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项目建议书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态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基建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不断扩大,从要本上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得到真正国家的扶持。由于种种原因,程序复杂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在 “高压线”管理制度下,各种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就以2006年-2009年的高标准棉田建设项目为例,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建项目申报前期的可行方案没有建立优选方案库。各县都希望多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领导的侧重点放在编制方案的形式和项目资金下达方面。往往在申报项目的前期,只需提供一些地域性的基本资料,委托工程咨询资质机构编写,建设单位对可行性方案的内容不作客观的论证,直接上报到项目的审批部门。没有达到方案的优选,造成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和实施地点现象屡有发生。

(二)重建轻管,按照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地点全部选在农民的田地里,按照技术要求高标节水的主管道使用寿命为15年,投资完工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经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乡(镇)政府委托其管理,原建设单位退出该项项目工程的建设舞台。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转移,闲置,毁坏、变买等现象,资产管理出现脱节,无疑造成资产流失,一系列的后续工作无部门和相前政策作支撑。

(三)监理管理不严。一是对监理单位的资格审查认识不到位,导致项目建设现场管理跟踪不到位,致使监理单位及相关责任人有机可乘,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种种理由换人,工作量太大等关因造成监理力度不足,甚至混水摸鱼,不能独立履行监督职责。二是监理人员由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内定,建设单位缺乏对监理单位和人员的制约措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太差完全忽视建设单位委托的权利和义务,监理资料不完整不规范,有的监理人员甚至根本不记监理日志,不做小结,为了应付检查翻抄施工日志,与施工单位合伙随意变更的工程内容和工程量违规签证,材料进场把关不严,出现规格不达标的问题。

(四)法人终身责任制落实起来困难。一是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实行项目法人终身责任制,真正做起来偏差太大。责任人的管理经验不足,随意变更项目的内容及规模,一旦事实成立,造成的变更程序不符合规定等问题,仅是在检查的过程中提出,并不作任何的奖惩,以致引发施工及项目实施的建设期延长等损失由谁来买单。二是项目负责人调离岗位,似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遗留的问题未解决怎么办。三是一个项目有几位领导都参与,如何来划分责任和权利。

(五)农业项目后绪管理缺乏考核的标准。一是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前的考核仅仅是指标的评分,在考核指标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不科学合理,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领导意图,且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任意更改,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的一致性。二是项国家支农项目投下来了,地方按部就班的实施完成,一交差就算工作大功告成,并没有从深度和广度考核它的价值,验收仅限于专家级成员的意见,没有农户的意见,不能从广度考核出项目的各种效益。一昧的照搬别人的经验,也没有从技术深度挖掘出适合地区的复合技术,是否能带动农业技术的更新,缺乏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纳入考核标准。

(六)建设期间的利息收入只冲减待摊投资。建设期间项目资金在专户产生的利息支付用于支付帐户管理费、工程款汇款手续费待摊投资项目,没有按要求抵消工程建设款,不符合相关规定。只能说明地方过于依赖中央投资。

二、对应的建议

一是注重项目可行性方案的申报内容,建立优选方案库,经过专家论证择优录取,达成双向选择。

二是加强项目工程养护管理。对于国家投资的项目工程在使用期内,应该组织管理单位加强定期的统计摸底调查,分片区划分责任加强管理。建设单位移交资产的同时把施工单位的相关的管理维护事项也一并移交。除了在行政上加强监督管护之外,适当的将管护推向市场化运作。

三是严格监理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监理的工作日志内容完整,真实合理,小结明了简单,用数字说明一切。严格执行可行性方案,控制不合理的设计,内容变更和增量签证。虚增工程量和随意调高设备、材料的价格。督促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对项目质量、进度、造价的控制,工程签证分级审批。对于弄虚作假的施工单位,经核实所有的签证无效或者按规定扣减工程造价。

四是法人责任终身制责任明确,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本辖区农业建设项目的实施负领导责任。项目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总责。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法定代表人按照各自职责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五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估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提高投资效益。 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

六是建设期间的利息收入与财政拨款性质相同,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计入待摊投资,冲减工程成本。如若在建设期间发生的手续费等从地方自筹资金或者办公经费中列支,中央投入的专项资金及派生的存利息保证项目建设支出。

为保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有效运行和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需引起重视,一定要减少国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的建立一套高效良好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

[2]梁慧媛.建设单位会计.2003:181-224.

作者:蒲泽秀

第2篇: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对策建议

摘 要 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是财政投入机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是财政支农资金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其股权化改革现状及成效,分析在项目选择、项目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股权化政策落地的对策建议:1)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2)提升产业化水平,夯实产业基础;3)优选项目准入,提高项目质量;4)明确政策规定,完善实施细则;5)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制度保障;6)激发企业活力,加强后期扶持;7)深化改革举措,强化引领带动。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问题;建议

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是指将财政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的资金的其中一部分,以股权形式量化折股到流转土地的农户和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村集体定期按股分红,既是对扶贫的有益探索,又是一项让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好办法。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是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分析其股权化改革的成效及问题,提出股权化政策落地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建立符合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扶持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户合作共赢。

1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1 研究背景

财政支农政策是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和物质基础。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为一种财政投入创新机制,是探索农业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助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村集体组织及成员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重庆市从2014年开始试点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现已在全市34个区县稳步推进。

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开展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政策落地研究,调研分析实践探索的成效及问题,提出股权化政策落地的对策建议,对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扶持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壮大、集体发展的多方合作共赢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

国内学者对财政支农政策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研究财政支农现状、结构、效率与方式。在规模上,总体认为财政支农力度不够,应扩大支出规模;在结构上,认为目前的分配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支出方式与结构;在效率上,认为效率相对不高,促进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股权化改革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王军等以四川省广元市改革试点区为样本,对改革的过程和内容予以梳理和分析,发现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亟需提升、农民股份合作组织缺乏法律保障、地方政府配套服务有待加强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1]。李萍等通过广元市572份农户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财政支农资金转化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2]。郭晓彬开展了重庆市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风险控制研究并提出完善措施[3]。

国内很少有学者专门针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股权化政策落地开展深入研究。重庆市永川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中心总结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纳入股权化改革的具体做法与实施成效,提出了问题改进建议。

