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共8篇)
1.新闻活动是(C)
A.人类传播新闻的活动
B.人类接受新闻的活动
C.人类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活动 D.人类相互交往的活动
2.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的特点(ABC)
A.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B.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复杂
C.传递新闻的手段更加多样
D.产生了专门从事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
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CD)
A.亲身传播
B.小众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1.新闻吸引受众归根结底是依靠(AD)
A.真实
B.新奇
C.新鲜
D.迅捷
2.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是(A)
A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B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一性 C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二性的 D新闻第一性,事实第二性
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CD)
A.亲身传播
B.小众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4.以新闻内容来划分,可分出(A)A.政法新闻和经济新闻 B.硬新闻和软新闻 C.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D.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
1.信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信息有选择的报道。(T)
2.用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单元来计算,在同样的篇幅内,新闻所提供的事实单元越多,信息量越大。(T)
3.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方式有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事物变动的速度和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T)
4.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两层意思: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和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事实和意见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F)
1.在具体认识宣传和新闻的关系时,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ABCD)A.同一论
B.并行论 C.交叉论
D.包含论
2.“宣传,从最广泛的涵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这一定义的作者是(A)A.哈罗德·拉斯韦尔 B.列宁
C.毛泽东
D.希特勒 3.宣传的三大元素是(ACD)
A.事实
B.情绪
C.感情
D.道理
1.下列属于舆论的特点是(CD)
A.公开性和引导性 B.公众性和隐匿性 C.急迫性和公众性 D.广泛性和评价性
2.下列对舆论形成的量化标准表述正确的是(ACD)A.四分之一的人持有一种意见,则舆论形成 B.三分之一的人持有一种意见,则舆论形成
C.三分之一的人持有某种意见,则舆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D.三分之二的人持有某种意见,则舆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3.我国当前舆论引导的总目标是(B)A.表达民意 B.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C.显示民众的力量
D.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1.最著名的信号媒介是古代的烽火台(T)
2.新闻事业的主体是个人,而不是职业的新闻机构。(F)
3.新闻事业不同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活动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古已有之,而新闻事业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才出现的。(F)
4.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二是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T)
5.报纸的产生大致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新闻书、手抄新闻、周报和日报。(F)
6.不仅新闻事业的具体形式及其传播手段的发展依靠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而且整个新闻事业,从拥有的规模,影响的范围,到产生的作用也都依赖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T)7.邸报基本上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这是邸报和近代报纸的根本区别。(T)
1.世界上第一种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F)
2.新闻教育事业最早出现在美国。1878年,密苏里大学英语系开设新闻专业课。1908年和1912年,密苏里大学和 哥伦比亚大学分别成立新闻学院。(T)
3.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的。(T)
4.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T
5.互联网拥有超文本、大容量、开放性的传播内容。(T)
6.通讯社开始是向报社提供新闻稿,现在也向广播、电视台提供新闻稿。但通讯社只能满足各新闻单位的共同需要,各新闻单位的特殊需要还要靠各新闻媒体自己去采访。(T)
7.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通讯社分别: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华社。F
一、判断题
1.新闻事业(或媒介)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因此新闻事业是一种“专政工具”。(F)
2.新闻媒介的个性是它们在内容选择、行文风格两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F)
3.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事业既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又具有信息产业的属性。(T)
4.新闻媒介是迅速及时地(与事实发生同时)反映现实变动的,并面向社会大众,这使它与书籍、杂志、书信、内容简报,军事情报等相比较没有区别。F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不但是一支强大的精神上,道义上的力量,而且还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T)
6.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是:新闻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T)
7.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极大地激活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积极变化,对新闻事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T)
1.除了发表新闻和表达意见外,美国人普遍重视新闻媒介的广告载体和娱乐作用,因此与拉斯韦尔等人观点有所不同的“四功能说”成为一种代表性理论。(T)
2.大众传播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了著名的大众传播三功能说,即(1)环境监视;(2)联系社会;(3)传播文化。(T)
3.美国学者唐纳德?肖和米切尔?毕晓普提出报纸的职能包括报道新闻、发表评论、供给娱乐。(F)
4.新闻媒介功能定位的基本排列组合有以下四种:信息+宣传+赢利型、信息+赢利型的新闻媒介、消闲+服务+赢利型、知识+赢利型。F
5.我国新闻媒介的基本任务就是江泽民于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T)
6.模式示范论认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受众与媒介内容的接触,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学习的对象,可以从中学得一系列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人们处理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永久性方式的一部分。(T)
一、判断题
1.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主要有广泛性、混杂性、公开性。(F)
2.受众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在法律意义上,受众又是公民,享有作为公民在法定范围内应当享有的一切权利。(T)
3.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频率,受众可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T)
4.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受众可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F)
5.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不论是媒介整体还是其分设栏目、频道,受众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都是同一的,即宽窄适应,范围适中。(T)
6.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知的权利等,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T)
7.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T)
1.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主要有:坚持新闻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T)
2.新闻指导性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迅速地在受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立刻收到明显的效果;另一种是潜移默化地长期影响。这两种效果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区别对待。(F)
3.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指导性的操作要求是不变的。(F)
4.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新闻指导性应该重点要在“解释”上下功夫。围绕着形势新变化,对党和国家每一项新措施的出台进行分析阐释,帮助受众弄清发展趋势,权衡利弊得失,保持新闻指导性宏观上的舆论一律和微观上的多元表达。(T)
5.新闻事业的战斗性是指为捍卫党和人民利益而无所畏惧地斗争,为传播真理而不惜地探讨。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新闻媒介的战斗性就是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报道,实行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T)
6.各级党的组织和每个党员,对于新闻媒介所进行的事实调查,有责任给以诚实的答复,但不要求迅速给予答复。(F)
7.坚持党性原则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姓是一致的。(T)
1.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新闻的基本任务就是从大干世界每日每时变动的无穷事实中挑选事实。(T)
2.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T)
3.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向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F)
4.新闻价值和新闻法规、宣传价值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T)
5.新闻选择的标准不一定要和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F)
6.新闻价值考虑的仅仅是新闻是否能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问题,它并不考虑新闻的社会效果问题,比如鼓舞作用、激励作用、教育作用等等。新闻的价值是由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这两个概念来解决的。所以不能把新闻价值等同于新闻的价值。(T)
7.新闻选择是对新闻工作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新闻素质全面、综合的检测,反映出他们对党的国家方针、政策熟悉的程度,对时局认识、把握的能力,对实际工作、对受众理解的程度。(T)
1.新闻媒介的管理与新闻媒介的经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宏观层面讲,管理高于经营,经营不等于管理;从微观层面讲,经营包含了管理,管理是经营的有效运作。(T)
2.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重要条件。(T)
3.新闻媒介的经营目的有二:一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满足受众的需要,树立新闻媒介的信誉;二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奠定物质基础。(T)
4.坚持政治家办报,倡导企业家经营,是社会主义主流媒体从事经营的正确方向。(T)
5.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新闻法规所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T)
6.研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不需考虑新闻媒介产品及其经营的特殊性。(F)
7.新闻媒介经营的具体范围主要有:报刊的发行和节目播出;广告业务;多种经营;设备和物资供应。(T)
1.新闻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责任等三个方面。(F)
《新闻调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新闻调查类节目刚开始成长的大背景下, 它没有范例可以参考, 只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一路走过来, 从栏目的定位到选题范围的确定, 从追逐热点新闻事件、以报道为主, 到以揭示事件内幕、以调查为主线, 在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策略的过程中, 《新闻调查》日渐走向完善和成熟。
一、个性鲜明的栏目定位
“《新闻调查》的成功经验很多, 重要的因素是栏目准确的定位所展现出来的鲜明的个性特色”[1]。其实, 任何一档新的栏目的推出, 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有自己特殊的栏目定位。而最终节目整体的既定选题、构思都是以栏目的定位为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的。现如今电视的频道化、栏目化是电视栏目时空和结构的一次大的演进, 是对电视时空的一种一定意义上的规范, 从而使得观众可以自由地穿行其间, 找寻个人最感兴趣的内容。而所谓的栏目定位, 就是为栏目规范一个大致的内容范围, 以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特殊人群为目标来制作电视节目的。
(一) 准确的目标定位
“《新闻调查》从开始到现在, 目标定位应该说十分明确:就是要把《新闻调查》办成央视最能代表国家电视台水准的深度报道栏目”[2]。先宏观立论, 然后找素材印证, 《新闻调查》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 采取的是主题性调查的方法。它的内容涉及法制建设、公共卫生、“三农”问题、教育、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选题也大部分是关于国计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的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曾经的一些典型的节目:《国企改革备忘录》、《明天怎么看病》、《铁路面临重大改革》等等。节目到了后来, 还进一步涉及到了相对敏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像北京公开选拔副局级干部等主题。通常意义上来讲, 主题性调查是从改革开放的大主题来观照社会现象, 结合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进行积极的理性的探讨。诸如此类代表性的优秀节目不断播出, 使得栏目的整体的影响不断地走向深入、扩展, 《新闻调查》已经当之无愧地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制作水平。
