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市场供应工作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蔬菜市场供应工作方案范文2,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蔬菜市场供应工作方案1

一、把握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特色鲜明的城郊精细菜、农区时令菜、高山反季菜、食用菌等四大蔬菜板块,促进全市蔬菜产业步入生产稳步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居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主要目标。全市蔬菜基地保有量稳定在65万亩以上。市场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蔬菜价格基本稳定,菜农收入稳步提高。年,实现常年蔬菜播种面积15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以上,蔬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优化城郊菜地布局。

(三)确保完成城郊菜地最低保有量建设任务。通过新建一批、恢复一批、改造一批。促进基地功能配置,形成城郊、农区、高山多层次,设施栽培、露地种植多形式,加工、鲜销多用途的组合型城郊蔬菜基地发展格局,切实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大力推进基地建设达标升级和标准化生产。完善水、电、路、沟渠等生产基础设施。健全主要蔬菜产品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

三、建立现代蔬菜产业体系。

(五)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强优良种苗引进与本地传统特色品种选育。提高蔬菜良种化水平。重点支持建设2-3个育苗能力1亿株以上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厂(场)

(六)推进蔬菜规模化经营。加大蔬菜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

(七)大力培育蔬菜“品牌”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地和产品认证认定工作。使通过认定的蔬菜产品达到100个以上。品牌为重点,培育一批蔬菜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蔬菜市场占有率。

(八)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实现蔬菜基地自律性检验检测全覆盖。逐步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监管,净化生产环境。支持基地(专业合作社)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推行产品标识和身份证明。

(九)加强蔬菜市场建设。认真落实《市城区菜市场管理办法》城区菜市场以社区或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促进菜市场提档升级;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建设菜市场。配套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及时收集、蔬菜产销信息。加快完善产地交易、净菜整理、冷藏配送等蔬菜采后处理工程设施,不断改善市场流通基础条件。

(十)拓展农贸流通经营方式。依托农贸超市的连锁经营优势。实行蔬菜产品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核算。支持蔬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及其他有条件的经营组织发展蔬菜配送业务,进行蔬菜生产、收购、加工、存贮、运输一体化经营,实现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降低流通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蔬菜产品。

(十一)严格控制征用、占用蔬菜基地。把城市蔬菜基地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分别按照“长期保留区”严格控制征用占用区”控制征用占用区”3个等级,竖立保护标牌;征占蔬菜基地,必须经蔬菜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方可办理其他审批手续;建立“占1还1.5蔬菜基地建设保护制度,按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足额征缴新菜地开发建设资金。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十二)多渠道筹集城郊菜地建设资金。新菜地开发建设资金应足额用于蔬菜基地建设。征用其他土地按规定征收的农业开发资金应优先用于新菜地开发。每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一定额度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创建标准菜园达标基地。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标准园建设等项目资金,用于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县市区政府要相应安排蔬菜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发展蔬菜生产。

(十三)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建立市级蔬菜供应风险调节基金。确保重要蔬菜品种的动态库存达到5-7天的消费量。加快建立蔬菜生产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5年内实现城郊蔬菜生产保险全覆盖。

(十四)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政策。道路运输、交通安全等部门要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优惠政策。

五、强化组织领导。

(十五)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工程责任制。城市蔬菜生产供应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

(十六)建立城市蔬菜生产供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级建立由市农业部门牵头。协调解决蔬菜生产、流通与供应保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市区政府应建立相应制度,切实履行协调指导与管理服务职责。

(十七)加强蔬菜科研和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专业蔬菜面积1000亩以上的村、5000亩以上的乡镇。

蔬菜市场供应工作方案2

[编者的话]今年以来,围绕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促进蔬菜生产供应、稳定消费市场价格,国务院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其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蔬菜问题,随后印发了《关于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冬季蔬菜生产供应等问题,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这些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信心和决心。

为此,农业部进一步部署,于11月21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保种保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蔬菜生产发展。11月24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天津市调研“菜篮子”工作时也强调:要切实抓好今冬明春“菜篮子”产品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种足种好和有效供应。

与此同时,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分管蔬菜生产的厅(局)长及主管蔬菜生产的处(站)长、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及产业技术体系的部分专家约100人,以及广西各市农业局(农委)、广西农业厅有关处室站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研究了促进今冬明春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本期收集、整理和汇编《韩长赋在天津调研时强调:切实抓好今冬明春“菜篮子”产品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种足种好和有效供应》、《危朝安副部长在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等相关资料,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

