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节能培训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能源计量节能培训(精选8篇)

能源计量节能培训 篇1

摘要:本文介绍了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在节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即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是企业和政府进行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是能源统计和能源管理的基础。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的配置与管理,完善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建立地区和国家能源数据中心等措施,对当前的节能工作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关键字:节能 能源计量 能源统计 能量平衡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的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20%,并于2006年开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千家重点用能企业分别与各级政府签订了节能协议,同时各级政府也与中央政府签订了节能协议。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而言,节能量的完成一方面主要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来完成,另一方面依靠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而无论以什么方式节能,最终都表现为企业能源消耗情况的变化和汇总。所以对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是政府节能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近期快速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主要工作方向。目前包括千家企业在内的众多高耗能工业企业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与各级政府签订了节能协议。该协议一般规定的是一个定量的节能量指标,并没有规定这个节能量是如何计算得来,也未明确是五年环比累计还是2010年当年与2005年对比形成的能力。此外,即便有的规定了计算方法也不尽合理和完善,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计算方法。

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无非3种方式:(1)单位GDP能耗的变化与GDP的乘积;(2)企业产品综合单耗的变化与产品产量的乘积;(3)各工序单耗的变化与工序产品产量的乘积之和。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指标数据的关联支持而用某单一指标来计算节能量,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无法考核、弄虚作假的情况。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而且行之有效的节能量计算方法是目前节能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企业节能量的计算必须以大量的能源统计数据为基础,故建立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用能情况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与数据分析中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而企业的能源统计数据的全面与准确程度取决于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可以说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是企业和政府进行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是能源统计和能源管理的基础。

1.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现状与评价

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既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又是一个能源紧缺大国,面临着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战略地位极其突出。采取强有力的节约能源措施势在必行,而这些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计量。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最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能源计量涵盖了工业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都需要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的使用,涉及到热工量、化学量、力学量、电量等诸多学科测量参数的应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涵盖了能源利用的全过程,包括能源的购销库存、加工转换和能源的终端消费。离开计量数据管理,就不能量化各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也缺乏相应的数据基础。工业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增强节能意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保障经济发展后续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节能型工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建立完备的能源计量监控管理体系,对加强生产经营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基础作用。众所周知,严格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在发达国家,通过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直接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行业都不惜把大量资金投入计量领域,以期获得高额经济回报。在我国,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能源消耗总量较大的行业一直非常重视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能源计量体制,也是各工业行业中能源计量管理相对完善的,而其他行业的能源计量工作相对薄弱。

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在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企业的一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由于涉及企业间的贸易结算,所以配置和管理相对完善,但在一些流体计量方面由于技术原因仍存在因计量器具不准确而产生贸易摩擦的情况。如一些热电厂向多个蒸汽用户供应蒸汽,当冬季总蒸汽需求量大时,蒸汽总管的流量计准确而各个用户的个别流量计可能处于非设计负荷区,使得各个用户的流量和有可能小于总管流量;当处于夏季时,有可能出现用户少,用蒸汽的企业根据工业生产需要蒸汽需求大,流量计能够准确计量,但总管的流量小于流量计的设计工作范围而导致流量测量不到,从而出现各个流量计的和大于总管的流量。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行业和地区多有发生,这需要在流量计的设计选型和系统配置方面系统考虑加以解决。第二,企业的二级能源计量器具一般指的是能源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分公司或各个车间及各个工序之间的分配和互相输送。目前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几个行业二级计量的配置和管理是相对完善的,而在其他行业则相对较薄弱,很多企业能源购入以后认为内部“一勺会”无所谓,根本不去管理,尤其是对工艺产出能,仍存在没必要进行明确计量的认识误区。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导致无法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管理分析。这需要企业首先在认识上加强能源管理,改变“重节能项目轻能源计量”的认识,并树立通过能源计量器具完善加强能源管理的投资要比一般的节能项目投资的效益要明显的意识。第三,企业的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一般是指企业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情况,企业的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情况普遍较差,即使是能源管理情况比较好的行业中的企业也存在很多问题。按照GB17167即《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要求,企业在计量方面的投资将可能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也使得一些仪表无法安装上去,但是在一些重点装置和工序方面,企业对其能源计量应当加强,尤其是根据工艺的需要已经配置了一定量的能源计量器具、只需适当加一些仪表就可以完成能量平衡监测的装置和工序。如按照GB/T16614企业能源平衡计算方法,一般企业在6kV和10kV的风机和水泵的电机的配电柜上会配置电度表,如果在风机或水泵的进口或出口配置相应的流量计和压力表,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对风机和水泵及其适配的电机进行效率考核。第四,企业能源计量仪表采集的能源数据管理方面相对薄弱。企业的计量器具一般由设备或仪表车间管理,能源数据的月报数据有能源统计部门管理,而能源的采购和消费调度由生产和运行管理部门管理,能源计量、能源数据统计、能源利用效率和成本分析等相关工作缺乏统一部门的管理,所以导致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也是能源计量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有些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比较被动,认为能源计量是政府要求,是“不得不做”的,因此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开展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在管理层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企业领导层片面追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能源计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企业计量基础薄弱,企业计量设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投入不足导致计量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三是计量管理水平落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或不严格执行。四是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计量人员缺少技能提高的机会且待遇较低,人才流向其他生产部门。五是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没有完全到位。这些原因导致企业计量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促进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应有作用。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做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化能源计量的法制观念。做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政府要通过制定国家能源节约技术政策,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走高效节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强化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策和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应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协调,共同研究探讨如何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等。有关政府部门应在自愿的基础上,帮助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细化考核要求,指导企业加强管理,节能降耗,增加效益。组织国家节能监测管理中心等单位制定“企业节能监测与能源计量管理规范”,以此作为实施以上意见的技术指南。建立企业节能评价体系,提倡节能生产。依据《企业能源计量仪器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标准,对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仪表的配备率和完好率进行检查。

