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同五心工作总结

2022-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同五心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五同五心工作总结

四川华蓥:“五心”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精心”筹备。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老干部政治学习会,精心安排会议议程、确定参会在职市级领导等,积极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二是“全心”支持。明确每周三下午为集中读书看报日,落实专门的经费订阅《晚霞》、《医食参考》等8种贴近老干部生活的报刊杂志,供老干部日常参考学习;明确每个工作日下午为棋牌开放日开展各类棋牌活动;组织举办乒乓球、门球、跳棋等比赛,提高老干部竞技水平;整合老年大学资源,组织老干部开展门球、太极拳、太极剑等健身训练活动。

三是“细心”摸底。建立老干部基本信息台账,对生病、过寿、家中发生重大事件的老干部在第一时间送去组织的慰问和关怀,让老干部倍感温暖。

四是“倾心”组织。第一季度,组织老干部进学校开展“爱心电话送祝福”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进社区开展“妇女撑起半边天”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进场镇开展“维权在行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充分展现了老干部们“退休不退志、退岗不退责、退位不褪色”的创先争优先锋模范本色。

五是“耐心”沟通。坚持做到老干部服务工作“五声”要求,即“老干部进门有招呼声、服务内容有介绍声、询问问题有解释声、困难求助有帮助声、老干部离开有再见声”,努力做到让老干部揣着疑惑来、带着明白走。

(华蓥市委老干部局)

第2篇: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五心”和“五勤”

1、前 言

德育工作是一项育人工作,光荣而艰巨。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五心”和“五勤”,才能使工作卓有成效。

2、“五心”:爱心、耐心、信心、虚心、恒心

2.1 爱心是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有一颗公允之心,既关心“金凤凰”也重视“丑小鸭”。对优等学生,爱而不纵,常用含蓄的语言指出其短处,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对中等学生,爱而力促,常用谈话法纵横比较,以情动人,以榜样激人;对后进学生,决不以成绩论英雄,对他们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特别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长处,用放大镜去看优点,用望远镜去看缺点,因为他们身上缺点多,优点就显得更加可贵,让他们少听些批评,多听些赞誉,在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心理上安慰鼓励他们。

2.2 耐心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引导、关心、转化后进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进生的产生,某种程度上是家庭因素产生的,因此转化后进生,须得有家长的配合。经常家访,或请家长来校,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后进生总有其优点,挖掘闪光点,凡可表扬之处就不失时机地表扬。间隔一段时间,找其谈一次话,再提出一个新的目标。

2.3 信心是德育工作的保证,信心是互动的,在学校教育中,它来自学生和教师2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班级、对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学生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诲充满信心。师生双方的信心,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保证。

2.4 虚心是德育工作的法宝,德育工作不能仅凭经验办事,要用科学理论作指导,虚心学习。首先,德育工作要协同作战,不能孤军奋战,不能唱独角戏,经常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值周教师、指导教师等密切配合形成德育合力;其次,还要向学生学习,因为众多学生的办法并不比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办法少。

2.5 恒心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思想工作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德育的恒心,表现在甘于平淡、日久而不懈怠的默默行为中,切不能急于求成,时冷时热,虎头蛇尾,取得成绩的关键不是看开端怎么样,而是看能不能持之以恒。

3“五勤”:足勤、眼勤、口勤、手勤、脑勤

3.1 勤于深入学生,即“足”勤,走进学生,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学生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就能及时地把握学生动态,对学生中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避免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3.2 勤于观察,即“眼”勤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和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优秀德育工作者总是一位好的观察家,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求失”的教育。

3.3 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即“口”勤 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知的阐发,情的表达,意的领会,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交流“媒介”来实现。“口”勤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口”勤在说服学生的过程中,能做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和巧妙引导。

3.4 勤于做出表率示范,即“手”勤 在学校,与班级、学生接触最多的可能要数德育管理者,学生的品德受德育管理者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品德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德育管理者每天都在接受学生严格监督,其一言一行、人格感召力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德育工作者只有用行动作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效能。

3.5 勤于思考,即“脑”勤 勤于思考是德育工作的灵魂。要思考德育工作的理论,寻找合力,协调与科任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打造适合自己的工作特色,将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有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虽然德育工作有规律可循,但教育对象却是有差异的,只有区别不同情况,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才能找到打开一把“锁”的“钥匙”,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作者:唐荣兵

第3篇:中职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五心”

