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活动记载

2022-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留守儿童教育活动记载

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抽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南召县石门乡小学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因素。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学校场地、教师指导这些因素的影响。作者通过分析提出了以下建议:有关教育或体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场地、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监护人应多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监护人要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参与到课余体育中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农村留守儿童购买体育用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体育活动;现状

引言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都是全社会的焦点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爱,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更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离不开日常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境状态,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分离或多或少心里都会有阴影,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活动项目,来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体育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使农村留守儿童喜欢上体育课,还可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境状态,使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人。那么什么是心境状态呢?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2〕与大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要单调得多,在农村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都是如何度过的,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的课余时间都参加哪些体育项目,哪些因素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的积极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唤起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如何正确合理地利用课余体育时间来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境状态,为此笔者走访了河南省南召县石门乡小学,并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项目的资料,找出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南召县石门乡小学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抽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参与的体育项目

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放松心情、促进同伴间沟通、丰富课余生活。〔3〕通过调查发现(见表1),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参与最多的体育项目是篮球,所占百分比为29?郾8%,其次是乒乓球,所占百分比是21?郾4%。剩下的依次为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跑步、其他体育项目。篮球与乒乓球之所以参与的人数较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两类运动项目男生女生都可以加入进来,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条件不好,没有多余的钱来发展别的体育项目,学校自身配备篮球,所以篮球是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参与最多的体育项目。另外,篮球和乒乓球不需要太大的场地,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都是女生课余时间爱玩的体育项目,这3类体育项目都具有性别局限性,所以玩的人少,再加上这3类体育用品花费少,因此成为大多数女生都喜欢的课余体育项目。其他体育项目包括排球、足球等所占百分比加起来只有4?郾6%。此类体育项目之所以参与的人少是因为足球需要足够大的场地,学校的场地太小,因此几乎就没有人踢足球。排球占的百分比小是因为农村学校没有体育教师来专门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排球,网球拍相对于乒乓球拍要贵得多,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几乎不打网球。

2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的活动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与同学一起参与课余体育的占到半数以上,所占百分比为51?郾3%,居整个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方式的首位;其次是个人单独活动,所占百分比为29?郾2%;最后是与兄弟姐妹一起,所占百分比是19?郾5%。半数的农村留守儿童愿意和同学一起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和同学在一起,从内心里愿意和同学友好相处,喜欢交朋友,愿意融入班级大集体中。喜欢个人单独活动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其他亲戚、邻居生活在一起,与他们之间有代沟,农村留守儿童心中的烦恼苦闷长期以来得不到倾诉,长期的烦心事聚积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性格孤僻、行为怪异。这类留守儿童大多个性较强,不愿意让同学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喜欢个人单独活动。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与兄弟姐妹在一起活动的所占百分比为19?郾5%,这类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与同学在一起玩耍,所以放学回到家后会选择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实践证明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农村学校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体育开展情况,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稳定、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氛围。

3农村留守儿童每次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每次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所占百分比是41?郾2%;30~60分钟的所占百分比是34?郾6%;60~90分钟的所占百分比是14?郾8%;90分钟以上的所占百分比是9?郾4%。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每次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时间较短,是因为他们每天放学回家后不仅要照顾年迈的亲人还要写作业干家务活,农村留守儿童每次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在30~60分钟的,是因为放学后不想回家还想和同学再继续玩会儿;农村留守儿童每次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在60~90分钟的,是因为学校有体育队,体育教师只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单独指导,所以这个时间段的留守儿童所占百分比只有14?郾8%;剩余的农村留守儿童每次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在90分钟以上的,是因为家里的大人还有精力干家务活,所以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幸福,能玩的时间较同龄人多一些,所以每次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会多一些,但这部分留守儿童毕竟只占极少数。作为农村体育教师,从全面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创新能力方面,提高体育职业的吸引度。〔4〕在儿童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逐渐变小。农村体育教师要想办法让农村留守儿童喜欢上体育课,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并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人生观。

