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新闻评论作品(精选6篇)
曹林 《 中国青年报 》(2014年03月03日 01 版)
无法理解,怎么能忍心对那么多无辜的平民下手;无法理解,罪恶的刀怎么忍心砍向老人和孩子;无法理解,怎样极端的仇恨才让屠杀者这么丧心病狂——这是许多人看到昆明血案的照片和新闻后愤怒的追问。是的,这就是恐怖主义的特征:暴徒用我们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残暴、对无辜平民的疯狂杀戮向社会输入恐惧、制造恐怖和传播仇恨。
面对这血腥的屠杀,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根本无法抑制住内心强烈的愤怒,都有一种想说点什么、想做点什么来表达愤怒的冲动。这时候,我们需要警惕自己内心的愤怒感和仇恨感,不要滑向恐怖分子所希望达到的效果。舆论应该选择理性的克制,不要配合恐怖分子去传播他们想制造的仇恨。
昆明市民在表达愤怒的同时,还在用爱心弥补暴行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痛,有人去广场献花,有人排队献血,有人去医院看望伤者,有人去捐款。千里之外对灾难感同身受的我们,应该怎么表达正义的愤怒感呢? 当然应该谴责制造这起暴力恐怖事件的分裂势力,谴责屠杀平民的恐怖主义。这种谴责虽然听起来没有直接的用处,却是基本的是非。这样的基本常识和是非,强调一万遍也不为过,这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在面对罪恶时应有的责任,我们没有权利保持沉默。一个人的谴责听起来无力,但数千万人、十几亿人的谴责,就能汇聚成对社会底线和共识价值观的捍卫和强化。
不过,这种指责应该指向具体实施恐怖行径的施暴者,指向策划暴行的恐怖组织,而不应该标签化地将矛头指向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将一个民族和地区当成我们的敌人,从而激起民族的对立和区域的对抗。分裂势力的恐怖暴行血迹斑斑,新疆人民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他们也对这些惨无人道的暴徒深恶痛绝。
还有,我们应该无视网络上个别人为暴徒暴行辩护的声音,否则,就等于放大了这种声音。这些极端声音在舆论场中并不具有代表性——无论怎样的悲剧和血案,这种极端声音都会跳出来,无视罪恶而高谈阔论分析其后的社会原因。对待恐怖主义,社会需要凝聚共识,而不必因为小分歧彼此撕咬,使恐怖主义在杀戮生命、破坏稳定的同时,还带来阶层情感的撕裂。
当然,我们也应该拒绝使用“报复社会”这样的字眼去描述血案,避免进入恐怖主义的逻辑。“报复”这样的字眼正是恐怖主义所希望使用的:自以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就可以去屠杀平民报复社会。暴徒与“报复”毫无关系,就是恐怖主义可耻的屠杀。最后想说的是,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愤怒,但不要传播仇恨。不要沉浸在“代表正义消灭你”的优越感在网络上发泄仇恨,这只会传播戾气和仇恨。这也是恐怖分子所希望看到的,用恐怖煽起仇恨,在集体对抗的仇恨中走向混乱。被愤怒感主宰的我们,很容易认为我们怎么骂、怎么发泄、怎么对待“某个想象中的敌人”都是正当的,这极易滑向与恐怖主义一致的极端逻辑。公众越是正义凛然慷慨激昂的时候,越需要一种冷静的能量。
严惩暴恐犯罪,保障人民安全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3月02日 01 版)
3月1日,正当全国人民喜迎两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之际,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十余名蒙面歹徒手持利刃,砍杀无辜群众,截至2日1时,已经造成28人遇难,113人受伤。这一丧心病狂的暴行,是赤裸裸的暴力恐怖犯罪,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群众,依法严惩暴恐分子。
残忍的手段,血腥的暴行,令人发指的恐怖犯罪,让无辜生命骤然消逝,使数十个家庭坠入深渊,造成永难弥合的心灵创伤。暴恐分子所挑战的,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秩序、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其疯狂残暴的行径,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决不能容忍的。“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精心做好受伤和遇难群众的救治、善后工作”,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表达了党和政府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坚决维护人民安全的鲜明态度和坚决惩治暴力恐怖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决心。
文明底线不容挑战,法律尊严不容亵渎。暴力恐怖犯罪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类道义,手段残忍,危害极大,对这样的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决不能手软,要坚决打击、严厉制裁。血腥暴行也警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强化底线思维,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出现一起,就打掉一起;露头就打,严打狠打。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只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要坚决依法处理。对于那些胆敢以身试法、搞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从严惩治,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有力维护社会稳定、捍卫法律尊严。
暴力恐怖,法无可赦;伤害无辜,天理难容。无辜群众的鲜血,染红了平和安宁的春城,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们与春城昆明在一起!”“愿逝者安息,伤者平安”……互联网上,人们共同谴责暴力,呼吁严惩凶手;案件现场,无数普通人积极协助警方制服歹徒,抢救受伤群众。警民携手构筑起打击暴力犯罪、捍卫社会安宁的铜墙铁壁。这一切充分说明,打击暴力犯罪,13亿人同仇敌忾;维护团结稳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乘势而上前景可期,人民群众渴盼在和谐稳定的环境里,创造更好的生活、更美的未来。暴恐分子针对平民制造血腥与恐怖,正如群众所言“唤醒了人们心中的正义与力量”,坚定了人们捍卫社会稳定的信念;党和政府打击暴力恐怖行为的坚强决心,更增强了人们维护和谐安宁的信心。迅速行动起来,以雷霆手段和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我们就一定能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人民的幸福安宁编织起牢不可破的安全之网。
无惧暴恐威胁,不必“谈疆色变”
2014年03月0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社会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新疆,给广大维族同胞都贴上“疑似暴恐分子”的标签。弥合裂痕、抵抗分裂,应当从人性出发构建共识。
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据新华社报道,事发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案件发生后,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李克强也对处置工作作出批示,孟建柱率工作组连夜赶赴昆明。
任何残害无辜平民的暴恐行为,都应遭受最严厉的谴责,都应用“铁的手腕”依法予以打击、惩处。接下来,希望公安部门全力追捕在逃分子,揪出幕后主持者、策划者,将其一网打尽。
这次事件发生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政治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借机扩大影响,制造恐惧气氛,煽动民族仇恨,不但为其分裂主义主张造势,还要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制造族群分裂。
对付东伊运等“三股势力”,既是一场反恐特种作战,更是一场心理战。不让分裂势力达到目的,最重要的是“攻心”,要积极面对,让“涉疆问题”脱敏,正本清源,社会不必“谈疆色变”。