摘 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直接反映了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同时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主要探讨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五心”。

关键词:中职学校 后进生 转化工作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自卑厌学、纪律作风涣散、懒惰不思进取、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群体。对于后进生的转化,笔者认为班主任要具备“五心”。

一、坚信“可教育”之心

后进生并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哪个学生愿意背上“后进生”的名号。他们的形成是在其成长过程中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特别是当下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体制制造了一批后进生。进入中职的学生,年龄都还小,学生还处于成长变化之中,行为的可塑性很大,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他们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后进生就像是一棵长歪了的小树,更渴望老师多一些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要在内心深处坚信后进生具有可教育性,有了“可教育”之心的基础,我们才能行动起来,去教育他们。

二、心怀恻隐之心

对于后进生,由于自身的种种不足,在初中的时候就没有得到过教师的喜欢和重视;在家里也得不到家长的表扬和肯定;在同学当中也得不到理解;小小年纪的他们备受冷落、歧视,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而他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这种状况,无论如何也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所以首先我们要对后进生有 “恻隐”之心,“恻隐”就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怀有“恻隐”之心,我们就不会厌烦后进生;有了不厌烦的基础,我们才可能接触他们。后进生有阴暗消极的一面,也有着闪光和可爱一面,只有深入接触了解了学生,发现了他们的闪光和可爱之处,我们才可能爱上他们,而当我们从内心深处爱学生的时候,教育转化工作往往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拥有宽容之心

2009级汽修班有一位同学,科任老师反映他有时候不交作业,交作业也是一抄了事。有一天晚上笔者找到他,批评他为什么不做和不交作业,他对老师说,他在初二的时候就基本上没有做过作业了,听了这句话笔者沉默了好久。后进生原来就不做作业、上课讲话、搞小动作、睡觉,或迟到、早退、旷课等,这就是他的本来模样,这就是他们的习惯。有时候他们在班上出了类似的情况,也是他们习惯的延伸,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老师在严厉批评之余,也要对他们怀有宽容之心。有了宽容之心,我们才能有平和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而不至于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暴跳如雷,结果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越拉越远,甚至激发矛盾。所以笔者就对他说:“好,你现在有进步了,因为你现在已经做作业了。不管你是抄的还是自己做的,都不要紧,老师希望你以后每一次作业都交,可以做到吗?”听完老师的话,学生也有点惊诧,然后狠狠地点头说:“可以!”而以后,据我们观察和了解,他的很多作业,都已经是自己做了。

四、具有工作的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反复做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我们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想办法来帮助他们,使他们在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从而达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位姓黄的走读同学,在新学期开学时经常早上迟到,老师批评教育之后过两天又是这样。据了解,他父母早上5:30就出去工作了,没有人叫他起床。于是笔者就把他的手机闹钟调到6:30分,但他还是迟到,说是睡深了没有听到铃声。笔者于是就在6:30分时打他的手机,叫他起床。有时他起床仍然慢慢腾腾的,于是笔者非常严肃地告诉他,8点钟我将在教室门口等你。当他来到教室门前看到老师真的在那里等他时,他的表情有些惊讶。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笔者每天都在教师门前等着他,这样这位同学再也不迟到了。

五、保持坚定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我们工作的精神支柱,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成功学研究指出:自信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当我们有了坚定的自信心,才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燃起智慧的火花;才能正确面对众多的失败与挫折,而不是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在中职学校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用自信心来感染学生,如果我们坚决相信学生可以转化好,学生就能够受到感染,而当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转化好,并从教师的身上看到希望时,才能积极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所以我们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心,才能取得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最后胜利!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李建辉

第4篇:“五同五心”活动总结[范文]

XX镇开展“五同五心”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

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县委统一部署,从11月2日至11月8日止,XX镇抽调机关干部,与县下派工作组一起开展了为期7天的“五同五心”活动,进村入户,同农民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虚心受教育、倾心听意见、真心办实事、热心解民忧、诚心交朋友,积极向农民群众宣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知识,广泛开展农村工作调研,抓好农村各项惠农政策宣传,扎实推进当前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并以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入手,为民办好实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XX镇党委、政府重度重视这次的“五同五心”活动,成立了以县长XX为组长,XXX为副组长的“五同五心”活动领导小组,认真部署落实我镇“五同五心”活动各项工作。

11月2日上午,XX镇在机关会议室召开了“五同五

心”活动动员大会,宣布了《活动实施意见》,镇党委书记、工作组副组长XXX同志明确要求工作组成员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组织开展好所驻村的“五同五心”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用实际行动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转变好工作作风。

