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有平常心

2022-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应有平常心

教师应有对历史、现实、未来之自觉

摘 要 教师应有对历史、现实、未来之自觉。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对老师这一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不了解现在,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只有对未来有了预测才能够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该走向何方。

关键词 教师 历史 现实 未来

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社会下,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渗透在了全世界各个城市,城镇,农村。教师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占有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更在于教师肩膀上负有的对整个社会发展方向起很大决定作用的重大责任。之所以说教师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指导方向性,是有历史可鉴的。教师在历史中最初出现是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没有形成职业,但尽管如此,老师在封建社会期间受到相当高的尊敬。在我国教师这项职业一直以“授业,传道,解惑”而备受世人的爱戴和敬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良好美德。如《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可见我国自古对老师有着很高的尊敬,甚至比之如父,而古代更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老师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高的尊敬和爱戴,笔者认为是因为老师在对个人及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古至今,受人尊敬的老师数不胜数,最受尊敬当属孔老夫子。而且孔子不仅在他的年代受到其弟子的尊敬,而且受到世人的爱戴,更在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受到各代帝王尊敬。即使到了现在国际社会全球一体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孔子并没有作为封建礼教滞留不前,而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受到了更多世人的瞩目,除了深远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更一步步地影响着全世界,以致西方不同社会体制的国家也开始研究孔子,如今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和孔子文化研究所就可以说明。历史上像孔子先生这样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教师大都为他所在的年代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文革之后,我国实现改革开放,整个社会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与此相匹配的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是更为普及化、规范化。因此教师在这个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就更加重要。邓小平先生早就指出现代社会是综合国力较量的社会,科学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教育则是其中关键的环节。教育当然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就更加重要。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爱戴的人,享受“桃李满天下”的欣慰和愉悦心情,是我和所有古今中外老师的共同梦想。要想实现这个梦想,笔者认为,只有具备体会与反思历史,洞察与面对现实,探索与相信未来之自觉精神,才能成为一名满腹经纶,顺应时代,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社会真正需要,学生真正需要的老师。

首先,让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具有历史之自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要为师先为人,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处处有高人,为师不可妄自菲薄;所谓“见贤思齐”,告诉我们要以贤为师……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未停止对老师这一职业的讨论。“不去了解和研究历史是最大的无知”,只有了解历史,深切感怀历史,才能对老师这一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概括三个字“君,亲,师”。“君”者是指当老师的人要做到:道德高尚、言行举止皆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对某一门学科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胸怀大志,虚怀若谷,有宽容之心。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要当好一名教师确实不易。只有树立正确的为师标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宽容学生、家长的各种敲贬,才能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才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才不会随波逐流,虚度光阴。“亲”者是指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师生之间才能做到感情融洽,教学相长。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高兴;才能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师”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思想上对学生严格要求。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就是用“八荣八耻”塑造学生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报效祖国而发奋攻读。“授业,解惑”就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解答学生各种疑难问题。业精于勤,教师对所授学科要深入钻研,切实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调查研究掌握学情。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授业、解惑,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的精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而历史的糟粕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审视。还是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谬论,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也植根于炎黄子孙的骨髓里,在此后的几千年时间里,无数读书人秉承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诲,踏上仕途,轻农弃商,自工业革命以来就被西方列强远远甩在了身后,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史。“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一次被历史所证明。而我们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应该拥有一颗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胆量和勇气。科学大家钱学森临走前的感叹,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诺贝尔。当我们这些老师都缺少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时候,又有什么理由去苛求自己的学生能做到?

研究历史我们可以让我们变得冷静,感受现在能够使我们睿智。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口号,而是应当融入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会观察,学习,思考,和体会。

教师应该具有现实之自觉,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把握现在,不了解现在,不知道现在正在进行的发生的,很快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很快就成为了学生眼中的孔乙己。现在90后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信息已经以各种方式充斥在他们周围,尤其是新世纪后,网络的普及使得他们接受信息量突然增加了N倍,对于知识的摄取,不仅仅从老师教导中得到,所以老师一定要有现实之自觉。

