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范文800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闻评论范文800(精选5篇)

新闻评论范文800 篇1

《实例》一

优化资本结构扩大试点

18城市又增32“姐妹”

本报讯

记者莫新元报道:根据国务院有关“从1996年起,将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扩大到50个大中城市”的指示精神,又有32个城市进入了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行列。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在2月13日于南昌召开的“优化资本结构”扩大试点城市工作研讨班上指出,这一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

自1994年2月9日国家经贸委第9部门选定18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增资、改造、分流、破产。据对18个城市的最新统计,截至1995年底,18城市共增资减债101亿元,其中的9.36%是靠落实所得税收入返还政策实现的;18城市列入“双加”技改导向项目计划212项,总投资367亿元,专项贷款17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3.5%、30.6%和27.5%,技改投资向优强企业倾斜;18城市共从企业分离非生产性机构4218所,分流富余人员140.67万人;通过兼并破产,18城市共使646.28万元资产、770.37万平方米土地、16.4万职工得到优化配置,有103户企业依法破产终结。

陈清泰说,扩大后的50个试点城市,包括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大部分是省会城市。试点的目的在于要用较少的资本增量带动资本存量的盘活。因此工作重点要着眼于资本存量,用好现有的政策。据悉,今年城市试点工作分三阶段进行,4月底方案准备完毕,5月份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年底前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

短评

深化改革又一重要举措

为什么要在若干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呢?因为这项试点对于当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适应了当前从着眼于搞好单个国有企业向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转变的要求,范文《短评、编后(新闻评论)》。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原有体制下形成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已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必须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而这种调整是不能以企业为单元来进行的,只能以城市为依托。

其次,它适应了当前企业改革必须与各项配套改革相结合的要求。改革深入到今天,再就企业讲企业改革又难以奏效。诸如社会保障问题、结构调整问题、要素市场问题,以及健全规范中介组织问题等,都不是企业自身所能解决的,而城市作为一级政府和一级财政,则有可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综合配套地推进各项改革。

第三,它适应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国有经济资本结构的要求。以城市和当地政府为依托,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把推动企业转机建制与优化国有经济资本结构结合起来,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实例》二

“镇化”经销化肥走正道

去年生产五十六万吨,非法经营者没能买走一克

本报讯

记者赵志文报道:我国最大的尿素生产厂家之一——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牢记支农的宗旨,模范执行国家化肥销售政策,去年生产尿素56万吨,非法经营者没能买走一克。

该公司对化肥销售实行严格管理,层层把关。他们按上级规定,将每月实际生产量的90%交中央统配和地方省市农资系统销售,10%自销。在自销时坚持两个原则;

一、集体把关。先由销售副总经理提出销售方案,然后由总经理过目确认,最后由经贸处处长执行,三人共同负责,互相监督。

二、自销化肥也必须卖给有经营权的农资系统。此外,无论购肥者“来头”多大,无论提出给多少佣金、回扣,一律免谈。去年,国家给他们下达的年生产计划为46万吨,年终完成56万吨。公司将50.4万吨交中央统配和地方省市农资系统销售,自销的5.6万吨也全部卖给了地方政府指定的农资系统和供销社。

编后

把住总闸资源的市场流向比较混乱,是当前化肥供应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解决?镇海炼油化工公司提供的经验是把住总闸。这犹如流水,水刚从水库流出就保证它进入主渠道,避免“乱流”现象的产生。

《雷雨》话剧评论(范文模版) 篇2

周朴园,故事的源头,作为一个旧社会的资本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图和阴险狡诈。假如当初他没有抛弃鲁侍萍,那鲁四凤、繁漪就不会出现,那么周萍的两段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惨剧也不会发生。可这只是个假设,事实上因为他的贪婪,他的无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导致悲剧的发生,但是到了最后,鲁四凤、周冲、周萍死了,鲁侍萍、繁漪疯了,鲁大海不见了,唯独他完整无缺。可我们知道事实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么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从一直随身带着的旧家具一直保留着夏天关窗的习惯,到几十年都一直穿着的旧衬衣,都可以看出,朴园对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实朴园爱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几年前那个美丽温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现在他眼前的这个女人。周朴园所期望的是“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实际上它是一个丑陋的、混乱的家庭。妻子繁漪与他感情不和,处处与他针锋相对,并且与大儿子周萍有私情。二儿子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实际又敬又怕,不愿与他多接触,周朴园在这个家里,空有家长的尊严却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间的真情。所以当年那个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托。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补自己空虚的心,当他思念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慌了阵脚,资本家的势利、狡诈暴露无疑。他认为侍萍会来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旧帐,害怕自己的名誉和财产受到威胁。这样,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便把他的嘴脸暴露了出来,鲜明的性格跃然纸上。

曹禹最喜欢繁漪这个角色,但他没有刻意美化她。她的发疯是她唯一的下场,因为她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一个占有欲如此强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后,她只能疯。我也很可怜她,两个男人都抛弃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为是的爱情中毫无头绪地磕碰,也许她只有这个下场,也是因为作者怜惜她,确实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怜的女人!

