方面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印花税水平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买卖价差中还存在其它交易成本成分。图1显示有效价差随时间的变化几乎是水平的,即样本期间内的指令处理成本几乎没有变化,这意味着其它的交易成本在样本期间内是增加的,因为报价价差和有效价差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是,哪一种交易成本增加了?原因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详细分解买卖价差的构成。
(二)交易成本估计的相关分析
交易成本的各种估计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反映它们两两之间共同变动的程度。表1给出样本期间内报价价差、有效价差和交易价差的时间和截面相关系数,其中,横截面相关计算的是Spearman相关系数。从时间序列相关来看,交易成本各种估计的相关程度都较高,说明它们共同变动的程度较高,几乎都在0.8以上。实际上,关于交易成本的协变性也是交易成本实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横截面相关来看,不同股票的交易成本之间相关程度较弱,有效价差和交易价差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最大,也只有0.62,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可能与股票的特征有关。
四、结论
本文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交易成本估计方法,利用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票的分笔交易数据,分别估计了反映证券交易成本的报价价差、有效价差和交易价差,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除指令处理成分外,还有其它的交易成本成分,而且它们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交易成本不仅表现出共同变动的趋势,而且还与股票的特征有关。另外,通过交易成本不同估计的比较,我们还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印花税水平仍然相对较高。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成本的水平,还为交易成本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依据和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Huang,and Hans Stoll,1997,The components of the bid-ask spread:a general approach,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0,995-1034.
[2]Lin,Ji-Chai,Gary C.Sanger,and Geoffrey G.Booth,1995,Trade size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bid-ask spread,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8,1153-1183.
【关键词】 动量效应 信息披露质量 股票市场
有效市场理论指出投资者并无法通过过期信息获得额外收益。但在学者的实际研究中,股票市场上出现的动量和反转现象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对于动量现象的解释,国际学者已经提出过多个模型。总的来说,短期内由于投资者对股票相关信息的反应不足导致了动量现象,长期中反应过度产生了反转现象。BSV模型(1998)中保守偏差是造成反应不足的原因而选择性偏差导致了反应过度。DHS模型(1998)认为由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使其倾向于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而对公共信息反应不足,从而产生了短期内的反应不足和股价长期的反转。统一理论模型(1999)则将投资者分为“消息观测者”和“惯性交易者”,假设私人信息在信息观测者中逐步扩散,价格在短期内反应不足,惯性交易者利用此进行获利操作从而产生了长期的反应过度。对于这些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适用,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短,制度建设相对不够健全,股市以散户为主,炒作现象较为严重,而他们对公司基本面的信息披露上很少注意。所以以上对信息反应的模型所预测的结果未必与国内情况相符。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股票市场股票动量的研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果。王永宏、赵学军(2001)利用1993—2000年的A股数据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的动量效应。周琳杰(2002)利用Jegadeesh和Titman重叠抽样的方法,对1995—2000年的沪深两市的股票进行的研究显示排序期和检验期都为一个月时有显著的动量策略。朱占宇、吴冲锋和王承炜(2003)将检验期缩短至以周为单位仍然发现了较为显著的动量策略。但是这些文献中并没有在赢家和输家组合的形成上对投资者投资行为进行辨识,没有深入探讨动量交易背后的深层原因。
本文的贡献就在于创新性的利用深交所提供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为分类标准,探究投资者对于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股票的投资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而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详细的阐述。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上一会计年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等相关信息将上市公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类。如果投资者在投资时看中公司的信息披露,那么信息披露质量越好的公司,其信息传播的也就越快,根据统一理论模型,该类股票的动量也就越不明显。同样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投资者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获得的私人信息,而产生动量交易效应。本文希望通过对拥有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股票进行归类,测试每组股票的动量是否存在并提供可能解释。
一、方法与数据
1、数据来源
文中仅使用了深交所在主板及中小板的上市的股票数据。文中股票一共被分为三大类,即优秀、良好和合格。如果一只股票所得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连续三年(2008—2010年)都为优秀,那么该只股票就属于优秀组。由于符合标准的股票数量有限,评定为不合格的股票并没有被采用。
