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综合文化站自查汇报

2022-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我们踏入校园到加入工作,汇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何写汇报材料,在汇报中找不到重点,导致在学习、工作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综合文化站自查汇报》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乡综合文化站自查汇报

乡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乡地处临城县西北部,全乡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业余文化需要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品位,真正体现文化为经济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多方筹资并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筹建了一个乡级综合文化站,为农村文化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设施保障,现就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自查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落实情况

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共计投资24万元,其中乡镇自筹5万元,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0万,现在工程已经完成,资金全部按照工程预算投入项目建设。

(二)项目用地和建设情况

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选址在乡政府大院内,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4平米,并且还在文化站广场东侧附近建设了一个长13米、宽6米的农村文化大舞台,可用来举办中小型文艺演出活动。

(三)设备购置情况

综合文化站建成之后,我们根据文化站需要统一购置了书架6组、档案柜文件柜各2组、阅览桌4张、办公桌2张、会议演出桌凳子42套、电视机1台、音箱1套、调音台1套,点歌机,投影仪各一套,还有电脑及附属设备2套。

(四)运行使用情况。

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后,就投入了使用,除了开放阅览室外,还积极利用场地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比赛培训等,拓展了功能,发挥了作用。仅2011年就累计组织各种大型活动6次。

(五)保障措施。

我乡对文化站工作有明确分工,同时也落实了文化工作的活动经费,除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外还配备了一名文化站长和一名管理人员。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我们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制订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从自查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基本完成,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站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后,在人员配备方面虽然配备了2名专兼职人员,但目前的人员专业性不强,对本乡的文艺活动队伍难以进行有效指导和培训。

2、开展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由于我乡地方上的文艺人才不多,各行政村的农村文艺队伍也少,中青年人在外务工的人多,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大多数是以种植农作物为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开展文化活动上。

3、文化站缺乏正常运行的资金。文化站工作是一项为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无经济收入,在购置图书、报刊杂志、体育活动器材等方面都缺少资金,现有的设施设备暂时还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

三、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扎根于乡村,此人要热衷于文化事业,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同时要有吃苦精神,要经常带领宣传、演出队伍送文化下乡。一是宣传党的好政策;二是组织农民搞一些对身体有健康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活动,这样一来能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二来能发现并防止一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

2、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基层文化建设首先要有自己的阵地,要为群众和百姓提供一个活动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这项活动,所以一定要加大对基层文化站硬件建设的投入,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投放于文化事业,文化事业不仅限于文化活动,它的范围很广,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特别是旅游胜地更离不开文化方面的包装和塑造。

3、加大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宣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好农村文化硬件建设,广泛宣传群众办文化的重要性,出台鼓励群众办文化的优惠政策,并做好帮扶工作,加强农村文化的引导,确保各类邪教无法渗透农村

第2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品位,体现文化为经济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市委、市政府对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安排后,我乡的文化站建设纳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领导和协调,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来源

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是2008年批复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现已下达投资计划。原建设项目选址在**乡政府院内,对原乡文化站进行改造,由于在乡政府院内建设不符合文化部门提出的文化站应独门出进的相关要求,现对文化站建设项目调整选址作相关情况说明。

二、建设情况

新建综合文化站地处**集镇,属永泉村下茨组。其周围道路四通八达。人员相对集中。上有**安置区,下有**安置区,是**今后发展的中心区域,同时随着科技园的发展不断推进。其新建地址也将成为科技园的中心地带。建成后的综合文化站也将成为展示和宣传**乡的重要平台。新址基本情况介绍;在**村**组和**新村部共同建设,共建设三层,其中一层为门面,二层为村部办公场所,三层为乡综合文化站。总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其中文化站220平方米预计投资70万元。乡文化站投资30万元,申请国债资金16万元,财政 1

