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法

2023-03-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法

浅议建立出入境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现代社会,以“诚实守信”为基准的诚信管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和国际化的行为,也是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管理的必由之路。为此,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WTO规则相符合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对规范检验检疫秩序,提高检验检疫监管国际化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框架下,出入境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管理的需要,进行调研、规划、设计、建立、实施,是一种维护、规范实现检验检疫行政行为的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诚信关系和诚信准则、按照国际化检验监管的方式建立的长效治本管理机制。以其有效監管,方便进出,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严谨的诚信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和完备的检验检测能力为三大支撑;对检验检疫行政相对人的诚信度进行征询、识别、分析和评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最科学、合理的检验监管方式,有效地控制、降低失信风险;形成检验检疫机构与外经贸企业相互关连的信用关系,并与中国外经贸企业信用体系相链接,成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主要构成如下:

诚信管理法规

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中,诚实守信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仅需要用社会道德加以约束,还必须以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检验检疫诚信管理法规由国家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商检法》、《动植物检疫法》、《卫生检疫法》、《食品卫生法》及其实施条例等);国际规则和惯例(包括国际公约、WYO规则、中国参加签署的国际条约和双边或多边协议等);检验检疫规章(包括规章、规定、总局令、以及工作程序、操作规范等)三部分组成。诚信管理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使检验检疫诚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诚信管理信息

诚信管理信息,是实施检验检疫诚信管理的必要的基础条件。检验检疫机构通过进出口企业信息登记(进出口报检注册填报的企业基本情况、电子档案内容)、信息调查(实施检验检疫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守法情况的检查记录、国内外客户的质量反映、企业获得的质量荣誉、不良行为、违规处罚记录等)、信息征询(相关对外贸易关系人、海关、技监、工商等部门对企业的诚信的信息.资料和评价)等方式采集的诚信信息,并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评估,建立可供查询的外经贸企业诚信管理电子信息库。这个库是进出口企业诚信信息的核心资源和情况积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既为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诚信管理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避免和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成为有关部门稽考企业诚信的一个途径。

诚信评级

诚信评级是以统计方法确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对进出口企业的履约可信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并运用明确的文字符号来标明等级的活动。

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口商品目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进口商品收用货单位,或者有经常性委托检验、鉴定业务的单位,通过对静态资料和动态履约状况的综合分析,科学评估诚信风险,合理划分一、二、三、四四种级别的诚信等级,并按照诚信级别和产品结构情况分类管理,采用不同的检验监管方式。经过探索和实践,检验检疫机构逐步形成了相对程序化的诚信评级方式,其包括成立诚信评级工作小组、制定评级的标准、明确评级的要求、规范评级的程序,以及评定结果的确认、公示、跟踪监督和受理查询等;并做好后续跟踪管理,在一定的周期内进行复审,实行动态管理。这种以守法诚信生产、经营和履行报检人义务的事实为依据的诚信管理,体现了检验检疫部门检验监管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转变,不仅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因授信不当导致的质量风险,还引导、促进企业诚实守信、规范行为,是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运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指在实施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中,对进出口企业可能产生的不能或不愿按照约定履行义务而导致的失信问题,通过风险评估、风险警示、风险处理,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处理,以避免、降低直至解除风险。

风险评估就是将企业资信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市场准入风险等可能影响企业守法履约的各类风险,进行排查、测量、分析、评估,判定企业失信的风险程度。

风险警示即对有一定失信风险的企业,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报告、黄牌警告、警示和帮助企业采取措施,防止、降低影响企业诚信、商品质量的风险,进而化解风险。

风险处理是根据对企业诚信风险评估的最终结果,以及该商品所合适的安全质量标准要求,针对影响商品安全质量的风险,选择和施行适当的检验监管方式,确实保证检验检疫工作秩序和工作质量。

诚信奖惩

诚信奖惩是保障检验检疫诚信体系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按照“守法便利”的基本原则,诚信等级越高的企业,实施的检验监管方式越快捷,办事越方便,充分享受应有的诚信回报对一级诚信企业还进行媒体宣传、红榜公布。反之,则加大检验监管力度,加严检验、放行;有的要列人“黑名单”,必要时还要公开曝光。对造成严重国际影响和经济损失的则给以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使失信企业付出昂贵的代价。诚信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企业增强守法观念和行为,推进检验检疫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

诚信咨询服务

诚信管理咨询是检验检疫部门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发挥引导、推进、支持、帮助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把诚信制度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联系起来,推动企业共筑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

诚信管理宣讲,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使外经贸企业充分认识共建检验检疫诚信体系的重大意义,把诚实守信作为外经贸企业和人员必须遵循国际准则,维系和实现检验监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自觉遵守、认真执行,并培养一批企业诚信管理的骨干。

诚信管理诊断,对企业诚信管理的培育、维护、控制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判定诚信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并提出解决问题、提高诚信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诚信管理体系指导即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诚信体系建设,其包括建立专业化的诚信管理机构、建立完整的诚信管理机制和制度、建立规范的诚信管理程序等,为企业诚信建设顺利、有效进行提供具体咨询服务。

检验检疫诚信诚信体系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运行要求高,虽然还在不断探讨、健全、完善的过程中,但己显示出一定的有效性。近年来,检验检疫机构通过建立和推行诚信管理体系,与外经贸企业建立和发展了稳定、可靠的诚信关系。在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诚信度的前提下,对企业采取了相应的检验模式或监管方式,例如对诚信度高、质量稳定的企业分别实行免验制度、“绿色通道”制度、“电子查询快速核放”、以及“过程监督检验”、“型式试验+跟踪检验”、“便捷检验”、“远程电监控、查验”、“电讯检疫”等检验监管的新模式。这些蕴涵着诚信理念的检验监管方式和制度的成功实施,最大程度地体现“守法便利”的原则和效果:不仅减化了手续,缩短了检验签证周期,加快通关、放行速度,而且降低了检、工、贸的管理成本或运作成本,实现了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的重大突破,有效激励和促使企业坚持守法自律、加严内部诚信建设,形成了与检验检疫相关各方的良性互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加大开放型经济的跨越步伐,进而带动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业宏 杨雪瑛 熊国忠

第2篇: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行政审批改革探索

摘 要:为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要求,切实为企业减负,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给各分支局,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切入点,建立行政审批管理平台,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走在行政审批改革的最前线。

关键词:政务服务 行政审批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质检总局《关于全面深入推进法治质检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推进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实现阳光审批。

二、项目目标

项目紧紧围绕便捷、高效、智能的目标实现“两简”。简化了申报手续,有效解决传统书面申请模式企业需多次往返企业政府部门、申请材料需在不同审批人员多次流转等问题,企业、行政许可办理人员只需通过点点鼠标就能顺利完成行政审批材料的提交、办理,实现行政审批电子化、无纸化,平均每项许可缩短办理时限5-6天。简化了审批流程,统一规定行政审批每个环节流程,制定统一的项目表单;通过短信和电子邮件即时告知企业行政审批环节与结果,提醒行政审批人员及时办理审批事项。

三、系统架构

1.技术架构。平台按照质检系统应用软件开发规范,采用Oracle数据库,Java开发环境,Struts2+Spring+Hibernate+Activity框架进行开发。平台融合短信、邮件等通信方式拓展平台应用的便捷性与时效性。

2.系统流程图。按照国务院下达的行政许可项目办理要求,平台设计了如下流程:

四、取得的成效

1.规范统一化。依托平台,将行政许可事项规范化管理,统一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事项企业名录、办理指南。

2.流程模式化。对行政许可的申报、受理、审核、评价、批准、送达等环节实行系统化和信息化管理,规定每个环节流程走向,自动记录任务办理时间、办理人和审批意见,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同时,探索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根据企业信用情况、产品风险等级等因素,经评估并得到上级领导批准,可以对换证企业仅采用文件评审等方式,根据文件评审结果直接做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3.时限预警化。每一环节皆实施“短信提醒即时通”功能,提醒工作人员限时办理,防止超期限。同时,及时告知服务对象不符合项、整改事项和补正信息等內容。

4.办理高效化。在优化服务方面,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比如根据企业信用情况、产品风险等级等因素,简化审批等。实行权力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

5.告知智能化。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移动终端、pc终端等多种方式告知企业业务办理动态,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在企业申报和受理环节,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企业补正信息;在考核环节,受理通过后的5个工作日处理考核组,向企业下发《期限告知书》;在整改环节之间,一次告知企业不符合项和整改事项。同时,审批流程每个环节短信通知下一步任务办理人,及时提醒办理。

6.档案电子化。实现申请材料、审批材料、考核监管、日常监管等电子化,通过监管类型进行分类,每个企业的每次监管的数据收集于一个数据库之中,形成企业完整档案,便于数据管理;同时方便查询统计,为企业分类管理和诚信管理提供依据。

7.审管方式联动。灵活采取监管和考核验证措施。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和产品风险等级,对行政审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可以采取文件验证的方便措施,在日常监管现场检查时予以跟踪验证;在办理企业审批过程中,对日常监管中的不符合项整改情况进行调阅查询,可以视情况对考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用文件验证或者现场验证的相应方式。

8.审管结果联动。提升评价全面性。把对企业日常监管评价结果作为行政审批综合评价环节的输入,在对企业符合性实行评判时,兼顾审批考核评价结果与日常监管评价结果,提升企业评价的客观全面性。

9.审管处置联动,提升监管成效。对行政审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严重不符合项及其处置情况在日常监管中重点关注。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符合处置条件的,应立即启动资质撤销、注销、暂停等程序。例如,在监管中发现企业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监管部门及时将信息反馈审批部门,审批部门核实信息后暂停审批,待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后再做出行政审批决定。

五、结语

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也积累不少经验。对于项目建设来说,要注意如下问题:

1.统一的标准。在系统建设中,应制定统一的代码库、规范标准。系统建设时应严格参照标准执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代码转换。

2.安全问题。数据在网络中传输,这对网络安全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在服务器、网络通讯、xml规范都要有详细的安全措施。

3.法律问题。数据在互联网中传输后,带来有效性、合法性、安全性、私密性等的问题,这就需要成熟和稳健的法律框架进行规范和仲裁,以保护数据传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05-17(001).

作者:孔凡林 窦亚菲

第3篇: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创新政府绩效管理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5年开始在机关内部实施绩效管理,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程序高效、方法实用、效果明显的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已成为其正确有效履行职能、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和推动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有力工具。

一、河南检验检疫局绩效管理的突出特点

(一)将绩效管理的功能定位在“管理”上。把持续提升和改善检验检疫行政执法效能作为价值取向,采用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监督功能、沟通功能和改进功能。

(二)以单位绩效为重点构建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对所属各部门工作过程的管理和工作效果的评价来保证全省系统工作效能的持续提升与改善。

(三)以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的原则设定绩效目标。既能够推动重点工作任务的及时有效落实,又能够不断提升机关的基础管理能力,同时也使绩效管理能够覆盖所有工作职能和过程。

(四)绩效目标具有动态调整功能。将年初制定目标时无法预见的动态性工作及时纳入目标系统加以有效推动落实。

(五)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相结合。将可以量化的工作形成定量目标,将难以量化的工作形成定性指标,但无论是定量目标还是定性目标都强调其具有可评价性。

(六)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遵循“谁归口管理,谁负责考核”的原则,实现绩效考核同机关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使每个部门既是被考核者又是考核者。

(七)实现目标考核动态化。用动态化的考核机制取代运动式的集中考核机制,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并实现考核结果的及时、公开、透明。

(八)实现绩效评估多维化。从考核得分和得分率两个维度共形成12个评价指标对部门年度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使绩效考核结果是被考核部门完成目标任务 “量”和“质”的综合反映,激励大家完成目标任务要“又多又好”。

二、河南检验检疫局推行绩效管理的经验做法

第一,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河南检验检疫局党组始终将绩效管理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抓手,亲自领导体系设计与改进完善工作,对年度绩效策划、实施、评估和改进等工作皆以局长办公会议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绩效管理的法定工作程序。

第二,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建立了由绩效管理领导机构、绩效管理工作机构、绩效考核部门、绩效责任部门和部门绩效负责人、绩效联络员构成的全员参与工作网络。

第三,把好目标体系结构设计关。通过建立适合自身情况并科学、合理、简便、适用的绩效目标架构,使绩效管理实现了对全局工作的全面覆盖、对重点工作的突出推动、对工作创新的积极鼓励、对工作责任事故的有效预防,从而保证了绩效管理抓手作用的充分发挥。

第四,把好年度绩效目标设定关。一是将年度目标制定过程作为研究部署全局全年工作的过程,确保年度绩效目标与全局工作部署的一致性。二是将法律法规要求、质检总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自身的战略目标和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等作为制定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的依据。三是遵循“两上两下”的目标设定程序,保证年度绩效目标能够全面覆盖全年各项工作部署,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第五,把好绩效目标考核关。建立目标动态考核机制,根据目标的完成进度适时跟进考核,实现目标考核工作的日常化、即时化;对目标落实考核情况实现动态监控,确保目标考核的及时性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实现公开化、透明化,保证各部门对考核过程和结果享有知情权和申诉权。

第六,把好绩效结果应用关。将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输入到人员能绩管理,作为人员年度能绩评价、职务任免、评优评先、奖励等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充分有效应用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的持续深入。

第七,把好绩效评估改进关。每年于年中和年终结合全局工作会议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两次集中评估。根据年中评估结果对下半年重点工作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将年终的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制定绩效目标的依据之一。

第八,把好信息技术支撑关。通过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各项绩效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和“管得了”,保证了“事事有人做、件件能落实”;实现了每项目标完成情况有据可依、有迹可查;实现了及时、有效的绩效反馈与沟通;也实现了对绩效管理过程的适时监督。

三、河南检验检疫局绩效管理取得的明显成效

第一,凝聚力持续增强。绩效管理模式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充分认同,“实干为先,业绩为要”的工作要求已深入人心。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作为、持续求进,真抓实干、追求卓越,形成推动河南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执行力持续加强。将全部工作过程都纳入绩效管理,形成具体可操作、可评价的绩效目标,并对目标完成情况实现动态考核评价,每项工作任务落实的效率和效果都能够得到动态有效监控。绩效管理有效推动了工作执行力的持续加强。

第三,行政效能持续提升。以2012年主要业务数据与2011年同比为例:受理进出境货物报检批次和货值分别增长24%和101%;查验出入境人员增长35.4%,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人次增加5.04%,发现病例增长38.6%;查验出入境飞机增长57%;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总数居中西部省份第一;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等等。

第四,顾客满意度持续提高。坚持“总局满意、地方认可、企业受益、自身发展”的工作总标准,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抓手作用,不断提升行政效能,顾客的满意度持续提高。随机调查的河南省14个政府部门和40家进出口企业对该局工作综合评价成绩分别为100分和99.93分;进出口企业对该局年度工作满意率达100%。