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段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4),农村留守儿童下午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占到52?郾6%,居整个时间段的首位;农村留守儿童早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占到28?郾1%;其次是晚上占到14?郾5%,最后是中午占到4?郾8%。下午之所以是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高峰期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下午放学时间比较早,有些农村留守儿童不想回家那么早就约上同学一起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有的农村学校也在学生下午放学后组织了体育队,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在下午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人居多;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在早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是因为他们起床早,起床后还要给家人做饭、喂猪等,在提前干完这些家务活后就会在早晨参与一些课余体育活动,比如踢毽子、丢沙包等;晚上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留守儿童是因为晚上做完作业和家务活后距离睡觉时间还早,因此一小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就会选择在晚上参与课余体育活动;中午是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最少的时间段,中午时间短,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步行回家,有的农村留守儿童还需要做饭,中午的这段时间紧张,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少。

5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

通过表5所显示的数据可知,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类型表现为“一般”的所占百分比是50?郾2%;表现为“不重视”的所占百分比是18?郾3%;“重视”与“冷淡”这两种极端的态度类型所占百分比都很小。这说明课余体育活动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眼中还是可有可无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体育活动有正确认识的家长,对子女形成正确体育观念和积极态度,有极强的正相关影响。部分监护人则让孩子经常做家务,没有精力和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引导和培养。〔5〕所以家长或监护人应该重视课余体育活动,要让农村留守儿童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交谈可知,农村留守儿童平日里花费在体育上的消费基本上都集中在运动衣、运动鞋上,其次就是羽毛球、乒乓球等价钱相对便宜一点的体育用品。运动衣、运动鞋是上体育课的必需品,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衣服保证,农村留守儿童会受到体育教师的批评,这是农村留守儿童全部买运动衣、运动鞋的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相对城里孩子专门花钱上体育类的寒暑假班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用品花费实在是少而又少,再加上监护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忽视,进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大降低。监护人平时应该多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干一些家务活为农村留守儿童减轻一点儿生活负担,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上,监护人也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在体育用品上的需求。

3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学校场地、教师指导这些因素的影响。

2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家庭环境影响其性格的形成,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方式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有关。

3农村留守儿童每次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居多,30~60分钟的次之,90分钟以上的最少。

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的时间段集中在下午,早晨次之,中午最少。

5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表现一般,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活动的体育用品消费不重视。

建议

1建议有关教育或体育部门加大对农村学校场地、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也要多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体育生活,监护人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支出经费,学校也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一些体育器材。

2监护人应多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以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建议农村体育教师恰当利用时间,多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参与到课余体育中来。

4建议农村学校适当地组织农村留守儿童晨练,晨练的项目可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而定。

5监护人要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参与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农村留守儿童购买体育用品。

4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时代产生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要靠全社会的关心与重视,更要靠学校、体育教师、监护人的正确引导。通过这次调查,探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关教育或体育部门加大对农村学校场地、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保证农村留守儿童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其他各因素再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会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生活,才会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作者:郑凯

第2篇: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摘要:学校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适合儿童的体育活动,使留守儿童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目的

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保定市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多,不同地域,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保定市不同地域农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以便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保定市不同地域(经济发达或不发达)农村留守儿童。

2.2研究法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方面的论文、论著,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的发展动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调查问卷。

2.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运用SPSss8.0进行统计处理。

2.2.4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3.研究结果

3.1不同地域留守儿童体育课开设情况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应在每周开设四节体育课,三、四、五、六年级应在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应开设二节体育课。调查显示:经济发达地域,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时数符合《新课程标准》,经济欠发达地域仅有29%的学校基本符合要求。主要原因,发达地域,领导不重视,追求升学率等欠发达地域,缺少体育教师,场地器材缺乏。

3.2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通过对保定市不同地域留守儿童调查表明:经济发达地域,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戏等体育活动为主。欠发达地域,以打沙包、踢毽子、弹玻璃球、跳皮筋等活动为主。

3.3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保定市不同地域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51.4%的留守儿童与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28.3%的儿童个人单独活动,有20.3%与兄弟姐妹在一起活动。不同地域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差异不大。

3.4留守儿童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

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可以反映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域有一定差异,经济发达地域,每周1次,占3.4%;每周2次,占25.1%;每周3次,占37.3%;每周4次,占24.4%。经济欠发达地域,每周1次,占8.2%;每周2次,占42.8%;每周3次,占26.7%;每周4次,占22.3%。

