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责任成本的计量与信息披露
[摘 要] 社会责任成本理论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必须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所付出的成本予以计量、核算与披露。
[关键词] 社会责任成本;社会效益;信息披露
[
社会责任成本是指企业实现经济业务所消耗的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即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外部效应。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应该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在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所以,企业必须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所付出的成本予以计量、核算与披露。这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社会责任成本的计量
社会责任成本是由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社会代价,需要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但由于它具有潜在的和间接的特点,使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计量十分困难。首先,发生的不可避免性。市场经济的外部性,直接导致了社会成本的产生。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单个盈利性为目标。企业自身的活动都是微观的,它们不可能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当一家工厂喷出的烟雾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和财产,而该企业又不为此支付任何费用的时候,就出现了外部效果的现象。无论是缺乏竞争,还是外部效果,都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的一种损害,这种损害也应由企业来赔偿,于是企业的社会成本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其次,计量方法上的主观性。由于社会责任成本涉及未来的潜在损失,往往无法直观地通过已发生耗费或损失的原始数据进行核算,在许多情况下,只能依靠职业判断来确认,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再次,难以计量性。尽管社会成本不是当今才有的,但它一直没有纳入会计的核算范围,其主要原因便是它的计量很复杂。由于社会经济业务并未通过市场交易,因而社会成本缺乏客观性的计量标准(即难以用货币计量),这需要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确认每项经济业务的成本率。而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考虑,要花很多时间,信息提供成本大。因为某些相关数据不容易得到,甚至即使花费相当大的精力,也提供不出确切的数据。虽然社会责任成本涉及的内容较多,有些损失还不可能予以量化,但我们必须看到对社会责任成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成本计量上存在的主观性和难以计量性并不能否认成本信息的相关性。要解决社会责任成本计量上的困难,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从法律上和法制上建立相适应的产权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依法明确经济行为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第二,要从理论上建立合理的成本假定和原则,使成本计量中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在符合一定的假定和原则之下逐步缩小,得到公认;第三,要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和技术,如数理统计方法、数量化评估方法、模糊判断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对社会责任成本加以计量和反映。应逐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实现的社会目标加以评价,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反映和监督。
二、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信息披露
企业、股东、政府、社会及公众都对企业社会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起到推动作用,但同时又都在某些方面制约着企业社会成本会计信息披露。从企业来说,披露企业社会成本信息是必然趋势,充分、及时、可靠的披露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从政府来说,加强企业社会成本信息披露的立法执法力度,有利于国家和社会乃至于整个人类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及公众方面来说,企业社会成本信息披露充分则社会成本就会降低,社会价值会提高,公众的利益就更容易得到维护,从而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评价和公众对企业的信心,也使企业出现正的企业社会成本商誉。因此,企业社会成本的信息披露非常必要。
(一)国外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披露的现状
西方各国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法国是世界上比较早地对企业提出社会责任披露要求的国家。1977年7月,法国通过一项法令,要求所有职工人数达到或超过300人的企业都须编“社会资产负债表”,即“社会报告”,内容涵盖雇员人数、工资及福利、健康安全保护、雇员培训等,虽然披露的范围较窄,但在社会责任的披露方面其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德国也是很重视提供社会责任报告的国家。德国有20家最大的公司定期发表社会报告,另外还有100余家公司撰写的社会报告供内部经营管理者使用。德意志壳牌石油公司发表的“年度社会报告”中将经济数据和社会数据结合在一起,为公司规定了具体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目标,以及制定和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经费等。
美国社会责任披露内容比较广泛,虽然没有政府统一的法定要求,但证券市场将其作为判断公司业绩的一项标准,旨在提高企业相关事业活动的透明度和突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涵盖内容涉及教育、职工雇佣和培训、职工劳动保护、医疗、对政府的影响、公民权利和就业平等机会、公害的消除等。美国的《幸福》杂志对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的调查表明,1971年只有29家公布有关社会成本的资料,1976年则达456家,占全部公司的91%。恩斯特曾对《财富》杂志中排名前500强的大公司进行了3年的研究,他发现在年度报表中包含有关社会衡量资料的企业逐年增加,在年度报表中公布社会工作成果的公司,从1971年的51%增加到1972年的58%,1973年则达60%。
其他如奥地利、比利时、新西兰、挪威、波兰、瑞典等国家在建立企业社会成本会计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一般注重于公司与其职员的关系,提供的主要是就业和薪金、健康、案例等方面的信息。
综观各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披露方面的实践,不论在披露的内容和程度,还是披露的方式上,侧重点有一定差异:法国侧重职工利益,德国侧重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美国披露内容较广泛等。虽然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不过20多年,但已从理想走向现实,信息披露主要依靠企业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从规范化角度来看,制定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披露制度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披露的现状
在我国,企业社会成本方面信息的披露还很缺乏,只是对企业社会成本的某些方面,包括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加以披露。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承担了社会责任成本,但社会成本会计还不健全,在核算、确认和披露方面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实际收集资料、确认、计量以及进行其他相关工作的成本太高,而且商业机密外泄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机会成本,企业不得不对所披露的信息有所选择。
(三)建立和健全社会责任成本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1. 提高各界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认识
应该集中力量,宣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意义,使广大会计人员、经营人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了解,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于督促其落实社会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使政府、投资者、会计职业团体及其他社会公众都积极关注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或损失情况,也使企业充分认识到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以适当的方式积极、主动、自愿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树立起社会责任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2. 充分利用行政、法律和释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模式
众所周知,社会责任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由很多社会责任项目组成。确定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既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也要适当借鉴国际惯例。具体应揭示:人力资源方面的招聘录用、技术培训、职务轮换、培养职工良好的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等信息;职工福利方面的职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及职工住房,上下班交通条件,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等信息;向公益事业捐赠款项;对下岗困难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安置残疾人员及转业军人就业等信息,以及在造成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有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情况等信息。一般而言,基于保密和竞争原因,企业不愿过多披露非强制性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法定性财务报告与规制性财务报告相结合。法定性财务报告是企业根据《公司法》、《会计法》等规定提供的财务报告,而规制性财务报告是为满足规制者的需求而编制的财务报告,如成本信息、产品可靠性信息等可在规制性报告中提供。
3. 加快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完善社会责任成本的核算方法
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些相关理论问题(如确认、计量、披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理论界应借鉴国外社会责任信息会计的研究成果,研究社会责任确定、计量与报告方法,为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提供理论准备。由财政、会计、环保、劳动、工会等部门、单位的有关人士组成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委员会,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确定哪些企业、以何种形式披露哪些社会责任信息。研究出台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使企业在操作方面有所依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转移到开始重视社会效益上来,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是正确衡量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万寿义. 解决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探证[J]. 会计师,2005,(9).
