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名著导读方案

2023-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名著导读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中学名著导读方案

关于读书为要的中学语文名著导读及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中学语文名著导读对于学生来说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要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外课堂上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但是也不要占用课堂上太多的时间,而“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如今学生阅读教学的最核心构建体系,它主要分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名著导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效果。传统的阅读方式只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读课文,在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这样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忽视了自读课文和名著导读对学生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体现了三位一体的教学观,实现了学生的自读课文和名著导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选择阅读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名著导读不仅仅是对教材中的篇目进行反复朗读和推敲。而且还要对课外的名著进行指导和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和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阅读效果,引导学生怎样读、如何把握文本的关键内容,教会学生能用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书中领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一、基于读书为要的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率

在阅读中学名著导读时,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机械地阅读,教师要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兴趣的点从而深入地去阅读整理,让学生走入作者的情景,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理解作者生活的年代以及作者在那个年代发生了怎样的事,他身上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篇名著和他寄托的是什么以及他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让学生了解了作者之后学生才能够把握文中的主旨所在,对作者的思想也能够集中把握和理解了,比如中学生必读的代表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儒林外史》,作者以写实主义具体生动的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印证了在当时人的心灵被摧残和泯灭的过程,批判当时的统治者腐败、政治腐朽,人们追求功名利禄却失去了本真,作者借以当前的状况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阅读名著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增加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对于作者和所要阅读的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儒林外史》中“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教师让学生阅读名著导读的时候,通过文章情节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要通过游戏教学法来进行阅读教学

如今更多的老师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都深深地感受到游戏在课堂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正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的科目要比小学阶段增加了很多,因此学生们的作业量和压力更大,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教师更需要通过课外名著导读,或者基于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来进行阅读,比如在阅读名著《水浒传》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让学生积极参加扮演其中的情景,让学生去演绎课文里的主人公,通过这种方式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暂时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这一课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水浒传这一经典著作,在名著研读课上,教师不必很严苛,可以让学生在更加活跃一点。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阅读名著的时候可以实时跟学生讲解其中的知识点,拓展更多的知识点,学生在高中对一些名著有了了解,可以提问学生一些知识点,“都知道林教头-林冲是水浒传里的好汉,除了我们学过豹子头林冲,我们还学过哪位英雄人物呢”,生:“有武松景阳冈打虎、鲁智深大闯野猪林 、宋江怒杀阎婆惜 ”师“对,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他们都是有正义感的人,被人人称颂,课下我们可以去了解其他的人物”。通过这样让学生对《水浒传》里的英雄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兴趣点,转而学生会有兴趣去阅读其他的人物。

三、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名著导读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一个指导辅助的作用,而把真正的閱读自主权归还给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但是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于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来阅读,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才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面对班级里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为不可能班里的全体学生都喜欢阅读同一类书目,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读科幻类的书籍,而有的学生喜欢读历史类的书籍,作为教师就是要拓宽学生阅读书籍的领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科目,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基于读书为要的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板块,名著导读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的记忆,也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 。阅读名著导读可以让学生领略书中人物的雄韬伟略和行侠仗义品格和人生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发艳.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J]. 新作文:教研, 2020, 000(004):P.1-1.

邢雪梅. 基于读书为要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及教学策略浅思考[J]. 课外语文, 2019(13):50-51.

作者:邢丽

第2篇: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新解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十分基本的教学构成,阅读教学状况也会对整体教学产生很大影响,而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更是成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全阅读视角下,名著阅读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名著导读也成为了整体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事宜。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选用中存在一些明显不足,本文将对这些不足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名著导读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

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十分关注,名著阅读也被看作是学生阅读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媒介。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名著导读成为了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名著导读方法选用状况更加会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表现、名著阅读成效等产生直接影响。据笔者了解,现阶段,很多教师无法有效选用名著导读方法。鉴于此,探寻出更为有效的名著导读方式方法十分必要且重要。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概述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可以简单理解为组织、设置、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相关活动总称,名著导读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名著阅读状况,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表现,以及阅读能力培养、提升状况等产生很大影响。伴随着名著阅读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名著导读也得到了很多关注。可以对名著导读功能性发挥产生影响的因素较为多样,其中,相应方式方法选用状况的影响最为直接。多种因素影响下,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选用上产生了一些具体不足,且直接弱化了相应指导的实际功能与价值。新时期,名著阅读逐渐成为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以及整体教学中的基本构成后,教师自然要对相应方式方法的合理化选用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选用上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较低

当前,很多初中生在名著阅读上的积极性明显不足,每学期必读两部、推荐四部,即初中三年必读十二部、推荐二十四部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的基本要求。相对繁重的知识学习压力下,很多学生更为关注的是如何提升自身学习成绩,课外时间内,学生也倾向于通过解答各种习题,强化自身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明显不足,其自我主动进行名著阅读的积极性也处于较低水平。在教师进行的名著导读相关尝试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也并未得到针对性培养,一些阅读习惯较差的学生,其所进行的名著阅读大多流于形式,而名著导读相关尝试、努力也无法转化为学生阅读量的提升,或是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一现象客观存在也表明:固有的名著导读方法选用中存在一些具体不足。