实现现实之自觉时应对现在的社会要有清醒的认识。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可能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从农民工到大学教授所具有的危机感都应该是一样的,农民工害怕工厂倒闭,自己的手艺不精被老板炒鱿鱼,于是拼命干活,努力学艺,以保住饭碗;大学教授同样应该害怕不能追赶上自己领域的发展,被时代所淘汰,被同行所轻视,于是虽年过花甲,依然孜孜不倦,刻苦研究做到不落伍,缩小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奋斗着,不管你愿不愿意,社会的洪流已将你我卷入其中,社会不会因你而停滞,我们只能去适应它,去迎合它。我们的校园还习惯性地用围墙将自己包围起来,让人感觉到一种喧嚣中的宁静,但社会的暗流早已经把这堵高高的围墙冲刷殆尽,教师同样要和社会人一样,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具有进取精神。

其次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认清自己,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自然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认清这一点之后我们可能就会少做一些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之事。我们有些同行,徒有师之名,未尽师之事,对待学生敷衍了事,满脑子想的是巴结领导,股票行情和自己的第三产业,这样的人可获一时之利,绝不能得一世之名。既然选择了大学教师这个行业,安心搞教育,潜心做科研才是符合自己身份的正道。“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个当老师的终极梦想,但切不可以此作为卖弄的资本。真师者,不为师,而人皆师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始终需要责任意识的推动。实践证明,一个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教师,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一个对国家与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既能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

人不能生活在过去回忆里,也不要停留于现在的安逸,应该生活于对美好未来的不断追求中。只有看清未来,才能像浮在空中的气球一样,拥有不断上升的动力和勇气。只有对未来有了预测才能够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该走向何方,小到一个学科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

当我们对历史有了足够的把握,对现实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这时候如何才能看清未来的发展呢?只有两个字——学识。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能预想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必需具备本领域扎实全面的技术功底,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和理念的发展日新月异,稍有不慎,蓦然回首,你可能已经被甩在灯火阑珊处了。同时看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去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但这却依赖于你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既具有理科生的理性思维,也具有文科生的感性思维。这样一来,只了解本专业那一亩三分地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商界有句话,“熟读半部论语,即可驰骋于天下”,具有广博的学识之后,你的“专攻之剑”才能更锋利,脚下的每一步才能走得更稳健。作为中医药院校的老师的我来讲,站在知识的肩膀上,去分析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更加重要。中医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如今全社会大融合的今天,在西方医学大充斥的中国,借用一切知识去判断中医未来走向,显得相当迫不及待。究竟未来的中医药是走传统中医路上引入现代化,还是用现代化的方式来解释中医,甚至引领中医走向西式中医,我们天天喊着的中医现代化究以什么样的模式发展,都需要我们看清未来,同时给中医未来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看清发展的方向后,怎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呢?笔者总结出了二者的关系,就是两个力——判断力和行动力。明白了未来的发展,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是迈出了前进的第一步,只有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用判断力去督促行动力,用行动力去证明判断力。有想法付诸行动就有可能成功,光想不做只能是纸上谈兵,永远没有成功之日。我们的很多老师平时脑子里也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真正要把这些想法付诸实现的时候,却畏首畏尾,这有缺少自信的因素在里面,但真正缺少的还是行动力,缺少感想就敢做的执行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具有历史、现实、未来之自觉,不能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变成封闭系统,那样的话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而应该做到胸怀历史,把握現实,遥控未来,并为未来付出勇气,向未来前进。

作者:陈晓霞

第2篇:把握规则,以平常心应对反补贴

[摘要]国际贸易中的反补贴,除了工业品货物贸易,还应包括农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中的相关内容,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如果补贴对进口国产生负面影响,可采取两种救济方式:一是通过WTO的争端解决程序进行多边救济;二是启动单边救济,在经过规定的调查程序后征收反补贴税。

[关键词]补贴 救济 问卷调查 反补贴税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得到很大增长,但同时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涉案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2009年6月末,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中国将会面临更多世界贸易组织的投诉和指控,因全球经济衰退迫使欧美企业试图借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喘息。2010年9月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周学海在与腾讯财经对话时表示,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的企业,包括媒体应当把这个贸易摩擦,把贸易上的一些纠纷看作是将来贸易当中的一种常态,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学好WTO一揽子协议,深入研究相关规则,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一、工业品货物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说到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总是以工业品货物贸易为主,主要有下述内容。

(一)WTO协议中的补贴

作为公共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满足某些政策需要。各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行业或产品实行补贴,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补贴会扭曲资源分配,致使生产违背市场原则,特别是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使出口产品恶意降价,从而对进口方的同类参业、同类产品构成不正当竞争,这自然招致进口方进行反补贴;而受到反补贴措施影响的出口方又想方设法采用其他方法应对。这种针锋相对的贸易争斗也就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以自由贸易为目标的世贸组织在吸取关贸总协定相關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下简称《协议》)。