其次要引导企业加强计量基础工作。要加强对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提高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计量协会、节能监测中心等社会中介机构和计量技术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应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模型化、精细化、数量化的管理模式转变。计量是提供企业资源数量化管理的依据,要依靠能源计量管理降低企业的资源成本、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

四是开展信息交流,加强能源计量合作。要积极开展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能源计量管理和检测技术,提高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国外发达国家把原材料、工艺装备同计量称为现代化生产的三大支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的计量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计量完善才能有能源统计。企业能源统计的现状与评价

虽然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制定了工业能源消费统计指标的标准、计算口径及考核办法,但随着90年代末政府机构调整和当时的能源相对过剩,节能工作一度被忽视,企业能源管理和统计人员部分流失,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到目前为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统计数据失真、指标不完整、指标不统一,缺乏科学性和综合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目前的能源统计现状与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20%的节能目标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能源统计体系弱化

1998年国家政府机构调整以来,原来的工业部门变成了行业协会,行政管理职能随之消失。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机构调整中撤销(或合并)了能源管理机构和精简了能源统计人员,过去形成的能源管理机构和统计机构逐渐弱化,能源统计人员大量流失。目前我国在能

源统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去形成的国家、行业、企业三级能源统计机构有所弱化,导致能源统计资料缺乏和公布滞后;过去制定的能源消费报表中的部分重要指标,如工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按地区和企业分类的工业主要经济及效益指标、主要耗能设备指标等基本没有按既有渠道上报,数据指标不完整。

在各工业部门撤销后,原有的行业节能机构随之取消或弱化。统计部门简化了能源消费的统计指标,削减了能源统计人员,削弱了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公布制度,造成能源消费统计资料缺乏、失真和滞后。目前的节能管理部门无论从定位还是人员构成,都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节能形势的需要。

2、统计功能与目前的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国家、地方、企业等各级系统所具有的能源统计功能,仅仅是反映能源的综合平衡,即能源资源与使用的平衡,不具备反映和监测能源动态供需、能源市场运行状况的功能。

目前企业能源统计不具备反映能源利用效益的功能。反映能源利用效益方面的指标主要是与经济产出相关的能源消耗强度指标,如万元总产出能源消耗、万元GDP能源消耗等,过去企业的能源平衡表中没有此项指标。关于产品单耗指标,以前在工业经济技术指标中有比较完善的统计,但受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影响,一些工业行业协会已无法通过既有渠道获得资料。在国家统计方面,1992~1994年国家统计局曾经建立了产品综合能耗指标统计内容,但在以后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中取消。

目前的能源统计还不具备为能源排放统计提供具体服务的功能,其原因:一是目前能源消费的行业分类方法不适应能源排放统计的需要。能源排放统计需要的能源消费行业分类方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活动为原则来进行行业分类,而现行的能源消费行业分类方法则是以“工厂法”为原则进行行业分类。二是目前的产品分类太少、太粗,远不能达到能源排放统计对产品分类的要求。三是缺少按耗能设备划分的消费分组。燃烧方式不同、设备不同,则排放因子不同,因此能源消费按耗能设备分组,是一项重要、不可缺少的指标分组。

