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兽医局述职报告

2022-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畜牧兽医局述职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市畜牧兽医局述职报告

腾冲市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是开展各项畜牧兽医工作的基础,畜牧兽医统计监测数据是科学分析、研判形势、措施制定、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整个畜牧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十三五以来,随着社会各行各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在深入剖析新时代下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腾冲市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十四五我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提出相应建议,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畜牧兽医统计;问题;建议

1.腾冲市畜牧兽医系统从业人员现状

1.1畜牧兽医从业人员配置情况

在农业农村局领导下的3个局属二级单位(腾冲市畜牧工作站、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腾冲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共有编制62人,在职在编56人,缺编率10%;18个乡镇兽医站有编制107人,在职在编81人,缺编率24.3%;221个行政村222个村级防检员。

1.2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结构情况

在职在编的137名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83人,占60.5%,50岁以上53人,占38.7%。222个村级防检员中专科及以上学历2人,占0.9%;中专、职高学历198人,占89.2%。全市现有兼职和临时性畜牧兽医统计工作人员275人,其中:县级6人,乡镇20人,村(社区)249人;在从事畜牧兽医统计人员中专科及以上学历28人,占10.2%;50岁以上147人,占53.4%。

1.3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收入情况

当前全市359名畜牧兽医系统从业人员年总工资收入约为1223万元,其中:年工资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有4人,占1%;年工资收入在10—15万元的有58人,占16%;年工资收入在6—10万元的有54人,占15%;年工资收入在1—6万元的有21人,占6%;年工资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22人,占62%。

从以上数据分析,腾冲市畜牧兽医系统从业人员长期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量大,待遇较低,专业统计工作兼职现象突出等问题。

2.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2.1是决策依据和基础

目前畜牧兽医统计有14块工作,涉及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终报等六个时间报,共有21类,年总报表数5170张(份)。对全市的畜牧兽医工作全覆盖,是最基础的数据来源和决策依据,有效指导了全市畜牧兽医工作,实现了连续30多年持续健康发展,认真践行了“猪粮安天下”的古语。

2.2是指導生产的“晴雨表”

生产存出栏、饲料原料价格、销售价格涨跌等统计可以直接的反映出行业发展方向,生产情况,指导产业投资情况。可以适时发布统计信息,提供给养殖企业、场、户及时做好畜禽生产规模、方向的调整,增加养殖效益,规避养殖风险。(参考自文献1)

2.3是动物疫情监测的“哨兵”

在动物疫情统计、保险理赔等监测中,可以直接监测到一段时间内的畜禽死亡率,理赔情况。随着死亡及理赔数量的增长,就可以有的放矢对本时期的畜禽发病情况进行了解,并针对发生的疫病情况进行预警,提出防范措施,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降低疫病风险,减少损失。

3.腾冲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的特点

3.1统计监测工作量大量增加

十三五以前腾冲市承担的统计任务主要有畜牧生产统计、动物防疫统计和畜禽及产品调运加工统计3大类统计工作。随着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入十三五以来腾冲市承担的统计任务增加到了畜牧生产统计、动物防疫及疫病监测预警统计、畜禽及产品加工统计、动物卫生检疫及调运统计、畜禽规模养殖场生产统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统计、涉牧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统计、畜禽生产及畜禽产品价格定点监测统计、草牧业生产统计、兽药饲料等涉牧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10大类。当前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任务是十二五期间的3倍多,基层统计工作量严重增加。

3.2统计监测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当前腾冲畜牧兽医统计工作已经不仅要完成本行业本部门统计监测任务,还要承担其他部门和行业的临时性或定期统计监测任务,统计监测范围正在逐年扩大。

3.3统计监测指标不断增多

随着畜牧兽医统计监测范围的不断扩大,当前需要统计监测的指标数已经不仅仅只有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产值、规模化率等几个常规指标,诸如粪污产生量、用水量、粪污利用量、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套率、畜牧产业带贫率、涉牧企业吸纳建档立卡户就业率、农村散养户人畜分离率、畜牧生产机械化率等各种新增指标,正在大量出现在各类畜牧兽医统计工作中。

4.新时代下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对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既能显示出畜牧产业发展成效,同时也能反映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整个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市部分部门和基层领导,对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的支持和重视不够,认为开展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既繁杂又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对本地区产业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贡献,所以总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开展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导致监测数据造假、失真、迟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时有发生。

4.2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体系建设滞后

当前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体系只建立到市、乡两级,而到村、到组监测网络主要依靠村级防检员临时性兼职来建立。这样的体制机制,短期内可确保大部分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但当长期面对大量繁杂细致的统计监测任务时,靠兼职建立起来且无任何保障的村级监测网络根本无法完成所有统计监测工作,大部分统计监测任务依然积压在市、乡两级无法落实到村、组。

4.3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无专职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由于近年来市、乡政府和环保、发改、财政等部门下达的其他工作较多,各级畜牧兽医系统人员有限,为完成各类工作,只能让每人承担数种工作,所以当前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统计监测人员均为兼职人员,但兼职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统计知识,而且监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工作中对某些统计指标概念理解有很大偏差,导致统计监测出来数据质量普遍不高。

4.4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人员抽调或兼职严重

由于近年来市、乡人民政府扶贫攻坚、大棚房清理、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等中心工作大量增加,市、乡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被当地政府频繁的抽调或兼职从事大量其他中心工作,造成本行业人员抽调或兼职问题日趋严重。一些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站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空壳站”的现象。

4.5专项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历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编制和下达各类工作经费预算时,都没有将必要的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经费专项列入其中进行统筹安排,专项用于支持开展各类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的资金基本为0,这使全市统计监测工作非常被动,很难高效顺利的开展工作,也没办法充分调动基层兼职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新时代下做好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建议

5.1加快畜牧兽医统计监测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畜牧獸医统计监测体制机制,通过制定和出台村级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员聘用制度、村级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考核制度等有效政策措施,将工作能力较强,业务较熟练的基层人员,吸纳到畜牧兽医统计监测行业中来,尽快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专业的村级畜牧兽医统计监测队伍。确保各项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5.2加快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建立健全电子养殖档案,继续大力推广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全国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平台、国家兽药产品追溯平台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向乡、村、组、户延伸。加快畜牧兽医大数据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数字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5.3加大畜牧兽医统计监测业务培训力度

从事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畜牧兽医和统计知识才能胜任,加强对基层兼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有利于广大基层统计员更好应对新时代下纷繁复杂的统计监测业务。业务主管部门每年应制定可行的业务培训计划,指导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可采用定期集中培训,邀请上级部门老师和专家现场授课,讲解基本畜禽生产知识、报表指标、平台操作、养殖台账建立等各方面知识。也可采取定点指导和座谈形式,实时了解各乡各村基层统计员工作状况,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5.4加大工作经费支持力度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必要的经费保障是做好基层畜牧兽医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前提。各级主管部门应积极向当地政府及财政部门争取,将统计监测经费专项列入财政预算并落实发放,同时要加强统计监测经费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以防被整合挪作他用。

1.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腾冲 679100 2.腾冲市畜牧工作站 云南 腾冲 679100

作者:梁其才 杨茂生 杨文

第2篇: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发展报告

[摘要] 该报告阐述了我省畜牧兽医学科的性质和作用,比较客观、全面地总结和分析了我省畜牧兽医学科体系建设现状、学科发展现状和问题,对学科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今后我省畜牧兽医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与研究重点,并结合省情,提出了促进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畜牧兽医 学科 发展 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发挥学会在引导学科发展研究中应有的作用,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组织一批畜牧兽医专家、教授,在调查、文献研究和探讨基础上,撰写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兽医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规模化生产、疫病免疫、诊断、检测、疫情控制与扑灭、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动物药品开发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我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也将更加关注,畜牧兽医学科对我省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畜牧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引言

畜牧兽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健康以及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畜牧兽医既是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并将其转变为家畜家禽时期;又是现代的学科,拥有完整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特征的科学体系,也是人类在饲养畜禽并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

畜牧兽医学科是综合性应用科学,由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畜牧兽医科学主要包括各种畜禽及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学、饲料营养学、繁殖学、饲养管理学、草地与饲料生产学、环境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中兽医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动物疫病诊断学、动物疫病放射学、动物疫病内科学、动物疫病外科学、动物产科学等学科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科的研究已扩展和延伸到生物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环境科学、食品加工学、畜牧兽医法学、公共管理学、动物卫生经济学等领域。