韩长赋在天津调研时强调:

切实抓好今冬明春“菜篮子”产品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种足种好和有效供应

宁启文

11月24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天津市调研”菜篮子”工作时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强化农业的基础意识,强化大局观念,增强责任感、自觉性,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保种保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扩大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切实抓好今冬明春“菜篮子”工作,确保主要农产品种足种好和有效供应。

天津市在“菜篮子”工作中采取”促发展、保两头、压中间、增储备”的措施,即大力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护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压缩和减少流通环节,增加蔬菜应急储备,确保市场供应。韩长赋对天津市“菜篮子”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天津的“菜篮子”工作抓得紧、措施实、成效大,全市“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不仅有效保障了自身需要,还为丰富全国“菜篮子”作出了贡献。韩长赋顶着寒风实地察看了武清区、北辰区的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走访了菜农、商户。在武清区大沙河产地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韩长赋走到菜农们中间了解蔬菜的生产供应情况,他一一询问大白菜、油菜、萝卜等蔬菜的市场价格和产地供应情况。武清区大沙河镇68岁的菜农李士维正在卖圆白菜,他介绍说,今年他家种了七八亩蔬菜,几乎每天到批发市场卖菜,今年毛收入能够突破七八万元。韩长赋说,希望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保障市场供应。在大良镇蔬菜生产基地,韩长赋走进一个个冬暖式蔬菜大棚,了解蔬菜生产情况。武清区宝建蔬菜生产合作社负责人邵宝建告诉他,当地今年蔬菜种植面积和种植户均比去年翻了一番,由于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升,大家管理都非常上心。韩长赋听到这些情况后非常高兴,他说,蔬菜生产既要保证数量,又要保证质量,发挥好品牌优势。希望你们继续扩大生产,丰富品种,提高产量,为确保“两节” “菜篮子”市场供应作出贡献。

韩长赋强调,“菜篮子”产品关系千家万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以来,针对“莱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对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作出了全面部署。近日又针对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问题,下发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安定民生等16条措施。这些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信心和决心。

韩长赋指出,近年来通过实施“菜篮子”工程等政策措施,我国“菜篮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实现了抗灾夺丰收。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油料产量基本稳定,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增长,蔬菜、水果总体平稳,主要农产品供给是充足的。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定信心,采取得力措施。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够保持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韩长赋对下一步的“菜篮子”生产进行了部署,强调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今冬明春蔬菜生产

预计今冬明春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将同比增长7.O%,产量增长7.5%,保障市场供应是有生产基础的。加强对菜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落实种植面积,搞好水肥管理,强化病虫害防控,加强防灾减灾,努力增加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供应。加强海南等冬莱北运基地建设,扩大南菜北运蔬菜种植规模,积极发展北方温室大棚蔬菜,增加大中城市速生蔬菜生产。大中城市要认真落实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实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稳定和增加郊区蔬菜种植面积,调动和保护莱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自给能力。要搞活“菜篮子”产品流通

大力支持各大批发市场改善交易条件、改进管理与服务,为经销商提供更多便利。充分利用会展平台、网上促销、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做好“菜篮子”产品的跨区域调剂。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蔬菜调运畅通,降低流通成本费用。要确保“菜篮子”产品质量

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推动大中城市郊区和重点蔬菜生产基地,落实蔬菜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实行全程监管,实现质量可追溯。要加强“菜篮T-”产品调控

加强生产情况调度和市场监测,及时产销信息,合理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各大中城市要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紧落实重要“菜篮子”产品储备制度,确保必要的库存,增强市场调控能力。要大力发展城郊现代农业

大中城市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以“菜篮子”产业为突破口,以发展设施农业为抓手,大力推动城郊农业区 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方面,为全国探索成功路子、提供有益经验。

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等参加了调研。薄膜

产品特点

PEP利得膜,是世界上较早以三层共挤压式的技术所生产出的专业农膜产品,其结构如下:LLDPE+EVA+LLDPE在三层共挤压结构里,将EVA夹入位于两层LLDPE间,克服了单一LLDPE和EVA薄膜物理上的缺陷,扬长避短,又在不同层分配各种功能添加剂,使其功效更加稳定,为作物有效的提供范围更广的应用和必需,并保证长期使用。

