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爱国传统

2022-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继承爱国传统

民间传统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的良性结合

【摘要】民间传统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的冲突是影响司法部门处理继承纠纷的重要障碍。民间传统继承习惯的合理性不可忽视,现代继承法的强制性又势必要体现,探索二者的良性结合已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深刻分析二者异同点的基础上,抓住二者的本质及法律认知的一致性,探讨了二者良性结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民间传统继承习惯 现代继承法 良性结合

自秦朝以来,我国就一直在传统继承观念的支配下处理继承问题,形成了“诸子均分制”的继承习惯,并在实质上发挥着法律的作用。客观地说,这种朴素的继承观念和继承习惯对于调整我国古代人民的家庭财产关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维护家族和睦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后,我国传统继承习惯“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移植西方的继承法成为处理我国继承问题的最具权威的法律规范。但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传统继承习惯在处理继承问题时依然发挥着支配的作用,继承法反而没有一席之地。这就不得不正视和研究这一现实问题,并结合国情和地域实际情况,正确处理传统习惯、法律权威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民间传统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的异同点分析

民间传统继承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劳动人民逐步约定俗成的处理和调整家庭财产关系,制止纠纷,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自觉共同信守的行为规范。而现代继承法则是一种国家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并由国家保障自上而下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的统治工具之一。

二者的相同点。第一,继承人范围相同。无论是根据传统继承习惯还是现代继承法,处理的对象都是家庭内部的财产,继承人都是家庭内部或者家族内部的人员,对家族之外的人员都具有天然的排斥性,但这里的家族之内并不一定都有血缘关系,也包括根据传统习俗和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上的“家庭成员”。传统继承习惯下,一般将财产传给自己儿子,所以才有“诸子均分制”的形成。“没有儿子的家庭则可依据传统习惯通过立嗣、招婿等方式,得到形式上的‘儿子’”。①立嗣是指一般从家族旁支中选择一名男丁过继到自己的门下来顶立门户;招婿所招的“婿”尽管与被继承人没有血缘关系,但这“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在家中地位较低,女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实际继承人依然是家族内部的人。现代继承法对继承人范围的规定也都是家族内部,还特别规定了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顺位继承权,尽管这些人与被继承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在法律上与被继承人已构成了有效的亲属关系,所以同样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之内。

第二,伦理依据。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经过长期发展的乡土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自然的思想意识,特别是中庸、平衡等思想更是成为指导人们处理一切矛盾和纠纷的根本,在处理家庭内部问题时又将谦让、和睦等基本伦理道德作为最高标准。传统继承习惯作为处理家庭财产继承问题的自发的行为规范,成功地为维护我国古代家族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在现在某些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域沿用至今,所依赖的正是这种深深扎根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淳朴的伦理道德意识。而现代法律也并没有漠视这些伦理道德,除了在涉及刑事内容的问题上坚持强制性外,对于一些关乎人身财产和家庭内部关系的法律法规也体现了人性关怀,特别是现代继承法,它即坚持了法律的权威,坚决维护所有合法继承人的继承权,同时,又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习惯、地域习惯和民族风俗,同样体现了对传统民间朴素伦理道德意识的尊重和遵从。

第三,渊源。“一个不同于正式制度所构想和构建起来的乡村社会的秩序是客观存在的。特定地区的乡民所拥有的规范知识也并不因它们是传统的就一定是落后的和不合理的”②。这意味着,现代继承法的诞生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民间继承习惯的合理性,相反地,要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归其原因,现代继承法与传统继承习惯的关系并不是不同两种事物的对立与更替,而是具有同一渊源的一种事物两种表现形式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继承法是在传统民间习惯的孕育下诞生的,现代继承法的制定不可能完全脱离民间传统习惯的土壤,如果继承法的制定完全背离传统习惯这一渊源而特立独行,必将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来自民间的强大阻力,那么法律的权威性必将大打折扣。

二者的不同点。传统民间继承习惯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秩序,习惯成自然,是中国传统朴素的思想意识在人们继承行为上的具体显现,其约束力主要来自人们的内心。与现代继承法相比,它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却深深刻在人们的心中,是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继承文化的合俗、合理、合适的行为规范。它的制定也没有国家意志的参与,完全是人们家庭内部或家族内部的自我管理,传统习惯和地方风俗痕迹很明显,既谈不上制定程序的科学性,也不具有使用范围的统一性,具有显著的感性意识过重和地域色彩浓厚的特征,缺乏现代继承法严谨、理性的制定程序和全国一个标准的统一性。

现代继承法是一部专门的“由特定国家机构制定、颁布、采行和自上而下予以实施的法律”,③具有科学性、严格的立法程序、文本形式和构成体系。是国家强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其强制执行权由国家机关包括政府、警察、法院、军队等作为保障,体现了国家意志,被继承人和继承人都不能更改其相关规定和标准,这是传统民间继承习惯无法达到的。

民间传统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相结合的可行性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民间继承习惯看似与现代继承法是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线,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定,但这只是外在的具体规定的不同,并不能否定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现代继承法作为民法的一种,其制定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民事法律渊源,这包括《宪法》中的民事规范;《民法通则》及各种单行法中的独特规定,如《婚姻法》、《物权法》等;国务院颁布的各种行政法及一些具有民事规范性质的制度、条例、细则等配套性规定;还有一些地方性和民族性自治条例,甚至包括国际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同时,作为舶来法的继承法并不是完全照搬国外,还特别注意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尤其注重中国民间习惯的规定,将传统民间习惯包括地区性习惯、行业性习惯和交易性习惯等作为重要的法律补充。④所以,传统民间习惯同样可以起到法律渊源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者的法律认知是一致的。无论是传统民间继承习惯还是现代继承法,其处理的事件在本质上都是继承人获得财产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财产的取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原始取得,一是继受取得。所谓原始取得就是指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而直接取得的所有权。显然,无论是依据传统继承习惯取得的财产还是根据继承法的合法所得都不能归为原始取得的范畴。而继受取得是指通过一定法律行为或其他法律事实,从原所有人那里受让所有权的所有权取得方式,主要包括买卖、互易、赠与、继承、遗赠等。依据现代继承法所规定的继承人既包括具有血缘关系的顺位继承人,又包括没有血缘关系的但符合被继承人合法遗嘱规定的遗嘱继承人,这些继承人所获得的财产显然是根据“一定的法律行为”,通过“继承”和“遗赠”的方式而取得的合法财产。依据传统继承习惯所获得的财产的行为方式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习惯法的长期存在且有效发挥作用决定了其符合“其他法律事实”的范畴,其对应的继承方式也与“赠与”相吻合。可见,这两种继承方式在财产的取得上都符合继受取得的规定,具有相同的法律认知。

民间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良性结合的实施策略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现代继承法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专门法律,特别是在当下强调依法治国方略的大环境下,继承法作为我国现在和未来处理人民继承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是必然的趋势。但我国传统民间继承习惯在财产继承问题上也存在了几千年,其合理性显然也不能随便否认。因此,在现实中,必须二者兼顾,做到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一方面,传统继承习惯处理解决财产的继承问题,传递了基层人民朴素的正义理念和伦理道德。生活在传统继承习惯起主导作用的地区的人们,家族情感比较重,那么,在处理继承问题时就要尊重有利于人们感性化生活方式延续和发展的传统继承习惯。而立足于理性化思维模式的现代继承法就可以从其优势方面对传统继承习惯做到司法保障,如对女性及未成年儿童保护等。

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继承习惯生存和发挥作用的生活区域和家庭关系,现代继承法成为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处理继承问题的行为规范。但现代继承法所确定的继承时间节点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间开始算起,而传统继承习惯下的继承行为往往是被继承人生前进行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赡养问题。在我国养老体制还不健全的前提下,如果完全按照现代继承法去处理现实中的继承问题,则对这一块考虑不足,而传统继承习惯主持下的财产继承往往绑定着赡养义务,从实际上做到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显然这种基于朴素情感的处理方式可以成为法律上的有益补充。⑤

因势利导,灵活处理。现代继承法的实施,与中国传统民间继承习惯具有较明显的出入,和谐处理二者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但法律的强制性又不允许用妥协的方式来破坏法律的权威性,而传统继承习惯形成的巨大的无形力量也不能强制推翻,否则势必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适得其反,为此,科学处理二者的矛盾,就需要因势利导,灵活处理。