随着人类对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产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畜牧兽医学科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社会公共卫生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为生命科学研究担供了宽阔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对我省畜牧业生产、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公共卫生、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涉及的主要部门有: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水产)局;省、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市、县(市、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教学、科研部门等。

2 学科体系建设现状

2.1 学科人才培养与教育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涵盖了对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农业(畜牧兽医)推广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在多年开设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本科生的基础上,1986年建立了兽医内科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兽医学研究生,1990年建立了动物生产学硕士点开始招收畜牧学研究生。目前拥有草业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1个,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兽医硕士和农业推广(养殖)硕士专业学位点 2 个。2001—2006年,已培养学士790名、硕士98名。同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与“临床兽医学”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系)创办于1985年,设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4个本科专业,是培养福建省畜牧兽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中专生185名,目前在校生700多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预防兽医学获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主要培养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的畜牧兽医实用人才,所开设畜牧兽医专业获得“省级精品专业”,2003年以来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专生320名、中专生1500多名。龙岩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等农业学校均设有畜牧兽医专业,已培养畜牧兽医中专生3700多名。此外,我省职业高中学校畜牧兽医班从1983年开始兴办以来,共招生6800多人,毕业6000多人。

省、市、县(市、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有关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标准化生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技术、动物检疫、信息管理等专题的研讨和培训,仅1991年以来,省里组织培训就达70多次,培训人员上万人次,从而提高全省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科技服务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各地农函大利用教学培训资源,对全省畜禽生产第一线人员开展了短期培训,共培训4万多人。

我省历来十分重视畜牧、兽医科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目前,“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研究所” 已在石狮建成并通过农业部验收; 由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建设的“福建省康牧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已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和农业部资格审查、“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畜禽分子遗传育种工程”也通过省级验收;设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已经立项建设;设在龙岩学院的“预防兽医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已经立项建设。

2.2 机构与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十分重视畜牧兽医机构与队伍建设,历经几次改革和调整,机构不断完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省级成立畜牧兽医局,设畜牧兽医综合处、兽医处、畜牧处、饲料兽药处,拥有行政编制25人;事业单位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共有全额事业编制94人。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都设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牧等事业机构,共有939人员编制,实际人员1066人(含自收自支);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2483名,实有人员1418人,由于几次改革将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影响到机构与队伍的稳定,目前正在理顺;为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实施,我省从2004年起,开始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全省共15043名,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适当津贴补助。此外,全省还拥有畜牧兽医教学、科研人员3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相适应的畜牧兽医的行政事业、教学、科研机构与队伍。

2.3 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逐步加大了对畜牧兽医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对动物防疫体系、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了我省主要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场,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基地。

1998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动物防疫基础设施13215万元,建设了96个实验室,面积达19800平方米。其中1个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基本能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诊断或确诊;9个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分析、诊断等能力;85个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具体承担辖区内畜禽抗体监测、数据整理、汇总和报告以及样品采集等能力;10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20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基本具备了承担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31个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具备了承担省际间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和消毒工作;373个乡镇兽医站,大部分初步具备了分发疫苗、实施免疫、样品采集等能力。

1998-2006年,中央和我省累计投入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建设经费5995万元,新建4个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1个国家水禽地方品种畜禽资源基因库和1个种畜性能测定与评估中心。2007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我省畜牧业经费投入,到目前为止已达33914万元,其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5708万元、畜牧业标准化建设13120万元、生猪生产大县奖励3166万元、母猪保险1920万元。

3 学科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果

3.1 学科发展现状

3.1.1 畜牧

在畜禽现代育种技术的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以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为重点,已建立了上杭槐猪、莆田黑猪、闽北花猪、武夷黑猪、福建黄兔、山麻鸭、连城白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河田鸡、金湖乌凤鸡、德化黑鸡、长乐灰鹅、闽北白鹅、福清山羊、戴云山羊、福安水牛、晋江马等20个畜禽地方品种保种场和晋江马保种区,并开展了品系选育和配套系选育的研究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金定鸭品系选育和莆田黑鸭高产系选育,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山麻鸭高产系和配套系选育相继都取得了成功,山麻鸭高产系目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存栏量达到3亿以上,成为我国蛋鸭主产区的当家品种;山麻鸭配套系产蛋性能达到国内最高水平,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前景。福建省农科院对半番鸭羽色性状进行研究,揭示了在采用白番鸭作为父本生产白羽半番鸭时,半番鸭白羽毛性状的遗传主要决定于母本,选育成功中型和小型白羽半番鸭的专门化母本品系,《半番鸭白色羽毛遗传及其应用研究》和《小型白羽半番鸭母本选育》分别获得2001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了半番鸭生产的经济价值,使我省的半番鸭选育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正在开展羽色功能基因定位的前期研究。番鸭人工授精技术在我省起步较早,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猪RN基因研究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并获得2006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开展了黄牛、山羊以及猪品种的杂交改良,利用BLUP法、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进行番鸭的种用性能选育以及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基金立项。 “优质白番鸭RF系列”列入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向全国16个省、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望推广应用。“肉鸡、肉鸭RAPD分析、繁育配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生产”和“番鸭选育中动物模型BLUP法的研究”对加快肉禽良种选育及推广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在动物生殖机能的调控与繁殖新技术方面,取得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金、教育部以及其他省级科研项目资助多项。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相关龙头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在我省得到应用。深入研究了奶牛胎儿胎盘的内分泌学、组织学变化与胎儿生长、母体代谢以及母子妊娠期、围产期疾病的关系,提出了胎儿胎盘机能的内分泌学和组织学监测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国外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篇。在生殖内分泌对生殖机能调控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正着力于研发相关配套技术,力争实现奶牛一年一产,进一步提高禽类生产性能。番鸭就巢性基因及就巢调控技术研究将通过功能基因的辅助选择,提高番鸭繁殖性能,可望在禽类分子育种方面有所突破。

在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全国首创研究出蛋鸭无水面旱地圈养模式并得到推广应用,为水禽提供了替代传统水面放养的生物安全饲养技术。开展了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药物残留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十五”国家奶业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资助;开展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初见成效;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多项产品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并批量生产;探索建立了以生物安全为核心,中兽医药技术为特色的肉猪、半放养优质鸡、黄兔的标准化生产和药残控制技术体系。“无公害猪肉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福建黄兔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2006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半放养优质鸡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猪新型免疫调节剂研究”分别于2007年4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被农业部门和省发改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在天然药物深加工及兽药新产品研究与应用方面,深入研究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中药多功能提取、分离浓缩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常用的中药的有效功能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加工,探讨中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其作用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如“中兽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07年3月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鱼腥草系列中草药制剂开发研究”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近年开发出了多种新制剂和系列产品,主要有中药浓缩颗粒制剂、中药超微粉制剂、中药免疫调节剂、中药饲料添加剂、中药散剂等,与有关兽药厂家联合申报取得中兽药制剂生产批文10个,这些制剂在畜牧生产尤其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开发出系列新型兽用透皮吸收制剂,如洛美沙星搽剂、克痢星搽剂,环丙沙星搽剂等,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制出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使用简便、腐蚀性小、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毒副作用小的消毒药系列,如“稳定化戊二醛消毒剂”和“新型溴氯海因缓释型消毒剂”,于2003年通过了农业部评审并获得新兽药证书;研制成功提高动物抗病力、减少应激的新制剂,如烟酸铬、烟酸铜、吡啶-2-羧酸铜,其中烟酸铬获得2002年国家新饲料添加剂证书,2003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3.1.2 兽医