薄膜使用注意

不要在温室外面、里面燃烧蔬菜的残叶、汽油等杂物,因为燃烧后的汽体可能会损害农膜的使用寿命。

尽量限制杀虫剂、除草剂、生物制品的使用量;控制硫氢混合物的浓度,氯不超过80%、硫400%的浓度标准。

避免杀虫剂喷洒在农膜上或积留在温室构件与农膜接触的位置上。

使用任何化学药品时注意不要与农膜接触。

物理性质的老化现象常会发生在安装农膜时没有拉紧,当大风来时农膜会不断的拍打骨架,而造成农膜的不正常损坏,因此在安装农膜时一定要将农膜均匀拉紧,如果当时室外的温度低于10℃时。在经过一段时间温度回升后,要再一次将膜均匀拉紧。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今年10月份,海南遭遇有历史记录以来持续强降雨灾害,给在田冬季瓜莱生产及备耕造成严重影响,次生灾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部分蔬菜播种期推迟,可能造成上市期集中,给销售带来压力。初步调查统计,预计有20万亩(1.33万公顷,编者注,下同)蔬菜因灾毁后重播,上市期将推迟10天一15天;30万亩(2万公顷)蔬菜因淹水影响备耕,播种和上市期将推迟7天~10天,品种以辣椒、番茄和茄子等茄果类蔬菜为主,分布在万宁、琼海、文昌等市县。与此同时,瓜菜病害可能偏重发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加大。受强降雨的影响,菜地被浸泡,病原菌传播扩散,再加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湿度偏大,容易引发枯萎病、青枯病等病害,不仅稳产增产难度加大,而且用药次数将增加,控制农残污染的难度也会加大。为确保今年冬季北运瓜莱面积增加、产量增加、出岛数量增加、种植效益增加,以促进早熟、防控病害为重点,加强田间管理。

一、集约化育苗。选择地势高的田块,搭建塑料大棚,采取穴盘无土育苗,不仅可以加快育苗进程,而且可以培养优质壮苗,带基质定植,缩短缓苗期,促进早熟、增产。

二、土壤消毒。结合整地,每667m2施用石灰75Kg~100kg,分2次施入,第1次在耕地前撒施总量的50%,第2次在作畦前撒施余下的50%,以消毒灭菌、提高土壤pH,防控瓜菜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性病害发生蔓延。

三、高畦覆地膜。起高畦,可以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对今年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田块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控湿防病,一般畦高30cm左右为宜。同时,应在畦上覆盖地膜,以进一步提高地温,最好覆盖黑色地膜,发挥其除草作用,免去人工除草,省力省工。覆盖地膜时要注意掌握好土壤湿度。

四、适期定植。要注意适期定植,如辣椒、番茄秧苗5片~6片叶为宜,过早或过晚定植都不利于缓苗和苗期生长,影响早熟。

五、合理密植。对于一些分枝不强的早熟品种,可以适当提高定植密度,如辣椒一穴双株定植,使每667m2密度达6000株,能显著提早第一、二批果实的集中上市时间,从而大幅度提高前期产量。到生长中期,视情况打掉部分侧枝或拔除部分过度拥挤的植株,并加强肥水等田间管理,以获得较高的总产量。

六、膜下滴灌。最好采取膜下滴灌灌溉,以提高地温、控制田间湿度,并有效避免病原菌随沟灌加速传播。如果达不到此条件,则尽可能采取管道浇灌。如果只能采取沟灌,应在沟的两边撒一些石灰后再灌水。

七、门果管理。在正常年份,为处理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前期植株生长不良的情况下,一般提倡抹除门果保障植株营养生长,获得较高的总产量。但由于今年播种定植普遍推迟,为尽可能不影响上市时间,建议定植后加强前期管理,包括巧施生根肥、早施缓苗肥、重施挂果肥,叶面喷旌磷钾肥,抹除无效分枝和基部叶片等措施,努力培育出健壮的高产株型。在此促进营养生长的情况下,可以保留门果,争取门果采收上市,以达到提早采收的目的。