3.5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段

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段,不同地域差异不大。下午的,占543%;早晨的,占25.1%;晚上的,占12.5%;中午的,占8.1%。大部分农村下午放学时间较早,一些留守儿童放学后,便与同学在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3.6留守儿童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调查表明,不同地域留守儿童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差异不明显;时间比本在21-30分钟,占33.1%;31-60分钟,占30.3%;60分钟以上,占35.5%;20分钟以下,占11.5%。

3.7留守儿童对学校体育课、场地器材满意度

调查显示,不同地域留守儿童对所在学校体育课、场地器材满意度有一定差异。发达地域,体育课十分满意的占36%;基本满意的占46%;不满意的占18%。对学校场地器材十分满意的占37%,基本满意的占44%;不满意的占19%。欠发达地域,十分满意的占18%;基本满意的占47%;不满意的占35%。对学校场地器材十分满意的占19%;基本满意的占46%;不满意的占35%。

4.结论建议

4.1结论

保定市不同地域留守儿童体育课开设情况、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对学校体育课、场地器材满意度有一定的差异。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段、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查体不显著。

4.2建议

学校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适合儿童的体育活动,使留守儿童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经济欠发达地域应加强场地器材建设,根据国家《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体育器材的配备与场地的建设发展。

学校要利用地理优势,不断地摸索和开发体育资料,并自制一些体育器材,以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作者:袁玉涛 臧朔

第3篇: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从而了解这个弱势群体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城市成为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去向,致使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与祖辈、亲戚或父母的朋友等其他监护人一起生活。这群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监管和教育,我们通常将其称为“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非常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召开了许多会议,如2004年教育部召开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讨座谈会”,2006年全国妇联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有将近2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并且人数有上升的趋势。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由于齐齐哈尔农作物一年一熟,农民在播种或收割之后的农闲时就会外出打工,从而导致了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的是齐齐哈尔留守儿童比较多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的初中、小学各2所。为了不影响学生小升初和中考,因此初三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不在此次抽样调查中。考虑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因此只从二年级到初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一个年级抽取一个班,共300多名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现状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和学生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86.6%,包括150份男生问卷,110份女生问卷。共发放教师问卷12份,全部回收且有效。数据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5︰11,其中男孩150人,女孩110人。他们的年龄区间在9-16周岁,人数最多的是13周岁的儿童,最少的是16周岁的儿童。为了解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现状,发放问卷期间同时对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现状

(一)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动机

动机是激发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它影响着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是体育活动得以维持的心理基础,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表1显示占据第一位的动机是获得欢乐,占69﹪,原因是与父母分离,没有可以谈心的人,难以获得快乐,通过这种开放式、自我陶醉的活动可以获得欢乐;其次是增强体质,占56﹪,这是在生理、体育认识及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塑造身材。留守儿童把交友放在了第三位,特别是初中生,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需要自尊和友谊,非常乐于参与集体活动,这使了他们想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获得快乐,与同学之间多些交流,锻炼毅力和增强身体素质。他们思想单纯,受学校的教育和老师权威的影响,在心里上是可塑性较大的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妥善、积极的引导,进一步激励、发展和巩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二)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受到人们体育经验、体育需要、活动环境等因素影响。体育内容是体育活动的灵魂,是教学育人的前提,更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好的体育活动内容,加上合理的活动形式,配上良好的体育器材,体育活动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由于受到经济状况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在体育参与内容上的选择受到一定的制约。男同学喜欢的内容主要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打沙包等,女生喜欢的内容主要有踢毽子、跳格子、跳皮筋、打沙包等。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简单,选择单一,缺乏丰富性与多样性。由于体育活动的器材不足,村庄和学校缺少标准的体育场地与器材,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无法同时满足很多人一起活动。见表2。

(三)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的频率

体育活动的频率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准确地反映出体育教学的效果,成为决定体育参与者是否达到健身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参加次数的保证,即使每次参加的时间再长,也起不到效果。

调查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频率的总体情况一般,学校体育明显好于课外体育。调查显示:每周参加2次活动的占42.3﹪;每周3 次的占29.6﹪;每周1次的占15.0﹪。他们在校时间多,多数体育活动都是在校内进行的,放学之后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帮家里干农活,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活动时间间隔的影响。基于此,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并加以宣传来正确的认识体育,还要减轻他们的家庭和生活负担,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更多时间的参加体育活动,见表3。