(二) 强化形象识别标志
“《新闻调查》刚诞生之时, 无论是题材还是报道方式都比较宽泛, 当时节目的广告语是‘重大新闻事件全面深入, 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 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故事一波三折, 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背后的新闻’”[3]。栏目的定位紧随重大新闻。之后, 《新闻调查》适时地调整着自己的轨迹, 不断打造自己的形象识别标志。
栏目初创时期, 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历史解密调查、事件性调查、记录性调查和内幕调查等。题材范围和报道方式的宽泛导致了《新闻调查》定位模糊, 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基于此, 2002年《新闻调查》对栏目定位进行了一次调整, 更加倾向于注意调查的实质内涵, 进一步把自己的调查对象明确定位为事实的真相, 推出了“探索事实真相”的宣传语。很明显地, 栏目更加强调对重大焦点新闻事件, 或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进行调查, 尤其是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腐败贪污、违法乱纪的一些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 全力探寻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事实真相, 让电视观众最大程度地尽可能地接近事件的真相, 进一步加强了《新闻调查》栏目的舆论监督功能。正是基于这一显著的定位, 以及栏目在这方面所展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 从而使得这一栏目有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 最后终于成为一个受观众欢迎的典型的品牌栏目。《新闻调查》的栏目特色正式形成。
到了2003年, 《新闻调查》栏目进一步又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把记者独立调查得来的那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以及被掩盖和隐藏的那些行为, 作为采访报道的基本对象元素。进一步确立了以调查性报道为关键对象的策略, 使《新闻调查》栏目的可看性明显地、大幅度地增加。与此同时, 其栏目收视率也有明显的上升。
二、紧扣时代、人文化的选题
《新闻调查》的选题原则通常是具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故事性。把新闻当故事来讲, 记者在摄像机前娓娓道来, 让新闻
161事件以最接近真实原貌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论何种类20型的新闻事件, 其中往往包含着人文的元素, 这既是事件本年12身所包含的隐性的一面, 也是栏目所尽力要表达的。
第
六在央视国际网站上, 《新闻调查》栏目用这样一句话来描
期
述其选题原则:“一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案也许不会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 而一个小人物承包一列火车倒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前者可能只是一起偶然事件, 而后者则预示着某
实务
探种体制的变革。但同样是绑架案, 如果它的起因表现了严重讨—的社会痼疾, 则可能成为《新闻调查》的选题。《新闻调查》的媒新闻有时并不体现通常意义上的实效性, 但一定要有厚重的
体
与时代感, 可以少一些轰动效应, 但一定要耐人寻味”[4]。节目 (一) 选题紧扣社会热点、难点
研数量众多的选题一一在栏目面前呈现, 但真正进入调查
究
范围的, 却是有限的。如此多的选题, 让一个栏目去普遍关注是不大可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每期的《新闻调查》选择的也只能是那些典型的, 有代表性的和与时代背景相适宜的选
如:每年的11月8日是我国的记者节。2006年的那天, 《新闻调查》播出了一期特殊的节目:《记者的故事》, 将镜头直接摇向新闻的直接面对者———记者。该期节目分别地选取了北京电视台、《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重庆日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六家新闻媒体的各一名记者做了一些深入的访谈。而最为巧妙的是, 节目中所选的这六家新闻媒体, 基本囊括了目前中国所具有的主要媒体形式, 涉及到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平面媒体等, 同时在地域上也涵盖了中央到地方, 记者的详细的工作分工也有一定具体的体现: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记者。这种选择非常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 因而节目整体呈现出一种很深刻的内涵, 更有很强的可看性。
而在平时实际的新闻业务操作中, 新闻媒体也往往会选取国家的一些特定的节日, 对新闻节目进行策划。这种方式, 一方面经由媒体的广泛传播力, 将与这些日子相联系的特殊信息及时地传播出去, 唤起或加深观众, 对一些重要事件和时间的记忆和印象;而在另一方面, 媒体借助这些重要事件的形式和对时间的熟知性, 通过不同的策划方式来赢得受众的多数选择, 最终期待可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2012年第6期 (总第94期)
在记者节的当天, 记者群体无疑是最受受众关注的一个群体, 而如何表达这种关注, 或者是如何将记者平日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心理历程, 和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 详细、生动、真实地展现给那些有了解欲的观众,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也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二) 选题的人文故事化
“对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来说, 从最早的《东方时空》开始, 人文关怀便是一贯的追求, 《新闻调查》也不例外”[5]。
《新闻调查》最早的人文故事类节目是1997年的《376小时》。1996年12月30日, 辽宁省义县桥阳乡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煤矿塌方事故, 其中四名矿工被封在105米深的井下, 长达15天。一方面, 当地政府全力组织抢救, 同时被困于井下的四名矿工, 也把生命的能量和坚韧毅力调动到了生命的极限, 与死亡抗争了整整376个小时, 最后终于脱离困境, 得以重见天日。在节目中, 观众可以看到, 除了对当事人的采访外, 摄制组为了复原事件的经过, 还把摄像机装到非常危险的矿井洞里, 用吊车吊下去到井底, 把五个矿工当时塌方的地方拍下来。这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让其感同身受, 达到共鸣的效果。
人文故事调查的特点是自觉地将故事视为生命意义生成的方式。如记录东北农村基层选举的《大官村里选村官》, 以人物故事为结构生发点。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戏剧性, 选举过程中杀出了一匹“黑马”———一个老村长根本没放在眼里却险些爆出竞选冷门的前抽水员王臣, 使得选举过程一波三折, 颇具喜剧色彩。在叙事结构上, 节目用情节剧的方法, 使得节目充满悬念和张力。
三、节目的灵魂———出镜记者
作为栏目实施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 调查记者是其中最为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 他们既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 调查过程的表展现者, 同时更是一个栏目整体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一个调查节目的完成, 需要调动多种电视语汇, 但是惟独调查记者的行为以及由此展开的调查过程, 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6]。
“对于调查类节目而言, 记者型主持人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主持人, 作为记者, 他必须要亲临现场直接参与整个新闻事件的调查和报道, 而且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完全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主持人, 他是整个节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和传达者, 他要把媒体的意图通过自己对节目的理解和把握传达出来, 从而起到媒体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作用”[7]。
从《新闻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出镜记者具有以下特点:质疑的精神, 平衡的意识, 平等的视角, 平静的心态。《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典型的职业化特征, 主要表现在对现场的控制和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方面上。
(一) 中国调查类节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王志
王志被《新闻调查》栏目的制片人称为“中国调查节目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在节目中他给人的印象是沉着冷静, 睿智机敏。质疑的目光, 探寻的身子, 良好的文化修养, 这些独特的个性集于一身, 很好地体现了《新闻调查》追求深度、厚度的品质特征。
王志在调查中是全身心投入的。他与组织偷渡的蛇头的斗志斗勇, 与敢于打破神话的小人物刘姝威的激烈交锋, 对那个杀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中学生徐力的内心世界探究, 直到他戴上大口罩, 来到广州SARS疫区对病人和医务人员的采访, 至今让人赞不绝口。
质疑是王志最具标志的采访风格。他总要探一个究竟, 存一点疑问。因为怀疑, 努力使对方要表达自己, 这种状态显然最能调动别人想要谈话的欲望, 调动别人把心里的话毫无保留地讲出来。他采访时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告诉你吧, 其实我不相信你所说的。要我相信, 你就得经得起我的种种挑刺。他惯于把质疑作为新闻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不断地刺激着被采访者, 也不断地刺激着观众把节目继续看下去。以质疑的角度切入节目, 并在节目中贯穿始终, 环环相扣, 更符合观众的心理, 更让人相信节目的透明度和被采访者说出的真相。所以, 节目中, 王志的质疑成了一道风景线, 成了节目的灵魂。
(二) 反应敏捷的“侦探”———杨春
蹊跷的《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 神秘的《农民连续自杀案件》, 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扑朔迷离的案情在调查人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真相, 有着侦探一般敏锐和细致入微的观察, 使这些案件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调查人, 就是杨春。
杨春是继王志之后, 《新闻调查》栏目又一个非常出色的男性出镜调查记者。杨春的提问虽然没有王志的那种鲜明的质疑色彩, 但他更像是一个调查者, 一个追寻者, 引领着观众一步步走进新闻现场, 更多的凭借肢体语言或者动作语言带领观众去现场, 去观看, 去分析, 去探究, 而不仅仅是发问。因而, 杨春更像一个敏捷的侦探, 反应异常迅速, 却又在憨厚的外表掩盖下更容易接近那些狡猾的调查对象, 在离奇的案件调查中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四、不可回避的问题及对策
《新闻调查》自1996年创办到今天, 已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 如今它已日趋走向成熟和内敛, 从最初的借鉴学习美国栏目《60分钟》发展到今天, 可以这样说, 它已经可以毫不逊色地代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然而, 这一切的背后, 我们也不可忽略节目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表达的分散与选题的宽泛性
《新闻调查》一些节目的选题有时过于宽泛, 包括选题的标准和选题的个性。它的选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这样做比较全一些, 可以照顾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节目平衡的原则。但是过于宽泛则引不起观众足够的注意力, 容易让人觉得节目比较散。其实选题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相对集中一些, 比如两周或三周关注同一主题, 将其做透, 这样既可以给观众造成一定时期内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在社会中引起广泛的影响, 也可以使节目本身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运作方式、视角和风格。如《新闻调查》关注的2011年江西抚州市唱凯镇的洪水事件, 可以做连续调查, 从洪水到来到灾后重建和各方面的反应等。
(二) 叙事视角的全知全能
《新闻调查》, 作为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典型代表, 在叙事角度上有时会偏向无所不能。很明显的是, 有时它会过于强调和突出故事所谓的完整性, 而这无意中却会弱化新闻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最终直接导致节目看起来是一个出镜记者个人的有限叙事过程。而在这个看起来非常完整的叙事的背后, 观众会相当明显地感觉到存在某种全知全能的声音。
《新闻调查》选题的第一标准是:一定要有故事。在他们看来, 对故事性的强调是对观众的一种最大的尊重。然而, 新闻调查类节目的目的并不是来讲故事的, 故事化包装的新闻事件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最终是要围绕着事实真相来展开的。
电视调查文体, 实际上就是把一些新闻事件, 一些跟社会热点难点紧密联系的一些事件, 进行过程的详细展示。主要是把这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 与这个事件相关的互相联系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 整合在一起, 让观众自己从内心深处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 更好地思索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使观众能够吸取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 能够给自己的发展空间提供一些可供参照的体系。因此, 留下适当的空间和提供一些适量的信息让观众更好把握新闻事件, 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才是新闻调查类节目故事化建构的方向。
五、结语
《新闻调查》自1996年创立至今, 已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 在民众乃至决策层中存在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业已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节目的典型代表。准确适宜的栏目定位, 人文故事化的选题, 栏目品牌化的出镜记者, 新颖别致的叙事艺术, 以及敏锐的社会触角等这些一步步完善起来的发展策略, 使得栏目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尽管它也存在着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自身固有的一些问题, 如:选题的宽泛与表达的分散, 在叙事角度上偏向全知全能等, 但其业已形成的、作用非凡的发展策略依然瑕不掩瑜, 值得其他同类节目借鉴。
摘要:本文在梳理《新闻调查》节目整体的同时, 着重对在转型时期的代表节目做探究和分析, 研究此类节目在定位、选题、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倾向和规律。对不同时期的节目做出了前后对比分析, 同时对于个别特殊节目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本文从三个较为显著的方面, 对《新闻调查》节目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探究, 在阐述优点之余, 还对节目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进行了探究, 即文章的第四部分, 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发展策略,《新闻调查》
参考文献
[1]叶子.透视“新闻调查”——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传播策略[J].中国记者, 1999 (9) :40.