八、防寒抗冻。为减轻低温冻害造成的影响,要注意寒潮前叶面喷施抗寒剂,清沟排水,并喷药保护,确保寒潮过后茄果类、瓜类等大部分蔬菜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开花结果。

九、病害防控。在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拔除病株处撒石灰消毒,严防病害蔓延扩散。发现中心病株应迅速选用化学药剂防治,选用多菌灵及铜制剂类药剂等,对发病中心及其周围植株,采取灌根方法,以防病害向外扩展;对于尚未发现病株的相邻地块,应及时喷药预防,喷药时多喷植株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日光温室蔬菜低温雨雪寡照灾害应对技术意见

最近几年,持续低温雨雪寡照等灾害性天气呈多发频发重发的趋势,给蔬菜生产和供应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据中国气象局预报,12月3日~7日,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降温幅度6℃-12℃。为防患于未然,把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稳定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特制定日光温室蔬菜低温雨雪寡照灾害应对技术,供各地参考。

一、提早扣膜冬前蓄热

东北地区在9月上旬,西北地区9月上中旬,华北地区9月中下旬,黄淮地区10月上旬扣膜,冬前蓄热,提高目光温室土壤和墙体温度。另外,应选择PVC无滴防老化或EVA高保温-无滴防老化棚膜,最好具备防雾功能,保障冬季喜温蔬菜安全生产。

二、合理安排茬口和种植

冬季最低气温25℃以下地区,以早春茬(2月初定-植,7月下旬采收结束)和秋冬茬(8月上中旬定植,1 2月上旬采收结束)两茬果菜栽培为主,12月下旬至1月下旬可种植耐寒叶菜:也可进行一茬越夏长季节栽培(2月初定植,11月下旬采收结束)。冬季最低气温25℃以上地区,以冬春茬(11月上旬定植,7月上旬采收结束)和秋冬茬(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采收结束)两茬果菜为主:也可进行一茬越冬长季节栽培(9月中旬定植,7月中旬采收结束)。采用高畦或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并采用膜下沟灌或滴灌。

三、培育优质耐寒壮苗

应采用穴盘或营养钵护根育苗,营养基质应疏松、营养充足,基质容重宜在0.8左右;果菜播种后应放置在25℃-28℃温度下,促其快速出芽;苗期控温不控水;冬春育苗需在定植前7天~10天采用夜间6℃~8℃、白天20℃-22℃低温炼 苗,夏秋育苗防止徒长,适当施用壮苗剂。

四、高质量覆盖保温覆盖物-

夜间温室内最低气温降至15℃,应及时安装保温覆盖物。一般冬季最低气温在0℃-15℃地区,采用四层防雨牛皮纸被+草苫(5kg/m2)+塑料薄膜(或彩条布)进行保温覆盖:冬季最低气温在-15℃~25℃地区,采用六层防雨牛皮纸被+草苫(6kg/m2)+彩条布或草苫(6kg/m2)+草苫(6kg/m2)+彩条布进行保温覆盖:冬季-最低气温在25℃以下地区,采用八层防雨牛皮纸被+草苫(6kg/m2)+彩条布或草苫(6kg/m2)+草苫(6kg/m2)+彩条布进行保温覆盖。棚膜上加盖的塑料薄膜或彩条布主要防止草苫被雨(雪)打湿降低保温效果,同时便于清除积雪。草苫上的塑料薄膜以采用8~10丝的黑白双色膜为宜,黑色面朝上,在阳光下积雪融化快,易从膜上滑下,更利于清扫积雪;但寒冷地区以采用彩条布为宜,防止塑料薄膜冻硬破损。

五、张挂反光膜

冬季在距日光温室后墙5cm处张挂1.Om左右宽的镀铝镜面反光膜,可使距反光膜0m~3m内的光照度增加9%~40%,气温增加1℃~3℃,10cm地温提高0.7℃~1.9℃,能大大改善栽培畦中北部-作物的光、温条件,有利于抗御低温寡照灾害。