文中相关股价数据均来自于ccer中国金融经济数据库。本文使用了从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股票月度股价数据。以及深圳A股流通市值加权市场指数作为市场平均回报率的标准。最终优秀组有32只股票,良好组有269只股票,合格组有40只股票。
2、动量策略形成方法
本文沿用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方法,采用重叠抽样。形成期采用1、3、6月三种,探究了1到12个月的持有期内每个动量组合的表现情况。即每组股票中有36种动量策略,三组共计108种动量持有策略。每月股票按照收益率排序后,每组的前20%为赢家组合,后20%为输家组合;每个动量策略即为买入赢家组合卖出输家组合;每月计算动量组合的超额收益率至十二个月并测试每月超额收益率的显著性。
3、T检验
文中对每一动量策略的平均超额回报率进行了t值的检测,从而确定每个策略的有效的持有期,即超额收益率在5%置信水平的双侧检验中显著不为零。
二、实证结果
表1和图1是形成期为一个月的动量策略的检测结果。信息披露质量为优秀和合格的动量策略中没有发现超额收益率,但是在良好组却发现了极强的动量效应。在一到十二个检测的持有期中,除了两个月和三个月的持有没有提供超额收益率以外,其他的持有期都可以使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表2和图2是形成期为三个月的动量策略的检测结果。与形成期为一个月的策略相同之处是,仍然是只有信息披露质量为良好的股票有明显的动量效应。但是有效的持有期只有九月到十二月,效应上有所减弱。
表3和图3是形成期为六个月的动量策略的检测结果。这一组的检测结果与前两组有较大的差别。良好组没有发现动量效应,而持有期为十个月的优秀组和有持有期为九个月的合格组能够提供显著的超额收益率。
总的来说,在每个形成期内都没有完全如预想的得到动量效应随着股票信息披露质量的上升而削弱的现象。在较短的持有期如一、三个月中,优秀组的表现与有效市场理论的预期相同,在三个形成期下都没有发现动量效应;良好组的动量效应总体上比优秀组的强烈,但是也比合格组强烈,而且该组的动量效应随着形成期的增加而减弱。作为信息披露质量最差的组别,合格组中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动量效应。在最长的六个月持有期中,动量效应却仅在良好组没有出现。
三、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1、实证分析
股票的信息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形成期为一个月和三个月的动量组合中,优秀组并没有动量效果出现而良好组的动量效果强于优秀组。这一现象可以用一般的动量形成理论来解释: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股票,其信息传递速度慢,投资者也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获得的私人信息,所以动量效应就产生了。又由于国内股市的投资者多为个人投资者,多注重于短期投资,所以随着持有期的增加,以上所描述的现象逐渐减弱。这或许可以对持有期为六个月所呈现的“反常”现象进行一定的解释。
但是合格组的表现无论形成期的长短,都不能很好的用一般的动量理论来解释。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的小型股票投资者多数是用储蓄存款来进行投资,因此十分谨慎,对于信誉过差的公司戒备心也较为严重,所以对合格这一类公司的投资相对较少,因此在该组的股票交易中并没有发现比较明显的动量效应。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良好组在短形成期中有极大的动量效用。事实上,良好组有269只股票,远远多于其他两组,而且从整个深交所来看,绝大部分的股票也属于良好这一类,即这一组的股票是小型股民最经常的投资选择。在投资主体选择上产生的极大的动量效应说明国内股票市场并不十分有效,股市上存在着跟风、盲从的风气。
2、政策建议
第一,继续加强对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增加信息透明度。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披露途径和方式,让广大投资者更加便捷的接触到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信息披露屡次出现问题的企业,要进行相关的惩处,突出建立一个信息透明市场的决心。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加大对价值投资观念的推广,减少股市投机性投资。引导股票投资者在投资时多关注与公司基本面相关的消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相关指标的认可度和使用程度,从而减少投机投资者的行为,鼓励健康长期投资。这样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乃至整个经济运营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Jegadeesh N,Titman S.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 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J].Journal of Finance,1993(48).
[2] Barberis N,Shleifer A.,Vishny R.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49).
[3] Daniel,K.,Hirshleifer,D.,Subrahmanyam,A.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J].Journal of Finance,1998,53(6).
[4] Hong H.,Stein J.A Unified Theory of Underreaction, Momentum Trading, and Overreaction inAsset Markets[J].Journal of Finance,1999(6).
[5] 朱战宇、吴冲锋、王承炜:股市价格动量与交易量关系:中国的经验研究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3(8).
[6] 周琳杰:中国股票市场动量策略盈利性研究[J].世界经济,2002(8).
[7] 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8] 马倩: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9] 徐婕、肖峻:证券投资基金动量交易行为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06(10).
【股票模拟交易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股票模拟实践总结10-21
关于股票网上交易流程07-21
股票分析论文06-16
茅台股票分析报告10-08
科技公司股票分析报告05-31
证券股票行业分析09-28
股票投资分析论文10-04
中国联通股票分析报告07-09
股票分析报告基本面09-20
股票投资分析报告格式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