[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224.
[3]段勃.新闻调查:如何办成百年老店[J].新闻爱好者, 2007 (5) :53.
[4]崔林.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J].现代传播, 2004 (6) :18.
[5][6]吴征.调查《新闻调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25, 34.
播出频道:CCTV-1 播出日期:2月10日
本期回顾了“感动中国”这档年度人物盘点节目的十年发展历程,林林总总的“感动人物”“感动事迹”“感动细节”,让一档节目最终演变为社会广泛参与的媒体事件。
点评:
秉承新闻访谈的特质,主持人、评委、感动人物的讲述,解析了节目价值观得以传递的缘由。(陈晶晶)
《突出重围》
播出频道:江苏卫视 播出日期:2月12日
大型冲关竞技节目, 1月9日开播。在3000平方米室内摄影棚内拍摄,雨林、瀑布、冰原、城墙、神殿共同构成了原生态玛雅古城场景。闯关者即使在某个关卡失败,仍有机会接受下一关卡的挑战。本期是美女特辑。
点评:
将舞美与竞技结合起来,再加上美女选手轮番出场,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观体验。游戏设置有创意,闯关难度较高。计算累积成绩的规则避免了对选手自信心的打击,也让观众得以持续观看。(胡里)
《士兵突击》
播出频道:云南卫视 播出日期:2月12日
2月7日开播的《士兵突击》是全国首档大型武警部队特警选拔纪实节目,让观众见证90后士兵如何在军事项目中崭露锋芒,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特种兵。
点评:
很纪实很励志,接踵而至的魔鬼式训练项目,考验的不仅是90后士兵的体力、毅力,还有集体协作理念。借助经典剧的热度,满足观众的军旅情结,创下收视开门红。(胡里)
《梦想新生活》
播出频道:浙江卫视 播出日期:2月9日
讲述普通人的真实梦想故事。
点评:
节目没有过多的技巧和编排,而是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梦想出发,在谈话中带给人最质朴的感动。(刘亚娟)
《安全密码》
播出频道:贵州卫视 播出日期:2月1日
节目邀请各种意外事件的亲历者、幸存者来到现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你从未听过的悬念故事、揭密生存危机。现场有安全专家解读危机事件、解答安全技巧,并有“体验团”参与互动。
点评:
节目以悬疑案件为切入点,加入安全教育元素,形式活泼,嘉宾作用突出,但现场体验团的互动稍显呆板。(刘亚娟)
《全民开考》
播出频道:江苏教育电视台 播出日期:2月12日
實时互动益智节目,也是一场面向所有电视观众的百科知识“开卷考试”。
点评:
纵观世界电视深度报道新闻栏目,美国的《60分钟时事杂志》(以下简称《60分钟》)以其四十余年来在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卓越地位、深度优秀精良的新闻作品以及在美国观众中的强烈反响而举世闻名。在中国《新闻调查》十余年前扛起调查性电视新闻的大旗,开启了新的调查电视新闻时代,节目开办之初致力于打造“中国的《60分钟》”,因此,通观两者栏目,具有一定的对比研究价值。
节目形态比较:
《60分钟时事杂志》是美国CBS广播公司于1968年9月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四十余年来作为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常春藤。《60分钟》是一档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属于调查性新闻电视深度报道。每周一期,在黄金时段播出。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3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版块组成,深度报道各13分钟左右,评论版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第一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往往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记者和制片人,它所占的时间也最长,约为20分钟左右;第二则报道略短,但仍然较为严肃;第三则报道可视作当晚节目的闪亮点,它富有浓郁的人情味,风格也颇为轻松。主要内容有事件调查、人物访谈、特别节目、人物概评。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当90年代中国电视时代蓬勃兴起,舆论环境日益宽松,国家级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在改制中,人们对深度报道的信息需求就随着电视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于是,《新闻调查》顺应时代需求诞生。时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和副主任袁正明明确提出:“我们要做中国的《60分钟》”。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首播节目《宏志班》。由于《宏志班》强烈的形式感,从形式到内容上呈现出的独特形貌,所以这个节目一面世就奠定了《新闻调查》的基准节目样态: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一直沿用至今。时长为45分钟,每周1期。每期有一个专题,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选题比较:
《60分钟》的选题根据三个内容板块的不同而素以内容包罗万象、题材亦庄亦谐、分析,深入透彻、背景充分详实、现场真实纪录、态度客观公允、立场旗帜鲜明的节目风格而著称。其报道内容中严肃的新闻题材最为重要。这类题材通常放在每期的首要位置,是“重头戏”,这类严肃敏感、时事性强的硬新闻题材而家喻户晓,并形成其特有的“侦探式”风格。每期节目中安排一些比较轻松的软新闻报道,成为整档新闻节目中的轻松亮色。接着是著名专栏作家安迪鲁尼的固定的评论栏目。《60分钟》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栏目在选题上以政府行为、社会事件、司法公正、人类灾难、战火纷争等“硬新闻”为主,所以在整体定位上,这是一档严肃的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把选题定位于严肃的政治性新闻题材和当前最具新闻价值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提倡题材的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和娱乐性。通常每则报道都有自己的新闻由头。这使得《60分钟》作为一档深度电视栏目,三个内容板块之间的新闻题材之间形成较好的层次关系,张弛有度。
《新闻调查》的选题标准: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新闻调查在开办初期选题有四种分类方式:主题调查、舆论调查、事件调查和内幕调查。后来栏目几经改版,终于回归到调查性报道的正途。栏目确定选题提出要求:
一、有没有真相,是不是有需要反证和澄清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有没有关切度,即所调查的问题老百姓是不是关心。
二、这个事实有没有价值。
三、有没有典型人物。
四、它是不是有独家性。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
《新闻调查》面对揭露性题材的报道,其目的也、是为了发现问题,揭示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因而大量中性,正面的题材需要新闻工作者去挖掘,这给了《新闻调查》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记者(主持人)比较:
《60分钟》采用总制片人中心制,总制片人直接领导着栏目的七位主持人。每个板块没有固定的主持人。《60分钟》“被称作一群老家伙的电视王牌节目”,大多数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上,在到这个栏目之前,他们都有过相当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都是非常出色的新闻记者,迈克华莱士等著名主持人,他们有鲜明的主持风格和个人表现力。
《60分钟》的影响力主要是体现在它的独立调查和批判精神,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报道负面新闻,揭露丑行,进行独立的调查挖掘故事,伸张正义。主持人态度客观公正,这突出表现在采访过程中主持人客观冷静的提问上。从主持人的演播室介绍、解说词的补充说明、提问的巧妙设置,再到各式人物的采访,再到节目最后的评论,主持人基本上不把主观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整体的态度印象,不影响观众自身的理解和评判。主持人不把主辉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从而也不强加给观众,而且通过采访代表不同意见、观点和立场的新闻人物,也会给观众留下客观公允的印象。但观点往往隐藏在镜头与画画的精心编辑、典型画面及细节的突出和放大、主持人的巧妙设问及提问顺序中。
《新闻调查》目前实行记者中心制。在经历了编导中心制,策划人负责制。记者在深度调查中的位置、记者积极性的发挥非常重要,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以三位出镜记者为中心建立三个团队,每一个记者固定搭配三到五个编导,摄像、录音也相对稳定。这样就是赋予记者(主持人)足够的权力,从选题到成片都由记者带领自己的摄制组独立操作。
新闻调查性节目就是一个向观众展现调查过程的节目形式,主持人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对新闻事实的调查取证。二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分析是在节目中进行的,这种分析现在多由记者的串场完成。这种分析是对新闻事实的规纳和总结同时使下面即将进行的调查路径相对清晰。记者面对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是对新闻事实的归纳而不是评述,形成对辅助性新闻事实的叙述。在《新闻调查》节目中,贯穿节目中的是解说词,这些解说词通过记者的配音体现在节目中,它同时也构成记者视角的一部分。
从《新闻调查》的节目选题内容上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到对社会贪污腐败现象的揭露、对黑暗势力的鞭策,都体现出记者心怀天下,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新闻调查》是把质疑作为栏目的生存方式看待的,可见其对质疑精神的重视程度。记者在进行新闻调查行动中具有品性和质疑精神。
叙事策略和结构
《60分钟》的叙事坚持真实同时又具有戏剧性、形象性。首先,《60分钟》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报道新闻。片头设计就是一本杂志,这就意味着新闻报道的情节性特征。从主持人的一句话:“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迪鲁尼的评论”,每一则报道中主持人的开篇介绍通常也是娓娓道来,仿佛这是一个故事的开端。至于每一组段落镜头基本上都
是整个叙事过程中的一段情节,画面也是精心选取负载一定情节信息的画面,比如非常重视细节对于事件情节化的表现力。每一个部分都是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口吻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贯穿始终。其次,使用形象的论据。不论是表现主题还是陈述事实,镜头、段落之间都严格按照实证性原则进行蒙太奇结构,以求论据的确凿、论证的严密和论点的有力。比如在《The age of megafire》中主持人亲临现场到超级大火的现场,按事件性质与发展线索采访重要人物,掌握充分详实的资料,使用大量大火燃烧森林被毁的真实画面造成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富含信息量的形象化论据来陈述事实、分析原因、阐明观点。