按《协议》定义,补贴是指一成员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其某一企业或某一产业提供财政捐助或对价格、收入的支持,直接或间接增加了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了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因此对其他成员利益造成损害的政府性行为或措施。其表现形式包括:资金直接转移,如政府赠与、贷款:潜在资金转移,如贷款担保;政府对本应收取的资金给予豁免,如减免税收:政府提供一般基础设施之外的其他服务或商品,或政府购买商品;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价格支持,等等。从定义可以看出,认定“补贴”须满足三个必备条件:一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二是提供了财政捐助或任何形式的收入和价格支持;三是使某产业或企业得到利益。

《协议》将补贴分以下三类:

1、禁止性补贴:又叫红箱补贴,指成员方不得授予或维持的补贴。因为这种补贴直接扭曲进出口贸易,任何成员不得实施或维持。红箱补贴包括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前者是指法律上或事实上以出口实绩为条件而给予的补贴:后者是指以使用国产货物为条件而给予的补贴。

2、可申诉的补贴:又叫黄箱补贴,指那些不是一律被禁止,但又不能自动免于质疑的补贴。这类补贴允许实施,但如果对其他成员方的贸易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受影响的成员方可对其补贴措施提出申诉。

3、不可申诉的补贴:又叫绿箱补贴,指允许各成员方使用的补贴。它包括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和符合特定要求的补贴。

(二)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所谓反补贴,反的是某一成员实施的红箱补贴,或者是产生了负面影响的黄箱补贴,或者是将绿箱灯补贴的内容用于专项性目的。

反补贴措施指进口方主管机构应相关产业的申请,对受补贴的进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征收反补贴税或价格承诺等方式,抵消进口产品所享受的补贴,恢复公平竞争,保护受到损害的国内产业的一系列措施。

应对补贴的处理,《协议》允许采用两种方式:通过WTO的争端解决程序进行多边救济;启动征收反补贴税的单边救济,在经过规定的调查程序后征收反补贴税。《协议》特别鼓励成员将争议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因为使用单边反补贴措施容易引起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首先是鼓励成员间通过磋商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磋商未果,或经斡旋、调解、调停等仍未解决的情况下,投诉方可申请成立专家组调查,提交最终报告;如果对专家组最终报告不服,可向上诉机构上诉,对上诉机构的报告,除非争端解决机构经协商一致决定不予通过,否则应在上诉机构报告散发后30天内通过。

对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可能有三种态度:服从、合理修改建议、拒绝服从。服从的,一了百了;合理修改后达成一致的,皆大欢喜;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达成满意的补偿方案,经争端解决机构授权,申诉方可采取报复措施。

争端解决机构应监督已通过的建议或裁决的执行情况,任何成员都可随时向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与执行有关的问题,以监督建议和裁决的执行。

在启动征收反补贴税程序中,注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进口方采取临时措施避免继续受到损害(可以是临时反补贴税),二是由出口方作出补救承诺(如取消补贴、修正价格)。大部分反补贴案在采取上述两种措施之一后得到对方认可而中止。但若没有结果,则进入第三类情况,即征收反补贴税,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法律过程:最终须以充足证据证明:存在补贴及补贴金额:补贴所带来的损害:损害与补贴的因果关系,才能征收反补贴税。

二、WTO其他多边贸易协定中的反补贴规定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只适用于工业品货物贸易,农产品贸易因其内容特殊而由《农业协定》单独适用,服务贸易中的反补贴则另有规定。

(一)《农业协定》中的反补贴

《农业协定》开宗明义是“建立一个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持续对农业支持和保护逐步进行实质性的削减,从而纠正和防止世界农产品市场的限制和扭曲”。具体规定有;

1、关于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按WTO《农业协定》的规定,可以分绿箱、黄箱和蓝箱。

绿箱补贴: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采取这些措施,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因其对农产品贸易或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有微小的扭曲影响,这些属于“不可诉补贴”。

黄箱补贴: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成员方采取了这些措施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违背这些承诺将对农产品贸易可能产生扭曲。

蓝箱补贴:指与农产品限产计划有关的一类补贴,成员方不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包括: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与的补贴(如休耕补贴);按基期生产水平的85%或85%以下给与的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与的补贴。