在以往,分裂势力制造的暴恐事件都是高度敏感议题,既牵扯主权问题,又涉及民族问题,往往是难以触碰的禁区。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暴恐袭击从去年开始已经不再局限于新疆一地。网络的发达也让暴恐事件一旦发生,天下皆知。
昨日,中青舆情监测室发布“昆明3.1恐怖事件”舆情报告,“截至2日6时30分至10点,相关舆情总数共105万篇,其中微博占90.9%,累计参与讨论人数已超过100万人”。这还只是几个小时的数据,全天下来,可想而知。
分裂势力制造的暴恐事件事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各方需要找到更多解决方案,形成更多“反恐共识”,铲除分裂势力存在的根基。
但是,公众也不要因为这一事件而“谈疆色变”。昨日,新疆方面也呼吁,不要给暴恐分子冠以“新疆暴徒”。大家不要因为发生了暴恐事件,就戴着“有色眼镜”看新疆,给广大维族同胞都贴上“疑似暴恐分子”的标签。事实上,在绝大多数维族同胞那里,暴恐分子也同样不得人心。
事件发生后,很多维族同胞也在微博上发言,为昆明无辜伤亡同胞默哀、祈福,他们也呼吁,“请不要把对恐怖分子的愤怒,扭曲成对一个民族的恐惧和隔膜,谩骂和敌视,那正是暴恐分子想要的效果。”
消除社会恐慌心理,需要坦诚、公开、透明。这既需要官方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声,如@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喀什发布均及时做出反应,也需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用理性、真实、客观的报道,让民众分清事实与想象。
恐怖分子越嚣张,越希望社会混乱,那么,弥合裂痕、抵抗分裂,就越应当从人性出发构建共识。面对昆明这一夜,没有民族分别、信仰分别、地域分别,只有人类与非人类的区别。
[社论]昆明恐怖袭击:这是反人类的暴行!
日期:[2014年3月3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
[南方都市报]
恐怖袭击!
2014年3月1日21时许,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人来人往,一如往常的忙碌,一场猝不及防的血腥屠杀就这样骤然上演,是的,这是屠杀!这是反人类的暴行!十余名蒙面暴徒统一着装、持械冲入人群,挥刀疯狂砍杀无辜者,令手无寸铁的平民,瞬时间面临最凶残的攻击、杀戮与人身威胁。截至3月2日6时,事件已造成29人死上百人伤。
案发后第一时间,凶案现场的信息便通过互联网得以传播。这种针对平民发起的武装攻击,其残暴源自力量的不对等,更因为人之为人的底线被残忍地突破、践踏。不特定人群的平静生活根本无以抵御这样丧心病狂的屠戮,以伤害平民生命、制造社会恐慌为目的的反人类暴行,令人发指,令人震惊和愤怒,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其开脱,这样的反人类暴行绝无可能得到宽恕。
恐怖袭击之所以人神共诛,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其所作所为辩解,是因为他们所戕害的生命,是最不特定的人群,是无辜者,他们所希望达至的目的,是最恶意的戕害、杀戮,和造成社会恐慌,而他们所试图通过暴力、血腥来营造的那种恐怖与肃杀,绝无可能得逞。
恐怖袭击是对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的宣战,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恐惧、愤怒、悲伤之余追问,究竟是谁、为了什么而对平民施以如此反人类暴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昆明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信息称,昆明“3·01”事件事发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恐怖袭击发生时,警方现场击毙5名暴徒,其余暴徒则正在被围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3月1日发表声明,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令人震惊的袭击平民事件,他表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杀害无辜平民的行径开脱,事件的肇事者应当被绳之以法。
我们对遇难者表达哀悼,愿他们安息,尽管这份哀伤显得无力。于在这场猝不及防的恐怖袭击中丧生的同胞而言,活着的人几乎都是幸存者,因为暴力所指向的,从始至终都是所有人,人们必须选择站在一起,选择坚强地直面和迎击,几无退路可言。
我们也希望伤者平安,身心得以尽快康复,亲历、目睹这一场杀戮所带来的伤痛记忆,靠什么抚平,又用什么来慰藉,需要整个社会更深入、痛切的共同讨论。哪些疏漏亟须补上,在面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的自救与互助。在人类社会共同迎战恐怖主义的层面,更需要通力协作,越是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准备的反人类袭击,就越是凸显治安工作的重要,美国9·11事件之后的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的预防、监测及至打击,需要更多地共享信息、技术乃至治理的思路。包括北爱尔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分裂势力、极端组织,近些年来选择放弃恐怖主义的立场与手段,回归和平、理性的平台去表达和沟通。这同样在告诫仍然抱有极端反人类主张与行为方式的力量,恐怖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公敌、公愤,永远不可能得到丝毫同情、理解,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宗教以及文明,会宣扬或支持暴力。
一、批判呈现: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获奖作品的特质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议论, 讲道理, 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2]它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 反过来又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 其主要功能包括引导作用、监督作用、表态作用和深化作用。如果简单按字面意思把引导作用理解为旗帜鲜明的表彰先进以树立学习榜样, 把监督作用理解为通过针砭时弊的方式进行负面监督, 把表态作用理解新闻媒介对当前重要事件和问题的表态, 把深化作用理解为将具体的零散的微观的新闻事实经过分析、综合和提炼与党的思想、政策、理论高度集合起来的话, 那么此次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奖获奖作品集中体现了新闻评论的监督作用。
首先来看时政类获奖作品, 如上表所示, 18篇获奖作品中, 16篇都属于针砭时弊的批判型, 约占了全部时政类获奖作品的88.9%, 另外两篇《叫停测谎仪也是一种人性关怀》和《何川洋“请以我为鉴”照亮“此路不通”车辙》属于正面褒扬型:前者是对广电总局情感类节目中叫停测谎仪这一行为本身的褒扬, 但值得注意的是, 它是以情感类节目一直以来“对人与人感情的伤害与绞杀、对人性尊严的无视与不尊重”、“收视率至上的电视商业观, 是以牺牲人伦与道德而成就其巨大的商业利益”为前提的[3], 从某个意义上说这篇评论可以算作变相的批判;后者是对17岁“造假状元”何川洋个体人格健全的褒扬, 以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不涉及政府、组织、制度。无论如何, 88.9%的针砭时弊的批判型已经占据了相当大比重, 体现了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视。
再来看看12篇财经类获奖作品中, 也有11篇都是对当下经济状况持消极悲观态度或者对经济政策持批判贬斥态度, 占了同类获奖评论中的91.7%。这些评论都或多或少的揭示了宏观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现象存在的问题。只有《宜家地产战略的人气经济学》一篇是对宜家人气经济地产战略的褒扬。同样, 在15篇文体类获奖作品中, 持批判贬斥态度的有9篇, 占同类获奖评论的60%。
由上表可以看出, 在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奖获奖作品中, 对当下中国时事政治、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现象态度持消极、批判或贬斥的比例占到了总数的80%, 也即是说, 在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奖获奖作品中, 对政治、经济、社会、文体各领域所出现的问题、矛盾、困难等的提出和剖析以及对现行秩序的质疑和批判的占到了总数的80%。在这里, 新闻评论展现了其批判性和质疑性, 强烈体现了其在对权利机构和社会组织监督方面的社会功用。