《新闻调查》是深度的调查性报道电视栏目,要使一期长达45分钟的专题性深度报道内容丰富而层次清晰,不仅需要大量的事实性素材更需要严密的论证结构。在《拷问食品安全》一期中,从食品安全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七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一标志性意义的法案说起,从一条流行短信切入到食品安全问题危及的普遍性,然后从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这一典型食品安全的现象就行剖析,采访相关行业的权威人士。从这一现象,深入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因,运用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理论、劣币驱除良币等进行解读。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对相关专家的采访来提出解决食品安全的措施,健全国家监管体系、行业自律和公民监督。整期节目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遵循严密的论证结构。在王志采访刘姝威,几乎很少使用到图像资料,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对话题的解释,这样在文本写作和编辑制作中就只能采取限制视角,即内外交叉视角来叙述故事。比如《新闻调查》的《拷问食品安全》一期栏目中为了说明食品掺假现象屡禁不止,记者柴静假扮食品生厂商打电话给售卖各种化学药品人,这种电话暗访在国内新闻节目中较为常见。但是《60分钟》中鲜有,他们多是以现场调查的形式出现。
包装形态:
《60分钟》是以节目时间为名称,贯穿节目中的是滴滴嗒嗒的秒表既呼应着节目名称,同时报告着栏目的发展进程,同时秒表的紧迫地滴答声又制造了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配合了严肃的调查性风格。60分钟是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在节目的包装也是一本杂志。耳边是时钟滴答走动的声音,随即黑色背景上出现了白色的方框,勾勒出一本尚未翻开的杂志的轮廓,封面上方写着“60minutes”,其中60是大字体的阿拉伯数字,中间和下方的内容是各位主持人姓名,告诉观众这是一本名叫《60分钟》的“杂志”。杂志的目录是对本期节目的导示,加入一些每段节目精彩的画面和有冲击力的镜头,设置悬念,吸引观众。接下来在每个板块中,主持人的背景是一本有关故事内容的打开了的杂志,占据
整个画面的五分之四空间,杂志左页的下沿是一条从左下方略微向右上方倾斜的弧线,这一画面构图的最大特点就是立体、直观、形象。
《新闻调查》的标志是黑色背景的白色字体,严肃庄重,具有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深度感。“新闻调查”四个字本身就表明了该电视栏目的性质。《新闻调查》的剪辑格式是在旋律激昂的开始曲中出片头,新闻调查四个黑底白字,白字黑底在局促的音乐中出现,色彩稳重。每期固定地在往期节目有代表性的名单、采访画面和记者中进一步说明节目的性质和体裁。之后精彩导视中撷取节目中的精彩画面和同期声,制造悬念吸引观众。进而在新闻调查标志下引出本期片名。切换到演播室,主持人简单引入本期节目,一分钟左右的导语,或交代播出由头,或简单勾勒背景,或关注人物命运,或预先提出问题但不做评论。进而进入正题,出镜记者进行现场调查。大约每十分钟左右,随着相关逻辑结构和叙事的结束,插入隔断,固定的片花隔断,再现片名,让观众歇三秒钟,同时标志下一单元的开始。结尾演播室是在现场调查内容结束后,记者在演播室简单总结,或报道事态最新进展,或表明媒体立场,或提醒关注等。
造型元素:
《60分钟》在采访人物时候多采用一对一的过肩镜头和大量特写镜头,通过真切反映被采访者的精神状态和面部表情来给观众带来直观的画面效果,给人强烈的真实感容易引起其情感共鸣。
采用多机位拍摄,在不同角度配合方位地反映事态发展和人物状态。
特技使用上中画面特技轻图标特技。对现实画面和背景画面,运动画面和固定画面,影视画面和摄影画面上主要拼接技巧,带来视觉上的流畅感。为在拍摄文史图片、报刊资料静物时,采取运动摄影,变静为动,镜头按照人的视觉规律和思维习惯,多从文史资料的左侧水平摇摄到右侧,或从上方垂直摇摄到下方;有时镜头会让观众首先介入信息的主体—图片中某个局部的特写,再拉回到信息主体的外沿——图片的整体,让观众以最快时间获得最有效的信息,表现出文献资料的历史感。同时,使用抠象技术,在字块的外框上巧用心思。但由于《60分钟》在论据上大量使用影像资料,是以讲故事取胜,尽量保持新闻的公允客观,较少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的特技。
《60分钟》画面制作精致,着力使用蒙太奇结构,造就精致的影视化拍摄编辑效果,画面色彩鲜明,构图优美,清晰度高。保持新闻事实性的同时不乏影视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例如在《The age of magefires》中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甚至使用航拍,大量拍
摄森林失火,熊熊的烈火燃烧的画面让人顿感震撼。当大火熄灭后留下被烧毁的森林枯木,在蓝天的掩映下与昔日欣欣向荣的森林相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新闻调查》在采访人物时候也同样采用一对一的过肩镜头采访。比如在《神话较量的人》中对刘姝威的采访是在刘姝威的家里,采访刘姝威主要是对其进行过肩采访,这样对刘姝威的动作表情拍摄。比如当刘姝威说到“我们法院不管蓝田窃取国家机密的事”“他说你知道吗?”“我当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以死相拼了。”当刘姝威提到警察的到来以及话语“争议中奖战胜邪恶,你不要怕,我支持你。”时候眼圈红了,充满泪水。说话声音哽咽,这些镜头的对刘姝威在采访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进行了准确反映。同时穿插记者王志提问时候的上半身采访和背对式采访。但相对于《60分钟》的超大特写镜头的使用还是较少。
《新闻调查》在历史资料引用上直接进行镜头拍摄。在《与神话较量的人》中起因是刘姝威发表在《金融内参》上一篇关于停止对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的一份600字短文,在节目一开始对该文章进行镜头拍摄,并对“机密”二字进行镜头推进式特写,以强调其重要性,这一镜头也贯穿节目提及相关内容时反复出现。在对刘姝威短文中的引用部分采访抠像技术,但外框上没有修饰。
《新闻调查》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新闻的纪实性。以深度报道内容与节目主打,调查性报道多深入调查事件的现场,进行跟踪、暗访、调查报道。由于这些事件现场多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恶劣环境中,客观环境本身造成了画面具有可观赏性。比如《拷问食品安全》对火腿生产者的暗访,生产地就是在小作坊中,卫生条件脏乱差,生产者从化粪池中走出来后就直接去接触火腿原料猪肉。由于是暗访,造成画面不稳且存在很多杂音。这就造成了《新闻调查》的画面质量上追求表现新闻事实而不同于《60分钟》的影视化特征。
《新闻调查》特技使用更加多元化。作为播出时间较长、内容深度较大的调查性新闻报道,为了使其论证更加充分,配合记者的述评语言,常常借助特技来增强画面的可读性。例如在《拷问食品安全》节目中,在论述市场经济机制时,大量人民币来表现人们唯利是图,受到金钱的诱惑,使用“”字形多米诺骨牌倒塌来比较优势劣汰。在分析食品添加化学物品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是由于价格恶性竞争战中,借用蒙太奇比喻的表现手法使用网络游戏中的“魔兽”战场画面。在阐述另一个经济学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时,使用动画特技买方和卖方不对等的平衡板过分倾斜,并借用具体实例来解释这一经济学现象。
参考资料:
《电视深度报道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季宗绍著 百度百科 新闻调查 百度百科 60分钟时事杂志
《从新闻调查看中国特色调查性新闻报道》央视国际网 何青
北京通州发车
本报讯(记者董菁)2010中国运河年组委会邀请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和《中国企业报》等权威媒体,前往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进行新闻采访、考察等系列活动,于6月2日在北京通州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在运河边上的“韩美林艺术馆”举行。
出席启动仪式的有: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冯并,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委托副区长王淑华,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以及相关国家媒体主编、通州区委区政府领导和首都各界人士二百多人。
据记者了解,中国运河年组委会由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有关媒体联合成立,旨在运河城市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推动运河文化产业发展。
据此次新闻调查的总策划、中国运河年组委会执行主席张剑介绍:2013年到2014年为京杭大运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阶段,怎么样充分地利用好之前的这几年时间,提升运河城市形象和软实力,打造企业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代课题,必须调查清楚并与国家有关专家学者和相关各方进行研究总结,好的方面广泛宣传推广,不足的地方不回避、不轻视,找出差距和问题所在。此次活动结束之后,要形成一部《2010中国运河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新闻调查汇编》,提供给国家相关部委制订文化产业政策时参考,运河城市管理决策者也可以从调查报告中分析比较各城市发展的优劣快慢,从而调整发展思路,更有效率地进入申遗的快车道,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成为 600多个中国城市中的佼佼者。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需大幅降低,然而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5月6日,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战略转型,国内外市场规模8000亿元,而2010年的市场规模预测更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事实上,对上述政策和数字最为敏感的是各地城市管理者,尤其是各市市长们。而运河城市因为依托于一条有着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更突显出发展文化产业包括创意产业的重要性。
在北京通州区,政府已经把建成“北方水城”作为战略规划。
记者了解到,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的许许多多城市,打“运河”牌的项目比比皆是。
另一种现象是:围绕着大运河而出现的负面新闻也屡见不鲜。前些年曾有媒体报道“京杭大运河河北段遭污染,村民癌症阴影下生活”的情况以及“污染的运河与浅水井”的负面消息。据报道,目前运河沿线许多地区随着工业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导致大运河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些地区水质常年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即检测结果在五类或五类以下)。许多城市只想着借运河作品牌文章,没有实心实意地为保护和治理这条黄金水道而采取更多的具体的措施。
据介绍,与此次新闻采访同时进行的还有中国运河年组委会组织的“中国运河景观大型考察活动”。考察活动将沿运河城市宣传低碳理念和宜居观点,发现好的典型加以宣传。随记者采访团同行的还有著名作家、书画家、摄影家,他们将通过考察和采风,写运河、画运河、拍运河,创作出反映运河真实情况的艺术作品和纪实作品。
新闻调查和考察活动计划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每个城市采访考察1—2天,计划于6月25日前抵达江苏省苏州市,参加当日在苏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运河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和“中国运河景观评选”启动新闻发布会,并将在论坛和新闻发布会上播放记者采访各运河城市的影像。
6月2日,苏州市有关方面同时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运河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的新闻发布会,向各界人士介绍了论坛的筹备情况。据了解,这届论坛的主题为“运河文化与商业繁荣”,由中共苏州市沧浪区委区政府、上海世茂集团以及中国运河年组委会共同主办。论坛将邀请运河沿线十多个城市的管理者、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出席,论坛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总结历史经验、共商运河城市发展大计,论坛结束将发表《2010 中国运河城市发展战略共同宣言》。