2 实践探索与改革成效

2.1 国内改革经验

我国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在东部地区起步较早,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农村原本就有一定规模的集体资产,具备股权量化的物质基础,加上市場观念先行,具有催生改革的动因 。

经实践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出现了不少典型模式。温州“三分三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是资源禀赋和政府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产权改革,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归属,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保障集体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控制权和剩余价值索取权[4]。上海松江“三级合一”农村资产产权改革是以股份合作社的形式,根据土地份额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将全部集体资产量化到人,以此实现保护集体资产和成员个人利益的双赢[5]。

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集体资产“空壳化”严重,经济基础差,资产存量少,甚至呈现为负资产。因此,西部地区股权量化改革的着力点主要从投资增量入手,实施财政支农资金转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或直接推行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

四川省广元市是率先正式启动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的试点区。基于试点地区90%以上的村集体组织没有经济收益,属于典型的“空壳村”,广元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财政支农资金转为农村集体资产实施股权量化改革。其主要经验是将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并以前者作为后者的外在动因和重要杠杆。其基本路经是将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由上级政府规划分配下拨,改为由农村基层依托各种合作社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投入,形成集体资产后再进行股权量化,其中贫困户额外享有扶贫股份,同时吸收成员一定数额的入股资金。广元股权量化改革经验在西部地区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已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发挥农户主体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助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2 重庆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进展

重庆市2014年开始试点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2015年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扶持开发重点区县。2016年试点范围拓展到全市34个区县,并要求各试点区县用于股权化改革的涉农产业发展资金不少于3 000万元。

重庆市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的主要做法:1)用三把标尺选项目。以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为标尺,优先选择产出效益高、产业带动强、履行分红能力强的项目实施。2)分资金投向配股权。根据不同投向的资金,明确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各自的持股比例。3)设优先股保收益,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持有的股份作为优先股,实施固定分红,但不参与经营管理。4)推负面清单控风险。对不履行分红义务的经营主体,纳入负面清单,取消后续扶持奖励资格。

据重庆市财政局统计,至2016年10月,全市实施股权化改革农业项目610个,涉及财政资金3.68亿,已量化资金3.31亿,流转土地0.9万公顷,514个集体经济组织持股3 615万元,6.57万户农户持股1.33亿元,其中1.15万户贫困户持股3 435万元。

重庆市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实现了“一股多利”。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让广大群众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发展;融洽企民关系,构建农企合作机制;夯实农业基础,助推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3 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实践与成效

2014年以来,重庆市参与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的试点区县,均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纳入股权化改革范围,并与其他农业项目补助资金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分类管理,分项实施。

永川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从2014年起,在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中率先开展股权化改革工作。其成功作法是利用国家投入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资金作杠杆,撬动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等社会资本进入,通过“财政配股金,农民当股东”,把群众和产业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群众成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形成“企业有发展,农民有收益,村社有活力”的良性局面。

2014—201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纳入股权化改革的项目资金共4 320万元,涉及项目所在的8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农户1 572户,土地流转面积214.5 hm2,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共持股1 848万元,每年可分红101.76万元。园区呈现出农民、集体、企业多方共赢发展态势:1)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园区已培育食用菌、“瓜-菜”、水产三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6.5亿元。其中食用菌吸纳15家龙头企业入驻,发展成为重庆种植规模最大、产业密集度最高的生产基地。2)农民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农民群众除土地流转收入外,还能够享受到持股分红,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同时可以就近到企业务工,增加了工资性收入;也可以依托园区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经营性收入。3)村企民关系更为融洽。企业社会责任感增强,回报社会的自觉性提高;村社和群众也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希望企业兴旺发达,自身获益持续长久。4)村社发展更具活力。集体组织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投入公益事业的资金增加,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民富村美的局面正在形成。

3 现实困境与问题

3.1 股权化改革面临的现实困难

3.1.1 优质项目选择难

受资源环境禀赋、经济发展基础、政府资源整合能力、要素市场完善程度,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经营主体培育程度的限制,选择产出效益高、引领带动强、履约分红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具有很大难度:1)选择有实力的企业难度大。重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弱,各区县真正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制约了选择的空间。2)选择能盈利的项目难度大。限于现有条件和农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广泛论证项目规划是否科学、方案是否可行、投资是否精准、盈利能力是否持续等问题具有很大的难度。3)调动企业积极参与的难度大。大量的自筹资金投入、无论盈亏均得固定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以及对自主经营权和政府公平监管的顾虑,影响了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3.1.2 项目管理难

市财政局分析了重庆市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存在两大难题:难题一,作为利益主体的企业不适应;难题二,作为实施主体的区县不适应。调研发现,实施股权化改革的项目与非股权项目相比,管理难度明显增加。一方面,加大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难度。首先是关系协调难,工作压力大。政府部门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兼顾多方利益,矛盾问题增多,工作难度加大。其次是工作内容多,服务时间长,不仅要组织申报、评审、督查、验收,还要承担后期服务、风险防控和督促分红兑现工作。另一方面,加大了经营主体的管理难度。多种性质、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导致股权结构复杂,需要经营主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增强风险防控和群众工作能力。

3.2 推進改革存在的问题

3.2.1 部分项目质量不高,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经调研发现,重庆市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项目的资金收益率普遍不高,有的项目还处于亏损状态。排除农业项目盈利率普遍偏低、项目运行尚处于始营期等因素,仅从企业角度分析,或多或少存在下述问题:1)重补助轻风险。为争取获得财政补助资金,未经充分论证、科学分析资金投入效益和市场经营风险,就仓促申报、盲目上马,导致资金非理性投入。2)重产能轻效能。建设内容不合理,建设规模大,前期大量投入,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后期流动资金不足,导致项目开工率严重不足。3)重建设轻管理。企业对项目申报和建设高度重视,但验收投产后,治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水平低,成本控制不得力,导致了投资收益低。4)重短期轻长远。企业缺少长远发展的思路和目标,重视短期获利,忽视长远谋划,无意愿也无能力长期投入,导致项目潜在分红兑付难风险。