3、统计范围和内容可比性差

目前企业的能源消费统计分析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的指标体系。过去规定的产品(工艺或工序)统计范围、统计口径、折标系数等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目前电力折标系数(电力折标系数过去统一采用0.404kgce/kWh)使用比较混乱,缺乏权威机构的认证。由于企业的能源消费统计计算方法的不统一,企业能够拿出的能源消费数据往往不够完整、准确,集中汇总误差很大。目前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电力折标系数统一采用0.1229kgce/kWh在企业的能源统计过程中也造成了一定的统计混乱。另外,由于企业报表多,概念又不一致,其计算的综合能耗指标在企业之间的可比性比较差。

综上所述,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的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综合能耗指标如吨钢可比能耗、炼油吨因数能耗等指标基本与国际上的指标可比。当时建立的能源统计体系,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是指导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各行业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如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在能耗统计方面做的较好,其他行业较为一般。另外,过去各工业企业填报的企业能源平衡表均靠手工计算和填报,随意性较大,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考核和监控,且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软件程序和数据库,缺乏对历史数据的连续记载。加强企业能源统计管理工作的建议

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编制企业能源规划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政府监管企业能源使用、进行企业能源审计和企业能量平衡的基础和依据。

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是:

(1)便于国家对企业用能进行监督和管理。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编制和检查能源计划、保持能源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2)调查企业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计划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3)加强企业能源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制订节能技术改造方案,为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发展生产、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信息;

根据统计学原理,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可划分为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进行能源统计.根据企业能源系统确定企业能源统计系统边界。划定的某一边界线独立核算的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投入产出统计分析,其物理模型要求输入的能源品种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中的规定确定,可以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耗能工质和体系内的自产能源,如化学反应热等;产出项可以用产品实物产量和价值量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表示;划定的边界即:投入产出分析的体系,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到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工段或者一台设备。但不管体系划定的范围如何,应符合投入产出这一要求。如果要进行能源经济方面的分析,其最小单元即分析的体系,应为经济上独立核算的“单位”。按照国家要求和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由企业投入能源开始,沿着能源流向进行能源统计与综合分析,每一个环节中可以分为许多用能单元。如果把企业用能系统看作一组电路,各个用能环节是串联的,而在每个环节内的用能单元又是并联的。企业用能系统可以看做一个混联的系统,反映企业能源利用流程和流向,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用能系统的统计与分析。

统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并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来搜集统计指标的数值以及分析其数量关系,以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所达到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效益等。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那么统计也就可以达到正确反映社会情况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所以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统计工作的中心问题之一。

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的建立过程是对企业使用能源可观物理过程的描述,它既反映企业能源利用的能源流程同时反映企业用能的流向及能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它是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基础表,把企业能源利用的全局全面的反映出来。

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描述指标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根据能源平衡表资料,结合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可以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及节能潜力,考核能源经济效益,研究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平衡表的数量关系,还可以验证能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根据能源平衡表,还可以推算和预测有关能源资料。

确定统计目标。首先是企业的能耗数据报表,其次是反映企业能源利用流程的全面的能源平衡表,第三是与能源消费分析相关的月报的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各工序的产品产量,能源的这标系数和能源价格。

建立以各省和各行业协会为数据中心的能源数据中心,及千家企业直报的中央能源数据分析中心。利用行业协会的专业知识,和各省政府的政府职能,加强数据收集、分析、汇总。建立晚上的基础能源数据库,使数据全国全行业共享。

在建立的各能源数据中心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加工,进行对比汇总等一系列的专业分析与计算,并在行业能源经济专家的分析整理基础上建立行业的能耗标准和能源状况分析。总结

能源计量节能培训 篇2

当下,能源计量是建筑节能的基础与出发点,找出其浪费能耗的根源所在,才能正确实施有效的节能管理,推进我国节能减排的伟大事业。2008年8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相继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两个条例,并已于2008年10月1日实施。两个条例都强调了能源计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建筑能源计量、能耗诊断与评估,能耗监测等能耗动态管理是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

本期围绕“建筑节能坐标——能源计量”为主题编辑整理了关于“能源计量”的一些论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期待能够为能源计量的技术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来自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公建能耗计量系统设计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大型公共建筑的如何设置能源计量的各项技术;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的《能耗计量是建筑能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江森自控的《江森自控的可持续能源管理》,分别从楼宇自控厂家的角度介绍了关于能源计量的前沿产品与技术。

本栏目还将继续围绕“建筑节能”这一主题展开全面探讨,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一起为我国的建筑节能事业推波助澜!