矛盾的冲突穿插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每个人也由矛盾的驱使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似乎唯独周朴园的例外,可我还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苟活。试问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怜,还是活着的人可怜呢?他看着身边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这个感觉吧!

新闻评论写作 篇3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 b.王韬 c.于佑任 d.张季鸾

2.()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 b.申报 c.新闻报 d.字林沪报

3.《新青年》与()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 b.晨报 c.时事新报 d.每周评论

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张季鸾 b.范长江 c.王芸生 d.邹韬奋

5.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上的群众性。

a.内容 b.读者面 c.写作形式 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6.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问题。

a.理论性 b.针对性 c.新鲜性 d.准确性

7.()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8.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儿

a.类比 b.喻证 c.反证 d.例证

9.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解决问题 d.深化主题

10.“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a.浅显易懂 b.生动引人 c.深入浅出 d.深刻准确

11.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a.行文简洁 b.文章短小

c.文字朴实 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12.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13.a.章

14.a.15.是在20世纪()

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编辑部文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专栏评论 d.余论 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年代末的事情。

a.20 b.30 c.40 d.70

16.恽逸群同志认为广播评论的风格特点是“短、浅、软”,其中“软”是从()方面来说的。

a.内容 b.思想 c.长短 d.表现形式

17.《新青年》“随感录”,《向导》的“寸铁”都是()专栏。

a.副刊 b.通讯 c.新闻 d.杂文

18.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在()之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需要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d.抗日战争

19.幽默、讽刺等等表现手法常常为()所用。

a.杂文 b.社论 c.短评 d.余论

20.新闻评论文章()是第一位的。

a.笔法 b.说理 c.见解 d.修辞

21.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a.具体、鲜明、精当、引人 b.具体、鲜明、短小、生动

c.深入、鲜明、精炼、引人 d.深入、鲜明、短小、生动

22.新闻评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序 d.言之有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3.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a.反映 b.维护 c.监督 d.制造

24.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是()。

a.新闻性 b.政治性 c.群众性 d.文艺性

25.a.c.26.a.27.合的具体方法有

()

a.新闻评论的作用是()。解释新闻 b.揭示新闻本质 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 d.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 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有()。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在新闻评论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论述的角度看,两者相结。就实务虚 b.以虚带实 c.寓虚于实 d.借题发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选题

29.论证

30.具体分析

31.社论

32.编者按语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33.简述新闻评论的作用。

34.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

35.新闻评论写作如何使论点论据统一?

36.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a 2.b 3.d 4.a 5.a

6.b 7.d 8.b 9.c 10.c

11.d 12.b 13.d 14.c 15.d

16.d 17.d 18.a 19.a 20.c

21.a 22.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abc 24.abc 25.abcd 26.abcd 27.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论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

29.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它与论据和论点一起共同构成评论性文章的三大要素。

30.具体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辩证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在评论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包括一分为二法、阶级分析法和事实对比法等。具体分析指的是在说理论述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31.社论:是报刊编辑部最重要的指导性言论。它集中反映政党、政府、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

32.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朴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最简朴、最轻便的评论形式,通常只有二、三百字,甚至只有一句话。它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编者对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作为新闻舆论工具的直接发言的重要形式,新闻评论的作用主要是:①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指出下一步骤会怎样,预示将来种种趋向和结果。②解释新闻事实的因果和意义等,说明某事何以发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③对新闻事实作出政治判断,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发表作者的观点意见,表明作者的态度。④深化报道的主题。

34.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价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选好题,新闻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选题是立论的前提。

选题的依据,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①来自上头的精神;②来自下头的情况;③来自新闻报道;④来自客观形式的要求;⑤依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

35.①新闻评论写作要求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②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

第一,真实

第二,准确

第三,充分

第四,典型

36.①批驳,是新闻评论中的论战的一个方面,新闻评论中的论战,是时代的需要,是实际 生活的需要,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误,澄清是非,扶正祛邪,是在人民群众面前“辨是非,定从违”的重要方法。