我省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开展了病原生态学、血清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62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并鉴定了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已成为我国的标准毒株)以来,对该病的疫苗及单抗诊断技术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获得成果奖3项。其中于1964年研制成功的“伪狂犬病灭活苗”的应用,有效地消灭了牛羊Pr,牛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984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标准”产品,该成果获得1984年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建立了ELISA、免疫荧光法、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抗原和抗体,研制出伪狂犬病快速诊断试剂盒。1990年研究人员采用蚀斑纯化和温度诱变方法,从PRV闽A株(强毒)中选育出伪狂犬病病毒弱毒株(PRV-B),并用PRV-B株制成的鸡胚细胞冻干苗,该苗对猪安全有效,“伪狂犬病弱毒株的选育”于1995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应用离心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研制了PRV新型ISCOM疫苗,该疫苗安全性好,与弱毒疫苗比较,不存在潜伏感染及毒力返强的问题,克服了油乳剂灭活苗常见的刺激性和副作用。该疫苗研制成功,增添了我国伪狂犬病防疫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新型佐剂的引入及效果,对于我国灭活疫苗的研制、生产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77~1978年对猪链菌病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防治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及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1978年,开始对猪链球病菌苗进行研究,1979年成功研制出“猪链球菌弗氏佐剂灭活疫苗”,被农业部批准列入九种兽医生物制品之一的“疫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1980年,开展猪链球菌弱毒疫苗的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株安全有效的猪链球菌Ft117弱毒菌,1981年经农业部批准在福建省兽药厂进行中试,在省内外扩大试用范围,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猪链球菌弱毒冻干疫苗”于1981年被农业部批准列入“猪链球菌弱毒冻干菌苗制造及检验规程”。1983年应农业部成都药械厂的要求,无偿将猪链球菌Ft117弱毒株赠送该厂扩大生产,为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方面,阐明了PRRSV在福建省的流行情况,在福建省内分离了3株PRRSV分离株,通过对病毒生物学特性与分子遗传进化关系的分析,证实了福建省流行的PRRSV属美洲型毒株;用福建省分离的地方毒株进行了弱毒疫苗的初步研究,选育出一株毒力致弱的弱毒株,为进一步研发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础;应用本地分离株研制了两种不同佐剂的灭活疫苗,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性好,疫苗保护率高。本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在番鸭细小病毒病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研究方面,我省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88年在国内外率先分离鉴定了雏番鸭细小病毒,建立了快速简便以单克隆抗体为核心的诊断方法,研制成分别检测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和抗体的乳胶凝集和乳胶凝集抑制诊断试剂盒,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同时研制成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先后获得成果奖三项,其中“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鉴定和诊断研究”获199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研究” 获200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诊断和防治”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室自1997年以来对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进行了病原学、诊断学和疫苗学研究,采用同源胚胎和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在国内首次分离到5株病毒,应用电镜观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T-PCR等方法,完成了病毒形态、理化、生物学、抗原性、基因组特性等分析和病毒基因组部分片断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是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病病原,在常规和分子水平上确定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并于2003年通过由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2002年由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系在国内首次鉴定该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敏感、特异的检测MDRV的RT-PCR方法,同时应用生物技术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获2004、2005年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该疫苗临床试验已于2008年7月获得农业部批文。国外至今尚无活疫苗。

在鸭出血症病原学及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在国内外首次分离鉴定了该病病原为鸭疱疹病毒2型,详细描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建立了检测该病病原的血清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快速诊断提供了依据和有效手段;该研究成果荣获福建省200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禽霍乱研究方面,在国内首次成功研究出“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1987年有偿转让给湖北省兽医生物药品厂扩大生产,成为我院首个可以转让的科研成果。1988~1989年,开展“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示范推广”项目,两年内在我国20多个省市推广近700万羽份,获经济效益两千多万元。在鸭疫巴氏杆菌病研究方面,从该菌的分离与鉴定、生化特性、培养条件及细菌浓缩技术、血清学、超微结构、荚膜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外膜蛋白(OMP)的提取及分型、基因分型、检测方法的建立、病理组织学、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985~1995年成功研究筛选到抗鸡新城疫病毒、鸡马立克氏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制成诊断试剂,推广900多万头(羽)份,并获成果奖二项。研制了既适合规模养殖场又适合基层使用的口蹄疫、猪瘟等动物传染病的胶体金试纸条;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禽鸟住白虫病和血变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并取得科研成果。

3.2 主要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对畜牧兽医科技的支持力度,确定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即立足本省实际,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采取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开展研究,使畜牧、兽医科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骄人的进展和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我省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共有48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技术奖励(如表1所示),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4项(其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0项);按照畜牧兽医分类,其中畜牧28项,兽医20项。审定批准了1个新饲料添加剂和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个国家一类兽药证书。这些成果反映了我省畜牧、兽医科学成就,为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

4 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4.1 学科发展趋势

畜牧学科研究将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猪、家禽、奶牛(包括奶水牛)、肉牛、山羊、兔的优质品种遗传资源,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培育新品种、新品系或配套系。品质育种、抗病育种将成为畜禽育种的重要内容。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又保证食品安全而且利用于环境友好的饲料研究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环境控制、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养殖污染防控技术等领域研究亦日趋重要。高新技术将在畜产品中广泛应用,畜牧业生产标准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疫病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为防控畜禽重要疫病和人兽共患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未来畜禽疫病研究将更多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开展对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发病机制、人兽共患病原跨种间感染机制、病原的遗传变异、基因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致病性与抗原性之间关系等基础性研究;同时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开发新型疫苗、诊断制剂和药物,动物基因工程疫苗、诊断试剂盒是发展方向;预防兽医学的研究进步将在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和疫病防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结合信息技术,建立疫病预警预报和疫情快速应对体系。

4.2 关键技术

4.2.1 畜禽遗传育种

(1)技术需求:生产性能测定及遗传评定技术;人工授精及胚胎工程技术;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定位技术;畜禽数量性状选育技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畜禽超高产育种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猪的新品种(系)以及配套系的选育;优质肉鸡、水禽品种(系)、配套系的选育;山羊新品系的选育;优质肉牛、奶牛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畜禽肉质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我省地方畜禽品种特有DNA资源的分离和鉴定;种畜禽性能测定和遗传评定技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原位保存和易位保存的技术研究。

4.2.2 动物重要疫病防治

(1)技术需求:畜禽疫病预防控制与净化技术;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技术;传统疫苗的改进和完善技术;主要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技术;高效、低毒化学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重点疫病综合防治、合理用药技术;重点普通病与营养代谢病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展重要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病原生态学、流行病学、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研究;开展重点疫病单克隆抗体、胶体金等诊断与监测试剂盒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研制开发新型疫苗佐剂与免疫增强剂,开展传统疫苗的改进与完善;研制新发生疫病疫苗;加强基因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生物技术疫苗的研制开发;对工艺路线成熟,具有重大生产应用价值的疫苗开展产业化开发研究与生产;开展新型畜禽专用抗菌药物,高效、低毒、低残留抗寄生虫药物,适用于动物用药特点的缓释制剂与靶向制剂、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新型抗感染中草药制剂的研制与开发。

4.2.3 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加工设备

(1)技术需求:已有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合理加工生产、优化配制利用技术,以及新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高新技术研制安全、高效添加新品种和已有添加剂品种的低成本、高新技术和产业化生产技术;动物营养物质代谢、需求规律、饲养标准修订和配套饲养技术(含无公害、绿色、有无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大型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饲料加工工艺开发技术;饲料及添加剂原料、产品标准和检测技术;不同畜禽地方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

(2)主要研究内容:饲料谷物、蛋白质饲料等的优化生产利用技术;青粗饲料利用新技术;适用我省饲养特点、不同类型饲料配方的研究与产业化生产技术;氨基酸、基因工程酶制剂、微生物添加剂、有机微量元素、代谢调控剂、畜产品品质改进剂、药物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关键设备与工艺,配合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信息支持技术;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与仿生饲料的生产技术。

4.2.4 草山草坡保护利用及草业开发

(1)技术需求:牧草品种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技术;牧草良种选育及良繁生产技术;南方草山草坡(丘陵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产品产业化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技术;丰产、优质、多抗、适宜放牧、刈割、环保、绿化等不同用途的特种牧草及饲料作物新品选育,优质牧草良种繁育技术;不同类型种子的采集、清洗、加工技术,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及集约化生产技术;不同草产品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的研制开发;筛选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草食动物的四季牧草轮供品种。

4.2.5 畜产品加工

(1)技术需求:动物源性食品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现代化生产技术;畜产品加工原料及制品质量控制及监督监测技术;功能性食品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动物性食品风味物质功能成份、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研究开发;优质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型动物性食品现代化生产工艺与设备开发;冷却肉、液态奶、液态蛋白质、清洁、卫生、现代加工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特种动物产品深加工技术体系研究开发,皮、毛、绒现代清洁初加工技术研究。畜禽副产品清洁加工利用技术开发;屠宰加工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原料与制品保鲜技术开发;大宗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开发。畜产品与制品质量分类分级标准的制定及监测技术开发。

4.2.6 畜禽场环境控制与废弃无害化、资源化

(1)技术需求:高效、低耗,最少污染“清洁生产”环境质量保证技术;畜禽场废弃物无害化自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新型安全无污染饲养工艺与配套设备开发技术;环境标准、质量监督检测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畜禽饲养环境控制关键技术和设备,节能、高效、低耗、装配化、标准化猪鸡环境设施的开发,新型清洁饲养工艺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粪尿高分离固液分离技术设备研制;一体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自理新技术与设备;经济型固体废弃物快速发酵技术,有机复合肥生产技术及设备,N素损失控制技术;液体粪便土地直接利用技术和配套设备;臭气控制新技术。