3.2.2 实施细则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1)项目运行和监管机制不全。有的地区、部门未能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服务保障、风险防控等全程管理服务机制。2)项目申报和审批透明度不高。在政策宣传、项目筛选、论证评审、结果公示、资金下拨等环节,程序不够规范,流程不够公开。3)政策规定不明确,标准不一致。部分地区对改革的资金范围、认定标准、分红收益、分红期限、股权处置等政策规定不明确,释义不清晰,标准不一致。4)退出规定不合理。项目存续到期后剩余资产少,要求原值赎回,不符合农业生产实际和行业特性,对企业不公平,降低了企业参与股权改革的积极性。

3.2.3 保障措施不到位,合作优势发挥不充分

股权化改革项目需要主管部门、基层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的后续扶持和协调服务。实施固定分红,极大地简化了分红程序,保证了农民权益,但也存在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吸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资源禀赋不够得力的局限。有的地区仍存在部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工作停在表面、服务浮于形式的现象,导致项目跟踪服务不深入,协调保障不得力,化解矛盾不及时,帮扶措施不持续,群众支持企业发展积极性不高,多方合作共赢优势发挥不充分。

4 推进股权化政策落地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政府必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本地区农业领域资源吸附能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首先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商亲商的社会环境,让社会资本能放心投入,安业置业。其次,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引导,高度重视对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政策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积极营造股权改革农业企业广泛参与、集体组织大力协助、农民群众积极支持的良好氛围。

4.2 提升产业化水平,夯实产业基础

以优化布局、突出优势、精准扶持、提高效益为主线,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增加产业发展和生产性、流通性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培育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扶持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财政补助资金为杠杆,撬动企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构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政府扶持、企业发展、农民增收、集体壮大的多方共赢局面。

4.3 优选项目准入,提高项目质量

1)优先扶持龙头企业。择优选择股权结构合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健全、主营业务优势突出、研发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扶持。2)重点扶持优势特色产业。把资源禀赋好、辐射带动力强、帮助农民显著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如重庆要优先大力扶持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百亿级产业链,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确保扶持的农业项目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销售前景。3)重视扶持农业新兴产业。注重扶持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关联度高的农业新兴产业发展。

4.4 明确政策规定,完善实施细则

1)明确实施范围和认定标准。建议根据单个项目资金投入对象、使用范围和金额大小,明确其是否参与股权改革。2)明确股权设置与管理权限。建议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持股比例明確界定,不搞上下浮动。3)明确约定分红期限。分红期限修改为约定的土地流转期限,或者对项目存续期进行明确清楚的释义。4)明确股权处置和退出规定。明确分红期限内若企业变更、转让、破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所持股权处置办法;明确项目分红期满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所持股权退出或重新合作处置办法。

4.5 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制度保障

1)规范完善竞争立项机制。对投资帮扶企业和项目的筛选、论证、评审要有规范透明的操作流程和公示制度,评审环节聘请专业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评定,增加公信力。2)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财政、审计部门严格监管和审计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可指派合适的代表参与项目资金使用监督。3)创新落实风险防控制度。创新实施预交分红保证金,实施企业黑名单管理、定期审计和绩效评价等风险预警机制和防控措施,提高风险应对能力。4)建立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建立信息沟通和问题协商机制,发挥合作共赢优势;基层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服务保障和分红督促机制,强化全程服务监督;区县政府建立工作考核和奖惩机制,统筹推进改革工作。

4.6 激发企业活力,加强后期扶持

1)激发企业内生活力。企业立足长远,完善治理架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支撑,提升品牌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和风险应对能力。2)强化政府后期扶持。政府对参与改革、分红兑付好、产业带动强、农民增收致富成效明显的企业要进行持续帮扶,通过财政扶持、税收减免、金融支持、费用优惠、服务支撑等方式,加大后期扶持力度。3)完善政府配套服务。政府部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公益性基础设施完好,交通运输方便,通讯信息快捷。4)支持商业性保险介入。对流转土地面积大、带动农户数量多、生产基地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政府积极引导并大力支持商业性农业保险介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5)建立例外处置预案。若遇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损失,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难以运转,约定分红难以兑付,政府设立适度补偿和分红豁免机制,使项目能够继续运营。

4.7 深化改革举措,强化引领带动

在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创新改革举措,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合作关系更加深入、引领带动作用更加广泛的股权化改革模式。1)鼓励农企紧密合作,深度参与。在平等协商、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将量化的财政补助资金与农业企业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依法享有经营管理权限。2)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建议加速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已完成产权改革的地区,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所持产权、产业化项目资金等政府扶持资金整合,通过组建合作社或以产权流转的方式与企业合作,采用“合作社+农户+市场”或“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等多种模式,鼓励引导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集聚,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军,詹韵秋.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实践探索、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以四川省广元市改革试点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6(11):77-81.

[2] 李萍,王军.财政支农资金转为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资源禀赋与农民增收——基于广元市572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施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8(3):44-52.

[3] 郭晓彬.重庆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的风险控制研究[J].乡村科技,2018(3):25-26.

[4] 马永伟.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温州的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20-25.

[5] 李宽,熊万胜.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何以稳妥进行——以上海松江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8-16.

作者:唐维超 周汝平 胡林举 梁莉 苏莉 杨会静 骆安萍

第3篇:大连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本文从大连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环节出发,分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土地 可行性研究 问题 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申报土地治理项目的一项必需的基础资料,编制质量不仅是项目立项的关键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后续实施,作用不可小觑。

1、可研报告编制的目的和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目前国内外项目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经济认证方法,是项目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出建设项目计划以前根据项目建议书进行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益预测和分析,并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比较评价,为项目决算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其作用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审定项目的依据,作为项目进行扩初设计、施工设计、设备定货、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的依据。

2、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可研报告编制前期工作不深入。设计人员对项目区水源条件、灌溉面积、灌溉流量、设计水位、桥涵荷载等设计参数及现场施工条件等方面了解不透彻,报告文字叙述千篇一律,编制的可研报告个别脱离了项目区实际,质量和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项目前期勘查不到位,在项目区内无法确定具体实施位置,对地质、实施条件及周边环境了解不细致。