②论战之艺术包括两个方面,批驳乃二者之一。

③批驳,归结起来,有三种方法

第一,直接驳对方论点

第二,驳对方论据

第三,驳对方论证的方法不合逻辑。

五、文章评析(共16分)

37.针对当时群众,特别是农民集体上访事件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现实问题,就如何理解疏导干群关系,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群众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38.针对当时干群关系紧张的热点问题,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领导干部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正确引导群众的道理。(仅为参考)

39.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体现一定的文章感即可。抓其一点,如①小题大做,运斤成风,②情真意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③敢抓热点,正面主论引导,等等。

六、作文题(共30分)

请分为4档评分,最后一档为不及格。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的首要特性,在于它的________。

2.新闻评论在我国报纸上地位的确定,应当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事,尤其是1872年4

月上海《________》创刊并首创社论以后。

3.梁启超在《时务报》和以后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大量政论文章,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被称为________。

4.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并创办了自己的言论总机关《________》。

5.从1926年10月起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并开设“小言论”和《________》栏目,影响深

远的是杰出的新闻出版家、报刊评论家________。

6.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________》以后,标志着该报朝“真正战斗

的党的机关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党报新闻评论的真正成熟,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其中以延安《________》

和重庆《________》为其代表。

8.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闻评论既是新闻文体,又属于()范畴。

a.记叙文 b.说明文 c.议论文 d.抒情文

2.我国近代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笔政达十年之久的是()

a.《中外日报》 b.《循环日报》 c.《昭文新报》 d.《述报》

3.李大钊创办作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机关报的是()

a.《每周评论》 b.《大众生活》 c.《向导》 d.《新青年》

4.提出评论是报纸“旗帜”观点的是原《人民日报》总编辑()

a.胡乔木 b.陆定一 c.邓拓 d.范长江

5.1982年10月发表重要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能够实现的》一文的是()

a.新华社 b.人民日报 c.光明日报 d.解放日报

6.先假定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以其作为前提,推导出一个荒谬可笑的结论,从而

对方的错误观点不攻自破。这种论证的方法就是()

a.反证法 b.引证法 c.喻证法 d.归谬法

7.文章的规格和权威性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的评论体裁是()

a.评论员文章 b.观察家评论 c.编辑部文章 d.编者按语

8.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居首要位置的是()

a.新闻性节目 b.社教类节目

c.娱乐性节目 d.广播剧、电视剧

9.1933年曾编选出版《鲁迅杂感选集》的是()

a.范长江 b.斯诺 c.邓拓 d.瞿秋白

10.1905年9月曾给报纸编辑部写的一封信的标题《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其

作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作为舆论之仆,指的新闻评论对于社会舆论的作用,限于三个方面,它们是()

a.反映 b.维护 c.监督

d.传播 e.制造

2.引发《苏报案》是因当时在该报宣传革命小册子《革命军》的文章有关。写文章的人包括

()

a.邹容 b.于右任 c.章士钊

d.章太炎 e.梁启超

3.评论文章的论证过程,说到底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a.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b.运用什么论据

c.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如何配合 d.检验自己的选题是否正确 e.如何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4.a.来的作风

b.c.d.e.5.a.文风作为文章的作风,不仅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它是()指的是从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表现方式等要素中实际体现出是作者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体现出来的作风 是作者思路逻辑性体现出来的作风 是作者文化水准、写作能力体现出来的作风 是作者的专业修养、政治道德观念体现出来的作风 虚实结合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就实务虚 b.以虚带实 c.寓虚于实

d.借题发挥 e.虚实相当

6.社论写作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

a.不宜以自己主观的情感来选题立论

b.不宜在社论中搞辩论、打笔墨官司

c.不宜讨论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

d.不宜在社论中讨论纯学术问题

e.不宜评论法律禁止公开评论的事项

7.第二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评选出12个名专栏(节目)。其中哪些属于评论类专

栏(节目)()

a.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c.光明日报《每月聚焦》

d.工人日报《职工明星谱》 e.法制日报《法制论坛》

8.下列诸项中之两项,对表述电视评论传播的个性特点不确切,它们是()

a.视听结合,论述手段丰富多样 b.无疆无域、覆盖面广

c.声画并茂,形象逼真 d.为听而写,类交流方式 e.渗透力大,感染力强,受众面广

9.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称赞“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晚唐小

品”,主要是()

a.韩愈《杂说》 b.柳宗元《三戒》 c.罗隐《谗书》

d.皮日休《皮子文薮》 e.陆龟蒙《笠泽丛书》

10.新闻评论作者要具备作家的写作才能,这主要指()

a.要说真话 b.要说清楚和说得妙 c.要善于用比喻

d.要善于用典 e.要写得快,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新闻评论

2.“竖三民”报

3.新闻评论的由头

4.类比法

5.“类交流”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论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评论结构要做到“完整、严谨、匀称”的含义。

3.如何理解广播新闻评论要做到“短、浅、软”的要求?