(作者: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作者:袁长祥 李峰 陈家强

第4篇:报检员考试检验检疫知识: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报检

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

动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一是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免受国内外重大疫情的灾害,是每个国家动物检疫部门的重要、任务。二是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优质的动物和产业是国家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成交的关键,动物检疫工作不可或缺。三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动物及动物产品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疫病是人畜共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动物疫病中,人畜共患传染病已达196种。动物检疫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报检范围

入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

二、报检前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第十条规定: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由于输出动物及其产品的国家与地区的动物疫情比较复杂,在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传入动物疫情的风险,所以需事先进行风险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否准备进口经输出国检疫合格的产品,以保护我国人民生命和畜牧业的安全。因此,进口商在签订动物、动物产品进口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在签订进口合同前应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准许入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后再签进口合同(申请程序见第十章第七节)。

其次,应当在合同或者协议中订明中国法定的检疫要求,并订明必须附有输出国家或者地区政府动植物检疫机构出具的检疫证书。

我国规定禁止或限制入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等,还需持特许审批单报检。

入境动物产品如用于加工,货主或其代理人需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检验检疫机构查考核其用于生产、加工、存放的场地,符合规定防疫条件的发给注册登记证。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向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输入活动物(如猪、马、牛、羊、狐狸、鸵鸟等种畜、禽)的,国家质检总局根据输入数量、输出国家的情况和这些国家与我国签订的动物卫生检疫议定书的要求缺点是否需要进行境外检疫的要在进口合同中加以明确。国家质检总局派出的兽医与输出国的官方兽医共同制定检疫计划,挑选动物,进行农场检疫、隔离检疫和安排动物运输环节的防疫等。

国家质检总局经过飞行评估,取消了一部分风险较小的动物产品进境检疫审批规定。以下动物产品无需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蓝湿(干)皮、已鞣制毛皮、洗净毛、碳化毛、毛条、贝壳类、水产品、蜂产品、蛋制品(不含鲜蛋)、奶制品(鲜奶除外)、熟制肉类产品(如香肠、火腿、肉类罐头、食用高温炼制动物油脂)。

三、报检要求

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在货物入境前或入境时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约定检疫时间。

1.输入种畜、禽及其精液、胚胎的,应在入境30日前报检;

2.输入其他动物的,应在入境15日前报检;

3.输入上述以外的动物产品在入境时报检。

经现场检疫合格的,允许卸离运输工具,对运输工具、货物外包装、污染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并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将货物运往指定存放地点。该批货物未经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不得加工、销售、使用。报检后,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准予加工、销售、使用;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作退回销毁或者无害化处理。

四、报检地点

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在检疫审批单规定的地点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在检疫审批单中对检疫地点规定的一般原则为:

1.输入动物、动物产口和其他检疫物,向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疫;

2.入境后需办理转关手工艺续的检疫物,除活动物和来自动植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检疫物由入境口岸检疫外,其他均在指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并实施检疫。指运地一般为转关货物运输目的地和最终报关地;

3.涉及品质检验且在目的港或到达站卸货时没有发现残损的,可在合同约定的目的地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并实施检验。

第5篇: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电动工具技术专家组(TC 23)决议

No. TC 23-01 决议1:对任何绝缘等级绕组的温升超过GB 3883.1-2005中12.5条规定的限值时,如按12.6条的方法进行补充试验合格,则不再与该产品的绝缘等级有关。补充试验中的绕组匝间冲击试验电压的电压值统一为1000 V。

决议2:I类工具可触及的输出轴应当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绕组、换向器隔离。

决议3:需要使用特殊工具才能拧动的螺钉见下图,当电动工具中的外壳或电缆压板的固定螺钉中采用了这种螺钉,即可认为该工具的电源线应由制造商进行更换,属于GB 3883.1-2005中3.3.4所述Y型联接。

决议4:接地连续性的钢质零部件的电镀涂层厚度是否足够(GB 3883.1-2005中26.4条),也可以接受制造商(生产者)的符合性声明。

决议5:用于Y型联接的压接帽(见右图),因 不存在将带电零件保持在位的要求,因此无需进行球 压试验,但需要承受550℃的灼热丝试验。

对非安置在开关内的外接柱型接线端子排,应进行125℃ 的球压试验和550℃灼热丝试验。

决议6:Y型连接示例

1) 当机壳或电缆压板的固定螺钉采用了上述决议3规定的螺钉时; 2) 当至少一根电源线采用压接型式,如压接帽及类似形式的联接时;

第 1 页 共 2 页

3) 当电源线与工具的某部分壳体或部件注塑成一体时。

决议7:GB 3883.1-2005的25章中对写有“除联接专门制备的软线外”的条款,应理解成仅适用于联接专门制备的软线的接线端子,对该工具中不是联接专门制备的软线的接线端子,仍应符合相应标准中的全部相关要求。

决议8:Y型联接的工具,只要其中有一个接线端子是X型(柱型、螺孔型)接线端子,为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仍应对该X型接线端子,按GB 3883.1-2005中25章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

决议9:无论电源联接的型式,均允许“电线固定装置可以是电源开关的一部分”。

决议10:对“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可按本决议的附件一和附件二进行检测。

认监委TC 23技术专家组

附件一:CNCA-01C-014:2011的补充件 附件二: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的专用要求

第 2 页 共 2 页

附件一

CNCA-01C-014:2011的补充件

1. 适用范围

本补充要求适用于按GB 3883.1-2008和“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的 专用要求”(见本附件二)进行检验的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

一旦等同采用IEC 60745-2-12:2008《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二部分:混凝土振动器的专用要求》的国家标准正式出版实施、并CCC认证采用了GB 3883.1-2008和已出版的该专用要求后,本附件一及附件二即自动失效。 3. 型式试验 3.2.1 检测标准

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安全检测标准:

(1) GB 3883.1-2008《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2) 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专用要求(见本补充件中的附件二) 3.2.2 检测项目

安全检测项目

产品的检测项目为安全标准GB3883.1-2008中规定的全部适用项目和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的专用要求(附件二)中规定的全部适用项目。 3.2.3 检测方法

安全检测依据GB3883.1-2008和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专用要求中规定的和/或引用的检测方法和/或标准进行检测。 8. 其他规定(补充)

凡在本补充件中未提及的规则,均按本《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电动工具》正文中的规定执行。

第 1 页 共 8 页

附件二

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的专用要求

1. 范围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增加:本专用要求仅适用于带电源转换器的混凝土振动器(以下简称振动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EC 60745-2-12:2008。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3. 定义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3.2.9 正常负载

指振动器按正常使用方式装着软管和振动棒连续运行时达到的负载。运行时振动棒浸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容器中,水量至少为振动棒体积的50倍。

容器的直径约为容器中水面高度的50%。 容器的高度为试验时不致使水溅出的高度。 增加:3.101 混凝土振动器 concrete vibrator 用来捣实混凝土的工具。振动器的激振部件(振动棒)进行低幅振动并沉入被振动的混凝土混合物中。混凝土振动器可以设计成下列中的一种:

a) 电动机和振动机构均设在振动棒内,装有电源开关的部分,或电源转换器以及开关手柄的组装件则通过一根内装联接电缆的长软管与该振动棒联接。长软管可用作手柄(见图101)。

b) 仅振动机构设在振动棒内,由电动机、手柄和电源开关构成的分离式便携单元,通过一根内装软轴的长软管与振动棒联接(见图102)。

4. 一般要求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第 2 页 共 8 页

5. 使用一般要求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6. 空章 7. 分类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8. 标志和说明书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9. 防止触及带电零件的保护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0. 起动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0.1 增加