承诺配套资金14万元。现已完成房屋主体工程,全面进入装修布置阶段。综合文化站下设办公室、学习室、文化室、图书室、信息资源共享室、资料管理室等。

第3篇:中湖乡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1)

武陵源区中湖乡综合文化站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中湖乡委员会

中湖乡人民政府

(2011年7月28日)

一、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

中湖乡位于武陵源区的西部,东临张家界国际森林公园,西接桑植县瑞塔铺镇,南抵永定区教子垭镇,北枕武陵源区天子山镇,东西相距11.5公里,南北相距9.75公里,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辖11个村(居)委会,109个村(居)小组,总人口13060人。2010年全乡国民经济总值6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

中湖乡文化站成立于1974年8月,1987年更名为“宣传文化站”,2003年机构改革更名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站”,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在编2人。站长汪明洪,大专学历,45岁,中共党员;机线员代文武,初中文化,50岁,中共党员。中湖乡文化站自成立以来先后组建了民族艺术(阳戏)剧团、舞龙舞狮队、篮球协会和老年书法协会等民间文化团体,4个村(居)有村民道德教育宣传队,8个村(居)有花灯队,11个村(居)均完成了农村图书室、农村免费电影放映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程建设,农村基层文化网络体系基本健全。

二、文化工作开展情况

中湖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新镇,特别是2010年10月13日区委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决定》后,乡党委、政府从“吃饭”的财政中挤出资金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着力扶持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网络体系

1998年中湖乡恢复成立了民族艺术(阳戏)剧团,2000年成立了舞龙舞狮队,虽然是农民业余队伍,但农忙务农,农闲务艺,一直以来是全区春节文化体育系列活动的主力军和中湖乡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骨干力量;2002年又成立篮球协会,天天有训练,月月有赛事,年年有联赛,中湖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农民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2006年开始组织农民书法家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活动, 2011年4月又成立中湖书法家协会。为进一步健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各村(居)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也各具特色,2005年野鸡铺居委会阳戏剧团为全乡人民举办春节汇报演出,2006年青龙垭村腰鼓队为全乡人民汇报演出,2007年三家峪村独立承办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檀木岗村在“擂响开春锣鼓”迎春围鼓大赛中一举夺魁,连续4年成立了4个村(居)民道德

教育宣传队。2009年中湖乡举办“花灯闹春”活动,杨家界、夜火、鱼泉峪等8个村(居)组队参赛,另外,永定区教子垭、桥头、官坪等3支花灯队伍也前来捧场,这一活动进一步突出了中湖乡在周边乡镇文化的中心地位,为中湖乡打造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新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自1998年以来,中湖乡春节文体系列活动连续12年没有间断,活动形式有阳戏演出、趣味体育、游园猜谜、篮球联赛、书送春联、联谊联欢、电影放映、专项比赛等内容,皆为群众喜闻乐见,且乐于参与。1999年中湖乡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和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11支代表队309名运动员参加了18大项108个小项角逐,开幕式上500名中小学生表演了大型团体操,白天有比赛,晚上有演出,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激情。同时,还举办了中湖旅游经济发展座谈会。2010年中湖乡举办农民春节联欢晚会,时长5小时,节目40多个,观众人山人海,媒体有报道,网上有图片有视频,叫好声一片,群众提出了“农民也要办春晚”的响亮口号。2010年7月成功举办“武陵源中湖首届生态杨梅节”,找准了旅游农业和群体文化活动的结合点,为中湖乡周末自驾游、生态徒步探险游、乡村休闲游开辟了新的路子。