二、统筹安排,努力实践,扎实开展活动 动员大会结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汇合然后下到所驻村,到岗到位,努力实践,全面开展落实“五同五心”活动各项工作。

1、抓好宣讲,营造活动氛围。工作组成员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知识的科学内涵,通过召开会议集中宣讲、张贴标语、出墙报、与群众谈心、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帮助农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把握各项惠农政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牢思想基础。此次活动共召开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大会、座谈会等40来起,张贴标语80多条,出墙报19版,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2、抓好学习调研,收集民情民意。活动期间,工作组成员深入群众,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

层组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等议题开展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掌握民情动态,记好民情日记,帮助基层查找和梳理存在的问题,帮助理清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思路,为我镇发展提供基础的调研材料。

3、与农民群众同劳动、同生产。工作组成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积极帮助农民群众搞好晚稻秋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还与村、组干部会同协商,针对乡村清洁工程中的困难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与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一起参加乡村卫生清扫工作,为我镇的乡村清洁工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4、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组成员通过与群众座谈等形式,排查因邻里关系、山林、土地、水利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隐患,帮助村“两委”班子协调化解。活动期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

5、办好实事,促进民生改善。今年我镇返乡农民工较多,针对这个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工作组成员深入到农户家中,做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宣讲我

县当前的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鼓励他们转变观念,就地转移就业。工作组成员还走访慰问弱势困难群众,每名队员结交帮扶一户困难农户,并送上慰问金200元,给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亲切问候和真心关怀,

通过这7天的“五同五心”活动,工作组成员端正了工作态度,做到扑下身子,真正沉下去。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和干部形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感,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农村社会更加和谐。这次“五同五心”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某些干部的态度问题,不能真正深入农村开展工作;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方式有待改进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克服缺陷,把“五同五心”活动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坚持,为XX的和谐、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

中共XX镇委员会 2009年11月9日

第5篇:五同五心心得体会

“五同五心”活动心得体会

自“五同五心”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镇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深深被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所鼓舞,农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所感动,在服务群众中提高自己,在推动发展中锻炼自己。就结合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定位角色,明确职责。作为被选派到下基层工作组成员,应立足农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将自身置身于广大的农村天地之中,察民情,解民意,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在群众服务中赢得信任,加深感情。同时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深入田间地头,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

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下基层干部的自身优势,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和农民群众心贴心交流,手拉手帮扶,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帮助农民群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获取信息等。通过自身努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树立了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拉近。

三、开展民情访谈,畅通民意渠道。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打通民意渠道。通过民情

访谈,将农户的家事、苦事、愁事以及对村集体的意见建议进行详细的登记,然后对症下药的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走访农户,与农民心贴心交流,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丰富自己。

四、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和谐环境,一切将成为空谈。当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维稳工作相当繁重。下基层干部要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此次“五同五心”活动,使我在基层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我将继续努力做好此次活动,更好的服务基层,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6篇:五同五心心得体会3

“五同五心”活动心得体会

根据此次活动的工作部署,我被安排到xx村开展“五同五心”工作。驻村工作以来,严格按照活动要求,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虚心受教育、倾心听意见、真心办实事、热心解民忧、诚心交朋友,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回顾这一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此项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带着真情实意去基层,才能切实掌握真实民意。开展“五同五心”活动,就是要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民忧、帮民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民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民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所能为民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工作,我们坚持充分利用群众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群众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二、带着务实为民去基层,才能真正为民服务。为认真做好“五同五心”工作,我们本着“务实、为民、诚信”的原则,切实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五老”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三、带着转换角色去基层,才能真正问计于民。“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角色的转变,驻村干部的任务是协助而不是指挥;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老党员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但群众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变对基层工作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介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下基层就应该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三是工作作风的转变,以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多融合。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驻村开展下基层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载体,旨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尽管驻村工作有期限,但服务三农无期限,要真正扑下身子,切实真正转变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转变,感受到蹲点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干部展示才能、提高自己搭建了舞台。心系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促进各项工作,也只有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相互统一。

第7篇: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五同”工作法的研究

内容摘要

当前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正如火如荼,“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已上升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大举措,这为杨浦共青团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青年思想多元化、青年群体流动化、青年需求多样化,团组织在功能上亟需调整和重新定位。本文结合杨浦区情,分析了影响当前区域青少年工作的各种因素,总结了区域联动新模式下“理论学习同开展、青年人才同培养、精神文明同创建、自身建设同加强、服务青年同努力”的“五同”工作法,探索知识创新区中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新突破,以期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

