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影响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腹股沟斜疝(IH)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11月收治的IH患儿92例作为观察对象,均行外科手术,按入院时间划分组别。常规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策略;研究组47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比较2组术前1d与麻醉诱导时焦虑程度[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CAS)评分]、麻醉诱导配合度、手术与麻醉苏醒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入PACU即刻、5min、15min与30min躁动评分。结果:麻醉诱导时,2组SCA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配合度较常规组高,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入PACU即刻、5min躁动评分均较常规组高,入PACU 15min与30min躁动评分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IH患儿,可降低麻醉诱导时焦虑程度,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改善术后苏醒与躁动情况。

关键词:年龄差异化;腹股沟斜疝;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焦虑程度;麻醉诱导配合度;躁动评分;

外科手术是治疗腹股沟斜疝(Indirect hernia, IH)的主要手段,可取得优良疗效,但患儿自控能力弱,围术期配合度不足,尤其在麻醉诱导时,易出现严重焦虑情绪,术后麻醉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主要表现为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哭闹等,影响手术效果与术后康复[1]。强制性手段虽能快速完成麻醉诱导,但可能引发患儿强烈应激反应,极大损伤其身心健康[2]。因此,应给予接受手术治疗的IH患儿有效护理干预,以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不同年龄阶段的IH患儿存在不同特征,基于此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更好满足患儿需求,达到干预目的。本文选取我院IH患儿92例进行观察,旨在探讨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11月收治的IH患儿92例作为观察对象,均为男性,均行外科手术,按入院时间划分组别。常规组45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13±2.16)岁;病灶位置:左侧28例,右侧17例;体质量13.6~47.2kg, 平均体质量(29.86±7.43)kg。研究组47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8.85±2.02)岁;病灶位置:左侧31例,右侧16例;体质量13.8~46.5kg, 平均体质量(32.17±7.06)kg。2组年龄、病灶位置、体质量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2019年《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3]中IH诊断标准,经B超、X线、CT检查等证实;具备外科手术指征;ASA分级为Ⅰ~Ⅱ级;首次发病。(2)排除标准:伴有沟通交流障碍、血液系统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异常、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腹腔粘连;需急诊手术;既往有腹股沟手术史;病历资料缺失。

1.3 方法

(1)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策略,措施如下:术前告知IH患儿、家属手术注意事项、配合要点;观察患儿心理动态,给予其针对性疏导,鼓励患儿坚强面对;麻醉诱导时陪伴在患儿身边,或为其提供喜欢的玩偶,给予其安全感;术后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及时清除口鼻部位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为患儿更换切口敷料,确保敷料干燥,并鼓励患儿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下床活动。(2)研究组在常规组的而基础上采取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措施如下:①护理前准备。a.评估准备。手术前1d, 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与IH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兴趣爱好、性格等。b.关系准备。手术室护士以亲切态度与IH患儿接触,尽可能满足其要求,消除患儿不安心理与陌生感,拉近护患关系,提高对医护人员信任度,提高治疗配合度。c.环境准备。布置IH患儿专用手术室,以不影响手术开展为前提,在墙壁上粘贴色彩鲜艳的卡通人物贴画,地面铺设泡沫地板,准备音响用于播放欢快的儿歌,设置玩具箱盛放各类玩具。②护理实施。手术前30min由手术室护士将IH患儿带领至手术室,实施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以缓解患儿心理压力,减轻不良情绪,具体内容如下。a.3~6岁。该年龄段IH患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游戏是其主要活动内容。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室护士可依照前期评估掌握的患儿兴趣爱好,为其提供音乐、卡通片、玩具等;以童趣化语言,选择浅显、需思考且患儿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如“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是什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等,以缓解患儿紧张情绪。b.7~10岁。该年龄段IH患儿情绪与情感等处于外露状态,以语言安抚为基本护理策略,可播放同一年龄段患儿积极面对疾病的案例视频,鼓励患儿向其学习,并辅以语言暗示,如“你一定可以比他(她)做得好”,对于积极配合的患儿给予口头表现、物质奖励(如发放勇士奖章)。c.11~14岁。该年龄段IH患儿生理已逐渐发育成熟,期待被当作成人看待。手术室护士应采用成人化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告知IH患儿对手术产生害怕、紧张感是正常的,无须隐匿,成人也会产生相同反应,鼓励其勇于表达并寻求帮助;指导患儿进行深呼吸,并采用握手、拍肩等成人交往方式给予其安抚与鼓励。