2.2 可研报告内容编制不全,深度不够。一是个别项目可研报告内容编制不全。有的地区可研报告内容不全,如部分项目可研报告缺少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和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等内容。二是可研报告编写深度不够。有的可研报告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缺少详实的数据作为依据,整篇文字叙述性较强,如在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时,阐述的制约因素与项目建设中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关系不大,没有对立项的整体环境及投工投劳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说明等。

2.3 可研报告设计资料和数据不够准确。一是基础资料不够准确,包括项目区区域范围、农户、人口、耕地面积、主要作物、平均亩产等;二是效益指标不够准确,包括粮食平均亩增产能力、农业增加总产值、农民人均增加收入等;三是灌溉水源分析不准确,特别是有些开采地下水或引地表水灌溉的项目,对水文地质和地表水径流情况缺乏实际勘测和分析,确定的工程规模和数量达不到设计出水量和引水量;四是个别数据前后不一,有的项目在前文文字描述中的数据与后文图表中的数字引用不一致,存在文表数据不一,前后矛盾的情形。

2.4 部分项目图件不规范。一是个别项目规划设计未以地形图为基础,有的可研报告现状图和规划图没有选用地形图,采用没有等高线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物、地形、现有工程不清楚,渠道和建筑物位置标示不明确;二是有的项目区范围界限不明,建设内容布局含混不清,个别可研报告从总体规划图中无法反映出项目的整体规划性;三是现状图和规划图中的标注内容与图例不一致,图例不规范、比例尺不一致。

2.5 投资估算不准确。部分项目报审单价高于同地区同类型工程,如个别项目方塘工程中的土石方开挖及外运、浆砌石护坡等项目较突出,明显高于现阶段同类工程市场价格,对总估算影响较大。天池工程中的钢筋加工及制作、现浇混凝土等项目单价过高,与现阶段农村同类工程造价不符。个别项目工程量估算不合理,出现估算偏大的现象。

3、有关建议

3.1 完善项目库管理,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土地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是选好建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县级农发机构要按照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和动态管理项目库,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纳入到县级项目库中,县级农发机构可从县级项目库中选择项目,将“资金等项目”变为“项目等资金”,让项目库“活”起来,发挥好项目库的作用。

3.2 加强审核力度,深化可研编制深度。进一步加强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核的责任心,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章节进行编制,不得缺章少表。同时,要对各必要章节进行深入论述和分析,不能一描而过,要采用详尽的数据对所提出的论点进行有力支撑,必要时可采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析和阐述,使可研报告有血有肉,鲜活起来。

3.3 加强基础资料管理,严把数据关。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更新,严格审核数据的来源、准确性及年度,确保数据应用合理。需收集和更新的资料应包括: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水文气象、地形土壤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资料,水利基础设施情况和设计标准、作物种植结构、产量、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项目区群众开发意愿和问题等方面。资料多而杂,工作量之大,需要审核人员对每个数据都要认真核实,多渠道来源的数据更要考虑其合理性后方能使用,从源头上把关,不断提高可研报告的编制质量。

3.4 完善设计图件,合理布局建设内容。一是图纸要以地形图为基础,要用能够反映现状带等高线的标准地形图,项目建设的最终成果都要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标明项目区的水利工程、农田道路和林网等现状,并准确核算灌排面积,据此计算沟渠和建筑物规模;二是明确项目范围界限,范围界限要落实到图纸上,而不是凭主观意愿,凑够面积随意圈示,同时要在规划图上科学合理布局建设内容,明确标示建设工程的具体位置;三是进一步规范图纸成果,图例要符合有关规范,统一各图比例尺,完善工程量表、设计说明、设计人员签字等。

3.5 科学编制项目估算,有效控制项目投资。一是预算编制人员要合理使用定额,认真搜集主要材料、设备等价格信息,通过询价比较,确定符合实际的价格,然后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计算出比较准确合理的工程单,提高项目投资的准确性,实现项目预期的投资效果;二是在计算分部分工程量时,预算编制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加强沟通,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和施工工艺情况,按照设计图纸和预算定额准确计算工程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不得遗漏或重复计算,使计算结果不但符合实际,而且完整、准确、合理。

4、结束语

农发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可研报告可以说是它的“雏形”,具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导意义。我们要不断提高对可研报告的认识程度,从以上几方面总结不足和经验,并加以改进,细化可研报告编审工作,不断提高农发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中国农业综合开发[M].2003.

[2]侯英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评估研究[D].2006.

(作者单位:1.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连市 116024

2.大连市财政局 辽宁大连市 116001)

作者:盖克 庄剑

第4篇:农业项目项目建议书

农业种植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建议书及价值体现】

项目建议书,又称项目立项报告,按新的投资体制改革相关政策,项目建议书主要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项目单位向发改委申报的项目申请。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可以着手成立相关项目法人。民营企业(私人投资)项目一般不再需要编写项目建议书,只有在土地一级开发等少数领域,由于行政审批机关习惯沿袭老的审批模式,有时还要求项目方编写项目建议书。外资项目,目前主要采用核准方式,项目方委托有资格的机构编写项目申请报告即可。

《农业种植项目建议书》是为农业种植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农业种植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专门对拟建农业种植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该报告的核心价值是:

——作为农业种植项目拟建主体上报审批部门审批决策的依据;——作为农业种植项目批复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作为农业种植项目的投资设想变为现实的投资建议的依据;——作为农业种植项目发展周期初始阶段基本情况汇总的依据;《农业种植项目建议书》主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从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进行深入阐述,消除决策主体项目选择的盲目性,着力阐述项目的规划设想,极力突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立项报批的目的。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 农业种植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农业种植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农业种植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农业种植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农业种植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三、厂址选择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九部分 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注:财务测算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基础数据与参数的确定、估算与分析

2、编制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估算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4、计算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并进行财务分析从项目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第5篇: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建议书格式

建议书: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

格式

一、项目名称

二、投资方情况

1. 主要投资方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全称、主要经营范围、注册地、注册资本、企业性质、股权结构、资产负债情况、主要股东情况。

2. 主要投资方基本经营情况

包括企业近三年主要业务规模和经营情况,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规模,国内外营销情况。企业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

3. 主要投资方相关实力和优势分析,在国内外投资类似项目简要情况 4. 其他投资方简要情况

包括注册地,注册资本,企业性质,主要业务规模和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方面情况。