[2] 黄静.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 商场现代化,2006,(36).
[3] 韩颖,杜柄汉.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6).
[4] 李升. 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6).
[5] 朱晓. 试论社会责任成本管理[J]. 新疆财经,2004,(2).
[6] 王德升,白肇鲁,阎金锷. 国际会计[M].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
作者:卡哈日曼·艾买提
【摘 要】 审计是治理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文章探索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包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需求、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质、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目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内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主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方法、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环境,上述内容形成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信息; 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 社会责任审计; 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
一、引言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目标,必须围绕其组织目标来开展各种活动,一般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然而,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来实现其组织目标,从而应该承担高于其组织目标的社会义务,对社会负责任,这就产生了组织的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随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以及劳工保护等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责任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在许多情形下,需要披露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这其中就包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由于自利及有限理性,社会责任承担者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可能失真,为了治理这些信息失真,需要建立治理机制,包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在内的社会责任审计是其中之一①。关于社会责任审计有很多的研究,然而,关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一些基础性问题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
二、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审计有不少的研究[1-3]。与本文主题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是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基础性问题研究,国内外有不少的文献涉及这些问题。
一些实证研究文献涉及到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动机和后果。关于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动机,一些文献借鉴财务报告审计动机理论,从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的角度,检验了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动机,在验证这些理论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影响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权变因素,当然,这些权变因素也可能是影响代理成本和信号传递的潜在因素[4-8]。关于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后果,一些文献发现,这种鉴证能提升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信任度[9],还有一些文献发现,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具有正向的市场反应[10-11],然而,也有文献发现,不同的鉴证水平或鉴证提供者并不会显著影响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信任程度[12]。
一些规范性研究文献涉及到社会责任审计的本质、目标、主体、内容等。关于社会责任审计本质,日本审计学家三泽一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一种检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审计;桑托基(J·Santockj)认为,社会审计是对产生社会影响的企业活动的某些有意义的和可确定的领域进行系统的评价和报告。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政府和企业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13-14];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对公司的道德、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化程序[15]。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目标,一些文献认为,审计目标是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或者是监督、鉴证和评价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16-18];一些文献认为,审计的最终目标是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19]。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主体,多数文献主张各种审计主体都可以参与,不少文献强调了政府审计的重要地位,一些文献还研究了审计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后果[13-14,19-23]。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内容,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从责任对象分类,区分为对股东责任、对消费者责任、对员工责任、对政府责任、对一般公众责任等;二是从责任维度分类,区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捐赠责任等[13-14,20-21,24-25]。
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涉及到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现状及审计程序,在审计一般程序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特殊程序[26-27]。
上述文献显示,关于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大多数基础性问题都有一定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是“碎片化”的,并且还有一些基础性问题没有文献涉及,同时,并没有专门针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相关研究。本文在梳理上述文献的基础上,聚焦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对其基础性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逻辑分析,提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三、基本理论框架
本文探究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会有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审计需求?什么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审计本质?希望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干什么——审计目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对谁审计——审计客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审计内容是什么——审计内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谁来审计——审计主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如何审计——审计方法?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与审计环境是什么关系——审计环境?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形成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一)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需求
审计需求关注为什么会有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需求也不例外。外部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组织的活动都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非契约性影响,从某种意义来说,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利益相关者是委托人,而组织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代理人,是社会责任承担者。组织行为可能产生两类外部性,一是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二是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前者是组织的活动使利益相关者受益,而受益者无须付出代价,后者是组织的活动使利益相关者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组织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组织如果只是关注其组织目标,则有激励减少正外部性,而增加负外部性。但是,如果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承担高于其组织目标的社会义务,则应该增加能产生外部性的活动,并且控制能产生负外部性的活动。
