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活着》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学评论 《活着》(共8篇)

文学评论 《活着》 篇1

《活着》是在常规的价值判断中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终于将苦难磨平,我们也在其中领悟人如何承受这巨大的苦难,领悟苦难的丰富与宽广,领悟绝望的不存在,领悟人活着的本意就在于活着。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为了活着,所以我在活着。虽然比较拗口,但是是一句话还是让我思考了很久,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悲伤,但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确就是这样的恍悟与沉重。

故事讲述一位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心痛一次,就像努力过后期盼着美好的到来,但真正到了最后,却发现原来从一开始就根本就有美好的存在。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本身的精彩,还有作家文笔的功力,在这我从叙事的角度来淡淡对于《活着》的理解与感受。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意象是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作家余华善用意象,且其意象很少停留在普通意义上的单纯描写和象征,而往往都是前后关联,自成一个隐喻系统,成为主题的点睛意象。“牛”作为《活着》中的一个意象,是不能被置换的。因为牛在这部小说中与人具有同等的生存价值,它是小说主题抒写的点睛意象。福贵在年老之后,只有那条老牛与他相依为命。它本是一条不能再耕作的老牛,被主人卖给了屠宰场,福贵是从屠刀下将它救回的。这可以看作是福贵对生命的尊重,但小说并不仅仅想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悲悯,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小说中“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心想我早就知道它像我了。” “话还得说回来,你(指牛)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这里,福贵把他自己的生命投射到老牛身上,通过老牛追忆亲人缅怀生命,老牛成了晚年的福贵,晚年的福贵成了默默承受孤独终老命运的老牛。活着的意义在福贵与老牛生命的相互指涉中凸现出来,老牛成为小说的点睛意象,从整体上完成了小说的隐喻功能。

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故事。《活着》一书可以分为两个叙述视角层。第一层中的“我”是去民间采集歌谣的采风人,也就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第二层中的“我”即福贵,在这里福贵以主人公和自己故事叙述者的双重身份,感慨万千地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苦难和幸福。在第一视角层中,作为主人公的采风人同时也是故事的叙述者,而这种关系也是为了交代故事的由来,使得小说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在第二视角层中,作为故事叙述者的福贵同时也是故事的主人公,面对一次次亲人的离去,福贵的叙述里充满了安详与从容。这种视角模式的运用很容易就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好像我们就坐在他们的面前,听他们娓娓的道来。例如“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他的讲述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抓住我。”读者被引入到当时“我”听故事时的内心感受,同叙述者一起感受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叙事循环是指小说的叙事序列呈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封闭结构。小说起笔是以“我”在夏日的阳光下听福贵老人讲述他的人生之旅开始的,结尾又以黄昏时老人的故事结束,这本身是一个回环。小说在开篇写到:“我听见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结尾又写到:“我听罢老人粗哑而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晚风一样飘扬:‘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民歌也许是福贵的父辈们唱过的,前后对应,形成了结构上的回环美,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使福贵这个个体生命的流动成为一种恒久的,具有某种符号性的典型循环。

“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文学评论 《活着》 篇2

(一) 要研读作品, 找出特色。

一篇文学评论可以全面系统地论述作品的成败得失, 写成洋洋可观的长篇论文;可以取其一点评判作品的瑕瑜优劣, 写成娓娓叙谈的短章随笔;可以专门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也可以着重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但是, 一篇评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 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有抓住作品的特点, 从一个侧面去评论, 才会有特色, 有深度。

(二) 抓住重点, 深入阐发。

中学生写文学评论, 一般评论的对象, 无外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也就是说, 不外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因此, 可以分开来说。在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述时, 要顾及全篇, 分清主流和支流, 分清本质和个别现象, 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总的思想倾向;要以作品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让读者觉得评论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能口服心服。评论人物形象的重点应放在人物性格特征上, 要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和行为等特点, 要抓住作品刻画人物的细节, 还应该准确地剖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让读者充分认识人物形象的本质和社会意义。

(三) 小中见大, 写深写透。

对于中学生来说, 要使评论观点鲜明, 主旨突出, 议题不宜定得太大, 论述的范围不宜开得太宽。评论一部作品, 不要从思想到艺术, 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 都去作全面的论述。可以从一个侧面入手, 评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一个场面, 一个镜头, 一个细节, 一句话或一支小插曲。总之, 应该抓住使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针对现实中的某一问题, 有感而发, 小题大做, 写出自己的真切体会。这样, 文章就容易做到笔墨集中, 主旨鲜明突出。

(四) 评论为本, 文学为用。

文学评论是论说文的一种体裁, 它既是“评论”, 也是“文学”;因此, 有人叫它作“评论文学”,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说, 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文章, 它不但应该有正确的论点, 有力的论据, 透辟的见解, 严密的逻辑, 同时还应具有优美的言辞, 生动的形象, 使人一读为快, 从中得到一种艺术享受。

初学写文学评论, 要谨防以下失误:

(一) 防止混淆文体。文学评论和读后感都是针对某一文学作品来写的, 都要适当引述作品, 所以, 二者有共同点。但是, 读后感主要是在读作品的基础上写主观感受, 谈体会, 谈心得,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打上了很深的主观烙印。文学评论是在研读作品的基础上, 对作品客观存在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作出客观的评论。总之, 读后感写的是一种主观感受, 可以因人而异;文学评论的是一种客观特色, 必须客观实在。