近日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已经抵达苏州,对苏州近些年来的运河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进行前期考察调研。他们将在6月25日的论坛上进行主旨发言,论坛结束将编辑出书。
启动仪式上,韩美林为此次活动题写了“中国京杭大运河”牌匾。
新闻媒体索要电子版文件请至电:010—8586***2
EMAIL yunhezoulang@163.com
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深度开发”课题组,于2003年7月至2004年3间对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河南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共6个省区的41家主要新闻媒介进行了实地调查,由此考察和分析我国媒介现阶段的新闻资源开发能力和运作水平。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媒介对新闻资源的开发能力作为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多的重视。这种开发能力一方面决定了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媒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无论从新闻学角度还是从媒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新闻资源开发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笔者在主持教育部“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深度开发”的研究时,设计并组织了对我国部分新闻媒介的调查,以期对我国媒介现阶段的新闻资源开发能力进行考察和分析。
调查设计主旨:新闻资源与新闻资源开发,都有着丰富的内涵。笔者在进行课题的理论建构时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概括而言,新闻资源是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
1、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媒介所拥有的新闻信息渠道及其产品,包括新闻提供者、新闻合作者、新闻线索、新闻稿件、新闻资料等;
2、新闻环境资源--新闻媒介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为新闻传播活动所提供的资源,具体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经济环境资源、文化环境资源等;
3、新闻媒介资源--新闻媒介自身所拥有的新闻传播资源,具体包括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载体、品牌、社会关系等;
4、新闻受众资源--新闻媒介的受众对象,包括显在与潜在的媒介消费者,但对新闻传播活动最有价值的主要是事实上已经作为读者、听众、观众存在的社会公众,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广告吸引力依此存在。所有这些资源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且它们具有变动的特点、相互联系的特点,有些资源还有相互转化的特点。
新闻资源开发是新闻传播活动以及新闻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由新闻媒介主体如媒介管理者、新闻传播者、媒介经营者等自主设计和运行的一项系统工程。显然,对新闻资源开发的全方位的研究难度很大,因此,笔者选择从应用新闻学的角度研究这个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新闻资源的发现,这是资源开发的前提与起点;
2、新闻资源的鉴别,这是资源开发的战略决策基础;
3、新闻资源的转换,也是资源开发的必要中转环节;
4、新闻资源的整合,即如何对新闻资源进行统筹开发与优化组合;
5、新闻成果的展示,即研究资源开发的成果表现方式;
6、新闻资源的增值,即如何使新闻资源价值获得提升,包括以“产品链”模式使新闻资源获得增值,和以“共享”模式使新闻资源获得增值。
本次调查研究的设计,进一步缩小范围,以新闻报道策划和组织为切入点,考察我国主要新闻媒介在新闻报道层面上对新闻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而分析影响新闻资源开发的主客观因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什么要选择新闻报道策划这样的切入点?因为对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是媒介传播活动中的一种中观层面的运作,介于新闻媒介产品定位设计这一宏观层面和单篇新闻稿件采编这一微观层面之间,包括对报道选题的决策、对报道方案的设计,以及在报道运行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调整报道方案,直至实现报道者所期望的最佳传播效果。可以说,新闻报道策划是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一种持续进行的工作,包含了上述新闻资源发现、鉴别、转换、整合等诸多环节,最能表现新闻从业者对新闻资源的认识水平以及对资源的开发能力。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将调查范围选择为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河南省、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这6个省区中既有东部发达地区的省市,又有中部地区的省份,还有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基本可以反映我国目前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媒介的整体情况。对6个省区的媒介选择采用了统一标准,主要分以下几类:
1、省(区)级机关报如北京日报、南方日报等共6家,2、省(区)级人民广播电台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共6家;
3、省(区)级电视台如湖南电视台、内蒙电视台等共6家;
4、省(区)级网站(主要由省级新闻媒介合办或省级报社主办)如千龙新闻网、南方网等5家(内蒙古日报网站在调查时尚未建成);
5、省(区)级机关报主办的都市类报纸如大河报、北京晚报等共6家,外加省级晚报羊城晚报;
6、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机关报或晚报如广州日报、拉萨日报等共6家。
7、中央主要新闻媒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共计41家新闻媒介。这些媒介是我国各地的主流新闻媒介,它们包括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四种不同类型,涵盖了中央、省(区)、省会城市三个不同级别,报纸中既有机关报,又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类报纸,因而能反映我国媒介现阶段的全面情况。
具体调查对象是上述41家新闻媒介的总编室主任或主要新闻采编部门的主任、主编、制片人,他们作为媒介的中层业务领导具体负责新闻报道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并对采编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我们认为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提供所在媒介在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方面的情况,他们的新闻理念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会对所在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调查在2002年7月至2003年3间进行,同时采用当面交谈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课题组成员分赴6省区与各调查对象面谈,帮助完成问卷填写,同时搜集第一手资料,如报道策划文案、相关采编管理制度、媒介内部的工作总结等。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所在媒介新闻报道与新闻资源的认识、新闻报道运行现状与采编流程管理现状。问卷形式为半开放式,即提供多项可选答案的同时允许被调查者自由回答,但要求对每一问题的答案选择一般不超过4项。
调查结果分析(一):
接受调查41家媒介新闻从业人员,男性35人,女性6人;年龄分布:30岁以下3人,30-39岁24人,40-49岁13人,50岁以上1人。他们当中大专学历4人,本科学历33人,硕生研究生学历3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的16人,非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的25人。新闻从业经历在5年以下的5人,6-10年10人,11-15年9人,16-20年11人,20年以上6人。我们发现,接受调查的40岁以下的部门主任、制片人一半以上在都市类报纸、电视台和网络媒介工作,这与这类媒介新闻从业人员普遍相对年轻是相吻合的。
本次调查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报道与新闻资源的认识。提问与回答的情况如下:
1、应该根据新闻报道的哪些因素来评价报道水平的高低?
认为应该以“新闻的时效性”、“报道内容的新闻价值”、“报道的信息含量”、“报道的深度”这几项标准评价新闻报道水平的人分别为33人、27人、24人和22人,在被调查者中占到半数以上,说明绝大多数媒介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念是迅速报道新闻、重视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注重报道的信息含量、追求报道的深度。相对选择人数略少一些的评价因素是:“表现方式(如报纸的图文并茂、广播电视节目的节奏把握等)”、“报道角度的选择”、“言论或报道中的观点”、“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报道取材”、“新闻标题(新闻提要)的制作”等。在调查中选择上述标准的有约四分之一的媒介人员。这些选择说明,对报道方式方法的运用受到不少媒介的重视,这与我国传媒的新闻改革是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率先展开的发展现实相吻合。此外,“报道的易读性”、“新闻的编排制作水平”、“报道的趣味性”、“报道选题”、“报道的连续性”、“报道的背景资料”这些评价标准也均有3-6人提到。
2、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记者与编辑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报道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到被调查者的80%以上,居主导地位。有16家媒介的中层采编人员认为,新闻单位领导的业务水平对报道水平提高起到关键作用。还各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分别提到了“上级领导理解支持”、“新闻单位的用人机制”、“有效的奖惩措施”、“新闻采编管理水平”这些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媒介的内部机制与管理、媒介内部领导者与媒介的上级领导者的素质,正在受到媒介从业者深切的关注,北京一家报社的编辑在问卷上特别写到,“新闻单位领导的业务水平和新闻媒介上级领导的理解支持很重要,有时记者、编辑有很好的想法,但上级领导不支持。领导对员工没有有意识的、有组织的培训,也不鼓励,报道水平很难提高。”
在上述因素之外,还有10位被调查者提出,“新闻采编人员敬业爱岗”对提高报道水平至关重要,有7位被调查对象认为,“新闻来源(如通讯员、作者队伍等)”对报道水平提高有决定性影响,有6位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工作的被调查者提出,“新闻单位的技术设备更新”对新闻报道水平提高起决定性作用。此外,“新闻媒介所在地区的新闻资源”、“新闻媒介本身的社会影响力”、“新闻单位内部的人事关系”也各有三、四家媒介的新闻人员列为决定性因素之一。
3、谁最具备评价新闻报道水平高低的发言权?