试验在10℃±1℃的环境温度中进行,此前振动器在此温度下至少保持2 h。 11. 输入功率和电流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2. 发热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2.4 改换为:

振动器的温升在规定的正常负载条件下运行30 min后测量。 13. 泄漏电流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4. 防潮性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4.1 第一段改换为:

对3.101中的设计a),所有零件的外壳以及电缆进线口应是IP X7。 在进行本条的相关试验时,装有开关或电源转换器以及开关手柄的组装件应置于正常使用位置,软管(如有)正确地接上。

第 3 页 共 8 页

对3.101中的设计b),电动机单元应是IP X4。

在进行本条的相关试验时,电动机单元置于正常使用时出现的最不利位置。 隔离变压器或电动机-发动机组应是IP X4。 15. 电气强度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6. 变压器及其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7. 耐久性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7.2 改换为:

振动器在正常负载的规定条件下,以1.1倍额定电压和0.9倍的额定电压各运行两个12 h的运行期,每两个12 h运行期之间的停歇的时间至少为2 h。

振动器可用不是装在工具上的开关接通和断开。

试验期间,允许更换电刷,并按正常使用方式对振动器加注润滑油脂。 如果振动器任一部分的温升超过12.1试验时测得的温升,可采取强迫冷却或使其停歇,停歇时间不包括在规定运行期内。

在这些试验期间,过载保护器应不动作。 18. 不正常操作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18.12 改换为:

本条不适用。

18.101按正常使用安装振动器,要将软管和振动棒在空气中保持成垂直位置,以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上限的电压,从室温开始起动。

运行期为:

- 2 min,对装有电源开关的振动器,并且一释放开关的操动件后就立即自动关断电动机;

- 15 min,对其他那些包括有将电源开关锁定在“接通”位置装置的振动

第 4 页 共 8 页

器。

当保护装置(如有)动作,则认为试验终止。

在振动器被冷却到接近室温后,应能承受15.2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对电动机在振动棒内的振动器,对非III类工具,在基本绝缘上施加的试验电压降低为1000 V。 19. 机械强度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0. 机械危险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0.3 增加:

只对正常使用中用手握持或用手操作的、装有电动机或电源开关的部件才进行本试验。 20.5 改换为

本条不适用。 增加

20.101 软管与装有电源开关的部件之间机械联接,软管与振动棒之间的机械联接应可靠。

振动器按正常使用时装配,通过在振动棒与装有电源开关的部件之间施加1 min的拉力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拉力值(以N为单位)等于振动棒质量(以kg为单位)数值的200倍,但不超过1200 N。

试验期间,电气联接件不应受到机械应力;试验后,在装有开关的零件处、以及固定在振动棒处的软管应均无明显的位移。

此外,振动器应经受15.2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对电动机装在振动棒内的混凝土振动器,对非III类工具,施加在基本绝缘的试验电压降为1 000 V。 21. 结构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1.16 增加:

第 5 页 共 8 页

在正常使用中插入待振混凝土混合物中、或用手握持或用手操作的电动机供电回路和其它部件,应满足带水源工具的要求。

如不用隔离变压器,也可使用具有与电源隔离程度与隔离变压器相同的电动机—发电机组。

隔离变压器或电动机—发电机组的额定输出电压不超过:

- 120 V,频率不超过60 Hz;

- 250 V,频率超过60 Hz。

通过观察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21.32 改换为:

本条不适用。 22. 内部布线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3. 组件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4. 电源连接与外接软线

除下述条文外,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4.4 第一段改换为:

电源线应采用不低于重型氯丁橡胶护层的电缆(GB/T 5013.4 245 IEC 66)。 24.12 增加:

本条文不适用于振动机构设在振动棒内、手持部位不含电动机、电源开关和电缆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背负使用的除外)。 增加

24.101与内有电源开关的零件相接的电源线长度应:

- 对3.101设计a)的混凝土振动器,至少5 m;

- 对3.101设计b)的混凝土振动器,不超过0.5 m或至少5 m。 通过测量插头到内装有电源开关的零件的进线口之间的电缆长度(含电缆护套)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第 6 页 共 8 页

25. 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6. 接地装置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7. 螺钉与联接件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8.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通距离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29. 耐热性、阻燃性和耐电痕化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30. 防锈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31. 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

GB 3883.1-2008的这一章适用。

图中:1. 电源线

2. 电源转换器和带手柄的开关 3. 开关

4. 内装电动机的振动棒

图101混凝土振动器的典型设计b)

第 8 页 共 8 页 电源线

第6篇:出入境检验检疫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部门工作

一、办公室

l、协调局机关日常工作,拟定机关办公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局政务值班;

2、负责党组会、局务会、局长办公会的秘书工作、拟写会议记要:负责局重要会议的管理与组织工作;

3、负责本局公文管理;负责上级、有关部门和检验检疫系统来文的收文办理工作;指导下属局的公文管理工作;

4、承办局领导讲话和重要文件材料的起草工作:办理有关文字的综合事项;

5、负责检验检疫政务信息工作;

6、负责检验检疫宣传、信息,《检验检疫报》记者站工作;负责审核新闻稿件,承办新闻发布事宜;

7、负责机要、文印、档案和保密工作;指导下属单位的机要、档案和保密工作;

8、负责机关行政事务、接待等工作:负责办公用车的有关管理事项;督促检查机关后勤服务工作;

9、负责机关办公用品的计划、审批和采购工作;负责家具、用具的配发、采购和管理;负责通讯工具的管理:建立实物帐(总帐和分帐);负责办公用房和实验室用房的调配:负责着装的管理:负责报纸的征订工作;

10、负责外事管理工作;负责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护照签证的办理及管理工作。

二、法制与综合业务处

1、负责组织实施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检验检疫法制工作及执法督查和质量的稽查工作:承办行政处罚、复议、诉讼和司法调查工作;

2、负责全局检验检疫业务综合,承担业务协调工作;

3、负责与口岸办、海关、边检等单位的业务协调;

4、负责全局检验检疫业务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和反馈;

5、负责全局检验检疫业务分析。

三、检务处

1、承担报验、签证、放行、计费等的流程管理工作;

2、负责一般原产地证、普惠制原产地证的签发和管理工作;

3、负责检验检疫证书、证单、签证印鉴和业务 档案及管理工作;

4、负责证书审核,翻译,校对、缮制等工作;

5、负责全局检验检疫统计工作,定期编制业务统计报表,按规定上报有关统计资料;

6、负责检验检疫标志、封识的购制和管理;

四、动物检验检疫处

1、负责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和其他应检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包括畜、禽、鸟、水生动物、兽、蛇、蜂蚕等动物及其繁殖材料(精液、胚胎、卵、种蛋)、肉类、脏器、油脂(食用油除外)、蛋及蛋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皮张、羽绒类、鬃类、骨、蹄、角、血液及其制品、生物制品、动物性工艺品、动物性药材以及动物性实验材料等;

2、承办授权的进境动物检疫审批;

3、负责动物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办理疫情通报等工作;

4、承办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和检疫注册的考核与监督检查。

五、植物检验检疫处

1、负责出入境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应检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包括野生植物、苗