(二) 防止述而不议。文学评论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复述和摘引, 但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对被评论对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作的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要体现评论者的观点, 且为评论服务。所以, 写作时应围绕评论中心, 恰到好处地引述或介绍, 力避冗长和枯燥。在引论部分, 只能引述自己将要评论的内容;与自己所评论角度无关的, 不作引述。引述之后, 应立即过渡到自己所要评论的问题上来, 集中所有笔力针对所评对象深入分析。

(三) 防止言过其实。写文学评论, 应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好坏褒贬应客观公正, 既不夸大其辞, 又不主观武断, 要注意辩证分析, 不能轻易就去“扣帽子”, “打棍子”。语言可以严肃, 也可以活泼, 但要注意用词的准确, 掌握语言的分寸。

(四) 防止面面俱到。一种思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论, 一部作品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去评价。如, 可以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创作方法、艺术特色、风格流派, 等等。如果是从事文艺评论的职业作家, 固然可以对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作全面的评价;但对于初学写评论的中学生来说, 只能是在选准一个角度后, 把论题尽可能集中在某一点上, 扣准该点分析评论, 以便突出重点。如果面面俱到, 贪多求全, 就会失之于泛泛而谈, 不痛不痒, 最终把握不住评论的力度和深度。

祝宇, 李朝霞, 教师, 现居湖南岳阳。

摘要: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 高中生写文学评论, 可以训练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 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 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本文主要指出写作文学评论应注意的几点要求和要谨防的四种失误。

文学评论总该有文学性 篇3

古人认为史家必须学、才、识兼具,按这个标准衡量,则此文操刀者非王君莫属,因为他有着丰厚的学养、过人的见识、独特的才具。上世纪80年代散文诗在华夏大地复苏时,王慧骐先生就已是享有声誉的青春诗人和评论家,其后又坚持散文诗创作和评论垂四十年。其身份历经变化:文化官员、期刊主编、出版家、媒体人;交接过众多散文诗人,参加过历次散文诗活动,堪称新时期江苏散文诗,乃至中国散文诗文学活动见证人。要言之,其见甚广,其知亦多,其历积久,其识自高。

《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首先和主要涉及的是散文诗创作主体——散文诗人和评论家。文章从江苏学者、诗人刘半农引入散文诗理念和创作中国第一首散文诗话起,延及瞿秋白、韩北屏、丁芒、屠岸等,直至改革开放后至今仍活跃在散文诗阵地上的诸君。作者在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对有代表性和相当影响的散文诗人和评论家,作出较为细致的介绍和精当的评析。其次介绍了江苏散文诗的文学组织的沿革、组织者和活动情况,对散文诗报刊和热心于散文诗事业的编者做出评价。在某种意义上,该文堪称现代版的江苏散文诗“诗品”。

《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虽是一篇评介性的文字,带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但笔锋颇带感情。特别是话及故友散文诗人李华岚和评论家张彦加,在对他们的创作或评论的成就予以肯定,彰显他们在中国散文诗复苏期间的探索精神和贡献之余,表现出“文”在人亡的感慨。“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曹丕《典论论文》)该文将史笔与随笔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能使人悦读。王慧骐先生常话及自己与被评论者的关系,交往的经过,有时还要有意识地铺展开来。也许是情难自抑,也许是散文家的积习难改。这似乎很有违于文学论文、文学史论著的范式,其实文学论文和文学史论著并不必定于一,都是“概要、关键词、注释”,一个也不能缺,也不必保持零度感情,通篇不动声色。本文中的一些穿插,如话及自己在扬州师院(今扬州大学)师长吴周文先生耳提面命的情景,与诗人曹剑把臂交游的往事,文虽清简,但也历历如见。这样使得这篇逾万字的长文,于理性论述之中糅进了感性描述,点染生情,减少了读长文,特别是理论文字引起的倦意。同时这种交代也符合理论文章必须点出材料来源的要求:信而有征。有人说过“文学评论应该是文学作品”,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不过文学评论总该有文学性。陆机的《文赋》辞达理举,文采斐然;曹植的《与杨德祖书》,作者以公子之尊,纵论邺下文人,目无下尘,然而也透露出浓浓的文人相惜之情。思、诗、史,在王慧骐的笔下,得到有机的统一。

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散文诗地方专史,似乎可以而且也应该得到进一步完善。下面略陈己见,供王先生参考。

其一,论及江苏散文诗必然要涉及散文诗人、评论家的身份。习惯上,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个人登记表或作家小传上著录的籍贯。不过这也难,中国习惯上的籍贯有族望、祖籍、出生地,即使是作家自己说的,也不能当真。就拿有名的红学大师俞平伯来说,自称是浙江德清人,然而他与德清之缘仅是小“船”一夜听春雨。他在蘇州出生,青少年时在苏州就读,有叶圣陶、王伯祥等一班苏州旧友,早年也写过不坏的散文诗,但他师从周作人,常年寓居京城,是京派中坚,如果视为江苏散文诗人,就会有阑入以壮大声势之嫌。与之相异的是当下散文诗坛“祭酒”,或者说领军人物——耿林莽,虽长期生活在青岛,以散文诗成名于青岛,但他的散文诗作从题材、语言到风格,保持浓浓的苏味。只看籍贯是不行的,不看籍贯也是不行的。