二、新闻评论对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功能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 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 (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 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 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其由来可上溯至古希腊时期, 当时出现了“公” (公共事务) 与“私” (私人事务) 的分化[4]。按照哈贝马斯的定义, 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 这个领域向所有公民开放, 因而社会公共舆论能够在其中形成。身处其中的社会公民能够不受限制地对公共事物进行讨论和协商, 体现出一种结社的自由和发表言论的自由。在今天,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 都可能扮演着这种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 使大众进行信息的集合与传播成为可能, 这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媒介公共领域。大众传媒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如哈贝马斯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版的序言中所言:“一种新的影响范畴就产生了, 即传媒力量, 具有操纵力量的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 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5]。
尽管当前对于我国是否存在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尚有争议, 但是通过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的阐述, 无疑给我们勾画了一个存在公共领域的社会的美好蓝图。因此, 如何通过现代传媒在一个大型团体中建构起一个能自由表达和自由评论的公共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工作人员的最大目标。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奖获奖作品集体呈现的“批判性”这一点既体现了批判性———合乎逻辑的、合乎秩序的、合乎道德的———批判性的难得与可贵, 也体现了新闻评论可以作为建构公共领域的意见载体和尝试开端。其中, 邝飚的《脱吧, 到你了!》、胡舒立的《莫让“回暖”遮望眼》、郭光东的《代表委员换座体现平等参政?别逗了!》、曹林的《质疑29岁市长:一个没有佳话的时代》、陈建利、丛城的《住房公积金不能再“劫贫济富》等评论, 都是基于对社会公共事物的讨论和批判, 展现出强烈的社会批评意识和人文关怀。这说明新闻评论的监督作用使它具有公共领域的建构功能。
三、新闻评论与传媒公共领域中的知识分子角色
相对于新闻报道作为事实性信息的载体而言, 新闻评论作为意见性信息的载体, 其是否独立、客观、开放、不受限制紧密关系到公共领域能否形成。我们知道, 哈贝马斯所论及的17、18世纪欧洲出现的自由和独立的咖啡馆、茶室以及沙龙等, 能为市民的对话提供某种公共空间, 这对公共领域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今, 大众传媒作为强大的传递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的载体, 如何在传媒领域开辟出一块能提供独立、自由、开放对话的公共空间, 更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强调的自由和民主、开放和独立无疑是对人而言的, 在这其中, 人才是主体, 新闻评论终归是作为一种客体而存在, 它为人所造, 为人所用。因此, 要谈到构建公共领域这一话题, 我们不能不谈到传媒中公共知识分子这一独特的角色。
朱苏力教授认为, 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是这样一类人:“越出其专业领域经常在公共媒体或论坛上就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分析和评论的知识分子, 或是由于在特定时期自己专业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而把自己专业的知识予以大中华的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关注的知识分子。”[6]他通过研究发现, 当前我国在媒体上发言的公共知识分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 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另一类是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7]这种观察与我们在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的发现是一致的。在这里, 公共知识分子以新闻评论作为主要的参与公众议题的话语方式, 在报纸专栏、电视谈话节目、网络论坛及博客中出现, 以批判性的姿态出场, 针对转型时期涌现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展开评说, 提供独立的见解。他们一方面作为公众代言人积极维护公众利益, 如在《公民物权该被“少数服从多数”屏蔽吗?》、《延长“工薪妈妈”的哺乳期》, 并对公民进行启蒙为公民独立理性思考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如《温总理说的是权利还是权力》、《政治人格青春期》以及《国人的膝盖为何总是这么软》。另一方面, 他们又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并对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舆论监督, 进而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建设, 如《我的民富路线》、《住房公积金不能再“劫贫济富”》等等。公共知识分子在传媒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集体登场, 以及他们对运用新闻评论这种话语方式参与公众议题的讨论这一做法, 对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 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是相互促成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新闻独家已经不那么容易达到, 观点的求新求异必然成为传媒制胜的一大法宝, 评论的公众性、独立性、批判性、开放性也必然能成为传媒吸引受众的又一大法宝。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知识分子提供相应的资源。因此, 新闻评论作为观点性信息的载体, 承载着构建公共领域的社会功能, 而公共知识分子则成为当前构建传媒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佚名.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在杭州揭晓[EB/OL]. (2009-10-24) [2012-2-18].http://news.sina.com.cn/c/p/2009-10-24/223518900972.shtml.
[2]秦珪.新闻评论写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3]司欣.叫停测谎仪也是一种人性关怀[EB/OL]. (2009-10-24) [2012-2-18].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09-03/03/content_191271.htm.
[4]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 (2) .
[5]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转引自吴麟.新闻媒体与公共领域构建.西南民大学报, 2006 (9) .