5 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5.1 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兽医学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与畜牧业发展需要动物疫病控制需要相比,我省畜牧兽医学科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畜牧业科技投入比重偏低。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投入很低,如2004年至2007年,省级安排农业科技专项仅为12886万元;而在农业内部,畜牧业科技资源各项投入在我省农业总投入中的比重不足15%,这与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23%以上的比重不相称。

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畜禽遗传育种技术滞后,对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研究不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营养和饲料添加剂核心技术较少;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病原的基础研究、生态分布与流行规律研究不够深入,重大传染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比较落后,与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寄生虫病研究尤为落后;兽药特别是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的研究还需加强;草山草坡保护利用、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畜禽场环境控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畜牧兽医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少,跟踪模仿研究多;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平台,国内外竞争力不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少;缺乏处于国内外前沿的高素质研究团队,科研人力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5.2 建议

5.2.1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畜牧、兽医科学所需的研究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学科基础研究,合理布局研究技术平台,提高学科的创新能力。重点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安全Ⅲ级和Ⅱ级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等,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基因库、种畜质量遗传评估中心、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畜禽防疫体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5.2.2 加强学科人才培养与整合

结合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同时吸引和凝聚海外优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畜牧兽医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企业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性地开展畜牧兽医重大技术研究,并建立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的长效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

5.2.3 加大学科关键技术攻关

要根据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大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投入力度,重点在畜禽优质高效高产技术、畜禽主要疫病的防控技术、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技术、健康养殖与生态保护技术等方面加大攻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统计局.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2007-农村篇)[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2] 陈越,杜生明. 21世纪初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展望[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7-2008)[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课题组成员:

1. 梁全顺,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兽医师。

2. 王寿昆,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3. 庄向生,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4. 江宵兵,福建省畜牧总站科长,研究员。

作者: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

第3篇:峰迭镇畜牧兽医站工作调研报告

摘要:为做好全镇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全镇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全镇动物防疫工作谈一点认识。

关键词:峰迭镇 ;畜牧兽医站;工作报告

1 基本情况

1.1 动物防疫及防疫监督机构人员情况

我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相继完成了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动物防疫技术支撑机构分设,成立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和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分别挂乡镇畜牧兽医站和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两块牌子。

1.2 动物防疫及防疫监督机构开展工作情况

镇畜牧兽医站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开展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的防疫工作,全镇春秋两次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集中免疫率均达100%,常规免疫也达到应免尽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经免疫效果检测,免疫抗体水平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同时,积极开展了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加强了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养殖投入品的监管,有力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机制不够顺畅

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乡镇站的职能将逐步由技术服务向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两方面发展。目前,县级已实现行政执法与技术服务机构分离,而乡镇仍是一套人马,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分工不明确,县、乡上下不易贯通,甚至出现工作推诿现象。 2.2 乡镇站从事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需加强培训

这些工作人员过去都主要是从事畜牧兽医技术工作的,执法工作经历少,法律水平不高,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3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开展不全面

主要体现在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不健全,动物检疫特别是产地检疫开展不全面;其它监督工作如种畜禽、兽药饲料、动物诊疗等监管工作还不够深入;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

2.4 没有工作经费,难以保证有关工作全面开展

2.4.1不能保证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按照动物卫生监督所确定的职责,肩负着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兽药监管、饲料监管、动物诊疗监管、种畜禽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业项目管理等7个方面,执法内容多,环节多,涉及面广,职责重大,特别是动物检疫监督和兽药饲料监管工作,由于群众对此方面的法律认识不足,稍有放松,就有反弹,必须保持经常性的执法监督秩序。

2.4.2不能保证动物疫情监测及测报工作。每年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质量进行监督,春秋两季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进行抽检,任务繁重,这些抽检开支很大,没有预算经费支持,直接影响测报工作。

3 措施建议

3.1 加强制度建设,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机制

在现行体制下,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明确个人职责分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另一部分人为官方兽医,专门从事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由县农牧局来管理,成立乡镇站财务核算中心,形成县、乡、人、财、事的三权统一。

3.2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3.2.1采取多次层、分类别、分批次大力培训现有在职技术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创造条件每年选派专业优秀人才到先进地方学习经验,然后再培训本地其它人员,使大家不断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狠抓行政执法人员的技能培训,并通过积极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努力锻炼执法人员的实战能力,培养执法人员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能力,促进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上新的高度。

3.2.2对从事实验室的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培养,提高实验室工作能力,并且培养出来的人要长期从事该项工作,不能调换,从待遇和职称上给予照顾,稳定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能够自觉专心地从事自已的工作,发挥自已的才能,从而建立起一只长效的动物疫病防治网络。

3.3 循序渐进,有步骤地积极推进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全面开展

3.3.1加快完善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制度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要修改完善动物卫生检疫员(官方兽医)、动物卫生监督员、动物卫生检疫协检员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动物产地检疫、动物屠宰检疫、活畜交易市场监督管理、畜产品经营场所和流通环节监督管理以及动物卫生监督系统信访工作和行政复议工作制度等。

3.3.2建立重大动物疫病追溯体系。以佩戴新的畜禽标识为契机,全面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按照有利生产、促进流通、方便群众、便于检疫的原则,认真做好各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的工作。

3.4 加快出台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

3.4.1积极争取政府早日出台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健全和完善村級防疫员准入机制、考核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实施村级防疫员财政补贴政策,完善县、乡、村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疫病防治网络。

3.4.2建立健全村级防疫员利益保障机制,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村级防疫员的劳动报酬应采取以动物防疫、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疗等有偿技术服务收入为主,与各级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解决。

作者:杨建平

第4篇:市畜牧兽医局述职报告

今年以来,针对畜禽市场处于调整期,产品价格持续偏低的严峻形势,我们不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到年底,全市奶牛存栏15万头、生猪出栏700万头、肉牛出栏86万头、家禽饲养量3亿只,肉蛋奶产量172万吨,同比上年基本保持平衡,其中70%以上产品销往京津济青等大城市,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全市畜牧加工企业年纳税超过20亿元,其中德州双汇肉制品有限公司今年上缴税金将超过2亿元,成为市经济开发区主要纳税大户,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纳税6000多万元,成为所有子公司中纳税最多的;全市畜牧产业累计吸引各类投资超过400亿元,吸纳劳动力超过30万人。

一、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区创建。大力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双百工程”和“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全市共新建和提升标准化养殖场区294家,超过全年任务47%,有22家养殖场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区创建,13家养殖合作社达到省级示范合作社标准,开展无公害认定42家,一批有代表性的亮点迅速崛起。比如XX县光明乳业奶牛示范养殖场从澳大利亚进口的3000头奶牛全部进场;禹城维多利亚牧场进口奶牛总存栏达到万头;乐陵嘉立荷牧业项目存栏奶牛3000头;夏津六和百万生猪基地种猪存栏量达到万头。

二、加快畜牧龙头企业引建和培育。全市开工新建或再扩建畜牧加工项目23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比如临邑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新增投资3.5亿元、年产量10万吨的熟食加工项目,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日增产能100吨的改扩建项目,产品在全国首先进入欧盟和北美市场的中澳集团烤鸭项目,宁津伊顺祥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年加工2万头的肉牛屠宰项目,以及投资2.3亿元的夏津邦基(德州)农牧公司一期生物饲料项目。

三、实施常态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监管。坚持“内防”和“外堵”,防止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发生,特别是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00万元,对四个省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完成改造,外防能力大大增强,全市已连续12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与商务部门实现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移交,正式承担起畜禽屠宰监管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药物残留监测,严厉打击贩卖病死畜禽、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共取消无证经营业户23家,吊销经营许可证11家,限期整改35家,抽检1000多批次,查出的“瘦肉精”超标案件7起,全部移交公安机关。

四、加大涉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上级各类畜牧业扶持资金超过1亿元,其中生猪和奶牛标准化养殖扶持资金2150万元、能繁母牛补贴资金1700万元、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1500万元。

五、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聚焦“四风”突出问题,扎实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有关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和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全局没有发生违规违纪行为。11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全市畜牧工作汇报并对畜牧工作进行测评,满意率100%。