三、必要性分析

1. 投资目的

项目相关行业国内外情况,例如产品国内外供求情况及预测,产品进口情况及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等。说明项目对各投资方的必要性和意义,包括项目与投资方国内项目的关系、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等。 2. 社会意义

包括与我国相关的产业的发展的关系,与我国境外投资战略和境外投资产业政策的关系等。

四、项目背景及投资环境情况

1. 项目背景

包括投资方介入前项目基本情况,外方合作者基本情况,投资方如何介入项目,投资方对外考察、尽职调查、与外方谈判、其他竞争投资者等情况,与所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沟通情况等。 2. 投资环境情况

包括所在国家及当地政治、经济情况,与项目有关的税收、外汇、进出口、外资利用、资源开发、行业准入、环境保护、劳工等法律法规情况,当地相关行业及市场状况;涉及资源开发的,还应说明所在国家有关资源的储量,品质,勘探,开采情况。 3. 项目的外部意见及影响

包括所在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当地社区的意见,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五、项目内容

(一) 建设类项目 1. 建设内容

包括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进度安排、技术方案、建设方案、需要建设的配套设施等;涉及资源开发的,还应说明可开发资源量、品味、中方可获权益资源量及开发方案等。 2. 主要产品及目标市场

包括项目主要产品及规模,产品目标市场及销售方案。 3. 相关配套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项目道路、铁路、港口、能源供应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及安排,项目土地情况及安排,项目满足当地环保要求措施,加工类项目应说明项目原谅来源的情况。 4. 财务效益指标

包括项目总销售收入、利润、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财务预测指标,以及中方投资回收期及回报率等预测指标。

(二) 并购类项目

1. 被收购对象情况

股权收购类项目应包括被收购企业全称(中英文)、主要经营范围、注册地、注册资本、生产情况、经营情况及资产与负债情况,股权结构、上市情况及最新股市表现、主要股东简况,被收购企业及其产品、技术在同行业所处地位、发展状况等;资产收购类项目应包括被收购资产构成,专业中介机构确定的评估价,资产所有者基本情况。 2. 收购方案

包括收购标的收购价格(说明定价方法及主要参数),实施主体,交易方式,收购进度安排,对其他竞争者的应对设想等。

(注:并购类项目同时包括投资建设方面内容的,还应说明建设类项目所要求的各项内容,并说明项目综合财务效益指标)

六、项目合作及资金情况

1. 项目合作方案

包括项目各方股权比,出资形式,合作方式,收入和利润分配,产品分配,其他合作内容。 2. 项目资金运用

包括项目总投资,建设类项目的前期费用(中介费、勘探费等),工程建设资金及其使用构成。流动资金的使用等,并购类项目的收购前期费用,收购资金及其使用构成,中方投资额及其使用构成等。 3. 项目资金筹措

包括项目资本金及各方出资,银行贷款及其他社会融资的构成与来源,项目用汇金额及来源等。

七、项目风险分析

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并提出防范风险的相关措施:国别风险、法律风险及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建设风险,外汇风险,环保风险,矿权风险及资源量风险,劳工风险,羡慕可能面临的其他风险;股权收购类项目还应分析企业运营风险。

八、其他事项

1. 项目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实施项目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第6篇:生态农业项目建议书(突出问题)

问题一:经济规模

从规模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是以户、村、乡和县为发展单位。一直以来,中国的生态建设多集中于户、村的层次发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鱼塘到大型的生态农场,都是强调个别的农户或乡村在这些系统上担当的角色。无可否认,任何生态建设最终都是在户的层次去推动。因此,若没有农户的支持,任何生态建设都不可能成功。但是,农户式的生态农业建设很难达到经济规模,例如:若要一个约 10M3 的沼气发生桶正常运作,所需的有机物投入量实非单一的个别农户可供应。因此,为每个农户建设自己的生物气发生桶是不实际的。相反,按农民的数目去建设生物气发生桶才是有效地运用资源的方法。

以村、乡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建设虽较农户式生态农业建设为佳,因为在村的范围内,决策者可以对土地利用作出规划,也可以对某些资源作出优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将顶部划定为森林区和草地区,山腰栽种果树,山脚则划定梯田种植作

物 [7]。然而,因为规划地区的范围始终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问题。在分配土地的时候,优质土地的数目往往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部分农民分配得一些较劣的土地,只得无奈地接受。此外,村、乡式的生态农业建设也难经得起较大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冲击和影响,相对比较脆弱。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应该由户、村的层次向县的层次发展[4]。

“县”是中国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和经济的自主权。从行政的角度,它有权运用政策等措施,借着调动自己拥有的财力和资源,发挥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能力,达到经济规模和危机分担等功能。从规划的角度,县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特点的自然群体,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能就农民的需要,设计优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统筹农村的劳动人口。从生态的观点出发,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其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稳定的功能和效益[4]。所以,以县为单位加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问题二:农民接受程度

生态农业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本身设计的优劣外,农民的接受程度亦是关键所在[8]。长久以来,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内解决温饱和改善生活。因此,农民是否愿意接受生态农业建设,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看看能否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无可否认,没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建设肯定是失败的,因为经济效益是一切社会建设的原动力。然而,经济效益建立于一定的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单一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环境,虽然在短期内收入可能会增长,但当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化后,经济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为短期的回报率高,农民大多愿意种植经济作物;但种植单一经济作物,土壤(特别是表土)的养分会快速消失,容易导致肥力退化、土质变坏等问题[3]。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最后损失的还是农民自己。相反来说,若经营者能多注重环境和生态的效益,虽然在短期内经济效益较低,但随着环境和生态条件得到改善,环境的效益便能转化成经济效益,不但总体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经济的动力亦得以维持并持续发展下去。例如,种植树木,虽然短期内直接经济价值低,但却能够有效改善土质,增加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保证农产品能维持稳定的产量[10]。在具体规划上,作物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合理,要兼顾到长期效益项目和短期效益项目的配合问题,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为解决温饱问题当然要优先考虑发展一些有即时效果的项目,但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同时,应以不损害现有环境为底线