继承问题发生的区域及其具体标的物是决定侧重采取哪种继承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一般在农村地区,继承的标的物多为房屋、土地等,这些财产都是不动产,不能带走,也不能随意买卖。而我国农村的女子大多嫁到外村,在本村出嫁的毕竟是少数,若按照现代继承法规定的子女平等继承产业的规定,女儿也继承部分房屋和土地,这显然会给其带来很多不便,并不符合农村的实际。而此时依据传统继承观习惯“家产只由儿子来继承”就显得合情合理,特别是其绑定的赡养义务很好的处理了被继承人的养老问题,更容易得到被继承人、继承人和亲戚朋友及周围乡邻的认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而在处理一些城市地区发生的、标的物为现代化事物时,如商品房、股票、债务、商标权等,其相关人受市场经济和自身思想意识的影响,特别是标的物方便买卖的特点,一般都能较好地适应现代法律的有关规定,传统民间习惯反而渐行渐远,那么,根据现代继承法处理其继承关系则比较合适。⑥

坚守原则,维持平衡。传统继承习惯和现代继承法的良性结合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妥协退让,必须坚守住二者共有的底线和原则,即养老育幼。这既是“求同存异”中的“同”的内容,更是“顺势利导”中“导”的方向。传统继承习惯一般是被继承人在世时通过分家析产实现的,虽然只在儿子中进行,并不考虑女儿的继承权,但它解决了被继承人的赡养问题。同时,在被继承人主持下,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尤其是对孤儿寡母而言,可以在家族中有威望的人的见证下,得到应有的份额,甚至更多的照顾。

现代继承法作为现代一种严格的法律,必须充分体现惩恶扬善。对继承法来讲“善”就是养老育幼,保障老人和幼弱群体的合法权益。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第14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第十九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继承法对于幼弱群体的照顾。在养老方面,由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继承法一般就不考虑赡养问题,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即被继承人死亡时其父母还健在。为了解决其父母未来的赡养问题,现代继承法将父母也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合法取得其子女留下的部分财产包括其子女因意外死亡获得的赔偿金作为养老之用。这其实正是养老原则的体现,所以二者的良性结合还必须都坚守共同的原则。⑦

结语

综上可知,传统继承习惯和现代继承法的良性结合就是要在坚守共同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侧重依据某一种继承方式,并合理利用另一种继承方式进行有益的补充。其中,传统继承习惯为现代继承法的逐步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法理渊源和参考案例;而现代继承法对传统继承习惯落实与生效的呐喊助威也保障了人间真情和伦理道德的延续,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相反,我们绝不能武断地将其定为二选一的问题。因为对二者区别选择的根据不是简单的落后与先进的问题,更不是正确与错误的问题,而是地区文化与民族心理的独具特色与根深蒂固的使然。探索二者的良性结合,就是要将传统习惯中合理的部分推向法律化,而将法律中理性的内容逐步习惯化,最终实现传统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的一致化。

当然,我们更要看到,传统继承习惯和现代继承法的冲突与融合,绝不是只简单的涉及到财产继承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我国的养老体制、计划生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和政策问题,更涉及到我国流传千年的分家析产习惯民间继承观念的文化问题。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仅使用现代继承法这一法律武器来解决势必有些单薄和乏力。因此,今后必须从文化、思想、心理等多个角度深刻探索二者的良性结合,使人们可以从这一探索活动中对价值认识更清,对人生感悟更深,对世界理解更透。

(作者为中共信阳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俞江:“继承领域内冲突格局的形成—近代中国的分家习惯和继承法移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19页。

②梁治平:《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16页。

③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出版社,1996年,第35页。

④张利平:“以法律视角看民间继承习惯”,《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21页。

⑤林雪贞:“从养老传统视角完善农村养老地方立法”,《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2期,第224页。

⑥张晓辉,王启梁:“民间法的变迁与作用—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民间法分析”,《现代法学》,2001年第5期,第7页。

⑦陈丽洪:“中国现行继承法与传统继承习惯—分家析产习惯与继承法的协调与冲突”,《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96页。

责编/韩露(实习)

作者:王霞

第2篇:继承传统,提升内涵

【摘 要】随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增多,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要求的提高,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发展背景下,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现状的分析,从三个方面探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开设中国画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教学 中国画 传统

一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由于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考录取时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分数低于其他院校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导致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内涵修养、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普遍偏低。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最新的学习结果很有可能会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影响。在不断积累和提升的学习过程中,若没有认识到专业课的内容和专业课学习需要有什么样的基础知识技能来支撑,就不懂得基础课程会对专业课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像建好楼房与打好地基的关系,只有地基打牢固,楼房才能一层一层往上盖。而现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文化素质作为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离开了文化素质,其他一切都是不足的。

从客观上来说,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弱,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现在高职类的大部分学生不仅是对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还是对国外的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都是相对匮乏的。

从就业角度来看,虽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弱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虽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要比普通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高,但很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只能进入一些中小型设计公司就业。由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基础薄弱,导致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不足,毕业几年后,也只不过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简单重

复,并没有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设计素养和设计能力。

二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入学分数要求不高,在教学中强调和夸大软件操作能力,却又忽视艺术技能的培养,教学理念中过于重视学习和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

大学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基础知识、理论水平及相关经验等的限制,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对消极的思想或不良的东西缺乏判断力。另外,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或家庭教育的不同,他们可能会崇拜物质主义,即拜金主义。导致现在的学生对艺术设计领域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认为艺术设计首先带来的是收入,即金钱效益,而根本没有认识到其内涵和艺术修养。社会上和学校中很多精通PhotoShop、AI、3ds Max、Flash等电脑软件的高手,这些懂设计技能的设计者,只能说是“工匠”,社会或学校里缺少的是具有超强的创新能力、灵敏的设计思维以及浓厚的专业修养等高修养、高素质的人才,他们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人才之一。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将来才可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设计出符合人文思想、体现人文精神,符合社会需求并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品。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必修基础课程,它是服务于设计专业的。因此,要明确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应根据各个专业的需要和特点进行设置。下面结合我校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内容进行分析。我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分为几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造型艺术设计等。学生在进入学校前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根据专业的不同,学习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也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基础教学课程都开设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色彩写生、设计概论等课程,学院对于基础教学也比较重视,经常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研讨、交流。

从设计基础课程的设置中不难发现,目前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引自西方的教学课程,缺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这不仅是我校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基础教学中仅仅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

三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开设中国画课程的必要性

1.可提高高职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展设计语言范围

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入中国画的一些内容,可以让高职学生通过对传统中国绘画的鉴赏,感受中国画艺术的魅力,提高认识,加强对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特点的认识,了解中国画的独特规则和技巧,提高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提升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艺术素养,升华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

当今很多中国艺术家、美术家及设计师,不断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中汲取其精华的营养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设计内涵与水平。在艺术设计相关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通过增加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来达到此目的,如增加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传统的中国画和书法技法等也是一种学习、理解、提高的过程,这就为今后熟练地将中国书画艺术的知识应用在设计中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很有必要对中国书画艺术进行合理并深入的发掘、推广和应用,使其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拓展设计语言范围。

2.可丰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针对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从目前来看,主要是借鉴西方特别是包豪斯的教学模式发展形成的。其中绘画基础课基本是以静物色彩、素描及写生为主,而设计基础课基本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组成的三大构成为主,但该教学模式缺乏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把中国书画艺术课程引入到中国高职艺术设计的教育中来,不仅丰富了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培养了高质量且具有超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对艺术设计民族化的一种提升。

3.可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逻辑思维方式的不同等问题,对西方人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难以接受的,这些在过去的多年社会实践中均有所验证。而可以承载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设计,却给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世界有机会了解中国画、民间艺术、书法、篆刻等所展现出的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并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新机遇。

高职设计专业教学的教育方向是培养有知识和能力、能动手实践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中国画教学要坚持为专业的设计服务的方向,特别是在设计思维、设计理念方面,把中国传统的“国粹”与现代产品,如海报、标志、建筑、景观等相融合,共同发挥作用,让中华民族审美观在学生心目中扎根,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吸收,传承传统。

近几年,由于广大学者的呼吁和受到一些前瞻性学术研讨的影响,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应用到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材方面,市场上出现了关于高职高专国画、线描等方面的教材,如杨国志主编的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国画》,有雷明娜、王剑白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质教育规划教材《线描》等。有些设计类院校已经开始了中国传统绘画课程的开设,如吉林艺术学院在设计基础课程部分设置了中国画课程,但这在全国的设计院校中占比例太少,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几乎是空白。