木、花卉、种子、蔬菜及食用菌、瓜果,果仁(生)、饮料原料(不含果汁)、粮谷、饲料、豆类籽仁、植物油(食用油除外)、茶叶(生)、松香、植物树脂树胶、生漆、土特产、烟草、卷烟及辅料、生药材、竹木藤及其制品、草柳编、植物性包装材料、土壤等;

2、承办授权的进境植物检疫审批;

3、负责植物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办理疫情通报等工作;

4、承办出入境植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和检疫注册的考核与监督检查。

六、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

1、负责出入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和口岸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

2、负责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证书、健康证等签发管理工作;

3、负责出入境交通运载工具、集装箱及容器的卫生监督管理和疫情通报工作;

4、负责化妆品的检验监管和特殊物品的审批工作;负责尸体、骸骨的监管和进境废旧物品的卫生监管工作;

5、负责国内外有关传染病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办理疫情通报等工作:

6、负责进出口食品:包括罐头、熟肉制品、乳制品、蜂产品、食用油、速冻食品(肉类除外)、小食品、保健食品、饮料(含果汁)、酒、糖及糖果、茶叶、干果及果仁(熟)、调味品等卫生质量检验和监督检查工作;

7、负责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中成药、食品销售包装、食品容器等卫生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

8、承办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卫生注册的考核与监督检查工作。

七、化矿检验处

1、负责进出口化工、化工原料、矿产品、石油及 其产品、塑料及其产品、橡胶及其制品、乳胶等产品的法定检验监管:

2、负责金属材料(含有色金属)的法定检验监管:

3、承办分管商品的出口质量许可的考核和监督检查:

4、负责对分管商品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和认可检验员的认可考核工作。

八、机电检验处

1、负责进出口机电仪、成套设备、车辆等商品的法定检验监管:包括机械产品,运输机械、车辆、电子产品、电工产品、家电产品、医疗器械、通讯器材、安全消防器械、压力器、工、量、刃具、民用机电产品等;

2、负责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

3、承办分管商品的进出口安全质量许可的考核和监督检查;

4、负责对分管商品出口生产企业的分类管理。

九、轻纺检验处

1、负责进出口轻工业产品,包括纸张、纸浆、陶瓷、搪瓷制品、胶合板、家具、灯具、

照相机、自行车及另部件、玩具类、玻璃及其制品、烟花爆竹等的法定检验检疫与监管;

2、负责进出口纺织品;包括棉花、麻、纱线、坯布、印染布、生丝、绸缎、羊毛、化纤、绒类、纺织制品和服装(包括羽绒服、裘皮制品)、鞋帽等的法定检验检疫与监管;

3、负责包装:包括陆运、空运、海运危险品、普通商品的运输包装容品、包装容器的生产材料及其铺垫物的法定检验鉴定;

4、承担分管商品的进出口安全质量许可、包装许可的考核和监督检查。

十、科技与认证处

1、组织贯彻执行有关检验检疫质量认证、认可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组织制定我局实施办法;

2、负责对进出口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卫生、检疫注册登记的管理工作;负责出口包装许可、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和进口安全质量许可的管理工作;

3、负责对认可检验员、认可兽医的资格审批和监督检查工作:

4、负责对省内涉外检验检疫、鉴定、认证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及卫生除害处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5、负责检验检疫实验室注册、认可的管理工作;负责系统注册实验室西北大区考核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6、负责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检疫协定的实施工作;

7、负责全局科技管理和科技委日常工作,组织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办理科研(制标)计划及成果的上报审批等事宜;

8、负责全局检验检疫标准、图书杂志资料的购置、管理和科技信息收集、翻译整理等工作;

9、负责全局检验检疫、科研等仪器设备(含照相机,摄像机、空凋、计算机及附属用品),科研经费和仪器设备专项资金的计划管理,并建立实物帐;

10、负责全局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及培训工作。

十一、人事处

1、负责承办全局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工作;承担人员录用、考核、调配、任免、奖惩的具体事务;

2、负责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的管理和职称的评定、聘任等工作:负责组织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3、负责劳动工资管理;负责职工福利、劳保用品的计划、标准、预算和审批;负责临时工的管理工作;负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

4、承办出国人员的政审工作;

5、负责安全保卫管理工作。

十二、财务处

l、负责全局财务管理,编制、汇总、审核财务收支计划、预算和决算工作;

2、负责基本建设项目规划及资金计划和预决算工作;负责各种专项基金的预算、决算及使用监督: 负责后勤服务项目及预算审核、资金审批与监督管理;

3、负责国有资产帐务管理,并对其购入、调拨、转帐、报废实施监管:

4、执行收费项目规定,负责财务监督,负责票据的使用与管理工作;

5、负责局机关办公经费及日常行政费用支出的审核、审批和监督工作:

6、负责对分支机构和下属单位的财务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十三、机关党委办公室(政工处)

1、负责制定机关党的建设规划、计划、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负责党费的管理。负责共青团工作;

2、围绕中央、国家局、省委和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和检验检疫工作的中心任务,研究制定局机关和分支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措施;指导全局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精神文明建设;负责综合治理工作;

3、负责建立完善机关各级工会组织,制定工会工工计划;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机关文体活,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协助:有关部门改善职工生活福利,管理工会经费和财产,协助机关党委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4、负责计划生育等工作。

十四、监察审计室

1、负责全局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参与内监督,协助党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风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党风党纪、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工作,承办违反党纪、

政纪

案件的调查核实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

2、负责信访举报工作;

3、负责稽查审计工作。

十五、离退休干部处

l、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组织离退休人员政治学习,安排组织生活和有益的社会活动;

2、负责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活动场所、器械设置和配备车辆的管理、使用;

3、负责审核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协助有关部门发放离退休费。

第7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上海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跨境电子商务,是指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企业(以下简称“电商企业”)将境外/境内商品通过互联网向国内/国外消费者零售并通过跨境物流运递的经营活动。

第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跨境电子商务实施企业备案、商品备案、检疫查验、商品核查、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文件要求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第二章 企业和商品备案

第五条 在上海口岸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和电商物流集中监管场所的运营企业(以下简称“监管场所运营企业”)应当向上海检验检疫局备案。备案时应填写跨境电商企业备案表(附件1),并提供营业执照、商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诚信经营承诺书(附件2)。

电商企业、电商平台为境外企业的,应委托境内企业办理备案手续,并提供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授权书。

第六条 电商企业和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下简称“电商平台”)应依法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安全审核、消费者权益保护、商品质量溯源和流向溯源、缺陷产品召回和报告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合检验检疫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管理。

第七条 对于网购保税进口模式,电商物流集中监管场所应符合检验检疫关于口岸仓储物流企业和检验检疫查验场站的安全卫生监管要求(附件3),建立并有效运行物流仓储安全管理和商品流向溯源管理等制度,配合检验检疫机构的查验监管工作。

第八条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商品上架销售前,电商企业或其委托的电商平台应向检验检疫办理相关商品的备案手续。备案时应提供的信息包括:商品名称、品牌、HS编码、规格型号、原产国别、供应商名称等基本信息。

第九条 属于跨境电子商务负面清单内的产品,检验检疫机构不予受理备案。

第十条 电商企业应在相关电子商务网页明示所售商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和对消费者的必要告知事项。

第三章 申报和查验

第十一条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商品实施全申报管理。商品进出境时,应依法办理申报、报检手续。

