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知识

2022-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青奥会知识

新加坡青奥会办赛实践对南京青奥会的启示探析

摘要:永恒灿烂的新加坡青奥会办赛突出节俭高效、注重细节管理、强调执行能力,充分展示出城市精神、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形象。新加坡青奥会以其先进的办赛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效的工作方法为南京青奥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找出南京青奥会的准确定位,提出鲜明的赛事主题,及早规划办赛模式,科学谋划文化教育活动,举办一届成功的青奥会,为南京留下丰厚的青奥遗产,为世界奥林匹克事业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青奥会;实践经验;启示

Key words: YOG;Practice of Experience;Enlightenment

2010年8月14日—26日第一届夏季青奥会在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举行。笔者有幸为期一个月考察了新加坡青奥会组织工作,这是一届“启迪心灵”的青奥会(罗格语),给世人留下了精彩和永恒的灿烂。

1 新加坡青奥会场地设施简要情况及特点

新加坡青奥会共设26个大项,201个小项。青奥会许多比赛项目的设项与奥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主要是不少项目,如击剑、自行车、乒乓球、铁人三项等都存在男、女混合编组和跨国、跨洲运动员混合编组的情况。这给运动员统计注册、竞赛组织编排工作等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新加坡青奥会26个比赛项目共有18个比赛场馆。

1.1 新加坡青奥会场馆设施简单、实用,功能齐全

这与国际奥委会对青奥会场馆设施的定位要求相一致。国际奥委会对青奥会申办的要求是承办城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场馆设施,除非确实没有可供比赛的场馆,需要新建以外,原则上不新建体育场馆。同时,新加坡相当一部分已有的体育场馆是用于大众进行日常健身和运动的,没有观众看台和功能用房。新加坡青奥会许多比赛场馆都是按照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体育场馆设施标准的低限准备的。绝大部分比赛项目的观众看台都是临时搭建的。特别是比赛场馆的大部分功能房是集装箱改造或塑钢板搭建成的房子。工作人员餐厅则是用防水布搭的棚子,很简单,但满足办赛需求的功能房一应俱全。

1.2 新加坡青奥会对训练场馆数量要求较多

新加坡青奥会大大小小的训练和热身场馆大约有30多个。根据国际奥委会要求,青奥会所有参赛运动队来新加坡参加比赛,即使被淘汰,也不能立即回国。(奥运会或其他综合性运动会,一支运动队如果被淘汰,一般会立即离开赛区回国)要留在新加坡参加各种体育和文化交流推广活动,直到闭幕以后才离开新加坡。在新加坡期间,当地组委会有义务提供训练场馆,保证这些运动队有规定的训练时间。这也是青奥会有别于奥运会和其他综合性运动会的特殊之处。因此,新加坡青奥会对训练场馆数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足球比赛只用1个比赛场地,但训练场地需要7个,篮球比赛场地2片,但训练和热身场地需要7片,击剑比赛需要5个剑道,而训练和热身则共需16个剑道。不少其他项目也是如此。

2 新加坡青奥运筹备工作的四个特点

2.1 机构设置少、人员精简,效率高

这一特点在组委会各个部门都能体现出来。以体育和场馆部为例,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体育和场馆归在同一个部门。体育分部下设政策和运行、竞赛、体育展示三个处。机构少,人员精简,工作人员仅有100多人。曾经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竞赛工作的组委会人员介绍,体育和场馆部即使人员翻一倍,在200人以上也属正常。体育和场馆部确实是一支精锐部队。每个人都很能干,每个人手头的事情都很多。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可开交。有几次,我想就一些问题和他们进行一些沟通,他们几乎都没有一点空闲时间。以前常听说,新加坡是世界上最高效的政府之一。现在看来确实是名不虚传,不仅其政府如此,精简、高效在新加坡青奥会的组织筹备过程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2.2 场馆建设、改造突出节俭办赛的理念

新加坡青奥会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甚称“节俭办赛”的典范。约有46%的比赛项目场地和70%的比赛项目观众看台都是临时建筑,绝大部分比赛场馆观众座位不到2000个,人数最多的足球场观众座位仅有6000个。26个项目中,射箭、赛艇、皮划艇、击剑、柔道、摔跤、拳击、跆拳道、手球、铁人三项、自行车、篮球12个项目比赛场地为临时场地。射箭是在大草坪上搭建的临时场地;赛艇、皮划艇是用海边泄洪水库建设的赛道;击剑、柔道、摔跤、拳击、跆拳道、手球比赛场地在新加坡国际会展中心的三个展厅。击剑、手球共用一个展厅;柔道、摔跤共用一个展厅;拳击、跆拳道共用一个展厅。以上12个项目的观众看台都是临时座椅,赛后即拆除。大部分功能房是集装箱改造或塑钢板搭建成的房子。工作人员餐厅则是用防水布搭的棚子,很简单,但满足办赛需求的功能房一应俱全。和新加坡相比,南京的比赛场馆设施条件优势很明显,训练场地则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体育场馆。但因为新加坡青奥会是第一届,没有范例可循,是青奥会的试验田。南京作为第二届青奥会的承办城市,理应在场馆设施等硬件条件和其他方面做得比新加坡更出色,成为青奥会的范例和样板。这也是南京为国际奥委会、为青奥会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历史的里程碑意义。

2.3 工作计划细致、详实,注重细节

新加坡青奥会的各项工作计划、流程制定得很详实。工作落实的时间节点都一一标明。特别是可能存在交叉的工作,边界确定得很精当。真可谓细微之处见真功。例如,小到像电源接线板等由谁提供都在工作计划中写得很明确。各责任主体都按照各自工作范围落实工作,避免了相互扯皮、打架的现象。又如,不仅全部固定比赛场馆有无障碍通道,就连所有的临时场馆也都配建了简易的无障碍通道。这集中体现出新加坡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再如,有些比赛可能要到晚上很晚才结束,在这些比赛场馆运动员混合采访区的上面都装有一排四盏高亮度灯。这是考虑到混合采访区是摄像记者集中拍摄采访运动员的地方。如果比赛结束得较晚,光靠赛场灯光,混合采访区摄像记者的拍摄效果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混合采访区上方挂上一排灯,则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这也展现出新加坡青奥会工作的细致入微和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4 执行力强,落实工作雷厉风行

8月3日我们去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场馆调研。网球场地上是一片狼藉,功能用房和临时看台都在24小时不停地抓紧施工。决赛场地的涂层还没有刷。篮球场地也正在搭雨篷,比赛场地地胶也没来得及铺设。乒乓球、羽毛球比赛馆内则在安装照明灯,地胶也没有铺。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担心场地和看台等设施在比赛前来不及完成。但仅仅过了4天时间,当我们7号再去看时,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场地设施、器材、功能用房等已经全部落实到位。这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新加坡人超强的工作执行力。

3 新加坡青奥会值得南京学习借鉴之处

3.1 新加坡青奥会的先进理念

3.1.1 充分挖掘并提升赛事的价值与理念

新加坡充分理解并挖掘首届青奥会的价值与理念,在宣传和展示方面着力体现NO.1、First-ever、inaugural、ink history,在主题口号上鲜明地提出blaze the trail。充分将第一次、首届、书写历史、奠基意义展示出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确,第一让人永远铭记,新加坡的名字将会与青奥会的历史永远同在。同时,首届青奥会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将文化教育与青少年体育赛事成功结合起来,以赛事为载体、为平台,充分展示奥林匹克文化价值与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共生相融的特色。可以这样说,新加坡成功举办首届青奥会,尽管因为筹备时间短,但丝毫遮掩不了它的开创历史blazing the trail光芒。罗格在闭幕式上评价说,一直相信新加坡能办好首届青奥会,但没想到能办得这么好!

3.1.2 充分将国际赛事与国家形象展示有机结合

现代社会是眼球经济和体验经济,注意力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就是生产力。新加坡积极谋求在世界的地位与影响,一直致力于谋求小国大外交、小国大声音,扩大自己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而新加坡成功举办首届青奥会的确成为展示国家和城市形象,提升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3.1.3 充分展示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国家的软实力

新加坡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的国际化的国度和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城市文明素质较高。新加坡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东西方文化共存,多元文化共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管理,市民的从容自信、开放开明、大度包容、文明和谐已渗入城市精神气质,而国际奥委会在此地举办青年奥运会,正好契合新加坡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而新加坡举办方也很好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二者共同的品质是追求,重在文化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新加坡举办此项赛事,更好将国际奥委会关于青年奥运会的价值理念即卓越、友谊、尊重,以及文化教育倡导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文明和谐、健康生活等理念以具体生动的实践展示出来。这是新加坡的城市软实力,也是它的国际竞争力。

3.1.4 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09年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负2.1%,2010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增长率高达18.1%。经济增长率的大幅提升,青奥会功不可没。在青奥会筹备过程中,全球媒体持续关注新加坡,聚焦新加坡。特别是新加坡青奥会开幕式在风景秀丽的滨海湾举行,其舞台背景是刚落成开业的滨海湾金沙大酒店。通过开幕式对全球的现场直播,滨海湾金沙大酒店作为新加坡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造型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通过青奥会这个宣传平台,新加坡以其优良的社会治安、优美的城市景观和环境、超强的软实力展示在全世界面前,充分展现出“赤道附近最优美的旅游国家”形象,吸引了大量的世界各国游客涌向新加坡,大大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

3.2 新加坡青奥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3.2.1 赛事活动推进项目化

举办青奥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化运作与推进是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成功经验和高效工作方式。新加坡基本上学习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坚持项目化运作的理念,将各项赛事和活动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运作推进,实行经理负责制。如有场馆经理、竞赛经理、器材经理、成绩发布经理、媒体服务经理、队伍接待经理,各个经理下面又有具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层级明确,职责清晰,工作推进高效。

3.2.2 工作标准流程化

国际奥委会对各项比赛活动工作都有明确规定,新加坡青奥会按照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流程,严格根据流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很少有推诿扯皮现象。