能源计量节能培训 篇3

关键词能源计量;节能减排;质检系统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71-0211-01

现代工业生产主要以水、电、煤、汽、油等能源。降低能耗、既节能、又降低成本,这是产品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耗多少,靠计量。在工艺流程中,对能耗的水、电、煤、汽、油等安装计量仪表进行测定,既取得了经济核算的数据,又为能耗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从能源使用效率中寻找节能措施。

1质检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现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 年,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近年来,质检系统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订了相关标准,开通了标准项目申报立项的绿色通道;加强了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并组织对企业的全面监督检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了对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免检产品申报审查工作,达不到节能减排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加强了能源计量的相关工作等。

2能源计量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当前工业化、城镇化飞速发展,能源消耗消耗高强度增长,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恶化了自然环境。能源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掣肘,节约能源已上升为基本国策。

能源计量在实施节能降耗减排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通过加强能源计量标准制定与实施工作,宣贯强制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利用能源计量,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通过帮助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的计量检测水平;通过制定石油和化工等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推荐性标准,可以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重点耗能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因此,充分发挥能源计量的作用,解决当前面临的能耗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意义重大。

3以能源计量助推节能减排工作的对策措施

3.1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结合当前节能降耗的新形式,质检系统要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石油、石化等重点能耗行業,加大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宣传推广力度。此外,要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对企业进行相关培训,从而进一步提升用能单位节约能源的意识,促使企业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提高能源计量检测率,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2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和认证体系

质检机构要拓展节能减排认证领域,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通过加大能源计量及节能检测技术基础工作,从配备、记录、分析、使用四个环节入手,增强能源计量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有效性;要进一步在企业中开展能效达标活动,加强企业的节能检测能力建设。

3.3强化节能产品监管工作

质检机构要加大对节能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对不合格企业要坚决严肃处理,对淘汰落后产品生产企业要坚决查处,打击部分企业生产高耗能产品的违法行为,打击非法制造和使用高耗能设备的行为;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能效标识产品、节能、建材产品、家电下乡产品、过度包装商品等专项执法检查,有效打击违反《节约能源法》的行为;要加强对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品出口的检验把关,严格查验能效标识,加强对相关产品的节能评估,加快建立完善高耗能特种设备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等。

3.4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

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自动、快速、连续测量的水平,逐步达到自动控制调节,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这样不但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废次品,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3.5探索最佳控制点

企业生产中的每一道工艺,都有一个最佳控制点。利用能源计量器具掌握最佳控制点进行生产,就能做到能源、原材料消耗最少,成品合格率最高。要利用计量检测设备对生产工艺的最佳控制点进行反复、准确检测,而后从大量的测试数据中获得。要做到严格按最佳控制点进行生产,就得在每一个工艺环节上配齐准确的检测设备。

3.6指导企业均衡合理用能

通过计量器具掌握生产环节各种能源和物料消耗规律,并运用规律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查找原因,采取对策。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往往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内,其中最高、最低用差较大,要利用能源器具指导企业均衡用能,解决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而采用最高用量供应能源的严重浪费问题,从而提高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星、夏文俊.十项重点工作力促节能减排目标落实[N].中国质量报,200-6-8(001).

[2]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质检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J].中国计量,2010,8.

[3]何军,吴景琴,高吉.发挥质检优势,促进节能减排[N].太原日报,2007-7-20(006).