(二)名著阅读技巧讲解不到位

能够对学生名著阅读表现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样十分众多,名著阅读技巧掌握与应用状况更加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产生很大影响。在很多教师的名著导读方式方法选用中,相应阅读技巧的讲解并不到位,很多教师关注的是让学生“读什么”,但忽略了引导学生“怎么读”。通过对《朝花夕拾》《骆駝祥子》《海底两万里》等名著进行对比与分析可以发现,故事性强、人文色彩浓郁、篇幅较长等是经典名著的共性特征。小学与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一些课文阅读技巧无法有效应用到经典名著的阅读之中,技巧掌握与应用上的不到位也使得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十分吃力。因此,名著阅读技巧的讲解不到位也成为了名著导读方法选用层面的一个不足表现。

(三)居家阅读相关指导有效性偏低

很多初中学校的名著导读中,居家阅读是基本的名著阅读形式,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的情形下,居家阅读这种名著阅读形式也自然备受青睐。但从名著导读方法选用的层面看,居家阅读相关指导的有效性明显不足,部分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其进行的居家阅读往往是一种低质量的阅读。此外,教师很难对学生真实的居家阅读表现予以有效观察、分析和掌握。未充分掌握相应信息时,教师进行的居家阅读相关指导也容易带有较多的盲目性特征。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名著导读的功能也会被进一步弱化。特别是在初三年级,学科教学中需要兼顾的教学事宜更为多样,居家阅读指导上的有效性偏低也会导致居家阅读的功能被进一步弱化。

(四)专项的名著导读交流活动缺失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与名著导读相关的专项交流活动大多处于缺位状态之中,这也成为了名著导读方法选用上一个不足表现。名著阅读与名著导读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名著导读强调教师进行的名著阅读指导与引导,而这一进程中,掌握学生的阅读表现相关信息则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缺乏了专项的交流活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名著阅读表现之间会相互脱节,即便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引导尝试,学生群体的名著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倾向于一对多地进行名著阅读书目推荐,并提出具体的名著阅读要求。这本身便是十分浅显的名著导读方法应用表现。一旦忽略了相应专项交流活动的开展,教师也很难在名著导读层面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有效方法

(一)依托背景解析等培养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教师可以依托名著创作背景解析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使得较高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学生自主进行名著阅读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昆虫记》这一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上,教师可以讲解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名著创作背景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即将阅读名著的了解与认识。在《西游记》这一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中,教师可以延伸性地讲解一些戏说《西游记》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不同视角下的名著解读内容形成较好认识。从不同途径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后,教师后续进行的名著导读可以更为简单与轻松,这也有助于名著导读实际有效性的更好提升,而名著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可以被看作是名著导读中的前提和基础。

(二)借助思维导图系统讲解名著阅读技巧

在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系统讲解名著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名著阅读技巧,从而弱化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的难度与压力。部分名著中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不同时间线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有效地掌握与应用阅读技巧进行名著阅读十分重要,从名著导读的角度看,教师也应当借助思维导图等讲解阅读技巧,使得思维导图能够成为辅助学生阅读名著的一个“工具”。例如,在《骆驼祥子》这一名著的导读中,教师可以结合夫妻或恋爱关系、主雇或同行关系 、家庭内关系、其他关系这四条人物关系线,制作《骆驼祥子》主要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应用任务关系脉络阅读名著的具体技巧。掌握了这一技巧后,学生在名著阅读上也能更为简单和轻松。

(三)家校合作基础上强化居家阅读指导

居家阅读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的一个基本形式,从名著导读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在家长配合的基础上强化居家阅读指导,切实将居家阅读这种名著阅读形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海底两万里》这一名著的居家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预先制定基本的阅读计划,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途径,划定名著阅读的具体时间,让家长能够成为学生居家阅读中的督促者。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家长微信群内分享一些居家阅读指导的知识、技巧,引导学生家长充当学生居家阅读中的指导者。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的沟通,更多掌握学生居家阅读状况相关信息,联系学生居家阅读的真实表现提供对应的名著阅读指导与帮助。

(四)读写结合理念下开展专项交流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个十分基本的教学趋势,在名著导读中,读写结合也可以成为相关方式方法选用中的一个指导性理念。例如,读写结合理念下开展一些专项的名著阅读相关交流活动便十分可取。在学生进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名著的阅读后,教师可以联系“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创设读后感书写与交流的活动。通过创设读后感写作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进行更多的思考。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相关,以及名著阅读相关的探讨、交流性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名著导读相关的专项交流活动,教师也能对学生真实的名著阅读状况予以更好感知,这对于提升名著导读方式方法选用上的精准度也有很大帮助。

四、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给予名著导读方法的创新、优化事宜更多关注,并积极进行名著导读层面的指导与帮助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具有一定差异,阅读理解能力也并不相同。为此,在名著阅读推荐,以及具体的名著导读方式方法选用中,教师也要对真实教学状况予以较好分析。充分联系教学实际进行名著导读方式方法选用后,名著阅读自然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苏灿.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目的方法浅谈[J].数码设计(下),2018(10).