青年工作 区域联动 “五同”工作法

一、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杨浦区现有14-35岁青少年12.3万余人,占区人口总数的14%,团员3.5万余名,占青年总数的28.5%。区属团组织104个,区域内高校和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也都有各自的团组织,约有35岁以下青年18万余人,其中团员12万余人。此外,区青联组织共涉及14个界别194名委员。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来了青少年群体多极化、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变化。此外,在团建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团干部兼职化,青年群体的分化和青年的快速流动。这些都对青年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杨浦区团委在多年来开展区域化团建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开展本次调研,探索青年工作区域化、机制化、组织化、系统化的途径,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做好服务、凝聚青年的工作。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为主,也采用了个案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反映和分析了课题。根据专业抽样方法进行了问卷发放,共发放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98份。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开展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意义

1、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为团建工作发展指引了新思路

合作是社会组织应对挑战、赢得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加强合作,社会组织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共青团必须大力增强合作能力,面向青年、面向社会、实现团内团外资源共享、工作联通,以合作求活力,以合作促发展。当前杨浦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正在打破原有的行业界限、人才模式,为青年人的学习、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为青年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目前青年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青年人员构成复杂,流动快速,自身特点及需求不尽相同,思想意识多种多样,而组织性较低。只有整合三区资源,互通有无,切实为青年提供各种资源,满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需要,将青年吸引团结起来,用全新的方式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才能在新时期保持团组织自身的活力和团组织作为青年的引路人的角色,贯彻为青年服务的宗旨。因此,区域联动是青年工作的必经之路,也是今后青年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重点。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不仅是时代的趋势,而且凭借其整合区域内各方面资源优势,已经成为团建工作努力的新方向。

2、青年工作区域联动是夯实青年基础的有效形式

研究显示,团员青年基本可分为四种类型:在校团员青年、传统体制内职业青年、社区团员青年、“两新”组织团员青年。而其中社区青少年和“两新”组织青年相对在校青年和体制内青年而言,缺乏严谨有效的组织管理,符合其需求的活动较少,亟待需要一个有效途径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组织管理。同时,在校青年和体制内青年虽有组织覆盖,但相对传统的组织方式、相对固定的服务内容难以较好满足他们的需求。调查研究发现,64%的青年认为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作为团建的新趋势是可行的(见表1),而且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青年工作区域联动较之其它方式有很大的优势,能最大限度提高团建水平。

表1 团员青年对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作为团建新趋势的看法

非常可行应该可行不确定不可行

在校团员22%52%15%11%

传统体制内职业青年35%34%20%10%

“两新”组织团员青年10%52%24%4%

社区青年60%25%15%-

3、青年工作区域联动是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具体举措

杨浦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区属到区域的过程,从“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杨浦,发展高校就是发展杨浦”到“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发展理念,日益体现了杨浦与高校等区域单位的联动发展,特别是在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今天,“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已上升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大举措。大学校区主要为园区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手段,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园区是大学师生和城区市民创新创业及就业的场所,是城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公共社区主要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以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闲和创新交流的环境。青年作为当代社会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是杨浦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同时也是杨浦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因此,杨浦区的青年工作围绕区域联动进行,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团组织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具体举措,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青年工作的覆盖面,更有效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二)开展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优势

1、资源优势

杨浦区作为上海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具有“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区域内聚集了10多所高校及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在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杨浦区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人文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采取市区联手、区校共建、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相继建立了复旦大学科技园、同济大学科技园等各具特色的若干科技园区,同时五角场市级副中心、中环线、黄浦江滨江开发、新江湾城等重大市政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城区功能的快速提升,“知识杨浦”的轮廓正日渐清晰。杨浦具有的区域资源也为青年工作区域联动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当前区域复旦、同济、上海理工等高校陆续迎来百年校庆,团组织在其中承担着相当多的工作,更是为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2、理念优势