再如《阿Q正传》,又有另一番艺术特色。鲁迅用他特有的游戏笔墨(这从作品一开头讲述“正传”一词的来历时就可以感受到),塑造了阿Q这么一个既可怜,又可笑,更令人同情的旧农村雇农形象。作品中处处用讲笑话似的讽刺笔调,描绘了阿Q的种种所作所为和性格特征,但处处让读者在酸心的苦笑中发人深思。所谓的“国民劣根性”,决不是一个离开了艺术形象的空洞概念,而是通过阿Q这个非凡生动的文学典型形象,以及有关的社会背景、故事情节和特色鲜明的细节描写,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与《孔乙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等,就不能不说,全都表现了鲁迅对人间真情的期盼和向往,极富浪漫主义的美好情怀。尤其是《社戏》,描绘的江南农村风光,描绘作者和农村小伙伴们月夜驾船去看社戏的欢快情景,他们之间天真纯朴的友谊,以及农村孩子热情、爽直的性格,都跃然纸上,如诗如画,令人心想神往。其中如孩子们看戏时最讨厌“只唱不做的老旦”而特别爱看“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以及孩子们在归途中抢着“偷摘”自家田里的蚕豆等细节,描绘孩子们天真、无私的心理状态,简直已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其生活气息之浓,人物形象之鲜明,景物描写之富有诗意,艺术审美内容之深厚,令人击节叹赏,堪称绝世佳作,非有切身感受和洞察世情的能力,无法创作出如此高超的具有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的小说作品。然而,可能由于这类作品不像《狂人日记》《阿Q正传》那样可以用“一言以蔽之”的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加以赞扬,却常常未能引起某些评论家应有的重视。唯一例外的只是《故乡》,就因为那里面有一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由此可见,鲁迅小说和散文作品中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多么值得我们奉为典范,认真加以研读。我以为,鲁迅作品中所以能达到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审美境地,这是由他的语言功力、幽默感、洞察力、艺术表现力,以及文化素养、人文关怀精神和先进思想观念所综合组成的,缺一不可,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
鲍
涵
人们要想增强自己的文学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我认为,就必须多多鉴赏文学经典作品、多看多写文学评论文章,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上多下功夫。这是我几十年读书写作和教学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大家要我谈谈这个经验体会,并且命题让我作文。那么,我就不揣冒昧,在这里讲讲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文学评论的写作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什么是文学作品?能否为读者提供一套文学经典作品的篇目?
2,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要着眼于哪些方面?
3,何谓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的种类、特点有哪些? 4,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结构成分有哪些? 5,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 6,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写作技巧有哪些?
7,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例,说说初学者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又如何选择角度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
8,文学评论选录。为加深习作者对文学评论的印象与认识,选录几篇文学评论供研析、仿作。
一· 什么是文学作品?能否为读者开列一套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篇目? 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称之为文学作品。历史上,文学作品分类碎杂,不去说它。“五四”以后,学者们将其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门类。本人认为,这种分法比较对路。现代社会产生了电影、电视,其文字表现形式即是影视剧本,从此,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诞生了,并发展成为当今一种颇具强势的文学艺术种类,就其文学样式和特征而言,可以将其归为戏剧一类。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计其数,其中能被称作经典的毕竟有限。因为,所谓经典,“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辞海》第1164页)这是关于经典概念的比较权威的定义。但什么是“最重要”,又怎样才算是“有指导作用”?定义中的诠释未免说得又太抽象、太笼统,谁能把握得了?!事实上,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古今中外从未统一,也无法统一。所以,作品是否经典,只能相对而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目前,凡被选作大中小学课文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作品;或者说,历来被文学史、专著类书籍选为代表作的作品,都是经典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据此不确定的潜规则,自我认定和选读作品,不必要求他人给予指定或者提供篇目;换句话说,这里,我不能、也无法、更没有必要为读者指定或者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篇目。
二·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要着眼于哪些方面?
阅读文学作品跟阅读一般文章有些不一样。这里,先说一说一般文章的阅读方法。我曾写过一篇东西,就一般文章的阅读方法,谈了谈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做 法,即所谓“文章精读法”。这个精读法有“三到”、“六问”,不妨展开来讲一讲。
关
于
一
般
文
章的精
读
所谓“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要“三到”,是鲁迅先生的主张和经验之谈。鲁迅先生指出,“心到”就是读书时,心无旁骛,注意力集中,意识到此刻自己在干什么,实实在在地做到全身心投入;“眼到”好理解,就是眼睛要盯在书面上某个特定的地方,即当下要读的词句;“口到”就是要么朗读,要么默读,值得注意的是,默读只是不像朗读那样读出词句的发音,但读的过程却不能省略,即虽不发出词句读音的声响,却要在嘴上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脑子里留下词句的意念和涵蕴。我理解,这种无声的读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默读”、“心读”。由此看来,“三到”的关键是“心到”,心不在焉,则眼看不到,心眼不到,何有“口到”?三者都不到,岂有“精读”哉?!
所谓“六问”,讲的是阅读文章要着眼于文章的六个构成要素,阅读时要分别对其进行质疑,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六问”是精读的实质性步骤,具体作法要在通读的基础上进行。就一篇文章而论,精读的步骤大体如下:
一问主题是什么? 一篇文章通读之后,读者首先要搞明白的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什么目的,想表达什么观点,想阐明什么道理,想抒发什么情感?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纠结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题。大文章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为提其要,撰言者必鈎其玄。”这两句话所强调的都是写文章必有用意,用意在于“提要”、“鈎玄”,这“要”和“玄”指的就是所谓文章的主题。应该说,凡像样的文章都有主题,没有主题的书面文字不叫文章,叫废纸。跟人一样,人都有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不叫人,叫动物,或者植物人。当代人文理论家周国平先生说,人身上有三种东西是最宝贵的,是人的价值的体现:一个是生命,一个是头脑,一个是灵魂,其中灵魂最重要。读书、看文章,我以为,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它的如同人的灵魂一样重要的主题;文章读了之后,还搞不清楚主题是什么,就谈不上读懂了文章。而主题是隐含在全篇当中、体现在词句之上的,有的明显实在,读者一看便知;有的隐晦曲折,读者不易找到,不认真研究,不“拨皮”、“抽筋”,很难把握文章的实质、内核、精髓即主题。正因为这样,才需要读者一读再读,反复多遍,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对于经典性的文章,我们的精读尤其应该如此。这在后面还将说到。
二问材料有哪些?