六、加强草苫揭盖管理

在温度允许情况下尽量早揭和晚盖草苫(包括牛皮纸被、草苫上加盖的塑料薄膜或彩条布)。揭草苫时间应以揭开草苫后温室内温度不下降为宜,盖草苫时间应根据季节和室内温度而定,最低气温在0℃~15℃季节,应在日光温室内温度降至15℃~17℃时盖草苫:最低气温在一15℃以下季节,应在日光温室内温度降至17℃~19℃时盖草苫。保温不良的日光温室应更早盖草苫。晴天,草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蔬菜见光时间;阴雪天,根据外界温度状况可在中午短时间揭开草苫,使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不能连续数日不揭开草苫。连续阴雪天气后骤然转晴,要注意采取间隔、交替揭苫,不能立即全部揭开草苫,以防作物叶片在强光下失水萎蔫。若发现叶片萎蔫应随即回盖草苫,待植株恢复后再逐步揭苫。

七、科学运筹肥水

冬季耍严格水的管理,在外界最低气温-1 5℃以下的季节,一般尽量不浇水。应在最低气温-10℃以上季节选择晴天浇透水,覆盖地膜保墒。如果蔬菜表现缺水时,应选寒流刚过,天气晴朗的好天,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浇小水,以免降低地温。深冬季节日光温室内地气温均较低,蔬菜根系吸收能力弱且生长发育缓慢,应尽量少进行土壤追肥;但可适当进行叶面追肥,以缓解由于低温寡照导致蔬菜生长发育不良,一般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硝酸钙、1%的葡萄糖液。冬末初春天气转暖后,适当增加浇水和施肥次数。

八、强化控湿防病

深冬或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温室内空气湿度大,易诱发病害,应在中午短时间通风排湿,控制病害发生:特别注意室内15℃~25℃温度范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发病后可选用烟雾剂、粉尘剂防治,以利于均匀施药和避免温室内空气湿度过高。

九、适当控制结果

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植株生长发育弱,要及早采收果实和适当疏花疏果,以免加重植株负担,使植株生育更弱,降低抗逆能力。天晴后,逐步转入正常管理。

十、注意防御大风暴雪降温及次生灾害

加强大风防范,扣膜时,用专用压膜线扣紧压牢棚膜;傍晚盖苫后,按东西向压两根加布套的细钢索,防止夜间草苫(连同外覆膜)欧起:大风天,将通风口、门口密闭,避免大风吹入室内、吹破棚膜降温。 加强大雪防范,事先准备备用立柱,如遇大雪,及时补充立柱,以防压塌温室:中小雪可在雪后清扫积雪,但大雪应随下随清扫积雪,防止积雪过厚压塌温室:及时清除温室周围的积雪,并清沟排水,预防融雪危害。

冬季进行喜温果菜生产,当温室内最低温度低于8。c时,应根据作物高矮,加盖小棚或二道幕,进行多层覆盖保温;温室内最低温度低于6℃,需要增加临时加温措施,防止发生冷害或冻害。农业部要求进一步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11月19日下发的《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11月21日,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强化农业的基础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保种保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菜篮子”产品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种足种好和有效供应,为稳定市场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年初确定的目标不动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实现了抗灾夺丰收。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油料产量基本稳定,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增长,蔬菜、水果总体平稳,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好成绩,为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知部署了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扩大冬种特别是蔬菜种植面积

要力争实现今年冬春蔬菜面积增加800万亩(约53.3万公顷,编者注,同下),达到12560万亩(约837.3万公顷),冬种马铃薯面积增加200万亩(约13.3万公顷),达到2200万亩(146.7万公顷)以上。大力开发南方冬季农业,引导农民利用冬闲田发展冬油菜、鲜食玉米、冬马铃薯、蔬菜等高效作物。扩大南菜北运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北方温室大棚蔬菜,增加大中城市速生蔬菜生产,努力增加产量和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供应。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进蔬菜标准园建设,示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

二是加强在田作物管理

今年秋冬种总体形势较好,面积稳中略增,冬小麦、冬油莱较上年分别增加100多万亩,播种质量普遍较高。要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虫情活动,指导农民因地制宜科学运筹肥水,强化病虫防控,力争壮苗安全越冬,为明年夏季粮油丰收打好基础。

三要抓好养殖业主要产品生产供应

继续促进肉蛋奶、水产品等重点产品生产稳定发展。切实加强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继续推进畜禽水产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积极防范寒潮冰雪灾害给畜牧业和水产业造成的危害。加强对城市近郊畜禽养殖场和水域滩涂养殖基地的保护力度,稳定生产能力。积极调整重点畜禽水产养殖结构,引导合理有序出栏出塘上市。四是做好农业防灾减灾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切实加强冬小麦、 冬油菜和蔬菜产区防灾减灾工作。当前,黄淮海部分麦区旱象露头并有所发展,要指导农民落实镇压保墒、抗旱浇水等措施。长江流域要落实好油菜间苗定苗、追肥提苗和清沟沥水等措施。