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三区即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包含着区域化的工作思路,青年工作区域化联动的理念与其是相一致的,这为青年工作区域化联动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高校青年学生众多,他们思想活跃,知识层次高,同时也具有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还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优良师资,高校有丰富的志愿者资源,在校青年有较高的组织纪律性和知识修养水平,在与园区、社区青年的互动中,能为他们带来有益的影响。高校专家在各项活动的策划、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社区掌握了外来青年和“三失”青年的各项资料,可以在这些青年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和需求,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相应的活动,将青年工作深入基层,同时社区拥有丰富的活动资源(如:场地、器械等),和大量组织活动的经验,是解决社区青年基本处于无组织状况的有效手段。园区为青年工作的区域联动提供活动阵地,园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青年人才的创新思维和积极参与,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也为青年人才的自身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效载体,同时随着园区内白领青年数量日益增加,各项活动也对白领青年有较大的吸引力,园区组织符合青年需要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青年在社会交往,自身发展上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塑造企业文化,凝聚人心,为园区的长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所有这些都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3、团情优势

随着形势的发展,区域团组织沟通交流日益密切,从志愿者服务、思想道德建设到人才培养举荐等工作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大青年的思想动态和自身需求,提升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从2000年杨浦区团委就建立校区企联谊会,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在人才培养举荐等方面同区域内团组织开展合作,如在青联换届中增加了区域委员的比例,达55.4%。2004年在“构建区域化团建大格局”探索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注重满足各层面组合的需要,努力塔建平台,健全团组织纽带,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组织覆盖面。

(三)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探索与实践

在青年工作的区域联动实践中,杨浦区通过实践“理论学习同开展、青年人才同培养、精神文明同创建、自身建设同加强、服务青年同努力”的“五同”工作法,在探索以高校、城区、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化团建大格局的过程中,围绕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1、理论学习同开展

一是开展联组学习,建立互动模式。团区委常委中心组、基层团组织和理论学习组织与区域内高校、企事业单位开展联组学习、结对共建,建立互动模式。理论学习结对共建是团员青年理论学习新形式的一种探索,充分利用了高校的理论优势,克服了园区、社区在理论学习上的师资不足问题。

二是加大资助力度,扶持优秀项目。资助基层理论学习组织,促进基层理论学习活动的全面活跃,并将资助面扩展到区域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组织。在区域团员青年中围绕团员青年理论学习推进计划、素质培养等内容开展专题辅导讲座。

三是利用专家资源,加强思想教育。借助高校专家资源优势,举办各类论坛,如青年发展论坛、院士论坛、文化论坛等,探索建设理论学习专家指导队伍,通过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如我们利用复旦博士生讲师团开展了社区行系列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良好风貌,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养。

四是学习推动实践,实践体现成效。在已有的大学生社区实践基地和高中生“三个代表”实践考察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活动机制,拓宽活动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实践的舞台。如通过召开挂职大学生座谈会和学习逆境成才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青年人才同培养

一是积极举荐青年人才。与挂职锻炼活动相结合,整合优秀青年人才资源,摆脱过去部门行业之间的限制,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青年人才库,做好区域内青年人才的登记入库工作,加大举荐力度。在人力资源上为实现青年工作的区域联动打下基础,满足青年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方面的要求。

二是树立青年典型。进一步加大区域化、社会化的力度,通过“十大杰出青年”、“杨浦青年创新奖”、杨浦青年“五四”奖章、区“新长征突击手(队)”等团的系列品牌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区域内青少年典型。据统计,近年来在优秀青年评选中区域青年的比例逐年上升,在2005年杨浦“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中,获奖的区域、区属青年比例为7:3。

三是搭设青年成长成才的舞台。通过优秀青年挂职轮岗锻炼计划、青年职业生涯导航计划等项目,在区域范围内积极推荐和组织优秀青年赴区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高校、社区、企业、机关进行双向交流和挂职锻炼,初步实现了人才的整合流动,为区域青年人才的自由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大力发育青年创业协会等青年社团,为青年成长成才搭设舞台,凝聚和团结体制内外青年。

四是开展青年人才培训工作。杨浦区的高校优势在人力资源上除了直接的高校毕业生之外,就是高校间接提供的专业培训,这对提升杨浦区青年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整合三区资源的有效方式。借助高校师资丰富的优势,发挥团校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联合复旦、同济、财大等高校开展管理型、专业型青年人才的培训。

3、精神文明同创建

一是拓展服务领域。开展“共青团号”进高校活动,为高校师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弘扬文明新风,开展青年志愿者高校、进园区、进社区的工作,为校区、园区、社区青年的相互了解和协作提供有效途径,满足青年在社会交往方面的需求。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围绕党政中心和重大节点开展活动,开展区域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结合创文明交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维护交通秩序,围绕复旦百年校庆,组织区内青年志愿者开展系列活动,团区委还探索和区域高校共同举办了区域青年纪念五四大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互动局面。