原则,并积极安排具有中、长期效益的项目,实行优化的土地利用,为农村持续发展打下稳固基础[4]。

然而,中国农民的教育水平低,并不容易改变他们既有的观念和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退化等问题。因此,教育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藉着教育,令农民放弃短视的眼光,让他们懂得运用一些合乎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长期效益得以确保。建立示范区是一有效的方法。通过示范区可以使农民直接看到新系统对提高生产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潜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资源或补贴,也有助农民支持一些具长期效益的项目。当这些项目成熟的时候,长期效益出来了,农民定会大力支持这些项目并贯彻下去。

3 问题三:市场

改革开放后,中国由全面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的好处是能让农民自由地生产具有市场价值的产物,从而有效地增加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然而,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立足,取决于生产者对市场的了解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现今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要在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仍存在很多困难。首先,中国农民对市场经济缺乏认识。他们决定生产那种作物,往往是根据去年产物价值的情况,选择其中价格好者来生产。然而,他们没有市场的观念,并不了解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去年价值好者,今年却有可能因为供和求的变化而产生价格的波动。更严重者,他们都抱着同一想法去生产,一窝蜂去生产单一作物。这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单一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所以生产单一作物远较生产多种作物的风险为高。其次,即或丰收,作物的价格也可能会因为供应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山楂价格高,每公斤达 3.8~4.0 元,于是各地大力发展种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无限制地扩大山楂林面积。90 年代,山楂树进入丰果期,山楂产量大增。因为供过于求,结果价格暴跌,每公斤仅 0.4~0.5 元,山楂农损失惨重。因此,农业发展应根据地域分工的原则,让产品多样化,分散市场风险,为农产品寻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国大部分的农产品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因为生产技术落后,难以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品质检定又没有保证,没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难以为农民赚取可观的利益。其实,产物的质和量可借着科研和品种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这方面中国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产物的质和量均难以突破。每年中国投入农业的科研少于国民总产值的 0.5%,而其他先进国家可达 5% 或以上。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说是高产值农业的两大支柱,中国在这两方面宜多努力。

4 问题四:资金

资金短缺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另一大困难[2]。现今,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建设的初期,财政未能独立,只有依赖国家补贴来支持。可是,国家现时的整体经济实力仍弱,补贴有限,以致很多生态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地展开,部分项目迟迟未能付于实行。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生态农业建设一天未能独立运作,国家便要不断给予补贴。无可否认,单靠国家补贴来完成生态农业建设似乎是不可能,而长期的补贴为国家构成负累,也不是件好事。解决的方法不外有二:节流和开源。有关资金的开源节流问题,外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

发达国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鉴参考[

11、12]。

节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项目,防止资源的浪费,例如:为塑造“高产卫星”而不顾现实环境制约的个案,在过去时有出现,生态农业建设应以此为戒。其次,是要设计出资源的优化分配方案,把该用到农业的资金确保及时到位,选准投向,让资源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

至于开源方面,有几个可行的方法。其一是借着发展乡镇企业,扩大收入渠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使农村集体经济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回馈用于

农业[13];其二是引进其他产业与生态农业互相结合,例如:发展手工艺加工业,让部分农产品有市场出口,赚取资金;又例如:发展生态旅游,借着旅游的收益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农业能在一定的生态基础和水平上发展;其三,是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让农业建设项目能透过银行发行股票、债券或以发展基金的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制定条例和规定,激活资金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 问题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因为生态农业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 3 个方面。从经济上来说,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它的长期总回报必须大于总成本。没有足够的长期回报,便是亏本的生意,是没有持续性的。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赚取回报,其窍门是要精确计算和预计建设的成本与回报。然而,中国现今却缺乏一个健全的会计系统,将有形与无形、财政性与非财政性的成本与回报计算出来。现在中国的会计系统只能计算一些有形、财政性的项目,无形的环境成本并没有计算在内,以致真正的成本与回报的比例未能如实反映[14]。不健全的会计系统不但不能帮助有关部门了解问题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为文过饰非的工具,令问题持续、甚至恶化下去。

第7篇: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议书模板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1.2项目建设地点

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4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编制范围及依据

1.6结论与建议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章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地理位置

4.2自然条件

4.3社会经济状况

4.4基础设施条件

4.5交通条件

4.7厂址选择.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内容

5.2建设原则

5.3项目规划方案

5.4工程方案

第六章生态农业园项目公用辅助工程

6.1给排水

6.2供配电

6.3通风和空气调节

6.4维修

第七章生态农业园项目节能、节水措施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2节能措施

7.3节能管理

7.4节水措施

7.5资源综合利用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8.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8.3环境保护措施

8.4环境保护结论

第九章生态农业园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9.1劳动安全卫生

9.2消防安全

第十章生态农业园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组织机构

10.2劳动定员

10.3项目管理

第十一章生态农业园项目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11.1实施进度

11.2招投标

第十二章生态农业园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1投资估算

12.2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生态农业园项目财务评价

13.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3.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3.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3.4财务分析

13.5不确定性分析

13.6财务评价结论

13.7风险分析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14.1结论

14.2建议

附图、附表

第8篇:川南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项目建议书

前 言

二十一世纪是追求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时代。宜宾市××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创意出打造××景观带项目的大胆构想。

××自然风貌及旅游文化的探求和重构,是创造宜宾市生态文明和现代生活“天人合一”的体现。若该项目得以实现,就为推动西部迅速改变城乡面貌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成功范例,最终也将把宜宾这座古城的人文景观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近年来,宜宾市委,市府在抓发展这条主线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题思路明确,大农业,大旅游,大城市的高起点定位,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这就是我们提出这个打造××景观带项目的原动力。

一、项目背景

(一)在《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中,旅游资源的开发,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总体目标中的主要组成部份。在近期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强调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焦伟侠市长在宜宾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这为全面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项目的提出,创造了最佳的机遇和条件。

(二)××是宜宾的××中心,承担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区内的××,有着不可复制的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资源。而多年来,××辐射圈经营粗放,尤其是××,发展不足,浪费了号称××的丰富资源。

(三)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度假、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为此,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了解,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目前,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四)整个川南地区,目前尚无一家集生态农业、人文、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景观,本建议项目如得以实施,无疑将填补这个空白。