(三)努力抓好硬件设施建设

1998年中湖乡文化站结束“一个站长一间房,抽屉挎包装公章”局面,开始致力于站房建设。2003年机构改革以后,中湖乡文体广电站在区文体广新局、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区政府投资150多万元将光纤铺设到各村(居),将广播电视“村村通”提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高度。中湖乡文体广电站自筹资金20多万元用于站管局域网络改造,拥有站管网络干线近20公里,网络资产近50万元。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16万元,区级财政配套5万元,乡党委政府无偿划拨土地修建了中湖乡文化站综合楼,建起了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今年,又拟投资20万元兴建灯光球场、百米健身长廊和网球、羽毛球场,中湖乡文体广电站正在按照“队伍素质高、硬件设施齐、功能配套全、活动组织好、覆盖面积广”标准进行建设,争创国家先进综合乡镇文化站,积极申报全国文化艺术之乡。

三、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费困扰。乡镇文体广电站虽然是全额拨款单位,但每人每年工作经费只有2000元。全站每年工作经费仅4000元,作为文化宣传单位仅订阅报刊费就占去一半,另一半不足支付单位水电费用,另外,还需自筹单位干部职工的部分津贴等费用。群众文体活动主要是乡政府从预算外收入中列支。

二是认识偏差。许多人认为有线电视收费是农村综合文化站

的“造血机器”,简单地认为文体广电站也就是一个市场主体,甚至就等同于网络、电信、移动等公司,但不知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线长面宽、收费又低,主要担负的只是宣传功能,至于保电费、保维修、保网络更新基本上都是亏损的,实际上就是用国有资产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人才匮乏。农村养不起人才也留不住人才,但农村文化阵地需要人才。乡镇文化站长和专干不可能是“全褂子”多面手,必定有适当的缺陷,这就需要加强培训教人才、政策鼓励保人才、奖励机制留人才,只有这样农村文化阵地才会有人才。

四、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重视文化工作。要将区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决定》落到实处,区文工委要向区旅工委、城工委一样定期召开会议,解决文化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文体广电(新)局要强大文化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和民间文艺团体、艺人的扶持力度,挖掘和整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人和农村群众文化骨干。

二是要确实增加农村文化事业预算。文化产业税收所得和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的1%的资金要向农村文化事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倾斜。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经费应和乡镇干部职工、经管站人员同等预算,酌情预算乡镇文化事业经费以保证乡镇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和经常性。

三是要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重点抓好农村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网络设施建设,严格按标准修建乡镇综合文化站,鼓励各村(居)搞好农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扶持民间艺人传道授艺,支持群众性文艺团体经常性开展活动,坚持文化下乡,提高全面素质。

第4篇:乡综合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乡综合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乡综合治理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乡综治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和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县综治办的关心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以构建平安和谐为目标,以落实综治措施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以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为载体,全面贯彻属地管理原则,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落实各阶段工作任务,乡党委把综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党委成员及各站所长,各村委会书记为成员、综治办为日常办事机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加强对全乡综治维稳工作的领导,对各阶段政法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同时,将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纳入乡总体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对所需经费及时划拨,保障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切实将政法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基层,与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签订了年度综治责任书,签订下发各类责任书4类144份,其中与站所签订责任书100份,村民委员会责任书44份。同时,要求各村委会与各村小组签订相应目标责任书,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突出重点,抓好维稳防邪工作

为确保我乡的社会政治稳定,成立了安

保领导小组,制定了安保工作应急预案,落实了各级各部门专门人员。召开专门会议对安保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对庆祝活动安保的各项任务、责任、重点群体、重点人员进行了量化分解,明确了包保责任人,成立了安保期间的安保协调组、调处组、保卫组、劝返组、后勤组等专项组织,特别对部分上访老户,切实要求做到“人不出去,事要解决;人要回来,事要解决”。并开展了调处、包保、稳控、宣传、值班、督查等前期工作,为我乡的社会政治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具体落实“包保”责任和防范控制措施。结合6月“安全宣传月”,组织相关单位在设里、鲁古、雨厦等集市进行《反邪教组织法》、《拒绝毒品法》、《道路安全法规》、《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6000余群众得到法制教育。加强邪教人员摸底排查和整治力度,调整了“三位一体”的包保组织,定期或不定期