五是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大基地检测力度,重点加强南菜北运基地质量检测工作,凡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采收上市。在“两节“期间普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逐级排查质量安全隐患。

六是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

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动态,建立健全“全天候、广覆盖”的监测机制,加强重点品种市场运行走势的研判、预测和预警,及时供求信息,科学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针对冬春鲜活农产品跨区销售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七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精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支持“菜篮子”生产发展的责任落实、投入增加。要针对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抓紧研究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的政策措施,推动各地出台一些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八是及早安排春耕生产

按照全力以赴保持明年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四补贴”、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惠农政策,引导农民种植意向。及早明确主推品种,制定技术方案,大力开展冬春实用技术培训。加强种子供需调度调剂,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九是加强督导落实

要把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尤其是“菜篮子”产品供应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把“保种保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搞好生产调度,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做出反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宣传今年农业生产和秋冬种的好形势、农业部门扩大生产保供给的具体行动,进一步营造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部门千方百计保障今冬明春蔬菜市场供应

今年以来,围绕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促进蔬菜生产供应、稳定消费市场价格,国务院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农业部积极部署,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力推各地围绕保障冬春蔬菜供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蔬菜生产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

各地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多数地方建立新一轮”莱篮子”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将蔬莱产业发展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强化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河北成立省领导任组长的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专门安排8950万元,贵州组织召开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分两次下达2000万元蔬菜专项资金和550万元秋冬种资金,

二是抓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基础

针对前期洪涝灾害影响,灾区农业部门积极组织灾毁设施修复,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农民进行改种补种,确保冬季生产不受大的影响,山东通过构建政府、银行、企业、农户等多方投入机制,及时对全省因强降雨倒塌的10000多个蔬菜大棚进行修复,稳定冬季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海南在10月份持续强降雨导致56万亩(约3.73万公顷,编者注,下同)冬季瓜莱受灾的情况下,安排1亿多元救灾资金,部署抢排、抢收、抢修等措施,灾后补种冬季瓜菜31万亩(约2.07万公顷),

三是发展冬季生产,增强供应能力

各地农业部门立足增加本地生产,积极部署秋冬季蔬菜生产,上海要求严格落实蔬菜最低保有量制度,确保以绿叶菜为主的本地蔬菜自给率,辽宁安排省财政投资14 8亿元,用于发展设施蔬莱生产,预计今年新增日光温室100万亩(约6 67万公顷)以上,同时安排8,00万元扶持设施蔬菜育苗中心建设,吉林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推进“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广东制定珠三角蔬菜发展规划,启动九城市郊区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四是密切产销衔接,加强公共服务

各地特别是大城市加强与主产区的联系,落实外埠货源,稳定供应渠道,北京组织企业到河北等周边地区投资建设外埠基地,帮助完善生产基础设施,明确产品直供北京市场,并组织超市与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推动规模化订单生产,各地农业部门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产销洽谈会,为供求双方搭建贸易平台:加强蔬莱生产市场信息监测,引导蔬菜跨区域合理流通,福建省福州市还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部分蔬菜产品价格实行临时干预,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五是加强质量监管,推动产业升级

各地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湖北在全省城区农贸市场实行生鲜蔬菜产品“进市必检、超标必毁”,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质量可控制、去向可查询”,浙江以蔬菜产业精品园创建为平台,重庆以“百村百园”工程为载体,河北以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推动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危朝安副部长在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农业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国发[2010]40号),研究促进今冬明春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对策措施。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广西田阳县冬季蔬菜生产现场,感触很深,广西蔬菜产业发展很快、很好,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刚才,16个省农业厅的有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作了很好的发言和交流。概括起来,各地高度重视,发展决心很大,工作措施很实,生产形势很好,市场情况复杂,产业前景广阔。下面,我结合会议交流的情况,就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讲三点意见。