3.2.3 社会服务规范化

新加坡社会服务规范,社会保障有力,基本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公交地铁在赛事期间不用动员,都能高效有序运转,这些都为赛事成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细节上讲,新加坡国展中心内的6个项目全部租用的场地,水电、空调保障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没有写进租用合同,新加坡国展中心还是每天有人检查安保、消防、卫生,充分体现社会服务规范有序。

3.2.4 科学技术现代化

新加坡有现代化四通八达的地铁、公交系统;比赛有现代化的安检系统、现代化灯光设备(手球与击剑比赛用的是德国PRG公司的,安装保障调试全部由公司负责),从大到开幕式显示屏、主火炬;小到比赛场地测量、消防检查仪器等都体现了高科技、现代化。

3.2.5 赛事组织人性化

本届青奥会充分体现人本思想,这也是奥运会价值理念之一。比赛活动安排充分体现青少年特点,项目活动组织也活泼生动,青奥村活动安排尊重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所有安检人员服务用语文明,志愿者亲切热情,媒体服务、医疗服务、交通服务都充分体现尊重人性的特点。

4 新加坡青奥会对南京青奥会的五点启示

4.1 南京青奥会筹备工作要突出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

体育比赛具有即时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即时性是指体育比赛时间很短。赛事的筹备时间往往比较长,特别是国际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像奥运会、青奥会的比赛筹备周期则达到七年和四年。但比赛时间很短,仅十几天时间。对单个项目比赛来说,往往只有三四天时间。不可重复性是指体育比赛一旦举行,比赛结果产生,比赛就结束了。不可能再重复举行比赛。体育比赛自身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要求办赛和保障工作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失误和差错。同时,确保比赛按时、有序、成功举行也是综合性运动会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像青奥会这样的世界级、高水平、高规格的综合性运动会,更是要确保各项比赛按预定要求,顺利圆满地完成。为达到上述目标,在筹备工作中,必须强化和突出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办赛和保障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竞赛这个核心展开。

结合新加坡青奥会有关项目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新加坡青奥会对以竞赛为核心的办赛理念强调和贯彻得不够。特别是赛前的单项模拟演练、试运转对竞赛方面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考虑得不够充分。模拟演练和试运转都考虑到赛场出现火灾情况的紧急处理。各个场馆都举行以消防为重点的演练。但对与比赛密切相关的场馆设施、设备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考虑得不很周全。消防方面的演练是必要的,而且必须要认真做好。但失火在体育比赛中属小概率事件。体育比赛中出现得最多的,或者说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与竞赛相关的。如,竞赛的计时计分设备、灯光、音响设备、竞赛器材出故障,接送运动员、裁判员、官员的车辆安排有问题,延误比赛时间等这些与竞赛相关的问题出现得比较多。但新加坡青奥会的赛前演练对这些与竞赛相关的问题不够重视。以至于篮球、游泳比赛都出现意外情况,并且对这些情况的紧急处置不得力,导致比赛现场直播出现中断情况,特别是游泳比赛现场直播中断达20分钟。这在国际大赛中还是非常罕见的。篮球比赛的赛场是临时性场地,利用的是乌节路商业街Scape商场旁的一块空地搭建的篮球场。场地和观众看台上面搭建了防雨篷。有一天突降暴雨,持续时间较长,积水把赛场上空的一小片防雨篷压塌了,记录台和技术统计的电脑等设备被砸坏。幸好当时进行的是篮球技巧挑战赛,不是正式比赛。否则将产生严重后果。游泳比赛则是在现场直播时,游泳馆内的一排灯突然出现故障熄灭。场馆人员立即找人去检查故障。花了20分钟时间才找到故障原因,排除故障继续比赛。这说明赛事筹备和赛前演练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对比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没有作充分的考虑和预估,更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新加坡青奥会部分比赛项目中出现的竞赛方面的问题,对南京青奥会办赛筹备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因此,南京青奥会筹备工作要突出以竞赛为核心的理念。

4.2

南京青奥会要充分考虑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立组织机构,招募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

机构精简,人员精炼,既是好事,但又是一把双刃剑,蕴藏风险也比较大。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成立时,临时招聘了一批工作人员,由于薪酬较低、业务不熟悉、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有一些骨干人员中途离去,给筹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后又从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抽调固定工作人员才得以顺利完成筹备工作。同时,人员过于精简,导致许多工作管理粗放,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新加坡人工作责任心强、效率较高,但新加坡基本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才启动青奥会筹备工作,时间较短,再加上缺少承办国际综合性赛事经验,没有预料到比赛的工作量,在筹备工作中一人承担过于繁重的任务,后又临时增添助手,工作造成一定的被动,比赛筹备推进相对较慢。人员高度精炼,缺乏余地和弹性,势必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很强的能力,要承担相当大的工作量,一旦出现工作人员离职,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风险也非常大。建议南京青奥会组委会要充分考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立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有薪酬的工作人员,不能过于依靠义工和志愿者,否则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

4.3 要活学活用新加坡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单项竞赛组织体系

新加坡青奥会单项竞赛组织实行的是竞赛和场馆团队运作模式。在竞赛和场馆团队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竞赛经理负责落实单项竞赛组织筹备事项,场馆经理根据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需要,负责做好场馆运营工作,为竞赛组织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顺利落实提供场馆服务和保障。此外,还有媒体经理、后勤经理、人事经理等分别负责宣传和媒体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人力资源等工作。各方面工作负责人各司其责,分别落实有关工作,为新加坡青奥会单项赛事的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竞赛和场馆团队的单项竞赛组织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工作进行磨合。而现实情况是竞赛经理往往在青奥会筹备周期开始时即投入工作,而场馆经理则是在场馆建设或改造完成以后才开始投入工作。因此,他们之间的磨合时间往往比较短。磨合时间不够或两人工作上不太协调往往会造成单项竞赛筹备工作落实不力,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进度。新加坡青奥会部分单项竞赛组织过程中就存在明显的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不配合、不协调的情况。我国的综合性运动会,像全运会、城运会的单项竞赛组织一般采取单项竞委会的模式。这一单项竞赛组织模式在多年的办赛实践中被证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的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单项竞委会与竞赛和场馆团队相结合的单项竞赛组织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南京青奥会单项竞赛组织在吸取新加坡青奥会竞赛和场馆团队模式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单项竞委会的组织模式。我们觉得更符合中国国情,也更有利于单项竞赛筹备工作的有效落实。

4.4 场馆器材标准要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和单项国际体育组织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竞赛组织工作要严格按计划和时序进度抓好落实

综观新加坡青奥会竞赛组织工作,不少比赛场馆设施标准较低,竞赛组织工作滞后。新加坡青奥会竞赛筹备工作计划确实非常详细,关键工作的时间节点明确。但在实际筹备过程中,许多工作并没有按照计划和时序进度抓落实。相当一部分场地设施、器材都是按照国际奥委会低限标准准备。竞赛筹备更是滞后于计划安排和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有组委会工作人员曾这样开玩笑说:新加坡青奥会的筹备时间是两年多,实际只用了几个月。就是说到了今年年初,许多工作才开始上发条,紧起来,造成了许多工作仓促和慌乱。例如,网球决赛场建固定看台还是临时看台,到7月底才确定下来。比赛前十多天,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跳水、铁人三项、赛艇、皮划艇等不少项目的场馆的灯光和竞赛器材装备还未落实到位。因此,建议南京青奥会一方面要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要紧扣时间节点狠抓工作计划的落实。各项工作的完成要有适当的提前量,这样将有利于各项目组织测试赛和举行整个竞赛的联调和试运转。

4.5 南京青奥会竞赛工作要注重四个方面的协调配合

4.5.1 体育和场馆部内部的体育分部和场馆分部需要相互配合和谐有序地开展工作

体育部和场馆部是综合性运动会中特别需要强调协同工作的两个部门。体育部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单项国际体育组织提出的要求,提供符合比赛要求的场馆设施和竞赛器材装备等。对比赛和训练场馆提出竞赛方面的要求,是体育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场馆部负责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因此,这两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工作显得特别重要。体育部和场馆部要经常在一起沟通、研究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各项目比赛和训练场馆的要求。场馆的建设和改造要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按照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要求去做,要制定详细的场馆建设和改造计划和方案,按照时序进度检查和落实比赛和训练场馆建设和改造任务。

4.5.2 电力保障部门与体育和场馆部要加强工作的协调和配合

有序、高效的电力供应和保障是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像奥运会、青奥会这样的世界顶级综合性运动会,绝大部分比赛项目都需要进行现场直播,这对体育场馆的电力供应和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的规划设计环节,电力保障部门就需要与体育和场馆部门及电视转播部门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了解体育比赛和电视转播对电力的需求和要求,在建筑设计环节要充分考虑比赛和电视转播工作对电力的需求,在场馆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按照规划设计方案中对电力供应和保障的要求,逐步落实比赛和电视转播工作对电力保障的需求。

4.5.3 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要加强工作的协调和配合

竞赛经理是由体育部提出建议名单,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批准,根据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落实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人员。竞赛经理在筹备单项体育竞赛过程中,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贯彻执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单项比赛和训练场馆、竞赛组织工作的要求。场馆经理负责比赛和训练场馆的运营和管理,为单项竞赛的组织实施,提供场馆设施方面的保障和服务。因此,在单项竞赛组织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单项竞赛组织工作进入到场馆化运行阶段时,竞赛经理和场馆经理协调一致地开展竞赛组织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场馆经理要根据竞赛经理提出的竞赛组织工作的要求,提供一切竞赛所需的场馆设施保障条件和服务。

4.5.4 场馆经理与场馆建设、改造方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场馆经理负责比赛场馆的运营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场馆运营管理,保障各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落实。场馆经理必须对比赛场馆特点、设施状况、功能等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在场馆的建设和改造环节,场馆经理就应提前介入工作,了解场馆建设和改造情况、设施、设备状况,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努力实现场馆的建设、改造与竞赛筹备及场馆赛时运营管理无缝对接,这样有利于场馆化阶段竞赛组织工作的统筹推进,有序落实。