4.谈谈专栏评论写作“选题要小、立论要深”的重要性。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既是新闻文体,又属于____________范畴。

2.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报纸者,报告新闻,____________,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

3.王韬发表的政论文结集《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评论作品集。

4.1941曾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为最佳外国报纸的是我国的《__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个机关报是《____________》周刊。

6.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立于中央苏区瑞金的《____________》。

7.文章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也要求做到“____________”。

8.报刊评论不仅要以理服人,也要求以情动人,梁启超就说过,他写文章“__________”。

9.瞿秋白分析杂文的文体特点后把这种文体称之为____________。

10.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与____________结合的产物,它是新闻评论这个体裁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也是广播新闻体裁中的后起之秀。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主编并主持笔政十年的是()。

a.《耳召文新报》 b.《述报》

c.2.a.c.3.a.4.a.d.《新民报》

《中外日报》 d.《循环日报》 《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的作者是()。梁启超 b.孙中山 于右任 d.章太炎 辛亥革命前夕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的是()康有为 b.邹容 c.秋瑾 d.邹韬奋1926年10月起接办担任主编的是()《大公报》 b.《生活周刊》 c.。詹大悲。《生活日报》

5.评论在报纸上的地位,按邓拓同志的意见,认为评论是报纸的()。

a.声音 b.灵魂

c.旗帜 d.眉毛

6.《光明日报》在1978年5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用的形式是()。

a.社论 b.短评

c.本报评论员 d.本报特约评论员

7.中央电视台从1994年4月1日起开设的电视评论类栏目是()。

a.《东方时空》 b.《焦点访谈》

c.《实话实说》 d.《新闻调查》

8.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杂文这种战斗的文体,在报刊上运用得更加普遍。例如《新青年》杂志的()。

a.《随感录》 b.《放言》

c.《反攻》 d.《寸铁》

9.新闻评论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即使文字略嫌粗糙,那是可以修改的。因此,第一位的应是()。

a.见解 b.结构

c.修辞 d.文采

10.社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快、稳、深、重。其中“快”是()的体现。

a.新闻性 b.指导性 c.准确性 d.形象性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评论选题与立论的相互关系的表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a.选题是立论的前提和基础

b.立论是在选题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表明的态度。

c.立论和选题应同时进行,它们是并行不悖的 d.立论是确定主题,是前题,然后才选择论题

e.选题与立论是二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2.新闻评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下列诸项中,有两项不能体现广泛的群众性,它们是()。

a.评论内容的广泛性 b.面向受众的广泛性

c.评论结构的多样性 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e.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3.新闻评论写作要有的放矢包含着三层意思是()。

a.立论要针对人们的主要疑虑给予正确的回答和指引

b.立论要针砭时弊

c.说理论述

d.e.4.()。

a.c.e.5.些是不正确的(立论要针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或实际的人们思想认识问题进行立论要针对历史上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立论要针对文学艺术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评论写作中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的统一,论据必须做到新鲜 b.真实 准确 d.充分 典型 论证方法的例证法就是举例论证。举例论证的具体作法的表述,哪

a.通常是举出几个(一般是二至三个)个别的典型事例,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来阐明

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论点

b.c.和论述抽象道

d.e.6.a.c.e.也可以是举出三个以上甚至是七八个典型事例,证明一个重要论点 还可以用一个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说明论点,将叙述具体事情理有机结合起来 必须要有二个论据才能证明论点 必须要有三个论据才能证明论点 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具体 b.鲜明 精当 d.引人 实在

7.根据文章表达方式、作者身份和发表郑重程度的不同,一般把新闻评论体裁分为(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编者按语 d.短评

e.专栏评论

8.就性质和内容来说,编者按语大致有()

a.编者按 b.编后

c.文中按语 d.说明性按语

e.政论性按语

9.广播评论的个性特征主要有()。

a.短小精悍 b.浅显通俗

。c.亲切风趣 d.形式活泼

e.结构严谨

10.杂文的特点之一是要有幽默讽刺,而幽默主要是指()。)

a.c.e.理

1.。)。说一些尖酸刻薄的俏皮话 b.要插科打诨 要说一个有趣的故事 d.要写得亦庄亦谐,引人深思 文笔活泼、趣味深长、常常引人发笑,使人们在笑声中悟出一点道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社会舆论

2.演绎论证法

3.就实务虚

4.评论价值

5.短评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正确理解“报纸的评论特别是社论决定着报纸的政治面貌”?