[2]齐作春.重视名著导读传承经典文化——试论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J].名师在线,2019(21).

[3]张有存.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方法谈[J].读天下(综合),2019(5).

[4]張敏.全科阅读引领下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8).

作者简介:王娟,女,1973年生,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写作技法指导等。

作者:王娟

第3篇:运用名著导读 提高阅读兴趣

【摘要】名著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阅读名著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师,品读名著,从名著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个性发展,开启智慧之门。本文将从阅读教学中设置名著导读的意义及策略出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教学;名著导读;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初中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二三部名著。”而且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这一规定不仅在阅读量方面做出了要求,而且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等方面做出了要求[1]。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名著导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可谓好处颇多。

一、阅读教学中设置名著导读的重要性

1.顺应改革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知道,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增强语文素养的关键部分。事实证明,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仅凭课内有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引入名著导读[2]。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示范性,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语言积累和阅读能力,而名著可以称之为文学作品的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置名著导读,不仅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写作能力。名著是标准的语言艺术作品。通过大量阅读名著,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字感受力,刺激学生的语言感知力。长期坚持下去,能够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培养语感。

此外,学生在阅读大量名著的同时,能够积累可观的词汇量,慢慢形成个人的语言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名著中的选材、构思、立意、描写方法等,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后的结果。学生在名著的熏陶下,会不知不觉提高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3.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品质。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与当下一些充满暴力和思想萎靡的网络小说截然不同[3]。名家们在创作时,往往将人物的思想、品德、理想不留痕迹地渗透到故事情节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锤炼学生的品质,使学生意志品格变得更加坚韧和顽强。

此外,名著中深刻的思想,也为提高学生的个人品位和人生阅历奠定了基础。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可以游走于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品尝到人间的酸甜苦辣,这对提高学生的个人品位和人生阅历具有重要作用。

二、运用名著导读课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1.教会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激发阅读兴趣是积极阅读名著的前提,那么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是开展广泛阅读的基础。名著导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整本名著,因此教师在传授阅读方法时,就应该着眼于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一部经典名著往往需要阅读几遍才能体会其中的精髓,这就需要学生在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包括精读、略读和速读等。

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勾画批注的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的过程中有不懂或者有灵感的时候,应该及时勾画和批注,这样才能做到边读书边思考。但是勾画不是简单地随便乱画,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疑点或者重难点。批注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当下的思考、感想,也可以是对文章结构、内容、写作手法的总结。

2.开设阅读课程,保证阅读时间。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此时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自律往往起不到较好的阅读效果。运用名著导读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下去,而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是重中之重[4]。对此,教师应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内带动课外,帮助学生规划好阅读时间。教师可以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在阅读课上有所收获。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课外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前,笔者利用星期四下午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不懂或者有想法的地方做出标注,至少标注3-4处。如此做就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实现阅读后的思考,做到“好好读书,细细读书”。因为有了上面的步骤,学生对《孔乙己》有了初步感知,上课时更易于抓住主题。

3.通过故事导读,激发阅读兴趣。每一部名著都有比较精彩的章节,让人读后欲罢不能,流连忘返。教师在名著导读时,可以选取这样的精彩片段,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朝花夕拾》这部名著共有十篇文章,有的写人,有的叙事,有的议论,其中写人的文章生动有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如果把静态的精彩片段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往往起不到很好的阅读效果。如果教师将这些精彩片段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学生一定很感兴趣,想知道书里的其他部分都写了什么,并在课后积极主动阅读。又如,《五猖会》一文中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去看五猖会的情景。想到恰逢如此盛大的庙会,作者兴奋得不得了,结果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其背书。等作者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后,对去看庙会也提不起兴趣了。这篇文章虽然语言简单,但把孩子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十分到位,以这篇故事化的文章作为导读,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4.运用影视资源,激发阅读兴趣。如今,很多经典名著已经被翻拍成影视作品,这就为教师开展名著导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影视资源为了达到戏剧冲突和迎合大众口味的目的,往往和原著存在一定差异。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名著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包括两种艺术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写读后感,进一步深刻感知名著[5]。通过比较学生意识到,影视作品通过声音、画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感受,但是文字作品帮助我们发散了思维、拓宽了想象空间,带我们更直观地感受优美的文字。可以说两者各有所长,但是影视作品永遠不能取代阅读经典名著的感受。

例如,看了《西游记》的电视剧版本,学生会产生阅读原著的强烈愿望;看了《红楼梦》的电视剧版本,会急切地想读黛玉的诗。此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5.多元评价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在名著导读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但是反观单一的评价方式发现,这种评价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此,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发阅读兴趣。

在读完一本书后,学生一定有很多想法和观点希望与人沟通、交流。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包括知识竞赛、快答快问、辩论赛等等。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语言需要中肯、正确,及时发现学生观点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观点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足够宽容,肯定学生另辟蹊径的同时,给予正确引导。这种交流可以使学生及时抒发自己的感情,汲取他人的阅读成果,拓宽视野。

总之,名著导读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正视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科学运用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龚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探究性学习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86.

[2]魏影.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0):56-58.

[3]李彦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探究[J].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78.