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要向社会特别是利益相关者报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非契约性影响,也就是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这就产生了社会责任报告。那么,这种社会责任报告是否需要审计呢?本文前面的文献综述指出,一些文献基于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对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动因进行了检验[4-7,10],这里再做些解释。在代理理论看来,组织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由于自利,再加上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完全有可能操纵或粉饰社会责任信息,从而出现社会责任信息失真,利益相关者作为理性人当然会预期到这种失真的可能性,所以,会质疑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和可信度[28],由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信息代理成本。这种代理成本有时可能非常高,使得社会责任报告完全没有价值。为了降低社会责任信息代理成本,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这就是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以上是从代理理论视角来解释审计需求,信号传递理论也能解释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在许多情况下,组织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是向外界传递某种信号,为了增加这种信号的可信度,由审计师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审计,这种情形下的审计是社会责任信息可依赖的信号。
当然,组织降低社会责任代理成本的机制有多种选择,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只是其中之一;组织向外部传递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也有多种方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只是其中之一。在较多的选择机制或方式中,组织会基于不同机制或方式的成本效益来做出选择。所以,组织对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权变性,而不是必然性。
(二)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质
审计本质关注什么是审计,探讨审计本质有两个维度,一是概念,二是功能,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质也不例外。
关于审计概念,本文前面的文献综述指出,一些文献研究了社会责任审计本质[13-15]。笔者认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质离不开社会责任审计本质,而社会责任审计本质离不开审计一般本质。
一般认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29]。根据这个审计本质,社会责任审计本质可以表述如下: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里强调的是社会责任履行,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管责任。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包括多种类型,一般分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制度,相应的,社会责任审计也包括上述四类。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就是以其中的非财务信息作为审计主题的审计类型,其本质是在社会责任审计本质的基础上,将其内涵限定到非财务计量的社会责任信息,可以表述如下: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社会责任履行相关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里强调的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的错误和舞弊,这种审计的主要功能是判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否存在失真。
审计本质的另一个维度是审计功能。一般认为,审计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功能。笔者认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也可以具有上述三大功能。就鉴证功能来说,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就是要判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否存在失真,鉴证是这个概念中的应有之义,所以,鉴证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基本功能。就评价功能来说,在许多情况下,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表征责任方(也就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者或社会责任承担者,下同)的社会责任绩效,审计师完全可以将鉴证后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与一定的标杆进行对照,以判断责任方社会责任绩效所处的水准,所以,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可以具有评价功能。监督功能强调的是处理处罚,在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披露的情形下,可能难以对责任方进行处理处罚,在社会责任信息强制披露的情形下,审计委托人可以授权审计师对操纵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的责任方进行处理处罚,从理论上来说,不排除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具有监督功能。
(三)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希望审计干什么,也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审计得到什么结果,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目标也不例外。这里的人们可能有四种,利益相关者、审计委托人、责任方、审计师。这四者统称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关系人,上述四者中,审计委托人一般区分两种情形,一是代表利益相关者,此时,其目标与利益相关者重合;二是代表责任方,此时,其目标与责任方重合。所以,审计目标有差别的是利益相关者、责任方和审计师。
从利益相关者来说,当然希望通过责任方的外部性获得好处,这类审计关系人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抑制责任方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失真,进而促进责任方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19]。
就责任方来说,在不同的动机下,其审计目标有区别。在代理理论下,责任方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降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相关的代理成本;在信号传递理论下,责任方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传递其“好信息”,让利益相关者对其更有信心。无论是降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代理成本,还是让利益相关者对其更有信心,都希望优化责任方的生存环境,利益相关者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有益于组织长期目标之达成。一般文献也发现,组织承担社会责任与长期绩效有正向相关性[30]。
从审计师来说,其目标当然是生产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处理处罚产品。鉴证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判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否真实,通常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出现;评价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将表征社会责任绩效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与一定的标杆进行对照,以判断责任方社会责任绩效的水准,通常以审计评价报告的形式出现;监督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通常以审计决定的形式出现。当然,上述审计产品不一定单独出现,也可能与其他类型审计业务的审计产品融于一体。
(四)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关注对谁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也不例外。现有文献主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在组织目标的追求过程中,任何组织的行为都可能产生外部性,从而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从逻辑上来说,任何组织甚至个人都是社会责任承担者,从而都是审计客体。然而,审计是一种有实施成本的制度安排,要考虑这种制度的成本效益。通常是具有一定规模并且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组织才存在真实的有效审计需求,这些组织才能真正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两类组织,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企业除了实现其目标外,还要承担社会贡献、产品安全与服务、人力资源、资源环境、社区及其他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当企业需要报告上述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时,就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非政府组织(NGO),这些非企业组织除了履行其公共责任,也要承担社会贡献、人力资源、资源环境、社区及其他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当这些非企业组织需要报告上述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时,也就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从深层意义来说,由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NGO这些非企业组织履行的是公共责任,其全部职责都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这些非企业组织的全部绩效信息都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信息。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些非企业组织是当然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客体。
