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水稻种植技术模式不断发生变化。虽然现代化种植技术使水稻的产量不断增加, 但很大一部分种植户忽略了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 人们对食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在全国大力倡导绿色环保、食品安全的背景下, 在水稻种植中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虫、防病, 不但有效贯彻了国家的“绿色植保”理念, 而且能为绿色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们吃上放心的水稻。

1 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对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无污染的环保型防控技术[1], 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会上提出的一个技术型概念, 即在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 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等。

2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措施

2.1 农业防治技术

2.1.1 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是水稻种植的关键, 也是高产的保证。在品种选择时要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因素等,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品质好、抗病虫害强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播种前, 要做好拌种处理,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1.2 全面清理残枝败叶

稻田中残留的残枝败叶, 很可能是病菌或虫卵的寄主, 在整地前后要仔细清理, 对清理的残枝败叶要统一处理, 以防在次年传播。在水稻移栽前10 d灌跑马水, 以促使杂草萌发, 再通过多次翻耕压低杂草基数[2]。另外, 在稻苗移栽时, 选择健壮、无病苗, 在栽培时密度要合理。肥水管理要科学, 才能有效提高稻苗抗性。

2.2 物理防治技术

近年来, 物理防治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防治措施, 也是食品安全生产的保障。物理防治主要包括灯光诱杀、害虫天敌、性引诱剂、防虫网等, 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2.2.1 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应用效果显著, 是水稻绿色生产的首选技术之一。每年水稻种植到水稻收获期间, 每3.3 m2安装诱杀灯一个, 同时配合安装性诱杀剂, 每667 m2安装约30个诱杀捕捉器, 对防治二化螟或卷叶螟成虫效果非常好[3]。

2.2.2 性引诱剂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是目前国家提倡的绿色防控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的性信息素, 吸引田间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 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 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 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 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性诱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与专一性的特点, 对稻田中的其他生物并无明显影响。杨秀兰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的应用研究中发现, 根据15 m×10 m规格安放诱捕器60~75台/hm2, 每天可诱捕二化螟雄蛾15~105头/hm2, 明显减少了农药用量[1]。

2.2.3 害虫天敌

害虫天敌是一种寄生或捕食其他害虫的昆虫, 它们长期在农田、林区、牧场等地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在水稻田中, 常见的害虫天敌有青蛙、蜘蛛、线虫、瓢虫、寄生蝇等。在水稻种植期间, 保护害虫天敌是虫害防治的关键。首先, 在田间不使用对天敌有害的农药, 同时为天敌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其次, 人为创造适合天敌繁殖和栖息的条件, 如在水稻田边种植蜜源类植物, 吸引大量天敌;最后, 采用人工繁殖天敌, 投入水稻田中, 如赤眼蜂、寄生蝇等, 能够有效防治水到种植期间的病虫害[4]。

2.2.4 防虫网

防虫网覆盖农业种植, 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一种新兴种植模式, 对减少农药污染、防虫防病、增产增质效果十分明显。在水稻秧田中应用防虫网, 能够避免用药, 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影响, 进而减少了稻飞虱引起的水稻条纹枯病、黑条矮缩病等。董建萍等在陇川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及推广成效研究中发现, 选用大于20目的白色方型或异型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 对秧苗期的病害防控效果达到100%, 并能明显提高早稻、中稻秧苗质量。在高温、日照强的季节, 晚稻应选用20目防虫网[5]。

2.3 生物防治技术

2.3.1 生物农药

目前, 生物农药也是绿色防控技术的一种主要措施, 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经过试验示范, 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乳油、草包杆菌等对水稻病虫害好防治效果显著。朱红军等在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研究中发现, 阿维菌素乳油对水喷雾处理, 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卷叶率防效[6]。水稻叶瘟发生初期, 用草包杆菌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3.2 稻田养鱼或养鸭

稻田养鱼或养鸭模式不但节约成本、省时、省力, 而且很好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稻田利用率。稻田养鱼模式有垄稻沟鱼式、田回沟式、稻田鱼凼式、鱼沟式和宽沟式5种, 试验证明垄稻沟鱼式比较科学。肖晓华等在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及成效研究中发现鱼在稻田内能吃掉杂草、浮游生物及一些害虫, 鱼粪可增加土壤肥力[7]。向峰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与探讨中提出, 稻鸭的饲养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稻田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二化螟这些虫害, 还能够减少田间杂草, 避免纹枯病的发生[8]。

2.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即农药防治, 农药防治在农业生产中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药物残留对使用者造成身体危害, 在使用时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另外, 以低毒、安全、高效药剂防治为主。为了减少药品防治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用药要有针对性, 每季稻谷最多使用2次药物防治。一次是在水稻纹枯病大发生的时间, 另一次是在稻飞虱大量繁殖之前。

3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效果

在水稻种植中,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但减少了药物残留, 保证了水稻安全, 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水稻产量, 增加了各种效益。

3.1 经济效益

绿色防控技术虽然在水稻中耗费一定的资金, 但提升了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 减少了单位面积人工除虫费用, 有效节约了人工防治成本。

3.2 生态效益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 传统的农药防治技术虽然效果好, 但由于农药的扩散、挥发等特点, 使周围的动植物、水源、土壤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研究表明, 利用绿色防控技术, 能够有效增加害虫天敌, 水稻生长区域内生态效益接近平衡。尤其, 采用生物间相互制约的方式, 有效保护了自然界生态平衡, 能够有效发挥自然控制功能。

3.3 社会效益

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用对水稻种植中的成本费用减少, 更好地提高了食品安全性。这种技术的大力推广, 使农业种植者从传统的防治观念中逐渐转变。同时, 在水稻或其他农产品生产中, 大量使用绿色防控技术, 能使更多的人吃上放心农产品, 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水稻种植直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 与人们身体息息相关。为了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体魄, 水稻种植中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防治措施, 不但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 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同时能够实现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水稻品种、气候条件、种植方式的不断变化, 水稻病虫害发生逐年加大, 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量。在水稻种植上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可有效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提升品质, 增加经济效益。基于此, 从绿色防控技术着手, 介绍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措施, 分析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种植,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秀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的应用[J].农业工程, 2016, 6 (4) :96-97.

[2] 李斌, 黎祖德, 黄莉.隆昌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 2013, 33 (10) :51-52, 16.

[3] 黄芳.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 2015 (11) :76.

[4] 江学兵.六安市金安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6) :139-141.

[5] 董建萍, 杨坚, 李永明, 等.陇川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及推广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7) :184-185.

[6] 朱红军, 徐庚鸿, 赵德明, 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7) :2924-2925.

[7] 肖晓华, 刘春, 杨昌洪, 等.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及成效[J].南方农业, 2016, 10 (1) :6-9.

[8] 向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农业, 2013 (27) :96.

上一篇:研究矿山机电安装与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下一篇:浅谈如何重视与转化班级里的“在野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