(四)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强度

体育活动强度影响着其效果,也是判断体育人口的标准。本研究对强度划分标准是:(1)大强度:运动后气喘吁吁、满头大汗;(2)中强度:运动后明显的出汗;(3)小強度:微微出汗。

调查结果显示,齐齐哈尔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以中小强度为主,大强度的占15.8﹪,中强度的占63.1﹪,小强度的占21.2﹪,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的身体机能波动较大,表现的体育活动能力相对不是很强。只有少数的项目有大强度的练习,大多数是课外的体育训练。各学校的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合理的安排活动强度,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指每次进行活动的活动时间,要想成为体育人口活动时间须大于30分钟。在适度的范围内,时间越长,活动的效果也就越好,身体素质才能明显提高。调查结果显示,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的持续时间集中在 21~30 分钟,占36.9﹪;其次是持续31-60分钟的人数,占26.2﹪;最少的是持续时间小于20分钟的人数,占16.2﹪。通过和留守儿童的访谈了解到,他们放学后不仅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所以他们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都不长。多数体育活动是在学校内进行的,学校体育中课间操持续的时间约在15分钟左右,体育课活动时间约为 40~45分钟,见表5。

三、影响齐齐哈尔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因素

(一)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指能够给个人或社会带来锻炼效益的各种体育元素的总称,体育设施是体育发展的前提、基础和载体,其数量、质量和功能决定着体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学校的体育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课不可缺少的,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国家教育部法规规定:200m或400m的田径场是学校必备的,篮球场、排球场的标准是每200名学生就应该有一个。本调查研究的学校中,近三分之二的学校达不到要求,同时,场地都不符合标准,体育场基本都是土跑道,遇到下雨天泥濘不堪,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性与积极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学习压力大及家长不支持

父母这一辈没什么文化知识,只能靠体力劳动赚的生活收入,所以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出人头地。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使生活宽裕一些,但是他们忽视了生活上的分开,父母不能够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且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能掌握,特别是心理健康的状况。父母这种无形的压力无时无刻不环绕在孩子身边,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只有刻苦努力的学习。

通过与一些父母的谈话得知,他们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是很支持,原因有几点:①怕孩子养成爱玩的坏习惯而耽误了学习。②放学回家有作业要做,还要帮家里干农活,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③家里资金有限,给孩子买体育器材的钱更有限。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能给孩子带来益处,认为体育活动就是打发时间和玩,没有一点意义。因此,家长的态度和学习的巨大压力影响了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建议

(一)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大课间班主任要认真负责,学校要统一安排大课间活动,使每名留守儿童都参加,对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的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其次,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比赛,如跳绳、拔河等一些简单的、以班或年级为单位的团体体育活动,使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能够和睦相处。总而言之,学校应该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周期短得体育活动,这利于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体育设施的改进

齐齐哈尔市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存在很大问题,不仅数量不足,质量也存在问题,这不仅影响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且对他们的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学校应根据国家《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购进体育器材与建设体育场地。

(三)留守儿童正确理解体育活动

留守儿童应该正确的认识体育活动的作用,体育活动对学习、身心成长、性格等多方面都有益处,要努力认真的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留守儿童要打开心扉,多与同学进行交流,结交更多的小伙伴,使自己有一个开朗乐观的性格,享受童年时光。社会各界应该对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关注,不仅仅关注教育、心里方面的问题,而且更要关注体育活动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留守儿童真正沐浴在爱得怀抱下,实现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姚远.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研究〔J〕.中州体育,2010,(03):19-21.

〔2〕任秀安.河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乡、焦作地区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院报,2009,(06):4-10.