评人衡诗的第一步是选人。地方文学史撰著要很好地考量此点。按笔者的理解,有些散文诗人似乎应该补入,现代江苏作家中,如美学家宗白华,早期诗集《流云》中,有相当多的散文诗,其作隽永而富有哲理;创造社骨干洪为法,散文诗恣意纵横,高处不减王独清;书评家叶灵凤以书话名世,偶有散文诗作,卓然不凡;战斗诗人缪崇群,散文诗作一扫脂粉气,大气磅礴;当代江苏散文诗人,如黑陶、大卫、吴克坚、陈劲松,评论家李曙白等,皆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其二,在勾出江苏散文诗百年轨迹的同时,可以进而探究江苏散文诗的个性——地方性,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江苏散文诗人很受地方文化的影响,其作品的共同特点为深沉、蕴藉、内敛,追求新变而不流于诡异,不那么大气、霸气。江苏散文诗的发展是自然的,不像其他省、市常举行笔会、评奖等活动,以增加凝聚力。然而文学创作带有很大的个人性,作家是以创作实绩获得自己价值的,交流、评奖适可而止。现代文学史著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除了一纸宣言以外,何曾开过成立大会,更没有什么理事会。法国文学史上的“七星诗社”,不过是文学沙龙而已。江苏散文诗人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园地里,至多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王慧骐先生的交友之道。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江苏散文诗的昨天和今天》,在中国散文诗史上应该大大地写下一笔。

(作者系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出版社特邀编审。)

文学评论 篇4

诗性之寓言

——解读迟子建《采浆果的人》

鹰潭一中

陈建生

在不少女作家以时尚的笔法书写城市欲望的当下,迟子建却仍然蘸着诗意书写乡村的神性,这种不含媚俗的美学追求,使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体风格,以致能使我们仅仅依靠浏览小说文本就可以敏感地判别出来。在阅读《采浆果的人》时,我想起了她的另一篇小说《微风入林》:

女医生方雪贞在医院里值夜班,这一天也正是她经期的第二天,本该是血流汹涌的日子,可是在那个晚上,当方雪贞还在梦乡之际,值班室的门突然“嘭——”地一声巨响,撞进来了一个满脸是血的鄂伦春猎人,方雪贞认为遇见鬼了,吓得心慌气短,腿也软了„„后来才发现,经这么一吓,月经被吓没了,越来越疏于夫妻生活的丈夫陈奎也竟然毫无察觉,还是方雪贞告诉他各中委曲。陈奎获知内情之后,将此事闹得路人皆知,当然也被那个鄂伦春男人——孟和哲知道了,对方雪贞说:“你们汉族女人就是娇气,这么不禁吓!我们的女人,上山能打狍子,下河能抓鱼,六十岁了那个东西也不回去!”方认为孟在侮辱她,而孟声称是来给她治病——“有灵验的药给你”。有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方竟然听信了,值班的夜晚跟着孟来到了风景秀丽的东山坡,孟“强奸”(医治)了方,而方却“感觉体內被一场淋漓尽致的暴雨冲洗过了,有几分被鞭打的疼痛,也有几分快意的清凉”。如此这般,从春天到夏天,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方风雨不误地接受孟的这种“治疗”,因为孟说“雨也是药,风也是药”。居然方雪贞被“治”好了。

故事就是这么荒诞神秘,我不知道是否有临床医学的根据,但在迟子建充满诗性的叙述里,体验不到一丝色情,反而觉得神圣、庄严,能感受到的是令人敬畏的原始神性。迟子建通过年过花甲的鄂伦春女人/方雪贞、孟和哲/陈奎的原始本能强弱对比,讲述了一个诗性寓言:原始生活能保存生命活力,现代文明人的身体里原始生命力正在衰退而变得脆弱。原始的,才是本真的,它是一剂药,能医治“现代”。

在我看来,《采浆果的人》是《微风入林》的姊妹篇。在《采浆果的人》中,继续动情地叙述人和自然的融合无间,继续肯定乡村生活的原始神性。而神性又是以工商活动为标志的现代文明所缺少的东西。现代社会在商品化、市场化的强势催化剂作用之下,正在迅猛消解乡村的素朴与原始,使人逐步失去“自然人”的本色,使人异化为谋利的“机器”,正因为如此,迟子建才不惜笔墨为原始乡村谱写一曲曲赞歌。从这一点来看,当与沈从文的创作思想相似。

《微风入林》中的“罗里奇”,《采浆果的人》中的“金井”,都是地处偏僻、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文化落后、信息闭塞的山村,就如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原始态“边城”是现代城市的对立面。迟子建暗承了沈从文的“乡村/城市”、“原始文明/现代文明”二元对立语境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为人们认识中国人精神生命的存在与发生、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供阐述的文化语境。

“金井”是个小农庄,只有十来户人家,“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然而当城市商人出高价收购浆果时,正在忙于秋收的人们竟然扔下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去了。

这一事件,可视为以商业为标志的现代文明社会对仍然保存着古朴的农耕文明的一种侵蚀。商业成功地策划了一次对农耕文明的袭击。作者写道:“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那些小小的浆果汇集在一起,就化成了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乡村”在“城市”的面前溃不成军,“唯利唯实的庸俗人生观”(沈从文语)瓦解了“金井”村民的世代坚守的处世观念。

“采浆果”这一事件,被作者作为故事的切入点,被作者处理为诗意化的叙事载体。“金井”的人事,如果用平实的笔调去写,只能是毫无价值的“一地鸡毛”,而迟子建在神性观念的烛照下,山水、草木都显得诗意摇曳,进而赋予了它们以神性,连平凡的人都有了某种神性。不难推断出,迟子建的这一写作资源,来自于她童年生活,来自萨满教。萨满教是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的一种原始宗教。该教没有成文的经典,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崇拜对象极为广泛。迟子建出生在漠河最北(大约北纬53度)的北极村,从小就耳濡目染。正如她自己在《梦开始的地方》中所说:“在这样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正源于此,迟子建创造了这么一种独特的诗性叙事。这种诗性叙事也暗合泛神论思想。歌德、雪莱、泰戈尔都有泛神论思想,他们笔下的自然与人一样充满着活跃的生命。迟子建有意无意地暗承了这一文化遗产。当然更有可能是萨满教义中的“万物有灵"观念直接形成了她的诗性叙事方式。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赢得了国际文学界的褒扬,二零零三年“世界悬念句子文学奖"授予了迟子建,该奖项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