在当前多元化的艺术发展背景下,要求我们的设计作品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广大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传统宝藏,把传统艺术融合到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去,对高职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是很有必要又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伊顿.造型与形式构成——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及其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2]邬烈炎.关于国外课程的引进与不成功的“本土化”——以图案、素描、构成课程为例[J].中国美术教育,2001

[3]陈红.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绘画艺术元素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刘娟

第3篇:继承传统不断发展

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政府应急管理国际论坛、煤矿安全生产出国培训……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始终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传统,并不断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我于1997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兼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副主席、秘书长。10年的工作历程,使我对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怀有深厚的感情。值此协会成立25周年之际,写作此文,作一回顾,以示纪念。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是由中国政府批准建立、在政府部门直接指导下从事国际人才交流活动的全国性民间机构,在国际、国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德高望重的原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一直担任协会主席;其他的理事会成员为外交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十多个政府相关部门的副部长级以上干部以及科技界的著名人士,这使得协会能够与中央政府的众多部门有广泛的联系,具有有效的协调能力。

一直以来,协会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直接领导,这是它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上世纪80年代,中央引智办的负责人就是协会的副主席、秘书长;之后,国家外专局的正、副局长兼任协会的领导成员。这样设置,一方面便于运用协会的民间身份在国际交往中开展引智工作,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协会工作的实际领导。国家外专局在人员、财力、引智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协会能更好地在国内外的引智工作中发挥组织功能。

协会内部的部门设置也较为完善,建立了欧洲部、亚洲部、美洲部等面向全球各主要国家、地区的工作部门,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引智工作和积累相关信息;多年的工作积淀,使协会在国内外具有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了协会在引智工作中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政府开展民间外交和国际人才交流工作的重要渠道

当今世界,民间组织之间的交往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类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人才交流活动中,协会的工作体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发挥了很突出的作用。

协会作为具有中国政府背景的民间机构,可以广泛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不同层次或类别的部门、机构打交道。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设立类似我国外国专家局的政府机构,其国际人才交流工作的主体是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民间机构(包括猎头公司),政府部门较少直接参与具体业务。因此,根据“对等性原则”和实际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家外专局同世界上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300余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大多数的合作协议是以协会名义对外签署的。

例如,协会同新加坡卫生部多年合作开展中国护士赴新培训项目,同日本半官方的“AOTS”组织合作培训中国技术、管理干部。我们过去在和一些尚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的机构开展双边人才交流和合作,以及因为意识形态上的歧见而对于同我国开展官方人才交流、技术合作比较敏感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协会的名义,以民间交往的形式与他们开展人才交流工作。

协会管理的各驻外机构是进行国际人才交流的重要资源。协会设立了11个国外办事处,分别在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旧金山、亚特兰大,日本东京,以色列特拉维夫,俄罗斯莫斯科,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德国科隆和新加坡;此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京港中心。这些办事机构的任务是联系专家,引进人才,联络和开辟培训渠道,管理出国培训人员。它们为民间外交和引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的美中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是协会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积极募集资金,资助国内专家到美国进修;创立了“马可·波罗奖”,对美国一批资助中美人才交流的跨国公司颁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协会内部设有外管部,担负了与驻外办事处的日常联络和管理工作。

利用香港资源培训内地人才成果显著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协会就利用香港的资源,培训内地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十几年来,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培训项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蒋氏工业基金培训班。1992年起协会与香港蒋氏工业基金合作,联合举办“中国机械制造工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从1992年到2004年,双方共举办了219期香港培训班(每期学员在港学习两周),培训学员5684名。此外,双方还共同举办了35期海外班,先后挑选有较好外语水平的739名学员赴美国、英国、德国培训一至三个月,委托海外有实力的大学、专业培训机构安排课程和考察活动。现在,当年参加过蒋氏工业基金培训班的学员们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力作用,其中不少人成为了我国大中型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

培华项目。从1994年开始,协会同香港培华基金会合作开办“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研讨班”,为内地“老、少、边、穷”地区政府部门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培华班的培训内容包括经济、工商管理、旅游、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使受训学员了解现代经济的运作方式,掌握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03年,我以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先生签订合作协议,启动了“中国工业企业高级人才培训计划”。香港理工大学以应用技术教学著称,在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2005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又加入本培训计划。这项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按照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分别开办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因材施教,使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2000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先生及其所在的“香港工商专业联会”十分关注,愿意为西部省份培养人才贡献力量。2001年,我代表协会同香港工商专业联会签署协议,实施“西部地区人才培训项目”。这个培训计划有两大特色:一、培训时间较长,为期一年(后几批学员改为半年);二、学员在香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顶岗培训,这是一项创新。这一培训计划实施了6年,为我国西部地区培训了一批管理干部。

在我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工作的10年中,协会组织的赴港培训项目在创新中发展,培训了大批的内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协会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功不可没”。

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协会形成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传统。在国家外专局的指导、支持下,协会始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充分整合并利用引智资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了不少工作。

最突出的是从1993年开始,同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共同举办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每两年一届。在冶金工业、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化工工业、石化工业等多个领域,中

美专家共同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口交流,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会诊,对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书。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对提高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李鹏、朱锫基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曾接见过参加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的专家们。

在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专项中,协会在聘请外国专家和组织人员出国培训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除此之外,当国内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后,协会也总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我想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第一,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作用。

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协会按照国家外专局党组的要求立即行动起来,紧急联系十余个驻国外机构,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收集驻在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和疾病防治快速反应机制及相关经验,汇总后向中办、国办、卫生部、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报告了相关情况,以供分析、参考。

为了借鉴国外处理应急事件的有益经验,2003年12月,以协会为主筹办,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政府应急管理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就政府应急管理课题举办的首次国际研讨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国内外政府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了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前沿问题,为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国际经验。来自国内外的一大批知名应急管理专家到会演讲并参加讨论。会后形成的情况报告归纳了与会中外专家的意见,就如何建设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首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务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之后,协会每年都邀请国际上知名的应急管理专家到国内作交流,并组织赴国外的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团;通过数年的坚持,为在全国推广“应急管理”理念、推动建立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培训了一大批干部和专业人员。

第二,组织煤矿安全生产出国培训班。

本世纪初,我国煤矿重大矿难频发。从2001年到2004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7.8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A以上的特大事故28起,平均52天一起。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16.7亿吨,约占世界35%,但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却占80%。煤矿特大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

在国家外专局支持下,2005年10月协会邀请南非矿业专家来华交流;协会还会同国家安监总局有关部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南非矿山安全生产与救援管理技术交流会”,全国主要产煤省区的安监局的负责同志、全国各大型煤矿的矿长及技术负责人共150余人出席了会议。从2005年底起协会又连续实施“百名矿长”出国培训计划,组织全国各主要产煤地的矿长、技术人员、安监局管理干部,到采矿安全生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南非、澳大利亚进行专题培训。

这一系列培训项目为配合国家安监部门降低安全事故起到了协同与服务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立法,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最终为降低我国煤矿以及非煤矿业的死亡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上述诸方面工作之外,协会对在国际人才交流业务中引入市场机制也作了若干探索,其下属的“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在全国建立了多家分市场,在各地、各行业引进和配置国外人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感到,在国家外专局的引智工作格局中,协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衷心祝愿已经25岁的协会,在今后的国际人才交流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施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万学远

第4篇: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数控08-1班 088347002 刘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关键词:继承 爱国 弘扬 民族 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又‘我中国人’之观念浮于斯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起,便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国家。每个人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及寻求慰籍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都要靠国家来得以实现。没有国,何来家。国是大家,只有大家存在,才有千千万万的小家。爱国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首先,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不计其数的名山大川。那巍峨的五岳,那滚滚东流的长江,那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这些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吧。保我国土,爱我中华。多少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我们的国土。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打击侵略者,创造了英勇豪迈的伟大史诗般的悲壮事迹,写下了爱国主义的光荣诗篇。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维护作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要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我国有56个民族。正如一首歌中唱的“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对自己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中国坚强,汶川坚强。河南人,河北人…….四川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个中国人和海外侨胞,都伸出援手。捐赠、献血、义卖。每个中国人都在行动。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给中国一个奇迹。于是,解放军到了,医生护士到了,捐款到了,紧需的物资到了。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在灾难中毁灭还是在灾难中重生,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严峻的考验,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辉映。 再次,要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以民族得以延伸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的四大发明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大多名不副实,所谓埃及,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在历史长河里,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文化更是谈不上。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最后,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无论你属于哪个阶级,你都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4月13日电 13日中午,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的市中心,悉尼近6000名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活动,维护祖国团结统一,呼吁西方媒体停止不实报道,谴责暴力和谎言。美国CNN电视台的主持人卡拂帝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诽谤中国人民。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昭示海外华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我们希望祖国知道我们和中国同在…….我们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爱国的血液。”在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以及统治阶级中的爱国者,不知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历尽千辛万苦。一切爱国者,不问来自国内哪个民族、哪个阶级,他们都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志士仁人,受到人们的尊礼崇敬。而那些背叛祖国的败类受到世人的不耻与痛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首诗歌名为《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其诗如