2011计量所能源计量总结 篇4

所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非常重视,由于人员调整,任命罗辉副所长为能源计量服务队队长,带领服务队人员对辖区内重点能源消耗企业进行能源计量服务,为企业培训能源设备操作人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21人,截止到10月底出动60余人次到企业进行宣传,督促企业经常自检自查,及时修正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生产,并且每月要按时认真填报并及时更新上传《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便于省、市局能及时了解企业能源计量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帮助山东省滕州瑞达化工有限公司创建2011山东省能源计量标杆示范企业,服务队人员多次与企业负责人及计量负责人一起分析能源使用和分布情况,提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方案,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指导企业完善《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帮助企业培训能源设备操作人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制定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为企业的计量器具检定提供快捷的绿色通道服务。顺利帮助山东省滕州瑞达化工有限公司为2011山东省能源计量标杆示范企业。

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查看企业贯彻落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情况、《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情况、能源计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工作情况、用能设备的计量管理情况及能源计量检测和数据使用情况等。查看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检定、计量专职人员配备、能源

计量测试数据记录等具体内容,并按照《山东省能源计量考核细则》对企业进行打分,出具《山东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报告》。

通过此次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了全区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意识,使企业深刻认识到能源计量的重要性,调动了企业自检自查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奠定了基础

滕州计量所能源计量服务队

能源计量自查报告 篇5

xx有限公司是主要生产热力、电力的中(二)型民营企业。公司始建于1966年8月,原名xx,现隶属于xx有限公司。公司20xx年完成发电量1.98亿kwh,完成供电量1.68亿kwh,完成供汽量6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利税625万元。

公司目前拥有4台锅炉(1×35t/h链条炉+1×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2×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35t/h链条炉已经停运并列入拆除计划),现锅炉总蒸发容量335t/h;3台热电机组(2×12MW+1×6MW),装机总容量30MW;最大供汽能力260t/h。公司自1985年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20xx年被省建设厅批准为我县唯一一家具备对外供热资质的供热企业,二00六年通过了省建设厅对热电企业供热资质的审核,取得了供热经营许可证。20xx年8月,通过省经贸委热电联产企业资质的审核。现已发展成为热用户210多家,其中工业用户40余家,供热主管网42km,采暖面积90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在65%以上的较大规模供热网络,城区集中供热格局已基本形成,基本满足了我县城区工业

生产用汽、营业用汽和居民生活采暖的需求。

做为我县唯一一家热电联产企业,同时又是省市重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公司始终将节能降耗和污染防治、保护环境工作做为公司经营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自觉遵守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国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控政策,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应用先进高效的节能环保设备,使公司产品单耗逐年下降,热电比和热效率都优于热电企业审核(认证)的标准,烟尘排放低于国家环保标准。先后被网局评为“厂际竞赛优胜单位”和“厂际竞赛安全生产优胜单位”,被省、市、县授予“遵守财经法纪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设备管理先进集体”、“全市燃气热力行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节能管理达标单位”、“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功勋企业”、“经济工作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二、能源计量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1、计量工作总体情况

根据公司的实际和生产工艺情况,配备了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目前公司配备能源计量器具65块,其中衡器3台,电能表21块,水流量表11块,蒸汽流量计10块,用于能源计量的温度计10块,压力变送器10块。各计量器具分别配备在锅炉车间、电气车间、化学车间、汽机车间、物资部等部门。满足了能源计量、工艺及质量管理计量、经营管理计量方面的需要。

2、能源计量管理机构及人员情况

公司成立了能源计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公司三级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由总经理亲自担任计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公司企管部是公司能源计量的管理部门,对整个公司用能过程的计量进行全程管理。公司设立能源计量管理及监督机构,配备专人负责,设节能专工一名,负责能源计量和监测管理;设计量主责一名,主要负责能源计量设备的配备、计量过程、量值溯源的监督管理及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设计划统计专责一名,专门负责全公司的能源消耗工作的核算、统计和监督工作。各个车间设兼职计量员,负责各车间能源计量数据的基础采集工作,并及时上报企管部。公司设有热工仪表班,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维修,负责检查计量设备的使用效果,测量的准确、可靠性,并实行日巡查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情况

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基本上符合GB17167-20xx(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一级计量仪表(进出公司计量仪表)的配置率达到100%,二级计量仪表(各车间计量仪表)的配置率也达到了96%,能够满足计量的基本需要。计量器具检定率,校准率达到100%。足够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为能耗分析和考核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现状