在小说《采浆果的人》中,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由神性与诗性融合而产生的独特美感。

首先,迟子建努力发掘潜藏于物体或景象之里的神性意味,使诗性描述成为了克莱夫·贝尔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如小说开头:

金井的山峦,就是大鲁、二鲁的日历。雪让山峦穿上白衫时,他们拉着爬犁去拾烧柴;暖风使山峦披上嫩绿的轻纱时,他们赶紧下田播种„„而当银光闪闪的霜充当了染匠,给山峦罩上一件五彩的花衣时,他们就开始秋收了。

这无疑是诗性的描述,也是对神性的隐性书写。

有严重智障的大鲁二鲁之所以能够丰衣足食,可以说生活得很好,应该说是一个“神迹”。其原因就是他们兄妹有“慧心”,能够“读”懂大自然的“神谕”。在这里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使“雪”“风”“霜”都具有灵性,这种灵性与他们兄妹的心灵能够相通,而其他村民对待这样的“神谕”,却有时“充耳不闻”,这不?竟然全都置秋收而不顾,扔下手中的农具,奔入深山采浆果卖小钱去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再如小说写到“青鱼河”:“„„水花就扬起巴掌,劈头盖脸地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欢笑着从脖颈下跃过。”在迟子建笔下,青鱼河无疑是有神性的,它以这种方式来鞭挞曹大平,甚至连他的裤子也“充当了叛徒”。曹大平发现一片隐藏在河谷转弯处的山丁子,“想独享这片果实”,即想谋取最大的利益。在去采果的路上,夫妇两人就为拿到钱后买这买那讨论得很欢,“唯利唯实的庸俗人生观”昭然若揭,结果浆果没采到,差一点丢掉了性命,回家后又发高烧,一会儿说家里的炕洞里钻进一只绿眼睛的狼,一会儿又说星星掉下来,砸漏了他家的屋顶„„其他采浆果的人,有人撞见蛇,有人被蚊盯肿了眼睛,有人看见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鸟,它发出的叫声像小孩子的哭声„„小说不动声色地营造出诡秘不祥的氛围——一种神性空间。

作者在写到其他景物或景象(诸如都柿果、晚霞、夜空、狗、家畜们、熊、林中的鸟、干草、卡车等等)无一不采用拟人手法,用满含诗性的笔触去复活“万物有灵”的古老观念,从而创作出具有强大审美功能的艺术话语,并且构成了一种神性的隐喻。

其次,迟子建写出了人的神性。王一五,只缝制只有精灵鬼怪才能穿得上的小衣裳;他的儿子豆芽只爱用铅笔画花鸟虫鱼、房屋、河流,并称“世上的人都是丑的,不能入画”。他俩的艺术作品具有超功利性、非社会化、自然性的特点。他们为何创作?这是商业社会所不能回答的。毫无疑问,迟子建在此不仅赋予王一五父子作品以神性,还赋予王一五父子以诗性人格。他俩为何能创造出如此的作品?荣格的“神话原型说”或可解释这个问题。荣格认为,所有的艺术品都是原始的神话原型的衍化。然而,令我们在阅读中感到惊讶的是,王一五父子也堕为“采浆果的人”,灵巧的手采的浆果最多,从商人那里拿到的钱也最多。王一五父子身上的神性与诗性是如何丧失的呢?在此,我听到迟子建轻声地、忧伤地为原始文明唱起了挽歌。正如她在《梦开始的地方》所透露的:“尽管我如此热衷于神话传说,但我也迫切感觉到它们正日渐委顿和失传。”王氏父子神性、诗性的丧失,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隐喻。

在乡村/城市、原始文明/现代文明的对决中,前者溃败了,商业社会的力量似乎无所不能。

苍苍婆是一个对商业社会说“不”的人。她的言行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她也去采浆果了,但后来却将都柿当酒吃,醉了。醉了的时候,常常拖着长腔软绵绵地说:“美——啊——”这使我们自然地联想到浮士德的那句名言:“美啊,你停一下!”我甚至觉得她的身上有尼采所谓的“酒神精神”。收浆果的人见她两手空空,一摇一摆,就“慷慨”地给了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喝,苍苍婆却运足一口气,把它吹落,并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吗?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给蚂蚁们举着玩儿,当遮阳伞吧!”说得何等的诗意盎然。

作者写道,苍苍婆“与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虽然性欲亢奋,却从不偷其他男人的“雨露”,因为“她大约也是不缺乏雨露的”。她男人在她三十岁时就瘫到炕上,她却没有像别的女人那样以泪洗面,唉声叹气,而是即使在雾里雨里都“放声歌唱”。六十岁了,仍不离不弃侍候着丈夫,“但她的眼睛,却没有年老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这分明是“女神”的形象。作者不惜诗性笔墨,勾画出这么一个形象,使庸常的描写对象带着神性的力量飞翔。商业社会能产生苍苍婆这样的人吗?