5 对于南京青奥会的粗浅建议

发展中的江苏和南京应抓住举办青奥会这一机遇,依托高水平的赛事及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展示和推介中国、江苏和南京的文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努力把南京打造成国际知名城市,提升江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5.1 找准南京青奥会定位,提出鲜明的主题

新加坡青奥会注定会以ink history、blaze the trail开创之作的地位而被世人铭记。南京如想超越首届青奥会,一定要把主题设计好,为自己定好位,把鲜明的主题、明确的定位贯穿到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深入到南京近几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5.2 及早规划办赛模式,提出明确的操作标准

可及早谋划办赛模式,积极与国际奥委会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沟通协调,以高标准、严要求办出世界高水平的青奥会,办出中国特色和南京特点;同时,将办赛规格标准化,为青奥会留下宝贵办赛经验和遗产,这样才能在青奥历史上为南京书写浓重的一笔。

5.3 找准契合点,展示江苏南京形象

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发达国家办赛事仍需借助提升社会影响力。广告学中有一句话,就是如果几天没你的声音,世界就会将你忘记。这也正是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Nike每年都投入巨资做广告的原因。所以发展中的江苏南京更需要通过主办赛事活动,找准青奥会与城市精神的契合点,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明程度。一是大力转变市民素质教育理念和市民行为方式。积极培养更加开放、大气、更富活力、更有激情的城市文明特质。南京的城市精神与青奥精神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也是南京取得青奥会申办权的优势。南京可借此机会展开城市精神大讨论,积极向市民问计策,深入讨论南京的城市精神与青奥会精神理念的关系,积极宣传奥运精神和奥运理念,特别是要广泛深入地发动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可以通过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法进一步提炼南京城市精神,将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卓越的理念注入南京人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心理,继续以“第一才能赢、追求卓越、崇尚完美”的理念筹备组织南京青奥会。二是积极转变城市经营理念。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环保健康的城市为目标,重点建设国际化或区域化金融服务中心(新加坡的MONEY CHANGER随处可见)、总部经济,凸显休闲旅游特色(新加坡城市地图随处可见,可供免费取阅),学习世界通用语言,提升城市规划和道路管理水平。三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行业作风。举办青奥会需要举南京市甚至是举全省之力,通力工作,协调配合。协调沟通顺畅是新加坡办赛圆满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须积极学习新加坡人更少的权力意识,更多的敬业、服务、责任意识,要在全市更加坚定不移地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行业作风,真正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南京的整体形象,真正实现“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的理念。

5.4 结合南京实际,谋划有创意的文化教育活动

可以南京为主,结合江苏省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文化教育活动的策划。一是做好筹备期间的本省特别是南京市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文化教育活动应常年不断,让本地青少年首先享受办青奥会的带来的文化体育方面的快乐,普及体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比如美术音乐修养、健康饮食、环保理念、节约意识等。二是做好赛事期间的文化宣传教育。可做出特色,留下遗产,不要像新加坡那样, 尽管准备建设青奥会博物馆,但闭幕当天下午,绝大多数文化教育设施都被拆除,没有痕迹,有些遗憾。

5.5 借助青奥会,提升体育现代化水平

可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成立课题组,结合江苏及南京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抢抓机遇,又好又快推进南京乃至全省体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学习新加坡learn to play计划,将全民健身活动落到实处。学习新加坡learn to play计划,可发动各单项体育协会的力量,在体育社团会员统计的基础上,制定长期及年度实施计划,在江苏全省开展普及项目运动、倡导科学健身。二是大力开展业余训练,积极争取更多的江苏队员参加青奥会,努力培养出新一轮的奥运冠军。三是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竞赛人才。赛事临近期间,争取有更多人才参加到项目比赛筹备组织工作中,为江苏、为南京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竞赛管理人才,进一步全面提升全省办赛的国际化水平。四是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结合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寻求江苏及南京体育场馆业、体育装备业、体育健身业在青奥会期间的发展机遇。五是进一步宣传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真正培养全省人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体育意识的现代化,为推进全省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贡献。

虽然新加坡青奥会的关注度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肯定,但是作为下一届青奥会的主办城市南京,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继承新加坡的经验,更是肩负着开创青奥会基调的重任,可谓是青奥会的“成人礼”,尤其是国际奥委会提出的青奥会的初衷,即青年在参赛过程进行文化交流的乐趣,需要在南京进行更大程度的彰显,这就需要南京抓住青奥会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奥林匹克文化继承方面的机遇,这样才能彰显青奥会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丰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新加坡青奥会竞赛工作指南.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2] 新加坡2010青奥会品牌保护政策.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3] 新加坡青奥会人力资源制度.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4] 新加坡青奥会场馆功能用房规则.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

[5] 余守文.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 唐小英.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现状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8] (美)小罗宾•阿蒙•理查德,M•索撒尔等.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与风险管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 体育赛事的经营分析.国家体科所,2001.

[10] (美)约翰•拜尔,高赞译.组织成功的竞赛.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作者:朱晓军,王树进,张焕志

第2篇:我国青奥会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等,以2008-2013年初CNKI所刊载的青奥会文章为研究对象,探讨过去5年多来我国学者对青奥会的研究现状与热点。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对青奥会的学术关注较为及时,而南京青奥会的成功申办客观上促进了我国青奥会研究的繁荣,其中论文的作者、所属机构及其所载刊物主要来自江苏地区尤其是南京市。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青奥会基本理论、青奥会与城市发展、青奥会赛事筹办、青奥会与学校体育、青奥会传播与传媒、青奥会与青少年教育、青奥会发展问题、青奥会文化与体育文化、青奥会与青少年体育以及青奥会与旅游产业等。

关键词:青奥会 研究 现状 主题 期刊文献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奥委会旨在完善青少年教育、防止奥林匹克宗旨偏离、呼吁奥林匹克教育理念回归所发起的一项赛会创举。青奥会虽与奥运会拥有相同的思想体系、相似的组织形式以及相近的活动模式,但青奥会绝不是小型的奥运会,因为其除了提倡“节俭”办赛的理念以及注重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外,更是真正将文化与教育作为自身的高度使命和价值核心。2010年随着首届青奥会谢幕于新加坡,2014年南京青奥会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帷幕,青奥会的“南京模式”更是备受期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青奥会。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对于青奥会的研究更是随着南京的申办获胜而出现了快速的升温,本文将对该领域近5年多来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提炼,旨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利后进。

1 青奥会研究现状总体概述

虽然前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早在2001年便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但直到2007年7月5日在危地马拉城举办的第119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青奥会才得以真正诞生。因此,青奥会对于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一个奥运“新生儿”。青奥会的诞生一开始便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也包括我国的体育学术界。期刊研究特点是时效性、学术性与权威性,因此,笔者就近5年多来CNKI关于“青奥会”为主题搜索的刊载论文进行分析,希冀客观反映出当前研究的总体状况。

1.1 论文的数量分布与变化

自2008年以来,CNKI开始出现青奥会为主题的论文,具体分布为2008年2篇、2009年1篇、2010年53篇、2011年84篇、2012年66篇以及2013年目前的5篇(查询至2013年4月中国期刊网),总计211篇。可以看出,我国有少数体育学者在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了青奥会的学术价值,能够很快的投入到青奥会的学术研究之中,但一开始并没有产生成果的规模效应。直到2010年,我国有关青奥会的公开发表论文开始猛增,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国南京市在2010年获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产生的东道主效应是分不开的,而在2010年以后发表的论文数量开始趋于稳定。

1.2 研究的机构分布

截至当前,发表青奥会论文的相关机构总共有40家。排名前十二位的分别为南京大学17篇、南京师范大学15篇、南京体育学院15篇、南京农业大学7篇、北京体育大学7篇、南京工业大学6篇、南京审计学院5篇、扬州大学4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4篇、中国矿业大学4篇、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篇、首都体育学院4篇,剩余院校都在1篇到3篇不等。从分布特征来看,江苏高校尤其是南京高校占据了大部分,其次是来自北京、上海、河北、武汉等少数院校。

1.3 刊载的刊物情况

在全部论文中,刊载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109篇,而其中刊载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为27篇。而在刊载刊物的前五名排序为《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4篇、《体育与科学》19篇、《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3篇、《体育文化导刊》7篇、《山东体育科技》6篇。可以看出,由于地缘优势和“主场效应”所处江苏省南京的3种体育学术期刊成为青奥会论文刊载的主阵地,而《体育文化导刊》和《山东体育科技》也较为关注青奥会的研究。

1.4 刊发论文的作者情况及其论文资助情况

从发文数量情况来看,总共有39位学者发表了论文。其中王成9篇、史立峰4篇、裴东光3篇、李海峰3篇、田雨普3篇、于水3篇、朱慧芳3篇、魏文思3篇、王庆军3篇、周丽萍3篇,其余作者分别为2篇或者1篇。从论文资助情况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4篇、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4篇、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资助3篇、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资助1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篇以及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篇。以上都为国家级课题或省部级课题资助,市厅级及其以下不再显示,可以看出,在论文资助层面省部级以上课题资助率相对不高。

1.5 研究层次及其类别

从研究的层次分类上,其中基础研究(社科)论文为165篇、行业指导(社科)论文为27篇、政策研究(社科)论文为6篇、工程技术(自科)论文为6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白科)论文为2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论文为2篇、职业指导(社科)论文为1篇、高等教育论文为1篇以及行业技术指导(自科)论文为1篇。可以看出,基础性社科研究占据了绝大部分,这是由体育学科自身的社科属性决定的,而在其他行业领域也有所体现则是体育学综合性应用学科的一种反应。