文章是由材料构成的,好比人体是由皮毛、血肉、骨骼这些物质构成的一样。构成文章的材料不是人、事、景、物,就是情、理,此外再无别的东西;前者,写进文章里的人、事、景、物比较具体实在,后者情、理之类,比较抽象朦胧;前者属于物质材料,后者属于精神材料;前者是事实材料,后者是理论材料。精读文章,就必须找出这些构成文章的材料来。而这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当然,找出这些材料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把握文章的体裁。以写人、记事、描景、绘物为主的文章是记叙性文章;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章是抒情性文章;以议论道理为主的文章是议论性文章。搞清了文章的体裁,就掌握了文章的属性,如同把握了人的性别特征。这是读书、看文章的又一个要着。
三问结构怎么样?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组合,包括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度、照应,好比人体的大脑、四肢、躯干及其内在的各个成分,例如胸腔、腹腔即躯干部位包裹着的肠子、肚子、心、肝、肺,还 有各个部位、各种成分之间的衔接与粘连,亦即关节和韧带,等等。好的读者应该是文章的“外科医生”,对于文章各个部位的构成及其衔接,应当了如指掌,十分清楚,就像外科医生熟悉人体各部位的构成和组合一样。我们读书、看文章,除了要了解文章的主题、材料,当然也应了解它的框架组合及结构样式,读到哪儿,就明了到哪儿。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弄通了文章。
四问语言属哪类?
这里所说的语言就是文章的词句。文章是由一个一个词语、一个一个句子构成的。构成文章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好比构成人体的最小的物质单位细胞,而后是其叠加形式的词组、短语、单句、复句。关于语言问题,我想多说几句。语言有两类: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章语言当然是书面语言,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它集中、荟萃了人们口头语言中的优质、精华,剔除了口头语言中的杂质、糟粕,是写作文章、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语言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显露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鲜明,是指语言要以明确的意思把事物的性质、情状或道理的逻辑、元素明朗而突出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生动,是指语言的运用要灵活、动人,富有形象性、可读性。此外,文章语言还可能具有含蓄凝练、新鲜多样等特点,有的还具有音乐性。我们读某本书、看某篇文章,尤其要在其语言上多下功夫,多作研究;看它在语言运用上具备哪些类型和特长,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或不足,甚至要查一查有无“病变”和“癌细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看”和“精读”。
五问风格又如何? 要读懂文章,还必须研究它风格上的样式和特征,即在写作上所秉持的作风和习惯。文章的风格,简称“文风”,首先是文字技巧问题。譬如“简洁”跟驾驭文字的能力有关,“准确”有赖于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并加以辨析和恰当选用。其次是思想、作风问题。作者的思想方法和写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文章或是感情真挚、朴素中肯、深入浅出、尖锐泼辣,或是装腔作势、鼓弄玄虚、晦涩难懂、满纸陈言。我们当然喜欢前一类风格,讨厌后一种味道。一篇文章的格调如何,在精读中有必要弄明白,也比较容易搞清楚。应该说,文风问题比较复杂,不是这么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出于时间考虑,这里简单提及。
六问题文怎相应? 要做到精读,还有必要搞明白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关系。而研究文章题目与文章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研究文章的标题与其主题的关系。人们在阅读某篇文章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而后才是它的内容和主题。我们知道,标题好比文章的眼睛,主题则是文章的灵魂。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要反映出主题的神韵。我们还知道,标题与主题之间有四种关系:一是标题直接点明主题,二是标题间接表现主题,三是标题与主题为问答关系,四是标题折射主题,即标题曲折地表现主题。阅读时,应当搞清楚所阅读的文章其标题与主题是何种关系,这对把握该文章的全貌和神韵大有帮助。
关
于
文
学
作
品的精
读
文学作品的精读比一般文章的精读复杂,要在一般文章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即经过“三到”、“六问”以后,再从一些相关的方面着眼,作更加深入的阅读与研究。
下面,就四大门类文学作品的精读问题分别加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作品的种类不同则体裁不同,体裁不同,其文面特征自然有所不同,阅读时着眼点和 要求也应各有所侧重。这跟阅读一般文章都要和只是着眼于那六个要素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诗歌作品的阅读鉴赏
何谓诗歌?古书有言;“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诗歌,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精练,要求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词表达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且具音乐性,可以配乐吟唱;诗歌蕴含的情感丰富,诗人抒发的感情浓烈;诗歌注重艺术意象或意境的构造,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主要通过意象或意境表达出来;诗歌的种类很多,有抒情诗、叙事诗;有格律诗、自由诗;有哲理诗、田园诗、山水诗、爱情诗、讽刺诗,还有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的散文诗等。
阅读鉴赏诗歌,首先要着眼于它的语言即诗歌的词句,看其节奏、韵律如何,是否精炼、有音乐性;其次要着眼于它的意象和意境,看其意象和意境的构造与表达方式如何,艺术造诣怎样;还要看诗人情感的抒发力度,是否适度、够味,等等。这一切是诗歌的特征和表象。阅读鉴赏诗歌作品,抓住了这些特征和表象方能有效。
关于小说作品的阅读鉴赏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比较细致地多方面地刻画人物,人物要求典型,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更突出:二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与解决都有赖于情节的设计;三是背景和环境的描绘具体,不受时空限制。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或者是第一人称,或者是第三人称,前者,叙述人出现在作品中,参与情节的发展,甚至身为主角,以“我”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后者,叙述人不在作品中出现,以第三者的口吻讲故事。小说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法划分,有长、中、短篇和微型小说,有武侠、推理、历史、神话、言情、科幻小说,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阅读鉴赏小说作品,要着眼于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环境描绘三个方面,看其各有什么特点。特别要注重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看其是否细致、深刻、典型;也要注重它对故事情节的设计,看其是否完整、曲折、跌宕起伏、有戏剧性和可读性,等等。阅读时,要逐一加以分析研究,进而获得具体认知,方能提高小说作品的鉴赏水平。
关于戏剧作品的阅读鉴赏
戏剧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样式;用来规定戏剧人物、情节、场景的文学作品叫剧本(含影视剧本)。由于戏剧是由演员当场表演的艺术,因此人物性格的揭示、故事情节的交代全由人物的语言(包括唱词)和动作来完成,不能依赖叙述人的语言。同时,当众表演的性质决定了戏剧(含影视)必然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就要求戏剧(剧本)中的人物、故事和场景高度集中,精心安排戏剧冲突,对话和唱词高度典型化。戏剧包括戏曲、歌剧、话剧、舞剧和电影电视剧几类,也常用来专指话剧。