故此,在小说行将结束之处,迟子建意味深长地构想了这样一个情节:豆芽,那个声称“人都是丑的,不能入画”的小孩子,竟然神奇地画出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她披散着长发,有着狐狸一样秀丽的脸庞,唇角漾着笑意,眼睛明亮极了,所有在场的人都认出那是年轻时的苍苍婆”。但是苍苍婆却来到大鲁二鲁家,望着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先是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她看到二鲁的脖颈带着野刺莓串成的“项链”。看来二鲁也是“采浆果的人”,只不过是把浆果做了“最美的镶嵌”,而没有将浆果作为获取金钱的东西。

毫无疑问,寓意存焉。迟子建在这两兄妹的身上倾注无限的怜爱与敬意,因为唯有这对有智障的双胞胎崇奉先辈的生存经验,恪守先辈的生活方式。大鲁二鲁对于父亲临终的两点遗训,有着教徒对宗教一样的虔诚,始终不渝地坚守,这令人深思,令人感动。

迟子建通过苍苍婆对大鲁二鲁的羡慕之情,转达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大鲁二鲁才是真正可以“入画的人”。

在这篇小说中,迟子建实际上有意识地构建了一个“罪与罚”的寓言:乡村是圣洁的,是充满神性的,是坚守农业文明的堡垒,也是抵抗商业文明侵袭的最后阵地,当世界逐渐被商业化的物质文明所吞噬的时候,乡村应该继续唱着农业文明的牧歌,否则谁亵渎,谁就会遭到惩罚。曹大平就是一个受到重惩的人,其他“采浆果的人”也全都失去一年的收获,“有的女人甚至扑倒在雪地上哭了起来,哭他们的土豆、白菜和红红的萝卜”,这个时候,“金井人恨不能戳瞎自己的眼睛,他们认定那辆卡车是魔鬼变成的”。

正如迟子建在《梦开始的地方》的自白:“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坟墓、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似深刻的事物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诚如此言,迟子建在《采浆果的人》这篇小说中成功地实践了自己的写作追求。

《萧萧》文学评论 篇5

——解读女主人公萧萧

在上了中国现代小说课堂后,让我理解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让我受益匪浅。老师还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遍关于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

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少女生活中的点滴和坎坷。整个小说语言真实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成功的营造了一种与自然相近的氛围。同时文笔细腻,将主人公萧萧内心的种种起伏波动、那种微微触动的少女心描绘的细致而生动。情感没有大的波澜,情节没有大的起伏,却也让读者融入到了某种在都市喧嚣中感觉不到的细腻与自然之中。

如果要描述主人公萧萧的话,有三个词是必须的——单纯,希翼,悲哀。说到萧萧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词就是“单纯”。这个在如今的社会已经被视为无法生存的词汇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似乎成了女主人公的代名词。萧萧的单纯是一种纯洁。她带着能称之为“弟弟”的丈夫到村前的柳树去玩,到溪边去玩,一面亲嘴一面说着:“弟弟,哪,啵。再来,啵。”——多么纯真,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她还会做这种年龄的人都会做的梦——捡到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爬树,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游,甚至飞到天上众星中„„即使因为说了梦话而被骂也不怕,还暗暗的笑着,为刚刚美好的梦境而留恋——多么纯洁,多么真实的孩子啊!沈从文朴实自然的文笔赋予了这个农家姑娘淳朴可爱的天性。

然而,萧萧的单纯既是一种纯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知的愚昧。萧萧是一个一直抱有希望的孩子——不管是多么渺小的希望,不管是多么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她终究是抱有着的,这是她的可爱之处,也是她与其他农村人不同的地方。希望在那个黑暗时代的黑暗社会里实在是一个奢侈的词,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抱有希望那么就做梦吧!用做梦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似乎太过卑微和悲哀,但萧萧至少有这样的希翼,而我们都知道拥有希望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怎样的不可估量„„说到萧萧的希翼,不得不提的就是“女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和探求,这是花季少女的一种本能。萧萧梦想着女学生和她们的生活,以至于在最后走投无路时会想到跟着女学生进城,这就说明她进城不仅仅是想逃走,更是想要握住那小小的希望的苗芽。

而萧萧的命运终究还是悲哀的„„

生在那样一个时代,身为女孩本来就是悲哀,只能是以帮男方传宗接代的工具的身份而活着,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能违背或者操控,因为是别人在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萧萧的生活由婆婆和祖父掌控,萧萧的生死是由伯父决定„„而萧萧的另一个可悲——也是最可悲的地方,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可悲之处——就是不懂得反抗。不反抗,不奋斗,不争取,不懂得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可以靠自己争取到的,只是一味的顺应悲惨的命运,逆来顺受。

怎么写文学评论 篇6

1、符合文体。赏析文是议论文,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说。既是议论文,就应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要求;要有论点,那就是对作品某个方面的结论性的认识;要有论据,那就是引述作品的材料、语句;要有论证,那就是把这些材料经过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以完成对原作的鉴赏、评价。有学生在这方面犯错误,没有写成议论文,那就是单纯地概括原作的内容,简单重述作品中的故事,形同介绍电影、电视剧的“本事”。

2、符合内容。赏析文必须是对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评价,不能写成自己阅读的感想、感受、感悟。前者是对作品“客体”的评论,后者是阅读“主体”的感受。前者是写这篇作品好,好在哪里,后者是写自己阅读后的心得收益。写这类文章一定要以评价为主,而不能以心得为主。它穿插几句感受、心得当然可以,但也应是为了论证评价的观点,如果把主要篇幅落到写心得体会上面,那就不符合对内容的要求了。