第十二条 网购保税进口商品进境后,监管场所运营企业应在其电子仓储管理系统中建立商品底账,并自行或委托代理企业办理跨境商品订单申报手续。

第十三条 对于网购保税进口商品,电商企业应提交商品交易电子数据(订单),支付平台应提交支付信息数据(支付单);商品出区前,监管场所运营企业应提交电子申报数据(申报单)。以上相关电子数据应通过上海电子口岸平台向检验检疫提交。

第十四条 进出境货物属于卫生检疫或动植物检疫范围的,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检疫。应当实施检疫处理的,依法监督实施检疫处理。

第十五条 对于网购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基于风险分析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机制,通过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产品质量安全的合格评定;对于一般工业制成品实施事后监管。

第十六条 对于网购保税进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实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质量安全监管,依据相应产品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项目进行监测。

第十七条 对于网购保税进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在其出区前实施商品抽批货证核查。符合规定的,向监管场所发运营企业送放行指令,监管场所运营企业凭检验检疫指令放行。核查内容包括电商零售商品的实物与登记申报信息是否一致、电商零售商品包装、生产批号、日期等信息是否完整等。

第四章 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检验检疫机构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对跨境电子商务实施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电商监测和市场监测。

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是指对商品的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测的活动。

电商监测是指对电商企业、电商平台的相关网页开展跟踪浏览和检视,审查其是否履行法定义务和质量诚信经营承诺。

市场监测是指对政府部门警示通报、媒体报道、国内外市场反应和消费者投诉举报信息等开展舆情监测。

第十九条 对于监测发现商品达不到质量安全要求的,检验检疫机构采取约谈、风险通报、通知整改、召回、退运或销毁等措施。

第二十条 电商企业或者电商平台违反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的,检验检疫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是指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商品整批入境集中存放于特殊监管区域内,然后通过互联网向国内消费者零售并以个人物品申报出区运递至消费者的经营活动。

第二十二条 检验检疫机构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产品备案、申报、查验、和风险监测工作的电子化管理。

第二十三条 通过国际快递或邮寄方式进境、收货人为个人消费者的商品,其申报、报检和检验检疫按国家关于进境快件和邮寄物相关检验检疫监管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8篇: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

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 检疫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以下简称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保障检验检疫业务工作及科研正常进行,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检验检疫实验室仪器设备(以下简称仪器设备),是指用于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各处室、分支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检验、检疫、科研等方面的仪器设备。

第三条 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管理的原则是:统筹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共享,提高绩效。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单台购置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的规划、计划、购置、验收、计量、使用、维护、维修、报废及运行安全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检验检疫系统的仪器设备由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实施统一管理,黑龙江检验检疫局科技处(以下简称科技处)是检验检疫系统仪器设备管理部门。

第六条 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二、制定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负责提出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会同黑龙江检验检疫局财务部门安排仪器设备购置资金的使用,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

四、完成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的各项设备管理工作任务,定期向总局汇报设备管理工作情况;

五、制定和更新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负责对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的绩效管理工作,负责对分支机构的设备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六、负责对各部门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的培训及技术交流工作;

七、负责会同财务部门编制检验检疫系统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并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登记、计量、使用、维修、调拨、报废和安全等方面工作的管理工作;

八、负责对检验检疫系统《检验检疫仪器设备综合管理平台》运行工作进行监督、核查,确保登记数据及时、规范、准确;对按规定进行登记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状况和使用率督促检查;协调和组织检验检疫系统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协作共用工作。

第七条 各单位、各部门应有1名分管本单位的仪器设备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单位、本部门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负责本单位、本部门仪器设备的变更、报废的管理和上报工作;

二、负责提出本单位、本部门的购置计划和临时购置需求;并负责初审、汇总和上报工作;

三、负责建立本单位、本部门仪器设备的资产台帐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档案资料管理;

四、负责本单位、本部门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工作;

五、负责本单位、本部门仪器设备的计量工作;

六、配合科技处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和安装;

七、负责上报本单位、本部门仪器设备运行状况和设备事故;

八、负责本单位、本部门《检验检疫仪器设备综合管理平台》仪器设备录入、登记和及时填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状况和使用率管理工作;

九、负责落实科技处布置的有关仪器设备的相关工作。

第三章 仪器设备计划

第八条 科技处、财务处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仪器设备主管部门计划要求、检验检疫系统工作重点以及业务管理部门对仪器设备配置的建议,组织仪器设备需求论证工作,建立专家论证机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报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党组同意后,上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工作主管部门。

第九条 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包括预算“一上”、预算“二上”)报送国家质检总局后,如遇突发事件确需对少数重要仪器设备进行调整的,由科技处提出意见,财务处上报国家质检总局财务主管部门同意,并抄报科技工作主管部门。

第十条 仪器设备采购计划一经批准,各单位、各部门须严格按批准的计划内容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因故确需变更的,提出书面申请,由科技处组织检验检疫系统专家进行技术论证,经局党组同意后,上报国家质检总局财务主管部门,经国家质检总局财务主管部门和科技工作主管部门协商同意批复后,方可变更执行。

第四章 仪器设备购置和验收

第十一条 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的采购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仪器设备采购有关规定进行,由财务处组织好采购招标工作,科技处要在职责范围内做好采购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仪器设备到货后,科技处应及时组织并通知使用单位和有关方面,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验收。检验应按合同条款和开箱检验的具体规定进行。开箱检验完毕后,根据合同条款和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安装调试。

第十三条 开箱检验和安装调试中如发现有数量和质量问题时,不得验收。科技处应及时同组织采购部门和供货方交涉,并按合同约定进行索赔。凡因人为原因贻误索赔造成损失者,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四条 验收完毕后,验收人员应据实填写《设备验收调试报告》;并连同说明书(进口设备有关章节应附中文译稿)、装箱单、随机所带设备零配件和技术资料等经验收人员登记后交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归档。

第五章 仪器设备登记和使用

第十五条 科技处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实施条形码标签管理,并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在《检验检疫仪器设备综合管理平台》登记;各单位、各部门分管仪器设备的责任人应及时准确地登记仪器设备使用变更情况。

第十六条 科技处于每年12月份组织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资产使用台帐和仪器设备资产进行清点;各单位、各部门应在此之前适时组织进行自查;科技处据此结果与财务处、国资管理部门核对仪器设备,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十七条 大型仪器设备投入正常使用前,科技处可根据需要组织供货方对使用部门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用人员应熟悉技术文件,并根据工作需要,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 对于单位价值20万元以上或经使用部门认定为重要的仪器设备,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按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取得操作资格,方可上机操作;

第十九条 各单位、各部门的仪器设备必须有专人保管,并应建立仪器设备日常使用记录,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按设置的内容认真填写,保持日常使用记录的完整性。

第二十条 大型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后,未经科技处许可,不得随意改变原安装形式和位置。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改变或移动的,应报科技处和分管领导同意。仪器设备在单位之间调配,应报科技处、财务处、国资管理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审批。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各部门间应根据检验检疫业务情况,积极灵活开展仪器设备协作共用,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利用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对外开展协作时,应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使用部门应报局科技处审批后,报请分管局领导批准。

第二十二条 各部门分管本单位的仪器设备责任人应定期开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及时掌握仪器设备实际使用状况

第六章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检修

第二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及检修制度,并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 第二十四条 设备的指定使用人员负责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未指定使用人的,须指定日常维护保养人。使用单位仪器设备的定期维修和保养应有记录,并及时进行归档。