的开展摸排活动,并在全体干部中组织了反邪教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了防邪宣传的好氛围。目前没有发现有无邪教组织、邪教人员和各类反动宣传标志等现象。

巩固和提升平安建设工作

乡于底就被曲靖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按照“机构不变、人员不减、工作不放松”的原则,将平安建设工作作为年度综治工作的中心内容,明确了乡直单位和各村委会的具体工作,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既结合实际,又呈现特色。定期对各单位创建活动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工作建议和整改意见。通过所有综治人员的共同努力,平安建设的领域得以扩展,质量得以提升,机制逐步健全,使平安建设工作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基层群防群治工作

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发挥10个村级警务室作用,要求各村警务室工作人员时常在辖区内巡逻和观注,积极维护好社会

维稳工作,确保辖区内的治安状况良好,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派出所组织全体民警开展“公安民警夜访、群众事务代办”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我乡群防群治工作,尤其是季节性防范工作的有序推进。

积极配合,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按照“整合资源、健全网络、规范运行、探索创新、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乡、村、组、“三级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条对接”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力维护我乡的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下设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及相关工作室。各村委会也相应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以各村民小组组长为调解员、信息员、信访代办员,层层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二是全面推进“以案定补”奖励激励机制。按照”谁调解、补偿谁”的原则,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解决的矛盾纠纷实行

“以案定补”,采取案件季度评查、案件回访、抽查和司法所对调解员监督、补贴公示制度等进行考核兑现。三是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推行信访代办制度,在乡政府设立信访代办室、村级设立信访代办站、村小组设立信访代办点,把信访工作窗口设在群众身边,及时解决各种信访问题。共处理来信来访案件4件。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实行台帐管理,经统计,全乡有暂住人口51人,出租房屋15户21间,全部按规定和房主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二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在辖区内的中学、完小配齐法制副校长,将11所村级完小的校长聘请为法制辅导员和法制宣传员,制定措施,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三是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活动。实行

“两公示、一监督”组织相关单位深入到各村委会、村小组开展禁毒和打击非法传销活动,至今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治安混乱点场所,未发生被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和新闻媒体曝光事件。重点防范和打击邪教。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具体落实“包保”责任和防范控制措施。

多举措整治道路安全

成立安全专项整治小组,全面开展拉网式的大排查大检查活动;实行各级干部“三包”责任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实行车、船主风险抵押金制,农用车载客奖励举报制度;加强道路养护力度,切实解决村民赶集乘车难的问题。

二、取得成效

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乡各项综治维稳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实现了“三高”。全乡共受理民事纠纷363件,其中社会热点纠纷20件,疑难纠纷210件,简易纠纷133

件,调处成功352件,调处率达%。全乡发生刑事案件48件,破31件,破案率为%;以来未发生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生59起,查处59件,查处率为100%,实现高查处率。二是实现重点人员管理和帮教。辖区内成立了以片警为主的帮教小组11个共44人,帮教人员28人,签订帮教责任28份,确保刑释解教人员无重新违法犯罪问题。三是实现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共查处无证驾驶100余起;货车载客3起;客车超员3起。并给予车主相应的处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巩固平安创建效果明显。乡党委政府每季度组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对已命名的“平安村委会”、“平安站”进行检查,对5000户平安家庭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村委会对各村小组的认真考察、考核,上报综治中心批审,现已命名5708户“平安家庭”。五是涉及天生桥电站遗留问题到及时解决。涉及多年来天生桥电站移民后期扶持问题上访

事件,经过多次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和对接,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于3月份得到了及时解决。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乡政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距上级要求还在存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乡江边纳厦与五龙乡新庄科村级界线不明,存在很大争执问题,多年来都没有得到解决,给双方群众在今后生产生活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乡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和老人人数增多,给社会管理带来一些不便,同时给社会维稳带来一些影响。三是是罗平、广西、邱北等地结合地,与各地间地界存在很多不明,群众相互间争执过大,时常引起矛盾激化,存在一定的社会安全隐患。四是涉及移民上访事件明显增高。涉及下窝德移民群众对后期扶持工作存在疑虑,时常存在上访事件,给社会带来不