1.4 观察指标

(1)焦虑程度:以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CAS)评估2组术前1d与麻醉诱导时焦虑程度,共33个条目,总分0~132分,48分以上代表存在焦虑,分值与焦虑程度成正比[4]。(2)麻醉诱导配合度:共分为3个等级,完全配合:情绪平和,无反抗行为;部分配合:略显激动,有反抗情绪但无反抗行为;不配合:情绪失控,做出哭闹、喊叫等反抗行为。完全配合、部分配合计入总配合[5]。(3)手术与麻醉苏醒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4)躁动评分:以5级躁动分级法评估2组入PACU即刻、5min、15min与30min 躁动情况,其中1分代表处于睡眠状态,2分代表清醒且安静合作,3分代表易怒但安慰后可停止,4分代表哭喊且安慰难以停止,5分代表非常躁动,需特殊护理防止出现损伤[6,7]。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 role=presentation style=position:relative>(x¯±s)undefined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焦虑程度比较

术前1d, 2组SC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导时,2组SCAS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1。

2.2 2组麻醉诱导配合度比较

研究组麻醉诱导配合度为93.62%,较常规组的60.00%高(χ2=14.748,P<0.05),见表2。

2.3 2组手术与麻醉苏醒情况比较

研究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2.4 2组躁动评分比较

研究组入PACU即刻、5min躁动评分均明显较常规组高,入PACU 15min、30min躁动评分均明显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4。

3 讨论

IH的发生主要与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增高相关,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可引起嵌顿,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威胁患儿生命安全[8,9]。目前,对于IH尚无治疗药物,需通过手术才能治愈,但患儿身心未发育成熟,手术耐受性、心理承受力、配合行为均较差,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与术后康复,需给予细致、周到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普适性,但无法保证适用于每例患儿,故临床效果有限[10]。不同年龄阶段护理对象的护理需求存在差异性,按护理对象所处年龄阶段提供差别化护理服务,更具可行性、实用性[11]。本文结果显示,麻醉诱导时,2组SCA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SCAS评分较常规组低,麻醉诱导配合度较常规组高(P<0.05),提示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IH患儿,可降低麻醉诱导时焦虑程度,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分析原因为该护理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兴趣点、性格、身心发育特征设计并实施护理活动,可快速转移患儿对不良刺激源的注意力,帮助其形成对即将接受的医疗活动的合理印象,减轻恐惧感,缓解不安情绪,从而主动采取配合行为,推动麻醉诱导活动顺利开展。

有研究指出,受年龄、陌生环境、术前焦虑等因素影响,IH患儿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概率为12.00%~80.00%,危害较大,会增加患儿腹压,影响手术效果,延长PACU停留时间[12]。因此,本文依照不同年龄段患儿各方面特点,正确评估焦虑产生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以缓解患儿恐惧、焦虑情绪,提高其配合度,进而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顺利度过该时期。本文结果显示,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策略,可明显降低IH患儿入PACU 15min、30min躁动评分,缩短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说明给予不同年龄段IH患儿相应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术后苏醒与躁动情况。

综上所述,基于年龄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IH患儿,可降低麻醉诱导时焦虑程度,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改善术后苏醒与躁动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珂,张镟,段守兴,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中管理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1):824-827.

[2] 钟敏,梁园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9):2968-2970.

[3] 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等.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2019版)[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3):193-197.

[4] 郄娜,蒋玉娜,纪会娟,等.心理干预+情商训练对3~6岁患儿术前访视中焦虑情绪,主动配合率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11):1580-1582.

[5] 杨绮莉,周怡,李乐.自制玩具在学龄前患儿颅脑肿瘤切除术行麻醉诱导期配合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6):10-13.

[6] 谢永果,杜学柯,陈丽妮,等.不同诱导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苏醒期躁动及其家属手术等待期间焦虑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2):98-100,105.

[7] 金约西,吴温馨,姜婉娜,等.多种方法联合预防学龄前儿童全身麻醉恢复期躁动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9,39(4):401-404.

[8] 胡毅平,孙丽丽,陈红,等.精细化护理对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及其父母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185-188.

[9] 葛月兰.健康管理联合腹腔镜对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儿术后VAS评分、儿童QOL评分及康复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8):1380-1382.

[10] 谢绮斓,朱三玲,孙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8,29(23):3399-3401.

[11] 李彩兰,李观荣,刘黎蓝,等.年龄层差异化同理心护理法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8,42(7):720-722.

[12] 吴文燕,林燕飞.基于差异化兴趣特征的分年龄层麻醉诱导护理在患儿手术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0):2770-2773.

上一篇: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下一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青少年宫课程构建