二、项目选址范围及优势

(一)项目选址:北靠××,南连××,西眺××,东接××,用地约3000余亩。

(二)项目优势:

1、所选范围内地多人少,动迁少。

2、利用天然的地理地貌造湖,成本低、易操作。并能形成山水相连,相得益彰。

3、项目与市区之间只有××分钟车程,交通非常便捷,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4、项目地处宜宾××,城区及外来游客对观光农业的要求相对强烈,经济条件许可,交通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三)项目机会:在国内,目前旅游大势由观光发展到休闲体验和生态旅游日益成为潮流,另据我们对川南部份地市的考察也发现,在川南尚无上述的复合型地产业态,尚没有集生态农业、旅游、居住、休闲娱乐、商务为一体的项目,对此,我们认为项目的建设,不但将弥补川南无复合地产业的空白。而且这一空白点也给予了本项目最大的机遇。

三、实施该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项农业产业。农业本来只是提供农产品,但本项目是在××的周边,非常接近××,这样就使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观看而具有了商品价值。项目将使景区内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就要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细农业。高投入,高科技可以获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创造出极高的劳动生产率,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也是现代发达的科技型农业,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是其显著特色。

(三)生态旅游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除生产功能外,也具有旅游观光功能,它将成为发展的一种方向。

四、布局原则

(一)因地制宜。根据宜宾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二)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住宅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别墅等,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五、项目定位

(一)项目名称:川(蜀)南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

(二)主题定位:体验式生态旅游农业+开放式临湖公园

(三)项目定位:项目依托××绝佳旅游、农业资源,以××为基础,汇聚旅游、生态绿色农业、休闲、娱乐、餐饮、居住生活、文化资源等要素,突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商务居住三大主题,打造出面向宜宾,辐射川南的农业旅游文化主题观光景区,促进宜宾农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宜宾旅游、生态农业、居住三大集成产业新标志,成为宜宾乃至整个川南的“农业生态旅游大花园”。

六、功能布局划分

(一)旅游区:筑坝、造湖。将××××,最终形成山景临湖公园,成为××旅游的一大亮点。

(二)生态农业区:建立观赏农业生长园与高科技生态农业孵化园,建立高技术研发基地,展示互动基地,品牌输出基地。引入宜宾农业优势项目进行精深设计、研究,改变宜宾原有粗放型农业格局,形成川南唯一的高科技生态农业孵化园,增加宜宾优势农业的附加值,提升整体品牌。

(三)居住区:

1、依托项目绝佳的地理环境,打造别墅居住区,使项目成为闻名的高品质生态旅游生活区,提升旅游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

2、在川南地区独创“老年环保公寓”概念,与本地知名医疗机构联合,形成居住业态的另一互补和极大亮点,满足社会发展老龄化带来的需求。

(四)休闲娱乐区:建立风情商业走廊,整合餐饮、旅游商品、农业产品、休闲娱乐等资源,丰富××旅游区业态,提升可玩性、观赏性、参与性和消费驻足度。

(五)酒店区:建立星级旅游酒店,丰富项目业态。

七、项目开发计划

(一)第一期:2006到2007年,侧重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交通、水电、饮食、餐厅等基础设施。本阶段盈利在其次,扭转对××的传统印象,树立生态旅游美名才是最重要的。

(二)第二期:2008到2009年,侧重体验式生态农业的开发,尤其是特色水果、观赏性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等。本阶段将推出系列成熟产品,越来越面向大众。

(三)第三期:2009到2011年,侧重在旅店、娱乐场所和度假村等农业生态旅游的配套及完善上。在名气传播开,各种深度体验产品推出来后,××势必改变××目前的旅游格局,成为赫赫有名的“××最后一块净土”,成为宜宾旅游热点。观光区生地变熟地,可以依托景区进行高档地产开发,比如别墅、会议疗养型旅游设施等。是市场回报期。

八、生态与环保

(一)提高××沿线绿化覆盖率,完善绿化长廊,形成城市绿色环保特色及提升城市档次。

(二)带动××治理。以项目为契机,加速××整体风貌整治工程,再现××几十年前的郁郁葱葱。

(三)对于生态旅游区,应使其服务产业生态化。包括:

1、生态饭店:供应旅游地农作物园自己生产、加工的农作物类食品。植物园内的菜园,除了种植各种食用的植物,还应种植调味用的芳香类植物和食用菌。饭店提供的农作物食品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饭店的废弃物可直接作为农作物园的肥料。

2、生态旅馆:旅馆的建筑材料可部分地利用再生原料。旅馆提供的用品尽量不含化学物质,床单、毛巾等是用在种植过程中未曾使用过化肥和化学杀虫剂的棉花或亚麻制成;肥皂可用植物油炼制;电子过滤系统清除自来水中的氯化物和有毒微生物。客房内装配香味发生器,根据客人的要求,随时向房间释放出果香味或花香。旅馆的废水可直接用于浇灌植物园,粪便可集中收集制作沼气,沼气再用于照明,沼气渣用作植物园的肥料。

3、生态商店:生态商店专营各种天然食品、饮料、化妆品、纯棉服装、手工艺品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书籍和小型技术设备。店里的所有商品都由天然原料制成,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4、生态交通:在旅游地及其附近要求使用太阳能驱动或电能驱动的小车和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禁止使用有害环境的其它交通工具。

九、经营模式 略

十、项目资金筹措

(一)发展商投资

(二)政府提供项目前期无息或低息项目贷款。

(三)解决土地出让问题。

(四)规费减免。

(五)税费减免。 十

一、投资方案

(一)投资原则

1、谁投资谁收益原则。

(1)、发展商拥有风情商业街、居住部份、生态农业园、酒店的产权。 (2)、拥有停车场产权。 (3)、拥有临湖公园经营权。

(4)、休闲娱乐设施投资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竞争机制。

2、兼顾三方利益原则

即政府受益;市民受益;发展商受益。

(二)投资规模 预计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 十

二、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社会效益:项目的建成,将填补川南无农旅复合地产项目的空白,将引领川南复合地产的新潮流。并将为消费者提供绝佳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旅游好去处,带动××建设的发展,带动宜宾农业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宜宾文化与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居住生活产业提供展示平台。