良影响和存在社会安全隐患。五是近年来,山林土地纠纷突出、特别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土地权属纠纷过多,存在部分村组间林业产权、界线不明,群众矛盾纠纷过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六是多年来,乡还存在500余人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没有相关政策能及时帮助解决户口落户问题,给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带来一定安全隐患,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采取有关政策给予帮助解决。

下步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领导,认真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定期举办培训班,聘请有关领导、专业人员授课,提高综治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建立多层次培训网络,对全乡调解员进行系统、正规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调解技能。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法制进家庭、校园、进企业、进单位等

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意识。

三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加强乡、村、组3级调解组织的网络建设,坚持每月集中对各类纠纷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进行清理、登记造册,按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调处,及时掌握纠纷动态,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加大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力度,避免民转刑案件、群体性械斗事件的发生。

四是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派出所、司法所抽调专人与各村委会治保人员协同合作,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严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角点,积极听取群众的呼声,从中发现和查找线索,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土管所等相关单位深入村组,摸底调查,认真排查,

分清界线,减少纠纷,维护全乡社会稳定,促进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5篇:乡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大全)

乡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现在,将文化站的全年工作,予以总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都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成了主要工作任务内容,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文化奋斗目标。为所有的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全站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领会内容实质。制定了周密而详细的工作规划。

我们继续从抓紧抓好大秧歌队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入手,新增了红升村腰窝棚屯、五棵树村曲家屯、福兴村大鞭杆子屯、永胜村石家屯、 晓光村南葛家屯、五棵树村五棵树屯、**村乔家屯等七支大秧歌队。协调花嫁之约婚庆公司为这七个大秧歌队购置了秧歌服、彩扇、腰带,大鼓、锣、歘、音响等。使我乡的大秧歌队整体上不仅人数增加到2000多人、质量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此,我们于挂锄季节邀请了县文化馆的舞蹈教师张艳霞深入到部分村屯,组织秧歌队的骨干人员,教授标准的、统一的动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我们重点扶持了晓光村贾家屯农民小剧场。这是我乡农民企业家栾长斌投资70万元,独资开办的。小剧场于1月份竣工,春节期间开业。小剧场的开张,不仅迎来了本村的农民到这里唱歌跳舞,还吸引了全乡各地的农民朋友。就连我们乡里组织的三八节演出、七一演出、国庆节演出都在这里进行。逢年过节,小剧场还请来专业的演艺人员来场献艺,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成为我乡文化站为农民提供文化生活的基地。在此基础上,文化站还在每个村选择至少一人作为乡村文化明白人。成立了乡村文化小剧团。文化站长王向东自任小剧团的团长,利用农闲季节排演节目,到各屯去巡回演出。

依托着文化小广场、小剧场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重点扶持了**村中心文化大院、乔家屯张春荣文化大院、大灰堆郑永利文化大院、韩家屯邱桂荣文化大院、刘家粉房屯孙贵文化大院等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每个文化大院,都有大秧歌、现代舞、健身舞的群体。还培养了说快板书的,演二人转的、说数来宝的、演拉场戏的。总之,大家各取所长,各尽所能,丰富了舞台,陶冶了性情。