阅读戏剧作品,与阅读小说作品有些相似,着眼点也主要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和故事情节的设计、铺排上。还有一个着眼点也很一致,就是时空的设计、安排,所不同的是名称、叫法不一样:小说作品中叫背景、环境,戏剧(剧本)中则称舞台、场景。阅读时也要予以注意,看其是否合理、适宜、得体。因为这是两类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都要赖以依托的时空载体,如果设计、安排得不妥当,也有损于艺术作品的质量。而这一点,在阅读鉴赏叙事性文学作品时,是不能不顾及的。关于散文作品的阅读鉴赏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大文学样式。在四大文学样式中,散文与其它三者的差别显著。散文不用韵,不分行,跟讲究韵律的诗歌不同;它不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注意人物性格发展,具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它也不像戏剧文学那样主要依靠人物对话表现主题。散文运用相对于韵文的“散行文字”叙事抒情,发表议论,故称散文。散文的结构十分灵活,无拘无束,兴之所至,无所不能行诸笔端。但就全篇来看却又是有章可循,线索虽在掩映之间,但并非散乱无序,因此有人说散文章法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写作可以运用多种手法,记事画景、写人状物、议论抒情常常有机地结合,既能纵横开阖,又能精雕细镂,既能大起大落,又能婉转自然。散文的种类很多,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寓言、童话、神话、随笔、小品、回忆录、杂文等,举凡文学创作范围内,除诗歌、小说、戏剧外,其它体裁样式大致尽列其中。
阅读散文作品,就要抓住它结构灵活、“形散神聚”的特点,注重它所运用的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从其错综复杂的“形体”中,找到并体味它的神韵,以达鉴赏之目的。
总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主要着眼于作品的体裁样式、具体内容、写作特征和表达技巧。此外,还应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倾向,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味作者的爱憎情感。这一切似在作品之外,实在作品之中,均属鉴赏之列,应当一并研究。
三,何谓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的种类、特点有哪些?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问题所作的理智的思考,重点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文学评论的种类,因文学作品种类之多而多,主要有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戏剧评论、散文评论四大类。本人以为,现今因具强势的理由,可以把影视评论单列一种,从戏剧评论中游离出来。这样,文学评论就有了五大门类。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观念,内容和写作只要紧扣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也不同于读(观)后感。读(观)后感,顾名思义,是读(观)作 品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它可以是读(观)的心得,也可以是对所读(观)作品的中心意思或某一内容的分析,还可以是对作品的表现形式的分析,但都仅是分析,而不加评论。
而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但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作品本身。
四,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结构成分有哪些?
(一)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
1,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主要是分析受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义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
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4)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6)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赏析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鉴赏作品的语言。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二是要品位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二)文学评论有以下两层结构形式:
1,全文:总—分—总
2,段内:叙—析—议
这个内容后面将详细介绍。
(三)文学评论的结构要求:
1,选准一个评论点(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及其作用);
2,不要求联系实际,但可以联系相关文章作比较分析。
(四)评论角度及好标题示例:
1,至情言语即无声—浅析《项脊轩志》的情感艺术
2,精巧的结构,含蓄的语言—《荷塘月色》的结构、语言技巧 3,音韵的和谐美—浅析《荷塘月色》叠字叠词的巧用
五,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
1, 读懂作品
凡要拿来进行评论的文学作品,动手之前,都必须进行精读,边读边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还可联系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材料,以助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阅读一般分三步走;从头至尾通读全文,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第二步,对重要部分仔细阅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进行分析研究,加深印象,把握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特色,初步形成评论观点;第三步,再次浏览全文,获得对作品完整的认识,以致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自己准确的判断,为写作评论打基础。
2,选准角度
精读了作品之后,评论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验,选择自己有所研究、有所心得、把握得准确、能够评好的角度,从而确定评论的中心直至主题思想,为评论写作做准备。初学评论写作的人,一定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3,安排结构
动笔之前,要为未来的评论文章安排结构,即精心布局、细致谋篇,包括拟 定文章标题、考虑全篇框架、推敲各段大意乃至段首主句,并拟定写作提纲。文学评论以短为宜,但它也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通常采用“①总—分—②总”、“①总—分”、“分—②总”的结构模式。“①总”就是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把评论总的内容概述出来;“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进行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②总”,就是结尾对评论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完成了上述三个步骤以后,就可以按照拟定的提纲,着手进行正式的评论写作了。这一切,如今都可以借助电脑来展开和完成:如在电脑上阅读文学作品,在电脑上拟写评论文章的主题、标题,在电脑上安排评论文章的结构、攲定写作提纲,唨电脑上按提纲进行草拟、修改和定稿,等等。
(二)写作评论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写成一般的思想评论。
上面说过,文学评论不同于一Ȭ的思想评论。它的对象不是焾会上人们的思想闦题,而是文学作品;评论的目的不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而是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它不是通过各种各样各个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而是通过来自文学作品本身的材料,紧扣所要阐明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2,不能写成读(观)后感。
直接针对所读(观)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出的文学评论也不同于读(观)后感,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读(观)后感写的是读(观)各类体裁作品后的主观感受。它可以是阅读(观赏)的心得,也可以是对所读(观)作品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的分析,但都仅是分析,而不加以评论;文学评论则是客观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3,不能面面俱到。
评论者要抓住所要评论的作品的闪光点,即作品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 地方或评论者最有感觉的地方进行评论,避免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或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打个比方,用医学上的“微创手术”进行评议较为适宜,否则,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经验告诉我们,选好角度是写好评论的关键所在。
六,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评论方式有哪些?