2、关于出口补贴,《农业协议》定义为“指视出口实绩而给与的补贴”,是一项对贸易产生严重扭曲的政策措施,虽然《农业协议》并不禁止成员对农产品出口实行补贴,但要削减出口补贴。包括:视出口实绩而提供的直接补贴;以低于同类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将非商业性政府库存处置给出口商而形成的补贴;利用征收的农产品税对相关农产品的出口营销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出口农产品的国内运费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视出口产品所含农产品情况,对所含农产品提供的补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协定》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的规定我们不能忽视。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反补贴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各成员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补贴可以对服务贸易产生扭曲作用。各成员应进行谈判,以期制定必要的多边纪律,以避免此类贸易扭曲作用”,同时“此类谈判应认识到补贴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计划中的作用,并考虑到各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在该领域需要灵活性。”

这就是说,《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认补贴对服务贸易会产生扭曲,同时也承认补贴对发展中成员服务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但是,成员方在受到补贴措施的负面影响时,可以要求进行磋商。任何成员如认为受到另一成员补贴的不利影响,则可请求与该成员就此事项进行磋商。对此类请求,应给与积极考虑。

《服务贸易总协定》还规定,成员方不能完全自由地利用补贴来帮助本国的服务提供者。如果他们在服务贸易承诺中未明确说明补贴措施不适用外国服务提供者,则根据国民待遇原则,成员方有义务在纳入具体承诺标的服务部门给与外国服务提供者同样的补贴。

三、结语

面对当前的外部环境,我们应尽早建立适应WTO规则和符合我国经济安全需要的补贴制度,各地政府部门在制订招商引资政策时,必须了解《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等的规定,取消红箱补贴,用好规则允许的绿箱与黄箱补贴。各级政府、企业要尽快熟悉WTO规则,深入了解有关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法律法规,培养从事反补贴措施调查和应诉的高级人才。同时我们的企业要敢于应对,充分利用贸易救济措施,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抵制少数国家肆无忌惮地对华发起三项贸易救济措施调查。

参考资料

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第(二)册[M]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周学海 贸易摩擦形势将愈加严峻2010-09-14 12:11:51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方杰 李玲娣

第3篇:中学政治课教师应有素质及养成路径

摘 要:中学政治教师是中国教师序列重要的一支,在某种程度上,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养成与提升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品质与素养,其养成路径是多元的,通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最卓有成效、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基于此,这就要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使其契合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需。尽管目前中学政治教师综合素质整体呈良好态势,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参照与必要前提,但其中存在的不足亦不容小觑。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师;素质提升;路径;新课程改革

1999年6月15日,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养”。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中学政治教师是中国教师序列重要的一支,建设一支高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对于中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养成与提升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工作的延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打铁还须自身硬”,先有好教师,才会教出好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品质与素养,其养成路径是多元的,通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最卓有成效、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基于此,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使其契合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需。尽管目前中学政治教师综合素质整体呈良好态势,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参照与必要前提,但其中存在的不足亦不容小觑。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力求对加强与提升中学政治教师素养话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中学政治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1.高尚的职业操守。恪守基本的职业准则,践行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的职业观与信念,这是政治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育人,价值取向在育德,即通过提高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准,且外化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行为,培养教育主体最终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政治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工作学习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才能身先垂范,去影响、感染受众,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进而圆满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当前,推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实现素养教育真正实施落实,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等都向政治教师职业操守与良知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更高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恪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乐于供献、甘当人梯、锐意探索等优秀道德品质和职业理念,做一个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的人民教师。

2.扎实的职业知识。教师的职业知识是指,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以及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作为政治教师,基于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及文理分野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许不是短板,欠缺的往往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和选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的重中之重,这些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伦理学、法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另外,政治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阅历等在自我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受众一起分享,有助于拉近彼此距离,增强教育效果。因此,普通文化知识是前提,学科专门知识是核心,教育学科知识是条件,自我实践知识是补充。要想圆满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较雄厚的知识功底,扩大自己的视野,既要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又要研读相关学科内容,从而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收放自如,得心应手,切实达到与实现教育目标。