3、结构完整。结构完整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文章形式完整。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即使再短小,也应有标题、有正文。(标题拟得好,会大大提高评卷者的欣赏兴趣,增加印象分)同学们容易忽略的是,不写标题。2005年湖南高考题要求考生写赏析文,没有要考生写标题,那是怕考生初做此题不懂得要写标题,先给大家把题目也拟定了,这只是对考生现状的一种“妥协”,本来文章的标题是应由考生自拟的,自拟题既可看出考生的写作能力,也可让学生自由展开论述,真正各抒己见。

强调一句,如果是要求写一篇短文而不是写一段评语,那就必须要有文题(含正、副题),如果试卷没有标出文题来,考生就必须自拟完整,然后再写作正文。二是文章内容的完整。作为一篇议论文必须是有论点、论据、论证。作为一篇文学鉴赏(特殊的文体),必须是有述有评,而中心又是“评”。“述”是述原作,或者是概述原作内容,或是引入作品原句。“述”是“评”的基础,也是“评”的依据,“评”是“述”的生发,也是赏析文的核心。如果只是提炼了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外国文学评论的写法有很多种,主要是因为选取角度的不同。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行评论,也可以从故事情节的推进上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感思想情的抒发表达上进行阐释~~这些都可依据不同作家,不同文体,不同风格进行选择.一部文学作品如何分析?最合适的答案是:随便怎么分析。

这不是玩笑。文学文本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可以用各种学科的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哲学、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地理学、气象学、数学、神秘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学…………如果你够狠,也可以用上物理学、化学等等看上去毫不沾边的学科知识和规范。一切学科的最高级都是互通的。

随意举几例。用哲学分析文本的有德里达,史学分析文本的有陈寅恪,心理学分析文本的有弗洛伊德,语言学的有形式主义,数学的有结构主义,经济学的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有后殖民主义,等等。用不同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文本,从文学文本中抽取对该学科有价值的材料和元素,为该学科的研究服务,这就是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理论方法来分析文学文本的思路。

那么,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如何在考研中回答一道“分析某文学作品”的考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两个前提。

第一,其实文学本身并不是一个学科,没有所谓“文学学”。

第二,比较正规的高校,一般不会笼统地让你“分析某作品”,它一定要给出一个限定,也就是一个思路。接下来我解释。

第一,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甚至要和我急。文学明明是国家规定的一级学科,怎么能叫“不是一个学科”?吴弘毅你还是中文系毕业的呢,你这个叛徒!

哈哈,其实未必。国家要建设文化事业,就要有相应的名分,这是一回事。大学的科系并不见得完全适应学术的需要。二者可以互不干涉。文学在所有艺术中是特殊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说某个文本是文学作品而某文本不是。根据德里达的观点,文学的性质渗入到所有文本中。我们看来“肯定是”文学的某些文本,是因为它们的文学性表现得特别强烈。就如我写这篇说明文,其中也用了很多属于文学性的修辞手法,你把它当文学作品看,也没有问题。“纯文学”不存在。

同理,也没有“纯”的文学研究。对文学的研究必然是各学科、各理论的集合。例如文学史的写作,必然要有史学的介入。而所谓“文学理论”,其实是应用各种学科来解释文学、应用文学的大杂烩,纯粹的“文学理论”-“文学学”-“文艺学”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文学理论都是文学作品和其他学科交叉产生的,文学研究顶多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大家要破除一个迷思,就是,怎样的解读才算是文学的?才算是中文系的?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并不存在,运用你的知识,去揭示作品的意义,这就够了。所以,中文系不是一个学科,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让你混日子。要想研究文学作品,功夫在文学外。

至于鉴赏?鉴赏属于艺术感觉范畴,是纯个人的事情,无法交流,无法规约,与学术研究无关。培养文学鉴赏功力,完全不需要进中文系。

第二,既然文学本身就是大杂烩,所以考试时考虑到公平与效率,一定会给出一个相对具体的限制,让你在出题者的思路内操作。一般来说,正统的文学理论(像神秘学、物理学、化学这类太偏的不会考),对待一部作品,会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作者。作者写作的动机?主题?受到哪些人和事影响?企图影响什么?改变什么?作者的心理和经历在作品中留下哪些烙印?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2、作品。作品本身在语言上、结构上有什么特征?和哪些作品类似?和哪些作品相反?作品中有无歧义和难解之处?如果有,研究者如何对待,有无自己的解读?

3、环境。作品和它的时代有什么关系?怎样体现当时的社会制度、风俗人情等外部因素?

4、史论。作品具有哪些文艺流派、思潮的特征?对当时和以后的文艺有怎样的影响?他人对此作品评价怎样?读者如何接受该作品?它的具体传播影响情况如何?

5、理论。研究者有无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所建立的理论框架?如有,对该作品的解读,是支持还是冲击了该理论?对该理论的生成发展有无贡献?在这个层次,你可以借题发挥,尽量表述自己的艺术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你对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社科的议题已经有了较成熟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创新也没关系,有创新才不正常),可以用精当的语言,结合作品表述出来。这就叫研究能力。一切学科的研究,最高目的是形成理论从而指导实践。

明白这两个前提,我相信面对一道作品分析题,大家已经知道如何准备与回答了。在复习备考阶段,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亦即关于作家、作品和历史的基本知识,否则答题时没有材料,只能放空炮。必须系统全面地学习文学理论,掌握东西方关于文学的理论的基本脉络和各家各派的主要观点。必须在学习知识和他人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实际,建立自己的较为成熟的文学观和艺术观,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抄教材。

在答题考试阶段,必须明确审题,努力调动自己掌握的一切有关材料,思路要敏捷清晰,迅速地根据以上几个大的方面,组织材料,阐述观点。一旦材料组织完毕,就要根据平时思考得出的自己的理论体系,恰当地征用已有的理论资源,如现象学、结构主义、新批评等,哪个趁手用哪个,哪个熟悉用哪个,力图完美地揭示文本的一些问题。