在计量器具的管理上,严格按国家执行标准定期检定,并取得了质监部门颁发的计量仪表检定合格证书。积极参加市、县技

通过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完善能源计量管理、落实奖惩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公司能源管理和用能、节能工作的水平。20xx年公司投资10万余元新上一台SCS-120型电子汽车衡及一台17A-650型电子皮带称,更好地对入场煤进行了控制和管理,杜绝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计量错误,使煤的按比例燃烧、煤仓储煤情况都有一个准确的计量统计,同时结合各台炉、机的电能表、流量计的数据采集,准确地计算出各台炉、机的热效率、热电比、厂用电等指标,使生产指标更加细化、量化,更好的指导于生产。20xx年供电节约标煤0.8万吨,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0.27万吨标煤的节能任务,各项单耗指标逐年下降,发电标煤耗404g/kwh,供热标煤耗39kg/GJ,节能工作成绩显著,达到同行业较先进水平。同时,通过节煤,降低了烟尘、SO2的排放量,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效益。20xx年4月份公司投资12万元,新上北路、西路、南路三块供汽总表;20xx年6月份又投资16万元,新上工业用户远程抄表系统,细化了对外供热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各表计的数据采集分析,及时对供热管路进行了维修改造,使供热管损下降6个百分点,年节约蒸汽约4.5万吨(合计约450万元 )。

能源计量器具应急评估方案 篇6

为保证分公司在能源计量器具损坏时,能正常、准确计量能源消耗量,特制定本方案。

1、各部门(车间)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维护保养人员,在发现能源计量器具损坏或不准时,应及时报部门(车间)主管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更换,保证能源计量准确。

2、在新能源计量器具更换前,根据本部门当前生产情况和往日生产用水、用电、用煤情况,估算出本部门(车间)当月用水、用电、用煤量,保证能源计量的连续有效。

3、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加强能源计量促进节能减排增效 篇7

关键词:能源计量,节能减排,创新

我国能源总地质储量居世界第三, 但人均能源可采储量却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但是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过多, 利用水平低、污染大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 我国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4倍, 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一些发达国家高出30%至90%。同时能源的浪费与不合理利用也直接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能源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

1 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加强节能降耗, 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节能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提出201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10年降低16%的节能减排指标。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进而实现既定的目标, 能源计量是实施这些措施的重要保证, 在企业节能减排中, 要充分发挥能源计量的基础作用与核心作用。

计量工作是企业节能减排的基础, 节能减排工作数据的体现必须确保计量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 借助计量, 使企业能够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使用, 以及实施有效的管理等, 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等工作中, 能够充分发挥能源数据检测的作用, 通过借助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对生产进行指导, 进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 在计量的帮助下, 企业能够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产品的合格率, 也就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2 能源计量的现状

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对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全面认识能源计量的重要性, 只是片面地追求产值和效益, 根本没有将能源计量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二是计量管理水平落后。科学、完整的计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在一些企业中根本没有建立, 或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到位, 建立的制度流于形式;三是计量技术基础薄弱, 计量器具配备不全或性能不合要求, 不按期检定, 在一定程度上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难以保证, 在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方面。计量工作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为此国家专门制订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 , 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代替了《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 (GB/T17167-1997) ,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标准名称改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标准由推荐性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二是增加了非工业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三是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进行了调整;四是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进行了调整。该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 对于全面提高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水平、促进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发挥重大作用。

3 能源计量的流程

3.1 企业领导要提高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保证计

量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需求, 熟悉国家能源、计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

3.2 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的管理体系, 进而形成能源

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制度等计量管理制度。

3.3 为了适应现代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 建设一支庞大的能源计量人才队伍, 不断提高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

3.4 逐步提升能源计量检测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配备

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 进而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水平。依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 国家标准的要求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配备满足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 并认真做好其检定、校准工作, 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3.5 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的

过程中, 为了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的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通过采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对生产进行指导, 为了弥补工艺缺陷、规避管理漏洞、提升技术强能进而实施量化考核, 并逐步完善, 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4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加强领导、健全规章制度、确保人员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加强能源计量, 有效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必将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 实现我们无污染、合理利用能源和绿色生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冷劲松.企业能源计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8, 11.

[2]郭玉琴, 赵思孝.加强计量管理促进节能工作[J].中国计量, 2006, 12.