今年4月,站长王向东还帮助中心小学校开展了文化进校园活动。帮助中心校搞起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提升了文化艺术节的品味,增加了艺术节的内容。在这期间,站长王向东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帮助中心小学建立了红领巾广播站。他亲自为广播站培训小记者、小编辑、小播音员。设计制作广播站内部设施,提供专业的播音设备。研究站内的管理制度,使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三次播音。现在,红领巾广播站已经成为中心小学校师生们沟通心灵的窗口,锻炼文采的基地,活跃校园文化的舞台。也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乡文化站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挖掘和培养乡村文化能人,是乡文化站的重点工作之一。站长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红旗村战家屯农民刘长林很有绘画功底和热情,特别是在他的带动和引导下,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侄女、一个外孙子都很喜欢绘画。就连邻居也成了他的徒弟。全屯有20多位在书法、绘画、剪纸、根雕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王向东因势利导,自掏腰包6000多元,为刘长林送去了大量的染料、画笔、宣纸等用品,购买了石膏像、书籍等,并鼓励刘长林开办农民文化创作室。在站长王向东的鼓励与支持下,全省第一家农民文化创作室开张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本刚、政府副县长王艳枚亲自为创作室揭牌。乡党委书记孙勇、乡长李惠达及所有在家的乡镇领导全部出席。县委宣传部各部门领导和县文体局各位领导都出席了开张庆典。农民文化创作室的开办,为那些有着书画等文艺爱好的农民找到了发挥才艺的舞台。现在,文化室已经拥有会员近20人,成功举办了刘长林等农民书画展。

为了全面反映我乡文化站的工作,展示乡村文化能人的先进事迹,交流乡村文化的工作经验,促进乡村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文化站克服人员少、没有经费等实际困难,创办了全省首家《乡村文化》工作专刊,每年4期,免费发放到乡村干部和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分发到村屯小卖部、沿街商户。还提供给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其上传下达的效能。《乡村文化》的创办,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和全乡农民、教师等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2013年已经接近了尾声,2014年的钟声也即将敲响。**乡综合文化站将继续努力工作,争取更大光荣,实现新的工作目标!

**县**乡综合文化站

2013年10月15日

第6篇:马泉乡文化站自查报告

马泉乡乡地处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中南部,距县城西南25km处,乡政府坐落在骆家沟村,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74个自然社,总土地面积128.8km2,总人口10468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业余文化需要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品位,真正体现文化为经济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建成了一个综合文化站,为农村文化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设施保障,现就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落实情况

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共计投资24万余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投资24万元。现在工程已经全面完成,资金全部按照工程预算投入项目建设。

(二)2014年‘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费使用情况

该经费共有4.5万元,全部为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为陈家咀文艺汇演、邀请专家进行农业知识讲座花费2万元,购置设备、业务活动花去1万元,小型修缮花费一万元,业务培训花费0.5万元。

(三)项目用地和建设情况 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选址在乡政府所在骆家沟村,距乡政府200米左右,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一个200平方米的场地,可用来举办中小型文艺演出活动。

(四)设备购置情况

综合文化站建成之后,县文广部门根据文化站需要统一购置了电脑及附属设备10套。

(五)运行使用情况。

我乡综合文化站修建完成后现已对外开放。

我乡十个村级文化室设备配发较早,由于年久失修、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损坏较为严重,村级文化活动开展主要依靠村会议室和农家书屋开展,活动开展方面进行了科技、法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宣传。

(六)保障措施。

我乡对文化站工作有明确分工,同时也落实了文化工作的活动经费,除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外还配备了一名文化站长、一名专干和一名摄影员。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我们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制订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从自查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基本完成,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站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我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后,在人员配备方面虽然配备了3名人员,但目前的人员专业性不强,对本乡的文艺活动队伍无法进行指导和培训。

(二)开展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由于我乡地方上的文艺人才不多,各行政村的农村文艺队伍也少,中青年人在外务工的人多,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大多数是以种植农作物为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开展文化活动上。

(三)文化站缺乏正常运行的资金。文化站工作是一项为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无经济收入,在购置图书、报刊杂志、体育活动器材等方面都缺少资金,现有的设施设备暂时还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

为了切实发挥我乡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为乡的农村文化生活提供更好的平台,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农村文化工作中去,推进乡农民文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上一篇:社区党员定期思想汇报下一篇:转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