(五)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关注审计什么,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内容也不例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一种观点从责任对象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责任内容,一般认为,社会责任应包括对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一般公众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30]。我国学者李正和向锐[31]将社会责任信息分为六类:环境问题类、员工问题类、社区问题类、一般社会问题类、消费者类、其他类。另一种观点从责任维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内容,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33]在197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将社会责任信息分为四类:社区参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产品与服务。Carroll[23]认为,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愿捐赠责任。作为企业来讲,经济责任就是创造价值以回报股东;法律责任就是要奉公守法,遵章纳税;伦理责任就是企业要有良知;自愿捐赠责任也就是慈善责任,是企业最高的境界,感恩社会、感恩国家。Trotman&Bradley[33]将社会责任信息分为六类:环境、能源、人力资源、产品、社区参与、其他。
笔者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需要同时从上述两个视角来揭示,责任对象揭示了对谁承担社会责任,而责任维度揭示了究竟承担什么责任。由于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较多,并且企业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有不同的社会责任,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责任对象来披露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将上述责任对象和责任维度结合起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以上讨论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对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NGO这些非企业组织来说,其责任对象和责任维度可能都不同于企业,就责任对象来说,一般可以区分为服务对象、职工、供应商、社区、一般公众、资源环境、债权人、其他等,与企业相比,责任对象中没有股东,并且将客户和消费者改为服务对象;就责任维度来说,一般可以区分为公共服务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捐赠责任,与企业相比,将经济责任改为公共服务责任。根据上述两个方面,也能构成类似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框架的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框架,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同样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六)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关注谁来审计,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主体也不例外。目前,只有法国、瑞典、丹麦等少数国家对社会责任报告实行强制审计[35],大多数国家对社会责任报告实行自愿审计。由于这个原因,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主体较为复杂,政府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认证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内部审计机构都在进行社会责任报告审计[5,27]。
从专业胜任能力来说,上述机构应该都没有问题。但是,审计主体的关键问题是独立性,只有能保持独立性的机构才能作为社会责任审计主体。
如果是一个大型组织的内部单位向其上级组织提交的社会责任报告,则该大型组织自己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单位当然具有独立性,可以作为内部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主体。但是,如果是该大型组织自身的社会责任报告,则该内部审计机构就失去独立性,只能由外部机构来审计。
当企业或非企业组织需要对外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时,外部机构对这些报告进行审计,这些外部机构能否保持独立性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由谁来选聘外部机构,二是外部机构本身是否对审计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由于社会责任的责任对象较为广泛,具体的责任对象与企业或非企业组织之间并无清晰的合约,所以,社会责任委托代理关系是多委托人,在这种情形下,社会责任关系的委托人本身并不具备委托审计师的能力,所以,社会责任关系的委托人一般不能成为审计关系的委托人。在这种情形下,一般是由需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或非企业组织自行选聘外部机构对其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合二为一,从某种意义上有些管理层“自我审计”的意味,很类似于股权高度分散的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审计。如何破解这种“自我审计”的困局呢?上市公司的做法是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来负责审计师聘请事宜,而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这个委员会相对独立于管理层,所以,这种制度安排为审计师能保持独立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此类似,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审计师选聘也由具有独立于管理层的机构来负责,从而为审计师能保持独立性奠定一定的基础。在实践中,一些企业或非企业组织成立了社会责任委员会[36],如果这个委员会主要由外部人士组成,并且由这个机构来选聘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师,则一定程度上为审计师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
要保持独立性,由谁来选聘审计师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审计师能否对审计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社会责任审计来说,即使由独立于管理层的社会责任委员会来选聘审计师,而这个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企业或非企业组织的管理层建立起来的,其本身的独立性就有缺陷。所以,不能完全指望这个委员会来保障审计师的独立性。这些需要审计师自身重视独立性。怎么才能做到呢?可行的办法是让审计师对其审计意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审计意见错误,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审计师就能较大程度上保持客观公正,抵制管理层的压力。而审计师要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对其组织形式和资本投入有一定的要求,凡是不符合这些要求的,都不能成为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师。根据这个标准,行业协会和一些科研机构可能就无法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不宜作为审计师。
(七)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关注怎么审计,在审计基础理论层面,主要关注审计取证模式,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方法也不例外。
目前,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相关准则不少,国外有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发布的ISAE 3 000、英国社会和伦理责任研究组织(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颁布的AA1 000、全球报告发布者发布的G4标准,国内有CAS3101(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国内一些行业协会还颁布了鉴证准则,例如,《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35]。这些准则的主体内容是对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程序的规定,其中包括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鉴证程序的规定。纵观这些鉴证准则,对于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鉴证,其体现的取证模式主要是命题论证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审计取证的其他三类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37]。
命题论证模式的基本逻辑是信息跟踪,从上一层级的信息跟踪到下一层级的信息,通过层层跟踪,验证最高层级信息的真实性,这种跟踪过程,类似于将大命题分解为小命题进行证明。这种层层跟踪的核心是,对于支持社会责任报告的原始信息也要跟踪其支持信息,而不只是直接相信原始信息。例如,人力资源审计中,对员工的劳动时间,可以从社会责任报告跟踪到考勤记录,进而跟踪到薪酬支付,在此基础上,可以抽样跟踪到员工个人,通过这些跟踪,就能验证员工的劳动时间。现行实务中,一些鉴证机构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准确性的鉴证,只是将报告中的数据与企业相关原始文件进行对比,并没有对原始文件数据本身的可靠性进行鉴证,这种鉴证方法虽然可以归纳为命题论证模式,但是对相关原始文件中的数据进行跟踪,鉴证风险很大[27]。
数据流程模式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数据生产流程值得依赖,则这些数据本身也就值得依赖。对于有些社会责任数据,其数据本身难以验证或虽然能验证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是其生产流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于这类数据首先对数据流程进行评估,如果数据流程值得依赖,就直接判断数据本身也值得依赖。例如,有些环境数据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在这种情形下,审计师评估第三方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如果评估结果是第三方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都是值得依赖,则可以推断其提供的环境数据值得依赖。
