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2-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目前,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更多地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但具体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因此, 本研究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探讨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具体影响。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

主要以陕西省四所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以宿舍、班级为单位, 分次发放问卷进行测试, 当场统一收回。共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有效问卷532份。其中男生321名, 女生211名, 理工类学生426名, 文史类学生106名。

1.2 研究工具

(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采用西南师范大学刘利敏所编制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采用五级评分制。经检验, 该问卷的同质信度为0.897, 可见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该问卷有两个维度: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其中职业决策知识包括:职业自我知识, 指个体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的了解程度。职业世界知识, 指个体对职业当前现状、岗位要求及发展前景等知识的了解程度。专业知识, 指个体对与特定职业相联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 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对人际交往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职业决策态度包括五个方面:主动性, 即个体积极参与职业决策过程的程度。独立性, 即不盲目依赖他人而独立做出职业决策的程度。现实性, 即个体做职业决策时, 考虑目标职业可实现的程度。功利性, 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特点还是根据待遇收入等功利性因素来选择职业的程度。自信心, 即个体对自己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决策的信心程度[2]。

项目名称:陕西省教育厅基金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11JK0302)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SGH10134)

(2) 择业行为问卷。该问卷采用自编的形式, 目的在于收集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不同行为表现的信息, 以便进一步研究职业成熟度和择业行为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整体及各维度的得分均在3分左右, 居于中等程度范围, 这说明大学生的职业成熟水平并不理想, 比较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各维度平均分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现实性>职业世界知识>主动性>职业自我知识>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专业知识>功利性>自信心>独立性。这说明大学生在对职业进行选择的时候比较注重目前的情况, 根据现实中的可实现程度进行选择;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自信程度较低, 并且较听从他人的意见。

2.2 大学职业成熟度与择业行为的关系

(1) 职业成熟度与择业态度的关系。在对职业选择的投入度 (毕业生为获取当前工作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 方面,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了解这份工作的职责内容、衡量自己与这份工作是否匹配分别与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r=0.312, p<0.05;r=0.259, p<0.05) , 即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越高, 越倾向于主动地了解从事工作的内容以及衡量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分析职业成熟度中哪个因素影响以上职业选择的投入度, 研究结果表明, 了解这份工作的职责内容与职业成熟度中的独立性、自信心、主动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0.212、0.263, 说明大学生独立性、自信心、主动性越强, 越倾向于自己主动地去了解所找工作的内容, 而不是仅仅依靠或听从他人的要求。衡量自己与这份工作是否匹配与职业成熟度中的职业自我知识、职业世界知识、自信心、独立性、主动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0.242、0.213、0.205、0.203。进一步将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作为自变量, 以为获取当前工作所做各种准备工作为因变量, 结果显示, 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对“衡量自己与这份工作是否匹配”、“了解这份工作的职责内容”预测作用显著 (调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019、0.012, F值分别为22.543、19.492, 回归系数分别为0.204、0.122) , 这也说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越高, 他们在选择职业时, 更多地会考虑自己本身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的要求是否相符。

将职业成熟度总体及各因素与“就业过程中所投递的简历次数”做相关, 结果显示, 简历投递的次数与职业成熟度中的主动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214, 说明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 态度越积极, 参与职业选择的程度越高, 则简历的投递次数越多, 直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将职业成熟度总体及各因素与“求职过程中的状态”做相关, 职业成熟度的总体水平与“求职过程中的状态”呈显著的正相关 (r=0.201) , 其中职业成熟度中的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主动性、自信心与“求职过程中的状态”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195、0.301、0.191, 这说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越丰富, 主动性和自信心越高, 则在求职过程中就会积极探索和寻找工作, 即使遇到一些困难或阻碍, 他们也不会妥协, 而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继续保持积极的情绪寻找工作, 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 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如何看待职业方面, 预期工作感受的得分越高, 表明把工作看成一种负担, 得分越低, 表明从工作中能获得快乐。将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与“预期工作感受”做相关, 结果显示, “预期工作感受”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223, 即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越高, 越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将职业成熟度的各因素与“预期工作感受”做相关, 结果显示, “预期工作感受”与职业成熟度中的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 (相关系数-0.195, p<0.05) 、主动性 (相关系数-0.223, p<0.05) 、现实性 (相关系数-0.180, p<0.05) 均呈负相关, 与功利性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204 (p<0.05) 。这说明大学生如果持快乐的工作取向, 则较之任务取向的个体, 其人际交往的知识就更丰富, 主动性更强, 更注重现实情况, 选择工作时更多从自身的特点考虑。