青奥会研究是一个专题,更是一个大的领域,关于青奥会的具体研究必然涉及教育、文化、赛事、基本理论等等具体主题,因此对青奥会研究领域的内容归纳与分析能够为我们客观呈现出一幅更为清晰的研究蓝图,也能让我们详尽地看到目前研究内容。笔者通过对221篇论文题目、摘要和内容的分析与归纳,共将其分类为如下28个具体类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过去5年来,我国学者对青奥会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寡至繁的研究历程,尤其是2010年以来,我国对青奥会的研究内容逐渐丰富,无论是研究深度与广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具体研究主题排序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青奥会基本理论19篇(占总数的9.0%)、青奥会与城市发展18篇(占总数的8.5%)、青奥会赛事筹办16篇(占总数的7.6%)、青奥会与学校体育15篇(占总数的7.1%)、青奥会传播与传媒13篇(占总数的6.2)、青奥会与青少年教育12篇(占总数的5.7%)、青奥会发展问题12篇(占总数的5.7%)、青奥会文化与体育文化12篇(占总数的5.7%)、青奥会与青少年体育11篇(占总数的5.2%)以及青奥会与旅游产业10篇(占总数的4.7%)。另外,还包括青奥会志愿者、青奥会与公共基础设施、青奥会与市民、民生以及青奥会与奥运会比较等等17个从1篇到7篇不等的具体研究类目。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其他与体育学交叉性很弱方面的文章以及学术性不强的期刊文章等等都被归纳为“其他”类中,以提高研究内容分类的纯度与准确性。

3.5 青奥会传播与传媒

在当今光速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与大众传媒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赛会必须通过传媒才能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传媒也需要赛会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因此,没有信息传播和新闻传媒的青奥会将是难以想象的,青奥会自然更是必然会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而当今学者对青奥会的传播与传媒研究也较为关切。从研究现状来看,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青奥会的媒体形象、我国传媒所面对的青奥会传播问题、青奥会新传媒集团报道的研究以及青奥会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等。如黄璐认为青奥会的全球媒体形象紧密围绕青年的性格特点建构,致力展现青年的纯真与活力,建构模式包括表现文化多元与城市活力的新加坡模式,表现新生力量与中国崛起的南京模式,表现清新和激情元素的重塑西方模式;王庆军认为我国媒体在青奥传播上面临着社会责任引导语与商业利益平衡、娱乐低俗打造与文化教育诉求取舍、奥利匹克精神再现与体育影像奇观诱惑和消费冲突、服务青年与生产受众商品的抵牾之间四大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超越策略;张矛矛分析了新加坡新传媒报道在报道手段和报道内容上的特点,指出新传媒的青奥报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先期宣传不足、非赛事报道欠缺、广播媒体淡出、商业运作过度等;纪玉娣阐述了青奥会的跨文化传播效应,认为青奥会传播的核心内容是文化,青奥会还有利于国家(城市)形象的对外推广,青奥会的传播价值在于沟通青年。

4 结语

当前我国学者对有关青奥会的已有研究为我们展现了研究现状。虽然当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学术关注度上的地域性过强,研究的基金资助仍然不足,研究论文的偏定性、定量不足,研究内容带有一定的重复性,研究观点带有一定的雷同性等等。但相比较奥运会研究的成熟与广泛,青奥会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为青奥会本身仍被视为处于“婴儿”成长期。但青奥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又一个里程碑,意义非凡而深远,随着青奥会热潮的逐渐到来,我国学者对青奥会的研究也将会更加丰富与深入。

参考文献:

[1]赵卓.青奥会可持续发展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0(4):113-118.

[2]孙葆丽,毛倩娜.青奥会与奥运会特点之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1l(6):1510154.

[3]柴王军,汤卫东,覃兴耀.青奥会价值目标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8(6):66-67.

[4]柴王军,汤卫东,马肇国.青奥会的价值、举办意义及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5):4-6.

[5]东芬.青奥会强大生命力源泉——教育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36.

[6]王成,周丽萍.南京青奥会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6-29.

[7]周丽萍.青奥会教育价值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145-147.

[8]金睿.青奥会教育理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178-181.

[9]于水,孙金华.青奥会背景下南京城市国际化的发展优势、困境与路径选择[J].江西农业科学,2011(10):176-178.

[10]叶南客,李程骅,周蜀秦.基础“大事件”驱动的城市国家化战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10):1-8.

[11]施学莲,王翠芳,李金宝.2014年南京青奥会与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68-69.

[12]张谢宁.青奥会的举办对南京城市形象的提升的影响研究lJl.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5):55-58.

[13]王正伦.青奥之本及其与城市善治的互动方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7-20.

[14]张禾.南京青奥会城市文化营销与软实力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26.

[15]俞艳.新加坡青奥会成功节俭办赛运作及带给南京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38-140.

[16]魏文思.解析新加坡首届青奥会节俭办赛模式及其对南京青奥会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5):29-31.

[17]朱晓军,王树进,张焕志.新加坡青奥会办赛实践对南京青奥会的启示探析lJl.体育与科学,2010(5):9-13.

[18]张洪潭.青奥会筹办思路建言[J].体育与科学,2011(4):4-9.

[19]王成,田雨普.筹办南京青奥会的四个关键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3):22-26.

[20]王成,谭琳.青奥会承办“南京模式”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5-59.

[21]丁兆熊等.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7-32.

[22]陈亚君,魏文思.基于社会共生理论下的南京青奥会与学校体育和谐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7-29.

[23]魏晓峰.试论2014年南京青奥会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间的良性互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9-42.

[24]黄璐.政治传播批判视角:青奥会的品牌优势与媒体形象[J].新闻界,2012(1):47-49.

[25]王庆军,王汝英.青奥传媒:我国传媒面临的内在矛盾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9-33.

[26]张矛矛.新加坡青奥会新传媒集团报道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6):21-26.

[27]纪玉娣.青年奥运会的跨文化传播效应与策略——从新加坡青奥会到南京青奥会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30-131.

作者:浦义俊

第3篇:青奥会的文化表达及实现途径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南京青奥会为例审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表达及实现途径。研究表明,南京青奥会的文化是通过青奥口号、会徽、吉祥物等符号来体现的;提出了时空尺度、运动会自身形式和商业价值三个青奥文化的实现途径;印证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传递奥林匹克精神,传播青奥文化,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宗旨。

关键词:青奥会;文化表达;实现途径

2001年,当时的国际奥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设想。举办青少年奥运会的决定顺利通过则是在2007年7月5日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9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相较于奥运会,青奥会同样是四年一个轮回,也分夏季青年奥运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Games,YOG),简称“青少年奥运会”、“青奥会”,这是一项专为14至18周岁的青少年而设立的国际体育竞技赛事,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通过网络、媒体等传播方式,推进教育、文化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通过青奥会的平台,体育与文化、教育、多媒体等多领域相融合,借助网络交流、举办夏令营和论坛等各种方式,创建青少年体育社区,推广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让作为社会一员的青年人参与应对和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健康生活问题,让奥林匹克价值观在青年人中广泛传播,并为青年人所接受。

青奥会与奥运会相比,更加重视组织青年人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青年奥运会指南》明确了青奥会创办的初衷:“为一代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参与体育竞赛的途径,让他们感悟和领略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观;教育青少年通过体育运动改善自身的生活状态、健康状况以及社会融合度;通过举办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传递奥林匹克标志,向全世界的青少年发出号召,让他们体验与分享难忘的人文主义情感体验。”由此,不同于奥运会,青奥会在举办期间将组织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教育体验活动,传播奥林匹克主义价值观,让青少年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具有体育精神的传播者。

1 南京青奥会的文化表达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Kroebter)和克鲁克洪(C.K.M.Kluckhohn)在其所著的《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一书中全面的、深刻地定义了文化一词:“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种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可见,符号是文化获得与传播的载体,也是人们思想、感情和意图交流的载体。由此可见,青奥会的文化传达则是通过青奥会口号、会徽、吉祥物等符号来传达。

1.1 南京青奥会文化传播的载体一:青奥会口号

2011年11月18日,12名青奥小顾问和南京市领导一起拉动发布装置,揭晓了南京青奥会的口号——“分享青春,共筑未来”。这样一条高度融合了奥林匹克主义理念和南京城市文化的口号,是以“青春”表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未来”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分享”和“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友谊和团结。

1.2 南京青奥会文化传播的载体二:青奥会会徽

2011年5月19日正式发布的南京青奥会会徽,如图1所示,会徽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最下方的英文“YOG DNA”标志,其中YOG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英文缩写(Youth OlympicGames),而DNA则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Deoxyribonucleic acid),标志代表了青少年的特质,代表了青少年的精神和活力。和英文“YOGDNA”标志并列的是奥运五环,代表了五大洲的青少年友好相处,上面则是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表明是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间,则是代表召开时间年份的2014;最上方则体现了召开地南京的地方特色,设计成活泼字体的英文“NANJING”字母,颜色鲜艳,用线条做出镂空透视的效果,3个N字母用了不同的书写格式,一头一尾的两个“N”采用小写的格式,犹如拱形的城门,代表了南京的古城门,外围则用线条勾勒出江南名居的轮廓。

1.2.1 会徽体现了青奥会创立的初衷

会徽中运用对话框的表现形式,这代表了对话、沟通和交流,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大家庭中的公平和平等;同时对话框又是一个签名框,是期望佩戴着这样标志的青年人承诺宣传青奥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这也符合罗格主席创办青奥会的初衷,促使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年人中传播,加强运动员之间的交流、对话以及全世界青年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青年人所广泛接受。

1.2.2 会徽体现了青年人的青春与活力

青奥会与奥运会相比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青奥会是为青少年召开的体育盛会,强调的是青少年的参与。因此会徽的设计也凸显了青少年的青春和活力,体现在会徽的颜色和线条的运用中。在南京的英文拼写中7个字母运用了蓝色、绿色、橙色和品色多种色彩艳丽的颜色,其中蓝色和绿色还运用了两种不同深浅的蓝和绿。会徽的设计者林存真副教授介绍:“线条和色块的结合运用是以往设计中不多见的,这次用线条和色块组成了空间”。在设计理念中,这种突破和创新同样是为了体现青年人的特征,跳跃性、立体感和多色彩的字母组合也是为了迎合青年人的审美观,体现了青年人的青春和活力。

1.2.3 会徽体现了“南京欢迎你”的寓意

青奥会的举办地——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而闻名。历史上,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都曾先后定都于此。因此,它与北京、西安并称为中国三大古都。