数据分析模式的基本逻辑是通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判断数据是否值得依赖,如果预期的数据逻辑关系不存在,则认定数据疑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社会责任信息特别是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许多都存在数据逻辑关系,通过验证这些逻辑关系,能找出数据疑点,对于这些疑点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可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例如,通过机器生产能力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能一定程度上验证生产时间,从而验证员工作业时间;通过机器单位能耗与用电量的关系也能验证机器的开工时间,从而验证员工的作业时间。
专业测量模式的基本逻辑是现场测量以获取数据,将这种数据与责任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责任方提供数据的可靠性。一些资源环境数据可以采用这种取证模式。
(八)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理论关注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审计环境理念也不例外。一方面,审计环境通过一些路径影响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例如,审计环境会影响人们对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认识,进而影响审计需求及审计重点,审计环境还会影响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的具体技术手段等。另一方面,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通过其审计产品的使用,也会对审计环境产生影响。毕竟人们不是为审计而审计,审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审计产品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一旦因审计而发生改变,审计对其环境的影响也就发生了。
四、结论和启示
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治理社会责任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其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关于审计需求,组织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为降低其社会责任代理成本或向外部传递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建立了多种机制,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其中之一。
关于审计本质,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社会责任履行相关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可以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功能。
关于审计目标,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来抑制责任方的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失真,责任方希望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传递“好信息”,审计师的目标是生产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处理处罚产品。
关于审计客体,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报告者都是可能的审计客体,包括具有一定的规模的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NGO。
关于审计内容,需要将社会责任对象和责任维度结合起来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框架,这种框架中包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内容,不同的责任对象、不同的责任维度,责任数据的具体内容不同。
关于审计主体,许多机构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其中,能保持独立性的机构可以成为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主体,由于社会责任关系中缺乏可确指的责任对象来充当审计委托人,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主要依赖于审计主体的选聘机制及审计主体自身对其审计意见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关于审计方法,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鉴证的主流模式是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也有用武之地。
关于审计环境与审计的关系,一方面,审计环境通过审计需求、审计技术方法等路径影响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另一方面,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通过其审计产品的使用来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影响审计环境。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非财务计量社会责任信息审计本身是一个系统,要想这种审计制度得以有效运行,必须协调考虑其相关各要素,片面关注其中的某些要素,这个审计制度的功能可能难以有效地发挥。
【参考文献】
[1]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85-92.
[2] 沈洪涛,宋献中,许洁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0(4):102-108.
[3] 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3):33-37.
[4] JEEHYE P,et al. Experiences of and views on third party assurance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report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13(10/11):1095-1106.
[5] ROGER S,et al.Assurance on sustainability report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9,84(3):937-967.
[6] 沈洪涛,王立彦,万拓.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能否传递有效信号?——基于企业声誉理论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1(4):87-93.
[7] 戴慧婷,秦信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月刊,2012(9):17-21.
[8] 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3(3):102-112.
[9] HODGE K,et al. Assuranc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s: impact on report users’ confidence and perceptions of information credibility[J]. 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2009,19(3):178-194.
[10] 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2(1):78-86.
[11] 阳秋林,毕立华,李冬生.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市场反应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3):70-73.
[12] 陆建桥.关于建立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93(12):49-52.
[13] 余玉苗.论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6(1):13-15.
[14] JOHNSON H H. Corporate social audits—this time around[J].Business Horizons,2001,44(3):29-36.
[15] 袁广达.企业环境信息审计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3):7-10.
[16] ADAMS C A,et al. Accountability, Completeness, Credibility and the Audit Expectation Gap[J].Journal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2004,14(6):97-115.
[17] 张庆龙,陈凌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问题探索[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60-68.
[18] 周晓惠,许永池.构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双主体联合审计模式[J].财会月刊,2011(5):65-66.
[19] 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6):11-13.
[20] 阳秋林.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J].财会通讯,2005(2):90-92.
[21] 黄溶冰,王跃堂.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治理与实现[J].华东经济管理,2008(11):20-23.
[22] 方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23] CARROLL,A.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4):497-505.
[24] 曹树青.特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J].前沿,2006(12):169-171.
[25] 叶陈刚,武剑锋,卢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机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3(9):36-41.
[26] 何丽梅,张海燕,张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内容及方式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12):63-67.
[27] DWYER O B. The case of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constructing a new assurance service[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1,28(4):1230-1266.
[28]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9] 于晓红,武文静.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5):74-78.
[30] FREEMAN R E,REED D L.Stockholders and stakeholders: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3,25(3):88-106.
[31] 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11.