3.娴熟的职业技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技巧,课堂组织艺术,教学方式选择和运用策略,捕捉信息、沟通与交流能力等诸方面。首先,政治教师要具备理解学生的能力,因为教师以学生为教育受众,应该熟悉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关注他们的认知特质、学习方法及影响因子,熟悉其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等各种情况。其次,政治教师要擅长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重要技能,这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最后,政治教师要有发展自我能力,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与时俱进,注重自我发展,具有自我发展潜能。教师要能够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重点,利用各种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教学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促进教学相长。

二、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养成路径

1.加强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培训。中学政治教师来源广泛,教师本身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毕业于国家本科院校政教专业,有的是专科政教专业出身,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教师是“半路出家”,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政治教师这个岗位,由于之前没有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与培训,教学效果往往会差强人意;即便是那些在中学政治教师岗位上有资历的老教师,由于毕业时间久远,知识更新速度也让他们在教学进程中往往也力不从心。因此,加强中学政治教师培训工作,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在内容上,必须体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培训内容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契合。在方式上,我们要打破单一的教师培养体系,吸收非教师教育系统的力量,形成多样化的教师培养体系,鼓励中学政治教师参加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教育专业训练,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促进中学政治教师师资培养教育的专业化、多元化、开放化。此外,要坚持高校外部培养与中学自我培养相结合,讲授与交流相结合。一方面,中学应该定期派遣政治教师去相關高校研修或者开展网络学习,及时“充电”,接受院校系统的专业集训,从而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另一方面,中学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约有关高校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讲座,在一线课堂上为学校政治教师做现场指导,以此搭建学校与专家学者对接的平台,实现学校政治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

2.促进中学政治教师校际交流。中学政治教师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学校优良的教育资源,是提升政治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挥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中国的中学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在硬件与软件及教师的配置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使各地中学在办学水平、教师素养等方面参差不齐,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择校之风不断蔓延,无益于中国中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作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就有责任、有义务把薄弱校的教师派遣到教育水准相对较高的学校去开展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中国中学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具体要求:相关部门及学校在开展此工作之前,必须做到统筹安排,从资金配套,人员分配,目标学校遴选,到经验交流,示范带动都要统筹兼顾。校际交流的重心在于提升薄弱校的教师素养,同时,目标学校也可以向学员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推动交流双方共同提高。

3.开展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开展研究。该研究适应于学校自我情景,直接面向与服务于教学。这就要求选题要基于学校内部和教师常规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教师在开展新课改工作中所遇到的困境等方面作为研究视角。校本研究是从学校内部铺开,推动新课程改革,每个教师都是改革的动力源,这要求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校本研究。校本研究的开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关键人物发起的研究;学区联片研究;中心学校辐射研究;“先导小组”式研究;项目合作研究等。每个学校基于自身条件的不同,开展这项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一切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基点,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果盲目照搬兄弟校的做法,那可能会东施效颦,与校本研究的初衷背道而驰。

4.强化中学政治教师自主学习。中学政治教师素质提升最為关键的环节还是强化自主学习。教师要具备渊广的学识,就需要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理论,拓展专业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教师自主学习范围广,途径多。从范围看,既要研读中学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经验,又要学习教育理论等教学相关知识。在学习途径上,教师可以从书中学、从教学中学、从日常生活中学、从新课改中学、从社会中学。无论何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都取决于教师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要认清教育改革的形势,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有危机感、使命感,主动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中学政治教师愈益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N].人民日报,1999-06-16(I).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I).

[3] 吕守敏.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J].华中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4] 宋佳.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专业养标准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朱坤

第4篇:教师应有“自驱力”

读了《自驱力》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该书提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要仅因报酬而工作,而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工作,面对工作,从工作中既能得到“报酬”,并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切来自于我们的“自驱力”。工作中需要跑起来才能实现并完成自我更高的奋斗目标,工作的很好完成并不取决于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工作态度。

我们要学会用乐观、积极地心态,开心、快乐的心情开展我们的工作。我们不要总是在努力地抱怨,抱怨自己的水平能力无人赏识,抱怨工作负担太重,压力太大,抱怨领导不理解,不重用。他们习惯于抱怨,却不习惯于解决问题。抱怨会使人意志消沉,会使人浪费光阴,会使人浪费机会,结果是什么呢?领导不满意,同事不满意,家人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想要自己的事业有所成功就要保持积极地工作态度。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

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通常取决于是否有主动积极的态度。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我喜欢那些全力以赴的人,我喜欢那些勤劳努力的人,我喜欢那些尽心尽力的人。