下: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田间的这首诗描绘的假设情景使人民明白了不去打仗那屈辱亡国的后果,从而激发人们的抗日情绪,比从正面抒写爱国思想和抗日志向,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地刺激了当时国人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用一种强烈爆发出的民族尊严与人格尊严回答了侵略者杀气腾腾而得意洋洋的挑畔。也充分显示了一个诗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我国虽被外敌入侵,但终究并未亡国。楚汉之争,南北两朝分治,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未曾亡国。我们的文化并未改变。这得益于我们千百年来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其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进行斗争。先后从事于推翻清政府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进行护国、护法运动进行两次国共合作等。一切的一切均出自于孙中山的爱国之情,出自于他的历史责任感。合则长治久安,分则积贫积弱。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丝毫的退让过。

再次,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华民族始终利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我国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激发了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最后,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的发展要求。一位民营企业家把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镌刻在公司旗帜的基座上,来提醒自己。她后来取的了很大成就。他之所以能作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作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应注意把握好的重要关系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首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关系。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拥有一致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已经被写入宪法。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其次,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建立后,许多留学海外或在海外工作的科学家,毅然辞去在国外有着丰厚待遇的工作。回到祖国,建设新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神圣不容侵犯。我门在国际交往中要不卑不亢,维护祖国的尊严与主权。再次,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后,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改革开放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近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弘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我们自觉的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如何做到爱自己的国家。

首先,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当奥运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时,藏独分子企图破坏奥运内火矩的传递,金晶用自己残疾的身体保卫奥运火炬。当藏独分子在国外举出雪山狮子旗时,在场的留学生围起他手拉手唱国歌。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想抵触时,人们放弃了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利益。当我们在国外旅游时,外国人问你是哪国人,你很自豪的说,我是中国人。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即要有人格,也也要有国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次,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008.3.14,藏独分子在拉萨制造了打砸抢事件。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遭到了全中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国土尺寸必争。不容侵犯。

再次,增强国防观念。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入侵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屏障。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最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努力作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并不只是口号而已。即使我们现在并不能做一些涉及利益的事情,但还是有很多实际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大好山河,但现在却面临环境污染。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出一分力。还有现在有青年志愿者活动,为需要关怀的人们送去一份爱心,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总之,我们仍然有很多机会来表现我们的爱国心,而并不局限在口号上,只看是不是有这份心。

第5篇: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含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④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 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 新时期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1)内涵: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2)内容: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举措: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1)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3)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4)核心:改革创新。

①表现: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②必要性: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③举措: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①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着自然;②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建创新国意义:创新是一个民资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方法途径,①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②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③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建创新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想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含义: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紧扣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措施:①扩大居民消费需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②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④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创新国核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不断巩固发展中特伟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容:科技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推动力量,科技使管理现代化 金融危机的原因(政经):造成这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当,也有金融监管缺失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逐,是资本主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在消费中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 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要相对缩小的矛盾。特别是房地产扩张和普通百姓收入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自已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引起了经济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重要启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世界周期发作的经济危机,使马克思剖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根本矛盾根本矛盾再次验证。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及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间的对立,经济发展不能为广大人民公正的分享,导致整个社会购买力和市场需求不足,因而经济危机必然周期性的发生。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金融危机是资义私有制在社会历史局限性的集中体现。

在应对国际金危机时,我国国有企业在扩大投资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巩固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以放来,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国实施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能很快见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型国有企业

做主导和支撑,并带动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政策的意图可以渗透微观机制,很好的贯彻下去。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市场结构,为政府集中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这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既要坚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采取措施1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合理协调2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4扩大出口。即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通货膨胀: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经济现象。引起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有: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结构失调等因素。

国际社会采取措施:应尽力恢复市场信心,遏制经济危机扩散和蔓延。主要发达经济体应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施有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定自身和国际金融市场,维护投资者利益。同时,各国应加强宏观调控,扩大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为稳定各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创造必要条件。

中国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主张:国际上主张要坚定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坚定不移刺激经济增长,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国内上,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或不政策,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收入差距大措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体系。一要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分配方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四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五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六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调整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要积极构建社义和谐社会,就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就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经济制度: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我国当前发展水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且确立了社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和社义制度相结合。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唯物史观看社义必然取代资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发展。资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这必然导制了资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矛盾和对抗的尖锐化,及资义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促使资义必然灭亡。

49年10月—1956年过渡时期

4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 发展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政治经济基础。

53—56年社会主义改造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基础上的农业手工业、资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56年事先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义改造,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奥巴马政府就职以来,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开局良好,实现了好的发展势头;中美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富有潜力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中美关系要向前发展,历史的潮流不会逆转。这是因为:第一,中美两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第二,中美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不同,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只要双方坚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平等对话协商,就能够逐步消除疑虑,加深互信。第三,中美两个民族都具有海纳百川、好学求新的品质。两个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民族,也应该是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的民族。第四,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

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不是破坏者。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总之,中美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成为朋友。中美友好合作能够走出一条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光明大道。

(3)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什么?最重要的经验是,双方应当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精神,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的制度选择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坦诚对话,耐心沟通,深化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地扩大利益的汇合点,共同把中美关系的发展大局维护好和发展好。

第6篇: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最初认识和熟悉的环境都是自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随着社会阅历的日益丰富,人们不断深化了对祖国广阔土地及其风貌的认识,逐渐将对故土的哺育之恩、依恋之情扩大为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祖国,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个人精神。发达民族之所以能够发达,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民族精神。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逐步建立起优秀的个人精神。一个民族要想发达,就必须培育优秀的民族精神。

1998年抗洪之后,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

在2001年的全国文艺两会上,江泽民主席发表讲话说:“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唯有这样,才能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向前奋进。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总有一些精神受到国民的普遍认同,并成为国民思想、行动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就是民族的基本精神,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贯穿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包括民族的理想、品格、意志、思维、个性、社会责任感、学习、发展事业、交际、合作、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精神。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国民的思想和行为,渐渐地影响每一位国民及整个民族的发展。

西方发达民族以“重视科技”、“探索进取”为突出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在17世纪以前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效果,那时西方的生产力及社会管理还比不上我国。自17世纪以来的几百年,西方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大大超过了四大文明古国,并成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这充分表明:民族精神转化为社会效益需要一个过程,一时的见效或许不大,但代代相传,长远上的意义非常大,必须予以重视。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基本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雏型,到汉代确立了以儒家为主的民族精神,之后沿用了两千多年,对民族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到了近代,中华传统的民族精神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落后于发达民族。比如,由于民族的科技精神落后,导致社会生产落后,泱泱大国受尽百年之屈辱。这段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民族精神落后,必然严重阻碍民族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培育先进的民族精神。

回顾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既积淀了许多伟大的民族精神,也积累了不少糟粕,有待我们去改革、重建、培育与弘扬。在现代文明面前,我们的传统精神显得苍老乏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为民族后代积累强大的物质基础,还要特别留下优秀的民族精神,做为他们发展的精神力量。我们唯有勇敢而全面地改进自己,重塑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在长远上实现民族复兴。

我们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从本质上讲,我们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尽管我们在近代有过一百多年的屈辱,但这只是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片断而已。五千万

华人在海外创业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足以证明:我们民族是一个可塑造、可重造辉煌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民族之一。尽管我们的民族精神存在不少问题,但并没有改变我们做为优秀民族的本质。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发扬优良的传统,改革不良的传统,一定可以实现民族复兴。就如一个原来体质很好的人,虽然由于不注意保健而滋生了不少疾病,但优良的体质还没有改变,只要注意保健及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强壮的体魄。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振兴中华的呐喊声中,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痛苦地反思民族精神。从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林语堂等等,都试图改变民族的种种不良传统及重建民族精神。 梁启超先生第一个将我国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并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孙中山先生在多次演讲中,都慨叹“民族如一盘散沙”,“国人失去民族主义垂300年,太缺乏(或者没有)民族观念,只有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导致民族命运式微”。有鉴于此,他提出了“反省民族缺点”、“改造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主张。