青奥会的会徽展现了南京文化的特色和历史的底蕴。作为南京的标志之一的明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都市城墙,而江南名居同样也是“六朝古都”的一个代表。在青奥会会徽中精妙地运用线条和色块将明城墙和江南名居的轮廓设计到南京(“NANJING”)的英文字样中,展示出南京文化、江南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色。另外,“城门”还有开门迎客的寓意,也代表着南京欢迎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青年人。

1.3 南京青奥会文化传播的载体三:青奥会吉祥物

2011年11月29日,正式发布了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2,砳砳以南京特有的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现代、抽象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处理,使其生动、活泼,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观,同时,鲜艳的色彩与会徽相呼应。吉祥物砳砳向全世界的青少年传递了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理念。

1.3.1 展示了独特的南京文化

作为南京的著名特产,雨花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形态奇丽,温润莹澈,人文底蕴深厚,同时,作为一种古老的观赏石,它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天赐国宝”。运用雨花石作为吉祥物向世界展示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都市“亲近自然,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并且这与青奥会提倡的“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度吻合。

1.3.2 展现了青奥会健康生活的理念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与现实生活逐步脱节,社会责任感缺失。青奥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青少年的营养、环境、技能发展,注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教育、文化与多媒体结合。吉祥物砳砳积极向上的姿态旨在呼吁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参与运动,健康生活,享受自然。

1.3.3 展示青奥会积极前进的步伐

吉祥物名字中的“砳”是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网络语言中用其代替快乐的“乐”。人类在采石、筑路的劳动中经常敲击石头发出声音,所以“砳”字象征着开山劈路。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的口号是“Blazing the trail(照亮前路)”,而“砳砳”则象征着南京青奥会将在青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中积极前进,开山劈路,极力打造青奥会的“南京模式”,并为青少年参与者和世界各国的来宾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体育盛会。

2 南京青奥会文化的实现途径

青奥会是一场青少年的体育盛会,从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的初衷出发,文化和教育则是青奥会的核心组成。正是基于这种理念,青奥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奥林匹克的精神深入到青少年之中,促进他们对新思想的学习和新文化的探索,对世界的多元文化的了解。南京青奥会更是从多个途径实现了青奥文化的传播。

2.1 南京青奥会文化在时空尺度上的实现

从时间尺度上说,南京青奥会制订了包括会前、会中和会后三个时间段的实现途径,分别为会前奠定基础,会中青年的节日,会后持续影响的文化。

会前,奠定基础。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编发奥运系列读本,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青奥使者计划。针对青少年、市民、体育爱好者等不同的对象编写各种版本的奥运知识读本,开展奥运有关知识的读书、征文、竞赛活动,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开展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全民参与的健身活动,比如:“元旦健身长跑”、“奥林匹克日”登山活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提倡全民健身;与国际奥委会推广计划相衔接,选拔“青奥使者”,并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宣传和推广奥林匹克的精神和理念。

会中,青少年的节日。各国青年代表轮流主持和策划世界传统节日体验活动,品尝各国美食、体验各国不同的习俗;举办篝火音乐派对、世界电影展播、街舞和动漫等青年狂欢节艺术沙龙活动。体验世界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展示各国传统、民俗文化;邀请参赛运动员及其父母、青奥使者以及青年志愿者到南京的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体验生活;设置世界文化村,按五大洲轮流展示205个国家和地区的风俗文化,让运动员们了解不同地区、地域的文化和历史,相互进行游戏、手工制作、民族歌舞等传统项目的交流活动;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方式,让青少年与文化小屋所属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相互交流和沟通,达成世界范围的互动。

会后,持续青奥会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建设青少年奥林匹克主题公园,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脚印大道,使之成为永远的体育遗产;建立奥林匹克教育基地,设立青奥会研究院和青奥会博物馆;设立青少年奥林匹克国际奖学金,支持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接受专业的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培养优秀的运动员。

从空间尺度上说,南京青奥会从微观到宏观系统都体现着文化的实现。从青奥会的口号、会徽、吉祥物以及运动员、裁判员及礼仪小姐的服饰、比赛场所及各种专题展演场所都体现着青奥会的文化元素,让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都能体验和感受到奥林匹克的文化与精神。

2.2 南京青奥会文化在运动会自身形式上的实现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青奥会作为教育青少年的新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载体。青奥会文化通过教育理念得到充分的实现。

比赛项目设置上的实现:竞技比赛是青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青年赛事不同,青奥会比赛项目的设置不仅体现了创新的意识,还有很强的文化教育元素。青奥会的设项是在奥运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在青少年中普及率较高的运动项目,如三人制篮球赛、小轮车等。这些项目不仅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而且能让他们在运动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从中体会到奥林匹克的文化。

青奥会仪式上的实现:青奥会注重运动会举办期间文化与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开闭幕式以及火炬接力、颁奖仪式上都体现着文化的元素,并把这些元素作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价值观。

2.3 南京青奥会文化在商业价值上的实现

从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可以看出奥运会在商业上的价值显而易见。同样,青奥会的举办带动南京、江苏甚至是全国经济的增长。而青奥文化在商业价值体现的基础上也得到充分的实现。物质性文化消费、纪念品消费及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旅游,充分展示了南京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应尽可能围绕青奥会的举行,延长青奥会文化商业价值开发的产业链,在体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青奥会文化的传递。

3 南京青奥会文化将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绿色青奥的基础上,南京青奥会组委会进一步明确了“青春活力、参与共享,文化融合、智慧创意,绿色低碳、平安勤廉”这一更鲜明、更具时代特征的办会理念。青奥会的举办在促进城市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赛后仍长时间地影响着南京、江苏甚至是全国。

3.1 留下积极的精神遗产

青奥会的另一特点在于它是集体育赛事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在青奥会的筹办举行过程中,将体育文化与教育贯穿始终,把奥林匹克精神和青奥会的理念根植在青少年的心中,激发青少年的活力、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得体育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益终生。

3.2 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青奥会的举办期间,205个国家的青少年运动员来参加这个体育的盛会,增强了中国、江苏、南京与全世界的交流。通过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青年人交流舞台的传递、传播各国的文化精髓,使青少年了解了其它国家和其它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各国文化的交流,也将为中国青少年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3.3 留下丰富的城市遗产

通过申办青奥会、筹办青奥会、举办青奥会,南京的城市形象、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的安全程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更加具备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保障能力,这也是举办青奥会给南京的长远发展和南京市民留下的巨大遗产。另外,青奥会的举办促进南京体育场馆的建设,南京市民体育活动参与意识的提高,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这些都将使南京这座城市受益良久。

4 结语

正如因斯布鲁克冬季青奥会组委会主席皮特·巴耶尔所说:“青奥会成为伟大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新的、鼓舞人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世界各地青少年的澎湃热情,是一个伟大创举!”青奥会的文化传播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观变成了可亲近、可参与、可体验的实践经历,宣传青奥会、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使全世界的青少年都能沐浴在奥林匹克的光环下,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孙学通

作者:章茹

第4篇:青奥会知识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青年奥运会、青奥会。

青少年奥运会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扮演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青奥会与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一届。夏季青奥会最长12天,将于仲夏举办。

青奥会知识问答

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的理念口号是“与青奥共成长!”

新加坡2010青年奥运会组委会于2009年11月21日发布了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利奥和梅利。

利奥(Lyo)是“青奥之狮”(Lion of the Youth Olympics)的缩写。他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十分风趣,希望鼓励青年人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享受体育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利奥象征着青年人的无限活力,以及青年人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热情,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梅利(Merly)的名字取自“mer”(表示海)和 “ly”, 代表着青春与活力。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梅利认为每个人都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努力。同时她还倡导青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彼此间相互尊重。

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的国家奥委会已经向国际奥运会递交了申办2014年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

国际奥委会称,这六个国家中,中国南京、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波兰波兹南已宣布申办本届青年夏季奥运会,其他三个国家的奥委会还没有决定由本国哪个城市申办,请求给予更多时间研究决定。国际奥委会提出必须在今年4月1日之前递交申办城市名单。青奥会项目设定已经原则确定,它包括:游泳(跳水、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奥运项目篮球或街头篮球)、拳击、划艇、自行车(小轮车、山地自行车)、马术(障碍)、

击剑、足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划船、帆板、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室内或沙滩排球)、举重、摔跤(女子自由式摔跤、男子古典式摔跤)共26个大项。

青奥会比赛将在“三大场馆区”的15个不同竞赛场馆进行。这些场馆大部分都举办过十运会和各类世界、洲际单项体育赛事,完全能满足青奥会需要。这些场馆与青年奥运村、国际奥委会酒店、主媒体中心的距离基本在30分钟车程内。南京青奥会主体育中心-南京奥体中心

南京2014年青奥会比赛场馆“三大场馆区”分别为:

●"奥体中心区":由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主要场馆设施组成,集中了全部15个比赛场馆中33%的场馆和全部26个比赛项目中55%的项目。青年奥运村以及开、闭幕式场所都位于该区域。该区域以体育特色为主,充分展示奥林匹克文化。

●"人文风景区":由玄武湖风景区、钟山风景区和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金牛湖风景区四大风景区组成,集中了47%的比赛场馆和33%的比赛项目。该区域以城市人文自然风景为特色,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大学城场馆区":由南京江宁大学城地区的体育场馆设施组成,集中了20%的比赛场馆和12%的比赛项目。该区域与江宁大学城重合,影响力覆盖15所高校的20万在校师生,让广大青年师生有机会直接感受奥林匹克的魅力。青年奥组委将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以及国际专家们紧密合作,为参与南京2014年青奥会的各国青年人和全世界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人们,奉献一场青年奥运盛会。

2010年6月,国际奥委会南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在波波夫的带领下来宁,指导南京方面制定南京青奥会基础计划。此后,南京方面用了4个月时间,初步完成了南京青奥会基础计划(草案)。

2010年7月底 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办好青奥会 建设新南京”的意见》,为2014年青奥会创造良好的城市设施、服务和保障条件。