[32] NAA. Committee on accounting for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Management Accounting,1974,56(3):59-60.
[33] TROTMAN K T, BRADLEY G W.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e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1,6(4):355-362.
[34] 阳秋林,郭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鉴证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14(11):61-64.
[35] 钟宏武,张唐槟.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现状与问题研究[J].企业文明,2010(4):33-35.
[36] 郑石桥.非财务计量信息审计取证模式: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Z].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研究院工作论文,WP005,2014.
作者:李笑雪 郑石桥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社会责任缺失现象的发生,我国对于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建立准则过程中,计量方法的确定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一大难题,而在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各项内容里,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的人力资源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展现出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性,使得传统的计量方法无法准确衡量其价值。文章通过分析传统计量方法的不足,根据人力资源所展现的新特点引入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作为其计量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简单的推导,以期从期权的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定量计量。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 人力资源; 期权;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本文受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研究”、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研究”(808JK025)的支持。
近几年来,我国重大事故频发,河南三门峡支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湖南凤凰在建大桥突然垮塌、各类食品问题严重,无疑显示着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多处涉及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问题,如何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准则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也成为热点问题。在其包含的内容中,作为企业创新动力的人力资源项目无疑是一个重点。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物力财力的竞争转为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崛起,这类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物力资本仅占很小的一部分,企业间竞争力的对比主要表现在其拥有的人力资源上。为了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人力资源的选择、培养以及福利待遇等各项问题成为公司管理层规划的难题,管理层所制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恰恰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中对人力资源的责任。人力资源的载体,即员工本身不仅是企业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对员工的规划投射在其社会活动中,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从而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想要将人力资源直观地反映为会计中的一部分,并制定相关会计准则,必须能够用财务方法对其进行准确的计量,而新时代人力资源逐渐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使得传统的计量方式无法正确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本文根据人力资源所反映的特点,试图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人力资源的 价值。
一、人力资源传统计量方法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传统的人力资源计量倾向于将人力资源划分为成本与价值两部分分别计量,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旨在反映因取得、维护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而引起的费用支出,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旨在反映员工运用其潜在劳动力为企业创造的高于其成本的新价值。
(一)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法
1.历史成本法。此方法是以人力资源的取得、维持、开发、遣散等各项实际支出为依据,按历史成本的原则进行资本化的计量方法。
2.重置成本法。此方法是在现时物价条件下,将重置某一特定人力资源所需成本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即从招聘、挑选、雇佣、培训、安置新员工直至其达到目前雇员的工作能力所需发生的全部相关成本之和。
(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
1.非购入商誉法。此方法是将企业过去若干年所留存的收益超过同行业平均收益的部分予以资本化,将其作为一项商誉,然后再乘以人力资源投资额占企业投资额的比率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即将企业的超额利润按照资本化的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企业在会计中非购入商誉价值的确认,所以被称为“非购入商誉法”。
2.未来价值折现法。此方法是指将企业人力资源的未来价值通过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以此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人力资源的价值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支付员工的工资报酬,剩余价值则表现为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因人力资源的剩余收益难以直接计量,可通过预测企业整体的未来收益乘以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来间接计算出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收益,作为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以上各种方法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历史成本法虽然能够得到准确的历史数据资料衡量人力资源,然而随着企业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相背离程度的日益凸显,历史成本显然无法正确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重置成本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和非同一性,使得企业很难寻找到相似的雇员,尤其是高级管理者之间可能会出现很大的估计差异;非购入商誉法只从超额利润中寻求人力资源价值,而在企业正常的收益中显然也有着人力资源的价值,并且在企业利润低于同行平均利润时该方法认为人力资源价值为零也是不合理的;未来价值折现法虽充分考虑了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然而对未来收益的预测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且运算较为复杂,难以保证准确性。
二、实物期权及其定价模型
(一)人力资源的期权特征