鲁迅先生起初学医是为了给国民治病,后来弃医从文是因为感到“愚弱的国民,无论有怎样健全的体魄,怎样的长寿也是毫无意义的,我等的首要是改造国民的精神,我认为此为文艺的第一要务。”他花了大半生的精力研究国民精神,以《阿Q正传》等作品深刻反映民族的某些弱点。

林语堂在1925年作了《中国的国民性》的演讲,列举了我们民族种种优劣之处以后,将忍耐性、散漫性和老滑性归结为民族的三大弱点,吁请国人注意。在抗战前夕的危急年代,他专门出版了《吾国吾民》一书,在“中国人的性格”一章中,列举了“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等十条作为刻画描述。

抗战期间,梁濑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罗列种种资料,将国人的特点列举为: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忍及残忍、韧性与弹性、圆熟老到等十点。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访华后认为,影响中国民族特性的是孔、老、释三家思想,孔老虽相对,但影响并无二致,使中国人知足安分、宽容和平、消极保守。英国哲学家罗素则在访华后写成的《中国问题》一书,列举了幽默、忍耐、谦让等特点后,更指出贪婪、怯懦、冷漠为阻止中国民族进步的三大缺点。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土、乡音、乡情、乡思,都是中华儿女寄托对故乡的真挚情感,对祖国的深深眷恋的最朴素、最直接、最真挚的形式。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祖国的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相传。

第7篇: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杨爱民 副教授

思考题

1 什么是爱国主义?

2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 我们今天如何爱国? 本讲提纲

一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四 做忠实的爱国者 五 北大人的爱国精神 一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也直接关系到生活于其中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爱国主义不仅仅限于是一种情感,而往往上升为国家重要的政治原则。

我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 • •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二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同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胡锦涛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以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灵之中。团结统一始终代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3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利于不白志带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最大限度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大海外同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过热情。“人心齐、泰山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一定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多少代人所企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4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申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4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内涵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是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 • 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 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生力军,要自觉做促进民族团结和做过同以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做过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 • • • • • • •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地增强健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的动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五 北大人的爱国精神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大传统 • 悠长优秀的爱国传统

• 现代北大人的爱国观

侯仁之

“活北京” 侯仁之 马寅初

“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马寅初

胡春华

胡春华毕业时主动要求去西藏工作时说:“大学四年不只是专业学习,更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全面丰富的时期,我把青春献给西藏,因为我是北大人,有责任为祖国的建设出力”。 高明

• 甘肃省正宁县人,1985年11月出生,2003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先后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同时攻读经济管理和国际关系双学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 • 2005年12月入伍,成为建国以来北京大学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入伍后,他严格要求,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多次在各级组织的军事比武考核中名列前茅,成为所在部队唯一的义务兵班长,较好地实现了一名优秀大学生向合格军人的转变,2006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 高明

“北大自建校之始,兴亡感与责任意识便成为一种自觉而内在的承担,这种兴亡感与责任意识促使每一位北大学子奋进。”

—— 高明 高明

“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证实。“80后”并非利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80后”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

——高明 高明

¡°年轻人应该多吃一点苦,多一些历练,这样才能做一个对大家、对社会有责任感的。¡± ¡ª¡ª高明

第8篇: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就是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就是要具有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作为广大中华儿女的一员,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意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从而成为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蒙面持刀暴徒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暴徒行径令人发指。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之间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却背弃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残忍的杀害自己的骨肉同胞,企图制造恐慌分裂国家,他们的行为必将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和声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位公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以任何名义来试图切断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北京时间3月8日1时20分,马航MH370航班在越南胡志明空中管制区同管制部门失去通讯联络,同时失去雷达信号。这架航班的乘客来自于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53人来自中国大陆,还有一名中国台湾乘客。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外交、民航、海上救捞以及海警等综合措施在内的救援手段。除了要求马来西亚方面尽力救援外,更是派出了有史以来的最强救援团队,先后派出8艘舰艇到相关海域进行搜救工作,并提供10颗卫星支持救援工作。虽然马航事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中国政府仍然要求相关国家继续尽全力搜救,并予以最大程度的配合。马航事件也同样牵扯着每个中国人民的心,无数的网友自发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名义为马航乘客祈福,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再无同样的悲剧。国家对人民的爱,人民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以及人民对国家的爱将爱国主义的大怀抱充得满满的。国家和政府不会放弃任何一线生的希望,人民也会紧紧地团结起来为自己的骨肉同胞送上自己的爱。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表示,通过有关历史纪念日的决定,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个决定不仅仅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在呼吁全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3月26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举办的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纪念先烈报效祖国 圆梦中华”主题活动,在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开展“网上祭先烈”的活动正式启动。截至4月10日。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在首页醒目位置推荐展示了栏目入口,网友可进入专题,通过献花、留言等形式,参与网上祭扫,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开展以来,广大网友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93万多人次参与献花,51737人次留言,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宣传效果。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结晶。我们虔诚的向先烈们深深地致敬!革命先烈不惧牺牲、坎坷追梦历程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我们要树立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以实干兴邦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而努力、而奋斗,要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先烈们为祖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代价。

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式开播,打开朋友圈满满的都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信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后,很多网友给出了“中国最佳爱国主义教育片”的评价,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并给予其极高的评价:“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从开篇到结尾,《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出现“爱国”的字眼,但却让观众在用舌尖去感知、品味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引起了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形式上,它记录的是人们一日三餐与之相伴的食物,展现的却是隐含在其间的历史文化和文化传统,给人以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与像《建国大业》和《建党大业》等高投入、大场面的国民教育片相比,《舌尖上的中国》洋溢着实实在在的中国式勤劳、温馨、祥和和感动,不愧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片的典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爱祖国灿烂的文化,用祖国的灿烂文化宣传我们的国家,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祖国母亲为我们提供最温暖的怀抱,为我们遮风挡雨,是我们最有力的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应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第9篇:专题二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思考:

1、当代高职大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高职大学生怎样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成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教学内容:

我有我的良心、人格,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冼星海

链接案例:编织爱心谎言,圆患病盲童观看天安门升国旗心愿

2005年10月23日,吉林省九台市卢家小学的学生小欣悦在编排舞蹈时突然摔倒在操场上。医院的诊断给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判了‚死刑‛:髓母细胞瘤,脑瘤中最严重的一种。小欣悦患了绝症,病情越来越严重,由于脑部积水,头部变大,并引发双目失明。认识小欣悦的人无不叹息,这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成绩全班第一,又是班长,还是学校的小升旗手。身患重病的小欣悦总是向父亲提起一个心愿:去北京看看天安门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但她身体状况不好,医生建议不要去北京。为了不让欣悦失望,父亲只好编出善意的谎言,准备在长春找一个有国歌响起的地方,告诉她那里就是北京天安门。

2006年3月22日,小欣悦在父亲和志愿者、随行医生的陪护下,在长春市转了几圈后来到长春公共关系管理学校,并告诉小欣悦已经来到了北京天安门。公共关系学校2000多名同学身着统一服装,整齐地站在操场上。1时30分,‚仪仗队‛正步声响起,小欣悦原本已经十分萎顿的神情,一下就精神了起来,耳朵随着整齐的脚步声一点一点地转过来。一直抓着爸爸衣襟的指甲也开始松开,她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满足的笑。

听着雄壮的国歌,小欣悦试图举起右手,对着国旗表达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礼节,但是由于手上无力,她没能表达自己的心愿,但是小欣悦没有气馁,继续用尽全力抬起自己的右手,一次、两次……最终没有成功,她只能将手举到了额头处。

思考:小欣悦观看升国旗的现场令许多人动容、流泪。是什么令人如此感动? 点评:八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爱国主义是怎么回事,就像对生存有着本能的追求一样,小欣悦对祖国有着天然的眷恋。我们成年人在很多地方都要学习孩子的这种态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人不失赤子之心‛。道德高尚的君子总能像刚出生的孩子那样纯真坦荡。如果上天眷顾出现奇迹,小欣悦能有时间慢慢成长,那样她一定会了解爱国主义的全部。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说:‚我是爱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个人?‛

今天,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主题就是:

专题二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提问:《七子之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七子指哪七子?