当然,不是要大家机械地套用理论。恰恰相反,只有深入地了解理论,才能恰当地征用理论。

今天时间紧,说得比较抽象。以后有空,我会结合具体的题目举例。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毛泽东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

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

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

(1)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2)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3)个人的专长。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中选取有意义之点。在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名篇,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划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二是甄别。主要从三方面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一,作品中什么是应选取的有意义之点,什么是要舍弃的无意义之点;二,什么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真知灼见,什么是拾人牙慧的旧调重弹、老生常谈;三,哪些是自己评论时能够驾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难自己力不胜任的。总之,定题是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评论者的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个“飞跃”过程,需要花大力气、下深功夫。一些批评家能定题定得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评论多数评论是基于以下五个问题:

1.这部作品说些什么?

2.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

3.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

4.这部作品表达得好不好?

5.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第一个评论的问题,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现象。主要应对“谁”、“什么”、“何处”、“何时”、“为何”和“如何”给予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明确作品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并且把作者所经验的与自己所经验的联系起来。

第二个评论的问题,在于阐明作品的主题。这种能力只有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有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具备。要正确评论作品的主题,一般要从:

一、内容释义;

二、感觉感情;

三、语言调整;

四、作者意图等四个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个评论的问题,涉及到作者为了在读者中得到预期反应所运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达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为文学作品来说,除非能够注意并运用这些特殊的技巧,否则,读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评价它。评价作品的表达技巧是读者和作者都会感兴趣的。

第四个评论的问题,是建立在对前三个问题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为了公平、正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评论者对这部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确判断作者艺术手法表达的成功程度,对作品的技巧的运用作出应有的评价,将会得到作者和许多读者的赞同。

第五个评论的问题是关于作品的价值的。一篇文学评论只有正确地指出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使文学作品获得写作价值的,除了带来愉快,扩大知识领域,提供新的见识,促进积极行动,促进对生活有更正确的态度等等以外,还有语言的描绘(通过色彩、形状、明暗、场景的描写),思想、结构或语言的宏伟,历史性(对于另一时间的描述),以及存在于许多散文和诗歌中的韵律。”(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的评论作品,为我们学习评论提供了范文,我们可以从这些评论中学习到有益的评论方法。

(四)写作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这是它与其它议论文相同的共性。但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这是它的个性。因此,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既要具有一般论说文的特点,又要讲究文学性。

1.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论点)。我们对一篇文学作品发表议论,总要有个基本看法:是好还是坏?是基本上好的还有缺点,还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处?这个基本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这个论点必须是正确的、鲜明的。

2.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文学评论的论据,主要应从作品的人物、情节和艺术描写中去找,也就是说,要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描写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的分析。从而引用足以说明自己论点的材料来作为论据。这些论据一定要准确可靠,不能想当然,更不可曲解,甚或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3.要运用科学的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是用归纳法,还是用演绎法,或者是类比法,应深思熟虑。而且,是写成一篇立论的评论,还是一篇驳论的评论,也需要根据写作目的,从作品实际和读者需要出发来确定。

4.要具有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能按照文学规律和特性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写作。必须运用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史知识、美学知识、语言学和修辞学知识,针对具体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在文章中尽讲外行话,或者对文艺作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的评论肯定难以服人。

5.在创作上文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文学评论的理论和术语也随之不断更新。为此,就要努力使评论的语言既准确、严密、有科学性、理论性,又要鲜明、新颖、有文学性、形象性。要通过语言的运用将评论的理、情、文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我的父亲母亲》是电影。电影是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美工、剪辑、服装、道具、化妆、灯光、特技等于一身的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影视评论既可对诸多方面做综合评论,亦可对某一方面做重点评论。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各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只要紧扣你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另外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也不同。当然从某一角度讲,文学评论首先要基于对作品的分析,没有分析何来评论;而分析本身也自然含有对作品的评价。但之间仍是有区别的,分析作品侧重是谈作品“是这样”;而评论侧重是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另外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红楼梦》”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红楼梦》中人物的对话”,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红楼梦》凤辣子的语言特征”就容易下笔了。

对全媒体时代中国文学评论的思考 篇7

只有将文学评论四周的迷雾拨开,才能探寻它未来的路径。评论者的迷惑在于文学评论的范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新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全媒体时代读者的迷惑在于网络评论随处可见,而孰真孰假、孰是孰非该如何分辨。想要找寻文学评论的生存方法,首先要找到问题的内因,如果忽视对内因的探究,我们最终将一无所获。

(一)乱象丛生

难道公众真的不关心文学评论?其实不然,文学评论存在着专业水准的欠缺、理论深度的欠缺、文学美感的欠缺等一系列自身问题。文学评论乱象丛生下的病因如下:⑴商业化。上世纪70 年代文学评论政治化成为文学批评的头号大敌,许多评论在政治面前丧失了主体精神,遗弃了批判的武器。⑵人情化。文学评论所面临的现象是:研讨会在增多,好作品在减少;会场变得豪华,作品变得寒酸;利益变多,内容变少。⑶泡沫化。文学评论所面临的现实是,评论价值的迷失。文学评论在各种形式的评论下失去了它的品质。⑷疏离化。

(二)审美缺失

评论界在过去的几年里,出现对攻的局面。媒体有意地组织专家进行“直言不讳”的评价。评论态度看似对立,其实有着共同之处,即是审美缺失。文学评论的发展历程可谓艰辛。通过引入西方文化,突破了审美的狭隘,将文学审美回归生活和大众,审美的自我解构产生了副作用,文学创作日益娱乐化、低俗化。文学评论逐渐丧失了审美的标准,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是社会价值观的迷失。