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它的载体,即企业的员工,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物质资源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人力资源产生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会随着未来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选择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上述特点,并以能够得到准确的定量数据作为社会责任会计中人力资源价值的最终目的。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从招聘员工、正式录用、后期培训到退休,期间的投入构成了传统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企业也面临着两种结果:员工回馈的人力资源价值高于成本,或是员工回馈的人力资源价值低于成本,面对人力资源的不确定性,企业也有其自身的选择权。上述人力资源中的选择权对企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买权,公司可以执行,使该项人力资源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也可以不执行,这时企业的收益为零。正是人力资源具有的实物期权特点,使研究从传统的成本价值核算中另辟蹊径,开始探索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来更为准确地衡量人力资源的新计量方法。
(二)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是期权的一种,其底层证券是既非股票又非期货的实物商品,是管理者对所拥有实物资产进行决策时具有的柔性投资策略。在面临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公司运用不同投资组合进行战略调整,以期获得最大收益,这些投资组合便成为了企业的实物期权,应用金融期权理论,可将企业动态的战略管理定量化,从而将不确定性转变成企业的优势。
由此可见,实物期权正适用于具有不确定性特点的人力资源的定量计量,将人力资源看作企业的一项实物期权,通过期权定价模型便能较为精准地计算出人力资源的价值。目前常用的期权定价模型是B-S期权定价模型和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B-S期权定价模型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默顿和斯坦福大学教授迈伦·斯克尔斯两位美国学者提出,该模型有5个重要的假设:一是金融资产收益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二是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变量是恒定的;三是市场无摩擦;四是金融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他所得;五是该期权是欧式期权。自B-S模型1973年首次发表之后,很快在期权市场上得到应用,目前已成为期权交易、投资银行、金融管理者、保险人等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
二叉树法是罗斯等人使用一种比较浅显的方法设计出的一种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假设在给定的时间内,证券的价格运动有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涨或者下跌,且假设在整个考察期股价每次上涨(或下跌)波动的概率和幅度不变。模型将考察的存续期分为若干阶段,根据历史数据模拟股票的运动路径,并对每一路径上的每一节点计算期权价格和股票价值。
B-S模型虽是最经典的实物期权模型,但是其存在一定缺陷。首先,运用B-S期权定价模型必须满足五个条件,而在我国市场上很难实现;其次,B-S模型计算较为复杂,不易在企业中推广应用;最后,B-S模型主要应用于欧式期权,而对于美式期权却无法正确衡量。二叉树模型是针对B-S模型的缺陷而诞生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期权定价模型,其模型的建立推导较B-S模型更容易理解,且其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方案节点的价值计算,对于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皆适用。基于二叉树模型的以上优点,在实物期权模型中,其更适合用来作为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
三、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期权按预期涨跌情况,可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大类。看涨期权又称买方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拥有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又称卖方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拥有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但不负担必须卖出的义务。因为看涨与看跌期权推导过程一致,本文仅对其中一项进行详细推导,从最简单的单步二叉树开始建模讨论,逐步推导至多步。
(一)欧式期权
1.单步二叉树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把期权的有效期分为很多很小的时间间隔,并假设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证券价格只有两种可能的运动轨迹,即上涨或者下跌。如图1所示:
其中s表示股票在时刻0时的价格,上方代表股票在一个时间间隔单位t后从s上涨了u倍,达到价格su,下方代表股票在一个时间间隔单位t后下降了d倍,达到价格sd。u>1,0
以看涨期权为例,考虑企业选择一个资产组,假设持有?驻份股票,成为一个衍生证券空头,当?驻满足条件su?驻-fu=sd?驻-fd时,组合无风险。由此可算出这个组合无风险时所需要的股票数量,
假设无风险利率为r,那么在一个风险中性的市场中,在连续复利的条件下,组合在一个单位间隔t处的收益应等于其期初收益,即s?驻-f=(su?驻-fu)e-rt,把?驻代入公式,经过整理后可得出f。
其中:p=,p可看作股票在时间间隔单位t内上涨的概率,1-p则为股票在时间间隔单位t内下降的概率。
2.两步二叉树
两步二叉树是在单步二叉树基础上的延伸,其比单步二叉树再向后延伸一个期间,如图2所示:
同单步二叉树推导过程相同,可得出一期期权的价格fu和fd。
3.n步二叉树
由上述推导,推广到多步二叉树。假设股票价格上涨次数为n,下降的次数为(n-k),期权的执行价格为x,股票上涨一次的概率为p,下降一次的概率为(1-p),则在二叉树某一节点的股票价格为snt=ukdn-ks,(n=0,1,2……),在此节点上期权的内在价值为max(snt-x,0)。利用上两步推导方法,可求出n步二叉树定价公式:
看跌期权与看涨期权推导基本一致,只需将看涨期权中的ukdn-ks-x改为x-ukdn-ks即可,此处不再作过多叙述。
(二)美式期权
因为美式期权的执行日是不确定的,在期权的有效期内任何一个交易日,只要提前执行有利,投资者就可以执行,因此美式期权的定价比欧式期权的定价要复杂很多,在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上都需要比较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取其中较大者,为方便讨论,令期权的时间价值为v,内在价值为w。
对于一个单周期二叉树,在时刻0时,如果没有执行,则该点期权的价值为v=e-rt[p(x-su)++(1-p)(x-sd)+],如果执行,则该点的价值为:w=[x-s]+。因此,投资者在时刻0会选择w与v之间的较大者,这时因为w与v的大小取决于su、sd、x三者的大小,所以会产生以下三种情况:(1)当x>su时,vx>sd时,v=w;(3)当sd>x时,v>w。由此可得出一期权执行的临界价格s*,使得w=v。计算 可得:
若标的价格低于该临界价格,提前执行该期权是最优的,反之则不执行。
将上述原理推广到n步二叉树,可得公式:
同样,在每个节点处,若wnt,k>vnt,k,则在此节点提前执行,此时fnt,l=wnt,k;若wnt,k
从次贷危机以来,就业、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的培养以及人才的选拔成为社会和企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我国的许多企业开始向西方学习,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和高级管理人员股份期权等长期激励机制,人力资源作价入股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因此,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的计量方式替代传统的计量方法也有了现实依据。对于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准则而选取人力资源的计量方式,笔者认为上述四种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中,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模型更适用于作为准则中使用。人力资源的选择权对企业来说相当于一种买权,而在各个不同阶段人力资源的价值会有很大差异,欧式期权二叉树定价模型可选择多种路径,且在每个节点都能计算出相应的期权价格,相对于一般的期权模型而言有着计算较为简单、计价准确的优势。
四、结论
新的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显示出比以往更突出的期权特征,传统的计量方法对其价值的计量偏差日益增加。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就业等员工相关问题也成为不可回避的一部分。在试图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目标下,笔者尝试讨论了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并从四种模型中提议选取欧式看涨期权对应的定价模型,应用于准则中。我国现今尚未开放期权期货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投资渠道的不断发展完善,期权模型的应用势必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焦小静,郑素芬.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研究[J].时代经贸,2012(2):54-56.