2010年8月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南京选派的50名青奥工作人员全面深入新加坡青奥组委会体育竞赛、文化教育、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在赛事组织运行和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26日的闭幕式上,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奥运五环旗,这意味着,青奥会已进入“南京时间”。罗格8/27下午抵达南京

2010年8月27日下午2时10分,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乘坐专机由新加坡飞抵南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考察访问。

2010年10月10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组委会成立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2011年1月1日 奥林匹克会旗南京传递正式启动。在接下来6个月内,会旗将深入南京13个区县传递。

2011年1月 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把筹办青奥会列为重要内容。

“与青奥共成长”当选为南京市申办2014年青奥会理念口号。口号朴实无华,内涵深远,包含青奥会自身的成长、青年人与青奥会共成长、城市与青奥会共成长、世界与青奥会共成长等多层涵义。

青奥口号我与青奥共成长

南京2014年青奥会各项目比赛将安排在2014年8月17日至28日举行。8月16日(周六)举行开幕式,8月28日(周四)举行闭幕式,整个赛程控制在12天之内。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设想,南京2014年夏季青奥会文化教育计划将充分体现青年特色,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利用新媒体对世界青年的影响力,让参与者在“学习、责任、共享、快乐、成长”等方面有所收获,促进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持续发展。 “文化与教育计划”是青奥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京2014夏季青奥会将实现文化、教育和体育竞赛的完美融合,成为青年教育以及东西方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舞台,吸引世界青年广泛参与,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启迪、终身受益。

国际奥委会确定的青奥会“文化与教育计划”的四个支柱为:学而知之、学而做之、学而立人之、学而共处之。五大主题包括:奥林匹克主义、技能发展、幸福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责任、表达。通过普及和欣赏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精神、象征、作用等,让参与者理解、接受、表达奥林匹克卓越、友谊和尊重的精神价值;培养专业和生活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迎接来自运动场的挑战,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健康风险;争做所在社区、社团的典范和发言人,支持他人,保护环境;共享青奥会体验,以负责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赞赏他人的贡献等。

第5篇:青奥会知识

1、青奥会是由罗格提出创办的

2、2001年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

3、青奥会的理念是绿色·活力·人文

4、南京申报青奥会的理念是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拥抱奥运

5、南京2010年获得了青奥会的举办权

6、南京2014年青奥会8月16日开始

7、南京铺7条地铁献礼青奥会

8、首届青奥会中国获30金、16银、5铜,位居奖牌榜第一,其次是俄罗斯、韩国、乌克兰、澳大利亚、古巴、日本、匈牙利、意大利

9、青奥会原则上定有26个比赛项目

10、所有跨栏跑比赛项目都设置10个栏

11、首届青奥会田源为中国摘得首枚金牌

12、青奥会的全称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13、属于青奥会比赛场馆三大场馆区的是 奥体中心区、大学场馆区、历史展览区

14、紫金山海拔是448.9

15、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第122届全会2010年2月11日在温哥华西宣布南京获得2014年青奥会主办权

16、夏季青奥会最长12天

17、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月5日于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9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

18、12月1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宣布,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获得2012年首届青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首届青年冬季奥运会的运动员将有1000人左右,所设项目包括花样滑冰、滑雪、冰球、冬季两项、冰壶、雪橇等7个大项,与201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冬奥会设项是一样的。

19、首届青奥会的吉祥物:利奥和梅里

20、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于2010年8月14日至26日在新加坡举行,有约3200名运动员、900名裁判员及教练员参加此次盛会,比赛为期12天

21、南京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5月19日晚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门内广场举行发布仪式,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为会徽揭幕

22、青奥会会徽图形由三部分组成,以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及视觉标志(五环及“YOG DNA”字样)为基础,以举办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以色彩鲜艳的线条和色块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寓意欢迎、交流的青春之门,象征欢聚、健康的青奥之家。会徽充分表达了南京敞开胸怀欢迎各国青年,与世界友好交流,成为青年欢乐之城的美好愿望。会徽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说:“这个会徽最重要的就是突出„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的设计理念。”

23、首届冬奥会中国的哈尔滨和挪威的利勒哈默尔落选

24、2014南京青奥会会徽发布仪式最后的歌曲是人生冠军

第6篇:青奥会知识竞赛

1.青奥会4年举办一次

2.2014年南京青奥会是第2届夏季青奥会 3.青奥会是由罗格提出创办的

4.2001年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 5.青奥会的理念是:绿色、活力、人文

6.青奥会对参赛运动员年龄的要求是:13-18岁

7.南京申报青奥会的理念是: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拥抱奥运 8.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办

9.南京在2010年获得了青奥会的举办权 10.南京2014年青奥会8月16日开始 11.南京铺9条地铁献礼青奥会 12.首届青年冬奥会在墨尔本举办 13.青奥会原则上有26个比赛项目

14.所有跨栏跑步比赛项目都设置10个栏 15.首届青奥会田源为中国摘得首枚金牌 16.中国奥运史上活的金牌最多的项目是跳水 17.青奥会的全称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18.上京不是南京的曾用名

19.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温哥华宣布南京活的2014年青奥会主办权 20.现代奥运会上最大的冠军是奥斯卡 旺斯 21.第一次兴奋剂检查工作开始于1955年 22.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奥运是1952年

23.青奥会的三大馆区为:奥体中心区、人文风景区、大学场馆区 24.紫金山海拔488.9 25.青奥会口号:与青奥会共成长

26.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称,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与同称为历史上的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并称为七大文化古都。

27.历史上南京都有过:金领、建业、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称 28.南京的市树和市花分别是:雪松和梅花 29.长江三峡的名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30.素有“瓷都”、“陶都”之称是:江西景德镇和江苏宜兴 31.唐三彩色彩斑斓鲜艳,造型具有写实特点。 32.辛亥革命后玄武湖改名为:五洲公园

33.中山陵园风景区正式申报世界”双遗产|”指的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34.南京秦淮河的源头在溧水的东芦山和句容的宝华山

35.南京明孝陵因路上有高大的实像而得名,有:狮、骆驼、大象、麒麟和马 36.南京被列为世界散打活化石的有:水杉、银杏、鹅掌揪

37.南京汤山新城总体规划出炉,按照规划,总体目标为:国际温泉名城、中国度假圣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新城

青奥会的比赛项目:

有游泳(跳水、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奥运项目篮球或街头篮球)、拳击、划艇、自行车(小轮车、山地自行车)、马术(障碍)、击剑、足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划船、帆板、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室内或沙滩排球)、举重、摔跤(女子自由式摔跤、男子古典式摔跤)26个大项。 青奥会简介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青年奥运会、青奥会。

青少年奥运会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扮演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青奥会与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一届。夏季青奥会最长12天,将于仲夏举办。

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

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月5日于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

青奥会的目标包括:

1.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

2.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4.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6.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7.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8.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青奥会原则:

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4岁到18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奥会项目

青奥会项目设定已经原则确定,它包括游泳(跳水、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奥运项目篮球或街头篮球)、拳击、划艇、自行车(小轮车、山地自行车)、马术(障碍)、击剑、足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划船、帆板、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室内或沙滩排球)、举重、摔跤(女子自由式摔跤、男子古典式摔跤)等26个大项。

青奥会除了体育竞赛,更加注重在运动会举办期间的教育与文化活动。这包括关于奥运价值观的教育互动和论坛,讨论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反对使用毒品,使青年人成为真正的具有体育精神的人。互动活动将由著名冠军和来自教育、体育、文化界的国际专家,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直接指导年轻运动员们如何处理相关的社会问题等。这些活动还将通过网聊和博客与外界互动。

文化活动将结合奥运象征仪式(火炬接力、奏国歌、升国旗等)传播奥运精神和强调奥运价值观。此外,还将通过多文化的城市艺术、街道音乐庆祝活动和放映电影等形式,为青奥会锦上添花。

国际奥委会还将通过电子数字平台等最新的传播媒介,在青奥会召开前后,开展全世界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青奥会上。

会徽:青春之星

1月10日,2010年首届青奥会会徽在新加坡公布,该会徽的名字叫做“青春之星”(spirit of youth)。

“青春之星”会徽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处在最上头的是“热情之火焰”,强烈燃烧的红色火焰代表了求知的热情,以及积极正面思考的力量。此外,红色也是代表新加坡的颜色。

中间部分是紫色的星星,称为“冠军之紫星”,它象征着卓越和代表自己国家的荣誉感。

在紫星之下是“明日之新月”,新月代表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充满无限的可能。新月由绿色和蓝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新加坡这个岛国城市的绿色环境,而蓝色说明了岛国的平静。

最后,“新加坡2010”则由独特的字母和号码组合而成,显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能够和睦共处。 吉祥物

利奥(Lyo)是“青奥之狮”(Lion of the Youth Olympics)的缩写。他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十分风趣,希望鼓励青年人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享受体育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利奥象征着青年人的无限活力,以及青年人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热情,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

梅利(Merly)的名字取自“mer”(表示海)和 “ly”, 代表着青春与活力。作为一

利奥和梅利

位环保主义者,梅利认为每个人都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努力。同时她还倡导青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彼此间相互尊重。

2009年8月14日至9月6日,市民受邀参与了吉祥物的命名活动。活动期间共收到来自20个国家约375条建议。为利奥取名的是Sean Pang Yi Wei,而为梅利取名的则是Tung Chi Jun。Sean和Chi Jun均为新加坡人,他们也因此有幸成为发布仪式上最先目睹利奥和梅利风采的人。

利奥和梅利将在未来几个月现身众多新加坡2010年青奥会活动,为青奥会造势

体育图标

新加坡青年奥运会组织委员会20日公布了2010年青年奥运会26个比赛项目的运动标志图案。

这一组26个运动项目标志图案是在本届青奥会标志“青春之星”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图案中运动员头部为火焰造型,身体演化为紫色星星,代表着激情、奉献和运动精神。 新加坡青奥会总裁吴启元介绍说:“这组图案能让大家立即辨认出各项青奥会运动项目。动感的图案风格激发人们对青春、冒险、开放、趣味的向往。” 南京申办青奥会胜算几何?