[4]蒋敏.初中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困境及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40-43.

[5]王君.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名著阅读兴趣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79.

(本文系2019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运用名著导读课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WW[2019]GH152)

编辑:马德佳

作者:张宗雄

第4篇:《中学语文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调查总结与分析

《中学语文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调查总结与分析

课题负责人:贺利萍 (陕西省高陵县第一中学)

小序:我们的学校属于小县城的最高学府,通过口头调查得知,一些学生的阅读经历几乎是空白,家庭很困难,学校又没有开设过阅读课程,他们能够阅读的就只有各种教材及教辅资料;家境好一些的买几本杂志看看已经不错;当然,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情况较好一些,可以阅读三四部名著,其余同学因为学校、老师没有要求,阅读完的很少。只有3名学生读完初中推荐的14本名著。调查3名学生得知,无不和家长有关,一位学生说“我妈妈是学校图书管理员,她让我读的”,另一位学生说“我爸是搞工作的,他说读完名著有好处”,还有一位说“我妈是一位语文老师,她逼我读的”。名著在学校就没有地位了吗?看看我们的调查。

一、 调查题目设计的背景

2014年,桂花飘香的季节,选定了《中学语文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这个课题,我们拟定的研究目标是力争在“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如何导?导什么?”、 “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模式、思路、方法等方面尝试进行研究,最终让学生在兴趣激励下,能够自主完成名著阅读,接触人类精神高端,享受高峰体验,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品位上的积淀;同时让我们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些许的提升。

但是,“名著导读”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误区。误区一:一线教师在心理上并没有把“名著导读”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3个部分同等看待,课时全部让给了其他3个部分的内容。误区二:“名著导读”往往被忽视,教师们听任学生盲目阅读不加指导;或导不得法,以讲代读,错把课外自读当作讲读;或不切实际,贪多求广,费时较多而招致抱怨。更有甚者,将“名著导读”混同于必修课本的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训练。这使语文新教材的“名著导读”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初衷大打折扣。

二、 调查题目设计的意图

因为研究目标和高中实际教学的误区,我们设计了9道题目调查,其中8到选择题,1到简答题,是为了了解初中阶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老师指导情况及初中名著课程开设情况,以明确高中阶段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的问题。

三、 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

本次调查在高一火箭班进行,学生来自高陵县及其周边三原县、临潼区、阎良区、泾阳县13个乡镇的15个中学。发出59份调查表,收回59份调查表,男生37人,女生22人。下面是汇总情况的汇总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共有14本。全班59人中,阅读 3部以下的15人,阅读3-6部的19人,阅读 6-9部的14人,阅读9部以上的11人。其中因为“不爱读”未读完的24人,因为“老师未要求或未检查”而未读完的7人,因为“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的25人,14本全部阅读完的只有3人。

初中阶段开设过名著阅读课程有3个学校,其余学校都没有开设过名著阅读课程,只是语文老师在课堂说说让大家下去看看,部分学校的老师都没有说过让学校课外阅读的话。

初中阶段,59个学生中,在自驱力作用下自主安排有名著阅读计划的22人,没有阅读计划的38人。在语文老师外力督促下,利用假期阅读名著的有43人,没有的就有16人。

分析:以上情况说明绝大部分学生不爱阅读名著;教师对名著阅读也没有作任何的指导;学校更没有开设“名著导读”课程,这就是我们的名著遭遇的困境!!

59人中,高中阶段准备“通读”名著的39人,将要“精读”名著的17人,只有12人想要“随便翻翻”名著即可。59人中,“名著导读课”课上,“需要”老师指导的只有8人,提出“可以指导”有26人,根本“不需要”老师指导的竟然有24人。59人中,在“名著导读课”堂上,准备“摘抄好词佳句”的有22人,将要“写读后感”12人,有24人将“圈点写批注”,还有20人竟然计划“只读不动笔”。

对学校开设“名著导读课”的建议,同学们共写出了160条,合并同类项后,共分9类摘引:

A开辟固定时间,一周至少4小时,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不能耽误教学

B 开设阅读课程,强制阅读,计入学分,调整作业结构,留出阅读时间

C固定老师指导阅读,安静气氛,阅览室开放

D成立读书会,阅读交流课,讨论课,辩论课,探究课,提炼作文素材,定期写读后感

E 定期检查, 考试检测阅读情况,奖励阅读优秀者,名著作奖品

F 班级开设读书角

G 开设“学生名著讲堂课”

H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书阅读 I不能强制阅读,老师不要干预,不能布置作业

其中,前4条是绝大部分同学的建议,后两条只是极少部分同学的提议。

分析:高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对名著有极大的渴求,需要通读、精读,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有一定的指导,而且绝大部分学生要作批注、摘抄、写作。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面对名著,不要开课,不要指导,因为害怕侵占学习时间,究其根本,决定命运的高考并未考查到名著。

四、 抽丝剥茧,形成研究话题

《中学语文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主体是高中阶段“名著导读”的“设计研究”。着重在“名著导读”“如何导?导什么?”, “名著导读” “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 的设计上做一些探讨研究,侧重方法、途径、策略等的研究。自己拟从以下角度选定切入点加以研究:“以测促读”,“以讲促读”,“以写促读”,“以谈促读”,“以奖促读”,“以探促读”,“以趣促读”,“以读带读”等等。

敬请老师作具体指导!