三是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促进区域文化的相互融合,开展青年文化经典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活动,组织区域内青少年开展历史文化遗迹寻访活动,积极推动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园区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共同发展。打破原先三区文化建设各自为政的局面,融合各方特色,共同建设健康有益的青年文化氛围,为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文化上的支持。

4、自身建设同加强

一是探索体制建设。进行了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工作的探索,努力推动三区青年工作的区域联动,按照“联片抓团建、优势抓互补、资源抓共享、合力抓共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密切与区域团组织间的联系和协作。

二是夯实基础建设,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杨浦青少年网站,实施与区域团组织间的网络链接,搭建团务、文化、创业等各类信息的交流共享平台。建立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交流渠道,真正将三区的公开信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方便各方了解彼此的动向,寻找有利的合作契机,协调各方,步调一致地搞好青年工作。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加大青年中心的建设力度,推动社区、校区、园区的文体资源共享,为区域内青少年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打破三区文体资源相对封闭的现状,集各方力量,由社区提供场地和器材,校区提供活动及指导,园区提供资金,使区域内青少年有更多相互了解合作的机会,为青少年提供更为丰富,精彩的文体活动。

5、服务青年同努力

一是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依托青年创业协会和即将成立的青年企业家协会,为大学生、社区青少年等群体的创业和社会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推动青年自主创新创业。如通过实施失业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了解青年再就业的实际问题,切实为青年服务。

二是充分发挥区青联和各类青年社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联青”品牌以及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作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在就学、就业等方面为区域内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是开展区域内特殊特困青少年的帮扶和维权。通过开展分类分层的帮困救助,做好困难大学生的帮困助学、大学生与社区困难家庭结对以及进城务工青年、民工子女的权益保护等工作。

四是服务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借助区域内各类资源,进一步扩充社工志愿者队伍,努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募集社会资金,聘请督导指导社工更好地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促进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引进高校积极参与青少年事务的教育管理工作,我们与复旦、同济、上理工、体院、电力等高校的有关社团签定了共同开展社工志愿者活动的合作书,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四)开展青年工作区域联动工作面临的困难

在近年来青年工作区域化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区域内团组织和青年都有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整合资源的需要,而且也都开展了相关的探索,但相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青年工作中的困难,在机制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与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打造“知识杨浦”的需要还有一些距离。

1、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

有些工作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或畅通程度不够而难以开展。校区企联谊会虽然可以同区域内各团组织加强沟通,听取意见,交流经验。但是在协调各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方面,还缺乏有效性,更多的时候起到一个交流平台的作用,而不是统筹协调的作用。从整个区域联动的开始,运行到监督,评估都没有建立一个贯彻始终的机制。机制的亟待完善,是目前最为紧要的工作。应当尽快建立三区在体制上的联系,完善整个青年工作区域联动的体制建设,使三区的青年工作由原来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工作局面转变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

2、缺乏活动的长效机制

各类活动是团组织凝聚青年的重要手段,我们发现除重大活动、结点工作需要区域联动外,在实践中更多存在的是团组织在系统内运作,活动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如高校与社区的联动,存在着“运作具有单向性,多为高校输出”的特点,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一方多为主动输出,另一方多为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共建的稳定性、长期性。而且在协调落实活动时,由于各方的配合程度不同,进度不一,难以协调共进。如果强行安排工作的话,各部门会缺乏工作上的主动性,从而影响到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成立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活动的开展、项目的整合,都需要一定的人员、资金,这些仍是制约区域化团建发展的一个瓶颈。区域情况调查表明,团组织在资金和项目方面目前还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位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而且在目前条件下,各单位分属不同条块,彼此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团组织之间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团组织负责人个人之间的感情来维系,导致会出现“项目随人走”、“人走茶就凉”的现象。

三、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区域化青年工作的协调机制

调查发现,高校、企业团组织对于联席会议制度都相当认可,建议成立杨浦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化的青年工作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在团市委指导下开展工作(为加强推进力度,建议团市委相关部门作为指导机构参与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将知识创新区内各个团组织通过区域团建联席会整合起来。