(一)写作要求:
1,注意评论的科学性。
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对作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2,注意见解的独创性。
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注意写法的综合性。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 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 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及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4,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二)评论方式方法借鉴:
1,社会历史评论法——从文学本质属性及社会性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论,原则是真实性为第一位。评价尺度是文学要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常见手段:阶级分析法、传记分析法。
2,结构主义评论法——特征是把评论对象符号化、模型化,以便了解本质规律。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排斥社会因素。常见手段:二元对立原理、作品结构意识探索、结构功能探究。
3,精神分析评论法——吸取心理科学(精神分析法、完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心理、人物心理和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可以说以人为对象。认为文学评论首要任务是捕捉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物意识和作者意识。
4,比较文学评论法——一是影响比较,实证性强;二是平行比较,即同一时间而无实际联系的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文学价值和规律的评价和概括。
5,自然科学评论法——主要是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数学方法,如人物形象的性格系统、模糊数学与含蓄等。
上述五种评论方法只能有所借鉴,不可生搬硬套。
(三)评论原则:
一是从客观事实即作家作品出发;
二是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作为主要尺度; 三是把辨证分析方法和实事求是原则结合起来; 四是判定作品价值要由整体比较来确定。
上述四项原则,评论时须要遵循,但其内容繁多,限于时间,此处点到为止,内容不作展开。
七,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王维《山居秋暝》两诗及其评论文章为例,带领初学者进行鉴赏文学作品、写作文学评论的基础训练。
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写作,的确是比较复杂、相当繁琐的事情,标准高、难度大,不易做好,尤其是初学者做起来更加困难。为了让初学者能够“登堂入室”,学会鉴赏与写作,执教者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指导他们进行实打实的训练。这个训练,我以为可按下面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进行: 首先,执教者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山居秋暝》)为例,对初学者进行文学作品 阅读鉴赏和评论写作的理论指导。着重强调精读作品的方式方法,让初学者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认识文学作品的特点特 征,初尝评论写作的要点要领。
其次,要引导初学者了解把握文学评论常见的框架结构,即“总—分—总”的三段式和“‘叙’—‘析’—‘评’”的三重奏,重点放在对作品本身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技巧、创作风格的评析上。
第三,要着力带领初学者通过具体评论文章(如《山水的画卷 与人生的感怀——王维《山居秋暝》细读》)的分析研究和模仿练习,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实践,尽力做到:读懂作品、烂熟于心,选好切口、“反复进攻”,抓住亮点、“滥炸狂轰”,少谈感受、多讲特征,坚持练习、“玩命打拼”。在这个过程中,执教者一定要手把手、实打实、狠又狠,绝不轻描淡写、心慈手软做“老好人”,尤其写作训练时,更要狠下心来、亦步亦趋,带领初学者不遗余力、摸爬滚打,严防初学者急于求成、“忽隆吞枣”地瞎闯蛮干,或敷衍塞责、“以抄代评”的懒汉作风。
第四,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例,要求初学者读后各自选择某个角度,“初试牛刀”,进行思考分析,并确定各自评论的切入点,留待课下拟纲起草、形成初稿。要明白地告诉初学者,可选的角度即评论的切入点多得很:情节脉络、人物塑造、细节描写、语言特色、悲剧根源、理想结果、现代设计 等等,都可以选择,都可以尝试,但不要贪多。
最后,组织初学者就训练本身展开回顾反思,上下互动、横向沟通,发表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帮助初学者提高鉴赏能力、感受评论要领,并对初稿反复进行修改、加工,最后定稿。值得注意的是,执教者要反复强调学习评论写作不能浮躁、不存侥幸,树立信心、持之以恒,知晓:“点石成金”、没有可能,刻苦磨练、方能成功。一句话,关键是执教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带领初学者于峰回路转处,领略到文学作品鉴赏、文学评论写作的无限风光。
八,文学评论文章举例(此处仅引标题,用时提供全文)
1,山水的画卷与人生的感怀—王维《山居秋暝》细读 2,小与大
真与美——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解读 3,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形象分析
4,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奏——评《激情燃烧的岁月》 5,剑走偏锋
情取直真——评《亮剑》
第一章
一、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②强烈的时效性
2、政治性①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②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3、①面向广大受众②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三、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
2、监督的作用
3、表态的作用
4、深化的作用
第二章
一、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提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二、论题从哪里来?
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
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二、立论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2、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 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准确性具体要求
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云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具体表现:重提示、洞察和预见性。
第三章
一、评论标题的功能
1、概括论题范围
2、昭示中心论点
3、表明作者态度
4、吸引受众注意
二、评论标题的要求:
1、题文一致
2、意向鲜明
3、言简意赅
4、生动引人 如何做到生动引人?
1、转换句式、语气。
2、活用成语、俗语。
3、采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等)
第四章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评论的论据: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常用和有效的论证方法:(1)例证法 A 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B通过若干事例,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来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论点。
(2)引证法
(3)反证法
2、虚和实的结合新闻评论从宏观上看,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务虚的,一类是务实的。
(1)务虚性言论,指的是有关理论、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务虚式思想型评论。
(2)务实性言论指的是写作有关工作、业务问题的评论。
3、破和立的结合(1)以正面立论的评念经则需立中寓破
(2)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二、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
1、据事议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
2、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的具体方示:
(1)纵横比较法。(2)对比法。(3)类比法
3、论辩交锋: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辩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4、算账说理:正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第五章
一、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二、评论的结构要求: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三、评论的结构方式
1、归纳式结构: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2、演绎式结构: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3、并列式结构:一种将总论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4、递进式结构: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四、评论的开头与结尾(分辩、选择)
第六章
一、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二、形象说理分为
1、善于运用比喻。
2、形象化的语言。
3、巧用诗文典故。
三、以情动人,分为
1、有感而发。
2、寓感情于形象。
3、修辞手段的活用。
四、要言不烦。
第七章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1、掌握基本理论
2、加强政策观念
第八章
一、社会是代表报刊通讯、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二、在我国,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端于清朝未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循环日报》。该报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梁启超创办并主编《时务报》
三、毛泽东曾经强调指出,精心写作社论内容是一项极重要任务
四、党报社论向以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五、评论员文章的形式
1、本报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例《光
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第九章
一、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
二、短评的特点: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第十章
一、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念经,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二、按照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分类,大致可以分为:
1、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等。
2、政论性按语。
3、注释性按语
三、按语的功能
1、提示说明。
2、评价表态。
3、提醒建议
四、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3、文字精粹,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第十一章