在我们调查的41家新闻媒介中,有38家的媒介中层人员认为读者、观众、听众、网民最具备评价报道水平的发言权,新闻工作者对受众意见的重视在这次调查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与此相反,本单位领导的评价、新闻评奖对新闻报道水平的评判在新闻从业者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要低得多。另外,有18位被调查者认为,新闻报道“对实际工作的推动效果”对报道水平最有发言权,15位被调查者提出“新闻界专家”对报道水平最有发言权,“被转载(播)率”、“媒介同行”的评价资格也分别得到了十多位被调查者的认可。有意思的是,“本单位的同事”、“报道者自己”、“报道对象”被所有调查对象排斥在“最有发言权者”之外,而“媒介的上级领导”也只有一位被调查者认为最具备发言权。
4、目前自己所在的媒介新闻报道水平如何?
被调查的41家新闻媒介中,有超过半数的媒介采编人员认为,所在媒介的新闻报道水平“一般”,认为水平“比较高”的有12家媒介的被调查者,还有3家认为“不太高”,3家认为“比较差”。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新闻报道水平的自我评价目前普遍不太高。
5、根据目前所在单位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可以如何评价新闻报道的质量?
与上一个问题相对应的是,37家新闻媒介的采编人员认为,根据自己所在媒介的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目前的新闻报道只发挥了一部分水平,还可以做得更好。只有3家媒介的人员认为已经发挥了最好水平,还有1家认为基本没能发挥水平。
6、进行新闻报道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为什么新闻报道的水平对于大多数媒介来说不如人意?被调查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主要问题是“上级领导不支持或不尊重新闻规律,行政干预太多”,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介体制改革不到位,部门之间关系没有理顺”、“采编人员缺乏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学习”、“采访经费不足”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被提到的妨碍新闻报道的因素还有“奖惩不明,不能调动积极性”、“技术设备落后”、“缺乏采编管理知识和经验”、“被采访对象不配合”、“媒介竞争太激烈,相互干扰大,工作受影响”、“单位同事间合作困难”等。北京一家报社的编辑写到:“奖罚不明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本报的效益在全国是最好的,但职工的工资水平并不高;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领导的干预太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还发现,提出“经费”、“技术设备”困难的主要是电视台和网络媒介。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介则特别提出了新闻采编人力资源方面的困难,如西藏日报、西藏电台的两位主任都在问卷上写到,人才匮乏,缺乏优秀的采编人员,现有人员能力还不够强是做好报道的主要障碍。
7、做哪类新闻报道难度最大?
与新闻界一贯的反映相一致,“批评性报道”是本次调查中被普遍认为难度最大的报道。此外,“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调查性报道”、“专业性报道”、“会议报道”、“重大活动报道”、“成就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领导人活动报道”、“案件报道”也依次被认为是有难度的报道。
8、上述报道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与上述认为有难度的报道的类型相符合,被调查者在谈到报道难度大的原因时,最集中的意见是“外界干扰因素多、阻力大”,其次是“上级领导不支持、干预多”、“采访对象不合作、采访难”、“报道对象比较复杂,不易了解和把握”、“发稿难度大”、“报道者自身知识能力跟不上”、“审稿太严”、“报道次数多,难有创新和突破”、“采访经费不足”等。
从这些问答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对新闻报道的限制,尤其是领导部门的干预是报道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郑州晚报一位主任特别写到:“主要是度上难以把握,难以达到上下两头满意。”另一方面重要原因是报道者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现实工作需要不相适应,如知识老化、对现代技术的掌握不到位、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加快新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新闻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制度。
调查结果分析(二):
本次调查的另一主题是新闻媒介对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机制、运行方法、采编管理流程及其管理制度。提问与回答情况如下:
1、被调查者所在的媒介中,什么机构负责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
由于被调查的41家新闻媒介内部组织结构不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媒介的新闻报道策划和组织的机制也有所差异。在近半数的被调查媒介中,各新闻采编部门承担了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的任务,还有11家媒介的编委会、9家媒介的总编室、7家媒介的采访中心、4家媒介的编辑中心、4家媒介的新闻策划中心负有报道策划的职责(注:有些媒介同时有两个甚至更多的部门担任了策划职能)。但也有7家接受调查的媒介中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新闻报道选题策划工作。北京一家报社的编辑写到,“本报在新闻策划方面较弱,在重大活动报道中总是仓促上阵,一方面是没有专门的策划机构,另外没有专门的策划人才,主要领导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报社内有新闻研究所,但实际上是个养老机构。”这种情况在我国各类型新闻媒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应引起重视。
2、多少时间进行一次新闻报道选题策划活动?
接受调查的41家新闻媒介中,有24家进行周期性的新闻报道选题策划,其中每周进行一次选题策划的最多,有17家,其他媒介则每天一次到每季一次不等。不定期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有16家(注:有一些媒介在周期性的报道策划之外,还根据需要临时进行非周期性的策划,不计入此列)。有一家网络媒介刚创办不久,选题策划尚未纳入工作议程。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闻报道策划”的理念已经广泛地在新闻媒介中树立起来,但从管理和操作层面上看,这项工作又做得并不到位。将选题策划作为必不可少的业务环节纳入日常工作安排的媒介只略微超过半数。这种情况与我们前两项调查结论--新闻报道水平的自我评价(29家媒介的采编人员认为所在媒介的报道水平“一般”、“不太高”甚至“比较差”)、新闻报道是否发挥了应有水平的自我评价(37家新闻媒介的采编人员认为只发挥了部分水平,还可以做得更好,1家认为基本没能发挥水平),呈正相关的联系。
3、负责进行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的是什么人?
新闻媒介中负责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的人员大致有媒介的领导人、媒介中层部门的领导人和普通记者编辑共三个不同层次的采编人员。在接受调查的媒介中,有4家媒介的社长(台长)、14家媒介的总编辑直接进行报道选题策划,有32家媒介的新闻采编部门主任、3家电视台的节目制片人、编导担负选题策划任务,还有7家媒介的编辑记者直接进行选题策划。此外,还有2家媒介设有专门负责选题策划的业务岗位。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一些重视策划的新闻媒介中,往往有总编、主任、普通编辑记者多层次的人员担负选题策划任务,只是选题的层次、重要性不同。这种现象也说明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在媒介内部不同层次上都有运行。
4、经过策划的报道在报道总量中大约占多大比例?
调查显示,在报道之前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报道占报道总量不到半数的,有31家新闻媒介,其中有10家媒介这个比重还不到20%。这说明总体上看,我国传媒策划与组织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平还不够高,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报道的运行还处于任由记者编辑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态,从媒介甚至媒介集团层面上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都缺乏谋划和组织,更缺乏对媒介自身资源的整合利用,这对新闻竞争显然是不利的。
5、被调查者所在的媒介对哪类报道比较重视策划和组织?
一半以上接受调查的媒介将“深度报道”、“重大活动报道”、“重要会议报道”列在重视策划的报道之列,“节日报道”、“独家发现的新闻报道”、“突发性事件报道”、“批评报道”也受到10家以上的媒介的重视。此外,“社会新闻”、“文体活动报道”也受到一些媒介的重视。比较而言,“专业报道”只被3家媒介提到,受重视程度不够。当然,这与我们调查的媒介大多是综合性媒介有关,但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目前我国专业性新闻报道的水平不高,与这类报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我们认为,正因为综合性媒介的定位特点,要使专业性报道能够符合普通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更应该精心选择和设计这类报道的选题、方法和表现形式。
6、策划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表现了我国新闻工作的观念变革。有27家新闻媒介的被调查者将“表现媒介的水平和实力”列为策划报道的主要目的之一,25家新闻媒介的被调查者将“让报道具有轰动效果,以吸引受众,带动阅听率上升”作为主要目的之一。高居首位的这两项回答,说明媒介新闻人员对媒介形象和媒介市场反应的重视。有23家媒介的被调查者认为“完成上级交给的新闻宣传任务”是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目的之一,这反映了我国主流媒介的一贯立场和宗旨。此外,“体现报道意图,实现专业追求”、“使报道更符合媒介的定位和编辑方针”、“使报道与竞争对手相差异,追求独家性”、“吸引广告客户,带动经营”等也都有10家以上的媒介从业人员提到。从这些报道策划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报道者对媒介经营的重视,力图使新闻传播与媒介经营相结合的一种追求。但我们也不能不对经营目标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过大可能带来的问题保持警惕。此外,接受调查的拉萨晚报一位副总编表示,该报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目的还包括培养锻炼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我们认为,确立这样的目标是很有远见的。
7、在策划性的报道中,运用最多的报道方式是哪些?
报道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是报道策划中最有创意的一项内容,它能够反映新闻传播活动中对资源进行开发、整合、表现的策略、方式和艺术。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媒介主要采用的报道方式有“连续报道”、“集中报道”和“系列报道”,这是比较常见也比较传统的报道方式,新闻策划者对于这些方式显然驾轻就熟。有14家媒介的被调查者表示“受众参与式报道”是他们经常运用的报道方式,这种方式受到重视说明我国媒介对于受众的关注、对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传播活动中来正在加大努力。
此外,有12家媒介经常采用“组合式报道”,有10家媒介采用“设计和组织一些活动,同时进行报道”的方式,有8家媒介重视采用“介入式报道”,有6家媒介重视采用“媒介联动式报道”,有5家媒介重视“与吸引广告相结合策划报道”,有4家媒介重视“与媒介发行相结合进行策划报道”。后几项报道方式在以往计划经济时期都是很罕见的,今天媒介对这些报道策划方式的重视,说明了市场竞争压力对新闻传播理念和方式的直接影响,表现了新闻业务领域中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但同时,这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和弊端,如“介入式报道”、“与吸引广告相结合策划报道”、“与媒介发行相结合进行策划报道”这些报道策划方式如果把握不当,都可能使新闻报道违背其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我们应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在上述报道方式中,“媒介联动式报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报道方式,目前这种方式在媒介中运用得还不够广泛。北京一家报社的编辑接受调查时说,“联动式报道做得少,是因为单位不鼓励,也是出于办出报纸特色的考虑,不愿意与其他媒介合作。”这种观点反映了目前的一种矛盾心理,即对“媒介联动”这把“双刃剑”能不能用、怎样用的困惑。我们认为,应该从媒介的定位差异、形态差异等方面研究新闻资源的联合开发策略,这种策略本质上应该是追求差异性、错位性的开发,以避免信息重复和媒介产品的雷同,实现各联动媒介“双赢”或“多赢”。
8、报道选题策划在采编管理中是否作为一项制度要求执行?如是,是怎样规定的?