[2] 吴恒煜,赵平.期权定价共识的二叉树推导与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09(2):34-37.
[3] 周奇志,阳理,蒋海伦.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方法研究[J].当代经济,2007(9):126-128.
[4] 阳秋林.再论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 潘晓琳.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物期权计量方法[J].商业研究,2004(18).
[6] 阳秋林. 刍论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J].企业经济,2003(1).
作者:毛雯 孙红梅
1、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方面的安全知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认真执行安全交底,听从主管指挥,不违规操作。
3、爱护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切实做到“三不伤害”。
4、搞好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
5、对不安全操作要积极提出意见,对违章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和检举。
6、发生工伤事故,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积极配合工伤及其他事故的调查。
7、做好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巡回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
8、发现隐患要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一、必须牢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测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编制、审查测量施工方案时,要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方案中,负责解决测量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难题。
三、贯彻安全生产制度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服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良好秩序。
四、发现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时,即时解决或上报,遇到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不得冒险违章指挥作业。
五、积极参与项目部安全检查和安全事故调查,协助安检部门从技术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六、积极参与项目部安检部门编写安全技术规程,并参与对本部门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1、执行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2、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3、测量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予以处理或上报。
4、负责保护好测量仪器,严禁无关人员和不了解仪器性能的人员动用仪器。
5、确保测量数据准确,避免因测量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
责任人(签章):
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迁建工程项目部 年 月 日
安 全 生 产 责 任 书
(计量监理工程师)
为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在严格监理,优质服务,科学公正,廉洁自律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加强监理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监理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全面实现吴江东西快速干线工程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对参加本项目监理安全管理的专业监理工程师,特明确以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责任:
一、工作责任:
计量支付监理工程师具体负责本工程的费用控制和计量及支付的责任,并参与处理合同变更违约索赔、工期延期、争端等诸多事宜的处理。并对本项目安全设施、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进行复核审定。
1)、必须熟悉全部合同条款和工程量清单。
2)、受理承包人的工程款中期支付申请,以总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程认可书和计量申请单为依据,按合同单价计算应付工程款,填写支付证书上报。 3)、对承包人提交的最终支付申请进行详细核算和审定。
4)、参与工程变更、工程延期的审查,合同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延期处理有关价格调整、变更事宜。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度情况和工、料、机实际使用情况,做到工程计量真实,支付及时、准确完成总监理工程师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的各项禁令和
规定,切实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
2)、积极参加公司和监理组组织的各项安全活动,熟知各自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常识;
3)、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严肃认真地做好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安全工作; 正确使用各种防护设施和消防器材等,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文明办公。 4)、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告知和处理;并对他人违章作业及时加以劝阻和制止;
5)、认真做好自身的安全保护,在施工现场穿戴相应的安全标志服(帽)等安全防护用品;
6)、发生事故时,应保护现场,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报告,并积极主动地参加救援工作,认真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以上安全管理工作与责任应严格遵守,确保本监理组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如因上述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或失职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按其责任大小,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签定双方:
总监理工程师: 计量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矿下达的《2013年煤矿安全工作意见》文件精神,控制和减少技术测量事故的发生,深入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立足防范,落实责任。签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状如下:
一、安全目标
1、杜绝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测量事故;
2、深入细化技术管理工作,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3、确保技术测量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安全生。
二、工作任务
1、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完成全年测量任务;
2、严格按照测量规程开展工作,及时延送中腰线,确保各类贯通工程安全贯通;
3、对观测资料,计算成果的检校工作,建立各种资料台账,负责矿井控制和测绘大比例地形图,根据矿井的发展及时修补,测设控制点补测地形
4、妥善保管仪器,设备及时擦洗、保养、检校,对矿井上、下联系测量,井下平高控制测量。
5、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各项工作。
三、目标考核
1、全面完成责任目标给予200元奖励;
2、当班期间,严禁脱岗,查出一次,处罚50元;
3、对出现测量事故,造成生产影响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测量员100—500元的处罚。
4、测量员必须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否则,一次处罚50元。
分管副科长:责任人:
年月日年月日
一、 负责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放样、测量工作。
二、 熟记各个控制点头位置及高程等各项数据,并定期复查以保证其准确性。
三、 熟练掌握施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规范。严格按规范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四、 熟练掌握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现场定期进行断面几何尺寸、中线、高程等复测工作。
五、 及时向工程指挥部提供现场的施工进度、高程、中线数据。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
六、 保护好测量仪器,并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放样的准确性。
推荐阅读:
工业计量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0-23
油库计量员个人工作总结06-05
公允价值计量06-23
计量论文题目09-10
计量室管理05-29
《计量雨滴》阅读答案06-07
能源计量节能培训07-19
诚信计量示范单位09-20
油库计量操作规程09-28
进货计量验收制度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