第一、认清形势,增强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府推动下,我国蔬菜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蔬菜产业素质明显提升。目前,蔬菜生产呈现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供应均衡、质量安全的良好局面。200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76亿亩(约1840万公顷,编者注,下同),总产量6.18亿吨,人均占有量463Kg。常年生产的蔬菜品种1 50多个,质量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满足了多样化消费需求。随着优势区域蔬菜生产的发展,缓解了淡季供求矛盾,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蔬菜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一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5年以来,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年均涨幅10%左右,今年涨幅进一步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1~10月份蔬菜平均价格同比上 涨21%,10月份同比上涨31%,是食品类中涨幅最大的。蔬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众生活负担,增加了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放大效应,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最近十年,大量莱田由城郊向农区转移,农区新建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灾能力差,蔬菜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如2008年初,南方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蔬莱受灾面积占同期播种面积的1/3以上,损失产量20%以上;2009年初冬,北方大范围雨雪天气,蔬菜损失200多万吨;2010年夏季湖南、江西等省遭遇强降雨,损失蔬菜600多万吨;10月海南两次强降雨,损毁冬种蔬菜几十万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导致蔬菜生产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市场供应,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三是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应对难度加大。蔬菜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种,对市场变化十分敏感,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如今年初的“问题豇豆”事件,导致市场供给波动:大蒜、生姜等产品被炒作,引发价格暴涨:韩国”泡菜危机”,带动我国大白菜涨价, “柴油荒”使蔬菜运输受阻,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供应。往往局部地区、个别品种或单一事件都会引起市场的剧烈反应,致使稳定市场供应难度增加、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蔬菜生产,中央领导多次到主产区视察,要求做好稳定蔬菜生产供应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蔬菜问题,随后印发了《关于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11月1 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冬季蔬菜生产供应等问题,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一年之内国务院下发三个文件部署稳定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这是前所未有的。各地迅速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掀起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热潮。一是各地发展蔬菜生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刚才各省交流的情况看,各地都出台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9月27日召开秋冬种现场会,安排5000万元资金支持秋冬生产,开展秋冬季大会战:江苏省今年安排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10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蔬菜大棚补贴及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启动了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15个大县每县投资1500万元;重庆市整合资金2700万元,创建100。个市级蔬菜标准园。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内蒙古、山东、陕西、浙江、广西、四川等省区市均加大了对蔬菜生产的投入,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和标准园建设,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各级农业部门抓蔬菜生产的工作措施很实。近年来,农业部门在规划引导、技术推广、产销衔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为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去年,农业部了《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制定《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园艺产业发展规划》,山东、河北、浙江、四川等省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为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各级农业部门通过标准园创建,集成组装了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日光温室高效节能栽培等一批重大技术模式,为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在产品推介、农超对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是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应对突发事件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几年,灾害性天气频发重发,蔬菜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在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以及严峻的蔬菜产销形势的过程中,各级农业部门经受住了考验,探索出立足发展生产、坚持科学为本、统筹全国一盘棋、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保障措施等成功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咸效。如2008年,面对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级农业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有力措施,努力恢复生产,保障了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不仅没有出现断档脱销、 “春淡”期延长,而且生产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很快就回落并恢复正常水平。今年初, “问题豇豆”事件也处理得及时、妥当、有效。这些经验,在当前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过程中同样值得借鉴,同样有效。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事关农民增收,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蔬菜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第二、立足当前,切实抓好冬季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秋冬种蔬菜约占全年蔬菜供应的一半,是“两节”、“两会”期间市场供应的重要保障。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保种保供”的要求,抓好秋冬种蔬菜生产,主要任务是“四个确保”:

――确保面积稳定。确保秋冬种蔬菜面积稳定在1.47亿亩(约980万公顷),其中,华南冬春蔬菜优势区(包括海南、广西、广东、福建)2720万亩(约181,33万公顷),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优势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3800万亩(约253 33万公顷),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5760万亩(约384万公顷)。

――确保总量增加。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单产,确保秋冬种蔬菜总产量达到3.37亿吨,同比增加1900万吨。其中,华南冬春蔬菜优势区4260万吨,同比增加320万吨;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优势区6920万吨,同比增加510万吨: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17080万吨,同比增加630万吨。

――确保质量安全。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药监管,确保蔬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确保均衡供应。科学安排蔬菜生产,确保品种结构、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均衡供应,特别是要确保”两节”、“两会”供应,既要避免卖莱难,更要防止断档脱销。