我局的党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三联五帮”和“创先争优”等活动,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团结带领农机党员干部职工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农机行业精神,认真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让更多群众充分享受到农机发展和改革成果。现将本上半年党建工作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局党组为切实加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及落实。一是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理清工作思路,年初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按照县委的整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XX县农机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完善党组统一领导,支部落实机制,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围绕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三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凡是涉及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严格遵循“三重一大”集体决议,局党组集体讨论决定,最后向全局党员干部职工通报,在研究中不越权,不越位,不搞一言堂,尊重多数意见,分管领导有责有权,从而较好地发挥了班子的集体领导作用;四是尊重党员干部职工的意见,工作之前先请相关党员干部提出意见,对好的建议积极予以采纳;五是认真倾听党员干部的心声,关心支持他们在基层搞好工作。

二、抓基层组织建设年情况

根据县委和创先办要求,及时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部署会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各项要求和各项工作中来,从党支部入手,重点调查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并按照“五好”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将党建工作责任人履职抓基层党建工作表现情况和日常开展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配合抓、齐心合力共同抓的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主要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不断拓宽选任渠道,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服务,逐步完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四是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壮大党务工作力量,稳定报酬待遇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活动场所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五是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落实好现有制度,逐步健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水平。

三、抓“三联五帮”、开展“干部进千村、党员联万家”工作情况 一是整合“干部下基层”、“三联五帮”、党建扶贫等工作力度和资源,印发《XX县农机局关于开展“三联五帮”活动实施意见》和《XX县农机局关于开展“干部进千村、党员联万家”活动方案》,将多个项目整合为一个总载体,提升帮促质量和水平。二是主动与帮扶乡镇加强联系,我局监理站站长王志坚同志,根据组织安排安排,参加了“干部进千村、党员联万家”北城乡工作组,经常与工作组其他成员深入村、社,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在与村干部、群众的交谈中,了解群众的合理诉求及迫切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及时汇报党组。同时,我局还组织了10名党员干部与北城乡帮扶村的20户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从经济上、发展思路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根据工作需要每季度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包保部门负责同志坚持每月到帮促联系点现场办公一次以上,“民情日记”每月汇总上报。

四、抓基层党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是深化、拓展“双向组织生活”活动,认真总结工作

经验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二是推进“首问责任”和“服务接待”窗口规范化建设,开展“三评三比三亮”岗位竞赛;三是争项目、促农机发展,全局上下鼓足干劲,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今年上半年,我县完成农机提灌修复改造436台/4500千瓦,恢复灌面5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完成机械耕作业30万亩,完成新建机耕便民道350公里,推广农业新机具1808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2.3万千瓦,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片3500亩,辐射带动水稻机插秧10000亩,新建农机合作社2个,农机人才培训2000余人次,同时规划启动了农机示XX县建设,圆满完成上半年的工作任务。其中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半年我县共补贴农用机械1808台,受益农户1750户,销售总额5479333元,享受中、省补贴资金1643800元,直接拉动农民投资3835533元,为我县农机化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的打算

虽然我局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抓党建促工作实效不明显;二是抓党建经常化坚持不够;三是抓党建督促力度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党组将正视自己的不足,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党员经常性教育和监督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指导部门工作作用,为促进农机事业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不懈努力奋斗。今年以来,针对畜禽市场处于调整期,产品价格持续偏低的严峻形势,我们不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到年底,全市奶牛存栏15万头、生猪出栏700万头、肉牛出栏86万头、家禽饲养量3亿只,肉蛋奶产量172万吨,同比上年基本保持平衡,其中70%以上产品销往京津济青等大城市,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全市畜牧加工企业年纳税超过20亿元,其中德州双汇肉制品有限公司今年上缴税金将超过2亿元,成为市经济开发区主要纳税大户,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纳税6000多万元,成为所有子公司中纳税最多的;全市畜牧产业累计吸引各类投资超过400亿元,吸纳劳动力超过30万人。

一、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区创建。大力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双百工程”和“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全市共新建和提升标准化养殖场区294家,超过全年任务47%,有22家养殖场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区创建,13家养殖合作社达到省级示范合作社标准,开展无公害认定42家,一批有代表性的亮点迅速崛起。比如XX县光明乳业奶牛示范养殖场从澳大利亚进口的3000头奶牛全部进场;禹城维多利亚牧场进口奶牛总存栏达到万头;乐陵嘉立荷牧业项目存栏奶牛3000头;夏津六和百万生猪基地种猪存栏量达到万头。

二、加快畜牧龙头企业引建和培育。全市开工新建或再扩建畜牧加工项目23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比如临邑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新增投资3.5亿元、年产量10万吨的熟食加工项目,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日增产能100吨的改扩建项目,产品在全国首先进入欧盟和北美市场的中澳集团烤鸭项目,宁津伊顺祥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年加工2万头的肉牛屠宰项目,以及投资2.3亿元的夏津邦基(德州)农牧公司一期生物饲料项目。

三、实施常态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监管。坚持“内防”和“外堵”,防止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发生,特别是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00万元,对四个省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完成改造,外防能力大大增强,全市已连续12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与商务部门实现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移交,正式承担起畜禽屠宰监管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药物残留监测,严厉打击贩卖病死畜禽、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共取消无证经营业户23家,吊销经营许可证11家,限期整改35家,抽检1000多批次,查出的“瘦肉精”超标案件7起,全部移交公安机关。

四、加大涉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上级各类畜牧业扶持资金超过1亿元,其中生猪和奶牛标准化养殖扶持资金2150万元、能繁母牛补贴资金1700万元、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1500万元。

五、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聚焦“四风”突出问题,扎实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有关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和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全局没有发生违规违纪行为。11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全市畜牧工作汇报并对畜牧工作进行测评,满意率100%。

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强化教育管理,打造一流队伍,进一步提升我校软硬件水平,以创教育教学品牌和特色学校为奋斗目标,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致力于改善学校面貌,团结一致,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任务,现将班子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班子和队伍建设情况

(一)开展全员学习,加强班子队伍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建设 建立学习制度。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领导班子制订并落实学习计划,班子成员都能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互相交流。认真抓好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在全员自学的基础上,定期集中学习、集中辅导、集中检查。

落实学习任务。把科学发展观、党的方针政策、《党章》、《党内监督条例》、《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必学科目。学习始终坚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重把学习同改进作风、加强班子建设、党的廉政建设相结合,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思想方法,形成工作思路和目标,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多思善谋,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

学校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抓大事、议大事。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带头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活动。每位领导干部都能够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增进相互沟通,形成团结、统

一、坚强的领导班子集体,充分发挥了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班子团结协调、积极向上、勤奋工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正确对待和处理矛盾和问题,主动加强沟通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做好一切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教学工作

1、完善制度,抓常规促质量。

(1)加强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制定制度、以机制激励,抓好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求每位教师扎实做好常规工作。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每月由教务处组织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为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学生的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每次检查记录在案,发现问题要求相关老师进行整改。

(3)充分重视“三会”的功能作用,开好教师会,学生座谈会和学生家长会。本学期,每个年级都召开了学生座谈会,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生信念,克服学习困难,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努力营造和谐的、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各年段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课任老师、班主任和家长们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达到家校充分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4)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利用晚自修和下午第四节课时间,各年段各任课教师依据各自确定的“优秀生”、‘特长生”和“学困生”等进行“培优补差”,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5)加强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发挥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部门职责,使其积极服务于教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辅部门工作的指导,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指导并督促检查教师使用现代电教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抓好理、化、生实验工作,实验开出率要达到规定标准。实验员教师对本学期必做实验、选做实验、演示实验汇总造表,注明实验计划和上课教师、实验员教师签字。实验室教师要保证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保持实验室和仪器的卫生,为师生服好务。

2、走进课堂,抓教研促提高。 (1)听课

今年对教师听课进一步规范,听课情况由值班行政巡视登记,鼓励教师之间互听、互评、互学,一般教师听课都在15节以上,教师每次听课都能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基本上都有听课评议。 (2)集体备课

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在做到“四落实”(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五统一”(教学目的,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难点,单元和学期检测)的基础上针对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备课组教师精心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特色教学。 (3)教研活动

各教研组能组织好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都有活动主题,学校共拟定“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具制作”等专题研讨,各教研组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定教研活动主题。 (4)岗位大练兵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了教具制作、课件制作等教学技能比赛。

(二)德育管理

1、继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德育首位,全方位育人

全体教职员工都能自觉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履行了育人职责,学校要求具有“全员班主任”的责任意识,落实了优生、边缘生、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全体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自觉渗透德育教育。全校上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2)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

制定实施了《文明班级量化考评实施方案》,继续实行班主任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制度、例会制度、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加强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教育,强化“三精”意识,即精心、精细、精品。召开了两次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并下发了典型经验材料,举行示范班会观摩。 (3)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