2.简述新闻媒体中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异同?

3.试比较说明论证方法中反证法与归谬法的运用?

4.谈谈你对新闻评论写作表达要深入浅出的看法?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____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评论,如果不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问题来选题立论,就没有了______。

3.近代舆论概念,17世纪出现于英国,开始称“公众意见”,法国大革命时代,发展成为“______”。

4.如果追根溯源,我国新闻评论的最早源头,存在于古代的______之中。

5.“九·一八”事变以后,史量才改革《申报》,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创办《______》,开辟文艺副刊《______》。

6.1903年,清廷与上海租界当局勾结,查封《苏报》馆,逮捕______和邹容等五人,引起了舆论界的震动,这在新闻史被称为有名的______。

7.辛亥革命前夕,发表黄侃写的短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文的是湖北文学社机关报《______》。

8.鲁迅曾经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______”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共15分)

1.《苏报》发表章士钊写的《读“革命军”》一文时,署名“爱读革命军者”,是以何种形式

代社论的?()

a.短评 b.论说

c.时评 d.来论

2.梁启超创办、实际上成为维新派重要言论机关的是()。

a.《时务报》 b.《新民丛报》

c.《中国日报》 d.《时报》

3.曾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为1941最佳外国报纸的是()。

a.《民立报》 b.《大公报》

c.《文汇报》 d.《新华日报》

4.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改版时发表的改版社论是()。

a.《致读者》

b.《改版宣言》

c.《质问国民党》

d.《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5.新闻评论的新闻性,除了必须针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公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发言外,还要求它也像新闻报道那样,注意()。

a.时效性 b.指导性

c.娱乐性 d.形象性

6.引证法运用的逻辑方法是()。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具体分析

7.1978年5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是()。

a.人民日报 b.新华社

c.解放日报 d.光明日报

8.1992年春天,首先刊发邓小平南巡纪实性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接着连续发表8篇系列评论文章的是()。

a.文汇报 b.光明日报

c.深圳特区报 d.广州日报

9.《人民日报》1986年发表署名评论《新闻这碗饭》,这是()。

a.社论 b.短评

c.评论员文章 d.专栏评论

10.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属于()。

a.广播谈话 b.口播评论

c.电视谈话 d.电视述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闻评论本身的特点主要是()。

a.强烈的新闻性 b.鲜明的政治性

c.广泛的群众性 d.现实的指导性

e.准确的理论性

2.a.c.e.3.a.b.能相同的一种论证方

新闻评论立论的基本要求是()。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准确无误 d.浅显通俗 高瞻远瞩 下列关于类比法的表述中有几项是正确的()。类比法是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来论证 是根据两类(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法 c.类比论证的具体作法很多,可以是纵比、横比,也可以是正比、反比等

d.但不能简单的类比,因为简单的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e.4.就是()。

a.c.e.5.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本质上说,虚实结合材料和观点的结合 b.现象和本质的结合 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d.政治和业务的结合 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评论文章的横式结构,也称并列式结构。它是()。

a.层层深入、一层深一层的关系

b.各层次之间没有主次轻重的关系

c.d.e.6.()。

a.b.c.d.各层次之间呈现并列平行的关系 它围绕着中心论点,分别从几个侧面、几个角度去分析论证 各层次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主次、轻重的区别 新闻评论写作,要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通俗,这就要求做到深入浅出 以辞达意、就是孔夫子说的“辞达而已矣”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具体 语言清新自然 e.行文朴素

7.与社论的规格和郑重程度相接近的评论形式还包括()。

a.代论 b.来论

c.e.8.a.c.e.9.()。

a.专论 d.编辑部文章 短评 广播评论的特殊形式主要有()。广播谈话 b.口播评论 广播对话 d.新闻调查 带音响的评论 署名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是由三位杂文作家合写的,他们是邓拓 b.吴晗

c.马铁丁 d.廖沫沙

e.唐弢

10.鲁迅在“五四”时期写的杂感和评论,大都发表在《新青年》上,后来收入两本杂文集里,它们是()。

a.《且介亭杂文》 b.《南腔北调集》

c.《热风》 d.《坟》

e.《伪自由书》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循环日报》

2.于右任

3.评论价值

4.“类交流”

5.杂文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2.从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来说,评论又是新闻报道的概括和提高。为什么?