调查结果显示,有21家新闻媒介对报道选题策划有制度上的规定和要求,20家媒介没有这方面的制度规定。这说明总体上看,我国媒介在通过报道策划实现新闻资源开发方面还不够成熟和规范。
在建立了选题策划管理制度的媒介中,有些媒介出台了一些比较原则性的管理规定,如人民日报要求对重大报道定题目、定交稿和见报时间、定采访人、审稿人、定版面。经济日报要求各采编部门不定期进行策划,报社则专门设立了新闻策划部,负责整合全报社的资源进行报道的策划组织。羊城晚报要求对跨部门的报道、重大活动报道、节日报道和重大会议报道必须进行策划。内蒙古电台采访部要求各报道组负责人在每周一例会上报选题并进行讨论。呼和浩特晚报规定每日早会上所有记者必须汇报当日选题策划的情况,每周例会各采编部门汇报当周选题策划的情况,每月在全体会议上共同策划当月报道选题。拉萨晚报要求编辑记者每周报一次选题计划,根据计划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决定是否可采用。也有一些媒介对选题策划的管理更加细致,要求更加具体,如郑州晚报规定每位报道组长每月要完成8项选题策划。
从这次调查结果看,电视台普遍比较重视新闻报道策划,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规定所报选题必须经过策划会讨论,在开拍前必须有一份较详细的策划文案。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每周一进行包括制片人、主编、策划人员在内的选题策划会,对编导报上来的选题从采制视角、节目立意等方面进行论证、筹划。在网络媒介中,千龙新闻网对报道策划是比较重视的,新闻中心规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各部门每周也要开一次策划会,遇有重大活动,还临时召开专题策划会。
9、报道策划是否列入业务考核和奖励的范围?如是,如何执行?
调查结果显示,有20家媒介将报道策划列入了业务考核和奖励的范围,21家媒介则对此没有任何考核或奖励。这个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超过半数的媒介对新闻报道策划没有任何激励措施,对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入开发是极其不利的。
另外,从调查结果看,对报道策划的考核和奖励方法各媒介的做法大致有这样几类:
一是精神鼓励为主,如人民日报是在总结工作时给予表扬,在晋级时适当倾斜。河南日报也对成功的策划通报表扬,记为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
二是表扬的同时给予物质奖励,如内蒙古北方新报对好的策划性报道即时给予奖励,方法是发布“情况通报(表扬),并发给奖金”。呼和浩特晚报对成功的策划性报道每月进行奖励。三湘都市报根据读者和领导机构对报道的反映,确定相关人员能否获得当日好新闻奖、季度优稿奖和总编辑奖。
三是将报道策划与日常业务考核相挂勾,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考核与奖励以策划案的质量和难度为准。北京晚报将选题策划与责任编辑的业务考核评分相联系,与奖金挂勾。内蒙古电视台对每天发稿有自选题(即策划性选题)的数量考核,各档节目的考核标准还有区别。内蒙古电台、湖南电台对付诸实施的策划性选题在考核时给提出选题的相关人员加分。湖南电视台对被采用的策划要折算成每月记者编辑的完成的工作量。郑州晚报规定每位报道组长每月要完成8项选题策划,每少一项扣200元,每超一项奖200元。
四是综合采用上述多种方法,如河南大河报每周以部为单位开一次策划会,这些策划选题根据操作水平和运行结果计分,与年、月考核挂勾。另外还根据报道质量给予总编月奖、通报表扬等不同层次的奖励。千龙新闻网在每月度的评奖中专门列出“策划奖”,评出三至五项,奖金在工资中兑现。同时,部门策划工作在部门主任的工资系数中占20%,由新闻中心总监直接评定。
关键词:新闻调查类节目,英国,公民精神,专业技能,娱乐精神
伴随我们近二十年的央视《焦点访谈》改版了, 从一个深度调查节目转身成为了对热点事件、话题进行梳理、追踪的杂志类节目, 其功能从以舆论监督为主变成了以话题探讨、舆论引导为主。同为央视深度调查类节目的《新闻调查》尽管仍在坚守, 但从其选题力度和报道深度不难看出, 也正在从深度剖析转向感性分析。很多人都在疑惑, 新闻调查类节目, 究竟怎么了?
中国新闻调查类节目多以舆论监督为主, 总体基调略显灰暗, 个别节目甚至走入以偏概全、哗众取宠的误区。这类节目有时会让公众产生负面情绪。
新闻调查类节目该何去何从?除了“新《焦点访谈》”模式, 还能怎么做?电视行业起步最早、以创意闻名于世的英国电视, 目前最著名的新闻调查类节目主要集中在带有明显全民色彩的BBC各个频道。除了创办四十余年的旗舰型节目《全景》之外, BBC还有多档季播类调查节目, 较有代表性的是, 开播近30年的王牌节目《消费监察人》;2011年开播的新锐节目《英国大调查》, 还有一批以关注消费现象和陷阱为主的调查类节目, 如《宰客》、《你的钱, 他们的手段》、《食品观察员》。这些节目虽然播出平台、制作手法不同, 但收视和口碑俱佳。
一、公民精神——更贴近的心态:服务公众是核心价值
纵观英国各档新闻调查类节目, 公民精神是其最明显的特质。无论是题材选取还是报道目的, 节目首先关注的是公民的安全或利益, 体现了公民意识, 很容易获得受众的支持和认可。
以《消费监察人》为例, 他们将选题方向定为以下几个方面:观众投诉、热点话题、广告误导、服务质量、危险故障、诱导消费和理财陷阱。仔细分析不难看出, 其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公众抱怨什么、关注什么方面。其主要调查对象, 是公众怨言颇多或实际侵犯了公众利益的大公司。无论最终结果如何, 至少节目已经向公众明确释放这样一种态度:我在代表你和大公司对抗。这种态度长久坚持, 必定会获得受众的支持。《消费监察人》的一位资深编导如此总结:公信力源于坚持。哪怕只是一种态度和精神的坚持, 也必将收获公众信任;哪怕只是一种持续的提醒和提示, 也终将促使社会进步。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 《消费监察人》在英国深入人心, 民众在生活中遇到难题, 会给节目组打电话、写邮件;那些原本视该节目为眼中钉的大公司, 曾经一度联合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申讨, 如今则是希望能充分利用在节目中露面的机会, 努力向消费者致歉, 赔款退货, 苹果、微软的高层常常是节目的座上客。雪铁龙公司曾因《消费监察人》的一篇报道, 在欧洲召回了两万辆问题车。为了进一步提升栏目影响力, 近年来《消费监察人》选择了一位曾在综艺界颇具名望的女主播担纲主持, 其犀利的语言、紧迫的追问成为英国电视界的一景。
笔者分析了多档《全景》节目, 该栏目记者在直面被调查对象时, 对方或是置若罔闻扬长而去, 或是冲上前来拳打脚踢。尽管鲜有当事人就问题做出正面回应, 但记者依然会尽到自己应有的努力。一位资深调查记者说过:我们似乎只是舆论广场的演讲者, 似乎并没有力量改变太多, 但我们的坚持一定能让这个国家离未来更近一点。
英国新闻调查类节目不以骇人听闻、吸引眼球、提高收视为目的, 关注公民权益、维护公民安全、唤醒公民意识、让生活更美好, 才是节目的核心宗旨。调查绝不仅仅是为了曝光, 而是希望通过不懈努力, 改变社会现实, 让更多人提高防范意识, 免受侵害。笔者认为, 这种精神和特质, 在国内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实践中, 更应该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一味哗众取宠、揭黑揭丑, 不是媒体的使命。
二、专业技能——更专业的手法:手段百变凸显核心内容
专业技能是指英国同行在调查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法。借助《全景》的节目案例来作剖析, 不难看出, 英国同行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所下的功夫和严谨的态度:
1.“利比亚非法移民”。
记者跟随非法移民队伍, 穿越戈壁沙漠, 经历多重死亡危险;
2.“海地伪造死亡证明”。
暗访过程中, 一度面临采访对象处于逆光状态、记者被迫躺进棺材、随时面临生命威胁等艰难处境;
3.“伦敦非法枪支销售”。
暗访摄像一度遭遇殴打, 不但没有退缩, 还借此获得了另一个枪支贩卖团伙的信任;
《全景》 (Panorama) 与《消费监察人》 (Watchdog) 是BBC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典范。
《全景》 (Panorama) 与《消费监察人》 (Watchdog) 是BBC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典范。
4.“伦敦赛马幕后黑手”。
为了让记者能够了解赌马业以打入其中, BBC甚至投资50万英镑, 给节目组购买了一匹赛马。
这些丰富有效的调查手段, 值得我们借鉴。尽管暗访手段在英国新闻调查类节目中并不少见, 但他们在对这一手法的使用规范上, 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1.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可靠的核心线索, 才能启动暗访申请程序;
2.暗访要申请, 说明暗访谁、为什么必须要暗访、暗访什么内容;
3.暗访画面也要有细节;
4.核心画面必须有交代。
这些要求看起来都不新鲜, 但是在日常操作过程中, 假设我们都能近乎偏执地去执行每一个细节, 呈现效果将不言而喻。《全景》甚至希望通过一连串精彩的暗访画面, 讲述精彩的故事。“海地伪造死亡证明”的调查中, 记者从伪装入局、调动罪犯、躺入棺材、获取证件等一系列细节都表现得很充分, 这离不开高超的暗访技巧。在这类相对复杂的调查选题运作过程中, 他们投入的暗访摄像至少有三到四个, 力求通过配合、掩饰、多角度记录来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 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借此获取最为详实、严谨的事实细节。
在暗访调查的技巧方面, 《消费监察人》走得更快更好, 其核心调查环节中, 表现手法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1.设立了演播室——监控车——暗访——遥控指挥的小型演播系统。在监控车上的专家会对暗访者和暗访画面进行实时分析。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将调查过程更生动地展现出来, 更通过专家的分析, 向观众传递了有效的服务提示信息;
2.记者直击。记者在两轮暗访取证之后, 直接出击, 对坑害消费者的商家进行再度探访。
这样一个从试探到直击的过程, 让调查过程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 也让公众有了如临其境的感觉, 明了媒体所做的一切并不容易, 是为了维护公众的权益, 因此对媒体更加信任。
三、娱乐精神——更好看的设计:娱乐外壳包装核心价值
印象中以严肃为习惯性标签的调查类节目, 无论是执行手段还是播出呈现, 都具备相当丰富的娱乐元素。
还是以《全景》为例, 其娱乐精神在“假结婚只为真移民”这个选题操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记者已经通过暗访获取了详实的证据, 但依然期望通过有设计感的场景来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调查记者首先伪装成了婚庆录像拍摄者, 全程跟拍这对“新人”的婚礼过程, 并在最后时刻当场揭穿, 可想而知, 现场所有人的反应会是多么精彩。
《消费监察人》做过一个调查, 讲的是英国很多商品虽然没有涨价, 但是分量都在缩水。记者做了一个实验, 在某件商品上花钱买了多少空气, 最终按照测算, 全英国公众买的空气, 居然足以让一个热气球上天, 片尾出镜记者还真整了一个热气球出来。这种表达, 当然会让观众印象深刻, 也更期待下期会有怎样的惊喜。
BBC在消费类节目中选择了若干善于发现、总在吐槽的特色人物, 让他们出没于商家、公众场所之间, 用他们的视线去发现问题。这些人会在林林总总的现象中, 发现很多背离主流价值观、公众利益的东西, 并用个性化的语言来揭露真相, 表达不满, 让人哈哈一笑之后留有思考。节目效果很好, 很多观众都在期待, 某个人物出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抱怨。
关键词:新闻专业;联合办学;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131-02