提示: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把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比喻为七个与祖国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从这种深切的呼唤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这就是爱国主义。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什么是爱国?人为什么要爱国?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具体分析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一,爱国主义阐述了人们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内涵——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第二,爱国主义阐明了人们对祖国深厚感情产生的基础——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第三,爱国主义调节的对象——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第四,爱国主义的实质——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国格和人格。如天津的一家日资公司,开发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游戏软件,最终是日本取得胜利。面对高额的报酬,我国的五名开发软件的大学生宁可不要高薪而愤然辞职,表现了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尚情操。

链接案例:少女合唱团退出比赛

上海师范大学行知艺术学院少女合唱团应西班牙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来西班牙参加比赛。2001年7月19日到达巴塞罗那,当天下午就赶到比赛的指定地点,在看见了中国五星红旗的同时,也看见了一面台湾的所谓‚国旗‛。合唱团马上和组委会进行了严正的交涉,他们同意把台湾所谓的‚国旗‛降下。之后,合唱团就参加了19日晚上的开幕仪式。但翌日清晨,他们又把台湾的旗子挂到了旗杆上,合唱团再一次和音乐节组委会交涉。开始,他们不同意降旗,并诡辩说,我们搞的是艺术,不是政治。合唱团严正指出,中国和

2 西班牙王国在建交时,西班牙政府就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不是国家,你们现在这样的做法就是违背中西建交时贵国的承诺。

几经交涉,组委会答应说要找一面台湾奥委会旗臶来替代那面‚国旗‛。并且保证在下午四点之前解决问题。但是,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午,那面旗子还没有降下。在这种情况下,合唱团只能采取断然的措施:一是提交了一份书面的交涉文件;二是在第二场比赛开始时,在一曲中国民歌《茉莉花》声后,发表了一个声明,向到会的各国代表解释了为什么要终止和退出比赛的原因,并把五星红旗向全场展示,然后就退出比赛。在场的别国参赛代表报以热烈掌声,对少女合唱团表示了钦佩和支持。

讨论:如何评价上海少女合唱团退出比赛的行为?

点评:上海少女合唱团以退出比赛的严正态度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链接案例: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

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总结: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重。

这两个案例都深刻地说明爱国主义不仅是一个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政治原则。 链接案例:危害祖国的几则事件

其一:汪精卫1938年从重庆出逃投靠日本人,成立汪伪政权,1944年11月死在日本,后来埋在了南京。1946年1月,他的坟被何应钦派人用300斤炸药炸开了,然后就验明正身挫骨扬灰。汪精卫生前喜欢吟诗作对,写过一句‚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到头来被自己说中了,成了事实了。汉奸的残躯真的就灰飞烟灭了。在绍兴还有一个雕像,上书刻

3 有‚汪逆精卫‛,这就不是汪精卫生前所能预料的了。危害祖国最甚当属这样的卖国贼。

其二:韩国写真集事件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成延是韩国的一个影视明星,2004年2月,她居然拍摄了以韩国慰安妇为主题的色情照片。这个举动激怒了整个韩国,虽然她向当年受到日军侵犯的慰安妇下跪道歉,但仍然得不到国民的原谅。她的职业生涯到此结束了。而《慰安妇写真集》的策划朴知佑也被迫当众削发谢罪。他们的公司因为这件事损失了数十亿韩元。但在韩国,没有人同情他们。因为以国耻取乐不可原谅。牢记苦难的民族是刚烈不屈的民族。

龚自珍曾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羞耻心的话,那就永远不会有国耻了。 首先人人都要有社会主义荣辱观,杜绝发生这种不以为耻的事。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有资格去谈爱国。热爱祖国,既是一种情感,也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概念,至少包含三个要素:一是自然要素——国土;二是社会要素——人民或国民;三是政治要素——国家。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

爱故土:爱家乡、爱学校、爱河山、爱自然; 爱人民:爱父母、爱师长、爱朋友、爱同学同事;

爱国家: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生活、爱文化、爱每一份工作。

爱国主义要求我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在一千多年间他们曾丧失了自己的祖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以色列人把蜂蜜涂在那些传统的书籍上,让那些还不识字的孩子们去舔,告诉孩子们自己民族的文化是甜的,民族的传统是甜的。这是一个坚忍不拔的民族。见贤思齐,值得我们参照反思。

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是这样概括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的: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秀丽的长江像一条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蓝色飘带,铺展于云山天海之间;奔腾的黄河似一条生机勃勃的飞龙,舞动于锦绣大地之上。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原注】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对祖国的山河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如此壮美的祖国,怎能不深深激荡起我们炽热的情感?试想,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时,当我们臵身戈壁,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辽阔时,当我们登临泰山,

4 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油然升起一种"江山如此多娇"的情怀呢?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成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视频赏析: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

爱国需要理由吗?当前有不少人在报怨为什么要我爱国?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是年轻人,其中有一部分是大学生。

国家、民族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任何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一个爱国者的心中,自己的祖国是无与伦比的,爱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但在别国的人看来,那个国家可能平常得很。如果我们要说服别人爱国,就必须给他(或她)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讨论: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

点评:已故作家陆幼青说,‚……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基,能够屹立在地球之上。‛

爱国之所以成为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是因为我们的身心血肉、成长发展,离不开祖国母亲。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1、祖国——我的根脉 人有归属感才能幸福。

归属感就是感觉你自己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组织、地域和群体。一个人如果在一个群体中感觉和谐、舒心、自在,自身能量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就是找到了归属感。家是我们最基本的归属需要。因为家人给予你最无私的爱。因为你的成功有家人与你分享,你的痛苦、失败有家人与你分担。人不能没有家人、不能没有亲情。在学校你属于某一个班级,在社会你属于某一个集体。你感觉到你自己属于这个集体,它的存在与你息息相关。这样你就有归属感;否则,你就没有归属感。

同样,对于一个公民来说,你也属于某一个国家。如果一个人没有祖国,那就只能像无根的浮萍一样,飘荡流浪……。又到哪里去寻找安全和舒心?因此,作为一个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有个祖国来让我们爱。这样,我们炽热的情感才有抒发之地,我们渊博的才学才有用武之地。所以,有了一个伟大而可爱的祖国,我们的精神是多么地愉悦,我们是多么地快乐和自豪!

2、祖国——我的母亲

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养了我们,我们与父母有着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我们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我们的身躯、我们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我们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我们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

5 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于是我们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行、伴我终身的恋国之情。

世界各国均对自己的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人也讲爱国主义。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他们富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是自恃‚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骄傲的‛。他们不仅一贯对国民、包括对儿童灌输这种思想,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就拿国旗来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2001年‚9〃11‛事件后,国旗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增加。他们在很多产品,包括开心果、杏仁等小商品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连儿童的电子游戏,都有组合国旗的类似项目。爱祖国是每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感情。

例如:居住在中国的一位美国孩子的家长,到孩子就读的学校里要求学校为她的孩子单独升一面美国国旗,因为年仅七岁的孩子流着眼泪问母亲,为什么他每天看到的都是升中国国旗而不是美国国旗?

3、祖国——我的报效之地

国家是我们的大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

我们大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目的就是要在走上社会后,投身到报效祖国的实践中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1、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例如,日寇入侵我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即使是一些占山为王的土匪,面对民族危亡,也参加打鬼子的战斗,‚把鬼子赶出中国去‛成为全民族的共同呼声。人的一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做一些错事,但唯独有一件是绝对不能干的,那就是卖国。犯错误可以改正,别人可以谅解甚至原谅你,但卖国永远得不到人民的谅解,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汪精卫。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2、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这是阶级性的反映。

3、爱国主义是对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热爱,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当外

6 敌入侵、国家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时候,中华民族大家庭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我们今天讲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使我们能够经历无数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艰难险阻而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每当民族兴衰荣辱的紧要关头,爱国主义总是显示出它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链接案例:

我国‚两弹一星‛的科研是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的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三年困难时期,有一次,两弹基地面临断粮,各省粮食也告急。中央、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总理讲了基地面临的困难情况,最后讲‚我求大家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通过紧急调拨,一列车粮食火速运往基地,以解燃眉之急。在西北某地,火车中途换机车加水时,被灾民发现车上装的是粮食,一瞬间灾民们把粮食抢得精光。战士们看着灾民们搬粮食,但不能开枪。人民子弟兵能开枪打老百姓吗?怎么办?情况紧急通报了上去。当地政府知道后,告知灾民,这是送往国防基地给科学家和战士们的口粮。灾民竟然将粮食全部送回来了。一个小学生在送回粮食时,还写了一封给战士们的信,并在信中夹了几两粮票。他说:叔叔,我实在是太饿了,我不知道这是送给科学家的粮食,……在那个困难时期,人们都处于饥饿状态,这几两粮票是多么珍贵!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的凝聚力,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