①在班级内部继续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和考核,形成班委例会制度,放手让班干部去自治管理班级,或成立班级管理量化小组,对每一位同学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管理。

②深化责任意识。在责任方面做到“五点五学会”,即以对家庭负责为起始点,学会孝敬;以对自己负责为立足点,学会诚信;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升华点,学会报效祖国。

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每学年都涌现出一大批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并在全校大会上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鼓励。

2、狠抓学生养成教育,认真落实一日常规

继续开展为争创文明班集体为龙头的常规管理活动,制定了《文明班级量化考评方案》,对学生纪律、学生、两操、卫生、安全等一日常规,从严管理,精细管理,在常规落实上,由学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全体教职工、团委会参与管理,实行一日一反馈,一周一评比,期末作总结,使常规工作落实到实处。

3、多渠道开辟育人阵地

(1)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选择行政、学生代表每周国旗下讲话,增强了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协助总务处和生管老师参与文明寝室的管理。经过严格管理,各班级的积极配合,学生宿舍楼管理日趋规范,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亮点,得到了师生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3)组织同学们到XX县劳动基地进行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接受郑樵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育于活动中。本学年学校先后组织了年段篮球赛、第三届趣味健身运动比赛、第37届学校运动会、第三届校园艺术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三)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消防、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讲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本学期开展了全体师生消防疏散演练,收到很好的效果。

2、是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我校除了要求教师家访外,还印发了“关于交通安全教育《告家长书》”、“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等相关安全宣传材料,向家长及监护人宣传了学生校外安全注意事项、家长如何管理好子女在家庭的各种安全行为及学生校外安全的防护措施,增强了学生家长重视子女安全的自觉性和防范意识。

3、认真做好食堂环境和学生卫生用餐的管理工作,投入资金对食堂的设施设备与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改,使“三防”措施齐全,学校食堂内外环境整洁。

4、配齐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电脑室、实验室等消防重点部位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疏散指示灯及警示标志等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检修,预防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5、加强点名制度和寄宿生管理

严格要求教师上课点名,发现学生无故旷课,及时通报给班主任,班主任立即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查明原因。学生在校上课及晚自修期间,有事请假离校须经班主任同意,值班行政领导批准后门卫方可放行;严格寄宿生外出请假制度和晚上查房制度,杜绝寄宿生晚自修后外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四)后勤管理

1、抓好总务后勤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后勤人员全方位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

2、加强校产管理。本学期对学校各室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统计、存档,强化财产管理,使学校财产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明细化,严防学校财产的流失。期末对各室固定资产进行核对,做到帐、物相符。负责指导学校公共财产、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和调配。规范物品采购和使用程序。

3、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公布各班卫生检查情况。规范全校学生自行车排放,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把检查结果作为班主任常规考核依据之一。

4、节约水电。经常督查各教室里的电器开关,厕所等地的水龙头,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5、加强学校绿化管理,创造优质的校园环境。本学期加强对校内苗木、花草、草坪的栽培与管理,进一步美化和绿化了校园。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环境。

6、加强食堂、饮用水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努力做好师生的服务工作,开源节流,提高效益。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的管理规定,严把好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做好索证工作,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平时严格进行食堂管理,加强卫生检查,保证师生饮食的卫生安全,杜绝了食物中毒事故。

7、做好校舍、教学设备、电器等安全检查,及时为学生损坏的课桌椅、门、锁、窗、水、电器等进行维修,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8、安装了净水饮水设备,解决了师生饮水问题。

9、认真落实一费制,坚持收费公示制度,杜绝了乱收费现象,坚持收支公示,增强了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五)其他工作

1、加强我校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开展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

2、继续以创建文明学校为目标,掀起创建工作热潮,扎扎实实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创建工作上了新台阶

3、卫生、心理健康及控烟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做好常见病、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控制降低近视率,控制青少年吸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加强工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工会积极为教职工作想,关心困难职工,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和业余活动,丰富教师生活。

5、学校塑胶跑道建设马上竣工、学生宿舍楼正在建设中,进一步完善了办学条件,争取早日实现三级达标。 (六)扎实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加强班子廉政制度建设。学校班子建立了廉政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同志按照分工,各自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党风促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校风,坚持不懈地抓党风廉政建设。学校以廉政促勤政,以廉政促教风、学风,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3、加强行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热爱岗位、勤恳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有偿辅导、收受家长礼物等不良行为,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自觉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标准、公示制、承诺制、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4、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将此项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办学行为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严禁有偿补课相结合,使廉政之风走进校园,深入师生的心底,在“敬廉崇洁”教育的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情操,增强廉政观念,树立起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理想。

5、组织全体党员到大洋闽中革命旧址进行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

6、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民主测评工作,坚持学校教代会评议领导制度。 总之,在过去近两年里,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有40多人学生获得区、市级各项比赛奖励;有20名教师获得市、省、全国各项比赛奖励;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28.1%,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中考成绩克服生源差面广的不利因素,成绩也有明显改观。同时学校获“XX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学校”、“市文明学校”、福建省心理健康协作校”等荣誉称号。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得益于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班子成员以及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而取得的。

三、不足之处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扎实,更深层次的学习不深不透以至影响了班子自身的政策水平,导致对学校管理措施不全;二是对学校的管理还不到位,个别人批评不分场合,教师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三是对差生的转化工作办法不够全面;四是学校教学质量因学生差面广,不能立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五是在校友统战方面,虽然本人也做出努力,但融资的效果不理想,校友捐资办学的意愿不强烈;六是学校校容校貌因资金短缺,改观校容校貌的办法不多。

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理清思路,深入教学第一线,大胆改革,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实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以大局为重,多与教职工谈心,加强班子团结,同时深入校友当中发动广大校友集资办学,为振兴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5篇: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市政府有关通知要求,将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办发[2008]36号文件的要求,主动公开有关信息。已经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信息公开目录》和《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在中国柳州门户网站本局网页公开以下内容:

1、机构职能;

2、部门主要法律法规;

3、行业发展规划;

4、水产畜牧行政执法;

5、便民服务承诺;

6、工作动态等。

2008年,我局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了渔业作业用油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的补贴标准、补贴对象、发放程序等;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从养殖规模、软硬件条件,到现场考核打分、项目筛选、推荐公示等环节,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全市发放各项养殖补贴1542.92万元,其中能繁母猪补贴756.41万元,渔业作业用油补贴756.51万元,奶牛补贴30万元。各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联系财政、发改委、纪检委等部门,利用节假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渔船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规模场补贴等等,按要求、走程序,将这项政策性强的惠民工作做到位、做到家。

二、工作机构及制度建设情况

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的领导和联络员。已经制定《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试行)》。对于主动公开的信息,本机关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和在受理点公开两种公开形式,受理点为市政务服务中心本局窗口或局办公室。

三、依申请信息公开情况

自2007年7月以来,我局没有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公开有关政府信息的申请材料。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方面有待加强,建议市政府统一举办培训班,对有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适应工作之需要。

(二)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宣传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三)对本局网站信息内容的更新不够及时,有些工作动态没有及时在网站上公布。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6篇: 市畜牧兽医局年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市畜牧兽医局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一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全市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优质肉猪、肉牛、肉羊和奶水牛四大基地,紧紧抓住生猪市场好、国家扶持力度大和群众养猪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狠抓扶持政策落实、科技推广和行政执法,促进了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19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回顾

(一)主要成效

——畜牧生产发展态势强劲,存出栏保持快速增长。xx年,全市预计实现肉类总产23.2万吨,畜牧业产值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0%。生猪存栏216.57万头,肉猪出栏225.38万头、猪肉产量19.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4%;、 7.4%和11.78%。牛存栏60.08万头,牛出栏14.05万头,牛肉产量1.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5%、8.16%和16.57%;羊存栏40.63万只,羊出栏23.86万只、羊肉产量0.54万吨,存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和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62%和12.5%。家禽存栏539.62万只、家禽出栏760万只、禽肉产量1.69万吨,禽蛋产量9727.8吨,同比分别增长5.49%、10.8%、8.3%和2.42%。