在选择职业的原因方面, 以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为自变量来预测“更换工作的原因”, 结果显示, 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对更换当前工作原因中的自身能力提升和发展空间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调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082、0.077, F值分别为7.135、7.019, 回归系数分别为0.132、0.119) 。这说明了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越高, 则其更换当前工作多是因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提升自身的能力。

(2) 职业成熟度与择业能力的关系。在自我评价能力方面, 自评整体竞争力、自评胜任力分别与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0.234。其中自评整体竞争力与职业成熟度中的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主动性、自信心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228、0.205、0.221。也就是说,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 人际交往的知识越丰富, 且职业决策的主动性、自信心越强, 其对整体竞争力的自我评价也相应较高。自评胜任力与职业成熟度中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专业知识、主动性、自信心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218、0.278、0.209、0.227。也就是说, 人际交往知识丰富、专业知识较高、职业决策的主动性、自信心强的大学生对自身整体的胜任能力自评也较高。

在职业目标选择能力方面,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是否明确所要找的工作领域与职业成熟度中的职业世界知识、主动性、自信心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184、0.181、0.308, 说明大学生对职业了解越多、主动性和自信心越高, 则倾向于明确自己所要找的工作领域, 目标清楚;相反, 在职业选择中的目标不清楚, 说明大学生对工作领域的现状、前景缺乏认识, 同时, 主动性、自信心得分水平越低, 就越不会在工作领域的了解上多做考虑, 从而对于自己的职业目标就不明确。

在职业规划能力方面,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当前工作与职业规划的吻合程度”与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224, 主要与职业成熟度中的人际交往的策略性知识、职业世界知识、职业自我知识、自信心、主动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194、0.186、0.201、0.243、0.266。这说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越高, 越能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 从而自身的职业选择更具有针对性, 所选的职业与职业规划的关联程度越高。

在职业选择能力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 将各种求职阻碍与职业成熟度及各因素做相关, 结果为职业成熟度中“现实性”与阻碍中的“缺乏社会关系”相关 (相关系数0.171, p<0.05) ;职业成熟度中“专业知识”与阻碍中的“专业不对口”相关 (相关系数0.185, p<0.05) ;职业成熟度中“自信心”与阻碍中的“自身条件不够”相关 (相关系数0.212, p<0.05) 。这说明职业决策中的现实性得分高的大学生较易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社会关系;毕业生认为求职阻碍的主要原因是专业不对口, 这是由于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 因而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就不会认真地学习;自信心水平偏低的个体容易将求职所遭遇的挫折归因习惯性地指向自身条件不够。

3 启示

从以上的结果可知, 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行为, 整体而言, 职业成熟度水平越高,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更理性、更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职业的特点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也就是说,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地选择职业。可见,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提出以下建议:

3.1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点开展大学生专业倾向的职业规划教育,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训与专业就业信息、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心理人格方面的全面职业规划辅导。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 从大一年级到毕业, 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职业规划辅导, 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另外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职业心理咨询, 如量表测试、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和上网咨询等方式, 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倾向,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 帮助大学生健全良好的职业人格心理, 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实现顺利就业。

3.2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大学生要主动了解目标职业的基本信息及其未来发展趋向, 培养职业选择的独立意识, 使自己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素质的要求。积极主动学习并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通过职业生涯测评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熟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对自己真正适合的职业做到心中有数。清楚熟悉自己及社会的现实情况, 放低架子, 调整心态, 提高敬业精神, 端正择业的心态。

3.3 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初就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学生科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就业方向。随时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形势和政策教育, 还应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向大学生介绍搜集信息的渠道、招聘的程序、求职的技巧等知识, 为他们提供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学习机会, 以增强学生的求职技巧与求职能力。

摘要:从理论上讲,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但是具体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因此, 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探讨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和择业行为的调查, 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水平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还处于中等水平, 职业成熟越高的个体, 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的行为越理性。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择业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金刚, 许书萍.职业成熟度研究对大学生生涯辅导的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 2009, (7) :58.

[7] 刘利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修编及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9:24-29.

上一篇:茶汤中儿茶素与生物碱测定的HPLC法及其优化下一篇:构件化软件及中间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