国际奥委会日前正式宣布,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的国家奥委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2014年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其中中国确定为南京市。

在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广州紧张筹备2010年亚运会的背景下,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大城市自信地朝着青奥会这项全新的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迈开步伐。

青奥会是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倡导下诞生的,其初衷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参赛运动员的年龄限制在14岁至18岁。与奥运会一样,青奥会也有夏季和冬季之分。2010年,首届夏季青奥会将在新加坡举行。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为什么会对这项年轻的赛事感兴趣?申办成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从南京近几年对体育赛事的热情,不难看出这个在经济上充满活力的古都希望通过体育进一步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带动经济发展的雄心壮志。

江苏省是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南京在2006年和2008年还承办了斯坦科维奇杯和钻石杯等高水平篮球赛事,新近出炉的国际象棋超级赛也是相当大的手笔。由此来看,申办青奥会应该是一脉相承之作,这些高水平赛事的背后或许是南京迈向国际化都市的宏伟蓝图。

那么,南京有能力举办夏季青奥会吗?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认为,青奥会至今为止还没有办过,赛事的规模和各种情况还不十分清楚。不过,青奥会的设项比奥运会少得多,而全运会设项基本上是参照奥运会而来,举办青奥会的难度应该不会大于全运会。南京在4年前刚刚举办过全运会,又依托着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从各方面看应该有能力举办青奥会。

众所周知,奥运会的申办非常激烈。相比之下,青奥会目前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申办的难度要小得多。目前,同样提出申办的还有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其中并没有发达国家的身影。在卢教授看来,南京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长期关注中国体育发展的卢元镇认为,青奥会接近于大运会,参赛运动员基本上是业余性质的。与奥运会相比,青奥会更接近文化教育的范畴。卢教授表示,举办青奥会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它提倡青少年体育和业余比赛,这项赛事对于中国体育的体制转变或许会有些好处。

卢元镇强调,面对青奥会这项赛事,千万不要把金牌看得太重,如果那样就违背了举办青奥会的初衷和理念,更不要说采用一些超常手段追逐金牌了。另外,中国运动员隐瞒年龄的问题比较严重,而青奥会对运动员的年龄要求更加严格。举办青奥会本来就是图个热闹,如果南京申办成功应该把它办成青少年体育、业余体育的盛会。 青奥会能给南京带来什么

再过50多天,国际奥委会将在温哥华投票选出2014年夏季青奥会举办城市。作为分别来自亚、欧、美洲的三个申办城市之一,南京机遇难得。毕竟,此次竞办青奥会的城市不是太多。不过,南京面对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北京刚刚举行过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2010年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又将在新加坡举行,这些都近在眼前。

但是,压力面前,南京依然充满热情地全力以赴申办第二届青奥会。“申办青奥会、以及如果最终能够胜出举办第二届青奥会,将从各个方面提升南京这座城市。比如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环境、扩大城市国际影响力等,最终受益的将是700多万南京市民。”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王正伦说,“而且,由于现有场馆能基本满足青奥会比赛需要等因素,南京申办、举办青奥会本身的成本并不高。”

奥运理念提升城市文明

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设想,青奥会的主题不仅仅是比赛,它看重的是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和全世界青年朋友的互动,并以此让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卓越、尊重和友谊能更广泛地被青年群体接受。

和奥林匹克运动打了30多年交道的原北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部长张清对此有着自己的解读。“近年来,世界青少年营养失调、肥胖症居多、沉迷网络等社会问题已引起国际奥委会的关注。”他说,“这种背景下,和奥运会侧重于竞赛不同,青奥会更注重对青年人身心健康的教育,国际奥委会希望青年人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

南京申办青奥会的诉求正契合着国际奥委会的这一理念。“南京有700多万市民,其中有230万人是青少年。”南京市社科院的周庆刚博士说,“他们是南京未来的主人,让他们接受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的洗礼,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些无疑会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

行动早已开始。11月,南京市百万青少年支持申办青奥会活动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现在,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参与到申办青奥会志愿者的行动中……这些行动不仅仅是支持南京申办青奥会,更是让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在南京青少年和整座城市中传播和普及。

城市将因青奥更美丽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周璟豪是南京青奥会申办形象大使,去年奥运会期间,他在北京参加了奥林匹克青年营,除了领略到奥运带给城市的激情和荣耀,他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北京“天很蓝,水很清,很美丽”。他认为,如果能承办青奥会,那南京的城市面貌一定也会有很大变化,这座古老的城市将因青奥会更加美丽,也更加宜居,每一个市民未来都将从中受益和感到快乐。

在南京提供给国际奥委会的青奥申办文本中可以看到,南京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到2014年完全能够满足青奥会的办赛要求,不需专门新建其他交通设施。据了解,一旦成为青奥会举办城市,一些既有的城市规划虽可能会提前拉开建设序幕,但城市整体的现代化建设仍将有序地进行,不会出现到处是工地的情况。

南京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也会因青奥会有“跨越式发展”。“2003年至2008年,南京环境保护直接投入达到累计近7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市环保局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说,“可以预计的是,若申办青奥会成功,南京在继续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和促进工业生态化升级转型等方面都会有„跨越式发展‟。”

“能代表国家申办青奥会,这对南京而言是一次宝贵的重大的历史机遇。2005年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就给城市的面貌和形象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变化。”周庆刚博士认为,“若能最终申办青奥会成功,必将极大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南京更早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宏伟目标。”

申办青奥无需新建场馆

事实上,在去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去年哈尔滨举行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广州将举行2010年亚运会,深圳将举行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天津将举办2013年东亚运动会……作为一个承办过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城市,南京拥有良好的体育比赛设施,不需要多大成本便可承接青奥会这样的世界高级别赛事。

和现代奥运会略有不同的是,青年奥运会明确提倡节俭办赛,不鼓励新建体育场馆。市青奥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南京不会为青奥会比赛新建任何新的体育场馆,“南京现有的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已完全可以承接绝大多数赛事。”这位负责人说,“国际奥委会对我们现有的体育设施也比较认可。”据了解,南京在现有体育设施方面比竞争对手波兰的波兹南和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更有竞争力。

国际奥委会希望青奥会举办城市能有专门的地方供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之外进行交流,南京将建设青奥村供运动员居住。值得一提的是,青奥村也并非专门为青奥会建设,而是利用市场手段和商品房开发结合在一起。在我市提交给国际奥委会的青奥会申办报告中,青奥村是距河西奥体中心往南10分钟车程的一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项目的一部分,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青奥会结束后,这些住宅将作为商品房向市民出售。”

一次积极的“城市营销”

南京申办青奥会正引起世界的关注。上周,有德国哥廷根市市长签名参与的“支持南京申办青奥会”横幅从万里之外的德国寄到南京,里面落满了德国人的签名。

“这就是申办青奥会带来的,申办让世界认知、了解和支持南京。对南京而言,申办青奥会也是一次面向世界的积极营销。”周庆刚博士说,“我们倘若申青奥成功,将会进一步提升南京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增进南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合作与友谊,我们这座城市也将因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和奥林匹克运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清对南京申办青奥会还有着更高的期待。“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的„创新产品‟,包括国际奥委会内部都有对它认识不清楚的地方,2014年才是第二届青奥会。”张清说,“若能获得举办权,南京或许不只是办一届„无与伦比‟的青奥会,更会设定出一个„南京模式‟,在青奥会的发展中树立一个标杆,„南京模式‟或许能引领青奥会的发展,那将是南京留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的一笔财富,世界也将因此更加注目南京,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第7篇:南京青奥会知识问卷

喜迎青奥,共建南京!为了迎接南京青奥会,我们——来自东南大学的青奥会宣传队,特进行此次调查问卷活动,您只需勾选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即可。谢谢合作。

1.南京青奥会是第几届夏季青奥会?

A.第一届B.第二届C.第三届

2.南京青奥会有几大场馆区?

A.二大B.三大C.四大

3.青奥会参赛运动员年龄在?

A.14~18B.15~20C.16~25

4.南京青奥会有多少项比赛?

A.24B.26C.28

5.夏季青奥会每几年举办一次?

A.1年B.2年C.4年

6.南京青奥会将于今年什么时间举办?

A.8月14日B.8月16日C.8月18日

7.您能告诉我们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的名字吗?

8.您能告诉我们南京青奥会的口号吗?

9.您想对南京青奥会说些什么?

- 东南大学物理系大二(3)班 宣

第8篇:2014年南京青奥会知识竞赛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文名称TheYouthOlympic Games(YOG)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青年奥运会、青奥会。柔和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扮演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青奥会的目标包括:

1.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

2.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4.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6.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7.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8.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2014年青奥会的口号是“与青奥共成长”,这个口号朴实无华,内涵深远,包含青奥会自身的成长、青年人与青奥会共成长、城市与青奥会共成长、世界与青奥会共成长等多层涵义。

1. 举办青奥会的设想由()提出的,并于2007年7月5日国际奥委会在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9次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

A. 萨马兰奇B. 顾拜旦C. 雅克·罗格

2.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青奥会()年一届,并且分为冬季青奥会和夏季青奥会。

A. 2年B. 4年C. 5年

3. 第一届和第二届夏季青奥会的举办权分别被()和()取得,第一届冬季青奥会由()举办。

A. 新加坡/中国南京/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

B. 新加坡/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中国南京

C. 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中国南京/新加坡

4. 青奥会目前原则上确定的共有()个比赛项目,包括:游泳(跳水、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拳击、划艇、自行车(小轮车、山地自行车)、马术(障碍)、击剑、足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划船、帆板、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室内或沙滩排球)、举重、摔跤等。

A. 25个B. 26个C. 27个

5. 南京2014年夏季青奥会于()举行,赛程为期12天,比赛项目已经原则上确定为26个大项。

A. 2014年6月16日-28日

B. 2014年7月16日-28日

C. 2014年8月16日-28日

6. 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4岁到()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青年人通过运动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A. 16岁B. 18岁C. 20岁