第二十五条 设备的大修,由使用部门提出维修申请,科技处会同使用单位编制定大修方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力量实施并共同验收。

第二十六条 仪器设备维修后,应由使用部门和科技处共同验收,需重新计量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应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七条 对于仪器设备的备品、备件,使用部门应建立一览表和明细帐,严格核销,及时补充,保证备品、备件的有效、完好。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备品、备件应报分管本单位的仪器设备责任人审核。

第二十八条 暂不使用的设备可由本单位的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封存管理。设备封存应办理封存手续,封存期限原则上不低于半年。设备封存期间,应加贴“封存”标志,不参加计量检定和各项设备管理考核。封存设备重新启用应办理启封手续,否则不得使用。 第二十九条 使用部门应做好对未安装使用的新到仪器设备和封存仪器设备的防尘、防锈、防潮、防霉工作,以防损坏。

第七章 仪器设备降级和报废

第三十条 具有下列情况的仪器设备可降级使用:

一、经维修仍达不到原有使用精度级别,但仍可满足相对较低精度级别检测要求的;

二、部分功能丧失,但主要功能仍能满足有关检测需要的;

三、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但未达到报废条件,可以继续稳定使用的;

四、计量检定结果达不到原规定使用等级,但仍可满足相对较低等级别要求的。

第三十一条 凡有下列情况的仪器设备,可作报废处理:

一、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不具有使用价值的;

二、因使用频率高导致仪器设备老化、无法修复的;

三、故障率高,维修成本过大,不具有使用价值的;

四、因事故或不可抗拒力造成损坏且无法修复。 第三十二条 对需要降级、报废、或变卖、转让的大型仪器设备申请,科技处组织有关部门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鉴定、论证,并签署意见,需办理手续的,科技处会同财务处、国资管理部门根据论证意见提出审核意见,由国资管理部门按财政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报批权限办理。

对需要降级的仪器设备,在技术论证前,还须由局仪器设备专家组成的专业机构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测试,形成检验测试报告,并确定精度级别。技术论证时,对其检验测试报告一并审核论证。

第八章 仪器设备安全管理

第三十三条 仪器设备使用部门是仪器设备安全保障的责任部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使用单位应及时向科技处反映,尽快采取措施解决。科技处应定期组织和检查仪器设备的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各单、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处理。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使用仪器设备的行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有责任和权力予以制止,并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责任人汇报。

第三十五条 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安装前应充分考虑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环境条件。

第三十六条 仪器设备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物品,确因工作需要放置的,仅限满足当天检测任务用量,并杜绝安全隐患,工作完毕应立即清除。

第九章 仪器设备使用绩效管理

第三十七条 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执行完成后,科技处应及时开展对预算购置计划的绩效进行评估,切实保证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高质量完成。

第三十八条

仪器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是评估仪器设备投入和使用绩效的重要因素,科技处和局各部门应通过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对仪器设备进行合理调配,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第三十九条

科技处负责组织实施仪器设备计划及使用的绩效评估。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按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有关办法进行。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条 仪器设备的计量工作依照国家计量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执行。原《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黑检科〔2000〕187号)同时废止。

第9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检验检疫局2012工作要点

上海检验检疫局2012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和九届市委十七次全会的部署,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减少四个依赖,发力四个中心”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奋发努力,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力开创“系统领先、行业一流”的上海检验检疫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2012年,我局的工作思路是:始终以“三个坚持”为主线,围绕“三个到位”抓质量,推动“三个管理”保安全,把握“三个导向”促发展,实施“三大战略”强质检。

始终以“三个坚持”为主线就是一要始终坚持“人民质检、为民服务,以质取胜、创先争优”不动摇;二要始终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不动摇;三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促进科学发展不动摇。围绕“三个到位”抓质量:一是围绕“制度到位”,抓政策顶层设计;二是围绕“监管到位”,抓基础业务建设;三是围绕“宣传到位”,抓质量氛围营造。推动“三个管理”保安全,分别是全面开展风险管理、持续

-1- 深化分类管理、巩固扩大诚信管理。把握“三个导向”促发展:一是把握“需求导向”,着眼转型发展;二是把握“目标导向”,着眼区域发展;三是把握“问题导向”,着眼改善民生。实施“三大战略”强质检分别是深入推进法治质检战略、科技质检战略和和谐质检战略。

按照这一工作思路,需要把握以下工作要点:

一、围绕“制度到位”,抓政策顶层设计。

完善质量宏观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状况分析和质量竞争力评价,合理设置各项指标,实施动态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责任考核办法和重大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质量激励机制。大力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叫响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要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建立与企业高层对话机制,推广行业标杆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进一步支持上海地区支柱产业、主打产品、出口强项产品做大做强。进一步用好注册备案、目录外商品的监督抽查、质量通报或召回调查等手段,全面把好进出口商品质量关。进一步规范我局业务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环节,对全局各业务职能部门拟发布的业务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

二、围绕“监管到位”,抓基础业务建设。

㈠抓好口岸卫生检疫监管。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风险预警平台。形成以“口岸监测+快速筛查”、中心实验室检测和联防 -2- 联控为主体的口岸卫生保障新机制。进一步联合开展长三角口岸医学媒介监测工作,形成跨区域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新机制。加大对张江生物医药研发的支持力度,探索制定入境特殊物品后续监管办法。制定邮轮卫生检疫现场操作规范,促进上海邮轮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㈡抓好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监管。进一步完善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防御体系。加强口岸检疫查验设施建设、口岸综合检疫除害处理区建设和入境动物隔离场建设。规范检疫处理流程。推动实施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系统。推动上海地区舞毒蛾等非疫区建设,进一步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支持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迪斯尼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机、犬三位一体”的综合查验模式,提高旅邮检工作效率。

㈢抓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扎实推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进口旧机电产品再利用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实现检验监管重点从产品检验向企业监管、产业监管和区域化行业管理转变。探索建立以消费品为主的进出口商品符合性验证管理制度。完成法定检验鉴定工作模式和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模式调整。在全国率先试点以业务重大事项管理为框架的进出口商品安全质量风险监测与分级管理制度。推广进口机动车辆“零等待放行”的业务管理模式。推进基于物联网的进出境集装箱智能监

-3- 管平台系统的运用和推广。探索建立符合上海口岸特点的目录外商品监督管理新机制。扎实做好危险化学品开验工作,探索并初步建立以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为主导的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框架体系。

㈣抓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积极参与国家质检总局、上海市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网络,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以及乳制品、肉类产品、保健食品、酒类产品、食用油等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进口食品口岸查验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快优化进口化妆品电子监管系统。推进进口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管理系统应用。完善出口食品企业综合信息库功能。

㈤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为抓手,实现认证认可的科学发展。组织上海口岸3C专项监督抽查工作。继续创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制度。加强对第三方合格评定机构的过程规范性和结果有效性检查。逐步建立检验认证机构分级管理制度。

三、围绕“宣传到位”,抓质量氛围营造。

㈠加大质量宣传力度。抓住《商检法(修正案)》颁布实施十周年、世界认可日、“全国质量月”等重大活动契机,继续深入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的对外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防疫意识,进一步宣传法规要求,提高旅客、邮寄物的入境效率。继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战略合作关 -4- 系,定期开展媒体走进检验检疫活动,形成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社会媒体强势宣传的生动格局,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㈡强化质量统计分析。不断深化质量分析制度,逐步增加典型案例、数据变动分析、分支局业务量分析等内容,形成统计分析的应用和反馈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报送质量分析报告、提出质量安全工作建议,展示把关服务的具体成效,不断提升上海检验检疫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全面开展风险管理。