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的成员由杨浦区域范围内各高校及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团组织,根据需要,可特邀区外团组织参加。联席会议可分协调层、决策层、执行层等层面,如协调层可邀请区域各单位党组织领导参与,及时协调运行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决策层由全体会议构成,执行层的建设可考虑在联席会议下设立秘书处作为日常办公机构,同时设立若干工作组。如青年人才工作组、青年信息化工作组、青年志愿者事务工作组、理论学习推进工作组、青年社团工作组等,就某一专题及时进行协商。结合杨浦区域特点,实行轮值主席制度,由区域内各类团组织负责人轮流担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处理有关区域化青年工作事宜。以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为核心,同时发育各类区域青年社团,将广大区域青年团结在联席会议周围。

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承担的功能主要有:一是组织成员单位针对各领域团员管理、团建创新的实践,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探讨新时期团建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向区域内团组织提出有关建议;二是加强各领域团干部之间友好交流与联系,学习先进团建理念,有效促进整体团建创新;三是沟通与区域外团干部的联系,扩大交流领域,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研究和创新团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拓展团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加强团的基层和基础建设,构筑区域化团建大格局,为杨浦团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四是介绍和交流基层团的建设的经验和信息,向上级团组织和团讯团刊推荐成员单位的工作经验、研究成果;五是征集团建工作的论文,汇编团建工作论文集;六是创造提高团建理论水平、开展调研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二)建立区域化青年工作的运行机制

1、建立区域化的志愿者服务机制

要整合团内资源,探索建立区域化的青年志愿者人才库,进行分类管理,向区域内各团组织开放,形成依托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动员广大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机制;同时在社区和高校建设系列志愿者基地,推动青年志愿者“进高校、进园区、进社区”的“三进”工作;要探索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规范化、机制化、社会化,建立健全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2、建立区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区域化联动工作中要依托各种资源,建设特色的区域化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如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等,形成特色,形成系列。积极争取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推动与青年成才工作问题的研究,为青年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鼓励青年利用市场提供的各类学习机会,广泛依靠社会和青年自身的力量,力求做到对青年学习需求的全程跟踪和系统服务。

3、建立区域化的活动共享机制

先进性是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的核心,实践性是团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延展性是团工作开展的效果。要注意活动项目的意义效果与整体团工作一贯性相结合,活动共享可以使效果延伸得更远,通过区域化团建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充分共享原先某一块的活动,吸取众家之长,也可交流经验,探讨应对方法等等。在推动过程中可考虑采取区域化的项目发布和招投标推进制度,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如考虑建立区域性的青年社团联盟,增进各单位青年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社团之间联合开展大型活动牵线搭桥,整合社团资源。

4、完善区域化的信息共享机制

调研发现,各团组织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因此第一步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建立推动信息的共享。在此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区域内各团组织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考虑依托城市青年网这一技术载体,在团市委的统一协调下,开展相关的试点工作,建立杨浦区域化团建的信息化平台,最终建立起纵向和横向的、内部和外部的区域化青年工作信息网络系统,随时收集、储存、检索、分析、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各种有关于青年工作的区域联动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与社会各界人士分享,方便各部门随时获取信息,做出相应行动。

(三)建立区域化青年工作的激励保障机制

1、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探索建设各项工作机制,保证工作的长效推进是检验区域化青年工作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激励有两种,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考虑到区域化青年工作的实际情况,各团组织隶属不同的条线,相对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建议多采用正面激励。如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可考虑设置一定的区域性的奖项,进行评比,对优胜者予以奖励;志愿者工作方面可考虑对志愿者工作设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根据结果进行表彰;区域社团。

2、建立活动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建设包括各种工作制度建设以及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如建设区域化的青年中心,高校的文化设施等方面实现区域青年的共享,区属的体育资源等也面向区域青年开放。要对区域化青年工作进行梳理,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活动保障机制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争取将其纳入各系统整体的工作予以考虑。在此方面可参考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各种联席会议制度的模式,同时也要积极创新,走出一条新路。

3、建立工作评估机制

青年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是区域化青年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党团组织的支持,将区域化团建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整体的考核体系,如争取团市委将区域化团建工作纳入团建创新工作予以推进,和区委将区域化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整体布局,并结合工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可依托高校专家资源等方面的力量成立相关的专家组,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定期对工作进行公开评估。同时要运用好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各项工作进行整改,如可参考目前的人民群众网上评议政府工作的做法,定期邀请区域内各相关组织的团组织负责人与区域内青年开展网上互动。