目前,全国秋冬种蔬莱播种面积已完成计划的80%以上,已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四个密切关注”(生产、市场、天气及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措施,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抓面积落实。要抓住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生产效益趋好的有利时机,组织农民搞好冬季农业开发,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发展露地蔬菜,北方积极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把计划种植面积真正落到实处,种足种好,为确保产量增加打好基础。

二是抓技术指导服务。农业部正在组织专家制定南方秋冬种瓜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北方设施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 见,还将派专家到各地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各地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方案,组织专家进田入棚,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切实提高蔬菜产量:要切实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实行分类管理,引导蔬菜集中产区禁止销售高毒农药,在粮食和蔬菜等园艺作物混作区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三是抓标准园创建。10月中旬,农业部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会议,对落实标准、培育主体、创响品牌、整合资源、指导服务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后,部分省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标准园刨建开展得有声有色,但部分省尚未传达贯彻,进展缓慢。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标准园创建作为抓好秋冬蔬菜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行动起来,推动标准园创建深入开展,辐射带动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

四是抓防灾减灾。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灾害性天气是造成蔬菜生产供应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及时预警信息,要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尤其是设施蔬菜要提前落实防雪、防寒、保温等措施,减少温室大棚倒塌和蔬菜冷冻害损失:要及时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是抓产销衔接。要强化产销信息监测和,及时掌握产销动态,重点跟踪南莱北运、北方设施蔬菜供应和大中城市需求变化情况,对滞销、断档等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组织好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活动,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基地的产品直接配送到超市、社区、学校等销售终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同时,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蔬菜顺畅便捷流通。此外,要立足抗大灾保供应,配合大中城市制定应急供应预案,做好应急储备和芽苗菜生产准备,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第三,着眼长远,建立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产品质量、均衡市场供应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提升物资装备水平为支撑,以标准园创建和“菜篮子”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蔬菜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必须坚持“五个结合”:一是坚持质量与数量相结合。既要坚持不懈地抓质量安全,又要重视蔬菜需求刚性增长的特点,不能忽视数量,尤其要发展春、秋淡季蔬菜生产,均衡区域性、结构性和季节性供应。二是坚持恢复扩大城郊基地与建设优势区域相结合,既要加大大中城市菜地保护力度,提高自给率和应急供应能力,又要加大蔬菜优势区域的建设力度,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调出率和调剂供应能力。三是坚持贮莱于库与藏菜于棚相结合。既要重视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的储备,增强应急供应,又要重视发展设施蔬菜,满足淡季需求。四是坚持价格监测与生产监测相结合。既要抓好价格信息监测,引导消费,又要加强生产信息监测,指导生产。五是坚持市场引导与市长负责相结合。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要强化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重点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五项工作

(一) 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农业部将通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华南冬春蔬菜、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五大优势区域,加强莱田水电路、大棚温室、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二) 加强集约化育苗建设。集约化育苗代表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首先要从育苗开始。集约化育苗尤其是在灾后恢复生产中,对保面积、保进度、保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农业部将通过种子工程、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各地也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提高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十二五”末,力争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比例达到50%,露地蔬菜30%左右。

(三) 加强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标准园创建是园艺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抓手。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在优势产区创建一批标准化、集约化程度高的蔬菜标准园,树立标杆,示范带动蔬莱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明年,拟在全国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1000个,蔬菜标准园覆盖优势区域基地县,要率先做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六个百分之百”(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供、100%种苗统育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产品商品化处理、100%品牌化销售、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四) 加强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明年,农业部将在全国启动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重点监测15种主要蔬菜的播种面积、产置、上市档期和产地价格等4类指标。同时,建立专家会商制度,以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增强形势判断的可靠性,确保信息的权威性。首批选择蔬菜优势区200个大县的2000个乡镇作为信息采集点,今后将进一步争取财政支持,力争覆盖优势区域重点县及大中城市主产区。

(五)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市场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的蔬菜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扶持蔬莱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统一种苗供应、统一防控病虫害、统一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逐步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的问题,切实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此外,要加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菜地最低保有量、重点品种蔬菜自给率和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等指标列入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市长负责制落到实处。

同志们,促进蔬菜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把各项工作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尽早取得实效,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考评实施方案下一篇:农业局四个年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