成立上海局风险管理专家委员会,构建风险管理框架,加强质量风险发生、传播、控制等规律的研究。加强风险预警和通报,着手开展风险研判标准体系研究。不断优化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开展各单位风险处置机制的有效性验证,逐步形成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成风险监测应用信息化系统(一期)的开发,逐步建成外部风险信息数据库平台。

五、持续深化分类管理。

㈠深化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从制度建设、组织保障和后续监管三方面入手,夯实分类管理工作基础。以量化风险评级、动态调整和信息化建设等手段实施科学监管,形成“便捷一类、提升二类、帮扶三类、严把四类”的管理格局。

㈡探索分类管理理念在其他领域的运用。总结分类管理经

-5- 验,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理论成果,为监管模式改革和内部管理创新提供更多的思路。加大分类管理在进口产品领域的试点力度。探索在内部管理领域分类管理理念的适用空间,控制安全关键点,确保检验检疫内部工作安全。

六、巩固扩大诚信管理。

㈠推行实施质量信用监管工作。优化监管方式和手段,重点推进食品、动植物产品以及中小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参与“金质工程”全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全面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同推进质量诚信建设。

㈡落实质量诚信管理的扶优扶强政策。加快推进与地方相关质量管理部门、兄弟检验检疫机构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动,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营造严惩违法失信企业的社会氛围,增加企业质量监管的外部推力和内部动力。

七、把握“需求导向”,着眼转型发展。

㈠深化推进“全国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建设。推行“三个管理”,即风险管理、分类管理、诚信管理,保障质量安全。重点做好进口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和维修业务、扩大国际采购创新试点范围、服务浦东总部经济发展、扩大生物医药试点、支持重大展会活动、推广现有预检验模式等相关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㈡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建设。进一步拓展海运提货单无纸放行模式和空运运单无纸化放行试点,扩大“一单两报”试点范围。探索“电子支付”的项目开发。优化集中审单信息化平台,尝试 -6- 对非法检货物实现无纸化申报放行。积极参与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建设整体进程,继续推行进出口货物电子监管、直通放行、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

㈢全力支持重大活动开展和大型项目建设。借鉴和吸收服务世博会、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中检验检疫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的政策支持,对上海迪士尼项目推出便捷化、个性化的工作方案和服务措施,全力保障该项目建设任务。

八、把握“目标导向”,着眼区域发展。

持续深入落实部市合作备忘录。不断深化与上海市相关委办局和口岸执法监管机构的合作机制,力争在创新贸易功能模式、优化贸易便利化环境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做好泛长三角信息化共享平台的试点应用。力争建立全国领先的检关协调机制,要在推进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检关协同执法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加大流向货督验力度,开展对各分支局、办事处流向货督验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

九、把握“问题导向”,着眼改善民生。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对涉及民生产品的监督抽查,特别将乳制品、食品添加剂、有机产品等民众反映强烈的产品作为工作重点。提升上海质检12365质量热线的公共服务水平,制定12365工作规范,对投诉、举报信息进行风险研判和分类管理,形成投诉、举报信息的闭环管理。坚持开展“7×24小

-7- 时”等便利化措施。完成“5S”窗口管理体系第二批达标窗口建设及验收工作,实现“三个全面提升”的阶段性目标。建立“双打”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

十、深入推进法治质检战略。

㈠继续深化法治质检建设。全面启动“法治质检建设”理论研究,探索法治质检的核心价值、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加强各层级法制队伍建设。

㈡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全局行政处罚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建立大案、要案协查联办机制,形成案件移送督办程序。积极推动“两法衔接”工作的开展,探索建立联合执法和联席会议制度。大力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切实加强全局案卷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指导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结合入境特殊物品生物材料改革试点,推行许可的标准化制度,编写业务手册。

㈢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执法稽查工作机制,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典型案件及时研究,重要请示及时答复。建立业务督察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贯穿检验检疫执法全过程的业务督查工作机制。

十一、深入推进科技质检战略。

㈠打造高素质、多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创新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机制,巩固和提升现有的科技专家队伍,建立各专业条线的科技专家人才库。

-8- ㈡增强科技的内外协作能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争取资金投入支持,关注科技项目和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的衔接,积极开展产学研科技项目的立项。

㈢强化检测技术保障水平和能力。做好区域性中心实验室的调整和新建工作,推进保健中心口岸卫生监督检测重点实验室、机场局综合实验室、外高桥进境粮谷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推进“二次规划”的3个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的验收申报工作。跟踪国际最新检测技术和标准,扩大现有重点实验室的检测技术优势,努力延伸检测服务价值链。进一步探索建立口岸快速检测实验室,提升一线口岸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力争全年省部级以上科研和制(修)订标准项目申报100项、立项50项。

㈣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规划建设电子政务内网协同办公平台,逐步实现内部员工“一站式”工作环境。完成洋山灾备中心一期建设,适时开展灾备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容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云技术研究,加大现有虚拟化平台规模,不断提高平台运能。做好视频会议网络线路改造工作,积极参与国家质检总局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开展电子政务内外网隔离的可行性方案研究。对网络、应用系统、机房环境等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监控平台统

一、集中化管理。

十二、深入推进和谐质检战略。

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上海局竞争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扎实稳妥地推进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改进

-9- 和完善干部培养和考核机制,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完善电子教育平台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推进工资管理和考勤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建立教育培训证书管理制度。全力做好视频教材工作的推进和运用,组织全局骨干和全国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评审,确保视频教材的版本控制和持续改进,适时将视频教材建设纳入ISO9000体系管理。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全面提高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

㈡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明确基层单位建设目标,着力解决基层单位基础设施、技术手段、执法装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孙桥综合检测中心、金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崇明进境动物保健中心等基建项目的推进工作。合理规划局本部大楼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全局各项基础保障能力。

㈢加强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和谐质检研究和实践,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凝聚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全力落实“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机关文化、质量文化、质检文化、党建文化、廉政文化研究,促进对外课题深度合作,推广文化建设品牌,不断拓展和丰富文化内涵。强化文化宣传工作,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的立体宣传格局,大力弘扬和传播具有上海特点和行业特色的上海检验检疫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和子文化建设,组织各类职工文化团队,举办“文化年”主题活动。

㈣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建立“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10- 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亮三创三比三评”活动。继续推进强基创新“七一”工程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积极开展新一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新版文明创建标准,扩大为民服务成效。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全局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进政风行风测评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局政风行风水平。着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规范权力运行。

㈤加强财务管理。切实增强财务预决算的科学性和透明性,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决算公开,研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措施和方法。全面推行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加强基层财务管理,不断规范政府采购流程。完善财务综合管理软件,稳步推进电子收费,探索实行公务卡网上报销、网上审核、网上监督。做好事业单位津补贴改革各项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报销流程,逐步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规范、统一。继续做好津补贴改革后,相关属地化政策的全面争取和执行工作。

㈥加强内部建设。积极探索改进文风、会风、办事作风,加强应急值守,大力提高机关办公质量和行政效能。加强对各单位专项行动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各部门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继续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团史教育等主题实践

-11- 活动,探索开设青年讲坛等交流平台。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日常管理的制度规定和服务保障标准,为离退休干部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进一步加大便捷、利民、高效的后勤保障力度。

-12-

-13-

上一篇:十七届六中全会下一篇:物业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