(三)标准缺失

文学评论呈现出只有争鸣没有共鸣的态势,由于很难寻找到共识,因此对立成为了常态。由于评论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导致创作者直言从来不看文学评论。评论者则只给出评论和质疑,没有回应和解释,创作和评论成了没有交集的平行线,那么文学评论还有什么作用呢?文学评论不再是文学创作与欣赏之间的桥梁,那么文学评论只会走向落寞。文学评论提倡百家争鸣,争是争论,鸣是共鸣。如今却只有争论的声音,而达不到共鸣。

(四)危机根源

文学评论受传统观念、西方理论的影响,失去了对时代的洞察力,同时也失去了文学评论的能力。这是文学评论的病因所在。文学批评失去了时代担当,将会被商业化、庸俗化,同时也将失去与读者之间的共鸣。如同没有了生命力的花朵,凋零也将成为必然。真正的文学评论不是追逐时代的影子,而是走在时代的前端,发现文学的本质,做出准确的评论,说出时代的声音。

二、文学评论的重建

(一)找回传统

重建文学评论的精神品格,才能有效地化解文学评论系统性危机。文学评论,是用来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使文学更好地诠释一个时代。文学评论想要找回在文学时代中的地位,首先要解答如下问题:文学评论的作用、意义、标准分别是什么?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需要文学评论摆脱外部因素的影响,维护其独立价值,使读者能够信赖文学评论。在此基础上,文学评论才能找到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审美的标准,从而解决理念之争。重建文学评论的精神品格,视作化解文学评论系统性危机的第一扇门。

(二)理解时代

中国文学对时代的欲拒还迎,文学评论所面对的种种困惑,归根到底在于无法把握时代的命脉,因此重建文学评论对时代的理解能力,是现在的首要任务。文学评论在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中为时代找寻答案,理解时代才能被时代所理解,想要打动人心就要了解人心。文学评论者需要保持独立与冷静,不随波逐流,做一个合格的守望者。“时代”并不是抽象概念,它关乎人类的价值、理想的追寻、梦想的实现等。

(三)创新生存

文学评论在全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是现如今无法回避的问题。全媒体时代的文学评论在传播上为传统的文学评论提供方便,然而文学评论需要找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策略。首先需要让专家评论和媒体评论认清自身的价值,探索传播的有效途径和策略,重建文化评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思想高度的同时,尝试对话语方式的创新。

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做文学评论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困难。文学评论对文学的理解力和时代的洞察力正在逐渐消失,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是会被继续边缘化,还是能重建文学评论的权威,构建文学评论的新格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化解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危机,找到能够应对的可行路径。

摘要:全媒体时代,文学开始面向大众,文学评论也不再是精英群体的专利。新的文学评论时代,大众和精英不再对立,形成了大众评论和精英评论共存互补的格局。文化评论成功地进入了文学领域,重建了文学批评的价值,实现了批评主体的回归。在全媒体时代下,为文学评论找到了广阔的未来。

我们怎样搞“神经文学评论” 篇8

霍尔奎斯特: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的研究兴趣是“神经文学评论”,就是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小说等文学作品。这项研究得到Teagle慈善基金的支持。必须说明的是,我们的这项研究牵涉到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目前,我们的工作集中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即耶鲁大学和哈斯金实验室所在地。

新知客:能具体说说怎么做的吗?研究现在的进展如何?

霍尔奎斯特:我们邀请大学生来参加我们的实验。这个实验要求他们读一些难度不等的文本,他们的神经活动会被同时记录下来。这个实验不算难做,试验者只需要平躺在磁共振扫描仪中就可以了。他们的面前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屏幕。我们每次就在屏幕上呈现一段不超过360字的文本。目前,我们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

新知客: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给大学生阅读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霍尔奎斯特:不完全是。我们的研究主要希望了解人们阅读复杂的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字时,脑的活动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当我们将纸上的内容通过视网膜输入大脑时,大脑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模式来进行理解。用磁共振扫描仪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的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读逻辑关系复杂一些的作品,读者甚至需要调用一个特殊的注意机制。我们希望找出这些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

新知客:感觉非常高深啊。您觉得这对大众阅读也是有帮助的?

霍尔奎斯特:对。对于普通大众,我们注意到阅读能力在一年年降低。比如美国,有调查说25%的人一年一本书也不读。事实上,我们希望这个关于“复杂文本阅读”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人脑在文学阅读中发生了什么,最终让我们对阅读的训练更加有效。

新知客:“阅读训练更加有效”怎么理解?

霍尔奎斯特:是这样的,我们认为“复杂文本阅读”有训练大脑的作用,对大脑处理其他事务,也有裨益。这就相当于我们去健身房健身一样,将锻炼出更健壮的体魄。

新知客:您的研究会对其他学科有什么影响呢?

霍尔奎斯特:就文学叙述本身而言,对于任何思想的传播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然,具体的影响短期内不好说。有意思的是,2009年秋,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叫“叙述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的,你们可以关注一下。

新知客:在“神经文学评论”之前还有许多其他学说用于文学研究,比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您觉得“神经文学评论”会像《纽约时报》说的那样,是文学研究领域里下一个大事件吗?

霍尔奎斯特: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创造另外一个文学评论方法,我们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阅读活动本身而已。

新知客:您认为艺术灵感也可以通过神经成像来进行观察吗?

上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 图形与图像教学设计下一篇:哈尔滨租房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