2015年5月30日

第5篇:四大名著名著导读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作者:吴承恩,明代人。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四部分组成。故事蕴含着“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 兵器: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八戒(九齿钉耙)、沙僧(禅杖)。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表现的主题“官逼民反”。

宋江(及时雨)

情节: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宋江题反诗(浔阳楼)

性格: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既有

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鲁智深(花和尚)

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黑旋风)

情节: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林冲(豹子头)

情节: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性格: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人安分守己、循

规蹈矩,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最能体现“逼”的主题的人物)

武松(行者)

情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性格: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吴用(智多星)

情节: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排九宫八阵图

性格: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被称为“赛诸葛”)

杨志(青面兽)

情节: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性格: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共同性格: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三位女将:扈三娘(一丈青)、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 身怀绝技的三将:善盗——时迁(鼓上蚤)、善射——花荣(小李广)、善行——戴宗(神行太保)

歇后语:(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月末明初小说家。 刘备

情节: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性格: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关羽

情节:千里走单骑(忠)、义释曹操(义)、过五关斩六将(勇)、水淹七军(谋)、败走麦城(傲)、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

性格: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诸葛亮

情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性格:深谋远虑、智勇双全、博学多才、淡泊名利、忠心耿耿。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桃园三结义”的是使用双股剑的刘备、丈八蛇矛枪的张飞、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是曹操和刘备。 “三字”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四大家族:贾、薛、王、史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李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妙玉、巧姐。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黛玉葬花)

王熙凤:聪明能干、巴结奉承、阴险恶毒、贪婪自私(毒设相思局) 香菱:才貌双全、心灵手巧(香菱学诗)

贾宝玉:追求自由、幸福,有叛逆精神(宝玉痛哭潇湘、宝玉疯癫)

第6篇:中考名著复习之名著导读

四、《童年》

作者:高尔基(苏联)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作者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人物形象:

(1)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2)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3)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5、文学价值:小说的基调是严肃,低沉的。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五、《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笛福(英国)

内容: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平庸,一心向往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历尽艰险。有一次,风暴将船打翻,鲁滨孙只身漂流到一座荒岛上。在荒岛上种地,驯羊,还搭救一个野人,为他取名“星期五”。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人物性格:鲁滨孙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人物的社会意义: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韧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在西方,“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艺术特色:小说有着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显得亲切、真实,情节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七、《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书名含义: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

体裁:散文

内容简介:这本回忆性的散文集收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都是回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文字中透视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精彩点击: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 10 -

八、《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故事梗概:祥子来自农村,如同骆驼一样健壮,坚忍。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原本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以惨败告终。

人物性格:

祥子:起初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后来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刘四:残忍霸道

虎妞:大胆泼辣、有些变态

主题:小说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艺术特色:运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小说洋溢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内容: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大熔炉里,保尔经受住考验,即使在双目失明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毅然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最终践行了自己为理想而献身的诺言。

艺术特色: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保尔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十、《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

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精彩情节点击: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孙悟空形象:

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

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

猪八戒形象:

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资料链接:《西游记》的影视剧版本较多,其中以杨洁导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最为成功。蒋大为演唱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风靡全国。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形象深深地扎根于观众心中。

十一、《海底两万里》

作者:凡尔纳(法国)

体裁:科学幻想小说

内容:《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科幻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尼摩是一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后被阿龙纳斯发现。

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2)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资料链接:凡尔纳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十二、《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

体裁:传记

内容: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价值: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三位名人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痛苦、挣扎和矛盾。它告诉我们人生是艰苦的,生活是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却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名人传》就是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苦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主题:三位伟人的经历和成就验证了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

资料链接:

⑴贝多芬,德国音乐家,著名作品有:《英雄交响乐》、《命运交响乐》、《欢乐颂》等。 ⑵米开朗琪罗,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著名作品有:《大卫》、《创世纪》等。

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著名作品有:《复活》、《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等。

十三、《水浒》

1、作者:施耐庵(明)

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思想意义:

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都一般儿哥弟相称,不分贵贱高低。

⑵《水浒》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名耳,字子安。

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6、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7、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7、人物性格举例:

⑴鲁智深和李逵性格对比

相同点: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暴躁。

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⑵林冲和武松形象对比

相同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不同点:林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但受高俅陷害,不得不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的典型。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个下层侠义之士。

8、精彩情节点击: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宋江三打祝家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卖刀。

10、资料链接: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将

⑵全书一百二十回

⑶对联:“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各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⑹人物绰号举例:

宋江——及时雨李逵——黑旋风武松——行者

林冲——豹子头鲁智深——花和尚扈三娘——一丈青

吴用——智多星杨志——青面兽

十四、《格列佛游记》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

内容:讲述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驷国等地的经历。

精彩情节点击:

⑴小人国:万物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高不过15厘米;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他吃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

⑵大人国,居民身高18米;麦子有十多米高;格列佛成了小小的“宠物”。

思想内涵:

⑴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与“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⑵讲述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英法之战的连年征战。

⑶在大人国,格列佛曾向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现状,却引来质问。

⑷描述飞岛国等五岛,表达对现代科技的怀疑,严词痛斥殖民统治。

⑸在慧驷国,展示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它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无情嘲弄着“人类”社会。

主题:小说包含了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十五、《简·爱》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英)

内容: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简爱是孤女,身份低微,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家园当家庭教师。她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不料举行婚礼时节外生枝,使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磨难和考验。

人物形象: 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她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常常在宣泄感情后严厉自省,不断调整思想,校正人生航向,使自己日渐成熟起来。

十六、《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

体裁: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2.主要内容: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愿望。

3.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许劭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诸葛亮: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关羽:忠义、智勇双全。

4.相关事件: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5.相关问题:

①《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煮酒论英雄?各自的内心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②写出《三国演义》中有关关羽的情节。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③“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各有怎样的性格?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④“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五?《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例(1)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 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

(3)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 大闹野猪林 )

又如:说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参考答案(示例)A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B老婆难产死了。C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读《格列佛游记》,我们能了解到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第7篇: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生所写的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它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往事的温馨回忆与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批判,可谓是鲁迅先生生命轨迹的真实再现。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

二、教学意图: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精美的语言文学,更是医治中国人精神灵魂的文化药方。对于鲁迅,大多学生非常熟悉,但不一定喜欢,对于鲁迅的作品,多数学生似懂非懂,就更谈不上感兴趣了。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解读鲁迅的人生及其文学作品让学生们真正爱上鲁迅,爱上鲁迅的文章。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欲望和良好习惯。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所以我仅从《朝花夕拾》中选取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等五篇文章,以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鲁迅的人生为双线,使学生对鲁迅的童年、少年到青年时代的生命轨迹有清晰的认识。让学生从精美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与崇高的民族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鲁迅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朝花夕拾》各篇章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精读、略读、感悟、赏析、探究等学习方式,了解作品精髓及作者的生命历程和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品读精美语言,感悟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与伟大的一生。使学生从中汲取对人生有益的精神营养。

四、教学重难点:

深刻理解《朝花夕拾》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往事的温馨回忆以及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与崇高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名著的阅读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有人谣传2012年是世界末日,你信吗?我不信!但我们可以大胆假设: 提问:如果我们的人生只剩下现在短暂的45分钟,那么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2、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个疑问。著名的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赞颂过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提问:同学们说说他是谁啊? ——鲁迅。 (板书:鲁迅)

3、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曾经这样形容鲁迅,说他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狼。”而且鲁迅也承认,说“对,我是狼”,“痛苦时索性躺在荒山里,在草莽中,舔着自己的伤口。”还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一把匕首,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锋利的尖刀。 提问:那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形容一下他吗?说明你的理由。 鲁迅是

——学生回答:鲁迅是战士、落红、树、鬼„„ 小结:有人称他为魔,有人称他为神,有人称他为狼,甚至有人称他为鬼,可是他就不是“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把鲁迅先生当作“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审视。这节课我们就从“人”的角度,通过解读他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来解读他的生命轨迹。(解读的应该是内容和思想) (板书:鲁迅与《朝花夕拾》)

(二)背景简介: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其间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出示《朝花夕拾》目录)由学生学过的篇目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浏览目录,你会发现这里有几篇文章我们已经学过,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

(三)研读赏析: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出示精彩片段:“光滑的石井栏„„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学生浏览。

师:同学们,从字里行间,你能读出什么呢?

学生回答:鲁迅先生虽然看上去一脸肃穆,但他和我们常人一样,也拥有着温馨、美好、快乐的童年时光。

(板书:美好的童年)

小结:文中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叙说了自己对美好童年的温馨回忆。

过渡语:而且在三味书屋他又结识了他的第一位恩师寿镜吾老先生。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不仅描写了他的恩师,还记述了他的父亲周伯宜。请大家看《五猖会》。

2、《五猖会》

指名朗读精彩片段:“因为东关离城远„„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提问:他的父亲在他兴致勃勃要去看会的时候让他来读书,他至今还疑惑,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学生讲述自己的切身经历及感受。

学生感悟: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和封建家长制的不满和批判。

过渡语:但是他却从来也没有责备、怨恨过他的父亲,因为他是个孝子;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孝”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二十四孝图》。

3、《二十四孝图》 同学们齐读片段。

文中主要讲了鲁迅对待“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则故事的看法。谁能为大家讲述这两则故事?

——学生讲述《老莱娱亲》 ——学生讲述《郭巨埋儿》

同学们听了这两则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略)

同学们知道古时候谁最喜欢《孝经》吗?是封建帝王、封建统治者。因为由小家的“孝”可以上升到对国家的“忠”,也就是“忠君”。岳飞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小时他妈就在后背上给他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最后他也是死在了愚忠上。这是愚忠、愚孝!古时有个“孝武帝”,每天对《孝经》爱不释手,等到他的父亲死了,他连一个眼泪都没掉,难道他真的孝吗?