7. 新加坡青奥会会徽会徽的名字叫做“()”,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处在最上头的是“热情之火焰”,中间部分是紫色的星星,称为“冠军之紫星”,在紫星之下是“明日之新月”,代表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充满无限的可能。最后,“新加坡2010”则由独特的字母和号码组合而成,显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能够和睦共处。

A. 青春之星B. 明日之星C. 荣耀之星

8. 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在()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南京市。

A. 华盛顿B. 伦敦C. 温哥华

9. 南京2014年青奥会比赛场馆有“()大场馆区”。

A. 二B. 三C. 四

10. 南京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品种繁多,其中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4个项目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非物质遗产保护目录。

A. 昆曲B.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C. 秦淮灯会

正确答案:CBABC BACBC

第9篇:青奥会

人们说,记忆和想象中的南京来自于书本,即使在今天,还是能依稀看到千年前雅士们的遗风。要说这座石头古城,真个是:人居天堂,三江首府,十代名都;河山壮丽,您看呐:秦淮碧,中山青,清溪九曲,石头风韵;人文渊薮,可谓名家辈出,灿若繁星。

然而,相比于众多已成功举办过无数精彩赛事的老大哥,它更像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但正是这样的年轻,才使我们有了打破沉疴的勇气,才能为大家奉上一场体育的饕餮盛宴。

我们,在过去、未来的每一天,都默念着铭刻着这样的口号:“与青奥共成长”。口号朴实无华,内涵却深远——饱含了人们对青奥会自身的成长、青年人与青奥会共成长、城市与青奥会共成长、世界与青奥会共成长的美好愿景。我想,它也为我们开启了一孔通向梦想的天窗,让我们透过淡蓝的天幕,更深入地体会到奥林匹克精神,提升我们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南京也即将举办奥运会啦,可是,对于青奥会,我们又了解多少呢?2014年国际夏季青少年奥运会,简称“青奥会”。北京时间2月11日凌晨,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22次全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南京成功取得了2014年夏季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整个中国沸腾了,整个南京沸腾了,奥林匹克圣火,将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之后再度在华夏大地上点燃,这是中国的骄傲,是江苏的骄傲,更是每一个南京人的骄傲!

回首我们的申奥之路,也许并不那么平坦,但正是这样的崎岖,让我们体会到了更多的感动:我们为一个共同的梦想与未来牵手,一起走过, 一起努力过,一起分享过,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去描绘,也无需用眼神去传递,只能用那颗质朴的心倾听。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就像我们的青奥,我们相亲相爱,我们彼此扶持,用真情筑建我们的共同的梦。我们大步并肩向前走,坚定相信2014的青奥,是美好的,充满微笑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少年用行动去实现的,是属于我们的青春的誓言,也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同学们,举办第二届青奥会对于南京是一次极为重大而宝贵的机遇,它必将使全市人民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南京”,也必将使全市人民更加充满信心,机遇难得,机遇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历史机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迎接盛会,我们要以崭新的面貌、优质的形象向世界展示南京的魅力!

备战奥运,南京在行动,南京人在行动!作为一个小学生,作为一名南京的小学生,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为青奥会的举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青奥会的到来,以自己良好的素质向青奥会展示,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知荣辱、讲文明、守纪律、懂礼仪,努力做到言行优雅,语言文明,不说粗话,尊重他人;

(二)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将“低碳生活”作为生活的一种习惯,倡导节约,杜绝浪费;

(三)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

(四)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新风的引领者,做奥运风尚的传播者,做宣传青奥会的志愿者!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吸引全世界人的目光,使他们关注南京,热爱南京,使南京青奥会届时成为“世界青年的圆梦之旅”!同学们,南京申办青奥会的口号是“与青奥共成长”,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九万里风鹏正举,让我们和青奥会一起,从此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行动吧,人人都来争当青奥会的先行者,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为喜迎青奥、创文明家园,出一把力,添一分光。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青奥会正是给了我们青少年一个展现自我,共同进步的平台,让我们在为梦想而战的赛场上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在为这缤纷绚丽的奥运蓝图上挥洒下属于自己的那最绚烂的一笔。

南京的优势也许是有800万南京市民作为申办青奥的后援团;也许得益于近5年来15%以上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也许归功于便捷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许还有丰富的体育比赛承办经验。看着申办青奥的所走的每一步,我觉得南京申办青奥能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南京始终相信青年发展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南京为我们青少年提供了一座别样的舞台。这座历史名城,并没有陶醉在自己的古风中,而是求新求变。它对于我们青少年的态度,就是既让你勇敢地去闯,同时又给你做好坚实的后盾。我觉得这样一份对于青少年的爱,就是我们南京最终能取得成功最朴实的动力!

为14到18岁青少年设立的世界青年奥运会,主题不仅仅是比赛,它更看重的是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和全世界青年朋友的互动,让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卓越、尊重和友谊能更广泛地被青年群体,也就是我们,所接受。我想,最后青奥会的参与者、志愿者很可能就是现在还在念小学,就像我们一般大小的的同学们,在大人们看来,我们是不懂事的孩子,但经过四年,我们就会成为青奥会真正的主力军。由此,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得更多呢?奥林匹克追求的一种精神,有卓越、尊重。我想青奥会会带来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随之带来的是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我希望包括我在内,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够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真正地体会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尊重,什么叫博爱,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作为主力军的我们,应该多为南京申办青奥会出力加油。如今,全南京的市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期盼着申办成功的到来。各个社区积极举办参与活动,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公交司机自发打造申请奥宣传车;江宁实验小学的鼓号队在香港以号为媒向国际友人宣传南京;4000多名中小学生近日向海外朋友寄出亲手制作的明信片与贺卡……在进入举办城市揭晓的最后50天冲刺中,大家的热情都达到了高潮。我们,在课余时间,可以积极行动起来,投身支持活动中。比如,我们可以向青奥办寄出自己设计的青奥理念与口号,甚至会徽与歌曲;我们可以热情向身边人宣传青奥知识,或者邀请国际友人加入支持南京的队伍;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加入青奥会的志愿者……我们可以做的很多很多,不光是大张旗鼓的宣传,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积极锻炼强身健体,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到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中去,脚踏实地,勤奋耐苦,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用优异的表现去响应青年奥运会的号召,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积极进取的青年,创造一个蔚蓝的明天!

我们说:展望未来。这个俗气透了的短语,总是叫人避无可避。我们的青春可以绝版,然而因为有了希望,任何都可以再来。对于未来的近乎痴迷的相信,绝不会是梵天一梦。

我没有两片生花莲舌,也许仍不能将我们执着的希望、暗涌的激动传递给你们,然而不妨静静翻过这一页,在秋日的阳光下随着它开启一段只属于“心远”的历程。

青奥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外交流发展的机会,但这不仅仅是简单地从知识上接受青奥,了解青奥,更需要的是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青奥有关的各项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青奥真正成为青少年的活动,而不仅仅是生硬的青奥知识传授。

她深入剖析了青奥带给南京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契机,更深刻地阐述了自己在文化交流上的见解。她认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让世界人民都见识到了一个热情好客的北京。那么在2014年,南京举办青奥会,也应该让世界人民见识到一个热情好客的南京。她向青奥组委会建议,要通过对南京地域文化的宣传打开文化交流的出口。她认为,南京是一个刚柔并济的城市,“刚,体现在竞争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柔,体现在南京人民的团结友谊。”而在现今社会,作为南京本土市民,很多南京市青少年并不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国家的文化,反而沉迷于许多外来文化的刺激。她希望,能够通过青奥会让南京市青少年深入其中,通过向外国友人宣传南京文化来更好地加深自己对南京文化的了解。“奥运会颠覆了中国的概念,青奥会也将颠覆南京的概念。南京不仅仅是六朝古都,她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

2014年青奥会将在南京举行,我,一个东道主,而且是青少年,对于我们自己的盛会,我们更要出一份力。在这一年里,世界的目光都将齐聚南京,南京也将以一个主人公的身份展现他最美的风采。

与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现代奥运会相比,青年奥运会的诞生仅有数年历史——为了在全世界青年中加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4月在危地马拉全会上决定创办夏季青年奥运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我们要赶快行动起来,和青奥共成长。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生活中遵守交通法规,不乱穿马路,行路走人行道。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有序排队做文明观众。爱护城市环境,垃圾不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使用一次性的牙刷、塑料袋、水杯,少用纸巾,不浪费水电,低碳生活。

作为一个中学生,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尊敬师长,保护校园环境,还要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并把英语练得棒棒的,才有可能梦想成真,成为一名志愿者、英语翻译者,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日新月异、历史悠久的南京、中国。

申请青奥的成功,对于南京每一个市民来说,无疑是一种骄傲,一种自豪。这代表着南京有能力举行这场让世界瞩目的盛会,代表了中国南京实力发展的一次飞越,更代表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重在参于的精神。我觉得,青奥会就像一个大舞台,需要我们一起用心来参与、重在参与,我们不但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们中国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我们还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们南京美丽的城市面貌,悠久的城市文化,和我们南京人的自信与毅力,让全世界都知道南京,了解南京,喜爱南京。

我与青奥共成长!青奥的到来掀起了一阵体育运动狂潮,这股狂潮迅速覆盖南京波及全国。只要看见体育场就一定看见我们青年人的身影青奥会带来的这阵运动热使不少人的童年多了些体育锻炼,伴着青奥会的到来全国各个有关部门单位,积极举办各类活动。“青奥大讲堂”让我们对青奥了如指掌;跳绳比赛让我着实体验了当运动员的感觉;“邻里运动会”让我懂得运动产生和谐之美!举办第二届青奥会对于南京是一次极为重大而宝贵的机遇,它必将使全市人民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南京”,也必将使全市人民更加充满信心,机遇难得,机遇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历史机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迎接盛会,我们要以崭新的面貌、优质的形象向世界展示南京的魅力!

对于青奥的到来,我们要以崭新的面貌向全世界展示南京的魅力!所以为了我们的荣誉从现在开始吧!做一个与青奥共同成长,为青奥贡献的人。我相信2014的青奥会是一场最最成功的盛会.

上一篇:2019工作计划平面设计下一篇: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