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2019年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5家;民营种畜禽场18家,新增12家;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78户;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建设稳步发展,示范村165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11个,养牛小区9个。XX年-2019年,中央财政投资的1310万元,扶持78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近6000万元;全市72个乡镇883个行政村动物防疫配备了冷藏设备。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冷链体系初步得到了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加快全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畜禽养殖模式有创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在畜牧部门的协调下,农村信用社通过“找路子、出点子、送票子”支持尹家坝养殖小区以“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养殖模式发展生猪生产取得成功。信贷支持规模养殖新模式得到了省委白恩培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腾冲县推行“正大畜禽一条龙”养殖模式,xx年3户养鸡示范户实现销售收入210万元,纯收达12.3万元。按照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出台的《关于加强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加快全省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市县(区)畜牧局正在寻求与正大集团更大范围的合作。

——挖掘培育了全国的河流型水牛品种,扩大了**猪的选

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xx年,我市加强了与省农大的技术合作,以市种猪场为载体,以遗传资源保种场项目建设为支撑,扩大了**猪的选育。目前该场已选育纯种**猪408头(能繁母猪386头、公猪22头),共九个家系;已向社会提供纯种**猪216头,优质二元杂母猪1217头。同时加强了奶水牛业基地建设,通过选育扩繁及相关试验研究等工作,“槟榔江水牛”于2019年8月25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公告,结束了我国无河流型水牛的历史。目前在腾冲县建立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个,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2个,100头以上的养殖示范村6个,水牛奶产量2019年有望突破XX吨。通过挖掘培育全国的河流型水牛“腾冲槟榔江水牛”品种,扩大地方优质猪种“**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全面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部门服务职能增强。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积极推进基层兽医体制改革。五县区的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年底前可全部结束,基本建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技术支持、执法监督三大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为全方位搞好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全市畜牧业发展。一是落

实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强农惠农政策。2019年能繁母猪补贴(按100元/头的标准)已下达各县区,可望在11月底以前兑现结束。二是XX年年完成母猪保险19.55万头,参保率达90%以上,2019年度的母猪保险工作正在有序的开展中。三是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指导

第7篇:2010年市畜牧兽医工作计划

2010年,我市畜牧业将继续向良种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和监督管理,提高检疫操作技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抓好专业队伍建设,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抓好动物

疫病防治,确保畜禽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的《动物防疫法》,落实《动物防疫责任状》的各项考核目标,切实加强对高致病性禽

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加强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动态,消除疫情发生隐患,确保疫情不在我市流行,确保畜禽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㈠强化基础免疫,确保防疫质量。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病规律,全年打好春季动物防疫突击月、夏季防控生猪“高热病”及高温消毒灭源、秋冬动物防疫“百日会战”三大战役,采取常年防疫和突击防疫相结合,将动物各类疫病的防疫密度达到规定要求,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六大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密度达100%,防疫挂标率达100%。

㈡强化消毒灭源。消毒灭源工作是控制动物疫病关键技术措施之一。要对养殖户、经营者进行广泛、细致的宣传,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使之经常化制度

化。要结合创建卫生、生态村、镇建设,结合“三大战役”,尤其是夏季高温有利时机做好突击消毒灭源工作。政府下拨一定量的消毒药物,支持和推动消毒工作。同时,要指导规模养殖户(场)实施封闭式隔离饲养,防止外来人员和污染物品进入饲养区域。

㈢强化实验室监测,提高科学防疫质量。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站的作用,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对无抗体保护或达不到抗体水平的畜禽,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实现监测指导防疫的作用。

兽医工作细化如下:

一是将建立常熟市动物防疫检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并积极争取科技立项。我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在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投入,软件的人员队伍建设也向高学历年轻化方向发展,工作的侧重点逐渐向防疫检疫转变,因此更需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全市畜禽养殖、防疫检疫、监测

等一系列数据,有利于及时全面地了解生产动态,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设想建立一套动物防疫检疫的信息系统,并向网络化、准确化、及时化和无纸化方向发展。该系统将对各动物防疫站的生产统计、畜禽存出栏、日检疫情况、苗猪阉割等方面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将对各养殖户饲养种类、数量、防疫、检疫等情况加强统计管理,促进兽医工作的开展。

二是将开展免疫程序探讨,对有关规模场的免疫种类、日龄、剂量、方式、抗体效价作对比分析,摸索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提高抗体保护水平,减少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三是春季动物突击防疫。3月份开始全面开展春防工作。在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同时要求对春防工作在调整模式的基础上,以拉网式的形式,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并且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强化基础

免疫、科学操作。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对免疫消毒等相关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要求3月底完成突击防疫。

四是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及大消毒。4月—5月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100%。开展三项工程《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示范》项目,制定并推广适合我市以高致病性蓝耳病防疫为主的养猪生产免疫程序,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病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置,保证我市生猪的安全生产。

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组织与指导,督促生产、屠宰、交易等单位建立并且严格实行消毒制度。组织消毒药物发放到基层,要求对所有饲养场(户)、生猪定点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和运输车辆实行严格消毒制度,减少引发各类动物疫病的可能。

五是奶牛“两病”的检测及淘汰。5月—6月做好全市奶牛“两病”的检测工作,在政府各项资金的保障的前提下对

“两病”阳性牛发现一头,淘汰一头,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奶”。

六是秋冬季百日会战。8月份开始开展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对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要100%。同时严格按照推荐免疫程序操作,提高免疫操作技术,确保免疫到位。

七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对无抗体保护或达不到抗体水平的畜禽,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实现监测指导防疫的作用,保证有效免疫合格率在80%以上,达到抗体保护水平。加强对资料台帐归档,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提高免疫管理水平。

二、强化检疫和监督。

12全文查看

第8篇:2010年市畜牧兽医工作计划

2010年,我市畜牧业将继续向良种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和监督管理,提高检疫操作技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抓好专业队伍建设,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抓好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禽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的《动物防疫法》,落实《动物防疫责任状》的各项考核目标,切实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加强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动态,消除疫情发生隐患,确保疫情不在我市流行,确保畜禽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㈠强化基础免疫,确保防疫质量。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病规律,全年打好春季动物防疫突击月、夏季防控生猪“高热病”及高温消毒灭源、秋冬动物防疫“百日会战”三大战役,采取常年防疫和突击防疫相结合,将动物各类疫病的防疫密度达到规定要求,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六大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密度达100%,防疫挂标率达100%。

㈡强化消毒灭源。消毒灭源工作是控制动物疫病关键技术措施之一。要对养殖户、经营者进行广泛、细致的宣传,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要结合创建卫生、生态村、镇建设,结合“三大战役”,尤其是夏季高温有利时机做好突击消毒灭源工作。政府下拨一定量的消毒药物,支持和推动消毒工作。同时,要指导规模养殖户(场)实施封闭式隔离饲养,防止外来人员和污染物品进入饲养区域。

㈢强化实验室监测,提高科学防疫质量。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站的作用,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对无抗体保护或达不到抗体水平的畜禽,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实现监测指导防疫的作用。

兽医工作细化如下:

一是将建立常熟市动物防疫检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并积极争取科技立项。我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在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投入,软件的人员队伍建设也向高学历年轻化方向发展,工作的侧重点逐渐向防疫检疫转变,因此更需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全市畜禽养殖、防疫检疫、监测等一系列数据,有利于及时全面地了解生产动态,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设想建立一套动物防疫检疫的信息系统,并向网络化、准确化、及时化和无纸化方向发展。该系统将对各动物防疫站的生产统计、畜禽存出栏、日检疫情况、苗猪阉割等方面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将对各养殖户饲养种类、数量、防疫、检疫等情况加强统计管理,促进兽医工作的开展。

二是将开展免疫程序探讨,对有关规模场的免疫种类、日龄、剂量、方式、抗体效价作对比分析,摸索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提高抗体保护水平,减少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三是春季动物突击防疫。3月份开始全面开展春防工作。在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同时要求对春防工作在调整模式的基础上,以拉网式的形式,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并且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强化基础免疫、科学操作。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对免疫消毒等相关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要求3月底完成突击防疫。

四是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及大消毒。4月—5月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100%。开展三项工程《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示范》项目,制定并推广适合我市以高致病性蓝耳病防疫为主的养猪生产免疫程序,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病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置,保证我市生猪的安全生产。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组织与指导,督促生产、屠宰、交易等单位建立并且严格实行消毒制度。组织消毒药物发放到基层,要求对所有饲养场(户)、生猪定点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和运输车辆实行严格消毒制度,减少引发各类动物疫病的可能。

五是奶牛“两病”的检测及淘汰。5月—6月做好全市奶牛“两病”的检测工作,在政府各项资金的保障的前提下对“两病”阳性牛发现一头,淘汰一头,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奶”。

六是秋冬季百日会战。8月份开始开展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对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要100%。同时严格按照推荐免疫程序操作,提高免疫操作技术,确保免疫到位。