(二)经济效益:项目的建成,将丰富××经济带的商业业态,带动区域商业经济的发展,刺激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整合有利资源,极大地提升地段人气与商气。

(三)政府效益:项目将成为宜宾的“××××”,政府也将藉此工程在市民中树立、巩固良好的政府形象。

(四)企业效益:项目的建立,企业可从所拥有的产权部份获得合理的回报。

十三、项目组织领导筹备

为确项目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设立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 成员:

以上计划如得到政府批准,即组织考察、规划设计并正式提出项目立项。

第9篇: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建议书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背景:

1.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符合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是以农村为基础,以农业为载体,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文化为内涵,以参与为特点的新兴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休闲经济的主导产业。它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

2.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012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重庆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会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强调,应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 市场呼唤特色休闲观光农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日渐疏离。这种用时间、健康换金钱的生活模式已很不健康,人们更渴望脱离尘嚣,尤其希望回归自然,在“桃花源”里拥有一块“私家菜园”,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让时间“慢”下来,让心灵“回归”,从而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愿意投身于这一利国利民的产业中来,将以“推广现代农业、追求食品安全、提高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为己任,高标准,严要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以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二、项目名称:河东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暂定)

三、项目定位

定位为“五园”:即国家级农业风情观光园、农事农活体验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普教育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它具备教育培训、科技示范、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会务购物等多种功能。该项目将采用复合开发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四、项目建议选址:待定

总体要求:

1. 离重庆主城区70公里内(1小时车程); 2. 交通便捷,电力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相对成熟;

3. 自然环境优美,地形、地貌适合生态观光农业用地布局规划; 4. 土壤条件好,有一定的森林植被,光照强,水资源丰富。

五、项目建议面积:5000余亩

六、规划的原则:

1. 遵循“生态、生活、生产、服务”的和谐理念,在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上达到和谐统一,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2. 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农业园区的景观潜力,围绕“水”、“绿”、“野”、“趣”四大主题,并融合厚重的巴渝农耕文化,打造出独特的现代田园风情。

3. 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要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

总之,要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体验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

七、建议项目内容:

按功能主要划分为:会员生态蔬菜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含鸡、鸭、鱼等)、瓜果观赏采摘区、农业科普示范区、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农耕文化博物馆(含中华农耕始祖尧帝的雕塑)、特种养殖区、运动健身活动区、乡村美食休闲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十大功能区。

具体建设项目

1.第一期(2013年1月—2014年12月),规划面积:5000亩,建设内容: 1)接待服务区

占地面积约60亩,包含会员接待中心、农家美食休闲区、农家生活体验园、农耕文化展览馆、科普教育培训中心、五星级乡村酒店、农夫集市、蔬菜冷库、生态停车场等。

2)会员蔬菜种植区

占地面积600亩:为会员的私家菜园,包含家庭会员及单位会员认种面积。 3)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

占地面积60亩:其中生产型温室大棚20亩,名优蔬菜苗培育园20亩,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园20亩。

4)生态瓜果种植区(观光采摘区)

占地面积190亩:其中葡萄园20亩;草莓园20亩;甜玉米20亩;樱桃番茄10亩;西瓜20亩,黑色食品种植园(紫薯、黑玉米、黑花生、黑玉米等)50亩;种植桃、梨、柑橘等其他果品50亩。

5)生态畜禽养殖区

占地250亩(林地):养殖土鸡、珍珠鸡、贵妃鸡、土鸭等优良家禽以及黑山羊(同时可采取会员可认养认购模式)。

6)生态水产养殖区

占地面积30亩:建设标准化养鱼塘,养殖草鱼、白鲢、鲫鱼等水产品,可开辟10亩左右作为垂钓休闲区(供游客垂钓、捕鱼、儿童亲水区)。

7)加工及物流配套区,占地30亩,包含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冷库及其它生产配套设施等。 8)专业合作社

占地面积:3680亩,建设生态大米基地、生态蔬菜基地、生态杂粮基地、生态水果种植基地等。

2.第二期(2015年1月—2015年12月)建设内容: 1)会员蔬菜种植区扩展区,部分区域采用智能可视体系; 2)珍稀花卉苗木繁育种植基地;

3)山地运动健身区:高尔夫练习场、羽毛球场、植物迷宫、森林养生休闲及山地运动拓展区等项目。

3.第三期(2016年1月—2016年12月)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200亩。建设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至2016年底,以木洞镇墙院村为核心,完成河东集团在木洞镇生态种植及养殖总体用地规模达5000亩,建成河东集团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所有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

八、生产模式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九、主要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即追求品质生活的都市人群),以会员制为主。 2.服务模式:会员制+ 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

十、资金估算及使用

总计划投资5亿元。

第一期投资1亿元,资金用于土地征用,引进新技术经济蔬菜培育种植,蔬菜大棚、养殖中心、

接待服务中心、生态餐厅、农耕文化博物馆、五星级乡村酒店、农夫集市、加工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期及第三期累计投资4亿元,包括生态种植基地扩建、珍稀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运动健身区、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等项目建设。

十一、项目资金来源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建设所需资金,使各项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来源:

1. 企业自筹:企业自有资金。

2. 银行贷款: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通过抵押、担保等方式获得建设资金。 3. 产业政策: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将本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及省市政府的农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

十二、项目建议依据

1.《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 2.《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3.《重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7年);

4.《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 5. 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十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组成:生态农产品销售+休闲旅游营业收入+种苗销售=数亿元

2)间接经济效益:通过横向发展模式、纵向发展模式,成立若干专业合作社,带动该区及其周边的用地扩展,创造若干间接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成后,可解决500—1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示范区为“孵化器”逐步向辐射区实现技术及规模辐射,可孵化出若干微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更多地区的农民致富。

2)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带动该地区的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并能增加区、镇财政收入。

3)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城乡互动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3.生态效益:

1)园区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2)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将充分依托河东集团的雄厚资金、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国家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程为契机,以服务重庆城市为中心,以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计划用3-5年的时间,将河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成为重庆地区乃至中国现代都市生态观光农业的典范。

(撰写人:唐剑锋)

上一篇:中国建设银行笔试题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