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篇8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企业能源计量、1、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 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 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 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 监测、控制水平。

2、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 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 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 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 的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⑴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⑵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⑶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 ⑷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⑸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 ⑹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 ⑺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⑻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

6、企业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

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 气、石油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氢、水等)的 计量; 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7、第 6 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不少于 95%的要求。

8、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9、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 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对使用量小,准确度要求高,而本企业又不 能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报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

10、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原则上要达到 100%,并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 定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制订周期检定计划,保证受检率达到 98-99%,抽检合 格率达到 95-98%。

11、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合 理安装、正确使用、维修方便。计量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巡回检定和现场监督检验,杜绝 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线。

12、企业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统计企业能源消费量,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 去向与分配。其次是统计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 资料,再次是编制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 用的经济效益。企业能源统计的扎口单位是节能主管部门。

13、企业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由节能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格式,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按月逐级上报,即生产车间(或能源二次加工部门)、分厂和集团公 司。能源统计内容必须包括各种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能源利用水平(产值单耗和产品单耗

等)统计,能源统计的时段必须与企业生产产品或财务报表同步。

14、企业能源统计的汇总工作由节能主管部门负责,除应完成本企业能源管理所需 要的统计工作之外,还应完成行业或政府部门规定上报的能源消耗报表。

15、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全厂各部门或企业的能源统计资料,定期编制企业能源消费平衡 表,绘制企业能流网络图,以此开展企业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或开展企业能量审计工作。(参考的能耗报表、能源消费平衡表、能量审计报表格式见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 年 11 月 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总 则 录 2007 年 10 节能管理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一般规定 工业节能 建筑节能 交通运输节能 公共机构节能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节能技术进步 激励措施 法律责任 附 则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

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第三条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 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 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 第四条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展战略。第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计划。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 工作。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 第六条 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第七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 节能环保型产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八条 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 步。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 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 第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县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管理 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 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第十三条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 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依照法定程 第十四条 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序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 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 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第十六条 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 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 定并公布。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过单位产品能 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第十七条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第十八条 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实 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 监督部门制定并公布。第十九条 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 源效率标识,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并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共同授权的机构备案。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禁止销售应当标注 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禁止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第二十条 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 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 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可以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物上使用节能产品认证 标志。禁止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 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和规范能源统计方法,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完整。国务院统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 及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和节能情况等信息。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 公益性节能服务。第二十三条 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三章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第一节 一般规定 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 第二十四条 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 第二十五条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励。第二十六条 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 第二十七条 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 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 第二十八条 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实行包费制。第二节 工业节能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和省、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

第三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 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第三十二条 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的规定,安排清 洁、高效和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以及其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规定的发 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第三十三条 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煤热电机组。第三节 建筑节能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 的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第三十五条 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 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在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 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 负责。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 第三十七条 使用空调采暖、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 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 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严格控制公 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第四十条 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 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第四节 交通运输节能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 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分别制定相关领域的节能规 划。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优化 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引导道路、水路、航空运输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摩托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和 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实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更新制度。国家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的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不符合标准 的,不得用于营运。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第五节 公共机构节能 第四十七条 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本法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第四十八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 部门制定和组织实施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 改造计划。第四十九条 公共机构应当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 权限,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第五十条 公共机构应当加强本单位用能系统管理,保证用能系统的运行符合国家相关标 准。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并根据能源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第五十一条 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 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 门制定并公布。

第六节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五十二条 国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下列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 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第五十三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的能源利用状况报 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 措施等内容。第五十四条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节能工作的部 门应当开展现场调查,组织实施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检测,责令实施能源审计,并提出书面整改要 求,限期整改。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 第五十五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 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十六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发布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 域,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制定节能标准,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促 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节能产 第五十八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品的推广目录,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 目、重点节能工程。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 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

术和节能产品,鼓励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鼓励利用 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第五章 激励措施

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 第六十条 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第六十一条 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节能技 术、节能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第六十二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采利用水平的提高。第六十三条 国家运用税收等政策,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的进口,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 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应当 第六十四条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设备。第六十五条 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 发、节能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国家推动和引导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对节能的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第六十六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 能办法。国家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鼓励电力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负 荷;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 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 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 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 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 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 闭。第六十九条 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 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第七十条 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产品质量 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进口、销售,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用能产品、设备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 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 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第七十二条 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 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 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 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本法规定,未办理能源效率标识备案,或者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不符合规定的,由产品 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 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第七十四条 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第七十五条 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处罚。第七十六条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由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七十八条 电网企业未按照本法规定安排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和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 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上网电价规定的,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造成 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十万元以上五 第七十九条 建设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十万元以下罚款。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

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八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在销售房屋时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 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五 万元以下罚款;对以上信息作虚假宣传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 下罚款。第八十一条 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未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 中的产品、设备,或者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 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第八十二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由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第八十三条 重点用能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整改要求或者整改 没有达到要求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 第八十四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 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节能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第七章 附 则

上一篇:残联实习一周心得体会下一篇:对全市工商系统工商所改革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