积极是一个人向上的表现,是人人都提倡的一种工作作风。唯有积极的行动才会有积极地成果,它要求我们能够察言观色,目光长远,多动脑,在思想上先行动起来。闲暇之余多思考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多做工作计划之类的先导工作,在工作中要充满激情和活力,表现自己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一面,不要拒绝工作和消极怠 工。

任何人都想做一个事业上的成功者,成功者的路途上也没有高低贵贱的划分,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就像有句话说的:“努力的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离不开努力”。

总之,一个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就会在什么地方看到成绩,哪怕在平凡的岗位上,您也可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有“自驱力”,完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神圣使命的。

第5篇: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

我是一名老教师,有很多教育观点想以同行交流。现在的教师不仅要好教书,还要是医生、厨师、保姆、清洁工、宿舍管理员等,还有要面对一些政治任务,面对其它考试。头顶乌云,不知何时发生雷电。所以,教师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单调无味, 教师是清贫的。教师默默无闻的付出。 既然上了这条道,就要有一颗平常心。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时能养成的,而是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小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是常见的,教师容易发脾气,有时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是要使自己头脑保持冷静,心情平静时,恰当地处理学生的错误。

正确建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要有一定的尺度,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如;太近,称兄道弟,太远,走极端,对学生专制,学生就有抵触情绪。教学工作难以完成。 建立同志之间关系,教师之间好比一家人,早见鼻子,晚见脸,如果教师之间团结搞不好,影响工作情绪。

第6篇:以平常心对待教师职业(师德演讲稿)

以平常心对待教师职业

说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马上会想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的新时期的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性格、积极向上的情感、融入集体的团队精神。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每天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孩子在我们的带领下健康的成长,我觉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师德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看到那么多教师的付出后,我理解了,老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那么教师职业是苦是乐?它能够如我所言给教师带来幸福的体验吗?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扎根青海高原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假如说教师职业只有清苦,假如说教师只能做精神贵族,享受清贫的光荣,那么所谓师德就会低下得可怜,我们对“爱岗敬业”这一师德规范的诠释和论证也就变成了欺骗性的劝说或君子式的清高表白。如果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只是出于利性的“谋取稻粮”,或者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么很难想象工作中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就会成为面对矛盾冲突的价值选择。 其实,当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时,就把自己此生的希望和自己未来完全嘱托给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和期望啊!当我们拿着的工资,过着尚且稳定的生活时;当我们在假期中休息,而别人冒着严寒酷暑上班时,我们应该忘记工作时的辛苦,感到满足、快乐。我们在知识结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和谐的亲切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个曾经遭受冷落而今受人尊敬的教师职业呢?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光荣也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也有其苦,有其乐,苦中有乐。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合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进取向上,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让我们身在校园,心怀天下吧!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名义,走过这段无悔的苦乐年华。让我们在这个平凡但是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我们的情,我们的德都留下来。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第7篇:当政应有公仆心

“公仆”即公众的仆人,比喻为为公众服务的人。也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周总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党员干部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珍贵一生的人。

自古至今,就始终将做官先做人看作是从政为官的美德。“学会做人、才能做事、方可为官”也就说明了这个简易且深哲的道理。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还曾用金子比喻官德人品,纯度越高,官员的品位就越高。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我们身边的公仆典范如上个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模范事迹曾传遍神州大地,激励着千百万个干部群众忘我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90年代,地委书记孔繁森同志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再次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强烈的震撼,成为人们争相传颂和学习的典范。到了二十一世纪,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郑培民又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伟大的公仆精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意义,是广大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这些公仆无不从工作中都体现出了自己是一名公仆的心。

“位尊不移公仆心”,细微之处见大远,从每个公仆身上都可以折射出领导干部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和政风官德。不论位多高,不论身在何方,一定要保持一颗公仆心,把人民群众时刻装在心里,要有平民意识,乐于平凡工作,保持平和心态,甘过平淡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真正的公仆,才能坚持深入实际,耐心倾听群众意见;能热心帮贫扶困,尽心排忧解难;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人清正,执政廉洁;做到务实为民、务实、清廉。的确,有了中高级和没一个普通的公务员都强化公仆意识,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才能保证党的事业蓬勃兴起。

所有党员都必须懂得一个真理,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权力的性质决定权力的功能,人民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古语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和牺牲,我们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辉煌胜利;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一