第8篇:孙渡街道坪下罗家村“五同五学”工作总结

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村级组织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成立了以市委常委、人武部长张宜西为组长,建设局局长孙发根为副组长的“五同五学”工作组深入到孙渡街道坪下罗家村开展为期五天的”五同五学“活动。

一、主要任务

围绕“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三大建设“活动主题,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撤县设市二十周年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切实解决影响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主要工作

1、开展一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通过召开一次动员会,共有38人参加,发放宣传资料40份,出好2期专刊专栏,在村内张贴6张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把握精神实质,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工作部署上来。

2、开展一次平原绿化活动。按照全市“十百千“造绿工程及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目标要求,结合罗家村的实际情况,帮助该村科学制定平原绿化规划,着力抓好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树绿化,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确保树木的成活率。

3、抓好一批“三清三改四普及”项目建设。结合罗家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该村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就是垃圾随意摆放,影响村容村貌。于是我们与村小组带动群众开展了一次集中整治全村垃圾死角的活动,清除了路边的垃圾、荒草,使该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走访慰问一批农村低保户。依据罗家村困难户的实际情况,我们共走访6户残困户,走访资金1200元。这其中有一户老人家还住在竹子建的老房子内,房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明显倾斜痕迹,住人很不安全。看到这种情况,大家都耐心地为老人家做思想工作,劝她尽早搬迁至民政局的老年公寓居住。

三、主要建议

1、建议继续加大沼气池建设。结合全年沼气池建设目标任务,罗家村已建沼气池17座,还要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把未完工的沼气池早日建好。同时提高沼气池的使用率,充分发挥沼气池的节能作用,也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2、建议新建4座垃圾池。由于罗家村没有垃圾池,才

会导致村里垃圾随意堆放,通过走访了解,建议新建4座垃圾池,并规划好坐落位臵。目前,该村已建成垃圾池2座,还有2座正在建立中。

3、建议在“四旁”种植适宜的树种。罗家村的村旁、宅旁、路旁、水旁都已规划种树,可是有些地方的树种下去后却没有成活。因而我们建议要依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种植适宜的树种,如含笑、樟树等,同时在栽种时应把好质量关。

4、建议做好全村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的建设是第一条,也是最基本的一条。乡风文明的外在体现就是村容村貌,所以我们建议在建好垃圾池后,一定要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给人以干净整洁的外在形象。

第9篇:五心教育总结

药学院 08级化学一班

五心教育----信心留给自己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五心教育---信心留给自己”活动,我们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知道了自信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要增强自信心,就必须正确认识自信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相信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会更加自信,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的顺畅。信心是我们在以后社会中立足的砝码,我们应使它更加厚重,才会使我们更加的强大,相信自此活动会使化学的同学们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加精彩。

通过“五心教育---爱心献给社会”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心,让同学们更加明白了什么是博爱,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会有困难,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那种快乐的感觉会让你觉得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当你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侯,被别人关心的感觉会使你觉得人间花香处处在。这就是爱心,爱心是你对这个社会的奉献,同时爱心也是社会对你的付出,所以我们都要有爱心,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可以乐业。

通过“五心教育---关心献给他人”活动使同学们更加的理解关心的内涵,人生在世,谁都免不了遇到困难、挫折和不幸,此时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最需要的是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同情心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关心是人对人的一种感情,它没有爱心那么博爱,但它是我们应具备的最基本情感,包括对朋友、老师或者是同学,关心是对一个人的在乎,越会关心人说明你的感情越细腻,其实这是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具有的。关心就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理解、相互谅解,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

通过“五心教育---孝心献给父母”活动同学们对孝心的理解上升了一个阶段,父母是我们在世界上最亲的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唯一。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父母有孝心,如果一个没有孝心,那所其他的爱心、关心等等都是没有资格谈的,所以我们应该以百分之二百的孝心献给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难过时的密友,是我们开心时也会偷偷开心的人,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相信孝心的教育是最让人深刻的,把最伟大的爱献给我们的父母吧,那就是我们的孝心。

五心教育----忠心献给国家活动总结 通过“五心教育—忠心献给国家”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忠心,让同学们知道了,我们该为祖国做什么,古人说,个人以家为大,家以家族为大,家族以社稷为大,社稷以国为大,囯以天下为大。是以天下兴衰,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在那民族危亡时,就有无数人挺身而出,保卫家园。我们会在生活中一切为祖国利益着想。

上一篇:应聘登记表下一篇:市畜牧兽医局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