3.广播评论的个性特征中,实际上“浅”与“短”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什么?

4.谈谈你对评论工作者要有思想政治上的敏感性这个问题的看法。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1.新闻评论是一种()的新闻体裁。

a.政治性 b.政论性

c.时政性 d.时效性

2.对新闻评论的标题拟制以下()要求是不恰当的,请指出。...

a.题文一致

c.务实具体 b.意向鲜明 d.言简意赅

3.在评论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以此为由头引发议论,进而引申和证明论点,这是属于()的一种。

a.算账说理

c.4.而言的。

a.c.5.开思路,称为()

a.c.论辩交锋 b.比较分析 d.据事议理 新闻评论写作讲求结构布局上的“纲举目张”,这主要是针对()段落划分得当 b.层次关系清晰 主次搭配有理 d.开头结尾照应 评论写作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层分析,展。总分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 者()的要求。a.提炼主题思想的要求 b.安排层次结构

c.精选论述材料 d.树立良好文风

7.新闻评论的语言平易通俗,这首先要求写作者()。

a.运用群众语言

c.书面规范语言 b.运用口头语言 d.善于运用比喻 b.归纳式结构 d.演绎式结构 6.成功的评论写作应该要求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表述方法结合起来,这是对写作

8.毛泽东许多新闻评论的文风都具备()的鲜明特点。

a.语言规范、逻辑严密 b.巧用诗文典故形象说理

c.选材精当、主题深刻 d.高屋建瓴、态度坚定

9.“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一语是

()里明确指出的。

a.邓拓在《关于报纸的社论》 b.周恩来在《关于报纸的社论》

c.邓拓在《新闻学原理》 d.毛泽东在《新闻工作文选》

10.作为依托报道而发的短评,不仅要“短”更要“深”,这要求写作()。

a.生动灵活

c.论题具体 b.重在分析 d.高于报道

11.在新闻和文稿中对某些资料或词语所加的解释性文字以及介绍这些新闻文稿所提到的资

料的情况,一般称为()。

a.编后语

c.背景资料

a.述评

b.注释性按语 d.新闻辞典 b.杂感 d.综述 12.“夹叙夹议、事理交融”、“注重分析、即事明理”是()写作的基本要求。c.编者按

13.1998年10月,朱镕基总理给予()的高度评价“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也是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恳切期望。

a.央视《东方时空》 b.央视《焦点访谈》

c.央视《实话实说》 d.央视《新闻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4.新闻评论的文体特性首先体现为()。

a.鲜明的政治性 b.强烈的新闻性 c.传播的时效性

d.广泛的群众性 e.深刻的思辨性

15.评论的论据即是用来阐明观点的材料,它包括()。

a.d.16.a.法

新闻评论论文 篇4

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它建立在这样两个原则基础上:技术是自主的,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其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前者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惟一重要的因素,而后者则主张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虽然随着相关理论的发展,纯粹的技术决定论已不再为广大学者所认可,但其中的合理成分依然在现世发挥着作用。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现实生活中的媒介逐渐由专业媒介、大众媒介、地域媒介发展为业余媒介、个人媒介和全球媒介。伴随着技术手段的变化与前进,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业余评论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是一种新媒体。但网络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更加平民化,传播更加迅速,互动性更强。而网络新闻评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给广大网民一个相对自由的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充分反映百姓意愿形成较强舆论氛围,在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中,很多网民都在浏览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后展开激烈而深入的讨论。这些看法和观点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呼声,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网络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沟通政府和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

2.民意参与舆论的意识逐渐增强。在网络中,网民们可以通过各种论坛和跟帖对某事件发表评论,公布事实真相,深入而广泛地参与到舆论中去,从而体现了受众参与网络评论的主体意识。

3.网络评论可以形成一致的声音,有利于社会监督。当网友发帖评论后,每一个意见都有可能改变其他意见,同时也会得到其他网友的反馈和评价。当某些意见趋向一致的时候,就形成了强大的舆论。这种强势传播效果,有利于对社会进行监督。

借助与这些优势,网民的意见这几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媒介权力逐渐由“权威主导”转向“草根主导”。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认为,由于媒介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媒介不同的传播偏向。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播的技术特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网民总体上呈现低收入和低龄化的特点,且处于相对边缘和弱势地位。如网络论坛(天涯社区等)、人人网、微博和即时通讯的产生和繁荣。网民的主体是草根阶层,他们形成了一种自由的、对抗和解构统治意识形态的文化。而在现阶段的中国,由于政治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新闻自由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一时还难以做到完全表达公众意愿。现阶段,因转型期社会结构的紧张化,使得底层大众与上层和中间阶层的沟通出现障碍,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和公共平台的公民政治表达、虚拟社群的集结甚至有组织的政治抗议在迅速增加,成为一个民众参与和将事件放大的“虚拟广场”。而草根则是基于网络来实现言论、示威和新闻自由。在比较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的草根大众借助网络评论表现出自己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及评论的逆反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社会环境的问题,也有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问题。