小结:在幽默、诙谐并且带有讽刺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过渡语:那么鲁迅的“孝”又体现在哪里呢?让我们来阅读《父亲的病》。

4、《父亲的病》 指名朗读精彩片段。

同学们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小结: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旧社会中医的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罪恶,还可以体会到鲁迅对父亲最深切的爱。能言人之欲言,敢言人之不敢言,这正是鲁迅先生文章的魅力。读过此文,我不禁心生震憾,于是在清明时节为逝去的姥爷也写下了一封书信,作为阅读随笔在这里给同学们朗读一下:

遥寄心书 敬爱的姥爷:

您好!转眼您离开已三年有余了,不知道遥远的天国是否也曾飘雪,凛冽的寒风是否会刺痛您残弱的双腿?踏上崎岖的山路,清明时节的细雨总是将哀痛的心肠浸透,又将追思的心绪拉长„„

记得,我会长时间地拉着您的手,静听着您吃力而痛苦的喘息,凝望您僵硬的面容,追忆着您曾经对我的好:放学后,一向博学的您总会与我讨论课上的疑难;假日里,外出访友,让我领略太多乡间风情,镌刻下太多童年记忆的依然有您矫健的身影;当然,犯了错误也难免会挨您厚重的巴掌,但嗅着您身上的烟草味,我却能安然进入梦乡„„

但病魔剥夺了您的自由,您从此卧床十多年。殷勤照料的难免是姥姥,儿孙偶尔地奉上美食便已是孝顺,能陪您说说话,看看电视更是对您最大的馈赠。您最后一次发病,便不再说过话,整整二十天的不吃不喝和半昏迷耗尽了所有儿孙的心血。弥留之际,只能靠氧气来拉长残生与即死的距离。三天来的没日没夜却令我冥冥中如罪恶闪现:姥爷,您究竟在等什么?对这世间和生之痛苦您还有什么依恋吗?您真的要家人耗尽所有的牵挂才能欣然离去吗?您完全可以立即断了这口气,既挣脱了痛苦,亦解脱了家人。随即我便惧惮起这大不孝的可怖想法。当次日清晨,我在恍惚中得到您辞世噩耗的时候,这便成了我对于您最大的愧疚! 您了无牵挂地走了,但却留给了我太多的愧怍。您呆坐门檐时,我为何匆匆问候却不曾牵牵您的手?您病卧床榻,颤抖双手找寻香烟时,我为何不曾侍奉您的左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过多的遗憾,我只希求化作涓涓的细流来滋润姥姥未干的河床。她一向刚毅,虽不识只字却深通人理,她喜欢一人独处,不愿给儿女负累。不过您尽可安心,我会常回家看看:牵牵她的手,捏捏她的肩,听听她的唠叨,说说她的故事,看看她的欢笑„„人老了,就是这样容易满足! 姥爷,不知道天堂里的春天是否也有花香?但我相信一定会有最炫丽的阳光!您的好我会永远记在心上,感恩的心田永远不会残荒!

以后每年的清明,我都会抱着鲜花,领上孩子,心念感恩去探访您的宿地,到那时,我要告诉我的孩子:这里埋着我的姥爷„„

姥爷,愿天堂里没有地老天荒,愿仁慈的地母永安您的魂灵! 至爱您的人

不再有雨的清明节

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名著阅读中,也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会。„„鲁迅先生一生最大的痛就是父亲被庸医所误却无能为力;他最大的悔就是不该在父亲死后大哭大叫,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他后来东渡日本,他选择了学医,他说,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他彷徨过,迷惘过,但他在迷惘中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

(板书:抉择人生) 过渡语:那他后来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却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呢?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藤野先生》一文。

5、《藤野先生》

同学们还记得促使鲁迅思想转变的两个事件吗?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探究思考: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事件促使鲁迅弃医从文,请同学们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你的阅读经历中,你看到鲁迅笔下塑造了哪些麻木、愚昧的中国人?他写出这些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篇文章中既表达了他对恩师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也揭示了自己思想的转变:从此弃医从文,走上了执笔抗争的道路。他说“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认为,愚昧并不可怕,因为愚昧就是不明白,糊涂地生,糊涂地死,此生也欣然。但可怕的是虚伪,因为你明知自己受压迫,受剥削却不知反抗。阿Q和孔乙已身边的苦力不都是这样的人吗?鲁迅是“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鲁迅认为:中国人的疾病不在肉体上,而在精神的麻木上,他这时改变了看法,从此弃医从文,走上了执笔抗争的道路。 (板书:弃医从文,执笔抗争)

(四)总结归纳:

1、小结《朝花夕拾》主题: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这节课只粗略赏析了《朝花夕拾》中的五篇散文,除此还有《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无常》、《琐记》和《范爱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有他喜欢的人:“无常”、长妈妈„„有他爱的人:父亲,有他敬重的人:藤野先生和寿镜吾,有他厌恶的人:衍太太,也有他同情的人:范爱农。其中无不透露出作者对童年温馨的回忆与对现实理性的批判。

2、通过对这些篇章的解读,你对名著阅读有哪些体悟呢?引导学生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①精读与略读结合。 ②注重积累与表达的实践。 ③梳理内容并归纳主题。