七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对无抗体保护或达不到抗体水平的畜禽,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实现监测指导防疫的作用,保证有效免疫合格率在80%以上,达到抗体保护水平。加强对资料台帐归档,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提高免疫管理水平。

二、强化检疫和监督。

㈠是加强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全年的工作重点要在规范行为上有新的提高,具体是产地检疫要达100%,做到“三不”,即“不见畜禽不出证、不出无把握证、不出不规范证”,真正将动物疫病控制在饲养点。屠宰检疫率达100%,做到同步检疫。加强生猪“瘦肉精”尿样残留抽检工作,全年将继续对本地栏存百头以上的养殖户分上、下半年各抽查一次,外地调入生猪按5~10%的抽检比例。在奶牛“两病”净化工作上,明年要继续争取财政支持,同时要加强对奶牛引种管理,淘汰阳性牛并净化养殖环境。针对今年“三聚氰胺”对奶业的影响,要加强对奶牛养殖环节及集奶站原料奶的抽送检,加强奶牛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督检查。

㈡是要充分发挥动物防疫监督机制,依法对动物防疫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督管理。除对动物饲养场、各生猪定点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牛羊屠宰场(点)、畜禽产品加工等单位实施监督外,对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情况也要加强监督。加强产地、屠宰检疫情况及进出台帐档案监管,实行疫情可追溯制度。要严厉打击经营、运输、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大各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落实防控疫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常熟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求,在人员、物资储备、专项经费储备等方面给予保障。一旦发现重大动物疫情立即按法定程序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坚决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积极开展科技兴牧。

要增加科技兴牧的力度,通过总结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推广先进畜牧兽医适用技术。密切同高校和有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服务技能。

㈠要开展科技立项。要继续争取2009年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对有关规模场进行改扩建,增加现代养猪设施设备的投入,提升规模养猪水平。对省级三项工程《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示范》项目及市科技局《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对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项目的贯彻落实。同时要加强对有关项目的申报实施。

㈡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结合省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要求,对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加强多层次的学习培训考核。通过媒体如“专家进直播室”、“农事五分钟”,开通热线电话,结合“文化科技三下乡”,面授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使适用技术到村进户。组织动物防疫员参加省、市组织的检疫技能操作大比武活动,选派实验室人员参加省、市检测技能培训。

四、继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2009-2012年我市畜禽废弃物综合治理意见》的要求,结合2009-2012年太湖流域污染治理规划,积极争取治污达标。

我市畜牧业实行总量控制、质量提高的原则。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要从建场的选址、规划、设计开始,由农林部门提前介入,经专家论证后按规定审批。大力倡导统一规划,集中建舍,形成小区。这不仅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降低投入成本,更有利于防疫灭病和环境整治。要全面落实市政府《常熟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圆满完成治理任务,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形成全社会共识,把这一工作真正抓好了,既能妥善解决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料,增加综合效益,实现“双赢”,为实现和谐社会作贡献。具体工作设想要抓好达标治理单位(场)的长效监管工作,发挥治污投入设施正常运作功能。吸纳推广先进治污技术经验,按照分类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大范围促进中小规模场(户)的治污达标验收,要进一步发挥常禾等有机肥厂的“吞吐能力”,加大打击随意排污的力度,提高养户治污思想。

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一是提高每一位动物防疫工作者的防疫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意识到所担负的防疫职责关系到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能否适应未来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全面开展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特别要加强动物免疫、疫病诊治、增产增效、免疫监测、检疫规范等技术的培训与考核。三是按照《镇动物防疫站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奖惩机制,使动物防疫队伍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9篇:**市2010年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

工 作 总 结

201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及乡镇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强化服务,促进了“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良性运行,为全市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我市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我市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工作基本概况

大冶市现辖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0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有农场,全市共设置了13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其中开发区、东风农场管理区畜牧兽医中心分别与东岳街办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还地桥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全市现在职“以钱养事”工作人员93人,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

二、我市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工作主要做法

(一)抓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了“以钱养事”新机制

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促进我市乡镇畜牧兽医公益性事业的发展,各乡镇兽医中心狠抓了一系列制度的建设:

一是完善了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合同,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合同目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全市使用统一的合同文本,乡镇(街办)政府年初均与各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了购买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合同书;

二是业务部门畜牧兽医局与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了《大冶市乡镇(办)畜牧兽医服务中心2010年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了服务项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

三是各中心与中心人员签订了服务合同,将服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奖惩和考核兑现办法。同时,各中心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内部人、财、物各管理制度,规范了内部的管理,对保障“以钱养事”机制的运转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抓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畜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为提高全市畜牧公益性服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加快更新知识,提高畜牧养殖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各中心狠抓《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一系列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狠抓业务培训。一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畜牧兽医专家到各乡镇巡回技术讲座,全年共开展14次讲座,参加人员有养殖专业户、畜牧兽医防疫人员、养殖户等共计7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多份;二是以行风评议为契机,各中心通过公开栏宣传工作职责、服务目标、内容,公开服务承诺、人员监督岗、服务投诉电话,并印发《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征求意见书》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三是与金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全市畜牧公益性服务人员举办了三期的法制及业务培训班,培训人员80人/次,组织公益性服务人员学习改革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提高了全市公益性服务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

(三)抓合同考核,进一步推进了“以钱养事”机制良性运转

一是按照各乡镇年初签订的《2010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合同书》,严格管理,对照合同严格考核进行了半年和年终考核;二是严格业务部门考核由市畜牧兽医局牵头,依照年初与各中心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评分;三是各中心对中心人员依照服务合同进行严格考核,并实行硬帐硬结,在春秋疫病防控期间还组织了畜牧技术人员巡回到各乡镇进行检查、督办,使合同的规定的每个项目落到了实处,通过年终入户调查、考核, 等乡镇名列前3名,保证了今年各项畜牧公益性服务项目圆满完成,促进了“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良性运转。

(四)抓物化投入,进一步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物资保障

为了确保畜牧公益性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做好物化投入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相关物资保障,一方面扎实做防疫物资投入,今年共投入经费30多万元,分春、秋两季除将所需疫苗全部采购到位,同时还购回了消毒药300件,共7200瓶,防护服1000套,手套、口罩1000套,一次性注射器2000把,药棉100件,酒精50件,碘酒50件等防疫物资。另一方面,以物技结合的方式,推广应用新特兽药、饲料添加剂,全市各畜牧兽医中心共计投入61万元,采购新特兽药、饲料添加剂,全部免费送到养殖户,提高了广大养殖户应用新科技的水平,受到养殖户一致好评。

三、我市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新机制“以钱养事”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一)动物防疫工作得到扎实开展,进一步有效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安全

2010年,围绕抓好畜禽防疫工作,全市93名公益性服务人员、各乡镇动物协防员和镇、村组干部一起,团结奋斗,分工协作,全市共成立了42个防疫注射专班,确保了重点疫病防疫注射到位。全市全年免费注射猪瘟疫苗51万头/次,免疫率达到了100%,鸡新城疫免疫698万只/次,免疫率达到了100%(专业场监督防疫),猪口蹄疫注射51万头/次,免疫率达到100%,牛、羊口蹄疫注射4.43万头〃只/次,免疫率达到100%;禽流感注射698万只/次,免疫率达到100%;免疫证、免疫档案、免疫卡“三位一体”到位率达100%。今年全市畜禽防疫工作在省、黄石市组织的检查考核中获得了好评。通过狠抓动物防疫,确保了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今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了全市畜牧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为农村增收,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养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今年结合基层农技推广科技示范县项目建设要求,各乡镇中心认真遴选了40名科技指导员建立了400户畜牧养殖科技联系示范户、科技指导员,与全市“以钱养事”畜牧公益性人员一道进村串户,深入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制订了工作计划和分户指导方案,公布了服务电话,发放技术咨询便利服务卡2000余张,立推畜禽新品种、标准化养殖、疫病综合防控、畜牧业污染防治等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做到信息传递无盲区,技术指导零距离。今年累计深入科技示范场(户)技术指导622人次,现场解决技术问题160余个,接待来电和上门咨询852人次,全年为养殖群众提供技术服务1200余次,及时为群众解决了畜牧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以点带面带动了全市800户养殖户应用畜牧科技养殖新技术、新模式,较好地增加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今年全市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年龄老化、素质不高;考核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物价不涨,“以钱养事”经费没有增加,经费不足等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调动积极,切实抓好各项服务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市畜牧兽医局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上一篇:五同五心工作总结下一篇:师生读书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