一、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二、专栏评论的特点
1、具有群言型的特点。
2、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专栏评论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三、个人专栏评论。例: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相继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
四、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第十二章
一、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二、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三、1、工作述评。
2、形势述评: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的形势的述评。
3、事件述评。
4、思想述评
四、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十三章
一、杂文的主要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2、强烈的战斗性。A、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B、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泼辣。
4、简洁精粹。
第十四章
一、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再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
二、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小精悍。
2、浅显明快。
3、平易近人。
4、上口动听
三、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
1、广播谈话。
2、口头评论。
3、录音评论
第十五章
一、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二、电视评论的特点:
1、声画兼备。
2、视听结合。
3、双线互补。
三、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
1、口播评论。
2、录像评论。
3、电视新闻评论。
四、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
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
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
选择10分,填空10分,名词解释12分,简答18分,对评论进行分析10分,针对材料写一篇评念经40分。
有可能进行分析的评论:
P40《“寒童”的呼唤》
P77《希望在人间》
P100《“助廉”与“助贪”》
P217《于细微处见精神——国庆纪念活动改革有感》
P243《活鸡进港第一天华西新春新事多》
P265《催一催不如推一推》
武老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 提取当地文化的精髓, 并跳脱出传统的思维模式, 将文化的元素、美的元素进行抽象化后的重组, 使既存的形态意象与灵感相结合, 从而形成全新的设计符号。这种新的符号语言以其时代化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形象的厌倦, 同时又唤醒了集体的、历史的、文化的记忆。
然而, 真正感动人的设计, 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 尤其在强调“文以载道”、“器以载道”的中国, 从诗词歌赋到书画乐理, 无一不注重其创作背后的内涵与意蕴。不论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归隐情怀还是齐白石笔下《虾》的灵动意趣, 都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与中国“道”家智慧的启示。武老师的景观设计作品在强调形式美的同时, 更多地传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 经过历史的冲刷后所沉淀下来的文化意蕴之美。下面, 我将从艺术风格、内容题材、创作手法等角度来谈谈我对武老师设计作品的体会与感悟。
一、精简于形, 深蕴于意
在艺术风格上, 武老师的景观设计作品给人一种宁静庄严的形态之美, 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 以及浑厚悠远的意境之美。这种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景观的美学价值——即在形式美感的背后, 其深刻的意蕴所带给人们心灵的感动。艺术的境界往往取决于艺术家的心境与情怀, 每一种不同的境界——或空灵或浑厚, 或轻盈或苍茫, 都是艺术家在浩瀚的宇宙之间对生活与人生的体验, 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与领会。
例如, 河套广场的雕塑设计中, 武老师取其神似而略其形似, 将河套人的头像进行块面化处理, 从而传达了一种古朴简约之美。此外, 重叠上扬的犄角则体现了生命最原始的野性之美和游牧文化的自由洒脱之韵, 在细处刻画内蒙传统的纹样, 这些元素都使得作品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感人特质。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 简练抽象的形态与坚硬质朴的石材, 和谐地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 展示了河套平原地区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不屈不饶的坚毅品质, 并重现了巴彦淖尔这片土地曾经的灿烂与辉煌。
在另一组景观作品中, 武老师对敖包这一传统形态进行提炼, 从中我们似乎能隐约找到古埃及金字塔神秘的气韵和天坛神圣肃穆的氛围。经过体块的穿插与组合后, 这一体量宏大的主体建筑与周围阵列的景观小品所围合出的壮丽庄严, 与其周围开阔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具有连贯的整体性, 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和苍茫、静谧的深远意境。这些景观作品所呈现的对称、统一、简洁、对比、均衡等特征凝结为一种内在的秩序之美, 脉络清晰, 主次分明, 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与平静。
二、文脉探源, 场所精神
在内容题材上, 不同于对西方几何形体或仿生设计的生搬硬套, 不同于对中国古典园林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也不同于一味强调娱乐性迎合市场的商业设计, 武老师的作品多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相结合, 其浓厚的文学色彩使游客在置身其中时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这种融合也能让这一地区的居民对当地文化产生一种归属感。这一点, 与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舒尔茨的场所理论以及城市设计的著名学者凯文·林奇的意象性理论不谋而合。舒尔茨认为, 场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 城市形式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构图游戏, 形式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涵义, 每个场景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涵义与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等一系列主题密切相关, 这些主题赋予了城市空间以丰富的意义, 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场所”。
回归传统的呼声在近年来的设计中越来越强烈, 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对传统符号的摹写。武老师的作品中很难找到描摹的痕迹, 这正是因为武老师将不同的与历史相关联的符号进行抽象化的处理, 分解和组合, 通过现代化的手法象征性地展现出来, 从而形成与时代审美相符合的设计语言。
三、提炼精髓, 还原美学
在武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发现, 他对设计符号的变形和重构中保留了其最原始最本质的特征, 但又使这些元素不那么容易被识别, 被分类。这种提炼、综合文化元素精髓而不拘泥于形式的创作手法赋予了作品简练干净的特点。更难得的是, 这种提炼所创造出的意象是具有可读性的, 而不是晦涩难懂的, 是亲切的, 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民族的。这种感染力是可以跨越文化的差异进行对话和交流的, 即使对某一地区的文化并不了解, 人们依然会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除了对形态的概念化处理和拉伸、叠加等整体上的艺术手法之外, 武老师的设计作品注重在细节之处画龙点睛, 因此作品呈现出雅致隽永的美感。例如, 从蒙古族传统纹样或楚文化图腾中提炼某一形态作为独立的符号进行放大、变异的处理, 一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地域化的特征, 一方面使得作品有了文化的依托而耐人寻味。
艺术是表达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语言。设计作品是表达设计者对生活、对社会以及自然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在武老师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背后, 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文化与庄重典雅的楚文化相结合的双重影响。在不同的地区, 武老师的作品都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 展现了这一城市独特的气质与灵魂。在这种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形态语汇中, 我们仿佛看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恣意奔腾的骏马, 听到蒙原上高亢嘹亮的歌声, 体会到如苍山如雪莲般的纯净圣洁。这些作品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 正是武老师的美学主张在艺术创作中的传达。
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后, 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个性、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文化特征, 在设计中如何体现这种地域性的差异与独特之处, 如何呈现某一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 如何传达这一地域人们的精神面貌, 是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从靳棣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识到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印, 无一不是将设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成为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典范。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中, 关注技术与生态的潮流使人们忽视了文脉的传承与美学的构建, 武老师的作品在这个追求速成和绩效的时代, 提醒了人们, 景观设计还有着另一条可寻的发展道路。
摘要: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 国内许多城市都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 从而制造了一系列呆板的、没有灵魂的、空盒子般的水泥森林, 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城市的历史文脉被割断, 生活在这一城市中的人们逐渐丧失了集体的记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 照搬西方的设计, 只会抹杀城市的个性, 尊重当地历史, 并将本土文化进行综合再创造已成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武老师的景观设计作品结合了当地的历史特征与自然特征, 透过抽象的文化的隐喻符号来体现无形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脉,本土化,隐喻
参考文献
[1]潘锋.金石磅礴, 以神造型——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城雕“河套人”为例, 浅谈武星宽景观设计艺术[J].魅力中国, 2011 (5) .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