今天,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公民来说,躬身劳作于自己的岗位,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是爱国的直接体现。爱国就是农民播种好每一分土地;爱国就是工人坚守自己的岗位,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爱国就是海关人员不让走私物品流进国内,冲击我们民族工业;爱国就是公务人员当好人民的公仆,绝不营私舞弊 ……。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既有一致性,也有发展性,其内涵和主题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古代爱国主义——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

一、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抗敌御辱、壮心报国;忧国忧民、公而忘私;自尊自强、奋发进取;忠君意识、正统思想……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近代爱国主义——变革御侮、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抗击列强、救亡图存;师夷制夷、自强求富;勇于变法、维新图强;反对专制、创建共和……

现代爱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探索不息,寻求救国真理;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走社会主义道路……

7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概括地说,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链接案例: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拒不投降,慷慨就义,时年仅四十七岁,浩气丹心,永存史册。

南宋岳飞在《满江红》中面对备受欺凌的半壁江山,‚怒发冲冠‛,发出了‚唤我河山‛的呐喊;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链接案例:朱自清的民族气节

1948年6月,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时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先生,与当时的北京市民一样缺吃少穿,身患重病,瘦弱的身体还不到90斤。但朱自清先生仍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字。这份宣言宣称:‚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质。‛两个多月后,朱自清先生与世长辞。他在临终前特别向家人交待:‚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要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后来称赞朱自清先生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 链接案例:‚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创造的非凡的人间奇迹。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上空爆炸了一颗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全中国都沸腾了。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的老师严济慈来到他的好友许德珩家。话题当然是谈原子弹。许老悄声问:‚是谁有这么大本事,把原子弹搞出来了?‛‚嘿,你还问我,问你的女婿呀!‛严老笑个不停。‚我的女婿——邓稼先?‛许老惊愕不已。

两弹元勋在

五、六十年代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隐姓埋名,在戈壁滩上,在深山中,在荒野中几十年如一日,从事默默无闻的工作。由于事关国家机密,科学家们即使对自己的亲属也守口如瓶。

当一个人的精神真正为爱国主义精神所武装,就会具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这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 必须在爱国主义的旗臶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链接案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我的中国心

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两岸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分离,其间台湾人士对乡土的苦恋,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诗中有强烈的表现。1962年元旦,国民党元老、爱国诗人于右任回顾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不禁黯然神伤,加上身患疾病,自知在世之日不久,遂在日记中写下了对身后事的意见:‚我百年以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几天以后又写下了《望大陆》这首传诵海内外、使人怅然涕下的悲歌: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天之上,国有殇!

两年以后,于老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思考:于老带着什么样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骨肉离别和纷争,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只有骨肉团聚,祖国统一,才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爱国是无条件的。用智慧和勤劳,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当代爱国情操最重要的表现。

‚人心齐,泰山移‛。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臶,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大海外侨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沉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视频赏析: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梁万俊(9分43秒)

2004年度人物评委会颁奖辞: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象彩虹一样辉煌。生死八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着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着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讨论: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 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在继承和发展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即爱国主义同爱社会主义密切相连,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关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曾作了深刻说明。他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证明了的真理性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5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邓小平强调:‚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不言而喻,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爱祖国,也就必然爱社会主义;对于生活在台、港、澳的同胞和海外的爱国侨胞来说,他们虽不一定都拥护社会主义,但绝不反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相反,他们反对台独、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已成为当今我国衡量人们是否真正爱国的标准。

可是,有人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诬蔑为‚狂热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说成是‚爱国主义的异化‛,断言‚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等等。如此攻击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化殖民主义,反映了他们背叛中华民族利益、依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这是我们必须坚决予以反对的。

刚才所说的‚狂热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是非理性的民族主义。 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大民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自视本民族优于其他民族,对其他民族歧视、压迫。 如法西斯主义。

2、狭隘民族主义。孤立、保守、排外。

10 如武汉大学校园中种了樱花树没有人主张要砍掉。

3、民族极端主义。与相关民族视同水火,斗争、恐怖活动。 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

4、民族分裂主义。从多民族国家中把自己分离出来,建立自己的国家。 如苏联、南斯拉夫的解体。

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对自己民族的一种盲目的肯定、有强烈排他性的情感和心理,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工具。而我国当代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的统一,使爱国主义传统得到升华,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的趋向,这是狭隘民族主义根本不可比拟的。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维护祖国统

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求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

链接案例:

余光中(1928-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作品是余光中广为传诵的一首诗《乡愁》。

乡愁

小时候 后来呵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呵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老人说:‚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着重讲授)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为了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更多更好的机遇和条件,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但是,在今天和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代表者的地位不会改变。

思考:某些发达国家的政要和学者大肆宣称‚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爱国主义过

11 时了吗?

资料: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在一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经济安全应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中国经济安全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这是因为,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与贸易、投资的对外依存程度成正比。所以,经济安全问题是中国不能不重视的战略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成长中的大国来说,经济安全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就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说,我们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我们尚没有全方位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之所以避免了重大冲击,除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得力外,资本与金融市场的防范功能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粮食、石油、钢铁、水资源和稀有金属等关键性资源的供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民族冲突甚至战争的起因。譬如,矿产资源相对不足和保证程度的不断下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进入21世纪,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依然将十分严峻。在我国已探明的45种重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满足需求的只有21种,到2020年则仅剩6种。除煤之外,大多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宗矿产,均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总体上供大于求,但矿产资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物资与能源供应,已成为我国经济安全中关键性课题。

经济全球化目前对我国经济安全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某些既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与规则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经贸往来的不平等;二是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造成我国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三是面临国际范围的人才流动趋势,我国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难以遏止;四是面临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战略的严峻挑战。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必然面临行业风险问题、国有企业风险问题、市场开放成首都文体等。事实上,在加入WTO以后,我国已经有一些行业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其中,汽车制造业、化学医药、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制造业受冲击最大。此外,我国还将遇到诸如政策法规及监管不力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问题等危及社会稳定的严峻问题。

保障经济安全的任务之艰巨性,是与一个国家的开放度成正比的。这也是开放型国家应当始终加以关注的问题。总之,鉴于目前整个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历史变动之中,各种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压力和挑战无所不在,必须强调经济安全问题。充分考虑到各种现实情况,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学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

12 展带来诸多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等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甚至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环顾全球,从美国意欲领导世界到欧盟分庭抗礼,从星球大战到导弹防御体系,从‚9〃11‛事件到阿富汗战争,从巴以冲突到朝核危机,从‚SARS‛病毒到‚禽流感‛疫情,从油价上涨到天然气之争,从金融风暴到华尔街股市,……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相会影响,新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其主要依据有两点:

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民族国家的形式并没有过时。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只有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臶,才能使每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获得共同发展。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将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国家是维护本民族权益、抗衡大国控制和掠夺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这种抗衡大国控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权威力量,是任何其他组织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2、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这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世界和平、正义与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中国强大起来。为此,必须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必须坚决反对政治、文化一体化;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与祖国都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和情感。

13 科学的无国界性,无损于科学家与自己的祖国命运攸关的亲缘联系;科学的无国界性,不等于科学运用的无国界性。钱学森是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荣誉面前,他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1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应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蓝图来描绘世界的色彩。用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必须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按照自己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链接案例:我只有一个中国

1995年7月12日,第2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赛颁奖仪式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市举行。中国少女毛蔚的名字传遍了堪培拉,她以总分90分的高分荣获了一等奖第二名,成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赛开赛26届以来的第一位获得金牌的女生。人们济济一堂,以一睹这位中国少女的风采,然而,颁奖台上却没有中国学生。五名获奖学生集体退场,以此抗议颁奖大会上悬挂台湾当局的所谓国旗。

讨论:如何评价毛蔚等五名中国学生集体退出颁奖现场的做法?