〔3〕高建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院报,2009,(11):125-128.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郭晗 吴迪

第4篇:贾家场小学防溺水警示教育活动情况记载

贾家场小学“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

为创建平安校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遏制溺水事故的发生,做好预防学生溺水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根据中心校安全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 我校安全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师生学习,并就河南射阳五位学生水塘溺死事件向全体学生进行了警示教育。对我校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自查、整改。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讲座。贾廷怀老师用实际案例,分析小学生溺水事故现状,然后给同学们介绍了游泳小常识、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游泳中紧急情况及溺水的自救等。要求学生做到“四个不”,即:不准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单独一人在没有成年人的监护下不准到水边玩耍。同时要求各班组织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出一期安全教育板报,让全校师生深刻感受到防溺水的重要性。

贾廷怀老师最后还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安全的问题上,不仅是防溺水,交通、用电、传染病、校园游戏、活动等,都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必须做到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的安全长城,确保人人平安,构建和谐校园。

第5篇:道德讲堂活动记载

八冶一小“道德讲堂”学生系列活动记录 君子所贵在德。道德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响应《金川区“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加强青少年道德意识,我校开展了“道德讲堂”系列活动。

活动之一:道德法律咨询

4月13日,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法制宣传活动正式在校园内开展。此次道德法律咨询活动由学校两位政史专业的老师主持。他们不仅开设了现场咨询点,当面回答学生的问题,而且制作了法律宣传单,广泛传播道德、法律观念。多样的宣传方式让更多学生接触、了解道德法律知识。

活动之二:手抄报评比

学习应该是教学生自己学,道德知识也是如此。手抄报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己去搜寻相关道德知识、道德故事,找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的过程,自学而得将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活动之三:主题班会活动

宣传道德知识,不应是单一的说教,而应该通过贴近生活、走近课堂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道德讲堂”的主角。5月中旬,各年级各班相继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各种节目形式演绎道德在生活中的表现,可谓“寓教于乐”,让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活动之四:演讲比赛

演讲不仅能传播道德故事,而且能调动演讲者的情感、听者的情感,以情动人是演讲的特点与优点,而道德与演讲联系起来,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使道德故事更生动,另一方面使演讲更感人。6月7日、8日,五年级、六年级开展了主题分别为“自己的道德故事”和“身边的道德故事”的演讲比赛,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比赛,赛的不仅是演讲的水平,更是人间真情。

活动之五:《弟子规》解读

国学经典《弟子规》告诉了孩子做人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内容丰富,重视道德的养成,强调先学会做人,做一个行为规范、有道德底线的、堂堂正正的人。6月15日,我校李艳老师着重就《弟子规》中“孝”的思想进行了解读,联系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古代的名人轶事解读《弟子规》中的理论,让学生们理解何谓“孝”,作为中学生如何实践“孝”。

活动之六:尊老爱幼座谈会

6月29日下午学校班干部召开了“道德讲堂——尊老爱幼座谈会”。班干部应该在“道德讲堂”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此次座谈会围绕“尊老爱幼”主题展开,孩子们围绕这一主题畅所欲言,讲述自己身边的道德故事、尊老爱幼的故事,这些故事固然平凡却也正是道德的最真实的体现,一个孩子讲完后往往能获得其他孩子的共鸣,轻松的话题下蕴藏的是深刻的主题,在热烈的氛围中尊老爱幼得到了最真实的阐释。

此外,我校还通过举行国旗下讲话、拉横幅、“小红帽”志愿者活动,进行宣传;通过开展“学校道德讲堂”的感想征文比赛,在“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的基础上进行“我思”,让好思想、好风尚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家访,把学校“道德讲堂”活动中的典型的事例结合学生的事迹,及时反馈给家长,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共同创建和谐社会。办好道德讲堂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来净化思想,打牢全社会的道德基础,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不是一次活动、几次宣传就可以完成的,只有将道德讲堂的精神传承下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规,才能真正地推进道德建设,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容春风化雨般走进人们的生活,滋润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灵魂。

第6篇:留守儿童活动

2013年5月7上午,唐南小学利用大课间的时间,鼓励留守儿童们在活动室中打亲情电话,和身在远方的爸爸、妈妈谈话。一方面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可以化解孩子们心中的思亲之情,使留守儿童们能安心地在校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对学生的关爱之心。

留守儿童开展读书活动 说出心中的梦

为了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013年4月30日,唐南小学开展了"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并引导孩子们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表达对父母、老师的爱,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

“父母不在家、学校是我家”---潘区实小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报道

从今年暑假开始,潘集区实验小学在抓好留守儿童之家基础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建好、管好、用好”的创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创建基础,努力把实小“留守儿童之家”打造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亲情教育的基地、爱心互动的平台”,实现“孩子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目标。