④注重个性化阅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就是鲁迅的一生,说到这,我们不禁要说说他的“死”。 (出示幻灯片:鲁迅的遗像,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鲁迅在1936年的10月19日早上5点25分在上海去逝,享年55岁。他死于肺结核,他的美国好友史沫特莱给他请了一位美国名医,看了他的片子后,医生惊叹到:“你的肺大半已经烂掉了,如果换成一个欧洲人,他早已在五年前就死了,你应该静养。”鲁迅幽默地说:“不必了,既然你无法救治一个已经死了五年的病人,那么一定也救不了我。”他在《野草》题辞中是这样看待死亡的:“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多么豁然的心胸啊!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是在杂文《死》中留下了这样几句话,可以作为他最后的遗嘱,节录如下:“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的一文钱,好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多么精辟,多么伟大的民族魂啊!鲁迅生前总说——“赶紧做!”“不做事,不看书,我一天都生活不下去,我总是想,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几年也是白活的。”

同学们,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与伟大的一生啊!我想通过这节课的解读,你一定对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课前的疑问你也一定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老师的答案已经有了,我也已经做了,那就是上好这45分钟的课。同学们,我们不用怀念过去,更不用奢望未来,我们只要做好当下就行了。那我们还等什么呢?就让我们赶紧去做一个像鲁迅先生一样的完整的“人”吧!

七、作业:将本课的学习所得与感受记录在日记本上。

八、板书设计: 鲁迅之《朝花夕拾》

美好童年

生命轨迹: 抉择人生

弃医从文 执笔抗争

第8篇:初三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练习题

一、作者介绍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翻译作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大部分作品《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二、作品简介:《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 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二、精彩语句

1、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2、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3、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4、赤字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三、

1.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文学第一,学问 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2.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

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3.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

的牵挂和爱。

4.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5.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比如: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6.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10.1)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常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7.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8.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9、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什么?

《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10、《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11、《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12、 傅雷:1908.03.30 - 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13、《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

14、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 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15、《傅雷家书》的评价:(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 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16、 傅雷毕生翻译各类作品(30)余部,如(《约翰·克利斯多夫》)、(《高老头》)、 《艺术哲学》 等。

17、《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 1966 年 6 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 字。

18、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1.傅雷在家书中屡次提到要傅聪学会“坚强”,请结合课文,理解“坚强”的含义。

答案与提示:“坚强”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在面对挫折、成功,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时,能够宠辱不惊,得失泰然,能够平和、理智地对待现实。“坚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2.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答案与提示: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目的在于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现实c,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3.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请你比较傅雷和周国平对于“孤独”的理解。

第9篇:文学名著导读

1、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片语只言,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如:诸葛亮——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请参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位写一则简短评价。

孔乙己 关羽 孙悟空 奥楚蔑洛夫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要求:①是中外名著;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

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句2:《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活动。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①“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价其性格特点)

②“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5、请你参与“名著阅读”活动,按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西游记》 《水浒》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24人29人56人48人

看过影视的98人83人21人16人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其一,

其二,。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

人物(名字):主要性格特征:

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不少于50字)

6、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这个统计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 读 内 容人数百 分 比

文学名著2613%

武侠小说3015%

时文杂志3216%

卡通画11256%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对同学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

①三借芭蕉扇②黛玉葬花

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④风雪山神庙

序 号出自哪本名著该情节的主人公

8、将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示例: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孔明拳打镇关西寄人篱下

鲁达挥泪斩马谡费力不讨好

猪八戒进贾府打抱不平

林黛玉背媳妇顾全大局

9、暑假期间,希望中学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张家父子同读《水浒》,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崇拜英雄的儿子说: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

10、作家作品

从下列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通过一个故事情节,对该人物作出简要评价。

孙悟空武 松保尔·柯察金

①人物及故事情节:

②评 价:

1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冲和鲁智深就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之人。请简要分析他们两人的异同点。

异:

同:

答案:

1、 ① 人物及情节:武松打虎 ② 评价:胆量过人,武艺高强

2、《水浒传》中,行侠仗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3、.示例:学老子,知祸福相依。

4、答案: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②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湖北孝感卷)

5、答案:(1)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2)(问题)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 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 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 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

6、答案:(1)大多数初中生课外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或:大多数初中生课外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而喜欢看卡通画。)(2)要点:多读文学名著。①《西游记》 孙悟

空 ②《红楼梦》林黛玉 ③《鲁滨孙(逊)漂流记》 鲁滨孙(逊) ④《水浒》或《水浒传》林冲

9.示例:儿子说:“打得真痛快!鲁提辖不愧为豪侠仗义、智勇双全、除暴安良的英雄。”爸爸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鲁提辖的行为固然是值得称赞的,但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依法办事。

10、示例: ① 人物及情节:武松打虎 ② 评价:胆量过人,武艺高强

11、异:鲁智深疾恶如仇,脾气火暴,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林冲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

同:①曾是朝廷军官②侠肝义胆③意志坚定,反对招安④武艺高超,有勇有谋。

上一篇:书法展邀请函下一篇:护理急救知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