点评:事后,毛蔚这样对记者说:‚中国学生当然知道祖国高于一切,我不要太多的光环,我只是普通的千千万万个中国少女的一分子,我一直认为我很平常,当然,当时我们集体退场,确实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悲壮感,英雄感。我们抗议在颁奖仪式上出现台湾当局的所谓国旗,我们没有参加颁奖仪式,当然是很遗憾的事情,人生这样的机会也许永远不会再来。并且当时我们都认为奖牌和证书都拿不到手了。可我们在心里喊的另一句话是:我们绝不在分裂祖国的旗臶下去接受个人的荣誉,失去祖国的尊严。我第一次这么强烈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链接案例:钱学森的中国情结

思考:如何看待和分析大学生中的出国现象?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1 参见《清华校史》:《水木清华 群星璀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爱国不是只体现在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中,不是只体现在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也不是只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中,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始终贯穿在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我国民族精神的其他内容才有赖以依附的坚固基石,从而不至流于空泛。

2、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的直接体现,也是当代中国人、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共同心愿。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中国仍然有着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重任。

3、爱好和平。这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各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

4、勤劳勇敢。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左传》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

5、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因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水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现当代历史中震撼人心的新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倍加珍惜。

资料: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雷锋精神:核心是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

15 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就是我国历代航天人在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的不懈奋斗中,铸就的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段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和培育。

继承传统,在民族文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牢记国耻,在经验教训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了解国情,在认知情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抓住时机,在关键时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创设氛围,在真情互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什么是时代精神?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思考1: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时代精神?

(1)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基础,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当代发展。爱国主义为时代精神提供了基础和源泉,而时代精神则通过解决时代性课题推动历史前进,并发展爱国主义传统。解决时代课题要靠时代精神。

(2)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本质,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化。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今天,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只有通过弘扬时代精神才能实现。

思考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既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宣

16 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

所谓改革创新不是简单地改变现状,而是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兴利除弊、与时俱进地不间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和超越主观世界的过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够发挥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超越、走向未来的巨大作用。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坚持改革创新,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了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中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社会建设需要改革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必然要求对社会事业、社会体制机制、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寻求到有效治理现代社会的机制、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冲突与合作、变化与稳定的相互关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当前,应积极推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够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

17 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形成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和机制,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视频赏析:2005感动中国人物——黄伯云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

1、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1)大力推进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

(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4)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人才是第一资源,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都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础。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就要努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鼓励社会通过良好的竞争机制来选拔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推动我国优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把人才强国的战略落到实处。

(5)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格。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努力打好创新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培养创造性的心理、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锻炼和培养创造性能力,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格,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

2、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瓶颈就是模仿能力有余,而创新能力不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都在向当代大学生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一个人要成才,要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必须立足于改革创新,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中提炼研究题目,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从推动国家发展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课堂活动:找差距——评价自己爱国情操的状况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链接案例:中国女排绝地反击中国摘金 20年后再夺奥运冠军

2004年度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颁奖辞: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思考:2004年雅典奥运会,困难重重的中国女排一路凭借这股不屈不挠的韧劲,不仅最终夺冠,而且和20年前的老女排一样征服了中国人的心,成为‚感动中国‛的典范。中国女排感动你我的到底是什么呢?

点评:应当说,当年她们能感动中国,绝不仅仅因为她们是冠军,更多的是那股不服输的‚女排精神‛。中国女排自强不息,苦尽甘来,用辉煌的战绩诠释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她们是祖国的骄傲与荣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楷模。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为什么做忠诚的爱国者首先要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什么是国家利益?

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就提出:‚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国家关系不要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而是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问题。‛江泽民曾指出,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关注和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从政治高度和国家利益全局思考和处理问题。

所谓国家利益,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综合。国家利益的内涵十分丰富,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保障。国家利益表现为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独立发展的不可侵犯性,对本国资源的充分利用,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对外交往和合作,等等。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具有一定次序性,其中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强调国家的经济利益,把它作为新时期主要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衰,反映了绝大多数民众的共同需求,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广泛的代表性,它必然要优先于国内其他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

19 所以,做忠诚的爱国者就要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利益的内涵、意义和价值。 那么,怎样维护国家利益呢?要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近代中国历史告诉我们:(1)国家主权和安全是极为重要的。邓小平说:‚中国人民珍惜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同样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主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2)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3)国家利益不同程度上体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因此,我们一定要自己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1)保家卫国(2)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3)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承担起自己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经济利益是新时期主要的国家利益。从世界范围看,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中能实现发展的国家只有四分之一左右。我们在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也要注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心,都要维护中国人民的文明形象和文明风范。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首先要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必定会把维护国家的尊严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将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自觉地维护祖国的利益,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为做斗争。

当代,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运动员刘翔、姚明等,国际影星成龙等,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情感都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也用自己的拼搏和成就,为祖国赢得了一份份荣誉和尊严。

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是一种先天遗传的,而是民族文化熏陶的结果,是社会教育和个人实践的结果。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要通过学习,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掌握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全面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走过的道路,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只要实际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人民的勤劳、文化的丰富、历史的悠久,以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感受会扎根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牢固确立做最忠诚的爱国者的价值取向。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强调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对于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7%。视角分析:西藏

自元朝始,我国对西藏行使管辖权已有700多年历史。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平定西藏叛乱;2001年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的发展高度重视,倾心关怀。胡锦涛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西藏地理位臵的重要性:边境线长4000多公里,是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和国家利益的保障,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中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关于西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言论完全是他制造的欺世谎言。**在欧洲议会演讲时胡说什么西藏‚人民遭受武力压迫,灾难重重‛,‚这个拥有独特文化和特征的民族将面临灭顶之灾‛等等,这完全是他制造的欺世谎言。**去国四十多年,从未再踏足西藏,对西藏的真实情况根本不了解。

一九五九年**武装叛乱失败后逃亡国外,在西藏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并于一九六五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五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之一。昔日**统治下的广大农奴和奴隶成了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扶助下,西藏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宗教信仰自由和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与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目前,西藏自治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全区局势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西藏真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历史和事实都是不容歪曲的。四十年来,西藏的文化、宗教、种族不是**所说的什么"面临灭顶之灾",而是得到极大的弘扬和发展。西藏在短短的四十年间完成了人类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实现的社会和经济变革,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权状况改善得最好的地区之一。

关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问题的正确认识:第一,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第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第三,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心,是不可动摇的。第四,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

三、增强国防观念

热爱祖国的第一位任务是关心和保卫祖国的国防安全。军事领域的竞争实质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和军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国防安全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更何况选择国防生是自愿的。军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大学生参军是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之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受住了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辛,才能无悔于青春,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巩固的

21 国防。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的性质和功能受到具体历史条件和国家制度性质的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国的国防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的需要,丝毫没有扩张和侵略的性质。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你知道美国国防开支情况及十条诫令吗 传统安全威胁:军事威胁

美国2006财政年度国防开支总额是4450亿美元;2007财政年度国防开支预算5129亿美元,没有兑现每年削减100亿美元的承诺。

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份额由36%上升至47% ——超过了排名在他之后的32个国家的军费开支总和;

——也超过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军费开支总和。

非传统安全威胁:除军事威胁以外的对人类整体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海盗;洗钱。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增强国防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爱国就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国防观念,心系国家的安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能够挺身而出,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我国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征程中,还会遭遇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我们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广大高校学生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自觉关心国防、了解国防、热爱国防,积极履行国防义务,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国防素质,

22 也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通过接受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教育训练,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不仅有助于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也有助于养成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风尚,在思想、知识、技能和体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而有力地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既能建设祖国、又能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

(三)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贯穿于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所喊出的响亮的口号。这个口号鼓舞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和内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动力。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也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个人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所以,报国之志也是一颗平常心,就像在母亲面前尽一份孝心。若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做到这一点,国家就必定会兴旺强盛起来。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是不同的。

吉鸿昌是以慷慨赴死表明自己的爱国决心,邓稼先是以默默献身于国防建设来实现自己的报国志愿,陈嘉庚则是以倾囊兴办教育的方式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感,焦裕禄以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报效国家。

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运动员流下了欢欣的热泪,这就是爱国主义情感的由衷表现。

久别归来的海外华侨,当踏上故土时激动不已,这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情流露;有成就的海外学子,宁可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丰厚的待遇,抱着‚我的事业在祖国‛的坚定信念,回国服务;

在那洪水肆虐的日子里,抗洪军民严防死守,风雨同舟,用世界15亿华人的血脉之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民族长城,这些都是爱国情感的表现。

视频赏析:刘翔

诗作赏析:仰望星空(温家宝)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23 全诗平白质朴而又意味深长,诗中所透露的对真理、正义、自由、博爱的思考,对国家民族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令人动容,发人深省。

同学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只有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并且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24

上一篇:edp管理课程观后感下一篇:商务礼仪情景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