进入12月份,天气渐冷,但留守儿童之家却温暖如春。畅通的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了方便,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感情。“我爱读书”活动的开展,为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畅游书海中,留守也快乐。交通安全宣传片“流泪的花季”,更是提醒广大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的监督,一定要绷紧安全琴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不在家,学校是我家”让我们用爱奏响生命的美妙乐章,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中幸福茁壮地成长。

心手相连 快乐成长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心理上的困惑,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唐南小学5月28日上午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心手相连 快乐成长”系列活动之心理健康教育辅讲座。

心理辅导老师刘艳飞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年龄、心理等特征从各种方面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内树立了自信,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第7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父母均连续外出工作数月,或全年累计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在家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有关开展结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要求,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活动目标

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提高留守儿童道德素养为目标,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关爱活动的实施,创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达到“关爱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帮助一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目的。

三、活动内容

各乡镇要充分依托“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积极开展如下六项主题实践活动:

(一)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辟科普宣传栏、寓言故事大赛等活动,宣传科普知识,激发留守儿童爱科学、讲科学的热情。

(二)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活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开展讲革命先烈故事、唱革命歌曲、看主题电影等活动,增强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小树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去塑造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

(三)开展“1+1”帮扶结对活动。在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结对互助,逐步推行教师“代理家长制”,给予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调查走访、劳动体验、关爱老人、保护环境等各类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的接触面,使留守儿童广泛吸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增长才干。

(五)开展“五自”主题活动。结合学校已开展的各类活动,围绕“自尊、自重、自爱、自立、自强”精神,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在困难中磨练自己,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六)开展“两地书、亲子情”互动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给远方父母一封信”、利用互联网络视频聊天,让孩子与家长更好地沟通交流,强化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培养留守儿童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

四、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家庭社会方方面面。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摆上重要工作议程,采取有力措施,设计活动载体,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二)建立档案,搜集资料。各乡镇要认真调查研究,依托留守儿童之家,摸清留守孩子的数量,了解留守孩子的家庭情况,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后临时监护人联系地址、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及留守儿童在校主要表现等,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根据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要注意收集和整理关爱活动中的图片、音像资料。

(三)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开展关爱活动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与其他活动有机融合,整体推进。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家庭道德建设、融于关爱活动之中;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村风、民风建设融进关爱留守儿童之中;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阵地活动相结合,引入亲情电话、心理辅导等载体,广泛开展各类亲子互动活动。

第8篇: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五(2)班

辅导教师, 徐徐, 辅导时间, 11月18日,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XXX

学生存在问题, 学生书写潦草,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错误百出。帮 教措 施, 指导书写规范,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帮学生找出原因,进行练习。

帮教内容,

1、让学生说说对做题的困惑。

2、用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课后练习题,学生先独立做,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帮教效果, 学生基本上能够正确地进行书写。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五(2)班

辅导教师, 徐徐, 辅导时间, 12月17日,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XXX

学生存在问题, 经常称作业忘记带,学习态度不端正,做题错误多

帮 教措 施,

1、举事实,讲道理,端正学习态度。

2、针对个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单独辅导。

帮教内容,

1、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真实想法。摸清楚学生思想动态。

2、师讲例子,用事实说明现在学习紧要关头,不应有这种思想,要及时改正。

3、学生说一说今后自已应该怎么做。

4、给学生树立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让学生有信心去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5、对学生难解决的问题,进行单独讲解

帮教效果, 多数学生表示能改进,个别学生有待于继续教育。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五(2)班

辅导教师,徐徐, 辅导时间, 12月23日,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XXX

学生存在问题, 考试成绩不好,帮助学生改正错题的同时把知识点再帮助学生巩固一下。帮 教措 施, 把卷子上面的错题每题必改,改完说明出错原因,

师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帮教内容, 先让学生自已独立改题,发现学生改题时出错的原因,及时指正并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

帮教效果, 完成预期要求。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五(3)班

第9篇: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登封市送表矿区第三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舞蹈社团”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校内文艺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学校每学期都会送表矿区卫生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附活动照片

1、 医护人员对我校学生体检

2、 王老师给学生上心里健康课

3、 每年春季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4、学校举行健美操比赛

4、 学校舞蹈社团展示

5、“六一”文艺汇演

上一篇:村妇代会工作报告下一篇:心理学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