草根对网络媒介的应用是多于社会精英和政府部门,后者基于政府主流意识形态的“笼罩”和“麻痹”之下,从心理上和精神上趋于这个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他们作为这个社会的领导阶级和中坚力量,无论在物质生活水平还是精神生活的满意度方面,大体上高于社会的基础力量——草根,而且相对来说,即“弱势群体”。大众精英在社会地位、权力、金钱方面有优于草根的绝对因素,因此,这给草根力量造成了一种“印象”,即自己是处于被领导的群体,虽是社会的基本力量,但却是最容易受到忽视的。他们需要渠道和中介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此来引起“上层”的关注,达到改变自己社会地位,改善民生的目标。网络媒介的兴起,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媒介,网络媒介无孔不入,受到的管制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严格,网民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小于传统媒介,所以,借由网络媒介可以看透、看懂整个社会,将政府的运作透明化,即“民主”的倾向化。但这也让草根阶层看到了社会的阴暗的一面。再加上社会矛盾的激化让他们的地位更加削弱,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弱势,无助,并且情绪化地将自己的处境完全归咎于统治力量,所以,凭借网络媒体,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在社会上矛盾爆发的时候,例如,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爆发的时候,就是草根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不满的时候。再次,信息公开的进程加快,媒介的发达使得广大人民都参与到国家的运作,社会的发展中来,中国目前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民生新闻大多集中于社会矛盾的激化。因此,对民生力量来说,他们要为自己“讨说法”、“讨权利”。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成为其大声疾呼的重要平台。最后,便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草根评论从平民的角度体现出人文关怀,它的言说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给机械乏味的社会生活带来一缕清风,带来了大众的狂欢。草根评论,受众是主动参与和投入到评论中。他们可以像媒体工作者一样展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还体现为由此产生的某种亢奋情趣。

而对于媒介公信力的下降,无论是前几年的“躲猫猫”事件,“华南虎”事件,还是今年发生的“7-23温州动车事件”,有关部门在处理相关情况时措辞不当,表现欠妥,使得公众对于政府部门,进而对于主流大众传媒的信任度逐渐降低。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具体的微观变化或者单一的宏观变量可能对某一类(或某一家)媒体在特定时间的公信力产生影响。但影响媒介公信力在历史纵向上总体下降的因素并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微观变量或者单一的宏观社会制度变量,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多种不同层次变量的合力。如微观层面的公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人际交流的增多;中观层面的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传播渠道的多样选择与获得各种消息的便利;宏观层面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观点的纷繁和多元,等等。媒介公信力的历史变化轨迹是这些微观、中观、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系统性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草根的评论通常被视为愚昧无知、肤浅的,而且草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文化造成了一定的辐射、冲击和腐蚀。网络的草根评论虽然有揭示问题本质的一面,但也有极端的 一面,这对维稳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极为不利,从这方面来说,它有不良的影响力,所以国家会对一些反叛性和破坏性的言论实行屏蔽,肃清弊端的干扰。

广播新闻评论例文 篇5

严禁酒驾带给社会的启示

今年5月1号起,正式生效施行的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中,对“醉酒驾车”和“违反食品安全”的惩处都前所未有的加大力度,两者都是“只要有行为、不论结果”都将处以严厉的刑事处罚。然而相同的力度却有着不同的结果:全国醉酒、饮酒驾车同比大幅下降;而食品违法行为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严禁酒驾”能够在全国取得良好效果,它带给社会其他领域怎样的启示呢?来听记者丁芳发来的新闻综述: 【检查现场:“请问有没有喝过酒”?“没有”“用力往这个位置吹?滴。。噢,显示绿色,您没有喝过酒。谢谢配合”。“有没有朋友因为酒驾被抓住过阿?”“现在没有,以前多,我们是百分之百执行。因为现在抓得严,有典型了,高老师嘛”!】

24号晚,恰逢周末、又是西方的平安夜,23点的西藏路淮海路口依旧人来车往。此时全国范围的“查酒驾”统一行动拉开帷幕。黄埔交警豫园中队在此路口设卡检查。在记者跟随采访的两个小时时间里,这个点共检车辆约150辆,却没有查到一起酒后驾车行为,黄埔交警支队勤务路设科李科长告诉记者