切的胜利和成就,离不开我们党时刻“忧民忧”,始终坚持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因此,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切实解决群众观点问题,做到认识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爱护群众,使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水乳交融真正做人民公仆。只有这样,我们党和国家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8篇:人生应有所畏惧

古往今来,似乎拥有了无畏精神的人皆被冠以英雄的称号,荆轲孤身刺秦,赵子龙军中就阿斗,关云长单刀赴宴。据此,有人提出人应当是无所畏惧的,应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魄。而我认为,胆略过人固然是好事,但在我们的心中,仍应有一丝畏惧。

所谓的这份畏惧,不是谨小慎微,畏畏缩缩,这份畏惧应是如履薄冰的冷静,战战兢兢的体察,小心翼翼的戒惧,如负泰山的责任,这份畏惧更多的应是一种敬畏,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外界人和事的敬重。人曰:无知者无畏。过分的无畏其实源自无知,如果能感知却仍无所畏惧,那么其本质就是愚昧了。

人应畏惧自然。自然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人类去汲取,又有太多的哲理值得人们去挖掘和探究。“乌鸟反哺”“春去秋来”“落花流水”,大自然犹如一位襟怀博大的老者,又似一位学识渊博的导师,这样的大自然难道不值得我们畏惧吗?因为这份畏惧,我们才有了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国策,才有了“科学发展观”,才有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构建。

人应畏惧对手。也许会有人质疑:畏惧岂不是胆怯吗?岂不会不战而败吗?非也,所谓的畏惧对手,应是正视对手的实力,不盲目自大,目中无人;面对对手,我们应多一丝畏惧,从而更客观地进行优劣分析。敬畏对手,会使我们少一份骄傲,多一份谨慎,多一些取胜的机会。

畏惧是一种认真的底线,因为少了畏惧,所以违章、违纪甚至违法犯罪频频发生,正气不兴,邪气肆虐;因为少了畏惧,所以人类在毁灭自己,从此天不在蓝,水不再绿;因为少了畏惧,所以神圣和正义得不到崇尚,便有了假药、假酒„„

畏惧是一种智慧,一门艺术,畏惧是一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庄严。人的一生,与历史长河相比就是一瞬,倘若在这一瞬能恪守畏惧的情怀,我们便能拥有明净的心灵,心存畏惧,你绝不会因此而卑微,反而在困难与对手面前变得更加强大。

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都心存一份敬畏吧!

第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点

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 能力训练点

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三、 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的P111,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标出段落的序号。

2、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

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演稿,大家刚刚也阅读了文章,相信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除“四书”外,儒家的基本典籍还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包括《礼记》在内的《诗经》、《尚书》、《周易》、《乐记》和《春秋》。 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学》里告诉我们“致知在格物”,可是物究竟应当怎样格?事物到底要怎样探究呢?《大学》里是不是并没有讲明。

2) 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断的实践提升了认识,才有了更好的发明?大家看到课本的封面,上面说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家知道吗?在这之前,曾有过若干不同的版本,老师以前中学念的课本就跟大家的不一样,每一次新版教材的发行都是教育家们以及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尝试,在不断地尝试中使教材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无论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还是课本的不断翻新,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教师明确:对,所以说主动的实践是格物致知的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例子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看看你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都获得了什么认识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老师就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地难! 3) 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我们很多同学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以为自己懂了,都知道了,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不知所措。我们很多同学大都注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

学生明确:通过实验

教师总结:对。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

学生举例(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

教师总结:很好。其实早在几十年前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国力强大的保障,使民族强盛的后盾,综观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的获得者,我们中国人能有几个?丁肇中先生就说过,中国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并没有占世界1/4的科学贡献,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出这个原因呢。(提示:我们刚刚从各种事例中知道科学领域对事物的推究要经过实验,那大家仔细看看文章中谈到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及中国的学生注不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些年我们的媒体上一直在谈论的高考状元在大学念书时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强,比方说,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就是舆论经常谈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作者自己在文中就谈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一个同学说说这个类似的经历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

丁先生在文中就分析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文化背景。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这段话的开头就谈到“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于是“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便出现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知所措的现象。那么究竟王阳明的思想是一种什么思想呢?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3-5自然段。

4) 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学生明确:是

教师总结:王阳明可以说就是这种思想的“铁杆粉丝”。所以啊,我们前面所说得王阳明的思想就可以用她自己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 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

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实验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学生

5) 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 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 6) 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多种议论方式结合。

上一篇:工地普工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第9课玩得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