武汉高校新闻专业的联合办学历程始于2001年:教育部直属的7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第一轮联合办学于2007年结束,第二轮于2008年启动。其中,开设新闻专业的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新闻传播双学位在七所学校中受到了欢迎,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继七校联合办学取得丰硕成果之后,2010年元月,南湖片区十所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也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开启了武汉高校更大规模的联合办学实践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两部分:1.学生部分:分为2005~2006级的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已经在第一轮办学中毕业)、2009级~2010级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和正在就读)、2005~2009级新闻专业本科生。2.老师部分:参与联合办学的主讲老师。问卷覆盖了十六所不同的高校的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1.量的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问卷分为纸质和网上问卷两种,前者500份,后者投放于问卷星网站未作计數,回收有效纸质问卷427份、网络有效问卷138份。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1)学生对双学位学习内容的需求及满意度;(2)学生对师资投放、教学方式等的需求及满意度;(3)师生对考核体系的评价;(4)师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5)本专业学生对双学位的建议与意见。问卷共设30个问题,调查涉及了教材、师资、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考核体系等方面,问卷揭示了师生对新闻传播联合办学的总体评价。
2.质的研究。主要以开放式问题和深度访谈形式开展。调查问卷最后一题为开放式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最真实的想法;同时,我们还对所涉及的高校师生作了小型访谈,就联合办学的实施环境、效果、困境及未来发展做出深入探讨。
二、数据分析和思考建议
(一)学生对教学效果及考核体系的评价
1.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在对学生知识需求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丰富传媒理论知识和提升媒介素养有着很强的需求,对不同媒介运作规律的知识需求达到了68%,而对各种媒介操作软件的使用以及新闻业务的知识需求也达到了67%。这一数据也显示了新闻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课程特色。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位于前四的是新闻采访、电视摄像、广告策划和新闻编辑与制作,这表明了学生有明确的知识需求课程设置需求,希望通过学习提高信息采制技能。因为高达56%的学生对课程感兴趣的原因是觉得对未来有用处。
2.学生对教学方式及内容的需求。调查数据表明:总体而言,68%的受访学生对目前各校普遍采用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表示认同与欢迎,但作为实践性强的新闻传播类课程,在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学生也希望教师能采用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式,例如角色体验式、学生主导式、互动教学式等多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学生也希望教师能补充各门课程领域中的最新知识。同时也要给学生提供网络自学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全方位打造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3.学生对师资设置的需求。目前各校在联合办学过程中都能做到不吝师资,根据课程特点以及教师意愿比较合理地配备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力求将本校优势专业的品牌做强,这和调查数据显示的学生对师资配置的期待是一致的,受访学生对高级教授的需求为59%,对对硕士以上学历的需求为85%。同时,74%的受访学生更欢迎有业界从业经验的老师担任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主讲教师。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尽量配备高职称、高学历和有业界从业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年轻教师通过进入媒体锻炼和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二)师生对新闻双学位教学的满意度
1.师生总体的满意度
数据表明:61%以上的学生对双学位学习总体表示满意,但存在19.8%的学生对此不置可否和不太满意。教师总体满意度达76.4%,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纪律以及课堂互动性不高两个方面。关于双学位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目的,43.4%的同学认为基本达到,26.8%认为没有效果,,29.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点与所调查对象有密切关系。此调查结果与调查对象的选取有直接关系;2005级和2006级的学生直接从事传媒工作的人数以及顺利考上新闻专业研究生的并不占双学位学生的主流、而现在就读的学生由于没有毕业,其成效也难以量化分析。学生还没能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学习的目的是否达到。尽管如此,55.1%的学生仍然认为双学位有用,毕竟多学一门知识今后就业面更广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满意度较高,81%认为从考核分数上看,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较好,但也出现不太会用所学处理和分析实际新闻现象的短板。
2.师生对新闻双学位具体教学的满意度
78.3%的受访学生对现有的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安排、课业压力等具体学习环节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学生尤其满意的是,高校能结合自己的特色开设相关课程,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的《经济新闻采写》、武汉大学开设的《中外广告史》等课程,学生们反响良好。然而对教材满意的还没有达到半数,不少学生认为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或者比较浅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将国内优秀教材、教师自制资料和网络资源相结合,努力为学生提供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立体教材,并且将教师课堂上的课件通过网络与学生共享,真正做到课上、课下不断线,打破时空的限制,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续到无限的课外自学上。
在访谈中,受访学生对联合办学的正面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跨校学习打通了不同层次不同教学风格高校间交流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拓展视野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的知识构架并搭建完备的人脉网络,为未来从事新闻传媒工作奠定基础。第二,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媒介素养、使自己有机会成为传媒所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第三,通过双学位学习有利于接收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访学生对联合办学持负面评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双学位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预期目标有所出入,且辅修新闻传播双学位的同学在就业中并未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媒介的入职竞聘过程中。第二,双学位的学习对本专业的学习有点影响。且占用了周末的时间,像鸡肋欲罢不能。第三,教学和自己设想的有所出入,过于偏重理论框架的搭建,而对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课程设置不够。另外,教学时间短,课程容量和深度和本专业相比有所压缩,尤其是操作课很少或者形同虚设,并不利于辅修者和本专业学生同台竞争。
教师对课程设置以及授课方式、时间安排都比较认可,78.9%的老师认为通过双学位让更多热爱新闻专业的学生受益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同时,在双学位授课这个平台上,教师能结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的特长来延展自己的教学内容,甚至开掘更多的教研课题,对自己的教学研究也有帮助。
3.师生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对于新闻学这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而言,成绩获取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75.6%的学生虽然对闭卷考试表示认同,但是,他们更希望能结合不同课程的侧重点采取试卷考评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例如提交新闻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来替代理论考试等。教师对现有考核方式比较赞同,他们认为,双学位学生毕竟没有受过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习和培训,用闭卷考试之外的形式考核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具现实操作性,因此,在联合办学现阶段不会采用,不过,随着办学的深入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未来可以适当引进更多考核方式。
(三)本专业学生对开设双学位的态度
新闻专业学生对开设双学位的总体态度是支持的,占调研人数的70.2%,明确反对的为12.5%,不置可否的为17.3%。赞成的同学认为,通过开设双学位,1.可以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度和美誉度,对本专业起到宣传的作用;2.通过引入竞争,让本专业同学有危机感,利于其提升学习动力;3.通过利用网络建立社区或者讨论组,利于不同专业对新闻感兴趣的同学之间的学科交流和人际互动,利于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扩展。而反对的同学则认为,新闻专业不属于基础应用性专业,不像英语或者中文那样具有普适性,并不适合扩大招生,其认为:1.新闻专业实践性强,对专业资源的使用、设备的更新等要求较高,扩大学生规模会挤占本专业学生的学习以及实践机会,模糊专业特性。2.新闻专业就业面窄,进入媒体机会较少,扩大学生规模会增加本专业学生压力,尤其是本专业只有一个学科背景而双学位同学有两个学科背景,这样会造成本专业学生的劣势地位。不置可否的同学,其主要观点则是,竞争以及就业压力都源自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与旁人因素无关,关键是自己要对内抓好基础,对外提升人脉,这样,即使扩大竞争规模,自己也能脱颖而出。
三、结论与反思
【新闻调查】推荐阅读:
新闻采编/新闻摄影简历09-14
新闻价值高于新闻道德11-27
小新闻新闻稿范文800字05-26
新闻编辑学 练习3 新闻报道策划06-03
某公司产品上市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11-18
新闻网络部——新闻稿的写作培训07-14
新闻传播与新闻发言人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11-20
调研新闻稿件05-24
新闻选题说明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