【去年我们查酒后驾车最早8点半开始查,基本查到11、12点已经战果累累了。5月份入刑以后,运气不好的话查一百部都不一定有。各个区交警支队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设卡。一月份到四月份,醉酒驾车55起,五月1号到现在为止,5起,下降90%多。】 25号早黄埔区交警支队汇总数据显示:24号晚的统一行动黄埔共设检查点8个,从23点到凌晨2点共检查车辆1800辆左右,查获酒驾5起。难怪有社会学者称:“严禁酒驾”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共和国62年历史上,“执法见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市交警总队事故处陈伟群科长介绍:截止12月15号的数据显示,今年整个上海酒驾人次也大幅下降

【今年5月1号醉驾入刑后,到目前全市查处的醉酒驾车是1091起,同比下降约78%。饮酒驾机动车同比下降57%,下降的趋势很大的。】 酒驾大幅下降的成效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如此良好的社会效果只是因为法律上加大惩处的缘故吗?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重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力度的加大”和所有人在法律面前的“同一待遇”。高晓松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它的严格执法程度从未有过,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拒绝通融,拒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法律要发挥作用,必须对一切人有效。如果管不住一部分人,法律就管不住所有的人。再有力度的法律规定都没有了意义。】 交警总队勤务处王世杰科长说,现在在查处酒驾方面,不仅对民警执法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执法者自身的行为要求也比任何时候都严 【“警务通”-抓到了,这个警务通就上传到所有公安系统里了,你连求情的时间都没有,就现场了,我们从各个环节堵住漏洞。酒后驾车是严重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理.。一视同仁的,不管你有什么职务、处于什么岗位,只要你酒后驾车了,必须清理出公安队伍】

“严禁酒驾”的确已在全社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然而法律同样严格“对待”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和社会其他领域的许多治理一样,面临着“走不出”的困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介绍

【上海一年食品安全方面违法案件少说有四五千件,这些查处大部分都是以罚款的形式来进行处罚,上海每年大概有两位数的数字追究刑事责任已经很不错了,酒驾抓到一个就是刑事责任。】

多年从事法制研究的、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对这一现象也非常感慨:

【刑法修正案八里即规定了醉酒的问题,也规定了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有个共同点,不管有没有压死人、不管有没有吃死人,他是不管后果的,只要你有这个行为,就判刑了。他的力度和醉酒是一样的,但是你看连人家知都不知道。说明执法认真不认真,造势情况如何、宣传怎样都很重要。】

不可否认,食品安全的查处难度远远高于醉酒驾车,一件食品安全事件的认定远非像“吹口气”来得那么容易,沈国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确复杂,但再复杂的事件也有解决的路径,切断“利益链”让法律做主,很重要

【如果我这个企业在什么区,我对他GDP贡献很大,区里也不希望我垮掉的。地方政府就这种很微妙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有保护伞,他不是一对一,不知道背后有多少力量。都有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所以大家基于利益这个角度来权衡对法律的态度,这使得很多法律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法治社会要求:每个人或每个部门都只对法律负责。严查酒驾的“人人平等”,凸显了法律的作用和威严。然而当下,环保、拆违等很多领域在执法时往往强调事物的特殊性。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江宪和顾骏教授分析说:当总是强调特殊性时,问题就出现了 【我们目前走到今天,确实是由于我们在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了法律主要是针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我们现在总是把法律当作一种很实用的东西,我要用的时候用一用;千万不要搞成法律只是治一部分人,却放过另外一部分的。执法者首先必须守法,法律管不住执法者,执法者就管不住普通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立法”建设,基本解决了无法可依的状态。江宪律师说,中国当今的问题不是法制缺失的问题,而是要充分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的问题。在有些事情上严肃执法了、有法必依了,但有时又有法不依了,这样造成整个社会起起伏伏(沪语)】 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受益的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又都是法治社会的推手。市绿化市容局的一组数据值得深思:今年1月至10的,本市工程渣土车涉及的交通事故共50起,其中28起是由助动车主、自行车或行人负主要责任。上海人大法工委主任丁伟说,公众在强调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责任和义务。“警在法在”的现象要改变 【现在整个国家法的发展趋势是不断限制公的权利。公权力加以限制我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相对来讲私权利就扩张了。现在普通社会公众你们准备好了没?如果你们遵法守法意识没跟上的话,那,我认为这个社会也会不稳定的。】

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人们:社会治理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惟有依法。

上一篇:摘抄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下一篇:副书记任职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